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口述歷史 發展過程中.歷史學家曾經為「怎樣的人
歷史來人物是指社會發展源過程中起過重大作用的人物。歷史人物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著特殊的作用:第一,歷史人物是歷史事件的當事人和策劃者。第二,歷史人物是歷史任務的發起人和組織者。他們是歷史進程的影響者,可以加速或延緩歷史任務的解決。故選1234。
⑵ 哪些學校有口述歷史專業
目前沒有任何學校開設口述歷史專業。
⑶ 口述歷史是第一手資料嗎
算。
口述歷史 是一抄種搜集歷史的途徑,該類歷史資料源自人的記憶,由歷史學家、學者、記者、學生等,訪問曾經親身活於歷史現場的見證人,讓學者文字筆錄、有聲錄音、影像錄影等。 之後,作為日後學術分析,在這些原始記錄中,抽取有關的史料,再與其他歷史文獻比對,讓歷史更加全面補充、更加接近具體的歷史事件真實。
口述歷史亦稱口碑史學。口述史在國際上是一門專門學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頭史料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種歷史研究方法學科分支。口述史尤為強調「三親」,即口述者要親歷、親見、親聞。
第一手資料(firsthand data)也叫原始資料;第一手資料是指自己直接經過搜集整理和直接經驗所得;第一手資料指:文獻資料(指原創的)和實物資料、口述資料;第一手資料就是持資料的人是最先接觸該資料的,而且具有高度保密性;第一手資料具有實證性、生動性和可讀性的優點;第一手資料的特點是證據直接,准確性、科學性強。
⑷ 如何做好口述歷史 貝絲 羅伯森
(澳)貝絲·羅伯森(Beth M. Robertson)著 黃煜文譯《如何做好口述歷史》,台北: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2004。
[美]唐納德·里奇 《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實務指南》,王芝芝 / 姚力 譯,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
(英)保爾·湯普遜(Paul Thompson)著;覃方明等譯《過去的聲音:口述史》,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張廣智、陳恆《口述史學》,台灣揚智文化事業股份公司,2003年。
[英]肯·霍爾斯:《口述歷史》,陳瑛譯,台灣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2003 。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口述歷史進階研習營學員手冊》,2000年。 陳旭清《口述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 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年。
周新國《中國口述史學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楊祥銀《與歷史對話:口述史學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楊祥銀《口述史研究》(第一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陳墨《口述歷史門徑:實務手冊》,人民出版社,2013年。
定宜庄《口述歷史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向平等《口述史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梁妃儀等 《協助社群認同發展的口述歷史實踐 : 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操作手冊》,台北:唐山出版社, 2003 年 。
邱源媛《找尋京郊旗人社會-口述與文獻雙重視角下的城市邊緣群體》,北京出版社,2014年。
邢肅芝(洛桑珍珠)口述;張健飛,楊念群筆述《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三聯書店,2008年。
齊小新《 口述歷史分析 ———中國近代史上的美國傳教士》,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小萌著《中國知青口述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定宜庄《最後的記憶——十六位旗人婦女的口述歷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年。 楊恩洪《藏族婦女口述史》,中國藏學出版社,2006年。
⑸ 口述歷史一二三 讀後感
當人們讀到一則材料,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往往會由此及彼地聯想到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而產生一些感觸、聯想和體會,把這些感受行之於文,便是讀後感.讀後感寫作訓練是把範文講讀和寫作訓練兩個環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綜合訓練的一個重要途徑.
下面就從讀後感的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讀是基礎.讀後感包括「讀和感」兩個部分.「讀」是「感」的基礎,「感」因「讀」而觸發,沒有「讀」也就無所謂「感」,所以讀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讀原作,准確全面地把握原作寫作意圖和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意義,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原作恰當的引述.為下面的「感」醞釀情感,使「感」有堅定的基礎,這樣不但有助於立論的確立,而且本身就是為立論服務的一個有力的論據.離開了對原文思想核心的理解和掌握,讀後感就成了空中樓閣,而缺乏高度的語言組織和概括能力,寫作時往往陷入對原文冗長的復述而喧賓奪主,對原文照抄照搬,面面俱到,則是學生寫讀後感的通病
其次,感是核心.這里的感,既不是離開原文的空發議論,也不是對原作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作者在原作思想觀念的啟迪下產生的新的觀念,是心靈的閃光,是認識的飛躍.一般地說,讀後感的「感」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通過對原文思想的進一步闡發,來表現作者認識的深化.
