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東莞歷史事件

東莞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2 15:03:52

① 廣東東莞歷史

歷史

東莞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已有蚝崗人在此生活。夏朝時,東莞屬南交地。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越之地。前214年,秦始皇並嶺南,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漢順帝分番禺之地,設增城縣,東莞於增城治下。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東莞立縣,初名寶安,隸屬東官郡。唐朝至德二年(757年)更名東莞,縣治置於涌(今莞城)。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分東莞的香山鎮立香山縣(今中山市)。明萬曆元年(1573年)以東莞守御千戶所編戶五十六里立新安縣(今深圳市)。

東莞相傳是東官的音轉,亦有人說是因地處廣州東面(今東南面)及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或曰昔日有僑東莞郡人居此,以為相似於其鄉,故名。

清朝(1839年),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此後鴉片戰爭爆發。抗日戰爭時期,東莞是東江縱隊的抗日根據地之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1985年9月撤銷東莞縣,設立東莞市(縣級),屬惠陽地區管轄。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東莞市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管轄。

(1)東莞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簡述

東莞,簡稱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地級市,西臨珠江口,與廣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東莞為「廣東四小虎」之一,為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商業、高科技產業、服務業、旅遊業、工業化城市,更是國際加工業的重要一員,有「世界工廠」之名稱。

外省人構成東莞城市人口的一半,其中港澳居民約120萬人。

地理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珠江三角洲東江中下游。地理坐標為東經113°31′-114°15′,北緯22°39′-23°09′。

最東端是謝崗鎮的銀瓶嘴山,最南端是鳳崗鎮雁田村的雁田水庫,最西端是沙田鎮西大坦村的獅子洋中心航線,最北端是中堂鎮潢涌村大坦小組的東江北支流中心航線。東西長約70.45公里,南北寬約46.8公里。

東莞市東接惠州市惠城區、惠陽區,南抵深圳市龍崗區、寶安區,西挨廣州市南沙區、番禺區、蘿崗區,北達廣州市增城區、博羅縣;四周共與穗、深、惠的9個縣級行政區接壤。

東莞市海域面積為9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獅子洋和伶仃洋。大陸海岸線長97.2公里,屬南亞熱帶淺海區,長安、虎門、沙田、厚街、麻涌、洪梅和道滘等7個鎮擁有海岸線。全市擁有威遠島、泥洲島、木棉山島、涌口沙、蝦繒排5個海島,海島岸線長34.58公里,海島面積24.13平方公里



文化藝術

東莞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以廣州方言演唱的粵曲、粵劇在東莞有悠久歷史,它是本土民間音樂吸融中原文化,並借鑒西方演奏技巧的產物,現為當地民間流傳最廣的地方音樂和戲劇,東莞素有粵曲、粵劇之鄉的美譽。

東莞的繪畫,受嶺南畫派先驅居巢和居廉的影響,注重寫生,吸收西方素描運用色彩的技法,為嶺南畫派的奇葩。 東莞每年十分隆重地舉行端午龍舟競渡、醒獅藝術、麒麟藝術、荔枝節、中秋燈會、重陽登高、花市、花街等活動。

1958年,東莞被譽為全國第一個「游泳之鄉」;2000年1月,中國龍舟協會授予東莞沙田鎮全國第一個「龍舟之鄉」稱號;道滘被國家文化部譽為「中國曲藝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東莞石龍鎮被譽為「舉重之鄉」。

東莞的石排鎮中坑村和長安鎮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醒獅舞蹈藝術之鄉」,此外,清溪鎮、樟木頭鎮均是聞名中外的麒麟藝術之鄉。



