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二下歷史主要知識點
第二節 20世紀20年代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1.美英世界霸權地位的變化
概括指出並結合史實簡要說明英美先後確立世界霸權地位的共同點,扼要說明美取代英的主要原因。
概況 說明
國內安全的政治局面英: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美:獨立戰爭、內戰、兩黨政治
有利的國際環境英:處於大西洋航路的有利位置,資本主義制度確立比較早
美:兩次大戰本土遠離戰場,大發戰爭財
先進的科技與 英:工業革命,19世紀中期處於「世界工場」的地位
強大的經濟實力 美: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戰後掌握了世界的經濟霸權
強大的軍事力量英:擁有強大的海軍
美:取得與英相等的制海權,二戰中軍事力量膨脹
對外擴張與爭奪霸權英:到18世紀中期先後打敗荷、法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美:運用大棒、金元外交在西半球確立霸權,一戰後推行
「金元外交」,二戰後通過「冷戰」「熱戰」確立世界霸權
★★★主要原因:
(1)經濟發展和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必然規律,第二次工業革命使這種不平衡性大力加強。
(2)英國在擁有廣闊的殖民地後對更新技術和設備採取了消極態度,經濟發展緩慢;而美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積極開發和利用新技術,加上市場、資源、勞動力、資本等有利條件,經濟飛速發展。
(3)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損失慘重,力量削弱;而美國則靠發戰爭財使經濟軍事實力大為加強。
★★(五)一戰後歐洲霸權地位的削弱
這種削弱,首先表現為歐洲自身實力的削弱。
①經濟上,一戰使歐洲各國的經濟受到嚴重破壞,英法都從債權國變成了債務國。
②政治上,各國都出現了無產階級革命的高潮,政局動盪。特別是蘇俄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強烈地震憾著世界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心。
③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嚴重削弱了歐洲國家對世界各地的殖民統治。特別是自治領的分離運動,已使英國的殖民統治開始瓦解。
這種削弱其次表現為美日實力增強,特別是美國開始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
①在經濟上,美國取代了英國,逐漸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
②在軍事上,美國取得了同英國相同的制海權。
③在國際事務上,美國操縱了華盛頓會議,並利用金元外交積極參與歐洲事務。美國的崛起與爭奪,嚴重地威脅和動搖著歐洲的世界霸權地位。
第三節 1929年~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及其影響
(1)羅斯福新政是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為克服危機作出的政策調整,它是在維護資本主義的前提下,對美國生產關系進行局部調整,以使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其特點是盡量避免國有化形式而力圖保持資本主義的自由企業制度,同時也採取了一些有利於工人和小生產者的措施,以緩和國內階級矛盾。
(2)新政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也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但它在多方面產生了積極影響。
①直接影響: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社會的嚴重破壞,促進了生產力的恢復,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經濟。
②間接影響:由於經濟的恢復,使社會矛盾相對緩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人們對美國國家制度的信心,從而遏制了由於經濟危機造成的法西斯勢力,使美國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深遠影響:新政採用的國家出面干預經濟的政策,開了資本主義國家加強經濟干預的先河。它不僅僅成為現代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開端,而且對其他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此,西方國家陸續放棄純粹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逐漸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宏觀指導。二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
2.20年代~30年代關國經濟繁榮、危機的原因分析
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了繁榮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紐約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其原因應包括:國內的技術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動;國際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刺激和戰後相對穩定的政治經濟局面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在經濟繁榮的背後,美國長期盲目投資,經濟比例失調,農業不景氣,失業人員增加。日益膨脹的供應量大大超過國內外的支付能力,潛伏著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到20年代後期美國經濟出現危機、蕭條,1929年~1933年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
A.羅斯福新政,新在何處?
(1)新的理論和政策
自由主義到凱思斯主義,羅斯福新政就是對凱思斯主義進行的大規模實踐。
(2)新的特點
盡量避免國有化形式而力圖保持資本主義自由企業制度,同時也採取了一些有利工人和小生產者的措施,以緩和階級矛盾。
(3)新的起點
是對生產關系進行的局部調整,把美國的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推向美國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二戰後這種模式被普遍採納,資本主義制度由此獲得了新的生命力,成為繼續向前發展的新起點。
★★B.羅斯福新政的實質
羅斯福新政不是法西斯主義。「新政」不僅不是法西斯主義,而且還起到了避免走向法西斯道路的作用。
羅斯福新政也不是社會主義。因為它沒有觸動資本主義制度。
羅斯福新政是美國資產階級為了克服經濟危機,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的政策調整,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最多也只能說是一次資產階級改革。
★C.對羅斯福新政的評價
(1)羅斯福新政在美國現代歷史上基本上是一個進步現象,起著積極的、肯定的作用。它為壟斷資產階級維護資本主義的統治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為以後美國和其他許多西方國家的資產階級政府所效法;它的實施是美國歷史上資產階級某些民主傳統的繼承和發展。
(2)新政所起的作用只是暫時地、略微地緩和了一些經濟危機在美國經濟中所造成的嚴重的局面,它沒有也不可能克服危機。新政實施的結果是,鞏固和加強壟斷資產階級在國家經濟和政治上的統治地位,它所包含的一部分對工人階級讓步的措施,不過是資產階級對付工人運動的一種手段而已。新政實行後美國工業生產指數逐年回升的現象,並不是新政葯方的功效,而是資本主義經濟周期自發規律作用的結果。而所包含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策,則對工人階級和革命事業有巨大的危害。
(3)對羅斯福新政既不能過分贊譽,也不能過分貶低。它將美國的私人壟斷資本主義迅速地、大規模地推向美國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廣大勞動人民的處境,緩和了階級斗爭,挽救和加強了美國的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但是,它的結果又加深了資本主義的矛盾,造成新的、更深刻的危機。然而,不能說新政的主要目的是阻止農民及工人參加革命行動,因為當時美國並不具備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的主客觀條件。
★6.比較德、日法西斯專政建立的異同
相同點:
①歷史原因相同。兩國長期以來是君主專制的國家,都具有濃厚的軍國主義傳統,缺乏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傳統;一戰後,兩國的海外市場都受到制約,德國喪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日本在東亞的市場亦受到壓制。
②利用時機相同。30年代經濟大危機為兩國法西斯勢力擴張提供了條件。兩國法西斯都利用經濟、政治危機,乘機擴張勢力,進而奪取政權。
③法西斯專政的本質相同。都是帝國主義極端反動的公開恐怖獨裁,對內獨裁,對外侵略擴張,使世界大戰的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把世界引向戰爭。
★不同點:①法西斯政權建立方式不同。德國是依靠納粹黨奪取政權建立法西斯專政。納粹黨通過欺騙性宣傳,騙取中下層群眾的支持,並討好軍隊,與壟斷資產階級勾結,使勢力大增。然後通過合法的形式,競選為國會第一大黨,進而奪取政權。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黨自下而上地掌握政權後,立即建立法西斯專政,而是依靠現有的天皇制和軍部法西斯勢力實現法西斯化。軍部法西斯分子通過製造一連串暗殺、政變等恐怖事件,以及對外策動侵華戰爭來擴大勢力和影響,進而自上而下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
★★第四章 兩極格局下的世界
第一節 戰後初期的國際關系和兩極格局的形成
1.戰後初期國際力量的對比
世界格局,即相對穩定的國際關系結構,是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國實力對比的基礎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極大地改變了世界范圍的力量對比。這是雅爾塔體系得以確立的條件、基礎和背景。
★西歐各國普遍衰落:
①法西斯德國被徹底摧毀,國土被盟軍佔領,殖民地被剝奪殆盡,國外市場和海外投資全部喪失。
②英國贏得了戰爭卻輸盡了財富,黃金儲備幾乎枯竭,昔日的威風一掃而光。
③法國更是元氣大傷。戰爭使法國經濟遭到極大破壞,貝當政府的賣國投降,更使法國的國際威望急劇下降。總之,舊的歐洲衰落了,歐洲列強主宰世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美國獨占鰲頭:
①在軍事上,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壟斷原子彈;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幾百個軍事基地,成為頭號軍事強國。
②在經濟上,美國擁有最雄厚的工業實力;最豐富的黃金儲備;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資本主義貨幣體系;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的成立又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從而實際上形成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③在政治上,美國一度操縱聯合國,把它作為推行全球擴張政策的工具;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也唯美國馬首是瞻。
蘇聯空前強大:①經過二戰,蘇聯的軍事力量空前壯大。②政治影響和國際威望空前提高。二戰中蘇軍是抗擊德軍的主要力量;在戰爭中蘇聯擴展了疆土,解放了東歐大片領土;戰後初期蘇軍駐扎在東歐、南歐、中國的東北和朝鮮北部等廣大地區。總之,蘇聯成為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
西歐的衰落,美蘇戰時軍事實力的均勢,奠定了兩極格局的基礎。
4.兩極格局的形成
①奠定基礎:戰後初期國際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西歐衰落,美蘇勢均力敵。社會主義和帝國主義兩大陣營的出現。
②初步形成:二戰後,世界大國按照雅爾塔等會議確立的基本原則,重新劃分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建立新的國際關系格局,構成雅爾塔體系。
③最終確立:到1947年美國開始實施全面冷戰政策,美蘇盟友關系徹底結束,轉變為敵對關系。1949年、1955年先後建立了北約、華約兩大組織,標志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
1.雅爾塔體系問題
(1)雅爾塔體系的確定及影響問題
①確定:雅爾塔體系是二戰後,世界大國依據雅爾塔等國際會議已經確立的基本原則,對世界政治版圖和勢力范圍重新劃分,建立起的新國際關系格局。它的確定,標志著近代以來以歐洲為中心和以歐洲大國均勢為主的傳統的國際關系格局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現代國際關系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雅爾塔體系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發展的產物。它集中體現了國際關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變化。
②影響:a.它有利於蘇聯和社會主義體系的發展。b.它確立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權地位,並有利於美國在全球的霸權擴張。c.它有利於美蘇稱霸和爭霸。可以說,戰後的一系列重大國際爭端都直接或間接地和這一體系的存在和活動緊密相聯,美蘇雙方都力圖保護和發展有利於自身的勢力范圍。
(2)雅爾塔體系和凡-華體系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①都是在世界大戰破壞了原有的世界體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②都通過一系列會議確立的基本原則重新劃分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建立新的國際體系;③都是大國意志的體現,其內容體現大戰前後各大國力量對比的消長變化,打上了大國強權的烙印,都隨著各國力量的消長而瓦解、破壞。
不同點:①凡-華體系體現了英法美等帝國主義大國的意志,而雅爾塔體現了美蘇兩國的意志;②前者調和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後者則是資本主義大國和社會主義大國的暫時妥協;③前者是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後者則超出了歐洲的范圍,反映了歐洲地位的下降;④前者是建立在戰勝國對戰敗國的掠奪的基礎之上,必然隨著德國的崛起而破產,而後者則是兩個戰勝國的妥協;⑤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後者則是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⑥體系的性質不同。前者的本質是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後者則是由於二戰後反法西斯性質和社會主義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實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國稱霸的多重性質。
