❶ 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有哪些
陳寅恪(1860——1969)江蘇義寧(今修水縣)人,是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代表作是《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倡導為人治學當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
郭沫若(1892—1978),四川樂山人,原名開貞,我國著名文學家、戲劇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主張用科學的歷史觀點研究和解釋歷史,是中國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開創者,造就了一個唯物史觀的中國古代文化體系。
範文瀾(1893—1969),浙江紹興人,我國著名歷史學家。著有《文心雕龍講疏》《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近代史》《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等,帶有黨性政治色彩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
顧頡剛(1893—1980),原名誦坤,字銘堅,江蘇蘇州人。著名史學研究家,在《詩經》《尚書》以及史前史階段頗有研究,曾發表論文《戰國秦漢間人的造偽與辨偽》、《漢代學術史略》、《王肅的五帝說及其對於鄭玄的感生說與六天說的掃除工作》、《三統說的演變》、《漢代以前中國人的世界觀念與域外交通的故事》、《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夏史三論》、《九州之戎與戎禹》、《鯀禹的傳說》等篇。是現代古史辨學派的創始人,也是中國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創者,是中國近代學術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學者。
錢穆 (1895~1990)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江蘇省無錫人。中國現代歷史學家,代表作有《先秦諸於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和《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等。是中國近現代史學史上儒家人文主義史學家的代表,他從歷史的人文性和人文科學認識的獨特性對歷史認識問題作了闡述。錢穆力圖把傳統史家從事考據所揭示的個別事實的真實構成一個前後連貫、有因有果的時間序列,力求從時間上把歷史綜合為一個發展的整體,著眼於從歷史發展的連續性、統一性上去考察。
傅斯年(1896——1950)初字夢簪,字孟真,山東聊城人。中國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語言學家。主要著作有:《東北史綱》《性命古訓辨證》《古代中國與民族》《古代文學史》發表論文百餘篇,主要有:《夷夏東西說》、《論孔子學說所以適應於秦漢以來的社會的緣故》、《評秦漢統一之由來和戰國人對於世界之想像》等。「史學本是史料學」是傅氏史學思想的最基本點,應建設絕對客觀的歷史學。
翦伯贊(1898—1968),湖南桃源人,維吾爾族,著名歷史學家。著有《歷史哲學教程》《中國史綱》先秦、秦漢部分,唯物史觀派的代表人物。
呂振羽(1900—1980),湖南邵陽人,著名歷史學家。著有《簡明中國通史》、《中國民族簡史》等,唯物史觀派的代表人物。
雷海宗 (1902~1962)字伯倫,河北省永清縣人。中國歷史學家,著有《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西洋文化史綱要》等。雷海宗認為真正的史學不是繁瑣的考證或事實的堆砌,於事實之外須求道理,要以哲學的眼光,對歷史作深刻透徹的了解。
侯外廬(1903—1987),山西平遙人,著名歷史學家。著有《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中國思想通史》(與杜國庠、趙紀彬、邱漢生合著,五卷)等,著重對歷史做整體研究,在思想史領域取得突出成果,唯物史觀派的代表人物。
吳晗(1909~1969) 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省義烏人。 中國歷史學家,著有《歷史的鏡子》、《史實與人物》、《朱元璋傳》、《胡惟庸黨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時代及其社會背景》、《明代之農民》等文,頗受當時史界名流青睞,帶有實用史學的觀念。
黃仁宇(1918——2000)美籍華裔,祖籍湖南長沙,《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赫遜河畔談歷史》《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放寬歷史的眼界》《十九世紀明代之財政與稅收》。他的「將宏觀及放寬視野這一觀念導引到中國歷史研究里去」從而高瞻遠矚地考察中國歷史的「大歷史」觀,在史學界影響深遠。
❷ 中國近代四大史學家
