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十大著名博物館是怎麼排名的
故宮博物院(故宮)(The Palace Museum)
▪法國盧浮宮(Musee Louvre)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
▪奧地利盔甲博物館
▪德國森回根堡自然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The Vatican Museum)
▪紐約答大都會博物館
▪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
▪倫敦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
❷ 奧地利資料
蒂羅爾州:12648平方公里,65萬人口。
蒂羅爾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經歷了土地分割的苦難。蒂羅爾南部的大片土地割讓給了義大利。如今奧地利境內的蒂羅爾成了兩塊不相連的土地。蒂羅爾州位於阿爾卑斯山東北部,全境幾乎都是起伏的山巒,冬季雪量充足,夏季氣候宜人,是世界最著名的度假勝地。
福拉爾貝格州:2601平方公里,34萬人口。
福拉爾貝格州位於奧地利最西部,與德國、列支敦斯登和瑞士交界,雨量充足,日照時間最長,西面與鄰國共享博登湖,其餘地區均被群山環繞。福拉爾貝格州的畜牧業和奶製品工業非常發達,位於全奧地利之首。食品工業中,巧克力和果汁生產也榜上有名。此外,福拉爾貝格的紡織品工業和電力工業在奧地利也是首屈一指的。
環城旅遊的起始點是莫扎特廣場和莫扎特紀念碑以及鍾樓。 在它旁邊的瓦格廣場上坐落著老宅,這是薩爾茨堡著名詩人喬治•特拉考的出生地。
在莫扎特廣場中心聳立著莫扎特紀念碑。它於1842年9月5日由莫扎特的子孫們主持揭幕。莫扎特的遺孀,康斯坦茨•馮•尼森未能經歷這一隆重的慶典。她死於同年的3月6日。人們在她的故居為她設立了一個紀念牌。
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是建立此廣場的重要倡導者。他私人捐助了巨款,並且還捐贈了一個大理石底座。今天這個底座被收藏在卡羅里諾•奧古斯坦博物館里。1842年廣場得到了擴建。
喬治•特拉考 喬治•特拉考於1887年出生在薩爾茨堡的一個鋼鐵商人的家庭。一戰初期,27歲的他死在克拉考的一間野戰醫院里。 在他短短的有生之年裡,他所創作的詩歌作品為他在二十世紀德文詩壇上占據了一席之地。今天他的一些作品被翻譯成26種不同的語言。
坐落於瓦格廣場旁的這位詩人的誕生地,現在是研究和紀念他的場所,並且專門設有介紹和導游。人們可以在這里參觀到作家的手稿和個人信件,還可以了解房間舊貌,文學評論書籍及欣賞配樂幻燈。
主教官邸
中世紀的主教官邸自16世紀末形成了今日的風格,並代表了早先巴洛克建築雄偉的特點。
可供參觀的景點有:主教官邸豪宅-從前的禮儀大廳,薩爾茨堡侯爵主教的住宅, 及收集了16-19世紀歐洲畫家眾多作品的主教官邸畫廊。舊主教官邸對面坐落著主教官邸新樓。
坐落在市中心的薩爾茨堡主教官邸是一座龐大的建築群體,其中包括了180座房間和3個大庭院。這里曾經住過薩爾茨堡的主教們,到19世紀為止,他們一直在這里操縱著這個國家的命運。
薩爾茨堡的主教們修建他們宮殿的時間長達數百年,在無數次的改建中,大主教沃爾夫•迪特里希•馮•萊特奧(1587-1612)對這座建築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如今,主教官邸被用於招待外賓和召開國際會議。
主教官邸廣場
主教官邸廣場是依照大主教沃爾夫•迪特里希的設計建造的。廣場周圍有大教堂,主教官邸,主教官邸新樓,鍾樓,米歇爾教堂和位於中央的中世紀建造的市民住宅。
在廣場的正中央是主教官邸噴泉。這座巨大的噴泉設施是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它是由古伊多巴爾特•圖恩伯爵主教在1656年和1661年間建造的。
主教官邸畫廊
具有貴族氣息的收藏館。薩爾茨堡的主教官邸畫廊是薩爾茨堡藝術品的匯粹。它繼承了巴洛克式的貴族氣質,且用一種理想的方式補充了這座城市的巴洛克風格。因此它在薩爾茨堡城多年的文化和藝術活動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展品包括了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的16-19世紀歐洲繪畫。
展覽館定期舉行特別展覽。如果您提前預約,還可以得到導游以及博物館師范介紹。
薩爾茨堡大教堂
最初的建造要追述到774年,當時正是聖維吉爾的時代(745-784年)。在經歷了1598年的一場大火後,1614年主教馬庫斯•史提庫斯依照桑提諾•索拉力的設計開始重建這座大教堂。 1628年,新教堂在巴黎斯•羅德龍主教主持了大教堂的落成儀式。教堂博物館中有豐富的藏品。
城中最重要的宗教建築物是天主教的中心薩爾茨堡大教堂。它以其雄偉的立面和巨大的圓形屋頂體現了阿爾卑斯山一側早期巴洛克風格雄偉的特徵。自它落成之日起,它就與教廷王侯的一切緊密聯系在一起。從教堂在大火中被燒毀,到被重建和擴建,這一系列過程中無一不見證了薩爾茨堡教主的至高無上的權力與獨立性。
