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陝西歷史博物館空間

陝西歷史博物館空間

發布時間:2021-02-02 04:36:18

『壹』 西安名勝古跡有那些

西安旅遊簡介

西安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羅馬、開羅、雅典)之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著名的世界歷史名城。西安周圍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圍繞 。從100 多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藍田猿人,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半坡村,西安的建城史已有 3100 多年,眾多王朝在此建都,歷時 1100 多年。難怪「秦中自古帝王州」!在漢唐時期,西安就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交流的中心,是當時人口最早超過百萬的國際大都市。「西羅馬,東長安」是西安在世界歷史地位的寫照。秦風韻故都,滿意在古城!龍在中國,根在西安!
西安還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起點。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正式開辟了以長安為起點,聯結歐亞大陸的通道「絲綢之路」。從此,中國的使臣、商賈和中亞、西亞、南亞各國的使節客商往來絡繹不絕,中外商業貿易迅速發展,文化交流日趨活躍,友好往來不斷加深。
「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跡遺存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稱。全省境內有重點文 陝西歷史博物館、大雁塔、鍾鼓樓遙望物保護單位 554 處,其中陝西省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9 處,陵墓 8822 處,古遺址 5700 余處,文物點 21100餘個。秦始皇兵馬俑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遺跡,西安古城牆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城牆遺址。近年,漢陽陵的開發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轟動,其出土的裸體彩俑被譽為「東方維納斯」。市內有 6000 多年歷史的半坡遺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塊、被譽為石質歷史書庫的碑林博物館;文物儲藏量全國之最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譯經之地大雁塔;西北歷史最長的清真寺化覺巷大清真寺,以及西安周邊的華夏始祖軒轅黃帝之陵黃帝陵;漢武帝劉徹之墓漢茂陵;唐女皇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釋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處法門寺,唐大明宮遺址等馳名中外的景點。自然景觀峭拔險峻,獨具特色,境內及附近有西嶽華山、終南山、太白山、王順山、驪山、樓觀台、輞川溶洞等風景名勝區,更有周邊的森林公園十餘個。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輝映,構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韻風姿。
近年來,西安旅遊業發展迅猛,旅遊設施不斷完善,旅遊業已成為西安市真正的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西安市還首批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西安主要人文旅遊景點: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城牆、鍾樓、鼓樓、西安碑林、大明宮、阿房宮遺址、西安事變舊址、青龍寺、西安半坡遺址、八仙庵、鴻門宴遺址、大慈恩寺、秦始皇軍事直道、西周灃西車馬坑、蔡文姬墓、周至老縣城自然保護區、老牛坡遺址、櫟陽城遺址、清真大寺、仙游寺、楊虎城陵園、東渭橋遺址、秦二世胡亥墓、嘉午台、高家大院、漢陽陵博物苑、樂游原、唐長安城牆遺址公園、騾馬市、湘子廟、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大唐芙蓉園……
西安主要現代休閑景點、購物點、小吃街:雁塔北廣場、大唐不夜城、滻灞生態區 / 小寨、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騾馬市步行街、康復路、金花 / 粉巷、德福巷、回民街……
樓觀台

樓觀台,號稱"天下第一福地",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勝跡,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東南15公里的終南山北麓,風景幽美,依山帶水,茂林修竹,綠蔭蔽天,古籍贊美它:"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峰聳翠,以樓觀為最名。"
樓觀台既有周秦遺跡、漢唐古跡,又有山青水綠的自然風光:古跡主要有老子說經台、尹喜觀星樓、秦始皇清廟、漢武帝望仙宮、大秦寺塔以及煉丹爐、呂祖洞、上善池等60餘處;自然風光以森林見長,這里山嶺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於一體,是人們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綜合介紹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坐落在距西安37公里的臨潼區城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勢宏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始皇兵馬俑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極具影響力。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上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俑陣經發掘對外開放後便轟動世界。1978年,前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後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從此秦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發掘情況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現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並相繼進行發掘和建館保護。三個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餘件。三個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
·一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
一號坑最大,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6000餘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坑東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在11個過洞里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後衛部隊。
·二號坑
二號兵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東,由騎兵、步兵、弩兵和戰車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大致可分為弩兵俑方陣,駟馬戰車方陣,車步、騎兵俑混合長方陣,騎兵俑方陣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共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0多輛,並有大量金屬兵器。
·三號坑
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約520平方米,它與一、二號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似為統師三軍的指揮部,出土68個陶俑和4 馬1 車。
大唐不夜城

西安曲江新區建設的大唐不夜城,被打造為重現大唐盛世風採的文化商業步行街區。貞觀文化廣場是其核心部分,由西安大劇院、西安音樂廳、曲江美術館和曲江太平洋影城四組文化藝術性建築組成。該廣場採取立體式設計,以地面層的四個下沉式廣場把地面和地下的活動場所有機聯系起來。貞觀文化廣場在總體設計中,四個主體建築以正對大雁塔的南北軸線為空間對稱關系,主體空間高度接近的電影院與美術展館布置在用地的北部,兩者的大屋頂均設計為重檐歇山;而音樂廳和大劇院布置在用地的南部,兩者的大屋頂均設計為重檐廡殿。2008年12月初,世界500強企業、國際投資大鱷美國華平投資集團成功進駐大唐不夜城,建設西安新樂匯;2009年初,西安新樂匯成功招商,4月,大唐不夜城點亮工程啟動,5月,景觀大道開始改造建設…… 大唐不夜城的中軸景觀大道是一條1500米橫貫南北的中央雕塑景觀步行街,其上分布著盛世帝王、歷史人物、英雄故事、經典藝術作品等九組主題群雕,立體展現大唐帝國在宗教、文學、藝術、科技等領域的至尊地位並彰顯大國氣象。貞觀紀念碑是不夜城的地標性雕塑,由李世民騎馬像組成及周圍的附屬雕塑組成:中間,李世民威武端跨高頭大馬之上手,抖韁繩欲勒馬前行,意氣風發;四周,號手、旗手各半的24人儀仗隊、鼓手2人及文臣武將各3人緊密相隨。碑體正面雕刻「貞觀之治」四字,背面為貞觀政要名錄數百字。據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研究所副所長、教授段海康介紹,該紀念碑是他和他的創作團隊將大唐時期的雕塑元素和西方紀念碑式雕塑創作手法相結合精心創作的,以反映大唐帝國的繁榮盛況和李世民的文治武功。碑體由暖黃色花崗岩雕琢而成,而李世民及其坐騎由青銅鑄成。主雕塑南北長36米,南北寬18米,總高17.95米,總重量約8到10噸。亞洲最大的景觀大道改造完成,以李世民、李隆基、武則天、玄奘等一代帝王、歷史人物、英雄故事為主題的大唐群英譜雕塑以九組雕塑群與現代化的水景系統、燈光系統、立體交通系統完美結合,多維再現盛唐風范。隨著西安音樂廳、曲江美術館、曲江電影城三大文化場館的盛大開放,亞洲最炫美的大唐雕塑景觀步行街的亮相,西安新樂匯等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全面開業。
興慶宮公園
位於西安交大北門對面,由古代皇家園林改建而成,裡面環境優美,2008年免費開放。
曲江池遺址公園
2008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的免費大型娛樂休閑場所,位於大唐芙蓉園西南側。北接大唐芙蓉園,南至秦二世陵遺址,佔地面積1500畝。
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
位於大雁塔北廣場東南側,在古代唐慈恩寺遺址基礎上改建而成(注意與大慈恩寺區分)。
大雁塔北廣場
位於西安市南郊的大雁塔北廣場,內有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每晚都會向觀眾呈現非常壯觀的噴泉盛會。
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西安市曲江新區,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
環城公園
環城公園以古城牆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環繞,風格古樸、粗獷,有野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
革命公園
1927年2月,為紀念西安的死難軍民,馮玉祥率眾公祭,建「革命公園」,負上築冢,建立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憑吊紀念。

