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泉縣的建制沿革
石泉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於漢江沿岸勞動、生息、繁衍,被歷史學家劃為「仰韶文化」區域。
夏代,石泉屬梁州。
商代屬庸國。
春秋時,庸國被夾於楚、巴、秦3個大國之間。春秋魯文公十六年(前611),楚、巴、秦滅庸,石泉歸屬楚國。秦更元十三年(前312),秦敗楚於丹陽,取漢中,石泉成為秦楚爭奪的交鋒之地。後石泉歸屬秦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劃漢水中、上游為漢中郡,轄西城等6縣。石泉屬西城縣。
漢代沿襲秦的政區劃分,設漢中郡,並在今安康地區分設5縣:即安陽、平利、旬陽、錫縣和西城縣。安陽縣所轄,即今石泉、漢陰、紫陽3縣。三國時期,魏、蜀、吳爭雄。初期石泉先屬魏,後屬蜀。孟達叛蜀,魏奪蜀地,石泉又復屬於魏。晉代,魏興郡隸屬荊州;並在石泉境增設晉昌郡,下轄長樂、新興、吉陽、東關4縣。晉昌郡治設在今石泉境內。
南北朝時期,中國呈分裂局面,郡、縣朝設夕廢,統屬復雜。南朝宋初(約420),改晉昌郡為新興郡,後又改名魏興郡。石泉東南部屬安康縣,西北部置長樂縣,屬魏興郡所轄。北魏時,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在原梁州東部,分設東梁州,治所設在金城(今池河鎮)。下設直城縣(今石泉東北部,縣治在池河老街)、安康縣(今石泉東南部)、永樂縣(原長樂縣,今石泉西北部)。西魏時,廢帝元年(552)因永樂縣城南有石泉數眼,泉水清冽,四時不涸,因將永樂(今石泉西北境地)改名石泉。石泉南部屬魏寧縣,縣城在梅湖(今喜河街);東北部屬直城縣;東南部屬安康郡的寧都縣。隋代初,撤銷直城縣,轄地並入石泉。當時石泉縣,轄今石泉、漢陰2縣北部。寧都縣於隋大業三年(607)改稱安康縣。
唐代聖歷元年(698),將石泉縣改名武安縣。神龍元年(705)復名石泉。大歷元年(771)撤銷石泉縣,轄地並入漢陰縣,永貞元年(805)復置石泉縣。北宋時,石泉境內仍為石泉和漢陰2縣,屬京西南路所轄。南宋紹興二年(1132)漢陰縣治所遷至新店,即今漢陰縣城。石泉縣(即今石泉縣全境及寧陝南部)歸屬利州東路。
元代,金州為散州(散州下不設縣)。石泉改設巡檢司,轄地劃屬金州,歸興元路總管府所轄。明代,洪武二年(1369)恢復石泉縣建置。十年(1377)六月,撤銷漢陰縣,轄地並入石泉。嘉靖三十八年(1559)割屬漢中府;萬曆十一年(1583)改金州為興安州後,石泉歸屬興安州。清代,嘉慶年間石泉縣屬漢中府,後屬陝安道興安府。
民國初,石泉縣歸屬漢中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撤銷道制,後在省以下設置行政督察區。石泉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今安康地區)所轄。
1949年11月30日,石泉解放,建立縣人民政府,屬陝南行署安康專署。
1958年12月,石泉、漢陰、寧陝3縣合並為1縣,稱石泉縣。石泉縣人民委員會駐石泉城關鎮。
1961年10月,恢復原來的石泉、漢陰、寧陝3縣建制。
2. 5月4日是歷史上哪位名人的忌日
200年——東漢末年割據江東豪強,漢末群雄之一孫策被刺身亡。 孫策 1945年——納粹德國陸軍元帥費多爾·馮·博剋死於盟軍空襲。1970年——中國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民進中央主席馬敘倫於北京逝世。(生於1885年)1971年——猶太裔華籍女作家克拉拉·布盧姆患肝病逝世。(生於1904年)1980年——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前主席、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締造者、不結盟運動創始人之一約瑟普·布羅茲·鐵托在南斯拉夫的盧布爾雅那逝世,享年88歲。他於1937年任南共中央總書記。1941年德、意法西斯軍隊進犯南斯拉夫後,任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游擊隊總司令部最高統帥,領導全國武裝斗爭。1943年任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主席,經過4年艱苦卓絕的奮戰,取得解放全國的偉大勝利。全國解放後,長期擔任南斯拉夫黨、國家、政府和武裝力量的最高職務。1997年——中國教育家、作家、翻譯家李霽野在天津逝世。(生於1904年)2005年——中國歷史地理學家、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石泉在武漢逝世。(生於1918年)2009年——多姆·德路易斯,美國著名喜劇演員逝世,享年75歲。2010年——陳傳鴻,中國廈門大學前校長,仰恩大學校長(2004年-2010年),享年72歲。