② 東莞歷史多少年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東漢順帝時,分番禺立增城,東莞屬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東官郡。進入晉代,廢東官郡,東莞分屬番禺、增城。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名為寶安。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改名為東莞。以東莞作縣名由此始,相傳因境內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 乾符六年(879年),黃巢的起義軍攻陷廣州,曾分兵至縣境歸城裡、梅塘一帶。五代時南漢大寶六年(963年),置媚川都於東莞,專以採珠為事。南宋時期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分東莞的香山鎮建立香山縣(今中山市)。德佑二年(1276年)春,元兵破臨安(今杭州),南宋危急,莞人熊飛在榴花村起兵勤王。元正十五年(1355年),東莞人民紛紛起義,王成據石岡、福隆、石涌、橫瀝等處;陳仲玉據吳園;李確卿據南柵、靖康場;文仲舉據東浦;吳彥明據南頭、東莞場。還有曾伯田、鄭潤卿、楊潤卿、梁國瑞、劉顯卿、蕭漢明等亦紛紛起兵,各據一方,抗擊元兵。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東莞(南頭)守御千戶所和大鵬守御千戶所,隸屬南海衛。正德元年(1506年),葡萄牙人東來以進貢討封為名,佔領東莞縣境瀕海的屯門、海澳。 崇禎十年(1637年),英國兵船初進虎門。清乾隆八年(1743年)六月,英兵艦飄泊虎門入獅子洋。大府遣東莞知縣印光任前往申明大義,英艦九月離去。1808年九月,英兵船3艘駛入虎門,進泊黃埔,無理逗留三四個月之久才離去。為防英艦入侵,翌年添建虎門亭步汛之新埔山炮台,並於蕉門海口"排椿沉石",以控制由虎門進入獅子洋之水道。道光十九年(1839年)一月二十八日(3月13日),欽差大臣林則徐、總督鄧廷禎至虎門會見關天培,徵召大船22艘。四月(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鄧廷禎等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20283箱。這便是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

1840年五月,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虎門成為主要戰場。七月,林則徐親到虎門督師。二月,清廷派奕山為靖逆將軍來廣州。初五日(25日),英軍攻陷橫檔、虎門等炮台,關天培戰死。清咸豐六年(1856年)十月,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軍攻虎門、橫檔各炮台,又毀大角炮台及亞西娘炮台。接著攻東莞,千總鄧安邦率領團練英勇抗擊,保衛莞城。東莞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寫下中國近代史的光輝篇章,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篇之地。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東江人民抗日根據地,萬千東莞兒女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英勇戰斗,浴血捐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使東莞成為南粵歷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又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 1985年,東莞經國務院批准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撤縣建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轄。

③ 東莞歷史

東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建郡,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版、中國近代權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民族英雄袁崇煥、抗日名將蔣光鼐、著名畫家鄧白、舉重冠軍陳鏡開等都是東莞籍人,著名的嶺南畫派也發端於東莞可園。東莞1985年撤縣建市,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現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386個村委會、205個居委會。全市總面積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98萬人,其中本地戶籍人口174.87萬人,外來常住人口520.11萬人。截至2009年,另有海外華僑近30萬人、港澳同胞超過85萬人,是著名的僑鄉。

④ 東莞歷史文化

東莞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先秦時期,東莞屬南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並嶺南,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東漢時東莞屬交州(南交)。順帝分番禺設立增城縣,東莞於當時增城治下。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初名寶安,隸屬東官郡(深圳南頭)。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東莞,縣治置於涌(今莞城街道)。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分東莞香山鎮立香山縣(今中山市、珠海市和澳門)。明萬曆元年(1573年)將東莞守御千戶所、編戶五十六里立新安縣(今深圳市和香港),東莞地域隨之縮小。

清沿明制。清朝後期,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

(4)東莞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東莞的名稱由來,歷來眾說紛紜,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相傳境內盛產水草(莞草)而聞名,故名東莞。「東莞」首次成為本地的名稱是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東莞人大都以做莞草為業,又在廣州之東,故名東莞。這是學界比較主流的一種說法 。

