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現代著名史學家有哪些
中國近現代歷史學家
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國古代史》專
梁啟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學》屬《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
王國維(1877年—1927年)
柳詒征(1880年—1956年)
陳垣(1880年—1971年)
陳寅恪(1890年—1969年)
胡適(1891年—1962年)
郭沫若(1892年—1978年)
範文瀾(1893年—1969年),《中國通史簡編》
顧頡剛(1893年—1980年)
錢穆(1895年—1990年),《國史大綱》
徐養秋(1896年—1972年)
B. 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有什麼不同
兩者有著連系考古的有時需要根據找到的東西來判定他的歷史年代歷史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學識來判定一件古董的歷史年代和他的 價值
C. 中國當代最著名的歷史學家是誰
這個怎麼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個「最」字真的不好說只能說個人認為。
汪暉 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現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和清華大學的客座教授,同時任《讀書》雜志的主編.
D. 歷史學家和史學家有什麼區別
董卓死後,中復原大亂,軍制閥混戰之中,青州黃巾又起,曹操前往討伐,編制青州兵,勢力再次擴大。因曹操父曹嵩死於徐州,為報父仇,曹操借機征討徐州,並下令屠城。徐州太守陶謙向北海孔融求救,孔融在平原找到劉備。劉備去公孫瓚處借了兵馬,前往徐州助陣。[1]
E. 什麼叫歷史學家
歷史學家也稱史學家,是指以撰寫歷史著作為職業或對歷史學的創立、發展與回應用付出的知識分子。答以歷史為自己學術研究對象的人群,一般都是指在該領域頗有威望的人士。從而歷史學家包括歷史記錄的編撰者和歷史材料的研究者。
F. 歷史上著名的歷史學家有哪幾位
有司馬遷、班固、陳壽、范曄、司馬光等。
1、司馬遷
司馬遷(前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
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
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過世,班固從京城洛陽遷回老家居住,開始在班彪《史記後傳》的基礎上,與其弟班超一同撰寫《漢書》,後班超投筆從戎,班固繼續撰寫,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
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將軍竇憲率軍北伐匈奴,班固隨軍出征,任中護軍,行中郎將,參議軍機大事,大敗北單於後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銘》。後竇憲因擅權被殺,班固受株連,死於獄中,時年六十一歲。
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
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
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讖緯神學理論化、法典化。
3、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4、范曄
范曄(398—445年),字蔚宗,南陽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人,南朝宋官員、史學家、文學家,東晉安北將軍范汪曾孫、豫章太守范寧之孫、侍中范泰之子。
出身士族家庭,博覽群書。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劉裕即位後,出任冠軍長史,遷秘書丞、新蔡太守;
元嘉九年(432年),得罪司徒劉義康,貶為宣城太守,開始撰寫《後漢書》,遷寧朔將軍。
元嘉十七年(440年),投靠始興王劉浚,歷任後將軍長史、南下邳太守、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隨從孔熙先擁戴彭城王劉義康即位,事敗被殺,時年四十八歲。
一生才華橫溢,史學成就突出。著作《後漢書》,博採眾書,結構嚴謹、屬詞麗密,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前四史」。
5、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
名列「元祐黨人」,配享宋哲宗廟廷,圖形昭勛閣;從祀於孔廟,稱「先儒司馬子」;從祀歷代帝王廟。
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范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班固
G. 歷史學家進,名詞解釋!!!
阿維農之囚:在路易九世時期(1226——1230年),國王實行司法、貨幣和軍事改革,促進了經濟統一與中央政府權力的加強。到腓力四世時期(1285——1314年),王權繼續加強。腓力四世為奪取附屬的城市伊蘭得爾,推行戰爭政策,經常感到財政困難,他便向法國教士徵收捐稅,因此和教廷發生沖突。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政教斗爭激烈時死去,新教皇克力門五世是在法國國王直接壓力下當選的。教廷從這時候遷到了法國阿維農城,總共住了七十年(1308——1378年),史稱「阿維農之囚」。
采邑制:是中世紀在西歐實施的一種土地佔有制度。最初是查理.馬特在擔任法蘭克王國宮相時(735年左右)實施的,將土地及當地農民一起作為采邑制分封給有功勞的人,以服騎兵役為條件,供終身享用,但是不能世襲。采邑制這種形式對於提高國家的戰鬥力很有幫助,而且通過采邑制逐漸形成了一種封建等級制度.
