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歷史知識常見的幾種記憶方法
1,需要做到構建系統,化繁為簡。只有從邏輯上分清楚關系,才能構建自己的知識網路。建議每個章節自己做出相應的思維導圖,而且一定是自己親手繪制出來的,如此才能在腦海中留下印象。剛開始的時候很痛苦,很糾結,但是這是一個蛻變的過程,經歷過知識的迷惘,才能看清後邊的結構。另外需要做到的是化繁為簡,化整為零。不要被眼前的大山嚇唬到了,愚公尚且能夠移山,何況我們眼前的只是山丘。把整體化為部分,各個擊破。
2,確定目標,做好規劃。不要帶著盲目去記憶知識點。一定要目標明確,即今天需要記憶多少知識點,記憶達到什麼程度等。說一個曾經教學中的實例,班級中的學員基本都是知識接觸較少,但是7天之後就走上考場。時間緊迫,當時採取的方式就是在課堂上進行記憶:知識講解一個大的版塊,如教育學講解結束,立馬隨堂記憶,且伴隨著考察。最後收到很好的成效,150分平均考到120分,基本都被錄取。這次教學實踐給我一個啟示:帶著明確的目標和規劃去進行記憶是可以很好的迅速提高記憶的知識量的。
3,說說說記憶之中可以採取的有效地技巧。很多學員感覺單純的記憶很枯燥,這個時候可以採取記憶和習題的練習相匹配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舒緩記憶的疲勞,而且可以提高記憶的效率。另外,可以採用相應的口訣來減少記憶的負擔。如教育學家赫爾巴特的教學思想的記憶可以採用1,2,3,4來進行記憶。1個原則:教育性教學的原則;2個理論:倫理學和心理學;3個中心:教師,教材,課堂;4個階段:明了(清楚),聯想,系統,方法。這樣的方式的採用可以減少記憶的時間,而且更加准確。
4,知識的記憶好比爬山,達到一定的層次,便可融會貫通,高瞻遠矚。
Ⅱ 初二歷史上冊練習冊知識網路
第一單元 知識網路圖
侵略與反抗
一.鴉片戰爭原因:罪惡的鴉片走私受到中國的抵制,英國政府決定發動侵略戰爭
時間:1840年6月
標志: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鴉片戰爭爆發
結果:簽訂的條約:南京條約
時間:1842年
內容:1.割讓香港給英國
2.賠款2100萬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協定
鴉片戰爭意義:1.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封建社會
2.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虎門銷煙時間:1840年6月3日
地點:虎門海灘
意義:1.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
2.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間:1856年10月
引起者:英法聯軍為主凶,美俄兩國為幫凶
原因: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經過:攻佔廣州—北犯天津—進入北京
製造的事件:火燒圓明園
俄國在期間得到的好處:共割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注意:閱讀並背誦課本P8頁下方的《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佔中國北方領土表》)
太平軍建立時間:1851年
領導人:洪秀全
地點:廣西桂平金田村
經過:1853年,太平軍佔領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都城,1862年9月,太平軍擊斃華爾,嚴懲洋槍隊。
三.收復新疆背景:1.19世紀70年代後,中國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爭奪的目標之一
2..英俄都想爭奪新疆
起因:1865年,中亞浩罕國的陸軍司令阿古柏帶兵侵入新疆,佔領喀什葛爾(ka shi ge er 咖時隔而),隨後攻佔天山南路各城。最後,擅自建國,自立為汗。幾年後,又攻佔烏魯木齊,吐魯番等地,把勢力擴張到北疆
左宗棠收復新疆時間:1876年
結果: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國懷抱
收復伊犁時間:19世紀80年代
管理新疆方式: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四.甲午中日戰爭背景:日本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對中國發動侵華戰爭
時間:1894年
主要戰役:1894年9月的黃海大戰 犧牲的英雄:鄧世昌
結果:簽訂的條約:中日《馬關條約》
時間:1895年4月
簽訂雙方:李鴻章和伊藤博文
主要內容:1.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 白銀二億兩
3.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
4.增闢通商口岸
意義: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五.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背景: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
時間:1900年6月
結果:簽訂的條約:辛丑條約
時間:1901年
主要內容:1.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
2.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3.清政府拆大沽口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4.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意義:1.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2.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巧記八國聯軍國名的一句話:一個日本嬰兒做美發,真得意噢。
八國聯軍成員: 日 英俄 美法 德意奧
第二單元知識網路圖
近代化的探索
六.洋務運動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內外交困
時間:19世紀60年代
目的:學習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
代表人物:中央代表:奕(yi xin 益新)
地方代表:曾國潘,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口號:前期:自強
後期:求富
主要內容:創辦近代軍事工業,民用工業,海軍,興辦新式學堂,培養新式人才
結果: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宣告洋務運動破產
性質:一場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評價: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第一批近代企業。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生產經驗,培養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為中國近代化開辟道路
七.戊戌(wu xu 務須)變法背景:公車上書:時間:1895年
主要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原因: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
