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學府

歷史學府

發布時間:2021-02-22 16:19:59

❶ 宋代的八大學府有哪八大

宋代八大學府
石鼓書院,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茅山書院,龍門書院,徂徠書院
石鼓書院:
位於中南重鎮衡陽市石鼓區石鼓山,是湖湘文化發源地和湖南第一勝地,始建於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
唐代處士李寬步李泌後塵奔南嶽而來,見石鼓山林木蔥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環繞,遂結廬讀書其上,創建中國古代最早的書院,是謂石鼓書院之始建。
宋太宗趙匡胤賜名「石鼓書院」。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衡州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為衡州學者講學之所。
宋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賜額「石鼓書院」,與嵩陽書院、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並稱全國四大書院。
石鼓書院主要建築有武侯祠、李忠節公祠、大觀樓、七賢祠、敬業堂、合江亭。
1944年7月,石鼓書院在衡陽保衛戰中毀於日軍炮火。2006年,衡陽市人民政府恢復清代格局,重建石鼓書院。
應天府書院:
又稱應天書院、睢陽書院、南京書院、南都書院、南京國子監,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史載「州郡置學始於此」。

應天府書院前身為睢陽書院,是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所創辦。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賜額為「應天府書院」。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為南京,成為宋朝的陪都,應天書院又稱為「南都學舍」。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應天書院改升為府學,稱為「應天府書院」。慶歷三年(1043年),應天府書院改升為「南京國子監」,成為中國古代書院中唯一一個升級為國子監的書院,成為北宋最高學府之一。
北宋書院多設於山林勝地,唯應天府書院設立於繁華鬧市之中,人才輩出。隨著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應天府書院逐漸發展為北宋最具影響力的書院。
書院內主要景點有:崇聖殿、大成殿、前講堂、書院大門、御書樓、狀元橋、教官宅、明倫堂、廊房等。
嶽麓書院:
位於南嶽衡山七十二峰最後一峰的嶽麓山腳。嶽麓書院始建於北宋初期。北宋開寶六年(973),朱洞以尚書出任潭州太守,鑒於湖南長沙嶽麓山抱黃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靜環境,接受了劉鰲的建議,在原有僧人興辦的學校基礎上創建了嶽麓書院。初創的書院分有「講堂五間,齋舍五十二間」,其中「講堂」是老師講學道的場所,「齋堂」則是學生平時讀書學習兼有住宿的場所。嶽麓書院的這種中開講堂、東西序列齋舍的格局一直流傳至今。初設講堂5間,齋室52間。宋太宗咸平二年(999),李允則任潭州太守,他一方面繼續擴建書院的規模,增設了藏書樓、「禮殿」(又稱「孔子堂」),並「塑先師十哲之像,畫七十二賢」;一方面積極取得了朝廷對嶽麓興學的支持,以促進書院的更大發展。咸平四年(1001)朝廷首次賜書嶽麓書院,其中有《釋文》、《義疏》、《史記》、《玉篇》、《唐韻》等經書。當時書院學生正式定額六十餘人,奠定了書院的基本格局。南宋淳熙七年(1180),張木式去世後,朱熹、真德秀等人對嶽麓書院的辦學和傳播理學,也表現出極大的熱忱。朱熹還將《白鹿洞書院教條》人微言輕正式的學規,頒於嶽麓書院。,朱熹曾兩次來此講學,當時學生達千人,從而使嶽麓書院有「瀟湘洙泗」之譽,幾與孔子在家鄉講學的地方並稱。從元、明至清初,由於戰亂,嶽麓書院曾兩度焚毀,後來雖然得以重建和恢復,已不復舊觀。清初。書院被禁。後康熙為了表彰理學,放寬書院政策。道光年間巡撫吳榮光在嶽麓書院增設「湘水校經堂」,專以研習漢學為主。嶽麓書院的最後一任山長是王先謙,他是清末湖南著名的經學家。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新政之議的呼聲中,延續了近千年的嶽麓書院正式改為湖南中等學堂。爾後相繼改為湖南師范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
白鹿洞書院:
位於江西廬山五老峰南麓,唐貞元年間,洛陽人李渤與其兄涉在此隱居讀書,渤養一頭白鹿「自娛」,鹿通人性,跟隨出人,人稱「神鹿」。這里本沒有洞,因地勢低凹,俯視似洞,稱之為「白鹿洞」。後李渤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為紀念他青年時代在此讀過書,廣植花木,建亭、台、樓、閣以張其事。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辦「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與金陵秦淮河畔國子監齊名,學者爭相往之。
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視書院教育,御賜《九經》等書於書院,因 有朝廷重視,地方官史予以重視,書院得以發展。
