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1923年發生的歷史事件

1923年發生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5 00:48:44

① 1923年到1972年美國發生什麼歷史事件

包括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大蕭條,20世紀20年代---40年代);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蘇聯冷戰(杜魯門主義);對外的朝鮮戰爭(20世紀50年代);阿波羅計劃(1969)等。
主要的就是這些。

② 1923年是什麼年代 1923年的中國發生了什麼大事

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專動高潮的頂點,罷工最終以失敗屬告終,但它進一步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擴大了黨在全國人民心中的影響。

1923年2月7日在吳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軍蕭耀南借口調解工潮,誘騙工會代表到江岸工會會所「談判」,工會代表在去工會辦事處途中,遭到反動軍隊的槍擊,赤手空拳的工人糾察隊當場被打死30多人、打傷200多人,造成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



(2)1923年發生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頂點。它進一步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擴大了黨在全國人民中的影響。

罷工雖然失敗了,但是工人的生命和鮮血進一步喚醒了中國人民,使他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是中國人民的敵人,必須與之斗爭到底,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③ 求英國1923年到1980年歷史事件列表

史前
公元前250,000年:已知最早人類生活。
公元前5000年:不列顛變為島嶼。
公元前3000年:石器時期人到達不列顛島,可能從伊比利亞(Iberian)半島移入。
公元前2000年:巨石陣建成。
公元前700年:凱爾特人從中歐遷入。
羅馬人佔領時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朱利葉斯·愷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軍入侵不列顛。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厄斯(Claudius)開始率軍征服不列顛。
公元61年:古代英格蘭東部愛西尼人在包迪西亞女王(Boudicca)領導下起義,被鎮壓。
公元119年:哈德良城建成,用以防禦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與丹麥統治時期(公元449-1066年)
公元449-550年:朱特人從日德蘭半島、盎格魯人從丹麥南部、撒克遜人從德國漢諾威附近陸續侵入不列顛。
公元563年:聖科倫巴(St. Columba)在蘇格蘭的愛奧納島建立修道院。
公元579年:聖奧古斯丁(St. Aufastine)到達,使英格蘭人皈依基督教,聖奧古斯丁成為第一任坎特伯雷大主教。
公元779年:奧發(Offa)王率眾修建壕溝防禦威爾士人。
公元843年:肯尼恩·麥克阿爾平恩(Kenneth MacAlpine)統一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公元980-1016年:北歐海盜再次入侵。
公元1017年: 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議會選舉克努特(Kanute)第一位丹麥王——為英格蘭王。

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羅馬人佔領時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朱利葉斯·凱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軍入侵不列顛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厄斯(Claudius)率軍征服不列顛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與丹麥統治時期:公元449年~1066年
公元597年:聖·奧古斯丁到達不列顛,使當地人昄依基督教
公元832~860:肯尼斯·麥克阿爾平統一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諾曼底王朝1066~1154
公元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
公元1086年:發布《末日審判書》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繼承王位,金雀花王朝開始
公元1215年:英王約翰被迫簽署由封建貴族提出的《大憲章》
13世紀初: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創立
公元1277~1288:英格蘭征服威爾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戰爭"
公元1387~1394:喬叟寫作《坎特伯累故事集》
蘭卡斯特王朝1399~1461
公元1413年:蘇格蘭第一所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約克家族與蘭卡斯特家族之間的"玫瑰戰爭"
約克王朝1461~1485
公元1477年:威廉·卡克斯頓出版印刷第一本書
都鐸王朝1485~1603
公元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公元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
公元155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統治英國達45年之久
公元1564年:莎士比亞誕生
公元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公元1603年: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為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
公元1620年:對新教徒的鎮壓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號"抵達美洲
公元1642~1651年:英國內戰爆發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決,克倫威爾宣布共和政體
公元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
公元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設立
公元1685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公元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
公元1698年:倫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公元1707年:英格蘭、蘇格蘭合並,形成"大不列顛王國"
漢諾威王朝1714~1917
公元1721~1742年:羅伯特·沃爾浦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
公元1760~1830年:工業革命
公元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
公元1801年:合並愛爾蘭,"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成立
公元1837~1901年:維多利亞時代
公元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
公元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溫莎王朝1917~
公元1921年:愛爾蘭獨立
公元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公元1952年: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④ 1923-1929年的大事紀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27年)