3. 石泉的介紹
石泉1 男,1918年1月生,安徽貴池人,著名歷史學家、歷史地理學家、武漢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民進湖北省委會主要創始人。
4. 近現代,餘姚名人輩出,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教育家( ),法學家( ),史學家( )等等。
餘姚名人
嚴光,又名嚴遵,字子陵,漢元帝建昭二年八月十二日出生於姚北黃清堰村(現下河嚴家村),是一位歷代傳頌的高風亮節之世。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成化八年(1472)出生於餘姚城內的瑞雲樓,是傑出的心學大師,著名的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
朱之瑜,字魯嶼,號舜水,出生於餘姚城內,是我國明清之際的著名學者,傑出的教育家,中日文化交流先驅。
黃宗羲,字太沖,號南雷,學者尊稱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著名民主主義啟蒙思想家、史學家、學問家。
虞舜,姓姚,名重華,字都君,是中國上古時代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的部落聯盟大酋長,即世稱作「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
虞國,漢代人。是孝義傳世、德行遠著的學者名宦。
董襲,餘姚人中難得的一員勇猛的武將,為經營江東(長江下游地區),建立孫吳政權的基業立下汗馬功勞。
虞翻(164—233),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經學家。
虞潭(約263—341),字思奧,是經學大師虞翻的孫子。生於三國末期,死於東晉成帝咸康末年,是東晉時期為維護朝廷統一,屢統軍旅,轉戰各地的著名軍師。
虞喜(281—356),字仲寧,是東晉時期傑出的經學家和天文學家。
虞預(約285—340),字叔寧,東晉著名的歷史學家,是天文學家虞喜之弟。
虞願(425—479),字士恭。是南齊時的清廉地方官。
虞玩之,東晉南朝間人,字茂瑤。秉直敢言,為官清正。
虞荔(502—561),字山披。是南北朝時期陳朝的清正名臣。
虞寄(510—579),字次安。虞荔之弟。是南朝陳時維護國家統一的大臣。
陳橐,字德應。是南宋初年剛介博學的能臣。
胡沂(1107—1174),字周伯,是南宋時期著名學者,有膽略的諫臣.
孫介,字不朋,餘姚燭湖人,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學者。因著《雪齋野語》一書被人們尊稱為「雪齋先生」。
王逨(1116—1178),字致君,祖籍宛丘(今河南淮陽),幼年隨父遷居姚江,是為餘姚人,南宋著名學者。
方山京,字子高,南宋理宗年間人,出生與梁弄姚巷。是南宋理宗景定三年的狀元。
趙善譽(1143—1189)字精之,祖籍浚都(今河南開封),生於餘姚。是宋太宗趙光義後裔。
孫應時(1154—1206),字季和。是南宋前期的儒家名臣。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後改名翥,字九萬,號菊磵,餘姚石山樟樹人(今屬慈溪)。是南宋時期「江湖派」詩人中的著名詩家。
岑安卿,字靜能,號栲峰,元代中晚期人,是一位有名節的學者。
黃茂(1258—1340),字茂卿,黃竹浦村人,元末餘姚州州判。
楊璲,字元度,號西園,元末明初人,一生崇尚儒學,是宋代理學在姚江的傳人。王綱(1302—1371),字性常,一字德常,以文學知名,是著名思想家王陽明的六世祖。
宋僖,字無逸,餘姚南城人。一代文章巨匠,曾參與《永樂大典》的編輯。
趙為謙(1351—1395),原名古則,字為謙,餘姚鳳亭鄉人。是元末明初的教育家、古文字學家。
錢古訓,號堅齋。是明代的一位對民族事務和史地深入研究的學者。
陳贄,字維成,號稼軒,是明朝前期在經學、史學方面具有較高造詣,且精於文學,名噪一時的大才子。
毛吉(1424—1465),字宗吉,明景泰五年進士,曾在中央和地方擔任過掌管司法的官員。
史琳(1438—1506),字天瑞,是一位知文識武,工於書畫的名臣。
陸恆,字有常,號拙庵。明代成化、弘治年間的學者,姚城名儒,王陽明的啟蒙老師。有《易學指南》等著作傳世。
馮蘭,十五世紀中期到十六世紀在世。字佩之,號雪湖居士,餘姚臨山衛馮村人,是一位較有才華的詩人。
謝遷(1449—1531),字於喬,號木齋。是明代前期秉節直諒的大臣,為當時世稱的「天下三賢相」之一。