1944年的轟炸摧毀了教堂的屋頂和部分聖壇。之後 ,又被重新修葺。1959年又根據其原來結構的基礎上做了擴建。刻在門柵欄上的年代標志記錄了「774」,「1628」,「1959」三個年代。它們使人們想起在這三年裡的三次修葺。在正牆裡面上有4座巨大的雕像:手持鑰匙和寶劍的聖徒彼得和保羅,手持鹽瓶和教堂模型的州守護神聖徒魯佩特和維吉爾。作為牆飾的2個印有花紋的盾代表了大教堂的兩名主要建造者馬庫斯•西提庫斯和巴黎斯•羅德龍。
大教堂廣場構成了大教堂的前庭。古伊多巴爾德•圖恩主教於1660年讓喬瓦尼•安東尼奧•達利歐設計修建了大教堂的穹頂。在廣場的中央矗立著1766-1771沃爾夫岡與約翰•巴布提斯特•哈根瑙爾為希基斯蒙•施拉騰巴赫伯爵大主教建造的聖母柱。
薩爾茨堡要塞
薩爾茨堡要塞建於1077年。由大主教格博哈德主持修建。後由雷翁哈德•馮•克羅查赫(1495-1519)主教進行了擴建。要塞完全繼承了中歐城堡風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世紀侯爵的房間和城堡博物館。自1892年起乘城堡小路上的纜車可以很方便地到達城堡。
薩爾茨堡要塞作為莫扎特故鄉的標志完全保持了中歐城堡的風格。這座有超過900年歷史的建築物的初建可以追述到授職之爭時期。當時發生了教皇與國王之間的主教任命權力的爭奪。忠於教皇的薩爾茨堡主教格博哈德於1077年在其領地上薩爾茨堡,上沃爾分,弗里薩赫建造了防禦建築。格博哈德的防禦設施在康拉德一世(1160-1147)的領導下全部完成。
15和16世紀,在匈牙利戰爭和農民起義的混亂狀態下,薩爾茨堡也被卷進其中。大主教們都退到城堡的保護之下。在此期間,城堡的主要建築被加高了一層,並建造了兵械庫。雷奧哈德•馮•克爾查赫主教(1495-1519)又擴建了城堡,並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在薩爾茨堡要塞漫長的歷史中,沒有任何進攻者能攻佔下它。城堡過去常年是一座防禦設施,間或也作為主教官邸。同時,它還充當過兵營和監獄的角色。
沃爾夫•迪特里希主教被他的侄子暨繼承者馬庫斯•希提庫斯囚禁在這里五年之久,直到1617年去世。
今天城堡全年為遊客開放。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來這里參加國際夏日學院舉辦的課程。
每天都有導游帶您參觀王侯房間。
城堡博物館 城堡博物館和萊納政權博物館(軍事博物館,薩爾茨堡國家政權第59號"萊納大公爵")。博物館的展覽包括城堡歷史,薩爾茨堡的武器手工業以及司法權史。
要塞鐵路 1891年8月,薩爾茨堡地區委員會做出決定,建造一條要塞鐵路。僅用了78天時間,這座被薩爾茨堡居民們親切地稱為"水罐鐵路"的項目完工了。
"水罐鐵路"這個名字源於纜車所應用的一種技術。而這種技術恰恰是車輛運行所需要的。在山頂車站,人們在車輛的底盤上灌上水,通過重量平衡的辦法把固定在同一根纜繩上的纜車從山谷牽引上來。每輛車搭載的乘客數量不同,就需要加入不同數量的水(每個乘客大約相當於80升水)。44年後這種車輛實現了"電氣化"。在城堡鐵路建成100年後的今天它已經發展成為最現代化的纜車鐵道之一。
弗朗西斯卡教堂
薩爾茨堡最有趣最具有歷史風格的教堂建築便是弗朗西斯卡教堂。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紀。公元1220年左右教堂的新建築落成。
在教堂的對面是魯佩特收藏館。 這座博物館收藏著現代藝術品和薩爾茨堡地區收集品的一部分。
與薩爾茨堡大教堂一樣, 弗朗西斯卡教堂的歷史可以溯源到薩爾茨堡基督教早期。兩座教堂具有完全不同的風格與作用.。薩爾茨堡大教堂是巴洛克式主教教堂,主要用於宗教活動, 而弗朗西斯卡教堂則是細長的歌特式,在這里人們可以靜靜地禱告。
關於教堂的興建年代人們不是很清楚。有些人說可能早於薩爾茨堡大教堂.。它的建造應歸功於聖•維吉爾。
如同其它薩爾茨堡的教堂一樣它也受到了大火的毀壞. 1167年 作為弗立德里希• 巴巴羅薩皇帝的裁判所這里成了大火的犧牲者。而後在11世紀末12世紀初得到重建。 這次重建受到了當時正處在發展階段的資產階級的影響,並在15世紀初大大加強。
在歷史上每一位執政的大主教均對弗朗西斯卡教堂進行了改建。 普通市民與大主教們都爭取使自己在弗朗西斯卡教堂的歷史上留下永遠的一頁。 因此在這里就統一了從羅馬時期到近現代所有的建築風格。
大學教堂
大學教堂是薩爾茨堡最大的巴洛克式教堂。作為大學專用教堂它由菲舍爾•馮•艾爾拉哈修建,並於1707年投入使用。其中的4個小教堂用於四個系。人們在1990年對大學的廣場進行了翻修。
這里的"綠色市場"除周末外每天都進行典型家居用品的銷售活動。這座於1622年落成的大學的主教學樓建於1618至1652年間。
要建一座大學教堂的計劃最早是由巴羅斯•羅德龍主教提出的。當時,即1623年他正在薩爾茨堡創建修士學院。最終開始動工則又等待了很長時間。因此當時教授與學生們只能在學術禮堂進行禮拜儀式等宗教活動。除此之外在這座禮堂里還舉行戲劇演出和其它慶祝活動。
直到70年後的1694年主教約翰•愛恩斯特•馮•圖恩才將建造獨立教堂的計劃付諸實施。
大主教選了當時最著名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師約翰•貝昂哈德•菲舍爾•馮•愛爾拉赫作為主建築師。同時這座建築日後也成為菲舍爾最著名的傑作。大學教堂落成典禮於1707年11月20日舉行,持續了38天。
藝術節劇
藝術節劇院坐落於僧侶山山腳, 人們把這里稱作藝術節戲劇區。 小藝術節劇院建於1924到1925年。 而大藝術節劇院則由克來蒙• 霍爾茨麥斯特於1956-1960年建成。 此外還有一座於1693年按菲舍爾計劃建成的騎術學校。年的薩爾茨堡藝術節匯演都在這里舉行.