『貳』 談中國古代壁畫和現代壁畫審美價值的異同

從中國古代原始社會的岩畫的壁畫,到今天的現代壁畫,中國壁畫經歷了千年歲月的洗禮。眾所周知,壁畫是繪在建築物的牆壁或天花板上的裝飾性圖畫。中國壁畫自古以來就具有獨特的氣派與分格,在中國美術史上曾獨樹一幟。
中國古代壁畫分為原始社會的岩畫、奴隸社會的壁畫、戰國秦漢的壁畫、魏晉南北朝的壁畫、隋唐的壁畫、五代兩宋及遼金的壁畫、元代的壁畫、明清的壁畫,劃分八個時期,每個時期有其獨特特點。壁畫的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從佛教陀菩薩、佛經儀規、經變故事,到民俗風情、民族歷史,無所不有。至新中國成立以來,壁畫工作者積極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發展中國古代壁畫,特別是首都國際機場壁畫群的完成,開創了中國現代壁畫的新篇章。但是,在多元化的今天,面對中國古代壁畫,它們在審美價值上難免會有了一定的轉變。
熟知中國壁畫的人,都會發現,其實中國現代壁畫與古代壁畫在功能上有本質的不同。這也決定了它們使用價值的不同。古代壁畫主要服務於宗教,以壁畫為載體宣揚教教義,多繪於洞窟和寺院之中,沒有環境藝術的本質概念。而現代壁畫作為公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物質環境滿足了人類生存和行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時,給環境注入人類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綜合性藝術。公共性是現代壁畫的顯著特徵,這就決定了現代壁畫在現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環境藝術的本質,也就決定了現代壁畫在與環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於古代壁畫的審美特徵。
避開中國古代壁畫在技法上的運用而外,從人的角度出發,它的審美價值和功能是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它的美在於對宗教的信仰的發現。像中國古代墓室壁畫,在當時是沒有人能夠看見的,它成為歌頌古人相信人死後靈魂還能永生。從西漢晚期到東漢時期,一些地方豪強和權貴之家厚葬成風。按照死者生前的生活居住條件,為其營造豪華的墓室。除了隨葬象徵性侍衛、仆從、侍女的俑和各種珍貴物品、生活用品外,還在墓室內繪制壁畫。壁畫成了「權貴們」身份特有的標志。直到近代考古的進步,才慢慢的揭開它的面紗,展示在眾人的面前。相對開放點的是敦煌壁畫和中國古代寺觀壁畫。賦予宗教的意義,再看它的審美價值
似乎有點單調。而現代壁畫在服務於宗教的同時,更主要的是面向大眾,它的公共性更強一點。在紀念性、裝飾性、宗教性等壁畫的特徵,現代壁畫的審美價值更多的是迎合大眾的需求。這是中國古代壁畫所缺少的。
自20世紀中葉,歐美等國一些建築師和藝術家提出「環境藝術」概念以來,人和空間的關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對待與環境相關的建築、雕塑、壁畫等藝術時,壁畫家不再孤立地把壁畫作品作為目標,而是從文化和審美的視角來關注人們的生存空間,將環境與藝術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綜合性的設計。而這也是古代壁畫不足的地方。作為公共藝術的壁畫,從設計開始就與環境產生了密切的聯系,它必須通過建築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也只有與建築物及其環境在空間比例尺度上的和諧才能產生美感,這就提出了壁畫設計在尺度把握上與建築空間的關系的問題。
現代壁畫藝術形式的創造不同於繪畫中的其它表現形式可以自由表述,壁畫是在限定中尋求形式的創造,是與特定空間環境的統一協調來整體思考的。
當今社會材料的多元化與多樣性是現代壁畫藝術的一個顯著特性,現代壁畫藝術向著多種材料與多種工藝手法發展,這種趨勢伴隨著建築的發展愈來愈明顯。材料的品種與工藝手法的擴展,進一步豐富了建築與壁畫的有機結合,從而也不斷強化了人們認識現代壁畫的藝術特性與審美方式。材料天然存在的魅力與壁畫家藝術創造的結合,傳遞著藝術家的意志與觀念,產生了視覺和心理功能的變化和美學上的效果,材料不僅是壁畫藝術表現的媒介,而且材料工藝的美感也大大豐富了建築的整體造型語言。因而,對材料自然形態美的認識,對材質審美價值的發掘以及與建築空間環境的結合,共同構成了現代壁畫的材料觀念。
現代建築在功能及風格樣式上與傳統建築大相徑庭,這就要求壁畫的形式應與建築風格協調一致,從建築的功能性、空間環境的特性、工藝與材料的運用三個方面整體思考壁畫形式的創建問題。
像明清壁畫墓考古發現的數量較少,壁畫的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段雖然在前代的基礎上有所繼承,社會生活和時代風尚在壁畫中也得到相應地反映,但畫手主要是地方民間工匠,壁畫圖像和表現手法偏離時代藝術的主流,題材內容的民俗化和藝術表現的民間化傾向明顯。它將中國古代壁畫墓的演變線索引向了民間形態,「藝術在民間」則作了墓室壁畫的謝幕辭。
現代壁畫,特別是外國現代壁畫(美國現代壁畫),在當今發展中獨樹一幟,中國現代壁畫的發展,首先是對中國古代壁畫藝術的繼承與創新,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的發展,需要不斷的更迭選擇與藝術形態的完善和發展。在藝術表現、製作方法以及繼承傳統、借鑒外國創新和發展的經驗。將傳統與現代工藝、科技結合,傳承和發展中國古代壁畫藝術,是現代壁畫藝術的時代特徵。
公共性是現代壁畫的顯著特徵,這就決定了現代壁畫在現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環境藝術的本質,也就決定了現代壁畫在與環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於古代壁畫的審美特徵。
中國古代壁畫的交流性不強,這也就決定了人們對它審美價值的全面認識不足,而現代壁畫具有古代壁畫沒有的特徵——公共性。這一特殊的特徵從而也決定了現代壁畫既要滿足少數人的審美價值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迎合大眾的口味。一幅好的壁畫完成,它最終的效果,現在往往不是壁畫家一個人說了算,環境、空間、材料、審美等這些元素都制約著它最終的效果。同時,這些古代壁畫沒有的元素,也為今天的壁畫創作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舞台。

『叄』 西安現在幾條地鐵

軌道交通線網遠期規劃由6條線組成,總長251.8公里。

(1) 一號線:(後圍寨~紡織城)

