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知識點的重點是什麼
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包括:
1、元謀人:雲南省元謀縣,約170萬年前,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約70——20萬年前,已具備了人類的基本體質特徵(四肢),但仍保留著一些猿類的特點(頭部)。能製造和使用工具(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使用打制石器(被稱 為「舊石器」)。食物來源於打獵和採集,住山洞,會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燒烤食物、驅趕野獸)。
3、山頂洞人:約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里,模樣同現代人基本一樣,已經掌握磨製、鑽孔技術,能人工取火,縫制獸皮衣服。
二、 原始農耕文化的代表:
1、河姆渡遺址:約7000年前,浙江餘姚河姆渡村(代表南方長江流域),使用磨製石器(新石器)、耒、耜,從事原始農業生產,種水稻,飼養水牛,定居(干欄式建築)。
2、半坡遺址:約6000年前,陝西西安半坡村(代表北方黃河流域),廣泛使用磨製石器,種植粟、麻、蔬菜,紡麻織布,製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子。
3、大汶口遺址,有隨葬物,出現貧富分化。
三、 遠古的傳說
1、黃河流域兩大部落: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黃帝打敗炎帝,結成黃炎聯盟,構成華夏族的主幹,它是漢族的前身,所以中華民族尊奉炎帝和黃帝為人文始祖。
2、禪讓制:部落首領們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先後擔任部落聯盟首領的有堯、舜、禹。
3、大禹治水:用疏導的方法。
四、 夏朝和商朝
1、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是我國的第一個王朝。夏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奴隸制)。禹的兒子啟繼位,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最後一個夏王是桀(暴君)。
2、商:約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領成湯在鳴條打敗桀,建立商朝。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於殷(河南安陽)。商東到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到長江流域,北達遼河。最後一個王商紂(暴君)。
五、 西周的興亡
1、西周: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建都於鎬京(西安)。
2、分封制:周王讓自己的子弟、親戚以及功臣和古帝王的後代在各地建立封國(統治者叫國君,或諸侯),叫分封制。目的:鞏固周的統治。諸侯要向周王進獻財物,服從周王調遣出征作戰。
3、西周結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
六、春秋爭霸
1、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都城到洛邑,即洛陽)——公元前476年。
2、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3、齊桓公首霸的原因:①管仲改革:發展生產,改革內政,整頓軍隊,使齊國國力更加強盛。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 齊桓公稱霸的標志:葵丘會盟。
4、晉楚爭霸:城濮之戰(退避三舍),楚敗,晉文公成為霸主。 楚莊王(一鳴驚人、問鼎中原)
5、吳越爭霸:吳王闔閭任用孫武打敗楚,成為霸主。吳王夫差打敗越王勾踐。
勾踐「卧薪嘗膽」打敗吳,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
七、戰國爭雄
1、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韓趙魏由晉分裂而成。
2、戰國時著名戰役:圍魏救趙(齊國孫臏)、長平之戰(秦將白起)
3、合縱與連橫:合縱(合眾勢以攻一強)以蘇秦為代表,連橫(事一強以攻眾弱)以張儀為代表。
八、商鞅變法:
1、背景:①戰國時生產力發展,標志為鐵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廣。②秦國相對落後。③秦孝公決心變法圖強。
2、變法: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開始變法。主要內容有:①改革土地制度。②重農抑商。③獎勵軍功。④遷都咸陽,推行縣制。⑤嚴明法令。
3、性質:商鞅變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改革。影響:①廢除了舊制度,建立了新制度,秦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②秦國戰鬥力提高。③秦國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4、戰國後期,秦國修建了都江堰和鄭國渠。
九、秦朝的統一:
1、「秦王掃六合」(統一全國)的原因:①秦國實力超過東方六國。②秦王贏政制定了正確的策略(遠交近攻)。
2、秦統一全國:公元前221年,都咸陽。意義:①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②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2、皇帝制度的建立:內容:①確立皇帝的稱號,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設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③在地方,廢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縣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秦朝建立起來。
3、鞏固統一的措施:①統一貨幣(秦國圓形方孔「半兩」銅錢)。②統一度(長度)量(容量)衡(重量)。③統一文字(小篆,後來是隸書)。
十、秦末農民起義
1、原因:秦的暴政。表現在:①「焚書坑儒」(這是秦始皇專制統治在文化思想領域的集中表現)。②殘酷地剝削。③嚴酷的刑罰。④秦二世更加昏庸殘暴。
2、開始:大澤鄉起義。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曾攻到咸陽附近的戲。
3、巨鹿之戰: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巨鹿殲滅秦軍主力(破釜沉舟)。
