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英國歷史學家馬考萊

英國歷史學家馬考萊

發布時間:2021-02-25 08:30:40

⑴ 根據史實,概述中國封建制時代中醫葯學成就。

在中國古代科學的各分支中,未被近現代科學所融匯,且至今仍有強烈生命力的,唯有傳統的中國醫葯學。其所以能夠如此,原因之一是它擁有自己的理論、方法和內容,即形成為一個完善的科學體系。中國古代科學的其它分支,雖然也各具鮮明的中國特色,也可說是各有體系,但與中醫葯學相比較,都不如它那麼完整和完善。
一.獨特的理論體系
中醫中葯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對我國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醫學的發展都作過巨大的貢獻。早在公元前二百年的春秋戰國時代,《內經》、《難經》等經典著作的成書,就確立了中國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並一直有效地指導著中醫葯的診療實踐。中醫葯學體系是以中國古代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的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闡明其間的關系,並將生理、病理、診斷、用葯、治療、預防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的觀念和獨特的理論,作為醫葯學的基礎。其內容包括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為基礎的生理、病理學;以望、聞、問、切「四診」進行診斷,以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八綱」進行歸納治療的一整套臨床診斷和辨證施治的治療學;以寒、熱、溫、涼「四氣」和酸、甘、苦、辛、咸「五味」來概括葯物性能的葯物學;以「君臣佐使」、「七情和合」進行葯物配伍的方劑學;以經絡、腧穴學說為主要內容的針灸治療學;此外還有推拿、氣功、導引等獨特的治療方法。經歷代不斷發展和完善,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份極其寶貴的遺產。
二.中醫的基礎
子桓經收集整理總結的《黃帝內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重要醫學文獻,它總結了秦漢戰國及春秋以前許多醫家的經驗和醫學成就,體現了周秦時代的醫學特點,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醫發展的基礎。
《內經》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過程,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內容包括藏象、經絡、病機、診法、辯證、治則及針灸和湯液治療等等。
《難經》是一部堪與《內經》相媲美的古典醫藉,成書於漢代之前,內容十分豐富,包括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補充了《內經》中的不足,與《內經》一樣,成為後世指導臨床實踐的理論基礎。從世界醫葯學史的角度看,中醫葯學不但體系獨特,而且有著一系列卓越的貢獻。
三.醫學理論
在醫學理論方面,中醫葯學雖然以人體為對象,但是它把人體看作是自然界整體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地研究人體,而是把人體放在自然界整體運動和廣闊的動態平衡之中來進行研究。因此,在其病理學說中,非常重視疾病與人體自身精神狀態、生活狀態以及外部環境,特別是氣候變化的關系。在臨床治療中,它反對單純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強調「治病必求於本」的原則,即把握住疾病的原因和本質,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辨證施治。同時,它又把人體本身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不是簡單、孤立地研究疾病的癥候,而是把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行全面的考察。在用葯方面,它講究葯物配伍的原則,即根據每個病人虛、實、寒、熱的特性,因人施葯,並注意主治葯物和輔助性葯物的配伍問題。這些理論和原則,即使用現代科學觀點和方法來加以考察,亦是非常深刻和具有積極意義的。
四.診斷方法
脈診,是中醫葯學上一項獨特的診斷方法。據《史記》記載,戰國時的扁鵲已能通過脈診確定病人的病情,然後對症下葯,反映了當時已掌握了脈診的方法。從此,脈診成為中醫葯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脈診的應用表明,中國古代的醫生已掌握了脈象與身體各部分的關系的知識,亦即關於心臟、血液與血管的關系,血流速度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呼吸和脈搏頻率的關系等解剖生理學的知識。現代醫學表明,脈搏是循環機能的綜合表現,脈象因循環系統的情況改變而不同。而且,由於循環系統與身體各內臟都有關聯,組織代謝的任何變化,都會給血液循環以一定影響,機體的重要疾病變化,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循環系統的功能。因此,盡管中國古代脈診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但卻是有著科學依據的。中國的脈診很早就傳到國外,除鄰近的日本、朝鮮等國外,大約在十世紀時已傳至阿拉伯,十七世紀時傳至歐洲,對世界醫學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
五.治療方法
針灸是中國獨創性的一種治療方法,其特點是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用針刺入,或用火的溫熱燒灼局部位置,以達到治病的目的。這一療法大約起源於新石器時代,古人就有了用砭石治病的經驗,以後發展為針炙。周代以後逐漸形成為一項專門的治療方法。針灸療法的理論基礎是經絡學說。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周代古醫籍中,有《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等帛書,反映了當時經絡學說已基本確立。《內經》和《難經》中詳細記載了人身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和全身脈絡、腧穴以及它們的分布循行與針療、刺法、刺禁、炙法、炙禁等具體內容,並高度評價了經絡的「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重要作用,對中國醫學和世界醫學的發展作出了獨特的貢獻。經過長期的實踐和豐富的經驗累積,到西晉時,由皇甫謐進行了第一次較全面的總結,寫出了我國現存最早有系統的針炙專書──《針炙甲乙經》,促進了我國針炙醫學的發展。由於針灸療法簡便易行,經濟實用,適應症廣,治療效果比較迅速和顯著,特別是具有良好的興奮身體機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鎮靜、鎮痛等作用,沒有或極少副作用,又可協同其它療法進行綜合治療,因此深受人們的歡迎。針灸療法早在漢唐時就傳到日本、朝鮮等國,宋元後又相繼傳到阿拉伯和歐洲。近些年來,針刺麻醉的問世,更震撼了國際醫學界,並已傳至國外,影響了世界醫學的發展。故外國學者多稱譽中國為「針炙的祖國」。
六.外科學
在外科學方面,與西醫只重視局部和體表的醫治方法不同,中醫堅持了整體的觀念,既重視體表疾患的局部表現,更重視患者機體的內在變化;既重視手術、手法的治療,更重視機體抗病能力的增強。這一思想,在骨科治療中體現得更為突出。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不僅注意了局部的處理,而且強調適當的活動和功能鍛煉,同時配合活血化瘀和調理臟腑功能的葯物,收到了良好的療效。外科學方面的傑出成就,包括:
最早研究和描述人體的解剖結構:關於人體解剖,在古醫書《內經》中有過生動而豐富的敘述。如《靈樞·經水》說:「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剖而視之」。並對五臟六腑的形態、大小、重量,脈絡的長短、走向,血液的清濁和閉管循環等都有較詳細的記載,且與現代解剖學的觀察大致相符。北宋時的「歐希范五臟圖」對心、肝、腎等內臟及大網膜的描述基本正確;「存真圖」對胸腔內臟結構及消化、泌尿、生殖系統等,均有頗詳細的記述,且多為後世所採用。我國在十一世紀時,解剖學仍是比較先進的。但在西方醫學中,人體解剖學一般都發展得比較晚,歐洲在十六世紀以前多為對動物的解剖,很少有對人體解剖的研究,故我國的人體解剖學較國外至少要早十六個世紀。
對人體血液循環的最早認識:對人體封閉式血液循環及其與心、肺的密切關系,早在《內經》中已有較細致的描述。如談到血與心的關系時說:「諸血者,皆屬於心」。血在什麼地方流呢?《內經》明確指出「脈者,血之府」。敘述血脈與肺的關系時,《內經》說:「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毛脈合精」。這就是說,肺與全身血脈相通,肺將精華物質帶到人體各經脈,通過循環,最後又流歸肺內。古人認為血流是開放的,還是封閉的呢?《內經》的回答是封閉管道式的,並說「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在這里是指動靜脈兩類血管互相貫通,循環全身,周而復始。《內經》還對動、靜脈血液的性質進行了鑒別:「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這是根據血液流速、顏色和能否噴射等性狀來鑒別動、靜脈血的最早文字記載。總之,有關人體血液循環的這些精闢論述,較西方醫學對此的描述要早約兩千年。
最先使用麻醉葯物進行腹腔手術:麻醉葯物的發明,是中醫外科的又一重大成就。據《後漢書》記載,東漢名醫華佗,在世界上第一次使用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全身麻醉下的剖腹手術。麻沸散的葯物組成早已失傳,據現代研究,它可能與宋代竇材《扁鵲心書》、元代危亦林《世醫得效方》、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睡聖散、草烏散、蒙汗葯相類似。這些方子的主要葯物成份是曼陀羅花,具有麻醉作用。即使不算華佗的麻沸散,宋、元、明三代所用的麻醉葯也是世界最早的發明。國外直至1805年,日本的華岡青州方使用以蔓陀羅花為主的麻醉劑,被譽為世界外科學麻醉史上的首創,實際上比中國要晚得多。手術後,縫合皮膚用的縫合線是魚鱗草,採用魚鱗草縫合皮膚得需要技巧,否則魚鱗草會斷,縫上魚鱗草後,針眼讓草脹死,草與皮肉不會產生粘連,傷口長好後,魚鱗草可以抽出來。後來縫合線又改成羊腸線。
七.免疫學
中國還是免疫學的發祥地,免疫思想很早就已萌發。公元四世紀初,葛洪所著的《肘後方》中記有「療猘犬咬人方」,即當人被狂犬咬傷後,把咬人的狂犬殺掉,取狂犬的腦子敷貼於傷口上,以防治狂犬病。十九世紀時法國著名醫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年)防治狂犬病的療法,也是基於利用狂犬的病毒以增強免疫力。隋代的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又指出,服用「沙虱」(恙蟲幼蟲,形似小紅蜘蛛,可傳播恙蟲病)研成的細末,可治療恙蟲病。國外直至本世紀初,才在感染該病毒的鼠類中獲得病原,製成疫苗。中國古代在免疫學上最突出的貢獻,是關於天花的防治,發明了人痘接種法。種痘法發明於何時,現說法不一,有說是始於宋代的,有說是始於明代的,但至遲在十六世紀下半葉已經使用,則是無疑的。大約在十七世紀末,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傳到俄國,繼之又傳入歐洲,對保護兒童的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公元1796年英國醫生琴納(Edward Jenner,1749—1823年)發明牛痘接種法後,方逐漸代替了人痘接種法。
早在上古時期,人類就飽受天花危害。公元前一千多年,無情的天花就席捲了古埃及,尼羅河畔的居民難逃厄運,就連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也不能倖免,在他的木乃伊面部,就有著點點天花瘢痕。
公元1世紀,天花傳到了中國。東晉的南陽戰役之後,因為首先是在俘虜中發現此痘,所以古人把它叫做「虜痘」。到了唐宋時期,特別是15世紀以後,由於交通發達,車來人往,天花在我國的流行也日益廣泛,不僅普通百姓深受其害,皇宮里也有傳染。清順治皇帝駕崩時年僅24歲,得的就是天花病。
18世紀的歐洲,天花大流行。學校停課,工廠停產,戲院關門……整個歐洲有6 000多萬人死於天花,麻子更是不計其數。人們驚恐、戰栗,畏痘如虎。英國史學家馬考萊稱天花是「死神的忠實幫凶」。
幾千年來人類受盡天花的折磨,難道就沒有什麼辦法來戰勝這「死神的忠實幫凶」嗎?人們一直在思考著,盼望著,世界各地的醫學家們也在努力研究著。而最早取得成功的,要算我們中國。
人們注意到:在天花流行過程中,凡患過天花而康復的人,就不會再得此病。天花在古時也被稱為「百歲痘」,就是因為人得過天花後便可以太平終身,甚至壽至百歲。所以有人便嘗試用「種痘」的方法來預防天花。方法是:取天花病人身上的膿沾在針尖上,然後再刺在沒得過天花的人的皮膚里,這人就會得一次輕微的天花,待其康復後就不會再被傳染。這就是祖國醫學傳統的「以毒攻毒」學說的實際應用。我國古代醫家就是據此創造了預防天花病的「人痘接種法」。明代董正山《種痘新書》記載:「自唐開元(712~756)年間,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這是預防天花的最早記載。據清代朱純口《痘疹定論》記載:相傳宋真宗(989~1022)的丞相王旦,原本兒女滿堂,可均死於天花。後來老丞相又得一子,取名王素,活潑可愛,天資聰穎,是丞相的命根子。丞相擔心他再遭厄運,染上天花,便請來峨嵋山神醫為其種痘。小王素種痘後7日發熱,痘出甚好,13日結痂。並且再未患天花,活了六七十年。
17世紀末,人痘接種法已推廣到全國,技術也逐漸完善。接種的方法也有很多,如痘漿法、痘衣法、旱苗法、水苗法等。明代隆慶年間,我國已經有了從人體上精選的毒性很小的「太平痘苗」。清代朱奕梁《種痘心法》也有了關於「熟苗」選種的記載:用生苗接種小兒後,挑選毒性小而出痘好的痂皮再接種另一小兒,如此挑選,接種7次,生苗就成熟苗了。熟苗的防病效果好,危險性也小。