這里的馬匹洗浴池於1695年由米歇爾•哈德哈特•曼德爾建成。一組建築中的三座劇院各有各的風格與情調。因此重要的文藝演出都在一起進行,從這一點上講薩爾茨堡是幸運的。
大劇院由奧地利建築設計師克雷門斯• 霍爾茨麥斯特設計建造的, 1960年在卡拉楊主持開幕。劇院視野寬闊,擁有2177個座位.在這里主要演出歌劇和大型音樂會。主幕的入口可以調節,范圍在14米到30米之間。小劇院有1324個座位和60個站位。其實規模並不小。1924年初建,後來幾經改建。最後一次是在1963年。
洗馬池與宮廷馬廄的正面牆是在約翰•貝昂哈特•菲舍爾•馮•愛爾
❸ 公認的世界十大博物館是哪些
我想復你在網上也查過制,說法各異,這很正常,沒有什麼絕對的公認吧,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喜好。你最好去問問《博物館里的活色生香》《博物館里的巔峰對決》的作者姜松,他可是博物館達人,去過好多國家,參觀過數百個世界博物館,他可能是目前中國最了解博物館的人。
❹ 世界十大博物館是什麼
1、盧浮宮來 2 、史密森尼博物院源 smithsonian institution——美國華盛頓特區 3、埃及博物館egyptian museum——埃及開羅 4、俄羅斯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state hermitage——俄羅斯聖彼得堡 5、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英國倫敦 6、普拉多博物館the prado——西班牙馬德里 7、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美國紐約州紐約城 8、梵蒂岡博物館the vatican museums——義大利梵蒂岡 9、荷蘭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荷蘭阿姆斯特丹 10、德國森根堡自然博物館
❺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的介紹
維也納抄藝術史博物館(德語: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縮寫KHM Wien)是奧地利著名美術館,下轄8座分館。主館舍位於維也納環城大道中心路段的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與霍夫堡皇宮相對,由統治歐洲近7個世紀的哈布斯堡家族出資興建。在其中除了一睹皇室珍藏,還可以領略奧匈帝國盛期的余暉。另有7處分館位於維也納及因斯布魯克。
❻ 奧地利哪些景點美到讓人窒息
奧地利境內阿爾卑斯山連綿起伏,魅力的多瑙河蜿蜒而過,在這一片壯麗景色中,阿爾卑斯山的山腳下靜靜地矗立著一座古老安靜的秀美小鎮--哈爾施塔特。哈爾施塔特很小,除了當地居民,外來的車輛一律都不可以進來,所以很適合散步。
這里除了有哈爾斯特塔湖以外,還有古墓遺跡,千年鹽礦,達克斯坦冰洞,木屋小鎮等可以觀賞的景點,尤其是這邊的木屋特別有特色,每家每戶會在屋形、色彩上表現自己的風格。小鎮上每一家小店的裝飾以及擺設都相當精緻,清新,有時間的話可以在這些小店好好逛逛。
有空的話可以去Hallstatt鎮口的山上看看哈爾斯塔特鹽礦,可以爬山上去 也可以搭乘纜車上去,從山上望湖風光無限,如果時間有限,也建議各位可以搭乘纜車來回。
❼ 國際上有哪些著名的歷史,文藝等博物館
世界十大博物館
第一名:法國盧浮宮(Musee Louvre)
盧浮宮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臟。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佔地面積為24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藝術殿堂和萬寶之宮。
盧浮宮始建於13世紀,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但於1546年建築師皮埃爾·萊斯柯在國王委託下對盧浮宮進行改建,從而使這個宮殿具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後又經歷代王室多次授權擴建,又經過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的整體建設才算完成。
繼「賢王查理」建設了重要的圖書館而聲名遠播之後,16世紀的弗朗索瓦一世又開始大規模地收藏各種藝術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時期,盧浮宮的收藏已十分充實。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盧浮宮已經成為經常展出各種繪畫和雕塑作品的一個場所。
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從那時起,這里的收藏不斷增加,更不用說拿破崙向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徵用的藝術貢品了。總之,如今博物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400,000件,分為許多的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盧浮宮是一座真正的迷宮,尤其對於一名外國人而言,想在宮中確定自己的位置是非常困難的。這座龐大的宮殿里收藏了無數的藝術珍品,包括大量來自東方的藝術品。其中最著名三件作品有斷臂的:「維納斯」,沒有頭的「勝利女神」,「蒙娜麗莎」進入凡爾塞宮的人們都會首先看到路易十四躍馬揚威的銅像。宮內共計500多間的大殿小廳被油畫、壁畫、天頂畫裝飾著,這些畫作均出自名家之手。宮里還有在大批的雕塑,其藝術氛圍絲毫不遜於盧浮宮。
第二名:大英博物館在倫敦的魯塞爾大街上,面積較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小,但展出面積也較故宮博物院為大。原來是私人捐贈的圖書館,1754年購買現址的蒙塔古大廈為館址,1759年首次向公眾開放。1823年英王喬治四世在蒙塔古大廈基址上修建了現在的古羅馬式大廈,並捐贈了許多皇家藏品,成為今天的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文物收藏可謂廣博,堪稱一座世界歷史博物館。人類文明發源地巴比倫、印度、中國和希臘的珍貴文物比比皆是。希臘的石雕,印度的寶石戒指,巴比倫的銀器,中國的瓷器琳琅滿目。比馬王堆女屍還早上千年的古屍也有幾具,但不是英國的,而是埃及的,十幾具展出的木乃伊還僅僅是館藏的一部分。大英博物館的埃及文物收藏,尤其是木乃伊收藏堪稱埃及本土以外之最。
