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德國歷史大事年表!安時間順序。謝謝
【德國大事年表】
西元前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
西元9年(中國漢朝),日耳曼戰勝羅馬人。
西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
751-987年 卡洛林王朝800年 查理曼大帝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
843年 查理曼大帝的子孫三分帝國,其中東法蘭克後來形成德意志國家。
911年 第一個德意志國王康拉德登基,為早期封建國家。
962年 奧圖一世(Otto)稱帝,建立「神聖羅馬帝國」。
1092年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1118年 騎士文化的全盛期。
1241年 漢撒同盟成立。
13世紀中期形成封建割據。
1346年 歐洲流行瘟疫。
1386年 海德堡大學創立。
1415年 捷克宗教改革者胡斯(John Huss)被教廷火刑處死
1450年 古騰堡(Jahannes Gutenberg)發明活字印刷術
1517年 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點論綱,揭開宗教革命序幕。
16世紀發生農民戰爭。
1618-1648年 三十年戰爭。
1701年 布蘭登堡選侯國取名為「普魯士王國」
1806年 拿破崙進柏林,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告終。
1815年 拿破崙戰敗,英俄普奧四國同盟,普魯士、奧地利崛起,根據維也納會議組成「日耳曼邦聯」。
1835年 德國第一條鐵路在紐倫堡與Furth之間通車
1848年 德國各地爆發革命。
1862年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為首相。
1866年 普魯士在「七周戰爭」中擊敗奧地利,隔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
1870-1871年 普法戰爭。
1871年 普法戰爭結束,德國擊敗法國,同時兼並了南德諸邦,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以普魯士國王為皇帝。
1914年 德國發起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 戰敗,帝國崩潰,德皇威廉二世退位。
1919-1933年 「威瑪共和國」。
1933年 希特勒上台後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9年 德國發動二次世界大戰。
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戰後,根據波茨坦協定,德國由美、英、法、蘇聯分佔,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
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
1949年 美、英、法控制的西佔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東部的蘇聯占區相應成立了民主共和國,德國正式分裂為兩個國家。
1961年「柏林圍牆」建立,柏林分為東、西柏林。
1989年 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前東德國。10月初,許多東德城市相繼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要求放寬出國旅行和爭取媒體自由等,東德總統旋即辭職。「柏林圍牆」倒塌。
1990年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Kohl)提出實現統一兩德的計劃,1990年10月3日東德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原有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邦,並入了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終告統一。
2. 德國大事年表
西元前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
西元9年(中國漢朝),日耳曼戰勝羅馬人。
西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
751-987年 卡洛林王朝800年 查理曼大帝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
843年 查理曼大帝的子孫三分帝國,其中東法蘭克後來形成德意志國家。
911年 第一個德意志國王康拉德登基,為早期封建國家。
962年 奧圖一世(Otto)稱帝,建立「神聖羅馬帝國」。
1092年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1118年 騎士文化的全盛期。
1241年 漢撒同盟成立。
13世紀中期形成封建割據。
1346年 歐洲流行瘟疫。
1386年 海德堡大學創立。
1415年 捷克宗教改革者胡斯(John Huss)被教廷火刑處死
1450年 古騰堡(Jahannes Gutenberg)發明活字印刷術
1517年 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點論綱,揭開宗教革命序幕。
16世紀發生農民戰爭。 1618-1648年 三十年戰爭。
1701年 布蘭登堡選侯國取名為「普魯士王國」
1806年 拿破崙進柏林,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告終。
1815年 拿破崙戰敗,英俄普奧四國同盟,普魯士、奧地利崛起,根據維也納會議組成「日耳曼邦聯」。
1835年 德國第一條鐵路在紐倫堡與Furth之間通車
1848年 德國各地爆發革命。
1862年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為首相。
1866年 普魯士在「七周戰爭」中擊敗奧地利,隔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
1870-1871年 普法戰爭。
1871年 普法戰爭結束,德國擊敗法國,同時兼並了南德諸邦,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以普魯士國王為皇帝。
1914年 德國發起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 戰敗,帝國崩潰,德皇威廉二世退位。
