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三上的歷史書從十課起的知識結構
第10課 「冷戰」與「熱戰」
1.「鐵幕」降臨
(1)美蘇矛盾的初步體現。p57
(2)戰後美國的形勢。二戰後,美國經濟和軍事實力急劇膨脹,成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大國。p57
(3)鐵幕演說。――揭開「冷戰」的序幕。1946年。p57
(4)杜魯門主義。――美蘇冷戰正式展開的重要標志。1947年。美國進入全球擴張階段。p58
(5)馬歇爾計劃。p58--59
2.「兩極」對峙
(1) 北約的建立。1949年,以美國為首的12個西方國家。p59--60
(2) 華約的建立。1955年,以蘇聯為首的東歐8個國家。p60--61
(3) 兩極格局。北約和華約對峙。p61
(4) 兩極格局的發展和結束。1991年,華約正式解體,兩極對峙局面瓦解,「冷戰」結束。p61
3.局部「熱戰」p62 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
第11課 夢幻超級大國
1.經濟「巨無霸」
(1) 戰後美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原因。p65 (a)二戰時期的資本積累;(b)政府採取有效的經濟發展政策;(c)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
(2) 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p65 戰後美國經濟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對外直接投資大大增加,跨國公司飛速發展,資本輸出不斷擴大。
2.「世界警察」
(1) 美國充當「世界警察」的原因。p66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強大。
(2) 目的。p66力圖按自己的意志建立和維護國際秩序。
3.從爵士到搖滾。p67
4.好萊塢。p68
第12課 蘇東的艱難探索
1.赫魯曉夫的小修小補 1953年。
(1) 經濟改革 (a)農業改革:背景; p71 措施:削減農業稅,提高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業投資,大規模開墾荒地。P71--72
(b)工業改革p72
(2) 政治改革 :背景: 斯大林統治時期,個人崇拜現象嚴重,社會民主遭到嚴重破壞。P72 措施:赫魯曉夫提出要反對個人崇拜,並昭雪了一批冤假錯案。P72 評價。取得一定成效。但未能找到問題的真正根源,最終重蹈覆轍。P72
2.「東歐消費者天堂」p73—74 匈牙利的社會主義改革,1968年,卡達爾領導的。
第13課 挑戰「兩極」
1.歐洲的聯合
(1) 背景。p77(小字)
(2) 歐洲走向聯合的過程。p77—78 (a)1951年,「歐洲媒鋼共同體」成立。(b)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c)1967年,成立「歐洲共同體」。(d)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
(3) 歐盟的建立。p78—79 1991年,12個歐共體成員國簽訂《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
2.走向經濟大國之路
(1) 日本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p79美國利用單獨佔領日本的有利地位,政治上迫使日本進行民主改革,經濟上採取扶持政策。
(2) 內部條件。p79(小字)
第14課 殖民廢墟上的重建
1.翱翔的「藍孔雀」
(1) 背景。p82 二戰後,印度國內此起彼伏的士兵起義、農民暴動和工人罷工。
(2) 經過。p82
(3) 發展。p82—83 印度經濟有了長足進展,糧食基本上實現自給,建立起比較齊全的工 業體系。
2.「黑暗大陸」現曙光
a) 開始。p84 1952年12月21日,賴比瑞亞宣布獨立,成為北非第一個獨立的國家。
b) 過程和完成。p85 1990年,納米比亞獲得獨立,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崩潰,世界殖民體系也最終瓦解。
3.艱難發展中的拉丁美洲
(1) 古巴的獨立和發展。p85 1959年,推翻親美政府。頂住美國的重重壓力。
(2) 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p86 1999年。
(3) 拉美各國經濟上的聯合。p87
第四單元 和平與發展
第16課 告別「雅爾塔」
1.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
(1)勃列日涅夫當政。(1985年)p97 其改革,注重解決農業問題,擴大企業自主權。
(2)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p97 提出社會經濟發展的「加速發展戰略」。
(3)政治改革。p98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思想。
(4)改革的發展與影響。p98
2.蘇東劇變
a) 改革造成的混亂局面。p99 (小字)
b) 「八一九事件」。p99 時間:1991年8月19日。
c) 蘇共分裂。p99 1991年8月29日。
d) 蘇聯解體。p99
e) 獨聯體的成立。p99—p100 1991年12月,《阿拉木圖宣言》,正式宣告結成獨立國家聯合體(即「獨聯體」)。
f) 蘇聯解體的原因。p100 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的錯誤路線、方針和政策。外部原因:西方國家對蘇聯長期實行的「和平演變」戰略。
g) 蘇聯解體的影響p100
第17課 干戈不息
1.和平路漫漫
(1) 中東戰爭爆發的原因。p103 原因:巴勒斯坦問題;宗教問題;領土問題;西方大國的干預。
(2) 五次中東戰爭簡介。p103—104(可參考書p128—129)
(3) 巴以和談。p104—105 和談的原則:「以土地換和平」。
2.海灣危機p105
(1) 海灣危機。P105 原因:關於石油政策;領土糾紛;債務問題。
(2) 海灣戰爭及其影響。P105
3.非接觸性戰爭
(1) 科索沃問題。p106
(2) 北約轟炸南聯盟。p106
4.伊拉克戰爭p107
第18課 夢想成真的時代
1.日益發達的電腦
(1) 計算機的誕生。p110 時間:1945年。
(2) 網路時代的到來。p112
2.「生命工業」的興起
(1) 現代生物技術。p112 含義。
(2) 克隆技術。p112
(3) 對克隆人問題的看法。p113
3.天機無限p113 載人飛船;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太空梭。
第19課 機遇與挑戰
1.走向全球化
(1) 經濟全球化的原因。p118
(2) 經濟全球化現階段的特點。p119
(3) 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p119
(4) 發達國家面臨的挑戰。p119
2.應對全球性挑戰
(1) 人類社會面臨的普遍性問題。p119 有:戰爭問題;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毒品問題;艾滋病問題和恐怖主義問題。
(2) 各國應對挑戰採取的措施。p121 措施:(a)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b)加強環保投資、保護有限資源;(c)加大禁毒和反恐怖的力度;(d)加強國際合作、重視有關的輿論宣傳和落後地區的科教工作等。