4、秦朝滅亡:公元前207,劉邦進入關中,逼近咸陽,子嬰出降,秦朝滅亡。
十一、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1、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都長安(西安)。漢武帝(劉徹)時,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2、漢武帝的文治武功:①思想方面:尊儒術興太學。董仲舒提出「大一統」思想,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政治方面:頒布「推恩令」徹底解決王國威脅中央的問題。③經濟方面:貨幣由國家統一鑄造,鹽鐵由國家壟斷經營。④軍事方面:北方打敗匈奴,設置「河西四郡」,管轄河西走廊至玉門關一帶;南方控制海南島和「西南夷」。
十二、張騫通西域
1、 西域的范圍: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地區。
2、 張騫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聯絡烏孫國。意義:促進了內地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為「絲綢之路」的開通打下了基礎。
3、 西域都護的設置: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
十三、兩漢時期的外交
1、「絲綢之路」:以長安為起點,經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區,翻越蔥嶺,通向西亞和歐洲。另有「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2、漢與朝鮮、日本的交流:鐵器製造技術傳到朝鮮,在平壤出土有漢朝蜀郡製造的漆器。公元57年,漢光武帝贈給日本倭奴國使者「漢委奴國王」 金印。
3、漢與歐洲的往來: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羅馬帝國),到達波斯灣。公元166年,大秦人從海路到中國,這是中國與歐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十四、三國鼎立
1、 官渡之戰:200年,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之後,曹操基本統一北方。
2、 赤壁之戰:208年,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之後,三分天下局面實際形成。
3、 三國鼎立:①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陽。②221年,劉備建漢(蜀漢或蜀),都成都。③229年,孫權建吳,都建業(南京)。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十五、南方的初步開發
1、 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遷,為南方帶來了勞動力、工具、技術和種子。
2、 吳國的經濟:手工業中最重要的是織造麻布(越布),青瓷,三大造船中心(侯官、臨海、番禺)。230年,吳國的衛溫、諸葛直率萬人船隊到過夷洲(今台灣)。
3、 諸葛亮治蜀:堰官,錦官,平定南中地區(四川南部、雲南和貴州一帶)。
4、 西晉都洛陽,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都建康(南京)。江南經濟發展原因:①北方人口繼續大量南遷。②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③社會相對安定。④自然條件優越。 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
十六、北魏孝文帝改革
1、 少數民族內遷:東漢末年起,匈奴、鮮卑、氐、羯、羌內遷到黃河流域。
2、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民族融合趨勢增強。②鮮卑貴族用落後方式統治人民。③北魏政權面臨危機。
內容:①借鑒漢族政治經濟制度。②遷都洛陽。③推行學習漢族文化風俗的政策(改用漢姓、改穿漢服、與漢族通婚、學說漢語、推行漢族教育制度)。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進程。
十七、青銅工藝
1、 青銅:是以銅為主要成分(銅、錫、鉛)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稱為青銅。青銅時代:是指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進入鐵器時代。
2、 主要青銅器:①司母戊大方鼎:古代最大的青銅器,商朝後期鑄造,特點是雄偉端莊,氣勢凜然,代表商朝殘品的典型風格。②四羊方尊:結構巧妙,製作精細,堪稱青銅器中的精品。③四川廣漢三星堆的青銅立人、青銅人頭像和青銅樹:造型奇異,風格獨特,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
十八、卓越的工程包括:
1、 都江堰:戰國後期,秦國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位於成都附近岷江上。特點:選址合理,設計科學,無壩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影響: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飢饉」的天府之國。
2、 鄭國渠:戰國後期秦國建於咸陽附近,由鄭國主持修建,灌溉了關中平原。
3、 秦長城:秦朝為防禦匈奴,在秦、趙、燕三國北方防禦工程基礎上修築而成,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也是古代世界的偉大工程。
4、 靈渠。秦朝修建,聯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
十九、科技成果
1、 造紙術:發明於西漢(世界最早),用麻造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產量增加,成本降低,取代竹木簡,成為主要書寫材料。意義: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條件,是我國古代人民對人類的偉大貢獻。
2、 數學:①《九章算術》,成書於東漢初期,書中關於負數的概念、正負數的加減運演算法則,以及聯立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②「圓周率」:南朝時,祖沖之在世界上最早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第7位,比歐洲早1100年。
3、 醫學:①「醫聖」張仲景,東漢人,著有《傷寒雜病論》,奠定中醫治療學的基礎。②華佗,東漢人,世界上最早採用全身麻醉手術法(麻沸散),編制了五禽戲。