這種人痘接種法也隨著國際交往而傳到了國外。17世紀末,先後傳到了俄國和土耳其。當時的英國駐土耳其大使夫人蒙塔古因患天花而留下麻臉,十分痛苦。她在君士坦丁堡看到當地孩子的種痘效果很好,就在1717年給自己的兒子也種了人痘,後來,她隨丈夫回到英國,便把這種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傳到了英國。英國國王知道這件事後,還特地表彰了蒙塔古夫人。
不久,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又由英國傳到了歐洲各國和印度,直到世界各地。1776年初,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美軍首領喬治·華盛頓在軍隊面臨天花威脅、兵源枯竭危及全軍之際,毅然決定對駐地費城天花流行區的大陸軍全部接種人痘苗,避免了大陸軍實際上的瓦解,從而使美國的獨立戰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華盛頓大規模接種人痘預防天花,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也使人痘接種法在當時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但是接種人痘,實際上是人為地造成一次輕型天花感染,難免有一定危險。有的人會因此染病而導致死亡,這不能不說是人痘接種法的缺陷。但在當時而言,它確實起到了防止天花大規模危害的作用。它比英國的琴納(Jenner)醫生發明的牛痘接種法大約要早八個世紀。而且,人痘苗的應用,也為琴納發現牛痘苗提供了實踐基礎。
八.著作成就
1.世界上的第一部葯學專著
在古人大量醫學實踐的基礎上,我國於東漢時完成了第一部葯學著作──《神農本草經》。這本書現雖已失傳,但其豐富的內容仍被保留在以後歷代編修的本草書錄中,並被列為我國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這部葯學經典,較歐洲可與之比美的葯學書至少要早十六個世紀。
2.世界上的第一部臨床醫學專書
《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臨床醫學專著。東漢張仲景在刻苦攻讀《內經》、《難經》等醫書的基礎上,結合當代人民與疾病對抗的豐富經驗,總結出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傷寒雜病論》,後世將其分成兩部分。其中《傷寒論》十卷,是闡述外感熱病的辨證論治專書;另有《金匱要略》六卷,其內容以臟腑辯證論述內科雜病為主,包括瘧疾、中風、心痛、黃疸、吐血、反胃等病症。
《傷寒雜病論》不僅一直指導著我國醫學家的臨證治療,而且還流傳到國外,影響深遠,是世界上第一部經驗總結性的臨床醫學巨著。國外最早具有相當水平的專著是阿拉伯醫學家阿維森納所著的《醫典》,但它比《傷寒雜病論》的成書至少要晚數百年。
3.世界上最早的煉丹文獻
東漢魏伯陽總結了前人的經驗,著成《周易參同契》,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煉丹文獻,也是近代化學的前驅。世界上的科學家們也公認煉丹術起源於我國。
4.第一部脈象診斷學
脈診是我國醫學中望、聞、問、切四診之一,也是我國醫學中一種獨創的診斷方法。在《周禮》、《內經》中早有較多這方面的記載,歷代著名醫家,如扁鵲、倉公、仲景、華佗等,都精通脈學。西晉時,王叔和以其豐富的實踐經驗,總結了前人的有關經驗和資料,完成了十卷《脈經》專著,對我國脈象診斷學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其特點在於正確描述和區分各種脈象,肯定了寸口(相當於手前臂高骨處的橈動脈部位)診法的定位診斷,並將脈、證、治三者結合進行分析,故對世界醫學影響很大。早在公元五八二年,我國的脈診學就傳到朝鮮、日本等國,七百年後為阿拉伯醫學所吸收,並於公元十世紀被中東醫聖阿維森納在他的名著《醫典》中引述。
5.現存最早的外科專著
我國南齊醫家龔慶宣在前人實踐的基礎上,於公元四七五~五○二年間總結並著述了《劉涓子鬼遺方》。這本書共三卷,扼要總結治療金瘡、癰疽、瘡癤和其它皮膚病等方面的經驗,收列內、外治法處方約一百四十多個,並最早創造了用水銀外治皮膚病的方法。我國運用水銀軟膏較國外至少要早六個多世紀。
6.我國現存最早的傷科專著
唐代藺道人於公元八四一~八四六年間著述了《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全書只一卷,重點敘述了關於骨折的處理步驟和治療方法,包括手技復位、牽引、擴創、固定等內容;提出了對一般骨折復位後用襯墊固定,並指出要注意關節活動;對開放性骨折,則主張快刀擴創,避免感染;對肩關節脫臼,已能採用「椅背復位法」,這也是世界整骨學的首創。半個世紀以後,元代危亦林使用懸吊復位法治療脊椎骨折也是世界上的創舉,英國達維氏直至一九二七年才提出此法,較危氏法晚六百年。
7.世界葯學史上的偉大著作
明朝李時珍總結我國千餘年來中葯學的經驗,於一五九六年刊行了《本草綱目》。此書載葯一千八百九十二種、葯方一萬一千餘條、插圖一千一百六十幅,在當時可說是集我國中葯的大成,不僅匯集了以往各葯學著作的精華,也對過去某些葯書記述錯誤及不真實的數據和結論作了一些糾正和批判。據知,十六世紀的歐洲,尚無能名之為植物學的著作,直至一六五七年波蘭用拉丁文譯出本書後,才推動了歐洲植物學的發展。在《本草綱目》成書後近兩百年,林納才達到相同的水平。由於《本草綱目》的輝煌成就,該書被稱譽為「東方醫學巨典」,先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是研究植物學、動物學和礦物學的重要參考數據。李時珍亦被列為世界著名科學家之一。
8.世界上的第一部葯典
唐高宗時,李績等人對《本草經集注》詳加訂注,增葯一百一十四種,分為玉石、草、木、獸、禽、蟲、魚、果、菜、米穀及有名未用等十一類,凡二十卷,名為《新修本草》(後世稱為《唐本草》)。別又撰《葯圖》二十五卷、《圖經》七卷,一起於公元六五九年由唐皇頒布於世。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撰頒布的葯典。它比世界上有名的《紐倫堡葯典》要早八百八十三年。《新修本草》書成後八十七年,在日本始出現傳抄本。
9.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
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集錄》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在法醫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除了以上所舉的一些事例外,在中國醫學還有諸如種痘、司法檢驗及營養療法等領域的創見和成就,也列居世界之顯位。故有人說:中國除了「四大發明」外,中醫葯應是對世界的第五大貢獻。從醫學發展史和現狀看,這種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九.著名醫家
扁鵲
扁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傳記的民間醫家,擅長內、外、婦科、兒科治療技術。其醫術特點為調節五臟六腑和以毒攻毒。扁鵲曾為太子治屍厥,實際上太子患的是羊毛疔。扁鵲擅長治療半身不遂、頭痛、癰、羊毛疔和瘀,在接骨和針刺上也有獨到之處,在火灸方面有自己的創造性,在學術上自成一派。扁鵲的醫術當時在列國中名列第一,無人能比,但他也很孤傲,個性極強,我行我素,經常出言不遜,得罪了不少人,讓人下不了台階,砸了許多御醫們的飯碗。御醫們對其恨之入骨,都有害他之心。後被秦國太醫李某派人騙到郊外用棍棒擊昏,再用車碾死。
扁鵲給百姓看病不要錢,他說愛給不給;可是對有的人給錢他也不想看。給有身份的人看病,他也盛氣凌人地說你愛看不看,非我誰也看不了。因而也得罪了有身份的人。扁鵲的醫術在當時就比後世的李時珍高出許多。只不過李時珍思想活躍,會收集民間驗方,會整理著書傳播四方,而扁鵲則死心眼,不善寫作,思想只局限在看病上,他的治療技術都是他個人的經驗。他說不給後世留下一點東西,讓後人自己去學習,去探索。他一生什麼著作也沒有寫。《難經》不是他寫的,是後世文人墨客強按在扁鵲身上的,那時的文人厚古薄今,總說古時好,這已經在人們的意識上形成一種定論,所以張冠李戴、篡改歷史事實的戲法層出不窮。
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據傳當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縣)人,約生於東漢和平元年(公元一五O年),卒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活了七十歲左右。
他自小好學深思,「博通群書,潛樂道術。」當他十歲時,就已讀了許多書,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他的同鄉何顒賞識他的才智和特長,曾經對他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何顒別傳》)。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關,但主要是他熱愛醫葯專業,善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結果。
他是處在動亂的東漢末年,連年混戰,「民棄農業」,都市田莊多成荒野,人民顛沛流離,飢寒困頓。各地連續爆發瘟疫,尤其是洛陽、南陽,會稽(紹興)疫情嚴重。「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張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對這種悲痛的慘景,張仲景目擊心傷。「感往昔之論喪,傷橫夭之莫救」(《傷寒論》自序)。於是,他發憤研究醫學,立志做個能解脫人民疾苦的醫生。「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傷寒論》自序)。當時,在他的宗族中有個人叫張伯祖,是個極有聲望的醫生。張仲景為了學習醫學,就去拜他做老師。張伯祖見他聰明好學,又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和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而張仲景竟盡得其傳。何顒在《襄陽府志》一書中曾贊嘆說:「仲景之術,精於伯祖」。
張仲景提倡「勤求古訓」,認真學習和總結前人的理論經驗。
他曾仔細研讀過《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葯錄》等古代醫書。其中《素問》對他的影響最大。《素問》說:「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說「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張仲景根據自己的實踐對這個理論作了發展。他認為傷寒是一切熱病的總名稱,也就是一切因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傷寒」。他還對前人留下來的「辨證論治」的治病原則,認真地加以研究,從而提出了「六經論傷寒」的新見解。
他除了「勤求古訓」,還「博採眾方」,廣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葯,甚至民間驗方也盡力搜集。他對民間喜用針刺、灸烙、溫熨、葯摩、坐葯、洗浴、潤導、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葯,人工呼吸等多種具體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廣積資料。
為了更好地開闊眼界,「博採眾方」,和同行交流經驗,張仲景到了繁華的都城洛陽一帶行醫。當時文學史上號稱「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之一的王粲(字仲宣),是「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詩人。他和張仲景交往密切。在接觸中,張仲景憑自己多年的醫療經驗,漸漸發現這位僅有二十幾歲的作家隱藏著可怕的「癘疾」的病源。有一天,他對王粲說:「你已經患病了,應該及早治療。如若不然,到了四十歲,眉毛就會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會死去現在服五石湯,還可挽救。」可是王粲聽了很不高興,自認文雅、高貴,身體又沒什麼不舒服,便不聽他的話,更不吃葯。過了幾天,張仲景又見到王粲,就問他:「吃葯沒有?」王粲騙他說:「已經吃了。」張仲景認真觀察一下他的神色,搖搖頭,嚴肅而又深情地對王粲說:「你並沒有吃葯,你的神色跟往時一般。你為什麼諱疾忌醫,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這樣輕呢?」王粲始終不信張仲景的話,二十年後眉毛果然慢慢地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死了。
張仲景熱愛醫葯專業,很重視臨床實踐,時時「平脈辨證」,認真總結自己的臨床經驗。相傳張仲景五十歲左右,曾在長沙做太守。當時,他還時刻不忘自己的臨床實踐,時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但他畢竟是個大官,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又不能隨便接近普通老百姓。這怎麼辦呢?他想出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群眾進來。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挨個地仔細給群眾治病。時間久了,形成慣例。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門前就聚集了許多來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為紀念張仲景,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葯鋪里給病人看病的醫生,通稱「坐堂」,那醫生就叫「坐堂醫生」。
那時,張仲景雖然當官,但並不熱衷於官位。不久,他「見朝政日非」,嘆息地對人說:「君疾可愈,國病難醫。」遂掛冠遁去陷於少室山(《得漢醫學叢書·叢桂偶記》),專門總結經驗,搞醫學著作。
經過幾十年的奮斗,張仲景收集了大量資料,包括他個人在臨床實踐中的經驗,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這部著作在公元二O五年左右寫成而「大行於世」。到了晉代,名醫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二書。《金匱要略》就是該書的雜病部分。

