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東勃:中國史怎麼就不是歷史學了
現代科學需要專業化,但是專業本身是對科學、知識的一種劃分,它本身也有覆蓋不及、「招呼不周」之處。國際經驗至少可以給我們兩點啟發:
其一,研究生和本科生專業目錄應當逐步統一至少是應當有效銜接。美國的學科專業目錄CIP-2000就適用於研究生教育、本專科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英國的學科專業目錄JACS也是一個具有普適性的學科專業分類體系。打破四年的時間壁壘,打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按照超越更長遠的學制來規劃安排人才培養的進度和節奏,這大概是一個趨勢。
其二,學科門類、一級學科(學科大類)、二級學科(專業)這樣的三級管理目錄的綜合性程度仍然有待提高。英國、德國的學科門類是粗線條的,日本把中國學科體系裡的文史哲三項合並為人文學科,把商科(經濟學)、法科劃分到社會科學學科。按照一級學科授予學位和培養人才,大概也是一個趨勢。
中國現行的高校學科體系絕非完美,還有相當多的漏洞需要去補足和完善,這可能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也許到那時,只知歷史學而不知中國史屬於歷史學的荒唐事也會少一些吧~
2. 歷史學 不是科學
近百年來,世界各國的許多史學家,為捍衛歷史學的「科學」地位進行過辯護,但「歷史學是不是科學」這個命題迄今並沒有得到正解。在過去數十年間,我國正統意識形態接受斯大林「五種社會形態」的僵硬理論,將所謂「歷史的客觀規律」定為一尊,從而使得以闡明「歷史規律」為目的的正統歷史學也當然地被視為「科學」。不過,我們注意到,最近又有學者討論「歷史學是不是科學」問題,說明非學術因素干預學術研究的時代成為歷史後,這個問題仍然需要重新加以認識。
堅持「歷史學是科學」的觀點,主要基於兩個理由:其一,歷史學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真實的不可更改的歷史。這個前提決定了歷史不可由主觀意識來改變,歷史學不能由主觀認定,而是主客和客觀統一的產物。其二,歷史學家的任務是求真,其思想或理論應當是從歷史認識的實踐中提煉出來,用以更好地理解和詮釋那個真實歷史,而且要在史學研究的實踐中不斷驗證,不能「以史注我」,把歷史當成主觀思想的注腳、例子,任意剪裁歷史。那麼,史學研究對象的客觀性和史學家的求真使命這兩個特點就能決定歷史學成為科學嗎?
欲對「歷史學是不是科學」做出清楚判定,一個首要的前提條件,是必須明曉現在通常使用的「科學」概念所包含的本質內涵。如所周知,「科學」一詞出現較晚,直到牛頓(1642 ̄1727)時代人們還以「自然哲學」指稱「科學」,但近代意義上的「科學」體系的形成始自從文藝復興時代,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一是組成科學各部門各學科的具體知識成果,一是普遍適於各學科的獲取知識的全部程序即方法原則。科學各學科如物理、化學、數學等所研究的具體對象各不相同,它們之所以都能夠被稱為「科學」,主要是因為它們遵循獲取知識的相同的程序原則。我們在日常社會生活中使用「科學」這個概念時,主要是指科學思維的程序原則。愛因斯坦(1879-1955)指出,西方近代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成就為基礎,那就是:以歐幾里得幾何學為代表的希臘哲學家發明形式邏輯體系,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產生的通過系統的實驗有可能找出因果關系的重要結論。(《愛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7年,第574頁)換言之,邏輯原則和實驗原則是近代科學各學科獲取知識共同遵循的兩個程序原則。因此,一個學科是否當得起「科學」這個稱號,必須看它獲取知識的程序是否遵循這兩種程序原則。這兩個程序有一個基本的預設,即研究對象不為人的意志而改變,研究過程不容研究者的個人情感插足其間。
