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鴉片戰爭後的歷史事件

鴉片戰爭後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4 04:44:25

Ⅰ 中國自鴉片戰爭後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和它的時間

1、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

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戊戌變法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2、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武漢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准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

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

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3、護國運動

護國運動(1915年-1916年,又稱護國戰役、護國戰爭、護國之役、洪憲之役),是辛亥革命後孫中山領導發動的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運動。

護國運動起因是袁世凱在1915年12月於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將領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在雲南宣布獨立,並且出兵討袁。

袁世凱的軍隊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後亦紛紛宣布獨立。袁世凱在內外壓迫後宣布取消帝制,並於數月後病逝。

4、五四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從1918年11月的「公理戰勝強權」慶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會議,短短兩個月時間,當時的中國充分詮釋了「自古弱國無外交」的定律,所謂的「公理戰勝強權」不過是一個美麗的童話。

面對這樣屈辱的局面,從5月4日開始,北京的學生紛紛罷課,組織演講、宣傳,隨後天津、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武漢、濟南的學生、工人也給予支持。

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史一般將其定義為「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注意這里的「封建」一詞是泛化的封建觀),並以此運動作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5、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

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戊戌變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昌起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護國運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四運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七事變

Ⅱ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歷史

這個問復題我是這么看的制,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歷史主要是經歷了清政府的滅亡,也就是辛亥革命之後的話,又經歷了袁世凱稱帝,然後軍閥混戰,最後是蔣介石統治的國民政府,在中原大戰之後,基本上取得了全國的統治權。在這一段時期是屬於既有內部矛盾也有外部矛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民族之間的矛盾,雖然一直存在,但是逐漸讓步於中國跟日本這樣民族外的矛盾。
之後的話就是從1931年的918事變到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在這一段時期中國一直跟日本進行著局部抗戰,在這一段時期是中國抵抗日本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然後的話就是37年到45年的八年抗日戰爭,這一段時期的話,是民族內的矛盾,像民族之間的矛盾全面讓步的過程。國民黨跟共產黨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輝煌勝利。

