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的簡介
這是一部連續的歷史故事集,從周朝東遷一直講到晉朝統一全國為止,前後一千零五十年。目錄以成語形式呈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講,這也是本成語故事集。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念起來很順口,讀著就跟聽故事一個樣,所以不但是一部優秀的歷史讀物,還是一部優秀的語文讀物。
作者寫歷史故事著重說明歷史發展進程,又比較尊重歷史事實,主要取材於《春秋》、《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正史」。其次是注重口語化,所以不但是一部優秀的歷史讀物,還是一部優秀的語文讀物。
林先生編寫歷史故事有兩個很大的特點
1、注意史實的准確。他寫的歷史故事跟演義小說不一樣。演義小說雖然寫得很生動,可其中有許多虛構的情節。他寫歷史故事著重說明歷史發展進程,又比較尊重歷史事實,主要取材於《春秋》、《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正史」。像《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草船借箭」之類的故事,他都沒有採用。
2、文字的口語化。林先生是一位語言學家,對普通話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浙江寧波人,雖然只能說家鄉的方言,可寫起文章來,用的卻是地道的普通話。這部書念起來很順口,讀著跟聽故事一個樣,所以不但是一部優秀的歷史讀物,還是一部優秀的語文讀物。
2. 中國古代歷史事件記錄
夏朝(前2033?-前1562?)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王朝.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領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並最終將部落聯盟首領之位禪讓於他,是夏王朝的開端.大禹死後,其子啟即位,即歷史上所謂的「大禹傳子」,宣告了部落聯盟「禪讓制」的結束和封建世襲制的開始.
然而夏的統治並不鞏固,啟在位的時代就發生了伯益叛亂;啟之子太康也治國無方,當政期間更是戰亂紛紛,最後被東夷的後羿奪取了統治權,史稱「太康失國」.後羿與太康相同,也是一個無能的統治者,終日沉溺於游獵之中,將政事完全交與寒浞手中.寒浞掌權後,殺後羿而代之,自立為王.
後,太康弟仲康之孫少康與夏朝遺臣伯靡聯手,起兵打敗寒浞,恢復夏朝的統治地位,史稱「少康中興」;夏朝的統治這才得以鞏固,進入了國勢向上的相對穩定時期.自少康以後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統治,政治穩定,經濟繁榮.
到夏代的第十三個國王孔甲執政,夏朝開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引起人民的不滿和諸侯的叛亂.夏朝的統治從此發生危機,只過了四代便導致了亡國之禍.故而史書記載「孔甲亂夏,四世而隕」(《國語·周語》).
夏朝的最後一個國王夏桀,是歷史上一個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間,大量驅使百姓為其建造了無數的宮室台榭,又大肆興兵對外征伐,使得諸侯紛紛離之而去.而這時,黃河下游的一個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領成湯的領導下興盛起來.成湯以討伐暴君夏桀為名,發動了滅夏的戰爭;夏桀兵敗,死於南巢(今安徽壽縣),夏朝宣告滅亡.
夏朝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歷史,由於年代久遠,加之至今我們仍未發現任何原始的文獻與文字記載,故而,我們今日了解夏朝只能從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傳說中略知一二.近年來,通過對夏都遺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使我們對夏代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又有了新的認識.在河南偃師縣二里頭村發現的二里頭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發現了大量青銅器、陶器及大面積宮殿遺址群.由此看來,夏朝已由石器時代進入了青銅器時代,並且掌握了冶金與鑄造技術.與石器時代相比,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據傳說,釀酒業也是由夏朝開始的.《世本.作篇》有「伐狄作酒」的記載.)另外,從一些古典籍中我們可以看到,夏朝已經採用干支紀年,並且出現了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夏時」,這都是當時科學文化水平的見證.
夏朝共經歷十三世、十六王,他們分別是: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發—夏桀,前後約四百七十一年 .夏王朝是一個古老的王朝,雖然距我們已經四千年,但關於夏的一些傳說至今還廣為流傳.由此可見,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夏作為上古三代的開始,為華夏文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說,沒有夏朝就沒有此後中華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
商朝(前562年?—106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與夏、周並稱為中國的「三代」,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據傳說,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後代之一.