孫燧(1460—1519),字德成,號一川。出生於橫河孫家境一個世代官宦之家。是一位為維護國家統一,反對謀判分裂,不惜以身殉難的忠烈之士。
倪宗正(1471—1537),字本端,號小野,出生於餘姚北城武勝門內清暉佳氣樓。是明代著名的文章家。
徐愛(1487—1517),字日仁,號橫山,餘姚馬堰(現屬慈溪)人,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的最先及門弟子,妹夫。是王學的主要傳人。
徐珊(1487—1548),字汝佩,號三溪,王陽明學生,是一位不畏權貴的志士,嚴尊師說的王學傳人。
韓應龍(1498—1536),字汝化,是明代餘姚三狀元之一。
錢德洪(1496—1574),名寬,字德洪,以字行,又字洪甫。出生於餘姚緒山(即龍泉山)北麓的瑞雲樓,又曾在緒山就學,因此取名緒山,學者尊稱他為緒山先生。是五代吳越國君錢鏐的第十九世裔孫,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的高足弟子,嘉靖十一年進士。
趙錦(1516—1591),字元朴,號麟陽,是王陽明弟子中最年輕的學生,明代著名的學者型官員。
謝志望(1528—1555),字見甫,系謝遷之長玄孫,是明嘉靖年間浙東地區的抗倭英雄。
何良臣,字際明,號惟聖,生活於明正德至萬曆年間,是明代著名的軍事家。
葉憲祖(1566—1641),字美度,一字相攸,號六桐、桐柏,園居士、紫金道人,是明代著名的戲曲作家。
沈國模(1575—1656),字叔則,號求如,晚年居住橫嶴之石浪山,又號石浪老樵,是晚明著名王學傳人,姚江書院的首創者。
史孝咸(1582—1659),字子虛,號拙修,出生於城南半霖史家村,是南宋臣相史浩之後裔,是姚江書院首創者之一。
黃尊素(1584—1626),字真長,號白安,城東黃竹浦人,明季東林黨骨幹人物,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的父親。
朱啟明(1590—1671),原名之琦,字伯球,號蒼曙,出生於餘姚城內龍泉山麓。他是明軍將領,明末清初著名學者朱舜水的胞兄。
韓孔當(1599—1671),字仁甫,是姚江書院第二代主講。
#F8t"Z"w R on0孫嘉績(1604—1646),字碩膚,天啟年間閣老孫如游之孫。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志士。著有《五世傳贊》、《存直錄》等作。
呂章成,字裁之,號餘民,是明末清初餘姚的一位身懷奇才的氣節之士。
熊汝霖,字雨殷,姚北天華街(今朗霞街道天華)人,明末抗清志士。
鄭遵謙,字履恭,餘姚臨山衛人,少年時即有狹義心腸,輕財好義,是明末一位堅持民族氣節,為大義而斷絕親情的抗清英烈。
史標(1616—1693),字顯臣,是沈國模弟子中年齡最小的一個,是姚江書院第三代主講。
王翊(1616—1651),字完勛,號篤庵,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將領,民族英雄。
黃宗炎(1616—1689),字晦木,號立溪,學者稱鷓鴣先生,通德鄉黃竹浦人,黃宗羲胞弟,抗清義士、學者。
黃宗會(1618—1663),字澤望,號縮齋,世稱石田先生,黃宗羲二弟,清初學者。
徐景范,字文亦,號正庵,是清代中興「姚江書院」的王學傳人。著有《四勿徽錄》、《學問偶存》、《五經疑》、《紀史》、《正庵詩稿》等作。
黃百家(1643—1709),黃宗羲第三子,字主一,號不失,別號黃竹農家,通德鄉黃竹浦人,清初史學家,是近代西方科學知識的傳播者。
邵廷采(1648—1711),原名行中,字允斯,後改名廷采,字念魯。餘姚城區人,是清朝初期浙東地區的重要史學家。
勞史(1655—1713),字麟書,號餘山,是清康熙至雍正年間著名的平民學者。
陳梓(1683-1759),字敷公,字右民,號一齋,又號客星山人。姚北臨山人,是清代康熙至乾隆間的著名詩人。著有《四書質疑》、《經義質疑》、《刪後詩文存》、《客星零草》、《寓峽草》、《九九樂府》、《一知雜著》、《定泉詩話》等作。
邵昂霄,字子政,清朝著名的天文歷算學家。
盧文弨(1717—1795),字紹弓,好磯漁,人稱抱經先生,是清代著名的經籍校勘學家、藏書家。
邵晉涵(1743—1796),字與桐,又字二雲,號南江,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浙東史學的殿軍。
翁元圻(17541—1825),字載青,號鳳西。清代學者,書法家。
黃澄量,字式筌,號石泉。梁弄人,諸生,清乾嘉時著名藏書家。
葉樊(1791—1836),字季衛,號槿圃,餘姚城北武勝門人。是清代餘姚地區的橋梁建築師。
朱蘭(1800—1873),字久香,號耐庵,文治先生之子,姚城東門外醬園街人。清中晚期聞名全國的考試官。
黃春生(1811—1861),鄭巷黃李鮑村人,是清咸豐年間餘姚「十八局」佃農起義的領袖。
黃炳垕(1815—1893),字慰亭,號了翁,是清代後期著名的天文、歷算、史地學家,是黃宗羲的七世孫。
