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民主義的起源與意義
孫中山三民主義來源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西方進步民主思想,同時也是孫中山回個人與革命同志集體智慧答的結晶。三民主義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產物,是中西優秀文化的凝結,是適合時代要求革命的理論,擔當了歷史所賦予的重任,指導著中國革命的進步與發展,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孫中山和他的三民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魂,在歷史的時空里永放光彩。
意義:
1、公開提出以武裝斗爭的手段來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統治,明確提出反對滿族貴族的民族壓迫,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民主革命精神.
2、推翻封建專制王朝後要建立的是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為資產階級革命指明了前途與方向.
3、土地綱領也體現了資產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的強烈革命願望.所以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它表達了資產階級政治、經濟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願望.
4、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展,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府。
5、對中國舊民主義主義革命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Ⅱ 急求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提出三民主義時的歷史背景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主要包括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民族主義要求中專國民族解放,各屬民族平等,反對帝國主義的殖民政策;民權主義要求主權在民,建立法制國家,人民擁有政權,政府只擁有治權,實行立法、司法、行政、考試、監察五權分立;民生主義要求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節制資本。後來孫中山還在此基礎上,制訂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成為三民主義的根本標志和革命靈魂。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右派反動分子根據需要對三民主義進行了大肆地歪曲。蔣介石把民族主義解釋為「反共抗俄」,自由、平等、博愛等;蔣經國則認為三民主義就是要締造一個均富、安和、樂利的社會;有的人還把它解釋為:「自由、民主、均富」等。這些解釋的實質與孫中山先生的立場是截然相反的
Ⅲ 辛亥革命的歷史事件
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更具有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中國人民「為了建立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在比較更完全的意義上開始了這場革命。由於資產階級和同盟會的組織和領導,提出了比較完整的革命綱領,在廣大工農和其他勞動群眾多種方式反抗斗爭所匯成的革命怒潮中,趕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專制統治,從而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這個共和國產生了一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性質的文獻。雖然這部文獻不久被北洋軍閥廢棄,但經過這次革命,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擊了封建勢力,民主主義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為這樣,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洪憲帝制,張勛的復辟帝制,都是曇花一現,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辛亥革命也為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作了思想准備。辛亥革命也給帝國主義沉重的一擊,雖然資產階級沒有明確提出反帝政治綱領,但正如毛澤東所說:「辛亥革命是革帝國主義的命,中國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為清朝是帝國主義的走狗」。所以列寧把辛亥革命視為「亞洲的覺醒」,但帝國主義利用反動的清政府統治來打破中國人民的美夢。自清政府垮台後,帝國主義妄圖扶植新走狗,但這些「新走狗」都是短命,一個接一個被中國人民打倒在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動勢力對中國人民的壓迫。再深透點講,辛亥革命實際上也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雖然革命失敗了,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國成立後,國內實業團體紛紛成立,開設工廠、設銀行都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裡有了顯著的增大,無產階級隊伍也日益壯大。辛亥革命還打落了亞洲第一個皇冠,具有國際意義。辛亥革命沉重了打擊了帝國主義,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對於世界人民,特別是東方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是個巨大的鼓舞。在中國革命影響下,如一九一三年荷屬爪哇以及其他殖民地,都廣泛掀起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的革命將給亞洲帶來解放,使歐洲資產階級統治遭到破壞。總之,辛亥革命的偉大功績為中國的發展趨勢,鋪開了一條金色的道路。但辛亥革命成功得倉促,到手的乃是不徹底的勝利。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只完成了第一項——民族主義,其他民權、民生長期掛著欠賬。而且就民族主義一項來說,完成的也僅僅是「驅除韃虜」,各個帝國主義勢力原封不動地保存。袁世凱上台後,中國在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下,三民主義成了紙面上的東西,他們掛羊頭賣狗肉,雖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就這一點來看,辛亥革命的成功雖然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但卻是煮了一鍋夾生飯。