第二種,因莞香而聞名,故名東莞。不過學界一般不採用這種說法。

第三種,山東省原有東莞郡,因北方戰亂,衣冠南渡,北方士族大量南下,部分東莞郡的士族遷徙到東莞的位置,為了紀念北方故土,依舊把當地稱作「東莞」。

廣東歷史久遠,是太古時代「南海盤古國」所在地。距今60萬年至80萬年前境內已有人類活動遺跡。距今約12.9萬年以前,嶺南出現了早期智人(馬壩人遺址)。距今1.4萬年前廣東先民就馴化了水稻,或成世界稻作文明源頭 。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佔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3個郡。

⑤ 東莞市的歷史

東莞歷史源遠流長。史載:新石器時代,其境內東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紀的夏代,東莞屬南交地。

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粵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

東漢順帝時,分番禺立增城,東莞屬增城。

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東官郡。入晉,廢東官郡,東莞分屬番禺、增城。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初名寶安。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東莞,縣治置於涌(今莞城)。以東莞作縣名由此始,相傳因境內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

東莞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60多年前,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寫下中國近代史的光輝篇章。抗戰時期,東莞是東江縱隊的抗日根據地之一。

解放初期,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又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

1985年,東莞經國務院批准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撤縣建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轄。

東莞歷史源遠流長。據歷史記載:新石器時代,其境內東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紀的夏代,東莞屬南交址。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粵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東漢順帝時,分番禺立增城,東莞屬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東官郡。進入晉代,廢東官郡,東莞分屬番禺、增城。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名為寶安。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改名為東莞。以東莞作縣名由此始,相傳因境內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東莞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50多年前,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寫下中國近代史的光輝篇章,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篇之地。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東江人民抗日根據地,萬千東莞兒女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英勇戰斗,浴血捐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使東莞成為南粵歷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又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1985年,東莞經國務院批准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撤縣建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轄
對你有幫助可以採納我哈。

⑥ 東莞歷史名人

  1. 袁崇煥:字元素(《明史本傳》),一說字自如(《黃尊素說略》)。生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祖籍廣東省東莞市石碣鎮水南鄉,出生於廣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縣北門街。(一說袁崇煥出生於廣東東莞,年十四隨祖袁世祥,祖袁子鵬遷至廣西藤縣)。

    袁崇煥紀念園(廣東東莞)

    東莞袁崇煥紀念園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石碣鎮水南村。由該鎮村民與海外袁氏宗親捐資一點二億元人民幣,在明代袁氏故居遺址興建,佔地共十一萬平方米。包括袁故居、袁督師祠、雕像、衣冠冢、三界廟等。

    2.蔣光鼐:字憬然,1888年生,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騎兵科畢業;1906年參加同盟會;1911年參加武昌起義;1913參加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1921年任非常大總統府警衛團副; 1932年率十九路軍英勇抵抗日寇進攻,致使日方三次增兵,四易主帥,大挫日寇銳氣;1933年與李濟深、陳銘樞等發動反蔣事變,極力抗日;建國後當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 常務委員,紡織工業部部長等職。

    3.葉富(1848-1880):原名貴富,字夢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12月25日)生於廣東廣州府新安縣九龍司(今香港島),祖籍廣東東莞水南人,清末海軍愛國將領。

    1867年6月,沈葆楨(林則徐女婿)到福州馬尾船政學堂任職,所招學生,自是福建省本地人。船政第一次招考學生後,又從廣東招來已學過英語,並且基礎較好的學生葉富、鄧世昌、呂瀚、李和、張成、李田、黎家本、林國祥、梁梓芳、卓關略等十餘人。

    葉富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後學堂第一屆駕駛班,1871年堂課畢業,1873年9月艦課畢業。1874年3月任福建水師海東雲艦管帶;升都司(正四品),賞戴藍翎,加游擊銜(從三品);1876年任靖遠艦管帶;1878年9月任超武艦管帶。

    1879年1月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楨調超武艦和藍翎游擊銜留閩盡先都司葉富管帶前往南洋海軍,駐扎浙江溫州。

