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位先生在民國成立後的第二年出生然後位於青島的山東大學教書
您說的應該是王仲犖[luò]教授
一、王中犖教授簡介
王中犖(-1986) 中國歷史學家。浙江餘姚人。1930-1936年師事章太炎先生,1938年始執教於上海太炎文學院、重慶中央大學。1947年起任職於山東大學,任山東大學教授(1948年)、歷史系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文史哲》編委會副主任等,是山東大學「文史見長」學術特色的主要締造者之一和歷史學科的代表性學者。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歷史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第二屆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教育部歷史學科第一屆學位評議組成員、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山東省史學會理事長,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的1981年全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
山東大學王中犖教授
二、王中犖教授的成就
在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古史分期、中國經濟史和敦煌學等研究領域皆獨樹一帆、自成一家。著有《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蠟華山館叢稿》、《嚼華山館叢稿續編》、《北周六典》、《北周地理志》、《敦煌石室地誌殘卷考釋》、《金泥玉屑叢考》、《西昆酬唱集注》等著作,主持點校中華書局版二十四史中的「南朝五史」。在古史分期問題上是「第一個全面闡述魏晉封建論的學者」。所著《魏晉南北朝史》是獲首屆教育部優秀教材獎的兩部歷史著作之一.,被譽為「斷代史著作的經典」。點校的《宋書》和《南齊書》「在二十四史點校本中都屬於上乘,成為古籍點校的範本」,其點校手稿《宋書校勘記長編》也被贊譽為「傳世而不朽」。《中國大網路全書》(1993年版)、《辭海》(1999年版)均列「王仲犖」辭條。
三、山東大學八教授
「八大教授」是山東大學歷史學科永恆的光榮。20世紀50年代,八位著名的歷史學專家楊向奎教授、童書業教授、黃雲眉教授、張維華教授、陳同燮教授、鄭鶴聲教授、王仲犖教授、趙儷生教授甫聚山東大學歷史系,即以中國古史分期、中國農民戰爭史、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等重大學術話題開端發皇,因切中時代變遷而引領中國學術潮流,並由此形成「獨斷之學」與「考索之功」並重的學術家風,奠定了山東大學史學發展之長久格局。上庠大木,蔭綠千秋,「八馬同槽」遂成士林傳奇,山東大學亦以「文史見長」而譽薄海澨。
2. 歷史上哪個時期中國科技真正領先世界
科技有很多說法,它的衡量也不是有唯一標準的。
要直白說起來在16世紀以前中國的科技水平是平均高於世界水平的。
也就是大致在明朝中期以前。
夏朝,尤為典型的是其農業科技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酒。夏代在承襲前人積累知識的基礎上,天文歷法有了新的發展與提高。
商朝,領先世界600年,農副業發展迅速,主要的農作物如黍、稷、粟、麥(大麥)、來(小麥)、秕、稻、菽(大豆)等,都見於卜辭。鄭州商城遺址發現有水稻,可見當時的中原地區也種有水稻。蠶桑生產在商代有了發展。
周朝,天文學家觀測恆星,在黃道帶和赤道帶的兩側,確定了28個星座作為標志,稱為二十八宿。依據這些星座,來確定天體的位置和許多天象,如日、月食等發生的位置。
春秋戰國,春秋時期發明了九九乘法表。春秋時期,牛耕已多有使用。春秋的建築技術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魯班,即魯國人公輸般,是土木工匠中的傑出代表,後人尊稱為祖師。春秋時期的金銀器工藝具有十分高超的水平。
秦朝,秦朝雖然存在時間相當短暫,但還是了度量衡、貨幣和文字外,朝在交通、通訊等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世界上第一個陸上交通網的形成,始於秦朝。
漢朝,西漢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絲絮和麻造紙,是紙的遠祖,而東漢時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紙。東漢張衡製成了預報地震的候風地動儀。這個時期還發明了蒸餾法、水力磨坊、現代馬軛和肚帶的原型、漆器、用於冶金的往復式活塞風箱、出現於漢末的獨輪車、水車和吊橋。造船已經採用了防水隔艙、多重桅和船尾柱舵,並且開始使用羅盤。
