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復習方法有哪些
第一、學會尋找線索,歷史事件的發展都是有內在聯系的,所以注意尋找線索。特別是新專課改背景下,都是屬採用專題形式教學,每個專題都會有自己的線索。在復習的時候要注意理清每個專題的最基本線索,然後順著最基本線索進行完善,最後形成知識樹。在理清每個專題自己的線索後,再尋找各個專題間的線索,比如可以按照古代,近代,現代的方式,將內容進行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比較,比如經濟史裡面,對資本主義的發比展和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比較。
第二、注重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新課改背景下,歷史已經不是傳統的死記硬背的學科,更加註重的是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也就是真正的以史為鑒,通過歷史的學習,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這就要求學生對歷史學習有真正的理解。
第三、注意一些最基本方法的運用。上課的時候還是要認真跟著老師的思路,認真做好筆記,課下多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⑵ 歷史考試後的總結
歷史總結不知來不覺,考試已經悄自然過去,在歷史方面,大家也收獲頗豐。但是也我在歷史的學習中存在有一些問題。一、沒有把握好書本。超初大家認為歷史有了提綱,考試就能拿高分。其實不然。書本才是基礎。老師也說回家每天要拿出十分鍾把歷史書讀一讀,看一看,是十分有道理的。二、考試時間來不及。這次考試大家都反應考試時間太倉促,不不及做題。主要是大這有對知識點不夠了解,從而導致速度大不如七年級與八年級。另外,大家要在試場上安排好時間,這樣才能在試場上游刃有餘。三、作業態度不夠認真也是直接導致成績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此,我要重視每一次的家庭作業,不能草草了事。我認為能做到以上三點,歷史成績才有可能提高。
⑶ 中國歷史復習資料
2005年05月09日 15:04
抗日戰爭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國人民進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專的偉大屬的民族革命戰爭,也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戰爭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有社會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抗日團體、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全民族抗戰。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蔣介石下令「絕對不抵抗」,東北軍一槍未發,即讓出沈陽城。日軍得寸進尺,4個多月內,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部淪陷。日本強占東北後,中國人民就開始了武裝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但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前,未能形成全國性的民族戰爭。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以軍事演習為名,突然向當地中國駐軍第29軍發動進攻,第29軍奮起抵抗。中國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從此開始。8月13日,日軍又進攻上海,同樣遭到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至此,中國結束了對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讓的不正常狀況,開始了有組織的全面抗戰。
⑷ 中國歷史知識復習資料
你去看看簡略的《中國通史簡編》,書店都有賣的!
歷史溯源
「歷史」一詞的由來
在古代,歷史只稱「史」。記載史的人稱史官,當時的史官,除記錄統治者辦的事外,對於大文、地理、人事、災禍也加以記錄。可見,古代的「史」的范因比現在更為廣泛。 「歷史」這一名稱出現於近代。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在學堂里最初開設「史學」課,第二年即改名為「歷史」。有人考證說「歷史」是外來詞,來自日文,因為日本人早稱「史」為「歷史」了。
古代、近代、現代
古代:世界古代史,一般認為是從地球上出現「完全形成的人」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中國古代史止於1840年鴉片戰爭。
近代:世界近代史,始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終於1917年10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
現代:世界現代史,始於1917年10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現代史始於1919年「五四」運動。
「中國」一詞的由來
「中國」一詞的最早出現;是在《詩經》中。如《大雅·民芳》「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之例,畢竟還算不得是真正指稱國家的「中國」的出現。作為指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書中已屢見不鮮了。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楚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這些都說明:上古之所謂「中國」者,即指後世之「中原」也。但又有不同於「中原」的地方,即地域不及後世中原之廣,而相當於今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為什麼我們的古人把這一帶地區稱作「中國」呢?
這一帶地區的四周分布著夷、翟、戎、蠻諸族及其所建國,而將這一帶包圍在中間,故稱這一帶地區及所建國家為「中國」。
「中華」小考
古代的中國亦稱華夏,又稱中原。華夏,是我國古代人民對祖國的美稱。是說我國疆土廣大、中華民族是有文化、講文明的禮儀之邦。據《左傳》記載:『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裝之美謂之華』。「中」是指中土、中心。西周初年周公營建洛邑,以它為天下中心,故稱為「中土」,「夏」。是大的意想,由「華夏」、「中夏」二辭又衍出生「中華」一辭。這個辭開始見於《三國志·蜀志》中「游步中華」一語。
「支那」的原意是什麼?
「支那」本來是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呼,中國人一般不用。由於近代日本稱中國為支那,人們便感到是一種蔑稱。其實它的本源是英文china的音譯。china又一譯意為瓷器,有人便以為是以瓷器(china)作為中國的代稱。據英文《韋氏大辭典》詮釋,瓷器(china)一詞來源於支那(chi—na)。由此可見,在西方先有中國之名,後有瓷器之稱。
「文那」
「文那」一詞,最早見於印度古詩《摩河婆羅》中,是古代印度人加給中國的一種尊稱,包含著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一種友好感情。
為什麼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
「炎黃」分別指中國原始社會中兩位不同民族的首領。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領。他們自西方游牧進人中原,與以雖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沖突,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得黃帝族援助,攻殺雖尤。黃帝姓姬,號軒轅氏。後來炎黃兩族在阪泉(據說,阪泉在河北懷來縣),發生了三次大沖突。黃帝族打敗炎帝族,由西北進人了中原地區。
黃帝族與炎帝族,又與居住在東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春秋時期的華族,漢以後稱為漢族。炎黃二帝被人們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因而,人們往往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
「王位世襲」始於何時?