南宋淳熙六年,理學宗師朱熹知南康軍(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率百官造訪書院,當時書院殘垣斷牆,雜草叢生。朱熹非常惋惜,責令官員,修復白鹿洞書院,並自任洞主,制定教規,延聘教師,招收生志,劃撥田產,苦心經營。當時著名的哲學家陸象山也來到白鹿洞書院講過學。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又稱《白鹿洞書院教規》影響後世幾百年,其辦學的模式為後世效仿,傳至海外的日本、南韓及東南亞一帶,白鹿洞書院譽享海外。
嵩陽書院:
位於河南省鄭州登封市,嵩陽書院在歷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場所,但時間最長最有名氣的是作為儒教聖地。嵩陽書院初建於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為嵩陽寺,為佛教活動場所,僧待多達數百人。
隋大業年間(605—618年),更名為嵩陽觀,為道教活動場所。
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時,閉為行宮,名曰「奉天宮」。
五代後周時(公元951-960年),改為太乙書院。
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名為嵩陽書院,此後一直是歷代名人講授經典的教育場所。
宋初,國內太平,文風四起,儒生經五代久亂之後,都喜歡在山林中找個安靜的地方聚眾講學。登封是堯、舜、禹、周公等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據記載,先後在嵩陽書院講學的有范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楊時、朱熹、李綱、范純仁等二十四人,司馬光的巨著《資治通鑒》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陽書院和崇福宮完成的。號稱「二程」的程頤、程顥在嵩陽書院講學10餘年。名儒景冬,曾就讀於嵩陽書院,中進士後,曾九任御史。從此嵩陽書院成為北宋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1] 嵩陽書院是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司馬光、范仲淹曾在嵩陽書院講學,且司馬光巨著《資治通鑒》的一部分是在嵩陽書院撰寫。明末書院毀於兵火,歷經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時期,學田1750多畝,生徒達數百人,藏書達2000多冊如《朱子全書》、《性理精義》、《日講四書》九經等。清代末年,廢除科舉制度,設立學堂,經歷千餘年的書院教育走完了科舉歷程。但是書院作為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永遠載入史冊。康熙辛卯年,全省在開封選拔舉人,錄取名額一縣不足一人,但登封就中了五個。清高宗弘歷於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一日游嵩陽書院時曾賦詩以贊。
嵩陽書院經歷代多次增建修補,書院內建築布局保持著清代前的風格,現存殿堂廊房五百餘間,由五進院落組成,院中有先賢祠、先師殿、三賢祠、麗澤堂、藏書樓、道統祠、博約齋、敬文齋、三益齋等建築。首為先師祠,供奉與書院有關的先師先賢,其後為講堂,講堂後為道統祠,最後是藏書樓。兩側配房原為「程朱祠」、書舍、學齋等。院內廊房牆壁上鑲嵌有歷代文人墨客題字,其內容書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陽書院教學考場部分建築。
茅山書院:
又名金山書院,由處士侯遺創建於北宋天聖二年(1024),地點位於現在的江蘇句容的茅山,現已無存。
宋仁宗時處士侯遺所建,院址在江寧府三茅山後側,故稱茅山書院。侯氏在此教授生徒十餘年。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經江寧知府王隨奏請,朝廷賜給田畝,充書院經費。王隨死後,書院逐漸廢弛,居空徒散,其地為道教崇禧觀所佔用。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遷至金壇縣顧龍山之麓。
茅山書院在宋初很有影響。范成大在《衡山記》中將茅山(金山)書院與徂徠、石鼓、嶽麓書院並列為天下四書院。
徂徠書院:
位於山東泰山,
曾在中國書院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南宋宰相范成大《驂鸞錄》首舉徂徠書院,在歷史上,范成大最早的提出了古代四大書院之說:「諸郡未命教時,天下書院四:徂徠、金山、嶽麓、石鼓」。中國古代四大書院的說法,即起源於此。清代著名學者全祖望曾言:「宋世學術之盛,安定、泰山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為然。」[1]
孫復、石介是泰山徂徠書院的創始人。泰山徂徠書院是北宋初年山東境內最早、最著名的書院。山東徂徠書院,開啟了宋代古文運動的序幕,代表了儒家的一種積極入世的文化,流動著儒家文化的風骨,它在齊魯文化中,應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有這些,不僅對於中國古代書院史的考察,而且對於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的研究,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泰山徂徠書院也成為泰山文化史上富有理性光輝的篇章。
宋代理學大師朱熹曾說:「自景祐、明道以來,學者有師,惟先生(胡瑗)、泰山孫明復(孫復)、石守道(石介)三人。」朱熹所說的以上三個人,就是和泰山徂徠書院有緊密聯系的當時著名的學者孫復、石介和胡瑗。也就是,當時著名的「宋初三先生」。
徂徠書院的創始人孫復、石介二人以儒家理學精神為先導,培養了一批富有成就的人才,樹立了一代嚴謹學風,形成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泰山學派」,泰山徂徠書院門生弟子雲集,著名的有姜潛、劉牧、張洞、李蘊、祖擇之、杜默、張續、李常、李堂、徐遁等人。金代的黨懷英、清代的趙國麟都曾讀書於此。

