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發生在洪澤湖歷史大事件
洪澤湖古稱「破釜塘」。漢建安初(196~200年),廣陵太守陳登在破釜塘東築高家堰,「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開始引湖水灌溉農田。三國魏明帝時(227~238年),鄧艾修白水塘,「立三埝,開八水門,置屯四十九所,溉田萬二千頃」。南北朝北齊乾明元年(560年),復修百鱉屯。
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煬帝楊廣從洛陽乘龍舟游幸江都,一路乾旱,經過「破釜塘」時,喜逢大雨,水位大漲,一望無邊,他一時興起,就將破釜塘改為洪澤浦,洪澤之名由此而來。到了唐朝,又改稱洪澤湖。
1950年重新治理淮河,在洪澤湖興建了一系列控制工程,包括三河閘和入江水道等主要工程,1970年完成了各項工程,從此,淮河下游廣大地區改變了歷史上長期遭受洪澇威脅的局面。東側平原廣大農田的灌溉水源得到了相應的改善,每年由灌溉總渠輸出的水量為70~140億立方米,可灌溉洪澤、淮安、阜寧及濱海等市縣農田120萬公頃,其中自流灌溉已發展到26.7萬公頃。
洪澤湖歷史上最高水位為16.9米,發生在清咸豐元年(1851年),因黃河決碭山、東溢六塘河,洪澤湖水位猛漲,禮壩(位於三河閘南岸)被沖決,自此淮水由入海為主改為入江為主。洪澤湖最低水位為9.68米,發生在1966年。
Ⅱ 洪澤湖到底有多久歷史
據史料記載,東漢建安五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三十里,以防淮水東侵,高專家堰便是洪澤湖屬大堤的萌芽。南宋時因戰亂,造成黃河奪淮,直到明萬曆七年,河督潘季順實行「蓄清刷黃」政策,即將高家堰加高並向南延伸六十里,形成洪澤湖大堤。從1580年(明萬曆八年)起,洪澤湖大堤就開始增築直立條石牆護面,歷經明清兩代171年,使用千斤條石6萬多塊,達60萬立方米以上,且規格統一,築工精細,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水利建設的高超技藝。
Ⅲ 洪澤縣的歷史沿革
夏朝時,洪澤縣為淮夷人聚落。
西周時,是徐國腹地。
春秋時期,屬吳、越;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時,境內東部屬東陽縣,南部屬盱台(眙)縣,西部屬徐縣,北部屬淮陰縣。
漢時,境域先後分屬徐、高平、睢陵、盱眙、富陵、淮陰、東陽、平安等縣。
三國時期全境屬魏。晉時,隸屬多變,境內先後分屬淮陰、東陽、盱眙、山陽等縣。
南北朝南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割直瀆、破釜(破釜塘即洪澤湖一部)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洪澤境東部始屬淮安縣。
隋時,地處下邳郡、江都郡邊界,東部屬安宜縣、山陽縣,南部屬盱眙縣,西部屬徐城縣,北部屬淮陰縣。
唐時,全境處泗州與楚州邊界,東部屬寶應縣、山陽縣,南部屬盱眙縣,西部屬徐城縣、臨淮縣,北部屬淮陰縣。
五代時,地處後晉邊境;後,境域大部屬南唐。
北宋時,全境處泗州和楚州邊界,東部屬寶應縣,南部屬盱眙縣,西部屬臨淮縣,北部屬淮陰縣、山陽縣。南宋、金時期,境域分屬金與南宋。
元時,境域處河南江北行省、東道宣尉司邊界,東部屬山陽縣、寶應縣,南部屬盱眙縣、臨淮縣,西部屬泗州,北部屬桃源縣、清河縣。
明時,全境屬南京(南直隸),地處鳳陽、淮安、揚州三府邊界;東部屬寶應縣,隸揚州府高郵州;南部屬盱眙縣,西部屬泗州,隸鳳陽府;北部屬桃源縣、清河縣,東北屬山陽縣,隸淮安府。
清初沿明制;康熙時全境處江蘇布政使和安徽布政使司邊界;嘉慶時,全境處江蘇省、安徽省邊界。
民國時,全境處江蘇、安徽兩省邊界。西部屬泗縣,南部屬盱眙縣,隸安徽省淮泗道;北部屬泗陽縣、淮陰縣,東部屬淮安縣、寶應縣,隸江蘇省淮揚道;後略有調整,分隸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和江蘇省第五(後改為第七)、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開辟洪澤湖地區根據地,境內先後建立淮寶縣和洪澤縣,後撤銷。
民國30年(公元1941年)10月在縣境東部岔河鎮建立淮寶縣政府(1950年2撤銷);民國31年(公元1942年)4月,在縣境西部洪澤湖區建立洪澤縣政府(期間因故曾臨時撤銷,後即恢復,並於民國36年即公元1947年6月撤銷),洪澤置縣始於此,縣境內設有兩個縣級民主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至1952年2月,全境曾分屬泗洪、盱眙、泗陽、淮陰和淮寶5縣。
1950年2月後至1956年5月建縣前,全境分屬泗洪、盱眙、泗陽和淮陰4縣。
1956年5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重新設置洪澤縣,隸屬江蘇省淮陰專員公署。
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淮陰專區改為淮陰市,洪澤縣隸屬淮陰市。
1985年12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對洪澤縣行政區劃重新調整,洪澤湖部分水面及淮河、臨河、半城、成河等鄉鎮劃出,盱眙縣和淮陰縣部分村劃進,縣仍隸屬江蘇省淮陰市。
2001年2月,淮陰市改名為淮安市後,洪澤縣隸屬淮安市延續至今。
Ⅳ 洪澤的名人
洪澤歷史名人
洪澤縣地處淮河中下游結合部,位於洪澤湖之濱,歷史上的洪澤湖時盛時衰。盛時物產豐富,漕運暢通,經濟繁榮,商賈雲集,文人薈萃。衰時魚游城關,舟行樹梢,哀鴻遍野,餓殍載道。洪澤人民得過其利,受過其害。古今參與治理洪澤湖的名人甚多,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跡不少,歌頌贊美洪澤湖的詩詞歷代有之。當代治水英模倍出,記實文章如實地描繪出生動、壯觀景象。如今,洪澤湖已脫胎換骨,舊貌變新顏,愈加美麗富饒,且有十大景觀供旅遊者觀光欣賞。洪澤縣也徹底變了樣,成為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陳登(約164~201),字元龍,東漢下邳淮浦(今漣水縣)人。漢靈帝名臣陳球侄孫,沛相陳珪子。陳登受祖、父輩熏陶,「少有扶世濟民之志。博覽載籍,雅有文藝,舊典文章,莫不貫通。年二十五,舉孝廉,除東陽(今盱眙縣東境)長,養耆育孤,視民如傷。是時世荒民飢,州牧陶謙表登為典農校尉,乃巡土田之宜,盡鑿灌之利,稻豐積」。興平元年(194年)陶謙死,陳登力勸劉備代徐州牧。建安二年(197年),曹操以陳登為廣陵郡(郡治射陽,今淮安境)太守。登助曹擊殺反復無常的呂布,加封伏波將軍。在廣陵太守任上,「明審賞罰,威信宣布」。廣陵郡「海賊薛州之群萬有餘戶」,經陳登招撫,「束手歸命,未及期年,功化以就農田,百姓畏而愛之。」其間,開邗溝西道(今蘇北里運河前身),縮短江淮之間水路,築破釜塘、捍淮堰等好多水利設施,灌溉邗溝兩岸數百里;兩次打敗孫策北上的軍隊。建安五年遷東城太守,「廣陵吏民,佩其恩德,共拔郡隨登,老弱襁褓負而追之」。不久卒,年三十八。陳登調離廣陵後,廣陵郡很快為孫權所有。後來曹操征吳,「每臨大江而嘆,恨不早用陳元龍計,而令封其爪牙」!