4、 農學:賈思勰,北魏時期,著有《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農學著作。
5、 地理學:酈道元,北魏時期,著有《水經注》。
二十、漢字的演變
1、 文字的起源:原始陶器上的刻畫符號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
2、 甲骨文:商朝時人們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一種比較成熟和完備的文字。漢字是由它發展而來。意義:甲骨文記錄了商王的活動,反映了商朝的情況,為研究當時的歷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從商朝開始我國的歷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記載。
3、 金文:商朝時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又叫銘文和鍾鼎文。為後人研究商周歷史留下了寶貴資料。
4、 小篆和隸書:秦朝統一文字為小篆,流行於秦。後發展為隸書,漢時廣泛使用。
5、 草書、楷書和行書:出現於漢朝後期,三國兩晉時趨向成熟。
二十一、學術思想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①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統治者體貼人民,人民敬重和服從統治者。他創立了儒家學派。儒家思想後來成為中國封建時代的正統思想。②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他創辦私學,擴大教育對象,打破了官府對教育的壟斷;編訂了《詩》、《書》、《春秋》作教材,保存和發展了我國古代文化。教學中,善於啟發誘導,因材施教。③孔子的言行記錄在《論語》里。
2、 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①原因:戰國時社會發生深刻變化,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形成眾多的學派,歷史上稱為「諸子百家」。②最重要的學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還有縱橫家(蘇秦、張儀)、兵家和農家。③代表人物:儒家:孟軻(鄒國,《孟子》)、荀況(趙國,《荀子》)。道家:莊周(宋國,《莊子》)。墨家:墨翟(魯國,《墨子》)。法家:韓非(韓國,《韓非子》)。兵家:孫臏(齊國,《孫臏兵法》)。
二十二、文學、史學與宗教
1、 詩歌:屈原,戰國時楚國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作品《離騷》、《天問》。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
2、 史學:司馬遷,西漢漢武帝時期,我國古代偉大史學家,著有《史記》,記述了黃帝到漢武帝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130篇,分為「本紀」、「世家」、「列傳」等,它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史學著作,對後來史書的編寫有深遠影響。
3、 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西漢末年東漢初年經西域傳入我國內地。對我國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4、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正式創立,尊老子為教主。
二十三、藝術
1、 戰國編鍾:出土於湖北隨州,製作於戰國時期,說明當時我國音樂已經達到很高水平。
2、 秦始皇陵兵馬俑:在秦漢時期的美術中,雕塑的成就最為突出。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堪稱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大型陳列館。
3、 王羲之:「書聖」王羲之,東晉,作品《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4、 顧愷之:東晉著名畫家,擅長人物畫,作品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⑵ 歷史常識題
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籠統地算,從夏朝起,到清朝滅亡的版這幾千年的時間里,各佔一權半吧……嗯……有些時候不是很好說……比如說東周,可以說是統一,而實際上是分裂……
夏朝建立是在公元前2070年,清朝滅亡是在1911年,共3980年。
那麼,統一和分裂的時間應各在2000年左右……
⑶ 一個有趣的歷史知識問題
任何一個農民起義或農民暴動,在最初的時候都難免會出現濫殺和搶燒的情況,硬說是邪教也不是沒有道理。
比如李自成吧,公認是農民起義的,但他初期也跟土匪差不多,後來在李岩的幫助下,才確立了政治綱領,成為「義軍」。
所以,不要只看一時的行為,總體來說還是要看整體的。
白蓮教有過濫殺的行為,但同時也是農民起義,關鍵看怎麼說了。人嘴兩張皮,說的時候偏重什麼,就是什麼。
以前的歷史課本說白蓮教是起義,因為我們的政府要求這樣說,我們上幾代人傳下來的思想,還帶著「造反有理」、「殺富人有理」的思想,所以課本就那樣寫。
但近幾年,提倡的是「和諧社會」,就怕的就是百姓有人造反,所以話鋒一轉,白蓮教又成了邪教。
一個歷史人物、歷史組織、歷史事件,隨著統治階級的要求不同,其評價也是不同的。
比如曹操,曾經有人褒,也曾經有人貶,這完全是出於統治者的思想禁錮需求。
比如太平天國,課本上曾經講過是「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最高峰」。但近年來不是又出現很多批判的聲音么~~~比如袁騰飛老師在《歷史是個什麼玩意》一書中的評價。
所以,歷史這東西,不要輕信所謂的「官方觀點」,那都是統治階級給百姓洗腦用的。
要通過讀書來形成自己的觀點才好。
⑷ 歷史知識問題對相對主義的答復,寫的什麼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抄識。(2)上層建築要適應經濟基礎的變化發展;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變化發展。(3)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社會物質、精神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要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4)價值觀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價值觀對人們的社會的實踐活動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⑸ 歷史知識問題.