內容:反對同日議和,請求變法圖強
結果:對清政府觸動不大,卻轟動全國
意義:變法維新運動揭開了序幕
戊戌變法時間:1898年6月
主要內容:1.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
2.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3.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
4.創辦報刊,開放言論
5.訓練新式軍隊
戊戌變法結果:變法觸動了以慈禧太後為首的頑固派利益,導致慈禧太後在9月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逮捕維新人士,變法失敗
八.成立興中會時間:1894年
地點:檀香山
性質: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成立同盟會時間:1905年8月
地點:日本東京
性質: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將綱領概括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時間:1911年10月10日
地點:湖北武昌
經過:19II年10月10日晚,革命黨人佔領楚望台軍械庫,10月II日,佔領武昌,起義勝利
結果:1911年11月下旬,全國已有15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清朝統治迅速崩潰
中華民國建立背景:1911年12月,獨立各省代表在南京開會,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成立時間:1912年元旦(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辛亥革命性質: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意義: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九.新文化運動背景:1.西方民主思想,科學文化傳入中國
2.袁世凱為實現獨裁與專制,掀起尊孔復古逆流
3.陳獨秀等總結辛亥革命失敗教訓,主張根本改造國民性
時間:1915年
標志: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後改名《新青年》
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
口號旗幟:民主與科學
主要陣地:《新青年》
內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四提倡,四反對)
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
評價: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條件。但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
第三單元知識網路圖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十.五四愛國運動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爆發時間:1919年5月4日
中心:北京——上海
主力:學生——工人
結果:1.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2.罷免曹汝霖(cao
ru lin 草乳林)等人賣國賊的職務
3.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意義: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成立的條件: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壯大
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中共一大時間:1921年7月
地點:上海——嘉興
內容:通過黨的綱領,選舉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
意義: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十一。北伐戰爭:黃埔軍校的建立時間:1924年5月
地點:廣州黃埔
創辦者:孫中山
校長:蔣介石
貢獻: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北伐軍進軍原因: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時間:1926年
北伐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lin林)等三個軍閥
主要戰役:汀泗橋(ting
si qiao 聽四橋),賀勝橋,武昌戰役
結果: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聲勢震動全國。但在勝利進軍時,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北伐失敗。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時間:1927年4月
性質: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它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
結果:後來,南京政府統治全國
十二。南昌起義時間:1927年8月1日
地點:江西南昌
領導人:周恩來,賀龍,朱德
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秋收起義時間:1927年9月
地點:湘贛邊界
領導人:毛澤東
重要決策:放棄攻打中心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農村包圍城市)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時間:秋收起義之後
地點:井岡山
建立者:毛澤東
意義: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會師時間:1928年4月
會師部隊: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隊伍和湘南的農民武裝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隊伍
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的意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十三。紅軍長征原因:博古和李德等人錯誤指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
時間:1934年10月
轉移人員:黨中央和中央紅軍萬多人
長征路線:中央革命根據地——敵人4道防線——貴州——遵義——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上的瀘定橋
——爬雪山——過草地——吳起鎮與陝北紅軍會師——甘肅會寧三大紅軍主力會師(長征結束)
兩次會師:(1)時間:1935年10月 會師雙方:中央紅軍與陝北紅軍 地點:陝北吳起鎮
(2)時間:1936年10月 會師雙方:紅一方面軍與紅二紅四方面軍 地點:甘肅會寧
