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 選修一二四 總結 高二期末考試
歷史上重大改革的規律性總結
改革指對舊有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1.改革的分類
從改革的程度看,一種是在不觸動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進行局部的調整;一種是對舊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進行徹底的改革,導致社會制度發生根本性變化。
從改革的性質看,有奴隸制度的改革、封建主義的改革、資本主義的改革和社會主義的改革。
從改革的內容看,有政治改革、經濟改革、軍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實質
改革是統治者對生產關系所進行的調整。它與社會革命不同,並不否定現存制度,而是對現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盡量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應目的
總的來講,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發生都是由於舊的生產關系或上層建築不適應新的生產力或經濟基礎的發展的需要。
具體來講,這些原因大體可以表述為:
①舊的生產關系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或社會發展趨勢;
③統治階級面臨嚴重的統治危機,為抑制土地兼並,緩和階級矛盾,增加財政收入,實現富國強兵;
④舊制度、習俗、思想文化阻礙社會的發展
⑤民族危機嚴重
4.改革成敗原因的分析及認識
(1)決定改革成敗的幾個要素
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與時俱進,因時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對比是否有利於改革,要從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兩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從內外兩方面,政治、經濟、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會遇到阻力,不會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當時的實際,是否行之有效。
⑤當時的內外環境是否有利於改革的開展和執行。
判斷改革成功與否的標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與改革本身所達到的目標之間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
(2)成功的改革
外國:梭倫改革、宗教改革、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羅斯福新政
中國: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改革開放
思考:為什麼說這些改革成功了?
外國:
梭倫改革為雅典城邦的振興與富強開辟了道路,大大促進了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宗教改革沉重打擊了天主教在歐洲的神權統治,促進了歐洲民族意識的高漲和民族國家的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否定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農奴制改革促進了俄國農業、工業的發展。使俄國走向近代化。
改革對俄國近代化的影響:
經濟現代化:農奴制廢除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必要勞動力、資金和市場,俄國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俄國工業生產大幅度增長,農村中資本主義的成分也得到增長。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體制方面上作了比較深層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機構。在司法制度方面,參照西方的司法制度,進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專制獨裁的俄國也出現了一些民主化的氣息。
軍事近代化: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軍事管理機構。
教育近代化:鼓勵社會和私人辦學,擴大大學自主權,允許引進西方書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統治方式開始傳入俄國,越來越多的俄國人看到了差距,變革的願望日益強烈。
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資本主義工業體系開始確立,重工業迅速發展;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並不斷得到加強,廢除了不平等條約,走上對外擴張之路。
羅斯福新政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避免美國走上法西斯道路,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
中國:
管仲改革實現了齊國的富國強兵,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魯國「初稅畝」取得了預期效果,魯國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諸侯列國紛紛仿效。從稅制改革的角度看它達到了預期目的,所以可以說是成功的。
魏文侯改革:通過李悝變法,魏國在戰國諸雄中率先強盛起來。
楚國吳起變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段時間內,楚國在對外兼並戰爭中連連獲勝,成為戰國中的強國。
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3)失敗的改革
外國:阿里改革、蘇聯和東歐改革
中國:魏文侯改革(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5.改革的認識和啟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要發展進步,必須與時俱進,敢於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國家富強的重要手段,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會涉及某些人或集團的利益而遭其反對,因而具有艱巨性和復雜性,不可能一帆風順。改革和變法不會一帆風順,在勇於改革的同時,要具備堅決的斗爭精神。要堅信新事物一定能夠戰勝舊事物。
③對改革的具體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須行之有效,改革過程中要用人得當,改革家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沒有固定的模式,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第一單元 梭倫改革
課標內容要求:
(1)了解梭倫改革前雅典的社會狀況,認識梭倫改革的必要性。
(2)簡述梭倫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點。
(3)分析梭倫改革對雅典民主政治建設的影響。
知識要點:
一、梭倫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國家產生(公元前9~前8世紀)——設立中央議事會和行政機構
貴族制國家確立(公元前8~前6世紀)——貴族專權而平民無權
2、經濟發展:農工商業以及貿易得到發展
3、階級變化: 工商業奴隸主形成,公民內部斗爭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倫當選為首席執政官: 雅典貴族與平民長期斗爭的結果
二、梭倫改革:
1、內容:「頒布解負令」
確立財產等級制度
恢復公民大會權力
建立「四百人會議」
設立公民陪審法庭
鼓勵發展農工商業
2、特點:奠定民主政治基礎、促進工商業發展
三、梭倫改革的評價