1月上旬至2月中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聲勢浩大的群眾反帝運動,同武漢政府的外交談判相結合,迫使英國侵略者不得不將漢口、九江英租界交還中國。這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所取得的重大勝利。
1月4日至2月5日,毛澤東回湖南考察農民運動。2月16日,寫信給中共中央,提出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已經不是宣傳而是立即實行的問題。3月,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駁斥了黨內外懷疑和指責農民運動的論調,總結了湖南農民運動的豐富經驗,提出了解決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的理論和政策。
2月19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工人舉行總罷工。21日,總罷工發展為第二次武裝起義。蔣介石的軍隊在上海附近按兵不動,坐視軍閥部隊殘酷地鎮壓起義的工人。起義失敗。
2月,瞿秋白將他同彭述之的爭論,寫成了《中國革命中之爭論問題》的小冊子,批評了以陳獨秀、彭述之為代表的黨內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
3月10日至17日,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在漢口舉行。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聯合起來,挫敗了蔣介石在南昌另立中央的企圖,通過了旨在限制蔣介石個人獨裁的一系列決議。但是,由於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影響,三中全會選舉當時還遠在國外的汪精衛擔任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主要領導職務,並繼續讓蔣介石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隨即以總司令的名義調集嫡系部隊至滬寧一帶,在帝國主義和買辦性的江浙財閥的直接指使和援助下,加緊准備反革命政變。
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周恩來、羅亦農、趙世炎等參加的中央特別委員會領導下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經過30個小時激戰,打敗軍閥部隊,佔領上海。蔣介石的軍隊乘機進駐上海。
3月24日,共產黨員參加領導的北伐軍第六軍、第二軍擊敗敵軍,佔領南京。英美帝國主義的軍艦炮轟南京,發出了加緊干涉中國革命的信號。蔣介石利用總司令的職權,命令第六軍、第二軍開赴江北,調嫡系部隊進駐南京。
3月30日,毛澤東、彭湃、方誌敏和國民黨左派鄧演達等,經湘、鄂、贛、粵、豫等省農民代表聯席會議的選舉,組成全國農民協會臨時執行委員會。這個委員會隨即對發展各地農會組織、擴大農民武裝、建立農村革命政權和解決土地問題等,作了具體部署。
4月1日,汪精衛由德國回到上海,當天蔣介石向他提出兩件事:「一是趕走鮑羅廷,一是分黨」。4月初,汪同蔣介石舉行秘密會議。蔣介石等主張立刻用暴力手段「清黨」;汪精衛則主張在南京召開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來解決共產黨問題。4月5日,陳獨秀和汪精衛會談後發表聯合宣言,說「國民黨領袖將驅逐共產黨,將壓迫工會與工人糾察隊」等等,都是所謂謠言。
4月上旬,中共中央從上海遷往武漢。
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收繳工人糾察隊的武器,捕殺工人和共產黨員 。隨後,廣東、江蘇、浙江等省也相繼發生反革命大屠殺。18日,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反革命的「國民政府」,同武漢國民政府相對立。同時,奉系軍閥和蔣介石相呼應,也在北京捕殺共產黨員。李大釗、陳延年、趙世炎、汪壽華、蕭楚女、熊雄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英勇犧牲。
