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唐朝的著名人物的簡介
1、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說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
2、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唐朝開國皇帝,出身北周貴族,七歲襲唐國公。義寧二年(618年),李淵即皇帝位於長安,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是為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唐軍消滅江南輔公祏勢力,一統天下。
3、詩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謫仙人,別名李十二,唐代詩人,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代表作有《靜夜思》、《將進酒》、《夢游天姥吟留別》等;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
4、孫思邈,漢族,唐朝京兆華原(現陝西耀縣)人,是著名的醫師與道士。他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葯物學家,被譽為葯王,許多華人奉之為醫神。
5、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為武周聖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後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當空」(有另一種寫法,瞾,取其「雙目當空」之意)。
並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國號為周,不是唐。 武則天,是一個頗具歷史魅力的名字,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歷史名人。
㈡ 1920年之後研究唐朝的歷史學家有哪些,以及其主要代表作品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陳寅恪讀書札記》(舊唐書專 新唐書屬之部).
岑仲勉:《隋唐史》,《唐人行第錄》。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丁帙《隋唐以下》。
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汪篯:《汪篯隋唐史論稿》。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
韓國磐:《隋唐五代史綱》,《隋唐五代史論集》.
㈢ 歷史上著名的歷史學家有哪幾位
有司馬遷、班固、陳壽、范曄、司馬光等。
1、司馬遷
司馬遷(前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
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
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過世,班固從京城洛陽遷回老家居住,開始在班彪《史記後傳》的基礎上,與其弟班超一同撰寫《漢書》,後班超投筆從戎,班固繼續撰寫,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
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將軍竇憲率軍北伐匈奴,班固隨軍出征,任中護軍,行中郎將,參議軍機大事,大敗北單於後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銘》。後竇憲因擅權被殺,班固受株連,死於獄中,時年六十一歲。
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
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
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讖緯神學理論化、法典化。
3、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4、范曄
范曄(398—445年),字蔚宗,南陽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人,南朝宋官員、史學家、文學家,東晉安北將軍范汪曾孫、豫章太守范寧之孫、侍中范泰之子。
出身士族家庭,博覽群書。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劉裕即位後,出任冠軍長史,遷秘書丞、新蔡太守;
元嘉九年(432年),得罪司徒劉義康,貶為宣城太守,開始撰寫《後漢書》,遷寧朔將軍。
元嘉十七年(440年),投靠始興王劉浚,歷任後將軍長史、南下邳太守、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隨從孔熙先擁戴彭城王劉義康即位,事敗被殺,時年四十八歲。
一生才華橫溢,史學成就突出。著作《後漢書》,博採眾書,結構嚴謹、屬詞麗密,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前四史」。
5、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
名列「元祐黨人」,配享宋哲宗廟廷,圖形昭勛閣;從祀於孔廟,稱「先儒司馬子」;從祀歷代帝王廟。
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范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班固
㈣ 全世界比較知名的歷史學家有哪些
、特奧多爾·蒙森克里斯蒂安·蒙森(德語: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1817年11月30日-1903年11月1日),德國古典學者、法學家、歷史學家、記者、政治家、考古學家、作家,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關於羅馬歷史的作品對當代的研究仍十分重要。他也是一個突出的政治家,曾是普魯士和德國的國會會員。他對羅馬法和債法的研究對德國民法典有著重大的影響。
