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 必須知道的重要知識點
歷史大多數是編的!
⑵ 關於1911—1945—1949—今的歷史資料
1911年-1919年
1911:黃花崗起義、四川成都發生保路運動、辛亥革命
1912:中華民國成立(民國元年),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臨時首都設於南京
1912:溥儀退位,袁世凱於北京就任第二屆臨時大總統
1913:宋教仁被殺,南方省分發動二次革命失敗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起
1915:袁世凱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蔡鍔等發動護國戰爭
1915:陳獨秀創《青年雜志》
1916:袁世凱死,黎元洪任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
1917:府院之爭,張勛擁溥儀復辟失敗,孫中山廣州建大元帥府護法
1917:吳稚暉編《國音字典》
1917:毛澤東於長沙設新民學會
1918:魯迅發表小說《狂人日記》。詩人蘇曼殊逝
1918:中國科學社遷回國內,設在南京高師
1919:五四運動,蔡元培辭北京大學校長職,上海發起中國首次大規模罷工
1919: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1919:北洋政府曹汝霖遭彈劾免職
[編輯] 1920年-1929年
1920:爆發京國之爭,教育界做出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決議,在學校推廣新國語
1921:學衡社成立
1921:郭沫若和郁達夫合辦創成社
1921:嚴復逝
1921:孫中山到廣州重建軍政府,稱「非常大總統」、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1:外蒙古建立親蘇的郡主立憲政府,並宣布獨立,而國民政府未予承認並發布聲明予以譴責。
1922:胡適推行白話文運動
1922:伍廷芳逝
1922:劉伯明逝
1923:孫中山到廣州三建軍政府,准備聯俄容共
1924:國共第一次合作(聯俄容共)
1924:黃埔軍校設立
1925:孫中山逝,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國立東南大學校長郭秉文被免除
1926:國民政府北伐開始
1927: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寧漢分裂、中共發動南昌暴動
1927:王國維自殺,著有《人間詞話》
1927:籌設中央研究院
1928:東北易幟,北伐完成,全國統一
1929:梁啟超逝
[編輯] 1930年-1939年
1930:中原大戰起
1931:九一八事件,東北三省被佔領
1931:國民政府開始實行《建國大綱》的訓政時期計劃
1931:中國共產黨在江西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1931-1937)
1932:一二八事變日本攻佔上海
1932:滿洲國成立(溥儀復辟第二次)(1932-1945)
1933:巴金在成都著《家》、《春》、《秋》三部曲
1933:中央將北平故宮重要古物南遷
1933:國聯十九國委員會反對承認滿洲國,日本抨擊國聯
1933:福州發生閩變事件,成立「中華共和國」(1933-1934)
1934:推行新生活運動
1934:紅軍棄瑞金,長征(1934-1936)開始
1934:沈從文著《邊城》
1934:考古學家黃文弼著《高昌陶集》
1935:共產黨遵義會議(毛澤東勢力增大)
1935:夏鼐等發掘殷墟
1936:西安事變,張學良自此遭軟禁
1936:魯迅逝,章炳麟逝,胡漢民逝
1937:中國抗日戰爭(1937-1945)開始
1937:國共第二次合作,成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7:淞滬會戰
1937:南京大屠殺
1937:十年建設(1928-1937)結束
1938:中國軍隊在台兒庄殲滅日軍一萬餘人
1938:武漢會戰
1938: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1939:日軍炸重慶、潼關、洛陽、襄陽、西安、宜昌、泉州、成都等地
[編輯] 1940年-1949年
1940:汪精衛於南京成立國民政府,美、法拒絕承認。
1940:蔡元培逝。
1941:太平洋戰爭(1941-1945)起。
1942: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起,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
1943:中、美、英三盟國在開羅發表對日作戰宣言——開羅宣言。
1944:豫湘桂會戰。
1944:汪精衛逝。
1944:盟軍轟炸機首次從成都起飛轟炸日本本土及日軍佔領區,共1614架次。
1945:抗日戰爭結束、國共和談後簽訂雙十協定。
1945:中華民國政府在台北中山堂,接受日本投降。
1945:中華民國政府宣布承認外蒙古獨立,並隨後表示支持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1946:國共內戰起。
1946:陶行知逝。
1946:詩人聞一多被殺。
1946:《中華民國憲法》通過。
1947:台灣二二八事件。
1948:蔣介石當選中華民國總統。
1948;金圓券風暴。
1948:馮玉祥逝。
1949:白崇禧要求蔣介石辭總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與共產黨和談,和談破裂。
1949:人民解放軍包圍成都,蔣介石搭機撤往台灣。
甲午戰爭後清朝面臨許多政治和外交危機,民間革新與革命思潮湧現。孫中山創立興中會,號召推翻滿清帝制。革命思想及主張逐漸得到認同並影響廣泛之後,同華興會、愛國學社、青年會合組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於武昌發動的辛亥革命成功,隨後數月內各省回響,紛紛獨立。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個行省中已經獨立17省。岌岌可危的清朝起用袁世凱任內閣總理。雖然袁世凱發兵擊潰湖北的革命軍,但他希望議和以實現自己的目標,之後雙方斷斷續續停戰,並正式派代表於上海議和。革命期間因有黎元洪與黃興之爭,久議不決。孫中山自海外返國,被獨立各省代表選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的總統府宣誓就職,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同年1月至3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將已經於1911年12月25日通過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定為臨時憲法,同時定南京為臨時首都。2月12日,在清朝內閣總理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下,隆裕太後代宣統帝溥儀發布《退位詔書》,大清帝國至此結束。權臣袁世凱利用軍事優勢與政治手腕,在南北議和中取得絕對優勢。不久,孫中山讓位於袁世凱,政府遷都至北京,史稱北洋政府。於此時期,中華民國遭遇兩次危機,一次是袁世凱欲稱帝的洪憲帝制,最終蔡鍔等人發起護國戰爭推翻袁世凱政府。另一次為張勛發動的溥儀復辟,最終被段祺瑞所擊敗。而後段祺瑞廢除《臨時約法》,孫中山隨即發起護法運動,於廣州建立護法政府,軍政時期開始。此時期,由西方引進民主及科學思想,發起許多運動。以北京學者為首的新青年派等知識份子發起新文化運動。而以南京學者為首的學衡派等知識份子則復興中華文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成為戰勝國,由於青島歸屬問題使知識份子又發起五四運動。北洋政府因為府院之爭、貪污腐敗(例如曹錕利用賄選擔任總統)與軍閥割據而動盪不安。軍閥局勢最後為:據有東北、河北及山東的奉系張作霖(含魯系)、河南湖廣的直系吳佩孚及江南的新直系孫傳芳。當時廣州護法政府則受實力派軍閥牽制,之後又因陳炯明叛變使北伐失敗。孫中山在共產國際協助下重建,定出聯俄容共政策,以「反對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為口號,但這造成了共產黨勢力滲透至國民黨中。護法政府在蘇聯協助下成立黃埔軍校。1925年,護法政府改組為國民政府,並建立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國軍建立後東征陳炯明,平定滇、桂叛軍,締造了北伐契機。最後以蔣中正為總司令於1927年發動北伐戰爭。