意義:完成戰略轉移任務,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遵義會議時間:1935年1月
內容: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意義: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第四單元知識網路圖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十四。九一八事變時間:1931年9月18日
地點:沈陽南滿鐵路柳條湖段
起因:日軍在自行炸毀這段鐵路後,反誣是中國軍隊炸毀,並以此為借口,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
進攻沈陽城
蔣介石意見:堅決不抵抗
結果:日軍在四個月內侵佔了東北三省,東北一百多萬平方千米的錦綉河山,全部淪於敵手
西安事變原因:為了逼迫蔣介石抗日
時間:1936年12月12日
發動者:張學良,楊虎城
結果:和平解決,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
意義: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十五。盧溝橋事變時間:1937年7月7日
地點:盧溝橋
原因:日軍在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士兵失蹤,要進城搜查,被中國軍方拒絕。蓄謀已久的日本軍隊向中國守軍進攻,炮轟縣城
意義:全國性的抗日戰爭爆發
南京大屠殺時間:1937年12月
被害人數:30萬人以上
十六。血肉築長城:平型關大捷時間:1937年9月
地點:山西平型關
作戰軍隊:八路軍一一五師
結果:消滅日軍1000餘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
意義: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
台兒庄戰役時間:1938年春
指揮者:李宗仁
作戰軍隊:國民黨軍隊
結果:共殲敵一萬多人
意義:取得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
百團大戰時間:1940年8月
地點:東北
總指揮:彭德懷
主要目標: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
意義: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中共七大時間:1945年4月
地點:延安
討論的問題: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後中國將走什麼道路的重要問題
會議制定的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意義:大會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准備了條件
抗日戰爭的勝利背景: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時間:1945年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在投降書上簽字
第五單元知識網路圖
人民解放軍的勝利
十七。內戰烽火:重慶談判時間:1945年8月
地點:當時國民黨首都重慶
人物:共產黨方:毛澤東
國民黨方:蔣介石
結果:國共雙方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全國內戰爆發標志: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發動瘋狂進攻,全面內戰爆發
時間:1946年6月
轉戰陝北原因:國民黨軍隊20多萬人大舉進攻陝甘寧解放區
中共方針:誘敵深入,主動撤出延安
結果:彭德懷,賀龍率西北解放軍,進行多次戰役,粉碎了敵人的進攻
挺進大別山:時間:1947年夏
部隊: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晉冀(ji記)魯豫解放軍
結果:建立了大別山根據地,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開始
意義:人民解放軍開始轉入戰略進攻,同時嚴重地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
十八。戰略大決戰
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時間:1948年9月
部隊:東北人民解放軍
指揮官:林彪,羅榮恆
結果:解放了東北全境
淮海戰役:時間:1948年11月
指揮官: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su速)裕,譚震林
部隊:中原解放軍,華東解放軍
結果:殲敵55萬人
意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平津戰役:時間:1948年11月
部隊:東北解放軍與華北解放軍
特點:(1)先打兩頭,後取中間
(2)採用和平方式解放北平
結果: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2萬人
作用: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全境
三大戰役意義: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攻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從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軍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百萬雄師渡江戰役背景:三大戰役後,人民解放軍乘勝追擊,一直打到長江北岸
時間:1949年4月
結果:南京解放時間:1949年04月23日
意義: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台
乘勝追擊:繼續追殲國民黨殘余部隊
結果:國民黨殘余軍隊逃往台灣
第六單元知識網路圖
經濟和社會生活
十九。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狀元實業家:張謇
主張口號:實業救國
實踐:創辦大生紗廠等企業,注重文化教育事業(興辦學校,圖書館等)
中國近代工業黃金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原因:(1)辛亥革命的成功,沖擊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資產階級一度受到鼓舞,各種事業團體紛紛出現
(2)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
凋謝萎縮時期產生原因:(1)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卷土重來,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使民族工業再度受挫
(2)抗戰勝利後,由於國民黨發動內戰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民族工業也沒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中國近代工業特點:(1)曲折發展
(2)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主義三座大山的夾縫中求生存,圖發展,總的來說是比較落後的
(3)從行業上看,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