中國近代四大史學家氏陳垣、錢穆、、陳寅恪。
1、陳寅恪
陳寅恪(1890年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香港大學、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陳寅恪之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夫人唐篔,是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2、錢穆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 。江蘇無錫人,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 。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歷任北京大學、北平師范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
1967年遷居台北,任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教授。990年在台北逝世,享年95歲,1992年歸葬蘇州太湖之濱。
3、呂思勉
呂思勉(1884年2月27日—1957年10月9日),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
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語)。
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代校長。
早年還曾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1951年入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為歷史學一級教授。
呂思勉史學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文字學四種》《呂思勉讀史札記》等。
4、陳垣
陳垣(1880年11月12日—1971年6月21日),字援庵,又字圓庵,漢族,廣東廣州府新會縣人,中國傑出的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
陳垣主要的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及《通鑒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論文集》行世。陳垣與陳寅恪並稱為「史學二陳」,二陳又與呂思勉、錢穆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他的許多著作成為史學領域的經典,有些被翻譯為英、日文,在美國、德國、日本出版,毛澤東主席稱他是「國寶」。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陳垣
網路-呂思勉
網路-錢穆
網路-陳寅恪
❸ 當我知道我們學的近代史是被刻意閹割跟粉飾的時候,很多說得都不真實,但是為了高考還是要去背這惡心的毫
這就是中國,好好讀書以後移民吧
❹ 2·13北京清華校園男子自宮事件的事發過程
事發水果店位於清華大學西區小集貿市場東側,市場西側是清華大學的口腔門診。
據口腔門診的李大夫介紹,昨天中午11點40分,一名戴著眼鏡、身高1米7左右的男子推開屋門,雙手捂住下體,喃喃地說,「請問有麻醉葯嗎?」詢問得知,男子下體疼痛不已,欲使用麻醉葯止痛。「我告訴他這里的麻醉葯是牙科專用的,不對症」,男子思索片刻後,轉身離開。李大夫說,交談中,她看到男子的褲襠處被血跡浸透。離開口腔門診後,男子跑向小集貿市場東側的一家水果店。
「那人用桌上的水果刀直接割了,太狠了」,據水果店老闆華女士回憶,男子進店後稱買水果,卻在店內反復踱步。華女士發現對方下身有血,袖口裡還藏著把銼刀。男子突然拿起桌上的水果刀,並將牛仔褲解下。華女士見狀非常害怕,急忙跑到店外求救。華女士說,1分鍾後,男子雙手拎著牛仔褲奪門而出,再次向口腔門診方向跑去。其間,男子將一塊血肉模糊的東西扔在街頭。她返回店內,發現地上血跡斑斑,男子攜帶的銼刀和水果刀扔在地上,「我當時差點吐出來,趕緊打電話報警」。 據清華大學口腔門診的李大夫說,大約10分鍾後,男子再次推門而入,牛仔褲被血跡染紅,「我當時也看傻了,告訴他這里治不了」,建議其去校醫院查看。隨後,男子強忍疼痛,向清華大學校醫院方向跑去。
據校醫院外科急診醫生介紹,那名男子將自己的生殖器割掉,傷勢嚴重,在為其傷口進行簡單包紮的同時,撥打急救電話,准備叫救護車送該男子到大醫院,進行手術。然而,該男子卻趁醫生換葯時逃離醫院,不知去向。
正當醫生們四處尋找時,突然得知隔壁的近春園賓館有人跳樓。「我們趕到時,他已經跳下來了。」經判斷,跳樓男子與閹割自己的男子為同一人。賓館前台工作人員回憶,男子進門時通過樓梯步行至三樓,從盡頭的陽台外跳下。監控視頻顯示,男子跳樓前未與其他人交流。事發後,999急救人員趕到,將其送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搶救。急救人員說,男子跳樓後意識模糊,無法言語,詢問閹割原因未果。
昨天中午,數十人在市場附近圍觀,警方將男子閹割下的生殖器拾起,並由校醫院工作人員送往北醫三院。記者趕到時,現場僅留下一條黑色皮帶。
