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灤縣歷史事件

灤縣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5 01:47:40

『壹』 唐山近代史受到過哪些歷史大事件的影響我是灤縣人,灤縣的更好,我們要寫論文時間緊迫,拜託大家!

詹天佑建設灤河大橋

『貳』 灤縣的歷史

灤縣歷史悠久,早在20萬年前的原始社會已有人類在此生息。唐虞時,為冀州幽州地,商為孤竹,周近山戎,秦漢屬右北平郡,隋屬盧龍,唐設石城、馬城二縣地,遼天贊二年(923年)設州,歷經金、元、明、清、中華民國諸代1935年淪為日偽統治區。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與鄰縣解放區分別組建過豐灤遷、遷灤盧和灤西、灤北等聯合縣。1948年11月29日,縣城解放,1949年3月26日,灤西縣並入灤縣。1954年6月,灤南縣並入灤縣。1958年11月21日,灤縣劃入唐山市,為灤州區。1959年6月23日,復建灤縣。建國後,灤縣屬唐山專員公署所。1983年5月地市合並實行市管縣體制後,灤縣改屬唐山市領導。
灤縣有悠久的文化歷史,早起遼代就建有寺廟、古塔。如灤河沿岸由北向南就曾建有夷齊廟、雪峰寺、偏涼汀、文峰塔等名勝古跡,成為京東一帶有名的名勝風景區。清康熙、乾隆皇帝巡遊到灤時曾留下這樣的詩句:「灤縣境內兩奇勝,夷齊廟與偏涼汀」「覽景目難給,千古此灤州」灤縣還是清末洋務運動的發祥地之一,1893年,詹天佑在灤縣設計並修建了中國第一座鐵路橋——灤河大鐵橋。1911年12月31日,在孫中山的直接策劃下,辛亥灤州起義爆發。河北灤師是一所具有革命傳統的中等專業學校。始建於一九一O年,始稱直隸第三初等師范學堂,後稱河北省第三師范學校。一九二九年建立了中共灤縣縣委,灤師就成為黨的活動中心。

『叄』 在河北省灤縣1985年所作的大事記中抹掉了一個種要的歷史事件是什麼

大大大大在

『肆』 灤南縣古城歷史誰知道

灤南縣簡介 「倴」字,在現代漢語里只有一個用途,即用於稱呼灤南縣人民政府駐地倴城。倴城,是歷史上灤州四大鎮之一,因歷史悠久,經濟繁榮,交通便利,文化發達,地理位置重要而久負盛名。

關於這座歷史古城,清光緒年間重修的《永平府志》、《灤州志》均有如下記載:「倴城,在州(灤州,今灤縣)南六十里,元將那顏倴盞屯糧處,今鎮北遺址尚存。」《灤州志》閭芬溝考中還這樣記載:「倴城為棲糧之所,渠帥那顏倴盞領之……城久圮,遺址尚存。城名倴者,以此為據。」1980年,灤南縣人民銀行基建時,在中大街與文化路交叉口西側清理出一通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七月為保護古城遺址而立的「共遵明禁」石碑,其碑文稱:「倴城,無城也。而以城名,且命名皆有所取。考倴之義,別無所據,憶昔有那顏倴盞者,元將也,豈此地之得名歟,抑得之傳聞……」從上述記載來看,倴城是因元將倴盞曾在此地屯糧集草而得名。

經考證,「那顏」,是蒙古語,漢語譯為「官人」,是蒙古貴族官員的稱謂。「倴盞」,是元初有名的大將塔察兒,《元史》卷一一九有傳,《金史》、《元史》均散見其人。生年不詳,卒於1238年,蒙古許兀慎氏,博爾忽(成吉思汗母親月倫氏的養子,當時號稱四傑之一)的侄孫。自幼充成吉思汗宿衛,任火兒赤。佔領金中都(今北京)後,任燕南大斷事官。從元太宗攻金,下河東各州,破潼關,取陝州、洛陽等地,從圍河中府。四年(1232年)圍金汴京。又總帥各軍圍金哀宗於蔡州(今河南汝南)。次年,滅金。留軍鎮守撫中原。八年,破宋光、息州。同年,受賜五戶絲戶於平陽,又得息州軍民三千戶。後駐兵河東,分置營幕於聞喜縣東鎮南山下。十年攻壽州(今安徽鳳台),死於軍中。