辛亥革命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反帝反封建任務並沒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敗了。領導這次革命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缺乏明確反帝綱領和具體行動,由於資產階級歷史的局限性,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對帝國主義的本質的認識不清楚。從同盟會到南京臨時政府,他們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他們認為建立資產階級國家,西方是會贊成的,孫中山不僅沒有辨明對帝國主義的所謂「中立」的偽裝,反而在《告各友邦書》中以承認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權益為代價,和帝國主義維持友好關系。資產階級的如此妥協,革命實難繼續下去。資產階級把革命目標只限於反對清朝皇帝,他們認為「清帝退位」就是專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為如此,這恰恰給了那些擅於投機取巧的立憲派和舊官僚以可乘之機,後來袁世凱以清帝退位為交換條件竊取政權,破壞革命,革命派不僅沒能識破袁世凱的反革命兩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凱作為同盟者,這就說明革命派對反對封建主義是不徹底性。辛亥革命的領導者未能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參加斗爭。在同盟會的綱領中,雖然提出「平均地權」口號,但實際上並沒有被全體革命黨人所接受,也沒能找到解決土地問題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實行「平均地權」,從而失去動員農民群眾的作用,既然革命黨失掉農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轉到新軍和會黨。正是由於脫離人民群眾,革命力量才是顯得十分弱小,毛澤東曾指出:「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所以失敗了,因而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勾結下,革命遭到失敗是在所難免的。革命黨人沒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組織的革命武裝,同盟會發動新軍和會黨舉行起義,這兩者畢竟不是革命黨人自己建立的武裝,況且新軍、會黨成員復雜,他們中大多數人接受立憲派和舊官僚,因此,在舊勢力煽動下往往會變成破壞革命的力量,革命黨人缺乏有力的武裝隊伍,很難應付反動勢力的反撲。中國同盟會也沒有建立一條正確的組織路線,因而在組織上是不鞏固的,同盟會內部復雜,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著嚴重的分歧,所以始終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領導核心,這樣一個思想上缺乏信仰,組織上鬆懈無力,內部矛盾重重的政黨。總而言之,革命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這充分地暴露出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當然,也有許多問題是在當時客觀環境下必然會出現的,如封建階級和外國勢力的聯合破壞,迫使革命黨人將國民政府拱手讓給袁世凱;當時農民受封建殘餘思想很深,不可能迅速接受革命思想;革命黨難有建立和掌握一支軍隊的經濟、政治和群眾基礎等。革命也是在與時俱進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績應是它對後來歷次革命的影響,它的成功同時也是失敗的種種原因一直為後來的革命者所借鑒。大膽地說,正是有了辛亥革命開歷史之先河,才會有新中國的建立,民主革命的勝利。所以說,從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敗一半。但從它對後來中國革命的指導和影響來看,是值得我們贊揚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說的那樣是失敗的、不成功的。因此,我認為,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說明了只要不斷地革命下去,勝利終有一天會來臨!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第四,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資產階級革命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很難說有完全徹底的。所謂徹底,只能說是基本徹底。自沉階級革命成功的結果足以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剝削制度代替舊的剝削制度,而剝削制度的更替,並不需要新舊完全徹底決裂,他們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協、融合、並存。許多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貴族頭銜,此即革命不徹底的明顯例子。 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其成就遠遜於西歐、北美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在徹底鏟除封建帝制這一點上,遠勝於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不僅趕跑了清朝皇帝,還是中國綿延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從此永絕。從民元到民六,其間雖經袁世凱帝制自為、張勛復辟,但只不過是兩場短暫的鬧劇,並沒有使民國中斷,更沒有像法蘭西那樣出現兩次帝國、三次共和國的波折。所以說,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答案補充 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其成就遠遜於西歐、北美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在徹底鏟除封建帝制這一點上,遠勝於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不僅趕跑了清朝皇帝,還是中國綿延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從此永絕。從民元到民六,其間雖經袁世凱帝制自為、張勛復辟,但只不過是兩場短暫的鬧劇,並沒有使民國中斷,更沒有像法蘭西那樣出現兩次帝國、三次共和國的波折。所以說,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補充:
革命背景1.《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國人普遍感到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應當推翻 2.改革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為資產主義民主革命准備了一些物質條件3.新式學堂的勃興和留學教育的發展,革命知識分子的隊伍不斷壯大4.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學說是思想武器5.上海和東京成為中國革命知識分子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