約在公元前16世紀,一個以鳥為圖騰的氏族——商在黃河下游崛起,其首領成湯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輔佐下,開始了伐桀的戰爭.先消滅了個葛、韋、顧、昆、吾等夏的盟國,翦除了夏桀的羽翼,後又在有娀之墟與鳴條兩次大敗夏桀軍隊.成湯回師毫邑後,便正式即位為王,各路諸侯前來朝賀,商王朝正式建立.
成湯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後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經仲壬至太甲幾代執政時間都很短,商朝的大權實際掌握於伊尹手中.太甲即位後,不遵先法,胡作非為,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及至悔過,伊尹又親迎太甲回來繼續執政,商的統治又呈現出清明氣象.
太甲死後,傳位於其子沃丁,其後歷經太庚、小甲、雍、太戊四代,商朝統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執政期間,商朝才再度興盛起來,出現了繼成湯之後最好的政治局面,故商人稱太戊為「中宗」.
商朝中期的幾百年間,歷代統治者由於朝廷內部的分爭及經濟等各方面的原因,曾多次遷都:仲丁自毫遷於囂;河檀甲自囂遷於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遷奄;盤庚自奄遷殷.自盤庚遷都到殷起,商朝的國勢又開始上升.武丁即位後,大力選拔人才,任用傅說、甘盤、祖已等賢能志士,征服了周圍的各方國,大大的擴充了商朝的疆域和人口,為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這段時間,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了空前的發展,達到商朝後期的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
武丁之後的商朝,開始逐漸走向了衰亡.武丁之子祖庚、祖甲相繼即位後,在政治上沒有才能,又荒淫無道,致使社會混亂,民不聊生.而自祖甲之後的六個國王(廩辛、康丁、武已、文丁、帝已、帝辛)則比祖甲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帝辛(商紂王)時,商王朝終於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商紂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寵愛美女妲己,將商容、比干、微子、箕子等賢臣逐一廢除貶斥,將政務完全交給費仲等弄臣.為此,不僅朝中大臣、貴族反對紂王,而且諸侯和各方國也於商王朝離心離德.公元前一零二七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領導下,在牧野一舉擊潰商軍,從而結束了商王朝六百多年的統治.
商王朝經過六百多年的發展,在政治、經濟以及科學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長足的進步.從我們考古出土的殷墟遺址來看,商朝已完全脫離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為定居.在殷墟中還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龜甲及精美的青銅器、玉器等物品.其中,在安陽發現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這說明商朝的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以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而在占卜龜甲上發現的甲骨文,被普通認為是商時代的文字,這是我們今天可以識別的最早的中國象形文字,為我們今天研究商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商王朝共歷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後約四百九十六年.
西周(前1027年?—前771年)是我國繼夏商之後的第三個王朝,是中國遠古社會的鼎盛時期.
周的先祖起源於黃帝族,在夏朝時,周族首領棄為「後稷」,負責管理農事,故而,周族是一個善於農業耕作的部落,這大大促進了周的經濟發展.至周文王時,周已發展成為一個可與殷商抗衡的大諸侯國.文王是周朝歷史上卓有政績的統治者之一.他在位期間,在軍師姜尚的輔佐下,開始了「翦商」的准備,先後滅耆、邗、崇等國,又遷都於豐(今西安市西南),於是完成了對商都的鉗形包圍.在遷都後的第二年,文王卒,其子姬發繼承王位,即赫赫有名的周武王,繼續周朝的滅商行動.武王九年,周於孟津大會諸侯,並與諸侯結下同盟,共同討伐商紂.此後,武王又打敗商軍於牧野,攻佔商都朝歌,結束了商朝的統治.
武王死後,其子誦即位,是為成王;因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攝權.在他的統治下,周消滅了各個叛亂勢力,東遷國都於「雒邑」,加強了對東方諸部的統治.分封周室親戚及有功大臣為諸侯.建立「周刑」穩定了社會秩序.通過一系列的政治治理,西周王朝的統治得到了鞏固,開始走向繁榮.西周自成王,經康王、昭王、至穆王,是向外擴張的時期.成王時代周公旦平定了東方的小諸侯國,而康王、昭王、穆王等人也都使周王朝的疆域和人口有所擴大,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繁榮,達到了周朝的鼎盛時期.昭王後期,周王朝又開始了南征.十九年,昭王親率大軍伐楚,但卻因不得民心而失敗了,昭王也死於南方.