1、歷史意義: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②打破貴族對政權的壟斷;③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公民參與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④大大促進了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總之,其改革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礎。
2、歷史局限: 貴族在國家政權中占據絕對優勢,下層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權利
氏族制度殘余及貴族擁有世襲佔有土地的特權
貴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從根本上解決,社會政局動盪不安
【梭倫改革與克利斯提尼改革在內容上的本質相同點與意義】
梭倫改革按財產多寡劃分社會等級,進一步打擊氏族制度殘余,氏族制度是按血緣來維護的,也就是說梭倫改革直接否定了血緣關系。
克利斯提尼實行改革,用10個地域部落取代原來的4個血緣部落,也直接打破了血緣關系。
綜上可知,兩者改革都從根本上打擊了血緣關系。它大大削弱了氏族貴族的勢力,為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礎。
第二單元 商鞅變法
課標內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基本史實,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徵。
(2)了解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和內容,認識其特點。
(3)探討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知識要點:
一、背景: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
1、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鐵器、牛耕的使用
2、經濟基礎:生產關系的變化——私田增多 出現新的封建剝削方式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
3、階級基礎:階級關系的變化——新的階級形成 新興地主階級要求變革
4、社會條件: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頻繁、思想繁榮、各國競相改革變法
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
二、商鞅變法內容:
1、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
2、政治改革:獎勵軍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強集權、普遍推行縣制、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制定連坐法
3、文化風俗改革:「燔詩書、明法令」;改革社會風尚習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評價:秦國強盛、意義深遠
1、作用:廢除舊制度,創建新制度;促使秦國成為當時先進的國家,為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表現
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這就激發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為秦國的農業生產帶來了生機
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開始建設中央集權制度
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國軍隊的戰鬥力,為秦國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綜合國力:公元前343年,秦國已經成為富強之國,周天子派人送禮,各諸侯派人來稱賀
3、局限性
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與壓迫;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劃清界限
4、消極影響:推行的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導致了秦朝的暴政,對後世影響消極。
壓制工商業發展,違背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不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
倡導君主獨裁專制,選錯了政治體制的方向為後世君主專制埋下了禍根;
改革不徹底,所以在我國封建社會初期特別是秦漢時期存在大量奴隸制殘余。
㈡ 高中歷史選修四
我們錯了,是說在哪方面錯了,你的理解是當時蘇俄的社會現狀,但不能體現錯誤,面臨危機是因為政策上的失誤,這也是新經濟政策取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原因。
㈢ 高二歷史選修四提綱
選修看看就可以了。。。高考幾乎就沒有選修上的內容
㈣ 高二歷史選修四要點
一、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1、統一六國,結束分裂割據混戰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開創了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2、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縣制度),奠定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拓展疆域,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疆域。
4、採取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修馳道)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形成。
5、修築長城,抵禦游牧民族騷擾,保障中原農業生產。(長城後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
以上措施,促進了生產力發展,有利於封建經濟的發展,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形成,促進歷史進步。說明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我們應予以充分肯定。
但是為了穩固統治,他焚書坑儒,實行思想文化專制,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迷信法家,刑法嚴酷,濫用民力,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個暴君。正是由於暴政導致秦朝很快滅亡。
二、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唐太宗
唐太宗:中國古代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唐太宗勵精圖治,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1、政治上:虛心納諫,選賢與能;加強中央集權,完善三省六部制。
2、經濟上:強調"存百姓"思想,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
3、法律上:慎用刑法
4、思想上:文德治國,崇儒尊孔
5、民族關繫上: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尊稱"天可汗"。東突厥地區設羈糜府州進行管轄;設安西都護府,管轄西域地區,與吐蕃和親,促進漢藏的友好和西藏地區的發展。
6、對外關繫上:採取積極友好的開放政策,設立鴻臚寺,對外來文化採取兼收並蓄的方針,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以上措施使唐朝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入了鼎盛時期,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善於用人和納諫,具有很強的自我反省能力,成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範,並對以後歷朝的治國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自我評價"功大過小"。
三、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孔子