⑵ 中國古代對天花及其治療的相關記載

天花是一種古老的,由天花病毒所引起的傳染病。大約在1、2萬年左右的某個時期,天花已出現於地球上。我國的史料表明,認為此病於東漢光武年間(公元25~55年),於南陽擊虜所得,乃呼為「虜瘡」。可見,我國的天花始於漢代,由境外傳入。在葛洪撰的《肘後備急方》中,對天花病情有較詳描述:「比歲有病時行,仍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載白漿。隨結隨生,不即治劇者多死,治得差者,瘡瘢紫黑,彌歲方滅,此惡毒之氣」,這一記載是世界上有關天花病的最早記錄。在我國,天花的流行到唐宋時變多,元明以後更為猖獗,但遠較歐洲為輕。歐洲在17至18世紀因天花流行,死亡人數達6千萬。當時人們對天花恐懼驚惶,畏痘似虎,英國史學家馬考萊稱天花為「死神的幫凶」。
明代董正山撰《種痘新書》中記述:「自唐開元(712~756)年間,「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清代朱純蝦《痘診定論》中載,相傳宋真宗(998~1022)時丞相王旦之子,因患天花請峨眉山神醫種痘,七日發痘,痘出甚好,十三日發痂。但這兩種說法,尚缺乏有力的證據。1727年俞茂鯤著的《痘科金鏡賦集解》中寫道:「又聞種痘法起於明朝隆慶年間 (1567~1572)寧國府太平縣,姓氏失考,得之異人丹家之傳,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種花者,寧國人居多」,根據史料此說更為可信。由此看來,我國的人痘接種法,最遲在16世紀或更早一些就已發明了,遠早於英國鄉村醫生琴納(1749~1823)於1798年發明牛痘接種要早得多。17世紀後葉,中國的種痘術相繼傳到俄國(1688)、日本(1744)、朝鮮(1763),後來又從俄國傳至土耳其。康熙26年(1687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次年帝俄首先派醫生到北京學習種痘,後傳至土耳其。1716年,英國駐土耳其公使蒙塔古的夫人(1689~1762)在一封信中向英國介紹了她親自觀摩過的人痘接種法。這位公使夫人的弟弟因患天花死去,她本人也因患天花而睫毛脫落,並留下了麻臉。她親自為其3歲兒子種痘,三年後又為她5歲的女兒種痘,此法傳至英國後,深得國王贊許,由此傳到整個歐洲。
早在公元1681年,清政府已對人痘接種予以肯定,並列入政府計劃推廣。這從康熙的《庭訓格言》中可以看出:「國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種痘方,諸子女及爾等子女皆以種痘得無恙。今邊外四十九旗及喀爾喀諸藩,俱命種痘,凡所種皆得善愈。嘗記初種痘時,年老人尚以為怪,朕堅意為之,遂全千百人之生者,豈偶然耶!」1742年清政府正式頒布的醫學網路全書《醫宗金鑒》也詳載了人痘接種法,故而我國天花的流行遠不如歐洲厲害。
1980年,天花病這個肆虐全球,奪去無數生命的烈性傳染病,在地球上消滅了。中國古代醫家對防治天花的功績,為全人類作出的卓越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⑶ 生死平衡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生死平衡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回

內容預覽:
1977年夏天,世界答衛生組織的一名幹事,德國人馮·豪塞特先生風塵僕僕,從吉布地越過邊界來到索馬里北部一個偏遠的鄉村,找到了那位名叫阿里.毛馬林的青年男子。這位黑人沒有穿上衣,因為營養不良腹部膨出,滿臉滿身盡是天花留下的斑痕。豪塞特知道這個地區十分貧窮落後,當天花免疫法在大半個世界都得到普及時,這兒仍沿用古老的吹粉法防治可怕的天花,即把天花病人的干痂皮研成粉未,吹進健康人的鼻孔中。但這種方法不夠安全,阿里.毛馬林便未能倖免。幸運的是,他的強健身體終於戰勝了天花病毒,免於一死。
豪塞特先生為他拍照時,毛馬林傻呵呵地笑著,絲毫不知道這是在記錄歷史。這使激情型的豪塞特先生覺得十分遺憾。他請翻譯告訴那位黑人,這張照片將使他名垂青史。天花是一種烈性傳染病,由天花病毒致病,死亡率曾高達25%,它至少在地球上肆虐了2千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的木乃伊上就發現了天花瘢痕。英國史學家馬考萊曾稱它是[死神的忠實幫凶。]……
有問題再找我