4月14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發表《關於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告全世界無產者、農民及一切被壓迫民族書》,指出蔣介石已被帝國主義所收買,已成了帝國主義強盜的同夥,工人運動的敵人。
4月16日,周恩來等致電中共中央,建議武漢迅速出兵討伐蔣介石,中共中央的多數人和共產國際都反對這一建議,而跟著武漢國民黨中央主張繼續北伐,希望在北伐中同馮玉祥所部會師,打通同蘇聯的交通線,然後再回過頭來對付蔣介石。
4月19日,武漢國民政府誓師繼續北伐,向河南的奉軍進攻。從4月下旬至5月下旬,北伐軍同奉軍主力激戰於豫南,擊敗奉軍。
4月20日,中國共產黨發表《為蔣介石屠殺革命民眾宣言》,號召人民起來打倒蔣介石。
4月22日,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團於漢口發表宣言,譴責蔣介石是民族的叛徒、帝國主義的工具。
4月25日,武漢舉行了30萬人的反蔣大會。與此同時,兩湖地區許多縣鎮的農民紛紛舉行反帝討蔣群眾大會,江西40萬有組織的農民也聲討蔣介石的反革命罪行。
4月27日至5月9日,中國共產黨在武漢舉行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代表80人,代表黨員57900多人。大會的中心議題是確定黨在緊急時期的任務。大會接受了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七次擴大會議提出的關於中國革命問題的決議案,並根據這個決議案的精神,批評陳獨秀犯了忽略同資產階級爭奪領導權的右傾錯誤,但大會沒有提出任何切合當時實際的糾正右傾錯誤的辦法。大會通過的《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議決案》中雖然指出,五卅運動以來,我們黨「只注意於反帝國主義及反軍閥的斗爭,而忽略了與資產階級爭取革命領導權的斗爭」,以致沒有能夠有效地防止蔣介石的叛變,但對於當時的形勢並沒有作出符合實際的具體分析。議決案把蔣介石的叛變當作整個資產階級的叛變,把民族資產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都當作革命的對象;把已經由汪精衛、唐生智控制的武漢國民黨和武漢政府當作工農小資產階級的聯盟,對汪精衛、唐生智繼續抱有很大的幻想。大會通過的《土地問題議決案》反復強調土地革命的重大意義,認為「在革命的國民政府之下」的幾個省里,可以深入進行土地革命,而不知道在武漢控制政府和國民黨的那一股勢力並不能成為農民運動的支持者。黨的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雖然強調爭取無產階級領導權、建立革命民主政權和實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但是會議對於無產階級如何爭取革命領導權,如何領導農民實行土地革命,如何對待武漢政府和武漢國民黨,特別是如何建立黨領導的革命武裝等問題,都沒有根據當時革命發展的危急局勢,提出有效的具體措施。大會選出29名中央委員和11名候補中央委員,組成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選舉陳獨秀、張國燾、李維漢、蔡和森、李立三、瞿秋白、譚平山7人為中央政治局委員;蘇兆征、張太雷、陳延年、周恩來4人為政治局候補委員;陳獨秀、張國燾、蔡和森、瞿秋白四人(以後又增補李維漢)為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陳獨秀繼續被選為總書記。
5月10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到會代表60餘人,代表團員5萬多人。會議選出新的團中央局,任弼時當選為書記。
5月18日至30日,共產國際執委第八次全會在莫斯科召開,會議通過了《關於中國問題的決議》。會議期間,共產國際給中國共產黨發來指示,要求開展土地革命,沒收地主的土地;並且推動國民政府去支持土地革命,用提拔一批工農領袖參加領導的方法,改造國民黨領導機關;動員2萬左右黨員、5萬革命工農,編成新的軍隊,作為武漢政府的「可靠近衛軍」,以便用來解除不可靠的軍隊的武裝。組織以有聲望的國民黨人為首的革命軍事法庭,懲辦反動軍官。這個指示的實際內容,就是幻想依靠武漢的汪精衛等人採取措施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於6月1日收到這個指示時,鮑羅廷和維經斯基表示一時無法執行,羅易也表示難於實現。6月5日,羅易向汪精衛出示這個指示,第二天又給他一個副本,成為汪精衛分共的一個借口。6月15日,陳獨秀致電共產國際,表示完全同意共產國際的指示,但在短期內不可能實現。