翁慶龍,初名琳,字巳蘭,號解虛心室主人。清代學者翁元圻曾孫,晚清的著名書法家。
虞悰(434—499),字景豫,出生於虞氏豪強大族之家,是南北朝時期的貴官巨宦。
阮令瀛(474—540),原姓石,是南北時期蕭梁朝的文宣皇太後。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
顧全武(866—930),少年時曾做過和尚,故又名顧和尚。是五代時期餘姚人中的吳越王錢鏐胡名將。
孫子秀(1212—1266),字元實,號靜見,梁弄汪巷人。是宋代較有才氣,注重儒學的官員。
謝丕,字以中,號汝湖,泗門人,明大學士謝遷之子。又是奸相嚴嵩的知心朋友。
呂本(1504—1587),字汝立,號南渠、期齋,出生於餘姚南城的玉蘭堂。明代餘姚三閣老之一,亦是依附嚴嵩奸黨的親信之一。
翁大立(1517—1597),字儒參,明代中期為治理洪水作出重大貢獻的大臣。
孫如游(1549—1624),字景文,是忠烈公孫燧的曾孫,明代餘姚三閣老之一。
王喜姐,祖籍餘姚雙雁鄉上黃村(今東南街道茭湖上黃村),為明神宗的皇後,世稱孝端皇後。
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號瓶廬、江村,原籍餘姚匡堰鄉(今屬慈溪市)。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古董鑒賞家、收藏家、歷史學家。
邵友濂(1840—1901),原名維誕,字小村,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大臣。
高似孫,字續古,號疏寮,原籍鄞縣,晚年遷居餘姚。是聳代著名的方誌學家和目錄學家。
朱然(181—249),字義封,三國時期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是餘姚有史籍可查的首任行政長官。
宋漢章,餘姚豐南郎霞宋家人。近代著名銀行家,上海中國銀行負責人。
黃楚九,名承乾,字楚九,號磋玖,清同治十一年出生於餘姚通德鄉黃竹浦(今屬梁輝鎮)醫葯世家,為上海大世界的創始人。對近代醫葯業和娛樂業的發展作出過貢獻。
蔣夢麟(1886—1964),原名夢然,後改夢麟,字兆賢、少賢,號孟鄰,筆名唯心。1886年1月20日誕生於餘姚老蔣村。曾任北京大學校長、西南聯合大學主要領導人、國民政府教育部長、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是著名教育活動家。
楊賢江,餘姚雲和鄉楊家村人。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家,一代青年的導師、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
沈宗瀚,乳名修年,字海槎,別號克難居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12月15日)生於餘姚鳳亭鄉,為我國著名農學家。
吳耕民,1896年3月17日出生於餘姚鎮精忠鄉東溜場村(今屬慈溪),現代園藝學奠基人,逝世前為中國園藝學會名譽理事、浙江農業大學一級教授。
谷鏡,公歷1896年9月26日生於浙江餘姚梁輝鄉楊梅潭村,為中國現代病理學創始人,著名病理學家和醫學教育家。
黃雲眉,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出生於餘姚城內筍行弄銹衣坊。字子亭,以「半坡」為號,教育家、歷史學家,現代史學界公認的明史專家。1965年曾將舊籍245種,3130冊贈送給梨洲文獻館及餘姚梨洲中學。
嚴景耀,1905年7月24日出生於餘姚低塘姆湖嚴家村。著名社會學家,中國犯罪學的開拓者。嚴景耀、雷潔瓊夫婦俱為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
胡考,祖籍餘姚。1912年12月23日生於上海。1994年6月23日逝世與北京。是集畫家、小說家、詩人於一身的藝術家。
王仲犖,1913年11月9日生於餘姚(一說生於上海),一名頌平,又名元崇,為中國現代著名史學家。
楊積芳(1856—1938),字馥笙,號福蓀、寄篁,又取號東漁,下沙畈人。曾在朗霞篁封橋住過。編纂有《六倉志》,留有《東漁印存》。
郭靜唐(1903—1952)幼名寅生,又名挹青,字琴堂。姚北周巷人。與樓適夷合辦《餘姚評論》、《餘姚青年》等刊物。
高培良(1894—1967)餘姚候青門高家弄人。與親戚郭永泉合資創辦「餘姚唯一特產製造廠」,生產筍乾菜,以「唯一」商標向政府注冊。
裘樹堂(1906—1990),又名柱常,筆名裘重,出生於餘姚龍泉山北麓的鄔家道地。為上海《新聞日報》的編委,中國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另著有《黃賓虹傳記年譜合編》。