補充:
歷史評價有人說,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說,辛亥革命失敗了。但我認為辛亥革命又成功,又沒有成功,是1/2成功,1/2 的失敗。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更具有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中國人民「為了建立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在比較更完全的意義上開始了這場革命。由於資產階級和同盟會的組織和領導,提出了比較完整的革命綱領,在廣大工農和其他勞動群眾多種方式反抗斗爭所匯成的革命怒潮中,趕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專制統治,從而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這個共和國產生了一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性質的文獻。雖然這部文獻不久被北洋軍閥廢棄,但經過這次革命,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擊了封建勢力,民主主義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為這樣,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洪憲帝制,張勛的復辟帝制,都是曇花一現,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辛亥革命也為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作了思想准備。辛亥革命也給帝國主義沉重的一擊,雖然資產階級沒有明確提出反帝政治綱領,但正如毛澤東所說:「辛亥革命是革帝國主義的命,中國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為清朝是帝國主義的走狗」。所以列寧把辛亥革命視為「亞洲的覺醒」,但帝國主義利用反動的清政府統治來打破中國人民的美夢。自清政府垮台後,帝國主義妄圖扶植新走狗,但這些「新走狗」都是短命,一個接一個被中國人民打倒在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動勢力對中國人民的壓迫。再深透點講,辛亥革命實際上也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雖然革命失敗了,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國成立後,國內實業團體紛紛成立,開設工廠、設銀行都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裡有了顯著的增大,無產階級隊伍也日益壯大。辛亥革命還打落了亞洲第一個皇冠,具有國際意義。辛亥革命沉重了打擊了帝國主義,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對於世界人民,特別是東方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是個巨大的鼓舞。在中國革命影響下,如一九一三年荷屬爪哇以及其他殖民地,都廣泛掀起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的革命將給亞洲帶來解放,使歐洲資產階級統治遭到破壞。總之,辛亥革命的偉大功績為中國的發展趨勢,鋪開了一條金色的道路。但辛亥革命成功得倉促,到手的乃是不徹底的勝利。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只完成了第一項——民族主義,其他民權、民生長期掛著欠賬。而且就民族主義一項來說,完成的也僅僅是「驅除韃虜」,各個帝國主義勢力原封不動地保存。袁世凱上台後,中國在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下,三民主義成了紙面上的東西,他們掛羊頭賣狗肉,雖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就這一點來看,辛亥革命的成功雖然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但卻是煮了一鍋夾生飯。辛亥革命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反帝反封建任務並沒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敗了。領導這次革命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缺乏明確反帝綱領和具體行動,由於資產階級歷史的局限性,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對帝國主義的本質的認識不清楚。從同盟會到南京臨時政府,他們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他們認為建立資產階級國家,西方是會贊成的,孫中山不僅沒有辨明對帝國主義的所謂「中立」的偽裝,反而在《告各友邦書》中以承認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權益為代價,和帝國主義維持友好關系。資產階級的如此妥協,革命實難繼續下去。資產階級把革命目標只限於反對清朝皇帝,他們認為「清帝退位」就是專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為如此,這恰恰給了那些擅於投機取巧的立憲派和舊官僚以可乘之機,後來袁世凱以清帝退位為交換條件竊取政權,破壞革命,革命派不僅沒能識破袁世凱的反革命兩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凱作為同盟者,這就說明革命派對反對封建主義是不徹底性。辛亥革命的領導者未能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參加斗爭。在同盟會的綱領中,雖然提出「平均地權」口號,但實際上並沒有被全體革命黨人所接受,也沒能找到解決土地問題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實行「平均地權」,從而失去動員農民群眾的作用,既然革命黨失掉農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轉到新軍和會黨。正是由於脫離人民群眾,革命力量才是顯得十分弱小,毛澤東曾指出:「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所以失敗了,因而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勾結下,革命遭到失敗是在所難免的。革命黨人沒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組織的革命武裝,同盟會發動新軍和會黨舉行起義,這兩者畢竟不是革命黨人自己建立的武裝,況且新軍、會黨成員復雜,他們中大多數人接受立憲派和舊官僚,因此,在舊勢力煽動下往往會變成破壞革命的力量,革命黨人缺乏有力的武裝隊伍,很難應付反動勢力的反撲。中國同盟會也沒有建立一條正確的組織路線,因而在組織上是不鞏固的,同盟會內部復雜,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著嚴重的分歧,所以始終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領導核心,這樣一個思想上缺乏信仰,組織上鬆懈無力,內部矛盾重重的政黨。