1919-1933年 「威瑪共和國」。
1933年 希特勒上台後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9年 德國發動二次世界大戰。
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戰後,根據波茨坦協定,德國由美、英、法、蘇聯分佔,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
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
1949年 美、英、法控制的西佔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東部的蘇聯占區相應成立了民主共和國,德國正式分裂為兩個國家。
1961年「柏林圍牆」建立,柏林分為東、西柏林。
1989年 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前東德國。10月初,許多東德城市相繼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要求放寬出國旅行和爭取媒體自由等,東德總統旋即辭職。「柏林圍牆」倒塌。
1990年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Kohl)提出實現統一兩德的計劃,
1990年10月3日東德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原有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邦,並入了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終告統一。
3. 德國的歷史
這個網路可以隨便搜搜,你到這里問,別人也只是去搜了COPY給你
4. 東德和西德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是什麼
東德和西德抄的分裂襲是在「冷戰」時期發生的。在杜魯門主義宣布後,德國首先成為美蘇「冷戰」的主要地點。
1945年7月,雅爾塔條約將德國分為東西佔領區,分別由蘇俄和英美託管,柏林則由二者共同管轄。但是戰後蘇俄與歐美各國關系漸趨緊綳,共管難度大增。
1949年,德國西部和東部分別在美國和蘇聯的支持下,先後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與西德(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政府分別成立。德國分裂。西德是資本主義國家,而東德是社會主義國家。
1961年蘇俄更在冷戰高峰期興建柏林圍牆 (Berlin Wall),以遏止年輕勞動力持續流失。
1990年10月3日,東德並入西德,德國再次統一,結束了長達45年的分裂狀態。兩德統一,雙方同意原西德制定的「基本法」,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作為統一之後的德國稱號。
5. 關於德國的歷史,比如一些重大事件
德國歷史
日耳曼(German)這個民族的稱呼大概是從公元前90年開始,指稱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南部移居中歐的民族。而「德意志」則是這些部族使用的語言,最後才演變成居住地的稱乎,更由此衍生成「德意志帝國」、「德國」。公元8世紀,這個地區在卡爾大帝的統治下日益強盛。
羅馬帝國經過多年征戰,終於在公元前58年將疆域拓展到萊茵河。當時的日耳曼諸蠻族,在賀爾曼(Hermann)的領導下團結起來,於條頓堡森林(Teutoburg Forest)大敗羅馬軍,大家也就以「條頓(Teuton)」之名來稱呼這個民族。條頓民族此後成為羅馬頭痛的地方問題,數次的劫掠終於導致羅馬帝國的敗亡。
法蘭克人趁著日耳曼諸族對付羅馬人時,將勢力伸展到萊茵河谷。三世紀時的查理曼(Charlemagne)帝國幾乎統一了日耳曼諸族。雖說查理曼大帝帶動了行政革新和文化進步,但帝國內部的繼承問題,導致不敵外族入侵,於843年分裂,進入分治的神聖羅馬帝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俗稱的歐洲黑暗時期,卻是地方通俗文學興起時,而日耳曼語的使用也逐漸帶動民族國家的認同。這時期的文學內容主要內容為發揚騎士精神的故事,或是騎士與貴族女子的愛情故事。
德意志民族直至十四世紀哈布斯堡王室( Habsburg)逐漸得勢,日耳曼民族的國家定位也越趨明確。1538年,漢撒同盟(Hanseatic League)的形成,則整合了所有的日耳曼商業城鎮。
公元1517年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發表論文向天主教會挑戰,是宗教改革(Reformation)的先驅,也間接引發了三十年戰爭。馬丁路德在文化上的貢獻,包括重新翻譯聖經,也造成了日耳曼方言的整合,標准高地德語(High German)就此誕生。
宗教改革的影響不只限於信仰活動,也引發社會整體環境的變化。日後的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 1618-48),是日耳曼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大災難,導致人口銳減1/3以上,結束該戰爭的威思法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選侯人數提高至300名,哈布斯堡皇室的權威開始動搖。神聖羅馬帝國至此已有名無實,但仍繼續苟延殘喘150年,政治實權則掌握在林立的地方小君侯手中。
18世紀初,在明君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the Great)的開明專制政權下,日耳曼諸邦中的普魯士王國(Prussia)興起,努力躋身歐洲強國之列。1862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Wilhelm I)任命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為宰相。這位老練的政治家篤信鐵血哲學,作風強悍。他希望建立統一而強大的日耳曼民族國家,而藉由發動對外戰爭,是有效提升內部團結的最好方法。俾斯麥先促使北德統一,再藉由對法戰爭,激勵北德各邦聯的統一,終於形成德意志民族國家。1870年普法戰爭(Franco-Prussian War),德意志大獲全勝,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Emperor Napoleon III)被俘,威廉一世即位為德意志帝國皇帝。