北伐期間,國軍主力北上攻下長沙與武漢,擊敗直系後東征攻下南昌。東路軍經由閩浙,最後與主力軍會合於南京,新直系潰敗。之後因為容共問題,蔣中正於南京另立國民政府並宣布清黨,是為寧漢分裂。隨後武漢同意「分共」,與南京復合,史稱寧漢合流。遭到驅除的中國共產黨則於8月1日發動南昌事件。1928年西北軍馮玉祥與晉系閻錫山加入國軍,兵分三路攻向北京。期間日本為阻礙北伐於濟南引發五三慘案,國軍避免沖突而繞道。最後國軍攻克北京,東北奉系軍閥張作霖於沈陽皇姑屯車站遭日人炸死。年底,其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至此北伐完成,中國表面上得到統一。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後定南京市為首都,改北京市為北平特別市。以青天白日滿地紅為國旗,並以1924年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訓典禮訓辭為國歌,並在台灣沿用至今。根據1924年《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在北伐成功後開始實施「訓政」時期。該時期至中日抗戰結束後,於1947年頒行《中華民國憲法》時方告結束。於抗戰前的這段時期又稱「黃金十年」。外交上,外國在華特權通過外交途徑逐漸收回。為了建立運輸要道,以南京與蘭州為中心,建立連省公路和粵漢、浙贛隴海鐵路。建立廣泛分布的通訊設施改善訊息傳輸。財政方面則是穩定物價、改革銀行和統一幣制。並且增大工業和農業生產。為了提升民生品質,積極將立法和刑法系統現代化。改善公共衛生設施、立法禁止毒品買賣。並且制定國語以幫助中國社會的統一。這些改革增進了民眾的統一感和自豪感。但於國防上,中華民國處於內憂外患的窘境。由於中央推行軍政統一使得地方派系被削弱,導致地方與中央的關系惡化,最終地方各派系(如桂、晉及馮)陸續與中央發生了內戰,史稱中原大戰,最後中央軍勝利。而後為了對付據守贛南的中國共產黨,先後發起五次「剿共」。中國共產黨最後於1934年10月進行「長征」撤退,最後抵達陝北。日本於此期間逐步加強侵略,九一八事變後吞並東北並建立滿洲國。一二八事變意圖侵略上海,國軍成功抵禦,最後停戰。隨後日軍藉由長城戰役、華北自治運動,企圖吞並華北。當時蔣中正定下「攘外必須安內」的政策,旨在避免對日全面開戰,與剿共同時並行。但在中國共產黨倡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國內反日逐步高漲之下,以及張學良因多方剿共失利,最後於1936年12月策動西安事變。最後蔣中正同意停止剿共,收編紅軍為八路軍與新四軍。此事件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中國共產黨得以穩定,改寫了中國現代歷史。不過,由於國民政府仍無強大的經濟力與武力對日抗衡,當時只能避免對日全面作戰。1937年7月日本引發盧溝橋事變,攻陷華北。蔣中正定下「以空間換時間」、固守耗敵以待國際局勢轉變。8月上海發生淞滬會戰,國軍戰敗受創慘重,但也將日軍戰略改為由東至西入侵。首都南京淪陷後,日軍發動南京大屠殺,震驚國際。國民政府則遷都至重慶。而後南北日軍欲會師徐州時,國軍於台兒庄擊潰之,史稱台兒庄大捷。而後為了防止日軍南下及西進,國軍決堤阻敵。當時國軍軍力共170萬人。因戰爭爆發,立憲延後。中國共產黨所屬的新四軍與第八路軍亦加入抗戰,共約五十萬兵力。該兩支共產黨軍隊參與敵後游擊戰對抗日軍並鞏固本身的根據地大力發展武裝力量。其中較有名的戰役為平型關之役(國共聯合)與百團大戰。1938年8月至10月發生武漢會戰,日軍攻下武漢。同期間又登陸大亞灣,攻下廣州並侵略華南。由於戰線拉長,日軍轉入相持階段。1939年期間雙方於豫鄂湘桂各省交戰。日軍三次南下長沙皆為國軍擊潰,史稱長沙大捷。在淪陷區,國軍與共軍開辟敵後戰場並展開牽制與游擊,使日軍僅能控制據點與交通線。日本為了管理佔領地並達成「以華制華」目的,建立南京國民政府(汪精衛政權)及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在外交上,美國力促中日和談。但由於日方條件過高,中方難以接受;以及日本佔領法屬中南半島,和談最後破裂。1941年7月美英中荷各國成立「ABCD包圍網」以對日禁運。最終日本於12月7日偷襲珍珠港,開啟太平洋戰爭。中國遂正式成為同盟國一員並正式對日宣戰。蔣中正任中國戰區統帥,史迪威任參謀長。英國開放滇緬公路補給物資,英美各國亦對中簽訂平等條約。由於英美各國采「先歐後亞」策略,中國仍未減輕負擔。日本意圖切斷中國補給線,於1942年攻擊緬甸,國軍派遠征軍入緬援英。最後緬甸被日本佔領,滇緬公路中斷。1944年中英盟軍反攻收復緬北,並建立中印公路。這段期間日本發動「一號作戰」,先後打通了平漢、漢粵線,建立大陸補給線。並攻至獨山,一度威脅重慶。1945年時,美軍已逐步逼近日本本土,國軍在中美空軍支援下牽制日軍並轟炸大陸補給線。日軍意圖反制而發動豫西鄂北會戰與鄂西會戰,國軍皆防衛成功。4月國軍發動反擊,至8月收復廣西全境,並意圖收復華南。8月初,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先後投下核彈,蘇聯亦依據《雅爾達密約》對日發動戰爭,佔領中國東北,攻滅滿洲國。最終日本天皇裕仁於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於美艦密蘇里號簽署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於南京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抗戰勝利,中華民國收復東北與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抗戰期間,國軍雖然因為裝備、經濟等因素不如日軍,使得在多次戰役中難以取得優勢。但是國軍成功拖住日軍軍力,並在部份戰役獲得勝利。日本部分軍力受中國牽制,讓盟軍得以在海空兩面對付日軍。抗日戰爭時期,由於中國共產黨遠離主戰場,其武裝力量迅速壯大,形成割據的局面。1945年10月10日,國共兩黨在重慶達成雙十協定,確定以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黨派平等、地方自治之途徑達到和平民主建國,並盡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商討制憲事宜。國共雙方代表簽訂了停戰協定,並在隔年1月於重慶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各黨平等協商並確定了《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同年夏,國共雙方發生嚴重武力沖突,遂爆發國共內戰。1946年5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12月25日,在中國共產黨及中國民主同盟代表拒絕出席下,各省其餘選出代表在達到法定人數的情況下,於南京召開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了基於同年《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的《中華民國憲法》。《憲法》於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7月4日,國民政府國務會議通過蔣中正提出之「動員勘亂」與行憲並進的方針,。7月7日,七七事變十周年際,中國共產黨宣布准備自行組織聯合政府。11月21日至23日,全國舉行國大代表選舉。1948年3月29日,行憲國民大會開幕。4月18日,國民大會通過修改憲法案,增加《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總統得為緊急處分。國民大會第十三次大會選舉總統,由蔣中正當選。至於副總統選舉,經多次復選後,最後由李宗仁當選。5月1日,中國共產黨號召各黨派舉行新政治協商會議;同日,國民大會閉幕。5月20日,蔣中正、李宗仁就任總統及副總統職,國民政府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憲政時期開始。1948年國軍登陸東北,孫立人屢屢擊敗共軍,直逼哈爾濱。但是美國國務卿馬歇爾要求停戰,孫立人也與個性保守的上級杜聿明意見不合,蔣中正只好將孫立人委以虛職再遷調台灣練兵,使得東北戰況隨之逆轉[38]。9月遼西會戰爆發,共軍將領林彪南下圍攻錦州,廖耀湘救援失敗。錦州、沈陽先後淪陷,東北失守,國民黨內要求蔣辭卸呼聲甚高。另外,早在同年9月濟南失守,山東淪陷,共軍逼近徐州。11月爆發徐蚌會戰。由於戰略規劃錯誤,劉峙與杜聿明僅堅守隴海線,使得國軍防線被共軍切割包圍,國軍於隔年1月潰敗。當時華北受到孤立,1948年11月平津會戰爆發,東北共軍入關,在天津淪陷後傅作義投降,華北全數淪陷。最後蔣中正宣布下野,仍任國民黨總裁。總統由李宗仁代理,並向共軍求和。1949年4月,國共舉行了北平和談(即「劃江而治」),但中華民國政府對共產黨的要求無法接受,談判破裂,代表張治中滯留北平不歸。而後共軍大舉渡江,國軍江陰要塞投降,南京淪陷,李宗仁將政府遷往廣州。稍後依序遷往重慶、成都及西昌。李宗仁見大勢已去,赴港後逃至美國。蔣中正於西南持續作戰,最終放棄大陸地區,政府遷往台北,大陸易幟。另外,台灣光復後,由於負責政務接管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不當引發民怨,最後發生二二八事件。此事件加深省籍情結,使台灣民眾對政府產生不信任感,促使日後台灣獨立運動的發展。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就醬紫……
⑶ 中國歷史知識復習資料
你去看看簡略的《中國通史簡編》,書店都有賣的!
歷史溯源
「歷史」一詞的由來
在古代,歷史只稱「史」。記載史的人稱史官,當時的史官,除記錄統治者辦的事外,對於大文、地理、人事、災禍也加以記錄。可見,古代的「史」的范因比現在更為廣泛。 「歷史」這一名稱出現於近代。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在學堂里最初開設「史學」課,第二年即改名為「歷史」。有人考證說「歷史」是外來詞,來自日文,因為日本人早稱「史」為「歷史」了。
古代、近代、現代
古代:世界古代史,一般認為是從地球上出現「完全形成的人」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中國古代史止於1840年鴉片戰爭。
近代:世界近代史,始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終於1917年10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
現代:世界現代史,始於1917年10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現代史始於1919年「五四」運動。
「中國」一詞的由來
「中國」一詞的最早出現;是在《詩經》中。如《大雅·民芳》「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之例,畢竟還算不得是真正指稱國家的「中國」的出現。作為指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書中已屢見不鮮了。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楚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這些都說明:上古之所謂「中國」者,即指後世之「中原」也。但又有不同於「中原」的地方,即地域不及後世中原之廣,而相當於今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為什麼我們的古人把這一帶地區稱作「中國」呢?