史學家追溯歷史,主要依據是文字形式的歷史資料。就豐富多彩的歷史存在而言,史學家所能看到的文字資料的范圍和數量都十分有限,即使以文字記載完備著稱的「國史」而言,當史學家的研究進入具體而微的細節問題時,歷史留下來的證據材料仍然很不充分;而這有限的證據又都經過了具有強烈主觀意識的記載者的思想感情的過濾,與客觀的歷史事實已經存在一定的乃至相當大的距離;更何況,其中一些受到有意歪曲,已經使歷史事實面目全非,以致高明的讀史之人往往不得不慨嘆「欺人青史話連篇」(於右任語),「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毛澤東語)。所以,盡管歷史學研究的對象是客觀的,但史學家藉以追溯歷史對象的憑據本身卻是不盡客觀的。近代考古學的興起,雖使史學家可以利用的研究資料范圍得到拓展,但考古證據的數量從來就是非常有限,且作為歷史證據,考古材料本身並不會開口說話,它本身的價值取決於具有強烈主觀傾向的研究者的預設和先見之明。因此,歷史研究領域中的絕大多數材料,都不具備自然科學研究對象的客觀性。換言之,歷史研究「證據」在客觀真實性上的不充分,與過去發生的歷史事實的絕對客觀存在之間,始終存在著難以克服的張力乃至矛盾。作為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的客觀性並不決定史學家的研究結果必然具有客觀性。史學研究受制於歷史資料數量和性質,永遠無法達到嚴格意義上的「科學」所要求的准確性和客觀性的標准。
歷史學之所以在准確性和客觀性上不及嚴格意義的科學研究,是因為它所使用的獲取歷史知識的方法原則不同於嚴格意義的「科學」。歷史演變中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時間本身的一維性,決定了歷史存在的不可重復性,決定了歷史證據對以往客觀存在的反映,不能像自然現象一樣,可以通過有目的的系統的觀察和實驗反復驗證。雖然史學家們強調,「從歷史認識的實踐中提煉出來」的思想或理論,「要在史學研究的實踐中不斷驗證」,但史學上的所謂「驗證」,充其量不過是將其特定歷史證據條件下得出的結論,「驗證」於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活動。但我們要知道,歷史上的任何一次活動都不可能復制,不同於自然研究者以可重復性的系統實驗對其結論進行的驗證。自然運動具有的「萬世不變」的特點是人類社會不具有的。自然科學研究須臾不可脫離的實驗原則,在史學研究中沒有發揮其功用的天地;史學家在研究活動中所能堅持運用的原則只有一個,即邏輯原則。質言之,歷史研究所能做到的,只是最大限度地搜索證據--主觀上對歷史材料的所謂「竭澤而漁」,只具有相對意義——然後作出相對嚴密的邏輯推論。從這個意義上,「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歷史學(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所有人文社會學科)研究的基本特點。
歷史學研究還無法避免這樣一個事實:雖然史學家知道自己的使命是求真,但史學家本身是具有豐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他的思想傾向無時無刻不對他的研究發生影響。如果說他對歷史事實的鑒別還能較少受到個人情感因素影響的話,那麼,他對歷史活動內在動因的詮釋和認識,史學家研究活動不可能擺脫主觀因素的干擾。史學家的研究結論,不僅受制於史學家的個人稟賦、性情、人生閱歷、人生觀念,對社會人事的感悟能力等因素,而且更受到他所處時代環境所形成的社會氛圍的影響。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正是這個道理。這可以解釋,史學家對於年輕時期百思不得其解的歷史問題,何以在積累了相當社會閱歷後往往會突然間豁然開朗,大徹大悟;而對自己年輕時代自認為真理在握的歷史認定,往往在晚年又不以為然乃至徹底否定。這也可以說明,對於歷史上那些已成為不可改變事實的人物和事件,何以在不同時期的史學家,或同一時代的不同史學家,甚至同一史學家生活的不同時期,會形成不同的認識,有時差別之大乃至天壤。同一個孔子,在一些時代被譽為道冠古今、德侔天地的「至聖先師」,而在我們親身經歷的那個剛剛過去時代,卻被稱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孔老二」、「復辟狂」;同一個孔子,在文革時期被一位史學家描繪成一個醉心「復辟」的跳樑小丑,而後來則在同一位史學家筆下煥然一新而變成了不起的偉大教育家。絕對客觀的歷史構建不是史學家不想做到,而是不可能也無法做到,原因在於,歷史研究活動自始至終都貫穿著人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和影響。