雖說現在的德國以先進的工業技術傲視全球,但德國的工業化卻是從19世紀末才開始加速進行,在短短的40年間,便奠定了良好的工業基礎,然而獨裁的政治制度卻跟不上工業化的腳步,社會上因而產生嚴重的摩擦。為了化解國內的動盪情勢,當政者再度藉由激進地向外殖民發展來移轉焦點。此舉造成德國在歐洲外交上的孤立,與鄰國緊張關系不斷升高。當時德國的軍力在全球堪稱第一,迫使英、法、俄三國不得不訂定協約(Triple Entente)與之抗衡。
公元1914年,奧地利王儲遇刺,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形成德國和奧地利聯合,對抗法、俄、英的局面。新式的武器則造成史無前例的慘重傷亡。德國採取的潛艇無限戰迫使美國也加入戰局,令戰爭前期窘態畢露的協約國起死回生,贏取最後勝利。德國戰敗,德國國王遜位,成立威瑪共和國。戰後的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對德國訂立嚴苛的賠償,並削減德國軍武能力。
公元1929年,世界性經濟大恐荒,加上國家鉅額賠款,導致民不聊生,內政動盪。由希特勒(Adolf Hitler)領導的納粹黨(Nazis),得以藉民族主義獲取大部份德人的認同。藉由多次選舉及政治手段,希特勒終於在1933年1月,由總統興登堡(Hindenburg)任命為總理,取得政權。
1935年希特勒開始施行種族純化法(Racial Purity Laws),剝奪猶太人的德國公民權,禁止「亞利安人(「Aryans」)」與猶太人通婚。他巧妙地運用基督徒與猶太人之間的宗教仇恨和種族優越意識,凝聚大部份人的共識。1942-45年間,6百萬名猶太人慘遭屠殺,這數字占當時歐洲猶太總人口的2/3,其中多數來自波蘭及蘇聯。另有5百萬名其它受害者——戰犯、斯拉夫人、吉普賽人、同性戀者、弱智者及政敵,在納粹集中營遇害。納粹時代的暴行不只是慘絕人寰的悲劇,其恐怖程度遠超過人類所能理解的范疇。
集大權於一身的希特勒,強力擴展軍備。希特勒更進一步片面廢棄凡爾賽條約,擺脫賠款與限武和約,悍然吞並了奧地利,進而侵略捷克。同盟國(Allies)此時對德國的侵略行為尚採取姑息態度。
1939年9月,德國坦克部隊開進波蘭,迫使對波蘭有協防義務的英法兩國對德宣戰,然而德軍的閃電戰(Blitzkrieg)在短短時間內便幾乎席捲全歐,到了1941年,只剩英國仍在負隅頑抗。6月間希特勒毀棄與俄國斯大林(Stalin)的盟約,以破竹之勢入侵蘇聯。初期俄軍雖蒙受重大傷亡,但閃電戰終究不敵俄國的嚴冬,希特勒無視於德軍的折損,堅不撤退,終於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一役成為東線戰事的轉折點。
德軍自北非戰場援助莫索里尼(Mussolini)失利後,便節節敗退。1945年3月,盟軍渡過萊茵河,4月俄軍苦戰之後攻下柏林,希特勒則在兵臨城下之際自戕。
1945年7月,雅爾塔條約將德國分為東西佔領區,分別由蘇俄和英美託管,柏林則由二者共同管轄。但是戰後蘇俄與歐美各國關系漸趨緊綳,共管難度大增。1949年東德(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與西德(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政府分別成立。1961年蘇俄更在冷戰高峰期興建柏林圍牆 (Berlin Wall),以遏止年輕勞動力持續流失。
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雙方同意原西德制定的「基本法」,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作為統一之後的德國稱號。
6. 德國在歷史上曾經分成東德和西德是怎麼回事
東、西德是二戰時根據盟軍和蘇聯各自的佔領區分的,定為美、法、英、蘇四方各佔一份。因為二戰結束是英、法元氣大傷,而美國實力大增,所以實際上等於是美蘇雙方佔領德國的。
1945年5月8日,希特勒無條件投降。按照《克里米亞聲明》和《波茨坦協定》的規定,戰敗的德國將暫由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分區管制。
1949 年5 月12 日,西佔區同意德國議會委員會通過的基本法即「波恩憲法」。9月20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正式成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
同年10月7日,在蘇占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
(6)東德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上個世紀90年代,西德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而東德就要落後的多。以1988年為例,東德人均GDP僅為西德的1/4,平均月工資只及西德的三分之一,科技水平落後於西德20年。
戰後東歐各國開始採用蘇聯模式:忽視輕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模式,工人工資得不到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到了80年代末期,每年都有數十萬的東德人員逃亡西德。
蘇東劇變的浪潮席捲東歐各國,各國開始進行改革,擺脫蘇聯模式的限制,東德作為蘇聯模式的受害者,也想盡快擺脫這種經濟局面,而加入西德或與西德合並無疑是不錯的選擇。
1990年夏季,在專家們的激烈爭論下,東德引進西德馬克,從而導致雙方的經濟及貨幣大聯盟。1990年8月,東德人民議院決議東德並入西德,並於不久後簽署了厚達1100頁的統一合約。
7. 1945年到1989年德國的重大事件
1940年代:冷戰勃發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雅爾塔會談,德國分割佔領
1946年:鐵幕宣言
1947年:杜魯版門主義,馬歇權爾計劃
1948年:柏林封鎖
1949年:
5月6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成立
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成立,兩德分離
1950年代:冷戰的波及,緩和.由於西德總理阿登納提倡的哈爾斯坦原則,兩德處於緊張狀態
1960年代:東西對立激化
1961年:柏林牆建設
1970年代:美蘇緊張緩和.由於西德總理勃蘭特的東方政策,兩德關系正常化,同時加入聯合國
1972年:東西德基本條約
1974年:紀堯姆事件,勃蘭特下台
1977年:德意志之秋
1980,1990年代:冷戰的再激化與終結
1989年:東歐革命
11月9日:柏林牆倒塌
1990年10月3日:東德編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兩德再統一
8. 德國從古至今的歷史
意志(德語:Deutsch)這個詞大約見於公元世紀時期教宗哈德良一世的一份文獻中的Theodiscus一詞,意思是"方言"或"人民的",開始僅指在法蘭克帝國東部地區使用的一種不同於羅曼語和凱爾特語的方言。卡爾大帝(查理曼)死後,帝國分裂,其中東法蘭克和西法蘭克的界限大約相當於羅曼語族和日爾曼語族的界限。東部帝國的居民後來才逐漸產生休戚相關的感覺。