孔子: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1、思想:"仁"(核心)、"禮"、"中庸";
2、政治:為政以德,維護奴隸社會的統治秩序;
3、教育:有教無類,創辦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貴族壟斷的局面。
因材施教,溫故知新,採用啟發式教學;
不僅把學生培養"成人",而且要培養成"君子"。
4、晚年整理和修訂"六經",保存了古代典籍。
5、影響:
對中國:
①大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儒家學說成為幾千年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思想,影響深遠。
②大教育家,改變了以往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為教育的推廣創造了條件。私學的形式也保證了中國文化免受朝代變遷的影響,連續不斷的發展下來。
③"六經"是留給中國最寶貴的遺產,其中五經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
對亞洲:
儒家思想成為亞洲許多國家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對歐洲:
歐洲啟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啟發
我們對孔子思想應採取"揚棄"即批判和繼承的態度
⑴、繼承弘揚"禮"中合理成分,如鞏固穩定的社會局面,規范人的行為,批判其倫理綱常思想。
⑵、弘揚"仁"中仁愛、關懷、體諒、容忍加強自我修養等美德,重視道德教育。我國現階段的"以德治國"、"以人為本"和"建立和諧社會"、與世界國家民族和睦相處的思想,都受儒家思想的深遠影響。克服"仁"中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思想。
⑶、弘揚孔子重視教育的思想,大力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克服其中"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思想。
四、柏拉圖: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西方古典哲學的代表
(1)哲學上主張理念論,把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對立起來,理念先於物質,知識是人先天固有,這是一種唯心論,但對後世的影響巨大,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
(2)政治上提出理想國,認為國家應由護國者、衛國者、生產者構成,各守其職、各具其德;由哲學王來統治。這一主張雖然未能實現,但給人們以一些啟發。
(3)教育上創辦歐洲歷史上第一所綜合學校--阿卡德米學園,採用對話方式教學,培養了亞里士多德等一批人才,在歐洲教育史、科學史有重要影響。
五、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
1、號稱"網路全書式的學者",在眾多科學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①哲學:
A 、繼承又突破了柏拉圖的理念論。肯定客觀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是人類認識的來源,"接近了唯物主義",但不徹底,常動搖於唯物和唯心主義之間。
B 、確立了哲學研究的對象,《形而上學》中,提出哲學所必須研究和解決的十三個問題。
2、生物學:對五百多種不同的動物進行分類,至少對五十多種動物進行了解剖研究。
3、物理學:指出具體事物是由形式和質料組成的。
4、邏輯學:提出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至今仍被學術界尊為權威。
5、倫理學:提出"中庸之道"。
(1)、政治上主張人是政治的動物,法治優於人治,強調公民的集體榮譽感。
(2)、創辦"呂克昂"學園,教授科學技術,促進了歐洲教育事業的發展。
(3)、局限:① 基本哲學觀是徘徊在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之間。
6、體現出奴隸主階級的思想局限性。
總之,亞里士多德是古代西方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對後世的影響廣泛而巨大,奠定了多門學科的基礎,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其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弘揚,"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使他繼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關於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較
相同:都強調"恰到好處",反對兩極。
不同:
①亞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學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於禮法,沒有更多的哲學思考。
②亞里士多德認為"中庸之道"是相對的,孔子從聖人的角度出發,強調要有度,"過猶不及"。
③亞里士多德主張舍兩端而取其中,孔子沒有否認兩端是不好的。
六、克倫威爾: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 英國革命的領導者。
1、他領導推翻了英國封建君主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2、遠征愛爾蘭、蘇格蘭,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但也加劇了民族矛盾;
3、頒布《航海條例》,打擊荷蘭,與瑞典、丹麥、葡萄牙簽訂商約,鞏固了英國的海上權威與商業利益;
4、建立機構、改善法律、扶持教育、信仰自由、發展工商,使英國工業迅速發展;
5、建立起資產階級性質的軍事獨裁統治,雖鞏固了革命成果,但加劇了社會動盪,他死後,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中歷史選修4
㈤ 高中嶽麓版歷史選修一1~10課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開始於 夏朝, 啟 即位後,王位世襲製取代了原始社會後期的禪讓制。②商朝繼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變化,有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設有相、卿士,地方設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西周。西周實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國。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根本目的在於鞏固周王朝的統治。。義務:分封的諸侯有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影響: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 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後期,王權衰落,。由於諸侯勢力壯大,分封制受破壞。標志性事件就是楚王問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和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有大小宗之分,嫡長子系統為大宗,其餘為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大宗與小宗的關系不僅是家族等級(兄弟)關系,也是政治隸屬(君臣上下級)關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層),層層分封。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至高無上的皇權:①戰國時期,經過商鞅變法,秦王嬴政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規定封建最高統治者為「皇帝」,自稱「始皇帝」。③秦始皇規定:皇帝稱「朕」;皇帝的命令稱「制」或「詔」;皇帝用的玉印稱「璽」。全國的行政、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由皇帝總攬,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④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體現了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