在中國歷史上,王位世襲相傳最早發生在古代的夏啟,商周因之,日益使之完善。周文王的祖父古公宜父是周族的第一個首領,他有三個兒子,在率領族人遷居山下的周(今陝西岐山北)時,大兒子泰伯和二兒子虞仲沒跟隨遷徒,古公檀父臨死時,把其首領地位傳給了他的幼子季歷,即周文王的父親。
季歷是個很能乾的首領,使周族的社會地位起了很大變化,從過去受壓迫的地位一下躍入顯赫的奴隸主貴族大家庭的行列。伐戎的勝利,對當時商朝的安全是有利的,因此季歷被封為商朝的「牧師」(一種職司畜牧的官)。但是,隨著周族統治者力量日益強大,加劇了周族和商朝的矛盾,商王文丁便把季歷殺掉了。
季歷被殺後,其子昌世襲了王位,即歷史上有名的周文王。文王在位五十年,由其子發繼位,即周武王,武王率諸侯東征滅掉商,建立了西周王朝。王位的世襲制度,就這樣延續了下來。
「春秋」、「戰國」
從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這三百多年間諸侯的力量逐漸強大,周天子已經徒有虛名,無力控制各諸侯了。這一完整的歷史時期恰好與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公元前722年一前481年)所記載的歷史大致吻合,所以,歷史上就把這段歷史時期稱之為「春秋」時期」。
春秋後期,各諸侯兼並吞食的結果,只剩下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大諸侯國。此後,七國間的兼並征伐更加劇烈、頻繁,直至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而最後統一,戰爭才逐漸停止。因此,後人就把這段歷史時期稱為「戰國」時期。
《史記》並非司馬遷定名
在先秦兩漢時代,許多書是沒有書名的,《史記》也是這樣。司馬遷在這部巨著完成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看後非常欽佩司馬遷所取得的成就,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這也僅僅表明是誰的著作而已。我國最早的圖書目錄(東漢班固寫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也只寫《太史公百三十篇》,這就是此書在兩漢時期正式流行的名稱。一些學者在引用這部著作時常嫌《太史公百三十篇》這個書名過於繁復,經常省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這樣的字樣。「史記」二字是從「太史公記」這四個字里省略出來的,漢末以後才稱為《史記》。
百家姓、千家姓、萬家姓
《百家姓》是我國漢族姓氏的總集,相傳是宋初錢塘一位老儒所編,共取姓氏四百六十八個,遠沒有包括中國人的全部姓氏。據宋人鄭樵統計,宋代姓氏一千七百四十三個,比《百家姓》多三倍。到了明初,有個叫吳沈的人,編了一部《千家姓》,共收姓氏一千九百六十八個。但這部《千家姓》仍然沒把中國人的姓氏都包括進去。於是萬曆年間又有人編了一本《萬家姓》——《古今萬姓統譜》。然而,中國人的姓氏畢竟不到一萬,所謂「萬姓」,無非是言其多而已。
那麼,中國人到底有多少姓氏呢?據統計,見於文獻的姓氏(包括少數民族和元清時代蒙滿兩族譯改的姓氏)就有六千三百六十二個,其中單姓三千七百三十個,雙字姓二千四百九十八個,三字姓一百二十七個,四字姓二個,五字姓五個。
《百家姓》為何以「趙錢孫李」開頭?
《百家姓》是我國漢族姓氏總集,載有四百多個姓氏。四百多個姓,為什麼偏要把「趙錢孫李」放在前面呢?原來,《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錢塘一個老儒編的。宋朝的皇帝姓趙,趙便為國姓。錢塘屬浙江,當時占據江浙一帶的是口吳王錢似,孫是他正紀的姓。李是南唐李後主的姓。於是「趙錢孫李」便為頭一句。
「皇帝」一詞的由來
君主稱為「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王」、或單稱「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戰國時代,王室衰微,一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如秦王、楚王、齊王等。
秦王贏政一統天下後,自認為這是自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後世」。於是讓李斯等人議改稱號。李斯等人和眾博士商議後報告秦王說,上古有天皇、地皇、秦皇,秦皇最貴,可改「王」為「秦皇」。秦王反復考慮,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高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並自號始皇帝。從此,「皇帝」的稱號為歷代君主所襲用。
「太上皇」的由來
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登上金龍寶座後。萬事皆吉祥如意。卻有一事,使得他犯了愁腸,這就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父親劉太公。事情的由來是:有一天,他和前幾次一樣,又去參拜太公,尋思太公此時當端坐堂前,等待著兒子。誰知剛到門前,只見太公著舊襖,執行帚,畢恭畢敬地迎接他。這突然之舉,使他大吃i驚,急問因何事競至如此。太公說:「您貴為天子,誰敢不敬?我雖是您父親,也不過一個平頭百姓。平頭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殺頭的啊!」劉邦好說歹說,太公只是不聽。
事後,有人講到秦始皇曾尊死父為太上皇,建議封太公為「太上皇」。劉邦聽了求之不得,馬上舉行大典,將太公扶上太上皇位。
皇帝拾趣
中國歷史上最早稱皇帝的是秦始皇,他姓贏名政,在位時間是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
最後的一個皇帝是清朝的宣統,即愛新覺羅·博儀,他在位的時間是1909年至1911年。
在位時間最長的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名玄燁,從公元1662年至1722年,共做了六十一年皇帝。
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是漢朝的劉賀,他只當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廢除了。