厲王是周朝的第十代統治者,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間,對人民大肆壓迫,卻又禁止人們議論國事,致使人民怨聲載道.最後,憤怒的人民沖入王宮,趕走了厲王,結束了厲王的殘暴統治.至此,周王朝開始走向衰落.
厲王逃走後,諸侯推舉共伯和攝理王事,這一年被稱為共和元年(司馬遷著《十二諸侯年表》就從這一年開始,自此中國才有了准確的紀年).共伯和好行仁義,在諸侯中有很高的威信,他代國王行使權力長達十四年.逃亡的周厲王薨後,共伯和立太子靜繼位,是為周宣王.宣王是位開明的君主,以昭公、周公二相為輔,又任用尹吉甫、仲山甫等賢臣,使得國家逐步恢復了往日的統治,各國諸侯紛紛來朝見周天子,這一時期被後人稱為「宣王中興」.然而,中興的局面並沒有長久保持下去,宣王薨,子宮涅繼位,是為幽王.幽王是西周的最後一個皇帝,與厲王一樣,他也是昏庸之君.他為博得愛妃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結果,當犬戎舉兵大舉進攻的時候,幽王再次點燃烽火,竟沒有一個諸侯發兵相救.幽王兵敗,死於驪山腳下.他死後,申侯、魯侯和許文公擁立宜臼為平王.平王東遷,史稱「東周」.自此,西周王朝宣告滅亡.
周朝禮儀制度比較健全,有自己的官制、兵制、刑法、地制以及禮制.直至春秋時期,孔子還在崇尚周禮,這說明周禮對後代的影響很大.周的先祖是夏時的農官,所以它的農業生產技術比較先進,這為社會的進步提供了最初的物質基礎.隨著物資的豐富,手工業、商業以及自然科學的發展也得到了促進.在當時, 已有專門的人員負責觀測天象,記錄歷法,而中華民族傳統的五行、八卦之說也極有可能起源於周朝.這些都無疑證明了當時社會在科學上的進步和發展.
西周王朝共歷約二百五十七年,傳十一世、十二王.
東周時期又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全國性大分裂形成的時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晉」作為春秋時代的結束和戰國時代的開始.
公元前七七零年平王東遷,建立了東周王朝.但此時周已衰弱到了極點,統治范圍方圓不足六百里,各諸侯國紛紛割據稱雄,不再朝見周王,其統率諸侯的權利也是名存實亡.此間,全國共分為一百四十多個大小諸侯國,而其中以楚國、齊國、晉國、吳國、越國、秦國為大.
楚
楚國是三苗人在長江中下游建立起的一個國家,它在周初曾參加了武王發紂的戰爭,後得到周的封號,居楚地丹陽(今湖北姊歸縣).春秋初期,楚國日益強大.前七零四年,楚君熊通字型大小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處中國南方,故而楚國與中原的華夏各諸侯經常發生一些戰事.通過戰爭,楚國先後吞並了四十五個較弱小的諸侯方國,並逐步成為春秋前期中國南方的主要強國之一.
齊
齊國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謀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滅商有功被封為齊侯,同時周統治者賜予齊國一種特權——可以討伐有罪的諸侯,憑借這項特權,齊國在西周時期以發展成為東方的大國.春秋年間,齊國出現了一位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齊桓公.他依靠謀士管仲整頓國政,設各種官吏,各司其職,並分全國為二十一鄉,其中工商六鄉、士十五鄉,此十五鄉即為農鄉,鄉中之人在 和平時專心務農,戰時當兵.如此幾年之間,齊國國富民強,到公元前六七九年,齊國以稱霸北方.後來,齊國又於前567年消滅了東夷大國——萊,使之土地擴大了一倍以上,成為真正數一數二的大國.
晉
晉國原處於戎狄游牧地區,東周初期,晉獻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絳(山西翼城縣),開始了晉國的霸業.晉國先後消滅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諸侯國,統一了汾河流域.前六三六年,獻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獻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遊列國,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故而他回國後便立即著手整頓政事,他於大臣們君臣一心,先後兩次率晉、秦、宋、齊四國聯軍南擊楚國,佔領了南方的大片領土.晉軍南征促使華夏文明進一步流傳到長江以南地區,加快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到了春秋後期,晉國的統治出現危機,並最終分裂成韓、趙、魏等幾個獨立的諸侯國家,史稱「三家分晉」.