(4)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像上海,武漢等沿江沿海大城市民族工業比較發達,而在廣大內地區非常薄弱
二十。社會生活的變化
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國的出現:火車,輪船,有線電報
文化生活的變遷: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1905年的《定軍山》
有聲電影:1931年的《歌女紅牡丹》
中國第一個出版的中文報紙: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
商務印書館創立時間:1897年
影響: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當時使用的課本與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
社會習俗變化原因: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為了改變愚味落後的習俗
表現:裝束變化: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
禮節變化:鞠躬握手禮代替跪拜禮
稱謂變化:平等的稱呼代替有等級觀念的稱呼
結果:不好的社會習俗逐漸得到了改變
第七單元知識網路圖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二十一。科技發展
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
時間:開工時間:1905年
通車時間:1909年
意義:這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我國近代著名化學家:侯德榜
編寫著作:《制鹼》
發明:侯氏制鹼法
侯氏制鹼法效果:比歐洲的制鹼方法降低成本40%
思想進步者:愛國思想家:代表人物:(1)魏源 參編的著作:《海國圖志》 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
(2)嚴復 翻譯的著作:《天演論》 觀點:物盡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
二十二。新式教育的開端
京師大學堂成立時間:1898年
地位: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影響:它的創辦表明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廢科舉,興學校:新學制的制定:背景:擬定《奏定學堂章程》
結果:促進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
文學方面:著名文學家:魯迅,郭沫若,趙樹理,丁玲等
文學作品:魯迅:《狂人日記》,《孔乙己》等
郭沫若:《屈原》等
趙樹理:《黑小二結婚》,《李有才板話》等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藝術方面:著名繪畫家:徐悲鴻
作品:《愚公移山》等
著名音樂家:(1)聶耳
代表作品:《義勇軍進行曲》(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國歌)
(2)冼(顯xian)星海
代表作品:《黃河大合唱》
Ⅲ 初中歷史知識網路
第一部分 中國古代史
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的起源
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
第三單元 統一國家的建立
第四單元 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第五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第六單元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
第七單元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
第八單元 古代科學文化
第二部分 中國近代史
第一單元 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三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第四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五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第一部分 中國古代史
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的起源
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
第三單元 統一國家的建立
第四單元 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第五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第六單元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
第七單元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
第八單元 古代科學文化
第二部分 中國近代史
第一單元 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三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第四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五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第六單元 經濟和社會生活、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第三部分 中國現代史
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三單元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
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六部分 世界現代史
附錄
Ⅳ 初中歷史知識網路結構圖
就歷史知識而言,歷史知識可以分為歷史背景、歷史經過、歷史影響等。 歷史背景又可分為動機、條件和原因。原因又分為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內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歷史經過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政黨、團體、階層、階級、事件、現象、著作、制度等。
歷史影響包括結果、性質、功績、經驗、教訓、意義等等。
歷史知識還可分為歷史概念、歷史結論、歷史特徵、歷史線索等。其中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是歷史概念。
歷史概念是以歷史理論為指導,對歷史現象進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實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著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規律。由於歷史知識是由眾多有聯系的歷史概念所組成,因此,形成並掌握歷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歷史知識的關鍵。