附近多位目擊者證實此事,但大家均稱從沒見過該男子。有目擊者稱,男子曾出現在附近一食堂內,就餐後躲進一棟宿舍樓,出來後便發現其下體有血,加之其手中持有銼刀,「很可能是躲在樓里用刀傷了自己」。另有人猜測,男子身材瘦小,著裝偏女性,疑其閹割是為變性。但這些猜測均未得到官方證實。
❺ 司馬遷為什麼被自宮
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漢軍三路出擊匈奴,其中李廣的孫子李陵率領的五千步兵不幸被匈奴八萬精銳騎兵包圍。盡管漢軍「所殺過當」,但終因寡不敵眾,最後全軍覆沒,李陵被俘投降。
司馬遷當時擔任太史令一職,因看不慣同僚們落井下石的齷齪行為,忍不住替李陵辯解了幾句,沒想到漢武帝一腔怒氣正無處發泄,於是遷怒於人,認為司馬遷為李陵游說,被定為誣罔罪名。誣罔之罪為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
漢朝被判死刑,有兩種保命方法,一種是接受宮刑,一種是交納大額錢財,司馬遷自然無法籌得錢財,而此時司馬遷的著作《史記》尚未完成,為了完成這部巨作,只能忍辱選擇宮刑。
司馬氏世代為太史,整理和論述歷史。漢武帝時期,由於漢武帝處於自身的考慮,為了加強皇帝的權威,所以,在當時,史官一下子跌落到「主上所戲弄,倡優蓄之」(被皇帝所戲弄,像伶人一樣被蓄養起來,被世俗的言論所輕視)的地位。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可惜壯志未酬而與世長辭。
司馬遷子承父之志,繼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他開始了《太史公書》及後來稱為《史記》的寫作。可以說,《史記》一書傾注了司馬遷和父親司馬談的全部心血。
❻ 中國歷史上首個自己自宮的男人是誰
豎貂
自我閹割的第一刀,被一個古怪的人—豎貂,大曝於天下。從此之後,所有揮刀自宮的人,所有精神自閹的人,再也逃脫不了亦顯亦隱的春秋筆法,再也逃脫不了儒家的吃人禮教所籠罩的透明屏風。
管仲評價易牙殺子取媚於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用;開方放著衛國太子不做,以臣事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近;豎貂自宮以取媚國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親。如此酷評,等於管仲的臨終政治遺囑,尊稱管仲為「仲父」的齊桓公卻充耳不聞,結果釀成了「三子專權」的局面。
《史記齊太公世家》正義引顏師古的記述,細節更加豐富:
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曰:「將何以教寡人?」管仲曰:「願君遠易牙、豎刀。」公曰:「易牙烹其子以快寡人,尚可疑邪?」對曰:「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將何愛於君!」公曰:「豎刀自宮以近寡人,猶尚疑邪?」對曰:「人之情非不愛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將何有於君!」公曰:「諾。」管仲遂盡逐之,而公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公曰:「仲父不已過乎?」於是皆即召反。
齊桓公問:「易牙烹子讓我嘗鮮,難道有什麼可以懷疑的嗎?」管仲回答:「人之常情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易牙既然能如此殘忍地對待自己的兒子,又怎麼會愛國君您呢!」齊桓公又問:「豎貂自宮以親近我,難道有什麼可以懷疑的嗎?」管仲回答:「人之常情沒有不愛自己身體的,豎貂既然能如此殘忍地對待自己的身體,又怎麼會愛國君您呢!」於是管仲臨死前把易牙和豎貂都驅逐了。失去了這兩個人,齊桓公吃飯不香,心裡不痛快了三年,埋怨管仲太過分,又把兩人都召回來了。
結果,三年後齊桓公病重,三個取媚者,三個被管仲定義為「不可」、「難近」、「難親」的人,最終決定了齊桓公的悲慘命運。
公有病,易牙、豎刀相與作亂,塞宮門,築高牆,不通人。有一婦人逾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婦人曰:「吾無所得。」公曰:「我欲飲。」婦人曰:「吾無所得。」公曰:「何故?」曰:「易牙、豎刀相與作亂;塞宮門,築高牆,不通人,故無所得。」公慨然嘆,涕出,曰:「嗟乎,聖人所見豈不遠哉!若死者有知,我將何面目見仲父乎?」蒙衣袂而死乎壽宮。蟲流於戶,蓋以楊門之扇,二月不葬也。
❼ 自宮的歷史演變
明王朝統一全國後,民間指望託身皇宮、王府而貿然「自宮」者不少。因此,朝廷曾有嚴厲禁令,對「下手之人」處以極刑!不過,從日後的實際情況看,那僅是行不通的一紙空文,根本無法禁絕。唯其如此,到第四任皇帝仁宗即位的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不得不重申前令,下詔禁止「自宮」,「違者以不孝論處」。
仁宗在位不滿一年即死亡,前令墨跡猶新,山西便發生過平民李二等人,「自宮」後投入晉王府的事。明宣宗因此下令逮治李二等人,並諭告晉王說:傷殘自身求充「閹人」,「不知念其父母,豈復有心為王國之用?」要求晉王,今後對這一類人要嚴加斥逐,不可收留。
明代中葉以後,每隔一定時期,都要從民間挑選一些「自宮」者入宮執役。這就助長了民間「自宮」的風氣。皇宮選用的「閹人」,得具備年輕、俊秀等條件,兒童獲選的機會較多。於是,父兄逼迫未成年子弟進行閹割的事不斷發生。往往有閹割後不能中選、廢殘終身的人!