2、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他曾被譽為「近世以來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對歷史有其獨到的眼光,他的12冊巨著《歷史研究》講述了世界各個主要民族的興起與衰落,被譽為「現代學者最偉大的成就」。由於他的伯父也是一位歷史學家,專門研究經濟發展史,也叫阿諾德·湯因比,為了區分兩者,人們通常都稱呼二人的全名,以免混淆。
3、詹姆斯·哈威·魯濱遜詹姆斯·哈威·魯濱遜(JamesHarvey Robinson,1863.6.29-1936.2.16)美國歷史學家,20世紀初美國「新史學派」的奠基人和倡導者。他曾兼任美國歷史協會主辦的「美國歷史評論」副主編,1929年他當選為美國歷史學協會主席,1936年在紐約去世。
4、克羅齊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1866—1952)又譯柯羅齊。義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新黑格爾主義的主要代表之一。1883年在羅馬上大學。20世紀20年代形成自己的新黑格爾哲學體系。1903年起主編《評論》雜志。1920—1921年任教育大臣。政治思想上一直是義大利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領袖人物。哲學上深受黑格爾影響,但認為黑格爾的唯心主義不夠徹底。他把精神作為現實的全部內容,認為除精神之外單純的自然是不存在的,哲學就是關於精神(全部存在著的現實)的科學,即純粹的精神哲學。他的美學思想主要體現在《美學原理》中。
5、津田左右吉津田左右吉,歷史學家。日本古代史研究第一人。岐阜縣出身。1891年東京專門學校畢業。畢業後,成為滿鐵研究員,接受白鳥庫吉的指導。1945年後他開始享譽日本學術界,1947年成為日本學術院院士,1949年被天皇授予文化勛章,1951年獲文化功勞獎,1960年被美濃加茂市授予名譽市民。他的否定神話的「津田史觀」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歷史學的主流。日本史學家對津田左右吉推崇備至,奉他為歷史學的巨匠。
6、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著名哲學家、文學家,斯賓格勒於1880年出生於一個郵政官員的家庭,先後在慕尼黑、柏林、哈雷等地求學,最後以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德文:Der metaphysische Grundgedanke der Heraklitischen Philosophie, The Metaphysical Fundamental Thought in Heraclitean Philosophy)為博士論題於1904年4月6日在哈雷-維滕貝格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畢業後先是在中學任教,後專事學術研究和私人寫作。主要著作除了前面提到的《西方的沒落》之外,還有《普魯士的精神與社會主義》、《人與技術》等。
7、費爾南·布羅代爾費爾南·布羅代爾(1902 —1985 ),法國歷史學家,年鑒學派的的第二代代表人。提出了著名的長時段理論。主要著作有《菲利普二世時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地區》、《法國經濟社會史》、《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及《資本主義論叢》。
8、勒芬·斯塔夫羅斯·斯塔夫里阿諾斯勒芬·斯塔夫羅斯·斯塔夫里阿諾斯,希臘族,美國男學者、教授、歷史學家,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畢業於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在克拉克大學獲文科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歷史教授、西北大學的榮譽教授和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斯塔夫里阿諾斯博士曾因傑出的學術成就而榮獲古根海姆獎、福特天賦獎和洛克菲勒基金獎。斯塔夫里阿諾斯教授於2004年3月23日在美國加州荷亞去世。
9、錢穆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江蘇無錫人,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是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10、赫伊津哈赫伊津哈,荷蘭文化史學家。1891年考入格羅寧根大學學習文學和梵文,1915年起任萊頓大學教授,1932年任校長。1942年被德國納粹逮捕囚禁,1945年荷蘭解放前夕病逝。通過描述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強調指出世界文化的相互關聯。主要著作有《我的歷史之路》、《中世紀的衰落》、《明天即將來臨》、《游戲的人》等。
11、伊曼紐爾·莫里斯·沃勒斯坦伊曼紐爾·莫里斯·沃勒斯坦(1930年9月28日—),美國學者。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任教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厄姆頓分校社會學系。著名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國際政治經濟學家,新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體系理論的主要創始人。主要著作有《現代世界體系》、《歷史資本主義》、《知識的不確定性》等。
12、費正清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美國籍,盎格魯-撒克遜人,1907年5月24日出生於美國南達科他州,1991年9月14日逝世於美國劍橋,享年84歲。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斗,「頭號中國通」,哈佛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生前歷任美國遠東協會副主席、亞洲協會主席、歷史學會主席、東亞研究理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還曾是美國政府雇員、社會活動家、政策顧問。費正清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長達50年,從他進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絕大部分都是論述中國問題的。