另外,大家還要學會自學歷史課本。 一般來說,自學歷史課本應包括以下幾個程序:
一、逐段寫出小標題。知道各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麼問題,能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二、全面寫出教材要點提綱。逐段找出知識點和層次結構,進行適當加工,形成提綱。
三、找出教材的內在聯系。就是要搞清歷史的發展是怎樣一環套著一環,搞清它的發展線索,形成一個">。
四、總結基本觀點。通過以上步驟,總結出一些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五、找出必須記住的內容並設法記牢。什麼是重要的歷史內容,就是歷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和政策等。
六、對教材做出評價。這是對讀書提出的最高的要求,也是善於讀書的標志。盡信書不如無書。課本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應該大膽質疑。
第二部分:掌握方法,增強信心。
許多同學頭疼歷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歷史需要大量的記憶。的確如此,學好歷史的基礎就是記憶。人的智力系統包括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記憶力等等。其中,記憶力是基礎,思維力是核心。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曾經說過:「人如果沒有記憶力,就無法聯想和發明創造。」日本記憶學家高木重郎認為:「記憶力是效率的別名……是發展創造性的基礎。」記憶的東西越多,觀察就越敏捷,思維推理就越縝密,判斷就越准確,就越富有創造力。因此,發展記憶力是和發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輔相成的,是發展智力的基礎和紐帶。
對於歷史學科的記憶來說,有以下一些具體的方法:
(1)順序記憶法:按照事件本身的發展的順序依次記憶。
(2) 特徵記憶法:對於內容相似的知識,通過細致地觀察和全面地比較後,找出所要記憶內容中特別容易記住的特徵。
(3)規律記憶法:在學習過程中,尋找具有規律性的東西加以記憶。
(4)隔年記憶法:將發生時間具有某種特定規律的歷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記憶。
(5)重復記憶法:通過反復閱讀來鞏固記憶。
(6)回憶記憶法:將學過的內容,經常地、及時地嘗試回憶,在回憶過程中加強記憶。
(7)諧音記憶法:將要記的東西,變成讀音相同或相近的詞、片語、短語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於記憶。
(8)形象記憶法:對於較抽象的內容,可用圖、表等形象地描繪出來。
(9)討論記憶法:在學習過程中有不夠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見與同學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正確的東西就比較容易記住。
(10) 口訣記憶法:將記憶內容編寫成口訣或歌謠,是一種變枯燥為趣味的記憶方法。
(11)詞頭記憶法:將要記憶材料的詞頭連成句子。
(12)練習記憶法:一些可以通過動手來記憶的內容可以自己親自練習、檢測、實驗,增強記憶效果。
(13)聯想記憶法:利用聯想是促進記憶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種感官參與記憶法:多種感覺器官參與記憶活動,可大大提高記憶的水平。
(15)信息壓縮記憶法:先記住大體輪廓,然後逐漸記住每一細節,由粗到細進行記憶。
(16)對比記憶法:在記憶相類似的事物時,可將兩種事物進行對比,找出異同。
(17)歸類記憶法:把要記憶的內容列出提綱,分門別類整理歸納,然後進行記憶。
(18)重點記憶法:記住整個內容中的公式、定理、結論、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點,作為記憶的「鏈條」來聯系全部內容。
(19)理解記憶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識才能牢固地記住它。
(20)推理記憶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關系的事物來記憶。
(21)網路記憶法:如能把所學的各知識點連成線,組成面,編成網的話,那麼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也就清晰可見了。
最後,需要提醒同學們的是:重復是記憶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學者顧炎武,可以背誦14.7萬字的十三經。據《先正讀書訣》記載:「林亭(即顧炎武)十三經盡皆背誦。每年用3個月溫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國當代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80多歲高齡還能熟練地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後一百位以內的數。有人向他請教記憶訣竅,他的回答是:「重復!重復!再重復!」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記憶就是如此。
Ⅳ 初中歷史知識大全
初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人類在材料領域進入到鋼鐵時代。電氣化和鋼鐵時代的到來標志著現代工業的崛起。
七、第一次世界大戰
1、「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圖 三國同盟 三國協約
2、同盟」「三國協約」的組成國、歐洲兩大軍事對抗集團形成的嚴重後果 北:九上P99-101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形成了兩個軍事集團,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和英國、法國、俄國組成的 「三國協約」。正是這兩個軍事集團之間的爭斗釀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3 知道薩拉熱窩事件
北:九上P104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參加指揮在薩拉熱窩舉行的一次軍事演習,被塞爾維亞秘密組織成員普林西普槍擊而亡,史稱「薩拉熱窩事件」。「薩拉熱窩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5 以凡爾登戰役為例,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
北:九上P107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為殘酷的戰役。整個戰役中雙方先後投入近百萬人,激戰數月,結果法軍成功地抵擋住了德軍的進攻。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傷亡最多的戰役之一,其中法軍傷亡46萬人,德軍傷亡30萬人,共傷亡70多萬人,歷史上稱之為「凡爾登絞肉機」,用以形容戰爭的殘酷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4年零3個月,參加這場世界大戰的共有33個國家,15億人口捲入了戰爭。戰火燃遍了歐、亞、非三大洲,雙方軍隊共有840萬人陣亡,另有2100人受傷,大戰中雙方共支出戰費2084億美元。