Ⅲ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 的 中國歷史 大事年表

【中國近代史大事年表】
年代 重要事件
1838年底 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
1839年6月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6月 英軍發動鴉片戰爭
1842年8月 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1)中國割讓香港島給英國;2)賠款洋銀2100萬元;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4)中國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須與英國協商。
→《南京條約》影響:1)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開創了列強以條約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國的惡例;2)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演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為中國人民肩負的兩大歷史任務;5)中國的歷史進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時期。
1842年 魏源編著《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
1856年 英國利用「亞羅號事件」、法國利用「馬神甫事件」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清政府與英、法、俄、美簽訂《天津條約》:1)增開牛庄(後改營口)、漢口、九江、南京等10處為通商口岸;2)允許外國人到內地游歷、通商、自由傳教;3)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在長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國公使駐京,並可在通商口岸設領事館;5)賠償英國白銀400萬兩,法國200萬兩。
1860年 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火燒圓明園。清政府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1)《天津條約》完全有效;2)增開天津為商埠;3)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即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歸入英屬香港界內;4)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白銀800萬兩。
→《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的影響: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條約,進一步打開了中國的門戶,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主權,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19世紀60年代 洋務派以「師夷長技以自強」相標榜,開展歷時30多年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但洋務派辦洋務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清王朝的統治,他們只是零星地學習西方的一些科學技術和工藝製造,卻不願意改革封建政體,不可能實現富強的目標。此外,洋務企業在經營管理上也存在著很多弊端。
1861年 清政府設立「總理衙門」,由奕擔任總理大臣
1862年 總理衙門設立京師同文館
1865年 李鴻章在上海創辦江南製造總局,成為國內最大的軍事企業
1869年 方舉贊在上海開設發昌機器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19世紀70年代 清政府建成北洋水師
1872年 (1)曾國藩派遣容閎率領30名幼童赴美留學
(2)陳啟源在廣東南海設立繼昌隆機器絲廠(近代中國第一家繅絲廠)
(3)《申報》
1873年 李鴻章在上海創辦輪船招商局
1881年 中國人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建成通車
1894年7月25日 (1)甲午中日海戰
(2)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
1895年4月 (1)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中國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產品運銷內地免收內地稅。
→《馬關條約》的影響:《馬關條約》是《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喪權辱國條約,給中國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也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戰後,帝國主義對華侵略加劇,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2)反割台斗爭,台灣全境淪陷
(3)康有為、梁啟超聯合應試舉人公車上書,拉開維新變法運動序幕
1896年 維新報刊《時務報》
1897年 (1)德國強占膠州島,掀起列強瓜分狂潮
(2)商務印書館
1898年6月11日 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宣布變法開始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後發動宮廷政變,戊戌變法失敗,史稱「百日維新」
→戊戌變法的影響:戊戌變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維新派積極倡導西方社會政治學說,宣揚進化論和資產階級民權思想,有力地沖擊了封建主義的舊思想、舊文化。戊戌政變之後,懷疑舊學、歡迎新學、要求民主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
1899年 美國提出「門戶開放」、在華「利益均沾」
1900年 英、俄、日、法、德、美、意、奧匈八國聯軍侵華
1901年 清政府與英、俄、日、法、德、美、意、奧匈、西、荷、比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9.8億兩;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由各國派兵保護;懲辦義和團運動中參加反帝斗爭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質的組織,對反帝運動鎮壓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職,記不敘用」; 總理衙門必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首。
→《辛丑條約》影響:《辛丑條約》是繼《馬關條約》之後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又一個極其嚴重的不平等條約,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危害,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1901年~1911年 清末新政
1905年 同盟會成立,創辦機關刊物《民報》,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綱領,並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1月1日 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
1912年2月12日 宣統帝下詔退位,清朝結束
1912年3月 (1)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果實落入袁世凱之手
(2)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辛亥革命的意義:1)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數千年的君主專制統治;2)創建了中華民國;3)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臨時約法》,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權利;4)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5)給中國先進分子以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啟發,使他們覺悟到必須另謀新的救國救民之路。局限性:辛亥革命以同舊勢力的妥協而告終,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1915年 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後改名《新青年》),發表《敬告青年》,新文化運動興起。
1916年 杜亞泉在《東方雜志》上抨擊新文化運動,拉開中西文化論戰序幕
1917年初 (1)陳獨秀任北大文科學長
(2)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極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1918年 李大釗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
1919年 (1)《新青年》出版「馬克思研究專號」、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2)5月4日,「五四運動」(北京天安門前)
1921年7月23日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6月 中共三大
1924年1月 國民黨「一大」,提出「新三民主義」,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6年 北伐開始,推翻北洋軍閥
1927年 (1)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
(2)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
(3)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製造「七•一五」政變。政變後,寧漢合流
(4)10月毛澤東在井岡山創立革命根據地
1928年 井岡山會師(朱德、陳毅與毛澤東)
1928年6月 南京國民政府宣布改定新約
1928年12月29日 張學良東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國統一
1931年9月18日 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
1932年 2月東北全境淪陷,日本扶植前清遜帝溥儀建立偽滿洲國
1934年10月 紅軍被迫長征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歷史意義: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機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36年10月 紅一、紅二、紅四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結束。
1936年12月12日 張學良、楊虎城扣押蔣介石,並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內戰、立即召開救國會議,史稱「西安事變」中共確定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變」,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
1937年9月 蔣介石發表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1937年8月13日 八•一三事變,淞滬會戰開始
1937年9月 太原會戰,平型關大捷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淪陷。日軍製造南京大屠殺
1938年春 李宗仁指揮軍隊開展徐州會戰,台兒庄戰役是抗戰以來中國取得的戰果最大的一次勝利
1938年10月 武漢會戰後,日軍佔領武漢,抗日戰爭轉入戰略相持階段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毛澤東做了《論聯合政府》政治報告,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
1945年8月15日 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10月25日 台灣光復
1946年6月 國名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內戰爆發
1948年9月12日 林彪、羅榮桓遼沈戰役,東北全境解放
1948年11月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淮海戰役,基本解放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平津戰役,基本解放華北全境
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宣告國名黨統治的結束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
1949年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制訂了《共同綱領》,實行以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礎、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國體)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20世紀50年代 中國政府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1950年6月 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改革
1950年10月 朝鮮戰爭,中國志願軍赴朝抗美援朝
1951年5月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7月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
1953年 黨中央制定過渡時期總路線: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簡稱「一化三改造」
1954年 一屆人大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體)
1955年 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亦稱萬隆會議。中國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和平共處」的「萬隆精神」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為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奠定了經濟基礎
1958年 中國八大二次會議提出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但是「左」傾錯誤嚴重泛濫,使一次嚴重的失誤。加上自然災害和中蘇關系破裂,1959年~1960年,中國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
1966年5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通知》要求,高舉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大旗。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年10月 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中國重返聯合國
1972年 (1)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
(2)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29日,中日簽署《聯合聲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1976年 粉碎「四人幫」,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展開關於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會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否定「兩個凡是」,確立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十一屆三中全會意義: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思想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核心:實事求是)。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起點。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並形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
1978年底、1979年初 安徽、四川部分農民試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制度
1980年 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試辦經濟特區
1982年9月 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983年 中共做出廢除人民公社的決定

Ⅳ 中國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的歷史

額,不用跪求了,網路上其實很多的,先說一下,從鴉片戰爭(1840年)-新中回國成立(1949年)這個范答疇屬於中國近代史。所以呢,在網路上盡可能的搜集中國近代史的相關資料就可以了。
網路裡面就有很多的,地址我給你貼出來了,可以去看看~
http://ke..com/view/50091.html?wtp=tt

Ⅳ 求人列出 從中國鴉片戰爭 開始到現在的 歷史事件。謝謝 盡量詳細點

給你寫一個主要抄的綱目吧
1840-1842 鴉片戰爭襲
1851-1864 太平天國運動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1895 洋務運動
1883-1885 中法戰爭
1894-1985 中日甲午戰爭
1898 戊戌變法
1899 義和團運動
1900-1901 八國聯軍侵華
1911 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
1915-1919 新文化運動
1919 五四運動
1921 中共建立
1924-1927 國民大革命
1927-1937 國共十年內戰
1937-1945 抗日戰爭
1945-1949 解放戰爭
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Ⅵ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歷史重大事件圖【表】

1860年火燒圓明園.20世界初的第一,二次世界大戰.

