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連雲港歷史博物館

連雲港歷史博物館

發布時間:2021-02-25 02:27:23

1. 連雲港革命紀念館四個柱子帶表示什麼

連雲港市革命紀念館是江蘇省和連雲港市高度重視、傾力打造的大型愛國主義教育專基地。清華大學屬美術學院展示藝術研究所和北京清尚公司承擔了連雲港市革命紀念館陳展的設計布展任務。「連雲港地區革命斗爭史」是該館的最主要的基本陳列——民主革命時期連雲港黨組織、紅色政權和人民軍隊的歷史功勛,革命先輩的不朽業績將永久在這里展出。2011年7月1日該陳列在中國共產黨九十華誕之際隆重開展。2013年,連雲港市革命紀念館景區成功獲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 連雲港市博物館的考古成果


2002年7月8日,連雲港市博物館搶救性發掘整理了一座西漢晚期墓葬,古墓葬的地點為連雲港市海州區雙龍村花園路建設工地。雙龍漢墓的搶救性考古發掘,時間從2002年7月8日至7月19日,發掘墓葬兩處,清理面積為19.7平方米,編號為M1、M2。兩處墓葬分別出土了一批漢代遺物,特別是編號為M1出土了保存完好的漢代女屍「凌惠平」一具,震驚了考古界,此次出土的漢代濕屍,是我國繼湖南馬王堆西漢女屍,湖北荊州漢代男屍之後的第三具漢代濕型古屍,歷史價值和科研價值巨大。
2003年6月份,在來自上海、南京的古屍研究人員及醫學專家的主持下,對漢代女屍「凌惠平」進行了掃描和屍體解剖,為透視「凌惠平」提供了醫學上的依據。掃描表明其左眼球比較完整,腦組織盡管小了,但仍清晰可見。測量結果是身高1.58米,體重24公斤,頭發發根清晰,皮膚除局部有破損,大部分保存完好,肌肉牽拉有彈性和韌性,脊柱很直,足底紋路清晰。解剖結果表明,腦組織萎縮約1/2,但保存完整,大腦額葉溝回清晰,小腦呈碎塊狀,三*神經也保存得非常完好。女屍內臟器官保存完整,雖然都連在一起,但心、肺、肝腸都看得清楚。專家還截取了皮膚、肌肉、肌腱、坐骨神經等切塊或切片,以備進一步研究之用。女屍的肺部呈灰色,似乎存炭類物質,初步分析與她生存的小環境即家庭有關,如家中常用取暖手爐或生爐子等造成室內傳染所致。女屍牙齒保存完好的29顆牙齒,但磨損程度要比現代人大,可能與當時人們大多吃粗硬的食物有關。據對棺液樣本的測試,PH值為7.55弱鹼性,與PH值為5.18的長沙馬王堆漢代墓葬的發現的酸性棺液截然不同。「凌惠平」能在適合細菌生存的鹼性環境完整保存,其原因還需要醫學上更進一步的研究。
雙龍漢墓的發掘,尤其是古屍的發現,對我國及我省的考古有著重要的意義。雙龍漢墓古屍發現於黃淮地區,屬馬王堆類型的濕屍,屍身全部浸泡在棺液中,極為罕見。通過雙龍漢墓古屍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對研究人類學、考古學、解剖學、病理學、植物學、環境保護等學科都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多學科綜合研究,能進行民族的遷移以及周邊地區的人種研究,探究古代人類的生存環境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實物資料。
雙龍漢墓的發現對連雲港市區域文化的研究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大大地豐富了本地區漢代文化的研究內涵,拓展了研究空間,為我們研究漢代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藤花落遺址位於連雲港市國家級開發區中雲鄉諸朝村南部,西距新浦18公里,東距連雲港港口7公里,處於風景秀麗的南雲台山和北雲台山之間谷地的沖積平原上,東經119º20』30」,北緯34º41』00」,海拔高度6—7米。
1988年3月20日連雲港市開發區南經七路施工建高壓電塔挖塔基時發現兩個灰坑,出有石斧、石錛、箭鏃等原始物品,尤其是有件鳥頭狀灰陶鼎足,鳥頭造型雙目一睜一閉,栩栩如生。原中雲鄉文化站站長王繼澄懷疑此物與以鳥為圖騰的東夷少昊部落有關,遂立即通知了市文管會。1996年春在南京博物院主持下,由南京博物院、連雲港市文管會和市博物館組成藤花落遺址考古隊,進行了試掘,藤花落遺址大規模發掘的序幕由此拉開。確定其為一處保存較好的龍山至岳石時期(距今4500—4000年,中國國家文明形成前夜)的聚落遺址。
1998年—2000年又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的大面積鑽探發掘,最終確定藤花落遺址為龍山時期古城遺址:雙重城垣,城內居住、生產、宗教性祭祀遺跡完備而且文化面貌比較單純。非常適合進行長期的聚落考古發掘研究。