這一帶地區的四周分布著夷、翟、戎、蠻諸族及其所建國,而將這一帶包圍在中間,故稱這一帶地區及所建國家為「中國」。
「中華」小考
古代的中國亦稱華夏,又稱中原。華夏,是我國古代人民對祖國的美稱。是說我國疆土廣大、中華民族是有文化、講文明的禮儀之邦。據《左傳》記載:『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裝之美謂之華』。「中」是指中土、中心。西周初年周公營建洛邑,以它為天下中心,故稱為「中土」,「夏」。是大的意想,由「華夏」、「中夏」二辭又衍出生「中華」一辭。這個辭開始見於《三國志·蜀志》中「游步中華」一語。
「支那」的原意是什麼?
「支那」本來是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呼,中國人一般不用。由於近代日本稱中國為支那,人們便感到是一種蔑稱。其實它的本源是英文china的音譯。china又一譯意為瓷器,有人便以為是以瓷器(china)作為中國的代稱。據英文《韋氏大辭典》詮釋,瓷器(china)一詞來源於支那(chi—na)。由此可見,在西方先有中國之名,後有瓷器之稱。
「文那」
「文那」一詞,最早見於印度古詩《摩河婆羅》中,是古代印度人加給中國的一種尊稱,包含著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一種友好感情。
為什麼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
「炎黃」分別指中國原始社會中兩位不同民族的首領。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領。他們自西方游牧進人中原,與以雖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沖突,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得黃帝族援助,攻殺雖尤。黃帝姓姬,號軒轅氏。後來炎黃兩族在阪泉(據說,阪泉在河北懷來縣),發生了三次大沖突。黃帝族打敗炎帝族,由西北進人了中原地區。
黃帝族與炎帝族,又與居住在東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春秋時期的華族,漢以後稱為漢族。炎黃二帝被人們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因而,人們往往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
「王位世襲」始於何時?
在中國歷史上,王位世襲相傳最早發生在古代的夏啟,商周因之,日益使之完善。周文王的祖父古公宜父是周族的第一個首領,他有三個兒子,在率領族人遷居山下的周(今陝西岐山北)時,大兒子泰伯和二兒子虞仲沒跟隨遷徒,古公檀父臨死時,把其首領地位傳給了他的幼子季歷,即周文王的父親。
季歷是個很能乾的首領,使周族的社會地位起了很大變化,從過去受壓迫的地位一下躍入顯赫的奴隸主貴族大家庭的行列。伐戎的勝利,對當時商朝的安全是有利的,因此季歷被封為商朝的「牧師」(一種職司畜牧的官)。但是,隨著周族統治者力量日益強大,加劇了周族和商朝的矛盾,商王文丁便把季歷殺掉了。
季歷被殺後,其子昌世襲了王位,即歷史上有名的周文王。文王在位五十年,由其子發繼位,即周武王,武王率諸侯東征滅掉商,建立了西周王朝。王位的世襲制度,就這樣延續了下來。
「春秋」、「戰國」
從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這三百多年間諸侯的力量逐漸強大,周天子已經徒有虛名,無力控制各諸侯了。這一完整的歷史時期恰好與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公元前722年一前481年)所記載的歷史大致吻合,所以,歷史上就把這段歷史時期稱之為「春秋」時期」。
春秋後期,各諸侯兼並吞食的結果,只剩下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大諸侯國。此後,七國間的兼並征伐更加劇烈、頻繁,直至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而最後統一,戰爭才逐漸停止。因此,後人就把這段歷史時期稱為「戰國」時期。
《史記》並非司馬遷定名
在先秦兩漢時代,許多書是沒有書名的,《史記》也是這樣。司馬遷在這部巨著完成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看後非常欽佩司馬遷所取得的成就,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這也僅僅表明是誰的著作而已。我國最早的圖書目錄(東漢班固寫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也只寫《太史公百三十篇》,這就是此書在兩漢時期正式流行的名稱。一些學者在引用這部著作時常嫌《太史公百三十篇》這個書名過於繁復,經常省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這樣的字樣。「史記」二字是從「太史公記」這四個字里省略出來的,漢末以後才稱為《史記》。
百家姓、千家姓、萬家姓
《百家姓》是我國漢族姓氏的總集,相傳是宋初錢塘一位老儒所編,共取姓氏四百六十八個,遠沒有包括中國人的全部姓氏。據宋人鄭樵統計,宋代姓氏一千七百四十三個,比《百家姓》多三倍。到了明初,有個叫吳沈的人,編了一部《千家姓》,共收姓氏一千九百六十八個。但這部《千家姓》仍然沒把中國人的姓氏都包括進去。於是萬曆年間又有人編了一本《萬家姓》——《古今萬姓統譜》。然而,中國人的姓氏畢竟不到一萬,所謂「萬姓」,無非是言其多而已。
那麼,中國人到底有多少姓氏呢?據統計,見於文獻的姓氏(包括少數民族和元清時代蒙滿兩族譯改的姓氏)就有六千三百六十二個,其中單姓三千七百三十個,雙字姓二千四百九十八個,三字姓一百二十七個,四字姓二個,五字姓五個。
《百家姓》為何以「趙錢孫李」開頭?
《百家姓》是我國漢族姓氏總集,載有四百多個姓氏。四百多個姓,為什麼偏要把「趙錢孫李」放在前面呢?原來,《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錢塘一個老儒編的。宋朝的皇帝姓趙,趙便為國姓。錢塘屬浙江,當時占據江浙一帶的是口吳王錢似,孫是他正紀的姓。李是南唐李後主的姓。於是「趙錢孫李」便為頭一句。
「皇帝」一詞的由來
君主稱為「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王」、或單稱「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戰國時代,王室衰微,一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如秦王、楚王、齊王等。
秦王贏政一統天下後,自認為這是自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後世」。於是讓李斯等人議改稱號。李斯等人和眾博士商議後報告秦王說,上古有天皇、地皇、秦皇,秦皇最貴,可改「王」為「秦皇」。秦王反復考慮,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高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並自號始皇帝。從此,「皇帝」的稱號為歷代君主所襲用。
「太上皇」的由來
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登上金龍寶座後。萬事皆吉祥如意。卻有一事,使得他犯了愁腸,這就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父親劉太公。事情的由來是:有一天,他和前幾次一樣,又去參拜太公,尋思太公此時當端坐堂前,等待著兒子。誰知剛到門前,只見太公著舊襖,執行帚,畢恭畢敬地迎接他。這突然之舉,使他大吃i驚,急問因何事競至如此。太公說:「您貴為天子,誰敢不敬?我雖是您父親,也不過一個平頭百姓。平頭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殺頭的啊!」劉邦好說歹說,太公只是不聽。
事後,有人講到秦始皇曾尊死父為太上皇,建議封太公為「太上皇」。劉邦聽了求之不得,馬上舉行大典,將太公扶上太上皇位。
皇帝拾趣
中國歷史上最早稱皇帝的是秦始皇,他姓贏名政,在位時間是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
最後的一個皇帝是清朝的宣統,即愛新覺羅·博儀,他在位的時間是1909年至1911年。
在位時間最長的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名玄燁,從公元1662年至1722年,共做了六十一年皇帝。
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是漢朝的劉賀,他只當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廢除了。
即位年齡最大的皇帝是唐朝的武則天,她即位時已六十一歲,她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終年八十一歲,她也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即位年齡最小的皇帝是漢朝的殤帝,名劉隆,生下來一百多天就當了皇帝。他又是壽命最短的皇帝,死時不足一周歲。
十歲以下的小娃娃就當了皇帝的,在中國歷史上共有二十九個。
慈僖太後雖然沒有稱帝,但權力比皇帝還大。她當政四十八年,為所欲為,皇帝成了傀儡。
古代君主的稱謂
古代的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稱「孤」、「寡人」、「不穀』。「孤」,謂自己不能得眾;「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穀」:谷,可以養人,為善物,不穀即不善。這些都是君主的謙稱。《老子》中說:「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顯然在「自謙」的背後,隱藏著籠絡人心,以求鞏固一己統治的目的。
「朕」,在古代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我」。如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首句中雲:「帝高陽之苗裔今,朕皇考日伯庸」。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遂成為帝王自稱的專用詞,別人是不準再用的。
古代人們對帝王的稱呼更顯示出高高在上的統治者的淫威。
或呼帝王為「天子」,「天子」即「天之驕子」,他擁有的權力是上天所賦予的,因此,「天子」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稱國君為「萬歲」,約始於秦漢。「萬歲」一詞本是人們於喜慶時的歡呼語。如《戰國策·齊策》記馮援替孟嘗君燒掉債卷,「民稱萬歲」。秦漢以後,臣子朝見國君,拜恩慶賀,以呼「萬歲」為常,遂成為帝王之代稱。
或對「陛下」稱呼國君。「陛下」本指待衛在宮殿台階下的國君近臣或侍衛人員。群臣與天子言,不敢直呼天子,
恐有瀆聖顏,故呼其身旁侍衛之人以轉達。「陛下」遂成為國君的尊稱。至今人們仍用這些詞彙來尊稱外國國家首腦,但只限於外交場合了。
古代縣官為何稱「知縣」?