與中國這樣的統一與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國家不同,對於歷史上長期處於民族融合和政治分裂過程中的德意志地區來說,民族、國土、國家常常是相互分離的。因而從德意志歷史整體考察,只有1871年俾斯麥統一德國後,Deutschland這個詞才包含了同一的國土和國家政權的含義,因此,准確地說,只有這之後的歷史才可以稱為「德國史」,之前的歷史只是德意志地區和德意志各民族的歷史。
目錄
早期歷史
近代德國
現代德國
展開
早期歷史
近代德國
現代德國
展開
編輯本段早期歷史
日耳曼時期
考古證據表明,在現今德國國境內,約70萬年前就有人類踏足。從此推測,約50萬前開始,人類就陸續移居於此。
因為缺乏文獻記載,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歷史,並不是太清楚。羅馬帝國最早開始記載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動,但這些日耳曼部落與今天的德意志民族並不相同。當時所謂的日耳曼部
德國
落,是對所有居住於北歐及中歐,使用印度-日耳曼語系的各個部落的統稱。現代的民族學家對這個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約可信的是歐洲較早的居民克爾特人(Kelten)先使用這個名稱來稱呼新移民。而凱撒(Julius Caesar)遠征高盧時,用「日耳曼族」這個名稱來稱呼當時居住在萊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國境內)的各個部落。其後,「日耳曼族」這個概念才逐漸介紹到羅馬人的世界裡。
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包括丹麥)及其臨近地區的一些民族,他們的文化及宗教相當接近,所以成為一個文化圈。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為北歐地區氣候轉壞,該地區的居民開始向南遷移。到西元前450年時,他們分布於萊茵河沿岸,南至阿爾卑斯山以北,東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維斯杜拉河Vistula)的地區之內。到了西元前2世紀,這些民族又開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動,而開始與羅馬世界有較多的接觸。
公元前後,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同企圖征服此地的羅馬帝國不斷發生沖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了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在這次戰役中,日耳曼部落伏擊並消滅了三個羅馬軍團。此後,羅馬人再也沒有真正嘗試過把它們帝國的東部邊界推進過萊茵河。
日耳曼部落雖是以語言、血統、生活習慣、文化及信仰為族群的指標,但因散居之故,個別差異可以相當大。所以西元4世紀起的大規模族群遷移時,並不是整個血緣民族集體行動,而是以較小的氏族組織為單位。歷史學家將這些移動的日耳曼部落約略分成西日耳曼人,東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個大類別。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紀時居住在西起萊茵河,東至衛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達北海的這些族群。
自407年開始的一段時期中,各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過萊茵河並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國。476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民族大遷徙
376~568年,散居羅馬帝國境外的以日耳曼人為主的諸「蠻族」部落大舉強行移居帝國境內,並各自建立國家的歷史過程 。民族大遷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體,部落顯貴 、軍事首領及親兵渴望向外掠奪新的土地和財富;人口自然增長對生產力形成壓力,為了發展畜牧經濟,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遷徙。羅馬奴隸制的危機和帝國的衰落,無力抵禦外族入侵,因而使「蠻族」的武裝遷徙深入帝國腹地。
法蘭克人時期
從509年開始,法蘭克人分為3個部族:薩利安人(Salian)、里普利安人(Ripuarian)和卡蒂人(Chatti, 或黑森人〔Hessian〕)。在428~480年間,薩利安法蘭克人佔領了羅亞爾河以北高盧的大部分地區。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仍然留在德意志和高盧東北部。薩利安人在他們的國王克洛維(Clovis)的統治(481/482~511)下信奉了天主教,克洛維把他的統治權擴大到其他法蘭克人身上,並征服了高盧的其他大部分地區。他的梅羅文加王朝(以他的祖父梅羅文加的名字命名)的繼任者們統治法蘭克人的土地,直至8世紀由加洛林家族代替時為止。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768~814年在位)與教宗(教皇)合作恢復了西羅馬帝國,並把天主教傳播到德意志中部和北部。他的帝國於9世紀中葉解體。
德意志立國
5世紀末,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時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統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操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日耳曼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了後來法德爭斗的根源。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薩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編輯本段近代德國
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國家,中世紀時演變成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帝國自由城市的政治聯合體。