13、陳寅恪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14、陳垣陳垣(1880.11.12-1971.6.21),漢族,廣東新會人。字援庵,又字圓庵,出身葯商家庭。中國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及《通鑒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論文集》行世。與陳寅恪並稱為「史學二陳」,二陳又與呂思勉、錢穆並稱為「史學四大家」。他的許多著作成為史學領域的經典,有些被翻譯為英、日文,在美國、德國、日本出版,毛澤東主席稱他是「國寶」。
15、呂思勉呂思勉(1884.2.27—1957.10.9),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語)。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代校長。1951年入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為歷史學一級教授。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等。
㈤ 唐代史學的發展是怎樣的
唐代史學,有比較重大的發展,一為官修史書制度的確立,二為史學著作中出現新的創作。
中國早在奴隸社會即已設立史官,以後帝王敕令修史的事也屢見不鮮,但史官職守甚雜,到隋唐時所保存的史書,大都是私家著作,只是經政府審定認可而已。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下詔說:「人間有撰集國史,臧否(zōngPǐ)人物者,皆令禁絕。」明令禁止私人撰寫國史,評論人物,表明中央集權的政府日益看重歷史著作的作用,要將國史的編纂工作集中在封建政府手中,以便從中吸取統治理論和經驗,樹立統一的歷史文化觀點,以加強和鞏固思想統治。這一禁令成為封建政府即將實行官修史書的信號,為唐朝官修史書創造了條件。貞觀三年(629),唐太宗別置史館於禁中,專修國史,而由宰相監修,自此,南北朝以來掌修國史的著作郎罷史職。史館由宰相監修國史,下設史館修撰、直館,從事編述。這一措施是中國中世紀史書編纂工作中一個重要變化,從此所謂紀傳體的正史都由封建政府掌修,私家著述越來越少。宰相監修國史也成為以後各封建王朝的定製。唐初專設史館,多人合修。由宰相監修的情況下,修成了二十四史中的八部紀傳體史書,即唐太宗御撰房玄齡監修的《晉書》(實為史官多人共同撰寫,唐太宗只為宣、武二帝的紀和陸機、王羲之二人的傳寫了論)、姚思廉所修《梁書》、《陳書》、李百葯等所修《北齊書》、令狐德菜等所修《周書》、魏徵監修《隋書》、長孫無忌等監修《五代史志》(後並入《隋書》)、李延壽等所修《南史》和《北史》。
除官修紀傳體史書外,唐朝出現了兩部私家著述的重要史學著作,一為劉知幾的《史通》,一為杜佑的《通典》。
劉知幾(661-721),字子玄,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史學家。他祖父是史官,父曾任侍御史,他幼年即對史學產生濃厚興趣。「年十二,父藏器為授古文尚書,業不進,父怒楚督之。及聞為諸兄講春秋左氏,冒往聽,退則辨析所疑,嘆曰:『書如是,兒何怠。』父奇其意。許授左氏,逾年遂通覽群史」,十七歲時讀完唐以前的主要史書,二十歲中進士,他用畢生精力研究歷史,武則天長安二年(702)開始擔任史官,撰起居注,歷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書少監、太子左庶子、左散騎常侍等職,兼修國史。長安三年與朱敬則等撰《唐書》80卷;神龍(705-707)時與徐堅等撰《武後實錄》;玄宗先天元年(712),與譜學家柳沖等改修《氏族志》;至開元二年(714)撰成《氏族系錄))200卷;四年與吳兢撰成《睿宗實錄》20卷;重修《則天實錄》30卷、《中宗實錄》20卷。
劉知幾不滿於當時史館制度的混亂和監修貴臣對修史工作的橫加干涉,如知幾修《武後實錄》,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不聽,乃於景龍二年(708)辭去史職,「退而私撰《史通》以見其志」。景龍四年(710)寫成《史通》二二十卷。
古代名畫《史通》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系統的史學評論著作,包括內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內篇的《休統》、《紕繆》、《弛張》三篇已佚,全書今存四十九篇。內篇為全書的主體,著重講史書的體裁體例、史料採集、表述要點和作史原則,而以評論史書體裁為主,如《六家》篇總結唐初以前史書著作的類別,六家指《尚書》家(紀言)、《春秋》家(紀事)、《左傳》家(編年)、《國語》家(國別)、《史記》家(通史紀傳)、《漢書》家(斷代紀傳),申述各家的源流興廢和優劣所在。《二體》篇總結了唐初以前編年體史書和紀傳體史書在編纂上的特點和得失,認為這兩種體裁是不可偏廢的,而在此基礎上的斷代為史則是今後史書編纂的主要形式。《史通》對紀傳體史書的各部分體例,如本紀、世家、列傳、表歷、書志、論贊、序例、題目等,作了全面而詳盡的分析,不僅評論古人,也正是抒其所見。《史通》對編寫史書的方法和技巧也多有論述,這些在中國史學史上還是第一次。它指出修史必須廣搜史料,明辨真偽,直言不諱,截去浮詞;它認為「徵求異論,採摭群言,然後能成一家」;主張對各種「雜史」應分別其短長而有所選擇,對以往各種記載中的「異辭疑事,學者宜善思之」。關於作史原則,其《直書》、《曲筆》兩篇,鮮明地提出堅持直書,反對曲筆,在認識上把中國史學的直筆的優良傳統進一步發展了。外篇的《史官建置》篇,概括了過去政府編纂史書機構的變化,是一篇簡要的史官制度史;《古今正史》篇敘述歷朝正史(指官修的編年和紀傳體史書)的源流和寫作過程,問也有些評論;《疑古》、《惑經》等篇繼承了王充《論衡》的《問孔》、《刺孟》的批判精神,對古代史事提出一些疑問,對儒家六經和整理六經的孔丘,進行大膽的懷疑和批判,批判手止六經的孔丘,隱瞞歪曲事實,愛憎由己;提出對《尚書》的十條疑問;批判《春秋》「真偽莫分,是非相亂」;《雜說》等篇涉及以往史家、史書的得失,有些地方也反映出作者在哲學思想上的見解和傾向。