總而言之,革命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這充分地暴露出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當然,也有許多問題是在當時客觀環境下必然會出現的,如封建階級和外國勢力的聯合破壞,迫使革命黨人將國民政府拱手讓給袁世凱;當時農民受封建殘餘思想很深,不可能迅速接受革命思想;革命黨難有建立和掌握一支軍隊的經濟、政治和群眾基礎等。革命也是在與時俱進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績應是它對後來歷次革命的影響,它的成功同時也是失敗的種種原因一直為後來的革命者所借鑒。大膽地說,正是有了辛亥革命開歷史之先河,才會有新中國的建立,民主革命的勝利。所以說,從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敗一半。但從它對後來中國革命的指導和影響來看,是值得我們贊揚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說的那樣是失敗的、不成功的。因此,我認為,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說明了只要不斷地革命下去,勝利終有一天會來臨!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第四,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資產階級革命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很難說有完全徹底的。所謂徹底,只能說是基本徹底。自沉階級革命成功的結果足以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剝削制度代替舊的剝削制度,而剝削制度的更替,並不需要新舊完全徹底決裂,他們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協、融合、並存。許多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貴族頭銜,此即革命不徹底的明顯例子。 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其成就遠遜於西歐、北美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在徹底鏟除封建帝制這一點上,遠勝於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不僅趕跑了清朝皇帝,還是中國綿延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從此永絕。從民元到民六,其間雖經袁世凱帝制自為、張勛復辟,但只不過是兩場短暫的鬧劇,並沒有使民國中斷,更沒有像法蘭西那樣出現兩次帝國、三次共和國的波折。所以說,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簡單來說辛亥革命1.是中國近代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2.推翻了清王朝;3.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4.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5.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6.人民獲得一些民主和權利;7.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8.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Ⅳ 1924年有什麼重大歷史事件
1、北京政府總統曹錕發布眾議院議員改選令,孫中山在廣州大元帥府主持授勛典禮。
2、湖南教育界在長沙召開平民教育運動遊行大會,北京發生倒高凌代內閣事件。
3、廣州政府謀求財政統一,軍人染指廣州政府禁煙引起風波。
4、孫中山與芝加哥報駐東方記者談話,孫寶琦內閣成立,
5、北京學術界紀念戴震,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
6、列寧逝世,各地悼念列寧逝世,北京大學成立方言調查會。
7、孫中山講演三民主義·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發表宣言。
(4)三民主義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出生人物
1、叢德滋
叢德滋,1924年出生於山東省文登縣橫山區姚家東溝佟家村的一個中農家庭。讀小學時正逢日本侵略者在山東肆意殘殺中國老百姓,在他心中種下了民族仇恨的種子。1940年5月,叢德滋高小肄業,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山東八路軍膠東五支隊特務營,在二連當戰士。他覺悟高,表現好,入伍僅三個月,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馬忠駿
馬忠駿,1924年10月20日生於本溪縣姚家灣子村一個農民家庭。他少時天資聰穎,在校學習勤奮,每次考試都名列榜首。馬忠駿還是個孝順的孩子,祖父早年過世,祖母雙目失明,走路吃飯都有困難。祖母想到誰家走走,多半由忠駿領路。每遇改善生活時,馬忠駿總是先告訴祖母都有什麼菜,問她想吃什麼菜,並往她的碗里夾菜。
3、馮叔瑜
馮叔瑜(1924.6.20- )爆破工程專家。四川省鄰水縣人。194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55年畢業於原蘇聯列寧格勒鐵道運輸工程學院獲科學技術副博士學位。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究員。50年代最早將蘇聯大爆破技術引用到我國鷹廈、川黔、成昆、湘黔等鐵路新線建設中,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協助並組織開展了定向爆破築壩技術的研究。
Ⅳ 三民主義的提出有何歷史意義
歷史意義:
三民主義的核心是推翻滿清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推動了全國革命高潮的到來,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三民主義批判地承襲了農民起義和維新運動的積極內容,從西方借取了民主主義思想素材,成為中國近代社會中具有比較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綱領。
三民主義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表達了人民群眾爭取獨立、民主和富強的願望,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在更完整意義上的開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產生了重大的積極作用。
三民主義由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組成。
民族主義,反對滿清專治和列強的侵略,打倒與帝國主義相勾結之軍閥,求得國內各民族之平等,承認民族自決權。