陳登死後,許汜、劉備等共論天下士,許 說:「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劉備說:象陳元龍這樣,「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
僧加,蔥嶺西北西域人,唐代高僧。高宗龍朔二年(662),東游長安、洛陽行化。手執錫仗,歷游吳楚間,與上層人士有交往,嘗與李白「以詩與師論三車(佛教以牛車、羊車、鹿車為三車,比喻三乘)」。後游泗州,居龍興寺。《盱眙縣志稿》載:巫支祁屢為水患,僧伽大師駐錫泗州說法禁制。」景龍二年(708年),中宗詔見,賜號「國師」,親為書額「普光王寺」。太極元年(712年)坐化於京師薦福寺,歸葬於泗州。為之在泗州城外建靈瑞塔。乾符中謚「證聖大師」。宋中祥符加號「普照明覺大師」。後人著有《僧伽傳》。
龔開(1222-約1304),字聖予,號翠岩,晚號龜城叟、岩叟,人稱龔高士。淮陰龜山(今洪澤縣老子山鎮)人。青年時與陸秀夫同居廣陵幕府,南宋景定中期任兩淮制置司監官。南宋滅亡後,棄官隱居蘇州。龔開是負有成盛名的畫家。在世時就享有「得片紙如得連城壁」之美譽。南宋亡後,他生活窮困,住房簡陋,連桌子也沒有,作畫時,叫其子龔浚伏在榻,以替畫桌。龔開作畫題材廣泛,技法全面,善畫人物山水。用筆雄健簡練,尤以畫鍾馗著名,形態奇特,其《鍾馗移居》、《鍾馗嫁妹》、《中上出遊圖》等作品,奇奇怪怪,自出一家。龔開對詩文、古隸亦頗有研究。《宋遺民錄》說:「甚邃於經術,間為詩文,皆清勁古雅。」每作一畫,必題詩或贊跋。龔開是具有高尚節操的愛國主義藝術家。入元後,經常來往於蘇、杭之間,與遺民文士交遊,多方收集民族英雄文天祥、陸秀夫的事跡,作文、陸二丞相傳,以伸張民族氣節。曾為韓世忠的孫子畫《韓蘄王湖上騎驢圖》,為宋江等36人畫像題贊,以表達抗元思想。龔開一生所作書畫、詩文甚多,存世畫跡有《中上出遊圖》、《駿骨圖》等。有詩文輯本《龜城叟文集》。
潘季馴(1521~1595),字時良,號印川,浙江烏程(今湖州市)人,是明代著名的治河專家。明嘉靖二十九(1550年)進士,授九江府推官,後擢御史,巡按廣東。官至工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嘉靖四十四年到萬曆二十年(1592年),他四次總理河道,先後治河近10年。
潘季馴在治河期間,全面整修完善了鄭州以下兩岸堤防,初步形成黃河下游防洪工程體系,治績卓著。他於萬曆二十年告老回鄉,二十三年病故。在職時曾著有《兩河經略》(原名《兩河管見》)和《河防一覽》(原名《宸斷大工錄》)等書。闡述了他的治河方略和經驗,對後世治河產生深刻的影響。
常三省,字魯軒,明泗洲華家溝(已沉洪澤湖中)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進士,由禮部郎中授湖廣參政。三省素以孝聞於鄉里,初念二老年邁,不忍遠行,經父親曉以大義,方別親赴任,旋調任江西參政。
時泗洲連年苦於水患。三省從政在贛,仍時時關注家鄉民生疾苦。曾數次上書朝廷,請開施家溝,疏浚周家橋,以救泗洲城,反對總河潘季馴「蓄清刷黃,束水攻沙」的治理河槽的方針,遂遭彈劾罷官。削職歸里後,仍頻頻上書,為州人所稱頌。《泗虹合志》載有其《上北京各衙門水患議》、《與高寶諸生辨水書》二文,系統記述了他的治水主張。三省逝世後,葬泗洲華家溝。清初,其墓隨村莊一起沒於洪澤湖中。
楊一魁,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以戶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 都御史總理河漕,萬曆二十三年升工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理河道。
萬曆二十一年以後,由於黃河河身日高,倒灌清口,使淮不敵黃,以致泗洲(今盱眙北)明祖陵被淹。為解決這一危機,當時「分黃導淮」之議遂起。
朱之錫(1622~1666),字孟九,浙江義烏人。清順治三年(1646年)進士,歷任弘文院侍讀學士,吏部侍郎。順治十四年以兵部尚書銜出任河道總督。
之錫治河近十載,馳驅大河上下,不辭勞瘁,築堤疏渠,積勞成疾。但仍抱病不息,北往臨清,南至邳、宿進行視察,以致一病不起,於康熙五年病逝。當時徐、兗、揚、淮一帶群眾稱頌他的惠政,死後把他視為「河神」。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南巡河工時,追封他為助順永寧侯,春秋祀祭,民間稱之為「朱大王」。生前著有《河防疏略》一書,共20卷。
靳輔(1633~1692),字紫垣,漢軍鑲黃旗人,祖籍遼陽(今屬遼寧)。清順治時為內中書,康熙初自郎中遷內閣學士,康熙十年(1671年)授安徽巡撫,康熙十六年調任河道總督。
靳輔是個知人善任的官吏。他任總督時,陳潢是其得力的僚屬,凡治河之事,無不向陳垂詢和請教,靳輔治河十餘年的成就,與陳潢的襄助是分不開的。
康熙十五年,黃、淮並漲,奔騰四溢,碭山以東黃河兩岸決口21處,黃河倒灌洪澤湖,高家堰決口34處,淹了淮、揚七個州縣。黃河河道在清口以下到河口長三百餘里嚴重淤積,河道、運道均遭破壞。當時康熙皇帝為了治理黃、運,於十六年調靳輔為河道總督,擔起治河重任。
靳輔治河繼承潘季馴方法,不外「築壩以障其狂,減水以分其勢,疏浚以速其宣」。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璓誣告靳輔治河九年無功,被免職。康熙三十一年又復職,當年病逝。康熙三十五年江南士民為了紀念他,經皇帝允准,建祠於河畔。生前著有《治河方略》一書,為後世治河的重要參考文獻。
陳潢(1637~1688),字天一,號省齋,浙江錢塘(今杭州)任,一說浙江嘉興任。他自幼聰穎過人,博學多才,但屢試不第。他平時留心治學,精通地理方輿,是清初治河專家。
陳潢以屯田事,觸犯地主豪紳,遭到江南道御史郭璓等參奏,以「攘奪民田,妄稱囤墾」的罪名被削職,「解京監侯」,懷恨而死。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靳輔為陳潢平凡昭雪,陳的同鄉張靄生將其治河論述,編為《河防述要》一書,為後世治河者所借鑒。
張鵬翮(1644~1725),字運青,四川睢寧人。清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曾任江南蘇州知府、浙江巡撫、江南江西總督,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擢河道總督。
齊蘇勒(?~1729),字篤之,滿洲正白旗。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任永定河分司。在康熙皇帝南巡查河時,他以護行人員的身份隨往,到了淮安,皇帝命他到淮安以下的煙墩、九里崗、龍窩等主要險工,修建挑水埽壩,以資防禦。當他完成任務後,皇帝南巡剛完畢,受到表彰。