《史通》對史學工作也有一些論述。在《辨職》篇中,把史學家的工作分為三級:一是敢於奮筆直書,不避強御,彰善貶惡,如晉之董孤,齊之南史,此其上也;二是善於編次史書,傳為不朽如魯之左丘明,漢之司馬遷,此其次也;三是具有高才博學名重一時,如周之史佚,楚之倚相,此其下也。禮部上書鄭惟忠嘗問劉知幾:「自古文士多,史才少,何耶?」對曰:「史有三長:才、學、識,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學無才,猶愚賈操金,不能貨殖;有才無學,猶巧匠無楩(pián南方大木)楠(楠的異體字)斧斤,弗能成室;善惡必書,使驕君賊臣知懼,此為無可加者。」在中國史學史上,劉知幾第一次提出史學家必須具備史才、史學、史識「三長」的論點。史學,是歷史知識;史識,是歷史見解;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三長」必須兼備,而史識尤為重要。史識的核心是忠於歷史事實,秉筆直書。劉知幾這一論點在當時被認為是確當的評論,對後世也有很大影響。
《史通》是中國史學史上第一部從理論上和方法上著重闡述史書編纂體裁體例的專書,是對中國唐代以前史學編纂的概括和總結,是中國史學家從撰述歷史進而發展到評論史家、史書和史學工作的開創性著作。《史通》成書時,同時人徐堅見而嘆曰:「為史者宜置於座右也。」唐末柳璨於光化三年(900)著《史通析微》10卷,說明《史通》在唐代已經流傳。明清以來流傳漸廣,為之作注、釋、評、續者頗不乏人,現代史學家亦有不少研究《史通》的論著。《史通》是八世紀初中國史壇和世界史壇上的一部重要的史學評論著作。《史通》的缺點在於它對史書體裁的評論,僅僅局限於對過往的總結,未能提出新的設想;它所說史書編纂超不出編年、紀傳二途也不夠全面;它過分強調史書體例的整齊劃一,以至要求以生動的歷史去適應體例的模式;因而對已往史書「譏評過當」,批評往往失於偏頗。
《史通》之宋刻本已不可見,現存最早刻本為明刻宋本,如萬曆五年(1577)的張之象刻本。萬曆三十年(1602)的張鼎思刻本(源於1535年的陸深刻本),也是較早的本子。李維楨以張鼎思刻本為基礎進行評論,乃有《史通評釋》刻本,此後續有郭孔延《史通評釋》、王維儉《史通訓詁》、清朝黃淑琳《史通訓詁補》等,浦起龍將明清各種版本疏而匯之,予以互正,撰《史通通釋》,刻於乾隆十七年(1752),此即求放心齋刻本,流傳較廣。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的(史通通釋》校點本,即為目前之通行本。
劉知幾在《史通》中批判了史書中流行的宿命論觀點,強調人事在歷史上的作用。他指出:「夫論成敗者,固當以人事為主,必推命而言,則其理悖矣。」他認為歷史屬於「人事」的范圍,不能用命定或命運來解釋。如果用「命」來解釋歷史的事理,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他主張寫史書應清除神學迷信思想,對《漢書》等史籍專列五行、符瑞等《志》,把災異、圖讖、神怪作為天命的徵兆,穿鑿附會,斥之為「言元準的,事涉虛妄」,主張廢除。劉知幾的這種歷史觀顯然是進步的。但他在重視人事的同時,往往把某些統治人物的性格、道德、智能、神武看成起決定作用因素,這就不能不陷於以倫理和心理來曲解歷史,又回到唯心主義的范疇。劉知幾在《史通》中反對復古主義的歷史觀,宣揚歷史進化論。他認為把三皇五帝時代美化成理想時代,是春秋以來的傳統說教,實際是沒有根據的。在劉知幾看來,遠古生活簡陋,不是今不如古,而是古不如今。劉知幾把歷史看做是發展的,變化的。他說:「世異則事異,事異則治異」,決不能按古人的標准要求今人,應當從當時的客觀形勢出發去評判人物和事件。在1200年前劉知幾在《史通》中表達的一系列有進步意義的卓越見識,在中國史學發展史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另一部私家著述的重要史學著作,為杜佑編纂的《通典》。杜佑(735-812),唐中葉宰相,著名史學家。他以門資入仕,歷任江淮青苗使、容管經略使、水陸轉運使、度支郎中兼和糴使等,又以戶部侍郎判度支,後任嶺南、淮南節度使,在淮南期間,曾開雷陂以利灌溉,辟海濱荒地為良田,積米至50萬斛。後人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宰相兼度支使、鹽鐵使。由於他歷任財政大吏及地方和中央的行政要職,對經濟、政治等典章制度較為熟悉,又好學不倦,掌握了豐富的史料。劉知幾之子劉秩仿《周禮》六官的職掌,根據經史百家文獻資料,分門別類,寫成《政典》35卷,宰相房瑁稱其才過劉向。杜佑得其書「以為條目未盡,因而廣之」,以36年的功力博覽古今典籍和歷代名賢論議,考溯各種典章制度的源流,以「往昔是非」,「為來今龜鏡」,撰成《通典》200卷,《通典》成而《政典》廢。
《通典》是記述唐天寶(742-756)以前歷代經濟、政治、禮法、兵刑等典章制度的專書,內分門,子目1500餘條,約190萬字。每一制度,必條貫古今,上自黃帝,下迄天寶,都作了系統的原原本本的敘述和考證。《通典》取材廣泛,上自《史記》八書、《漢書》十志、下至晉、宋、齊、魏、隋書渚志,皆所取資,並參照了《隋官序錄》、《隋朝儀禮》、《大唐儀禮》、《開元禮》、《太宗政要》、《唐六典》等典制政書。《通典》的編撰目的既然是以「往昔是非」,「為來今龜鏡」,揭舉先代「致治之大方」,為唐朝統治者提供借鑒。按照「經邦濟世,治國安民」的原則,他認為治理國家,經濟條件最重要,所以列食貨典(12卷)為九門之首,下面依次為選舉典(6卷)、職官典(22卷)、禮典(100卷)、樂典(7卷)、兵典(15卷)、刑典(8卷)、州郡典(14卷)、邊防典(16卷)。《通典》自序說明備門編次的理由說:「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稱聚人日財;《洪範》八政,一日食,二日貨;《管子》曰: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夫子曰:既富而教,斯之謂矣;夫行教化在乎設職官,設職官在乎審官才,審官才在乎精選舉。制禮以端其俗,立樂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故職官設然後興禮樂焉,教化隳然後用刑罰焉;列州郡,俾分領焉;置邊防,遏戎狄焉。」這里著重說明首列食貨的道理,當時杜佑已知經濟史的重要,杜佑以前,沒有一個史家這樣重視過食貨,這不能不說是他的卓見。
《通典》源於紀傳體史書的志書,發展而為經濟政治禮樂等典章制度的專史,確立了中國史籍中與紀傳體、編年體並列的典制體,為史書著述開辟了新的途徑。在《通典》影響下,宋代史學家鄭樵、馬端臨分別撰成《通志》和《文獻通考》,習稱「三通」,再進而有「九通」、「十通」,為研究中國歷代典章制度提供了很大方便。《通典》大量引用古代文獻資料,其中許多今已亡佚,賴《通典》得以部分保存,因而《通典》對中國古代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書中四分之一以上的內容是關於唐代的,多取自當時的官方文書、籍賬、大事記以及私人著述,如詔誥文書、臣僚奏議、行政法規、天寶計帳等,皆為第一手材料,為研究唐史的基本史料。
㈥ 唐朝有多強盛請歷史學家橫向縱向全面比較說明.