民權主義,實行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歐美現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權(政權)以管理政府,政府則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試、監察五權(治權)以治理國家。其核心觀念強調直接民權與權能區分,亦即政府擁有治權,人民則擁有政權。
民生主義,其最重要之原則有兩個,一為平均地權(實行耕者有其田),二為節制資本(私人不能操縱國民生計)。
三民主義其實是孫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國近代化的思考與實踐經驗的總結和高度概括,這種思考與經驗上升為理論以後,又對後來孫中山本人及其追隨者的革命行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三民主義是中國人民的精神遺產,是激勵中國人復興中華大力量。然後三民主義有其不可避免的時代局限性。
三民主義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要在中國實施民主立憲的政治制度和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發展的經濟制度,並把兩者緊密結合起來。三民主義指出,真正的「民主」和「民治」,是真正「共有」 和「共享」國有公有經濟利益的前提。
兩者結合起來,國家才有可能走向真正的繁榮富強,人民才有可能享受真正的幸福。三民主義在當時歷史條件所能允許的范圍內反映了中國人民力求使中國由貧弱變為富強的強烈願望,反映了中國人民力圖使中國快速近代化、快速匯入人類世界主流文明的迫切要求。
三民主義還是一種建設近代國家和近代社會的理論。就國家和社會的關系看,民生主義的目標和民權主義的政府建構,是自相矛盾的兩極。民生主義本質上是一個 以培育中產階級為目標的社會改造方案;民權主義設計的卻是個"大政府小社會"模式。
由於理念上的矛盾和缺乏付之實施的條件,社會改造無法實現,而"大政府小社會"模式,則為國家權力擠壓社會自治空間留下隱患。它在爾後實踐中產生的弊端,值得後人思考和總結。
Ⅵ 孫中山的活動反應中國那些歷史事件
1、1894年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
2、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國同盟會,將同盟會綱領闡發為三民主義。專
3、1911年發動屬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4、1912年元旦成立中華民國,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5、1913年發動二次革命,興師討袁。
6、1914年在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
7、1915-1916護國運動,反對袁世凱復辟。
8、1917年護法運動反對張勛復辟。
9、1924年主持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將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實現國共合作。
Ⅶ 孫中山三民主義的主要內容
三民主義(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孫中山所倡導的民主革命綱領。由民族主義(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權主義(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義(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構成,簡稱「三民主義」。是中國國民黨信奉的基本綱領。三民主義的發展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即舊三民主義和新三民主義。它是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遺產。
三民主義反映了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社會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觀歷史進程提出的三大斗爭任務。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這個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的最早的組織的入會誓詞是:「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建立合眾政府」。誓詞同《興中會章程》中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內容,成為民族主義和民權主義的簡要表述。興中會的綱領中第一次劃時代地提出了民主共和國的要求。次年孫中山在廣州起義流產而逃亡國外期間,認真研讀了資產階級社會政治學說,實地考察了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始知徒致國家富強、民權發達如歐洲列強者,猶未能登斯民於極樂之鄉也。是以歐洲志士,猶有社會革命之運動也。余欲為一勞永逸之計,乃採取民生主義,以與民族、民權問題同時解決,此三民主義之主張所由完成也」。通過後來的革命實踐,三民主義得到豐富和發展。在同盟會的政綱中,三民主義被完整地表述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四句話。
民族主義是孫中山首先揭櫫的戰斗旗幟。它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錯綜復雜的民族矛盾——既有帝國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又有以滿族貴族為首的清朝統治集團同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的矛盾,而帝國主義和清朝統治集團正日益勾結起來。
民族主義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反滿」。「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始終是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在清末的戰鬥口號。這不僅由於清王朝是一個由滿族貴族「宰制於上」的封建專制政權,還因為它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反滿」口號所以具有廣泛的動員意義,原因就在於此。避免中國被瓜分、共管的厄運,爭取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是民族主義的另一主要內容。在《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把「外邦逼之」和「異種殘之」並列為民族主義「殆不可須臾緩」的基本原因。「非革命無以救垂亡」,而革命必須「先倒滿洲政府」,民族主義的反對帝國主義壓迫的意義蘊涵於此。
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它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的又一個主要矛盾,即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民權主義的基本內容是:揭露和批判封建專制主義,指出封建的社會政治制度剝奪了人權,因而,決非「平等的國民所堪受」;必須經由「國民革命」的途徑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憲」的共和制度,結束「以千年專制之毒而不解」的嚴重狀態。與這種「國體」的「變革」相適應,關於政體的擘劃也構成民權主義的重要內容。