Ⅶ 鴉片戰爭後的中國歷史資料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中國社會與文化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謂半殖民地,從國家地位角度而言,中國國家的領土主權、司法主權、海關自主權等方面遭到了破壞,已經不是一個獨立完整的主權國家了。但中國又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清政府依然存在,仍在行使著它的權力。所謂半封建,從經濟角度而言,西方資本主義列強憑借強加給中國的一系列不平行條約,妄圖將中國變成他們的商品市場、原料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將中國經濟納入資本主義發展的鏈條之中,沖擊著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除舊有的人民大眾同封建主義的矛盾外,又加上了中華民族同殖民主義的矛盾。而後者,往往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上述這些重大的變化,影響著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使其出現了鴉片戰爭前未曾有過的局面。
(一)「國中之國」——租界的出現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東南沿海的一些城市發生了重大變化。香港割讓給英國後,人口很快由兩千人發展到兩萬人,到19世紀50年代達到七八萬人。香港成了英國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與武裝侵略的基地。16世紀葡萄牙人留居澳門後,中國一直仍對澳門擁有領土與行政司法主權。中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失敗後,葡萄牙殖民者乘機趕走中國在澳門的官員,強迫居民向葡澳當局納稅,使澳門變成葡萄牙的帶有殖民地色彩的居留地。此後,澳門不僅繼續充當了香港之外又一個鴉片貿易的大倉庫,也成了西方掠賣華工的基地。與此同時,在中國的上海,出現了一個主權國家中少有的奇特的政治「景觀」,即後來演變成「國中之國」的租界。
上海原為江蘇省松江府屬下的一個縣。因其地處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的江浙地區,又有優越的地理環境,交通便利,戰前已經是中國第一港。江蘇省蘇松太道,即駐上海。鴉片戰爭後,上海發展迅速,到同治初年,上海取代廣州,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通商口岸。正因如此,西方殖民者千方百計在上海攫取更大權益。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後,上海即將開埠,英國殖民者立即圖謀在上海建立外國人的居留區,並初步選定居留區的地址。1843年,上海正式開放,英國駐上海首任領事巴富爾(G.Bal-four)在上海縣城東西大街租得一大院落為領事館。巴富爾曲解《虎門條約》的有關條款向清方訛詐,要求劃定一塊純粹供外國人佔用的居留地。1845年11月29日,蘇松太道道員官慕久以其個人名義頒布了一個與英領事「依約商妥」的《上海租地章程》。該文件表面看來沒有什麼公開直接損害中國主權的內容,但實際上許多條款都體現英國殖民者的侵略意向。根據這個租地章程,在上海劃出的「外人居住區」,尚屬於居留地性質,還稱不上「租界」,且當時也還沒有「租界」一說。
1848年3月,接任巴富爾的英國駐滬領事借口青浦事件強迫新任道台麟柱答應了擴充居留地的要求,使居留地面積增加了兩倍多(原面積大約830畝)。
1848年,以主教文惠廉(W.J.Boone)為首的美國傳教士,擅自在虹口地區廣置土地,建造房屋,其它美國人紛紛效法。當時道台吳健彰雖然答應了,但並無具體劃定界址。待到1863年正式劃定界址時,7856畝土地成為美國佔領的地域,比英國居留地要大得多。
法國駐上海第一任領事敏體尼(L.C.Montigny)1848年到任後,於次年要求吳健彰援英國例設立居留地,後脅迫新任道台麟柱於1849年4月6日發布告示,將986畝土地作為法國人的居留地。
必須指出,當初,在居留地內,中國政府在行政、司法等方面有干預權,且保有領土主權,這是有明文規定的。但隨著資本主義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深,到了太平天國時期,中國保有的權利逐步淪喪。1854年,英、美、法三國領事與蘇松太道訂立《上海英美法租界租地章程》,規定外國侵略者在上海租界內享有行政、稅收、財政、警政等權利及行使司法權。為行使上述職權,上海租界出現了一個被譯為「工部局」的機關,下分設警務、稅務、財務、學務等機構,且設有法院,儼然就是一個市政府,居留地也便完全變成了租界,成為「國中之國」。1863年9月,美、英兩國租界合並成公共租界。
罪惡的租界制度在上海建立後,逐漸推廣到其它一些口岸。1859年起到1904年,外國侵略者先後在中國的廣州、廈門、福州、天津、鎮江、漢口、九江、煙台、蕪湖、重慶、杭州、蘇州、沙市、鼓浪嶼與長沙等地設立租界。租界成為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干涉中國內政的橋頭堡。當然,租界客觀上也是一個介紹西方文明的窗口,但更是西方冒險家的樂園。一個曾在中國海關任職的英國人也不得不承認,上海「已經變成了無法無天的外國人們的一個真正的黃金國。……其中許多人都是屬於這樣一種類型的:只要有利可圖,那麼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顧忌,就是行凶殺人,也在所不惜」。(《中國沿海貿易和外交》第一卷)
(二)資本主義沖擊下的自然經濟