知,就是管理、主持的意思。知縣就是管縣,管理、主持一縣的政事。
知,解為管理、主持,古詩文中常常遇到。《左傳》「子產其將知政矣」,就是說子產將要主持政事了。宋朝魏了翁《讀書雜鈔》指出:後世官職上加「知」字,就是從這里開始。韓愈《師說》:「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就是說,我(向他)學習的是道理,何必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宋史·蘇拭傳》說蘇拭「知徐州」、「知湖州」、「知杭州」,就是說派蘇拭去主持徐州,湖州,杭州的政事,即任這些州的知州。唐宋以後的知府、知州、知縣、知事(知縣又稱縣知事),都是這種意思。古詩詞中,知也解為管。杜甫「翠襟渾短盡,紅嘴漫多知」。多知即多管,意謂鸚鵡能學人語,多管閑事。王維「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忽值人。」不知即不管,是說為看紅樹而不管路遠。
「唐人銜」的由來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強盛時代。國外的華僑往往被人稱為「唐人」,華僑聚居的地方被稱為「唐人街」。「唐人街」,按英文的字義是「中國城」的意思。
美國「唐人街」是當年開發美國西海岸的一些城市的中國人——華工和華商創立和建設起來的。開始,他們在舊金山、紐約市等地的某些街道,開設中國式的小茶館、小飯鋪、豆腐坊等,逐漸形成了華人生活區(也稱中國鎮)。後來,商店目益增多,除飲食業外,刺綉、中國古玩等,也都在那裡享有。
如今,「唐人街」成了繁華的街道。那裡有華僑學校、同鄉會、俱樂部、影劇院等。每逢新春佳節,在唐人街上耍龍燈、舞獅子、放爆竹……保留著中國傳統的辭舊迎新的風俗。
何謂「尚方寶劍「?
「尚方寶劍」(或稱「尚方劍」),就是「尚方」鑄的寶劍,「尚方」是掌管供應製造帝王所用刀劍等器物的一個部門。秦朝始設置。
「尚方寶劍」是指皇帝所用的劍,是一種最高權利的象徵。它究竟有沒有「先斬後奏」之權呢?從歷史的記載來看,皇帝是不大把這樣大的權交給別人的。
「使節」釋源
在古代,使節並不是對人的稱謂,而是一種官職憑證。卿大夫聘於諸侯時,國君要授給任職憑證,這種憑證就叫使節,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國時。國君也要給予他出使憑證,這種憑證也叫使節、符節。那種叫做符信的使節大多用銅鑄成,並根據任職地區的不同,分別鑄成不同的動物圖像。在山區任職的,授給他虎節;在平原任職的,授給他人節;在湖澤地任職的,授給他龍節。出使憑證一般都是用竹子為柄,上面綴些耗牛尾等裝飾品,亦稱旄節。張騫、蘇武等出使匈奴時,持的就是這種使節。
現在,「使節」的含義有了變化,指一國常駐他國的外交官,或派駐他國臨時辦理事務的代表。
古代皇帝用的「金牌」
抗金英雄岳飛在宋高宗紹興十年,准備「直搗黃龍府」之時,被秦檜在一日之內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回,並秘密處死。這一故事已家喻戶曉,但「金牌」究竟是何物,卻眾說紛壇。許多人都說是黃金鑄成,其源皆出於清朝俞正燮所著的《癸已存稿》中所說「截金為牌」
《夢溪筆談》談到古時郵遞是這樣說的:「驛傳舊有三等。日步遞、馬遞、急腳遞。」「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明眩目,如過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至五百餘里」。可見金牌是皇帝處理緊急、機密軍事事務時所用的一種朱漆黃金字木牌,並非如上所說的黃金所鑄。
「娘子軍」的由來
隋朝末年,李世民推動他的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李淵的三女兒李氏回到陝西雩縣故鄉,散發家產,招募了大批士l兵,又聯絡了當地農民武裝,合並了幾支零散的起義軍,兵力擴充到七萬。公元617年,李氏率領著這支隊伍和李世民在渭北會師,宣布了隋王朝的末日。李淵稱帝後,李氏被封為平陽公主。這以後,李氏統領的軍隊號稱「娘子軍」。
至於女子為基本成員,又有嚴密組織的娘子軍,則是從太平天國的女軍開始的。太平天國的女軍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綱領指導下成立的,以前、後、左、中、右和數字一至八來編排番號,共四十軍,每軍二干五百人,總計十萬之眾。
何謂「哨棒」?
《水滸全傳》第二十三回寫武松打虎:「武松雙手掄起哨棒,一棒劈不著大蟲(老虎),原來打急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哨捧折做兩截。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哨棒這樣不濟事呢?原來,哨捧不是打虎用的,是為了驅狼的。過去,山東道上狼群極多,過往客商習慣帶一根哨棒。哨棒的一頭是空心的,可以吹,吹起來真有點龍吟虎嘯的勁頭,狼群聽了,以為是什麼猛獸來了,驚慌逃竄,附近的百姓聽到哨聲也會出來幫助追趕。
武松從滄州回家探望哥哥,想不到有虎,也沒有想到要打虎,所以他隨便帶了一根哨棒。另外,哨捧也可用作登山的拄杖,也可用來挑起小件行李,是有多種用途的。
單於、可汗、天可汗
在古代,我國境內的許多少數民族,對他們的首領有不同的專用稱呼。如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匈奴族,稱首領為「單於」;北朝時期的柔然族,唐朝時期的回汔族、突厥族和宋元時期的蒙古族,稱首領為「可汗」。回汔、突厥族為了表示服從唐朝中央政權的統一領導,還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這些稱呼都有特殊含義。像「單於」一詞,本是「撐梨孤塗單於」的簡稱。在匈奴語中,「撐梨」是「天」,「孤塗」是「子」,「單於」含有「廣大」的意思。
我國古代的博士、碩士、學士
「博士」、「碩士」、「學士」這些名稱,我國古代早已有之。不過和現在的含義不完全相同。
博士,源於戰國時代。《史記·循吏列傳》:「公儀休者,魯博士也,以高弟為魯相。」《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就說明,博士在那時是一種官職,又是一些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的人。
碩土,我國五代時期就有。《五代史》記載:「前後左右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疏。」宋代著名散文家曾鞏在《與杜相公書》中說:「當今內自京師,外至岩野,宿師碩土,傑立相望。」可見,碩士在古代通常指那些品節高尚、博學多識的人。
學士,最早出於周代。《周禮·春官》:「詔及徹,帥學士而歌徹。」《史記·儒林傳序》:「天下之學士靡然鄉風矣。」這說明,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人,後來逐漸變成文入學者。
「廟號」與「謚號」
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里立室祭祀時由大臣們商議定的名號。一般地說,都是把當朝的第一個皇帝稱為高祖、世祖或太祖;把第二個皇帝稱為某宗。唐朝之前的皇帝,不全都有廟號。唐朝至清朝的皇帝多數都有廟號。
溢號是皇帝、王或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死了後,朝廷或後人按其生前的功績,評定褒貶給予的稱號。謚號起於周朝末年東漢、宋朝較為盛行,惟有秦朝不許後人用褒貶的字眼來議論先皇的善惡。所以,秦始皇、秦二世這樣的稱呼在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明清兩代六部的職能
古代的六部是國家管理各方面事物的機構。六部初建於隋朝,正式定製於唐初。下面是明清兩代六部的職能:
吏部:主管全國文職官吏的挑選、考查、任免、升降、調動、封勛,大體相當於現代的組織部的職能。
戶部:主管國家戶籍、田畝、貨幣、各種賦稅、官員俸祿,大體相當於現代的農業部、財政部。
禮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禮(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舉考試、接待外國來賓,類似於現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禮賓司。
兵部:主管全國武職官員、練兵、武器、彈站,相當於現代的國防部。
刑部:主管國家司法、行政,大體相當於現代的司法部。
工部:主管興修水利、主要的土木建築工程,大體相當於現代的水利部和建設部。
各部的最高長官是「尚書」,相當於現代的部長;副長官稱「侍郎」,相當於副部長。
「垂簾聽政」始於何時?