遺址發掘期間,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和考古學家俞偉超、張忠培、嚴文明、張學海等人蒞臨工地檢查指導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藤花落遺址因其重要性、代表性和特殊性,榮膺「200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1年藤花落遺址考古發掘項目還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田野考古評審會」上,獲得了唯一的一個二等獎(一等獎空缺)。
對於史前文明,考古學習慣上以一種文化或一種文化典型類型的首次發現地現代地名來命名一系列相同、相似文化。藤花落遺址屬於龍山文化,它的晚期是聚落發展的高峰,而後國家也是在這種發展中孕育而出的。因此,藤花落古城的發現無疑對原始社會末期聚落研究以及國家形成前的最後過渡期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藤花落遺址已揭露面積約4000平方米,鑽探面積逾30萬平方米。發現龍山文化城址、大型台基、居住房址、生活垃圾用灰坑、灰溝、水溝、防護環城壕、水稻田及緊隨龍山文化之後的岳石文化的環壕、灰坑等遺跡200多處。出土玉器、石器、陶器2000多件及發現炭化水稻數百粒。藤花落古城已比較充分反映了史前當地社會組織結構(如等級差別)、人們的精神信仰(如祭祀)、社會生產方式與日常生活等諸多方面豐富的內涵。
尹灣漢墓位於東海縣溫泉鎮尹灣村西南約兩公里的高嶺上。
在清理男性棺陪葬品時,由於棺底淤泥的附著,未見大的錯位和移動現象,但多數木質遺物和漆器早已散亂,無法見其原先放置情形。屍體已經高度腐爛,在清理足部時,一堆散亂的木牘和竹簡暴露出來,根據其上有粘連的織物纖維,我們估計入殮時,它的外面應有方緹包裹。部分竹簡上還有殘留的編繩痕跡,少數竹簡已經斷裂為數節。木牘字體十分清晰,木牘的表面上還呈現出一層淡淡的油光。木牘雖然迭壓在一起,取出時仍有彈性,寫在兩面的字並沒有磨損和粘連的現象。我們十分小心地將這批簡牘一件一件取出,盛在水中。經登記,計木牘23件, 竹簡113枝,這是此次發掘中獲得的最有價值的文物。
經過後來的整理,這些簡牘內容包括: 1、東海郡政府文書檔案:《集簿》、《東海郡吏員總簿》、《東海郡下轄長吏名簿》、《東海郡屬吏設置簿》、《武庫永始四年車器集簿》等六種簿集; 2、術數歷譜:包括《神龜占》、《六甲占雨》、《博局占》、《刑德行時》、《行道吉凶》和元延元年歷譜和元延三年日書等; 3、私人文書:包括贈錢名簿、隨葬譴策、元延二年日記和名謁; 4、漢賦佚篇: 《神烏傅》等。
從出土木牘記載的內容及隨葬的名謁判斷,6號墓男性棺主人姓師名饒,字君兄,生前為東海郡功曹史,卒於西漢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 在漢代郡政府職官中,功曹雖屬百石少吏.但卻居功曹史、五官掾、督郵、主簿居屬吏之首。《漢官儀》曰:「督郵、功曹,郡之極位」。其職責《百官志》本注曰:「主選署功勞」,即職司選舉,掌握人事大權。從出土的郡級政府的主要文書檔案如《上計簿》、《武庫集簿》等皆掌握於其手並帶入墓中的情況判斷,功曹史的職權可能正如《論衡·遭虎篇》所記:「其意以為功曹,眾吏之率」。他可能統領諸曹,不僅掌握職官選舉,甚至也執掌包括上計、武備、錢谷、賦稅等大權。陪葬的名謁中,上自東海、沛郡、琅琊郡守以及容丘、良成諸候,下至五官掾、卒史都遣吏奉謁問疾問安,正顯示其墓主人生前位寵職尊。
發掘工作完全結束後,立即轉入室內對簡牘進行整理和釋讀,從1994到 1996年歷時三年。尹灣漢墓簡牘,從發現到成書出版歷時三載,文易六稿。張政烺先生在鑒定書中的評價是:「從我94年8月初見到這批文物照片到今年結集成書出版,時僅三年,是我多年來所見簡帛書整理中速度最快的高水平的著作」,原中國考古研究所所長徐蘋芳教授認為:「此書釋文准確,達到當前的高水平。」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教授認為此書「在已有的關於漢代簡牘釋文和整理工作中,是一項高水平的成果,完全達到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所要求的標准。」 李學勤先生在《尹灣墓簡牘》出牘鑒定會上指定:「這次《尹灣漢墓簡牘》的出版,屬於整理的成果。研究工作不是一代人兩代人所能完成的。」是的,將這些資料公布於社會,為專家學者的研究活動提供第一手資料,促進歷史和相關學科的發展,就是我們工作的目的和意義。
另外,由連雲港市博物館、中國文物研究所主編的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尹灣漢墓簡牘綜論》也於1999年2月出版發行,其中收集了國內27位學者有關尹灣簡牘研究的專論。1999年4月,由日本國社團法人日本書藝院,編輯發行的《尹灣漢墓簡牘》,選取了尹灣簡牘中有重要書法藝術價值的《神烏傅》等重要簡牘,作為1999年日本書藝院展的特別紀念品,在日本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3. 連雲港市博物館的新館開館