5月21日,在蔣介石、汪精衛唆使下,湖南的國民黨反動軍官許克祥在長沙發動反革命政變(即馬日事變),襲擊湖南省總工會、省農民協會及其他革命組織,捕殺共產黨人、國民黨左派和革命群眾。這個事變是以汪精衛為首的武漢國民黨右派和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黨右派公開合流的信號。
5月,湖南、湖北的農民運動繼續發展,兩省農會會員增加到700多萬人;有些地方的農民群眾自動起來插標分田。許多地主出身的國民革命軍軍官,更加仇視農民運動。夏斗寅、許克祥相繼叛亂後,兩湖的土豪劣紳紛紛反攻倒算。
6月5日,武漢國民政府解除蘇聯顧問鮑羅廷和加倫等140餘人的職務。
6月10日,武漢國民政府汪精衛、譚延(門+豈)、唐生智等在獲知共產國際的5月緊急指示後赴鄭州,與馮玉祥舉行會談,密謀反共。6月20日至21日,馮玉祥同蔣介石等南京國民黨首領在徐州舉行會議,決定反共、反蘇,實行寧漢合作。
6月19日,第四次全國勞動大會在漢口舉行,到會代表400餘人,代表會員290餘萬人。大會號召工人階級同農民、小資產階級結成堅強的同盟,堅決反對蔣介石的叛變,並繼續深入開展革命斗爭。
6月30日,中共中央舉行擴大會議,通過《國共兩黨關系決議案》。決議仍然承認汪精衛等控制的國民黨「當然處於國民革命之領導地位」,決議表示「現在參加政府工作之共產黨分子,為圖減少政局之糾紛,可以請假」,「工農等民眾團體均應受國民黨之領導與監督」,「工農武裝均應服從政府之管理與訓練」,企圖以投降式的讓步來拉住汪精衛。汪精衛更肆無忌憚地煽動「分共」。
7月4日,中共中央常委舉行擴大會。陳獨秀主張:國民革命各軍招兵時,農民協會的會員和自衛武裝可應征加入。毛澤東指出:「不保存武力,則將來一到事變,我們即無辦法。」毛澤東還主張「上山」,並預料「上山可造成軍事勢力的基礎」。
7月12日,根據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指示,中共中央改組,由張國燾、李維漢、周恩來、李立三、張太雷組成臨時中央常務委員會,陳獨秀停職。13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表對政局宣言,譴責武漢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的反動罪行,撤退參加國民政府的共產黨員。同時發表了《國民革命目前行動的政綱草案》,表示中國共產黨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
7月14日,武漢國民黨中央秘密召開了分共會議。國民黨左派傑出代表孫中山夫人宋慶齡曾派代表到會發言,竭力反對分共。但是,汪精衛等不顧宋慶齡等左派的堅決反對,悍然決定了「分共」計劃。當天,宋慶齡發表聲明,堅決抗議武漢國民黨中央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則和革命政策,推行反革命「新政策」。
7月15日,汪精衛召集武漢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正式作出了關於「分共」的決定,公開背叛了孫中山所決定的國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綱領。隨後不久,汪精衛等就和蔣介石一樣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實行大屠殺,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遭到慘重失敗。中共中央臨時常委迅即決定實行武裝反抗,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
8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在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下,黨所掌握和影響的國民革命軍等武裝2萬餘人,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佔領了南昌。這次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地領導革命武裝斗爭和創建人民革命軍隊的新時期。8月3日開始,前委按照中共中央的原定計劃率領部隊陸續撤離南昌。由於缺乏經驗,沒有與江西等省的農民運動結合,起義部隊在南下廣東途中,於9月底10月初在潮汕地區遭到優勢敵軍的圍攻而失敗,保存下來的武裝,一部分轉移到海陸豐地區,繼續堅持斗爭;另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移到福建南部、江西南部和粵贛邊境打游擊。