吳
吳國是春秋中前期發展起來的新興諸侯國家,它本是楚國的屬國,但隨著後來的強大逐漸脫離了楚國的統治.前五零六年,吳國打舉進攻楚國.在戰爭中,吳國五戰五捷攻破了楚國兩百年經營的都城成郢(今湖北江陵),掠去大量的物資.這場吳楚大戰是春秋時期的第一大戰事,戰爭的結果使楚國受到空前的創傷,而吳國則漸漸取代了楚國的位置成為南方大國.
越
越國與吳國相同,都是楚的屬國,但越的興起比吳還要晚一些,直至允常執政時期,越主才始稱為王.在此之後,越王在楚的舊臣文種和范蠡的協助下,擊退來犯的吳國.後吳王夫差任又用吳子胥為將,大勝越國,使之臣服.但越王勾踐並不甘心失敗,他住於薪柴之中,並每日嘗一次苦膽,以示不忘國仇.經過幾年的准備,越王勾踐於公元前四七三年滅吳,成為繼吳之後的又一個南方大國.
秦
在幾大強國中,秦國並不是最強大的國家,但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秦成為春秋時期發展最快的國家.在秦穆公執政期間,曾任用謀臣百里溪,使秦國強盛一時.但秦國地處中原之北,與戎狄、羌等北方諸族混居,故華夏諸侯一直以秦為戎狄國,禁止其會盟中原,而這卻給了秦一個良好的發展機會,到後來戰國時期,秦才能以強大的實力消滅六國統一天下.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紛紛兼並其他小國,其中以楚、齊等大國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國家以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秦、楚、燕、韓、趙、魏、齊七國統治的的時代.至此,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便告一段落,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割據時代——戰國.
公元前365,商鞅變法
公元前221,秦統一六國
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1)政治上: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2)經濟上:統一貨幣,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統一度量衡,對尺寸、升斗、斤兩,作出統一的規定;(3)文化上: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文字,後來又推廣隸書;(4)思想上:加強思想控制,分布焚書令,實行「焚書坑儒」;(5)軍事上:北擊匈奴修長城,開發南疆修靈渠.
公元前209,大澤鄉起義 大澤鄉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a.秦的暴政 b.徭役繁重 c.賦稅沉重 d.刑法殘酷 e.秦二世更加殘暴.(2)直接原因:陳勝、吳廣等九百多個窮苦農民,被征發到漁陽戍守長城途中遇雨而誤期,按照秦法,誤期者要被處斬,被迫舉行起義.時間:公元前209年.地點:大澤鄉.政權的地點:陳建;歷史作用: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公元前207,巨鹿之戰,劉邦攻入咸陽,秦朝覆滅
公元前202,劉邦建立西漢
公元前138,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漠北戰役,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漢武帝大一統措施:(1)政治上:削弱諸候國的勢力,諸候國越分越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到排斥;(3)文化上:在長安舉辦大學,以儒家的五經為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4)軍事上:反擊匈奴,鞏固了國家的大統一.(5)民族關繫上:張騫出使西域,進一步加強了漢朝同西域各國的友好往來
公元前60,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
公元9,西漢滅亡
公元25,劉秀建立東漢
公元75,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66,古羅馬派使臣訪問洛陽
200,官渡之戰 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
208,赤壁之戰 為三國鼎立局面奠定基礎
220,魏國由曹丕建立,標志東漢滅亡
221,蜀國由劉備建立
222,孫權稱王,吳國.標志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29,孫權稱帝
230,孫權派人訪問夷洲,也就是台灣.
266,司馬炎建立西晉
280,統一三國
316,西晉滅亡
西晉為什麼是一個短命的王朝?
(1)西晉統一以後,統治集體迅速腐朽;(2)第二代皇帝晉惠帝智力低下,無力治理國家.西晉的皇帝紛紛起兵爭奪皇帝,耗竭了西晉的國力;(3)內遷各族趁西晉內亂,起兵反晉.總之,西晉的滅亡是因為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不斷激化而發生的.
317,司馬睿建立東晉
376,前秦王苻堅統黃河流域
383,淝水之戰
江南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什麼能得到開發?開發的情況怎麼樣?有何影響?