他在治河期間,主張多用葦、柳,飭所屬利用空地種柳,沮洳地種葦,凡種柳千株、葦二頃者,可記錄一次,以為常例。
雍正四年(1726年)齊蘇勒堵睢寧、朱家口決口有功,加兵部尚書、太子太傅。因久任河督,對黃河自碭山至海口,運河邳州至江口,縱橫綿延3000餘里的堤防工程,整修益為完善,治績卓著。雍正七年病逝後,皇帝命與靳輔同入祀廟,以資紀念。
嵇曾筠(?~1738),字松友,江南長州(今江蘇蘇州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進士,雍正年間曾任副總河、河南山東河道總督,授江南河道總督等職。
乾隆三年(1738年),嵇曾筠病逝,生前著有《河防奏議》、《師善堂集》。
嵇璜(1711~1794)為嵇曾筠之子,字尚佐。雍正七年(1729年)舉人,八年成進士。曾隨其父習河工,幫辦河務。以後授大理寺卿,累進戶部侍郎、工部尚書。
嵇璜於乾隆五十九年病逝,以後他的同族侄子嵇承志於嘉慶七年(1802年)署河南山東河道總督,可謂三代河官。
高斌(?~1755),字右文,高佳氏,滿洲鑲黃旗人,乾隆皇帝慧賢皇妃之父。雍正六年(1728年)授廣東省布政使,九年遷副河南山東河道總督。自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十八年(1753年),曾三任江南河道總督,授大學士。
高斌的侄子高晉,於乾隆二十六年任江南河道總督,為兩代河官。
康基田(1728~1813),字茂園,山西省興縣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進士,曾任廣東潮州府通判,廉州知府,後調開封府兼辦河務。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擢江蘇按察使,五十四年署江南河道總督。
嘉慶十八年,康基田病逝京寓。生前著有《河渠紀聞》一書,共30卷。上自大禹治水,下至乾隆五十四年,在各條資料下,均旁證博引,加以評述,深為河務工作者所取法。
郭大昌(1741~1815),江蘇淮安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曾在江南河庫道任貼書(幫寫)。由於他長期鑽研河務,熟習河工技術,人稱之為「」老壩工,後來被淮揚道聘為幕僚。他一生「抐於言而拙於文」,秉性剛直不阿,曾遭到河官排斥打擊,一直得不到重用,以後被迫辭職。
郭大昌的岳父王全一,也是一位老河工,曾將自己在河工上幾十年所經歷的工程作了記述,後來由江南河道總督徐端刊為《安瀾紀要》、《回瀾紀要》二書。
黎世序(?~1824),初名承惠,字景和,號湛溪,河南羅山人。清嘉慶元年(1796年)進士,曾授江西星子知縣,後擢江蘇鎮江知府,嘉慶十七年任江南河道總督。他在治河期間,為解決淮安清江至雲梯關河道的嚴重淤積,加強了高家堰和盱堰,移建仁、義、禮三壩壩址,填實舊壩,竭力收蓄洪澤湖之水,使清水暢出,以達蓄清刷黃之效。該年秋睢南薛家樓、桃北丁家莊兩處漫水壞堤,在緊急時,他曾一再躍入河中搶險,後來上遊河南睢州(今睢縣)決口奪溜,河水陡落,睢、桃二工得以脫險,世序為此受降一級留任的處分。嘉慶十九年,由於睢州決口久未堵合,使黃河之水全入洪澤湖,威脅湖區壩堰。他提出在清口(即清江浦)挑挖三條引河,把束清壩鉗口各壩一律開放,使湖水暢泄,終於取得了安瀾。
時有學者包世臣,素諳河務,世序常採納他的治河意見,但世臣不同意創建虎山腰滾壩,認為「減黃入湖」,將使「黃緩湖高」,其禍甚烈,貽患後世。世序創建虎山腰滾壩,原定異常洪水時才准啟用,但以後則無歲不啟。故自嘉慶二十五年開始,由於每年汛期分水過多,以致正流中泓無溜,河道淤積,使清河、安東、阜寧三縣內河水常與堤平,證明了包世臣之言正確,黎知其為害嚴重,於道光四年(1824年)憂瘁而卒。生前主編有《續行水金鑒》一書,匯集康熙六十年至嘉慶二十五年的水利史料,全書共157卷。還著有《東南河渠提要》120卷,《河上易注》10卷及《湛溪文集》多卷。
林則徐(1785~1850),字元撫,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嘉慶十六年進士。道光二年(1822年)授淮海道,擢升江蘇按察使、布政使,曾奉命督修過洪澤湖高家堰大工。道光十一年,擢升河南山東河道總督。
在河南境內,林則徐是提倡用石料修河工的創始人之一。
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滿族,是清順治皇帝福臨第三子,康熙元年(1662年)即皇帝位,卒後廟號聖祖,習稱康熙帝。在他執政時期,正處於社會動亂,黃河失控,淮、運俱病的嚴重局面,而黃河和運河「皆為漕運所關,民生所系」,故他將三藩、河務、漕運列為治國安邦的三大國事,書懸在宮廷的柱上,以示警惕。
玄燁是歷史上很重視河工的一代帝王,對治理黃河、運河有一定貢獻。
丁晏(1794-1875),字儉卿,號柘塘,清山陽柘塘(今洪澤縣岔河鎮)人。自幼聰明敏捷,嗜好典籍,早年研讀儒家經典,勤學不輟,博聞強記,系清代著名的朴學大師。嘉慶中,漕督阮元以漢易十五家發策,能順利應試者極少,唯有丁晏以洋洋萬余言奉上,條分脈析,博而有要。頗受阮元與著名學者江藩的器重,丁晏由此知名。道光元年(1821),丁晏由舉人大挑得教諭,沒有就任,一意著書立說。著有《毛鄭詩譯》、《鄭氏詩譜考證》、《三社釋注》、《周易述故》、《訟卦淺說》、《說文舉隅》等數十部著述。同治年間與詩人、方誌學家何紹基總纂《重修山陽縣志》。丁晏喜交際,常與許瀚、魏源、黃爵滋、魯一同等人宴飲談玄,吟詩賦文,相互切磋。深得諸學者推崇。丁晏卒於光緒元年。故居岔河鎮建璇門四道,刻「柘塘故里」額。今圮。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鐫刻立石,高205厘米,寬110厘米,碑存江蘇省淮安市。
張謇(1853~1926),字季直,號嗇庵,江蘇南通人,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恩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是20世紀初期中國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也是一位思想家、政治活動家。
張謇畢生關注江淮水患,在探求水患治理過程中,認識到測繪工作的重要性。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在《復淮浚河標本兼治議》中,他就提出治河測量是「一切之先」的要務。在南通師范學校設置測繪科,並延請日本教習,培養測繪人才。
