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荊州歷史博觀後感想
2016年1月9號,在我們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去參觀了荊州的博物館,讓我受益匪淺!
荊州博物館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城西門內側,是一座融陳列展覽、群工接待、文物保護、田野考古、文物收藏、科學研究為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始建於一九五八年,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荊州博物館在地方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累計投資近億元,目前,館舍佔地面積4.6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77萬平方米.荊州博物館配合各種基本建設,累計發掘了七千餘座古墓葬和五十餘處古遺址,其中江陵馬山戰國絲綢、江陵張家山漢簡及雞公山舊石器時代遺址均為當年全國的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出土了大批珍貴的文物.
荊州博物館館藏文物13多萬件.其中楚國和秦漢時期的漆器逾萬件,是全國收藏古代漆器數量最多的博物館,楚和秦漢簡牘數量在全國居第一,戰國絲織品更以其時代早、品種多、保存完好而聞名中外,被專家學者譽為世界「絲綢寶庫」.此外,還有保存完好的珍貴的西漢古屍.
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些奇形怪狀的石器,據解說員講是江漢平原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各種文化的工具發展史,
展示了從舊石器時代的雞公山遺址到新石器時代的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原始先民生產和生活中所使用的石器、陶器、玉器等,從不同的角度再現了江漢平原史前時代的社會面貌和人們的生產及生活狀況.
隨後我們看到的是《江漢平原楚漢文化展》,《江漢平原楚漢文化展》所使用的展品主要來自歷年來的考古發掘,其中以青銅器和玉器為主.青銅器的類別有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活用器等,玉器以裝飾品為主.展出的珍貴文物有商周時期的大銅尊、虎尊,東周時期的提梁壺、大鑊鼎、升鼎鼎、編鍾、越王州勾劍、越王不光劍、越王鹿郢劍、「兵辟太歲」戈、銀帶鉤、玉面具、玉壁、玉環等;秦漢的虎子、盛錢器、銅人推磨等.
② 荊州博物館介紹
荊州博物館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城內,是一座融陳列展覽、宣傳教育、文物收藏與保護、考古發掘與研究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目前,館舍佔地面積5萬余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1000多平方米。館藏文物13萬余件,幹部職工105人,其中高級職稱20人,中級職稱45人。
建國以來,荊州博物館配合各種基本建設,先後發掘了7000多座古墓葬和近20萬平方米的古文化遺址。出土了諸如世界上最早的泥塑動物群;史前巧奪天工的各種玉器;成色如新的4代越王劍和吳王夫差矛;迄今我國保存最好、品種最全、織綉工藝最精湛、被專家學者譽為世界「絲綢寶庫」的馬山戰國絲織品;填補史書記載空白、被譽為地下書庫的楚漢簡牘;色澤絢麗、工藝精湛,佔全國總數五分之三的楚秦漢漆木器以及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獨具類型的西漢古屍等堪稱國寶的珍貴文物。特別是1975年6月8日荊州鳳凰山男屍的出土,荊州博物館才真正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它是荊州博物館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荊州博物館有一批數量眾多、獨具特色的文物資源,有一支門類齊全、頗有影響的專業隊伍,有一個功能齊全、常年對中外遊客開放的陳列展覽和宣傳教育陣地。建館以來,荊州博物館先後獲得國家級獎勵8次,省級獎勵17次。1993年,荊州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地縣級十佳優秀博物館,1995年被文化部、人事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集體。2000年,國家旅遊局授予荊州博物館4A級旅遊景點。