原因:(1)江南地區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2)從東漢末開始,許多人為了躲避北方的戰亂,逃往江南地區帶去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不同的生活方式;(3)江南地區的戰爭相對較小,社會秩序比較安定;(4)經過南北方勞動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情況:(1)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開懇為良田;(2)江南以種植水稻為主,稻田裡開始使用綠肥,你牛耕和糞肥也得到推廣;(3)小麥的種植,推廣到江南;(4)東晉、南朝時期,長江中下游一帶的農業發展迅速.福建、廣東等地也得到一定的開發.
影響: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4世紀後期,北魏建立
439,北魏統一黃河流契丹族
遼(契丹國)
10世紀初
阿保機(遼太祖)
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族)
與北宋簽訂澶洲之盟,此後雙方保持長時間和平局面;後被金滅亡.
漢族
北宋
960年
趙匡胤(宋太祖)
東京(今開封)
1127年被金滅亡.
黨項族
西夏
11世紀前期
元昊
與北宋議和;後被蒙古軍滅亡.
女真族
金
12世紀初期
阿骨打(金太祖)
興慶(今銀川)
後被蒙古軍滅亡.
漢族
南宋
1127年
趙構(宋高宗)
會寧(今黑龍江阿城)
與金議和,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後於1276年被元軍滅亡.
蒙古族
蒙古國
1206年
鐵木真(成吉思汗)
元
1271年
忽必烈(元世祖)
大都(今北京)
元滅南宋後不久統一,結束了唐後期以來長期的分裂局面;1368年被明軍滅亡.
女真族
後金
1616年
努爾哈赤
赫圖阿拉(後遷盛京)
滿洲
清
1636年
皇太極
盛京(後遷北京)
1644年入關,逐步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七年級歷史 第二單元復習提綱(下)2007-10-27 16:02
5元世祖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有哪些?
答:農業:(1)多次下令禁上蒙古貴族圈佔農田做牧場;(2)治理黃河;(3)推 棉花的種植.
6元朝為什麼要實行行中書省制度這一制度的內容如何?有何影響?
答:內容:(1)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2)加強對西藏的管轄; (3)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影響: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於元朝.從此,行省成為我國的地方行政機構,保留至今.
6為什麼說元朝的統一促進了民族融合?元朝民族融合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元朝統一後境內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融和.
(1)許多漢族人來到邊疆,為那裡的開發作出貢獻;
(2)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
(3)原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經過長期共同生活,已同漢族沒有什麼差別;
(4)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7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包括名稱、時間、發明過程和影響)是什麼?宋元時期我國有哪些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名稱
時間
發明過程
影響
造紙術
西漢
用麻做的紙,也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紙.
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發展的重大貢獻.
東漢
宦官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經驗,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魚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
印刷術
隋唐時期
已有雕版印刷術
北宋
雕版印刷術出現之後,我國刊登了大量精美的書籍.北宋時,畢升又發明了話字印刷術.
指南針
戰國
人們已發現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
北宋
製成了指南針,並開始用於航海事業.
火葯
唐代中期
唐朝中期的書籍里,已有火葯配方的記載.
唐朝末年
火葯開始用於軍事上.