景泰七年(1456),皇帝諭示禮部尚書:「自宮投入王府並官員勢要之家者,俱如舊例」,以不孝論處。街鄰和里甲長知情不報,也要治罪。
使用「閹人」的制度繼續存在,民間「自宮」的現象自然不會絕跡。而且,宦官機構日益擴大和完備需要「閹人」逐年加多;租賦徭役則日益苛繁,窮人逐年增加。徹底查禁「自宮」,根本就行不通。因而折中地制定了《自宮禁例》,規定:民間多子的人家,「許以一子報官閹割,有司造冊送部院收補選用」。假如未經批准便擅自「自宮」,本人和下手閹割者處重刑,「全家發煙瘴地面充軍,兩鄰不舉者治罪」。也就是說,報官「自宮」者合法,未得同意即自行閹割者有罪!
《禁例》仍未認真執行。明憲宗成化初年,各地「自宮」後入京,到禮部請求派用的人,「千百成群,禁之不能止」。皇帝大為惱火,傳旨把這些人全部押送回籍當差,不準「投托王府、勢家潛住。如有敢於違旨收留者,發邊遠充軍!」
有諷刺意味的是,成化十年(1494)十二月,又來了50多名「自宮」者,每天到禮部糾纏,「喧訴求進」。尚書鄒干無法應付,奏請皇帝處置。明憲宗立即傳旨,全部予以逮捕,輪流押到禮部大門口和京城各大街,戴枷示眾。
處置不可謂不嚴,但看來未起作用,而事態猶在擴大。還不到一年,一大群「自宮」者又麇集禮部門口,「哄嚷求進」,人數達400餘名之多!皇帝大為震怒,命令錦衣衛盡數拘捕,每人杖責50,「押送戶部,發往海戶當差」。同時規定:「再犯者本身處死,全家發邊遠充軍!」
成化十八年十二月,通州又發生了右衛軍家子弟391名「自宮」的事件。都察院調查表明,其中314名都是15歲的少年,59名還沒有滿10歲,都是家長下手閹割的。
都察院本來准備根據有關法令,嚴懲家長。但因人數過多,不敢自主,只得奏請皇帝解決。後經裁定,金鳳等198名,戴枷示眾一個月後,每人杖責百下,和年紀較小的一道,「發原籍原衛收管」。
「自宮」一直沒有停止。到明代後期,出現了嚴重的後果。
明神宗萬曆四十六年(1618),學者沈德符由家鄉浙江前往京城。在河北河間、任丘直到京郊的沿途「敗牆」間,都發現各隱藏著為數不少的曾經「自宮」的人。來往客商經過其處,這些人當中,體弱的就向前「群聚索錢」,強者則拉住過客的馬勒,硬討「犒賞」。設如只有一兩個人經過,他們竟一哄而上,把過客拖下馬來,洗劫後揚長而去。經查訪,才知道這類人都是在「朝廷每數年亦間選二三千人」充當閹人的情況下,有的「自宮」,有的由父兄下手閹割。可是,卻沒有獲選。甚至有弟兄兩人同時「自宮」,一個也沒有中選的事。這些人,想當宦官不成,長大成人後謀生乏術,就只能潛聚郊野,淪為乞丐或路劫者。沈氏憂心忡忡,認為「聚此數萬殘形之人於輦轂之側,他日將有隱憂,不只為行役之患已也!」
崇禎元年(1628),末代皇帝朱由檢看到《自宮禁例》,認為「我祖宗好生德意,真至周密,故立法嚴明。」他覺得,「近來無知小民,希圖財利,私行閹割。童稚不堪,多至殞命。違禁戕生,深可痛恨。」於是知會禮部說,今後不再向民間收選閹人。違禁「自宮」者依法治罪,並允許告密。街鄰知情不報,從重懲治,地方官「知而不禁,並行究處!」
崇禎之所以想停止在民間選用閹人入宮充當宦官,和他即位之初,汲取「魏忠賢禍敗」的教訓,且初步「盡撤諸方鎮守中官」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聯。然而,三年過後,宦官依然得到重用。前述旨意自然仍不過是空話。
❽ 中國歷史上首個自宮的男人是誰
宮刑的起源很早,至遲到夏禹時代,宮刑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刑罰。據《周禮》記載:「夏宮辟五百。」夏朝的宮廷里有五百人施了宮刑,正說明宮刑的技術手段已足以完成大規模的懲罰。宮刑又叫「去勢」,「勢」同樣是男人生殖器的代稱。
寺人貂,又叫豎貂,豎刁,豎刀,最通行的稱呼是「豎貂」。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名字,不知道是他一出生就起了這個名字,還是因為他是寺人才起的這個名字。「豎」的本義是短小,引申為童僕,又引申為宮中供役使的小臣。貂是一種動物,長於寒帶,聰明伶俐,生性慈悲。北極圈內的獵人捕貂,常常假裝快要凍死的樣子,躺在貂出沒的地方。貂看到後就跑出來,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人。獵人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捕到了貂。歷史上有很多以動物入名的人,比如董狐、陽虎、西門豹、樂羊等等,豎貂的最初命名應該與貂這種動物有關。可以想像,作為齊桓公的男寵,豎貂一定是個美男子,小白臉,他穿著用貂皮和貂毛裝飾的短上衣,更顯得貌美如花,更能得到齊桓公的歡心。豎貂用自己的身體去取悅齊桓公,與貂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人是多麼的相像啊。