即位年齡最大的皇帝是唐朝的武則天,她即位時已六十一歲,她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終年八十一歲,她也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即位年齡最小的皇帝是漢朝的殤帝,名劉隆,生下來一百多天就當了皇帝。他又是壽命最短的皇帝,死時不足一周歲。
十歲以下的小娃娃就當了皇帝的,在中國歷史上共有二十九個。
慈僖太後雖然沒有稱帝,但權力比皇帝還大。她當政四十八年,為所欲為,皇帝成了傀儡。
古代君主的稱謂
古代的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稱「孤」、「寡人」、「不穀』。「孤」,謂自己不能得眾;「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穀」:谷,可以養人,為善物,不穀即不善。這些都是君主的謙稱。《老子》中說:「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顯然在「自謙」的背後,隱藏著籠絡人心,以求鞏固一己統治的目的。
「朕」,在古代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我」。如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首句中雲:「帝高陽之苗裔今,朕皇考日伯庸」。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遂成為帝王自稱的專用詞,別人是不準再用的。
古代人們對帝王的稱呼更顯示出高高在上的統治者的淫威。
或呼帝王為「天子」,「天子」即「天之驕子」,他擁有的權力是上天所賦予的,因此,「天子」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稱國君為「萬歲」,約始於秦漢。「萬歲」一詞本是人們於喜慶時的歡呼語。如《戰國策·齊策》記馮援替孟嘗君燒掉債卷,「民稱萬歲」。秦漢以後,臣子朝見國君,拜恩慶賀,以呼「萬歲」為常,遂成為帝王之代稱。
或對「陛下」稱呼國君。「陛下」本指待衛在宮殿台階下的國君近臣或侍衛人員。群臣與天子言,不敢直呼天子,
恐有瀆聖顏,故呼其身旁侍衛之人以轉達。「陛下」遂成為國君的尊稱。至今人們仍用這些詞彙來尊稱外國國家首腦,但只限於外交場合了。
古代縣官為何稱「知縣」?
知,就是管理、主持的意思。知縣就是管縣,管理、主持一縣的政事。
知,解為管理、主持,古詩文中常常遇到。《左傳》「子產其將知政矣」,就是說子產將要主持政事了。宋朝魏了翁《讀書雜鈔》指出:後世官職上加「知」字,就是從這里開始。韓愈《師說》:「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就是說,我(向他)學習的是道理,何必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宋史·蘇拭傳》說蘇拭「知徐州」、「知湖州」、「知杭州」,就是說派蘇拭去主持徐州,湖州,杭州的政事,即任這些州的知州。唐宋以後的知府、知州、知縣、知事(知縣又稱縣知事),都是這種意思。古詩詞中,知也解為管。杜甫「翠襟渾短盡,紅嘴漫多知」。多知即多管,意謂鸚鵡能學人語,多管閑事。王維「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忽值人。」不知即不管,是說為看紅樹而不管路遠。
「唐人銜」的由來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強盛時代。國外的華僑往往被人稱為「唐人」,華僑聚居的地方被稱為「唐人街」。「唐人街」,按英文的字義是「中國城」的意思。
美國「唐人街」是當年開發美國西海岸的一些城市的中國人——華工和華商創立和建設起來的。開始,他們在舊金山、紐約市等地的某些街道,開設中國式的小茶館、小飯鋪、豆腐坊等,逐漸形成了華人生活區(也稱中國鎮)。後來,商店目益增多,除飲食業外,刺綉、中國古玩等,也都在那裡享有。
如今,「唐人街」成了繁華的街道。那裡有華僑學校、同鄉會、俱樂部、影劇院等。每逢新春佳節,在唐人街上耍龍燈、舞獅子、放爆竹……保留著中國傳統的辭舊迎新的風俗。
何謂「尚方寶劍「?
「尚方寶劍」(或稱「尚方劍」),就是「尚方」鑄的寶劍,「尚方」是掌管供應製造帝王所用刀劍等器物的一個部門。秦朝始設置。
「尚方寶劍」是指皇帝所用的劍,是一種最高權利的象徵。它究竟有沒有「先斬後奏」之權呢?從歷史的記載來看,皇帝是不大把這樣大的權交給別人的。
「使節」釋源
在古代,使節並不是對人的稱謂,而是一種官職憑證。卿大夫聘於諸侯時,國君要授給任職憑證,這種憑證就叫使節,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國時。國君也要給予他出使憑證,這種憑證也叫使節、符節。那種叫做符信的使節大多用銅鑄成,並根據任職地區的不同,分別鑄成不同的動物圖像。在山區任職的,授給他虎節;在平原任職的,授給他人節;在湖澤地任職的,授給他龍節。出使憑證一般都是用竹子為柄,上面綴些耗牛尾等裝飾品,亦稱旄節。張騫、蘇武等出使匈奴時,持的就是這種使節。
現在,「使節」的含義有了變化,指一國常駐他國的外交官,或派駐他國臨時辦理事務的代表。
古代皇帝用的「金牌」
抗金英雄岳飛在宋高宗紹興十年,准備「直搗黃龍府」之時,被秦檜在一日之內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回,並秘密處死。這一故事已家喻戶曉,但「金牌」究竟是何物,卻眾說紛壇。許多人都說是黃金鑄成,其源皆出於清朝俞正燮所著的《癸已存稿》中所說「截金為牌」
《夢溪筆談》談到古時郵遞是這樣說的:「驛傳舊有三等。日步遞、馬遞、急腳遞。」「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明眩目,如過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至五百餘里」。可見金牌是皇帝處理緊急、機密軍事事務時所用的一種朱漆黃金字木牌,並非如上所說的黃金所鑄。
「娘子軍」的由來
隋朝末年,李世民推動他的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李淵的三女兒李氏回到陝西雩縣故鄉,散發家產,招募了大批士l兵,又聯絡了當地農民武裝,合並了幾支零散的起義軍,兵力擴充到七萬。公元617年,李氏率領著這支隊伍和李世民在渭北會師,宣布了隋王朝的末日。李淵稱帝後,李氏被封為平陽公主。這以後,李氏統領的軍隊號稱「娘子軍」。
至於女子為基本成員,又有嚴密組織的娘子軍,則是從太平天國的女軍開始的。太平天國的女軍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綱領指導下成立的,以前、後、左、中、右和數字一至八來編排番號,共四十軍,每軍二干五百人,總計十萬之眾。
何謂「哨棒」?