誰說軍事上不一定的,怛羅斯戰役在中國的歷史上是比較著名的。因為根據一些愛國歷史學家的論點,此戰是中華古文明向西方輸出的偉大里程碑,從此中國的造紙術和火葯傳到了西方。但是,由於這場戰役是以失敗而告終,所以宣傳的不多,很多人並不了解。既然荊楚布衣說到了這場戰役,我就以手頭的資料來談談這場戰役。
一、先說這場戰爭的背景、起因
中國人在歷史上從來就沒有擴張、侵略性。所有的所謂的「擴張」都是因為被那些「夷族」騷擾得火冒三丈才不得已出兵滅掉以絕後患。唐朝也是如此。唐朝經營西域,也是因為不堪突厥騷擾而憤起還擊。
在貞觀四年(630年),驚才絕艷的不世名將李靖,僅僅以三千之眾,奇跡般使得突厥主力土崩瓦解,而後與另一位大唐名將李世績的配合之下,一舉將東突厥徹底消滅。東突厥汗國納入中國版圖。唐朝利用投降的突厥軍隊作為先鋒,開始經營西域。
在伊吾(哈密)、鄯善等國臣服於唐朝之後,唐朝又於貞觀十四年攻滅了西域上的絆腳石高昌國,建立了西州和安西都護府。此後唐朝連續剿滅了焉耆、龜茲、疏勒、於闐等二十幾個不聽話的西域小國,建立了以安西四鎮為核心的西域統治體系。當時的安西四鎮為龜茲(今新疆庫車)、疏勒(今新疆喀什)、於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安西都護府則座落在龜茲鎮。
隨著大唐帝國的興起,同時代也有兩個強國正在悄悄崛起,一個就是青藏高原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帝國吐蕃帝國,還有就是中東崛起的阿拉伯帝國。這兩個國家同唐帝國成為了這段時期西域歷史的主角。
先由吐蕃談起,安西四鎮的興旺很快就引起了吐蕃的覬覦,吐蕃於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享元年對安西都護府發動了第一次攻擊,拉開了兩國爭奪西域的序幕。此後唐朝與吐蕃在四鎮幾番爭奪,四鎮數度易手,終於唐朝在公元692年武周長壽元年,由唐武威軍總管王孝傑與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聯兵攻破吐蕃,安西四鎮的爭奪戰終於暫時告了一個段落。
從唐高宗到武則天這62年間,唐朝在西域與吐蕃進行了連續不斷的拉鋸戰,終於將太宗皇帝所打下的基業維持住了。
時間流逝,終於到了玄宗皇帝的時代,唐朝的國力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在玄宗皇帝時期達到了頂點,而玄宗皇帝也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皇帝,他並不滿足於只是作一個守成的君主。於是在他的領導下,唐朝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用兵。此時的阿拉伯帝國也已經加入了爭奪西域的行列,並且在開元三年(公元715年)和唐朝有了第一次沖突,西域終於變成三個大國之間的角逐。
由於國力的強盛,在西域方面優勢開始向唐朝一邊傾斜,吐蕃在西域的擴張受到連續挫敗,甚至與阿拉伯帝國聯盟也不能佔得絲毫的便宜。首先在開元三年(公元715年),吐蕃與大食共同立了阿了達為王,發兵攻打唐朝屬國拔汗那國。監察御史張孝嵩與安西都護呂休率旁側戎落兵萬餘人,擊敗吐蕃大食聯軍,奪得中亞重要的屬國拔漢那,威振西域。
然後是開元五年(公元717年),突騎施聯合吐蕃和大食(阿拉伯)攻打四鎮,被唐朝再次擊敗。
接著是開元十年(公元722年),吐蕃大軍攻打唐朝屬國小勃律,北庭節度使張孝嵩率疏勒副使張思禮以步騎四千救援,大敗吐蕃軍。
而阿拉伯方面,首先在被阿拉伯人稱為「列王之父」的阿卜杜勒。麥立克(685?705年在位)的任命之下,哈查只。伊本。優素福被任命為掌管東方的最高權利者,在他的領導下,阿拉伯的疆域向東方獲得了極大的擴張,由於垂涎中國的富庶,他應許他的兩個大將之一,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誰首先踏上中國的領土,就任命誰做中國的長官。於是古太白。本。穆斯林。巴西里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亞地區,而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征服了印度的邊疆地區,但是他倆都沒有能跨過中國的國界。
在開元三年和開元五年阿拉伯對中國的戰爭均遭到失敗之後,阿拉伯仍舊執著地向中亞進行擴張。由於地理上的巨大優勢,更因為唐軍這個時期在青海和吐蕃進行大規模的戰爭而無暇顧及西域,阿拉伯的影響力慢慢的體現出來,軍事加上宗教的影響使得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屬國栗特諸國紛紛倒向了阿拉伯一邊。為了對抗阿拉伯在西域擴張,唐朝利用突騎施給了阿拉伯相當沉重的打擊。(突騎施是一個突厥族的部落,可汗名叫蘇祿,在中國很有名。中國以前拍過一個電影。這突騎施受了唐朝的安撫,一心一意為唐朝打了好多仗)
如:開元六年(718年)大食將加拉赫統兵北征,於「河中北部得勝,並己准備侵入中國領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圍,經過償付贖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開元十年(723年)大食呼羅珊已易將穆斯棱,往任之初即興兵攻東拔汗那,突騎施奉詔出征,大破之。
開元十二年(724年)葉齊德二世歿,希沙木繼為哈利發,再遣穆斯林攻東拔汗那,圍其都渴塞城,爆發渴水日之戰,大食軍大敗,後衛主將戰死,導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諸國復歸於唐,這一挫折使阿拉伯向東的擴張中止了約50年。
從724至727年,突騎施深深地滲入粟特國境,遠至康國(撒馬爾罕)本土。726年,突騎施為防衛骨咄(帕米爾以西)而與阿拉伯人交戰。這一段時間,突騎施在中亞是作為唐朝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現的。突騎施敗亡之後,大名鼎鼎的高仙芝終於在此時登場了。
高仙芝本是高麗人,出身於將門之家。二十餘歲時即拜為將軍(跟他爹的官職一樣大(班秩相同))到了開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
