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這道題怎麼做:歷史學家陳寅恪指出:
C |
㈡ 求老師解答:歷史學家陳寅恪指出:
B |
㈢ 歷史學家陳寅恪兒子
陳寅恪沒有兒子,只有三個女兒:陳流求、陳小彭、陳美延。
㈣ 國學大師陳寅恪生平
陳寅恪 生平
1890年7月3日生於湖南長沙,1969年10月7日卒於廣州,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
求學經歷
少時在南京市家塾就讀,曾師從國學大師王伯沆。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廣泛閱讀經、史、哲學典籍。
1902年隨南京礦路學堂畢業的長兄陳衡恪東渡日本,入巢鴨弘文學院;同年入讀該校的中國學生還有魯迅等人。
1905年因足疾輟學回國,後就讀上海市吳淞復旦公學。
1910年考取官費留學,先後到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學習。
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回到中國。
1918年冬獲得江西教育司官費資助,再度出國深造,先在美國哈佛大學隨蘭曼教授學梵文和巴利文。後因時局不穩,官費停寄,生活至為艱苦,每餐吃炒腰花(豬腎),省下的錢買書[1]。性情孤僻,很少社交[2]。
1921年轉往德國柏林大學,隨路德施教授攻讀東方古文字學,同時向繆勤學習中亞古文字,向黑尼士學習蒙古語。通過留學期間的學習,具備了閱讀蒙、藏、滿、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臘等十餘種語言的能力,尤精梵文和巴利文[3][4][5],1923年陳寅恪在〈與妹書〉中明確地表示「我今學藏文甚有興趣,因藏文與中文,系同一系文字。如梵文之於希臘拉丁及英德法等之同屬一系」。夏曾佑曾對他感慨說道:「你能讀外國書,很好;我只能讀中國書,都讀完了,沒得讀了。」
頗具意味的時,陳寅恪四處求學,學貫東西,可一生中只有唯一一張來自復旦公學的文憑。
清華時期
1925年3月再次回到中國,時吳宓主持清華國學研究院,應清華學校之聘,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為國學研究院導師。在這之前,清華校長曹雲祥原本聘請胡適為導師,胡適堅辭不就,並推薦了梁啟超、王國維和章太炎三人[6]。1928年清華學校改制為清華大學,應聘為中文、歷史二系教授,並在北京大學兼課。1928年暑假,回上海探親,與原台灣巡撫唐景嵩之孫女唐篔完婚。在此期間主要講授佛經翻譯文學、兩晉南北朝隋唐史料和蒙古史料研究等課程。1930年以後,開「佛經文學」、「世說新語研究」、「唐詩校釋」、「晉至唐文化史」、「魏晉南北朝史專題研究」、「隋唐五代史專題研究」諸科,凡是與佛教有關的資料,一律用黃色的包裝著[7],當時名家如吳宓、朱自清、馮友蘭都來旁聽,鄭天挺稱他是「教授的教授」,歷史系教授姚從吾說:「陳寅恪先生為教授,則我們只能當一名小助教而已。」自視甚高的劉文典認為西南聯大文學院真正的教授只有「兩個半」,陳寅恪便是其中的一個,他自己只能算半個。他甚至公開說:「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四百塊錢,我該拿四十塊錢……」同時還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及第一組(歷史)主任、故宮博物院理事、清代檔案編委會委員等職,得遍閱故宮滿漢文宗[8]。陳寅恪本人是謙虛的,自稱:「寅恪不敢觀三代兩漢之書,而喜談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9]
抗戰時期
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其父陳三立憂憤死。寅恪悲慟過度,導致右眼失明。11月攜眷南逃,途中手稿遺失甚多,任教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主要講兩晉南北朝史、隋唐史專題和元白詩研究等。1939年,英國牛津大學聘請他為中國史教授。隔年前往蒙自的西南聯大,次年又隨西南聯大遷往昆明。1940年9月,他離昆明赴香港,准備轉英國。因戰事未能成行,返昆明。在昆明期間撰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有詩「食蛤那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樓。」。