《水滸全傳》第二十三回寫武松打虎:「武松雙手掄起哨棒,一棒劈不著大蟲(老虎),原來打急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哨捧折做兩截。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哨棒這樣不濟事呢?原來,哨捧不是打虎用的,是為了驅狼的。過去,山東道上狼群極多,過往客商習慣帶一根哨棒。哨棒的一頭是空心的,可以吹,吹起來真有點龍吟虎嘯的勁頭,狼群聽了,以為是什麼猛獸來了,驚慌逃竄,附近的百姓聽到哨聲也會出來幫助追趕。
武松從滄州回家探望哥哥,想不到有虎,也沒有想到要打虎,所以他隨便帶了一根哨棒。另外,哨捧也可用作登山的拄杖,也可用來挑起小件行李,是有多種用途的。
單於、可汗、天可汗
在古代,我國境內的許多少數民族,對他們的首領有不同的專用稱呼。如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匈奴族,稱首領為「單於」;北朝時期的柔然族,唐朝時期的回汔族、突厥族和宋元時期的蒙古族,稱首領為「可汗」。回汔、突厥族為了表示服從唐朝中央政權的統一領導,還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這些稱呼都有特殊含義。像「單於」一詞,本是「撐梨孤塗單於」的簡稱。在匈奴語中,「撐梨」是「天」,「孤塗」是「子」,「單於」含有「廣大」的意思。
我國古代的博士、碩士、學士
「博士」、「碩士」、「學士」這些名稱,我國古代早已有之。不過和現在的含義不完全相同。
博士,源於戰國時代。《史記·循吏列傳》:「公儀休者,魯博士也,以高弟為魯相。」《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就說明,博士在那時是一種官職,又是一些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的人。
碩土,我國五代時期就有。《五代史》記載:「前後左右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疏。」宋代著名散文家曾鞏在《與杜相公書》中說:「當今內自京師,外至岩野,宿師碩土,傑立相望。」可見,碩士在古代通常指那些品節高尚、博學多識的人。
學士,最早出於周代。《周禮·春官》:「詔及徹,帥學士而歌徹。」《史記·儒林傳序》:「天下之學士靡然鄉風矣。」這說明,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人,後來逐漸變成文入學者。
「廟號」與「謚號」
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里立室祭祀時由大臣們商議定的名號。一般地說,都是把當朝的第一個皇帝稱為高祖、世祖或太祖;把第二個皇帝稱為某宗。唐朝之前的皇帝,不全都有廟號。唐朝至清朝的皇帝多數都有廟號。
溢號是皇帝、王或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死了後,朝廷或後人按其生前的功績,評定褒貶給予的稱號。謚號起於周朝末年東漢、宋朝較為盛行,惟有秦朝不許後人用褒貶的字眼來議論先皇的善惡。所以,秦始皇、秦二世這樣的稱呼在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明清兩代六部的職能
古代的六部是國家管理各方面事物的機構。六部初建於隋朝,正式定製於唐初。下面是明清兩代六部的職能:
吏部:主管全國文職官吏的挑選、考查、任免、升降、調動、封勛,大體相當於現代的組織部的職能。
戶部:主管國家戶籍、田畝、貨幣、各種賦稅、官員俸祿,大體相當於現代的農業部、財政部。
禮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禮(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舉考試、接待外國來賓,類似於現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禮賓司。
兵部:主管全國武職官員、練兵、武器、彈站,相當於現代的國防部。
刑部:主管國家司法、行政,大體相當於現代的司法部。
工部:主管興修水利、主要的土木建築工程,大體相當於現代的水利部和建設部。
各部的最高長官是「尚書」,相當於現代的部長;副長官稱「侍郎」,相當於副部長。
「垂簾聽政」始於何時?
在封建社會里,皇帝親臨寶座,處理政務大事。但是,由於特殊的情況,皇帝不能上朝親政了。這時,由皇後或太後臨朝聽政,此類事在東漢便不乏其例,至於太後在大殿皇帝御座後面,用簾子遮擋的方式聽政,則是從唐代武則天開始的。
《舊唐書·高宗紀下》記載:「時帝(唐高宗)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天後(武則天)……上每視朝,天後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
巡撫、總督
總督、巡撫是明清時期地方軍政首長。總督的地位聲望約高於巡撫。但就其設置而言,卻是先有巡撫,後有總督。
巡撫之名,始於明太祖令太子朱標「巡撫」陝西。後來每年都要派中央官員巡撫地方。這一時期,巡撫性質問於「欽差」,本身不是官號,沒有品級,可兼中央監察、組織部門的都御史和吏部尚書、傳郎等官銜,以便主掌地方官吏考察和軍民安撫。因為屬中央官,所以有事派出,事畢返京。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以後,由於地方動亂,開始常設巡撫,並開始了以省為管轄單位的巡撫制。巡撫職權不斷擴大,不僅掌政,而且掌軍,實際上已成為地方軍政首長,但其中央官性質未變,還必須經常上京匯報地方軍政事務。清代康熙(1662—1722年)以後,全國除直隸、四川外,每省都設一員巡撫,規定了巡撫品級。至此,巡撫才正式成為地方官。但仍遵行舊的兼銜制。
戰亂時期,各地巡撫互不統屬,往往貽誤軍機。為統一調度,就設立了專管軍事的總督。總督性質同於前期的巡撫,兼銜一樣,也不常置。自明憲宗成化五年(1469年)常設兩廣總督以後,才開始了正規的跨省總督制。從此,總督職權日益擴大,兼掌民政,實際上也成為地方軍政首長。但其獲得品級,正式成為地方官,也是清康熙以後的事。其時全國共設直隸、四川、兩江、湖廣、閩浙、兩廣、雲貴、陝甘八員總督。
我國封建官制的發展有一個特點,即中央監察官容易演變為地方軍政首長。這是因為,歷代封建王朝為強化中央集權,經常派出中央監察官巡視地方,這些官代表皇帝,挾制地方,逐漸奪取地方軍政大權。如漢刺史、魏晉都督、唐節度假都是由中央監察官演變為地方軍政首長的。巡撫、總督由中央監察官演變為地方軍政首長,則是這一特點在明清官制中的反映。
何謂「凌遲」?