8月7日,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出席會議的有中央委員10人,候補中央委員3人,中央監委、中央軍委、共青團中央、湖南、湖北的代表八人。共產國際代表羅米納茲和中央秘書處負責人也參加了會議。瞿秋白、李維漢主持會議。會上,首先由羅米納茲就召開這次會議的重要性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報告。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臨時常委會作報告。瞿秋白在報告中分析了當前政治形勢,指出了中央領導機關的右傾錯誤給革命事業帶來的嚴重危害,提出了黨的工作方針和任務。會議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就國共兩黨關系、土地革命、武裝斗爭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會議堅決糾正了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投降主義,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並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當前黨的主要任務。會上,許多同志發言總結大革命的經驗教訓。毛澤東批評黨中央在國共合作中沒有積極去實現無產階級的領導。他指出,今後黨的「上級機關應盡心聽下級的報告」,「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會議選舉了中央臨時政治局,蘇兆征、向忠發、瞿秋白、羅亦農、顧順章、王荷波、李維漢、彭湃、任弼時等9人為委員,周恩來、鄧中夏、毛澤東、彭公達、李立三、張太雷、張國燾等7人為候補委員。8月9日,臨時政治局的第一次會議,選舉瞿秋白、蘇兆征、李維漢為常委。隨後,臨時政治局決定設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方局;並派王荷波、蔡和森赴北方局、張太雷赴南方局工作。
8月22日,宋慶齡在赴莫斯科前發表聲明,重申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譴責「國民黨冒牌領袖們所領導的反動勢力危害了三大政策」的罪行。同年12月14日,國民黨南京政府下絕俄令:「各省之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領事,一律撤銷承認。所有各省之蘇俄營商業機關一並勒令停止營業。」18日,宋慶齡在莫斯科電斥蔣介石,指出蔣等此舉如果實行,將成為歷史上「誤黨誤國之罪人!」
9月,毛澤東作為中共中央特派員被派到湖南,和湖南省委一起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參加起義的部隊有原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警衛團,湖南平江、瀏陽的農軍,鄂南崇陽、通城的部分農民武裝和安源的工人糾察隊等。起義部隊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共5000餘人。毛澤東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盧德銘任起義軍總指揮。9月9日,參加起義的部分工農群眾開始破壞粵漢鐵路線上的岳陽至黃沙街、長沙至株洲的鐵路。11日,湘贛邊界地區開始舉行武裝起義。起義部隊分別從江西省的修水、安源、銅鼓等地出發,會同湖南省平江、瀏陽地區的農軍,准備會攻長沙。起義軍先後取得了老關、醴陵、瀏陽、白沙東門市等戰斗的勝利,佔領了醴陵、瀏陽縣城和一些集鎮。但由於強敵反撲,起義軍在戰斗中相繼失利。毛澤東迅速命令起義部隊第一、三團與第二團余部,到瀏陽的文家市集中。前委在文家市召開會議,決定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並於20日帶領部隊撤離湘東地區,沿羅霄山脈向南轉移。9月29日,起義部隊共1000人左右到達江西省永新縣的三灣村進行改編。經過改編,起義軍從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黨在部隊中建立了各級組織,特別是把支部建在連上,加強了黨對軍隊的領導。10月,起義軍到達井岡山,開始了創建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斗爭。