陳列展覽是博物館的基本功能,是博物館面向大眾的第一窗口。荊州博物館陳列展廳建築面積7201平方米。1997年以來,我們籌集了近千萬元資金,對7000多平方米的展室進行了全面的改造更新,將展廳分為主體陳列樓和珍品館兩大部分,先後推出了《江漢平原原始文化展》、《江漢平原楚漢文化展》、《荊州出土簡牘文字展》、《鳳凰山168號漢墓展》、《古代漆木器精品展》、《楚漢織綉品展》及《傳世丈物展》等七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專題展覽,全面而系統地展示了荊州出土的文物精品,展示了荊楚文化的璀璨風采。其中《江漢平原楚漢文化展》以其鮮明的主題、詳實的內容、精彩的展品、新穎的形式榮獲國家文物局「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推介中華精品,荊州博物館還先後多次選調部分文物赴美國、德國、日本、台灣等地舉辦外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考古調查、勘探、發掘與研究不僅是博物館的基本職能,而且起著關乎全局、舉足輕重的作用。荊州博物館比較系統的田野發掘和考古研究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三十多年來,該館考古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田野考古發掘和室內整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考古學研究成果。
為了配合各種基本建設,荊州博物館先後發掘了7000多座古墓葬和20多萬平方米的古文化遺址。其中雞公山舊石器時代石器製作場,陰湘城、走馬嶺新石器時代古城址,天星觀一、二號楚墓,馬山一號楚墓,雨台山、拍馬山楚墓群,張家山、鳳凰山、高台秦漢墓地,鳳凰山168號漢墓等項目,皆屬重大考古發現。1992年雞公山舊石器時代遺址和1999年潛江章華台遺址的發掘分別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這些古墓葬和古文化遺址的發掘,不僅為國家搶救了大量的人類文化遺產,增加了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和展品,而且為各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極為難得的研究資料。
考古資料的整理與研究是衡量田野考古水平的標尺。荊州博物館十分重視考古資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並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5年8月止,該館共出版學術報告和學術著作18部,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還有大量的發掘簡報、藏品介紹、譯文等文章。這些著述研究領域比較寬廣,其內容主要為長江流域大溪、屈家嶺、石家河三大原始文化、南方地區的夏商文化、東周楚文化、秦漢時期的考古學文化以及戰國、秦漢簡牘文字等。其中《江陵雨台山楚墓》榮獲「夏鼐考古學成果」二等獎。
此外,在文物保護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荊州的文物保護科研工作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經過三十年的努力,攻克了古代飽水漆木器、簡牘的脫水保護和古代絲織品的加固保護等難題。2003年,「馬山一號戰國楚墓絲織物保護研究」課題獲得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獎,近年來,運用生物技術保護古代絲織品的實驗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專家鑒定是「開拓性的、原創性的」,「居國際領先水平」。現正廣泛運用於古代各類文物的保護中。
文物收藏與保護是博物館的重點工作之一。荊州博物館館藏文物13萬余件,絕大多數是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也有一部分傳世文物和革命文物,其類別包括銅器、陶器、瓷器、漆木器、玉石器、絲織品、金銀器、古字畫、簡牘等。其中國家一級文物553件套,荊州博物館在做好館藏文物的科學保護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尤其在飽水漆木器脫水與古絲織品保護技術方面已居全國前列,並成功地為北京、雲南、湖南、江蘇、河南、安徽、江西等地的飽水漆木器、竹簡進行了脫水保護,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宣傳教育是博物館的基礎功能,多年來,我們在貫徹執行中共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狠抓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與學校共建「德育教育基地」,多種形式地開展適合中小學生的教育活動,對未成年人實行免費參觀。2004年,組織大中小學生20000多人次參觀博物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並在全市大中小學生中開展「愛我家鄉文物」作文競賽活動。
新的歷史時期,荊州博物館面臨著新的挑戰,只要我們始終不渝地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堅持業務興館的正確方向,切實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與時俱進,荊州博物館就一定能再創新的輝煌。
③ 荊州博物館在那裡佔地面積多大有那些重要的文物
荊州博物館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城內,是一座融陳列展覽、宣傳教育、文物回收藏與保護、考古發掘與研究答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目前,館舍佔地面積5萬余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1000多平方米。館藏文物13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553件套。