凌遲,又叫「陵遲」,是封建社會一種最殘酷的死刑,始於五代。行刑時執刑人把犯人身上的肉用刀一塊一塊地割光,十分野蠻。
在封建社會里,有兩種人常處以凌遲,一種是反對朝廷的所謂謀反大逆的人;另一種是「罪在十惡」的人。
「凌遲」在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被廢除。
何謂「刺配」?
「刺配」這種刑罰,始於五代的後晉,後晉以前的流配,限於遠徒,而不刺面。據有關史料記載:「(後)晉天福(高祖石敬瑭年號)中始創刺面之法」,到了宋代,還把刺面與脊杖、流配等刑罰並施於「罪犯」一身,並美其名曰「打金印」。《水濟傳》第八回即有「犯人徒流遷徒的,都臉上刺字」的描寫。
刺在犯人臉上的字,有大小之別,當時負責審判的官員認為罪情嚴重或「性情凶惡」者,則刺上大體字;次之,則刺上小體字。所刺的字,除了「迭配某州(府)牢城」外,有些也把犯罪情由、服役種類刺在臉上。如「配某州(府)屯駐軍重役」等,南宋時規定犯強盜罪免死流配者,「額上刺強盜二字,余字分刺兩臉」。對罪犯人身污辱更加殘酷。
受刺配刑罰的人被押送邊疆從事名目繁多的勞役或充l軍,重者終身不釋。
「簽字畫押」的由來
在文書、字畫、契約上署名或作私記,占時謂之作「押」,今則稱「簽名」、「簽字」,這在王國時就有了。
唐初,由於唐太宗曾下令不許群臣在奏摺上以草書署名,而其他文書上多有草書的。草書形體花哨,謂之「花押」。到了宋代,人們在進呈公文或與人書牘時,文末多不署名,僅書本人的字,謂之「押字」或曰「草字」。
簽名或押字對目不識丁的人,是個難題,於是人們便以畫圓圈代之,這就是「畫押」,或曰「畫花押」。畫押的創始人,應推宋代的王安石。王安石署名的習慣只書「石」字,而且寫了一橫一撇之後,於撇中腰畫一圓圈,由於他性急,「作圈多不圓,往往窩扁,又多帶過」,因而聽到有入私下議論,說他所署實力「反」字,他於是便「加意作圈」,後人效以為式而廢去橫撇,這就是畫押的由來。
清代七大藏書閣
北京的文淵閣和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沈陽的文溯閣、鎮匯金山寺內的文宗閣、揚州的文匯閣和杭州的文測司為清代七大藏書閻,是珍藏《四庫全書》的書庫。
七大藏書閣,皆以文為首,第二個字多從水旁,象徵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二百多年來,七大藏書閣在帝國主義的躁躪下,有的已遭厄運。文源閣於1900年隨著中外罕見的園林傑作——圓明園被八國聯軍搶掠一空之後,被付之一炬。文宗閣和文匯閣在19世紀中葉毀於火。
「考勤」始於何時?