為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味,2002年,市政府決定在市行政中心對面建設一座現代化的博物館新館。經過三年多的建設,2006年7月,佔地45畝,總投資6000多萬元,建築面積13600平方米的現代化博物館新館撥地而起。新館開放時,推出了《文明之光照連雲—歷史文物精品陳列》、《彥涵美術作品展》、《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珍寶展》、《在海一方—連雲港市美術作品展》等四台陳列展覽。
2006年7月28日,市博物館新館(暨彥涵美術館)舉行開館儀式,中國著名版畫家彥涵,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王慧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謝方開,恭王府管委會主任谷長江,市領導王建華、劉永忠、宋開智、仲琨、高有為等參加開館儀式。劉永忠、王慧芬、彥涵、謝方開分別致辭。國家文物局、美國洛杉磯西南博物館、亞利桑那州立博物館、日本每道新聞社、台灣長榮大學、上海博物館等單位紛紛發來賀電。中央電視台、中國文物研究所、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人民美術出版社、中華兒女出版社、上海魯迅博物館、青島博物館、臨沂博物館等有關單位的代表,省、市有關部門的領導以及省內文博界的有關專家和社會各界人士千餘人參加開幕式並觀看了新館展覽。
劉永忠市長在講話中說,新博物館的建成開放是連雲港市文化事業建設的里程碑,對推動全市文化事業的發展和改革必將發揮積極作用。作為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和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連雲港需要一座與構建中的國際化海濱城市、現代化的港口工業城市、山海相擁的知名旅遊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現代化博物館。他衷心希望市博物館以新館開館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創造一流環境,建設一流隊伍,提供一流服務,為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國際化海濱城市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4. 連雲港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求推薦。

連雲港好玩的地方推薦:漁灣風景區、花果山、西雙湖風景區、連島、大伊山。

1、漁灣風景區

漁灣風景區位於雲台山東南,距市區約20公里。這里以瀑布、峭壁、怪石疊化而成,自然景觀十分美。因其自然純凈,淳樸險峻而被遊人稱譽為「江蘇的張家界」。景區自然景觀奇特優美,由瀑布、峭壁、怪石疊化而成,尤其是飛瀑四季不絕。