史學家所面對的歷史材料,很類似一個考古學家所面對的幾片小小的古瓷器碎片,根據這些碎片,他可以不太困難地做到起碼的一點:即肯定某種瓷器在過去的存在,但要由這微不足道的幾片碎片推斷或復原歷史上曾經存在的真實的完整瓷器,則是極為困難的。這種情況下,史學家所能做到的,只是根據個人的才情學識推出一種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不僅無法達到自然科學研究的准確性(如可以數學公式加以表達),而且也完全不能通過自然科學研究中習以為常的重復實驗加以驗證。這也就可以理解,相同的歷史材料在不同的史學家手裡,何以得出不同結論來。這種情形很類似於相同的泥、瓦、磚等建築材料,在不同的工匠手裡會成為不同的作品一樣,在蹩腳的建築工手裡只能建造簡單的房屋,而在高明的建築師手裡,則可以建造不朽的建築藝術傑作。如果認為相同的史料必然得到相同的解釋和結論,則往往大謬不然。
3. 歷史是什麼歷史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學科
唐太宗謂梁公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確,歷史對於當代人的意義就在於從歷史中學習勝利者的智慧與修養,記住失敗者的愚蠢與驕縱。
而關於歷史究竟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學科的爭論已有一個世紀之久,並且至今尚未有一個完整的結論。這個問題,如果由我來回答,那麼我會說:歷史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學科。無論是強調歷史的科學屬性還是學科屬性均不是歷史的全部內涵,科學與學科的統一才是歷史作為一門完整的人文科學。
一、歷史是一門科學
近現代很大一部分學者都堅持認為,歷史是一門科學。對於歷史是一門科學的判斷主要是基於這樣一種觀點:所謂歷史是一門科學,是因為歷史學所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真實的不可更改的歷史。從這一角度來看,歷史是一門科學所指的其實是完全意義上的、真實的歷史。
世界對於歷史是否是一門科學的論爭是從是17世紀開始的。在隨著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在歐洲的興起,在達爾文提出進化論後,人類對科學與理性的追求達到極致。人類逐漸發現到這個世界是有規律的,是可以被認識的。於是從17世紀開始,歷史作為一門科學的系統正式在歐洲被確立。在中國,這一觀念的植入相比較來說出現得更晚。在1912年以李大釗、陳獨秀為首的早期共產黨人發起了解放思想的新文化運動,「賽先生」作為新文化運動前期的口號也在中國被宣傳開來,在那之後的上世紀20年
代開始,中國學術史上才把歷史和科學聯系起來,其中率先興起的是科學主義思潮。胡適先生提出的「科學的治史態度」和「實驗室的治史態度」在中國的學術界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對中國史學的認識出現了一種由學科到科學的巨大轉變。
堅持歷史是一門科學,我認為主要有兩個理由。「第一,歷史學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真實的、不可更改的。」用哲學的觀點來看,歷史是一種物質的東西,是不因主觀意識的改變而改變的,是不受主觀意識所控制的。「第二,歷史學家的任務是求真,歷史學家所得出的理論或思想都應該是從歷史研究中發現的,並且在研究中不斷接受驗證。」這就是所謂「歷史是一門科學,是在歷史的遺跡和殘骸中被發現、被研究的一門科學」。從我的觀點看,歷史學家確有保存歷史真實性的所謂史德。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例如司馬遷在漢武帝強權的壓制下仍然不掩真假,直筆陳書。文天祥在《正氣歌》中所提到的「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中齊太史秉筆直書和董狐直筆的故事也深入人心。