在封建社會里,皇帝親臨寶座,處理政務大事。但是,由於特殊的情況,皇帝不能上朝親政了。這時,由皇後或太後臨朝聽政,此類事在東漢便不乏其例,至於太後在大殿皇帝御座後面,用簾子遮擋的方式聽政,則是從唐代武則天開始的。
《舊唐書·高宗紀下》記載:「時帝(唐高宗)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天後(武則天)……上每視朝,天後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
巡撫、總督
總督、巡撫是明清時期地方軍政首長。總督的地位聲望約高於巡撫。但就其設置而言,卻是先有巡撫,後有總督。
巡撫之名,始於明太祖令太子朱標「巡撫」陝西。後來每年都要派中央官員巡撫地方。這一時期,巡撫性質問於「欽差」,本身不是官號,沒有品級,可兼中央監察、組織部門的都御史和吏部尚書、傳郎等官銜,以便主掌地方官吏考察和軍民安撫。因為屬中央官,所以有事派出,事畢返京。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以後,由於地方動亂,開始常設巡撫,並開始了以省為管轄單位的巡撫制。巡撫職權不斷擴大,不僅掌政,而且掌軍,實際上已成為地方軍政首長,但其中央官性質未變,還必須經常上京匯報地方軍政事務。清代康熙(1662—1722年)以後,全國除直隸、四川外,每省都設一員巡撫,規定了巡撫品級。至此,巡撫才正式成為地方官。但仍遵行舊的兼銜制。
戰亂時期,各地巡撫互不統屬,往往貽誤軍機。為統一調度,就設立了專管軍事的總督。總督性質同於前期的巡撫,兼銜一樣,也不常置。自明憲宗成化五年(1469年)常設兩廣總督以後,才開始了正規的跨省總督制。從此,總督職權日益擴大,兼掌民政,實際上也成為地方軍政首長。但其獲得品級,正式成為地方官,也是清康熙以後的事。其時全國共設直隸、四川、兩江、湖廣、閩浙、兩廣、雲貴、陝甘八員總督。
我國封建官制的發展有一個特點,即中央監察官容易演變為地方軍政首長。這是因為,歷代封建王朝為強化中央集權,經常派出中央監察官巡視地方,這些官代表皇帝,挾制地方,逐漸奪取地方軍政大權。如漢刺史、魏晉都督、唐節度假都是由中央監察官演變為地方軍政首長的。巡撫、總督由中央監察官演變為地方軍政首長,則是這一特點在明清官制中的反映。
何謂「凌遲」?
凌遲,又叫「陵遲」,是封建社會一種最殘酷的死刑,始於五代。行刑時執刑人把犯人身上的肉用刀一塊一塊地割光,十分野蠻。
在封建社會里,有兩種人常處以凌遲,一種是反對朝廷的所謂謀反大逆的人;另一種是「罪在十惡」的人。
「凌遲」在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被廢除。
何謂「刺配」?
「刺配」這種刑罰,始於五代的後晉,後晉以前的流配,限於遠徒,而不刺面。據有關史料記載:「(後)晉天福(高祖石敬瑭年號)中始創刺面之法」,到了宋代,還把刺面與脊杖、流配等刑罰並施於「罪犯」一身,並美其名曰「打金印」。《水濟傳》第八回即有「犯人徒流遷徒的,都臉上刺字」的描寫。
刺在犯人臉上的字,有大小之別,當時負責審判的官員認為罪情嚴重或「性情凶惡」者,則刺上大體字;次之,則刺上小體字。所刺的字,除了「迭配某州(府)牢城」外,有些也把犯罪情由、服役種類刺在臉上。如「配某州(府)屯駐軍重役」等,南宋時規定犯強盜罪免死流配者,「額上刺強盜二字,余字分刺兩臉」。對罪犯人身污辱更加殘酷。
受刺配刑罰的人被押送邊疆從事名目繁多的勞役或充l軍,重者終身不釋。
「簽字畫押」的由來
在文書、字畫、契約上署名或作私記,占時謂之作「押」,今則稱「簽名」、「簽字」,這在王國時就有了。
唐初,由於唐太宗曾下令不許群臣在奏摺上以草書署名,而其他文書上多有草書的。草書形體花哨,謂之「花押」。到了宋代,人們在進呈公文或與人書牘時,文末多不署名,僅書本人的字,謂之「押字」或曰「草字」。
簽名或押字對目不識丁的人,是個難題,於是人們便以畫圓圈代之,這就是「畫押」,或曰「畫花押」。畫押的創始人,應推宋代的王安石。王安石署名的習慣只書「石」字,而且寫了一橫一撇之後,於撇中腰畫一圓圈,由於他性急,「作圈多不圓,往往窩扁,又多帶過」,因而聽到有入私下議論,說他所署實力「反」字,他於是便「加意作圈」,後人效以為式而廢去橫撇,這就是畫押的由來。
清代七大藏書閣
北京的文淵閣和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沈陽的文溯閣、鎮匯金山寺內的文宗閣、揚州的文匯閣和杭州的文測司為清代七大藏書閻,是珍藏《四庫全書》的書庫。
七大藏書閣,皆以文為首,第二個字多從水旁,象徵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二百多年來,七大藏書閣在帝國主義的躁躪下,有的已遭厄運。文源閣於1900年隨著中外罕見的園林傑作——圓明園被八國聯軍搶掠一空之後,被付之一炬。文宗閣和文匯閣在19世紀中葉毀於火。
「考勤」始於何時?
我國的考勤制度起源甚早,但當時所謂考勤,主要是對國家官吏而言。至於考勤表的使用,根據文獻記載,當不早於清代。清初,國家官吏實行坐班制,每日辦公皆在衙署。至乾隆中,此制漸弛。清人昭漣《嘯亭雜錄·卷十》記載,軍機大臣和砷擅權時,曾經自立私寓,「不與諸大臣同堂辦事,而命諸司員傳語其間」。後來,有許多官吏也呆在家裡辦公,不坐班。清人震鈞在《天咫偶聞·卷七》中寫道:「自乾隆以後,重臣兼職者多,遂不恆入署。而閱折判牘,移於私宅」。為此,清政府在國家機構中設置「畫到簿」專司考勤。畫到簿為官吏考勤的重要憑據之一,與紅本一起存入內閣大庫,以備查驗。但由於它反映不出遲到、早退等情況,所以沒有多大約束力。
咸豐年間,成立了總理衙門,為了防止畫到溜號的弊端,提高辦事效率,就規定對其官吏「核其勤惰」,分別給予「請獎」或者「參劫」,這便是歷史上考勤與獎懲相結合的開始。
古代的假日
我國的假日制度始於距今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當時官員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所以稱假日為「休沐」。漢代規」定了朝官每五日返家休沐,故稱之為「五日休」。唐朝改為「旬休」,官員每十日可休息一天。
古代除定期的休息日外,還有節假日,唐代中秋節給假三日,寒食清明四日。明代冬至放假三日,元宵十日。為鼓勵臣下盡心國事,晉代定有「急假」,官吏用以處置緊急家事一年以六十日為限。後晉時,家居外地的官吏探親時還給路程假。清政府對有功的文武大臣
⑷ 初中歷史知識點歸納
中國古代史部分
(一)中華文明的起源
1、元謀人:170萬年前,我國最早人類。
2、河姆渡人:長江流域、水稻、干欄式房屋
半坡人:黃河流域、粟、半地穴房屋
3、黃帝:「人文初祖」
炎黃聯盟→「炎黃子孫」。
4、堯、舜、禹禪讓。
(二)國家的生產和社會巨變
1、禹建立夏—我國第一個國家政權
2、西周分封制和嫡長子繼承製
3、春秋五霸(典故)
4、戰國七雄
5、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生產力發展→社會變革
6、商鞅變法(內容、影響)
(三)統一國家的建立
1、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中國
2、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3、書同文、車同軌(促進經濟文化發展)
4、陳勝、吳廣起義:大澤鄉
5、漢初休養生息
6、漢武帝「大一統」局面的形成
7、張騫通西域,開通絲綢之路
8、前60年,西域都護的建立,標志著新疆正是歸屬中央政權
(四)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1、少數民族內遷:匈奴、鮮卑、羯、氐、羌
2、三國鼎立:曹丕(魏),劉備(蜀漢),孫權(吳)
3、三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
4、北民南遷和江南的開發:
東晉南朝時,江南得到開發,逐漸趕上北方。
5、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
(五)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1、隋朝統一南北、開鑿大運河、創立科舉制
2、唐太宗「貞觀之治」
3、武則天「上承貞觀,下啟開元」 鼎盛時期
4、開元盛世
5、唐朝的民族交往
大祚榮「渤海郡王」(東北)
骨力裴羅「懷仁可汗」(漠北) 邊疆穩定
皮羅閣「雲南王」
文成公主入藏遠嫁松贊干布
6、唐朝的中外交往: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學
玄奘西遊天竺取經
唐朝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高度繁榮、全面輝煌
(六)經濟中心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
1、遼、宋、夏、金的並立
2、岳飛抗金和文天祥抗元
3、兩宋時,經濟重心南移
4、「交子」「瓦肆」「夜市」的出現,兩宋經濟繁榮
5、元朝「行省」制度及民族大融合
(七)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
1、鄭和下西洋(目的、航程、影響)
2、鄭成功收復台灣:1662年
3、清初: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設烏里雅蘇台將軍管轄漠北
設伊犁將軍管轄新疆,設駐藏大臣管轄西藏
4、康熙組織雅克薩保衛戰,攻取台灣、平三藩、征噶爾丹
5、清前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埋下近代中國落後的隱患
(八)科學技術
1、秦漢領先的科學技術
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的地動儀、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華佗的「麻沸散」
2、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唐宋科技
指南針應用於航海、畢升的活字印刷術、火葯改變了戰爭方式
(九)思想文化
1、孔子和老子
孔子:春秋教育家、思想家、創立了儒家學派,以「仁」為核心思想
《詩經》、《春秋》、《論語》,
興辦私學,「有教無類」
老子:春秋思想家,創立了道家學派,主張「無為而治」
2、戰國百家爭鳴
儒、道、法、墨、兵家
3、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
唐朝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宋朝三大詞人:蘇軾、李清照、辛棄疾
元朝劇作家:關漢卿和馬致遠
四大文學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4、西漢司馬遷的《史記》紀傳體通史
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
中國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既是帝國主義的侵華史和掠奪史,又是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和抗爭史。
復習時,應圍繞「侵略與抗爭」這一主題進行
(一)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
1、林則徐虎門銷煙
2、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3、《南京條約》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面對列強的入侵,中國人民和清朝政府的表現有何不同?