其帝國國祚,因自稱奉天承運,日耳曼人認為追溯為承繼羅馬帝國而來,所以稱之為神聖羅馬帝國。
查理曼死後,西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始終由東法蘭克王國和西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君主輪流擁有。然而,胖子查理於887年被廢黜之後,加洛林帝國自此瓦解,再也沒有統一。自胖子查理之後,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擁有者大多是由教宗加冕的義大利國王,義大利國王的實際統治范圍極其有限,僅限於義大利東北部,而那些國王幾乎是清一色的義大利本土貴族,最後一位本土國王是貝倫加爾一世。
大約在900年,東法蘭克王國地方勢力崛起,形成了四大公國,它們是:薩克森、法蘭克尼亞、士瓦本和巴伐利亞。當加洛林家族的最後一位國王孩童路易於911年去世後,東法蘭克貴族沒有選擇西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家族作為路易的繼任者,而是選舉法蘭克尼亞公爵康拉德為新一任國王。康拉德臨終之時,指定宿敵捕鳥者亨利為繼任者。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在眾多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當中,被推舉為東法蘭克王國國王,亨利去世後其子奧托繼位為東法蘭克國王。962年,東法蘭克國王、奧托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到973年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與皇帝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1512年的科隆帝國會議後頒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同盟軍入侵法國的盟國巴伐利亞,另一隻同盟軍進攻拿破崙控制的義大利。拿破崙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在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打了一場「三皇會戰」。法軍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神聖羅馬帝國的摩拉維亞,同時將同盟軍趕出義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國援軍。12月16日,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普勒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原來的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神聖羅馬帝國,加入邦聯。同時,拿破崙 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等稱號。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的稱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德國人在論述其帝國歷史時,將其定義為「第一帝國」;與後來的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史稱為第二帝國)與希特勒執政時期(1933年-1945年,史稱為第三帝國)加以串連論之。
宗教改革
馬丁·路德為反對贖罪券買賣發表了九十五條論綱,後來在1517年他發起德國宗教改革。
1519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即位。他不單要對抗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還要捲入了對法國及教宗的長期戰爭。他在帝國的地位被削弱,無力阻止宗教改革。
1522年至1526年間,在帝國的某些城市和地區流傳著路德的學說。宗教改革由君主執行。皇帝的弟弟費迪南不能容忍路德的教徒。對此支持新教的領主還一度遊行示威。
14世紀農民就因為生活困苦而爆發起義。在宗教改革期間的1524年至1526年,甚至發展為德國農民戰爭。1525年在閔采爾的領導下,法蘭肯豪斯的地主被廢除。
三十年戰爭
由於德意志是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的主要戰場,其經濟遭到極大破壞,而且戰後諸侯國各割地盤,其內部分裂變成不可逆轉,間接令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黎塞留主政的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阿爾薩斯與洛林,為以後德法爭戰埋下隱患。
普魯士崛起
1701年1月18日,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因支持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在柯尼斯堡被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自此,普魯士作為一個王國才正式存在。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並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再度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
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占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
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滅亡後,德意志邦聯在1815年成立,其中以普魯士和奧地利最強大。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想由自己領導德國統一,後來普魯士漸漸取得領導權。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
1848年革命
1848年巴黎的二月革命推動了德國城邦的三月革命的發生。在奧地利發生巷戰。3月13日梅特涅下台並逃亡到英國。費迪南一世於1848年4月批准新憲法通過並且允許民間組建武裝力量。在匈牙利,義大利和斯拉夫地區爆發了起義,但很快被鎮壓。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迫於民間壓力,修改憲法並且承認人民有集會和言論自由。至於小城邦,如巴登就試圖通過任命自由派分子組成政府這一策略來避免革命。但隨著革命進一步升級,正是薩克森和巴登成為了激進民主革命的中心。