(3)關於雅爾塔體系的性質問題
關於雅爾塔體系的性質主要有兩種觀點:
①一般認為它是凡爾賽體系的繼續,是大國之間在力量對比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對世界勢力范圍的重新劃分。
②中國學者普遍認為,對雅爾塔體系不能用帝國主義劃分范圍的觀念簡單地對號入座。它與凡爾賽體系有質的區別。社會主義蘇聯是它的主體之一,具有強烈的反法西斯的民主進步性質。它把國際民主原則與和平共處原則納入國際關系體系。它擴大了社會主義的影響,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加入了國際社會形成世界新的格局。
(4)對雅爾塔體系的不同評價
①以肯定為主。二戰期間,包括雅爾塔會議在內的三次大國首腦會議及其達成的協議對最後打敗法西斯國家、結束戰爭發揮了巨大作用。它對戰後世界和平的安排比凡爾賽體系進步。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安全與和平方面比國聯有效。戰後半個多世紀世界沒有發生大戰,雅爾塔體系是重要因素之一。同時它還確立了不同制度國家間的和平共處原則。
②基本否定。它誘發國際危機,威脅世界和平。在世界上導致政治、經濟、軍事各種危機。戰後200多場局部戰爭中,美蘇介入的比例明顯呈上升趨勢。戰後之所以未爆發大戰,並非是雅爾塔體系在起作用,而是美蘇核軍備對抗異化的產物。
③既要肯定其進步作用,又要否定其消極影響。進步作用的表現:對戰勝法西斯起了決定作用;維護並擴大集體安全原則,聯合國促進了國際經濟文化交流;肯定了國際民主原則,確立了法西斯國家非軍事化;推動了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進程;把和平共處原則納入國際關系體系。消極作用的表現:大國強權政治、大國主宰世界、加劇世界緊張局勢、危及世界和平;侵犯中小國家領土、主權合法化,前蘇軍和美軍分別長期進駐東歐和西歐各國;不尊重國家間的平等互利原則。
2.美國的「冷戰」政策
★(1)美國實施冷戰的原則
美國實施冷戰政策的原因:①戰後,美國憑借軍事、經濟、政治上的優勢,企圖稱霸世界。②當美國的實力和野心達到空前高度時,蘇聯的影響和各國人民的革命運動也在世界范圍日益擴大。③美國把稱霸的障礙歸罪於共產主義和蘇聯,但又不敢貿然越過美蘇劃定的勢力范圍界限。④美國在戰略重點地區歐洲,採取以遏制蘇聯為中心的冷戰政策。
★(2)冷戰政策的定義和表現
美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冷戰,是指採取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敵對活動和對抗形式進行遏制的政策。杜魯門主義的提出、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等都是冷戰的表現。
a.杜魯門主義
指美國總統杜魯門1947年國會咨文的主要思想。在咨文中,杜魯門以維護美國的安全為幌子,公然把干涉他國內政作為既定方針。因此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在全球擴張勢力的宣言書。美國開始由局部擴張轉變為全球擴張。在咨文中,杜魯門公開把昔日的盟友蘇聯作為美國的主要敵人,並採取非戰爭的方式進行遏制。所以杜魯門主義是對蘇聯發動全面冷戰的宣言書,是冷戰全面開始的標志。也是美蘇戰時同盟徹底破裂的標志。
b.馬歇爾計劃的提出及其作用
美國從1946年秋開始發生了生產過剩的危機。而飽受戰爭浩劫的西歐經濟困難,工人運動蓬勃發展,資產階級惶恐不安。在這種形勢下,1947年6月,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了「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幫助西歐恢復了經濟,從而防止了革命的爆發,鞏固了資本主義秩序;西歐受援國家被迫接受了附加條件,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受到美國的控制;西歐國家及其殖民地還成為美國商品輸出的市場。因此,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它既是冷戰政策在經濟上的具體表現,又以經濟手段為美國控制西歐鋪平了道路。
c.北約的建立
1949年,西方12國代表在華盛頓簽訂《北大西洋公約》,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矛頭針對蘇聯,實行集體防衛的原則,是遏制蘇聯的軍事政治集團,是美國實施冷戰的手段。北約成立後,美國控制了北約,把西歐各國納入了美國全球戰略的軌道。從軍事上加強了對西歐的控制。
第二節 戰後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1)概況:
①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演變
★確立的原因:英國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經濟實力最強大,19世紀中期,英國煤、鐵、紡織品的產量超過了法、美、德三國的總和;英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
★確立: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喪失的原因: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過程中,資本家不願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美、德經濟的迅速發展。
★喪失:19世紀末英國喪失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
②美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
★原因:美國在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一位;兩次世界大戰使美國大發橫財;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戰爭中力量削弱。
★表現:「二戰」後,美國操縱了國際金融,建立了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它的建立,標志著美國在國際資本主義經濟領域霸主地位的確立。
③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原因:歐共體和日本的崛起。
表現: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崩潰,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經濟格局開始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2)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史學界一般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經歷了三個階段:
戰後初期到70年代;70年代到80年代後期;80年代末以來。這三個階段各自發展狀況及形成的原因可作
①戰後初期至70年代:美國擁有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業實力和豐富的黃金儲備,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和關貿總協定控制國際金融和世界市場。美國推行「馬歇爾計劃」,幫助西歐國家從戰爭的破壞中恢復起來。
★原因:通過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美國大發橫財。而歐洲在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處於普遍衰落的時期。
②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後期,世界經濟開始向多極化方向演變。日本和歐洲共同體與美國在世界市場上激烈競爭。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動搖。
★原因: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歐洲共同體國家和日本在許多領域趕上和超過美國。
③80年代後期,世界經濟呈區域集團化和全球一體化趨勢。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經濟多極化的進程。
★原因:生產力和分工的發展,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20世紀60、70年代,國際格局演變的總趨勢及主要原因。
①趨勢:由兩極格局開始向多極格局的演變。
②主要原因:
a.美蘇兩霸削弱:1973年底開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使美國經濟增長趨緩,經濟實力相對衰弱。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嚴重動搖;勃列日涅夫執政後期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活力衰退,社會矛盾叢生,加上對外擴張的加強,國家陷入困境。美蘇爭霸使雙方都削弱,特別是加劇了蘇聯的經濟困難。
b.兩大陣營瓦解,歐共體、日本的崛起:歐共體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70年代以來,歐共體和日本經濟快速發展,開始形成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60年代初,中蘇關系破裂,社會主義陣營瓦解。60年代~70年代,東歐開始擺脫蘇聯模式,進行政治經濟改革。
c.第三世界崛起:民族解放運動發展,使帝國主義殖民體系走向崩潰。不結盟運動興起,77國集團的組成以及聯合國中新興國家力量的增強,第三世界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舞台,有力沖擊了戰後國際關系中的兩極格局。
★6.二戰後國際關系格局發生的重大變化、原因、影響和啟示。
(1)變化;二戰後,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關系格局被以美蘇為兩極的國際關系格局取代。雅爾塔體系的確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開始形成;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2)原因:二戰後歐洲國家普遍衰落。法西斯德國、義大利成為戰勝國,法國和英國受到嚴重削弱,歐洲的政治中心地位完全喪失。美國經濟軍事實力膨脹,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蘇聯的政治軍事實力逐漸增長,成為世界上唯一可以同美國相抗衡的國家。
(3)影響:一方面,兩強相爭,使世界長期不安寧;另一方面,彼此勢均力敵,在近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
(4)啟示:國際關系格局變動的根源是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新的國際關系格局是建立在新的力量均勢的基礎上,是各種力量相互斗爭和妥協的產物。決定一個國家在國際關系中地位的根本因素是綜合國力的強弱。
★★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分析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躍於世界舞台充當主角的國家及國際組織之間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結構、態勢。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取決於主要國家或國家集團綜合國力的對比,取決於主要國家或國家集團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
(2)世界兩極政治格局向多極化演變的根本動因:
①前蘇聯經濟的衰落及其解體直接導致了兩極格局的終結。
②美、日、西歐三足鼎立是世界格局由兩極走向多極的主要標志。
③第三世界的興起,對多極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3)多極化趨勢中的「極」的內涵:
①多極化中的「極」主要表現為吸引力、影響力和作用力。即堪稱一「極」的主要不是通過政治、軍事手段控制和支配其他國家,而是憑借先進的科技和雄厚的經濟實力,通過投資、貸款、技術出口和轉化以及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作用,對其他國家、地區乃至全球產生影響力和作用力。
②構成多極化中的「極」的載體既有國家,也有國家集團,在一定意義上還包括某此影響較大的世界性或地區性國際組織。
(4)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規律:
①世界政治格局變化的根本動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長以及力量對比的變化。
②世界政治格局變化的直接動因是主角對自己國家利益的考慮及外交政策的調整。
③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都和主要國家社會制度之間的斗爭和改變相聯系。總之,一種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種力量經過不斷消長變化和重新分化組合,從量變逐漸發展到質變,構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均勢的結果。一種世界格局的解體,則是這種穩定的均勢被打破,再也無法保持下去的具體表現。
(5)對世界政治格局的認識
①推行強權政治力圖獨霸世界,建立世界大帝國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一貫目標和終極目的。
②促使國際格局變化和國際關系中心舞台轉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和變化;國家之間斗爭的焦點是以經濟和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誰在綜合國力的較量中取得勝利,誰就能成為多極中的一極。③國家利益是處理國際關系的根本原因。
④國際經濟關系是最基本活躍的因素,影響著國際政治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發展變化。
★★如何認識兩極格局結束對世界的影響
「二戰」後的兩極世界格局主要是由美蘇兩家的軍事力量來支撐的。
在兩極格局下,美蘇的對峙和為爭霸世界而全力以赴地進行的斗爭及軍備競賽,使世界處在新的世界大戰甚至核戰爭的威脅之下;兩霸在第三世界的爭奪,也不斷地加劇著世界的緊張局勢。
兩極格局解體後,隨著華約組織宣布解散,兩大軍事集團在歐洲緊張對峙的局面消失,美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轉向對話和緩和,這使得維護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明顯增長。但與此同時,由於兩極格局是建立在東西方軍事力量均衡之上的,東西方力量的失衡,勢必會導致國際關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沖突。首先,只要俄羅斯繼續作為一個統一的擁有足以毀滅英國的軍事力量而存在,它就必然會為維護其國家利益不時與英國處於矛盾地位。其次,在兩極格局下被壓抑的地區性軍事強國侵略擴張的慾望和民族、宗教矛盾、領土糾紛等問題也會此起彼伏,使世界動盪不安。海灣戰爭和前南斯拉夫地區的戰爭都說明了這一點。
兩極格局結束後世界形勢的基本特點是「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盪並存,比較起來,新的矛盾和沖突是局部性的,世界形勢的總趨勢是走向緩和,這也是世界格局多極化的結果,是新舊格局交替過渡時期的產物。爭取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主要問題,維護世界和平、發展本國經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10.當今世界國際形勢的不穩定因素
①美國插手別國事務和地區爭端,藉助北約進行干涉、嚴重干擾和平和發展。
②一些國家和地區內部長期形成的深層矛盾,如民族、種族、宗教、領土等矛盾不斷爆發。
③一些地區爆發局部戰爭,如海灣戰爭和南斯拉夫解體後出現的地區性戰爭。
④國際裁軍和軍控呈現停滯、甚至倒退的趨向。
『貳』 高二歷史上學期知識總結急需!!!