該線路位置為西安市東西向主客流走廊。線路起迄點後圍寨、紡織城是西安市對外交通樞紐。該線路穿越西安城區的東西,通過市區最繁華的地區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同時,線路連接主城東西軸和上城西客運站、西安客運站、康復路批發市場、長樂路客支站、半坡客運站等大型客流集散點和長途客運樞紐。一號線向西延伸至咸陽市人民廣場,為西咸一體化創造有利條件;向東延伸至臨潼旅遊渡假區,可大大促進西安市旅遊事業的發展及沿線土地開發利用,進一步加強西安作為國際級旅遊城市的地位。該線為軌道交通線網中的骨幹線。

(2) 二號線:(鐵路北客站~韋曲)

該線路位置為西安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線路將鄭州至西安高速鐵路北客站、張家堡廣場、城市中心北大街及鍾樓、南郊省體育場、小寨商業文化中心、西安國際展覽中心、長安區等大型客流集散點串聯起來,沿途分布有張家堡客運站、城北客運站、明德門客運站等長途客運樞紐。二號線與一號線構成軌道交通線網中的十字骨架,是線網中的骨幹線。

(3) 三號線:(新築~側坡村)

該線路為東北、西南走向。線路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東二環敷設,毗鄰西安滻灞新區、興慶公園,經國家級歷史文物景點大雁塔、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小寨商業文化中心、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安科技產業園等客流及人口密集區,促進城市發展空間向東北、西南方向拓展。

(4) 四號線:(草灘農場~韋曲科技產業園)

線路連接草灘現代農業開發區、張家堡廣場、曲江旅遊度假區、韋曲科技產業園,途經既有西安火車站、明城牆內五路口及大差市、歷史文物景點大雁塔等客流密集區。四號線對於城市南北向客流轉換起到了輔助和補充作用。

(5) 五號線:(紡織城火車站~六村堡(紀陽))

五號線東端的紡織城火車站為既有西康鐵路客運站,是西安鐵路樞紐的輔助客站。連接六村堡工業園區、紀陽組團,途經曲江旅遊度假區、西安國際展覽中心及三橋交通樞紐等大的客流集散點,將輔助一號線分流城區內東西向客流。

(6) 六號線:(紡織城~長安科技產業園)

線路連接東郊紡織城、明城牆內東、西大街及鍾樓、南郊大學城、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長安科技產業園等工商業聚集區和人口密集區。可輔助一號線對主城區客流起到較大的分流作用,緩解主城核心區的交通壓力,同時可帶動東郊紡織城社會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調整、南郊大學城土地綜合開發利用,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肆』 名勝古跡、遺跡的資料。最好是PPT,發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1.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在秦始皇從葬坑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秦始皇兵馬俑位於陵園夕陽東門外3公里處。秦始皇兵馬俑造型逼真,無一雷同。秦始皇兵馬俑的車兵、步乓、騎兵列成各種陣勢,嚴陣以待,遇敵出擊,儼然一支整齊威嚴、浩浩盪盪的秦朝軍隊,保衛著秦始皇地下王國的安全.整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秦始皇兵馬俑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2.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臨潼縣城東約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陵(含兵馬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陵墓規模宏大,修建時間長達37年之久,分為內外兩城,內城方形,外城長方形。陵園南部是墓葬區,今墓冢為四方錐形,底部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高55米。墓內機關重重,有眾多的珍品陪葬。雖然始皇陵的價值極高,但由於各種原因,迄今為止尚不能挖掘,所以現在這里只能看到一座巨大的土堆,沒有太大的觀賞性。
3.華清池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華清池位於西安城東,驪山北麓,華清池距歷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華清池就是游覽沐浴勝地,華清池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務院公布華清宮遺址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清池緊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溫泉, 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歷代天子.華清宮是唐代唐玄宗天寶六載(公元 747)修建,華清池是唐玄宗和楊貴妃遊玩、沐浴的場所。華清池驪山溫泉,水溫常年保持在43度,華清池被稱為「與日月同流,不盈不虛」是游覽和沐浴勝地。
4.驪山
驪山位於西安臨潼縣城南,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最高峰九龍頂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長青鬱郁蔥蔥,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故名「驪山」。驪山又名「綉嶺」。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
5.陝西歷史博物館
位於西安市小寨東路與翠華路的交叉路口西北側,佔地約7萬平方米,是國家級歷史博物館,也是我國最大型、最現代化的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是一組仿唐建築,內部分為三個陳列廳,所展出的3000多件文物,都是從陝西省出土的幾十萬件文物中精選而出,大多為稀世珍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6.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南郊大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相傳是唐僧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於後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台基上。塔七層,底層邊長25米由地
7.小雁塔
小雁塔位於距西安城1公里處的薦福寺內。薦福寺創建於公元684年,是在唐高宗死後百日,為其獻福而建的,所以最初起叫獻福寺。公元698年改名薦福寺。大.小雁塔是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志。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因規模小於大雁塔,故稱小雁塔。這一「小」字小出了精緻和典雅,但也小出了小氣,在聲名和氣勢上與大雁塔簡直是天壤之別。
8.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坐落於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學街(因清代的長安學、府學、咸寧學均設在這里而得此名)。它於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為保存《開成石經》而建立。九百多年來,經歷代徵集,擴大收藏,精心保護,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現有六個碑廊、七座碑室、八個碑亭,陳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薈萃的展室里,展示了聖儒、哲人的浩瀚石經;秦漢文人的古樸遺風;魏晉北朝墓誌的英華;大唐名家的絕代書法以及宋元名士的瀟灑筆墨。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書畫同輝的筆墨跡以及詩畫雙絕的王維的竹影清風更為碑林增輝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獨有的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物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鍾樓
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建築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築之一。它以其金碧輝煌的雄姿踞於西安城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古城西安的標志建築,被譽為「古城明珠」。
10.鼓樓
西安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鍾樓相望。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1740)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
11.半坡博物館
西安半坡遺址即半坡遺址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郊約六公里的半坡村,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距今有6000年的歷史。屬於仰韶文化。這類遺址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12.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年間(1370棗1378)年,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為基礎擴展形成,周長13912米。牆體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厚度大於高度,建築穩重堅固。自1983年開始的環城建設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牆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環繞,風格古樸、粗獷,有野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環城公園。以城牆為主體,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女兒牆垛口、城門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禦體系,為遊客直觀了解古代戰爭提供了珍貴的人文景觀.
13.清真大寺
大清真寺位於西安鼓樓西北的化覺巷內,又稱化覺巷清真大寺,它與西安大學習巷清真並 稱為中國西安最古老的兩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學習巷寺以東,故又叫東大寺。大清真寺位於西安市鼓樓西北隅,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中國殿式古建築群,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該寺院始建於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的維修保護,成為目前的格局。該寺屬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又晉升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5月榮獲西安市旅遊十大景觀之一。.
14.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西安市曲江新區的大唐芙蓉園佔地1000畝,其中水面300畝,總投資13億元,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包括紫雲樓、仕女館、御宴宮、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杏園、陸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飲等眾多景點。.
15.青龍寺
青龍寺是唐代著名的佛寺之一,在9世紀出達到鼎盛,它是日本佛真言宗的祖庭,是日本人心中的聖寺。1986年,青龍寺從日本引進千餘株櫻花樹,植於寺院,每年五、六月間,櫻花盛開,春色滿圓,奼紫嫣紅,風光異常。至今,青龍寺也以它傳奇的歷史角色和美麗的靜謐風景吸引這眾多的中外遊客。 青龍寺位於西安是鐵爐廟村,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象徵。 它的建築風格非常的日式,從古到今很有文人墨客到此游覽,並留下了很多很好的文章和詩詞。 每年一到3、4月份,寺院內的幾株櫻花樹落英繽紛、如雪如霜、非常的漂亮。這也是青龍寺每年的幾個勝景之一!
16.興教寺
興教寺位於西安城南約20公里處,長安區杜曲鎮少陵原畔,長安區杜曲鎮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圓寂後葬於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為樊川風棲塬並修建了五層靈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肅宗題:「興教」二字,從此取名興教寺。
17.水陸庵
水陸庵地處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順山下,原名水陸殿,為六朝古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第二敦煌」。是國內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壁塑群把繪畫、圓雕、浮雕、樓刻藝術手段容為一體,在牆、梁、柱上鑲滿了三千七百多尊人物及自然界萬物的塑像。件件栩栩如生,個個活靈活現,在方寸之地上映出氣象萬千的意識效果。在人物雕塑上匠心獨具,尤為突出,立足故事情節,追求場面動感,抓住表情、眼神、動態等環節的變化,以寫意而達意境,以塑體而托思,以人物粗礦、文靜性格、喜怒哀樂的表情躍染壁上。
18.八仙庵
道教勝地八仙庵,位於西安市東關長樂坊內,為西安最大的道教廟宇,也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道教建築。相傳修建於宋代,隨後歷代均有修葺。現存主建築均為清代所建,因庵中供奉以傳說中的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的塑像為主,故名「八仙庵」。
19.曲江寒窯
曲江寒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南郊,大雁塔東側、雁引路以南、曲江池東南方向的一條溝里。進入寒窯,可欣賞雕繪精美的山門坊,一覽王寶釧當年綉球擇婿的飄綵樓,可觀畫室、寒窯故事蠟像館。
20.樓觀台
陝西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距古城西安70公里,107國道橫穿而過,與隴海鐵路、西寶高速公路、108國道相接。位於西安市周至縣城東南15公里的終南山北麓。樓觀台得名於西周,古代聖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並在高崗築台授經,故此地是全國的道教聖所,並受道教信徒的仰慕膜拜,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勝地,被譽為中華文化之魂所在地,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21.草堂寺
中國佛教寺院。在陝西戶縣東南15千米,面對終南山。龜茲僧人、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為後秦姚興迎至長安後不久,即安住此寺譯經。因其以草苫為寺中一堂屋頂,故名。北周時毀,唐宋以後多次重建。今有大殿三間及鳩摩羅什舍利塔等。距西安約50公里的草堂寺位於陝西省戶縣圭峰山北麓,東臨灃水,南對終南山圭峰、觀音、紫閣、大頂諸峰,景色秀麗,是國務院確立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22.翠華山
翠華山在終南山太乙鎮,去了終南山就一定要去一下翠華山。據說大約在周幽王時期,關中發生大地震到這里。地質構造比較脆弱的翠華山一帶發生強烈山崩,甘湫池和翠華峰是山崩破壞最嚴重的地段大量的崩積物堆滿山谷,截水成湖,形成秦嶺北坡罕見的兩個堰塞湖,即水湫池和甘湫池。水湫池的面積約20公頃,因為它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也叫翠華山天池。崩積體的上部有天然冰洞和風洞各一個冰洞內外的溫差可達23℃終年結冰不化。
23.高家大院
高家民俗大院位於北院門144號,總居住面積2310平方米,是磚木結構的四合院,西安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大院明朝末年崇禎時期開始興建,到清朝乾隆時期基本初具規模。大院主體完工在乾隆時期,到道光年間整個院子完成。最後一次大修在同治十年,最近一次恢復是在六十年代進行。