都是根據都城的相對地理位置而言的。
先西漢後東漢,是因為早先劉邦建立漢內朝,首都長安,後來劉邦建立的漢容朝滅亡了,經過幾年後,劉邦的後裔劉秀重新建立國家,為了表示他的正統身份,他的國家國號也是漢,首都在洛陽但是史學家在研究時為了區分劉邦建立的漢朝和劉秀建立的漢朝就根據兩個王朝首都的方位來加上區別的字,因為長安在洛陽的西面,故劉邦的漢朝就叫西漢,洛陽在長安東面,所以劉秀的漢朝就叫東漢。
晉武帝司馬炎建立晉朝,定都洛陽,由於五胡亂華,晉室南渡,琅邪王司馬睿在建業重建晉朝,因其在洛陽東面,史分為「西晉」和「東晉」。
⑹ 有歷史知識問答嗎
1.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哪位?
答案:萬曆帝(朱翊鈞)
2.火葯始用於軍事上是在什麼時候?
答案:唐朝末年
3.唐德宗死後,李誦提拔王坯,王叔文主持朝政,實行一系列的改革,這場改革稱作什麼?
答案:永貞革新
4.龍陽之癖的故事出自於那本書?
答案:《戰國策》
5.明朝幾個皇帝的以南京為都?
答案:三個
6.紅巾軍徐壽輝被誰殺死?
答案:陳友諒
7.「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於哪首詞?
答案:《望海潮》
8.禹建立夏朝後姓什麼?
答案:姓姒
9.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後誰被逼為湖北軍政府都督?
答案:黎元洪
10.「大清」的國號是哪位清朝皇帝定的?
答案:皇太極(清太宗)
11.1947—1949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了三年解放戰爭。哪三大戰役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 答案:遼沈、平津、淮海
12.八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被元朝逼的走投無路,被哪位大臣背著跳海而死?
答案:陸秀夫
13.召公、周公兩位宰相共同管理政務,稱為什麼?
答案:共和
14.魏忠賢是在哪個皇帝當政期間亂政?
答案:天啟(明熹宗——朱由校)
15.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間發生了甘露之變?
答案:唐文宗
16.楊貴妃死在什麼地方?
答案:馬嵬驛
17.明宮三大案是指哪三案?
答案:梃擊案、移宮案、紅丸案
18.漢宣帝靠誰的支持登上帝位?
答案:霍光
19.項羽破釜沉舟殺了誰?
答案:蘇角
20.公元1127年,金國軍隊攻入開封,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史稱什麼?
答案:靖康之變
21.吐谷渾最終因為誰的侵襲舉族內遷成為唐的屬民?
答案:土藩
22.安祿山死在誰的手裡?
答案:李豬兒
23.歷史上李朔雪夜襲蔡州迫使誰投降?
答案:吳元濟
24.清朝初年的「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答案:吳三桂(平西王)、尚可喜\尚之信(平南王)、耿精忠(靖南王)
25.在七七事變後被宋哲元留在北平與日本人周旋的人是誰,後來他被
答案:張自忠
26.是哪位周天子有西遊昆侖會王母的傳說?
答案:周穆王
27.漢武帝的乳名是什麼?