高中歷史我已經自己總結完畢了,你說的高二歷史上學期主要是學習必修三的吧,那就是必修三內容的總結與歸納咯,你回我一下,我就可以直接給你發去了。
『叄』 人教版高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大哥!東西抄太多嘞!你到http://tieba..com/f?kz=514139691看看吧!全在上面!
『肆』 高二歷史重點知識
高二主要修經濟,也就是必修二這本書。
其中新航路開辟,工業革命,中國民族資本之內一的曲容折發展,羅斯福新政(裡面的原因,措施是重中之重。記得當時我們還專門一大題就問它的措施,10分唉)然後就是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大致就是這些。問道美國大蕭條就和金融危機扯在一塊,會問你有什麼教訓經驗之類的。
然後問你現在經濟模式,什麼情況全球化趨勢諸如此類。
中國方面問你原始農業土地模式的轉變,和洋務運動帶來影響級之後的改革開放。這些都是要死背和理解的
『伍』 高二歷史知識點
1. 西歐各國開辟新航路的原因和影響
(1)原因:① 經濟根源是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萌芽,對貨幣的需求量增加。② 社會根源是《馬可•波羅游記》的流傳,刺激了歐洲人到東方去實現黃金夢。③ 奧斯曼土耳其控制東西方商路,造成商業危機(2)影響:① 引起「商業上的革命」:世界各地區擴大了經濟文化和貿易往來,商路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② 引起「價格革命」:新興資產階級獲得暴利,封建主衰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③ 西歐殖民者對亞、非、美三洲進行殖民掠奪,將大量財富運往歐洲,轉化為資本,造成了殖民地人民的貧困和落後。④ 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性
2. 葡萄牙、西班牙兩國在新航路開辟方面走在前面的原因分析
(1)兩國都在大西洋沿岸,這一地理位置有利於他們向海外發展。(2)兩個國家都掌握航海技術,特別是葡萄牙在航海技術上比較先進。(3)兩國都是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有力量支持和供應遠航所必需的裝備。(4)新航路的開辟也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情緒有關,他們在對外擴張時也把傳播基督教作為自己的精神動力。3. 15~16世紀殖民活動的基本特點及影響
(1)最主要的殖民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2)殖民活動區域:重點區域是美洲地區,特別是南美洲,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該地區的殖民分割。其次是東南亞和太平洋諸島嶼和印度沿海地區。葡萄牙在印度建立了一些殖民據點,控制了馬六甲,在東南亞一些地方建立了商站,竊據中國澳門;西班牙佔領了菲律賓。第三,葡萄牙佔領非洲沿海一些地區。總之,新航路開辟到哪裡,殖民擴張活動就延伸到哪裡。(3)殖民活動的內容和特點:第一,奴役和屠殺殖民地居民。第二,掠奪殖民地財富。第三,奴隸貿易。奴隸貿易一方面滿足殖民者對勞動力的需求;另一方面,販賣奴隸活動本身也給殖民者帶來了巨額的利潤。第四,葡萄牙因國小、經濟落後而侵略對象大多是人口密集的大國,因此採取以侵佔軍事據點為主,同時又採取壟斷商路、建立商站、進行欺詐性貿易的辦法掠取大量財富。而西班牙除了掠奪金銀和進行奴隸貿易外,還發展大種植園,生產單一農作物,這成為16世紀西班牙的三大財源。(4)影響:第一,早期殖民掠奪給殖民地帶來的只有貧窮和災難,並沒有帶去先進的生產方式。第二,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掠奪的財富用於購買義大利、法國、荷蘭、英國的商品,結果西、葡衰落下去,而在荷、英、法等國轉化為資本,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起來;同時,殖民國家的爭奪商業和霸權的斗爭也激烈起來。
4.「資本原始積累」
(1)含義:資本的原始積累是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前,通過暴力使小生產者同生產資料分離和貨幣積累的過程。
此中包含二層意思,一是形成龐大的僱用工人隊伍,一是財富的積累。它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起點。(2)方式:主要通過對農民土地的掠奪(如英國的圈地運動)、掠奪殖民地、販賣奴隸、發行國家公債等方式實現。這樣使大量生產資料和貨幣集中在資本家手裡,轉化為資本,又造成龐大的雇傭工人隊伍,加速了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在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中雖然充滿血腥和暴力,但這是符合世界歷史發展潮流的進步現象。
(3)資本原始積累分為兩個階段:14、15世紀的歐洲,由於自然經濟的解體和小商品生產者的分化,結果在威尼斯等城市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15世紀末新航路的開辟至19世紀初,新興資產階級通過暴力手段來加速這種原始積累過程,結果不僅使手工工場在西歐廣泛建立,還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准備了條件。
7. 簡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必然性,並簡述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確立的情況。
(1)必然性:
① 新航路開辟後,英國成為大西洋航運的中心。海外貿易、殖民掠奪、圈地運動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積累了資本,英國具備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經濟基礎。
②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金融家、銀行家、大商人和工場主,形成了新興的資產階級。那些在農村僱工經營牧場或農場的農牧場主,有的經營工業和商業,被稱為新貴族。新貴族同其它資產階級成員有共同的利益。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形成,使英國具備了革命的領導階級。
③ 17世紀初,斯圖亞特王朝開始統治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厲行專制,經常觸犯資產階級的利益;又實行宗教專制,特別是迫害「清教徒」,由此造成了政治上的緊張局面。這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成為歷史的必然。
(2)確立的情況:
① 從1640年到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斗爭,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
② 1688年「光榮革命」後,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在議會中的權勢,通過一系列法案來限制王權。1689年,議會通過《權利法案》,以明確的條文,限制國王的大權,「君主立 憲制」在英國出現。
③ 此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和發展。18世紀初,英國的內閣制開始形成。
8.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具體使命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掌握:
(1)政治上: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由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國會立法治理國家。
(2)經濟上:廢除各種封建特權,尤其是商品專賣制度,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條件。
(3)宗教上:反對宗教專制,既反對原來英國國教中的天主教殘余,反對斯圖亞特王朝恢復天主教的政策。
英國革命的進程圍繞著這些方面的矛盾展開,英國革命的成果實質上是這些使命的完成。
9.英國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與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都鐸王朝時期是英國資本主義開始產生,封建制度解體的時代。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需要在強大王權的支持下發展自己,面對封建割據勢力,都鐸王朝要削弱地方割據勢力,加強王權。面對強大的封建割據勢力,國王只能依靠新興的資產階級的支持,王權與封建割據勢力的矛盾成為當時的主要矛盾。王權與資產階級建立了同盟,都鐸王朝在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同時,實行重商主義政策,鼓勵工商業和海外掠奪,以加強國家實力和滿足資產階級要求。因此,都鐸王朝的專制統治,客觀上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斯圖亞特王朝統治時期,王權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已基本解決,新興資產階級與封建專制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因此,斯圖亞特王朝對資產階級實行各種限制,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10.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用清教作為反封建斗爭思想武器的原因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所以披著宗教的外衣進行,是由當時社會和歷史條件所決定的:
(1)中世紀的歐洲,政教合一,意識形態主要依靠「宗教神學」。17世紀英國群眾的宗教情感依然十分濃厚,信仰清教的不僅有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還有手工業者、農民和平民。資產階級與新貴族利用清教來號召、發動和組織群眾。
(2)新興資產階級的力量還比較弱小,他們在政治上還不夠成熟,在理論上還不能用明確的語言提出非宗教的政治綱領,在組織上還未能形成自己的政黨來發動和組織群眾,因而也需要採用宗教異端的形式。
(3)加爾文教宣揚商業活動是「神聖」的使命,廢除「偶像崇拜」的華美儀式及討厭的教會勒索,主張建立民主教會,這一切都符合資產階級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信仰和傳播清教在英國成為一場非常廣泛的社會思想運動。
11. 結合史實說明早期殖民擴張的特點
(1)早期的殖民擴張形成了商業資本主義的殖民高潮,從16世紀開始,英、法、荷等國為拓展海外貿易,積極搶占海外殖民地。
(2)殖民擴張的手段野蠻、殘暴、原始,歐洲殖民者所到之處都進行大肆屠殺、搶劫和掠奪,他們進行罪惡的奴隸貿易,在殖民地犯下了滔天罪行。
(3)早期殖民擴張的積極結果是撒下了資本主義的羅網,把美洲未被開發的地區,大洋彼岸缺乏中央集權的自我保護的民族國家納入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12. 殖民帝國興衰的歷史教訓
(1)國內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的實力強弱決定了殖民戰爭的勝敗。葡萄牙衰落的主要原因在於本國沒有雄厚的工業基礎,也就沒有軍事實力保衛自己的殖民利益。西班牙對外戰爭的失敗也主要是因為國內工商業的衰落。而荷蘭之所以敗給英國,是因為荷蘭是商業國家,沒有工業基礎,而英國則是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工農業資本主義有了相當的發展。勝利屬於經濟實力雄厚的國家。
(2)資本主義制度比封建制度強大,資產階級統治比封建專制統治強大。葡、西退出歷史舞台,法國在七年戰爭中的失敗,英國的稱雄,正好說明了先進制度的勝利。
(3)國內文化思想的進步、思想意識的解放,也是決定殖民戰爭勝利的因素。經過宗教改革的英國,清教徒開始移民海外。他們所具有的那種個人奮斗、樂觀進取的精神必然在殖民戰爭中取得勝利。
13. 啟蒙運動起源於哪個國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是什麼?比較他們觀點的異同點。
起源:英國霍布斯:代表作《利維坦》觀點:社會契約、不反對君主專制、無神論但又主張藉助宗教維持社會秩序洛克觀點:社會契約、三權分立相同點:都主張社會契約不同點:霍布斯不反對君主專制;洛克提倡君主立憲制
14. 啟蒙運動出現高潮的背景是什麼?列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指出他們思想的共同點。
(1)背景:18世紀,法國資本主義發展程度較高,資產階級力量增強。但同時,法國又是歐洲大陸封建勢力的堡壘,專制主義、等級制度盛行。作為第三等級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無權。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許多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開始在思想文化領域里對舊體制發起了猛烈沖擊,從而進一步完善了啟蒙思想。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① 伏爾泰:抨擊天主教會、反對君主專制,主張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制
② 孟德斯鳩:猛烈抨擊封建專制制度的弊端;明確提出三權分立學說共同點:反對封建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都代表法國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③ 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政治觀點:社會契約論、人民主權說
④ 狄德羅:主編《網路全書》,其書內容反映啟蒙思想的特徵:宣揚科學和理性,反對迷信和專制。網路全書派形成了法國啟蒙運動的高潮。
(3)共同點:用理性主義反對黑暗的現實,集中力量批判專制主義、政權主義、號召消滅專制主權、貴族特權和等級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
延伸•拓展
15. 比較盧梭與伏爾泰、孟德斯鳩思想的不同點及其產生不同的根源。
盧梭:出身貧寒,代表了法國中、小資產階級的利益,他們在政治上無權,經濟活動又與封建制度相沖突。因此,他們強烈要求推翻封建制度,實行民主政治。所以盧梭主張「人民主權」,提倡人民直接擁有國家主權和立法權的民主共和制度。伏爾泰、孟德斯鳩:出身富裕家庭,生活於法國的上流社會,代表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在法國的等級制度下,大資產階級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但在政治上無權,經濟活動與封建勢力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他們反對君主專制但不一定要推翻君主統治,政治主張:社會契約、君主立憲。
16. 啟蒙思想為什麼最早發源於英國?法國為什麼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
(1)發源於英國的原因:17世紀,英國資本主義最發達,在此經濟基礎之上,英國最早出現啟蒙運動;17世紀中期,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的啟蒙思想由此產生了。
(2)法國成為中心的原因:18世紀,法國資本主義發展程度較高,封建專制制度更加腐朽,封建統治陷於全面危機,社會矛盾更加尖銳,許多資產階級代表人物開始在思想文化領域對舊體制發起沖擊,眾多的啟蒙思想家把歐洲的啟蒙運動推向高潮,法國因而成為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
17. 比較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不同點
① 時代背景不同:文藝復興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物,啟蒙運動是17~18世紀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產物。② 基本思想不同:文藝復興把斗爭矛頭主要指向天主教會,針對天主教會以神為中心,主張以人為中心,一切為了人的利益的思想。強調「人性」,主要反對的是天主教神學思想,歌頌人生的價值和提倡人的尊嚴,所追求的是以「人性」為中心的現世幸福;啟蒙運動把斗爭矛頭既指向天主教會,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強調「理性」。主張的核心是反封建制度,斗爭的目的既要消滅專制王權和天主教的世俗權利,又要建立保證他們所要求的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的新制度。
18. 為什麼說啟蒙運動是繼文藝復興之後,歐洲發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
(1)從時代背景上看:文藝復興發生在14~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為維護其政治、經濟利益,首先要在意識形態領域展開反封建斗爭,當時資產階級還沒有一套成熟的理論,於是他們借用古典文化來表達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啟蒙運動發生至17~18世紀,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愈加受到封建專制的阻礙,因而,資產階級提出了反封建的,完整的思想體系。
(2)從基本理想上看:文藝復興把斗爭矛頭主要指向教會,強調人性。啟蒙運動的核心主張是反封建專制主義、教權主義,啟蒙運動是對文藝復興運動的繼承、發展,它的思想主張更系統,更全面。