宋元時期
火葯武器廣泛用於戰爭,主要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
領先世界的科技有:火葯、印刷術、指南針(「十二氣歷」)
3. 中國歷史故事集的介紹
《中國歷史故事集》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於2009-2-1出版的圖書。這是一部連續的歷版史故事集,從周朝東遷一權直講到晉朝統一全國為止,前後一千零五十年。目錄以成語形式呈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講,這也是本成語故事集。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念起來很順口,讀著就跟聽故事一個樣,所以不但是一部優秀的歷史讀物,還是一部優秀的語文讀物。作者寫歷史故事著重說明歷史發展進程,又比較尊重歷史事實,主要取材於《春秋》、《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正史」。其次是注重口語化,所以不但是一部優秀的歷史讀物,還是一部優秀的語文讀物。
4. 那年那兔那些事第一季每一集歷史線索
首先聲明,觀後感是樓主自己的感覺不是我的,對我來說沒啥感覺,就跟看歷史書一樣,只不過真實的歷史事件遠比你看到的動畫片要讓人震撼。
歷史線索:
1.1840年鴉片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各種不平等條約簽訂)-1904-1905年日俄戰爭-1911辛亥革命-1921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1931年日軍發動侵華的「九一八」事變-1937年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1945年美國投放原子彈日本投降-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1949年新中國建立毛主席登上天安門宣布新中國成立。
2.1946年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冷戰開始-1950年4月朝鮮單獨訪問蘇聯並報告統一朝鮮半島的計劃-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突襲南韓並在一個月時間內佔領了絕大多數土地-1950年9月15日美軍仁川登陸反攻朝鮮軍隊先頭部隊推進至中朝邊境鴨綠江-1950年10月3日朴一禹將金日成的求援信呈給毛主席-1950年10月19日彭德懷率軍渡江。
3.1950年10月21日彭德懷與金日成在朝鮮大洞會面-早在1950年9月15日中國政府已經警告過美國不得越過「三八」線,隨後在1950年10月25日中央政府下達了將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軍隊趕至「三八」線以南地區的作戰命令-1950年10月-11月第一次戰役打擊了聯合國軍的囂張氣焰-1950年11月-12月長津湖戰役我軍凍死凍傷3萬多人最終取得勝利。
4.1951年-1952年志願軍和美軍在三八線附近反復拉鋸,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爆發,美軍稱之為「攤牌」行動,並最終以美軍失敗告終-志願軍在朝鮮戰爭中後勤補給困難,冷炒麵+白雪(朝鮮寒冷)是經常見到的,但在這樣的條件下依然把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回了三八線-2015年志願軍遺骸歸國
5.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1953年到1957年期間,蘇聯對中國進行了大力援助-1954年10月第一批留美高材生歸國-1955年開始中美大使級會談達成了以11名美方人員交換錢學森的結果,同年9月17日錢學森歸國。
6.1954年日內瓦會議中美互懟,但同時也成為中美大使級會議的前奏-1955年至1964年期間中國勒緊褲腰帶拚命研發,使得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參考電影《橫空出世》。
7.1953年至1960年蘇聯對華援助-1960年7月16日蘇聯專家撤走。
8.1961年蘇聯大伊萬試爆-1963年,美蘇英三國簽訂《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武器試驗條約》意在阻撓中國原子彈計劃。
9.1955年金銀灘試驗基地建設-造原子彈的專家縮影,鞠躬盡瘁。
10.1964年至1967年期間,美國曾三次嘲笑中國沒有空基核彈、陸基核彈和氫彈,全被打臉。
11.1951年至1958年期間印度多次侵佔中國領土西藏地區-1959年拉薩站已結束尼赫魯致信周恩來提出侵佔領土的要求被駁回-1962年10月中印戰爭爆發歷時一月,收復大面積國土,但念及國際關系主動後撤與印度停火。
12.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1962年至1967年擊落5架台灣方面美製U2偵察機-1958年至1979年大陸對金門進行炮擊-1995年巫啟賢《叫阮的名》歌曲發布,以閩南語暗示收復台灣的希望。
5. 出十個中國歷史故事集的問題
春秋故事
千金一笑 啟示
兄弟相殘 意義
暗箭傷人
管鮑之交 說的是誰,因為什版么事,
一鼓權作氣 對你的啟發
老馬識途
仙鶴坐車
唇亡齒寒
五張羊皮
「仁義」大旗
飽不忘飢
退避三舍 不同層面解說
犒軍救國
放虎回山
6. 求中國歷史故事集
這可下載歷史故事內集容:
http://www.metals.com.cn/gg/zhongguo1.rar
7. 受益一生的歷史故事大全集摘抄
l 生活如海,寬容作舟,泛舟於海,方知海之寬闊;生活如山,寬容為徑,循徑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寬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動聽.
l 寬容是一種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才有浩淼無垠;蒼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強食一時的規律,才有鬱郁蔥蔥.泰山不辭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寬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納百川的江河湖海.
l 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寬容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凈;正因為寬容似火,使平淡通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為有這詩般的寬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賦予生命以永恆.
l 寬容,帶一身高潔與神聖,攜一袖清香與溫馨,翩然而至,拂去滿天的陰雲,再多的難解的心結,再多的沉重的煩怨,都會渙然冰釋.寬容,一種飄逸馨香的品格,在每一個不經意間舒展凝眉的微笑,即使臉頰仍掛著傷痛的淚痕又何妨?莞爾間春光明媚,周身涌動著的是無盡的舒暢,充溢胸宇的是永恆的陽光.
l 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
寬容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崇高的境界,是對精神的成熟,心靈的豐盈.