歷朝歷代,總有那麼些「硬骨頭」、壯氣節的人在,但盡管如此,盡管他們頂得住壓力,但歷史終歸是由人寫就,個人情感難免夾雜其中。司馬遷著《史記》也寫了諸多評論,字里行間也並非沒有偏頗。因此,所謂歷史的真實其實是一種理想狀態,我們盡力地追求歷史的真實,力求最貼近史實的一種說法。而對於所謂絕對真實的觀點,我也不能說無法認識絕對真實的歷史,免得陷入不可知論的深淵,只能說絕對真實的歷史是一種很難達到的境界,是我們追尋的高度而已。
再從歷史回看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歷史,他們更多的是讓歷史成為一種科學,但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一種科學,他成為了一種意識形態,並不再停留於歷史學,而成為一種可以影響一個國家和民族命運和前途的一門科學,被賦予一種揭示國家、民族發展的規律和如何取得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任務。
過度強調歷史是一門科學顯然會帶來許多負面的後果。過分強調科學性會讓人物缺乏一種作為一個曾經鮮活的生命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活力。從而讓歷史人物只作為時代的工具,階級的努力,經濟的符號,變成了一種只有專家學者才會研究的晦澀難懂的知識,而缺少了人對於歷史的享受過程,缺少了歷史所特有的一種靈氣。
科學就在於你用數學、事實和邏輯支持自己的立場,用「鐵證如山」來證明一個觀點正確。但顯然,歷史的遺跡與骨頭並不能築出歷史的全貌,史學家和讀者需要一種推理的能力來描繪出歷史的全貌。所以單從科學角度來說,歷史並不算是一種完全意義上的科學。
二、歷史是一門學科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簡單地來看這句話似乎很有道理,但我認為它並不完全正確。所謂「任人打扮」其實就是體現了歷史的一種學科的屬性。歷史是由人書寫的,歷史記載總少不了人的影響,不同的人記載歷史會有不同的看法,正如「一千個讀者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
歷史的學科性是一直都被討論的,而歷史學作為一項學習的內容強調的更多的是歷史學科方面的知識。真正的歷史的學科性最主要的是基於歷史記載受人類主觀意識影響而言的。歷史是由人記載的歷史,自然會因不同的理解而產生不同的內涵。比如百家講壇的系列講座《漢武帝的三張面孔》,其中就談到了對漢武帝這一歷史人物,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關於同一事件的記載就有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觀點,而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雖然只是一部小說,但其中尊劉抑曹的觀點也是與羅貫中個人的儒家思想有關。從這個角度看,歷史難道不是一門學科嗎?
1.記錄歷史的人需要對歷史懷有感情,傾入愛憎
正如上文所述,每一部著作或多或少總會有些作者本人的影子。同樣的,如果不是一個對歷史執著、熱愛、有激情的人也必定不會去著寫史書,而當你真正開始專注於一本史學著作時,也必將不自覺的融入其中,無法再充當一個歷史的旁觀者與記錄者。
2.歷史需藉助形象思維才能復活
現存的典籍也好遺跡也罷,能帶給我們的畢竟很少,僅僅是管中窺豹,那些本就破碎的歷史資料再經歷史學家們剝離、抽象化、所余寥寥無幾。所以,要讓歷史恢復個性,展現全貌就必定要用想像和邏輯推理來補充的更圓滿,由此可見,歷史並不完全都有據可考,有一些是由後人推理判斷所得,所以並不完全科學。
三、形象思維可以通過適當的假設和想像來彌補史料的不足
有些歷史學家在記載歷史時往往會寫到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一個人的內心是不易外露的,是很難揣摩的。類似這樣的,史學家為了豐富歷史而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便是一種歷史的假設與 猜想。
四、歷史記載是有時間差的,是可以多次著寫的
前人的歷史雖不乏由當時的人寫著,但絕大部分是後人為前人寫史,總結經驗教訓,這個時間差就讓歷史不再那麼精確如數學、物理學一般,而更多的偏向於一種學科。
對於歷史本身來說,歷史需要它本身作為一門學科的這一種屬性,這不僅是對教育而言,也是對人類研究歷史而言。