尤其是埃及最珍貴的文物,4000年前在正反面分別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希臘文的石碑藏在大英博物館中。這是世界唯一的一塊,並據此破譯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堪稱鎮館之寶。
由於大英博物館建得較早,它的外形和布局已成為博物館的標准模式,後來者競相效法。其中兩部分展品格外吸引我,一是中國磁器,上自漢唐,下至明清,青花、鈞瓷、唐三彩、景泰藍按年代與產地排列,應有盡有,大概是中國以外最大的中國陶瓷館。印度寶石戒指也十分引人注目,火紅、海藍、石榴紅、祖母綠各色俱全,菱形、球形、卵形、異形大小不一,真是巧奪天工。
大英博物館還以其圖書館著名,因為大英博物館的起源就是漢斯·斯隆爵士捐贈的私人圖書館,英王喬治四世改建新館時又捐贈了大量書籍。這里是馬克思為他的不朽之作——《資本論》收集資料和寫作的主要場所,許多參觀者來尋找馬克思當年常坐的座位。
第三名: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建於1880年,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佔地8公頃,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積很大,不下24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僅畫廊就有200多個,藏有36.5萬件各類文物和藝術品。
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背依紐約中央公園,鬧中取靜,環境幽雅。然而,在建築上沒有體現出美國人的創造性,高台階、大廊柱,與任何一座標准博物館一樣刻板、單調。但展出內容卻豐富多彩,體現了資金足、氣派大的美國風格。整座的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館內專建的大廳中巨型玻璃罩里,令人嘆為觀止,可謂鎮館之寶。服飾館也堪稱世界之最,收集了4個世紀以來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裝1.5萬件。
我國的蘇州園林也被仿建在博物館的主樓二層的北廳之中,這可能真是典型的「文化移植」了,1981年9月才由我國蘇州能工巧匠建成的明軒十分吸引觀眾,不時聽到遊客問:「中國花園在哪裡?」為了避免擁擠,規定了專門路線入園,由定時電梯控制人數。園中飛檐、雕梁、魚池、涼亭,室內對聯、撣瓶、八仙桌、太師椅一應俱全。一些美國遊客坐在涼亭里閉目養神,宛如中國的墨客騷人,甚至搖頭晃腦的姿勢也帶上了「中國味」,十分可笑。
被認為科學技術最發達的美國,對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濃厚興趣,實在發人深思。可能由於美國歷史很短,博物館的主辦者不滿足於單件展品的陳列,而是充分利用雄厚的財力,製造一些風格迥異的環境來讓人懷古。除明軒外,還按時間和國別布置了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從14至18世紀的室內陳設。盡管都是一樣的富麗堂皇,但法國式的畫頂、英國式的壁爐和西班牙式的傢具還是刻上了不同時代和不同民族的烙印。
大都會博物館展出面積極大,在藝術上卻難稱登峰造極。最明顯的特點是:藝術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法國大雕塑家羅丹作品的復製件展覽。美國人對法國文化的崇拜是出人意料的,在美國,不止一次有人對我說:「您會講法語,您是真正的高級知識分子。」
第四名:德國森根堡自然博物館
建在法蘭克福市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館是德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流博物館之一。
1763年,以德國著名的醫生和大慈善家森根堡先生的遺產建立了森根堡基金會,用來促進科學的發展。1815年,德國最偉大的詩人和文學家歌德回他的出生地法蘭克福探訪時參觀了森根堡基金會並首先提出創建森根堡自然協會的倡議。1817年11月22日,法蘭克福的17位自由公民自發地組成了民間性的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靠私人的捐款開展起各種活動。1818年,協會開始籌建博物館。貝特曼先生在這一年一次就捐贈了3000古爾盾金幣,並在隨後的年代中每年都向協會捐贈相當數量的款項。1883年,包什先生將高達80萬馬克的遺產捐贈給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使其在很多年裡獲得了工作保障。此外,還有許多人向森根堡博物館捐贈了許多稀世珍貴的私人收藏品作為展品。
在創始後的100多年裡,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的工作人員都是自願組成的。直到1901年,才有1人開始得到政府津貼;到1950年,領政府工資的工作人員也才只有10人。森根堡博物館的發展與所有這些工作人員對自然科學的執著熱愛和無私奉獻是密不可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遭受了嚴重的創傷,許多城市被炸成了廢墟,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的10幾位會員自發地將博物館的藏品轉移隱蔽起來,最終使100多年來收集的館藏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避免了被戰爭破壞。
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創始之初只有17名會員,現在,會員人數已經發展到了4500人,此外還有大量的通訊會員和榮譽會員,其中包括歌德、達爾文、居維葉、黑格爾等許多世界著名的詩人、科學家和哲學家。最另他們驕傲的是,魏格納關於大陸漂移學說的第一個學術報告就是在森根堡自然博物館里作的。大陸漂移學說對地質學界的革命性作用就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物理學界中的重要作用一樣具有深遠的影響。