民國3年(1914年)在南京籌辦「河海工程專門學校(今河海大學),開設測量課程,是全國第一所設有水利測繪的高等學校」。
張謇於民國2年(1913年)任農商總長,兼任全國水利局總裁。次年倡議各省設立河海工程測繪養成所,擬有《測繪養成所章程》。
民國3年(1914年),張謇兼任導淮總裁時,曾偕同荷蘭工程師貝龍猛查勘洪澤湖大堤、張福河等處。民國5年(1916年)洪澤湖大水,張氏發表《江淮水利計劃書》。民國8年(1919年),張氏又根據洪澤湖區地形測量資料,發表了《江淮水利施工計劃書》,倡導淮水三分入海,七分入江之策。後因國內外形勢干擾,張氏的「導淮計劃」付之東流。
民國9年(1920年),張謇任江蘇省運河工程局督辦,附設淮揚徐海平測量局,歷時7年,測繪四屬25縣1:1萬比例尺平剖面圖。
張謇是一位社會地位和聲望很高的實業家、水利學者,著有《張季子九錄》、《張謇函稿》等。
晁大來(?~?),仁和人,工藝大師。以竹篾製造鋪席、炕籃、油簍、漁罩等器物,可在製品是提花編織「福、祿、壽、禧、財」等字樣和人物花鳥圖案。清末被選送皇宮,以竹篾編制戲棚及飾物,將篾編運用於建築裝潢,開辟了工藝新領域。
丁適存(1909~1987年),洪澤縣老子山鎮人,家道殷實。少年就讀於淮陰一高等小學,受「五四」運動影響,熱愛祖國,反對封建迷信。在淮陰成志中學就讀時,即仰慕《史記》中記述的出身寒微而又對歷史作出貢獻的人,懷有以身救國,重振中華的志向。
1929年2月至1932年8月,丁適存就讀於復旦大學土木工程系。1931年長江、黃河大水,災民遍野,丁適存節衣縮食,賑濟災民。是時,抗戰已經爆發,華北淪陷,濟南大亂,為奔赴抗日戰場,丁適存一行7任,會齊泰安,經徐州,於1937年底到達西安八路軍辦事處,隨即帶領青年訓練班學院,步行八百里抵延安,開始新的生涯。丁適存先後擔任中央組織部地方工作科科員,中共行唐、阜平縣委宣傳部長,冀中工務局、水利局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丁適存歷任河北省水利廳副廳長,水利部水利水電建設總局副局長兼水電部海河勘測設計院院長、黨委書記,水電部天津勘測設計院黨委書記等職。1987年5月在天津逝世。
布可夫(?~?)俄羅斯人,前蘇聯水利專家。1950年夏天,淮河流域發生大水,面對嚴重的災情,中共中央在抗美援朝的同時,毅然作出治理淮河的決定。1951年1月14日,派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顧問、蘇聯水利專家布可夫到蚌埠,協助淮委工作。為了幫助淮委編制好淮河規劃中的《洪澤湖蓄洪工程》和《淮河入江水道工程》,布可夫不顧當時交通和生活條件差,深入淮河流域各地進行實地勘察。1951年4月7日,他到浮山、雙溝、盱眙、古河、老子山、蔣壩等地勘察和研究淮河中游下段的治理問題。4月19日,布可夫陪同水利部長傅作義、蘇北行署主任惠浴宇、淮河下游工程局局長熊梯雲等查勘入江水道、三河閘及高良澗閘址、洪澤湖大堤以及里運河的險工段等工程。
布可夫以他高超的治水技術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及對幫助中國人民治理好淮河的責任感,迅速編制好《關於治淮方略的初步報告》於1951年4月26日至5月2日,淮委在蚌埠召開的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上,向大會作報告,當時水利部長傅作義和副部長李葆華也聽了他的精彩報告。這次會議還討論制定了1952年度治淮工作綱要。
布可夫不但在淮河治理規劃上作出重要貢獻,對一些單項工程實施也積極施展他高超的治水才能。三河閘是當時治淮工程中興建的最大水閘,為洪澤湖最大水閘,為洪澤湖最大攔蓄庫容130多億立方米的水量打下基礎。三河口又是洪澤湖泄水入江的唯一口門,幾百年來,洪澤湖一直聽湖水自由傾瀉,遇到大水年份,洪澤居高臨下,奔騰東瀉,給下游千百萬群眾和數千萬畝農田造成毀滅性災害。遇到旱年,湖水乾涸,又造成水源斷絕,釀成里運河斷航及農田無水灌溉的乾旱局面。因此,建設三河閘控制洪澤湖的蓄泄,是多少年治淮工程中人們關注的一大焦點。
民國24年(1935)8月,國民政府曾計劃興建三河活動壩,並已動工打基樁,後因抗日戰爭爆發,半途而廢。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工業基礎薄弱,物資十分匱乏,技術力量和建設經驗都很缺乏,要建設這樣一個大型控制建築物工程,其難度可想而知。按照淮委和水利部當時審定的工程設計,三河閘最大泄量不超過8000立方米/秒,全閘63孔,閘身總長700米,弧形鋼閘門,電動、手搖兩用啟閉機。按照當時英美建閘模式,閘基是要打樁的。當時布可夫介紹了無樁基礎的經驗,由基礎土壤承載建築物全部重量,這樣工程造價低,可節約建閘經費12%,有施工時間短、施工設備節省等優點。在三河閘設計期間,對搞無樁基礎爭論很大。有些老工程師對無樁基礎持懷疑態度,其矛盾的焦點集中在不等沉陷問題上。後來由方福均、王厚高等年輕技術員攻關,研究計算出空廂牆的設計方案,從技術上解決了無樁基礎不均衡沉陷難題,得到布可夫高度贊揚,從而使無樁基礎的設計得以順利進行,同時為後來全省搞水利工程建築物設計推廣採用無樁基礎打基礎。
在施工中,三河閘南翼牆下游遇深淤,處理不好對建築物安全影響極大。在1953年4月,三河閘施工的關鍵時刻,布可夫第二次到三河閘工地現場查勘,對當時三河閘施工技術負責人處理閘南岸翼牆下面深淤所採用的辦法持不同意見。根據他的建議,在南翼牆下做了一個半圓形塊石裹頭,跛腳用塊石保護,並打排樁;在緊靠裹頭部分的護坡,亦採用打排木樁,清淤拋塊石等辦法加固。三河閘經過50年運行實踐證明,採用布可夫的設計方案來處理三河閘南端翼牆下深淤問題是正確的。三河閘上下游引河施工中遇到堅硬的砂礓土,並夾有砂礓板,像石頭一樣堅硬。下游引河中有5個砂礓墩,真高都在20米左右,要挖到真高6.0米,當時施工沒有機械,全靠人力開挖,開10米多深砂礓墩,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指揮部決定採取抽槽的辦法,指望靠汛期利用水力,沖走砂礓土。當時布可夫陪同傅作義到三河工地視察。布可夫指出:用抽糟子的辦法不妥當,由於土質太硬,難以沖刷,必須將土墩全部按設計挖走,水流才能通暢。布可夫直截了當地強調說:「紗礓土墩如果不搬掉,大水來了,你們要成為歷史罪人。」傅作義部長也指出:「必須有十成十的把握,九成九都不行!」下游引河的紗礓土墩擋住了大半個三河閘,會嚴重影響三河閘的泄水能力,使之遠遠達不到設計排洪標准。1953年4月底,工程指揮部負責人陳克天到南京向省委匯報,省委十分重視。5月初省委書記柯慶施趕到三河閘工地,親自布置拿下紗礓墩的大會戰,指派淮陰、揚州地委書記親自帶隊,新增民工10萬多人,加上原來5萬多民,計15.8萬人的勞動大軍,從而按時完成了搬掉紗礓墩的任務,為三河閘後來排洪打了基礎。