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立即開始向中國傾銷商品,並從中國大量掠奪原材料,中國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英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總值(不含鴉片),1837年為九十多萬英鎊,1843年便增加到一百四十五萬六千多英鎊,1845年又達到二百三十九萬四千多英鎊。與此同時,西方殖民者從中國掠奪走的生絲與茶葉等,也有大幅度的上升。1838年至1842年,中國向外輸出的茶葉年均在四千多萬擔,到1846年便增加了一倍,達到八千多萬擔。同時期生絲出口,由三千餘包增至一萬八千餘包,是原來的六倍。
英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以棉紡織品為主,約占總值的70%。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工業品,棉布佔80%以上。西方大量棉紡織品的傾銷,對中國傳統手工業最重要的部門棉紡織業是一個很大的沖擊,東南沿海地區原有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出現了解體的徵兆。
江蘇松江、太倉一帶,棉紡織業歷來比較發達。但隨著上海開埠西方機器棉紡織品的大量湧入,松、太布市消減大半。大量洋紗充斥,不少以棉紡織為業的村莊,已經無紗可紡。外國的洋紗洋布成本本來就低,加之不少英國商人不惜以低於成本價百分之二三十的價格傾銷,嚴重沖擊了棉布市場。福建漳州府及同安縣的土布,曾經布販子運銷到寧波、上海、天津、遼東及台灣。廈門開市後,洋紡洋布充積於廈門。布販棄土布而運銷洋布,致使土布難以出口。廣州附近的情況,也大體類似。
絲茶等產品的大量出口,刺激了這些產品的生產。生產者將這些產品出賣給商販,商販再將其賣給大商人或買辦,轉銷到外國。絲茶的出口貿易幾乎完全受外商控制,使中國的絲茶生產與交易不得不依賴於世界資本主義市場。
隨著進出口貿易的發展,通商的五口地區出現了一批買辦商人這些人為外國商人推銷商品(甚至推銷鴉片),收購絲、茶,收集情報,經辦其它事務,這些人的命運逐漸與西方殖民者的命運聯系得越來越緊密。著名的買辦吳健彰,原為廣州的行商,後到上海充當美國旗昌洋行的買辦。他還花銀子捐官,署理蘇松太道並兼任江海關監督。這批買辦後來在鎮壓農民起義中,充當了中國封建勢力與西方殖民主義者的幫凶。
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家為便於經濟掠奪,在中國的通商口岸興辦了一些企業。這類企業當時主要有印刷、船塢、船泊修理等業。在這些企業中,多少不一的僱用了中國人。這樣,中國最早的近代產業工人出現了, 當然當時產業工人的人數還很少。
(三)「天朝」社會內部矛盾的加劇
英國殖民者的侵華戰爭,給中國廣大人民帶來無窮的痛苦。各種各樣的賠款,外加清政府巨額軍費開支,達一億多兩白銀,無疑都要出自廣大勞動人民身上。同時,鴉片戰爭結束後,鴉片輸入仍有增無減。1841年中英談判開始時,英方即向耆英提出開放煙禁的備忘錄。耆英不敢答應,但也不敢得罪侵略者,只是說禁內不禁外,外國商船夾帶鴉片與否,「中國無須過問」。(《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這種默許,使鴉片走私更加嚴重。1842年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為三萬三千多箱,1850年激增到近五萬三千箱。香港成為鴉片走私中心,澳門是香港之外的又一鴉片倉庫。而上海與廣州,則是兩個鴉片輸入的最大口岸。大量鴉片輸入的結果,使「銀貴錢賤」的老問題在這一時期非但沒有緩解,反而加劇。曾國藩在1852年的一個奏摺中也說:東南產米之區,大率石米賣錢三千。昔日一兩銀子換錢一千文,一石米可得三兩銀子。如今一兩銀子換錢兩千文,賣一石米只得一兩五錢銀子。過去賣米三斗可完納一畝地的稅賦,如今賣米六斗還不夠交一畝地的稅賦。(《備陳民間疾苦疏》)實際上,一些地方每兩白銀兌換制錢已高達兩千三四百文了。
清政府徵收田賦和漕糧時,歷來有種種的勒索,如有所謂的浮收,即定額外多收,有供衙門吏胥分肥的所謂規費等,外加「折色」、「加耗」等多種名目的巧取豪奪。鴉片戰爭後,官府變本加厲,吏胥如狼似虎。江浙一帶,漕賦一石,須納米兩石五六斗;折價納錢,米價本每石兩千文,竟折至七八千文以上。安徽徵收賦稅,浮收勒索超出正額數倍。江西浮收在二三石以上。湖北漕米每石浮收在三倍以上。湖南地丁正銀一兩,民間須納數兩;漕賦一石,民間要繳數石。繳納時大戶或設法逃匿,或設法將負擔向小戶轉嫁,農民更加苦不堪言,少數人因交不起賦稅棄田而走。更多的人即便豐收年景也不免挨餓受凍,一遇水旱災荒,則相繼流亡。
地主對農民的剝削也日益加重。地租率越來越高,一般在50%以上,迫使不少農民破產,出賣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因而土地集中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據有人統計,直隸、江蘇、浙江、山西、湖北、陝西、山東、河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及東北地區,40%-80%的土地集中在10%-30%的人手中,而60%-90%的人則沒有土地。(《太平天國革命前夕的土地問題》)
尖銳的社會矛盾,導致了社會風潮迭起。鴉片戰爭後,農民的抗糧抗租斗爭,不斷出現,且有規模越來越大的趨勢。1842年,湖北崇陽鍾人傑聚眾抗糧舉事,最多時達萬人。義軍曾攻佔崇陽、通城兩縣,立「鍾勤王」名號,設立帥台,豎立都督大元帥旗幟。斗爭堅持一月有餘被鎮壓。其後,浙江、湖南、福建、江蘇、江西、河南、安徽、湖北、陝西、山東、廣東等省,迭出大案。少數民族地區的反清斗爭也此伏彼起,接連不斷。民眾或要求減少田賦,或拒不完糧。他們有的聚眾請願,有的拆毀征糧局,有的公開造反與前來鎮壓的官兵武力對抗。僅據官書記載,1842-1850年十年間,全國大小武裝起義及農民暴動事件,即達九十餘起。這是社會動盪的產物,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劇了社會動盪。