5、大伊山

大伊山位於灌雲縣城北部,方圓10平方公里,屬泰山支脈,誕生於太古代,距今己有20億年的歷史,由12座山峰組成,最高峰226.7米,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之美稱。景區歷史底蘊深厚,人文景觀眾多,自然風光優美,已建成石佛寺、伊山大佛等景點40多處。

5. 連雲港市紀念館抗日戰爭時期展廳和解放戰爭時期展廳講述了什麼

抗戰時期重點講述1938年3月,駐防連雲港的東北軍57軍112師667團團長萬毅在中共長江局特回派員張文海、谷牧答的介紹下,在隴海公寓光榮入黨,成為中共秘密黨員。112師地下工委委員張文海、谷牧、李欣等在隴海公寓留下了光輝的戰斗足跡以及東海特支成立、連雲港保衛戰、劉少奇與連雲港、八路軍115師在連雲港、新四軍三師與連雲港等革命歷史。
解放戰爭時期主要講述國民黨黃安艦與傘兵三團起義等重要歷史事件
連雲港革命紀念館的歷史陳列主要突出劉少奇、羅榮桓、劉瑞龍、李超時、江上青、谷牧、萬毅等重要歷史人物

6. 連雲港老街的主要景點

這里,誕生了連雲港歷史上第一個市政府辦公樓——原上海大旅社。解放後,被改為了連雲港第三招待所這里,誕生了連雲港國民黨陸軍司令部。這個頗具西式私人別墅,曾於1976年7月25日接待過來連考察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粟裕大將;這里,保存了日軍摧殘中國勞工的血證——十三道房。這是一座人間煉獄,十三排房子,最多的時候擁擠了四五千人,大量的勞工在這里被折磨死。這里,有蜿蜒綿延的盤山公路;這里,有古老斑駁的青石板路;這里,還有你在別處遍訪不到的法國梧桐。 為了讓遊客對老街的歷史與規劃有更為直觀的了解,老街歷史文化館將成為「城市記憶體」,展示連雲港老街的「前世今生」。
連雲港老街歷史文化館作為全方位展示老街的重要場館,反映老街百年的風采,擬集中展示老街印象、老街文化、今昔對比、陽光公示四個專題內容。
老街歷史文化館於2013年9月底完成。老街歷史文化館建設雙管齊下,統籌安排時間進度,一方面加大老街歷史文化館外部改造,一方面加快展品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外部工程於9月完工;老街歷史文化館內部展廳主體布局工程基本完成。為進一步豐富老街歷史文化館的展品,展館組帶著方案走訪老街現有居民、港口老建設者,並通過媒體發布徵集信息。熱心市民向老街贈送了部分反映老街變遷的歷史物品。同時,收集相關歷史老照片,訪問地方知名文人,進一步收集資料和相關實物。 隴海鐵路連雲港歷史博物館位於老連雲火車站的博物館,投資超過1000萬元,2013年9月20日基本建成,10月正式對外開放。
博物館分室內展區和室外展區兩個部分。室內展區共有三層,一、二層為史料展示部分,以大量珍貴的歷史老照片並配以實物,展示隴海鐵路歷經滿清、民國,蹣跚起步、分段修築、艱難延伸,直至新中國成立後才全線貫通的歷程。三層為科普和體驗區,介紹火車誕生、發展的歷史。 室外展區位於博物館東部,將以公園景點的形式呈現, 主要是在老連雲火車站站前廣場展示三個實物火車頭,這三個火車頭分別代表蒸汽機、內燃機、電氣化三個火車發展的不同時代。 新建BRT站台、過街天橋等設施,匯集中國鐵路不同時期、類型及制式的機車車輛。設置火車餐廳用餐,身穿鐵路制服留影,在懷舊的樂曲中眺望繁忙的港口,回想老車站近一個世紀的往事。
博物館的展品徵集工作得到市民的熱烈響應及鐵路部門的大力支持,陸續接收社會各界的大量捐贈展品,有蒸汽火車頭1個、火車貨車廂2節、守車(掛在貨物列車尾部運轉車長乘座的工作車)1節,以及涉及鐵路電務、機務、工務、通信等展品100多件,另有一批珍貴的照片和隴海鐵路債券、大許家車站奠基石、隴海鐵路局長雲台山洞題字、沿途車站速寫等實物。
隴海鐵路連雲港歷史博物館還將兼具科普功能。其中將考慮設置一個4D影院,用現代化的手段模擬乘坐火車的實際感受,開展科普教育。 2013年,連雲港港迎來開港80周年,為此,連雲港市投入6000萬元,建設一座總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設計布展面積1400平方米的特色鮮明的港口博物館。