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從世界各地收集的動植物標本、古生物化石標本和礦物岩石標本有數百萬件,許多館藏都是稀世之寶。其中的古生物展品非常豐富,包括各種古魚類、恐龍、魚龍、翼龍、始祖鳥和哺乳動物等各種門類。博物館中的陳列也非常講究,例如其中的象類展廳,以各種古象的臼齒化石為實證反映了象類的起源與演化關系,然後以這些象類化石為依據形象地繪制出象類在整個地球上發展、散布和演化的過程圖,給觀眾以直觀的印象,最後,將幾種大象的骨架和同等大小的復原模型與現代鯨魚的巨大骨架陳列在一起,使觀眾感受到生物界大千世界裡各種生物「萬類霜天競自由」般的奇異。
森根堡自然博物館不僅僅將自身的展覽設計和實施得完美無瑕,而且還設立了專門的博物館教育計劃,德國中、小學生到博物館里來接受自然科學教育已經成了必修課之一。在這里,學生不僅參觀,還要回答參觀試卷上提出的各種問題作為成績考核。具1989年的統計,這一年來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參觀的觀眾人數達30萬,其中45%是成年人,55%是中小學生。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已經成了一所自然科學的啟蒙大學校。
第五名:奧地利盔甲博物館
格拉茨(Graz)市是現代奧地利的第二大都市,位於奧地利和匈牙利的邊境。該市在中世紀時是奧地利向南用兵的中框、轉運站和邊防重地,市區的Zeughaus(德語軍械庫之意)就是中世紀時奧地利對土耳其軍作戰用的武器庫。建築物本身是在1642年建成的,現仍藏有近3萬件以上的甲胄和冷兵器,是一所規模相當大的中世紀武器和甲胄的博物館。
火器展覽
館內第一層主要是存放各式輕重火器、一些步兵用的黑色鐵制胸甲和輕騎兵用的甲胄。此層樓內大量存放的各式火槍包括了火繩槍、燧發槍、輪發發火機槍等。
火繩槍最早於15世紀初出現於歐洲,早期是發射石彈,後來改發射圖形的鉛彈或鐵彈,是一種從槍口用木製通條裝填彈葯、再用火繩點火發射的火槍,這種火槍的口徑通常在23毫米以內,重8至10公斤,彈丸重約9克,射程則在150至250米之間。
燧發槍於17世紀未開始出現。和火繩槍相比,燧發槍用燧石槍機點燃裝葯,發射速度較快,口徑小、重量輕且後座力小,燧發槍口徑約在20毫米以下,帶刺刀時全重5至5.5公斤,彈丸重32克,燧石槍機上的火鐮同時又是火門的蓋,槍托的彎曲度較大,便於瞄準和提高射擊精度。
甲胄陳列
第二層和第三層存放步兵、輕騎兵和重裝騎兵的甲胄。甲胄主要是由胸甲、頭盔、葉片甲、金甲、臉甲和頸甲組成。胸甲可保護士兵的胸、背免受冷兵器和火器的殺傷,以胸板和背板組成,上面用環扣和較鏈連接,下面用皮帶系緊。胸甲有時有壓制的花紋或鑲嵌著飾物,但通常只有軍官和貴族的階級才有特權在胸甲上雕刻花紋,而且花紋和飾物多寡皆按階級而定。胸甲重量約在6至10公斤之間,厚1至3毫米。
冷兵器展示
第四層主要是存放冷兵器,除了其中一部分冷兵器是來自歷次戰役中土耳軍遺留在戰場上的戰利品外,其餘均是奧地利產的冷兵器。
冷兵器一般構造都很簡單,通常用於白刃戰斗。按其使用特點,可分為打擊兵器,例如狼牙棒、流星錘;刺殺兵器,例如劍、長矛、長槍、刺刀等;砍劈兵器,例如戰斧、鉞、鐮等;以及兩用刺劈或劈剌兵器例如軍刀、戟、馬刀等。
第六名: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的館址是世界上博物館中最早的,公元5世紀末就有了雛形。在16世紀與聖彼得大教堂同時擴建,總面積為5.5公頃,為故宮博物院的1/13,展出面積與故宮相仿。分12個博物館和5個藝術長廊,還包括屋頂花園。梵蒂岡博物館是歐洲宮廷式建築。裡面連成一體,九曲十折,幽深莫測。落地高窗,採光很好,延綿不斷的畫頂、漆壁雖然極盡富麗堂皇之能事,卻給人不無憋悶的感覺。梵蒂岡博物館像故宮一樣分為A、B、C、D路,脈絡清楚,對初游者十分方便。屋頂花園是梵蒂岡博物館一絕,不但佔地面積很大,而且繁花似錦,一掃博物館的沉悶氣氛。走累了,還可上到開闊寬敞的屋頂花園,環視整個羅馬,賞心悅目。
就搜集寶物而言,梵蒂岡博物館可謂豐富多彩,羅馬教廷藉助遍布世界的天主教堂,搜羅了各地的寶物,其力量之大不亞於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所不同的是:教廷更感興趣的不是文物而是寶物。位於羅馬的梵蒂岡博物館受到古羅馬藝術傳統的深遠影響,雕塑的收集堪稱一絕。人物雕塑栩栩如生,神采各異,在沒有人體解剖學的紀元前,藝術家的手不僅賦予冰冷的大理石以人形,還賦予了它生命的情與力以及無以言表的思想,令人無不嘆服。館中另有一室,集中了獅、虎、象、蛇等幾十種動物的石雕,宛如一個石頭動物園,別有風味。
西斯廷小教堂和拉斐爾畫室是梵蒂岡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大畫聖就有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兩聖把近10年時間貢獻給了梵蒂岡博物館,所以被西方稱為現代化源泉的文藝復興的收藏,梵蒂岡堪稱世界一絕了。其中西斯廷小教堂里世界名作穹頂畫《創世紀》、巨幅壁畫《最後的審判》都以宗教故事為主題,出自一代巨匠米開朗基羅一人之手筆。而拉斐爾則於1508—1518年為梵蒂岡做壁畫10年,建立了他的畫室,總稱為《教權的建立和鞏固》,其中希臘哲人的《辯論會》和描述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大數學家歐幾里得的《雅典學院》堪稱極品。
令人感嘆的是拉斐爾組畫的題目是《教權的建立和鞏固》,但他以復興古希臘藝術的內容和手法,表現了古希臘人講科學、允許不同意見發表的百花齊放精神,反而從根基上摧垮了教權,真是最大的諷刺。看來先進科學和文化的方向是任何權力都難以阻擋的,規定了宣揚教權的創作題目,卻限制不住其表現方法,反而促進了對教權抑殺創造性的懷疑,真是螳臂當車,傳為千古笑柄。
本以為羅馬、梵蒂岡的雕塑已嘆為觀止,而到了佛羅倫薩就只好再「嘆」了。究竟是羅馬的雕塑「最」好,還是佛羅倫薩的「最」好呢?究竟是米開朗基羅的雕塑「最」好?還是皮歐菲迪的雕塑「最」好呢?
第七名:京都國立博物館
京都國立博物館是於明治中葉時期建造的法式文藝復興風格的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的本館(主樓)主要用於舉辦各種專題展覽。館內所藏大約1萬多件貴重文物,定期變換內容在新館舉辦常設展。