『伍』 西安哪個博物館最值得去

首選當然是陝西省博物館了,其次小雁塔的西安博物院也不錯,喜歡書法的可以去碑林博物館看看。

『陸』 西安市區及周邊有哪些旅遊景點值得一去

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西安的歷史悠久,文化的積淀非常厚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的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羅馬、開羅、雅典)之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著名的世界歷史名城。西安周圍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圍繞 。 西安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起點。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正式開辟了以長安為起點,聯結歐亞大陸的通道「絲綢之路」。從此,中國的使臣、商賈和中亞、西亞、南亞各國的使節客商往來絡繹不絕,中外商業貿易迅速發展,文化交流日趨活躍,友好往來不斷加深。 「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跡遺存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稱。全省境內有重點文 陝西歷史博物館、大雁塔、鍾鼓樓遙望物保護單位 554 處,其中陝西省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9 處,陵墓 8822 處,古遺址 5700 余處,文物點 21100餘個。秦始皇兵馬俑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遺跡,西安古城牆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城牆遺址。近年,漢陽陵的開發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轟動,其出土的裸體彩俑被譽為「東方維納斯」。市內有 6000 多年歷史的半坡遺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塊、被譽為石質歷史書庫的碑林博物館;文物儲藏量全國之最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譯經之地大雁塔;西北歷史最長的清真寺化覺巷大清真寺,以及西安周邊的華夏始祖軒轅黃帝之陵黃帝陵;漢武帝劉徹之墓漢茂陵;唐女皇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釋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處法門寺,唐大明宮遺址等馳名中外的景點。自然景觀峭拔險峻,獨具特色,境內及附近有西嶽華山、終南山、太白山、王順山、驪山、樓觀台、輞川溶洞等風景名勝區,更有周邊的森林公園十餘個。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輝映,構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韻風姿。 近年來,西安旅遊業發展迅猛,旅遊設施不斷完善,旅遊業已成為西安市真正的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西安市還首批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關中八景在西安碑林,有一塊清代碑石紀錄了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八處著名的風景名勝,它們被稱為關中八景,又稱長安八景。這八景分別是: 華岳仙掌、驪山晚照。 灞柳飛雪、曲江流飲。 雁塔晨鍾、咸陽古渡。 草堂煙霧、太白積雪。 西安主要人文旅遊景點: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城牆、鍾樓、鼓樓、華清池、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大唐芙蓉園、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阿房宮遺址、樂游原、唐長安城牆遺址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漢陽陵博物苑、大唐西市、書院門、驪山、西安事變舊址、青龍寺、西安半坡遺址、八仙庵、鴻門宴遺址、大慈恩寺、秦始皇軍事直道、西周灃西車馬坑、蔡文姬墓、周至老縣城自然保護區、老牛坡遺址、櫟陽城遺址、清真大寺、仙游寺、楊虎城陵園、東渭橋遺址、秦二世胡亥墓、嘉午台、高家大院、湘子廟、財神劉海故里、鍾馗故里遺址…… 西安主要現代休閑景點、購物點、小吃街:大雁塔北廣場、大唐不夜城、滻灞生態區 / 小寨、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騾馬市步行街、康復路、金花 / 粉巷、德福巷、回民街…… 樓觀台樓觀台,號稱"天下第一福地",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勝跡,道教的發源地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東南15公里的終南山北麓,風景幽美,依山帶水,茂林修竹,綠蔭蔽天,古籍贊美它:"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峰聳翠,以樓觀為最名。" 樓觀台既有周秦遺跡、漢唐古跡,又有山青水綠的自然風光:古跡主要有老子說經台、尹喜觀星樓、秦始皇清廟、漢武帝望仙宮、大秦寺塔以及煉丹爐、呂祖洞、上善池等60餘處;自然風光以森林見長,這里山嶺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於一體,是人們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綜合介紹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坐落在距西安37公里的臨潼區城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勢宏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始皇兵馬俑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極具影響力。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上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俑陣經發掘對外開放後便轟動世界。1978年,前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後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從此秦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發掘情況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現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並相繼進行發掘和建館保護。三個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餘件。三個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 一號坑 一號坑最大,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6000餘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坑東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在11個過洞里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後衛部隊。 