⑷ 綜合史實,概述中國封建制時代中醫葯學成就

一.獨特的理論體系
中醫中葯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對我國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醫學的發展都作過巨大的貢獻。早在公元前二百年的春秋戰國時代,《內經》、《難經》等經典著作的成書,就確立了中國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並一直有效地指導著中醫葯的診療實踐。中醫葯學體系是以中國古代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的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闡明其間的關系,並將生理、病理、診斷、用葯、治療、預防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的觀念和獨特的理論,作為醫葯學的基礎。其內容包括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為基礎的生理、病理學;以望、聞、問、切「四診」進行診斷,以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八綱」進行歸納治療的一整套臨床診斷和辨證施治的治療學;以寒、熱、溫、涼「四氣」和酸、甘、苦、辛、咸「五味」來概括葯物性能的葯物學;以「君臣佐使」、「七情和合」進行葯物配伍的方劑學;以經絡、腧穴學說為主要內容的針灸治療學;此外還有推拿、氣功、導引等獨特的治療方法。經歷代不斷發展和完善,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份極其寶貴的遺產。
二.中醫的基礎
子桓經收集整理總結的《黃帝內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重要醫學文獻,它總結了秦漢戰國及春秋以前許多醫家的經驗和醫學成就,體現了周秦時代的醫學特點,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醫發展的基礎。
《內經》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過程,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內容包括藏象、經絡、病機、診法、辯證、治則及針灸和湯液治療等等。
《難經》是一部堪與《內經》相媲美的古典醫藉,成書於漢代之前,內容十分豐富,包括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補充了《內經》中的不足,與《內經》一樣,成為後世指導臨床實踐的理論基礎。從世界醫葯學史的角度看,中醫葯學不但體系獨特,而且有著一系列卓越的貢獻。
三.醫學理論
在醫學理論方面,中醫葯學雖然以人體為對象,但是它把人體看作是自然界整體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地研究人體,而是把人體放在自然界整體運動和廣闊的動態平衡之中來進行研究。因此,在其病理學說中,非常重視疾病與人體自身精神狀態、生活狀態以及外部環境,特別是氣候變化的關系。在臨床治療中,它反對單純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強調「治病必求於本」的原則,即把握住疾病的原因和本質,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辨證施治。同時,它又把人體本身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不是簡單、孤立地研究疾病的癥候,而是把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行全面的考察。在用葯方面,它講究葯物配伍的原則,即根據每個病人虛、實、寒、熱的特性,因人施葯,並注意主治葯物和輔助性葯物的配伍問題。這些理論和原則,即使用現代科學觀點和方法來加以考察,亦是非常深刻和具有積極意義的。
四.診斷方法
脈診,是中醫葯學上一項獨特的診斷方法。據《史記》記載,戰國時的扁鵲已能通過脈診確定病人的病情,然後對症下葯,反映了當時已掌握了脈診的方法。從此,脈診成為中醫葯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脈診的應用表明,中國古代的醫生已掌握了脈象與身體各部分的關系的知識,亦即關於心臟、血液與血管的關系,血流速度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呼吸和脈搏頻率的關系等解剖生理學的知識。現代醫學表明,脈搏是循環機能的綜合表現,脈象因循環系統的情況改變而不同。而且,由於循環系統與身體各內臟都有關聯,組織代謝的任何變化,都會給血液循環以一定影響,機體的重要疾病變化,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循環系統的功能。因此,盡管中國古代脈診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但卻是有著科學依據的。中國的脈診很早就傳到國外,除鄰近的日本、朝鮮等國外,大約在十世紀時已傳至阿拉伯,十七世紀時傳至歐洲,對世界醫學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
五.治療方法
針灸是中國獨創性的一種治療方法,其特點是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用針刺入,或用火的溫熱燒灼局部位置,以達到治病的目的。這一療法大約起源於新石器時代,古人就有了用砭石治病的經驗,以後發展為針炙。周代以後逐漸形成為一項專門的治療方法。針灸療法的理論基礎是經絡學說。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周代古醫籍中,有《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等帛書,反映了當時經絡學說已基本確立。《內經》和《難經》中詳細記載了人身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和全身脈絡、腧穴以及它們的分布循行與針療、刺法、刺禁、炙法、炙禁等具體內容,並高度評價了經絡的「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重要作用,對中國醫學和世界醫學的發展作出了獨特的貢獻。經過長期的實踐和豐富的經驗累積,到西晉時,由皇甫謐進行了第一次較全面的總結,寫出了我國現存最早有系統的針炙專書──《針炙甲乙經》,促進了我國針炙醫學的發展。由於針灸療法簡便易行,經濟實用,適應症廣,治療效果比較迅速和顯著,特別是具有良好的興奮身體機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鎮靜、鎮痛等作用,沒有或極少副作用,又可協同其它療法進行綜合治療,因此深受人們的歡迎。針灸療法早在漢唐時就傳到日本、朝鮮等國,宋元後又相繼傳到阿拉伯和歐洲。近些年來,針刺麻醉的問世,更震撼了國際醫學界,並已傳至國外,影響了世界醫學的發展。故外國學者多稱譽中國為「針炙的祖國」。
六.外科學
在外科學方面,與西醫只重視局部和體表的醫治方法不同,中醫堅持了整體的觀念,既重視體表疾患的局部表現,更重視患者機體的內在變化;既重視手術、手法的治療,更重視機體抗病能力的增強。這一思想,在骨科治療中體現得更為突出。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不僅注意了局部的處理,而且強調適當的活動和功能鍛煉,同時配合活血化瘀和調理臟腑功能的葯物,收到了良好的療效。外科學方面的傑出成就,包括:
最早研究和描述人體的解剖結構:關於人體解剖,在古醫書《內經》中有過生動而豐富的敘述。如《靈樞·經水》說:「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剖而視之」。並對五臟六腑的形態、大小、重量,脈絡的長短、走向,血液的清濁和閉管循環等都有較詳細的記載,且與現代解剖學的觀察大致相符。北宋時的「歐希范五臟圖」對心、肝、腎等內臟及大網膜的描述基本正確;「存真圖」對胸腔內臟結構及消化、泌尿、生殖系統等,均有頗詳細的記述,且多為後世所採用。我國在十一世紀時,解剖學仍是比較先進的。但在西方醫學中,人體解剖學一般都發展得比較晚,歐洲在十六世紀以前多為對動物的解剖,很少有對人體解剖的研究,故我國的人體解剖學較國外至少要早十六個世紀。
對人體血液循環的最早認識:對人體封閉式血液循環及其與心、肺的密切關系,早在《內經》中已有較細致的描述。如談到血與心的關系時說:「諸血者,皆屬於心」。血在什麼地方流呢?《內經》明確指出「脈者,血之府」。敘述血脈與肺的關系時,《內經》說:「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毛脈合精」。這就是說,肺與全身血脈相通,肺將精華物質帶到人體各經脈,通過循環,最後又流歸肺內。古人認為血流是開放的,還是封閉的呢?《內經》的回答是封閉管道式的,並說「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在這里是指動靜脈兩類血管互相貫通,循環全身,周而復始。《內經》還對動、靜脈血液的性質進行了鑒別:「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這是根據血液流速、顏色和能否噴射等性狀來鑒別動、靜脈血的最早文字記載。總之,有關人體血液循環的這些精闢論述,較西方醫學對此的描述要早約兩千年。
最先使用麻醉葯物進行腹腔手術:麻醉葯物的發明,是中醫外科的又一重大成就。據《後漢書》記載,東漢名醫華佗,在世界上第一次使用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全身麻醉下的剖腹手術。麻沸散的葯物組成早已失傳,據現代研究,它可能與宋代竇材《扁鵲心書》、元代危亦林《世醫得效方》、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睡聖散、草烏散、蒙汗葯相類似。這些方子的主要葯物成份是曼陀羅花,具有麻醉作用。即使不算華佗的麻沸散,宋、元、明三代所用的麻醉葯也是世界最早的發明。國外直至1805年,日本的華岡青州方使用以蔓陀羅花為主的麻醉劑,被譽為世界外科學麻醉史上的首創,實際上比中國要晚得多。手術後,縫合皮膚用的縫合線是魚鱗草,採用魚鱗草縫合皮膚得需要技巧,否則魚鱗草會斷,縫上魚鱗草後,針眼讓草脹死,草與皮肉不會產生粘連,傷口長好後,魚鱗草可以抽出來。後來縫合線又改成羊腸線。
七.免疫學
中國還是免疫學的發祥地,免疫思想很早就已萌發。公元四世紀初,葛洪所著的《肘後方》中記有「療猘犬咬人方」,即當人被狂犬咬傷後,把咬人的狂犬殺掉,取狂犬的腦子敷貼於傷口上,以防治狂犬病。十九世紀時法國著名醫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年)防治狂犬病的療法,也是基於利用狂犬的病毒以增強免疫力。隋代的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又指出,服用「沙虱」(恙蟲幼蟲,形似小紅蜘蛛,可傳播恙蟲病)研成的細末,可治療恙蟲病。國外直至本世紀初,才在感染該病毒的鼠類中獲得病原,製成疫苗。中國古代在免疫學上最突出的貢獻,是關於天花的防治,發明了人痘接種法。種痘法發明於何時,現說法不一,有說是始於宋代的,有說是始於明代的,但至遲在十六世紀下半葉已經使用,則是無疑的。大約在十七世紀末,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傳到俄國,繼之又傳入歐洲,對保護兒童的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公元1796年英國醫生琴納(Edward Jenner,1749—1823年)發明牛痘接種法後,方逐漸代替了人痘接種法。
早在上古時期,人類就飽受天花危害。公元前一千多年,無情的天花就席捲了古埃及,尼羅河畔的居民難逃厄運,就連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也不能倖免,在他的木乃伊面部,就有著點點天花瘢痕。
公元1世紀,天花傳到了中國。東晉的南陽戰役之後,因為首先是在俘虜中發現此痘,所以古人把它叫做「虜痘」。到了唐宋時期,特別是15世紀以後,由於交通發達,車來人往,天花在我國的流行也日益廣泛,不僅普通百姓深受其害,皇宮里也有傳染。清順治皇帝駕崩時年僅24歲,得的就是天花病。
18世紀的歐洲,天花大流行。學校停課,工廠停產,戲院關門……整個歐洲有6 000多萬人死於天花,麻子更是不計其數。人們驚恐、戰栗,畏痘如虎。英國史學家馬考萊稱天花是「死神的忠實幫凶」。
幾千年來人類受盡天花的折磨,難道就沒有什麼辦法來戰勝這「死神的忠實幫凶」嗎?人們一直在思考著,盼望著,世界各地的醫學家們也在努力研究著。而最早取得成功的,要算我們中國。
人們注意到:在天花流行過程中,凡患過天花而康復的人,就不會再得此病。天花在古時也被稱為「百歲痘」,就是因為人得過天花後便可以太平終身,甚至壽至百歲。所以有人便嘗試用「種痘」的方法來預防天花。方法是:取天花病人身上的膿沾在針尖上,然後再刺在沒得過天花的人的皮膚里,這人就會得一次輕微的天花,待其康復後就不會再被傳染。這就是祖國醫學傳統的「以毒攻毒」學說的實際應用。我國古代醫家就是據此創造了預防天花病的「人痘接種法」。明代董正山《種痘新書》記載:「自唐開元(712~756)年間,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這是預防天花的最早記載。據清代朱純口《痘疹定論》記載:相傳宋真宗(989~1022)的丞相王旦,原本兒女滿堂,可均死於天花。後來老丞相又得一子,取名王素,活潑可愛,天資聰穎,是丞相的命根子。丞相擔心他再遭厄運,染上天花,便請來峨嵋山神醫為其種痘。小王素種痘後7日發熱,痘出甚好,13日結痂。並且再未患天花,活了六七十年。
17世紀末,人痘接種法已推廣到全國,技術也逐漸完善。接種的方法也有很多,如痘漿法、痘衣法、旱苗法、水苗法等。明代隆慶年間,我國已經有了從人體上精選的毒性很小的「太平痘苗」。清代朱奕梁《種痘心法》也有了關於「熟苗」選種的記載:用生苗接種小兒後,挑選毒性小而出痘好的痂皮再接種另一小兒,如此挑選,接種7次,生苗就成熟苗了。熟苗的防病效果好,危險性也小。
這種人痘接種法也隨著國際交往而傳到了國外。17世紀末,先後傳到了俄國和土耳其。當時的英國駐土耳其大使夫人蒙塔古因患天花而留下麻臉,十分痛苦。她在君士坦丁堡看到當地孩子的種痘效果很好,就在1717年給自己的兒子也種了人痘,後來,她隨丈夫回到英國,便把這種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傳到了英國。英國國王知道這件事後,還特地表彰了蒙塔古夫人。
不久,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又由英國傳到了歐洲各國和印度,直到世界各地。1776年初,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美軍首領喬治·華盛頓在軍隊面臨天花威脅、兵源枯竭危及全軍之際,毅然決定對駐地費城天花流行區的大陸軍全部接種人痘苗,避免了大陸軍實際上的瓦解,從而使美國的獨立戰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華盛頓大規模接種人痘預防天花,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也使人痘接種法在當時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但是接種人痘,實際上是人為地造成一次輕型天花感染,難免有一定危險。有的人會因此染病而導致死亡,這不能不說是人痘接種法的缺陷。但在當時而言,它確實起到了防止天花大規模危害的作用。它比英國的琴納(Jenner)醫生發明的牛痘接種法大約要早八個世紀。而且,人痘苗的應用,也為琴納發現牛痘苗提供了實踐基礎。
八.著作成就
1.世界上的第一部葯學專著
在古人大量醫學實踐的基礎上,我國於東漢時完成了第一部葯學著作──《神農本草經》。這本書現雖已失傳,但其豐富的內容仍被保留在以後歷代編修的本草書錄中,並被列為我國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這部葯學經典,較歐洲可與之比美的葯學書至少要早十六個世紀。
2.世界上的第一部臨床醫學專書
《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臨床醫學專著。東漢張仲景在刻苦攻讀《內經》、《難經》等醫書的基礎上,結合當代人民與疾病對抗的豐富經驗,總結出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傷寒雜病論》,後世將其分成兩部分。其中《傷寒論》十卷,是闡述外感熱病的辨證論治專書;另有《金匱要略》六卷,其內容以臟腑辯證論述內科雜病為主,包括瘧疾、中風、心痛、黃疸、吐血、反胃等病症。
《傷寒雜病論》不僅一直指導著我國醫學家的臨證治療,而且還流傳到國外,影響深遠,是世界上第一部經驗總結性的臨床醫學巨著。國外最早具有相當水平的專著是阿拉伯醫學家阿維森納所著的《醫典》,但它比《傷寒雜病論》的成書至少要晚數百年。
3.世界上最早的煉丹文獻
東漢魏伯陽總結了前人的經驗,著成《周易參同契》,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煉丹文獻,也是近代化學的前驅。世界上的科學家們也公認煉丹術起源於我國。
4.第一部脈象診斷學
脈診是我國醫學中望、聞、問、切四診之一,也是我國醫學中一種獨創的診斷方法。在《周禮》、《內經》中早有較多這方面的記載,歷代著名醫家,如扁鵲、倉公、仲景、華佗等,都精通脈學。西晉時,王叔和以其豐富的實踐經驗,總結了前人的有關經驗和資料,完成了十卷《脈經》專著,對我國脈象診斷學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其特點在於正確描述和區分各種脈象,肯定了寸口(相當於手前臂高骨處的橈動脈部位)診法的定位診斷,並將脈、證、治三者結合進行分析,故對世界醫學影響很大。早在公元五八二年,我國的脈診學就傳到朝鮮、日本等國,七百年後為阿拉伯醫學所吸收,並於公元十世紀被中東醫聖阿維森納在他的名著《醫典》中引述。
5.現存最早的外科專著
我國南齊醫家龔慶宣在前人實踐的基礎上,於公元四七五~五○二年間總結並著述了《劉涓子鬼遺方》。這本書共三卷,扼要總結治療金瘡、癰疽、瘡癤和其它皮膚病等方面的經驗,收列內、外治法處方約一百四十多個,並最早創造了用水銀外治皮膚病的方法。我國運用水銀軟膏較國外至少要早六個多世紀。
6.我國現存最早的傷科專著
唐代藺道人於公元八四一~八四六年間著述了《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全書只一卷,重點敘述了關於骨折的處理步驟和治療方法,包括手技復位、牽引、擴創、固定等內容;提出了對一般骨折復位後用襯墊固定,並指出要注意關節活動;對開放性骨折,則主張快刀擴創,避免感染;對肩關節脫臼,已能採用「椅背復位法」,這也是世界整骨學的首創。半個世紀以後,元代危亦林使用懸吊復位法治療脊椎骨折也是世界上的創舉,英國達維氏直至一九二七年才提出此法,較危氏法晚六百年。
7.世界葯學史上的偉大著作
明朝李時珍總結我國千餘年來中葯學的經驗,於一五九六年刊行了《本草綱目》。此書載葯一千八百九十二種、葯方一萬一千餘條、插圖一千一百六十幅,在當時可說是集我國中葯的大成,不僅匯集了以往各葯學著作的精華,也對過去某些葯書記述錯誤及不真實的數據和結論作了一些糾正和批判。據知,十六世紀的歐洲,尚無能名之為植物學的著作,直至一六五七年波蘭用拉丁文譯出本書後,才推動了歐洲植物學的發展。在《本草綱目》成書後近兩百年,林納才達到相同的水平。由於《本草綱目》的輝煌成就,該書被稱譽為「東方醫學巨典」,先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是研究植物學、動物學和礦物學的重要參考數據。李時珍亦被列為世界著名科學家之一。
8.世界上的第一部葯典
唐高宗時,李績等人對《本草經集注》詳加訂注,增葯一百一十四種,分為玉石、草、木、獸、禽、蟲、魚、果、菜、米穀及有名未用等十一類,凡二十卷,名為《新修本草》(後世稱為《唐本草》)。別又撰《葯圖》二十五卷、《圖經》七卷,一起於公元六五九年由唐皇頒布於世。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撰頒布的葯典。它比世界上有名的《紐倫堡葯典》要早八百八十三年。《新修本草》書成後八十七年,在日本始出現傳抄本。
9.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
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集錄》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在法醫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除了以上所舉的一些事例外,在中國醫學還有諸如種痘、司法檢驗及營養療法等領域的創見和成就,也列居世界之顯位。故有人說:中國除了「四大發明」外,中醫葯應是對世界的第五大貢獻。從醫學發展史和現狀看,這種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九.著名醫家
扁鵲
扁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傳記的民間醫家,擅長內、外、婦科、兒科治療技術。其醫術特點為調節五臟六腑和以毒攻毒。扁鵲曾為太子治屍厥,實際上太子患的是羊毛疔。扁鵲擅長治療半身不遂、頭痛、癰、羊毛疔和瘀,在接骨和針刺上也有獨到之處,在火灸方面有自己的創造性,在學術上自成一派。扁鵲的醫術當時在列國中名列第一,無人能比,但他也很孤傲,個性極強,我行我素,經常出言不遜,得罪了不少人,讓人下不了台階,砸了許多御醫們的飯碗。御醫們對其恨之入骨,都有害他之心。後被秦國太醫李某派人騙到郊外用棍棒擊昏,再用車碾死。
扁鵲給百姓看病不要錢,他說愛給不給;可是對有的人給錢他也不想看。給有身份的人看病,他也盛氣凌人地說你愛看不看,非我誰也看不了。因而也得罪了有身份的人。扁鵲的醫術在當時就比後世的李時珍高出許多。只不過李時珍思想活躍,會收集民間驗方,會整理著書傳播四方,而扁鵲則死心眼,不善寫作,思想只局限在看病上,他的治療技術都是他個人的經驗。他說不給後世留下一點東西,讓後人自己去學習,去探索。他一生什麼著作也沒有寫。《難經》不是他寫的,是後世文人墨客強按在扁鵲身上的,那時的文人厚古薄今,總說古時好,這已經在人們的意識上形成一種定論,所以張冠李戴、篡改歷史事實的戲法層出不窮。
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據傳當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縣)人,約生於東漢和平元年(公元一五O年),卒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活了七十歲左右。
他自小好學深思,「博通群書,潛樂道術。」當他十歲時,就已讀了許多書,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他的同鄉何顒賞識他的才智和特長,曾經對他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何顒別傳》)。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關,但主要是他熱愛醫葯專業,善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結果。
他是處在動亂的東漢末年,連年混戰,「民棄農業」,都市田莊多成荒野,人民顛沛流離,飢寒困頓。各地連續爆發瘟疫,尤其是洛陽、南陽,會稽(紹興)疫情嚴重。「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張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對這種悲痛的慘景,張仲景目擊心傷。「感往昔之論喪,傷橫夭之莫救」(《傷寒論》自序)。於是,他發憤研究醫學,立志做個能解脫人民疾苦的醫生。「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傷寒論》自序)。當時,在他的宗族中有個人叫張伯祖,是個極有聲望的醫生。張仲景為了學習醫學,就去拜他做老師。張伯祖見他聰明好學,又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和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而張仲景竟盡得其傳。何顒在《襄陽府志》一書中曾贊嘆說:「仲景之術,精於伯祖」。
張仲景提倡「勤求古訓」,認真學習和總結前人的理論經驗。
他曾仔細研讀過《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葯錄》等古代醫書。其中《素問》對他的影響最大。《素問》說:「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說「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張仲景根據自己的實踐對這個理論作了發展。他認為傷寒是一切熱病的總名稱,也就是一切因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傷寒」。他還對前人留下來的「辨證論治」的治病原則,認真地加以研究,從而提出了「六經論傷寒」的新見解。
他除了「勤求古訓」,還「博採眾方」,廣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葯,甚至民間驗方也盡力搜集。他對民間喜用針刺、灸烙、溫熨、葯摩、坐葯、洗浴、潤導、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葯,人工呼吸等多種具體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廣積資料。
為了更好地開闊眼界,「博採眾方」,和同行交流經驗,張仲景到了繁華的都城洛陽一帶行醫。當時文學史上號稱「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之一的王粲(字仲宣),是「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詩人。他和張仲景交往密切。在接觸中,張仲景憑自己多年的醫療經驗,漸漸發現這位僅有二十幾歲的作家隱藏著可怕的「癘疾」的病源。有一天,他對王粲說:「你已經患病了,應該及早治療。如若不然,到了四十歲,眉毛就會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會死去現在服五石湯,還可挽救。」可是王粲聽了很不高興,自認文雅、高貴,身體又沒什麼不舒服,便不聽他的話,更不吃葯。過了幾天,張仲景又見到王粲,就問他:「吃葯沒有?」王粲騙他說:「已經吃了。」張仲景認真觀察一下他的神色,搖搖頭,嚴肅而又深情地對王粲說:「你並沒有吃葯,你的神色跟往時一般。你為什麼諱疾忌醫,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這樣輕呢?」王粲始終不信張仲景的話,二十年後眉毛果然慢慢地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死了。
張仲景熱愛醫葯專業,很重視臨床實踐,時時「平脈辨證」,認真總結自己的臨床經驗。相傳張仲景五十歲左右,曾在長沙做太守。當時,他還時刻不忘自己的臨床實踐,時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但他畢竟是個大官,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又不能隨便接近普通老百姓。這怎麼辦呢?他想出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群眾進來。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挨個地仔細給群眾治病。時間久了,形成慣例。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門前就聚集了許多來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為紀念張仲景,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葯鋪里給病人看病的醫生,通稱「坐堂」,那醫生就叫「坐堂醫生」。
那時,張仲景雖然當官,但並不熱衷於官位。不久,他「見朝政日非」,嘆息地對人說:「君疾可愈,國病難醫。」遂掛冠遁去陷於少室山(《得漢醫學叢書·叢桂偶記》),專門總結經驗,搞醫學著作。
經過幾十年的奮斗,張仲景收集了大量資料,包括他個人在臨床實踐中的經驗,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這部著作在公元二O五年左右寫成而「大行於世」。到了晉代,名醫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二書。《金匱要略》就是該書的雜病部分。