三國兩晉南北朝,此時科學技術有了顯著進步。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繼承了前代的成就,在數學、農學、地理學、天文歷法、機械製造、冶煉技術、醫學等許多方面又多有創新。
隋朝,在當時的世界上,中國處在科技發展的前列,是最文明先進、最繁榮發達、最富庶強大的國家。最早的印刷術、最早的火葯均誕生於此時。
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比外國約早了九十年。僧一行還創造了一架黃道游儀,用來觀測日、月、五星的位置和運動情況。一行通過觀察,發現了恆星位置移動的現象。
宋朝,宋朝已經把水浮指南針應用到航海。宋朝,火葯在軍事上的應用逐漸成熟。到了北宋,民間藝人畢升首造泥活字,開活字印刷的先河。
元朝,廣為人知的是此時中國已經發明了奶油冰淇淋與面條,由馬可波羅返回義大利改造為歐洲的雪糕與義大利面。郭守敬主持編定的《授時幣》,一年的周期與現行公歷基本相同,但比現行公歷早了300年。
明朝,明朝的科技偉大之處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它的統治者始終保持的對西方科技兼容並包的開放態度。綜合來看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開放,眼界最為遠大,統治者階層對於傳播引進外國先進思想技術最為熱心,心態也最為良好的時期。
3. 歷史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的價值和功能是什麼
歷史學的價值與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積極影響上。歷史學具有綜合性和整體性的特徵。
歷史學具有的鼓舞、教育的作用,能振奮民族精神,陶冶民族情操。歷史實踐表明,一個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強精神,是這一民族自我保存、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動力與源泉。中國歷史上的那些堪稱民族脊樑的偉人,他們的精神力量永遠鼓舞著後人振奮向前。
歷史學以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為對象,其他各社會科學雖然也都是研究人類社會的,但它們是從某一側面、某一視角對社會進行考察、探討。
歷史學探究與敘述的是整個社會的歷史,探索各種歷史現象之間的復雜聯系,尋找各種復雜的社會現象相互作用的歷史發展過程。因此,與其他社會科學相比較,歷史學表現出綜合性與整體性特徵。
(3)王中歷史學擴展閱讀:
古代時候的歷史學:
歷史學最早產生於春秋戰國,孔子就已經開始歷史學教育,創作《春秋》著作。到漢朝司馬遷父子建立更加完善的歷史學體系和創作形式,歷史學已經開始成為官方研究重點。東漢的班固就是在專門保存書籍的蘭台(御史台)修史,開始官方對史學的控制,禁止私人修史。
隨著封建民主制度發展,到晉朝不僅設立官方專業的著作省,也有了專門負責著作、修史的高級官員,同時允許民間修史。官史和私史並存,體現官方立場和人民立場的史學觀也逐漸形成。後世通常把官方和民間都認可的相對客觀、准確的歷史著作作為正史,代表官方史學。
史學名詞可能始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石勒稱王之年——東晉太興二年(公元319年)。在當時和其後一個半世紀間,並未對它的內涵作出明確的解說。
但是,史學擺脫對經學的依附地位,並與傳統的經、律兩學鼎足而立,成為官學中一個完全獨立的部門,這在中國古代史學發展上還是極具重要意義的。後來它有了編纂學、文獻學的內容;至清代乾嘉時期,人們又賦予了史學以歷史敘述技巧和歷史認識方法等內容。
4. 為什麼歷史學家對吳三桂的評價都是一邊低為主
吳三桂一生當二八開,兩分功,八分過。
吳三桂清軍入關,給滿清當狗腿子殘害反清義士,殘忍地殺害了大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朱由榔,終結了漢人最後一個王朝——明朝。這是他永遠也洗不去的污點,不管怎麼解釋,怎麼美化,賣國求榮的骯臟,永遠都洗不掉,永遠都掩蓋不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況國之大將乎?「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日知錄》第十三《正始》。)明亡清興,實為亡天下。
吳三桂不知保天下,反而助紂為虐,禍亂天下,雙手不知沾滿了多少漢人同胞的獻血,真是罪惡滔天。英雄需要襯托,與吳三桂相比,李定國才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他本是農民起義軍將領,是大明的反賊、流寇。只為民族大義、天下興亡,他盡心輔佐永曆帝對抗清朝,死而後已。不管是前半生還是後半生,李定國都無愧於英雄之稱。有時候,不得不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怎麼就這么大呢?