(四)開眼看世界——地主階級經世派維新先驅思想的萌發
鴉片戰爭前,清政府長期實行閉關政策,嚴重地阻礙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文化的進步。西方殖民主義者的大炮,敲開了閉鎖的中國的大門,驚起人們重新認識世界。林則徐、魏源,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睜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
林則徐鴉片戰爭前曾任按察使、布政使、巡撫、河道總督等職。任職前後,他力主革除弊政,治河興利,參與整頓改革鹽政與漕政,顯示出卓異的經世才 能和廉潔的作風,受到人們的關注。
閉關政策造成的士大夫階層孤陋寡聞、虛驕自大,在林則徐身上也不可避免地有所體現。在他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赴廣東禁煙的時候,他還認為,西方殖民主義者不過是「犬羊夷狄」,英國士兵「渾身裹纏」(指穿制服軍裝,扎武裝帶,打綁腿等),必然腰腿僵硬,打起仗來一仆而不能再起。這不是林則徐本人的過錯,而是時代使然。可貴的是,林則徐經世致用的思想一但同西方勢力相碰撞,便產生了以抵抗侵略為出發點而向西方學習的思想。
為了抵抗西方殖民主義者的侵略,林則徐到廣州後,很快改變了盲目鄙棄西方的作法。他組織人翻譯英文《廣州周報》,以了解敵情。為通曉外國情況,他組織人將1836年倫敦出版的《世界地理大全》譯成漢文,定名《四洲志》。另外,還選譯了《各國律例》、《對華貿易罪過論》、以及《華事夷言》等書。和英軍接觸後,林則徐很快改變了當初的想法,看到英方「船堅」、「炮利」,非學習不可。為此,他組織搜集翻譯了外國戰船圖式、大炮瞄準法等資料。這和當時清政府一些官僚認為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及機械、武器是什麼「奇技淫巧」,研究了解外國情況是什麼「矜奇眩異」等那種閉關自守、狂妄自大的思想、看法呈鮮明對比。
在反侵略戰爭中,林則徐非常重視武器裝備,積極購置大炮,仿造快船,也非常重視軍隊素質的提高。鴉片戰爭後,他曾總結出克敵致勝的八字要言,即「器良、技熟、膽壯、心齊」。(林則徐:《致姚春、王柏心》)他認識到「民心可用」,提出如果英國侵略軍進入中國內河,允許人民「持刀痛殺」。
林則徐到廣州後,看到了閉關政策造成的危害,因而他斷然否定了一些人提出的「封關禁海」、斷絕與一切國家通商貿易的荒謬主張,認為那樣做的結果一是擴大了打擊面,一是損害我國商民利益。他堅持「奉法者來之,抗法者去之」的正確貿易政策和策略,保護和鼓勵正當通商貿易。林則徐上述種種主張,當然還都是站在維護清王朝的立場上的,但客觀上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對以後的維新運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魏源早期曾入江蘇布政使賀長齡幕,編輯《皇朝經世文編》。魏源留心經世致用之學,曾參與鹽政等方面的改革。鴉片戰爭對他思想影響很大,1841年曾在裕謙幕下參與抗英斗爭。戰後魏源發憤著書,編成《聖武記》、《海國圖志》等大書,激勵國人發奮圖強,學習西方,抵抗侵略。
《海國圖志》是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影響巨大的一部著作。1841年,魏源在鎮江受林則徐囑托編此書。魏根據《四洲志》譯稿及中外文獻資料,於《南京條約》訂立後不久整理成書。該書敘述世界各國的地理分布及歷史政情,分析鴉片戰爭經驗教訓,探求富國強兵之道,內容宏富。
魏源書中認為,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慘敗,不僅僅是因為船炮不如人,更主要是指揮的錯誤與軍隊的腐敗所致。許多清朝的將帥「非苟且即虛驕」,軍隊缺乏訓練,紀律不整,「以此無律無謀之兵,即盡得夷炮夷艘,遽可大洋角逐乎?」在戰略戰術上,魏源提出了頗有見地的主張。他認為,英軍孤軍遠來,所長在海上,所短在陸地。因而與英軍作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內河」。又鑒於清軍的腐敗、當地人民的英勇抵抗,他提出「調客兵不如練土兵,調水師不如練水勇」。魏源還主張「縱其(指英軍)深入,截其出口」,「堅壁清野……出奇設伏,多方誤敵,使不可測」。他說,敵為客,我為主,「客兵利速戰,主兵利持重,不與相戰而惟與相持,行與同行,止與同止,(使敵人)無淡水可汲,無牛羊可掠,無硝葯可配,無鐵物可購,無篷纜可補,煙土貨物無處可售,舵桅無處可修,又有水勇潛攻暗襲,不能安泊,放一彈即少一彈,殺一夷即少一夷,破一船即少一船……(我則)逸待勞,飽待 飢,眾待寡」,最後必能取勝。(《海國圖志》卷一)
《海國圖志》一書的中心思想,是「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魏源批判了清政府的閉關政策,指出,清政府多年來不去了解世界,不準翻譯西書,不學習西方船堅炮利的長技,更不知利用西方各國及其殖民地的復雜矛盾,以致造成戰不能戰、守不能守的敗局。他明確指出:「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只有了解熟悉「夷情」,才能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海國圖志》卷二)
魏源認為,西方的長技有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對此,中國應該認真向西方學習,為我所用。他主張在廣東建設造船廠、火器局,聘請法國、美國的技師傳授技術,選送中國工匠學習製造。另編精銳水師三萬人,延請西洋人教練駕駛、演炮、作戰之法。「人習其技巧,一二載後,不必仰賴於外夷」。(同上)