3.日不落的聯合國。p121
② 七年級歷史第三、四單元知識結構
統一國家的建立——封建社會形成時期(戰國— ——封建社會形成時期 第三單元 統一國家的建立——封建社會形成時期(戰國—漢)
一、統一國家的建立——秦朝 統一國家的建立——秦朝 —— 建立時間:公元前 221 年 建立者:秦王嬴政 秦的建立 都城:咸陽 秦統一的意義:1、結束了春秋戰國的割據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大一統 的局面; 2、 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秦朝的疆界: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 政治方面:建立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 建立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 建立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 ①統治者自稱皇帝,至高無上,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 ②中央設「三公」 (丞相—行政、太尉—軍事、御使大夫—監察百官) ③地方推行郡縣制度(36 郡) 。中央和地方的官員由皇帝任免。 經濟方面:統一貨幣和統一度量衡。 文化方面:統一文字(小篆) ,後來推廣隸書。 思想方面:焚書坑儒(李斯建議) 。目的:加強思想控制。 民族關系: 北擊匈奴修長城 (蒙恬修秦長城西起臨洮、 東到遼東) 南修靈渠 , (溝 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 。
秦始皇鞏固 統一的措施
滅亡原因:秦的暴政表現:①徭役繁重;②賦稅沉重;③刑法殘酷;④秦二世的統治 更加殘暴 秦的 秦的滅亡:前期:陳勝、吳廣起義 前期: 前期 陳勝、吳廣起義(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1、公元前 209 年,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滅亡 意義:①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②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 鼓舞了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後期:劉邦、項羽起義(約法三章、四面楚歌、楚河漢界...) 後期:劉邦、項羽起義 項羽在巨鹿之戰以少勝多殲滅秦軍主力——破釜沉舟。 1、 公元前 207 年, 2、公元前 207 年,劉邦攻陷咸陽,秦朝滅亡。 (秦統治者向劉邦投降) 重點問題:評價秦始皇(結合秦始皇的作為分析,有利的一面和殘暴的一面,兩方面分析) 重點問題:評價秦始皇(結合秦始皇的作為分析,有利的一面和殘暴的一面,兩方面分析) ; 秦朝在我國歷史上起了什麼重要作用( 秦朝在我國歷史上起了什麼重要作用(導學練 P44,) ) 三、漢朝 建立時間:公元前 202 年 西漢的建立 建立者:漢高祖劉邦 都城:長安(今陝西西安) 政治方面: 1、漢初統治者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社會秩序逐漸安定,經濟恢復。 2、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 ,加強對王國的控制。 3、漢武帝頒布「推恩令」 (主父偃) ,削弱侯國實力,封國逐步變小。 思想方面: 1、漢初,實行「無為而治」 (道家) 漢朝統治 2、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 設太學。儒家 ( , 的措施 學說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民族關系: 1、漢初,採取「和親」制度。 (西漢被迫) 2、公元前 119 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進行漠北之戰,解除了匈奴 對北部威脅。奪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 3、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漢朝時 人們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 漢朝時,人們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 漢朝時 也就是今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稱為西域 西域。) 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稱為西域
兩次出使西域:公元前 138 年;公元前 119 年 過程: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加強和西域各國的聯系 4、漢元帝時期,昭君出塞,遠嫁呼韓邪單於。 (非被迫) 意義:為漢匈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 5、公元前 60 年,設立西域都護。意義: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 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東漢時期,南匈奴向漢稱臣;大將竇固、竇憲出擊北匈奴。
民族關系的啟示:綜合國力決定民族關系。 民族關系的啟示:綜合國力決定民族關系。
對外交往: 1、西漢時期,絲綢之路的開辟。 長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境內→歐洲(大秦) 意義: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 2、東漢時期,公元 97 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到達波斯灣。 3、東漢時期,公元 166 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從海道來到中國,這 是歐洲國家和我國直接往來的最早記錄
漢武帝大一統