⑸ 有誰知道化學老師董正山,能告訴我這老師咋

在中國古代科學的各分支中,未被近現代科學所融匯,且至今仍有強烈生命力的,唯有傳統的中國醫葯學。其所以能夠如此,原因之一是它擁有自己的理論、方法和內容,即形成為一個完善的科學體系。中國古代科學的其它分支,雖然也各具鮮明的中國特色,也可說是各有體系,但與中醫葯學相比較,都不如它那麼完整和完善。
一.獨特的理論體系
中醫中葯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對我國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醫學的發展都作過巨大的貢獻。早在公元前二百年的春秋戰國時代,《內經》、《難經》等經典著作的成書,就確立了中國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並一直有效地指導著中醫葯的診療實踐。中醫葯學體系是以中國古代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的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闡明其間的關系,並將生理、病理、診斷、用葯、治療、預防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的觀念和獨特的理論,作為醫葯學的基礎。其內容包括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為基礎的生理、病理學;以望、聞、問、切「四診」進行診斷,以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八綱」進行歸納治療的一整套臨床診斷和辨證施治的治療學;以寒、熱、溫、涼「四氣」和酸、甘、苦、辛、咸「五味」來概括葯物性能的葯物學;以「君臣佐使」、「七情和合」進行葯物配伍的方劑學;以經絡、腧穴學說為主要內容的針灸治療學;此外還有推拿、氣功、導引等獨特的治療方法。經歷代不斷發展和完善,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份極其寶貴的遺產。
二.中醫的基礎
子桓經收集整理總結的《黃帝內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重要醫學文獻,它總結了秦漢戰國及春秋以前許多醫家的經驗和醫學成就,體現了周秦時代的醫學特點,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醫發展的基礎。
《內經》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過程,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內容包括藏象、經絡、病機、診法、辯證、治則及針灸和湯液治療等等。
《難經》是一部堪與《內經》相媲美的古典醫藉,成書於漢代之前,內容十分豐富,包括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補充了《內經》中的不足,與《內經》一樣,成為後世指導臨床實踐的理論基礎。從世界醫葯學史的角度看,中醫葯學不但體系獨特,而且有著一系列卓越的貢獻。
三.醫學理論
在醫學理論方面,中醫葯學雖然以人體為對象,但是它把人體看作是自然界整體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地研究人體,而是把人體放在自然界整體運動和廣闊的動態平衡之中來進行研究。因此,在其病理學說中,非常重視疾病與人體自身精神狀態、生活狀態以及外部環境,特別是氣候變化的關系。在臨床治療中,它反對單純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強調「治病必求於本」的原則,即把握住疾病的原因和本質,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辨證施治。同時,它又把人體本身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不是簡單、孤立地研究疾病的癥候,而是把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行全面的考察。在用葯方面,它講究葯物配伍的原則,即根據每個病人虛、實、寒、熱的特性,因人施葯,並注意主治葯物和輔助性葯物的配伍問題。這些理論和原則,即使用現代科學觀點和方法來加以考察,亦是非常深刻和具有積極意義的。
四.診斷方法
脈診,是中醫葯學上一項獨特的診斷方法。據《史記》記載,戰國時的扁鵲已能通過脈診確定病人的病情,然後對症下葯,反映了當時已掌握了脈診的方法。從此,脈診成為中醫葯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脈診的應用表明,中國古代的醫生已掌握了脈象與身體各部分的關系的知識,亦即關於心臟、血液與血管的關系,血流速度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呼吸和脈搏頻率的關系等解剖生理學的知識。現代醫學表明,脈搏是循環機能的綜合表現,脈象因循環系統的情況改變而不同。而且,由於循環系統與身體各內臟都有關聯,組織代謝的任何變化,都會給血液循環以一定影響,機體的重要疾病變化,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循環系統的功能。因此,盡管中國古代脈診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但卻是有著科學依據的。中國的脈診很早就傳到國外,除鄰近的日本、朝鮮等國外,大約在十世紀時已傳至阿拉伯,十七世紀時傳至歐洲,對世界醫學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
五.治療方法
針灸是中國獨創性的一種治療方法,其特點是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用針刺入,或用火的溫熱燒灼局部位置,以達到治病的目的。這一療法大約起源於新石器時代,古人就有了用砭石治病的經驗,以後發展為針炙。周代以後逐漸形成為一項專門的治療方法。針灸療法的理論基礎是經絡學說。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周代古醫籍中,有《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等帛書,反映了當時經絡學說已基本確立。《內經》和《難經》中詳細記載了人身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和全身脈絡、腧穴以及它們的分布循行與針療、刺法、刺禁、炙法、炙禁等具體內容,並高度評價了經絡的「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重要作用,對中國醫學和世界醫學的發展作出了獨特的貢獻。經過長期的實踐和豐富的經驗累積,到西晉時,由皇甫謐進行了第一次較全面的總結,寫出了我國現存最早有系統的針炙專書──《針炙甲乙經》,促進了我國針炙醫學的發展。由於針灸療法簡便易行,經濟實用,適應症廣,治療效果比較迅速和顯著,特別是具有良好的興奮身體機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鎮靜、鎮痛等作用,沒有或極少副作用,又可協同其它療法進行綜合治療,因此深受人們的歡迎。針灸療法早在漢唐時就傳到日本、朝鮮等國,宋元後又相繼傳到阿拉伯和歐洲。近些年來,針刺麻醉的問世,更震撼了國際醫學界,並已傳至國外,影響了世界醫學的發展。故外國學者多稱譽中國為「針炙的祖國」。
六.外科學
在外科學方面,與西醫只重視局部和體表的醫治方法不同,中醫堅持了整體的觀念,既重視體表疾患的局部表現,更重視患者機體的內在變化;既重視手術、手法的治療,更重視機體抗病能力的增強。這一思想,在骨科治療中體現得更為突出。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不僅注意了局部的處理,而且強調適當的活動和功能鍛煉,同時配合活血化瘀和調理臟腑功能的葯物,收到了良好的療效。外科學方面的傑出成就,包括:
最早研究和描述人體的解剖結構:關於人體解剖,在古醫書《內經》中有過生動而豐富的敘述。如《靈樞·經水》說:「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剖而視之」。並對五臟六腑的形態、大小、重量,脈絡的長短、走向,血液的清濁和閉管循環等都有較詳細的記載,且與現代解剖學的觀察大致相符。北宋時的「歐希范五臟圖」對心、肝、腎等內臟及大網膜的描述基本正確;「存真圖」對胸腔內臟結構及消化、泌尿、生殖系統等,均有頗詳細的記述,且多為後世所採用。我國在十一世紀時,解剖學仍是比較先進的。但在西方醫學中,人體解剖學一般都發展得比較晚,歐洲在十六世紀以前多為對動物的解剖,很少有對人體解剖的研究,故我國的人體解剖學較國外至少要早十六個世紀。
對人體血液循環的最早認識:對人體封閉式血液循環及其與心、肺的密切關系,早在《內經》中已有較細致的描述。如談到血與心的關系時說:「諸血者,皆屬於心」。血在什麼地方流呢?《內經》明確指出「脈者,血之府」。敘述血脈與肺的關系時,《內經》說:「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毛脈合精」。這就是說,肺與全身血脈相通,肺將精華物質帶到人體各經脈,通過循環,最後又流歸肺內。古人認為血流是開放的,還是封閉的呢?《內經》的回答是封閉管道式的,並說「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在這里是指動靜脈兩類血管互相貫通,循環全身,周而復始。《內經》還對動、靜脈血液的性質進行了鑒別:「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這是根據血液流速、顏色和能否噴射等性狀來鑒別動、靜脈血的最早文字記載。總之,有關人體血液循環的這些精闢論述,較西方醫學對此的描述要早約兩千年。
最先使用麻醉葯物進行腹腔手術:麻醉葯物的發明,是中醫外科的又一重大成就。據《後漢書》記載,東漢名醫華佗,在世界上第一次使用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全身麻醉下的剖腹手術。麻沸散的葯物組成早已失傳,據現代研究,它可能與宋代竇材《扁鵲心書》、元代危亦林《世醫得效方》、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睡聖散、草烏散、蒙汗葯相類似。這些方子的主要葯物成份是曼陀羅花,具有麻醉作用。即使不算華佗的麻沸散,宋、元、明三代所用的麻醉葯也是世界最早的發明。國外直至1805年,日本的華岡青州方使用以蔓陀羅花為主的麻醉劑,被譽為世界外科學麻醉史上的首創,實際上比中國要晚得多。手術後,縫合皮膚用的縫合線是魚鱗草,採用魚鱗草縫合皮膚得需要技巧,否則魚鱗草會斷,縫上魚鱗草後,針眼讓草脹死,草與皮肉不會產生粘連,傷口長好後,魚鱗草可以抽出來。後來縫合線又改成羊腸線。
七.免疫學
中國還是免疫學的發祥地,免疫思想很早就已萌發。公元四世紀初,葛洪所著的《肘後方》中記有「療猘犬咬人方」,即當人被狂犬咬傷後,把咬人的狂犬殺掉,取狂犬的腦子敷貼於傷口上,以防治狂犬病。十九世紀時法國著名醫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年)防治狂犬病的療法,也是基於利用狂犬的病毒以增強免疫力。隋代的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又指出,服用「沙虱」(恙蟲幼蟲,形似小紅蜘蛛,可傳播恙蟲病)研成的細末,可治療恙蟲病。國外直至本世紀初,才在感染該病毒的鼠類中獲得病原,製成疫苗。中國古代在免疫學上最突出的貢獻,是關於天花的防治,發明了人痘接種法。種痘法發明於何時,現說法不一,有說是始於宋代的,有說是始於明代的,但至遲在十六世紀下半葉已經使用,則是無疑的。大約在十七世紀末,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傳到俄國,繼之又傳入歐洲,對保護兒童的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公元1796年英國醫生琴納(Edward Jenner,1749—1823年)發明牛痘接種法後,方逐漸代替了人痘接種法。
早在上古時期,人類就飽受天花危害。公元前一千多年,無情的天花就席捲了古埃及,尼羅河畔的居民難逃厄運,就連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也不能倖免,在他的木乃伊面部,就有著點點天花瘢痕。
公元1世紀,天花傳到了中國。東晉的南陽戰役之後,因為首先是在俘虜中發現此痘,所以古人把它叫做「虜痘」。到了唐宋時期,特別是15世紀以後,由於交通發達,車來人往,天花在我國的流行也日益廣泛,不僅普通百姓深受其害,皇宮里也有傳染。清順治皇帝駕崩時年僅24歲,得的就是天花病。
18世紀的歐洲,天花大流行。學校停課,工廠停產,戲院關門……整個歐洲有6 000多萬人死於天花,麻子更是不計其數。人們驚恐、戰栗,畏痘如虎。英國史學家馬考萊稱天花是「死神的忠實幫凶」。
幾千年來人類受盡天花的折磨,難道就沒有什麼辦法來戰勝這「死神的忠實幫凶」嗎?人們一直在思考著,盼望著,世界各地的醫學家們也在努力研究著。而最早取得成功的,要算我們中國。
人們注意到:在天花流行過程中,凡患過天花而康復的人,就不會再得此病。天花在古時也被稱為「百歲痘」,就是因為人得過天花後便可以太平終身,甚至壽至百歲。所以有人便嘗試用「種痘」的方法來預防天花。方法是:取天花病人身上的膿沾在針尖上,然後再刺在沒得過天花的人的皮膚里,這人就會得一次輕微的天花,待其康復後就不會再被傳染。這就是祖國醫學傳統的「以毒攻毒」學說的實際應用。我國古代醫家就是據此創造了預防天花病的「人痘接種法」。明代董正山《種痘新書》記載:「自唐開元(712~756)年間,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這是預防天花的最早記載。據清代朱純口《痘疹定論》記載:相傳宋真宗(989~1022)的丞相王旦,原本兒女滿堂,可均死於天花。後來老丞相又得一子,取名王素,活潑可愛,天資聰穎,是丞相的命根子。丞相擔心他再遭厄運,染上天花,便請來峨嵋山神醫為其種痘。小王素種痘後7日發熱,痘出甚好,13日結痂。並且再未患天花,活了六七十年。
17世紀末,人痘接種法已推廣到全國,技術也逐漸完善。接種的方法也有很多,如痘漿法、痘衣法、旱苗法、水苗法等。明代隆慶年間,我國已經有了從人體上精選的毒性很小的「太平痘苗」。清代朱奕梁《種痘心法》也有了關於「熟苗」選種的記載:用生苗接種小兒後,挑選毒性小而出痘好的痂皮再接種另一小兒,如此挑選,接種7次,生苗就成熟苗了。熟苗的防病效果好,危險性也小。