京都國立博物館的磚結構建築物本身,由於其特殊的歷史價值,還被列為日本的國家重要文物。
第八名: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
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由數棟單層營房構成,共分五個不同主題的展示館,其中,一館為太平洋戰爭,二館為馬來亞內戰,三館為名將錄,四館為英雄榜,五館為聯合國維和行動。
一館是博物館的精華所在,入口處外有兩座小亭,一座裡面放著一輛二戰時英軍所用的通用裝甲偵察車。另一座則放著馬來亞
❽ 世界十大博物館有哪些啊
第一名法國盧浮宮(Musee Louvre) 法國盧浮宮(Musee Louvre) 盧浮宮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臟。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佔地面積為24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藝術殿堂和萬寶之宮。 盧浮宮始建於13世紀,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 詳細內容... 第二名倫敦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 倫敦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在倫敦的魯塞爾大街上,面積較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小,但展出面積也較故宮博物院為大。原來是私人捐贈的圖書館,1754年購買現址的蒙塔古大廈為館址,1759年首次向公眾開放。1823年英王喬治四世在蒙塔古大廈基址上修建了現在的古羅馬式大廈,...... 詳細內容... 第三名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建於1880年,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佔地8公頃,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積很大,不下24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僅畫廊就有200多個,藏有36.5萬件各類文物和藝...... 詳細內容... 第四名德國森根堡自然博物館 德國森根堡自然博物館 建在法蘭克福市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館是德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流博物館之一。 1763年,以德國著名的醫生和大慈善家森根堡先生的遺產建立了森根堡基金會,用來促進科學的發展。1815年,德國最偉大的詩人和文學家歌德回他的出生地法蘭克福探訪時參觀了森根堡基金會並首...... 詳細內容... 第五名奧地利盔甲博物館 奧地利盔甲博物館 格拉茨(Graz)市是現代奧地利的第二大都市,位於奧地利和匈牙利的邊境。該市在中世紀時是奧地利向南用兵的中框、轉運站和邊防重地,市區的Zeughaus(德語軍械庫之意)就是中世紀時奧地利對土耳其軍作戰用的武器庫。建築物本身是在1642年建成的,現仍藏有近3萬件以上的甲胄和冷兵器,...... 詳細內容... 第六名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The Vatican Museum) 梵蒂岡博物館的館址是世界上博物館中最早的,公元5世紀末就有了雛形。在16世紀與聖彼得大教堂同時擴建,總面積為5.5公頃,為故宮博物院的1/13,展出面積與故宮相仿。分12個博物館和5個藝術長廊,還包括屋頂花園。梵蒂岡博物館是歐洲宮廷式建築。裡面...... 詳細內容... 第七名京都國立博物館 京都國立博物館(Kyoto National Museum) 京都國立博物館是於明治中葉時期建造的法式文藝復興風格的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的本館(主樓)主要用於舉辦各種專題展覽。館內所藏大約1萬多件貴重文物,定期變換內容在新館舉辦常設展。 京都國立博物館的磚結構建築物本身,由於其特殊的歷史價值,...... 詳細內容... 第八名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 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 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由數棟單層營房構成,共分五個不同主題的展示館,其中,一館為太平洋戰爭,二館為馬來亞內戰,三館為名將錄,四館為英雄榜,五館為聯合國維和行動。 一館是博物館的精華所在,入口處外有兩座小亭,一座裡面放著一輛二戰時英軍所用的通用裝甲偵察車。另一座則...... 詳細內容... 第九名故宮博物院(故宮) 故宮博物院(故宮)(The Palace Museum) 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城的中心,成立於1925年10月10日,是我國最大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 故宮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有宮殿建築9000多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詳細內容... 第十名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Hermitage Museum) 冬宮是俄羅斯著名的皇宮,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該宮由著名的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正如人類歷史上其它著名的宮殿一樣,該宮殿自從建成以來一直備受劫難。冬宮初建於1754至1762年間,1837年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 詳細內容...