倴盞為什麼要在倴城屯糧集草呢?這個問題要從倴城的地理位置談起。古代,受交通工具的限制,陸路交通十分落後,要解決大批物資的運輸問題,必然要大力發展水上運輸。倴城地處灤河下游,渤海岸邊,地理位置優越,水上交通比較發達。據史籍記載: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析盧龍置馬城縣,以通水運。灤南縣境內最早的馬城縣,就是為了加強水上運輸管理而設置的,可見當時的水運是多麼重要。

我國自古是北方糧食不足,要從南方調撥。唐代,就有一條南糧北調由海上轉道灤河,然後疏散各地的運輸路線。宋、金時代,兩國之間連年戰爭,對峙局面十分嚴峻,南糧北調已不現實。金朝統治者為了解決軍民的吃糧問題,必須從自己的大後方塞外各地運糧到京城,仍以灤河為運道,並將倴城做為棲糧之地。然而,灤河不與倴城相通,就人工開挖了一條運河閭芬溝,匯通灤河、溯河,與倴城北面的通津河相連。《灤州志

『伍』 灤縣的歷史名人

蔣衛平是李大釗的同窗老大哥,是李大釗革命的啟蒙人,是長春日報的創始人,為 護衛中國領土犧牲在黑龍江省,年僅29歲.
李煥章 男,漢族,1905年2月生於灤縣東上五嶺村。1928年參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在他帶領下開辟了灤東革命根據地。曾任豐灤遷聯合縣四總區報國會主任、五分區區長、八總區區長,遷盧青聯合縣縣長,遷安縣縣長、縣委書記等職。全國解放後,他任山海關市第一任市長。1950年調任遼寧省政協處長,宗教事務委員會委員。後任遼寧省工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副主任委員、黨組書記。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遼寧省工商聯黨組書記。
張振宇 男,漢族,1909年10月生於灤縣大門庄。1937年參加長城抗日暴動。1938年7月6日,參加冀東抗日大暴動,任冀東抗日聯軍第五總隊副總隊長兼第一大隊長。在全國解放前,先後任28團營長、遷灤盧聯合縣縣長、豐灤昌樂聯合縣縣長、第四專署副專員、地區黨委常委,第十七和十三專署專員,十三軍分區第一副司令員和十三地委常委。全國解放後,任河北省農業廳廳長、交通部中國汽車運輸總公司經理。1950年10月,赴朝參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一分部副部長、代部長。曾獲二級國際勛章。回國後任青島港務局副局長,秦皇島港務局局長,1961年任唐山專署常務副專員,1973年調任石油部管道局副局長。
吳富恆 男,漢族,1911年3月18日生於灤縣城內。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孔子基金學會副會長、全國外聯文學學會副會長、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會長、全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副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民盟山東省委主任等職。1935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英語系。1940年留學美國哈佛大學,1942年獲碩士學位。回國後任雲南大學英語系主任。1944年加入民社。1946年4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48年9月起任山東師范學院文藝系、文學系主任,校務委員。1950年先後任山東大學副校長、校長。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主編過《文史哲》雜志。1963年創辦了美國文學研究會。著有《文藝學教學與改進意見》、《語義學批判》。譯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美學反對藝術中的自然主義》、《論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的區別》等。
薛慶煜 男,漢族,1913年12月18日生於灤縣北街。1936年畢業於燕京大學醫預系,獲理學士學位。1940年畢業於北平協和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1941年,他經調查研究,認為湖南常德地區的流行鼠疫系日飛機空投食物夾雜鼠疫桿菌所致,遂寫出調查報告,刊於《國際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罪行資料匯編》,它為後來1953年沈陽國際法庭審判侵華日軍進行細菌戰的罪行提供了依據。1943年至1945年,他出任中國駐印度軍新38師及新一軍的上校軍醫處長。1947年任上海國防學院教授兼基本衛生訓練科科長。1949年轉到東北解放區,曾參與大連大學醫學院的籌建並任教授。1977年到呼和浩特市內蒙古醫學任教,1992年任民盟呼和浩特市委員會名譽主任。近著有《醫學英語常用片語詞典》、《鷹揚國威——跟隨孫立人將軍緬甸抗日親歷記》等。
朱俊功 男,漢族,1917年5月生於灤縣石郎庄村。中共黨員。1938年參加冀東抗日大暴動。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冀東抗日聯軍連長、支隊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冀東軍區49團副團長、二團團長、410團團長。全國解放後,歷任武漢市公安總隊副參謀長,荊州軍分區司令員,孝感軍分區司令員,湖北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他先後獲三級自由獨立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
周善芝 男,漢族,1917年6月22日生於灤縣北高家莊。1938年參加冀東抗日大暴動,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至1943年在豐灤遷聯合縣第四區任組宣委員和書記,1943年和1945年先後被送至冀東區黨委黨校和晉察冀邊區黨校學習。曾在熱河省凌原縣、義縣任區黨委書記、組織部長等職。1949年7月以後,先後在中國科學院東北科學研究所、大連工業化學研究所、長春綜合研究所、機械電機研究所、機械研究所、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東北局科學技術委員會任職。1973年調任赤峰制葯廠黨委副書記,1975年調任伊克昭盟喀喇沁旗平庄毛紡廠黨委書記。1977年任遼寧省地震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等職。