世界上最早的泥塑動物群;
史前巧奪天工的各種玉器;
成色如新的4代越王劍和吳王夫差矛(現保存在省博物館);
迄今我國保存最好、品種最全、織綉工藝最精湛、被專家學者譽為世界「絲綢寶庫」的馬山戰國絲織品;
填補史書記載空白、被譽為地下書庫的楚漢簡牘;
色澤絢麗、工藝精湛,佔全國總數五分之三的楚秦漢漆木器;
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獨具類型的西漢古屍等堪稱國寶的珍貴文物。
④ 荊州市區有哪些旅遊景點
荊州洈水風景區不錯,到那邊看山、玩水、探洞、遊船登島,體驗叢林飛躍,感受水上沖浪,休閑登山垂釣花樣多多,有中國首個5星級汽車露營地,各色木屋、樹屋、帳篷住宿非常舒服。
⑤ 湖北荊州有哪些景區
荊州市十大旅遊景點
1、荊州博物館AAAA
石首南嶽山,原名龍蓋山,乃道教名山,古綉林十景之一,現為省級森林公園。南嶽山狀似龍蟠寶蓋,故名。今名南嶽山,山底有一湖,即山底湖。東西向有岳陽經石首至公安二級省道,南北向有秦市經石首至黃石二級省道。距荊州古城(沙市)約118公里。是綜合型城市森林公園。南嶽山森林公園總面積94.8公頃,由筆架山、馬鞍山、南嶽山和山底湖組成,其中南嶽山主峰海拔141.7米。園內三山挺拔,一水環抱,山水相依,雄秀兼具,是長江中游荊江平原和洞庭湖北部一帶少有的山地景觀,是難得的城市森林和山水佳景。由於南嶽山是鄂南湘北著名的道教勝地,故又被譽為「小南嶽」、「小武當」。南嶽山森林公園既是科普、教育、文化展示的重要場所,又是森林游覽、宗教觀光、健身休閑的理想勝地。主要景觀有:情人岩、仙人洞、李衛公祠、抗日戰爭遺址、曬經石、祖師殿、三元宮、關帝廟等。現南嶽廟已修葺一新,蒼松籠煙,翠竹拂風,朱英綴錦,奇石傍徑,景色十分幽麗……[詳細]
⑥ 荊州博物館是世界遺產嗎
荊州博物館不是世抄界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是一項由聯合國支持、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為目的。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世界文化遺產屬於世界遺產范疇。世界遺產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混合體(即雙重遺產)、文化景觀4類。
荊州博物館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荊中路166號,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佔地4.8萬平方米。始建於1958年,館舍佔地面積5萬余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1000多平方米。
荊州博物館有館藏文物13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92件套。荊州博物館配合各項工程建設,發掘出土珍貴文物12萬余件。其中,有戰國絲綢;吳王夫差矛;有戰國秦漢漆器;有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數學專著《算數書》和蕭和「二年造律」的《二年律令》等漢初簡牘;有西漢男屍。該館配合各種基本建設,先後發掘了7000多座古墓葬和近20萬平方米的古文化遺址。
⑦ 荊州博物館有哪些珍貴文物
青銅器
中國古代青銅器源遠流長,絢麗璀燦,不但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回,而且有很高的科學答研究價值。
絲織品
楚國的絲織和刺綉品種齊全,製造精細,花型秀麗多變且色彩鮮艷。
漆木器
戰國秦漢漆木器種類繁多、製作精良、紋飾華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
玉器
玉器造型豐富多采,在那些以人、虎、蟬、鷹、鳳為題材的作品中,有不少都堪稱新石器時代珍品。
陶瓷器
江漢平原原始文化以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的彩陶最發達,製作精美,紋飾華麗,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
石器
新石器時代的石刀、石鉞製作精緻,它已不是一種簡單的生產工具,而是象徵權利和財富的一種禮器。
⑧ 荊州博物館的歷史地位是什麼
荊州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這在地級市博物館中是很少見。也是AAAA旅遊景區。
在飽水漆木器脫水與古絲織品保護技術方面處於國內頂尖水平。
荊州博物館也是展示楚文化風采教育基地。
⑨ 荊州博物館的「梳篦」尺寸是多少
荊州博物館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城內,是一座融陳列展覽、宣傳教育、文專物收藏與保護、考古發掘與研屬究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目前,館舍佔地面積5萬余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1000多平方米。館藏文物13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553件套。世界上最早的泥塑動物群;史前巧奪天工的各種玉器;成色如新的4代越王劍和吳王夫差矛(現保存在省博物館);迄今我國保存最好、品種最全、織綉工藝最精湛、被專家學者譽為世界「絲綢寶庫」的馬山戰國絲織品;填補史書記載空白、被譽為地下書庫的楚漢簡牘;色澤絢麗、工藝精湛,佔全國總數五分之三的楚秦漢漆木器;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獨具類型的西漢古屍等堪稱國寶的珍貴文物。