1941年受香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許地山所邀,任職客座教授,講授隋唐史,僅講授韋庄《秦婦吟》一詩,耗時兩個月,1941年8月4日,許地山逝世,接任系主任。1941年底香港淪陷,學校停課,生活物資奇缺,由於陳寅恪懂日文,日軍十分禮遇之,寅恪拒不接受日人饋贈。期間寅恪閉門治學,撰《唐代政治史略稿》一書。1942年,攜妻女逃離香港,至桂林,中科院物理所長丁西林前去迎接,任教於廣西大學。1943年12月再前往燕京大學。1945年,左眼失明。是年9月,前去英國治眼疾,卻因耽擱太久,無法痊癒,僅一眼能見微光。1946年再任清華大學教授。1948年,解放軍渡長江,逼進北平,傅斯年電話催請寅恪南下,寅恪舉家乘飛機至南京,次日赴上海。最後留在嶺南大學,未能前去台灣[10]。
嶺南時期
1948年底,任教廣州嶺南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嶺南大學並入中山大學,自此一直擔任中山大學教授,為歷史系、中文系講授兩晉南北朝史、唐史、唐代樂府等三門課程。1960年7月被聘任為中國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1954年,陳寅恪寫成《論〈再生緣〉》,油印稿由章士釗帶到香港,輾轉由香港友聯出版社出版,一時轟動海外,議論紛紜,引起北京方面的注意。有關方面與郭沫若、周揚、齊燕銘等人交換意見後,決定在內地出版陳著和郭親自校訂的十七卷本《再生緣》,以回應海外議論。然而,由於這部乾隆年間的虛構作品語涉「征東」,在上世紀60年代初的特殊國際環境下,周恩來、康生出面中止了對《再生緣》的討論,陳著與郭氏校訂本也被擱置起來。胡喬木拜訪陳寅恪時,陳氏因言:「蓋棺有期,出版無日。」即指此事。[11][12]
文革時期
位於廣州中山大學校內的陳寅恪故居
國務院副總理陶鑄敬重陳寅恪的學識和人品,1957年親自關心陳寅恪的眼疾。1962年,陳寅恪滑倒於浴盆內,右腿折斷,陶鑄派三名護士輪班照顧,助手為黃萱。中國文化大革命時,陶鑄被江青打倒,陳寅恪同時遭到迫害,紅衛兵凍結寅恪夫婦工資,多次寫書面檢查交待,聲明:「我生平沒有辦過不利於人民的事情。我教書四十年,只是專心教書和著作,從未實際辦過事。」珍藏多年的大量書籍、詩文稿,多被洗劫,有詩雲:「涕泣對牛衣,卌載都成斷腸史;廢殘難豹隱,九泉稍待眼枯人。」。劉節代替寅恪受批鬥。1969年10月7日在廣州因心力衰竭且驟發腸梗阻麻痹逝世。次月21日,唐篔亦逝。
㈤ :歷史學家陳寅恪經典語句名言名句
1、春宵絮語知何意,付與勞生一愴神!
2、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3、獨立之精神,自由之靈魂
4、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5、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嗚呼!樹茲石於講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節,訴真宰之茫茫。來世為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彰,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王觀堂先生輓詞並序》
6、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憶故居》
7、好鳥難同命,芳蓮寡並頭。生憎綠沉管,玉指鎮雙鉤。 ----《柳如是別傳》
8、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受之苦痛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 ----《王觀堂先生輓詞並序》
9、書上有的不講,別人講過的不講,自己講過的也不講
10、我認為不能先存對馬列主義的見解,再研究學術。 ----《對科學院的答復》
㈥ 歷史學家陳寅恪說:國可之,史不可滅
原文是:國可亡而史不可滅。強調的是歷史文化的傳承,畢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沒有哪朝哪代可以永遠存續,但是中華文化可以一脈相承,連綿不斷。國雖亡,史不滅。這正是泱泱中華屹立東方千年不倒的根本原因。
㈦ 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言。。。。,歷史題
1.宋朝的科舉考試制度基本完善,為防止舞弊採用糊名法。
3.用文官進行統治。
4.話本藝術等市民文學勃興。所以以上三個都對。
2.行省制度是元朝的,宋朝沒有。所以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