雍巫可不是一個等閑之輩,他就是中國史上著名的易牙。豎貂把易牙引薦給齊桓公之後,易牙就做了齊桓公的御用廚師,此之謂「以薦饈於公」,因為會做珍饈美味而推薦給齊桓公。有一天,齊桓公閑極無聊,開玩笑地對易牙說:「聽說人肉很好吃,我還沒有吃過。」易牙回家就把大兒子蒸了獻給齊桓公。這就是「易牙烹子」這一成語的來源。雖然楊樹達先生考證說易牙是北方的少數民族狄人,而狄人有「易長子而食」的習俗,但是把長子烹了獻給齊桓公,毫無疑問是取媚之道。
管仲病,桓公問曰:「群臣誰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公曰:「開方如何?」對曰:「背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公曰:「豎刀如何?」對曰:「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專權。
管仲評價易牙殺子取媚於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用;開方放著衛國太子不做,以臣事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近;豎貂自宮以取媚國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親。如此酷評,等於管仲的臨終政治遺囑,尊稱管仲為「仲父」的齊桓公卻充耳不聞,結果釀成了「三子專權」的局面。
《史記齊太公世家》正義引顏師古的記述,細節更加豐富:
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曰:「將何以教寡人?」管仲曰:「願君遠易牙、豎刀。」公曰:「易牙烹其子以快寡人,尚可疑邪?」對曰:「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將何愛於君!」公曰:「豎刀自宮以近寡人,猶尚疑邪?」對曰:「人之情非不愛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將何有於君!」公曰:「諾。」管仲遂盡逐之,而公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公曰:「仲父不已過乎?」於是皆即召反。
齊桓公問:「易牙烹子讓我嘗鮮,難道有什麼可以懷疑的嗎?」管仲回答:「人之常情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易牙既然能如此殘忍地對待自己的兒子,又怎麼會愛國君您呢!」齊桓公又問:「豎貂自宮以親近我,難道有什麼可以懷疑的嗎?」管仲回答:「人之常情沒有不愛自己身體的,豎貂既然能如此殘忍地對待自己的身體,又怎麼會愛國君您呢!」於是管仲臨死前把易牙和豎貂都驅逐了。失去了這兩個人,齊桓公吃飯不香,心裡不痛快了三年,埋怨管仲太過分,又把兩人都召回來了。
結果,三年後齊桓公病重,三個取媚者,三個被管仲定義為「不可」、「難近」、「難親」的人,最終決定了齊桓公的悲慘命運。
公有病,易牙、豎刀相與作亂,塞宮門,築高牆,不通人。有一婦人逾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婦人曰:「吾無所得。」公曰:「我欲飲。」婦人曰:「吾無所得。」公曰:「何故?」曰:「易牙、豎刀相與作亂;塞宮門,築高牆,不通人,故無所得。」公慨然嘆,涕出,曰:「嗟乎,聖人所見豈不遠哉!若死者有知,我將何面目見仲父乎?」蒙衣袂而死乎壽宮。蟲流於戶,蓋以楊門之扇,二月不葬也。
顏師古講述的故事簡直是一篇精彩的短篇小說。齊桓公病重,易牙和豎貂發動政變,堵塞宮門,築起高牆,不準出入。有一個婦人趁隙翻牆而入,齊桓公要求吃飯,婦人說沒有。又要求喝水,婦人也沒有。尚蒙在鼓裡的齊桓公這才得知了易牙和豎貂的陰謀。可是悔之晚矣。齊桓公就像瀕死的吳王夫差因愧對伍子胥蒙面而死一樣,也用衣袂蒙面而死。死後兩個多月都沒有埋葬,屍蟲泛濫,都流到門外了。齊桓公不聽管仲的勸告,堂堂一國之尊,春秋第一霸主,竟然落到了屍體用楊木門板遮蓋的地步。