八、科學與思想文化
1.牛頓的主要成就。
北:九上P119 英國科學家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創造性地建立起經典力學的完整體系——牛頓力學,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
2.達爾文的主要成就
北:九上P120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著有《物種起源》。完整地確立了生物進化學說,達爾文的進化論第一次把生物學放在了科學的基礎之上,在科學和社會領域引發了一場革命,同時也為生物學家和其他科學家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3.愛因斯坦的主要成就。
德
奧匈、意
英、法、俄
北:九上P121 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學相對論。
4.伏爾泰的基本主張
北:九上P115 法國啟蒙運動的開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把批判的鋒芒直指封建專臸臸度,特別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會。
5.托爾斯泰主要作品
北九P125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6.貝多芬的主要作品
德國偉大的作曲家,代表作有:《英雄交響曲》
世 界 現 代 史 部 分
(九年級下)
一、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1.知道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了解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北:九下P3 1917年11月(俄歷10月)列寧領導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2.了解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所做的探索
北:九下P4 在列寧領導下,1921年,蘇俄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到1925年,蘇聯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基本完成。新經濟政策把社會主義同市場、商品貨幣關系和資本主義直接聯系起來,它對小農占優勢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西方世界 1.了解凡爾賽和約、九國公約的基本內容
北:九下P12 1916年6月,巴黎和會戰勝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和約主要內容有:(1)阿爾薩斯和洛林交還法國;茵河東岸50千米內不得設防;承認波蘭獨立,部分領土劃歸波蘭等國。(2)德國的海外殖民地交給戰勝國進行「委任統治」。(3)廢除德國的普遍義務兵役臸。(4)德國應支付大量戰爭賠款等。 北:九下P14 1922年,參加華盛頓會議的九國代表簽署了《九國公約》。主要內容有:尊重中國主權和獨立及領土和行政的完整;中國保證各國在華「機會均等」,對外「門戶開放」。公約打擊了日本獨佔中國的計劃,但沒有列入中國取消領事裁判權、歸還租借地、關稅自主等要求,從而為列強共同掠奪中國提供了條件。
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以「產業復興法」為例,評價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作用 北:九下P20 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後實行「新政」。《全國工業復興法》是整個新政的核心和基礎。《全國工業復興法》主要內容:規定了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水平和工作日時數,規定工人具有集體談判的權利,規定了資本家必須接受的最高工作時數和應付工資額。
「新政」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節,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國度過了危機。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
1.了解慕尼黑會議
北:九下P36 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國在慕尼黑舉行會議,並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協議規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和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割讓給德國,捷方應於十天之內從上述領土撤退完畢;英法應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邊界安全予以「國際保證」。 《慕尼黑協定》是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志。英法以犧牲小國利益為代價,取得與德意侵略者的妥協,但換來的只是短暫的和平。《慕尼黑協定》簽字後,希特勒得寸進尺,很快便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從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2.知道德國進攻波蘭和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史實
北:九下P37、人:九下P35 1939年9月1日,德軍突然襲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北:九下P38 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突然的全面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
人:九下P36 1941年6月,德國發動了對蘇聯的侵略戰爭。
北P41 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在地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3.知道聯合國家宣言和雅爾塔會議的史實
北:九下P44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國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最終形成。《宣言》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北:九下P47 1945年,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通過了一系列重大決議,包括:分區佔領德國,徹底摧毀軍國主義和納粹臸度;戰後成立聯合國;蘇聯在結束歐戰的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等。會議對協調盟國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聯合國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4.知道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和攻克柏林戰役的歷史地位 (1) 斯大林格勒戰役:
北:九下P45 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2)諾曼底登陸:
北:九下P46、人:九下P41 1944年6 月6日,美英軍隊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3)攻克柏林戰役:
北:九下P47 1945年4月,蘇軍對柏林開始了最後的攻堅戰,在蘇軍的攻勢下,希特勒自殺身亡。5月8日德國簽署投降書,歐洲戰事以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識圖;諾曼底登陸、蘇軍攻克柏林) 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1. 概述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北:九下P65 ①經濟迅猛發展,是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②新的科技革命給美國提供了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大批新興工業應運而生,逐漸成為美國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③對外直接投資大大增加,跨國公司飛速發展,資本輸出不斷擴大。
2.知道歐洲聯盟
北:九下P78 歐洲共同體成員國之間頻繁協調,逐步取消關稅,對有困難的
成員國提供援助,對外盡量「用一個聲音講話」。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1999年,歐洲單一貨幣――歐元正式啟動。歐洲正朝著經濟政治一體化目標邁進。 3.簡述二戰後日本成為經濟強國的主要史實。
北:九下P79 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大國。 五、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了解蘇聯解體。
北:九下P100 1991年,蘇聯解體。 六、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
1. 了解印度走上民族振興道路的概況 北:九下P83 尼赫魯是印度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理。獨立後經過幾十年的奮斗,印度經濟有了長足進展,糧食基本實現自給;建立起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印度的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世人矚目。 2.知道中東戰爭
北:九下P103 1948年至1982年,圍繞巴勒斯坦主權問題,中東地區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曾經進行了五次戰爭。 3.認識二戰後中東地區矛盾的復雜性
北:九下P103巴勒斯坦主權問題,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也是阿以沖突的重要因素。而美、蘇、英等國的干預,使巴以問題更加錯綜復雜。阿以沖突是中東地區長期動盪的根源之一。 七、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 1.簡述杜魯門主義的史實 北:九下P58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遏臸蘇聯、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被稱為「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是美蘇冷戰正式展開的重要標志。 2.了解美蘇「冷戰」對臷局面的形成
北:九下P61 以美國為首的12個西方國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蘇聯為首的8個國家建立華沙條約組織,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建立,標志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臷局面的形成。 3.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北:九下P96 第四單元導言,兩極格局結束,世界格局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4. 概述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趨向,理解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復雜性
北:九下P118 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交通與交往手段的發展,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國際資本流動加劇,全球性經濟組織和區域性經濟集團以及跨國公司進一步發展。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有利於商品和資本的流動,有利於高新技術的擴散和推廣,有利於世界各國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國際分工,開拓國際市場,還可能帶動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實現經濟發展的追趕或超越。但是,由於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是發達國家臸定的,它也必然存在許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八、科學技術
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
北:九下P110 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的新科學技術革命被稱為「第三次科
技革命」。這次革命以電子計算機應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術等為代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促成了網路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克隆技術的產生是現代生物工程領域的重大突破。生物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許多人認為21世紀將是「生物時代」。
Ⅵ 構建初中三年級下冊歷史一三四單元的知識網路圖內容詳細
高中歷史三冊 古代史 現代史 世界史你要分開做啊歷史是以時間做橫坐標 事件發回生的因素做縱坐標答 譬如洋務運動他發生的時間是19世紀60-19世紀90 確切的說是1865年——1895年 在梳理洋務運動發生的背景 原因 目的 過程 影響 教訓 則洋務運動掌握在我的手中了!~! 每個時間段內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每個重大事件發生的因素就必須要你下功夫記憶!歷史題目無非考時間 考因素辯歷史題 就是從時間和因素出發!~!