歷史學家首先要是一位學者、文學家、藝術家,他要用他的情感讓歷史復活。「歷史不是白痴的呆像,不是石膏做的美人」他不僅要追求一種形似,更要追求一種神似,沒有邏輯推理和想像能力的人是無法成為一個歷史學家的。最多成為一位「抄襲家」,歷史學家所必備的是一種有邊際、有實踐、有證據的想像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呈現出一種豐滿、鮮活的歷史。
正如前面所講的,歷史的靈魂所在並不是史料本身的展現,
而在於歷史學家對歷史精神的理解和創造,在這種理解與創造中歷史自然而然地便由一種科學蛻變為一種學科。
現在的理論是將歷史定位為一種人文科學,而所謂人文科學便是夾雜了與自然科學不同的人的主觀意識和想法。它並不是真正的科學,它既是科學又是學科。
歷史本身就有一種兩重性,這種兩重性就表現在:一是它作為自然的一部分要服從於一般的自然規律,這是歷史的理性部分;二是在於歷史作為人文的那部分,他不服從於必然的規律,在這個不服從的意義上,在思想自由時,歷史便也是自由的,這便是歷史的感性部分,一種源自於史學家內心真正的情感。
4. 歷史與歷史學兩者是不等同的嗎
義大利的著名哲學家克羅齊認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因此,歷史與歷史學兩者是不等同的.
5. 歷史學專業真的是一個相當不受考生歡迎的專業嗎
歷史學作為一抄個人文學襲科其實就其作用來說應該算是挺重要的,但如今卻越發成為冷門專業。除了一些真的對歷史學抱有極大熱情的學生會主動選擇外,鮮有問津。究其原因,與其說不受考生歡迎不如說就業問題棘手。因為作為文科專業歷史學更偏重於研究、教學方向而非技術方向,這也就導致歷史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很難像法學、金融學等更具技術性專業的學生那樣在就業方面有精準的定位,而且這些專業在如今社會也更能顯示社會地位,更重要的是能相對更快的積累財富(貌似如今的中國人對不能迅速變現的東西興趣不大)。所以歷史學如今就處在了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
其實不僅僅是歷史學這樣的人文學科,在當下所有以研究為主要方向的學科熱門度都不是很高,比如理學的各類專業的熱門程度就不如工學,基礎醫學就不如臨床醫學等等。
所以如果你真的對歷史學抱有極大熱情,而且以後確實想從事歷史方面的工作,那麼請做好耐得住坐冷板凳一門心思做研究或教學的思想准備再考慮報考歷史學。否則最好選擇其他熱門專業。
6. 歷史學是不是一門科學
歷史學是人類對自己的歷史材料進行篩選和組合的知識形式。歷史學,是專個靜態時間中的動屬態空間概念。歷史學是由歷史、科學、哲學、人性學及其時間空間五部分有機組合而成。
因歷史學家們考察的角度和出發點的不同,而有「活動」說、「學問」或「學術」說、「知識體系」說、「科學」說、「藝術」說和「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說、「整合」說等等不同的界定。歷史學類專業主要包括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一級學科,以及博物館學、民族學、文物學等二級學科。
7. 如何看待「中國史不是歷史學」這一事件
1、首先,掌握一些系統的歷史知識、史學理論還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憑興趣,「跟著感覺走」,讀了再多的書,看了再多《百家講壇》中的歷史講座,你都未必真的理解歷史,理解歷史發展的規律性的東西。
那麼,怎樣掌握基本的系統歷史知識和史學理論?你可以根據你已有的基礎,選擇比較權威的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著作下點功夫來啃。為什麼要先讀權威的通史著作,因為它的作者治學嚴謹,寫的書史料翔實,論述、論證比較科學,會啟迪你如何正確地觀察、分析問題,這就讓你初步學習到基本的史學理論、史學方法。加上它們是通史,這就使你的歷史知識不會是支離破碎的,而是系統的有規律的東西。有些新潮的年輕人會說,那些「公認的、權威的」歷史著作保守,觀點不新。是有這種情況,但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才是最值得學的,至於觀點、結論本來就不可能永久不變的,否則歷史學就不會發展了,就不是一門科學了。