說了吳三桂的八分過,我們再來談談吳三桂的二分功。
晚年的吳三桂幡然悔改,起兵反清(「三藩之亂」)。在歷史上,他是在戰場上消滅罪惡清軍最多的漢人,這是他的第一分功。
吳三桂的第二分功,是在西南。如果沒有他,西南雲貴,就是清朝的第二個哈密,第二個青藏高原。貴州百姓也還得給奢家安家頂禮膜拜,樹碑紀念。不得不說,吳三桂在開發西南上有大功,這也是他這罪惡一生的第二分功。
忠孝仁義,百善孝為先,首先吳三桂是一個孝子。十三歲的吳三桂闖陣救父,「孝聞九邊,勇冠三軍」。然後說忠,吳三桂守衛山海關二十年,獨守五年,這么多年,他都不降滿清,直到崇禎身死,這是忠。如果沒有後來的引清軍入關,他完全算得上是個大明忠臣,而他引清軍入關也是情有可原,其目的是為崇禎報仇。
然後說仁,滿清入關,四大漢奸王中,只有吳三桂沒有為滿清屠殺過漢人城池,這是仁。最後說義,吳三桂善待家人部下,遵信守諾,「沖冠一怒為紅顏」,算得上有情有義。吳三桂也不是一個無惡不作的禽獸。
吳三桂啊,吳三桂,若不是你的突然去世,大周朝後繼無人(其孫即位,年幼),大周與大清的勝負還很難說呢,可惜了。但這也許正是上天給你的懲罰吧!上天警示人們:漢奸是沒有好下場的!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5. 歷史學的價值和功能
歷史學的價值與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積極影響上。歷史學具有綜合性和整體性的特徵。
歷史學具有的鼓舞、教育的作用,能振奮民族精神,陶冶民族情操。歷史實踐表明,一個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強精神,是這一民族自我保存、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動力與源泉。中國歷史上的那些堪稱民族脊樑的偉人,他們的精神力量永遠鼓舞著後人振奮向前。
歷史學以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為對象,其他各社會科學雖然也都是研究人類社會的,但它們是從某一側面、某一視角對社會進行考察、探討。
歷史學探究與敘述的是整個社會的歷史,探索各種歷史現象之間的復雜聯系,尋找各種復雜的社會現象相互作用的歷史發展過程。因此,與其他社會科學相比較,歷史學表現出綜合性與整體性特徵。
(5)王中歷史學擴展閱讀:
古代時候的歷史學:
歷史學最早產生於春秋戰國,孔子就已經開始歷史學教育,創作《春秋》著作。到漢朝司馬遷父子建立更加完善的歷史學體系和創作形式,歷史學已經開始成為官方研究重點。東漢的班固就是在專門保存書籍的蘭台(御史台)修史,開始官方對史學的控制,禁止私人修史。
隨著封建民主制度發展,到晉朝不僅設立官方專業的著作省,也有了專門負責著作、修史的高級官員,同時允許民間修史。官史和私史並存,體現官方立場和人民立場的史學觀也逐漸形成。後世通常把官方和民間都認可的相對客觀、准確的歷史著作作為正史,代表官方史學。
史學名詞可能始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石勒稱王之年——東晉太興二年(公元319年)。在當時和其後一個半世紀間,並未對它的內涵作出明確的解說。
但是,史學擺脫對經學的依附地位,並與傳統的經、律兩學鼎足而立,成為官學中一個完全獨立的部門,這在中國古代史學發展上還是極具重要意義的。後來它有了編纂學、文獻學的內容;至清代乾嘉時期,人們又賦予了史學以歷史敘述技巧和歷史認識方法等內容。
6.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發生於東周春秋戰國時期的像諸子百家、三教九流、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故事,這一時期的人專物故事及成語典屬故數不勝數,思想家有孔子、孟子、老子、莊子、荀子、墨子、韓非子等等。
政治軍事人物有管仲、樂毅、孫子、孫臏、武起、商鞅,還有秦齊楚趙燕衛韓等等各個諸侯國的什麼齊桓公、秦穆公的這個公那個王的;
還有屈原、扁鵲、李斯、呂不韋、田忌賽馬、西門豹治鄴、荊軻刺秦王等等猶如星漢燦爛的傑出人物;
這一時期的歷史故事被我們概括為成語的更是特別多,例如:假道伐國、退避三舍、一鼓作氣、完璧歸趙、商鞅變法、合縱連橫、雞鳴狗盜、圍魏救趙等。
7. 高中歷史必修 1 考試重點
1、政治文明:從現代的意義上理解政治文明,我們可以有以下三個角度:
一是,政治文明意味著一種得以產生並具有持續生命力的政治形態。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有資本主義的政治文明,也有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當然也有人類共同的政治文明。
二是,政治文明意味著社會政治領域的進步,因為所謂文明通常可以與進步同義。在這里,所謂政治進步的問題,主要是指人類用和平協商的辦法,解決政治難題以及擺脫政治困境的有效性的程度,包括制度的發明以及技術的設計等等。
三是,政治文明更意味著政治的發展。文明本身也是一個代表著發展的概念。與經濟的發展情況一樣,政治也有一個發展與不發展的問題,也有一個評價政治發展與不發展的指標問題。研究政治發展的學者一般認為,所謂政治發展,大致上可以有以下一些評價指標:(一),有關民主、自由、法治等現代政治意識和政治觀念已經在社會形成廣泛的共識,並成為指導人們從事政治活動、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則;(二),政府結構及其功能的專門化以及政府治理社會能力的提高;(三),社會政治參與渠道的擴大以及民眾政治參與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具體講,政治文明指人類社會政治生活的進步狀態和政治發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觀念兩個層面的內容。
2、公共權力:主體以國家機構為主,根本目標是維護和追求全社會的公眾利益,公共權力至少具有權力的下面的一般特徵:1、權力的強制性;2、不對等性
3、禪讓制:指原始氏族社會民主推選部落首領的一種政治制度,是「公天下」的表現,與世襲制對應。
4、世襲制:世襲或世襲制度是指某專權血緣家庭中世代傳承,是「家天下」的開始我國夏朝的啟是王位世襲制的創立者,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王位世襲制在商周時期一般表現為「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後來被更嚴格的宗法制代替。
5、內外服制度:商朝時確立的,內服是王 ,即商王(族)直接統治的地區,外服即商族以外的地區(附屬國),臣服於內服,受內服支配,但關系比較鬆散。
6、分封制:分封制」即古漢語「封建」的原始含義;古文獻中之「封建」即「分封制」。是封邦建國的簡稱,又稱「封土授民」。西周建立後確立。周滅商和東征以後,曾分封同姓、功臣和先代貴族等為諸侯,以為藩屏。諸侯的君位世襲,在其國內擁有統治權力,但對天子鎮守疆土、出兵勤王、繳納貢賦、朝覲述職等義務。當然,諸侯在自己的封國內可以在進行分封,於是就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