2、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戰國時期官制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備的中央政權組織。②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為秦朝中央的三個最高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兼理國家監察事物。太尉負責全國軍事事務。軍國大事完全操縱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縣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時期,一些諸侯國在新兼並地區設縣,在邊地設郡。②戰國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郡縣。③秦統一後,在全國范圍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最高長官是郡守。縣是郡的下級行政機構,長官稱縣令或縣長。縣以下還有鄉、里等基層行政機構。⑤秦朝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統治機構其官職職責分工明確,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牽制,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及影響:①安定邊境,維護國家統一,擴大了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②頒布法律,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修馳道,開靈渠,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有利於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③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專制,使人民處境惡劣,造成階級矛盾激化,爆發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
三、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①兩漢時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秦朝制度,史稱「漢承秦制」。但又廢除秦朝苛法,有所損益。②漢朝實行皇帝制度,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習慣稱三公。③西漢漢武帝時用布衣為相,用身邊侍從、秘書為尚書令等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機構稱「外朝」。④東漢光武帝時擴大尚書台的權力,成為決策的中樞機構。⑤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體制。⑥隋朝以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最高統治機構。唐朝三省分工明確,相權一分為三。⑦隋唐時期,還在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是最高軍政機構,合稱「二府」。後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設三司使管理財政,削弱相權。⑨元朝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設中書省和樞密院,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行使宰相職權;以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同時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①戰國和秦朝實行郡縣制,漢初繼承郡縣制,同時分封諸侯王國,郡國二制並行。郡守和丞相分別是郡和王國的最高行政長官。漢武帝時,解除王國軍政大權,分全國為13州,州作為監察區,設刺史。②東漢時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到東漢末年,州逐漸演變成地方行政區。地方行政區劃由郡縣兩級制轉變成州、郡、縣三級。③隋初,地方行政機構重疊,官多民少,隋文帝廢除郡級,形成州縣兩級制。④唐朝地方行政機構與隋朝相同,唐太宗分全國為10道,作為監察區,唐肅宗將道的監察長官改為觀察使,道逐漸成為州縣之上的行政實體。唐朝中後期,設置藩鎮,形成藩鎮割據局面。⑤北宋初年,宋太祖削減地方節度使權力,派文臣做地方官。宋朝地方政權分為州縣兩級,又將唐朝的「道」改為「路」,在州縣之上。⑥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設路、府、州、縣,邊遠民族地區設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⑦從漢至元,中央嚴格限制地方行政,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權。
中央 地方
秦 皇帝制度的確立,皇帝總攬全國政治經濟軍事一切大權。
中央設丞相(決策),御史大夫(監察),太尉(武事)
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廢分封,設郡縣,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命。
漢 漢承秦制,有所變化
漢初,三公九卿。
漢武帝:設立中朝,削弱相權。
東漢光武帝:設尚書台,皇帝總攬大權。 漢初,郡國二制並行,諸侯勢力坐大,對中央造成威脅。漢武帝後期設州為監察區,設刺史代表中央監察諸侯和地方高官。
東漢末年,州、郡、縣三級。
魏晉南北朝 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三省體制逐步形成。
隋 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三省 州、縣兩級
唐 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和尚書省(執行,下設六部),相權一分為三,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君權的獨尊。此後歷朝沿用。 州、縣兩級,唐太宗設立道作為監察區,唐肅宗時道成為州、縣之上的行政實體。形成(道)、州、縣。
唐朝中後期,節度使權力擴大,發展成藩鎮割據局面。
宋
最高行政機構 中書門下 二府
最高軍政機構 樞密院
分割宰相財政權 三司使
分割宰相行政權 參知政事
削弱相權,皇權進一步加強。
地方行政制度為路、州、縣
元
綜合漢蒙政治制度,中書省(行政,統領六部),樞密院(軍事),宣政院(宗教和西藏事務)。 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轄外,地方設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為最高長官,行省擁有大權。邊遠地區設宣尉司進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它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明 廢除丞相和中書省,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高峰。
明太祖設殿閣大學生,作為侍從顧問。成祖時內閣制確立。宣宗給閣臣票擬權。
地方設立布政司(行政)、都指揮司(軍政)和按察司(監察)三司。
清 清初,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高於內閣、六部,皇權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時,設立南書房,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三足鼎立,集權於皇帝。