⑩ 湖北荊州有什麼名勝古跡和特產
三峽紅葉醉遊人 三峽紅葉醉遊人 農歷小雪前後,北方及高山地區早已是銀妝素裹,而長江三峽此時正值金秋時節。峽中的紅橘剛開始收獲,乘船而下,但見兩岸漫山遍野的紅葉,在風中搖曳成為紅色的葉海,直把你迷醉。 登上瞿塘 峽口的赤甲樓,舉目四望,滿山的紅葉沿瞿塘峽北岸的山樑由近及遠一直延伸到赤甲峰下。沿瞿塘峽內幽靜的棧道... 「八七」會議會址 「八七」會議會址位於漢口鄱陽街139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27年7月15日,武漢國民政府的汪精衛叛變革命,實行「寧漢合流」,革命處在危急關頭。中共中央於8月7日在此召開緊急會議,總結大革命失 敗的經驗教訓。現舊址保存完好,1978年被辟為紀念館。1980年,鄧小平為紀念館題寫了「八七會議... 新洲 新洲是武漢市郊縣,南臨長江中游,北枕大別山,西靠武漢,東連黃州、鄂州。總面積1479平方公里,人口90萬。新州縣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塘堰湖叉星羅棋布,縣風景優美,旅遊資源豐富。道觀河風景旅遊區山青水秀 ,風光旖旎。區域內由72座秀美的山峰和一座水域浩大的人工湖泊構成,山隨湖走,湖依山轉,山水林寺,...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 即南洋大樓,位於漢口中山大道六渡橋下首、民眾樂園旁邊,是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1996年11月20日,該館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樓由愛國華僑簡氏兄弟於1917年興建,大樓共有六層, 系水泥鋼筋結構,十分堅固。1927年1月1日至當年9月20日,這里一度是武漢國民政府的辦公處...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地處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這里收藏了20多萬件歷史文物,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鍾、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等珍貴文物都是湖北省博物館中的展品。館內藏品多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為了解研究古代楚國的歷史文 化、科學、藝術提供了大量珍貴的資料,如新石器時代京山崛家嶺文化的蛋殼彩陶紡輪;天門石家河文化的玉人... 蓮溪寺 在武昌丁字橋南面約兩公里的盤龍山上,有一座馳名中外的古剎――蓮溪寺。它是武漢的四大佛教叢林之一,也是武漢市目前唯一的一座佛教「女眾叢林」――尼姑庵。蓮溪寺創建於元末明初,當時的香火很旺盛。現今的蓮溪寺 座北朝南,佔地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所存主要建築大都為元明時所建。蓮溪寺整個院落結構嚴謹,布局... 古德寺 在武漢四大佛教叢林之中,古德寺的歷史比其他三寺都要短。1877年(清光緒三年)由一位法號叫隆常的禪師在漢口今解放大道東段、黃浦路北段一帶的坡地建起,而後因香火一天天旺盛,於1921年秋開始了大規模的擴 建工程,前後歷時13年至1934年才告竣工。古德寺坐東朝西,佔地規模最大時20000多平方米,建... 寶通寺 寶通寺位於武昌洪山南麓,殿宇亭樓,依山勢而建,宏偉壯麗,為荊楚名剎。寺內現存建築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至光緒五年(1879年)間重建的。其建築特點是所有建築皆隨山勢而起伏,隱現自然,層迭有致,掩映 於蒼松翠柏之間,殿閣庄嚴古樸,蔚為壯觀。寺內較有名的建築是洪山寶塔。該寺素以寺內有三眼泉水以... 卓刀泉 武昌偏東南有一座山,模樣象一隻虎視眈眈的老虎趴在那兒。山前有一座古廟,廟里有一口由三層條石砌成的小井――卓刀泉,為武昌著名的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卓刀泉北臨東湖風景區,東倚伏虎山。相傳東漢末年,蜀將關羽 駐兵於武昌伏虎山,因缺水,羽以刀卓地,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宋代因泉建寺廟,名「御泉寺」,曾是香...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位於武昌紅巷13號,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這里原是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舉辦的北路學堂,後改為湖北省甲種商業學校、湖北省高等商業學校佔地面積約1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6350平方米。 