(3)從影響上看:二者都是近代兩大思想解放運動,都對新興資產階級取得政治上、經濟上的統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備,文藝復興對後來的啟蒙運動有直接的影響作用,啟蒙運動不僅反對封建專制,而且為新制度的建立勾畫了藍圖,極大地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潮流的發展。
19. 法國大革命期間,各派是如何改造法國的?
(1)君主立憲制的統治:初步改造法國政治上:宣布廢除封建制度,包括取消教會和世俗的封建特權。經濟上:沒收教會和逃亡貴族財產,取消關卡,規定一切公民和財產都應納稅;取消一些農民的一些封建義務,但沒有廢除封建地租,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法律上:頒布《人權宣言》(1789)頒布《1791年憲法》。
(2)吉倫特派的統治:進一步改造法國軍事上:瓦爾密戰役——制止外敵入侵政治上:宣布實行「普選制」,召開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處死路易十六經濟上:頒布新的土地法,進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
(3)雅各賓派的統治:革命激進措施頒布法令,摧毀封建制度。實行恐怖政策(政治恐怖、經濟恐怖)發布總動員令,宣布處於緊急狀態
20. 法國大革命的主要成果及其鞏固
(1)法國大革命取得的成果主要有:① 制憲會議在君主立憲派的領導下,運用立法手段,對法國進行了初步的改造:通過廢除封建制度的法令,對封建土地所有制進行改造;發布《人權宣言》,對封建等級制度進行改造;頒布《1791年憲法》,對國家體制進行改造。② 吉倫特派執政時期,廢除了君主制,成立了法蘭西共和國,處死了國王。③ 雅各賓派專政時期,頒布法令,摧毀了封建制度,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實行恐怖政策,挽救了革命和共和國。
(2)成果的鞏固:① 熱月黨人時期,維護了共和制,保護了革命成果。② 拿破崙時期進行財政改革;頒布《拿破崙法典》等法律;同反法同盟國家進行戰爭,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21. 拿破崙是如何統治法國的?
(1)對內政策背景:督政府的統治導致法國革命成果危在旦夕。內容:① 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 ② 經濟上:改革財政,建立法蘭西銀行,鼓勵工商業發展 ③ 法律上:重視法制建設,注重依法治國。公布《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 ④ 文教上:重視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建立公立中學和法蘭西大學
(2)對外政策:不斷的對外戰爭早期戰爭:拿破崙帝國與反法聯盟的多次戰爭後期戰爭:拿破崙力圖建立一個歐洲大陸體系,擴大戰爭,進攻西班牙、俄國等國。
22. 法國大革命中對封建土地所有制進行了怎樣的改造,試作簡要評價,從中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1)君主立憲派:取消教會、貴族特權,沒收教會財產,取消關卡,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封建制度,但農民的土地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2)雅各賓派:宣布把逃亡貴族的土地分成小塊出售,地價在10年內付清,農村公有土地可按當地人口分配,無條件地廢除一切封建權利。滿足了農民的土地要求,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鞏固了資產階級的革命成果,但由於把土地分成小塊賣給農民,使法國小農經濟長期占優勢,造成法國農業的落後和農民的貧困,限制了國內市場的擴大,嚴重影響了法國工業化的進程。結論:資產階級革命是以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為目的,評價的標准應放在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基點上,而不應以是否滿足農民無償得到土地的要求為標准。
23. 比較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不同點
歷史背景不同:法國是當時歐洲大陸上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最發達的國家,不僅有規模巨大的手工工場,而且有的工場技術水平達到了工業革命開始時的水平。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英國革命前,資產階級思想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法國的啟蒙運動不僅包含反封建的戰斗精神,而且從理論高度闡述了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思想、法制思想。其政治學說論及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思想。
領導階級不同:法國資產階級獨立領導了這場革命,資產階級一開始就提出了以制定憲法來限制王權的政治綱領。隨著革命的不斷深入,各階級相繼表現了自己的意志,使法國革命的激烈程度超過了同一時期的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其影響也是難以估量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領導,最後通過政變建立起了資產階級專政。法國大革命遭到歐洲許多君主制國家的聯合武裝干涉,因此,革命中出現了違反資本主義的原則,限制資產階級的現象。而英國革命爆發時,歐洲大陸正在進行30年戰爭,英國革命遇到了一個有利的國際環境。在法國大革命中,人民群眾的三次起義,把革命不斷推向深入。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資產階級就無法戰勝國內外封建勢力。
24. 評價雅各賓派的統治政策
(1)雅各賓派的土地政策,使數十萬法國農民變成了小塊土地私有者,徹底摧毀了法國封建制度的基礎,它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入新高潮的標志。雖然這一措施沒有滿足農民無償分配土地的要求,不能完全解決農村的土地問題,但在爭取農民對雅各賓派的支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打擊了反對法國革命的國內外敵人。
(2)恐怖政策是雅各賓派在內憂外患空前嚴重的情況下被迫採取的措施。積極作用:它以暫時犧牲資產階級的某些利益為代價,滿足了群眾的某些要求:在經濟上使囤積居奇和哄抬物價的投機行為得到遏制,經濟混亂的局面得到一定的克服;在政治上叛亂被平息,基本上趕走了外國干涉軍,穩定了法國社會秩序,使共和國的危機得以解除。負面作用:在經濟上存在負面作用,經濟問題必須用經濟方法才能解決,行政手段只能起輔助作用,單一的行政手段不能解決經濟問題;在政治上打擊面過寬,造成人人自危;危機過後,雅各賓派以恐怖政策排除異己、維護權力,最終喪失民心。
25. 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歷史背景和條件
革命背景和條件:物質基礎: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民族基礎:美利堅民族的形成思想基礎:啟蒙思想的影響階級基礎:資產階級、種植園主階級形成和壯大根本原因: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6. 如何正確看待美國1787年憲法
(1)從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看:通過1787年憲法,美國率先建立了聯邦制、三權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聯邦制賦予聯邦政府強有力的權力,鞏固了國家政權;三權分立制度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個權力機構互相牽制,對於防止專制獨裁、保障資產階級民主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2)從對美國的影響看:憲法調整了大州與小州之間的矛盾、南方與北方的矛盾,使美國在政治上獲得了長期穩定的發展;一系列治國原則的確立,使美國完成了廣泛的政治改革,建立了相對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為美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3)從其局限性來看:憲法允許奴隸制的存在,不承認黑人和廣大印第安人具有與白人相同的利力。這就違背了《人權宣言》中有關人人平等的原則,深深地打上了種族歧視的烙印,暴露出資產階級的局限性。
27. 北美獨立戰爭的性質
美國獨立戰爭是近代早期的民族獨立運動,是北美人民為掙脫英國的殖民統治、求得民族獨立與解放進行的戰爭。戰爭的對象是英國殖民統治者,戰爭的目的是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因此,這場戰爭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質。
美國獨立戰爭又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第一,北方的工業資產階級和南方的種植園主階級充當了革命的領導階級;
第二,導致這場戰爭的根本原因是北方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與英國殖民統治之間矛盾激化的結果;
第三,戰爭結局打破了殖民統治的桎梏,為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殊性是:其中心任務是反對殖民統治,爭取政治上的獨立。這是由於英屬北美殖民地基本上是英國資本主義的移植,社會經濟基本上是資本主義的經濟,阻礙其發展的最大障礙是英國的殖民統治。所以,資產階級革命的最本質特性是清除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英屬北美殖民地沒有經歷過封建主義階段,並不是說該社會沒有封建因素。在其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大量封建意識形態的殘余,歐洲移民也不可避免地把種種封建殘余帶到新大陸。
28. 北美獨立戰爭的特點
(1)沒有經歷過封建制度階段,革命的主題是反對英國殖民統治。(2)資產階級和種植園奴隸主是這場革命的領導階級。(3)革命沒有經歷過重大反復,這有利於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完善和鞏固,也有利於社會生活的安定。(4)是近代早期第一個取得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而其本質又是資產階級革命。
29. 美國1787年憲法和法國《人權宣言》都以資產階級啟蒙思想作為基本指導思想,但兩個文件在國家、人民的權利方面又有明顯的區別,試分析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
美國1787年憲法根據啟蒙思想家關於國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約的原則,規定了美國總統、國會、最高法院的職責與權利,但卻忽視了人民的基本權利。法國的《人權宣言》詳細闡述了天賦人權等道理,體現了要求摧毀君主專制和等級制度的思想,卻沒有提出如何解決當時尚未清除的封建特權問題。美國是剛剛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既要建立強有力的政權以確保獨立;又要防止政權走向獨裁,防止危害資產階級利益,故突出三權分立的原則。掌權的資產階級、種植園主為了自身利益,不給印第安人公民權,黑奴只按3/5的人口折算,種族歧視明顯,所以沒有真正解決人權問題。法國是封建勢力十分強大的國家,強調人權有利於摧毀君主專制、等級制度,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兩國掌權的資產階級為維護切身利益,在制訂法律時各自選用啟蒙思想中對自己最有利的部分。
30. 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
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是指發生於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時期的資產階級革命。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18世紀的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都屬於這一范疇。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任務是推翻封建統治,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道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具有如下特點:
(1)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屬於完全意義上的反封建革命,此外並不負擔別的什麼任務。
(2)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進程曲折復雜,既有前進甚至超前,又有退縮甚至退得過分,隨著再引起新的斗爭。
(3)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階級關系的總特點,就是在資產階級領導下,一切反封建的階級、階層結成了聯盟。
31. 比較北美獨立戰爭和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異同點
(1)北美獨立戰爭和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相同點:① 背景:南北美洲人民都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和剝削;經濟發展促使南北美洲人民都要求打破宗主國束縛;隨著啟蒙思想的傳播,南北美洲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識日益強烈;歐洲列強之間的戰爭為南北美洲人民的獨立戰爭創造了條件。② 目的:都要求擺脫殖民統治,爭取國家獨立。美國在於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發展資本主義;拉丁美洲人民要擺脫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統治,贏得國家獨立。③ 結果:推翻了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獨立,打擊了歐洲列強,促進和配合了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獨立後的美洲國家大都建立了資產階級國家;獨立以後都沒有廢除奴隸制。④ 性質:都是以獨立戰爭為形式的資產階級革命。
(2)北美獨立戰爭與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不同之處。
① 背景:北美13州的資本主義經濟比拉丁美洲發達,因此北美的主要任務是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而拉美經濟不發達,革命的主要任務是推翻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統治,贏得國家獨立。北美13州形成了統一的民族,拉美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
② 領導者:北美獨立戰爭中,資產階級和種植園奴隸主形成聯盟,起了領導作用;而拉美的資產階級力量薄弱,只作為一股力量參加革命,運動領導權掌握在土生白人地主手中。
③ 結果:北美獨立後,制定了1787年憲法,建立了相對穩定的民主的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而拉美獨立後,封建主庄園經濟仍然存在,政治上又處在獨裁統治之下,很大程度上只是完成了民族獨立的任務。
『陸』 高2歷史知識重點總結
高二歷復史主要是世界近現代史,制主要講了新航路的開辟到現代,本人認為重點在於資本主義的萌芽,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三次技術革命,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兩次世界大戰,還有二戰後各資本主義國家的復甦,特別是德國和日本,經濟全球化,差不多就這些了,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柒』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知識結構:1.夏:出現公共權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點。2.商:政治制度是內服與外服制度,具有濃厚的神權色彩。3.西周:
分封制
定義:目的:鞏固周的統治(奴隸主的統治)主體:同姓親族宗法制
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核心:嫡長子繼承製內容:確立大宗、小宗體系作用: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工具:禮樂制度第2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知識結構:1.統一(1)群雄割據
A.春秋爭霸
B.戰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2)統
一:
時間:前221年;人物:贏政。2、中央集權的確立(1)確
立:
A.
「皇帝制」:皇權至上、皇位繼承製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C.
郡縣制(地方)(2)加強皇權的措施:制定官吏選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細苛、嚴密的法律。(3)影