吳利仁 男,漢族,1923年5月生於灤縣城內馮家胡同。岩石學家。抗日戰爭勝利後,由北京師范大學地質系轉入北京大學地質系,1949年畢業並考取本系研究生,1950年轉為助教,1953年去蘇聯列寧格勒國立大學地質系攻讀研究生,1958年獲副博士學位。回國後一直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先後任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1984年任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所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所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他曾獲兩項全國重大科技成果獎,一項中科院地質研究所科研成果一等獎。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68篇和專著4部。他還任中國地質學會理事、《岩石學報》主編等。他的名字被載入《澳大利亞和遠東名人錄》、《國際傳記辭典》等,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華 山 原名高連生,男,漢族,1923年9月生於灤縣大高庄村。參加革命後,歷任豐灤遷聯合縣四區助理、八路軍12團游擊第6大隊文書、冀東遷灤盧基幹支隊書記兼副排長、冀東一區隊5連政治指導員、14團政治處主任、冀東13旅供給處政委和78團政治處主任等職。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回國後,歷任133師副師長、137師政委、46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6軍政委、沈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十一大」代表。
梁凱軒 男,漢族,1923年9月8日生於灤縣西新莊營村。中共黨員。1939年參加革命隊伍,歷任班長、排長、幹事等職。1957年入華中工學院學習,1962年畢業獲本科文憑。轉業後,先後任江西省機械廳副廳長,江西省計委、經委主任,南昌市委副書記,江西省副省長。
秦振安 男,漢族,1923年12月29日生於灤縣安各庄。化學博士。1942年隨著國民革命軍援緬,1948年赴美,曾任美國德州休士頓市貝勒醫學院講師。先後發表專業論文14篇,後又主編了《中國皮影戲之主流——灤州影》,宣揚了中華民俗文化。
劉瑞興 男,漢族,1924年8月生於灤縣於家莊。1940年參加革命,初期在本村任青年主任、武裝委員,後升任灤西縣第一、三區青年主任、灤西縣土改工作隊長、灤西縣武委會股長,離開原籍後曾任46軍教導隊中隊長、湖南省衡陽市青工部長、總工會副主席、手工業局局長、工業部副部長、副市長、市委副書記、市長、黨委書記,衡陽市革委會副主任、市委副書記,湖南省湘潭市市委副書記、行署副專員、政協主席等職。
石殿國 亦名劉保華,男,漢族,1924年9月22日生於灤縣東趙莊子村。1939年參加抗日救國會,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村黨支部書記,中心村報國會主任,青救會主任。1945年被派往邊區學習,1946年負責遷西縣的土改試點工作。1948年調任遷安縣委宣傳部長,負責組織「南下」工作團。到達廣西後,任賓陽專署公安處治安科長。後曾任任林縣公安局長,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局科長,公安廳二處副處長,南寧地區公安處處長,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副廳長,雲南省公安廳副廳長等職。1990年獲公安部一級警察金盾榮譽章。
王天仆 男,漢族,1924年11月2日生於灤縣榛子鎮。曾任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1952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1962年發表了「積極推廣利用玉米自交系間雜交種增加產量」論述,指出必須制出適合我國情況的雜交玉米種子。1963年任農業部在內蒙古試創玉米雙雜交種的技術總指揮,主編了全國第一部《玉米雜交制種技術資料》。1965年創造了適合我國農業體制的制種體制。1975年至1988年,在研究玉米雜交種課題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高賴氨酸玉米育種試製成功。
秦 戈 原名楊榮厚,男,漢族,1925年生,灤縣興隆庄村人。1944年在南京大學學習期間,參加了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抗日工作。1946年到晉察冀城工部參加地下工作訓練班,並加入中國共產黨。訓練班結業後,回北京就讀於清華大學。194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政治系。1949年12月任沈陽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教育系主任。1973年調任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著作有《義和團運動史》、《海燕翱翔》等。