    葉富與鄧世昌都來自廣東,同期考入船政學堂駕駛班。他們在學生時期意志相洽、志趣相投,即成為摯友。畢業後,他們同在福建水師任兵艦管帶,後李鴻章調鄧世昌前往北洋海軍(北洋水師),沈葆楨調葉富前往南洋海軍,同時並肩保衛中國沿海地區。因同為海軍出身,後兩家結為親家,葉富的兒子葉說周〔原名葉錦瑛(鍈),鎮雄〕娶了鄧世昌的二女兒鄧秀嬋為妻。

    光緒六年(1880年7月25日),浙江匪徒黃金滿勾結倭寇肆意擾亂台州,超武艦奉命派往進剿,管帶葉富帶領全艦官兵奮勇作戰、英勇殺敵,不幸壯烈犧牲,時年僅32歲。清廷下詔書贈游擊,並給騎都尉世職。
    葉富殉國後,鄧世昌得訊,深為哀悼。清廷下旨予以優恤葉家,誥贈葉富原配夫人周氏恭人,封葉富兒子葉說周世襲雲騎尉銜。

    4.鄧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軍愛國將領,民族英雄。1849年10月4日生於廣東番禺(今廣州市海珠區),祖籍廣東東莞懷德鄉人。

    生於富裕人家,其父鄧煥庄,專營茶葉生意,嘗於廣州及津、滬、漢、香港、秦皇島等地開設祥發源茶莊,並始建鄧氏家祠。少時隨父移居上海,從西方人學習算術、英語。

    1867入馬尾船政學堂駕駛班第一期學習,1871年,被派至「建威」艦練習航海。18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被船政大臣沈葆楨獎以五品軍功任命為 「琛航」運船幫帶,次年任「海東雲」炮艦管帶,時值日軍侵台,鄧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得補千總。又調任振威炮艦管帶,代理「揚武」快船管駕,升守備,加都司銜。

    1880年調入北洋水師,先後擔任「飛霆」、「鎮南」蚊炮船管帶和「揚威」、「致遠」艦管帶。

    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甲午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

    鄧世昌有三兒五女,長子鄧浩洪,承襲世職,任職於廣東水師,1947年去世;次子鄧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鄧浩乾是遺腹子,曾在民國海軍部供過職,1969年逝於無錫,無子,養女鄧孝思;長女鄧秀媛;次女鄧秀蟬嫁給鄧世昌同窗摯友南洋海軍超武艦管帶葉富的兒子葉說周〔原名葉錦瑛(鍈),鎮雄〕為妻;三女鄧秀娟;四女鄧秀婷;五女鄧秀海。

    5.陳鏡開(chén jìnɡ kāi) 男子舉重運動員。1935年生。廣東東莞人。自幼喜愛健身運動。1953年從健身運動轉為練舉重。1955年入中南軍區體工隊,後被選入國家舉重集訓隊,成績提高很快,一年間挺舉成績從95公斤猛增到130公斤。1956年6月7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蘇聯舉重友誼賽中,以133公斤的成績打破了美國運動員溫奇保持的56公斤級(最輕量級)挺舉世界紀錄,成為中國第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同年還分別以135公斤、135.5公斤的成績兩次打破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1957年在第三屆國際青年友誼運動會上,以139.5公斤的成績第四次打破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1958年9月26日在萊比錫舉行的國際舉重比賽中,以140.5公斤的成績第五次打破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1959年在「莫斯科杯」國際舉重個人冠軍賽中,以148公斤的成績首次打破60公斤級(次輕量級)挺舉世界紀錄,1961年以148.5公斤、1963年以151公斤、1964年以151.5公斤的成績連續三次打破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從而成為在兩個級別上連續九次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1956年獲運動健將稱號。1959年起五次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79年起任中國舉重協會主席。1980年任廣東省體委副主任。1959年、1964年、1978年先後當選為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4年被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年來傑出運動員之一。1987年被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授予奧林匹克榮譽勛章。