響: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統王朝制度基礎。而且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現在也不是太難找。關於找具體的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我建議你到這里看看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之所以這里的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比較全,其他地方的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網,可能不如這里的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全面,確定是哪兒都能找到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原因是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很容易找的,而且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現在也不是太難找。
『捌』 我要高二政治和歷史知識點的總結
哲學概念原理歸納總結
唯物論原理
1.世界的物質性原理
[原理內容]整個世界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質。
[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反對]實際工作中,違背世界物質性原理的表現是主觀主義。
2.物質決定意識原理
[原理內容]唯物論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方法論]要求我們在觀察、處理問題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主觀符合客觀。
[反對]反對不從實際出發的主觀主義。
3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反作用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反作用。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意識對事物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反之則起阻礙作用。
[方法論]要求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前提下,充分重視意識的能動反作用、自覺樹立正確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反對]反對否認意識能動反作用的形而上學觀點和片面誇大意識能動反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
4、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促進作用,錯誤意識對事物發展起著阻礙作用。
[方法論]一方面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反對主觀主義;另一方面,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反對]反對片面誇大物質決定作用而否認意識能動作用的機械唯物主義和否認物質決定作用、顛倒物質意識關系的唯心主義觀點。
5.規律是客觀的原理
[原理內容]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的運動具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規律是物質運動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的客觀性包含三層含義:第一,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第二,規律的客觀性突出地表現在它是不可抗拒的,還表現在它是不可創造和消滅的;第三,規律的客觀性根源於物質的客觀實在性。
[方法論]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規律觀,承認規律的客觀性,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做到實事求是。
[反對] 反對否認規律的客觀性和企圖創造規律或消滅規律的唯心主義觀點,反對不講科學,不顧客觀規律的冒險盲乾的主觀主義。
6.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人在規律面前又不是無能為力的,人認識和利用規律離不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規律為前提和基礎。
[方法論] 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反對]反對片面誇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否認規律的客觀性、盲目蠻乾的唯心主義錯誤;也要反對片面誇大規律的客觀性,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無所作為的機械唯物主義錯誤。
辯證法概念原理
第二課
概念
1.聯系 2.因果聯系 3.原因 4.結果 5.整體 6.部分 7.運動 8.靜止
9.發展 10.新事物 11.舊事物
原理
1.事物聯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的聯系之中,沒有任何一個事物孤立地存在,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
[方法論]堅持用聯系的觀點觀察和處理事物,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真實聯系,具體地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
[反對]切忌割裂事物之間的聯系,用形而上學孤立的、片面的觀點來認識和處理問題。
2.事物聯系的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的聯系不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觀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方法論]承認事物之間存在的客觀聯系,堅持聯系觀點看問題。
[反對]否定事物的聯系,或主觀臆造聯系,把本來不存在的聯系強加給事物。
3.聯系的條件性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之間都是有條件地聯系著的,無條件的聯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體的聯系都依賴於一定條件,隨著條件的改變,事物之間及事物內部因素之間的聯系的性質、方式也要發生變化。
[方法論]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具體分析事物之間聯系的條件性。
[反對]忽視聯系的條件性,認為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相互聯系是錯誤的。
4.聯系的多樣性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無限多樣,事物之間的聯系也紛繁復雜、多種多樣。事物之間多樣性的聯系表現為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內部聯系與外部聯系,偶然聯系與必然聯系,因果聯系、整體與部分聯系等等。多種多樣的聯系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
[方法論]人們要了解一個事物,就必須對它所處的各種不同聯系作出具體的分析。
[反對]以一種聯系概括事物之間多種多樣的不同聯系,否認聯系的多樣性。
5.因果聯系是普遍存在的原理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原因是引起某種現象產生的現象,結果是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現象。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他現象的產生,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由其他現象所引起的。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叫做因果聯系。在每事每物的具體因果聯系中,原因和結果有嚴格區別,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事物都處於因果聯系之中,因果聯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並且有條件地存在著。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先因後果、彼此制約的。
[方法論1]一要承認因果聯系的客觀普遍性和客觀性,在認識某一事物時,既要看到它的產生是有客觀原因的,又要看到它還會引起一定的後果;
二要善於從某一行動的後果中去分析其原因,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以利於發揚成績,避免重犯同類性質的錯誤;
三要根據某種原因,預見事物發展的結果。
[方法論2]首先,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對認識世界的意義)
其次,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對改造世界的意義)
[反對]反對倒因為果,倒果為因。認識事物時,反對只看到客觀原因而看不到引起的結果;反對在總結經驗教訓時不去分析其產生的客觀原因。
6.整體和部分相互關系的原理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和部分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
區別:(1)在同一事物中,整體和部分有嚴格界限。整體不能同時又是部分,部分不能又是整體,二者不能混淆。(2)整體和部分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整體居於主導地位,統率局部;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當各部分以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大於各個部分功能之和;當部分以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小於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聯系:(1)二者不可分割。整體由部分組成,沒有部分就無所謂整體。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沒有整體也無所謂部分。
(2)二者相互影響.整體處於統率的決定地位。整體的性能狀態及變化會影響到部分的性能及其變化:反之,部分也制約整體,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能會對整體的性能起決定作用。
(3)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事物之間)
[原理內容引申]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也可以叫做系統與要素的關系。系統是諸多要素相互聯系的整體,要素是組成一個整體的相互作用著的部分。要素與要素之間、系統與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方法論]首先樹立全局觀念,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其次,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反對]反對只考慮整體利益、忽視局部利益和只重視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體利益於不顧,把整體和部分割裂開來的錯誤傾向。
7.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原理
[原理內容] (1)物質是運動著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物質離不開運動;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運動。(2)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運動離不開物質,物質是運動的主體,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
[方法論]看待和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把它看成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在運動中把握事物的,不能靜止地看問題,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反對]既要反對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觀點,又要反對離開運動談物質的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8.運動和靜止辯證關系的原理
[原理內容]辯證唯物主義在肯定物質是運動的同時,也承認靜止的存在,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靜止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方法論]運動和靜止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既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觀察和處理問題,又要看到事物相對靜止的存在,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反對]反對割裂運動和靜止辯證關系的兩種錯誤傾向:一是否認運動絕對性,把世界說成是絕對靜止不變的形而上學觀點;一是否認相對靜上,借口事物的運動變化,把事物說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論。
9.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和人的認識,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恆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發展就是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即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
[方法論]用發展的觀點觀察和分析問題。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要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要有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反對]我們應反對認為事物是一成不變的靜止觀點(反對形而上學用靜止地觀點看問題);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抱殘守缺和安於現狀的舊觀念。
第三課
概念
12.矛盾 2.對立 3.統一 4.矛盾的特殊性 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6.主要矛盾 7.次要矛盾 8.矛盾的主要方面 9.矛盾的次要方面 10.兩點論 11.重點論
原理
1、對立統一原理
[內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叫做矛盾, 對立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屬性,統一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是始終不可分割的。
[方法論]:要一分為二、全面看問題;要學會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
[反對]:片面看問題;割裂對立統一關系,離開對立談統一或離開統一談對立。
2.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原理
[原理內容]矛盾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即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矛盾雙方的轉化是現實的有條件的。
[方法論] 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轉化。
[反對] 把矛盾雙方的轉化看作是虛幻的、任意的,否認了轉化的條件性,是錯誤的。
3、矛盾客觀性原理
[內容]:矛盾是客觀的,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既不會因為人們否認它、迴避它而消失,也不會因為人們任意誇大或縮小它而改變。
[方法論]: 敢於實事求是地承認矛盾、揭露矛盾
[反對]:害怕矛盾,迴避和掩蓋矛盾。
4、矛盾普遍性原理
[內容]: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貫穿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方法論]:要求我們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敢於承認、揭露矛盾,還要善於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反對]:反對片面地看問題的觀點,一點論,絕對化。