民生主義是孫中山的「社會革命」綱領,它希望解決的課題是中國的近代化,即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使中國由貧弱至富強;同時還包含著關懷勞動人民生活福利的內容,以及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潰瘍的批判和由此產生的「對社會主義的同情」。孫中山把民生主義的主要內容歸結為土地與資本兩大問題。「平均地權」——「土地國有」是孫中山的土地方案。主要內容為「當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其現有之地價仍歸原主所有,其革命後社會改良進步之增價,則歸於國家,為國民所共享」。孫中山認為這一方案的實施可以防止壟斷,也能使「公家愈富」,從而促進「社會發達」。在有關資本的課題上,孫中山確認「實業主義為中國所必須」。他認為中國的近代化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實業計劃》一書就是發展社會經濟的宏偉藍圖。他把發展社會經濟的途徑歸結為「節制資本」和發展「國家社會主義」,即將「不能委諸個人及有獨占性質」的「大實業」(如鐵路、電氣和水利等)「皆歸國有」,因為這既可「防資本家壟斷之流弊」,又得以「合全國之資力」。民生主義實質上是最大限度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雖然它塗上了主觀社會主義的色彩。
三民主義存在著歷史的局限,主要表現為缺乏明確的、徹底的反帝反封建內容。但是,它批判地承襲了農民戰爭和維新運動的積極內容,從西方借取了民主主義思想素材,成為中國近代社會中具有比較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綱領。三民主義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表達了人民群眾爭取獨立、民主和富強的願望,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在更完整意義上的開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產生過重大的積極作用。
當中國革命歷程進入新民主主義階段時,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和國際無產階級的幫助,「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在民族主義中突出了反帝的課題:「民族解放之斗爭,對於多數之民眾,其目標皆不外反帝國主義而已」;民權主義中進一步揭露了封建軍閥、官僚的暴戾恣肆,對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制度作了某些批判,稱道了「比較代議政體改良得多」的蘇維埃國家「人民獨裁政體」,重申了「主權在民」的原則;民生主義則強調了「耕者有其田」的觀點,闡發了「使私有資本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的思想。新三民主義是舊三民主義的發展,反映了新的歷史特點,表現了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在新的革命階段的進步性,並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礎。
現在金門島上著名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與廈門對岸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標語遙遙相望。
三民主義要點
民族主義:反對列強的侵略,打倒與帝國主義相勾結之軍閥,求得國內各民族之平等,承認民族自決權。 民權主義:實行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歐美現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權(政權)以管理政府,政府則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試、監察五權(治權)以治理國家。其核心觀念強調直接民權與權能區分,亦即政府擁有治權,人民則擁有政權。 民生主義:其最重要之原則有兩個,一為平均地權(實行耕者有其田),二為節制資本(私人不能操縱國民生計)。
三民主義源流及演化
孫中山關於三民主義的書稿在民國11年陳炯明的部隊進攻廣州大總統府時失落,目前可以看到的印行材料,最早的是1905年的〈同盟會宣言〉(即《民報》發刊詞),最晚近的是他在1924年以「三民主義」為題所作的16次講演的紀錄。
初期
同盟會的成立 民國前七年(乙巳年)春,總理由美赴歐,先後在巴黎、柏林宣揚三民主義五權憲法號召留學生,了解革命組織的團體,加入共有七十餘人。七月,總理返日,又以興中會為中心,把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和革命份子聯合一致,八月十二日,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總理為總理,並曾通過總章,發表宣言。 〈同盟會宣言〉的中心內容是四條綱領性的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這可以說是辛亥革命以前三民主義的早期形態,前兩條即當時的民族主義,第三條即當時的民權主義,最後一條即當時的民生主義。 中華民國的名稱,也是同盟會成立時確定的。 在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孫中山指出:「重新來研究國家的現狀,重新來解釋三民主義。」他從1月到同年8月,作了16次講演以闡發三民主義,由黃昌谷全程速記、翻譯。這是他一生宣講三民主義的最後、也是最有系統、最詳盡的篇章。
孫中山為黃埔軍校所寫訓詞開宗明義確立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孫中山在多次講演和宣言中指出:他所領導的政黨和運動須達到三個目的:進行民族革命以實現民族主義,進行政治革命以實現民權主義,進行社會革命以實現民生主義,他又認為最後一個目的,最好用改良的方法逐步實現,而避免一次革命。
孫中山在1924年6月16日於廣州黃埔軍官學校開學典禮中,以三民主義為綱,對該校師生之訓詞,後來成為中華民國國歌。
1929年,在南京完工的中山陵,處在山頂最高峰的祭堂,有3個拱門,分別書寫著「民族」、「民權」、「民生」。
遷台後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三民主義成為蔣中正威權體制下的「黨國意識型態」,大膽島(金門)上著名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與廈門對岸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標語遙遙相望。高級中學及大學中列有三民主義課程,透過此一課程極力推展反共教育,建構中華民國政府的政治正統乃至民族道統的地位,大學及中央研究院在當時都設有三民主義研究所,並以「三民主義」、「國父思想」等不同名稱,列為大學聯考與國家考試的必考科目。在台灣的地名、路名乃至各級學校校歌或多或少都能見到三民、民權、民生、民族等用語。
除了中華民國憲法外,在當時各類教育規章、課程目標都有貫徹三民主義一類文字。解除戒嚴及動員勘亂時期後,相關科目的授課內容逐漸改變,大學內相關課程則逐漸改為中華民國憲法課程,國家考試及大學入學考試則漸次縮減,甚至停考該科目。各三民主義研究所則改名或改組,例如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變更名為國家發展研究所。