豎貂此人,再也沒有見諸史冊,倒是「豎貂」的混合體—閹豎和「銀璫左貂」,成為中國史上耳熟能詳的專有名詞,刺激著某一個有知識的群體在朝代易色時的神經:要麼成為閹豎,要麼成為「銀璫左貂」的代表。易牙呢?這個「雍巫辨味」的民間傳說的主角,在齊桓公死的那一年(公元前643年),改奉齊桓公的最後一個如夫人宋華子所生的公子雍, 「以為魯援」。至此,易牙—雍巫,雍巫改奉公子雍,易牙易了主人的口味,正所謂名至實歸。
豎貂不僅是中國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寺人,而且是第一個自宮者。即使在齊桓公時代,即使在好色的齊桓公後宮充盈的情況下,豎貂憑借自己的美色,仍然得到了齊桓公的寵幸。自宮者被寵幸的榮譽,在自宮的源頭處就得到了最大的兌現。
「輿論」。輿者,車也,車上的言論。黃帝最早設計了車服,御者被分為三六九等,奠定了等級制的基礎。既有等級就有不滿,御者駕車的時候不免嘟嘟囔囔,抱怨車服配不上自己的技術。時間長了,御者的言論漸漸密集起來,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言論圈子,後世就用「輿論」這一專門術語來命名這個獨特的言論圈子。
牢騷可不同於離騷。牢騷是一種私人敘事,直接指向個人待遇;離騷是一種宏大敘事,因為政治斗爭被放逐之後而產生的對國家命運的擔憂。最為雄辯的證據是:牢騷人人可發,離騷卻只有屈原一人發得出來。
自我閹割的第一刀,被一個古怪的人—豎貂,大曝於天下。從此之後,所有揮刀自宮的人,所有精神自閹的人,再也逃脫不了亦顯亦隱的春秋筆法,再也逃脫不了儒家的吃人禮教所籠罩的透明屏風。閹割,要麼變本加厲為錦衣衛,要麼成為精神上自我閹割的通行證,在號稱五千年文明史惟一剩餘的文明古國里,上演了一出出悲劇喜劇鬧劇滑稽劇。
❾ 近代歷史學家有哪些
陳寅恪,江西義寧(今修水縣)人,1890年7月3日生於湖南長沙,1969年10月7日卒於廣州,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
❿ 中國當代十大歷史學家
呂思勉(1884.2.27—1957.10.9),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語)。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代校長。早年還曾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1951年入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為歷史學一級教授。呂思勉史學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文字學四種》《呂思勉讀史札記》等。
翦伯贊
翦伯贊(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常德桃源縣人。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著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傑出的教育家。翦伯贊先生早年參加過「五四運動」,北伐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翦伯贊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燕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長,以及中央民族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翦伯贊是馬列主義新史學「五名家」(郭沫若、範文瀾、翦伯贊、呂振羽、侯外廬)之一。他治學嚴謹,著作宏富,為史學界所推崇和頌揚,主要著作有《歷史哲學教程》《中國史綱》(第一、二卷)《中國史論集》《歷史問題論叢》等,並主編了《中國史綱要》。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12月18日,中央專案組以交代「有關劉少奇的問題」為名對翦伯贊進行逼供,時年70歲的翦伯贊與夫人戴淑婉服用安眠葯自殺,以死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