5、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內容]: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事物矛盾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各不相同;矛盾的每一個側面也各不相同。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反對]:反對不對事物作具體分析,搞形而上學的「一風吹」、「一刀切」。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
[內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二者又不是凝固不變的,在不同的場合可以相互轉化。
[方法]論:要求我們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統一起來,既要從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導下去研究特殊性;認識事物要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還要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
[反對]:反對割裂二者關系的形而上學觀點,只看到事物的普遍性,看不到特殊性,則看不到事物之間的差別;只看事物的特殊性而否認普遍性,則看不到事物之間的聯系。
7、主、次矛盾辯證關系原理
[內容]:主次矛盾互相依賴、互相聯系。主要矛盾處於支配地位和起決定作用;次要矛盾也會影響主要矛盾的發展和解決。主次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要求我們既要善於抓住重點,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處理次要矛盾。
[反對]:反對主、次不分,平均用力,「眉毛鬍子一把抓」;或者只抓一點不及其餘「單打一」的錯誤觀點。
8、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
[內容]: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矛盾的主要方面處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規定著事物的性質;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也有影響。在一定條件下,二者相互轉化,主次方面轉化了,事物的性質也就發生了變化。
[方法論]:要求我們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反對]:把矛盾雙方同等看待,不分主次,抓不住事物的主流、分不清事物的性質;顛倒主次,混淆事物的性質。
9、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原理
[內容]: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關系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
[方法論]:要求我們應該把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起來,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於抓住重點和主流。
[反對]:反對離開兩點談重點的 「一點論」和離開重點談兩點、主次不分的均衡論。
第四課
概念
1.外因 2.內因 3.量變 4.質變 5.辯證法 6.形而上學
原理
1、內外因關系原理(事物發展的原因)
[內容]: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堅持內外因相結合,充分重視內因,不能忽視外因,對外因作一分為二的分析。
[反對]:顛倒內外因的作用;片面看待內外因的作用,把二者割裂開來的形而上學觀點。
2、量變質變的原理(事物發展的狀態)
[內容]: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在新質的基礎上,又會開始新的量變,再一次引起新的質變,如此永不停息地變化發展。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適度原則;不失時機促成飛躍;重視量的積累,還要優化結構。
[反對]:反對不顧分寸、盲目亂干;反對瞻前顧後,貽誤時機;反對忽視量的積累和結構優化。
3、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原理(事物發展的趨勢)
[內容]: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進,是一切事物發展的途徑。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時准備走曲折的路。
[反對]:反對盲目樂觀,對困難估計不足或悲觀失望,對前途失去信心。
4.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原理(根本觀點)
[內容]: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承認矛盾,主張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是不論矛盾,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看問題。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唯物辯證法。
[反對]:反對形而上學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概念原理
第五課
概念
1.人的自覺能動性 2.認識的根本任務 3.感性認識 4.理性認識 5.現象 6.本質
7.真象 8.假象 9. 真理 10科學理論 11. 分析 12. 綜合 13.合理想像 14. 創造性思維(創新)
原理
1、人的主觀能動性原理
內容:人區別於物的特點是: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包括三個方面:想、做、精神狀態。
方法論:充分而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正確」要求尊重規律正視條件,積累正確的主觀因素)。
反對:割裂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的唯心主義觀、形而上學觀。
2、 認識的根本任務原理
〔內容〕:經過感性認識上升理性認識,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現象和本質的區別看,認識了現象不等於認識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認識的程度和水平看,認識需要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認識的作用看,正確的理性認識能更好地指導實踐。
〔方法論〕:要提高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自覺性。
〔反對〕只看現象不看本質或以現象代替本質,導致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要麼一無所獲,要麼事與願違。
3、 現象與本質的關系原理
〔內容〕: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區別在於:現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徵和外部聯系,是事物個別多變的東西,可以由人的感覺器官直接感知,本質則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同類現象中一般的東西,是事物相對穩定的內部聯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維去把握。聯系在於:二者緊密相聯,任何現象都是本質的表現,本質總要表現為現象。
〔方法論〕:既要承認現象與本質的區別,也要看到二者的聯系,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反對〕:只看現象不看本質;以現象代表本質;看不到本質是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的;否認假象也是本質的表現。
4、 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原理
〔內容〕: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是可以憑借感覺器官直接獲得的,是較為膚淺的認識;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只能通過理性思維才能獲得,相對於感性認識來說更深刻更正確更可靠。二者都是認識,形式都是主觀的,內容都是客觀的,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於上升到理性認識。
〔方法論〕: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要自覺地把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
〔反對〕:淺嘗輒止,滿足於感性認識,不能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5、 真理、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巨大推動作用原理
〔內容〕:由於真理和科學理論的性質是對客觀事物及其本質規律的正確反映,決定了它能夠預見事物的發展方向,指導人們提出實踐活動的正確方案,因而對於人們的實踐活動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方法論〕:自覺追求真理,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
〔反對〕:克服錯誤思想意識的影響,與錯誤理論、謬誤進行堅決的斗爭。
6、客觀規律(條件)與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內容〕:規律(條件)是客觀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人必須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正視條件,從客觀存在的實際條件出發),實事求是;同時,人在規律(條件)面前又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發揮有利條件的作用,限制不利條件的破壞作用,甚至創造條件變害為利),為人類謀福利。
〔方法論〕:既要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正視條件,從客觀實際條件出發);同時又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反對〕:割裂二者的辯證關系,反對片面誇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否認規律的客觀性、盲目蠻乾的唯心主義錯誤;也要反對片面誇大規律(條件)的客觀性,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無所作為的機械唯物主義錯誤。
7、創造兩個必要條件認識事物本質原理
〔內容〕:要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必須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創造兩個必要條件:第一,前提是佔有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第二,關鍵是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
〔方法論〕:自覺發揮主觀能動性,付出艱辛勞動,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積累感性材料;開動腦筋進行思考,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
〔反對〕:不肯付出艱辛勞動進行積累;不肯開動腦筋淺嘗輒止。
8、認識隨實踐不斷發展的原理
內容:任何一個具體的認識只是對整個世界一個層次、一個方面、一個發展階段上的認識,而世界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無限的。深度上認識要不斷深化,廣度上認識要不斷擴展,進程上認識要不斷向前推移,總之,認識要不斷向前發展。
方法論:要求深化、擴展、推移認識(發展認識),實現理論創新。
反對:把認識凝固化、僵化的觀點。
9、分析與綜合相結合原理
〔內容〕: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體或過程分解為各個要素,分別加以研究的一種思維方法和過程;綜合就是把分解開來的各個要素結合起來,組成一個整體的思維方法和思考過程;分析與綜合是統一的科學思維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其核心是矛盾分析法。
〔方法論〕:我們既要注意在綜合指導下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礎上進行綜合。
〔反對〕:只分不聯,或簡單機械相加、忽視各個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孤立片面看問題的形而上學錯誤。
10、為什麼要培養創新意識原理(合理想像和創造性思維)
〔內容〕:
(1)含義:創新即創造性思維,要求人們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面對實際,敢於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
(2)背景:21世界是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能力包括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
(3)目的作用:知識創新的目的是追求新發現、探索新規律、創立新學說、創造新方法、積累新知識,是技術創新的基礎和源泉,是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增長的革命性力量,為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論和新方法,為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4)當今形勢:世界出現多極化發展趨勢,國際上各種力量正在重新分化組合,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綜合國力的較量;我國也正在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創新則不能發展,無法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5)*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6)所以,青少年學生要及早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便將來為我國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方法論〕:自覺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反對〕:反對思想僵化、固步自封、不敢超越、停滯不前的思想和行為;也要反對胡亂懷疑、憑空想像、違背規律、背離科學的思想和行為。
醒同學注意:哲學,應該著重掌握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其關系可一展開為四句話。即世界是什麼?(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進而知曉發展的原因、狀態、趨勢)人是怎樣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性,正是因為人具有社會性,才涉及其價值觀、人生觀問題)人與世界關系怎樣(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十八個哲學原理及其方法論。十八個哲學原理是:1、物質與意識辯論關系原理。2、物質運動的規律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辯論關系原理。3、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原理。4、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7、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關系原理。8、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相互關系原理。9、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相互關系原理。10、內因與外因相互關系原理。11、量變與質變相互關系原理。12、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原理。13、認識與實踐相互關系原理。14、現象與本質相互關系原理。15、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關系原理。16、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相互關原理。17、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18、人的價值原理。只有熟練地掌握十八個原理及其方法論,才能根據試題要求,選擇恰當的原理,實例結合地分析問題,從而提高考試成績。
其它應注意的問題:
1.哲學題目應看清楚題目的要求,明確要用哪部分的內容作答。(如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人生價值觀,哲理,哲學方法論,哲學原理)
2.解主觀性試題「四步法」:第一步:審清設問,明確要求。 第二步:審讀材料,劃分層次,明了題意。 第三步:分析判斷,確定要用的理論。 第四步:理論與材料相結合。
3.答題的一般格式:①原理 ②方法論 ③結合材料分析(詳細程度由分值決定,一般是多分多答,少分少答) 4.答題要求:序號化,段落化,簡潔化,清晰化,規范化。
字數太多了 所以沒有第六、七、八課 需要的話再聯系我 祝你取得好成績!