西安兵馬俑二號坑 二號兵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東,由騎兵、步兵、弩兵和戰車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大致可分為弩兵俑方陣,駟馬戰車方陣,車步、騎兵俑混合長方陣,騎兵俑方陣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共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0多輛,並有大量金屬兵器。 三號坑 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約520平方米,它與一、二號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似為統師三軍的指揮部,出土68個陶俑和4 馬1 車。 大唐不夜城 西安曲江新區建設的大唐不夜城 大唐不夜城,被打造為重現大唐盛世風採的文化商業步行街區。貞觀文化廣場是其核心部分,由西安大劇院、西安音樂廳、曲江美術館和曲江太平洋影城四組文化藝術性建築組成。該廣場採取立體式設計,以地面層的四個下沉式廣場把地面和地下的活動場所有機聯系起來。貞觀文化廣場在總體設計中,四個主體建築以正對大雁塔的南北軸線為空間對稱關系,主體空間高度接近的電影院與美術展館布置在用地的北部,兩者的大屋頂均設計為重檐歇山;而音樂廳和大劇院布置在用地的南部,兩者的大屋頂均設計為重檐廡殿。2008年12月初,世界500強企業、國際投資大鱷美國華平投資集團成功進駐大唐不夜城,建設西安新樂匯;2009年初,西安新樂匯成功招商,4月,大唐不夜城點亮工程啟動,5月,景觀大道開始改造建設…… 大唐不夜城的中軸景觀大道是一條1500米橫貫南北的中央雕塑景觀步行街,其上分布著盛世帝王、歷史人物、英雄故事、經典藝術作品等九組主題群雕,立體展現大唐帝國在宗教、文學、藝術、科技等領域的至尊地位並彰顯大國氣象。貞觀紀念碑是不夜城的地標性雕塑,由李世民騎馬像組成及周圍的附屬雕塑組成:中間,李世民威武端跨高頭大馬之上手,抖韁繩欲勒馬前行,意氣風發;四周,號手、旗手各半的24人儀仗隊、鼓手2人及文臣武將各3人緊密相隨。碑體正面雕刻「貞觀之治」四字,背面為貞觀政要名錄數百字。據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研究所副所長、教授段海康介紹,該紀念碑是他和他的創作團隊將大唐時期的雕塑元素和西方紀念碑式雕塑創作手法相結合精心創作的,以反映大唐帝國的繁榮盛況和李世民的文治武功。碑體由暖黃色花崗岩雕琢而成,而李世民及其坐騎由青銅鑄成。主雕塑南北長36米,南北寬18米,總高17.95米,總重量約8到10噸。亞洲最大的景觀大道改造完成,以李世民、李隆基、武則天、玄奘等一代帝王、歷史人物、英雄故事為主題的大唐群英譜雕塑以九組雕塑群與現代化的水景系統、燈光系統、立體交通系統完美結合,多維再現盛唐風范。隨著西安音樂廳、曲江美術館、曲江電影城三大文化場館的盛大開放,亞洲最炫美的大唐雕塑景觀步行街的亮相,西安新樂匯等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全面開業。 興慶宮公園 位於西安城牆外東南角,因在唐代皇宮興慶宮遺址上修建而得名。 該公園是我國最古老的歷史文化遺址公園,與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學毗鄰。由古代皇家園林改建而成,裡面環境優美,2008年免費對外開放。 曲江池遺址公園 曲江池一角 華清池長恨歌掠影</B>2008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的免費大型娛樂休閑場所,位於大唐芙蓉園西南側。北接大唐芙蓉園,南至秦二世陵遺址,佔地面積1500畝。 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位於大雁塔北廣場東南側,在古代唐慈恩寺遺址基礎上改建而成(注意與大慈恩寺區分)。 大雁塔北廣場 位於西安市南郊的大雁塔北廣場,內有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每晚都會向觀眾呈現非常壯觀的噴泉盛會。 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西安市曲江新區的大唐芙蓉園佔地1000畝,其中水面300畝,總投資13億元,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園內唐式古建築在建築規模上全國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集中了唐時期的所有建築形式。擁有全球最大戶外香化工程;是全國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築群,集中國園林及建築藝術之大成。早在歷史上,芙蓉園就是久負盛名的皇家御苑。 大唐芙蓉園被譽為「中華歷史之園、精神之園、自然之園、人文之園、藝術之園」以「走進歷史、感受人文、體驗生活」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 位於紫雲樓觀瀾台前的湖面,是大唐芙蓉園集水幕電影、音樂噴泉、激光火焰水雷水霧為一體的世界級大型現代化水體景觀。全球最大的——水幕電影,寬120米高20米的水幕,以激光輔助,突出水幕上水的流動質感,利用激光表演組成了音樂、噴泉、激光三者相結合的水上效果,火焰、水雷、水霧各種變化無窮的感官刺激性效果設計,使遊人們從視覺、聽覺、觸覺上感受到這一集聲光電水火為一體的絕無僅有的、超震撼的水秀表演。 環城公園 環城公園以古城牆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環繞,風格古樸、粗獷,有野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 革命公園 1927年2月,為紀念西安的死難軍民,馮玉祥率眾公祭,建「革命公園」,負上築冢,建立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憑吊紀念。 蓮湖公園 位於西安市蓮湖路南,坐落在唐代宮城承天門遺址上。明代秦王朱樉(朱元璋次子)取其高低不平地勢,引注通濟渠水,在此建王府花園。1916年辟為蓮湖公園。 西安主要現代休閑景點: 雁塔北廣場、大唐不夜城、滻灞生態區、未央湖游樂園、含元殿游樂園、阿房宮游樂園、文景公園、曲江生態園 購物:品牌商場:世紀金花、中大國際、巴黎春天、長安國際(長安美美)、民生、百盛、騾馬市、開元、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 批發市場:小寨、康復路、輕工 。購物超市:沃爾瑪、麥德龍、好又多、人人樂、華潤萬家、家樂福、卜蜂蓮花(原易初蓮花)、TESCO樂購、大潤發、民生家樂(晶眾家樂)、新一佳 。 小吃、酒吧: 春發生葫蘆頭、同盛祥泡饃、老孫泡饃、粉巷、回民街(小吃街)、德福巷(酒吧街)…… 西安旅遊注意事項 1、西安屬於季風性氣候,冬季較為乾燥,注意每天補充適量水分。 2、由於南北方氣候及飲食習慣差異較大,請攜帶一些預防感冒及止腹瀉葯物備用。 3、華山山體為花崗岩,道路大多為石階路,游覽登山時,請穿著平底鞋(旅遊鞋,登山鞋,球鞋均可)。 4、華山自古以險峻著稱,道路狹窄,如遇雨季最好攜帶雨衣(景區有一次性雨衣出售1-2元/件),便於行走。 5、西安為國際性旅遊城市,人流量較大,成分較復雜,夜晚出行最好三五人結伴。 6、西安的回民風味小吃街為回民聚集地,信仰伊斯蘭教,清真飲食(不吃大肉),請尊重民族信仰。 7、延安、榆林是革命老區,近些年來發展很快,城市建設有很大的提高,食品獨具風味,可以品嘗各種陝北的特色小吃,如清澗煎餅、鎮川碗托等。 8、延安(壺口)距離西安往返全程1100公里,乘車時間較長,請客人自備防止暈車的葯物。 9、九、十月份西安、延安地區早晚溫差較大,平均溫度18-26度,早晚溫差較大,中午穿短袖體恤,請攜帶一件長袖外套。十一月份、十二月份平均氣溫1-12度,天氣乾燥。 最佳旅遊時間 西安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然春季氣候多變,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雨水較多,冬季則顯乾冷缺少雨雪。全年平均氣溫13度。4月到5月,9月到10月這兩段時間是來西安旅遊的最佳時段。選擇春夏相交、夏秋相交的好處就在於氣溫適中,陽光明媚,可以更舒心地領略無限美景。