原因: 原因:主觀:漢武帝雄才大略,善於用人 客觀: 「文景之治」使西漢經濟繁榮。 政治: (主父偃) ,削弱侯國實力,封國逐步變小,加強中央集權。 政治:漢武帝頒布「推恩令」 思想: (董仲舒) ,設太學。儒家學說成為封建社會的正 思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統思想。 措施 經濟: 經濟: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 軍事:抗擊匈奴 軍事 意義:加強了中央集權,西漢進入鼎盛時期,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 意義: 兩漢經濟的發展: 農業、手工業、商業) (農業 (導學練 兩漢經濟的發展: 農業、手工業、商業) 導學練 P59:知識梳理) ( ( :知識梳理) 耬車: 東漢杜詩發明的水排: 曹魏時期的翻車: 耬車:播種工具 東漢杜詩發明的水排:鼓風冶鐵工具 曹魏時期的翻車:灌溉工具 四、秦漢的科技文化 1、西漢時發明造紙術。 (麻紙) 造紙術 2、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3、意義: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起到不可估量作用。 科技 《九章算術》 :成書於東漢時期,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是當時世界最 先進的應用數學。 地動儀 :東漢張衡發明,世界最早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 醫學: 1、東漢: 「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全面闡述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 2、東漢: 「神醫」——華佗(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術的醫生、外科鼻祖) 麻沸散和「五禽戲」 佛教 1、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中原地區。 宗教 2、洛陽白馬寺是我國最早的寺廟。 道教 1、興起於東漢時期,我國本土宗教,創始人張陵,奉老子為教主。 思想:王充《論衡》 ,反對有鬼論。 作者:西漢司馬遷 文化 《史記》 內容: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 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的評價歷史人物) 體裁: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 藝術 雕塑 秦始皇陵兵馬俑 迄今世界出土的最大藝術寶庫 繪畫 長沙馬王堆漢墓帛畫
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三國兩晉南北朝) 第四單元 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三國兩晉南北朝)
一、 三國 形成過程 1、公元 200 年,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奠定統一北方的基礎。 2、公元 208 年,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3、三國鼎立的形成: 三國鼎立的形成: 三國鼎立的形成 魏:220 年,曹丕稱帝,定都洛陽。 經濟發展:修建水利工程,重視農耕。 蜀(漢) :221 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 經濟發展:蜀錦興旺 吳:222 年,孫權稱王,定都建鄴(今南京) 經濟發展:造船業發達,曾到達夷洲 夷洲(今 夷洲 台灣)
二、
三國兩晉南北朝及江南地區的開發
淝水之戰 :1、時間:東晉時期(383 年)2、交戰雙方:前秦(氐族)和東晉 、 3、特徵:以少勝多 4、影響:①前秦的統治瓦解,北方地區重新陷入割據混戰的狀態。 ②東晉在南方取得暫時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江南地區的開發(原因、表現以及影響) 江南地區的開發 原因: 原因:1、地理因素:江南地區雨量充沛,氣候較熱,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 2、勞動力和技術原因:南遷的人給江南地區帶去了勞動力,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不 同的生活方式。 3、社會環境:江南地區的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 影響: 影響: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北方人口南遷的過程: 北方人口南遷的過程:東漢末年:北方人口開始遷往江南地區; 到西晉後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南遷。
三、民族交往
五胡內遷 時間:東漢末年 內遷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 目的:革除落後習俗,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鞏固北魏統治 時間:439 年 內容: 1.、遷都:從平城遷至洛陽 2、漢化政策:①語言方面:在朝廷中必須用漢語,禁用鮮卑語。 ②服飾方面: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 ③姓氏方面: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姓氏,把皇族由 姓拓跋改為元。 ④婚姻方面: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 ⑤制度方面:採用漢族的官制、律令。 ⑥禮法方面: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 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 意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於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北方各族 的封建化進程,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 (拓跋宏)改革
四、科技文化 南朝 科技 北魏 北魏
祖沖之 賈思勰 酈道元
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 7 位。 《齊民要術》現存第一部內容完整的農書 《水經注》我國古代重要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文化
書法 繪畫 雕塑
東晉 東晉 北朝
「書聖」王羲之 《蘭亭序》 顧愷之 《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
朝代更替關系圖: 國家 建立時間 公元前 2070 年 夏 商 西周 東周
公元前 1600 年
建立者 禹
都城 陽城
末代國君 桀
滅亡時間
公元前 1600 年
春秋
戰國
公元前 1046 年 湯 殷 紂 公元前 1046 年 周武王 公元前 771 年 (姬發) 鎬 周幽王 公元前 770 年— 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公元前 476 年 闔閭、勾踐屬於江南地區的人物 公元前 475 年—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公元前 221 年
秦朝 西漢 東漢 三國
魏 蜀 吳
西晉 東晉 十六國 南 北 宋→齊→梁→陳(南朝) 北魏→東魏→北齊(北朝) 朝 →西魏→北周
公元前 221 年 公元前 202 年 公元 25 年 公元 220 年 公元 221 年 公元 222 年 公元 266 年 公元 317 年
嬴政 劉邦 劉秀 曹丕 劉備 孫權 司馬炎 司馬睿
咸陽 長安 洛陽 漢獻帝 洛陽 成都 建鄴 (今南京) 洛陽 建康 (今南京)
公元前 207 年 公元 9 年 公元 220 年 公元 266 年 公元 263 年 公元 280 年 公元 316 年 公元 420 年
③ 九年級歷史知識結構圖
主要是講述從遠古時期到近代的經濟、政治、等方面的知識,講述人類的發展 對近代科學等諸多領域的影響…
麻煩採納,謝謝!