德謨:德謨克利特(約公元前160年~約公元前370年),古希臘唯物主義者,在原子論的發展方面佔有重要地位的哲學家。據考證,他的著作幾乎涉及人類知識的一切部門,但傳於今世的僅有幾百個片段。
種姓制度:以印度為主的南亞各國印度教居民中存在的一種彼此嚴格區分的社會等級或集團制度。梵語為瓦爾納,意為色、種、質。中國古代的漢譯佛經或旅印高僧的著作中,稱為種姓或族姓。現在已逐漸廢除。但在一些民族中依然存在。
五功:又稱五善功,伊斯蘭教五項基本功課的總稱。也稱「五樁天命」、「五常」。阿拉伯語「艾爾卡恩·赫姆塞」的意譯,伊斯蘭教法規定「五功」是穆斯林必須履行的神聖義務和功修制度,它是基本信仰付之實踐的基石,旨在維系、堅定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表達對安拉的虔信和敬畏,通過功修達到認主歸一。
軍事民主制:指古希臘荷馬時代(英雄時代)部落及其聯盟的組織機構。包括有 議事會,由氏族長老組成;人民大會,由氏族成年男子組成;其軍事首長,即「巴塞勒斯」,尚不享有階級社會中國王的權力。古羅馬人、日耳曼人、斯基泰人等,一般均經歷過軍事民主制,歷史學上有時也用以指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一個階段。
漢莫拉比法典:古巴比倫王國第六代王漢謨拉比,約在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因統一兩河流域與頒行法典的歷史活動而著稱。對內推行緩和階級矛盾、加強王權和發展經濟措施,抑制債務奴隸制,使其在長期對外用兵中有相對穩定的後方,促成國家繁榮,巴比倫城變為西亞最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查士丁尼法典:公元526年2月13日,查士丁尼大帝頒布一項敕令,任命特裡布尼厄斯組織一個由10名法學家組成的委員會,主席由「聖宮廷」的前司法長官約翰擔任。委員會有權力用現存的所有資料,並可加以增刪、修訂,隨後把這些敕令分別標上發布皇帝的名號,以及施行的對象與日期,再按內容分類,按時間先後排列。這部《敕法匯集》在公元529年頒布施行,也就是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534年《查士丁尼法典》修改後再度頒布。《查士丁尼法典》明確宣布皇權無限,維護教會利益,鞏固奴隸主的統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應安分守法」,否則,要依法給予嚴厲制裁;法典還特別強調奴隸必須聽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許有任何反抗,以此達到鞏固皇權的目的,並運用這個法典來為其挽救奴隸制的統治服務。《查士丁尼法典》雖然保留了奴隸法,但取消了父母可以把子女賣為奴隸以補償自己對他人冒犯這一部分;法典肯定了婦女繼承遺產的權利;法典強調了基督教的思想統治,確立了君權神授的原則,並詳細規定了基督教生活的各個方面,強調了對異教徒的強行改信基督教和鎮壓的政策,甚至規定了教堂和修道院的規模和生活規則,強化了對隸農的統治;法典也用許多條文嚴格規定了奴隸與隸農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他的主人,對不服從者處以重罰乃至死刑,只是由於隸農的反抗斗爭才不得不寫上釋放奴隸的條文。
四大文明古國的起源: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國,古巴比倫,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斷限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
古印度文明是公元前二十五世紀至公元五世紀古代印度的文化
古巴比倫文明是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兩河文明的鼎盛時期
古中國文明是夏朝(約為前2070年—約前1600年),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
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方有五個,也就是:埃及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美索不達米亞,印度河流域,黃河流域,以及希臘的克里特島。其中最早的是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
巴比倫王國:又稱古巴比倫王國。古代兩河流域的奴隸制國家。約公元前1894年,閃米特人的一支阿摩利人占據幼發拉底河中游東岸的巴比倫城後建立。在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時(約前1792-前1750),征服兩河流域中南部地區(後稱巴比倫尼亞),勢力強盛,曾頒布《漢謨拉比法典》。前1595年被赫梯王國所滅。
丕平獻土:公元7世紀至8世紀上半期,在義大利半島上存在東羅馬帝國的、倫巴德的和教皇的三種勢力。751年,倫巴德入攻陷中東羅馬帝國控制的義大利拉文那總督區,直接威脅教皇統治的羅馬公國。此時,東羅馬帝國的注意力集中於東方,且遠離羅馬,無力為教皇提供保護。於是,教皇便不得不在「蠻族」國家中尋求支持力量,他轉向了當時比較強大的法蘭克王國,要求與法蘭克王國結成政治和宗教聯盟。公元754年,倫巴德人入侵羅馬,威脅到教皇領地,教皇親往法蘭克,向丕平求援。丕平出迎教皇於龐帝翁,讓教皇乘馬,自己徒步行走,教皇賜給丕平以「羅馬貴族」的頭銜,使加洛林王朝的君主成為羅馬教皇的武力支持者。公元756年6月,法蘭克王丕平應教皇的請求,出兵征服了倫巴德人,並把從倫巴德人手中奪回的土地——羅馬城及其原東羅馬帝國在義大利的拉文那總督管區劃歸教皇管轄,這便是教會史上稱謂的「丕平獻土」。
英法百年戰爭:百年戰爭是指英國和法國,以及後來加入的勃艮地,於1337年 - 1453年間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
十字軍東侵:十字軍東征是在1096年到1291年發生的八次宗教性軍事行動的總稱,是由西歐基督教國家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戰爭。