『柒』 為什麼傳統文化新生,需要新媒體的加持

在國內最受年輕人歡迎的APP抖音上,近期最受95後們歡迎的一組短視頻,不是人們慣認的漂亮的小姐姐,或誘人美食,酷炫的舞蹈,而是一組各大博物館官方賬號在抖音上發布的短視頻,當文物結合了最潮流的舞蹈和音樂元素,爆發出前所未有的魅力,瞬間成為抖音上最受歡迎的視頻。創意視頻《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累計播放量突破1.18億,點贊量達650萬,分享數超過17萬。

這還只是傳統文化與新媒體碰撞的冰山一角。在當下,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文化的復興已經成為了必然的趨勢。而互聯網的加持,以博物館,手工藝人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讓歷史或傳統文化迸發出新的生命和色彩。

1、傳統文化復興需要新媒體加持

據媒體報道,僅僅在2017年,國內博物館的老大——故宮開發的文創產品,就通過新媒體和互聯網平台的傳播,在電商等方面取得了超過10億元營收。當前沿的互聯網遇到古老的博物館,發生的劇烈化學反應讓很多人吃驚和意外,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傳統文化成為了潮流。這還只是國內諸多博物館其中的一個案例,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和傳統文化機構紛紛觸網,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隨著《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傳統文化類節目一個接一個的爆紅。熱門的文化事件背後,一個事實正在被人們接受:傳統文化復興的大潮來了。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新媒體的加持,為傳統文化帶來新的引爆點。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僅僅是傳統文化電商一項的交易將達到116.8億元的規模。那些曾經淡出我們生活的傳統文化,逐漸開始復興。包括內容、IP、電商等產業,傳統文化復興背後,迎來的將是千億級別的市場。

傳統文化的載體是物件,傳承文化和製作物件的還是人,而傳播物和人等傳統文化的,最好的載體就是新媒體。只有真正解決了傳播的問題,才能讓受眾更多了解傳統文化,文化傳承才能得以延續。

互聯網新媒體,與傳統文化的碰撞,想像空間非常巨大,新媒體可以為傳統文化提供品牌傳播、用戶教育、用戶沉澱交易等一系列的問題。由於傳統文化和物件的特殊性,比如銅器,玉器等,一些特定的材質和的使用場景,導致了很多消費者和用戶對此的理解有限,無形中為傳統文化的傳播,為匠人的相關物品的商業化和交易,設置了門檻。此外,由於匠人們普遍缺乏互聯網傳播的能力,在聚焦傳統文化和物件傳承和生產的同時,很難兼顧。

互聯網公司與類似東家這樣的傳統文化平台的深度合作,既解決了傳播傳統文化難的問題,又能通過新媒體發掘和維系更多的文化的消費者,進行有效的用戶教育。同時,能幫助匠人們進行商業變現,讓匠人有物質基礎和動力,讓傳統手藝能得到更好地傳承,從而實現匠人、消費者、文化、商業變現、傳承的良性循環。

2、為什麼頭條與微博會選擇東家?

維系產業的人,如果想要整合商業資源,系統性發展整個產業鏈,最後還是要依靠優秀的商業平台。國內知名的傳統文化平台東家APP,通過深入各地,走訪、訪談了3萬余名匠人,其中6000人已入駐東家平台。在東家的幫助下,匠人每年賣出的手工作品超過100萬件。更重要的是,每天有超過200萬用戶正在通過東家平台和與東家相關的新媒體的傳播,接觸和了解各種中國傳統手工藝。由於對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的准確卡位,東家已經連續獲得了包括復星,SIG等頭部投資機構的融資。

在剛剛結束的的中國匠人大會上,東家推出了匠星計劃,經過整體的規劃,推出一千名超過百萬收入的匠人,一千名有萬名粉絲的匠人,集合一萬個博物館典藏的IP來跟匠人合作。通過東家與頭條等各大平台的合作,提供深度的內容支持和連接。

國內影響最大的資訊平台之一——今日頭條,與東家APP、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達成了戰略合作,聯手深度發掘優質的傳統文化。具體包括邀請匠人入駐頭條號,今日頭條提供海量曝光資源支持;此外,今日頭條將聯合東家拍攝傳統文化系列大型短紀錄片,廣泛傳播包括匠人精神在內的優質傳統文化,幫助相關品牌提升影響力;組織大師級匠人進行線下演講,近距離感受匠人文化。最熱門的的抖音APP也將與東家展開合作,邀請垂直領域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者入駐,助力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微博宣布與東家開啟全面戰略合作,包括MCN機構入駐與扶持、東家旗下匠人入駐微博、優質內容推廣和資源支持方面深度合作等。同時雙方還將聯合打造優質短視頻IP,以紀錄片的形式對傳統文化進行推廣,幫助傳統手藝人提升個人品牌影響力,推廣產品,以達到全面復興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

這不是東家第一次引導傳統文化與互聯網平台的融合了。今年五月,東家跟共青團中央在西安舉辦了中國華服日活動,相關話題僅在微博就有1.8億的閱讀量,直播觀看1800多萬,相關的H5有1200多萬人次點擊,一時成為微博等各大排行榜熱點。