Ⅶ 初中政治知識點網路,要網路,知識點要概括,不用太詳細,有提示性作用,方便記憶,可以分為一小塊一小塊
1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含義:
社會主義初級級階就是不發達階段,這種不發達不只是表現在一兩個方面,而是表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
2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間: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時間。
3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4 國家根本任務:
國家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5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6 我國最基本國情: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7 黨的基本路線核心是: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8 我國立國之本,我國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四項基本原則。
9 我國強國之路,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改革開放。
10 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經驗集中一點:
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1 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
12 黨和國家生命線、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黨的基本路線。
13 我國新型民族關系是:我國新型民族關系是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14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基本原則是: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15 我國關於民族問題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6 面對風險挑戰,要讓「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高歌向前必須堅持: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就是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17 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18 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政治基礎: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19 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20 我國經濟建設立足點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21 我國人口現狀基本特點是: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
22 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實質是:發展問題。
23 實行計劃生育目的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24 計劃生育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25 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科學技術。
26 第一生產力是:科學技術。
27 當今各國之間經濟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競爭、人才競爭。
28 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是:教育事業。
29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條是:
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30 在現代化建設中擺在優先發展地位的事業是:教育事業。
31 綜合國力競爭決定性因素:科技創新能力。
32 要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首要的要提高:教育創新。
33 面對世界人口資源、環境成為人類共識的是:謀求可持續發展。
34 我國基本國策:堅持改革開放、實行計劃生育、保護環境。
35 我國發展戰略: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技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
36 科學發展觀含義:
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
37 中華文明歷史滄桑,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是: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8 民族文化精髓:民族精神。
39 民族精神核心:愛國主義。
40 民族精神內容: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41 中華民族面臨巨大災難能在挫折中奮起的重要原因是:
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的力量源。
42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要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
43 中華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
44 中華民族魂是:民族精神。
45 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46 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47 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48 依法治國含義: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
49 依法治國前提:有法可依。
50 依法治國中心環節:有法必依。
51 依法治國關鍵:執法必嚴。
52 依法治國必要保證:違法必究。
53 依法治國核心:依憲治國。
54 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國。
55 依法治國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56 我國國家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57 我國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
58 公民的政治權利含義:
公民政治權利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參加國家管理、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
59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基礎:公有制。
60 公有制經濟包括:
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有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61 國有經濟含義:
國有經濟是指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經濟。
62 集體經濟含義:
集體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的一種公有制經濟。
63 在我國經濟舞台上,活躍著多種所有制經濟其中唱主角的是:公有制
64 「四個尊重」方針是指: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
65 現階段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是: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
66 決定我國現階段經濟制度的是:
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決定的。
67 我國分配製度是:
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68 決定我國分配製度的是:
由我國經濟制度決定,即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決定的。
69 社會主義根本原則: 共同富裕。
70 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根本保證是:牢牢地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
71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方面內容:
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72 發展先進文化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73 先進文化建設基礎工程:發展教育和科學。
74 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核心:為人民服務。
75 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原則:集體主義。
76 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重點:誠實守信。
77 人類最高理想:共產主義。
78 共同理想: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79 緩解學習壓力有效方法:明確學習的意義,培養學習的興趣。
80 通向理想道路只有一條:腳踏實地,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