9月,中共鄂中特委在湖北省沔陽等地領導農民群眾舉行秋收起義。同月,中共瓊崖(即海南島)特委書記楊善集和王文明、馮平、馮白駒等分別領導樂會(今屬瓊海縣)、萬寧、瓊山 、定安、臨高、澄邁等地農民舉行武裝起義,並開始了創建革命軍隊和瓊崖根據地的斗爭。1928年春,工農革命軍改編為紅軍,馮平任總司令。同年夏,成立瓊崖蘇維埃(即工農兵代表會議)政府,王文明任主席。當紅軍在敵軍進攻下遭受嚴重挫折後,在王文明、馮白駒領導下繼續堅持斗爭。
9月1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關於「左派國民黨」及蘇維埃口號問題決議案》,放棄國民黨的旗幟。
9月底至10月初,中共中央陸續遷往上海,並在武漢設立長江局,由羅亦農負責。
10月下旬,中共確山縣委和農軍負責人馬尚德(楊靖宇)在河南省確山縣劉店領導農民起義。起義勝利後,縣委決定正式建立確山農民革命軍,並以劉店為中心堅持游擊戰爭。
10月底至11月初,繼9月廣東省海陸豐起義失敗後,海陸豐地方黨組織,在董朗等率領的南昌起義軍余部編成的工農革命軍第二師配合下,又領導海陸豐及附近地區農民舉行武裝起義。不久,彭湃回到海陸豐,主持中共東江特委工作。陸豐、海豐先後成立了縣蘇維埃政府。1928年1月,由廣州起義軍余部編成的工農革命軍第四師進入海陸豐地區,增強了海陸豐的革命力量。2月底3月初,陸豐、海豐縣城相繼被敵人佔領。隨後,在優勢敵人進攻下,包括海豐、陸豐、紫金等縣的革命根據地遭受嚴重失敗,少數人員轉入附近山區,繼續進行斗爭。
11月,潘忠汝、戴克敏、吳光浩等領導湖北黃安(今紅安)、麻城武裝起義,建立了黃安農民政府和工農革命軍鄂東軍。黃安縣城失守後,一部分隊伍先後轉移到黃陂木蘭山地區和河南光山縣的柴山堡一帶,堅持革命斗爭。同月,中共鄂北特委在湖北省棗陽縣領導農民起義。
11月至翌年春,江西省萬安、泰和、贛縣、興國等地的農民武裝,在中共贛西特委、贛南特委分別領導下,先後舉行武裝起義。
11月9日至10日,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在瞿秋白領導下,於上海召開擴大會議。會議原則上通過了《中國現狀與共產黨的任務決議案》(14日中央常委會議修改審定)等文件,並增選周恩來、羅亦農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這時,在革命處於低潮形勢下,黨的組織和工農革命群眾運動遭到敵人的極大摧殘。共產黨員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近6萬人減至1萬多人。然而這次會議在共產國際代表羅米納茲的「左」傾思想指導下,卻錯誤地認為這時中國革命的性質是所謂「不斷革命」,革命形勢仍在繼續高漲,反對退卻,要求繼續進攻,命令少數共產黨員和群眾去執行毫無勝利希望的武裝暴動的總策略。這種「左」傾盲動主義,在實際工作中給黨造成了許多損失,引起了黨內許多同志的批評和抵制,到1928年初即在許多地方停止執行。同年2月初,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九次擴大會議通過的關於中國問題的決議,也批評了這次「左」傾錯誤。4月30日,中央政治局討論並接受了這一決議案。至此,以瞿秋白為代表的「左」傾盲動主義即在全國實際工作中基本結束。
12月11日,趁粵桂軍閥混戰,粵軍主力離開廣州之機,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和葉挺、黃平(黃平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廣州起義時任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廣州蘇維埃政府人民內務委員和外交委員,後於1932年12月在天津被捕叛變)、周文雍、惲代英、楊殷、葉劍英、聶榮臻等,領導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教導團、警衛團和廣州工人赤衛隊等舉行武裝起義,建立了廣州蘇維埃政府,以蘇兆征為主席(因病未到職,由張太雷代理)。在廣州的蘇聯、朝鮮、越南的部分革命者參加了起義。由於優勢敵人的猖狂進攻和起義部隊沒有及時轉入農村,這次起義遭到了失敗。張太雷英勇犧牲,剩下的部分武裝和人員轉移到海陸豐等地區農村,繼續進行革命斗爭。