負面評價
三民主義的批評者眾多,他們認為孫文的《三民主義》基本上是東抄西湊,自相矛盾,思想極度混亂的產物。
1927年陳炯明所著的《中國統一芻議》提到:「三民主義及其發表之政綱,類皆東抄西襲,絕少獨立之思想,一貫之理論,而於國情亦未適合。(詳細批評,非本論范圍,但國民黨賢者,必知其說,不過頭上有偶像,不敢觸犯耳。如有馬定路德出於其黨,庶有中興之望)。在今日視之,已屬陳腐不堪,亟待修正。有何神聖而必強求青年,桎其心思,梏其趨步耶!」
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
劉宗正批評孫中山有「大漢沙文主義」的思想,例如:「就歷史上說,我們四萬萬漢族是從那一條路走來的呢?也是自帝國主義一條路走來的。我們的祖宗從前常用政治力去侵略弱小民族」(民族主義第四講)、「中國自秦漢而後,都是一個民族造成一個國家」(民族主義第一講)、「就中國的民族說,總數是四萬萬人,當中參雜的不過是幾百萬蒙古人,百多萬滿洲人,百幾十萬回教之突厥人。外來的總數不過一千萬餘人。所以就大多數說 ,四萬萬中國可以說完全是漢人。同一血統、同一語言文字,同一宗教、同一習慣,完全是一個民族。」(民族主義第一講)、「中國四萬萬人是亞洲世界主義,一定要先講民族主義,所謂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把從前失去了的民族主義從新恢復起來,更要從而發揚光大之,然後再去談世界主義,乃有實際。」(民族主義第四講)[1]
孫中山講民族主義時,嚴厲批判馬爾薩斯《人口論》[2],他說中國不是人口過剩,而是人口沒有增加,「我們中國人口在已往一百年沒有加多。以後一百年,若沒有振作之法,當然難得加多。……環看世界各國的情形,在美國增多十倍,俄國增多四倍,英國、日本增多三倍……我們中國卻仍然如故,或者甚至於減少。」「我們民族被世界各國人口增加的壓迫,不久就要滅亡,這是顯然可見的事。」[3]。
三民主義之民權主義
權能區分
孫中山又常以諸葛亮與阿斗的故事說明「權能區分」的重要性[4][5],「歐美現在實行民權,人民所持的態度,總是反抗政府,根本原因就是由於權和能照我所發明沒有分開。中國要不蹈歐美的覆轍,應該要照我所發明的學理,要把權和能劃分清楚。人民分開了權與能,才不致反對政府,政府才可以望發展。」[6]。這些理論的問題點在於孫中山混淆了歐美國家人民的權利(rights),政府的權力(authority),與施政的能力或才能(political ability),殊不知歐美的「阿斗」其實「權」與「能」都有,隨時有「能」,行使其「權」,以更換不適任的「諸葛亮」。最早指出孫文思想這個病理的是日本學者美濃部達吉,後來他的學生宮澤俊義在一九三七年出版的《中華民國憲法草案評析》一書中指出,「現在歐美各民主國家,人民不但擁有孫文所稱的政權,同時有治權,政權與治權並不是兩種不同的東西,他所稱的治權是人民的權力的本質,政權則是人民行使權力的方法。」[7]
西方對三權的集中已非常害怕,孫文卻只怕不是「萬能政府」。他認為可以用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權來防止萬能政府變成獨裁政府。罷免、創制、復決等權利是理論可行,實際上不易實行的。若是罷免的條件訂的很苛,則等於沒有罷免權,如果訂得很寬松,則時時在罷免,民代惶惶不可終日,根本無法專心行使立法權。[8]。
國民大會
孫文發明權能區分,一方面設國民大會為政權機關,一方面設五院為治權機關,偏偏在五院之上又設立總統理治權,如此一來,孫文對共產制度下的人民民主集中制又只引用了一半。這種情況下,國民大會變得很復雜,國民大會若是完全按共產制度來實行,運作的程序,優點和缺點很清楚。但是,在國民大會外另社總統,情況就復雜了。本來,五院是直接歸國民大會管理監督,現在不然,五院分工合作,其上設總統,總統又不具權力指揮五院,只能調停。……一九四六年的政治協商時,張君勱拿出三權憲法,要求國民大會無形化,其權力只剩選舉、罷免總統、副總統,修改憲法,復決立法院所提的憲法修正案…等等。然而,這些權力除選、罷免總統和副總統之外,其他的權力又都受到種種限制,所以,國民大會到底是甚麼,我實在不清楚。[9]
五權分立
孫文採取三權,確認為不好,自己再加上考試、監察兩權,成五權,更重要的是,孫文不採取西方「性惡論」的思想,卻採取「性善論」,讓五權分工合作,造就一個萬能政府,把以性惡哲學為基礎的法律、政治價值觀,一變成以性善為基礎的憲政思想,這種轉變是何等的巨大,整個憲政的架構和運作不同,甚至目標也不同。[10]
考試制度
考試院行使考試權,但考用不能合一,因為它沒有行政權。甚至,連到考多少人都不曉得。所以,後來就陳倉暗渡,在行政院下設人事行政局,當時設立這機構是黑機關,所以就用《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加以合法化,但臨時條款廢除以後,人事行政局又成為黑機關,政府又將它放在《國安三法》中夾帶過關[11]。
監察制度
台灣憲法專家李鴻禧指出「國父孫文發明了監察制度,將屬於立法權中的彈劾權分離出來,另外成立監察院。在國外,彈劾權是國會兩院制的國家才具有的,由下議院提出彈劾,上議院來審判。但是在我國:當監察院提出彈劾後,卻沒有國會可以審判,結果就將它放到司法院,在其下設公務員懲戒委員會。由監察院提起彈劾,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判,這是違背法學、政治學學理的笑話。彈劾是追究政治責任,不是追究法律責任。誰才能追究政治責任呢?一定是民意代表。所以,將監察院改成目前的准司法機關已是大笑話,因為有權追究公務員政治責任的人,一定是人民以及他們所選的民意代表,但現在監察院不是民意代表,居然能代表民意來追究行政機關人員的責任,這些人何德何能?而且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里的成員又是輪調、派任的法官擔任,這些人又不是民意代表,他們又何德何能來審判公務人員是否有行政責任?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我認為台灣未來在司法改革上重新規劃,整個司法問題才能有比較好的解決」[12]
Ⅷ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重大歷史事件和意義
1,1898年,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一場救亡圖存的戊戌變法運動。意義:它是資版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也是近代中國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打擊了封建思想文化,為近代思想啟蒙運動的蓬勃興起開辟了道路,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2,1912年,資產階級革命派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成立了南京臨時政府,隨後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意義: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促進了中國近代社會民主化的進程。
3,1915年,新文化運動,猛烈沖擊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國知識分子在運動中受到了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後期,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台,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了。
用手機打了半天的字,樓主給分吧!