④ 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三課知識結構圖
開元盛世的原因,經濟繁榮的原因(重要),出現了兩樣工具的名稱,還有瓷器的產地及著名的陶器唐三彩(略)"市的定義,轉折是安史之亂
⑤ 九年級上冊人教版歷史各單元知識結構圖
1、古代亞抄非文明:
(5)初3歷史知識結構圖擴展閱讀:
九年級上冊人教版歷史各單元知識結構圖好處:
1、知識結構圖能提高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知識結構圖本身是對歷史知識的再建構,是對整節課的一個整理過程,通過簡易的結構圖能建立知識的聯系,幫助學生記憶知識,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2、知識結構圖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構建知識結構圖脈絡清晰,在整理知識結構同時可以調動與學生參與,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知識結構圖能幫組學生化難為易,提高教學效率:
歷史學習中得難點,往往是學生不容易弄懂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以及史實所放映出的實質它們之間的聯系。
⑥ 九年級政治、歷史(上、下冊)知識結構圖!
九年級上冊政治歷史資料
復習課題:第一課 :古代社會的發展歷程復習
復習目的:
1、鞏固舊知識,為中考做准備。
2、進一步使學生認識:要樹立崇高的理想,必須了解社會發展史
復習重點與難點
1、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理解、分析、歸納能力。
2、材料分析題的訓練
復習准備:預習復習題、材料
復習方法:問題式教學法、提問式、啟發式、講解式
復習內容
一、知識結構圖
二.基礎題復習及歸納:
1.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什麼? 生產勞動
2.在生產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是什麼? 勞動者
3.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什麼? 生產工具
4.什麼是生產關系? 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5.原始社會的生產關系是由什麼決定的? 由當時極端低下的生產力決定
6.私有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生產力的發展
7.國家的本質是什麼? 在階級社會里,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8.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是什麼? 文字的出現
9. 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是什麼? 封建土地所有制
10.封建剝削的主要形式? 榨取地租
11.封建等級制度以什麼為基礎? 封建土地所有制
12.工業革命的標志是什麼? 蒸氣機的發明和應用
13.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標志是什麼? 電的廣泛應用
1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標志是什麼? 以電子計算機、原子能和空間科學技術的發明及應用為標志
15.新的科技革命的興起及其影響表明什麼?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6.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是什麼? 資本主義私有制
17.工人無法擺脫被資本家僱傭的命運,根子就在於什麼?資本家佔有一切生產資料,工人沒有任何生產資料
18.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在方式上有什麼特點? 帶有隱蔽性
19.什麼是剩餘價值?
20.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是什麼? 靠無償佔有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而發財致富的
21.決定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的是什麼? 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因為它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集中反映
22.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什麼?生產社會化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
23.資本家付給工人高工資的目的是什麼?
24.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25. 當今國際社會的基本事實是什麼? 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長期共存和斗爭
三.重點問題
1.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剝削農民的基礎。P13
2.奴隸制度是最野蠻的剝削制度和最殘暴的壓迫制度。
3.中國封建社會的科技文化成就,代表了全人類在封建時代所達到的水平,在當時獨領風騷。P17
4.在資本主義國家,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這是以資本家榨取更多剩餘價值為前提的,所以工人被僱傭、受剝削的地位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國家的性質也沒有改變。P29、P30--P31
5.社會主義終究要代替資本主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結果,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P31
6.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復雜、曲折、長期的過程。P33
7.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將長期共存和斗爭,這是當今國際社會的基本事實。P34(面對這一事實要怎樣做呢?兩方面)
四、鞏固練習: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風景名勝奇特,尤其唐宋似來的文物古跡眾多,如開元寺、洛陽橋、祁風石刻等。目前該市正舉全市之力,依託文物古跡,以"海上絲綢之路東端--泉州"為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問:(1)泉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所依託的文物古跡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我國封建時代的什麼史實?清簡要說明這一史實。
(2)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泉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看法。
