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上有幾為大人物是雙瞳孔的人 分別是哪幾位
史書上記載有重瞳的有八個人:
1、倉頡,倉頡是黃帝時代的造字聖人。
2、虞專舜,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屬孝順的聖人,三皇五帝之一。
3、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4、項羽,西楚霸王。
5、呂光,十六國時期橫掃西域的後涼國王。
6、高洋,北齊建立者。
7、魚俱羅,相傳是用計設殺猛將李元霸隋朝名將。
8、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後主,著名的詞人,文學家。
(1)歷史學家孔擴展閱讀:
重瞳最出名的兩個歷史人物:
關於重瞳,最出名的是兩個,第一個是舜,第二個是項羽。
他們都是帝王級的人物。不過舜有頑父劣弟,而且死因也很可疑;唐李白《遠別離》詩:「或言堯幽囚,舜野死,九疑連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清厲鶚《一半兒.上虞百官江口舜廟》曲:「重瞳此地有遺苗,野廟空江玉座銷。」
項羽雖稱西楚霸王,終亡於垓下。結局也不怎麼樣。清錢謙益《徐州雜題》詩之二:「重瞳遺跡已冥冥,戲馬台前鬼火青。十丈黃樓臨泗水,行人猶說霸王廳。」清周龍藻《大牆上蒿行》:「亞父好竒策,終被重瞳誤。」
② 姓孔的都有那些名人,古代、現代、當代!
姓孔的都有名人有孔子、孔融、孔祥熙 、孔繁森、孔元措、孔令輝。
古代孔氏代表: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2、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後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
不久,被朝廷征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孔融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儔也。」其散文鋒利簡潔,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現代孔氏代表:
1、孔祥熙
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字庸之,號子淵,山西省太谷縣人,祖籍山東曲阜,出生於山西省太谷縣一個亦商亦儒的家庭,孔子的第75世孫。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亦是一名銀行家及富商。
孔祥熙的妻子為宋靄齡,岳父是宋嘉樹。孔祥熙與宋子文、蔣介石為姻親關系。孔祥熙長期主理國民政府財政,主要政績有改革中國幣制,建設中國銀行體系,加大國家對資本市場的控制等。1967年8月15日在紐約心臟病發去世。
2、孔繁森
孔繁森(1944年7月-1994年11月),男,漢族,中共黨員,山東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孫。他18歲參軍,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
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
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孔繁森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式的好乾部、時代先鋒、領導幹部的楷模、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孔繁森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當代孔氏代表:
1、孔元措
孔元措:字夢得,衍聖公孔摠(孔詌)之子。孔子五十代孫,生卒年月不詳。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襲封衍聖公,授中議大夫,賜四品勛,後敕封衍聖公兼曲阜縣令。金宣宗年間(1213年—1224年)授東平府通判,改太常博士、太常寺丞、同知集賢院。
金哀宗年間(1224年—1234年)授泰定軍節度使、兗州觀察使兼行太常少卿,後遷光祿大夫,晉太常卿。
2、孔令輝
孔令輝,男,漢族,1975年10月18日出生,黑龍江省哈爾濱人,世界著名乒乓球運動員,有「乒乓王子」之稱。歷年來在國際乒聯公布的世界男單排名中位居前列。世乒賽、世界盃和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大滿貫」得主。
2006年正式宣布退役,任中國女子乒乓球隊教練。2013年正式擔任中國女子乒乓球隊主教練 。2017年5月30日,中國乒乓球協會決定暫停孔令輝中國女乒主教練工作,立即回國接受進一步調查和處理。
③ 姓孔的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孔姓對中國的文明與進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名人輩出,史不絕書。
孔子,名丘,春秋版時期魯國權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他晚年致力於教育,據傳有弟子三千人。他曾刪修《春秋》,整理《詩》、《書》等。在哲學上、政治上,他建立了一套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自漢以後成為兩千餘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封建統治者一直把他尊為聖人。
戰國、秦漢間的大商人孔氏,經營冶鐵業富至數千金。
西漢時,南陽人孔僅,大冶鐵商出身,武帝時任大農丞,後任任大司農;經學家孔安國,丞相孔光。
東漢有泰山都尉孔廟,其子孔融,漢末文學家,是「建安七子」之一。
南朝齊有文學家孔稚圭。
唐代有經學家孔穎達,河中陝華等州招討使孔巢父;僖宗、昭宗兩朝宰相孔緯。
北宋有說唱藝人孔三傳,曾經首創諸宮調。
清代有定南王孔有德,戲曲作家孔尚任,經學家、音樂學家,數學家孔廣森
④ 孔家在哪個朝代開始,成為了我國歷史上的超級家族
在國外有很多延續了幾百年的超級家族,這些家族掌握了大量的財富、權勢。在中國藐視很少聽聞這樣的超級家族,但是在中國卻有一個家族雖然沒有大量的財富、權力,卻在文化上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這一家族就是孔子建立起來的孔家,我們熟知的民國四大家族裡面就有孔家的影子,可以孔家就是中國的超級家族。
到了清代身為當時的七品執事官孔憲珍為了讓每個家庭成員既有硬約束,又有軟影響,在孔氏庭訓和《箴規》的基礎上,針對家族成員制定了“64字家訓”: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自載檢點,不扯濫務;
居身簡朴,辛勤勞杵;
一絲一縷,恆念力揚;
粗茶淡飯,慎近酒酤 ;
恪守信義,鄰里互助;
忠厚傳家,苦讀詩書;
振振絕絕,繁我孔族。
⑤ 孔仲尼是什麼家學派創始人
儒
⑥ 歷史上著名的歷史學家有哪幾位
有司馬遷、班固、陳壽、范曄、司馬光等。
1、司馬遷
司馬遷(前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
