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些有趣的歷史知識
十句名言總結中國歷史
1:帝王將相寧有種乎;
2:不求同年同月同日專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3:水能載屬舟,亦能覆舟;
4: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5: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寧可遺臭萬年;
6:精忠報國;
7: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8: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莫須有。
❷ 關於南京有趣的歷史知識
民國時候,簡稱京的是南京,所謂的京滬鐵路指的是南京到上海的這一段,現在不僅改成滬寧鐵路,而且寧還只能排在滬的後面,難怪南京人對此不爽呢。
民國時候,北京簡稱平,因為連北京這個名字都被改成了「北平」,平津戰役、平綏鐵路、平漢鐵路的平都是北京。
南京的簡稱寧來源於南京的一個古代稱謂「江寧」。江寧現在只是南京一個郊區的名字,但寧卻被用來代指整個南京。
公元937年,南唐以金陵府為江寧府。北宋與清亦為江寧府。江寧又為縣名,或在城區,或在郊區。清與上元縣同為江蘇省城。民國廢府及上元,以江寧縣為省會。國民黨政府建都南京,又移江寧於市郊。
南京與北京的稱謂轉換的歷史著實有趣。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曾經的元大都被改為北平,意為北方平定,降為一般州府;到了永樂朝,朱棣遷都北平,改北平為北京,但南邊的京城又不敢輕易廢棄,於是制定了兩京,北京又稱順天府,南京稱為應天府。這是繼唐代的東西二京之後,中國再次出現兩京制局面。不過,兩京只是在理論上同等重要,而人們通常更願意叫北京為京師。
清朝定都北京,南京被改為江寧,意為江南安寧。江寧雖為兩江總督駐地,但政治地位與明朝相比,自然是相去甚遠,不可同日而語。北京作為唯一的都城,連「北」字也去掉了,直接稱為京城、京師。(沈陽只是陪都,所以清朝不是兩京制)(另外,《南京條約》其實是《江寧條約》,後來才改為現在的名字)
接下來到了民國。孫中山先生於1912年元旦從上海乘專車來南京就職,臨時大總統府就設在清代的兩江總督署內,今遺址猶存。其後,在經過了十餘年的軍閥統治以後,1927年至1949年期間,中華民國政府又再度建都於南京。北京(京師)改為北平。
南京的民國首都沒作幾年,就被日本鬼子蹂躪和佔領;八年之後「中國捷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又三年之後,南京被解放,從首都變成直轄市,再變成江蘇省省會。
北平在日本侵華時期,曾經被日本人定為未來的支那的首都,這個使命由偉大的GCD完成。1949年,北平改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
應該感謝新中國,南京沒有被改為江寧,仍然保留了「京」字。雖然現在南京的地位連清朝時期的江寧都不如,雖然現在北京的「京」字已經完全遮蓋住了「北」字的含義。
❸ 你知道的好玩又好笑的歷史冷知識有哪些
第一個:名菜「宮保雞丁」的由來
相信大家都吃過宮保雞丁這樣一道菜,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宮保雞丁是怎麼來的。其實,宮保雞丁是咸豐年間的一位山東巡撫被封為「太子太保」的人稱丁宮保的丁寶楨命令手下數十名大廚炒制而成的一道菜,當時的人為了恭維他而起名為「宮保雞丁」
❹ 有哪些有趣的歷史冷知識是課本上不會告訴你的
歷史上有許多有趣的冷知識,但因為課本畢竟篇幅有限,很多冷知識都不會出現在課本上。而這些冷知識中,就包括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次巧合事件,就比如成語“一鳴驚人”的主人公楚莊王。
楚莊王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但他早些年一直不務正業,荒廢國是,後來突然雷厲風行,整頓楚國政務,在他的治理下,楚國變得非常強大,打遍諸侯無敵手,於是,楚莊王就逐漸產生了問鼎中原、取代周天子的想法。
在歷史上,有很多所謂的預言都是假的,都是後世人捏造的,後世人在已經知道歷史結果的時候,給前人強行編造了一些預言。然而周成王的預言卻不是這樣,因為這件事在《左傳》中就有記載。左傳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此時離公元前256年大周滅亡還有足足兩百多年。這意味著,就算這個預言不殺周成王測算出來的,也是《左傳》作者提前兩百年預測的。