分封制度的確立有很大的影響:通過分封制,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周朝開發邊遠地區,擴大統治區域,並逐步構織出遍布全國的交通網路,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成為一個延續百年的強國。2②通過分封,周人勢力范圍不斷擴大;周天子確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統治效果得到加強。分封制使西周貴族集團形成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③通過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蓋了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周文化具有驚人的穩定性和延續性。④.分封制加速了全國經濟的發展。⑤但分封制也有消極的影響:西周後期,隨著諸侯國的日益強大,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春秋時的楚王問鼎,是諸侯國對分封制的公開挑戰。春秋戰國時期。大國兼並小國,同姓國也彼此戰爭,周天子都管不著,戰國末年,周王室完全喪失了分封大權。
7、宗法制: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礎,它是根據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來決定繼承權力的制度。作為一種維系貴族間關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現,則是周朝的事情。它的特點是①嫡長子繼承製度;②嚴格的大宗、小宗體系(同時大小宗地關系是相對的);③血緣關系與政治關系結合
嫡長子繼承製度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點和核心,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嫡長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西周天子的王位、財產和祭祀祖先的權利由其嫡長子繼承,而其他的庶子為別子,他們被分封到全國各重要的戰略要地作諸侯。由嫡長子繼承的王位可以確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對嫡子的大宗來說,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內又為大宗,其繼承者也必須是嫡長子。西周的嫡長子繼承製目的在於解決權位和財產的繼承與分配,穩定社會的統治秩序。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保證王權的穩定,保證貴族的「世卿世祿」特權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在於:
1.二者是互為表裡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
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
宗法制是對夏商王位世襲制的進一步完善。對中國歷史上產生的影響是古代任何制度都無法代替的。(比如我國重視親情,修祠堂,清明祭祖、安土重遷(故鄉情結)、重男輕女,身份區別,用人唯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家國一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8、禮樂制度:周公攝政後,除廣泛實行分封宗法制外,同時在「制禮作樂」。從上層建築意識形態方面規定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這種具有等級性的各項制度的總和即稱為「禮」。 「禮」與「儀」,「禮」與「樂」往往連用,所以亦稱「禮儀」,「禮樂」。禮樂,德則也。」這里的「則」就是法則、制度。也就是說在一切生活中的行動必須按規定的禮節和儀式去作,不能超越「禮」所規定的范圍,否則就是「僭禮」,要受到社會所唾棄的。它往往與刑、政並列。禮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婚喪、祭祀、朝聘、盟會
同時「樂」與「禮」一樣,也是不下庶人的,只能是統治階級所享有,並有嚴格的等級區分,禮樂的實質是周朝統治者維護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統治工具。
9、大一統:中國的大一統思想由來已久。孔子心中的理想帝王就應握有一統天下的權威,所謂「禮征樂伐自天子出」。 正式提出「大一統」的是《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大一統的原始意義正是消滅對手,由帝王一人統治天下。中國的歷史上的「大一統」是以秦始皇統一六國為標志。之後成為中國古代王朝的主流思想。
10、「尊王攘夷」: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為中原之主,抵禦北方游牧民族。春秋時期,很多諸侯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適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服。其實質是「諸侯爭霸,周王室衰微的表現。」,與此現象有相似性的事件還有「問鼎中原」「射王中肩」「三家分晉」「田氏代齊」「三桓為政」等。
11、商鞅變法:是指春秋時期秦國的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重農桑、獎軍工、實行統一度量和郡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開始變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其實質是新興地主階段奪取舊貴族特權,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的政治和社會改革。與此事件相似的有其他國家的變法。
12、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A、概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應當分成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兩個概念來理解,同時又要注意二者之間的聯系。 ①、專制主義:是與民主政體相對立的概念,指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獨裁的政權組織形式,體現在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上,其主要特徵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於一身,從決策到行使軍政財政大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 ②中央集權:是相對於地方分權而言的,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於中央。③、二者之間的聯系:ⅰ)地方和中央都必須服從皇帝一人。ⅱ)專制主義皇權加強時,往往是中央集權比較有效時,專制主義皇權削弱時,往往也是中央集權不力時。 ④、兩大矛盾:ⅰ).中央與地方 ⅱ).君權與相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以後就著手建立和健全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以鞏固其對全國的統治。秦朝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包括三個具體的方面(內容)