根據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的提供的信息,過去1年裡,今日頭條上專注傳播與傳統文化相關內容的頭條號超過一萬個,總共生產出了130萬篇優質內容,整個領域的閱讀量和觀看量達到150億余次。未來,今日頭條將不斷加大流量傾斜和各類資源投入,助力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剛剛推出的「國風計劃」,就從多個方面扶持優秀傳統文化,而匠人文化正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傳統文化不再意味著老氣或過時,而是文化自信和自我價值的肯定。回顧周邊日本、韓國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史,可以看到一個共同規律:經濟崛起之後,文化自信是必然的訴求,也是剛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日常生活和消費中,開始嘗試和加入更多的中國元素,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元素也越來越受關注。這已經是不可阻擋的時代大勢。

不管是匠人、消費者,還是包括東家在內的平台,都參與到了傳統文化復興的大潮中。傳統文化的載體和形式是物件,但傳承文化和製作物件的還是人,准確地說,是對傳統文化熱愛的創業者,匠人和消費者。有了這些人,文化才有了靈魂,真正優質內容也才有了來源和傳承,文化才能更好延續。而東家這樣的體量和匠人規模,在國內無出其右。這批匠人也將成為傳統文化與新媒體結合的承載者。

3、內容和文化成為行業的護城河

任何一個行業,從萌芽到興起,要繁盛必須依靠文化,而內容是承載和傳播文化最好的形式,不管是傳統文化,還是新興產業,誰把握住了製造內容和文化的能力,誰就能成為行業的引領者和贏家。

傳承這樣一個詞,其實是在提醒我們,對於傳統文化,不僅僅是簡單的傳遞,更多是在當前的環境下,在繼承、延續、保護原有的精華的同時,承上啟下,通過新渠道,新玩法,新參與者,不斷地進行創新和創造,使得我們的傳統文化成為一個為大眾所接受的通用文化,成為我們血液中的一部分。

「買賣是最好的保護,使用是最好的傳承,分享是最好的傳播」,傳播最好的載體就是網路和新媒體。通過互聯網和新媒體讓更多人,了解那些凝聚著我們獨有文化的物件,了解匠人,了解傳統文化,文化的傳承才能成為全民意識,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陽春白雪,高山流水,束之高閣。在生活中能夠隨時隨地體驗和感知到傳統文化元素的存在,同時結合時代的變化和用戶的喜好,適當創新創造,更適應年輕消費者的需求。

越來越多類似東家這樣的互聯網創業平台,在傳統文化的整合、現代化和商業化的進程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次匠人大會上,東家、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西安市文物局、有朋文博、與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關中民俗博物院等30多家博物館、博物院代表,共同啟動了文化創作的戰略合作。

「今天講到匠人的時候,我們指既能傳承、又能創新,既能回到古老的時代,又能安居現代,既能傳達傳統的神韻,又能吸納時尚的氣息的這樣一群獨具匠心的精英。」在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時代下,這也許是對傳統文化和匠人最好的詮釋。

『捌』 去西安旅遊,請當地朋友解答一下我的問題

最好復全都自己走,不要找什麼制導游啊火車上的介紹之類的。景點及火車站附近堅決不買任何東西,堅決不能跟人起沖突。這是大前提
下火車在火車站游5直接到兵馬俑,沒啥玩的就坐車回來火車站下。看地圖到五路口或者多走兩步到民樂園,一堆一堆的賓館。除了大酒店一般都在150以內,可以先看房。
玩的話:
北郊大明宮/
西郊絲綢之路起點,豐慶公園/
南郊大小雁塔,歷史博物館,大唐芙蓉園/
東郊興慶公園,櫻花開的話可以去青龍寺看櫻花,半坡博物館/
市內鍾樓,鼓樓夜市,明城牆等等。
以上可以說基本不花什麼錢。
行的話:
打車有點難打,公交很多。上面的說的住的地方公交車很多。鍾樓正北到正南沿線有地鐵。
吃的話:
鼓樓夜市--臘牛羊肉(好吃,有點貴),各種清真糕點;
東新街夜市--各種炒菜,炒水產,烤肉,涮牛肚豆腐皮,燒雞,蒸碗,冒菜等等,見啥吃啥,我們都在那吃。
泡饃,各種麵食及小吃的話在街上轉轉,有干凈點人多的就進去吃,都差不多。只要不大門頭都是老百姓經常去的!
遠的地方就別去了,你們帶的錢不夠,臨走前兩天去趟華山就行。
學生么,出來玩完全利用手機的搜索和定位功能。
切忌,不要跟人發生沖突。很多人脾氣不好,哈哈哈!還有就是,注意小偷!注意小偷!