我國的考勤制度起源甚早,但當時所謂考勤,主要是對國家官吏而言。至於考勤表的使用,根據文獻記載,當不早於清代。清初,國家官吏實行坐班制,每日辦公皆在衙署。至乾隆中,此制漸弛。清人昭漣《嘯亭雜錄·卷十》記載,軍機大臣和砷擅權時,曾經自立私寓,「不與諸大臣同堂辦事,而命諸司員傳語其間」。後來,有許多官吏也呆在家裡辦公,不坐班。清人震鈞在《天咫偶聞·卷七》中寫道:「自乾隆以後,重臣兼職者多,遂不恆入署。而閱折判牘,移於私宅」。為此,清政府在國家機構中設置「畫到簿」專司考勤。畫到簿為官吏考勤的重要憑據之一,與紅本一起存入內閣大庫,以備查驗。但由於它反映不出遲到、早退等情況,所以沒有多大約束力。
咸豐年間,成立了總理衙門,為了防止畫到溜號的弊端,提高辦事效率,就規定對其官吏「核其勤惰」,分別給予「請獎」或者「參劫」,這便是歷史上考勤與獎懲相結合的開始。
古代的假日
我國的假日制度始於距今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當時官員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所以稱假日為「休沐」。漢代規」定了朝官每五日返家休沐,故稱之為「五日休」。唐朝改為「旬休」,官員每十日可休息一天。
古代除定期的休息日外,還有節假日,唐代中秋節給假三日,寒食清明四日。明代冬至放假三日,元宵十日。為鼓勵臣下盡心國事,晉代定有「急假」,官吏用以處置緊急家事一年以六十日為限。後晉時,家居外地的官吏探親時還給路程假。清政府對有功的文武大臣
⑸ 歷史高考必考的知識點2020年
隱形於中學歷史各冊教材的目錄或章節標題之中。如奴隸社會編中「第一章奴隸社會的形成和發展—一夏商」,就要求學生明白夏朝是中國奴隸社會的形成時期,商朝是中國奴隸社會的發展時期。與此相類似的知識點有:戰國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秦漢是封建社會的初步發展時期;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創立時期;國民黨「一大」至汪精衛叛變即1924年至1927年7月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此可見,教材的目錄標題隱含著豐富的知識,學習時要善於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節中的隱形知識
這類知識,因教材的編寫體例,或隱形於背景,或隱形於因果,或隱形於時限,或隱形於補述,或隱形於刪簡。如戰國時的長平之戰隱形於秦統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戰、三顧茅廬、赤壁之戰等東漢史實隱藏於三國鼎立一節;司馬睿給祖逖刺史空銜的西晉史實隱形於東晉教材;916年阿保機建國契丹隱形於五代時限之內;北宋末年鍾相提出「等貴賤、均貧富」口號隱形於南宋農民戰爭;蒙古政權的耶律楚材勸止窩闊台汗破壞農業隱藏於元世祖勸課農桑;春秋的皮囊鼓風冶鐵、突厥、契丹興起於北魏等知識隱形於後面章節的補述。東周的後期是戰國,但東周的後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並不等於全是戰國,因戰國止於公元前221年,比東周時間要長35年,這段史實被隱沒於教材的刪簡之列了。於是,學生在學習時要注意前後知識的聯系。
三、插圖中的隱形知識
通過圖案插於課本,形象生動地強調該史實的重要,減少了課本的冗長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學生所忽視的隱形知識。如隱形於扉頁彩圖中的《自由引導人民》,就反映了法國七月革命;隱形於書中的人物插圖《達?芬奇自畫像》,就使人不易覺察到課本舉出了達?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個;隱形於書刊手跡之類的插圖,更暗示了許多知識,「大總統誓詞」中的民國元年,就是指1912年,「嚴夏和他的主要譯著」圖中除《天演論》之外,還有與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書名相異的《法意》等等。學習時,對插圖的隱含的知識不可忽視。
⑹ 歷史高考知識點
答題模式
使用說明:
1、掌握並理解以下這些做題公式,爭取拓展分析問題的思路;
2、做主觀題時,對照使用公式的思路,很有幫助。
公式1: 歷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1)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原因:
(1)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目的、動機:→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動機:解決當前面臨的種種危機或問題
(2)主要目的:實現某一方面目標,求得穩定和發展等
(3)根本目的:建立或鞏固統治,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根本利益)
公式2:歷史內容=經濟+政治+文化+……
★經濟內容: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布局+……
→古代經濟=經濟制度+經濟政策+(農業+手工業+商業)+經濟結構、布局+……
①經濟政策=總政策+土地+租稅+賦役+人身+……
②農業經濟=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業經濟=(紡織+礦冶+陶瓷+……)(技術+布局 +……)
④商品經濟=城市+交通+商品+市場+貨幣+邊貿+外貿+……
⑤經濟結構、布局=經濟成份比例變化+經濟重心變化+經濟方式擴展+……
古代經濟一般是先分析各時期經濟政策的調整,再從農、工、商各方面分析經濟發展情況。
→近現代經濟=經濟發展要素+經濟成份+國際經濟+……
① 經濟發展要素=技術+資金+市場+原料+勞力+經濟結構+ 經營方式+政策+……
② 經濟成份=自然經濟+外資+合資+民資+官資+國營+集體+個體+……
③國際經濟=總格局+(生產+管理+資本+技術+市場+關稅)(協作+競爭)
★政治內容=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階級+軍事+財政+民族+對外+……
→近現代政治=政局+制度+政體+體制+政權+政治力量+權力+權利+……
→國際政治=體系+格局+集團+合作+戰爭+對抗+妥協+……
★文化內容=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化交流+……
→自然科學=(科學理論+科技發明)(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農學+……)
→社會科學=思想、宗教+教育+史學+文學+藝術+……
→文化交流=(民族+對外)(傳播+吸收)+文化地位+……
★事件、事態過程=准備→開始→發展或曲折→成功或失敗
公式3:歷史影響、意義和教訓
★性質分析:任務+領導階級+主力+手段+結果……
★影響或意義=(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深遠影響……
⑴經濟影響=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影響=格局+制度+體制+政權+政策+階級+民族+……
⑶文化影響=思想+科技+教育+文學藝術+……
★判斷成敗及原因:
⑴判斷成敗依據:→直接目標→主要任務→根本任務
⑵成敗原因=(主觀+客觀)(經濟+政治+軍事+策略+……)
⑶成敗根源=(社會條件+階級本質)(進步/局限)
★經驗教訓或啟示:(經驗+教訓)→啟示
⑴政治=國情+領導+群眾+武裝+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⑵經濟=生產力+生產關系+客觀規律+發展戰略+……
⑶文化=批判+改造+繼承+發展+……
★歷史評價=(積極因素+消極因素)史實+結論
⑴人物評價=屬性+事跡+影響(進步+局限)+結論……
⑵事件、事態評價=概況+性質特點+影響(進步/反動+正義/非義)+結論…
一些重點問題分析的思維模式
模式1:對比近代不平等條約:時代背景+簽約國+內容+對中國危害;
模式2:統一局面:背景+由誰統一+政權建設+地位+疆域+結局;
模式3:農業發展的表現:工具發明與改進+耕種方法+生產經驗積累+農作物種植和推廣+開墾荒地、施肥+興修水利+開發邊疆;
模式3:手工業發展的表現:手工業部門的擴展+手工業內部的分工擴大+手工業製品的工藝水平提高;
模式4:商業:商品種類+集市和城市+貨幣+對外貿易;
模式5:文化特點:時代特徵+風格+影響+世界地位+是否兼收並蓄+是否全面發展;
模式6:分析革命運動的原因和背景:矛盾沖突+誰參加誰領導+以何手段發動+導火索;
模式7:分析戰爭勝敗原因:性質+領導因素+民眾因素+戰略戰術因素+內部關系+敵方的戰備+交戰國雙方綜合國力因素+國際因素;