城市行會:歐洲中世紀,由於商業與手工業的發展,在古代村落公社衰落的同時,從公元9世紀起,在自由城市與海濱等地,逐漸產生了一種新的聯合組織―行會。行會是了保護本行業利益而互相幫助、限制內外競爭、規定業務范圍、保證經營穩定、解決業主困難而成立的一種組織。
軍區制改革:七世紀中期拜占庭帝國希拉克略王朝開始實行的一項改革。具體內容有:
⒈把北非、義大利實行的軍區制移植到東方,設若干軍區,以軍區代替行省,軍政合一,由主管軍事的將軍統治,實際是對全國實行軍事管制;
⒉建立軍屯制度,自由農民被編入軍隊,並分配以世襲份地,亦兵亦農,繳納賦稅,但不服勞役;
⒊對軍隊上層則進行土地分封,形成軍事封建貴族,既作為帝國
階級支柱,又加強帝國軍事力量.軍區制改革大大加強了帝國的經濟、軍事力理,使帝國得以繼續存在。
群書摘要:拜占庭馬其頓王朝時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作者是佛提烏斯。
H. 歷史學者張錦力是哪裡人,那個大學畢業的
八十年代山西財來經大學的高材生源,他剛一畢業,就進了《人民日報》,成為全國著名記者艾豐的門下弟子。其後,這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勵精圖治,戰果赫赫,先後撰寫了華旗事件、明星碑事件、腦黃金事件等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報道,很快就成為當時新聞界小有名氣的記者。
I. 中國近代四大史學家
中國近代四大史學家氏陳垣、錢穆、、陳寅恪。
1、陳寅恪
陳寅恪(1890年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香港大學、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陳寅恪之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夫人唐篔,是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2、錢穆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 。江蘇無錫人,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 。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歷任北京大學、北平師范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
1967年遷居台北,任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教授。990年在台北逝世,享年95歲,1992年歸葬蘇州太湖之濱。
3、呂思勉
呂思勉(1884年2月27日—1957年10月9日),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
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語)。
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代校長。
早年還曾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1951年入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為歷史學一級教授。
呂思勉史學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文字學四種》《呂思勉讀史札記》等。
4、陳垣
陳垣(1880年11月12日—1971年6月21日),字援庵,又字圓庵,漢族,廣東廣州府新會縣人,中國傑出的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
陳垣主要的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及《通鑒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論文集》行世。陳垣與陳寅恪並稱為「史學二陳」,二陳又與呂思勉、錢穆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他的許多著作成為史學領域的經典,有些被翻譯為英、日文,在美國、德國、日本出版,毛澤東主席稱他是「國寶」。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陳垣
網路-呂思勉
網路-錢穆
網路-陳寅恪
J. 歷史學家是
1、錢穆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江蘇無錫人,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是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 詳細>>】
2、陳寅恪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生於湖南長沙。中國現代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 詳細>>】
3、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詳細>>】
4、左丘明
左丘明(約前502—約前422)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而關於左丘明的姓名,長期以來由於先秦及漢代文獻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歷代學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況問題爭論不休、眾說紛紜。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史學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 詳細>>】
5、班固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