❷ 古時中國最高學府叫什麼

從西漢開始的。辟雍,相傳即西周的太學nbsp;史料記載nbsp;《禮記·王制》:「王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宮。」辟雍,相傳即西周的太學。《大戴禮記·保傅》:「帝入太學,承師問道,」直稱太學。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為博士置弟子員。漢太學始此。博士弟子經考試合格,可補文學掌故缺,其高第可為郎中。後科目及人數漸增,東漢桓帝時達三萬人。漢末喪亂,魏、蜀、吳仍立學。晉武帝立國子學,自此既有太學。又有國子學,晉國子學隸屬太學,祭酒只設國子祭酒一人,博士則分國子博士與太學博士。南朝太學,無廢無常。北魏立太學。隋國子監(先稱寺,繼稱學,煬帝定為監)所統有太學。唐制以國子監領太學等七學。太學掌教五品以上及郡公、縣公子孫、從三品曾孫為生者。宋熙寧新政,分太學為上舍、內舍、外舍,確立太學生依年限等條件,由外舍升內舍,再升上舍,再經考核,定其出身並授官職,紹聖中,一度廢科舉,專以三舍法取士。遼南京(今北京)學有南京太學之稱。金亦有太學及太學博士。元、明、汪只設國子學(國子監)。nbsp;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大學。太學之名始於西周。漢代始設於京師。漢武帝時,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的建議。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長安設太學。太學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設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宣帝時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當政時又增至三十人。學生稱為「博士弟子」或「太學弟子」。太學初建時為50人,漢昭帝時增至100人,王莽時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賦役的特權。「博士弟子入選」,內由太常負責選擇,外由郡國察舉。武帝還下令天下郡國設立學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統。太學和郡國學主要是培養統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傳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或兩者同時設立,均為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nbsp;歷史淵源nbsp;太學是漢代出現的設在京師的全國最高教育機構。西漢早期,黃老之學盛行,只有私家教學,沒有出現傳授學術的學校。漢武帝罷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後,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始在長安建立太學。最初太學中只設五經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從武帝到新莽,太學中科目及人數逐漸加多,開設了講解《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公羊傳》《穀梁傳》《左傳》《周官》《爾雅》等的課程。漢元帝時博士弟子達千人,漢成帝時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為了樹立自己的聲望,並籠絡廣大的儒生,在長安城南興建辟雍、明堂,又為學者築舍萬區。博士弟子達一萬餘人,太學規模之大,實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還歲課博士弟子,入選的可補官。nbsp;東漢建武五年(公元29),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城東南的開陽門外興建太學。後來漢明帝劉庄還到太學行禮講經。漢順帝永建元年(126),對太學進行了重修和擴建,費一年時間,用工徒十一萬二千人,建成兩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所招學生稱之為太學生。其後,太學生人數多至三萬人。漢靈帝熹平四年(175),為了刊正經書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經,樹立於太學門外,全國各地來觀看和抄錄經文者,絡繹於途。兩漢時太學在培養人才和促進文化發展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隨著政治的腐敗,太學生開始參與政治。西漢哀帝時,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學生千餘,以圖解救執法不阿的司隸校尉鮑宣。東漢晚期陳蕃、李膺等人反對宦官的黑暗統治,得到太學生的支持和響應,於是太學生也成為宦官打擊的對象(見黨錮),不少與黨人有牽連的人遭到禁錮。熹平元年,太學生被宦官逮捕和囚禁的達一千餘人。nbsp;魏文帝曹丕黃初中恢復了洛陽的太學,有博士十九人。太學生在魏明帝時增至千餘。時依漢制設五經策試之法,通過考試的可補掌故、太子舍人、郎中等。西晉武帝時太學生三千人(一說七千餘人),依《晉令》規定,試經及格者可拜郎中。西晉時教育體制的重大變化,是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專設了國子學,形成了貴族與下層士人分途教育,國子學、太學並立的雙軌制。東晉學校教育相當衰微,南朝則有所復興,國子生多為士族高官子弟,稱之「國胄」或「世胄」,可以經明經策試入仕,而太學則往往僅存博士而無生員。nbsp;十六國時期,一些少數族政權亦曾設立太學以及四門學、郡國學、律學,生員身份有所限定,一般限公卿大臣子弟充當。然各政權興廢不定,學校也時設時罷。至北魏道武帝,設立學校,稱國子太學。後又