鴉片戰爭後,魏源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已經流露出不滿,對西方資本主義某些制度表示欣羨。當然,他對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了解極為有限,處於一知半解狀態。魏源認為西方國家「政治紛繁,各從其度」。英國有「巴厘滿」(即英文議會parliament的音譯,後又譯巴力門),有五爵會議(即上議院)和鄉紳會議(即下議院)。他說西方的議會和中國的軍機處相似。對於美國總統四年一選舉,他表示稱贊,認為其「一變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謂公乎」!對於議會選舉表決少數服從多數,他感嘆到:「可不謂周乎」!魏源還稱贊美國聯邦制度章程「可垂奕世而無弊」。對瑞士「不設君位」,「不立王侯」,「國無苟政,風俗儉仆,數百年不見兵舉」,頗為贊賞,曰:「誠西土桃花源也」!(《海國圖志後敘》)
盡管魏源這些議論,其出發點仍在於不悉夷情不可以籌遠,但他這一介紹非同小可,起到了創榛辟莽、前驅先路的作用。魏源的《海國圖志》,對中國近代史上維新思想的產生,起了重大作用。該書傳到日本國後,很快譯成幾十個版本的節譯本。日本不少史學家認為,《海國圖志》在日本的傳播,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
(五)傳統學術文化的變遷
1840年的鴉片戰爭,引起強烈的社會震盪。與此相對應,思想領域從經世致用發展到師夷長技以制夷外,憂患意識也使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開始發生了重要變化。
傳統的經學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宋學(即程朱理學)與清代的漢學(即考據學,屬古文經學)雖被清朝統治者定為官學、正學,二者又互爭正統,終因遠遠脫離社會實際而衰落,毫無生命力。乾嘉時期已重新興起的今文經學,鴉片戰爭前後形成氣候。相對而言,今文經學的形式比較能容納一些新的思想。預感到清王朝已經沒落的龔自珍,傾心今文經學,抒發其社會批判思想。但他仍然是漢宋兼采,今古文兼容。到了魏源,則鬧到壁壘森嚴的地步,他的《詩古微》、《書古微》等著作,必欲全面推翻古文經學而後快。
史學領域發生的重大變化之一,便是一改乾嘉以來埋頭考證古史之風,當代史引起學者們的高度重視,並涌現出一批頗有影響的作品。
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的失敗,西方殖民主義者的猖狂,大大刺激了魏源。他於1842年便以紀事本末體撰寫了《聖武記》一書。該書詳述清朝前期軍事上的成就,意在激勵國人樹立打敗西方侵略者的勇氣與信心。而魏源的另一部史書《道光洋艘征撫記》,則是第一次英國侵華戰爭結束後撰寫出來的一部鴉片戰爭史。該書在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敘述過程中,揭露英國從走私鴉片到發動侵華戰爭的種種罪行。對林則徐、鄧廷楨、關天培及三元里等地人民的抗英斗爭予以贊揚,對清廷昏憒、官軍腐敗特別是琦善、奕山等人的卑怯求和,秉筆直書。書中還就鴉片戰爭中中國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了挽救的辦法 。
梁廷枬撰寫的《夷氛聞記》,從道光初年禁煙寫起,迄於1849年人民反入城斗爭,追述鴉片戰爭全過程。書中贊揚林則徐等人的抗英業績,揭露琦善、奕山、奕經等的丑惡行徑,較詳細地記載了廣州人民幾次大的反侵略斗爭。因該書敘事質直,多有觸犯時諱之處,刻本未署作者姓名。
面臨西方殖民者侵華這一嚴酷現實,有識之士開始重視對西方地理、歷史的探究。上文已經提到的《四洲志》、《海國圖志》之外,這方面的著作還有《瀛環志略》、《海國四說》等。徐繼畲編著的《瀛環志略》一書,對世界近八十個國家的風土人情、輿地沿革及社會變遷,作了比較系統的介紹。其中各卷篇的開頭,附有粗略的地圖。該書傳入日本後,影響很大。
鴉片戰爭後,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中國邊疆會出現危機,開始重視對邊疆地理的研究。姚瑩的《康輶紀行》系考察西藏後而著。他提出要警惕英國對西藏的侵略,加強沿海及邊疆的防務。他認為,英、法、美等國遠離中國數萬里,他們多年來研究中國,對中國的地理人事很熟悉,而我國對他們卻沒人了解,這是中國失敗的原因。有感於此,姚瑩在書中記載了不少有關英國、法國、俄羅斯、印度等國的歷史地理知識。張穆撰寫的《蒙古游牧記》(由何秋濤輯補校印),研究了蒙古各部的地理位置及前代在這一地區的設施。何秋濤注重邊疆地理的研究,認為中國北部與沙俄接境,應該有專門著作加以考究。於是他博採中外有關資料,並經鑒別考證,寫成《北徼匯編》。該書記述上自漢晉,下迄清道光年間的蒙古、新疆和東北地區的歷史、地理,並注意了中俄關系問題。咸豐皇帝閱讀後為該書賜名《朔方備乘》。
鴉片戰爭前後,中國的文學領域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龔自珍才華橫溢、大膽創新的新文風,不僅對當時,對以後的文壇也發生了重要影響。反映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的愛國主義文學作品的大量出現,是這一時期文壇的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事情。這類作品熱情反映、謳歌了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斗爭,對英國侵略者的暴行及清政府的妥協投降予以鞭笞。反侵略斗爭中,廣東民間出現了不少揭貼和檄文,如《全粵義士義民公檄》、《三元里居民示諭英夷》等。這些文字語言朴實、短小犀利、生動鮮明,當時即起了鼓舞人民打擊敵人的作用。也給我們研究這段歷史留下了活生生的資料。一些愛國主義詩歌,廣為流傳。進士張維屏的長詩《三元里》,歌頌抗英志士,斥責奕山等媚敵乞和。「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來。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催」。這些詩句使讀者不難感受到群眾高昂的愛國熱情和雄偉的氣勢