這種人痘接種法也隨著國際交往而傳到了國外。17世紀末,先後傳到了俄國和土耳其。當時的英國駐土耳其大使夫人蒙塔古因患天花而留下麻臉,十分痛苦。她在君士坦丁堡看到當地孩子的種痘效果很好,就在1717年給自己的兒子也種了人痘,後來,她隨丈夫回到英國,便把這種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傳到了英國。英國國王知道這件事後,還特地表彰了蒙塔古夫人。
不久,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又由英國傳到了歐洲各國和印度,直到世界各地。1776年初,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美軍首領喬治·華盛頓在軍隊面臨天花威脅、兵源枯竭危及全軍之際,毅然決定對駐地費城天花流行區的大陸軍全部接種人痘苗,避免了大陸軍實際上的瓦解,從而使美國的獨立戰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華盛頓大規模接種人痘預防天花,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也使人痘接種法在當時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但是接種人痘,實際上是人為地造成一次輕型天花感染,難免有一定危險。有的人會因此染病而導致死亡,這不能不說是人痘接種法的缺陷。但在當時而言,它確實起到了防止天花大規模危害的作用。它比英國的琴納(Jenner)醫生發明的牛痘接種法大約要早八個世紀。而且,人痘苗的應用,也為琴納發現牛痘苗提供了實踐基礎。
八.著作成就
1.世界上的第一部葯學專著
在古人大量醫學實踐的基礎上,我國於東漢時完成了第一部葯學著作──《神農本草經》。這本書現雖已失傳,但其豐富的內容仍被保留在以後歷代編修的本草書錄中,並被列為我國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這部葯學經典,較歐洲可與之比美的葯學書至少要早十六個世紀。
2.世界上的第一部臨床醫學專書
《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臨床醫學專著。東漢張仲景在刻苦攻讀《內經》、《難經》等醫書的基礎上,結合當代人民與疾病對抗的豐富經驗,總結出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傷寒雜病論》,後世將其分成兩部分。其中《傷寒論》十卷,是闡述外感熱病的辨證論治專書;另有《金匱要略》六卷,其內容以臟腑辯證論述內科雜病為主,包括瘧疾、中風、心痛、黃疸、吐血、反胃等病症。
《傷寒雜病論》不僅一直指導著我國醫學家的臨證治療,而且還流傳到國外,影響深遠,是世界上第一部經驗總結性的臨床醫學巨著。國外最早具有相當水平的專著是阿拉伯醫學家阿維森納所著的《醫典》,但它比《傷寒雜病論》的成書至少要晚數百年。
3.世界上最早的煉丹文獻
東漢魏伯陽總結了前人的經驗,著成《周易參同契》,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煉丹文獻,也是近代化學的前驅。世界上的科學家們也公認煉丹術起源於我國。
4.第一部脈象診斷學
脈診是我國醫學中望、聞、問、切四診之一,也是我國醫學中一種獨創的診斷方法。在《周禮》、《內經》中早有較多這方面的記載,歷代著名醫家,如扁鵲、倉公、仲景、華佗等,都精通脈學。西晉時,王叔和以其豐富的實踐經驗,總結了前人的有關經驗和資料,完成了十卷《脈經》專著,對我國脈象診斷學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其特點在於正確描述和區分各種脈象,肯定了寸口(相當於手前臂高骨處的橈動脈部位)診法的定位診斷,並將脈、證、治三者結合進行分析,故對世界醫學影響很大。早在公元五八二年,我國的脈診學就傳到朝鮮、日本等國,七百年後為阿拉伯醫學所吸收,並於公元十世紀被中東醫聖阿維森納在他的名著《醫典》中引述。
5.現存最早的外科專著
我國南齊醫家龔慶宣在前人實踐的基礎上,於公元四七五~五○二年間總結並著述了《劉涓子鬼遺方》。這本書共三卷,扼要總結治療金瘡、癰疽、瘡癤和其它皮膚病等方面的經驗,收列內、外治法處方約一百四十多個,並最早創造了用水銀外治皮膚病的方法。我國運用水銀軟膏較國外至少要早六個多世紀。
6.我國現存最早的傷科專著
唐代藺道人於公元八四一~八四六年間著述了《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全書只一卷,重點敘述了關於骨折的處理步驟和治療方法,包括手技復位、牽引、擴創、固定等內容;提出了對一般骨折復位後用襯墊固定,並指出要注意關節活動;對開放性骨折,則主張快刀擴創,避免感染;對肩關節脫臼,已能採用「椅背復位法」,這也是世界整骨學的首創。半個世紀以後,元代危亦林使用懸吊復位法治療脊椎骨折也是世界上的創舉,英國達維氏直至一九二七年才提出此法,較危氏法晚六百年。
7.世界葯學史上的偉大著作
明朝李時珍總結我國千餘年來中葯學的經驗,於一五九六年刊行了《本草綱目》。此書載葯一千八百九十二種、葯方一萬一千餘條、插圖一千一百六十幅,在當時可說是集我國中葯的大成,不僅匯集了以往各葯學著作的精華,也對過去某些葯書記述錯誤及不真實的數據和結論作了一些糾正和批判。據知,十六世紀的歐洲,尚無能名之為植物學的著作,直至一六五七年波蘭用拉丁文譯出本書後,才推動了歐洲植物學的發展。在《本草綱目》成書後近兩百年,林納才達到相同的水平。由於《本草綱目》的輝煌成就,該書被稱譽為「東方醫學巨典」,先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是研究植物學、動物學和礦物學的重要參考數據。李時珍亦被列為世界著名科學家之一。
8.世界上的第一部葯典
唐高宗時,李績等人對《本草經集注》詳加訂注,增葯一百一十四種,分為玉石、草、木、獸、禽、蟲、魚、果、菜、米穀及有名未用等十一類,凡二十卷,名為《新修本草》(後世稱為《唐本草》)。別又撰《葯圖》二十五卷、《圖經》七卷,一起於公元六五九年由唐皇頒布於世。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撰頒布的葯典。它比世界上有名的《紐倫堡葯典》要早八百八十三年。《新修本草》書成後八十七年,在日本始出現傳抄本。
9.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
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集錄》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在法醫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除了以上所舉的一些事例外,在中國醫學還有諸如種痘、司法檢驗及營養療法等領域的創見和成就,也列居世界之顯位。故有人說:中國除了「四大發明」外,中醫葯應是對世界的第五大貢獻。從醫學發展史和現狀看,這種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九.著名醫家
扁鵲
扁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傳記的民間醫家,擅長內、外、婦科、兒科治療技術。其醫術特點為調節五臟六腑和以毒攻毒。扁鵲曾為太子治屍厥,實際上太子患的是羊毛疔。扁鵲擅長治療半身不遂、頭痛、癰、羊毛疔和瘀,在接骨和針刺上也有獨到之處,在火灸方面有自己的創造性,在學術上自成一派。扁鵲的醫術當時在列國中名列第一,無人能比,但他也很孤傲,個性極強,我行我素,經常出言不遜,得罪了不少人,讓人下不了台階,砸了許多御醫們的飯碗。御醫們對其恨之入骨,都有害他之心。後被秦國太醫李某派人騙到郊外用棍棒擊昏,再用車碾死。
扁鵲給百姓看病不要錢,他說愛給不給;可是對有的人給錢他也不想看。給有身份的人看病,他也盛氣凌人地說你愛看不看,非我誰也看不了。因而也得罪了有身份的人。扁鵲的醫術在當時就比後世的李時珍高出許多。只不過李時珍思想活躍,會收集民間驗方,會整理著書傳播四方,而扁鵲則死心眼,不善寫作,思想只局限在看病上,他的治療技術都是他個人的經驗。他說不給後世留下一點東西,讓後人自己去學習,去探索。他一生什麼著作也沒有寫。《難經》不是他寫的,是後世文人墨客強按在扁鵲身上的,那時的文人厚古薄今,總說古時好,這已經在人們的意識上形成一種定論,所以張冠李戴、篡改歷史事實的戲法層出不窮。
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據傳當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縣)人,約生於東漢和平元年(公元一五O年),卒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活了七十歲左右。
他自小好學深思,「博通群書,潛樂道術。」當他十歲時,就已讀了許多書,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他的同鄉何顒賞識他的才智和特長,曾經對他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何顒別傳》)。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關,但主要是他熱愛醫葯專業,善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結果。
他是處在動亂的東漢末年,連年混戰,「民棄農業」,都市田莊多成荒野,人民顛沛流離,飢寒困頓。各地連續爆發瘟疫,尤其是洛陽、南陽,會稽(紹興)疫情嚴重。「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張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對這種悲痛的慘景,張仲景目擊心傷。「感往昔之論喪,傷橫夭之莫救」(《傷寒論》自序)。於是,他發憤研究醫學,立志做個能解脫人民疾苦的醫生。「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傷寒論》自序)。當時,在他的宗族中有個人叫張伯祖,是個極有聲望的醫生。張仲景為了學習醫學,就去拜他做老師。張伯祖見他聰明好學,又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和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而張仲景竟盡得其傳。何顒在《襄陽府志》一書中曾贊嘆說:「仲景之術,精於伯祖」。
張仲景提倡「勤求古訓」,認真學習和總結前人的理論經驗。
他曾仔細研讀過《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葯錄》等古代醫書。其中《素問》對他的影響最大。《素問》說:「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說「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張仲景根據自己的實踐對這個理論作了發展。他認為傷寒是一切熱病的總名稱,也就是一切因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傷寒」。他還對前人留下來的「辨證論治」的治病原則,認真地加以研究,從而提出了「六經論傷寒」的新見解。
他除了「勤求古訓」,還「博採眾方」,廣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葯,甚至民間驗方也盡力搜集。他對民間喜用針刺、灸烙、溫熨、葯摩、坐葯、洗浴、潤導、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葯,人工呼吸等多種具體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廣積資料。
為了更好地開闊眼界,「博採眾方」,和同行交流經驗,張仲景到了繁華的都城洛陽一帶行醫。當時文學史上號稱「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之一的王粲(字仲宣),是「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詩人。他和張仲景交往密切。在接觸中,張仲景憑自己多年的醫療經驗,漸漸發現這位僅有二十幾歲的作家隱藏著可怕的「癘疾」的病源。有一天,他對王粲說:「你已經患病了,應該及早治療。如若不然,到了四十歲,眉毛就會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會死去現在服五石湯,還可挽救。」可是王粲聽了很不高興,自認文雅、高貴,身體又沒什麼不舒服,便不聽他的話,更不吃葯。過了幾天,張仲景又見到王粲,就問他:「吃葯沒有?」王粲騙他說:「已經吃了。」張仲景認真觀察一下他的神色,搖搖頭,嚴肅而又深情地對王粲說:「你並沒有吃葯,你的神色跟往時一般。你為什麼諱疾忌醫,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這樣輕呢?」王粲始終不信張仲景的話,二十年後眉毛果然慢慢地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死了。
張仲景熱愛醫葯專業,很重視臨床實踐,時時「平脈辨證」,認真總結自己的臨床經驗。相傳張仲景五十歲左右,曾在長沙做太守。當時,他還時刻不忘自己的臨床實踐,時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但他畢竟是個大官,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又不能隨便接近普通老百姓。這怎麼辦呢?他想出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群眾進來。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挨個地仔細給群眾治病。時間久了,形成慣例。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門前就聚集了許多來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為紀念張仲景,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葯鋪里給病人看病的醫生,通稱「坐堂」,那醫生就叫「坐堂醫生」。
那時,張仲景雖然當官,但並不熱衷於官位。不久,他「見朝政日非」,嘆息地對人說:「君疾可愈,國病難醫。」遂掛冠遁去陷於少室山(《得漢醫學叢書·叢桂偶記》),專門總結經驗,搞醫學著作。
經過幾十年的奮斗,張仲景收集了大量資料,包括他個人在臨床實踐中的經驗,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這部著作在公元二O五年左右寫成而「大行於世」。到了晉代,名醫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二書。《金匱要略》就是該書的雜病部分。