雍正時,設軍機處,軍機大臣筆錄和傳達皇帝旨意,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宰相制度的廢除:①明朝初,沿襲元朝制度,由左右丞相統轄六部,管理全國行政事務。②明太祖朱元璋廢除行中書省,設立布政司、都指揮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軍政和監察,合稱「三司」。後下令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內閣的創立:①明太祖廢丞相後,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②明成祖時,選拔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決策,史稱「內閣」。內閣制度正式確立。③明宣宗時,又授予內閣大學士票擬權。④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或決策機構,而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⑤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對皇權起制約作用。
3、君主專制制度的頂峰:①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實行部落貴族共同議政的傳統。②皇太極設議政王大臣會議。還設內閣,置六部。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在六部之上。皇權受到很大限制。③康熙帝親政後,設南書房,中樞機構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約,最後集權於皇帝。④雍正帝時,又設軍機處,由皇帝挑選親信的滿漢大臣充任軍機大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形同虛設,後相繼撤消,內閣也名存實亡,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⑤清朝統治者繼承明制,把君主專制制度推向頂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約束和監督。這種絕對君主制極大地妨礙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什麼影響?
積極作用: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為康乾盛世的出現提供政治保證。
消極作用:皇權極度膨脹,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際,英國等西方國家先後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英國的光榮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等),建立起資產階級的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明清君主專制統治的空前強化,極大妨礙了社會的進步,從此,中國社會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
第二單元 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五 希臘文明的搖籃
特點——地理環境因素影響
①經濟:三面環水,港灣眾多,特別是通向西亞的航路上遍布島嶼,有利於航海與文化交流。因此,希臘的商品生產和海外貿易較發達。
②對外關系:由於航海與海軍對古希臘有重要意義,地少人多的古希臘人往往憑借這方面的優勢向海外殖民擴張。
③政治:希臘城邦的特點是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希臘城邦實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較充分的政治權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雅典民主政治
梭倫:根據財產的多少,把公民分為四個等級,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各級公民都可參加,改革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克利提斯:設五百人議事會,輪流執政,
伯利克里:(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發放觀劇津貼,是雅典在精神文化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是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
意義:①創新性: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出民主的運作方式,為後世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②優越性:多數人決策,使問題考慮得更全面;公職人員有多數人選舉產生,時期處於群眾的監督之下,減少了以權謀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進步:推動了文化事業的發展,使希臘文明成為古代西方、乃至整個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僅僅是對公民群體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隸和它國公民,都沒有享有民主的權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職由選舉和抽簽產生,這種輪番而治極有可能導致極端民主化,導致民主制的衰落。
六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十二銅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訴訟程序,基本上是過去未成文的習慣法的匯編。他明確維護私有財產權和貴族的既得利益
意義:①是平民的勝利;(原因:因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決和量刑,貴族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
②這項法律是羅馬法的淵源,是羅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系最終完成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七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光榮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1640年,英國成為共和國,1688 光榮革命
意義:實現了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願望,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權利法案》:1689
內容:①從立法、司法、財政、軍事等方面限制王權;
②把議會擁有的自由權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意義:
①國王與議會關系: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限制;
②王權與法律關系:國王只能在憲法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權力,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③統治方式變化:英國實行議會與國王集體統治,統治方式從人治轉向法制,英國社從此進入了長期穩定發展的時期
特點:議會權力至高無上,君主統而不治
責任制內閣:首相掌握國家大權
①「光榮革命」後,國王逐漸退出內閣,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內閣承擔實際行政職責,其權力和重要性也隨之增強;
②1721年,羅伯特•沃波爾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任內閣首相,主持內閣會,協調各部門的工作。責任內閣制形成;
③發展:19世紀中期,隨著選舉制的逐步擴大和兩黨制的發展,議會選舉變成兩個政黨之間的權力角逐,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上台組閣。
八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政治的嚴重問題:①邦聯權利有限,無權征稅,不掌握兵權
②各州的權利很大,有權徵兵,征稅和發行貨幣
③各地經常發生騷亂,社會動盪
④美國在與歐洲各國的貿易中也常常屬於不利地位,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
1787年,頒布聯邦憲法,
內容:①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權利高於各州