B、實行原因
1、經濟根源——維護封建經濟基礎的需要。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提高導致舊的生產關系解體,秦國商鞅變法確立了封建經濟的統治地位,這種經濟的特點便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封建的個體的小農經濟。這種經濟模式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以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保證小農經濟的生產和再生產,新興的地主階級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權制度來鞏固其統治地位,維護其政治、經濟利益,保護其土地所有制度。這種封建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中央集權制的建立。
2、社會根源——鞏固、維護國家統一的需要。秦吸取周無子在諸侯割據局面下無能力的教訓,在統一全國後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據勢力,維護國家統一。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論基礎。秦自商鞅變法後,一直以法家思想為統治思想。韓非子總結諸子百家學說,創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權的政治理論,為秦始皇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奠定理論基礎。
C、基本內容1、皇帝制;2、中央行政制度;3、地方行政制度,核心是集一切權力於皇帝。
D、特點1、最大特點:權力高度集中(皇權至上原則);2、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3、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4、皇帝從決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獨斷權力;5、宣揚「君權神授」;6、思想文化的專制統治。
E、基本矛盾
1、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 2、皇權與相權矛盾(中央政府內部矛盾)。
F、發展演變
1、萌芽(戰國):商鞅建立縣制,百官服,從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確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確立皇權的至高無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縣制)。
3、鞏固(西漢):①漢景帝「削藩」平定七國之亂。②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削奪王侯爵位,解決王國問題。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思想專制,鞏固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相當於宰相,相互牽制和制約,避免宰相的專權,又一定程度上牽制君主專制,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進一步完善。②科舉制,使門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參加到政權中來,擴大了統治階級的基礎。
5、加強(北宋):採取「杯酒釋兵權」將地方的行政、軍事、財政權力收歸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據局面的出現,加強了中央集權。
6、發展(元朝):在中央設中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保證了中央統一政令的實行。在地方設「行省」實行行省制度,對後也影響深遠。
7、強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權獨攬,廢丞相,後仿宋殿閣]制設內閣。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削弱地方勢力, 明朝權力大都由內閣和宦官控制,真正完全控制朝政的只有洪武永樂和崇禎三代
8、頂峰(清朝):清朝設六部,後增設軍機處,政治權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時大興文字獄,使君權空前加強,形成極端的君主專制統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峰。
G、作用1、積極作用:① 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利於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最大作用) ② 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③ 在統一的環境下,利於各民族的融合,利於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④ 為人類創造了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2、消極作用:① 皇權專制極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② 在思想上表現為獨尊一家,鉗制了思想,壓抑了創造力。③ 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發展,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妨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 ④ 助長了官僚作風和貪污腐敗之風。