答案:(1)①在封建社會的發展階段,中國科技文化的發展曾在世界上長期獨領風騷。②中國封建時代的科技文化成就,代表著全人類經歷封建社會發展階段時取得的成就,是世界科技文化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一頁。封建時代的中國為推進世界文明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2)①申報"世遺"有利於保護文物古跡。文物古跡是歷史的見證,是國家寶貴的遺產,是重要的旅遊資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點。②申報"世遺"有利於泉州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的發展。③我們要增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努力學習,為泉州(世界)科技文化發展做出貢獻;同時,積極同破壞文物的行為作斗爭,為泉州申報"世遺'盡一份力。
小結:復習時應牢牢抓住生產力三要素的內涵及三者之間的關系。應把握人類歷史演變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者之間存在著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前進的最終動力。
⑦ 急~~~初三人教版歷史上12.13課知識結構
第12課 美國的誕生
預習學案
設問導讀
1.美洲的土著居民是________________。
2.17世紀初,_______人開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後,殖民地數量已達________個。
3.1775年4月,英軍在波士頓附近_________同民兵交火,北美人民爭取獨的戰爭開始。不久,各殖民地人民召集___________,決定組建軍隊同英軍戰斗,任命________為總司令。
4.______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_____________》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幸福等不可轉讓的權利。
5.1777年,在_______________戰役中,美軍打敗英國軍隊,迫使英軍5000多人投降,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________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6.1787年,美國制訂憲法。確立美國是一個____________制國家,規定________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_________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與司法大權。_____________當選為美國每一任總統。 關鍵信息
1.印第安人
2.英國 13
3.來剋星頓大陸
會議華盛頓
4.1776
《獨立宣言》
5.薩拉托加
1783
6.聯邦 總統
行政 國會
最高法院 華盛頓
研學設計
學習要點
一、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發展
1.美洲的主人——印第安人。
2.英國在北美開辟殖民地。17世紀初,英國開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開辟殖民地,一百多年後,殖民地達到13個。
3.北美殖民地人民共同推動經濟的發展。
4.北美經濟類型。北部工商業發達,尤以造船業興旺;南部為種植園經濟,主要生產煙草、棉花等經濟作物。中部以農業為主,生產小麥與玉米。
二、北美獨立戰爭
1.原因:英國希望北美永遠作為它的原料產地與銷售市場,極力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
2.導火線:波士頓傾茶事件。
3.經過
(1)1775年4月,英軍突襲北美民兵的火葯庫,雙方在來剋星頓正式交火,戰爭爆發,歷史上稱這件事為「來剋星頓槍聲」。
(2)北美召開大陸會議,組建軍隊,選舉華盛頓為總司令。
(3)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布北美13塊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
(4)1777年美軍在薩拉托加戰役中大敗英軍,成為戰爭的轉折點,史稱「薩拉托加大捷」。
(5)1783年,英國戰敗,承認美國獨立。
4.第一部憲法的制訂
(1)時間:1787年。史稱1787年憲法。
(2)主要內容:憲法確立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規定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與最高法院分別掌握立法與司法大權。同時選舉華盛頓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5.影響
(1)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美國獨立戰爭對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學法點撥
【透析1】明確自古以來印第安人就居住在美洲大陸,是美洲的主人。
【透析2】識記英國人登上北北大陸的時間及殖民地數目。
注意:閱讀課前引文,了解英國人登上美洲大陸的經過。
【透析3】弄清美利堅民族形成的過程:從歐洲到北美殖民地的移民主要是英國人,其次還有德、法、荷蘭、瑞典等國人。他們經過長期開拓和經濟的頻繁交流,初步形成了統一市場,英語成為統一的語言,這樣由來自歐洲移民融合成的新民族——美利堅民族就形成了。
【透析4】明確南部種植園經濟,進行的是商品生產,種植園主既是地主、奴隸主、又是農業資本家。
【透析5】注意波士頓傾茶事件只是戰爭的導火線而不是開始的標志。
【透析6】大陸會議是英屬北美13塊殖民地的代表會議,獨立戰爭期間的革命領導機構。
【透析7】對《獨立宣言》的分析和評價是難點:《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北美脫離英國獨立和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後來把每年的7月4日定為美國獨立日;《獨立宣言》的進步性,表現在它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擺脫民族壓迫的要求,包含了資產階級對於民族獨立,民主自由的主張。
【透析8】結合《美國獨立戰爭形勢》圖了解戰爭路線,掌握重要戰役地點:薩拉托加,約克鎮。
【透析9】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可以從戰爭的性質、戰爭勝利的國內意義與國際意義三方面分析記憶。
【透析10】明確美國1787年憲法確立的「三制」——聯邦制、三權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通過課文有關資料、內容,並與《獨立宣言》相比,分析其「三性」——一定的民主性、一定的局限性和一定的保守性。
【透析11】美國誕生的過程內容復雜、頭緒繁多、不易記憶。為幫助學生分析教材,掌握民族解放戰爭的一般規律和美國獨立戰爭的特殊性,抓住線索記住美國誕生的主要事件和年代,可以作一個簡要歸納:
爆發——來剋星頓的槍聲(1775年4月)
建軍——大陸軍,華盛頓(1775年)
宣布獨立——《獨立宣言》發表(1776年7月4日)
轉折——薩拉托加大捷(1777年)
承認——英國承認美國獨立(1781年)
成立政府——《1787年憲法》制定,聯邦政府成立(1787年)
探索研究
研究主題
一、探索題
1、仔細閱讀下圖,回答問題:
(1)上圖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發生於何時?
(2)這件事有何意義?
2、閱讀下面某歷史人物資料,回答問題:
此人1732年2月22日出生於弗吉尼亞東部一個大種植園家庭;1759年至1774年為弗吉尼亞議會議員;1774年和1775年當選一、二屆大陸會議代表;1775年,第二屆大陸會議任命他煤為大陸軍總司令;1789年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1793年連任;1799年12月14日患喉頭炎逝世。
(1)根據資料判斷這位人物是誰?