Ⅷ 鴉片戰爭到中華民國歷史事件表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1年5月 廣州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鴉片戰爭結束
19世紀40-50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851年 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頒布
1856年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互相殘殺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美、俄簽定《天津條約》
1859年 洪仁玕向洪秀全進呈《資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
1861年 北?京政變
1861年 總理衙門成立
1862年 京師同文館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9世紀60-70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9世紀60-90年代 洋務運動
1883-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定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
1900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辛丑條約》簽定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
1911年 保路運動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護國運動開始
1915年 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 張勛復辟失敗
1917年 護法運動開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
192?2年7月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4年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4年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5年 孫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1927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 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4月 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7日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 湘贛邊秋收起義
1927年8月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927年底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
1928年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1年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變、十九陸軍抗戰
1932年 偽滿洲國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
1935年 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徵到達陝北
1935年 一二.九運動
1936年10月 紅軍第二、四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1937年 八一三事?變
1937年9月 凇滬會戰
1937年 平型關大捷
1937年秋 中國共產黨陝北洛川會議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1938年春 台兒庄戰役
1938年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940年3月 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
1945年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重慶談判開始
1945年 雙十協定簽字
1946年 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1946年6月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遼沈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戰役開始
1949年春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召開
1949年4月21日 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展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Ⅸ 從鴉片戰爭以後,發生了哪五件重大的歷史事件