❸ 中國最古老的學府是那所

創建於公元976年的嶽麓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高內等學府,在容世界上它僅晚於摩洛哥的加魯因大學。 嶽麓書院經歷過幾十次戰火洗禮和十餘次辦學結構的調整,在書院辦學期間曾歷經七毀七建,但文脈尤在,弦歌未絕。1926年,以嶽麓書院舊址為校址成立了湖南大學,如今書院作為湖南大學的二級辦學機構,擁有4個碩士點和3個博士點,向海內外招收碩士、博士生,並時常邀請海內外知名學者前來舉辦講座、研討會,給學生講學。

❹ 歷代學府規制是怎樣的

在我國上千年的歷史中,官學的興衰始終與朝代的興替相伴而行。每一個政權的創建,統治者總是從前代統治者那裡繼承並發展成為鞏固政權而服務的學校教育。

在原始氏族公社後期,氏族的規模逐漸擴大,並組成了部落聯盟。社會生活也趨向復雜化,除家庭生活、生產勞動和與外敵作戰的軍事行動外,還有各種祭祀、慶典等集體性的禮儀活動。

氏族部落成員間便開始有了等級地位的區分,產生了各種社會行為規范的要求。

為了保持和強化氏族部落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對人們的教育和宣傳就成了重中之重,於是氏族首領舜開始設置成均。遇上舉行各種典禮儀式,召開會議,宣講告示、規定、要求等,以及採取某項行動前的動員時,就會在成均舉行集會,成均也叫上癢,是大學最初的形式。

至夏商周時期,夏將這種教育形式稱為東序,殷稱為右學;在周為東膠,並設五大學:東為東序,西為瞽宗,南為成均,北為上庠,中為辟雍。

西漢早期,黃帝和老子的學說盛行,社會上只有私家教學,並沒有由政府設立的傳授學術的學校。漢武帝「罷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後,採納思想家董仲舒的建議,開始在長安建立太學。