首先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吉爾吉特)與之聯姻,由於小勃律地處西域要沖,小勃律的轉向使得西域諸國向唐朝進貢的通道被堵死,於是「西北二十餘國皆臣吐蕃」,由於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加上吐蕃重兵駐扎於此,當時的四鎮節度使田仁琬曾3次討伐均未成功(「安西都護三討之無功」)。於是在天寶六載(747),唐玄宗任命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率步騎一萬進行長途遠征。高仙芝行軍百餘日,從安西出發,經過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進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東北),再經過疏勒(今新疆喀什),翻過蔥嶺(今帕米爾),過播密川,抵達小勃律特勒滿川,最後會師於吐蕃連雲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連雲堡南面依山,北臨婆勒川。此時吐蕃連雲堡有萬人吐蕃兵防守,在激烈的攻防戰中,唐軍,斬五千人,活捉千人,獲得戰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以萬計。吐蕃在小勃律的屏障被高仙芝拔除了。由於監軍邊令誠畏懼而不肯行。仙芝只好留下三千兵,讓邊令誠領著守城,自己率兵繼續深入,進逼坦駒嶺。坦駒嶺山口,海拔4688米,是興都庫什山著名的險峻山口之一。登臨山口,必須沿冰川而上,別無其它蹊徑。最後終於以千餘人大破小勃律,活捉小勃律國王及吐蕃公主。
天寶八載(749)十一月,吐火羅(在今阿富汗北部)葉護失里伽羅(來自梵文SriMan-gala)上表唐廷說,?師國(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爾)王親附吐蕃,此王切斷了小勃律與克什米爾之間的交通,所以失里伽羅欲發兵擊破?師國,請求唐朝調發安西兵助戰,來年正月至小勃律,六月進至大勃律。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奉命出軍,遂於翌年二月擊破?師國,俘虜其國王勃特沒。
這兩次艱難的遠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獲得了極大的聲譽,被吐蕃和大食譽為山地之王。高仙芝的勝利也標志著唐朝中國在中亞的擴張達到了頂點。此時,中國已經成為塔里木地區、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區的佔有人和塔什乾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爾山谷地區,成了吐火羅地區,喀布爾和克什米爾的保護者。高仙芝在庫車駐地上,其行為儼然是中國在中亞的總督。
就在高仙芝忙於對付吐蕃的時候,阿拉伯的國內發生革命,在750年4月26日攻陷首都大馬士革,阿拔斯王朝(中國稱之為黑衣大食)建立了。在初步解決了吐蕃方面的問題之後,高仙芝開始採取手段對抗阿拉伯的勢力,
前文已經提到,在阿拉伯帝國的壓迫之下,中亞諸國均臣服於阿拉伯,雖然有突騎施曾經和阿拉伯對抗過一陣子,但是突騎施敗亡之後,阿拉伯迅速的恢復了在中亞的統治地位。為了打破阿拉伯的統治,高仙芝以石國(昭武九姓之一)無蕃臣禮節為由,發動了對石國的戰爭,其實這場戰爭的實質是為了打擊阿拉伯在中亞的勢力.
攻其國實乃同大食重新爭奪河中。志在利用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亂的干載難逢良機。剪除大食羽翼。逐步規復唐朝在嶺外地區的政治主權。天寶十載(751)正月,「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入朝,獻所擒突騎施可汗,突厥酋長、石國王、師王,加仙芝開府儀同三司。可見高仙芝主持的西域反攻確已取得了初期的勝利。
高仙芝旨在恢復唐朝在河中地區勢力的行動自然會遭到阿拉伯帝國的反擊,怛羅斯(今哈薩克江布爾城附近)戰役終於在天寶10年(公元751年)爆發。這是一場遲早要打的戰役,唐朝要恢復在中亞的霸權就必須擊敗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亞則必須擊敗唐朝。
二、戰役前的實力對比
唐朝方面,主將是高仙芝,副將為李嗣業,別將為段秀實,兵力為安西都護府二萬漢軍,盟軍拔汗那以及葛邏祿部一萬人。高仙芝時代「凡鎮兵四十九萬,安西節度兵二萬四千」怛羅斯之戰居然出動安西都護府八成以上的兵馬,說明這次高仙芝是下了血本的,也是對即將和阿拉伯的大戰有心裡准備的。唐軍雖說是馬步混合部隊,但是唐軍的步兵均有馬匹,平時以馬代步,作戰的時候才下馬作戰,戰鬥力極為強大。阿拉伯方面的主將是阿拉伯的呼羅珊總督阿布。穆斯林(AbuMuslim),手下大將為齊雅德。伊本。薩里(ZiyadibnSalih),兵力為呼羅珊本部宗教戰士(ghazi)四萬人,加上已經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的幾乎所有屬國的兵力十餘萬,總兵力當在十五萬至二十萬之間。在兵力方面,阿拉伯聯軍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的。在素質方面,呼羅珊是是阿拉伯歷代經營的軍事重鎮,又是阿拔斯王朝起家的地方,呼羅珊騎兵的素質在阿拉伯帝國中當屬翹楚,都是精銳。
三、地理方面地理方面
觀察地圖以及結合史書我們可以看出。高仙芝翻越蔥嶺(帕米爾高原),「深入七百餘里」,其實已經在阿拉伯的地盤上作戰,阿拉伯在補給,情報?步兵均用陌刀,威力極大,列陣而出則「如牆而進」,肉搏時候威力不減,史載李嗣業用陌刀肉搏「當嗣業刀者,人馬俱碎」。騎兵方面則是輕重騎兵結合,一般使用馬槊,在近身肉搏時候則是用橫刀,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唐樣大刀」。橫刀的鍛造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極為先進的,鍛造出來的刀鋒銳無比,而且步騎兩用,製造橫刀的技術後來被日本學去,成就了日本刀後世的聲名。唐軍的鎧甲拋棄了魏晉的具裝鎧,演變為以明光鎧為代表的唐十三鎧,重量更加輕,但是防禦力卻大大的提升。唐朝軍隊在武器上最大的優勢是擁有成熟的弩,唐軍一般使用四種弩,伏遠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擘張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米),單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米)在不同范圍均可以形成威脅。阿拉伯軍隊在這方面顯然遜色不少。由於高仙芝在與阿拉伯大軍對戰之前曾經圍攻怛邏斯城,我們有理由推測高仙芝還使用了車弩,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床弩。馬匹方面阿拉伯人佔了絕對的優勢,阿拉伯馬是世界上最好的馬種,這是唐軍所不能相比的。