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是對別個的釋懷,也即對自己的善待.
寬容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是看透了社會人生以後所獲得的那份從容、自信和超然.
l 寬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
8.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里有什麼故事
1、千金一笑
講的是:受周幽王喜愛一個女子——褒姒,她長得很美,卻不愛笑。周幽王想:褒姒這么美的女人不願意笑,那可多刻可惜啊!
於是周幽王派人貼出:誰能讓褒姒笑,就可以得到千兩金子(其實是銅)。許多人都來試試,可沒有一個人成功。
忽然有一天,一個大臣虢石父對想出了一個主意,周幽王聽後覺得不錯,於是就派人在烽火台上點火。
各個諸侯王都帶領人馬匆匆來救,結果並沒有敵人。褒姒看到這種情況,開心大笑。於是賞給虢石父千兩金子。
2、管鮑之交
春秋時期,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
鮑叔牙卻解釋說:「他哪裡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生活困難,是我自願讓給他。」
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
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管仲曾經帶兵打仗,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後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
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願再跟他去打仗。鮑叔牙卻說:「管仲家裡有老母親,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並不真是怕死。」
鮑叔牙替管仲辯護,極力掩蓋管仲的缺點,完全是為了愛惜管仲這個人才。管仲聽到這些話,非常感動,嘆口氣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啊!」
管仲和鮑叔牙就這樣結成了生死之交。
3、老馬識途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來討救兵,說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打了敗仗。齊桓公就決定率領大軍去救燕國。
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山戎已經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一直向北追去。沒想到他們被敵人引進了一個迷谷。
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樣,沒邊沒沿,怎麼也找不到原來的道兒。還是管仲想出一個主意來。他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能認得路,不如找幾匹當地的老馬,讓它們在頭里走,也許能走出這個地方。」
齊桓公叫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領路。這幾匹老馬果然領著人馬出了迷谷。
4、一鳴驚人
楚莊王熊旅統治朝政三年,不發布政令,不治理朝政。右司馬伍舉來到君王座駕旁,對楚莊王講了一段微妙的謎語,說:「有一隻鳥停駐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是什麼鳥呢?」
楚莊王說:「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度。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還沒鳴,一鳴必會驚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經過半年,楚莊王就親自聽取朝政,被廢除的有十項政令,被啟用的有九項政令,誅殺大奸臣五人,提拔隱士六人,因而國家能被大力整治。
帶兵討伐齊國,在徐州大敗了齊軍,在河雍戰勝了晉軍,在宋國匯合諸侯,終於使楚國稱霸天下。庄王不因為小事而妨礙好事,故此能有好的名聲;沒有過早顯露,故此能有好的功績。
5、晏子使楚
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五尺高的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
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嗎?竟派您做使臣。"
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戶人家,展開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樣,人挨著人,肩並著肩,腳尖碰著腳跟,怎麼能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說:「既然這樣,為什麼派你這樣一個人來做使臣呢?」
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對象,賢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賢明的君主那兒,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兒,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國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
9. 那年那兔那些事的第二季的第5集講的什麼歷史事件
LZ您好來
這個說的是發生自於1969年3月的珍寶島反擊戰事件
珍寶島位於烏蘇里江中心航線西側,是我國固有領土,蘇聯最初宣稱對該島擁有主權。後來原本已經即將劃定邊界將該島還給我國,結果先後發生中蘇關系惡化,在珍寶島事件前一年還發生了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當事方拋出有限主權論,引起我國警覺。
此前2年,雙方在該島巡邏就流血沖突不斷。1969年3月2日,蘇方發現我方上島,便派出巡邏隊,結果遭到我方伏擊。3月15~17日,武裝沖突升級,雙方均指責對方先蓄意挑釁。該沖突以我方擊退蘇方,並傷亡較小告終。最終我方取得該島控制權。
不過珍寶島主權明確歸我所有是在1991年之後了
10. 中國歷史故事集從什麼一直講到什麼為止
中國歷史故事集.這是一部連續的歷史故事集.從周朝東遷一直講到晉朝統一全國為止.前後一千零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