②聯邦政府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大權
聯邦制原則:規定了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包括總統、一個全國性的議會、一個聯邦司法體系;同時憲法讓各州保留了較大的自主權;
總統:最高的行政權、軍事指揮權、部分憲法否決權、任命高級政府官員權力;
議會:財政權和立法權;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權、憲法的解釋權
分權制衡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約
兩黨制的形成與發展
19世紀二三時年代,是美國兩黨形成的重要時期,19世紀50年代中期,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對峙格局最終形成
九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張
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789 大革命爆發
1791~~1792 君主立憲制
1793~~1804 第一共和國
1804~~1814 第一帝國
1815~~1830 復辟王朝
1848~~1852 第二共和國
1852~~1870 第二帝國
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
1875 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憲法
影響:共和體制最終確立,促進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度
⊙帝國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權任命帝國首相和帝國官員;有權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有權簽署和公布帝國法律並監督法律的實施;帝國軍隊由皇帝統率,軍官均由皇帝任命.總之,皇帝是最高權力的掌握者.
⊙首相主持帝國政府,只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
⊙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是立法機構,行使立法權。帝國國會由選舉產生,但它不能組成代議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過任何一項對政府不利的法案,對政府沒有任何行政監督權,唯一對政府起壓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預算。
德意志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但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
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不同點
政體 國家元首及權力 政府產生方式 議會權力
與地位 權力
中心
英 君主立憲制 國王世襲;
國王僅扮演儀式性角色,是國家的象徵 內閣由議會選舉產生,並對議會負責,內閣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長,擁有最高行政權和創意立法權; 議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德 皇帝是帝國元首,世襲;任命帝國首相和官員,召集和解散議會,簽署公布法律和監督法律實施,統帥軍隊,任命軍官; 皇帝任命首相與官員,首相主持帝國政府,只對皇帝負責。 直接選舉產生,不能組成代議制政府,對政府沒有監督權,只有批准預算權。 皇帝
美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民選產生;掌握最高行政權、軍事指揮權、部分立法否決權、任命政府高級官員和組織政府的權力; 總統任命政府高級官員,政府對總統負責 擁有有立法權、財政權,與總統、聯邦法院相互制約 總統
法 民主共和制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和軍隊最高統帥;由國民議會選舉產生;具有創議法律權、解散眾議院的權力;總統與內閣部長共同向議會負責; 內閣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命令須經各部部長副署,內閣向議會負責。 擁有選舉總統權、立法權、創議法律權;總統和各部部長對議會負責,議會對政府行使監督權。 議會
核心特徵:代議制民主;
議會擁有的共同的權力:立法權、財政權和行政監督權;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十 鴉片戰爭
1背景:(1)在中英對外貿易中,中國處於出超地位。(2)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的逆差,向中國走私鴉片。(3)工業革命後,英國急需打開中國市場,使中國成為他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
2中國的禁煙運動:(1)原因:鴉片輸入嚴重危害了清朝統治。(2)對虎門銷煙的評價:是中國禁煙運動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
3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
4 虎門硝煙:面對鴉片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在廣東緝拿煙販,收繳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即虎門銷煙。英國以此為借口,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南京條約》的簽訂:1842年,清政府被迫和英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主要內容:
①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
②賠款2100萬銀元;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破壞中國的貿易主權)
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破壞中國的關稅自主權)
①社會性質的變化:由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上,戰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戰後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主權遭到嚴重的破壞,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經濟上,戰前經濟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戰後中國封建的自然經濟經濟開始解體。
②社會矛盾的變化: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外國資本主義和中國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革命任務的變化:戰前是反對本國封建統治,戰後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④革命性質的變化: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⑤思想領域的變化:「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思想開始萌發。
所以說,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開端。
鴉片戰爭後,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英國從中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權。美國和法國也脅迫清政府分別簽訂《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權益。
鴉片戰火再燃:(第二次鴉片戰爭)
根本原因:英、法不滿足鴉片戰爭的既得利益,要求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戰爭性質:侵略的非正義的掠奪戰爭;