五、戰役過程
高仙芝消滅石國之後,中國在中亞的勢力有所恢復,為了對抗高仙芝的進攻活動,阿拉伯聯合河中所有屬國准備進行反擊,高仙芝得到這個情報之後於天寶10年四月(公元751年),從安西出發,准備先發制人。
在翻過帕米爾高原(蔥嶺),越過沙漠,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高仙芝在七月份到達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邏斯,並且開始圍攻怛邏斯城。由於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備對安西四鎮的攻擊,在接到高仙芝進攻的消息之後立即組織了十餘萬的大軍趕往怛羅斯城,雙方在怛邏斯河兩岸、今天的奧李-阿塔(Aulie-Ata今江布爾)附近展開了決戰。在高仙芝的指揮之下中國人是極其善戰的,靠著步兵的強弓硬弩,高仙芝曾經佔有很大的優勢,中國騎兵一度完全壓制了阿拉伯騎兵,但是由於阿拉伯聯軍數量極多,高仙芝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
戰斗進行到第五天,形勢突變,中國軍隊戰斗到傍晚之後,葛邏祿(Qarluq)雇傭兵突然叛變,他們從背後包圍了中國步兵並且斷絕了他們與騎兵的聯系。而阿拉伯聯軍乘中國軍隊由於葛邏祿雇傭兵突然叛變而暫時混亂的機會,出動重騎兵突擊中國軍隊的中心,於是高仙芝終於潰敗,兩萬人的安西精銳部隊,只剩下數千人逃出生天。在收攏殘兵之後驍勇的高仙芝並不甘心,依然想進行一次反擊,但是在副將李嗣業的勸說之下終於放棄。由於對中國軍隊在怛羅斯戰役中表現的驚人的戰鬥力印象深刻,阿拉伯人並沒有乘勝追擊,只是鞏固了他們在中亞的霸權而已。
再後來因為阿拉伯軍的主將阿布。穆斯林功高震主而被謀殺,手下大將齊雅德。伊本。薩里也被處死,其餘部於是叛亂,呼羅珊陷入混亂,阿拉伯忙於平亂,對於遙遠的中國已經是有心無力了。而中國方面由於安史之亂,國力大損,也只能放棄在中亞與阿拉伯的爭奪。
六、總結
怛羅斯中葛邏祿部族是極其關鍵的角色,他們的叛變成為了怛羅斯之戰的轉折點,關於葛邏祿部反叛的原因,我認為這是和阿拉伯人交易的後果,葛邏祿人幫助阿拉伯人打敗唐朝軍隊,而阿拉伯則默許葛邏祿人在兩河流域附近的擴張。
安西都護府在怛羅斯之戰後損失慘重,精銳損失殆盡,但是盛唐時期的恢復能力是驚人的,僅僅過了兩年,升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於天寶十二年(753年)進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爾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還。」這說明安西都護府的實力已經大體恢復,如若不是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是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較長短的。
怛羅斯之戰的後果是阿拉伯帝國完全控制了中亞,中亞開始了整體伊斯蘭化的過程。另外一個眾所周知的後果就是中國的造紙術由是西傳,撒馬爾罕成為了阿拉伯帝國的造紙中心,西方文明也因此獲得了迅速的發展。關於唐朝最後退出中亞的爭奪,個人比較同意白壽彝先生的看法,即是唐朝的退出不是因為怛羅斯之戰,而是因為安史之亂,因為安史之亂,即使是怛羅斯之戰獲勝,唐朝依然會退出中亞,這是必然的結果。
可見唐朝的失敗是在遠征,兵力懸殊,盟軍反戈一擊的情況下相持五天才戰敗的,可見唐軍的戰鬥力,若不是安史之亂,唐朝很快就會對大食展開報復性的戰役,到時世界史都將被改寫,可見唐朝的勢力,唐朝是中國國力的巔峰,也是人類古代文明的巔峰
㈦ 評價唐代崛起是哪個歷史學家
唐代史學,有比較重大的發展,一為官修史書制度的確立,二為史學著作中出現新的創作。
中國早在奴隸社會即已設立史官,以後帝王敕令修史的事也屢見不鮮,但史官職守甚雜,到隋唐時所保存的史書,大都是私家著作,只是經政府審定認可而已。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下詔說:「人間有撰集國史,臧否(zōngPǐ)人物者,皆令禁絕。」明令禁止私人撰寫國史,評論人物,表明中央集權的政府日益看重歷史著作的作用,要將國史的編纂工作集中在封建政府手中,以便從中吸取統治理論和經驗,樹立統一的歷史文化觀點,以加強和鞏固思想統治。這一禁令成為封建政府即將實行官修史書的信號,為唐朝官修史書創造了條件。貞觀三年(629),唐太宗別置史館於禁中,專修國史,而由宰相監修,自此,南北朝以來掌修國史的著作郎罷史職。史館由宰相監修國史,下設史館修撰、直館,從事編述。這一措施是中國中世紀史書編纂工作中一個重要變化,從此所謂紀傳體的正史都由封建政府掌修,私家著述越來越少。宰相監修國史也成為以後各封建王朝的定製。唐初專設史館,多人合修。由宰相監修的情況下,修成了二十四史中的八部紀傳體史書,即唐太宗御撰房玄齡監修的《晉書》(實為史官多人共同撰寫,唐太宗只為宣、武二帝的紀和陸機、王羲之二人的傳寫了論)、姚思廉所修《梁書》、《陳書》、李百葯等所修《北齊書》、令狐德菜等所修《周書》、魏徵監修《隋書》、長孫無忌等監修《五代史志》(後並入《隋書》)、李延壽等所修《南史》和《北史》。
除官修紀傳體史書外,唐朝出現了兩部私家著述的重要史學著作,一為劉知幾的《史通》,一為杜佑的《通典》。
劉知幾(661-721),字子玄,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史學家。他祖父是史官,父曾任侍御史,他幼年即對史學產生濃厚興趣。「年十二,父藏器為授古文尚書,業不進,父怒楚督之。及聞為諸兄講春秋左氏,冒往聽,退則辨析所疑,嘆曰:『書如是,兒何怠。』父奇其意。許授左氏,逾年遂通覽群史」,十七歲時讀完唐以前的主要史書,二十歲中進士,他用畢生精力研究歷史,武則天長安二年(702)開始擔任史官,撰起居注,歷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書少監、太子左庶子、左散騎常侍等職,兼修國史。長安三年與朱敬則等撰《唐書》80卷;神龍(705-707)時與徐堅等撰《武後實錄》;玄宗先天元年(712),與譜學家柳沖等改修《氏族志》;至開元二年(714)撰成《氏族系錄))200卷;四年與吳兢撰成《睿宗實錄》20卷;重修《則天實錄》30卷、《中宗實錄》20卷。