⑹ 生活中你經歷過哪些用科學獲得成功,違背科學受到挫折的事情呢其中哪件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起因經過

生活中你經歷過哪些動用科學獲得成力,違背科學受到挫折的事情?其中哪件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⑺ 宗教革命為什麼叫新教革命

參考!

「新教革命」與「光榮革命」

伊麗莎白女王之後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兩位國王的我行我素最終引起了英國革命。英國革命是專制王權與「生而自由的」英格蘭人之間的激烈沖突。專制王權是時代的產物,它崛起於給英國貴族帶來滅頂之災的玫瑰戰爭之中,興盛於民族呼喚獨立主權國家之時,它肩負著兩個重大的歷史使命——實現國家的統一和自立。歷史賦予它代表英格蘭民族的資格,使它可以超越於整個社會之上,國王在實現國家統一和自立的過程中扮演了引領民族的角色。

都鐸王朝創建了民族國家,也是王權最盛之時。但由於英國在中世紀業已形成的「自由」傳統,使國王的權力仍然受到三大原則的限制。據英國史學家馬考萊說,這三大原則是:其一,不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征稅。其三,他必須按國家法律掌管行政,如果他違背法律,其謀臣及代辦官員應負責任。這些原則即使在都鐸統治時期也沒有消失,所以,都鐸國王仍需與議會合作,否則權力就會發生動搖。這就使都鐸英國的專制統治不同於歐洲大陸其他國家(如法國)的專制制度,形成了獨特的「國王在議會」的憲政,即國王的政策必須經過議會認可,一般不能撇開議會實行國王的絕對統治。

與法王路易十四不同,英國的專制君主雖然渴望絕對的權威,卻能尊重臣民的「自由」,尊重議會的傳統。他們明白自己只有藉助民族的力量,才能伸張自己的合法性,只有置身於「民族」(國王在議會),才能扮演民族利益的代理人。從這個角度看,如果英國國王能夠自覺限制王權和尊重議會傳統,革命或許不必發生。但伊麗莎白女王的去世,使都鐸王朝的譜系中斷,來自蘇格蘭斯圖亞特家族的詹姆士一世繼承了英國王位,他對英格蘭的傳統一無所知,且不了解都鐸王朝合法性來自於議會認可。相反,他對都鐸王朝的專制統治羨慕不已,崇尚「君權神授」。 詹姆士一世及其子查理一世還將這一理論付諸實踐,並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樣,國王與民族的結合就破裂了,國王與民族一步步走向對抗。

在這個過程中,1637年是一個關鍵年頭,在此之後的事變把英國帶進一個劇烈沖突的時期,即革命時期。革命爆發的導火索是宗教問題。英國的民族國家是在對天主教的斗爭過程中建立和鞏固起來的,反天主教是英國民族意識的表現形式。斯圖亞特王朝對此卻毫不在意,對天主教徒十分縱容,從而使英國大眾的民族感情嚴重受挫。1637年勞德大主教命令蘇格蘭教會接受英國國教的祈禱書,這引發了蘇格蘭的反抗,同時也導致英國革命。這場沖突使英國分裂成兩大陣營,而劃分雙方陣營的最明顯界線是宗教信仰,幾乎可以說,凡是支持國教的都支持國王,凡是反對國教的都支持議會,因此,英國革命又被稱為「清教革命」。盡管清教本身又分成許多派別,但與國教徒相比,清教徒表現出更大的宗教熱情,他們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上帝賦予他們拯救世界的重任。這種熱情也是國王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除了宗教因素,「自由」是革命的真正口號,議會就是用「自由」來號召人民的。自《大憲章》以來,「生而自由的英國人」是歷史賦予的光榮遺產,捍衛自由的權利是革命合法性之所在,沒有「自由」的價值觀,革命就喪失依據了。但革命的真正目標是樹立議會的主權。在戰爭爆發時,議會僅是為生存而戰的;但隨著戰爭勝利,議會提出了主權問題,這從一個側面表明專制王權的歷史使命已經結束了,議會以人民的名義要求主權。從這個角度看,革命的實質是推翻專制。

在這場王權與自由的斗爭中,當王權因沖破傳統而否定自由之後,自由也沖破傳統而否定王權,王權與自由在戰爭的激烈沖突中各自走向最極端,這就是革命。正是相信自己代表人民,議會才於1649年1月30日以人民的名義處死查理一世,而使革命發展到頂峰。在此之後,英國歷史進入一個特別時期,此後11年中王位空缺,共和國當道。以克倫威爾為首的軍隊發動了近代史上第一次軍事政變,於年4月驅逐了殘缺議會,不久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而他的作為比過去的國王還要專橫。歷史是如此荒謬,革命以反抗一個人的專制而開始,卻以另一個人的專制而結束。於是,主權之爭又起,軍隊與議會的沖突不斷。1658年克倫威爾一死,斯圖亞特王朝很快復辟,革命又退回了起點。20年的壯懷激烈,英國人的問題仍未解決,但他們畢竟已踏上了克服專制制度的道路,永不可能回頭。一旦復辟的斯圖亞特王朝企圖使專制制度死灰復燃,革命必將再次發生。

1688年7月30日,議會兩黨的7位政治要人邀請荷蘭執政,奧倫治的威廉率軍隊前來英國,幫助捍衛英國人的自由。威廉乘「新教之風」登陸英倫後,詹姆士二世逃走。英國僅以換了一個國王的代價完成了革命(並且換的還是王位合法繼承人),這就是「光榮革命」。1688年的革命之所以光榮,在於它沒有流血,更在於它完成了1640年以來未完成的歷史任務;不在於它的過程不像一場革命,而在於它的結果是地地道道的革命。根據議會的條件,威廉宣布接受「權利法案」。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法案的條款如何,關鍵是由議會締造了一個國王,這個國王根據議會的條件登上王位,並服從議會的法律,從而確立了議會的主權。換句話說,在「光榮革命」中,不僅專制的王權消失了,連獨立的王權也消失了。從今以後,國王附屬於議會,而不是議會附屬於國王。一個人統治國家的時代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代表人民的議會。這就是英國革命最重要的意義。

⑻ 評價 事實不過是歷史剩下來的渣滓

這實際上是個持有什麼史觀的問題。
唯物史觀認為:歷史是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即,歷史是客觀真實的存在。
問題是,由於歷史長河的流逝,那些曾經客觀真實的存在如今只剩下了殘存的化石----記錄的文字,這正如馬考萊所說的,「事實不過是歷史剩下來的渣滓」。而且文字不同於化石的一點是,文字是記錄者主觀加工出來的,甚至出於某種目的而偽造、曲解、歪曲歷史,即使記錄者盡可能「如實」地記載,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的限制而不盡符實。一度人們普遍認為胡適說過「歷史是一個任人裝扮的小姑娘」,如今我們卻知道這不過是對其觀點的斷章取義,這本身不就是對歷史的諷刺嗎?
那麼,歷史是否陷於不可知、不可考了呢?顯然不是,問題就在於一個史學家持有什麼樣的史觀,如何大量採集各種史料、運用歷史哲學全面系統地分析,從而揭示出歷史的運動軌跡。一片化石不足以復原恐龍,但一大堆化石卻能讓我們重睹千億年前的生物。
馬考萊也許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但唯心的史觀必使其對於歷史無法做到真正的尊重,在缺乏考據的情況下就肆意發揮,他不過是又一個歷史的偽造者。(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為了討好輝格黨和資產階級,馬考萊偽造了英國歷史」。)這種人對歷史學的破壞力常常比他曾做出過的貢獻大得多。
歷史可以寫得好看,歷史本身就非常好看,但絕不能為了迎合仕女的需求而把歷史寫成了時髦小說。

⑼ 求,生活與科學的說明文

不久前,叔叔阿姨們送來了好幾盆花和幾株樹。門口、客廳里、房間里和陽台上都擺上了盆景。我對爸爸說:「我們家都成植物園了,擺那麼多的植物干嗎?」爸爸笑著說:「植物能製造氣氛,凈化空氣,人和動物誰都離不開它們,離開了它們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後不能生存?為什麼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後不能生存?我將信將疑。決定做幾個小實驗來證明這個問題。
星期天,我從車庫里抓來兩只老鼠。這兩只可憐的小老鼠即將成為我的實驗品。它們不停地掙扎著,圓溜溜的小眼睛時不時地瞪著我。我把三隻小老鼠放在一個大魚缸里,用一次性薄膜桌布封得嚴嚴實實的,生怕瓶里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相通。我仔細地觀察著,只見小老鼠們沿著缸壁,繞著缸底快速地竄著。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難道爸爸說的不是真的?然而,沒過幾分鍾,只見小老鼠繞圈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停滯不前,奄奄一息的樣子。此時,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輕輕拿開,捉出這幾只小老鼠,放進另外三隻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葉茂的植物。然後輕輕蓋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魚缸,只見小老鼠驚慌地亂竄。過了好久也沒要咽氣的樣子。這個實驗證明了植物可以製造動物所需要的氧氣。
為了進一步證明人類和動物對植物的依賴性,我來到我老家附近一個飼料加工廠。那兒的空氣里到處彌漫著一股噥噥的灰塵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難受。然後,我又跑向我們家屋後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個空氣新鮮的地方,我感覺極為清爽。這個實驗證明植物可以凈化空氣。使人呼吸順暢。
這兩個實驗證明,人類和動物的生存與植物有密切的關系。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學道理呢?我來到圖書館去查閱了許多的科技書籍,還到學校電子閱覽室上網查詢,總結出以下幾點: ① 人必須依靠植物提供氧氣。如果說一個人幾天不吃飯、幾天不喝水且有一息尚存的話,幾分鍾就可能性命難保,氧氣可是人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呀!②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約2萬多次,吸入氧氣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動物與植物的呼吸,物質的燃燒,也都要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這樣一來,空氣中的氧氣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間之所以沒有產生過這種危機,就是因為植物既是天然氧氣「製造廠」,又是二氧化碳的「廣闊市場」。 ③ 有人做過統計,1公頃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天能製造氧氣750千克,吃掉二氧化碳1000千克。因為有植物源源不斷地補充氧氣,空氣中的氧氣才能保持基本恆定。相反,如果沒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氣只要500年左右的時間既可以用完。
所以,人類和動物能夠維持生命,活動時所需要的氧氣,必須歸功於綠色植物。植物與我們人類和動物的生命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在此,我呼籲全社會的人們不要再砍伐植物,讓植物成為我們最好的朋友。
---------------------------
(2)
中央電視台第十頻道——科學頻道中的《走進科學》,我非常愛看。這個欄目里有許多奇特、神秘的科學知識,有些經過探索解開了謎團,而有些仍等待科學家繼續研究。今天晚上,趁《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還沒到,我和媽媽「走進科學」。
「家裡的一切無緣無故的晃動」,看到這個題目,我就被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想往下看。故事開始了:上海市一處小區三幢居民樓家中,水、吊燈等不停地晃動,這個情況持續了幾個月,使居民們吃不香,睡不安,大家都以為是地震。專家趕到後,仔細調查,否定了地震的說法,地震不可能持續這么久,而且它的威力很大,可以輕而易舉的摧毀房屋。那著到底是怎麼一會事呢?
專家在小區四周認真調查,想尋找振動源,可一無所獲。偶然他們發現,在小區八百米以外,有一座碎石廠,碎石器產生的振動特別強。可八百米以外,不足以造成小區居民家中東西晃動。專家們推斷,只有發生物理中的共振現象,才可能有這么大的威力。經過測定,結果驚人的一致。碎石器振動和小區樓房振動的頻率完全一致,都是1.5赫茲。果然,關閉碎石器,居民家中的東西都停止不晃動了。終於,這個神秘的面紗被揭開了。
生活中有科學,科學也在生活中。只要我們去探索、研究,任何謎團都會被解開的