5月初所有城邦進行選舉,推選法蘭克福國民議會代表。但只有六個城邦進行了直選。在國會里既有保守的保皇黨也有自由黨和共和黨人。工人和農民根本就沒有自己的代表。5月18日成立了臨時政府,由臨時國家元首領導。諸侯也承認臨時政府,但臨時政府沒有自己的軍隊,警察和公務員,有名無實。
法蘭克福國民議會需要劃定未來德國的國界。剛開始有人提出大德意志方案。但後來還是決定採用小德意志方案,建立一個不包括奧地利的德國。
1849年3月28日,經過長時間討論,伯多祿教堂憲法終於通過,憲法規定,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建立一個統一的聯邦,立法部門是帝國議會,領導中央政府的則是世襲皇帝。該憲法是魏瑪憲法和德國基本法的基礎。選舉權被進一步確定。
4月2日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遜位後,各城邦都從法蘭克福撤回了代表。德累斯頓和巴登為了推行憲法發生了革命,但最後被鎮壓。少數代表拒絕被召回並且在斯圖加特舉行進一步會議。最後一場革命發生在7月23日拉斯斯塔德。憲法永遠失效了。很多人由於受到政治迫害而逃亡到美洲。
德意志統一
1871年普魯士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一世即位。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沖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
俾斯麥出任首相,這標志著德國統一的開始。1864年普魯士打敗丹麥,收回北方近丹麥邊境的多個領地。1866年普魯士打敗奧地利,迫使奧地利與匈牙利組成奧匈帝國;並合並數個邦,組成北德意志邦聯。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德國南部幾個邦脫離法國控制,至1871年德國宣布完成統一,德意志帝國成立,也稱「德意志第二帝國」。
編輯本段現代德國
一戰時期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俄國。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第十七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逼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逼撤退至波爾多。9月5-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始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1917年2月3日因德國使用無限制潛艇戰,使美國多隻船隻被擊沉,美國與德國斷交。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破獲的齊默曼電報,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根據,於4月6日向德國宣戰。
1918年8月至9月間,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只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嘩變,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11月11日,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悉數推給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還被解除武裝,德國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且不許擁有空軍。但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其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造成德國貨幣瘋狂貶值,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因而引發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德國人為擺脫《凡爾賽條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種種因素配合,以及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終於爆發了規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魏瑪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國徽
戰後的魏瑪共和國是在德國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和平、自由、民主的政權的一次努力。但是,魏瑪政府自一開始就註定了困於經濟問題和本身魏瑪憲法固有的缺陷。開始的幾年,魏瑪共和國不得不忙於處理左翼和右翼相繼發動的叛亂和1923年的嚴重的通貨膨脹。接下來,由於德國與戰時敵人們的關系逐漸緩和和賠償債務的放寬,情況有了些好轉。盟國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秩序和繁榮,全靠總理兼外交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這種繁榮一直延續到1930年來臨的大蕭條之前。
此後,經濟的衰退,加上對1923年超速通貨膨脹的記憶和凡爾賽條約嚴酷的條款引發的民族主義反對聲音,從內外兩方面斷送了魏瑪政府。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SDAP,簡稱納粹)利用了這一現實和不斷增長的失業率。納粹不斷強調民族和種族的問題,並承諾讓失業的人重新獲得工作,他們把德國的許多問題都歸罪於所謂的猶太人的陰謀,甚至宣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是由於內部的通敵造成的。