㈧ 研究隋唐的歷史學家多說無異。
台灣著名史學家惜秋
王曾瑜
呂思勉
岑仲勉先生(1886-)是我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在隋唐史、先秦史、古代文獻學、中西交通和民族關系、史地考證等方面卓有成就,在學界享有盛譽。岑先生一生著述豐富,已刊專著近20種,發表論文近200篇。我們此次推出「岑仲勉著作集」,基本囊括了先生全部的重要著作和論文,其中《岑仲勉史學論文續集》為首次公開出版。
詳目:
1.《兩周文史論叢》(外一種:《西周社會制度問題》
2.《隋書求是》
3.《通鑒隋唐紀比事質疑》
4.《唐人行第錄》(外三種:《讀全唐詩札記》、《讀全唐文札記》、《唐集質疑》)
5.《唐史余沈》(外一種:《府兵制度研究》)
6.《郎官石柱題名新考訂》(外三種:《翰林學士壁記注補》、《補唐代翰林兩記》、《登科記考訂補》)
7.《隋唐史》(暫緩出版)
8.《金石論叢》
9.《突厥集史》
10.《西突厥史料補闕及考證》
11.《中外史地考證》(外一種:《佛游天竺記考釋》)
12.《漢書西域傳地里校釋》
13.《黃河變遷史》
14.《岑仲勉史學論文集》
15.《岑仲勉史學論文續集》(即將出版)
杜希德(Denis Twitchett,又譯「崔瑞德」,1925年9月23日-2006年2月24日)生於英國, 是英國漢學家、歷史學家,主要研究中國隋唐史,與美國哈佛大學學者費正清共同主編《劍橋中國史》。於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60年-1968年任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和非洲學院漢學教授
王宏治 ,男, 1948 年出生。歷史學碩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中心教授。
1981 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師范學院(今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後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中國古代史專業研究生,師從著名歷史學家王永興教授,專攻隋唐五代史, 1984 年畢業,獲碩士學位。
畢業後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從事中國法律史教學與研究工作, 1999 年被評為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科研成果為:《中華文明史》「法制史卷」;《中華文化通志》「法學志」;《中國官制通史》「隋唐五代史」部分;《中國司法制度史》「隋唐五代史」部分等專著;並任《中華文明史》、《中國大事典》、《中華法案大辭典》副主編。
近年來先後發表論文:《從中西立法過程比較〈唐律〉與〈民法大全〉》、《中國古代的反邪教立法》、《試論中國古代史學與法學同源》、《中國古代抗疫病的法律措施》、《〈順治三年律〉補述》、《略論唐代的司法監督制度》等十餘篇。 2004 年又完成《黃岩訴訟檔案及調查報告》項目(任主編之一),並已出版該書;目前正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唐代死刑制度研究》。
孟憲實,博士。
男,1962年生,黑龍江訥河人,北京大學史學博士、南開大學歷史系博士後,主要從事隋唐史、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著有《敦煌百年》、《漢唐文化與高昌歷史》等論著,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國學院副教授。從12月11日起,《百家講壇》播出《玄武門之變》,主講人是孟憲實,是《百家講壇》第一個關於唐朝的系列節目。孟憲實還是電視劇《貞觀之治》的主要編劇。
陳寅恪
㈨ 最可氣的是有些不要臉的歷史學家,大唐的疆域有多大
很難統抄計具體的平方公襲里數
高宗年間,唐控制了東北,而且佔領了朝鮮半島三國.
但那時唐沒有控制西北.
玄宗時唐對西北控制的比較有力,但失去了對東北的控制.
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割據.高原上的吐蕃又來了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大雄起,多次攻克長安摧殘關中.
再加上眾多羈縻州,只是名義上聽中央政府的.很難用多少萬平米公里來計算.
天朝教科書上把唐的版圖畫的超級大,事實上把不同歷史時期曾經短時間控制過的地區,不分時代的統一劃出來,還把當時獨立的吐蕃劃的,好象也是唐朝領土.
㈩ 為什麼西方歷史學家都推崇宋朝而不是唐朝
這就涉及到不同的來研究評價標准、歷自史文化背景了。
西方史學研究重實物證據,重數據比較。我國歷史研究重史料。
國人修史一般都不是純粹的歷史記述,他們希望「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往往加入很多自己的私貨,用來體現他們的觀點。
比如唐史的主要史料《新唐書》、《資治通鑒》,修史的宋朝司馬光、歐陽修等為了為宋朝君王樹立一個學習的好榜樣,於是把唐朝描述成一個「理想國」。元朝丞相脫脫主持的《宋史》,為了證明蒙¥元合法性,於是把宋朝寫成一個弱國。滿&清寫《明史》,為了證明自己是順天應人、天命所歸,就把明朝皇帝統統寫成變@態。修清史,全部讓前@清遺&老來做,於是清朝皇帝一個個聖明英武……
因為按照實打實的數據,宋朝人口是唐朝的3倍,財政收入約5倍。就算是控制面積,唐朝看上去很大,但是實際控制的362個州,另有名義上臣服的700多個羈縻州。宋朝實際控制400個州,差距不大。對宋臣服的西夏、青塘、高麗、交趾等等,都被選擇性無視了 ……
從史料及出土文物看,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宋朝也是古代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