Ⅳ 淮安的歷史事件
大家回答有些雜,有名的有影響的就幾個吧。首推我們的偉大周總理,為我們的祖國付出很多。其次是關天培,愛國將士,捐軀國難。這是主要的。文化名人其次:《西遊記》作者吳承恩 ,《老殘游記》作者劉鶚 ,漢賦大家枚乘、枚皋 ,等等。再其次是歷史名人,如漢朝大將軍韓信 ,宋朝女英雄梁紅玉 。因為後兩者帶給淮安的是商業利益:旅遊。而前者帶來的則是一種民族方面的發展動力。
淮安
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淮安,曾是南船北馬交匯之地,清乾隆年間盛極一時,與運河沿線的揚州、蘇州、杭州並稱為「四大都市」,並享有「壯麗東南第一州」之譽。
淮安歷史上英才輩出,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就出生在這里,此外還有漢代軍事家韓信,漢代辭賦家枚乘,抗金女英雄梁紅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等,《老殘游記》作者劉鶚也是在淮安長期定居期間創作了《老殘游記》這一名作。
淮安不僅人傑地靈,而且風景優美,沿大運河,環洪澤湖,既可領略自然風光,又可觀賞名勝古跡。境內的盱眙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明祖陵,以及秀美的河湖風光,為淮安新世紀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淮安概況
區號:0517
郵編:223000
位置:位於蘇北平原腹地,京杭大運河與古淮河交匯處,境內有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全市總面積1.01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218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總人口近500萬,其中市區人口246萬。
區劃:轄清河區、清浦區、淮陰區(原淮陰縣)、楚州區(原縣級淮安市)和金湖、盱眙、漣水、洪澤4縣。
淮安原名淮陰,於2001年2月1日始改名為淮安。淮安市是江蘇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古往今來一直是軍事要地。2005年開始通了火車,告別了蘇北一直沒有火車的歷史。
行政區劃
2005年,淮安市轄4個市轄區、4個縣。
淮安市 面積8962平方千米,人口523萬人(2004年)。
清河區 面積 134平方千米,人口 32萬人。郵政編碼223001。
清浦區 面積 293平方千米,人口 32萬人。郵政編碼223002。區人民政府駐承德南路66號。
楚州區 面積1439平方千米,人口119萬人。郵政編碼223200。區人民政府駐淮城鎮。
淮陰區 面積1264平方千米,人口 87萬人。郵政編碼223300。區人民政府駐王營鎮。
金湖縣 面積 737平方千米,人口 36萬人。郵政編碼211600。縣人民政府駐黎城鎮。
盱眙縣 面積2430平方千米,人口 74萬人。郵政編碼211700。縣人民政府駐盱城鎮。
洪澤縣 面積1009平方千米,人口 39萬人。郵政編碼223100。縣人民政府駐高良澗鎮。
漣水縣 面積1656平方千米,人口104萬人。郵政編碼223400。縣人民政府駐漣城鎮。
淮安市概述
淮安地處蘇北腹地,北接連雲港,東北接鹽城市,偏南接揚州市,南鄰安徽省,西連宿遷市。總面積10072平方公里,總人口524.06萬,現轄4縣4區。
淮安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秦時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境內有著名的"下草灣文化"和"青蓮崗文化"遺址。歷史上曾是潛運樞紐、鹽運要沖,明清鼎盛時與蘇州、杭州、揚州並稱為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淮安人文答萃,歷史上誕生過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帽英雄梁紅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老殘游記》作者劉鶚等。淮安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的故鄉,劉少奇、陳毅等許多老一輩革命家也曾在淮安留下光輝的足跡。
淮安是物產富饒的魚米之鄉。西有"日出斗金"的洪澤湖,東有盛產魚蝦鱉蟹的高郵湖、白馬湖。全境平原廣袤,土地肥沃,糧豐林茂,水域寬廣,盛產水產、蔬菜、林果、各類禽畜及優質糧油等農副土特產品,形成了蔬菜、畜禽、生豬、水產、林木等五大主導產業,是全國聞名的綠色農副產品產加銷基地。礦產資源豐富,地下蘊藏有岩鹽、芒硝、凹凸棒土、石油、天然氣等非金屬礦產,已經探明的岩鹽儲量1300億噸,居世界首位。
淮安是新興的工業城市。全市有各類工業企業近3萬家,其中包括淮陰卷煙廠等10戶大型企業集團和江蘇清印集團等50戶重點企業,形成了以化工、機械、冶金、紡織、煙草為主體並具有一定基礎的工業體系。全市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不斷升級,生物工程、節能環保、新興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正在興起。
淮安是迅速崛起的交通樞紐城市。境內公路、鐵路、水路四通八達,已經建成和即將建成的京滬、寧宿徐、淮鹽、宿淮、寧淮等五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新長鐵路縱貫全境,水運河道縱橫交錯,初步形成了一個以高等級公路為主骨架、水陸並舉的交通網路,凸顯了淮安在江蘇乃至全國的交通樞紐地位。
淮安市位於「日出斗金」的洪澤湖東畔,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和年輕的京滬高速公路在這里交匯,璀璨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在這里共輝。市境跨古淮河兩岸,相傳大禹曾至境內治水,「使淮水永安」,市名即淮水安瀾之意。正象那悠悠的淮水,淮安的歷史源遠流長。
早在五六千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們活動的蹤跡,並留下載入史冊的「青蓮崗文化」。