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國民政府於1927年1月從廣州遷到武漢,作為中共中央農委書記的毛澤東積極倡導並... 木蘭山 木蘭山道教叢林位於武漢市區東北郊58公里的黃陂縣境內,山熱峭拔,奇石嶙剛,松柏疊翠,寺廟林立,是歷代佛教、道教薈萃之勝地。整個風景區分為古寨區、石景區、花苑區、山莊區四區。木蘭山廟宇,始於隋,興於唐, 盛於明,先後曾出現過七宮八觀三十六殿、古佛千餘尊的壯觀場景。木蘭山宗教建築的特點是:一是「佛中有... 龜山電視塔 龜山電視塔是中國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座鋼筋混泥土結構的多功能電視塔,坐落在龜山之顛。龜山電視塔於1986年建成,標高311.4米,比號稱「歐洲桅桿」的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高塔還要高出一截,因而,曾有「 亞洲桅桿」之美稱。104米至135米間的塔樓設有旋轉廳、瞭望廳和露天平台。天氣晴朗時登臨塔樓,江... 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於漢陽龜山西麓,月湖東畔,是為紀念伯牙與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而修建的。古時有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師曾龜山腳下彈琴抒懷,山上的樵夫鍾子期聽懂其志在高山和流水,伯牙便視子期為知己。 幾年以後,伯牙又路過龜山,得知子期已經病故,悲痛不已的他便將琴摔碎,發誓從此不再彈琴。琴台始建... 長春觀 長春觀位於武昌大東門外,創建於元代。現存的建築是清同治二年(1863年)該觀住持何合春率道友四處慕化而建。長春觀是武漢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道教古建築群。寺內建築有王殿四官殿、來威殿,客堂以及展 後登山石級等主要建築。1931年又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修繕,前展後疣、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恢復並... 晴川閣 晴川閣在漢陽長江岸邊的龜山腳下,與黃鶴樓遙遙相對,為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晴川閣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7年),取唐代詩人崔顥登黃鶴樓寫下的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中的「晴川」二字命名。 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黃鶴樓那樣悠久,但由於這里的視野極好,樓台的造型也好,使它贏得了「楚國晴川第... 武漢荊州古城 荊州位於湖北省中南部,人們時常說的俗語「大意失荊州」,出典就在這里。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存著眾多的名勝古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荊州古城,該城保存完整,裡面有玄妙觀、關帝廟及鐵女寺等 。在荊州,有許多古跡都是跟三國故事有關的。城北5公里處的紀南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保存得也... 武漢長江大橋 橫跨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1955年9月1日興建,1957年10月13日全部建成通車。它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整座大橋異常雄偉,上層是公路,下層是鐵路,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 。橋身共有8個橋墩,每孔跨度128米,可讓萬噸巨輪通行無阻。底層有電梯可直達公路橋面,站在橋上... 龍泉山風景區 龍泉山風景區位於武漢市東南郊20公里處。它瀕臨梁子湖,東南北三面環水,兩條山脈自西向東連綿9公里,形成風景區內7.6平方公里的幽谷風光帶。龍泉山在唐代以前被稱為江夏山,有許多隱逸之士及騷人墨客都曾在靈 泉幽谷居住過。唐天寶末年,宰相李奚在此鑿地得泉,形成東西兩井。令人稱奇的是這兩口井能占驗天氣,... 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 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位於武昌蛇山南麓的閱馬場北端,原為湖北咨詢局大樓。1908年籌建,1910年落成,佔地28畝,共有房11棟,建築面積6000餘平方米。大樓主體建築為二層磚混結構西式樓房,面闊73米, 進深42米,坐北朝南。上層屋頂正中伸出一座望樓,成為當時閱馬場軸線的制高點,視野開闊,頗為壯觀。... 墨水湖 墨水湖位於歸元寺以西、漢陽大道以南,它由龍陽湖、太子湖等十幾座大小湖泊匯集而成。古時曾是漢陽十景之一,即「平塘古渡」。墨水湖湖面寬廣,湖岸曲折,面積最大時曾達到30平方公里,盛產淡水魚。傳說五代十國時 期,昭明太子編完《昭明文選》後,在湖內洗筆而將湖水染黑,故後人稱之為墨水湖。此處不僅風光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