2、其次,在吃力地啃通史名著的同時,為了張弛結合,也為了培養興趣,可結合閱讀些既生動又嚴肅通俗歷史著作。這些科普型的歷史著作必須是公認的、久經檢驗的,如過去吳晗編的「歷史小叢書」以及以後的《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初學者最好不要迷於一些不負責任的嘩眾取寵的歷史書,例如大量充斥於書店的什麼什麼「大帝」的書。也不要迷信外國歷史學家的著作,它們當中即使質量較好較權威的往往也是一西方為中心的,對東方包括中國歷史或者有成見、偏見,或者並不真的了解中國歷史。當然,看看人家是怎麼看世界看中國還是有好處的,我只是說:不要迷信,不要人雲亦雲,其實對自己中國人寫的書也一樣。
3、爭取多看些原始史料。例如,你要學好中國古代史,像《史記》、《資治通鑒》之類的古代史學名著都沒有接觸,只是讀後人寫的歷史書,實在太不夠了。當然,你不想把歷史當作自己的專業,讀多讀少要根據你的時間和精力,但有可能讀多點是有好處的,至少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不會相信那些不負責任的胡謅。
4、把讀歷史與觀察世界和國內的時事政治結合起來,能從歷史找根源的就去找,這樣學習就更有實際用處了。
8. 初中的歷史與社會跟歷史學科有什麼區別
一、學科內容不同:
初中的歷史是一門學科,學習的內容就是歷史史實,回沒有別的。
初中的歷答史與社會更像是高中的文綜,是地理、歷史、政治的結合體。
二、學科性質不同:
初中的歷史學科是單門學科。
社會和歷史是綜合性的一門學科。
三、學科側重不同:
初中的歷史學科側重於講述中國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包括古代歷史和近代歷史,以歷史史實為主。
初中的歷史與社會,七年級學習是地理部分,包括認識地圖、地球、氣候等等。而八年級內容就是完全的歷史部分,從遠古開始一直到現代。九年級主要分析近現當代的歷史狀況,提出未來發展的選擇。
9. 學科教學(歷史學)是不是屬於咱們的歷史專業
從你所說,學科教學(歷史)或課程和教學論(歷史)屬於教育學范疇。只是是教育專學中關於歷史教屬育方面的。
歷史學就比較廣了,單獨的歷史才算是歷史學。比如:歷史文獻學、考古學、歷史地理學、歷史經濟學、歷史繪圖學等等。當然,有的學校有籠統的歷史學本科。
按你所說你報考歷史學,又想被調劑到教育方面,要看你報考是是否屬於師范類的學校。屬於師范類的學校,相比之下,較容易調劑。非師范類的,就比較困難。
你可以先想辦法跟你報考的學校聯系。祝你好運!!!
10. 歷史、歷史學、歷史教育,——這三者的聯系與區別是什麼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歷史學:因取義的廣狹不同,史學的定義從內涵上可歸納為兩種。廣義的「史學」是對「史」進行同時合訓而產生的「史有二義」的統一體,包括:(1)完全獨立於人們的意識之外的人類過往社會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2)歷史學家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狹義上的史學不包括前者,而專指後者。狹義上的史學是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的屬於觀念形態的東西的統一體。就其性質而言,因歷史學家們考察的角度和出發點的不同,而有「活動」說、「學問」或「學術」說、「知識體系」說、「科學」說、「藝術」說和「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說、「整合」說等等不同的界定。
歷史教育:以歷史和歷史學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
廣義的歷史教育,指人類社會各界所進行的以歷史學為基礎的教育活動。
狹義的歷史教育,特指學校教育中,以歷史學為依託,以學生為主要培養對象,師生共同探究、成長的教育活動
歷史學和歷史教育都是從歷史發展出來的,也就是歷史是歷史學和歷史教育的基礎。沒有歷史就沒有歷史學和歷史教育。歷史學對歷史資料有一定的補充和完善作用。歷史教育則必須依據客觀的歷史事實。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