Ⅸ 三民主義的歷史意義
三民主義反映了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時期的社會基本矛盾,概括出了三大歷史任務。
孫中山將西方的人道主義加入到了中國傳統的「仁德」之中,對傳統的「仁德」觀念進行了揚棄式的發展。
他以「自由、平等、博愛」為旗幟,猛烈批判封建舊道德,認為要革封建道德的命,首先必須打倒孔聖人的權威,實現民主革命綱領,即由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構成的「三民主義」,並成為中國國民黨信奉的基本革命綱領。它是中國人民與革命的寶貴精神遺產。
三民主義批判地承襲了農民起義和維新運動的積極內容,從西方借取了民主主義思想素材,成為中國近代社會中具有比較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綱領。
三民主義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表達了人民群眾爭取獨立、民主和富強的願望,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在更完整意義上的開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產生了重大的積極作用。
(9)三民主義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孫中山在廣州起義流產而逃亡國外期間,認真研讀了資產階級社會政治學說,實地考察了資本主義社會制度,通過後來的革命實踐,三民主義得到豐富和發展。在同盟會的政綱中,三民主義被完整地表述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四句話。
所謂「民權主義」,就是要使人民享受平等、自由和幸福的權利;所謂「民族主義」,就是要反抗異族和帝國主義的壓迫,為國家爭自由;所謂「民生主義」,就是要實現經濟平等、節制資本,平均地權、發展國家資本,實行博愛,圖謀民眾之共同幸福。
民族主義是孫中山首先高揚的戰斗旗幟,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民生主義是孫中山的「社會革命」綱領。
Ⅹ 交論文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的歷史背景,內容和歷史意義(2000字)
孫中山所倡導的中國民主革命綱領。由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構成,簡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的發展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即舊三民主義和新三民主義。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其入會誓詞是:「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建立合眾政府」,同《興中會章程》中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內容,成為民族主義和民權主義的簡要表述 。在同盟會的政綱中 ,三民主義被完整地表述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四句話。民族主義的主要內容之一 ,就是反滿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始終是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在清末的戰鬥口號。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基本內容是:揭露和批判封建專制主義,指出封建的社會政治制度剝奪了人權,必須經由「國民革命」的途徑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憲」的共和制度。民生主義希望解決的課題是中國的近代化,使中國由貧弱至富強;同時還包含勞動人民生活福利以及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潰瘍的批判和由此產生的「對社會主義的同情」。民生主義的主要內容為土地 與資本兩大問題 。「 平均地權」——「土地國有」是土地方案。孫中山認為這一方案可以防止壟斷,也能使「公家愈富」,從而促進「社會發達」。在有關資本的課題上,孫中山把發展社會經濟的途徑歸結為「節制資本」和發展「國家社會主義」,既可「防資本家壟斷之流弊」,又得以「合全國之資力」 。實質上是最大限度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雖然它塗上了主觀社會主義的色彩。三民主義存在著歷史的局限,主要表現為缺乏明確的、徹底的反帝反封建內容。但是,它批判地承襲了農民戰爭和維新運動的積極內容,從西方借取了民主主義思想素材,成為中國近代社會中具有比較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綱領,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產生過重大的積極作用。當中國革命歷程進入新民主主義階段時,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和國際無產階級的幫助,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表現了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在新的革命階段的進步性,並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礎。
補充:哥們,你也太過了吧?這樣你還不給分?你知道寫一篇論文要多久不???還真把網路分當現金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