❾ 奧地利旅遊景點
奧地利因為位於歐洲的正中位置,所以她又被稱為歐洲的心臟和連接西版動的十字路權口。 主要景點有:維也納音樂廳、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維也納博物館、維也納森林、英雄廣場、貝多芬廣場、莫扎特雕像、美泉宮、多瑙河,還有薩爾斯堡、米拉貝爾花園、金屋頂等等。
❿ 奧地利有哪些好看的風景
阿爾卑斯山脈折疊
巍峨雄壯的阿爾卑斯山是夏季登山和冬季滑雪運動的天堂,星羅棋布的湖泊和鬱郁蔥蔥的河谷是休閑和從事各種水上運動的好地方;富麗堂皇的宮殿、雄偉壯麗的教堂和古堡記錄了奧地利歷史上的輝煌;這里的音樂傳統、久負盛名的樂團、歌劇和音樂廳給人以藝術享受;世界著名的音樂家都曾在這里寫下輝煌的樂章……位於歐洲心臟的奧地利,可以滿足你歐洲之行的所有願望。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折疊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State Opera Theatre of Vienna)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主要象徵,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建於1869年,原是皇家宮廷劇院,其前身是17世紀維也納城堡廣場木結構包廂劇院,1869年遷到市區的環行街旁。1918年宮廷劇院變為國有,稱國家歌劇院。二戰時被炸得只剩下幾處斷垣殘壁,戰後重建,整修10年,恢復舊觀。[1]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外貌古色古香,整個舞台區完全現代化,配有最先進的音響設備。1955年11月以演出貝多芬的費德利奧慶祝再生。歌劇院為羅馬式宏偉建築。前廳和側廳都用大理石徹成,內部繪有精美壁畫和掛有大音樂家和名演員照片。觀眾席共有6層,可容有座觀眾1600多人。
維也納音樂廳折疊
維也納音樂廳(Music Hall Vienna):奧地利維也納最古老也最現代化的音樂廳,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始建於1867年,1869年竣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外牆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鵰像,古雅別致。1870年1月6日,音樂廳的金色大演奏廳舉行首場演出。1872年到1875年間著名音樂家勃拉姆斯曾負責組織音樂廳的演奏會。1939年開始,每年1月1日在此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後因戰爭一度中斷,1959年又重新恢復。廳內有收藏館,館分兩室。一間是展覽室,定期舉行收藏品展覽,供人參觀;一間是檔案室,一邊的書架 上放滿大量歷代手寫的、木刻的、鉛印的音樂書籍和樂譜,另一邊是一排鐵櫃,藏有音樂大師的樂稿、書信和其他手跡,其中有莫扎特的樂稿:最後一個交響曲等。屋子中間是一長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閱資料之用。檔案室原為勃拉姆斯的辦公室,他臨終前一再囑咐,要把他珍藏的幾千冊音樂書籍和樂譜全部捐獻給檔案室。音樂廳屬於奧地利音樂之友協會,協會擁有會員7000多人,據說是世界上歷史最久、人數最多的音樂組織。
薩爾茨堡折疊
薩爾茨堡(Salzburg)是奧地利西北部薩爾茨堡州首府,瀕臨多瑙河支流薩爾察赫河,是奧地利北部交通、工業及旅遊中心。這里是大作曲家莫扎特的出生地,素有「音樂藝術中心」之稱。薩爾茨堡1077年設市,公元8世紀─18世紀為天主教大主教駐地和活動中心。1802年薩爾茨堡脫離宗教統治,1809年,根據《舍恩布龍條約》歸巴伐利亞,維也納會議(1814—1815年)決定歸還給奧地利。這里的建築藝術堪與義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相媲美,有「北方羅馬」之稱。
城市分布在薩爾察赫河兩岸,偎倚在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峰之間。城市被蒼郁的陡山圍繞,充滿魅力。河右岸南山坡的霍爾亨薩爾茨堡(11世紀),歷經900年風雨,仍巍峨挺立,是中歐地區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一座中世紀城堡。本尼狄克隱修道院建於7世紀末,長期以來是當地佈道活動的中心。聖方濟會教堂建於1223年。模仿羅馬聖教堂的大教堂建於17世紀初,是奧地利第一座義大利式的建築。大主教宅邸是16—18世紀的一座文藝復興式宮殿。米拉貝爾宮原是17世紀為薩爾茨堡大主教建造的皇宮,18世紀又經擴建,現在是包括宮殿、教堂、花園、博物館等的游覽中心。