(二)近代化的起步
1、洋務運動:封建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啟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2、戊戌變法:資產階級的思想啟蒙運動,失敗
3、辛亥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
4、新文化運動:初期是資產階級思想大解放運動,後期,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1、「五四運動」及五四精神(愛國主義精神)
2、「中共一大」的劃時代意義(開天闢地、煥然一新)
3、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伐
4、南昌起義及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
5、遵義會議(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6、長征及長征精神
(四)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1、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
2、第二次國共合作
3、南京大屠殺
4、台兒庄戰役(正面戰場的最大勝利)
5、百團大戰(中國軍隊主動出擊的最大戰役)
6、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中華民族由衰落到振興的轉折點)
(五)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1、重慶談判及內戰開始
2、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挺進大別山—戰略反攻開始
3、三大戰役: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
4、渡江戰役:推翻國民黨統治
(六)經濟和社會生活
1、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張謇和周學熙
2、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
3、近代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
中國現代史
中國現代史是中華民族擺脫外國奴役,走向獨立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振興史和發展史
在復習過程中,應把握這一主題
(一)中華民族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1、開國大典和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2、建國初期鞏固國家政權的措施:
(1)繼續肅清國民黨反動殘余
(2)抗美援朝
(3)土地改革
(4)恢復國民經濟
(二)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1、「一五」計劃的實施
2、一屆全國人大及新中國第一部《憲法》
3、三大改造社會及主義制度的建立
4、建國初期十年經濟成就
5、「文化大革命」
(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1、十一屆三中全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
2、經濟體制改革: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城市——國有企業改革
3、對外開放: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大經濟特區的設立
4、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四)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1、新中國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鄧小平「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3、
4、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及意義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
(五)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1、人民海軍、人民空軍及「二炮」部隊的建立
2、周恩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3、萬隆會議和「求同存異」
4、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5、中美建交及新中國外交成就
(六)科技教育與文化
1、「兩彈一星」(錢學森、鄧稼先)1960年,導彈。1964你,原子彈。1970年,人造衛星。
2、袁隆平的「秈型雜交水稻」
3、「863」計劃的實施
4、「科教興國」戰略
5、我國教育、文體事業的主要成就
(七)社會生活
1、改革開放後,人民生活得到較大改善
2、就業制度和就業觀念的變化
3、醫保、社保制度的建立
五、考點知識整合(考題範例)
(一)以主題為核心的範例—「近代中國的探索與抗爭」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
——李鴻章
材料二:「形勢已發展到『瓜分豆剖,漸露機芽』『揭竿斬木,已可憂危』的地步,如不及時變法,列強的侵略會變本加厲人民的斗爭會風起雲涌。」
——康有為
材料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中國同盟會綱領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李鴻章等人後來發起了一場什麼運動?這場運動的最大作用是什麼?(3分)
運動:洋務運動
作用:它啟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2)材料二中康有為等人後來發起了戊戌變法運動的目的是什麼?這場運動的結果如何?(2分)
目的:主張學習西方,實行政治變革。
結果:失敗
(3)材料三中孫中山後來領導了什麼革命運動?這場運動最大成果是什麼?(3分)
運動:辛亥革命
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二)以問題為核心的範例—「外交問題」
觀察下圖,回答問題(12分)
下面是一位同學搜集到的反映新舊中國外交活動的幾幅照片。
請回答:
(1)圖一中的歷史事件發生在那一年?對中國社會最嚴重的危害是什麼?(3分)
1901年 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中國代表為什麼沒有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2分)
因為國內爆發了五四運動
(3)圖三中喬冠華為什麼會開懷大笑?(2分)
因為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4)圖四反映的歷史事件得以實現,在於中國政府對該地區實行什麼基本方針?(2分)
「一國兩制」
(5)看了四幅照片,談談你的感受?(3分)
舊中國衰弱,國際地位低,導致外交失敗;新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外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三)以同類知識點組合範例—「歷史典故」
請將下列歷史人物和相關典故用線段連接起來(10分)
齊桓公 退避三舍
晉文公 尊王攘夷
項羽 卧薪嘗膽
趙括 破釜沉舟
越王勾踐 紙上談兵
⑸ 那本書介紹紹興的歷史知識最全面
「悠悠鑒湖水,濃濃古越情」。紹興以其人文景觀豐富、水鄉風光秀麗、風土人情誘人而著稱於世,自古即為遊客嚮往的游覽勝地。
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景色秀麗,物產豐富,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相傳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為治水曾兩次躬臨紹興,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勝跡。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建都紹興,卧薪嘗膽時,「越池」一度成為我國東部政治文化中心。漢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稱吳州,唐朝又改稱越州,南宋時改為紹興府,沿襲至今。紹興人傑地靈,歷史上涌現出許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學家,如秋瑾、魯迅、蔡元培、周恩來等。
一代文學巨擘魯迅的許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紹興文化濃郁的地方性色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鄉的社戲,隨處可見魯迅文化中的故鄉情結。游覽紹興,也許就是一次魯迅文化的懷舊之旅,站在河邊,你可以看到戴著小氈帽的船夫以及戴著銀項圈的玩童;邁進咸亨酒店,你可以嘗嘗正宗的茴香豆;回到鄉間,去看一場傳統的社戲……
紹興就是這樣一座地方色彩很濃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纖道上,綠水晶瑩,石橋飛架,輕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橋梁4000餘座,構成典型的江南水鄉景色。東湖洞橋相映,水碧於天;五泄溪泉飛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蘭亭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而被稱為書法勝地;沈園則因陸游、唐琬的愛情悲劇使後來者嗟嘆不已;此外還有唐代纖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橋以及與此相關聯的紹興風土人情,以烏蓬船、烏氈帽、烏乾菜為代表,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並呈現獨特的地方風采,令人仰慕神往。
建置: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故吳越地置會稽郡,郡治吳(今蘇州)。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東巡至會稽,更名大越曰山陰,山陰縣名始此。吳黃龍元年(22*****山陰隸屬會稽郡。此後郡時有分置,山陰縣為會稽郡治未變。陳後主時(583~589)析山陰縣,置會稽縣,山、會兩縣並設,同城而治始此(一說在永定年間)。隋開皇九年(58*****廢山陰、上虞、永興、始寧4縣,入會稽縣。唐武德七年(62*****析會稽縣,復置山陰縣。翌年又廢山陰,入會稽縣,垂拱二年(68*****復置山陰縣。大歷二年(76*****因刺史薛兼訓之奏,撤山陰縣並入會稽縣。七年,因刺史陳少游之奏,復置山陰縣。元和六年(81*****撤山陰縣並入會稽縣。十年復置山陰縣。自南朝後期250餘年間,山陰縣七度置廢。元和十年再置,山、會兩縣並設,始長期穩定,隸屬越州。南宋建炎三至四年(1129~113*****高宗避金兵暫駐越州,州治山陰為臨時首都。次年,改元「紹興」升越州為紹興府,「紹興」名始此。山陰、會稽兩縣屬之。元至元十三年(12*****建兩浙都督府,後廢紹興府為紹興路,山、會仍其屬縣。朱元璋丙午年(13*****改紹興路為紹興府,隸屬依舊。清因明制。清咸豐十一年(18*****太平軍攻佔紹興府,山陰、會稽兩縣屬太平天國。同治二年(18*****清軍收復紹興,山、會兩縣隸屬復舊。宣統三年(19*****月,裁山、會兩縣,嗣以展緩至八月裁並,兩縣將印信檔案繳府。民國元年(19*****月,廢紹興府,原山陰、會稽兩縣,改為紹興縣,隸屬浙江軍政府。三年,設會稽道於省縣間,紹興縣隸屬之。十六年,廢道,紹興縣區屬省。二十四年,設紹興行政督察區於省縣間,紹興縣隸屬之。翌年,以數名區,紹興縣隸屬第三行政督察區。三十年四月,日軍陷紹興,縣政府先後遷至王壇,蔣村、裘村,政令僅及龍會、稽東兩鄉。6月,紹興城區設偽鄉鎮聯合會,次年6月,設汪偽紹興縣政府,屬偽第五專署。三十四年8月,偽政權垮台。三十七年,第三行政督察區改編為第二行政督察區,紹興縣隸屬之。
1949年5月7日,紹興解放,6月6日,紹興縣人民政府成立。屬浙江省第十專署。10月,析紹興縣,置會稽縣。城區設紹興市(縣級),11月,改第十專置為紹興專員公署,兩縣一市俱隸屬之。1950年5月,撤紹興市、會稽縣,合並為紹興縣。9月,析城區,復置紹興市(縣級),隸屬依舊。1952年1月,紹興縣直屬省府。1953年2月,改屬寧波地區專員公署。1958年2月,紹興縣、市合並,稱紹興縣。1962年1月,析城區,復置紹興市。1964年9月,復紹興地區專員公署,紹興縣為其轄區。1981年3月,紹興縣改建紹興市(縣級)。1*****年7月,撤紹興地區,建立省轄紹興市(地級),恢復紹興縣。(《紹興縣志》第一編建置)
自然環境
:
紹興地處杭州灣南,會稽山北麓,北緯29°42′02〃~30°19′15〃,東經120°16′55〃~120°46′39〃,東西寬46.6公里,南北長68.5公里,周邊長356*****公里,總面積149*****平方公里。
【西南部低山丘陵河谷區】會稽山脈尾閭分成二支,成西南—東北方向伸入縣境南部和西部,構成一片崎嶇低山、丘陵、河谷地,面積757*****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50.76%。區內群山連綿,山勢險要,山體抬升強烈,地形深切、破碎,水系源短流急。一般海拔在300~400米之間,最高駱家尖747米,延伸到蕭甬鐵路南側約5~10公里地帶,高度即降至海拔20米左右,與無數沖積扇和中北部沖積平原相連,坡度以15°~25°和大於25°為主。地貌類型復雜,還可分成丘間谷地、低丘、高丘和低山四類,主要有夏履、型塘、漓渚、蘭亭、平水、石泄及小舜江河谷,王壇、平水盆地。此類河谷與盆地面積較小,山壠較狹,水流湍急,砂礫含量較高,土壤沖積明顯。與水網平原交界處均有大片坡地、階地,尤以漓渚、蘭亭、南池、坡塘、九里、上蔣一帶面積較大。坡度皆在10°以下,土層深厚,適宜農耕。新石器時代已有頻繁農墾活動,現大部辟為茶、桑、果等經濟作物種植地和旱糧地,在紹興農業史中佔有重要地位。
⑹ 必修二歷史《新唐書·百官志》載:"兩京諸市署:令一人,從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財貨
三百下,相當於計時的功能。鼓點的間隔時間應該是差不多的。
⑺ 有關歷史知識
茶館》是他寫的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生於1899年,逝於1966年,著名小說家、戲劇家、語言大師。他生在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學校,後曾任小學校長及中學國文教師。1924年在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教。回國後,寫下了著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
1913年考入師范學校。畢業後,曾先後任北京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市南開中學語文教員等。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同時進行文學創作。有長篇諷刺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
1930年回國後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創作有: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另出版有:《老舍幽默詩文集》及論文集《老牛破車》。
1937年,其代表作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問世。抗日戰爭爆發後,開始寫作劇本,主要作品有:《國家至上》(與宋之合作)、《面子問題》、《桃李春風》(與趙清閣合作)、《張自忠》、《大地龍蛇》、《誰先到重慶》及《歸去來兮》等。另創作有長篇小說《火葬》,出版有短篇小說集《火車集》、《貧血集》、《東海巴山集》和通俗文藝集《三四一》。
1944年開始創作以淪陷了的北平為題材的長篇巨著《四世同堂》。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稱號。創作了話劇《方珍珠》、《龍須溝》、《茶館》、《春華秋實》、《西望長安》、《女店員》、《紅大院》、《全家福》、《神拳》等。
1966年老舍被林彪、「四人幫」迫害致死。1978年6月3日,有關單位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為老舍舉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
⑻ 黨史的知識
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簡稱。是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7月1日成立以來整個發展過程的全部歷史。主要包括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的情況、黨章的不斷完善過程、黨在各個不同時期的組織建設和發展狀況、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發展歷程和全部史實的記載.
中共黨史是政黨史,是專史,它研究建國後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歷史。其主要內容,一是怎樣執政,即怎樣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
一方面通過憲法和法律把它們變成國家的意志,貫徹到國家生活的各個領域;一方面通過其各級組織、各級幹部,團結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運用廣泛的統一戰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宏偉的社會主義建設目標。
二是執政黨自身的建設,包括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黨的隊伍的發展、壯大,黨的幹部的培養教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繼承、發展,黨紀黨規的確立和監督、檢查,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等等。
(8)署令歷史知識擴展閱讀:
歷史條件
一、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做了榜樣,隨後馬克思主義為李大釗,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所接受並傳播,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礎,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 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三、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由於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四、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中國產生了無產階級,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五、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
標准條件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進部分。中國革命在過去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在以後更需要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階級將來要發展,要成為人口中的大多數,農民在使用機器耕種之後也變成工人。最後全體人民都是工人。(我們黨歷來依靠無產和半無產。)一切黨員必須承認這點。
2、中國共產黨的最終目的,是要在中國實現共產主義制度。為鞏固新民主主義制度而斗爭,更要為轉變到社會主義而斗爭,最後要為實現 共產主義而斗爭。
(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制度的要點另外說明。新民主主義革命一般地不破壞私有財產的制度,但社會主義就首先要在工業中然後在農業中破壞私有制。在農業中組織集體農場,這時,只能依靠工人及貧雇農,不能依靠一般農民,只是團結農民。)一切黨員必須具有為黨的這些目的而堅持奮斗的決心。
3、因此,我們做一個共產黨員,必須是一輩子都要堅持革命斗爭。如果在中途不 能堅持革命斗爭,就不能再做共產黨員。這種革命斗爭是包括政治的、經濟的、思想的斗爭在內,並且還要和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進行武裝斗爭(但不是說要當一輩子兵)。
4、一切共產黨員進行革命斗爭,必須在黨的統一領導之下去進行。因此,一切黨員必須執行黨的政策和決議,積極參加黨所領導的革命運動,嚴格地遵守黨的紀律,對於黨內黨外一切損害黨的利益的現象必須進行斗爭。否則,就不能做一個共產黨員。
5、一切黨員必須把人民群眾的公共的利益,即黨的利益,擺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黨員的私人利益必須服從人民的即黨的公共利益。一切自私自利的人,不肯為人民犧牲自己的人,都不能做共產黨員。(鄉村中互助組、互助會、合作社,就是社會主義經濟方式之一,是半社會主義。不怕犧牲自己一點,努力為合作社工作,就是社會主義。公營工廠生產競賽,更是社會主義。)
6、一切黨員在革命斗爭中,必須勇敢堅決,不能在嚴重的艱苦的環境中退縮,不能向敵人投降,不能叛變共產黨與共產主義。否則,就不能做共產黨員。
7、一切黨員都必須為人民群眾服務,使黨與人民建立很好的關系,認真地了解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意見並及時地向黨反映,把黨的政策向人民群眾作宣傳解釋。除開經過批準的少數黨員外,每個黨員都必須在自己的職業之外,再做一件黨的組織或支部所分配的社會服務的工作。不能這樣做的人,都不能做共產黨員。
8、一切黨員為了能夠並且更好地履行以上各項,都必須努力地學習,使自己懂得更多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的思想,使自己的覺悟更加提高。不努力學習的人,是不能做好一個共產黨員的。
⑼ 初中歷史知識大全
初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人類在材料領域進入到鋼鐵時代。電氣化和鋼鐵時代的到來標志著現代工業的崛起。
七、第一次世界大戰
1、「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圖 三國同盟 三國協約
2、同盟」「三國協約」的組成國、歐洲兩大軍事對抗集團形成的嚴重後果 北:九上P99-101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形成了兩個軍事集團,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和英國、法國、俄國組成的 「三國協約」。正是這兩個軍事集團之間的爭斗釀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3 知道薩拉熱窩事件
北:九上P104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參加指揮在薩拉熱窩舉行的一次軍事演習,被塞爾維亞秘密組織成員普林西普槍擊而亡,史稱「薩拉熱窩事件」。「薩拉熱窩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5 以凡爾登戰役為例,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
北:九上P107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為殘酷的戰役。整個戰役中雙方先後投入近百萬人,激戰數月,結果法軍成功地抵擋住了德軍的進攻。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傷亡最多的戰役之一,其中法軍傷亡46萬人,德軍傷亡30萬人,共傷亡70多萬人,歷史上稱之為「凡爾登絞肉機」,用以形容戰爭的殘酷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4年零3個月,參加這場世界大戰的共有33個國家,15億人口捲入了戰爭。戰火燃遍了歐、亞、非三大洲,雙方軍隊共有840萬人陣亡,另有2100人受傷,大戰中雙方共支出戰費2084億美元。
八、科學與思想文化
1.牛頓的主要成就。
北:九上P119 英國科學家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創造性地建立起經典力學的完整體系——牛頓力學,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
2.達爾文的主要成就
北:九上P120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著有《物種起源》。完整地確立了生物進化學說,達爾文的進化論第一次把生物學放在了科學的基礎之上,在科學和社會領域引發了一場革命,同時也為生物學家和其他科學家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3.愛因斯坦的主要成就。
德
奧匈、意
英、法、俄
北:九上P121 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學相對論。
4.伏爾泰的基本主張
北:九上P115 法國啟蒙運動的開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把批判的鋒芒直指封建專臸臸度,特別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會。
5.托爾斯泰主要作品