樓適夷(1905--),中共餘姚第一任支部書記。1944年12月到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浙東行政公署擔任文教處副處長。參加過抗美援朝。1980年寫有散文《誇我的故鄉》《適夷散文選》。
陸一飛,又名瑞雲,字挹斐,1931年出生於餘姚桐江橋。中國山水畫家,有不少畫是餘姚山水勝跡,出版過專集三本。
胡景耀,1937年出生於餘姚鎮,北京天文台研究員。1989年在歐洲南方天文台發現一顆閃爍綠色光環的行星狀星雲,被國際天文界命名為「胡星」。
5. 石泉縣志的相關事件
近日媒體廣泛報道,對四川北川縣檔案館廢墟的搶救性發掘已告一段落,而該館的鎮館之寶《石泉縣志》(北川古稱石泉)仍未找到。有的報道稱這本500多頁的《石泉縣志》為「孤本」,「比較完整地記載了羌族1700多年的歷史」,卻並非事實。
據《中國地方誌聯合目錄》(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主編,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收錄,傳世的《石泉縣志》有五種。最早的是清朝潘瑞奇修、張峻跡纂的《石泉縣志》一卷,現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抄本,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第二種是清朝姜炳璋纂修的《石泉縣志》四卷,傳世的是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刻本,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上海圖書館都有收藏,四川省圖書館收有縮微膠卷。北川縣檔案館廢墟中未找到的應該就是這一種。此外,還有趙德林等修、張沆等纂的《石泉縣志》十卷,現存道光十四年(1834年)刻本;楊鈞衡等修、黃尚毅等纂的《石泉縣志》八卷加首一卷,有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石印本;全國20多家圖書館都有收藏。
北川縣檔案館因地震而遺失乾隆《石泉縣志》固然是重大損失,但此書並非孤本,其中所載史料完全可以從其他同類原本中抄錄或復制。而且我相信,既然此書是該館的鎮館之寶,又多達四卷五百多頁,並非單張或數頁文書,平時必定已妥善包裝,只要不是水火之災,不是被人盜取,今後仔細挖掘,不會毫無蹤影。
至於說乾隆《石泉縣志》「比較完整地記載了羌族1700多年的歷史」也不確切。羌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歷史遠不止1700多年。距今1700多年已是三國、西晉時期,而有關羌人的記載早在先秦商周時期就有了。《史記》、《漢書》中都有不少有關羌人的史料,而范曄所著《後漢書》卷87《西羌傳》無疑是現存最早最系統的有關羌人的記載。
北川雖是我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但羌族人的分布並不限於北川。北川縣相鄰的阿壩就是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境其他地方也有羌族分布。歷史上羌族的分布范圍很廣,例如陝西關中地區曾有大批羌人,近代發現過不少記載羌人歷史的碑銘,還有好幾個姓可以肯定是羌人的後裔。而根據我國地方誌的體例,一般只記載本政區范圍內的情況,所以《石泉縣志》至多是記載了在該縣境內羌人的歷史,而其中有關乾隆以前的羌人史料,顯然只能抄錄包括《後漢書·西羌傳》在內的其他早期史料。除非是為了研究或了解乾隆年間或此前一段時間今北川縣境內羌人的情況,否則研究羌族史完全不必依靠《石泉縣志》。也就是說,即使這部《石泉縣志》從此杳無蹤影,羌族與羌人史的研究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6. 清朝的四川石泉縣在什麼地方
石泉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內,主要活動在容漢江沿岸,被歷史學家劃為「仰韶文化」區域。夏屬梁州,商周屬庸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楚國、巴國和秦國,秦代屬西城縣,漢代和三國時期屬安陽縣,晉代後,幾度易名為長樂縣、永樂縣,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因縣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徑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1958年,石泉、漢陰、寧陝三縣和並為石泉縣,1962年三縣分設至今。