1、《南京條約》(史稱《江寧條約》)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裡布代表清政府,在內英國軍艦「皋華麗」容號上同璞鼎查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共有13款,主要內容有:
●五口通商
●割讓香港
●勒索賠款
●協定關稅
●干涉司法
●自由貿易
2、《五口通商章程及海關稅則》
●領事裁判權
所謂「領事裁判權」,指帝國主義國家僑民不受居留國管轄的非法特權,按照正當的准則和慣例,居留國有權按照本國的法律管理外僑。《虎門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這項正當的權益,規定英人。中華人的交涉詞訟,「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領事辦理。
●協定海關稅則
收海關稅率大大降低(出口的61種貨物和進口的48種貨物稅率比鴉片戰前降低50%-90%,其他貨物皆定為百值抽五的稅率)。
3、《五口通商章程附粘善後條款》(虎門條約)
●片面最惠國待遇
《虎門條約》規定,中國將來如「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准英人一體均沾」。後來,中美、中法所訂條約也都有同樣的規定。列強依此互相援引,共享侵略權益。
●租界權
●駐軍權
4、《望廈條約》
●擴大領事裁判權
●協定關稅權
●稅則
●文化
●修約
5、《黃埔條約》

Ⅹ 鴉片戰爭後發生的歷史故事500

鴉片貿易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嚴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廣大人民的重視。清政府從自身利益出發,1821——1834年頒布禁令八次;統治階級中一部分人目睹社會危機,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國嚴禁鴉片。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派往廣東禁煙。
1839年3月,林則徐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在廣州籌劃禁煙。林則徐立下誓言「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表示禁絕鴉片的決心。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採取堅決果斷的措施,迫使英商陸續交出2萬多箱鴉片。在林則徐的主持下,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全部銷毀。在現場觀看的廣州城鄉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定決心。矗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六·三」銷煙壯觀場面的真實寫照,它將永遠地銘刻在中國人民心中。

2、南京條約的簽訂

中國禁煙的消息傳到倫敦,英國資產階級發出狂妄的戰爭叫囂,一場由英國資產階級挑起的侵略戰爭爆發。
1840年6月,英軍首先進犯廣州,遭到清軍的抵抗後,轉攻廈門,又被鄧廷楨的軍隊擊退。1841年1月7日,英軍攻擊沙角、大角炮台。中國軍隊倉促抵抗,傷亡慘重,炮台失陷。英軍進逼虎門。琦善妥協求和,英國單方面宣布《穿鼻草約》。
琦善的賣國行徑激起清廷上下不滿,道光皇帝認為有損天朝尊嚴,決定對英宣戰。英軍先發制人,再次進攻虎門。關天培親自率軍堅守炮台,以身殉國。1841年5月,英軍進攻廣州,廣州城外的泥城、四方炮台相繼失守。奕山等人喪魂落魄,舉白旗投降。5月27日,中英雙方簽訂《廣州和約》。
8月26日,英軍攻陷廈門。10月1日,英軍再陷定海。10日,鎮海陷落。13日,寧波陷落。道光皇帝為挽回敗局,決定第二次出兵,奕經率軍到達前線後,貿然出兵,全軍潰敗。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陳化成戰死,吳淞口陷落;7月,鎮江陷落。8月,英艦到達南京下關江面。29日,清政府在英國炮艦的威逼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條約簽訂: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主要內容:(1)割香港島給英國。(2)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3)中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4)英國在中國的進出口貨物納稅,中國與英國共同議定。(5)英國商人可以自由地與中國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約,增加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條款。

3、民眾抗英斗爭
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廣大人民,積極地支持和配合了清軍作戰,並自發地堅持反侵略斗爭。侵略軍所到之處,無不遭到當地人民的抗擊。英軍攻陷廈門,當地民眾自動組織起來,襲擊英軍,迫使侵略軍退守鼓浪嶼。英軍入侵浙江,浙江人民組織「黑水黨」,狠狠地打擊英軍。侵略軍進犯長江後,沿江人民以多種方式襲擊英軍,阻止英國艦隊前進。
廣東人民的抗英斗爭,給侵略軍的打擊最為沉重。1841年5月29日,盤踞在廣州北郊四方炮台的英軍,闖入三元里騷擾搶劫。當地群眾奮起抗擊,打死英軍數名。隨後,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廟集合,以三星旗為令旗,「旗進人進,旗退人退」,同時,還聯絡了附近的數千農民和手工業者,手持大刀、長矛,冒雨迎敵。將英軍困在牛欄崗,展開肉搏戰,英軍傷亡慘重。牛欄崗的勝利,鼓舞了人們的鬥志。第二天清晨,2萬多民眾高舉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圍得水泄不通。在廣州知府的調停下,英軍才得以解圍。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是中國人民自發反對外國侵略斗爭的先聲,顯示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敢於斗爭的英雄氣概。三元里抗英後,廣東人民又以「社學」的形式,組織武裝力量,開展反侵略斗爭。

閱讀全文

與鴉片戰爭後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