(2)此人突出的貢獻是什麼?
3、讀美國獨立戰爭美英軍隊實力對比表,回答問題:
國別 英國 美國
經濟 老牌殖民國家 年輕國家
人口 本土六七百萬,加上殖民地人口共3000萬 不到300萬
軍隊 九萬人 二、三萬人
裝備 軍需品充足,有強大艦隊 物資奇缺,無海軍
表中顯示戰爭中美國處於劣勢,但英軍仍以失敗而告終,原因何在?這場戰爭給你的啟示是什麼?
二、學科綜合題
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美國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6.9人,白人佔80%以上,黑人佔12.1%,拉美移民約佔9%,亞裔佔2.9%,另有印第安人140萬,占人口總數的0.8%左右。美國人口分布呈現極不平均的現象,大部分集中在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及大西洋沿岸附近。美國是典型的移民國家。
(1)美國白人主要來自 ,黑人來自 。
(2)美國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大西洋沿岸的原因是什麼?
我的祖先最初是被當作奴隸販賣來到美國的。現在,我們黑人的貧困率是白人世間2~3倍,失業率是白人的2倍。我們印第安人是美國的土著居民,但是我們的先輩們曾被白人無情地殺戮,活下來的人被趕到西部山區的「保留地」內居住。
(3)上則材料反映美國的何種社會現實?
(4)美國獨立戰爭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美國是當今世界的第一經濟強國,其主要的因素是它始終注重發展知識經濟,大力發展以知識密集型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今天有5600萬以上的美國人在全國各種學校與大學受教育。全國18~25歲的人有一半在念大學。
(5)2005年7月4日是美國建國多少周年?建國的標志是什麼?
(6)美國國土面積是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7)列舉美國的主要工業城市。(至少4個)
(8)美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證明了鄧小平同志的哪一個偉大論斷?
三、開放題
5.有人說:如果沒有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北美的經濟不會發展的如此迅速,也就沒有美國今天的強盛。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談談你的看法。 探索方法、路徑、技巧
1.【課標要求】掌握《獨立宣言》的內容。把握內容的同時還知道它發表的時間,內容與意義。
【解題思路】熟悉課本中插圖,提高識圖能力。
【參考答案】(1)反映簽署《獨立宣言》的情景。1776年。(2)宣告北美13塊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
2.【課標要求】講述華盛頓的主要活動。本題運用新材料,創設新情境,訓練靈活使用知識的能力。
【解題思路】據材料中「大陸軍總司令」「美國第一任總統」等信息都能判斷出是華盛頓。
【參考答案】(1)華盛頓。(2)領導美國獨立戰爭並取得勝利。
3.【課標要求】了解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
【解題思路】分析戰爭的成敗要從戰爭的性質、領導人、有無人民支持、有無外援等方面分析。
【參考答案】美國反抗英國殖民統治是正義的戰爭,戰爭中美國人民齊心協力並得到荷蘭等國家的援助,同時美國軍隊有華盛頓這位偉大領導人的領導是獲勝的主要原因。英國的失敗告訴我們非正義的戰爭必將失敗,我們要為世界和平作努力。
4.【課標要求】認識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及影響,掌握《獨立宣言》發表的內容及意義。
【思路點撥】立足歷史,結合其它學科知識,全面認識美國的發展歷史。
【參考答案】 (1)歐洲 非洲(2)美國東部以平原為主,海拔較低,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同時東部也是歐洲殖民者最早到達的地區,人口集中。(3)種族歧視(4)英國殖民者對黑人與印第安人進行血腥的掠奪與屠殺,種族矛盾激化。同時英國要把北美作為它的原料產地與銷售市場,極力壓制北美經濟發展,北美人民反抗情緒高漲。(5)230年 標志是《獨立宣言》的發表。(6)930 四 (7)紐約、芝加哥、休斯敦、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等。(8)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5.【思路點撥】學會全面分析歷史事件,從歐洲殖民者到來給北美帶來許多有利的變化這一點來看應持肯定的態度。
同步達標
A級 基礎訓練(小試牛刀)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美洲的土著居民是
A.愛斯基摩人 B.印加人
C.印第安人 D.黑種人
2.英國在北美開辟殖民地始於
A.14世紀 B.15世紀 C.16世紀 D.17世紀
3.北美殖民地中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地區在
A.東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4.英國開辟經美殖民地的主要目的是
A.轉移本國人口
B.把它作為原料產地與商品市場
C.幫助北美發展經濟
D.為了證明地球是圓的
5.美國獨立戰爭傑出領導人是
A.林肯 B.華盛頓
C.克倫威爾 D.富蘭克林
6.下列國家中曾支援美國獨立戰爭的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國 D.俄國
7.1787年美國憲法規定掌握立法權的是
A.總統 B.國會 C.最高法院 D.大陸會議
8.美國獨立戰爭前後經歷了
A.3年 B.5年 C.7年 D.8年
B級 能力檢測(登高望遠)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英國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集中於
A.太平洋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墨西哥灣沿岸 D.美洲內陸
2.美國獨立戰爭開始的標志是
A.波士頓傾茶事件 B.《獨立宣言》的發表
C.來剋星頓奉承聲 D.大陸會議的召開
3.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的年份是
A.1776年 B.1777年 C.1781年 D.1783年
4.美國獨立戰爭中美軍獲得主動權的戰役是
A.來剋星頓戰役 B.康科德戰役
C.約克鎮戰役 D.薩拉托加戰役
5.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
A.國際援助 B.武器先進
C.戰術靈活 D.人民支持
6.下列說法不是1787年憲法內容的是
A.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
B.規定總統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
C.規定國會擁有司法權
D.美國總統享有行政權
二、材料解析題
7.閱讀下列材料
我們以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義和權力,謹庄嚴宣告:這些聯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順地應當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它們解除對英王的一切隸屬關系,而他們與大不列顛王國之間的一切政治聯系也應從此完全廢止。
回答:
①上則材料節選自何文件,發表於何時?