~~~~歷史沿革~~~~
夏商周時期
市境已獲相當程度的開發,「交通灌溉之利甲於全國」,既有邗溝(即淮揚運河)溝通江、淮,又有陸上幹道—善道通達南北,故成為春秋戰國列強爭奪的重要地區,先後為吳、越、楚所有。
秦漢時期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市境始置縣邑有淮陰(今淮陰區碼頭鎮)、盱眙(今盱眙縣城北)、東陽(今盱眙縣馬壩)。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淮安人民蜂起響應。著名軍事家韓信即於此時仗劍從戎,立下赫赫戰功。西漢年間,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漣水縣西)、射陽(今楚州區東南)、富陵(今洪澤湖中)等縣。秦漢時期,境內農業生產條件特別是灌溉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東漢末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今洪澤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護農田,並修破釜塘灌溉農田。鐵制農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廣,故雖迭經戰亂農業生產仍有較大發展。同時交通運輸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築的馳道自境內穿過,陳登則築邗溝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內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繁榮,文化也發展到較高水平,漢代興起家學和私學,並涌現出一批文學大家,如漢賦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魏晉南北朝時期
市境長期處於戰爭和對峙的前沿。長年戰亂帶來的是「江淮之間,赤地千里」的凄慘景象,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值得一提的是,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
隋唐五代時期
境內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和重新繁榮。其間大運河的開鑿和淮北鹽場的建灘對市境的繁榮產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業年間,自洛陽至揚州的漕運(供給皇糧的水上運輸)要道——大運河鑿成,境內則成為漕運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設置官署,委派大員掌管、督辦漕運。唐初,漣水成為全國四大鹽場之一。為運銷淮鹽,垂拱年間開運鹽河,淮安鹽運又興。楚州(治今楚州淮城)、泗州(治今盱眙縣城對岸)成為運河沿線的兩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譽為「淮水東南第一州」。
宋元時期
北宋年間,境內較為太平,漕運、鹽運得到進一步發展。政府鼓勵墾殖,修復和增建灌溉設施,引進推廣「占城稻」。「黃柑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正是這一時期的生動寫照。南宋和金、元對峙時期,市境再度成為前線,遭受兵火的長期荼毒。經歷長期戰亂,市境一片凄涼。而由黃河奪淮帶來的頻繁水災,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蕭條。宋元時期,境內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發展,府、州、縣學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頗多,如著名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主修《奉元歷》的著名盲人天文歷算家衛朴,開明清寫意畫先河的著名畫家龔開,《畫鑒》作者、著名書畫鑒賞家和理論家湯卮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題刻,其中不乏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趙孟兆頁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時期
境內置淮安府。明永樂年間,淮安漕運又興,清江浦開始興起。明中葉以後,黃河全流奪淮,境內水患愈演愈烈,農業衰落,魚米之鄉的盛景不再。明清兩朝都委派大員駐淮治河。以清江浦河軸心的兩淮城市扼漕運、鹽運、河工、榷關、郵驛之機杼,進入鼎盛時期,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線上的「四大都市」。兩淮城市的繁華,帶來了人文薈萃的局面。明清兩朝僅山陽(今楚州)一縣就有進士200餘人,河下鎮還出了狀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話。這里還產生了《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著名經學大師閻若璩,「揚州八怪」之一的花鳥畫家邊壽民,中醫四大經典之一《溫病條辨》的作者吳鞠通等一批名人。
民國時期
淮安府撤銷,市境大部始屬淮揚道,後屬淮陰行政督察區。境內漕、鹽、河、榷之利皆失,進一步衰微。而長年戰亂又給剛剛興起的近代交通運輸業和工礦業以沉重打擊。中國共產黨組織於1927年成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境內成為重要的根據地和解放區,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華中軍區、蘇皖邊區政府等都曾駐節境內,劉少奇、陳毅、黃克誠、彭雪楓、鄧子恢、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人民軍隊高級將領都曾在此戰斗過。淮安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勛。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陰專區。