二戰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額賠款使魏瑪共和國之民主共和政府無法負擔,之後遭遇的經濟大蕭條和未能解決失業、其他社會問題(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動),使許多德國人轉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納粹黨則屬極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諾減少失業人口及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魏瑪共和國的政局開始轉向法西斯化。在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第二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
希特勒執政後,對內開始實行白色恐怖,殘酷鎮壓異己分子,通過沖鋒隊、黨衛軍和蓋世太保及其遍布各地的勞動營和集中營實行法西斯專政。希特勒是通過鼓吹強烈的民粹主義上台的,上台後的他開始了對猶太人瘋狂的種族壓迫。在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後,希特勒聲稱是國會的第二大黨共產黨(也是納粹黨的主要政敵)所為,逮捕了共產黨領袖,動員沖鋒隊將全國所有共產黨黨部佔領並禁止了共產黨員參加3月初的國會選舉,納粹黨贏得了44%的席位,聯合了國家人民黨後又通過脅迫或賄賂的手段,強行通過了《授權法》,只有社會民主黨未贊同,是為德國踏入極權主義的第一步,最終利用《授權法》取締了所有非納粹政黨。
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紐倫堡召開的納粹黨代表大會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國」指稱他所統治下、「國祚千年」的德國。1933年12月1日通過《保證黨和國家統一法》,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4年8月1日通過《德國元首法》等,加強了法西斯獨裁統治。1934年8月2日保羅·馮·興登堡死後,希特勒順理成章地控制德國,廢除總統制,成為德國元首,並派出100,000 名間諜,監察國內的評論家及異見者。
希特勒將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加快重整軍備的步伐。當時,德國總體經濟因納粹黨的戰爭經濟計劃的而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許多政治對手、尤其是共產主義者和一些社會主義者,被送去集中營,據估計,在納粹最初統治的時間里,就有成千上萬政治受害者死去或失蹤。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突破凡爾賽條約的封鎖,宣布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起50萬人的軍隊,次年宣布實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計劃」,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西方各國。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將德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7月武裝參與西班牙內戰。11月25日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公約》。
1938年3月德國吞並奧地利,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希特勒表示「取得蘇德台區以後,德國不再有領土要求」以及英法的綏靖政策的驅使下簽訂《慕尼黑協定》。10月,德國背約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5月22日,德國和義大利於柏林訂立鋼鐵同盟,至此,三國正式結盟,被稱為軸心國。
1939年7月10日,宣傳部長戈培爾正式宣布廢棄使用,改以「大德意志帝國」(Gross-deutsches Reich)取代。
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隨後迅速佔領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1940年,擊敗英法聯軍,並佔領了法國。隨後佔領了南斯拉夫和希臘等國。
二戰末期,根據希特勒遺囑,北部戰區司令鄧尼茨海軍元帥任總統,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但戈培爾在希特勒自殺身亡後隨即自殺,很快鄧尼茨向盟軍投降。
1944年6月6日,美英聯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德意志第三帝國」終結。
冷戰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戰敗,根據戰時波茨坦會議中英、美、法、蘇四國的秘約,決定在德國戰敗後將其一分為四分別由四個戰勝國佔領,並且合組一個最高管理單位同盟管理議會(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來治理德國事務。但由於理念上的差異,在戰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陣營與以蘇聯為主的共產陣營逐漸疏遠,1948年3月時,美、英、法三國在倫敦舉行會議,初步決議要將三國所分別管理的德國領土合並,組成一個德國西部的政權,針對這點蘇聯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並進而宣布著手設立一個東德政權的計劃。
但直接導致東西德分離的導火線,則是發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
東德國旗
方佔領區境內的貨幣重整計劃。當時西方三國佔領區內原本分別發行的貨幣整合為一,但卻排除蘇聯佔領區,發行了西德馬克,而蘇聯佔領區也在短短三日後發行了東德馬克,儼然象徵東西德正式分離。東西德分離後,東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開始,對使用西德馬克的西柏林地區進行封鎖,為期11個月,希望透過此舉達到完全控制整個柏林地區的目的,但卻在西方國家持續以空運方式所進行的柏林空運之支援下沒有實現。在柏林封鎖解除(1949年5月12日)後沒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布正式成立。而東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會主義統一黨(縮寫:SED)一黨專政的社會主義政體。
西德於1955年5月8日加入北約,相對的,由蘇聯扶植、共黨主政的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則加入了華沙條約組織,使得東西德間的交界成為兩大對壘陣營的最前線,冷戰的焦點。
德意志再次統一