『玖』 高二歷史選修三知識點總結
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選修三)
:
20世紀以來,時代的變化使得戰爭與和平出現了新的特點:
1、 出現了兩次世界大戰。
為什麼人類社會在20世紀才出現世界大戰?
2、 一戰後,出現了短暫的和平。二戰後,出現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
3、 核武器既是毀滅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約戰爭的因素。
4、 20世紀下半期,局部戰爭和地區性沖突不斷
5、 人類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運動,成為制約戰爭的重要因素。
6、 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但是由於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
霸權主義,是指強國、大國不尊重弱小國家的主權和獨立,蠻橫地對別國進行干涉、控制和統治,推行侵略擴張政策,謀求一個地區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徑。「強權就是真理
第一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
第1課 戰雲密布的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背景)
一、 列強對世界市場的爭奪
本目的講授思路是:問題導學,讓學生理解一戰的根本原因是: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而引起的。
閱讀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問題:
1、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在世界范圍內搶占殖民地?
資本主義自誕生起,就伴隨著對市場的爭奪,佔領殖民地時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資本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也就是說,對於市場的需要、對於市場的爭奪,是資本主義經濟自身發展的需要,為了滿足資本主義經濟對市場的需要,資本主義國家就在世界范圍內佔領殖民地,把殖民地變為他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殖民擴張和掠奪式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2、依據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大影響有哪些?
(1)科學成為技術進步最重要的推動力,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1)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在科學技術的推動和企業組織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壟斷階段(帝國主義階段),經濟飛速發展。
(2)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生產過剩
(3)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加緊尋求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掀起掠奪、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紀末,整個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強瓜分完畢,同時世界連成一個整體。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3、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是在什麼時候形成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通過國際貿易的發展、人口和資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來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4、讀教材表格,從中發現什麼現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什麼?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是什麼?
現象:列強的經濟實力和它佔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實質: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這種現象產生了怎樣的局面?後期的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德國,同老牌殖民帝國英法戰展開了爭奪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爭奪霸權的斗爭。隨著帝國主義國家矛盾的加劇,最終導致一戰爆發。
二、 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本目的講授思路:以教師的精講為主,使學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識輪廓。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結合圖示。
(一)、三國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 在歷史上,法德多次發生戰爭。兩國是宿敵。
(2) 普法戰爭削弱了法國,法國時刻准備復仇
(3) 德國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範法國,為了防範法國、奪取歐洲及世界霸權,德國力圖構築以自己為核心的同盟體系。
2、成員國家: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
3、形成經過:
(1)1879年,德國利用奧匈帝國同俄國的矛盾,和奧匈帝國簽訂同盟條約,這是德國構築同盟體系的第一步
(2)1882年,德國又利用義大利同法國爭奪北非殖民地突尼西亞的矛盾,拉攏義大利,德、意、奧締結了針對法俄的《三國同盟條約》
4、影響:形成了以德國為首的第一個歐洲大陸軍事同盟集團
(二)三國協約:
1、 三國協約形成的原因
三國同盟引起了法國和俄國的不安,共同的戰略利益和經濟聯系使兩國接近。
2、 成員國家:英國、法國、俄國
3、 形成過程:
(1)1892年,法、俄簽訂了《法俄軍事協定草案》,這標志著歐洲大陸的另一個軍事同盟集團的初步形成。
(2)1904年,英法簽訂了《英法協約》,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
(3)1907,《英俄協約》簽訂,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
英俄協約的簽訂標志著英法俄三國軍事同盟的最終成立。
4、 影響:歐洲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對峙,使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
思考問題:
5、一戰爆發前,歐洲列強矛盾尖銳復雜,有哪三對矛盾?最突出的矛盾是哪一對?各因何問題產生的矛盾?
6、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為什麼會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三、 科技進步成果被運用於軍事領域
1、科技成果運用於軍事領域的原因
兩大軍事集團力圖在軍事上壓倒對方,擴軍備戰,於是,科技進步成果被運用於軍事領域。
2、表現
(1) 科技進步首先提高了傳統武器的性能、增強了武器的殺傷力
(2) 新式武器相繼問世,如、潛艇、飛機、坦克等,戰爭擴展到了海地和空中
(3) 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現,提高了軍隊的戰略機動能力,使得戰爭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
(4) 電報、電話和無線電等新的通訊工具的出現,實現了遠距離的信息傳輸,促進了軍隊通訊技術的現代化,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四、 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1、德國的軍國主義浪潮
出現的原因:德國自身的軍國主義傳統;在進入20世紀後的激烈競爭中,西方列強相信戰爭最後解決問題的辦法;德國的軍國主義尤為嚴重,作為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對殖民地分配現狀最為不滿。
2、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德國、俄國、及英國、法國等
極端民族主義其中的重要內容是「民族優越論」鼓吹本民族利益高於一切,宣稱對外擴張是民族利益所在。
極端民族主義的實質:本民族利益至上,宣揚對外侵略擴張。
思考:人類歷史為什麼發展到20世紀才會出現世界大戰?
第2課 慘烈的四年戰事(戰爭經過)
復習提問:
1、 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 圖示一戰前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過程。為什麼會出現兩大軍事集團?集中體現了哪些矛盾?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的根源和矛盾的實質。
3、 科技進步成果運用於軍事領域的表現有哪些?
4、 極端民族主義的實質是什麼?
5、 為什麼人類歷史到了20世紀會發生世界大戰?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戰雲密布的歐洲,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戰爭究竟是如何爆發的?及如何進行的?
講授新課:
一、 一戰的直接原因(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講課思路:先讓學生簡述什麼是薩拉熱窩事件,然後再來分析該事件的原因和影響。並結合地圖。形成時空觀。
1、薩拉熱窩事件出現的原因
20世紀初,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出現了眾多的民族獨立國家。
歐洲列強利用這一復雜局勢,紛紛插手巴爾干,擴張勢力。俄國和奧匈帝國的爭奪尤為激烈。
20世紀初,巴爾干半島是歐洲隨時可以爆炸的火葯桶,矛盾沖突非常尖銳
奧匈帝國把塞爾維亞視為向巴爾干擴展的障礙,與塞爾維亞矛盾尖銳。(直接原因)
2、什麼是薩拉熱窩事件?其影響是什麼?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愛國者刺殺,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
影響: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
二、 慘烈的四年戰事(戰爭經過):
(一)、一戰的爆發
1、爆發:1914年7,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俄、法、德、英很快參戰,大戰全面爆發
2、交戰雙方:
德、奧匈、奧斯曼、保
英、法、俄、塞、比、意、日等
想一想:義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說明了什麼問題?
(二)、戰爭的進程
1、戰爭的三條戰線:
2、歐洲戰場三個階段戰局的演變
階段 戰役或重大事件 影響
第一階段(1914)
馬恩河戰役
德軍速戰速決計劃破產
第二階段(1915~1916)
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
俄軍夏季攻勢、日德蘭海戰
戰略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
第三階段(1917~1918)
美國參加對德作戰
俄國退出大戰
中國等參加協約國作戰
1918年11月,德國投降
協約國力量增強,一戰以同盟國失敗告終
回答問題:
3、在大戰的第一、二階段,戰爭的中心是如何變化的?
西------東---------東
4、一戰爆發後,美國採取了什麼政策?有何目的?1917年,美國參戰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中立政策」目的:遠離戰火,避免戰爭;利用中立國的地位與交戰國擴展貿易,發戰爭財
1917年,美國參戰的原因:
美國與英法有密切的歷史文化聯系,如果協約國戰敗,美國的利益將受損
俄國爆發革命,形勢有利於同盟國,美國不能坐視不管
德國採取的「無限制潛艇戰」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目的:為了戰後分贓和爭奪世界霸權。
(三)大戰結束
1、 大戰結束的時間和標志:1918年11月
德國政府代表在福煦車廂簽署了《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德國宣布投降.