西晉武帝時期設國子學,並設國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員,負責教導學子。北齊改名國子寺,隋文帝時改寺為學。不久,又廢國子學,改立太學,設太學博士,總管學府的大小事宜。

隋煬帝繼位之後,改為國子監,為國家的教育機構,並重新恢復了祭酒的官職。唐朝沿襲了隋朝的這種制度,並在國子監下設國子、太學、四門、律算、書等六學,各學皆立博士,設祭酒一員,掌監學之政,並為皇太子講經。

國子監是自隋以後我國官方的最高學府,歷代王朝都在都城建有國子監。國子監也是管理全國教育的最高行政機構,是歷代培養學子成為治國賢良之才的地方,古稱成賢街。

到了宋朝時期,國子監歸為禮部下屬機構,是宋朝最高的學府,招收七品以上官員的子弟為學生,但這些學生僅是掛名而已,數量很少,平日前來聽課的也只是寥寥數人。

自在全國開設太學和其他各類學校後,國子監成為掌管全國學校的總機構,凡太學、國子學、武學、律學、小學、州縣學等都有訓導學生、薦送學生應舉的職能。

元初設置的國子監屬集賢院管理,下轄國子學,設祭酒、司業來掌管國子學的教令,初步形成國子監街的規模。

❺ 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大學

北洋大學堂(1895年)
現在的天津大學

❻ 中國現代有超過800年歷史的高級學府嗎,比如古代的太學。如果沒有,為什麼 下面還有問題

就太學來說,中國不可能有超過一千年的高級學府。

因為太學是朝廷設立的最高學府,版明朝滅亡後,權清朝肯定要建立自己的太學,不可能保留明朝的太學並將之延續。而清朝不過260多年的歷史,即使清太學被留下來,也不過三百多年而已。

事實上,中華民國也不可能保留清朝的太學,將之改建為自己的高等學府。民國的高等官家學府,是中央大學。

那麼新中國也不可能用中央大學作為自己的官方最高學府。他們設立了中國人民大學。後來又有黨校。

可想而知,這個黨校,今後也不可能存在一千年的。

❼ 中國近代史上有哪些頂級學府

上海交通大學其前身是近代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之一。清末洋務派政治家、實業家和福利事業家盛宣懷於1896年創建的南洋公學,後曾易名南洋大學、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後期稱為國立交通大學。

歷史學大學排名

世界歷史學排名前十的大學
1.哈佛大學

2.牛津大學

3.劍橋大學

4.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5.斯坦福大學

6.耶魯大學

7.倫敦政經學院

8.哥倫比亞大學

9.普林斯頓大學

10.藝加哥大學

1.哈佛大學


創辦時間:1636年

哈佛大學,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它是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也是世界最頂尖的十所大學之一,擁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學圖書館系統,在文學、醫學、法學、商學、史學等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和廣泛的影響。

2.牛津大學


創辦時間:1096年

牛津大學,位於英國牛津,是世界頂尖級公立研究型大學之一。它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在數學、物理、史學、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和廣泛的影響力。

3.劍橋大學


劍橋大學,位於英國劍橋,是一所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它在歷史與考古學、語言學、數學、機械工程等專業領域都居世界大學的前列。知名校友包括牛頓、達爾文、凱恩斯、圖靈、麥克斯韋、玻爾、狄拉克、霍金等

4.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創辦時間:1868年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的伯克利市,它是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學,也是世界最重要的研究及教學中心之一,在物理、化學、工程學、經濟學、史學、文學等領域均位世界前列。知名校友包括厄爾沃倫、麥克納馬拉、施密特、安迪葛洛等。

5.斯坦福大學


創辦時間:1885年

斯坦福大學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南部帕羅奧多市境內,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它為矽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培養了眾多高科技公司的領導者,其中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等公司的創辦人。

❾ 形容百年歷史,長久古老的學府 的成語

博大精深
[bó

jīng
shēn]
[釋義]
博:廣,多。
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
另外還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人才濟濟,交流廣泛,樹大根深,功蓋千秋。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