模式8:決定改革成敗的主要因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改革派與反對派力量對比+政治地位與權力的高低強弱+最高統治者的態度+改革的方針、措施與用人是否得當+是否觸犯人民的利益,增加人民的負擔;
模式9: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基本條件:資本+僱傭勞動力+生產技術+原料+環境+市場;
模式10:政黨成立的歷史條件:客觀條件(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主觀條件(階級條件、思想條件、組織幹部條件);
模式11:文化發展的原因:政治+經濟+民族+對外+前代;
模式12: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重視水利的興修+改革生產工具和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民族融合和民族間的交流+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這些都是我在網上找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中國專制中央集權的影響
積極影響:
政治:①在一定范圍內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
②有利於防止分裂割據,抵禦外來侵略;
經濟:③有利於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從事大規模的經濟活動,興建大型工程,
奠定了中華文明長期領先於世界的基礎;
文化:④有利於各地區、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推動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
化在較廣闊的范圍內傳播。
消極影響:
政治:①皇帝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易出現暴政;
②使官吏唯上是從,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敗;
經濟:(明朝後期)③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④與當時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潮流背道而馳,中國發展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
思想:⑤形成文化專制,束縛民主思想發展,阻礙近代科學的發展。
二、中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基礎、矛盾和趨勢
兩大基礎:①經濟基礎:分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②理論基礎:韓非子君子專制中央集權和法治的思想。
兩對矛盾:①皇權和相權的矛盾;
②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矛盾。
三個趨勢:①皇權加強,相權削弱;
②中央權力加強,地方勢力削弱;
③日益加強對人們的思想控制。
三、中國古代經濟:佔主導地位的小農經濟
(1)小農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產生的原因)
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
②私有土地的出現,生產積極性提高;
③為了求得生存,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提高單位產量;
④統治者的重視,扶植小農經濟。
(2)小農經濟的特點
①以家庭為單位,精耕細作;
②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
③自耕農是國家賦稅徭役的主要承擔者,穩定性較強;
④規模小,水平低;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
(3)對小農經濟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明之前,基本上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②比較穩定;
③有較高的生產積極性;
④是國家賦稅的主要承擔者。
消極方面:①明清時期,小農經濟日益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②規模小,阻礙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阻礙近代社會發展;
③較脆弱,稅收難以保證;④容易引發生態矛盾。
四、中國古代手工業的基本特徵
①歷史悠久,生產長期領先與世界;
②生產技術精;
③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三種經營形態並存;明之前,官營佔主導,明之後,
私營佔主導;
④規模大,部門多,分工細;
⑤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緊密結合,但手工業的發展受到農業生產的制約;
⑥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五、中國古代商業的基本特徵
①與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緊密相聯,相輔相成;
②受重農抑商政策的制約,發展艱難而曲折;(宋以後,政府的控制減弱)
③階段性特徵明顯,各個時期發展極不平衡;
④種類多,國內貿易,對外貿易,邊境貿易全面繁榮。
六、中國古代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1)原因
①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必然產物(根本原因);
②鞏固封建統治。
(2)施行的目的
①直接目的:確保賦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徵收;
②根本目的:鞏固封建統治。
(3)重農抑商的特點
①貶低商人地位;
②限制經營范圍;
③重稅;
④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4)發展過程
①商周統治者重視鼓勵民間商業的發展;
②戰國重農抑商的思想產生(爭霸的需要);
③漢代私營工商業受到沉重打擊;
④中唐以後,重農抑商政策(宋)有所松動;
⑤明清時期固守重農抑商政策,嚴格限制商業活動。
(5)評價
總體:從根本上說,農業是基礎,"重農"是正確的,但不能把"農業"和"商業"長期放
在對立面。重農抑商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經濟政策。
積極作用:明清之前,促進了農業的發展,鞏固了封建國家的經濟基礎,維護了封建國家的
政治穩定。
消極作用:明之後,阻礙了工商業的正常發展,使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受到限制,強化了自
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落後於世界。
七、中國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政策
(1)含義:封建政府嚴格限制對外交通,貿易的政策。
(2)原因:①根本原因:自然經濟的封閉性(是該政策產生的根源);
②防範西方殖民入侵和反清斗爭;
③統治者盲目自大的觀念;
(3)內容:禁止國人出海貿易:限制外商來華貿易
危害:妨礙了海外市場的拓展,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中國長期與世界
隔絕,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4)評價
積極: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勢力對中國的侵略,一定時期維護了國家的安全。
消極:消極因素佔主流。
①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阻礙了中國學習,掌握世界先進的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
②對內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阻礙了資本主義因素的成長;
③脫離世界發展的潮流,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造成了中國近代的落後和挨打。
八、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社會大變革(根本原因)