❺ 一個有趣的歷史知識問題
任何一個農民起義或農民暴動,在最初的時候都難免會出現濫殺和搶燒的情況,硬說是邪教也不是沒有道理。
比如李自成吧,公認是農民起義的,但他初期也跟土匪差不多,後來在李岩的幫助下,才確立了政治綱領,成為「義軍」。
所以,不要只看一時的行為,總體來說還是要看整體的。
白蓮教有過濫殺的行為,但同時也是農民起義,關鍵看怎麼說了。人嘴兩張皮,說的時候偏重什麼,就是什麼。
以前的歷史課本說白蓮教是起義,因為我們的政府要求這樣說,我們上幾代人傳下來的思想,還帶著「造反有理」、「殺富人有理」的思想,所以課本就那樣寫。
但近幾年,提倡的是「和諧社會」,就怕的就是百姓有人造反,所以話鋒一轉,白蓮教又成了邪教。
一個歷史人物、歷史組織、歷史事件,隨著統治階級的要求不同,其評價也是不同的。
比如曹操,曾經有人褒,也曾經有人貶,這完全是出於統治者的思想禁錮需求。
比如太平天國,課本上曾經講過是「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最高峰」。但近年來不是又出現很多批判的聲音么~~~比如袁騰飛老師在《歷史是個什麼玩意》一書中的評價。
所以,歷史這東西,不要輕信所謂的「官方觀點」,那都是統治階級給百姓洗腦用的。
要通過讀書來形成自己的觀點才好。
❻ 求找一些有趣的歷史冷知識
1.秦始皇沒有立過皇後 。
2.乾隆大概只有1米66左右 。
3.我們一直有個歷史誤區:即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其實他只是滅了六國,並未統一全國,當時還有一個衛國作為秦的附屬國存在,直到秦二世時才被滅掉。
4.秦檜所創的「宋體字」是整個南宋時期的官方文書通用字體,盡管南宋大多數時間都將秦檜作為反面典型。
5.徐志摩這個名字是他老爹在他出國前給他改的,來源是小時候有個叫志諧的和尚摸過他的頭。
6.南宋時期,熟練僱工的工資高於知府工資。(宋朝知府一般是從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 貫以上,至少相當於今天的15萬元人民幣),貌似現在只有歐美發達國家才這樣。
7.東漢有個太監,憑借為皇後誣陷其他嬪妃上位,皇後死後,他立即又傍上了另一個皇後,簡直就是個皇後控。這個人政治上的作為不堪入目。他叫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8.隋煬帝是歷史上相貌最出眾的皇帝。
9.楊延昭是楊業長子,楊業一共3個兒子,六郎是契丹人給他的綽號。
10.北宋清明上河圖有人物1600多人,比四大名著中任何一部出現的人物都多(三國1200人) 。
11.屈原楚國祖先族姓羋,熊氏,先祖因被封於屈邑,其後代以封地為姓,遂稱屈氏~離騷第一句就說了【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12.張飛其實是帥哥,書法寫的好,還擅長畫美女圖,其書畫作品均屬上乘,是一位具有文士素養和氣質的武將。他的兩個女兒都當了皇後,史稱大小張後,估計這兩個姑娘基因不錯,如果丑的話劉禪會要麼。
13.宋仁宗時期讓男子十五歲娶,女子十三歲嫁;明太祖規定男子十六歲而娶,女子十四歲而嫁到了法定年齡不嫁人的女子,那是要罰款的,漢朝孝惠皇帝時,誰家要有女兒十五歲以上至三十歲還沒有嫁人,罰款600錢;唐代男子二十歲以上,女孩十五歲以上還沒有結婚的也要處罰。
14.衣冠禽獸一詞,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原是褒義。明代官員的服飾規定:文官官服綉禽,武將官服繪獸。文官一品緋袍,綉仙鶴;二品緋袍,綉錦雞;三品緋袍,綉孔雀;四品緋袍,綉雲雁;五品青袍,綉白鷳;六品青袍,綉鷺鷥;七品青袍,綉溪敕;八品綠袍,綉黃鸝;九品綠袍,綉鵪鶉。武將一品繪麒麟,二品緋袍,繪獅子;三品緋袍,繪老虎;四品緋袍,繪豹子;五品青袍,繪熊;六品、七品青袍,繪彪;八品綠袍,繪犀牛,九品綠袍,繪海馬。 因此,人們稱文武官員為「衣冠禽獸」。衣冠禽獸原指的是當官的,它是褒義詞,後因明代中晚期某些當官的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為非作歹,自然就成為貶義詞了。
15.姓氏在古代的含義不同 姓是母親一系的,氏是父親一系的。比如姜太公,他爸是呂,他媽是姜,所以其實他的叫呂尚 。姜子牙的資料介紹是這樣寫的:「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別號飛熊。」現在人後來慢慢搞錯了,把姓當氏用了,所以叫姓名 ;日本從中國學過去的,所以現在還叫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