『陸』 灤州古城的古城歷史

灤州大地物阜民豐,先後有18位皇帝駕臨於此。當灤河之子伯夷、叔齊以他們最為原始的儒家思想浸潤中原長達兩千多年的時候,在灤河上游,一個游牧民族的女人。

卻在遠眺美麗富庶的生長鮮花和水稻的地方,構築著猖狂而偉大的夢想。蕭燕燕,大遼國景宗皇後,在遼景宗死後,臨朝27年。

在灤河岸邊,這個女人曾經指揮契丹軍馬一次又一次地去撞擊大宋江山。伴隨著刀光劍影,鐵騎聲響,蕭燕燕終於把大遼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推上了巔峰。

金蓮川,灤河源頭一片美麗的草原。在大遼國太後蕭燕燕遺恨梳妝樓200多年後。這里出現了一座繁華的草原城市上都。元世祖忽必烈的發跡之地。

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即大汗位。金蓮川從此成為忽必烈完成成吉思汗的遺願,向南擴張建立元朝的指揮中心。蒙古騎兵的鐵蹄進入大都後,忽必烈沒有忘記灤河,沒有忘記金蓮川。

開平變成了上都,成為元朝的陪都。忽必烈以及後來元朝的統治者們,每年都要來上都避暑狩獵、處理朝政。忽必烈是從灤河源頭入主中原走進大都的。

中國歷史上另一位跨過灤河從北方進入北京的皇帝,卻在政權穩固之後,又回到了灤河岸邊。他就是康熙皇帝。睿智的康熙把目光越過長城投向了灤河。

他要在這條河上一展帝王的抱負。於是,在灤河上游有了木蘭圍場,在灤河中游有了避暑山莊。後期更有乾隆帝多次駕臨灤州,無限美景讓這位偉大的皇帝留下了「千古此灤州」萬代絕句。

(6)灤縣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灤州古城深研灤州千百年悠久歷史,詳讀華夏民族南北融合之美,以研山為骨,以灤水為魂,以人文為韻,以綠林為脈,開發灤州古城並將其打造國家級135—140天景區。

52億元巨資興建灤州古城,氣勢非凡。2000餘畝佔地,興北方盛世之風,載千古聖賢至高品格。以「和」文化為理念規劃古城,整體規劃布局縱向為和,橫為時間軸。

截取三千年歷史煙雲中最鼎盛時代的精華,采擷極具民族融合特色的建築藝術,盛世景象,水繞古城,繁華街市宛如積淀千年的歷史長河,每一步都在領略盛世時代煌煌風韻。

名人薈萃:

1、伯夷叔齊

孤竹國君有三個兒子,長子名允字公信,即後來謚號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達,即後來謚號為叔齊。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齊為嗣子,繼承他的事業。

後來孤竹國君薨,按當時社會常禮,長子應該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卻說:「應該尊重父親生前的遺願讓位與叔齊。」於是他放棄自己繼承王位的權利,逃到孤竹國外。

大家又推舉叔齊作國君。叔齊說:「我若繼承王位,既破壞了禮制,又於兄弟不恭。」也逃到孤竹國外,和他的長兄巧遇在趕往西岐的考察途中。國人立中子繼承了王位。

兩人走到孟津,正趕武王伐紂。兄弟二人不畏強暴,上前拉住武王馬韁說:「你父親死了不在家守孝,還大動干戈,這能稱得上孝道嗎?

你作為商朝的臣民,前去弒殺自己的君主,這能算得上仁義嗎?」周武王身邊的隨從人員要殺掉他們。太公呂尚說:「這是有節義的人啊。」於是攙扶著他們離去。

武王伐商功成,伯夷叔齊隱居求志,不與武周為伍,謝絕周武王的封賞和高官厚祿。至此,夷齊兄弟」採薇而食「,直至餓死首陽山。

2、蕭綽

蕭綽(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機賜姓蕭氏,契丹族,遼朝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

遼景宗繼位後,選為貴妃。969年(保寧元年),被冊封為皇後。971年(保寧三年),生遼聖宗耶律隆緒,後又生三子三女。

982年(乾亨四年),遼景宗崩,遼聖宗繼位,尊蕭綽為皇太後,攝政。983年(統和元年),聖宗率群臣給蕭綽上尊號「承天皇太後」。

986年(統和四年),宋太宗認為遼聖宗年幼而母後攝政,大舉北伐,以收復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

正月,宋軍兵分三路,東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雲州朔州,失敗,宋太宗下令全線撤退。在撤退途中,遼軍俘宋將楊業,後者不降絕食而死。

1004年(統和二十二年)閏九月,蕭綽以索要周世宗收復的關南地為名,大舉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遼軍勢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開封的門戶澶淵。

遼大將先鋒官南京統軍使蕭撻凜在前線察看地形督戰時被射中頭部,當晚死去。遼軍士氣受挫,又孤軍深入,十分疲憊,加之後方宋軍襲擊其後路。

蕭綽利用宋真宗急於求和的心態,與宋朝談判,達成澶淵之盟。 1006年(統和二十四年),遼聖宗率群臣給蕭綽上尊號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法道洪仁聖武開統承天皇太後。

1009年(統和二十七年),蕭綽歸政於遼聖宗,不再攝政。同年十二月,病逝於行宮,享年五十七歲。次年,葬乾陵。

『柒』 今天的灤縣是古時的灤州嗎

是的,今天的灤縣就是古時候灤洲。

2018年9月26日,河北省灤縣撤縣建立灤州市。公元回923年,遼太答祖耶律阿保機設灤州;公元1913年,中華民國政府改灤州為灤縣,設州時間共990年;公元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設縣時間共105年。

灤縣古稱灤州,殷商時期屬黃洛城舊址,是孤竹國所在地,素有「關西第一州」之稱,是河北省唯一一家集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和全國文明縣城於一身的縣級城市,被評為「中國灤河文化之鄉」、「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城市」。

『捌』 灤縣歷史都有哪些

灤縣歷史悠久,早在20萬年前的原始社會已有人類在此生息。唐虞時,為冀版州幽州地,權商為孤竹,周近山戎,秦漢屬右北平郡,隋屬盧龍,唐設石城、馬城二縣地,遼天贊二年(923年)設州,歷經金、元、明、清、中華民國諸代1935年淪為日偽統治區。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與鄰縣解放區分別組建過豐灤遷、遷灤盧和灤西、灤北等聯合縣。

『玖』 灤縣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1、宣永光

2、薛清錄

3、田鶴群

4、李顯庭

5、丁開嶂

閱讀全文

與灤縣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