建國後
幾經調整,至1971年今市境始全屬淮陰專區。1983年,淮陰專區改為淮陰市。1987年,轄縣淮安、宿遷改為縣級市。1996年8月,宿遷、泗陽、沭陽、泗洪四縣(市)從淮陰市析出,成立地級宿遷市,同時灌南縣劃歸連雲港市。2001年2月,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原縣級淮安市改為淮安市楚州區,原淮陰縣改為淮安市淮陰區。
建國以來,淮安人民發揚老區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後,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把一個「一窮二白」的淮安建設成為江蘇新興的交通樞紐、工業城市,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產加銷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
Ⅵ 洪澤湖的來歷誰知道
洪澤湖古稱「破釜塘」。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煬帝楊廣從洛陽乘龍舟游幸江都,一路乾旱,經過「破釜塘」時,喜逢大雨,水位大漲,一望無邊,他一時興起,就將破釜塘改為洪澤浦,洪澤之名由此而來。到了唐朝,又改稱洪澤湖。
洪澤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蘇北平原中部西側,淮安、宿遷兩市境內,地理位置在北緯33º06′—33º40′,東經118º10′—118º52′之間,為淮河中下游結合部。
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後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代始名洪澤湖。1128年以後,黃河南徙經泗水在淮陰以下奪淮河下遊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瀦水,原來的小湖擴大為洪澤湖。
(6)洪澤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洪澤人把「九牛二虎一隻雞」當做「守護神」。據傳,早期的洪澤湖還是一個平靜的湖泊,有一年,洪澤湖來了條妖龍,從此洪澤湖及湖邊的大青山失去了平靜。
這條妖龍上天為雲,忽又入水為霧,將湖水掀起,打翻大船,拉斷魚網,時不時的還到大青山作惡,鬧得湖上漁民和湖邊百姓人心惶惶,叫苦不迭,日夜不得安寧。
於是老子隨即向玉帝上奏,派來了兩只老虎和10頭水牛,妖龍被打敗後逃入了水底龍宮。後來玉帝又派來大公雞,時刻堅守崗位,隨時喚醒鐵牛和老虎。後來老子騎一頭青牛升天而去,就留下了「九牛二虎一隻雞」。
當然,傳說歸傳說,對於洪澤湖,小編也給大家普及下。據史料記載,唐宋以前,洪澤湖並不存在,這里廣布一些規模較小的湖澤,數百年以來,淮河下游兩岸的富陵湖、破釜塘等大小湖沼、窪地連成一片,逐漸匯聚成湖,因古洪澤浦、洪澤鎮而得名洪澤湖。
Ⅶ 洪澤縣歷史上出現的名人有哪些
丁 晏
丁晏(1794-1875),字儉卿,號柘塘,清山陽柘塘(今洪澤縣岔河鎮)人。自幼聰明敏版捷,嗜好典籍權,早年研讀儒家經典,勤學不輟,博聞強記,系清代著名的朴學大師。嘉慶中,漕督阮元以漢易十五家發策,能順利應試者極少,唯有丁晏以洋洋萬余言奉上,條分脈析,博而有要。頗受阮元與著名學者江藩的器重,丁晏由此知名。道光元年(1821),丁晏由舉人大挑得教諭,沒有就任,一意著書立說。著有《毛鄭詩譯》、《鄭氏詩譜考證》、《三社釋注》、《周易述故》、《訟卦淺說》、《說文舉隅》等數十部著述。同治年間與詩人、方誌學家何紹基總纂《重修山陽縣志》。丁晏喜交際,常與許瀚、魏源、黃爵滋、魯一同等人宴飲談玄,吟詩賦文,相互切磋。深得諸學者推崇。丁晏卒於光緒元年。故居岔河鎮建璇門四道,刻「柘塘故里」額。今圮。
Ⅷ 沉睡在洪澤湖底的歷史五大名剎之普照王寺,你知道嗎
泗州普照王寺(又名普光王寺,位於盱眙淮河鎮),中國歷史上五大名剎之一。它初建於唐朝,興盛於北宋,飽經戰亂和水患,屢建屢毀,康熙十九年隨泗州城一起葬身水底。近年來在其遺址已步出土一批重要文物,神秘的地宮尚未發掘,或許會有更多的珍寶面世。
泗州佛,僧伽大師(公元?---710年),自西域何國(古時屬唐附屬國,今屬烏茲別克)來我國傳經,僧伽三十歲來華,先在西涼府,龍朔二年(662)來到長安,後到洛陽,又到山陽(淮安區)龍興寺,因不受重視,遂帶著弟子慧儼到達泗州,打算蓋座廟宇。
他住在泗州信義坊(今盱眙淮河鎮)賀跋氏家中,聲稱此宅本來是座佛寺,主人不信,掘地三尺,果然挖出一塊古碑,上刻「香積寺」三個大字,建廟者是北齊李龍建;還挖出了一尊金佛像,有人都說是燃燈佛,僧伽說是普照王佛,在石刻上果然發現「普照王佛」等字,當地人都十分驚詫。有天夜裡,房主人發現僧伽和床都忽然伸長了三尺多,十分驚奇;又發現僧伽變成十一面觀音。賀跋氏家族認為遇到了真菩薩,對僧伽更加信服,於是捐出房屋,僧伽把此屋改建為寺院。
Ⅸ 洪澤縣的文化
民間文藝
由於洪澤湖地區的漁民生活流動性大,形成了獨特的民間文藝形式,其中以「端鼓腔」發展起來的《漁鼓舞》最具特色,其它以燈籠舞、鑼鼓梆子、曲藝、蘇北大鼓、泗州琴書、巫祝歌、蓮湘舞等為代表。
體育運動
19世紀60年代始,洪澤縣多次組織洪澤湖水上運動會,2005年8月,洪澤縣人民政府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舉辦了「中國洪澤湖水上運動會暨中國洪澤湖旅遊文化節」。
飲食文化
洪澤飲食歷史悠久,有深厚的蟹文化、酒文化、水文化底蘊。
洪澤湖區的飲食以淮揚菜口味為基礎,最典型的有「朱壩活魚鍋貼」、「蔣壩魚圓系列菜」、「黃集羊肉系列菜」、「洪澤湖鵝系列菜」和「洪澤湖大閘蟹」「洪澤湖龍蝦系列菜」等。
文物保護
洪澤文物古跡眾多。截至2010年底,洪澤縣有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3個點),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
文化遺產
洪澤縣的「九牛二虎一隻雞的傳說」、「大禹鎖鎮無支祁的傳說」、「白馬湖來歷的傳說」、「洪澤湖漁民婚嫁禮儀」、「洪澤湖漁鼓」、「洪澤湖漁具製作和使用技藝」、「老子山的傳說」、「安淮寺廟會」、「朱壩活魚鍋貼烹飪技藝」、「黃集羊肉烹飪技藝」、「蔣壩酸湯魚圓烹飪技藝」等1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淮安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Ⅹ 江蘇淮安的歷史