港口博物館選址確定為連雲港老火車站西半部,在展示內容規劃上,以時間為主線、重大事件史實和史料實物展陳為內容,反映世界港口、中國港口的發展歷史及從秦漢時期到現在的連雲港港口的歷史由來。還將運用現代科技,復原歷史場景和模型製作,將港口博物館打造成為集展示、收藏、教育、科技、旅遊、學術研究於一體,傳承港口歷史、港口文化的館藏基地,體現國際性、專業性、互動性、娛樂性的國際國內領先的專題性現代博物館。
港口面向社會通過捐贈、收購、代管、借用等方式徵集與連雲港港建設和發展歷史有關的實物資料。范圍涵蓋反映連雲港港歷史的重要文獻、文件、手稿、信函、照片、音像、書刊、標語、布告、傳單、勛章、徽章、紀念章、印章、獎狀、證章、證書、證件、牌匾、旗幟等實物資料。反映連雲港港建設發展過程中重大事件的實物及圖片、音像資料。連雲港港建設初期,參與港口建設的創業者珍藏或保留的有紀念意義的生產用具、生活用品以及各種票證等實物。反映連雲港開港80年來港口發展變化的實物及照片等以及反映連雲港港歷史沿革、人文歷史及地理變化狀況的實物及照片等。
港口歷史博物館共有港口源起(秦漢—1905年)、大港初建(1905年—1948年)、港通天下(1933年—2013年)、跨越未來四個展區,分布於一層、二層、三層。它主要以時間為主線,以重大事件和史料實物展陳為內容,反應世界港口、中國港口歷史脈絡史以及連雲港地區港口的歷史由來,特別是連雲港港開港80年以來的發展道路和歷程。除了上述四個展區之外,連雲港港口歷史博物館還將配套遊客商品服務中心、文化創意展示區以及相關的辦公設施(位於展館一層東側)。
原市第三招待所(又稱上海大旅社),位於勝利社區勝利路。民國22年由上海人馬某建,為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築,建築面積861平方米,中式起脊屋頂,紅瓦鋪頂。內有迴廊,正門額上裝飾有中國傳統的「福、祿、壽」三星浮雕(「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前門兩側為龍盤主。民國34年,連雲市政府曾駐此。市長為張振漢,中將軍銜,是唯一一位跟隨紅軍長征的國民黨中將。1949年初,陳毅同志曾派人在此社辦華東青年幹校。2010年公布為連雲港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勝利路中部,為原市政廳遺址,保存有原市政廳建築。現狀為閑置華東石油賓館。由於佔地規模和建築體量相對較大,標志性地位顯著,對市政廳進行文物保護修繕,整體地塊規劃整治為港口文化博鰲論壇綜合體,包括商務會議、文化展示、旅遊服務等復合功能,為連雲港城的重要地標。
創建於1878年的中興煤礦公司,到1936年已成長為擁有3座大型近代化礦井和台棗、台趙、臨棗3條運煤鐵路,兼營中興輪船公司等資產超過千萬元的大型綜合型企業。這塊香氣四溢的「肥肉」,引來日本入侵者垂涎欲滴,並於1938年佔領了中興公司。直到1945年10月25日,鐵道游擊隊受我魯南軍區委派,在津浦路微山湖畔舉行受降儀式,棗庄一帶700餘名日軍低頭繳械投降,棗庄礦區重新回到人民的懷抱……日軍入侵之前,公司辦事機構已遷往武漢,礦井全部停產。1938年4月,中興公司董事會在漢口作出決議;「絕不與日人合作!」並責令連雲港分廠經理浦禹嶠炸毀碼頭、裝煤機等設備,用中興輪船公司「中興號」、「大寶號」、「蓋蓀號」三艘巨輪沉船封港,以阻止日軍的侵略步伐……1949年10月,周總理親切接見了朱啟鈐和黎紹基,詳細詢問了中興煤礦公司和中興輪船公司的情況後說:「中興公司的資本家是愛國的。」1956年9月28日,中興煤礦公司實現公私合營,改稱為公私合營棗庄煤礦;1958年8月16日改為國營棗庄煤礦。如今,在百年中興這方土地上發展起來的棗庄礦業集團公司已成為跨國界、跨行業的現代綜合性大型業,2012年,產煤達2617萬噸,企業收入達512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煤炭基地和全國十大商品煤出口基地。 國民黨連雲港陸軍司令部約建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為石木結構。