13、宰相制:宰相,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泛指的職官稱號。宰是主宰,相是輔助之。職責是輔佐國君處理全國政務,為「百官之首」。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 隋朝唐朝時形成三省制六部制。宰相權力被一分為三。宋初實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職權被一分為三。中央雖設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長官不經特許不得管理本司事務,成為閑職。元朝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主官中書令常由皇太子兼領,下為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為左右丞及參知政事。明朝初亦設中書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決國政。宰相制度遂廢。後皇帝以不勝庶政之繁,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明成祖正式設立內閣制。後閣職漸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清朝沿明制,實行內閣制但清初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包攬大權,內閣和皇帝權力受到很大限制,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閑曹,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但無正式宰相名份。
14、中外朝:中朝即內朝,由皇帝左右的親信和賓客所構成;外朝也稱外廷。中外朝之分出現於武帝時。西漢早期,皇帝處理國家大事,丞相也參與謀議。武帝為了加強集權而削弱丞相的權勢,對於重要政事,依靠一些親信在宮廷之內作出決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有了中朝,自然會有和它相區別的外朝。外朝是指屬於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構成的官僚體制,丞相的權力日益轉移到中朝。相權削弱,皇權加強。而皇帝最為親密的宦官、外戚,很容易變為中朝的主宰,導致外戚和宦官專政,禍亂政治。這又是它的消極作用。
15、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創立的。唐朝完善,後代大體沿用。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的長官內史令(中書令)、納言(侍中)、尚書令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這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名稱。隋朝的六部名稱稍異,為:吏、禮、兵、度支(後改為民部,唐太宗時改為戶部)、都官(後改為刑)和工。它的職責分別是中書省管起草詔令,門下省封駁審議,尚書省執行,六部具體執行。它的辦事流程是由中書省決策,通過門下省審核,經皇帝御批,然後交尚書省六部執行。它的特點分工明確,互相牽制。它的影響是效率,分散相權,集中皇權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形式上是繼承漢魏舊制,實際是總結了秦漢以來的統治經驗,發展和加強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制度,可以防止外戚大臣專權纂位和地方勢力分裂割據。隋文帝建立的這一整套規模龐大、組織完備的官僚機構,表明封建制度已發展到成熟階段。自隋定製,一直沿襲到清朝。
16、兩府三司制:宋朝以掌管軍事的樞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政事堂、東府)共同行使領導權,並稱為「二府」,為當時最高國務機關。北宋稱鹽鐵、戶部、度支為三司,其長官稱「三司使」,掌管統籌國家財政之事,又稱「計相」。兩府三司制
是宰相權力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17、中書一省制:中央宰相制度,元朝實行。與唐朝同為中書省,但名同實不同。唐朝的中書省是決策機構,負責撰擬詔旨敕令,而審議、執行則由門下、尚書兩省分別執行,這叫分權制衡。而元朝的中書省相當於唐朝的尚書省。
18選官制:西周我國實行「世卿世祿制」秦朝實現軍功授爵制,但沒有形成系統完整的選拔官吏制度。漢朝建立了察舉、徵召等一整套的選官制度;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從隋唐至明清一直實行科舉制。
察舉又稱選舉,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是兩漢選用官吏的主要途徑。徵辟是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徵辟與公府、州郡的徵辟等方式。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重要的官吏選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為九個等級,作為政府選用官吏的依據。中正:有名望的推薦官,人才的等級由他們評定。九品中正制創立之初,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但由於魏晉時充當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參預中正推舉之權,而獲得二品者幾乎全部是門閥世族,故門閥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於是在中正品第過程中,才德標准逐漸被忽視,家世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唯一的標准,到西晉時終於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後被科舉製取代。
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的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
宋代科舉制進一步發展,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元朝蒙古人不著重開科取仕,滅宋後一度不舉辦科舉,至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才再次開辦。之後時辦時廢。明王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所以,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是維護封建專制治的工具,同進也把科舉考試制度本身引向絕路。明末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愚以為八股之害,甚於焚書。」