江蘇淮安的歷史;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市境始置縣邑有淮陰(今淮陰區碼頭鎮)、盱眙(今盱眙縣城北)、東陽(今盱眙縣馬壩)。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淮安人民蜂起響應。著名軍事家韓信即於此時仗劍從戎,立下赫赫戰功。西漢年間,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漣水縣西)、射陽(今楚州區東南)、富陵(今洪澤湖中)等縣。秦漢時期,境內農業生產條件特別是灌溉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東漢末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今洪澤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護農田,並修破釜塘灌溉農田。鐵制農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廣,故雖迭經戰亂農業生產仍有較大發展。同時交通運輸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築的馳道自境內穿過,陳登則築邗溝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內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繁榮,文化也發展到較高水平,漢代興起家學和私學,並涌現出一批文學大家,如漢賦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魏晉南北朝時期
市境長期處於戰爭和對峙的前沿。長年戰亂帶來的是「江淮之間,赤地千里」的凄慘景象,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值得一提的是,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
隋唐五代時期
境內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和重新繁榮。其間大運河的開鑿和淮北鹽場的建灘對市境的繁榮產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業年間,自洛陽至揚州的漕運(供給皇糧的水上運輸)要道——大運河鑿成,境內則成為漕運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設置官署,委派大員掌管、督辦漕運。唐初,漣水成為全國四大鹽場之一。為運銷淮鹽,垂拱年間開運鹽河,淮安鹽運又興。楚州(治今楚州淮城)、泗州(治今盱眙縣城對岸)成為運河沿線的兩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譽為「淮水東南第一州」。
宋元時期
北宋年間,境內較為太平,漕運、鹽運得到進一步發展。政府鼓勵墾殖,修復和增建灌溉設施,引進推廣「占城稻」。「黃柑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正是這一時期的生動寫照。南宋和金、元對峙時期,市境再度成為前線,遭受兵火的長期荼毒。經歷長期戰亂,市境一片凄涼。而由黃河奪淮帶來的頻繁水災,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蕭條。宋元時期,境內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發展,府、州、縣學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頗多,如著名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主修《奉元歷》的著名盲人天文歷算家衛朴,開明清寫意畫先河的著名畫家龔開,《畫鑒》作者、著名書畫鑒賞家和理論家湯卮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題刻,其中不乏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趙孟兆頁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時期
境內置淮安府。明永樂年間,淮安漕運又興,清江浦開始興起。明中葉以後,黃河全流奪淮,境內水患愈演愈烈,農業衰落,魚米之鄉的盛景不再。明清兩朝都委派大員駐淮治河。以清江浦河軸心的兩淮城市扼漕運、鹽運、河工、榷關、郵驛之機杼,進入鼎盛時期,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線上的「四大都市」。兩淮城市的繁華,帶來了人文薈萃的局面。明清兩朝僅山陽(今楚州)一縣就有進士200餘人,河下鎮還出了狀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話。這里還產生了《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著名經學大師閻若璩,「揚州八怪」之一的花鳥畫家邊壽民,中醫四大經典之一《溫病條辨》的作者吳鞠通等一批名人。
民國時期
淮安府撤銷,市境大部始屬淮揚道,後屬淮陰行政督察區。境內漕、鹽、河、榷之利皆失,進一步衰微。而長年戰亂又給剛剛興起的近代交通運輸業和工礦業以沉重打擊。中國共產黨組織於1927年成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境內成為重要的根據地和解放區,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華中軍區、蘇皖邊區政府等都曾駐節境內,劉少奇、陳毅、黃克誠、彭雪楓、鄧子恢、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人民軍隊高級將領都曾在此戰斗過。淮安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勛。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陰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