城市南部是17世紀建造的皇家花園,以「水的游戲」著稱。花園內建築物的門旁檐下,道路兩旁都有暗道水管不時噴射,水花飛濺,雨簾霧障。走進花園內一座人工堆砌的山洞,潺潺的流水發出了26種鳥鳴的聲音,組成一曲悅耳動聽的空山鳥語。在一處由機械裝置控制的舞台上,通過水流的作用156個活動小人再現了這里300多年前小鎮生活的情景。走進薩爾茨堡,無處不見莫扎特的蹤跡。1756年1月27日,大作曲家莫扎特出生在城中糧食街9號。1917年莫扎特的故居被辟為博物館。
莫扎特故居折疊
莫扎特故居(Mozartst Seburtuts)奧地利18世紀著名音樂大師莫扎特出生的地方。它坐落在薩爾茨堡市糧食大街9號。這是一座金黃色的6層樓建築。公元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就誕生在這里,並度過了他的童年。莫扎特14歲被任命為宮廷樂師。1781年,他向宮廷提出辭呈,遷居維也納,從而打開維也納古典音樂的大門,直到1791年1月5日逝世。
為了紀念他,1917年把這里辟為莫扎特故居博物館。館內陳列著莫扎特生前使用過的小提琴、木琴和鋼琴、親筆寫的樂譜、書信以及親自設計的舞台劇藍圖等。館內如今還珍藏著莫扎特的一縷金色頭發。莫扎特故居是到薩爾茨堡的遊客們必到之處。館前的莫扎特廣場上豎有莫扎特全身銅像。廣場附近還有莫扎特音樂專科學校等;連商店出售的巧克力糖果等也都以莫扎特命名。
薩爾茨堡歷史上就以音樂之城聞名,該城每年都舉行國際音樂節活動。包括薩爾茨堡國際音樂節(為期5周),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為期2周),薩爾茨堡國際藝術節(為期5周)。其中薩爾茨堡國際音樂節的前身即1877至1910年舉行多次的莫扎特音樂節。它以維也納國立歌劇院(世界十大劇院)和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世界三大愛樂管弦樂團之一)為主,廣泛接納世界各國的著名交響樂團、指揮家、獨奏家和獨唱家。薩爾茨堡國際音樂節已成為世界音樂盛會。
維也納多瑙塔折疊
維也納多瑙塔(Donau Tower in Vienna)位於維也納市區北面的多瑙河公園內,於1964年建成。塔高252米,塔底直徑31米。多瑙塔高聳入雲,為維也納市容劃出一條新的空中輪廓線。塔內設有兩部高速電梯,遊人可乘電梯從塔底直升到165米高的電梯終點。在電梯終點上下各5米處,分別是露天咖啡館和室內咖啡館。登上170米高的露天咖啡館,頓感冷風撲面,寒氣逼人,但俯首下看卻有人上九天之感。進入160米高的室內咖啡館,頓覺溫暖如春。憑窗極目遠眺,遠方巍峨的阿爾卑斯山和穿城而過的藍色多瑙河盡收眼底。由於兩個咖啡館環塔而建,其地板構架同塔軸相連,故能以3種速度圍繞高塔轉動,形成別致的旋轉咖啡廳,咖啡廳每隔39分鍾自轉一周。隨著咖啡廳的轉動,窗外的景色也隨之慢慢移動。遊人可邊品嘗飲品,邊領略維也納繁華的都市風貌和城郊的田園風光。
維也納舍恩布龍宮折疊
維也納舍恩布龍宮(Schonbrunn Castle in Vienna)舍恩布龍宮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西南部,亦稱「美泉宮」,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避暑離宮。1694年由瑪利亞·特利薩女王下令修建。整座宮殿佔地2.6萬平方米,稍遜於法國的凡爾賽宮。宮內共有1400個房間,其中44間是以18世紀歐洲流行的洛可可式建築風格修裝的,纖巧華美。國王路易十六的皇後瑪麗·安東涅特少女時代的畫像,其優雅細膩的筆調將當時王朝豪華的盛景和奢麗的生活盡現於畫上。後來,在這座宮殿里長大的瑪麗皇後同其夫君路易十六一起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台。在房間和迴廊的拐角處是各種式樣的火爐,其中俄式的大火爐造型最為奇特,堪稱一景。在宮殿後面是一座巴羅特式的大花園,每當百花盛開之際,園中奇花異卉芬芳怡人,令人留連忘返,更增添了離宮之美。
拿破崙曾兩次佔領過維也納,兩次都居住在這里。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幼年時期也曾在離宮的宮廷舞台上為女皇演奏過鋼琴。拿破崙戰敗後,1814年9月—1815年6月,這里曾舉行過有名的瓜分歐洲的維也納會議。當時的奧地利首相梅特涅以其縱橫捭闔的手腕,在歐洲諸列強之間玩弄均勢平衡外交,顯赫一時。優雅別致;此外,還有以東方古典樣式裝修的廳堂,如鑲嵌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國式和飾以泥金和塗漆的日本式。房間內部的飾品和陳設也與建築風格相一致,在琳琅滿目的陶瓷擺設中,尤以明朝萬曆年間的彩瓷大盤和描花古瓶最為珍貴。宮內有哈布斯堡王朝歷代帝王設宴的餐廳和華麗的舞廳,現在奧地利政府仍在那裡舉行舞會或款待各國外交使節。在宮內,供人參觀的幾輛瑪利亞·特利薩女王加冕大典時使用的鎏金馬車,豪華無比,引人駐足。在長廊上,掛滿了哈布斯堡王朝歷代皇帝的肖像和記錄他們生活場景的圖畫以及瑪利亞·特利薩女王16個女兒的肖像畫,其中最惹人喜愛的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