②文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它的發表有何意義?
三、辨析題:
8.有人說:「美國的獨立戰爭是民族解放戰爭」。也有人說:「它是一場資產階段革命斗爭。」哪個觀點恰當,發表一下你的見解。
9.西方某學者說:「美國沒有童年,只有青壯年。」這一說法你是否同意?請簡要解釋你的回答。
拓展閱讀
五月花號與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的由來
美國等國家的傳統節日。定於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以慶祝一年的收成和祁求平安富足為活動內容。
感恩節的起源和英國基督教的宗教紛爭有關。大約在公元16世紀末到17世紀,英國清教徒為了擺脫政府和教會勢力的殘酷迫害,清教徒的著名領袖布雷德福召集了102名同伴,把目光投向了美洲。在1620年9月,登上了一艘重180噸,長90英尺的木製帆船——五月花號,開始了哥倫布遠征式的冒險航行。
海上風急浪高,五月花號就像狂風暴雨中的一片樹葉,艱難地向前漂泊著,幾乎隨時都有船毀人亡的危險。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船隻沒有遇到任何損害,並在航行了66天後,於11月21日安全抵達北美大陸的科德角,即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普羅文斯敦港。有意思的是,在這次充滿危險的遠征中,所有探險者只有一人死亡。但由於旅途中誕生了一名嬰兒,使到達美洲的人不多不少,仍然是102名。移民都是虔誠的教徒,無不手劃十字,衷心感謝上帝的眷顧。登陸前,為了有效地管理未來的世界,船上的41名清教徒殖民者在甲板上簽署了一份文件,即著名的《五月花號公約》(Mayflower Compact),它被看作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政治契約性文件,在美國政治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時值嚴冬,許多人因飢寒和疾病而死。一個冬天過去,歷盡千難萬險來到美洲的102名移民,只剩下了50個。就在這最危機的時候,當地的印第安人向移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給他們送來了許多生活必需品作禮物。派來了最有經驗、最能乾的印第安人,教會移民們怎樣在這塊土地上生活,教他們捕魚、狩獵、耕作以及飼養火雞等技能。
第一年,天公作美,風調雨順,再加上印第安人的指導和幫助,移民們獲得了大豐收,終於闖過了生活的難關,過上了安定、富裕的日子,普利茅斯總督W.布雷德福發表感恩宣言,邀請印第安人與他們共慶豐收,感謝上帝的恩惠。活動持續3天,這就是歷史上的第一個感恩節。
華盛頓紀念碑上有一塊漢字碑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有一座著名的華盛頓紀念塔。這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方尖型高塔,高555.55英尺,重9.1萬噸,歷時36年才竣工。
塔內牆壁由190塊紀念石塊組成,其中在第十級有一塊頌揚華盛頓的漢字碑石,它是1853年中國政府作為送給華盛頓紀念塔的禮物贈送給美國政府的。碑文稱頌華盛頓是一位傑出人物,說他領導起義勇於中國的陳勝、吳廣,開拓疆土雄曹操、劉備,他雖然拿起了武器,開辟了廣闊的領地,但他並不稱帝為王,也不傳位給子孫,而是創立了民主制度,做到了天下為公。他治理國家注重禮儀道德,不尚武功,這是與其他國家完全不一樣的。他的相貌、氣質非一般人能比,是真正的英傑。美利堅合眾國建國成功,疆土萬里,不設立王侯稱號,也不因襲落後的制度,一切由大家討論決定,開創了古今未有的新局面,這要歸功於他的偉大,古今中外沒人能和華盛頓比。
這段贊頌華盛頓的文字,在當時清朝君權重於一切的社會里,是十分犯忌的。而美國人在讀懂這段文字後則對碑文作者徐繼畲表示了感謝和崇敬。如今前來參觀紀念塔的人,尤其是華人,總要找到這塊漢字碑,讀一讀上面的文字。
參考答案
A級 基礎訓練(小試牛刀)
1、C 2、D 3、D 4、B 5、B 6、C 7、B 8、D
B級 能力檢測(登高望遠)
1、B.此題重在考察學生的識圖能力;2、C。此題重在考察獨立戰爭的進程,其中要明確A選項是導火線;3、D。4、D此題教材中有明確表述;5、D。決定戰爭成敗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看這場戰役是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即看他是否是一次正義的戰爭。6、C。此題文中有明確敘述。
7①《獨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②宣布北美13塊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標志著美利堅合眾國,即美國的誕生。
8、這兩種說都不全面。從北美人民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爭取獨立這一點講,它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從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發展本國的資本主義經濟,確立資本主義制度這一點來講,它又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9.答案一:美國從建國起就是資本主義社會,所以沒有童年。答案二:美利堅民族主要由歐洲移民所組成,又經過了殖民或民族融合階段,因此是有童年的。答案三:美國是個移民國家,缺乏共同的古老歷史文化傳統,所以沒有童年。
⑧ 初中歷史知識網路結構圖
就歷史知識而言,歷史知識可以分為歷史背景、歷史經過、歷史影響等。 歷史背景又可分為動機、條件和原因。原因又分為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內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歷史經過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政黨、團體、階層、階級、事件、現象、著作、制度等。
歷史影響包括結果、性質、功績、經驗、教訓、意義等等。