北九P125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6.貝多芬的主要作品
德國偉大的作曲家,代表作有:《英雄交響曲》
世 界 現 代 史 部 分
(九年級下)
一、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1.知道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了解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北:九下P3 1917年11月(俄歷10月)列寧領導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2.了解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所做的探索
北:九下P4 在列寧領導下,1921年,蘇俄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到1925年,蘇聯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基本完成。新經濟政策把社會主義同市場、商品貨幣關系和資本主義直接聯系起來,它對小農占優勢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西方世界 1.了解凡爾賽和約、九國公約的基本內容
北:九下P12 1916年6月,巴黎和會戰勝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和約主要內容有:(1)阿爾薩斯和洛林交還法國;茵河東岸50千米內不得設防;承認波蘭獨立,部分領土劃歸波蘭等國。(2)德國的海外殖民地交給戰勝國進行「委任統治」。(3)廢除德國的普遍義務兵役臸。(4)德國應支付大量戰爭賠款等。 北:九下P14 1922年,參加華盛頓會議的九國代表簽署了《九國公約》。主要內容有:尊重中國主權和獨立及領土和行政的完整;中國保證各國在華「機會均等」,對外「門戶開放」。公約打擊了日本獨佔中國的計劃,但沒有列入中國取消領事裁判權、歸還租借地、關稅自主等要求,從而為列強共同掠奪中國提供了條件。
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以「產業復興法」為例,評價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作用 北:九下P20 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後實行「新政」。《全國工業復興法》是整個新政的核心和基礎。《全國工業復興法》主要內容:規定了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水平和工作日時數,規定工人具有集體談判的權利,規定了資本家必須接受的最高工作時數和應付工資額。
「新政」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節,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國度過了危機。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
1.了解慕尼黑會議
北:九下P36 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國在慕尼黑舉行會議,並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協議規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和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割讓給德國,捷方應於十天之內從上述領土撤退完畢;英法應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邊界安全予以「國際保證」。 《慕尼黑協定》是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志。英法以犧牲小國利益為代價,取得與德意侵略者的妥協,但換來的只是短暫的和平。《慕尼黑協定》簽字後,希特勒得寸進尺,很快便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從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2.知道德國進攻波蘭和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史實
北:九下P37、人:九下P35 1939年9月1日,德軍突然襲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北:九下P38 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突然的全面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
人:九下P36 1941年6月,德國發動了對蘇聯的侵略戰爭。
北P41 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在地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3.知道聯合國家宣言和雅爾塔會議的史實
北:九下P44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國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最終形成。《宣言》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北:九下P47 1945年,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通過了一系列重大決議,包括:分區佔領德國,徹底摧毀軍國主義和納粹臸度;戰後成立聯合國;蘇聯在結束歐戰的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等。會議對協調盟國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聯合國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4.知道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和攻克柏林戰役的歷史地位 (1) 斯大林格勒戰役:
北:九下P45 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2)諾曼底登陸:
北:九下P46、人:九下P41 1944年6 月6日,美英軍隊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3)攻克柏林戰役:
北:九下P47 1945年4月,蘇軍對柏林開始了最後的攻堅戰,在蘇軍的攻勢下,希特勒自殺身亡。5月8日德國簽署投降書,歐洲戰事以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識圖;諾曼底登陸、蘇軍攻克柏林) 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1. 概述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北:九下P65 ①經濟迅猛發展,是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②新的科技革命給美國提供了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大批新興工業應運而生,逐漸成為美國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③對外直接投資大大增加,跨國公司飛速發展,資本輸出不斷擴大。
2.知道歐洲聯盟
北:九下P78 歐洲共同體成員國之間頻繁協調,逐步取消關稅,對有困難的
成員國提供援助,對外盡量「用一個聲音講話」。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1999年,歐洲單一貨幣――歐元正式啟動。歐洲正朝著經濟政治一體化目標邁進。 3.簡述二戰後日本成為經濟強國的主要史實。
北:九下P79 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大國。 五、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了解蘇聯解體。
北:九下P100 1991年,蘇聯解體。 六、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
1. 了解印度走上民族振興道路的概況 北:九下P83 尼赫魯是印度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理。獨立後經過幾十年的奮斗,印度經濟有了長足進展,糧食基本實現自給;建立起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印度的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世人矚目。 2.知道中東戰爭
北:九下P103 1948年至1982年,圍繞巴勒斯坦主權問題,中東地區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曾經進行了五次戰爭。 3.認識二戰後中東地區矛盾的復雜性
北:九下P103巴勒斯坦主權問題,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也是阿以沖突的重要因素。而美、蘇、英等國的干預,使巴以問題更加錯綜復雜。阿以沖突是中東地區長期動盪的根源之一。 七、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 1.簡述杜魯門主義的史實 北:九下P58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遏臸蘇聯、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被稱為「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是美蘇冷戰正式展開的重要標志。 2.了解美蘇「冷戰」對臷局面的形成
北:九下P61 以美國為首的12個西方國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蘇聯為首的8個國家建立華沙條約組織,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建立,標志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臷局面的形成。 3.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北:九下P96 第四單元導言,兩極格局結束,世界格局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4. 概述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趨向,理解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復雜性
北:九下P118 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交通與交往手段的發展,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國際資本流動加劇,全球性經濟組織和區域性經濟集團以及跨國公司進一步發展。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有利於商品和資本的流動,有利於高新技術的擴散和推廣,有利於世界各國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國際分工,開拓國際市場,還可能帶動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實現經濟發展的追趕或超越。但是,由於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是發達國家臸定的,它也必然存在許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八、科學技術
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
北:九下P110 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的新科學技術革命被稱為「第三次科
技革命」。這次革命以電子計算機應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術等為代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促成了網路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克隆技術的產生是現代生物工程領域的重大突破。生物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許多人認為21世紀將是「生物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