7. 石泉的個人簡介
石泉 男,1918年1月生,安徽貴池人,著名歷史學家、歷史地理學家、武漢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民進湖北省委會主要創始人。
8. 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來歷
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因縣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徑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回。早在新石答器時代,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主要活動在漢江沿岸,被歷史學家劃為「仰韶文化」區域。
夏屬梁州,商周屬庸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楚國、巴國和秦國,秦代屬西城縣,漢代和三國時期屬安陽縣,晉代後,幾度易名為長樂縣、永樂縣,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因縣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徑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
石泉縣是國家衛生縣城 、省級園林縣城;是秦巴漢水生態旅遊重要目的地,素有「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之稱;是西部第一蠶桑產業大縣,被譽為「絲路之源、金蠶之鄉」;是國家南水北調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西部重要的電力能源基地。
是先秦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縱橫學派鼻祖鬼穀子在石泉縣修煉授徒,又稱鬼穀子故里。
9. 石泉苗寨為何被稱為「渝東南第一苗寨」
1510年,石氏祖先從江西遷來,在寨子繁衍生息,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石泉苗寨佔地面積達到2萬多平方米,人口有千人以上,寨子里的寨民都是姓石的。自古以來,苗寨重視文化教育,苗寨人勤奮好學,書香蔚然成風。在明清時期就有6人考中秀才,2人中舉人,近代中國,又出了4名博士,8名碩士,100多個大學生。所以,歷史悠久的石泉苗寨被稱為渝東南第一苗寨。
古人雲,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苗寨坐落於美麗的地方,倚杖美麗的風景,融入了當代旅遊業的發展,讓這個古寨成為了第一苗寨。
10. 石泉的由來
石泉古屬梁州、庸國,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25年)定名石泉,因縣城南石隙多專泉而得名。石泉有屬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新時期時代,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主要活動在漢江沿岸,被歷史學家劃為「仰韶文化」區域。夏屬梁州,商周屬庸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楚國、巴國和秦國,秦代屬西城縣,漢代和三國時期屬安陽縣,晉代後,幾度易名為長樂縣、永樂縣,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因縣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徑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1949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泉山城,石泉人民獲得徹底解放,石泉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陝西省石泉縣
石泉縣地處陝西南部,地跨北緯32°45′57〃~33°19′56〃,東徑108°01′8〃~108°28′42〃之間,北依秦嶺,南接巴山,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由西向東橫貫全境,南北重巒疊嶂,中部河流縱橫,呈「兩山夾一川」之勢,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