①1856年,英法以「修約」訛詐遭拒絕為機會,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②1858年,英法聯軍北上攻陷大沽,進逼天津。清政府先後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③1859年,英法聯軍再次攻佔大沽和天津。1860年,侵入北京並洗劫了圓明園。④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俄三國分別簽訂《北京條約》。內容:(1)增開天津為商埠;(2)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⑤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喪失大量領土和主權,出現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的局面。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影響:在政治上,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清朝統治者投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他們的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沖擊。
十一 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根本原因:腐敗的封建統治和沉重的剝削,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①興起:金田起義 1851年
②發展: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權;定都天京 1853年,正式建立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
③全盛:1853-1856年進行北伐、西征和東征
北伐:目的:是為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領導人:林鳳祥、李開芳。
結果:由於孤軍深入而失敗。
意義:牽制了敵人兵力,為西征和東征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西征:目的:為鞏固天京革命大本營
領導人:賴漢英
結果:石達開大敗湘軍,鞏固了天京
東征:目的:為斷絕清政府財源,充實自己的經濟力量
領導人:秦日綱
結果:奪取揚州攻破江北江南大營,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
主要內容:
①基本內容是關於土地分配,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②關於產品的分配,規定「天下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絕對平均分配的方案。
(2)評價:《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頒布的革命綱領。
革命性:首先它明確主張廢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為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斗爭的最高峰;
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產品在當時無法實現,這種絕對平均分配的聖庫制度違背了小 生產者的本性,也不能調動農民的革命積極性。
落後性:此綱領把小農經濟作為追求的理想化目標,實際上沒有超越封建主義的經濟范疇。
原因:無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由於戰爭的環境,無法實施;
失敗原因:①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勾結力量過於強大,聯合絞殺太平天國。
②主觀原因:一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二是戰略上的失誤。
(3)教訓:太平天國的悲劇說明,由於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4)歷史意義:①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性質),它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②它堅持14年,勢力達18省,嚴懲了中外反動勢力模③擔任反封建反侵略雙重任務。反對封建主義,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潰;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④一些領導人開始向西方尋求真理,探索中國獨立、富強的途徑。
《資政新篇》
內容:政治方面:主張民主
經濟方面: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
文教方面:興辦新式學校
外交方面:與外國自由交流,但不允許外國干涉中國內政
評價:《資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為振興太平天國而提出的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方案。它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它不是農民革命實踐的產物,沒有反映農民的願望,沒有實行。
十二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甲午中日戰爭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維新後,大力發展資本主義,但國內市場狹小,希望從戰爭中尋找出路。(2)歐美列強持縱容態度。(3)朝鮮東學黨起義,成為導火線。
戰爭的經過
(1)爆發:1894年日本海軍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突襲中國的運兵船,戰爭爆發。
(2)平壤戰役:回族將領左寶貴犧牲;平壤失陷。
(3)黃海之戰:鄧世昌、林永升與艦同沉;北洋艦隊主力尚存,日本取得制海權。
(4)遼東之戰:聶士成率部抵抗;日軍製造旅順大屠殺。
(5)威海之戰: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表明洋務運動的破產)。
《馬關條約》
內容: 一、割澎湖列島、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二、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三、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
危害: ①割地: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②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便利了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同時,促進了日本經濟的飛速發展;
③開埠:列強侵略勢力進一步伸向內地;(最內地的重慶)。
④設廠:使外國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原料和勞動力,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借口鎮壓義和團運動,發動侵華戰爭
《辛丑條約》:。1901年,清政府與八國簽訂《辛丑條約》,
影響:①巨額賠款加深了中國人民的苦難;
②在北京設立使館界成為列強侵華的大本營;
③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終形成;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㈥ 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全冊知識點總結,跪求!!!
臨時抱佛腳也有點遲了吧
㈦ 求 高中歷史 必修一選修一選修二選修四 四本書里有哪些共同的知識點!!!
必修有三本,第一本是講政治的,第二本講經濟,第三本講思想文化的版。然後選修有4本,但只要學兩權本,蘇南應該學的是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高一按我們的進度是上必修1和必修2,高二上必修3,然後上選修,高三基本開始復習了。
㈧ 求高中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整理
呵呵 兄弟,老實說,整理起來比較費勁,一般這種整理的資料都設積分獎勵的,不然沒人願意白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