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英美蘇法四個佔領國和東西德國)得以實現。東德領土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並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從此覆蓋德國全境,德國統一成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歐共體(後來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
1991年3月15日,四個佔領國正式放棄對其的佔領權。因此除了視為是一個分裂狀態下的獨立國家之外,西德也可被視為是當代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段歷史時期。
根據《柏林/波恩法令》,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為德國的首都,直到1999年聯邦政府才統合完成;而波恩則獲得了聯邦城市的地位,目前有包括國防部、農業部等在內六個聯邦行政部門位於波恩,是德國第二大政治中心。
2005年11月,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領導人安格拉·默克爾當選為德國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
9. 西德統一東德的歷史大概是怎樣的
德國統一的進程
自從德國分裂以後,雖然重新統一德國一直是東、西德乃至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但由於受到整個國際形勢尤其是歐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制約,關於重新統一德國問題一直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80年代末,隨著美、蘇關系的緩和和歐洲政治形勢的變化,德國統一問題再度成為各國輿論關注的焦點,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預言,德國將在10年內實現統一。法國總統密特朗說,德國統一將是本世紀末主要的事情之一,然而德國統一進程的發展之快則大大地超出人們的預料。
1987年,昂納克作為東德領導人首次訪問波恩,揭開了兩國關系中新的一頁。
1987年9月,匈牙利開放了它與奧地利邊界,在此後的幾個月內,先後有50多萬東德人從奧地利進入西德,西德承認這些東德人是它的公民,接著民主德國接二連三地發生全國規模的遊行示威,黨和國家領導人發生重大改組;11月9日,東德開放柏林牆以及同西德的邊界,西方人士認為,民德發生的這些事件,是德國「事實上重新統一的預兆。」
11月28日,西德總理科爾提出了兩個德國統一的10點計劃,在東、西方引起了不同的反響,美國國務院當天立即表示支持科爾的建議,發言人塔特懷勒說:「科爾總理反映了他的人民對德國統一的最深切的願望……,這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爭取的目標」。
東德總理莫德羅斯斷然拒絕科爾的計劃,但建議建立一個鬆散的聯邦,東德政府認為:科爾的計劃幾乎沒有注意到兩個德國的主權和獨立,如果採用「聯邦」一詞,人們就懂得是兩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的存在,2月1日,即莫德羅訪蘇兩天後提出了一項歷史性的兩德統一方案,根據其方案,在統一的德國保持「軍事中立」的前提下,東西德首先簽訂條約,建立把經濟、貨幣和運輸系統統一起來的聯邦。此後兩國建立議會委員會等聯合機構。第三步則是將兩國主權交給已建立的權力機構,最後通過選舉,召開統一的議會會議,制定統一的憲法和決定統一的政府,以德意志聯邦形式統一德國,首都設在柏林。
莫德羅的統一方案大大促進了德國統一的進程,立即引起強烈的反響,科爾發表聲明「堅決拒絕德國中文化的概念」。認為新的德國採取中立政策是危險的,統一的德國應留在西方聯盟內,不能中立化,也不能非軍事化。
美國則強調,必須在德國繼續同北約結盟並不斷加強同歐洲共同體的聯系的條件下實現統一,統一的德國仍應是北約的正式成員,法國也反對德國保持中立。
英國對統一的德國深有戒心,撒切爾夫人強調:「德國的統一不能影響歐洲的邊界和安全。
蘇聯則強調:一個統一的德國留在北約組織內是不能接受的,戈爾巴喬夫還發出警告說,統一後的德國必須尊重歐洲的邊界,任何破壞軍事——戰略均勢的行動都是蘇聯所不能接受的。
波蘭總理馬佐維耶茨基強調,西德應「最終和無條件地承認奧德——尼斯河是波蘭西部邊界,並強烈要求參加關於德國統一的談判過程。
鑒於德國曾是兩次大戰的策源地這一事實,統一後的德國是否會對歐洲各國再次構成威脅,自然是東、西歐國家普遍關心的問題,這也成了德國統一進程中的一個主要症結,但在某種意義上說,蘇聯對德國統一所持的態度則是至關重要的。當然德國統一問題受各種錯綜復雜的地緣政治因素所制約,但統一的列車已經起動,一個統一的,強大的德國將在歐洲重新出現,似乎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1990年7月1日,兩德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第一個國家條約生效後,7月6日,兩德又開始就實現政治統一的第二個國家條約進行談判,並於8月23日鑒署具有歷史意義的兩德「統一條約」,又稱政治條約,或第二個國家條約,條約規定,民德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加入西德。
由於德國統一已大勢所趨,而蘇聯國內的政治形式 卻相當嚴峻,為了減少統一後的德國對它自身安全利益的損害,同時為得到德國的經濟援助,並盡可能為自己在歐洲新格局中爭取一個較為主動的地位,蘇聯由過去反對統一的德國歸屬北約轉而改為採取順水推舟的作法,1990年7月14日至16日科爾訪蘇時,雙方就德國統一問題最終達成協議,雙方宣布統一後的德國將享有「充分的主權」,「它有權獨立地決定屬於哪個聯盟」,協議內容還包括統一後的德國的疆域,3至4年內蘇軍撤出民主德國地區;美、英、法軍隊在此期間留在西柏林,未來德軍最高限額為37萬人;未來德國不得製造、擁有和支配原子、化學和生物武器等。由於統一後德國聯盟歸屬問題得到解決,消除了德國統一外部因素的最大障礙,9月20日,在莫斯科召開的「2+4」外長最後一輪會議上簽訂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其後兩個德國在10月3日實現了統一,這一天,在整個德國,特別在被重新定為首都的柏林,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至此困繞歐洲40多年的德國問題獲得最終解決,這標志著以德國分裂為特徵的歐洲戰後的政治地理格局的結束,而以德國統一為起點的歐洲新的政治地理格局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