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
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過世,班固從京城洛陽遷回老家居住,開始在班彪《史記後傳》的基礎上,與其弟班超一同撰寫《漢書》,後班超投筆從戎,班固繼續撰寫,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
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將軍竇憲率軍北伐匈奴,班固隨軍出征,任中護軍,行中郎將,參議軍機大事,大敗北單於後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銘》。後竇憲因擅權被殺,班固受株連,死於獄中,時年六十一歲。
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
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
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讖緯神學理論化、法典化。
3、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4、范曄
范曄(398—445年),字蔚宗,南陽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人,南朝宋官員、史學家、文學家,東晉安北將軍范汪曾孫、豫章太守范寧之孫、侍中范泰之子。
出身士族家庭,博覽群書。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劉裕即位後,出任冠軍長史,遷秘書丞、新蔡太守;
元嘉九年(432年),得罪司徒劉義康,貶為宣城太守,開始撰寫《後漢書》,遷寧朔將軍。
元嘉十七年(440年),投靠始興王劉浚,歷任後將軍長史、南下邳太守、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隨從孔熙先擁戴彭城王劉義康即位,事敗被殺,時年四十八歲。
一生才華橫溢,史學成就突出。著作《後漢書》,博採眾書,結構嚴謹、屬詞麗密,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前四史」。
5、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
名列「元祐黨人」,配享宋哲宗廟廷,圖形昭勛閣;從祀於孔廟,稱「先儒司馬子」;從祀歷代帝王廟。
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范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班固
⑦ 歷史上孔姓名人
1、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東方文化的代表之一,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老子,道家思想的創始人),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
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可惜他的思想由漢武帝開始,廣被中華帝國的統治者所利用,變成統治者用來約束人民思想的有效工具,大大影響了中華帝國的發展。
2、孔融(153~208)
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有俊才,為建安七子之一,漢獻帝時為北海相,世稱孔北海;立學校,表儒術,後拜大中大夫,為曹操所殺。
3、孔鮒,字甲。(約前264—前208)秦末儒生。孔子後裔,居於魏國。本名鮒甲,字子魚,亦字甲。晚年投奔陳勝,陳勝在陳郡(今河南淮陽)稱王後,陳人或稱子鮒,或稱孔甲。
4、孔僅,西漢大臣,財政家。南陽人,為大鹽鐵商。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任大農令,領鹽鐵事,主管鹽鐵專賣。後任大司農。孔僅因為精通鹽鐵生產技術,又對朝庭有所捐贈,因而被漢武帝委以重任——掌握了當時國家經濟命脈的掌管鹽鐵事務的「大農丞」。
5、孔祥熙(1880~1967)
字庸之,山西太穀人。留學美國耶魯大學。歷任國民政府委員、財政部長(為當時中國的首富)、行政院長、中央銀行總裁等職。
⑧ 孔丘是我國文化史上什麼家學派的創始人,後來人們稱他為什麼
孔丘是我國文化史上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後來人們稱它為孔聖人、至聖。
⑨ 歷史上有什麼姓孔的小人嗎
孔末
唐末藩鎮復起,戰亂不休,唐朝皇室自顧不暇,對孔氏家族的優待也遠不如過往,孔子四回十二世嫡長答孫孔光嗣因此未能承襲文宣公的爵位,只是在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被任命為泗水縣縣令。後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孔景的後裔孔末眼見天下大亂,時局動盪,起了謀逆奪位的野心,遂夥同暴徒將生活在曲阜的闕里孔氏一一殺害最後,孔末又到泗水殺害了孔子第四十二代嫡長孫孔光嗣,奪其家產,取代其位,主孔子祀,儼然以孔子嫡裔自居。經此孔末亂孔,曲阜的孔子後裔幾乎被殺盡。
歷史上,孔氏都傳承孔子的思想,在歷史上地位都很顯赫,大多都是文學家或者是從政,很少有什麼你說的,至於說人無完人,的確會有人做壞事,錯事,但是在史書記載上很難見到的,我所知道的也就是這個孔末亂孔了,如果還要說的,那個孔祥熙算不算,在民國時期,他以權謀私、貪污腐敗,早年還染上鴉片,把家產敗光。
⑩ 中國古代有兩個很有名的大學問家,教育家,人稱孔孟。孔指的是什麼,名叫什麼,孟指的是什麼,名叫什麼
孔指的是孔子,名丘,孟指的是孟子,名軻。
1、孔子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時代的末期,享年73歲左右。
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
孔子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孟子
孟子 (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漢族,魯國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中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較為偏激。加封為「亞聖公」,被後世尊稱為亞聖。
(10)歷史學家孔擴展閱讀:
1、孔子著作介紹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范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2019年2月報道,從海昏侯墓出土簡牘5200餘枚,專家釋讀後發現包括《春秋》在內的儒家經典及其訓傳。
2、孟子著作介紹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典著作。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
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