科舉原來目的是為政府從民間提拔人材。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材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而且中央控制了選拔人才的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最初東亞日本、韓國、越南均有效法中國舉行科舉,十八世紀時啟蒙運動中,不少英國和法國思想家都推崇中國這種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國在十九世紀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務員敘用方法,規定政府文官通過定期的公開考試招取,漸漸形成後來為歐美各國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國文官制所取的考試原則與方式與中國科舉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納了科舉的優點。故此有人稱科舉是中國文明的第五大發明。今天的考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舉制度的延續。
19監察與諫議制:中國古代監察制度,隨同封建制度的產生而萌發,伴隨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建立而誕生,又隨著封建君主專制的不斷強化而發展、完備,形成了兩大系統,一是御史監察系統,二是諫官言諫系統。御史又稱之為台官、憲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職在糾察官邪,肅正朝綱,主要運用彈劾手段進行監察。諫官又稱言官或垣官,職在諷議左右,以匡人君,監察方式主要是諫諍封駁,審核詔令章奏。台官對下糾察百官言行違失,諫官對上糾正皇帝決策失誤。二者構成了封建社會完整的監察體制。其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下列六個階段:
(一)先秦時期的萌芽階段。在夏商周三代的國家事務中已有監察的因素或監察的活動。春秋戰國時的御史已兼有監察的使命。但這個時期尚未產生專職的監察機構,作為一種嚴格意義上的監察制度還沒有建立。 (二)秦漢時期的形成階段。秦創建御史大夫府為中央監察機構,在地方設置監郡御史。漢承秦制,在中央設御史府的同時,增設丞相司直和司隸校尉為中央監察官,在地方設立十三部剌史,監察地方二千石長吏,並制定了第一個專門性的地方監察法規,給事中與諫議大夫等言官也已問世。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階段。中央御史台脫離少府,直接受命於皇帝,廢司隸校尉,監察機構初步統一,監察權擴大,自王太子以下無所不糾。諫官系統開始規范化、系統化,南朝建立了專門負責規諫的集---書省。 (四)隋唐時期的成熟階段。隋設御史台、司隸台、竭者台,分別負責內外監察。唐在御史台下設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確,互相配合,地方則分十道(後增至十五道)監察區,形成比較嚴密的監察網。諫官組織分隸中書、門下兩省,形成台諫並立局面。 (五)宋元時期的強化階段。宋設立諫院,台諫職權開始混雜,趨向合一,地方監察設通判,直隸皇帝。至元朝,取消諫院,台諫合一。地方設行御史台,統轄二十二道監察區,每道設肅政廉訪使(提刑按察司),從而使中央與地方在監察機構上渾然一體。元朝還制定了一整套的監察法規。 (六)明清時期的嚴密階段。明改御史台為都察院,又罷諫院,設六科給事中,成為六部的獨立監察機構,科道並立。地方設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時設督撫,形成地方三重臨察網路。至清朝,將六科給事中歸屬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監察沿用明制。至此,我國古代監察系統達到了高度的統一和嚴密。這時期,中國封建監察制度已發展到了歷史的頂峰。
8.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中的從原意是什麼
大意:使···跟從。
作品名稱:《鴻門宴》
創作年代:西漢
作者:司馬遷
作品出處:《史記》
原文: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庄,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庄則入為壽。
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庄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擊。
譯文:劉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騎著馬跟從他來見項羽,到了鴻門,向項羽謝罪說:「我和將軍合力攻打秦國,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但是我自己沒有料到能先進入關中,滅掉秦朝,能夠在這里又見到將軍。現在有小人的謠言,使您和我發生誤會。」
項羽說:「這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如果不是這樣,我怎麼會這么生氣?」項羽當天就留下劉邦,和他飲酒。項羽、項伯朝東坐,亞父朝南坐,亞父就是范增;劉邦朝北坐,張良朝西陪坐。范增多次向項羽使眼色,再三舉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項羽,項羽沉默著沒有反應。
范增起身,出去召來項庄,說:「君王對待他人仁慈。你進去上前為他敬酒,敬酒完畢,請求舞劍,趁機把沛公殺死在座位上。否則,你們都將被他俘虜!」項庄就進去敬酒。敬完酒,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營里沒有什麼可以用來作為娛樂的,請讓我舞劍。」
項羽說:「好。」項庄拔劍起舞,項伯也拔劍起舞,常常張開雙臂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用身體掩護沛公,項庄無法刺殺沛公。
(8)王中歷史學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司馬遷在元封三年(前108年)接替其父擔任太史令,從太初元年(前104年)開始創作《太史公書》(後來稱為《史記》)。後因向漢武帝為李陵戰敗投降匈奴之事辯護而被捕入獄並處以腐刑,在形體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創傷。
出獄後任中書令,忍辱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大約在征和二年(前91年),終於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七篇即為《項羽本紀》。