答案:劉彘
28.「王與馬,共天下」里的王指的是誰?
答案:王導
29.《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分為哪四部?故名四庫。
答案:經、史、子、集
30.韓林兒在誰的擁立下,帶領紅巾軍與元軍抗衡?
答案:劉福通
31.《左傳》紀元從魯國哪位國君開始?
答案:魯隱公
3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誰說的?
答案:李清照(易安居士)
33.是誰享有「三造共和」的美譽?
答案:段祺瑞
34.三國時期馬謖曾在街亭一戰敗給哪位魏國大將?
答案:張郃
35.李後主(李煜)投降後,宋太祖(趙匡胤)封他的爵位叫什麼?
答案:違命侯
36.古人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強調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這一主張屬於什麼思想?
答案:儒家思想
37.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是做什麼用的?
答案:參與機要政務(沒決策權)
38.唐朝工匠用各種礦物燒制出青、綠、黃三種艷麗的彩色陶器稱為?
答案: 唐三彩
39.「戊戌變法」持續了幾天?
答案:103
40.「大歷十才子」分別是:李端、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洞(峒)、耿湋、夏侯審,還有誰?
答案:盧綸
41.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明初定都南京,後來明成祖把都城有遷到那裡?
答案:北京
42.「師夷長技以制夷」是誰的主張?
答案:魏源
43.從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主流文學表達形式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趨勢是逐漸怎樣?
答案:平民化
44.清順治帝能坐上皇位主要是得到誰的支持?
答案:多爾袞
45.扁鵲本名叫什麼?
答案:秦越人
46.魏文侯叫誰收服中山?
答案:樂羊
47.唐憲宗因為登位之初,事物繁雜,就任命誰為西川節度副使、知節度事(即代理節度使)?
答案:劉辟
48.漢武帝為了鞏固大一統的政權,提出了什麼?
答案:「獨尊儒術」
49.周桓王曾被鄭國哪位大將射中肩膀?
答案:祝聃
50.約70——20萬年前,「北京猿人」(簡稱「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那座山的洞穴里? 答案:龍骨山
51.古代流傳的名曲「十面埋伏」主要由哪種樂器演奏?
答案:琵琶
52.「番菜爭推一品香,西洋風味睹先嘗。刀叉耀眼盆盤潔,我愛香檳酒一觴。」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現於哪個朝代?
答案:清朝
53.「銅權」是古代常見的金屬器物,後來被俗稱為什麼?
答案:秤砣
54.中國古代某項水利工程興建後,當地出現了「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的景象。該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誰?
答案:李冰
55.隋煬帝(楊廣)即位後,曾幾次去討伐高麗?
答案:三次
56.「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愛國帽興,瓜皮帽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這首民謠反映了某個重大歷史事件引起的社會風貌的變化。這一事件是什麼?
答案:辛亥革命
57.古詩「風、雅、頌」中的「風」是指什麼?
答案:《國風》
58.漢成帝下詔罷將軍官,以驃騎將軍為大司馬,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封列侯,俸如丞相,標志著什麼制的開始實行?
答案:三公
59.《南京條約》什麼時候簽定的?(年月日)
答案:1842. 8 .29
60.《呂氏春秋》認為君道應該怎麼樣?
答案:無為和貴因
61.八旗制度由努爾哈赤創立,其早期特點是什麼?
答案:兵民合一(出則為兵,入則為民)
62.宋太祖為了鞏固統治,採納宰相趙普的建議,加強中央集權。他設酒宴,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什麼?
答案:杯酒釋兵權
63.楊玉環原先的丈夫壽王李瑁是唐玄宗哪個妃子的兒子?
答案:武惠妃
64.中俄的哪個條約規定割讓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大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給沙俄?
答案:中俄《北京條約》
65.「戊戌變法」又稱什麼?
答案:百日維新
66.1915年底,梁啟超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中表示:「在現行國體之下,而思以言論鼓吹他種國體,則無論何時皆反對之。」該文要維護的「國體」是什麼制?
答案:共和制
67.東漢明帝的母親叫什麼?
答案:陰麗華
68.蘇秦和張儀一個搞合縱,一個搞連橫,他們彼此之間首先行成了什麼?
答案:攻守同盟
69.明朝正德年間,妄圖效仿永樂帝,趁武宗荒於政事,秘密准備叛亂,並於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的皇室是誰?