生活中處處有科學,今天我就給大家講兩個科學故事。
「救火不用水」 周末媽媽在廚房做飯,突然,鍋里的油燒了起來,我看見了急忙喊:「媽媽,快用水澆滅它!」媽媽沒有去拿水而是迅速拿起鍋蓋把鍋蓋上了,一會兒,火就滅了。我驚奇的問媽媽:「消防員叔叔救火都是用大水車澆水滅火,你為什麼不用水呢?」媽媽笑著說:「救火也不一定都是用水的,尤其是油著了的時候更不能用水了。因為油輕水重,往鍋里澆水油火就會迸出來,不但滅不了火,而且容易引起更大的火災.」媽媽還告訴我:火燃燒需要氧氣,油鍋著火後迅速把鍋蓋上,一會兒,鍋中的氧氣沒了,火也就滅了,我聽了恍然大悟.
」會變形的門」
我房間的門是一扇結實的木製門,很漂亮而且會「變形。」夏天的時候總有幾天它不聽話,關門時很費力,好像長胖了;到了冬天好像又變瘦了,關上門總有一條小縫。我問爸爸這是怎麼會回事,爸爸解釋:「可能是工人叔叔做門時木材沒有完全乾透,夏天天氣熱溫度高,木材膨脹門就變胖關不上,冬天天氣冷溫度低木材縮小,門變瘦了關不嚴,這就是熱脹冷縮的道理。」
聽了爸爸的話,我想,生活中處處有科學,一定要努力學習科學啊!
2

我家種了好多花,這些花都種在有小洞的花盤里。為什麼種花的盤子底下有一個或幾個小洞呢?

當我給花兒澆水時,我發現水澆的太多就會從那些花盤底下的小洞中流出來。如果,沒有這些小洞,水澆的太多,多餘的水就會積在花盤里,時間一長,根就會因不通氣而腐爛。可水澆的太少,根就吸收不到足夠的水分。花盤底下有了小洞,就可以放心的給花兒澆水,多餘的水自然會從小洞里流走。

花盤底下的小洞不僅能讓多餘的水流出,又能讓植物的根吸收更多的新鮮空氣。

使花兒能夠更舒服的呆在花盤里。也不會喊:「我快悶死了,我快悶死了,快來救救我呀!」更不會讓那些精神百倍的葉子、花朵像害羞的小姑娘把高傲的頭往下低。

這些小洞還有一個好處。它能讓那些在花盤里擠不下的根向洞外長,使根不會太擠。

這些花盤底下的小洞的用處可真多呀!原來,種花也要講科學。

3

有人曾經說過:「生活是一門大科學」。不錯,生活的確是一門大科學,想要了解科學,必然要先體驗生活,體驗生活中的科學。

——題記

可以說,每個人從一出生就開始不停地發問。

曾懵懂無知地問過:「人為什麼會死?」「人死後會怎麼樣?」也許,我們曾天真無邪地問:「天空為什麼是藍的?」「為什麼會下雨?」「為什麼會有雷聲?」

也許,就是從這些現在看來愚昧無知的問題中,我們開始了走向科學的征途,學會了用一個一個的問號來探索科學。

上學了,我們從書上、課本里、老師那兒了解到了許多無法從家人那兒學到的知識。

成了一名中學生的我終於明白了,下雨既不是老天爺在哭,也不是海龍王的傑作,而是一種自然現象,它可能是由冷暖氣流相遇形成的鋒面雨,也可能是含著水汽的氣流隨著山勢上升而形成的地勢雨,還可能是由台風帶來的台風雨。我也明白了打雷是雲層中的正負電子碰撞的結果而不是雷公發怒。

然而,僅僅知道這些是不夠的。我們可以從拆裝鍾表的過程中明白鍾表的構造;我們可以從種植花草的過程中知道植物如何生長;我們還能從親自下廚的過程中明白熱脹冷縮的原。

也就是在生活中這些看似簡單的親手操作的過程中,我們一步步地走近了那看似遙遠的科學,了解了很多科學知識。

我們也發現,那些偉大的科學家最了不起的地方,不是受人矚目的高科技成果,而是他們為驚世駭俗的成功所做的各種探索。

牛頓因為提出了「蘋果熟了為什麼落到地上」的問題,所以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李四光因為對兒時玩捉迷藏的巨石的由來提出疑問,所以推翻了外國人的錯誤結論,證明了中國有第四紀冰川。

而琴納這個名字卻鮮為人知。

18世紀,「天花」在歐洲開始大流行。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人一旦染上天花,很快便一命嗚呼,即使僥倖存活下來,不是留下醜陋的麻臉,就是耳聾、眼瞎。那個時期,整個歐洲有6000多萬人死於天花,因為天花而變成麻子的人更是不計其數。英國史學家馬考萊稱天花是「死神的忠實幫凶」。而古代預防天花的方法就是「種痘」,實際上是人為地造成一次輕型天花感染,難免有一定危險。有的人會因此染病而導致死亡,這不能不說是人痘接種法的一種缺陷。但在當時,它確實起到了防止天花大規模危害人類的作用。琴納醫生經過細心地觀察,發現擠奶女工往往會感染牛痘,卻很少得天花。於是他觀察了無數患牛痘的母牛乳房上的膿包,記載了一頭又一頭牛的情況。他發現牛痘和天花的膿包相似,得牛痘和得天花的症狀也相似。所不同的是,牛痘比天花的症狀要輕得多。牛痘不會使牛死亡,.得牛痘的人也不會死亡。經進一步收集這方面的證據,琴納終於得出了結論:得過牛痘的人,肯定不會得天花。於是琴納醫生發明了通過接種牛痘的方法來預防天花。琴納的成就,使人類從此可以免受天花的災難。

所以,我們可以說——每個人都有探索科學的權利,每個人都有學習科學的能力,每個人都有創造科學的潛力。只要你細心地體驗生活中的科學,說不定你得到的結論、完成的事業、研究的成果,會令長輩驚訝,令世人贊嘆,令科學家汗顏!

⑽ 19世紀西方史學的發展情況

歷史進步觀念在19世紀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和傳播。社會歷史進步的原因、方式和階段 ,特別是進步的規律的問題不僅在像聖西門、孔德、黑格爾和斯賓塞這樣的思想家的手 中繼續得到更深入的研究,而且進步的觀念開始越過學者的書齋,深入於一般公眾。到 19世紀中葉,關於歷史服從於總的進步規律的思想滲透於報紙、雜志、政治文件、詩歌 等等,成為受過教育的人的世界觀的組成部分。在英國、法國和美國,「幾乎每一個就 社會歷史的題目進行寫作的作家都提到它。」
在法國,首先是聖西門,接著是孔德提出了關於人類歷史發展階段的學說。自孔德以 後,「進步的觀念幾乎成為常識」,幾乎一切政治理論和運動都以進步的規律來論證自 己的合法性。著名歷史家密什勒和魁奈把文明進程看作是自由的逐漸勝利。路易·勃朗 把自己的一本論述勞動組織的書標題為「進步的檢閱」。勒農在1863年寫道:「歷史研 究的一個總的結論是人類社會在科學、物質生活條件和道德……方面的不斷進步。」另 一著名的歷史家托克維爾在《美國的民主》中,把歷史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都看作是平 等的逐漸的進步,認為這個進步的過程宛如上帝操縱的時鍾一樣,人力既不能扭轉,也 不能阻止,所有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都只能服務於這個發展過程。
維多利亞時代的歷史學界是如此信奉進步觀念,以致於歷史學家白芝浩把進步作為西 方文明與其它文明相區別的本質特徵。博克爾在《英國文明史導論》中,談到近300年 來科學知識的巨大進步時,認為這「足以解釋歐洲近幾個世紀連續取得的非凡進步」。 史學領域內居於主導地位的輝格派更是以贊揚英國的歷史進步為其主要特徵之一。 輝格派史學大師馬考萊寫道:「英國的歷史雖有偶而的停頓或短暫的倒退,但潮流的總 趨向明顯地是進步的」。特別是近160年,即1688年以來的歷史,「是物質、道德、知 識空前進步的歷史」,可以說一部「英國史顯然是進步的歷史」。維多利亞時代是 「有史以來最開明的民族中最開明的一代」。埃克頓更把歷史進步觀提到近現代歷史寫 作基本范疇的地位,「我們必須承認人類事物中存在著一種進步,是歷史據以寫作的科 學假設。」
進步的觀念同樣在德國史學界獲得廣泛傳播,亨利希·海涅在《論德國宗教和哲學的 歷史》一書中宣稱自己「相信進步」,肯定德國的子孫後代會比他生活得更幸福。經濟 史黨派的代表人物威廉·羅雪爾號召「研究發展的規律」,李斯特在1841年的《政治經 濟學的國民體系》一書中,提出了經濟發展的四階段理論。布魯諾·希爾德布蘭德則提 出了國民經濟發展的三階段理論。19世紀下半葉,德國出現了新史學流派,其領袖朗普 萊希特在批判蘭克史學忽視社會心理以及歷史發展的統一性、連續性和前進性時,試圖 以「文化史學方法」建立「新史學」,他在《德國史》中按照社會集體心理和經濟狀況 把德國歷史分為六個階段,認為歷史發展的目標是「精神自由」。
社會進步觀念也越過大洋,影響了19世紀美國史學的發展。德萊帕在《歐洲智慧發展 史》中,明確地表述了關於進步規律的思想。他認為「社會進步像身體的成長一樣完全 受自然規律的控制」,各民族的歷史進程「是一個預定的庄嚴的行進」,通過「不可避 免的事件的系列」,「永遠運動,不停止地進步。」另一位美國史學家費斯克在《 宇宙哲學概要》中寫道:「社會進步的根本特點是自私性的削弱和同情心的持續加強。 」1867年,美國思想界的領袖之一埃默森在哈佛大學作題為「文化的進步」的講演,例 舉人類社會在科學技術、法制等方面的進步,贊揚19世紀優於歷史上任何時代。耶威利在1950年出版的《進步觀念》一書中寫道:「如果有任何一個觀念是屬 於某一個世紀,至少是由於它被賦予的重要性,或者不管人們是否接受,但卻全都熟悉 它,那麼這個觀念就是進步的觀念,它被認為是歷史的總規律,是人類的未來」。
美國史學家杜威曾經對史學範式演變的現象評論說:「隨著文化的改變,在這種文化 中占統治地位的觀念也要改變,研究、評價和整理史料的出發點必然要產生,於是,歷 史也就要重新改寫。過去沒有重視的材料現在成了論據,因為新的觀點要求解決新的問 題,而新的問題又要求有新的事實材料來進行驗證」。歷史進步觀念的出現的確引 起了西方史學的巨大變革,而這種變革並不是沒有進步意義的。後現代主義者如福柯和 德里達等批判啟蒙理性萬能和歷史決定論的思想並不一定完全正確。

閱讀全文

與英國歷史學家馬考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