    6.陳偉強(1958--),廣東東莞市人。舉重世界紀錄創造者,「奧運會」金牌獲得者。

。。。

⑦ 東莞有多少年歷史

東莞歷史

東莞歷史源遠流長。據歷史記載:新石器時代,其境內東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紀的夏代,東莞屬南交址。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粵地」。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東漢順帝時,分番禺立增城,東莞屬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東官郡。進入晉代,廢東官郡,東莞分屬番禺、增城。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名為寶安。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改名為東莞。以東莞作縣名由此始,相傳因境內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 乾符六年(879年),黃巢的起義軍攻陷廣州,曾分兵至縣境歸城裡、梅塘一帶。五代時南漢大寶六年(963年),置媚川都於東莞,專以採珠為事。南宋時期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分東莞的香山鎮建立香山縣(今中山市)。德佑二年(1276年)春,元兵破臨安(今杭州),南宋危急,莞人熊飛在榴花村起兵勤王。元正十五年(1355年),東莞人民紛紛起義,王成據石岡、福隆、石涌、橫瀝等處;陳仲玉據吳園;李確卿據南柵、靖康場;文仲舉據東浦;吳彥明據南頭、東莞場。還有曾伯田、鄭潤卿、楊潤卿、梁國瑞、劉顯卿、蕭漢明等亦紛紛起兵,各據一方,抗擊元兵。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東莞(南頭)守御千戶所和大鵬守御千戶所,隸屬南海衛。正德元年(1506年),葡萄牙人東來以進貢討封為名,佔領東莞縣境瀕海的屯門、海澳。 崇禎十年(1637年),英國兵船初進虎門。清乾隆八年(1743年)六月,英兵艦飄泊虎門入獅子洋。大府遣東莞知縣印光任前往申明大義,英艦九月離去。1808年九月,英兵船3艘駛入虎門,進泊黃埔,無理逗留三四個月之久才離去。為防英艦入侵,翌年添建虎門亭步汛之新埔山炮台,並於蕉門海口「排椿沉石」,以控制由虎門進入獅子洋之水道。道光十九年(1839年)一月二十八日(3月13日),欽差大臣林則徐、總督鄧廷禎至虎門會見關天培,徵召大船22艘。四月(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鄧廷禎等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20283箱。這便是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
1840年五月,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虎門成為主要戰場。七月,林則徐親到虎門督師。二月,清廷派奕山為靖逆將軍來廣州。初五日(25日),英軍攻陷橫檔、虎門等炮台,關天培戰死。清咸豐六年(1856年)十月,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軍攻虎門、橫檔各炮台,又毀大角炮台及亞西娘炮台。接著攻東莞,千總鄧安邦率領團練英勇抗擊,保衛莞城。東莞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寫下中國近代史的光輝篇章,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篇之地。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東江人民抗日根據地,萬千東莞兒女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英勇戰斗,浴血捐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使東莞成為南粵歷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又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 1985年,東莞經國務院批准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撤縣建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轄。

⑧ 東莞有哪些重要歷史事件,急!!!!

160多年前,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寫下中國近代史的光輝篇章
1985年9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東莞縣版,設立東莞市(權縣級),仍屬惠陽地區管轄。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復將東莞市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管轄。

⑨ 東莞的歷史

東莞抄歷史源遠流長。史載:新石器時代,其境內東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輩20世紀的夏代,東莞屬南交地。
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粵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
東漢順帝時,分番禺立增城,東莞屬增城。
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東官郡。入晉,廢東官郡,東莞分屬番禺、增城。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初名寶安。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東莞,縣治置於涌(今莞城)。以東莞作縣名由此始,相傳因境內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
東莞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60多年前,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寫下中國近代史的光輝篇章。抗戰時期,東莞是東江縱隊的抗日根據地之一。
解放初期,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又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
1985年,東莞經國務院批准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撤縣建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轄。

閱讀全文

與東莞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