答案:寧王(朱宸濠)
70.李世民繼位後,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謚「隱」,貞觀十六年五月,又追贈為什麼?
答案:隱太子
71.北宋的最後一個皇帝是誰?
答案:欽宗(趙桓)
72.「 三孔」是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哪三個的簡稱?
答案:孔廟、孔府、孔林
73.唐代共傳有幾個皇帝(不含武則天)?
答案:二十
74.英國侵佔香港後的第一任港督是誰?
答案:璞鼎查(Henry Pottinger)
75.誰對劉邦說:「儒生無法建立戰功,但可以治理天下。」
答案:叔孫通
76.石敬瑭當了皇帝之後,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誰?
答案:契丹(回答「遼國」也算對)
77.忽必烈下令讓宋朝的哪位皇帝到西藏出家?
答案:宋恭帝,又稱「宋少帝」(趙顯)
78.孔孟學說主要討論的是關系?
答案:人與人的關系
79.公元1681年,鄭經(鄭成功的兒子)死後,他的長子即位,後來被誰所殺?
答案:馮錫范
80.秦滅六國後,贏政稱「皇帝」,其皇帝的意思是?
答案:「德過三皇,功高五帝」
81.顓頊是黃帝的什麼人?
答案:孫子
82.誰結束了唐朝?
答案:朱全忠(朱晃,朱溫)
83.宋明帝劉彧被前廢帝劉子業戲稱為什麼王?
答案:豬王
84.「桃源何處尋漁父,博浪翻教刺子房」是關於民國哪位名人的輓聯?
答案:宋教仁
85.誰在面對安史之亂時安祿山的南進20萬兵團鎮守睢陽城達半年之久,有力地阻止了叛軍的南下,江淮及江漢的保全對戰爭的最後勝利,贏得了豐厚的經濟來源?
答案:張巡
86.唐中晚期三大名將分別是誰?
答案:李晟、馬燧、渾瑊
87.石敬瑭藉助遼的勢力滅後唐時,後唐的皇帝是誰?
答案:李從珂(唐末帝)
88.台兒庄戰役中的第二集團軍司令孫連仲原來在中原大戰時屬於哪個派系?
答案:西北軍(馮玉祥的部隊)
89.民國時期有名的倒戈將軍是誰?
答案:石友三
90.反對王莽的赤眉軍領袖是誰?
答案:樊崇
91.是誰篡奪了南朝宋政權?
答案:簫道成
92.凌煙閣24功臣,誰居首位?
答案:長孫無忌
93.「遺臭萬年兒皇帝」指的是誰?
答案:石敬瑭
94.北洋三傑被比喻為三種動物,問是哪三種動物?
答案:龍、虎、狗
95.清朝的庄妃姓什麼?
答案:博爾濟吉特氏
96.東漢時期,名士范滂入獄,其母說:「今得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恨?」其中李杜分別指誰?
答案:李膺和杜密
97.中國歷史上曾有一個皇後被前夫五廢五立,後來另嫁於他人,她是誰?
答案:羊獻容
98.中國歷史上的聖人中,「茶聖」是誰?
答案:陸羽
99.南北朝時誰下令對胡人進行屠殺?
答案:冉閔
100.唐太宗派誰主編《隋書》?