⑹ 做口述歷史時應當注意些什麼
作者:Eliza Xia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6427313/answer/14904307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口述歷史」(oral history)作為歷史的體裁與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與傳統書面文獻最大的不同在於透過記錄人的聲音來收集過去的口說歷史,采訪者透過引導,讓仍然活著的人回憶、敘說所經歷的事情,並將之記錄[1]。
很多時候,在選擇口述史受訪對象時,都會傾向選擇事件中心人物,而這件事本身對經歷者來說,可能意義非常,或者是一次創傷經歷。而創傷研究證明,經歷過創傷的人可能出現的應激症狀之一是記憶侵擾(intrusion):「(正常的記憶)……本質上是敘述一個故事的活動……不只是通過行動向外反應;也要通過對自己說的話、通過將事件有組織地對別人和對自己的陳述,和通過將此陳述置於個人生命史的適當章節,以內向反應……所以嚴格地說,一個人如果仍將發生的事停留在固著意念,並不能說他擁有『記憶』……充其量為了方便起見,姑且稱它為『創傷記憶』」[2]經歷者會反復重現創傷場景(reenactment),但無法將之敘述成前後連貫的情節故事。創傷會全面影響一個人,甚至掌控他的內心世界,失去自我感(sense of self)和人與人之間安全感[3]。他們需要經歷哀悼和重建的過程,才能夠慢慢從創傷中恢復過來。這個過程有些很短,有些則窮盡一生而未能完結。
如果創傷經歷者沒有得到適當的療愈,他不能夠清晰回憶當時場景,並進行邏輯清晰的敘述。這也就是很多口述記錄被證實缺乏史料價值的原因:當創傷還在,無法回憶過往,他的講述或零碎片段無法成為可利用史料,或需藉助其他知識的拼湊,以至被證實沒有參考價值。
口述歷史是從個人記憶到語言的過程。這個過程常常決定性影響了口述歷史資料採集的質量,因此目前學界都已公認采訪人需要接受必要的口述史訓練,且需要大量經驗的累積。於此同此,采訪的過程往往也對訪談雙方產生深刻影響。在訪談過程中,受訪人常常需要將不常道予人的過往悉數說出,個中撥動的心緒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而采訪人也常常因為訪談互動而對個人生命產生反思。
在後現代語境下,從記憶到被敘述出來的語言的過程充滿了權力互動、故事與身份的重構。個人由所處的文化處境中的權力和知識塑造,通過言說及與主流話語的競逐、互動,將自己的經驗編織成「故事」,以此賦予意義並確認自己的「身份」[4]。受訪的過程對敘述者來說,也是「主體」被重構的一個過程。在口述歷史實踐中,由於常涉及對個人及家國影響重大的話題,不可忽略其衍生影響,尤需注意的是二次創傷的發生[5]。
鑒於創傷療愈是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專業領域,這里不作詳細展開,但值得注意的是,療愈的過程與記憶的敘述直接相關。創傷治療的目標是承認經歷並促成個人或集體的重生,在這個過程中,受害的個人甚至群體需要逐步找回記憶,並整理,使之成為新的生命故事當中的一部分[6]。因此,創傷的療愈與口述記錄某種程度上並不沖突,甚至可以同步進行。其關鍵在於,怎樣在安全的環境下一步步促成創傷的療愈,並與此同時找回記憶形成敘述,再整理為口述材料。
⑺ 口述歷史的作文
你看電視啊!上面有一些英雄人物。有些事件你就結合今天的變化在寫你的感想。就行了 。現在給你寫,也太長。
⑻ 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專業 在哪個院系
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專業就在哥倫比亞大學文理學院的。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簡稱為哥大,專是一所位於美國紐約市屬曼哈頓上西城的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於1754年根據英國國王喬治二世頒布的《國王憲章》而成立,屬於私立八大私立常春藤盟校之一,由三個本科生院和十三個研究生院構成。
哥倫比亞大學的醫學、法學、商學、國際與公共事務、新聞學等都在世界名列前茅。其新聞學院頒發的普利策獎是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自20世紀以來,哥倫比亞大學一直被公認為美國最好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該校學術氛圍濃厚,多次被評為全美學業壓力最重的大學。但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哥倫比亞大學也是全美最受歡迎的大學之一。在最新的2016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頒布的大學綜合排名中,哥大高居全美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