主體建築兩層,面寬五開間,中部開間約4.5米,兩側兩開間約3.3米,左右對稱。入口朝南,北立面臨海,東、西兩山牆建一層帶門廊披屋,每間寬約3米,門廊分別朝東北、西北向,整個建築跨度為12.9米,東西長24.2米,門廊廊柱直徑53公分,有圓形柱礎與柱帽。屋蓋兩坡落水,機制青平瓦,挑檐約50公分。整體建築石牆為整毛石砌築,水泥砂漿勾凸縫。南、北石牆砌築方式為立砌,每層有過牆石,不超過三層高度找平一次,平砌石較少,原則上每一至二層找平一次,為典型的連雲地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建築方式。東、西山牆石牆砌築方式具有東、西洋風味。由於石牆面寬大,考慮石牆面砌築美學組合圖案效果,增加了平砌石、立砌石、方條石、過牆石的組合,既為構造牢固的需要,又增強了圖案的效果,較為美觀。
該建築至今保存完好,現為駐連部隊使用。1976年7月25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粟裕大將來連視察時曾在此居住。 在連雲港老街勝利路邊上,離原國民黨連雲市市政廳,後又叫「上海大旅社」、連雲港市第三招待所不遠,有一幢二層舊樓和部分民房,它就是原國民黨連雲市港口小學舊址(現連雲郵電局東民房),該校址部分還在,它的前身就是現在的連雲港市臨海路小學,該小學從1932年創辦,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它經歷了民國時期(1932-1936年)、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年),解放戰爭時期(1948-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改革開放時期,從3名教師開始,先後經歷了十九任校長,培養了七十二屆學子,1945-1948年的港口小學校歌,它的詞作者就是當時的校長朱俊林先生,歌詞為「雲台蒼蒼,黃海茫茫,我們的學校,偎依其旁,環境秀麗,港口美風光,在此讀書樂無疆,願各勉勵探討學業莫怠荒,鍛煉身體品行端正,向上向上,莫愧父母和師長,前程萬里浩盪」。據原市八屆政協委員、港口小學二屆畢業生,我的老師朱泗林回憶,解放前的連雲港,有鐵路、公路、碼頭,交通方便,四通八達,歷來為海防軍事要塞。當時原連雲市又是國民黨江蘇省的模範區,統治當局者重視,而共產黨地下工作者也重視。僅在連雲港口小學為數不多的教師中(9名在職教師)就有三位來自山東的丁亞華老師、湖南的劉秋賢老師和江蘇的章家樂老師。他們都是以教師的身份作掩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當時不知,事後方明)。他們利用課堂內授課的形式,字里行間向學生宣講祖國疆土的遼闊,幅員之廣大、物產之豐富,人民應團結起來捍衛她;利用音樂課教唱「義勇軍進行曲」、「大刀歌」、「畢業歌」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幾位平易近人的老師,當時和學生的關系,特別是五、六年級學生的關系密切,至今記憶猶新(章家樂老師曾任江蘇淮陰中學校長、書記,丁亞華老師曾任山東省副省長)。

7. 連雲港市博物館怎麼樣

簡介:連雲港市博物館,成立於1973年5月,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收藏各類文物一萬余件。版2006年7月新館建權成並對外開放,位於市海州區朝陽東路68號,市政府對面,毗鄰市文化藝術中心和市革命紀念館。新館投資6000餘萬元,佔地45畝,建築面積13600平方米。市博物館集中展現連雲港地區上迄舊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時期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8. 連雲港有什麼景點

花果山,蘇馬灣,漁灣,東海溫泉,

閱讀全文

與連雲港歷史博物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