歷史知識還可分為歷史概念、歷史結論、歷史特徵、歷史線索等。其中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是歷史概念。
歷史概念是以歷史理論為指導,對歷史現象進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實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著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規律。由於歷史知識是由眾多有聯系的歷史概念所組成,因此,形成並掌握歷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歷史知識的關鍵。
另外,大家還要學會自學歷史課本。 一般來說,自學歷史課本應包括以下幾個程序:
一、逐段寫出小標題。知道各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麼問題,能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二、全面寫出教材要點提綱。逐段找出知識點和層次結構,進行適當加工,形成提綱。
三、找出教材的內在聯系。就是要搞清歷史的發展是怎樣一環套著一環,搞清它的發展線索,形成一個">。
四、總結基本觀點。通過以上步驟,總結出一些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五、找出必須記住的內容並設法記牢。什麼是重要的歷史內容,就是歷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和政策等。
六、對教材做出評價。這是對讀書提出的最高的要求,也是善於讀書的標志。盡信書不如無書。課本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應該大膽質疑。
第二部分:掌握方法,增強信心。
許多同學頭疼歷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歷史需要大量的記憶。的確如此,學好歷史的基礎就是記憶。人的智力系統包括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記憶力等等。其中,記憶力是基礎,思維力是核心。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曾經說過:「人如果沒有記憶力,就無法聯想和發明創造。」日本記憶學家高木重郎認為:「記憶力是效率的別名……是發展創造性的基礎。」記憶的東西越多,觀察就越敏捷,思維推理就越縝密,判斷就越准確,就越富有創造力。因此,發展記憶力是和發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輔相成的,是發展智力的基礎和紐帶。
對於歷史學科的記憶來說,有以下一些具體的方法:
(1)順序記憶法:按照事件本身的發展的順序依次記憶。
(2) 特徵記憶法:對於內容相似的知識,通過細致地觀察和全面地比較後,找出所要記憶內容中特別容易記住的特徵。
(3)規律記憶法:在學習過程中,尋找具有規律性的東西加以記憶。
(4)隔年記憶法:將發生時間具有某種特定規律的歷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記憶。
(5)重復記憶法:通過反復閱讀來鞏固記憶。
(6)回憶記憶法:將學過的內容,經常地、及時地嘗試回憶,在回憶過程中加強記憶。
(7)諧音記憶法:將要記的東西,變成讀音相同或相近的詞、片語、短語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於記憶。
(8)形象記憶法:對於較抽象的內容,可用圖、表等形象地描繪出來。
(9)討論記憶法:在學習過程中有不夠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見與同學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正確的東西就比較容易記住。
(10) 口訣記憶法:將記憶內容編寫成口訣或歌謠,是一種變枯燥為趣味的記憶方法。
(11)詞頭記憶法:將要記憶材料的詞頭連成句子。
(12)練習記憶法:一些可以通過動手來記憶的內容可以自己親自練習、檢測、實驗,增強記憶效果。
(13)聯想記憶法:利用聯想是促進記憶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種感官參與記憶法:多種感覺器官參與記憶活動,可大大提高記憶的水平。
(15)信息壓縮記憶法:先記住大體輪廓,然後逐漸記住每一細節,由粗到細進行記憶。
(16)對比記憶法:在記憶相類似的事物時,可將兩種事物進行對比,找出異同。
(17)歸類記憶法:把要記憶的內容列出提綱,分門別類整理歸納,然後進行記憶。
(18)重點記憶法:記住整個內容中的公式、定理、結論、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點,作為記憶的「鏈條」來聯系全部內容。
(19)理解記憶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識才能牢固地記住它。
(20)推理記憶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關系的事物來記憶。
(21)網路記憶法:如能把所學的各知識點連成線,組成面,編成網的話,那麼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也就清晰可見了。
最後,需要提醒同學們的是:重復是記憶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學者顧炎武,可以背誦14.7萬字的十三經。據《先正讀書訣》記載:「林亭(即顧炎武)十三經盡皆背誦。每年用3個月溫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國當代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80多歲高齡還能熟練地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後一百位以內的數。有人向他請教記憶訣竅,他的回答是:「重復!重復!再重復!」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記憶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