政治:周王室衰微,諸侯士大夫的崛起;
經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井田制瓦解;封建經濟迅速發展
階級關系:"士"階層的崛起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
九、百家爭鳴的影響
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對當時和後來社會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②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
③奠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和基本精神。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能夠勃興的原因
政治:①孔子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主張改革,適應專制統治的需要,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
②孔子的許多思想觀念如"仁"、"以德治民"、"有教無類"具有樸素的民本思想和希
望社會和諧發展的意識,在今天仍有可取之處;
經濟:小農經濟發展的需要;
自身:①特別重視教育和宣傳;
②儒學博採眾長,與時俱進。
十、董仲舒對儒學的新發展
來源:以《公羊春秋》為基礎,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和法家思想(4合一)
內容:①"春秋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②核心:"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
③"三綱五常"和孝道。
影響:
積極:①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鞏固了統一;
②儒家學說成為正統思想和中國兩千多年來傳統文化的主流;
消極:③結束了百家爭鳴,平等競爭的局面,遏制了思想的自由;
④帶有神學色彩,宣揚"三綱五常",是為了維護專制和等級制度。
十一、對儒家思想的綜合認識
(1)對待儒家思想的正確態度:
①繼承精華,剔除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極因素;
②要繼承儒家傳統文化中的寶貴遺產。
(2)儒家思想的現代價值
儒家思想所倡導的道德規范意識有利於培養現代公民意識;
"大一統"思想有利於尾花國家統一和安定團結;
"以人為本"的治國思想有利於今天的政治建設;
"和為貴"思想有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
民本思想有利於"三農"問題的解決;
"義利觀"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
十二、明清時期民主思想出現的社會背景
明清之際正處於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從農耕經濟到工業文明)
政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空前加強,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反對封建君主專制)
經濟: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提倡工商皆本)
思想文化:理學佔主導地位,八股取士等文化專制禁錮人們的思想,西學東漸開闊了人們的
眼界;(提倡學以致用)
階級基礎:工商業者階層隊伍擴大。
十三、 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張
政治:反對封建君主專制,主張"人民為主";
經濟:重視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提倡"經世致用"和"工商皆本";
思想:從儒學思想中吸取有益營養,構建起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對儒學繼承和批判)
明清時期進步思想的主要特點及影響
(1)特點:①反傳統,反教條;
②反對封建專制,提倡民主,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③提倡"經世致用";
④反映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提出"工商皆本"
(2)影響: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要求,具有思想解放的歷史進步性。
①經世致用思潮影響深遠;
②對君主專制同志造成了強烈的沖擊;
③對儒學的繼承與批判,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十四、儒家思想地位的發展變化歷程
(1)春秋戰國:儒家創立和發展時期。未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2)秦朝:實行"焚書坑儒",儒家思想受到沉重打擊。(以法家思想為指導思想)
(3)西漢:儒家改造和獨尊時期。董仲舒改造儒學,形成適應專制集權的封建神學體系,
漢武帝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漸成正統,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
(4)魏晉至隋唐:儒學出現危機。
(5)宋明:儒學轉型與成熟時期。宋,程朱理學形成標志著封建倫理體系形成。明初理學
官學化,成為八股取士的唯一學術根據。王陽明心學標志著理學由客觀唯心主
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
(6)明清:對儒學的繼承和批判時期。出現反對專制蒙昧,倡導經世致用的早期啟蒙思潮。
(7)近代(新文化運動):退出統治地位。(西方列強的侵略,封建專制的推翻,中西方文
明的碰撞融合)
⑺ 歷史學科如何進行期末復習
無論是舊的教學方法還是現在的新課程改革,考試最終是檢驗課堂教學最主要的標准之一。因此,歷史的教學與復習必然要針對考試進行,不能夠過份的套用新課程的規范去要求學生。在平時教學中,還要應對最終需要考試的特點,要注意到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更應注意歷史知識的整體、系統把握及歷史知識的疏理與應用。特別是學生自我學習與應用能力的培養。因為大家都明白,我們這個學科由於各個方面的原因,課時比較少、而知識量又很多,所以,學生的自學應用能力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得加強培養。(最終是課要上得有趣,考試成績也要考好) 一、結合課標的復習, 要依據課標對課本進行逐章、逐節全面復習,但要注意不要弄成上新課。復習不是簡單知識的重復,而是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這章節的基本線索和主要內容,理清史實和知識點。特別是要注意課本中的圖片與文字材料,並讓學生做好知識點目錄。然後配以相關的練習進行訓練,來鞏固復習的基礎知識。最關鍵的是要通過復習讓學生熟悉教材。 二、結合考試說明要求進行復習,我個人認為這是最重要的方面。因為考試說明是期末考的重要指南針。考試說明裡面屬於識記部分的知識點正常情況下是考在選擇題和改錯題。那麼這一部分的復習就只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點就可以,不用過於深入和延伸。考試說明裡面屬於理解和運用部分的知識點正常情況下是考在議論題,那麼這部分的復習必須要求學生懂得這些知識點的縱橫聯系、懂得拓展,懂得結合實際。 三、加大鞏固復習力度,也就是進行綜合復習,查漏補缺,突出重點並進行強化訓練,鞏固復習。復習不是簡單的知識點再復習,而是要把已復習的知識點串起來,形成一個整體。鞏固復習主要是通過模擬練習卷等來對學生學過的知識進行消化和鞏固。 四、做好解題思路方法的指導。要針對考度的題型和要求進行專項指導。同時必須在復習當中,針對每一種題型進行分析指導,特別是解題的方法、解題思路、回答問題規范化的分析和指導。並且嚴格要求學生書寫必須工整、規范作答,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利於在考試中減少不必要的失分。 總的來說,初中歷史的教學復習要立足於課程標准與考試說明,立足基礎掌握與能力培養,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識,並在最終的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