『玖』 劉鴻典的簡介

劉鴻典(1904~1995),字烈武,1904年生於遼寧省寬甸縣。1932年畢業於東北大學建築系,獲學士學位。後在上海市中心建設委員會建築師辦事處任技術員,在此期間曾獲實業部頒發的建築師證書。1936~1939年在上海交通銀行任建築師。1939~1941年在上海浙江興業銀行總行任建築師。1941年在上海創辦宗美建築專科學校,兼營建築師業務。1947~1949年成立鼎川營造工程司,執行建築師業務。新中國成立後任東北工學院建築系二級教授,兼教研室和建校設計室主任。1956年任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系首任系主任。歷任中國建築學會第一、二、五屆理事會理事,建工部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國家建委科學研究審查委員會委員,是國家有特殊貢獻專家津貼獲得者,他還參加了《中國大網路全書·建築·園林·城市規劃進、《美術辭林》、《陝西省地方誌》等大型辭書的編撰工作。
他的主要建築作品有上海市中心游泳池、上海市中心圖書館、福州交通銀行、南通交通銀行、杭州交通銀行、上海南京西路美琪大廈。上海虹口中國醫院、上海淮海中路上方花園風格各異的獨立別墅群。東北工學院校園總平面設計、東北工學院冶金館、長春分院教學樓。沈陽工學院采礦館、淮南礦區火力發電廠等。
他還主持了華山風景區及多個城市規劃的評議會。參加了兵馬涌二、三號坑、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臨潼貴妃池重建,廣州市游樂園。西安火車站、西安市南大街拓寬工程等多項設計方案的評議。
劉鴻典先生於1995年在西安病逝。 劉鴻典教授1928-1932年師承梁思成、童寯、陳植等大家、是我國「建築四傑」的直系傳人。「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後,東大遷往關內建築系停辦了。東大建築系雖然成立了僅三年,但它卻培養了一批像劉致平、劉鴻典、張鎛、趙正之等學有成就的建築學者和大師」。梁思成師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費城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學),在創辦東大建築系時,自然是以賓大的教學體系為藍本。但是,他並不是把國外所學全盤照搬,而是結合實際突破一些框框,在建築設計課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們去創作新建築,並鼓勵學生到自己民族文化遺產中去汲取營養。他除教設計主課外,還講授《建築史》和《中國雕塑史》等課程。「至今劉致平(劉鴻典同班)對梁、林兩師鼓勵他們創新及每日輔導學生至深夜才回去休息的情景,記憶猶新」。 「1930年童寯從美國學成回國,應東大工學院院長孫國鋒聘請,任建築系教授。梁、林二位於1931年6月去北平中國營造學社任職後,建築系主任一職即由童老繼任。」童寯對建築教育的一片痴情和一心為公、心系東大的高尚品質,至今回憶更為感動。「九一八」事變後,他全家匆匆離開沈陽,可想必須攜帶的東西一定不少,旅途相當艱難,他寧肯自己少帶東西,也要隨身攜帶一箱東大建築系教學用的幻燈片(當時是4英寸方型玻璃片,很重)。從未損壞一直攜帶,直到全國解放,才如數歸還東工,「完璧歸趙」。這些「文物」一樣的幻燈片,現存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的陳列館中。這也是東北大學建築學院與原東大建築系一脈相承的佐證之一。
劉鴻典身上繼承了梁、童二師許多優秀品德和學貫中西、報效祖國、勇於創新的學風。他也飽受戰亂之苦,東大停課,學生流離失所,來滬續課,畢業後艱難執業的經歷。因此,上海剛解放他就欣然接受東工的聘請,返鄉任教。以極大的熱忱,全身心的投入教學與建校工作,視「為人民祖國而設計」才是真正圓了他做建築師的夢。1956年響應周總理的號召——大學內遷的部署,遷來西安擔任西安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主任、教授。他從自己經歷過的歲月中,感悟到只有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他終於從一個愛國知識分子、民盟黨員,而成為一個共產主義者,198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年正逢他80大壽,為此學校黨委專為他舉行了「入黨、祝壽」雙喜慶祝會。1955年,他開創了東北大學建築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授予權,首任碩士生導師和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48年北平和平解放,當時已遷至北平的東大師生更加歡欣鼓舞。一是「反內遷、反內戰」的學生運動取得了勝利;二是東大復校又可以回沈陽上課了。1949年東北大學遷回沈陽,校址在沈陽鐵西區並更名為沈陽工學院,東大文理學院遷往吉林長春成立人民大學。因為東大的原校址(張學良時期在沈陽北陵的校園)已易作他用了。只好另選校址於沈陽南湖重新建校。1950年沈陽工學院易名東北工學院(屬冶金部的重點大學),時設冶金、采礦、機電、建築四個系。當時的建築系主任為郭毓麟教授,副主任趙超兼總支書記。授課的教授有劉鴻典、張劍霄、袁士林、諶亞逵、李鴻棋、彭埜等教授,還有王耀、黃民生、賈伯庸副教授和張秀蘭、趙克冬、鄭惠春講師等。
解放初期百廢俱興,東北又是老工業基地,冶金部資金豐厚,建校的規模宏大,學院成立了建校委員會、系成立了設計室。劉鴻典教授任院建委副主任委員、系設計室主任,在其領導下,決定1951級建築學全班19名學生停課,參加建校工程設計施工和相關的技術工作。因為劉鴻典、郭毓麟、張劍霄三位教授原在上海「鼎川營造工程司」時就已是親密搭檔,所以承接設計任務得心應手。再加上系裡其他教師和三年級19名學生,這些新生力量已構成一個不小的設計院了。設計任務為:東北工學院總平面規劃及單體建築等,共十幾萬平方米的工程。由劉鴻典教授主筆的校園總平面規劃設計圖。主題鮮明、氣勢雄偉、功能分區合理、道路貫通、疏密得兼、景觀環境幽美;前臨南湖公園、後濱渾河,真是最完美的「花園式的校園」。 東北工學院四大學館建築是四個大系的教學樓,每幢都有上萬平方米的規模。按建成年代排序是冶金學館、建築學館、機電學館和采礦學館。
由劉鴻典教授親自設計的冶金學館,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坐北朝南呈工字型平面,高四層中間塔樓五層,雙層大台階直接進入大廳,門廊為三個石拱門組成;塔樓窗子採用豎向垂直劃分,用伸出五塊石板垂直牆面的錐型作為收頂,以利加強建築的聳高感;整個外牆墊假石飾面,窗間牆有浮雕。全樓構圖嚴謹、尺度比例適宜、古樸凝重典雅。一位名建築師從草圖構思、方案推敲、平面布局、立面外觀到細部裝飾大樣等施工圖的「全過程」,冶金學館1952年建成,至今已有54年歷史,這是劉鴻典平生為東北大學留下的代表作。劉鴻典在東大校門的設計中運用傳統與創新的手法,創作出一座簡潔大方、雄渾古風的石柱門掛上了張學良的墨寶「東北大學」四個大字,更成為永垂史冊的豐碑了。
建築學館由黃民生副教授主持設計,由劉鴻典和孔令文、張靖宇等幾個同學完成施工圖。孔、張二位同學畫平面,我畫立面(1∶100比例)和細部裝飾大樣(有的紋樣需畫1/2或足尺大樣)。黃民生親自畫剖面,他也是建築師出身,實際經驗多、技術熟練、線型標准清晰,能得到他親自指導非常難得。建築學館地處中軸線西側,採用不對稱布局,體形錯落有致,室內外空間滲透,造型優美,是在新建築中運用中國傳統建築神韻與形式很成功的嘗試。1952年建成,有些畫報和媒體都作過報道。
機電學館是王耀副教授設計完成的(也有我班同學畫施工圖)。它地處冶金館相對的東側,呈一字型平面對稱布局。四層通高的大門廊,採用中式穿插枋,通天柱,柱頭為雲紋浮雕。1953年建成。
四大建築最後一座是采礦學館。提交的設計方案得到了建委會的認定(劉主任鼎力推薦),由六名1955級畢業生,「真題真做」做畢業設計選題。完成全部施工圖設計並有武成文老師作結構設計。在設計中總結了前「四大學館」經驗的基礎上做了改善。它地處中軸線東側,同建築館遙遙相對,平面呈L型,折角處設入口和塔樓,將南北軸的短翼與主體等高(四層);外觀造型採用西式體形,用中式細部處理。塔樓頂部四翹角運用中式大層頂正脊的「正吻」的變體;入口門廊的壁柱採用「依柱」用中式穿插枋沖天柱式,柱頭用麥穗雕飾,取得了體形完整、比例適度、精微優美的藝術效果。1956年建成(建築面積11315平方米)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

『拾』 有位著名考古學家說:商代文化實在是一個燦爛的文明。你怎麼看

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商代歷史的認識。奴隸制固然非常殘酷,但這是隨著生產力發展、私有制出現的必然。在奴隸社會中,奴隸主佔有大量奴隸,就可以組織大規模的生產,進行簡單協作和分工,提高生產效率;奴隸社會內可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組織大規模的生產過程,推動生產力發展;由於大批奴隸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提供大量剩餘產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擺脫體力勞動,專門從事腦力勞動。綜上所述,商代的文明較全面地體現了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在諸多方面的進步,因此可稱得上是「燦爛的文明」。當然這又是建立在廣大奴隸極其悲慘的命運基礎上的「文明」。

三星堆文化,
商代已出現釉陶把我國瓷器發明史推前了約一千年,提早到了三千多年以前。
商朝用奴隸作祭品和殉葬品 ,殉葬品的數量極其龐大。

司母戊鼎 ,鼎身其餘部分都是一次鑄成。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它標志著商代青銅器鑄造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此鼎是現存商代青銅器中形體最大、最重的一件,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安陽婦好墓出土的商朝玉虎和玉象,從這兩件玉器可以看出,商代玉雕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有世界上最早的關於日食的紀錄;商代文字以基本定型,是當時世界上的進步文字,由此開始了中國文字可考的信史

閱讀全文

與陝西歷史博物館空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