作者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司馬談之子。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後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9. 為什麼一所大學必須永遠處於改革狀態
位於美國東北部馬薩諸塞州的哈佛大學是一所多學科綜合性私立大學,是名冠全球的高等學府,是世界名牌大學的王中之王,它對世界各國學子們的吸引力是其他任何學校都不能與之相比的。在360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它在所有專業領域中都追求著獨一無二的名牌大學的水平;它培養了無數社會精英,其中包括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作家、學者和卓有成就的新聞記者。迄今為止,已有7位美國總統,3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畢業於哈佛大學。
哈佛為什麼能培養出那麼多傑出的人才,它的魅力到底從何而來?答案就在於哈佛的」永遠改革、永遠創新、永遠追求「的精神哈佛人認為:一所偉大的大學必須永遠處於改革狀態,任何時候都不能高枕無憂。是哈佛,在一個世紀前把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德國學術標准引進美國,使美國的教育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使美國的高等學府成為全世界學術各流嚮往的殿堂;是哈佛,在1880年首創了給予教師學術假制度,鼓勵了教師自由鑽研的積極性,使哈佛出現了一個又一個諾貝爾獲獎者,一批又一批學術權威群;是哈佛,早在40年代針對美國本科生教育過分專業化的趨勢,作出了《自由社會中的普通教育》調查研究報告,繼而完成了《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關於共同基礎課程的報告》,推動了美國數所大學的課程改革。哈佛人的這種改革精神,無不給改革開放中的中國教育以諸多啟迪。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社會全方位改革深入發展。人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學校教育與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的關系,會有越來越多的新問題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因此,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解放思想,用改革開放的姿態,把教育帶到社會挑戰面前,改革我們的辦學體制,改革我們的課程結構,改革我們的教學方法。我們的基礎教育才能迎接21世紀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
哈佛人追求讓所有進入哈佛的」金子「都在畢業之後發出耀眼的光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哈佛的課堂上,是沒有唯一正確答案的,它沒有多少正式的教科書,而是以全世界真實的經濟和企業背景為基礎,要求學生理論與現實融在一起思考,強迫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要求學生從真正的」政治家「、」企業家「的角度去思考,它重視的是得出結論的思考過程,它對學生成績優劣的評分標準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參與精神。因此,在哈佛的課堂上,學生們為爭得能夠發言的機會,經常是互不相讓,你喊我叫。正是這種課堂與社會的緊密結合,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確保了從哈佛學院畢業的所有」金子「都能發光。哈佛的這種教育精神對於我們正在強調弘揚學生為主體的中國教育是極有借鑒意義的,弘揚創新精神,必須將強制教育改為民主教育。我國傳統教育的高度統一的要求,嚴格的控制約束,教師的絕對權威,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學生主體精神的扼殺和主體權利的剝奪,為了」應試「的狹隘功利目的,學校和家長往往以種種方式限制了孩子的行動,剝奪了他們的愛好,我們是不是應該學習哈佛人,喚起教育者的主體意識。強化他們的自主精神,這樣我們培養的人才才能創造21世紀的輝煌。
哈佛人具有無比廣闊的視野和極其遠大的目光,他們敢於不斷追求,絕不唯我獨尊。哈佛大學建校以來,一直充當著美國高等教育的先導。但它沒有被社會的盛譽和鮮花沖昏頭腦,而是居安思危,勵精圖治,以求永遠不敗。向著好中最好的目標,進行不懈的追求。哈佛人的這種永遠追求向上的精神,無不告誡我們,中國的教育要適應時代的步伐,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要有不斷追求向上的一流教育觀,我們正處在知識經濟的歷史轉折點,要超過歷史的輝煌,必須具有一流教育觀,創辦一流學校。造就新一代能佔領國際科技和教育前沿、能擔當跨世紀重任的優秀學術人才。
哈佛的成功在於它的」永遠改革、永遠創新、永遠追求「的校園精神。校園精神使整個學校形成一種強烈而感人的氣氛,使人精神振奮,積極向上。校園精神對學生的影響甚至超出了學生在校學習的時空界限,對學生一生學習、生活和工作都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定勢「功能與」奠基「作用。在我們進行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啟動教育現代化工程的今天,應該學習哈佛的成功經驗,鑄造校園精神,一旦我們的學校有了一種催人奮進,富有特色的校園精神,我們就能以有限創造無限,以瞬間創造永恆!哈佛的魅力在此,教育的魅力在此。
10. 名將白起,吳起各有什麼歷史背景
吳起是戰國初期的牛X人物,先後在魏國楚國出仕。魏國時期多顯其治軍才版能,在楚國時期多顯權露其政治才能。最後因為變法觸動楚國舊勢力利益死於楚國舊勢力之手。(按史書的說法這個時期的中國正在向封建時代過度)
白起是戰國後期人物,是將才,而非吳起那種出將入相的人物。當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已經成為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統一天下已經是秦國的需求了。白起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最出名的一戰就是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軍,從此趙國一蹶不振,秦國東方最強大的一個國家就此衰落下去,掃除了秦國統一過程中最大的威脅。白起的死是死於政治斗爭,同時也死於自己的性格不成熟和高傲。
兩人相比吳起的閃光點在於治軍和治政,白起在於領軍作戰。兩人一個是戰國前期一個戰國後期,一個是在各國變法突強七雄爭霸局面開展之時,一個是在秦國強盛發動統一戰爭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