⑤ 1912年至1936年中國發生了哪些歷史事件

1、洪憲帝制

1915年春,袁世凱在英、日帝國主義支持下,積極准備改行帝制。8月由總統府美國顧問出面發表文章宣稱共和憲政不符合中國國情,鼓吹君主制。

之後由袁世凱的黨羽作請願團要求改變國體,10月組成袁記國民代表大會,投票表決國體。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接受帝位 ,推翻共和,復辟帝制,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並下令廢除民國紀元,改民國五年(1916)為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

2、五四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3、北伐戰爭

北伐戰爭,是由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國民政府以國民革命軍為主力,蔣介石為總司令於1926年至1928年間發動的統一戰爭。

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在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以後,國民政府內部因對中國共產黨的不同態度而一度分裂,汪精衛和蔣介石決裂,北伐陷於停頓。

寧漢合流後,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並在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加入下,於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張作霖撤往東北並被日本刺殺於皇姑屯,其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至此北伐完成,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北伐結束後,南京國民政府正式統治全中國,成為中國在國際上唯一代表政權。

4、南昌起義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

5、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近代史

⑥ 你們知道1923年有什麼重大事件

1923漢堡工人起義 1923批酒店暴動 1933國會縱火案 1940巴巴洛薩計劃

日本 1923關東大震災 1928三一五事件版 1929四一六事件 1932五一二事件 1936二二六事件 1945長崎權,廣島原子彈爆炸

⑦ 1923至1978中國發生哪些大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五、 現代史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徹底廢除封建剝削制度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6年 四五運動,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改革開放
1992年 鄧小平講話,加快改革開放
1997年 香港回歸
1999年 澳門回歸

1924年1月 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4年 孫中山逝世黃埔軍校成立(5月)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

1925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1927年 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28日 李大釗就義

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國民革命失敗

8月1日 南昌起義

8月7日 八七會議

9月 三灣改編

9日 湘贛邊秋收起義

10月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2月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朱毛井岡山會師

12月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改訂新約運動

1930年 工農武裝割據形成

(--31年)粉碎三次「圍剿」

1931年春 制定土地革命路線

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11月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抗戰

3月9日 長春偽滿州國成立

1933年春 粉碎第四次「圍剿」 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

11月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 華北事變

1月 遵義會議

6月 何梅協定

8月1日 中共發表八一宣言「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0月 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

11月 華北五省自治運動

12月 一二九運動

9日 瓦窯堡會議

1936年1月 東北抗聯成立

10月 紅二、四方面軍長徵到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8日 中共發表抗日通電

8月13日 八一三事變 凇滬會戰(--11月)洛川會議:全民族抗戰

9月 國共合作實現

25日 平型關大捷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

1938年 台兒庄戰役:李宗仁

5月 毛澤東《論持久戰》

10月 廣州武漢失守,抗戰進入防禦階段

1940年3月 汪偽政府在南京成立

下半年 百團大戰

1941年1月 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共開始整風、大生產運動

1943年 敵後根據地局部反攻 豫湘桂戰役(--45年)

1945年4—6月 中共七大召開

8月8日 蘇聯出兵東北

9日 毛澤東《對日寇的最後一戰》

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8-10月 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談判開始

9月2日 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

1946年1月 政協會議召開

6月26日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1947年春 國民黨重點進攻解放區

2月 台灣二二八起義

5月 「三反」運動開始

6月 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反攻

10月 中國土地法大綱頒布

1948年 遼沈戰役開始 淮海戰役開始 平津戰役開始

1949年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召開 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4月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

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年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反右派斗爭開始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反右傾」斗爭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運動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⑧ 求義大利1923年到1990年歷史事件詳細列表

1922年,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當選總理,掌握了政權。

1935年義大利佔領埃塞俄比專亞。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屬義大利與納粹德國以及日本結盟,成為軸心國的一員。

1943年,反對墨索里尼的義大利國王發動政變,逮捕了墨索里尼,並加入同盟國集團,與軸心國作戰。

1946年6月2日,一份關於結束君主制政體的備忘錄標志著義大利共和國的誕生。

1948年1月1日,新憲法生效。義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歐盟成員國,更是八國首腦高峰會議的始創成員。雖然當今歐洲強國為法國和德國,但是義大利亦有積極地參與西歐政經一體化的進程。

⑨ 1917到1923年的思想革命主要是指哪一歷史事件,這一事件的發生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哪些方面的影響

新文化運動或五四愛國運動。。。新文化運動後期誕生了無產階級,五四愛國運動是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台。

閱讀全文

與1923年發生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