答案:魏徵
⑺ 歷史知識
當今世界中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政治、經濟組織是:( 歐洲聯盟 )。
當今世界中,最大的國專際政治組屬織是:( 聯合國 )。
當今世界中,最大的國際經濟組織是:( 世界貿易組織 )。
面對世界多極化,在制定國際關系規則方面,最具廣泛性、權威性的是:( 聯合國 )。
面對經濟全球化,在制定國際關系規則方面,最具廣泛性、權威性的是:( 世界貿易組織)。當今世界中,最大的國際經濟組織是:( 世界貿易組織 ),號稱「(經濟聯合國)」
⑻ 中學歷史知識題(36)
查看文章 秦國「變法」給我們的啟示(2007-05-20 17:50秦國「變法」給我們的啟示
秦國在變法之前,地處西陲,默默無聞。沒有人能看出這個小國有什麼前途。不被東邊的魏國吃掉,就已經很幸運了。是兩位巨人改變了秦國的命運。
一位是秦國國君贏渠梁,後世稱為秦孝公;一位是吳起的同鄉、祖籍衛國的法家學派巨子公孫鞅,後世稱為商鞅。贏渠梁雄心勃勃,即位第二年即向東方六國發出求賢令,歡迎有才志的各種人才到秦國,允諾誰若能改變秦國的落後面貌,便可與他共享秦國的土地。在那個時代,各國延攬政治人才,猶如二十世紀各國延攬科學人才一樣。贏渠梁認識到,只有人才才能改變國家的命運。
公孫鞅是衛國貴族後代。由於衛國太小,不能作為其施展才智的憑借。所以很早就到魏國,在魏國宰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很了解公孫鞅的才能,在他病重彌留之際向魏王推薦他,公叔痤說:「公孫鞅的才幹,高我十倍,我死之後,請把國政交給他。魏國前途,在他身上。」魏王不禁大吃一驚。遲疑了一會兒,公叔痤又說:「大王如果不能用公孫鞅那麼請把他殺掉,不要讓他出境。一旦被別的國家重用,將成為魏國第一大患。」魏王告辭出門後,對左右說:「公叔痤病勢沉重,已經語無倫次了,竟然教我把國家大權交給公孫鞅。而且一會工夫,又教我殺了他。」就這樣,公孫鞅幸運的活了下來,但在魏國想施展才華的理想從此破滅。歷史就是這樣的詭譎,在秦國的求賢令發布後,公孫鞅被秦王的真誠感動,決定去秦國一展抱負。輾轉到了秦國後,秦王如獲至寶。贏渠梁跟公孫秧促膝長談,這是姜小白跟管仲促膝長談歷史鏡頭的重演,贏渠梁對公孫鞅相見恨晚。公孫鞅告訴贏渠梁說:「對一項學問懷疑,絕對不能成功。對一件措施懷疑,也絕不能成功。一個有真知灼見的人,必被世人排斥。不可跟愚昧的人討論進取開創,只可使他們看到豐富的收獲。高度智慧的見解,跟世俗不同。成大功的人只跟少數人相謀,不去徵求多數人的意見。要國家強盛,只有徹底地改革。」於是這塊魏國扔掉的石頭,成了秦國牆角的磐石。贏渠梁把大權交給這個素不相識的客卿,命他依照他的計劃和步驟,進行徹底改革——當時的術語稱為「變法」。
公孫鞅在頒布變法令之前,先把一根十米長的木棍立在首府櫟陽(陝西臨潼)南門,下令說,「把它拿到北門的人,賞十兩黃金。」當大家驚疑不定時,他又提高賞金為五十兩。一個好奇的青年姑妄把它拿過去,竟然如數的得到賞金。這是公孫鞅的第一步,他先要人民信任並尊重政府,政府在得到人民信任尊重之後,才能有所作為。這就是「立木為信」典故的由來。公孫鞅所作的改革,可歸納為下列十一個主要的具
⑼ 歷史常識
前1600年抄 成湯建立商朝,都於亳襲。
太甲十年 太甲恢復權力,商朝第一次興盛。
雍己在位時 諸侯不朝,商朝第一次衰落。
太戊在位時 商朝第二次復興。
中丁在位時 殷都自亳遷囂。
河亶甲在位時 都城自囂遷相。多次出征,致使商朝二次衰落。
祖乙在位時 都城自相遷邢,商朝三次復興,卜辭記載曰珥(日全食時看到的太陽表面活動的現象),這是人類關於日珥的首次記錄。
南庚在位時 都城自庇遷奄。
前1312~前1285年 商朝四盛,為商朝的全盛期。
前1300年 都城自奄遷殷,彼此未再遷都。
前1250年 武丁即位,舉傅說為相,商朝大治。
前1147年 武乙即位。武乙在位期間,周王季歷來朝,周興起。
前1113年 武乙無道,獵於河渭,遭雷而死。文丁即位。
前1075年 子辛即位,即紂王。
⑽ 簡單和困難的歷史知識問題
我最近在看《上下五千年》有事就會有一些亂七八糟的問題
1、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版順序;
2、南北朝時權期、五胡亂華時期的王朝更迭順序及幾個開國皇帝;
3、古代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男皇後韓子高的事跡;
等等等等~~~~~~~~~~·
我建議你也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