2、 促使大戰結束的原因有哪些?(分析德奧集團失敗的原因)
總體上,協約國的力量大於同盟國的力量。
n美國的參戰大大增強了協約國的力量。中國等國家的參戰也增強了協約國的力量,
n德奧集團挑起的一戰,給各國人民帶來了災難。非正義的戰爭是必然失敗的。
n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並退出了戰爭。各國的反戰運動和革命浪潮,如德國的十一月革命,成為結束戰爭的主要推動力。
n德、奧兩線作戰,同盟國經濟崩潰,也是戰敗的因素。
三、 大戰的結果和大戰性質:
1、結果:結果:同盟國失敗,協約國勝利
3、 性質: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戰爭。盡管塞爾維亞是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第3課 大戰的後果
復習提問:
1、 薩拉熱窩事件是怎麼回事?有何影響?
2、 一戰爆發的時間和標志?
3、 一戰在歐洲戰場的三個階段、各有何戰事?
4、 一戰結束的時間、標志?
5、 你認為德奧集團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講授新課:
1、巨大的災難:
2、西歐的相對衰落
3、美國和日本崛起
4、革命與獨立浪潮高漲
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哪些重大影響?
第4課 綜合探究:極端民族主義與戰爭
閱讀教材,思考以下問題
1、 民族主義是在什麼時期興起的?一般認為,其興起的標志是什麼?
2、 舉例說明,民族主義在歷史上曾經起過或者進步、或者反動的作用?
3、 閱讀教材材料,回答18頁知識窗的問題
4、 如何來認識極端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面貌?
課後記:
階段 戰役或重大事件 影響
第一階段(1914)
第二階段(1915~1916)
第三階段(1917~1918)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短暫和平
。
第5課 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2課時)
一、 巴黎和會:
1、巴黎和會召開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人們熱切希望和平;
帝國主義列強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關系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列強間的爭霸斗爭從戰場上轉移到談判桌前
2、什麼是巴黎和會?
1919年1月,協約國集團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召開了處置戰敗國和鞏固戰勝國成果的和平會議,史稱巴黎和會。
3、與會代表:
戰勝國的代表,但沒有蘇維埃俄國,中國政府的代表是陸征祥等
4、和會召開的目的:實現在霸權基礎上的和平,根據自己的利益重建戰後秩序,削弱德國,鞏固戰爭成果(以解決分贓、反蘇和建立戰後帝國主義國際秩序這三大問題)
5、戰勝國的主要意圖
同學閱讀教材分析並結合新課堂22頁材料題
法國:最大限度削弱德國,提出嚴厲的賠款計劃,掌握歐洲大陸的霸權
英國:繼續「歐洲均勢「的傳統政策,維護殖民帝國和海上霸主地位,消滅德國的海軍,不希望過分削弱德國而使法國成為歐洲霸主
美國:反對過分削弱德國,更關心建立國際聯盟,使美國能夠更大程度干預
和控制國際事務。
二、《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和凡爾賽體系建立
(一)《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
1、 簽訂時間:1919年6月
2、 條約內容:
教給學生掌握的方法;從領土、殖民地、軍備、賠款等方面
方面 內容
領土 德國放棄一切殖民地,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交由法國開采15年,薩爾區由國際聯盟代管。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東岸50公里以內劃為非武裝區
軍備 和約規定,德國廢除普遍義務兵役制,只保留10萬陸軍和少量船艦,不得擁有空軍、坦克、潛艇等
賠款 該規定了德國在一定時間內應支付的賠款總額
殖民地 德國原來占據的殖民地被英、法等戰勝國瓜分
其它 在威爾遜地堅持下,寫入了國際聯盟盟約
規定把德國攫取的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
引導學生分析:巴黎和會的實質是什麼?
(二)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1、 概念:什麼是凡爾賽體系?對德和約簽定後,協約國集團又陸續與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和土耳其等戰敗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條約和《凡爾賽和約》、國際聯盟盟約結為一體,構成了協約國列強建立一戰後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關系新秩序的基本框架。
2、 對凡爾賽體系的認識
(1)凡爾賽體系的作用:
在凡爾賽體系下,在一戰後和20世紀20年代,歐洲基本維持了一個較為和平的國際環境,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
調整了歐洲各國間的關系,建立了帝國主義列強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關系新格局
根據民族自決原則,確認了波蘭、捷克等一些民族國家的獨立
(2)凡爾賽體系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凡爾賽體系下的矛盾)
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對德國的壓制激起了德國的復仇情緒
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矛盾:協約國和蘇維埃俄國的武裝干涉與對立
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圍繞著殖民地、歐洲霸權和世界霸權等問題矛盾重重,如何處理德國賠款問題成為戰勝過矛盾的焦點之一。
戰勝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國家之間的矛盾。表現為20年代2、3十年代民族獨立運動在亞非拉地區此起彼伏。
(3)凡爾賽體系的實質?
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維護戰勝國利益和維護歐洲和平的新秩序。
教學思路:
同學閱讀教材,在教師的引領下分析理解教材。
小結:凡爾賽體系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實質是什麼?如何來理解它的不穩定性?
第6課 國際聯盟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萬國郵政聯盟;巴黎和會上的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綱領」;國際聯盟的成立、國聯的組織機構、國聯的宗旨、委任統治制度、國聯的活動
通過分析國聯成立的背景培養學生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歸納國聯的活動培養學生歸納分析的能力;通過國聯的活動,認識國聯是被英、法等大國操縱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培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問題學案式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國聯的活動,認識國聯是被英、法等大國操縱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一、 世界上第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
(一)國際聯盟成立的背景
1、國際聯盟成立的條件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些行業性的國際組織建立起來
一戰激起了反戰和平思潮,一些有識之士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政治性的國際組織,防止大戰發生,維護世界和平
大戰期間,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建立國際聯盟的主張
在巴黎和會上,國際聯盟盟約被通過
2、國際聯盟建立的目的:
防止新的大戰發生,維護世界和平
(二)國際聯盟盟約的基本內容
1、 宗旨
增進國際間合作,保持和平與安全,避免戰爭
2、 國聯的組織機構
大會、行政院及秘書處
3、 其它規定:
裁減軍備、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制裁等規定及委統治制度
分析:委任統治制度的實質是什麼?
委任統治制度的使用范圍主要是德國原先的殖民地和奧斯曼帝國近東的部分領土。實際上大國瓜分殖民地的虛假外衣
(三)國際聯盟的成立及成員國
1、 成立:
1920年1月,國際聯盟在日內瓦正式成立,簡稱國聯
2、 成員國;開始44,後發展到63個。蘇俄和美國沒有參加。
二、國際聯盟的主要活動和歷史地位:
(一) 國聯的兩大任務
維護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處理世界范圍的衛生、經濟、社會等問題。
(二) 國聯的主要活動
1925
1931
1935
1937、
1938
1939、
(三) 國聯的歷史地位
1、性質:世界上第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英法控制下的維系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2、歷史作用: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維護和平的國際組織,國聯初期,發揮了維護和平和制止戰爭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時,為二戰後聯合國的建立提供了借鑒。
3、局限:
國聯同時也是被英法等少數大國操縱,成為它們維持維持霸權的工具;國聯自身也有很多缺陷;國聯的威信不足;面對30年代的戰爭危機和侵略戰爭,國聯毫無作為,放任二戰爆發,國聯名存實亡,
三、國聯的解散:1946年
『拾』 高二歷史重點知識總結
1.新航路的開辟
(1)影響:①引起的「商業革命」使商路和貿易中心發生了變化,主要商路
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②引起的「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
的衰落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③這場「地理大發現」的歷史行動,從此把人
類融合成為一部整體的歷史。④殘酷的殖民掠奪從此開始,給亞洲、非洲、拉
丁美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造成了東方從屬於西方的畸形局面,使西歐資
本主義的發展具備了原始積累。⑤新航路開辟後,殘酷的殖民掠奪是資本主
義發展過程中獲取原始積累的行為表現,它是非正義的,但客觀上卻起了把資
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帶到落後國家、落後地區的作用,為推動近代美
洲文明的進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的比較:鄭和下西洋和新航線開辟都是世界
航海史上的壯舉,二者有共同之處,但也有明顯的不同:①從背景看,西歐在15
世紀已處於資本主義的前夕,商品經濟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獲得了
很大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並得到快速發展;以人文主義為主要社會思潮
的文藝復興運動成為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正在把人們從封建神學的束縛中解
救出來;他們還重視技術的革新和改進。而同期的中國仍實行重農抑商的經
濟政策;並用處處順從、事事以正統觀念為依據的儒學思想束縛人們,以維護
和鞏固君主專制。商品經濟雖有發展,但遠遠沒有發展到足以震憾封建統治
的地步;人們不重視科技。②從目的看,鄭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揚國
威,明成祖力圖廣加招徠,製造出「萬國衣冠拜冕旒」的景況,以示炫耀;加強與
海外聯系,滿足統治階級對異域珍寶的需求;主要形式是和平友好的貢賜貿
易。而西歐航海家的航海冒險,主要是出於經濟目的。侵佔海外殖民地,掠奪
財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是資本主義海外殖民性質。③從影響和後果來看,
鄭和下西洋增強了中國和亞非國家人民的友誼,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同時,
還恢復了朝貢關系。賞賜式的貿易是違背經濟規律的,對中國新的經濟形態
的產生未起到直接作用。這種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給明政府造成巨大負擔,
後來因國力衰退而中止。而西歐新航路的開辟,帶來了人類歷史的大轉折,引
起了價格革命和商業革命,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促進了資本主義的
成長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它還打破了世界各國相互隔絕狀態,為後來大
規模的殖民擴張打下了基礎。
2.文藝復興
(1)文藝復興發源於義大利的原因:首先,義大利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形成中的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迫切要求摧毀教會的神
學世界觀,鏟除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其次,義大利更直接、更系統
地保留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這是文藝復興產生的重要條件。
(2)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主流社會思潮的核心。人文主義
重視人的價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從宗教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對當時的科學、
哲學、文學、藝術、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是資產階級
反封建、反中世紀神學世界觀的思想武器。當然,這種思潮也有一定的局限
性,這就是它把資產階級一個階級的特性看作是全體人類普遍的人性,從而掩
蓋了資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對立。
(3)文藝復興的實質
。
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及其
5.歐洲的啟蒙運動
7.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
美國獨立戰爭是近代早期民族獨立運動,是北美人民為掙脫英國的殖民
統治,求得民族獨立與解放而進行的戰爭。戰爭的對象是英國殖民統治者,戰
爭的目的是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因此,這場戰爭具有民族解放戰爭的性質。
這場民族解放戰爭從本質上講又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8.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
專題二 進入工業資本主義時期的東西方世界
1.關於工業革命
。
4.試比較德意志統一和義大利統一的異同
5.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大致有哪幾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