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初三歷史所有知識要點,包括時間,意義,地點等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和歷史意義
原因:新航路開辟後,英國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開展殖民掠奪,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和新生貴族力量日益壯大,他們要掌權,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障礙.因此,要發展資本主義,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制度來保護資產階級的利益.總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生產關系阻礙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
歷史意義:a.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1689年,為限制國王權利,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
b.它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2.<權利法案>的頒布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為限制國王的權利,確定議會的大權,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以後的國王不能濫用權利,為所欲為,這就使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3.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英國採用海盜方式,在海上進行搶劫活動.16世紀晚期,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取得了海上霸權,開始在海外殖民.英法早期殖民活動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北美.在殖民擴張過程中,英法荷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最後,英國戰勝了荷蘭和法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4.來剋星頓的槍聲和美國獨立
a. 1775年來剋星頓的槍聲,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
b. 1775年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整編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
c. 1776年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英屬北美殖民地獨立.
d. 1777年,在薩拉托加戰役中,美軍打敗英軍,是北美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e. 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f. 意義:
1.獨立戰爭使美國贏得了獨立(1787年,美國制定了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實行總統制,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它同時又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對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5.攻佔巴士底獄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6.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和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1791年6月,奧地利和普魯士採取軍事行動,幫助路易十六鎮壓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君主統治,,9月,法國軍隊也把外國軍隊趕出國境,並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資產階級革命高潮過後,法國政局動盪,1799年,拿破崙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皇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頒布了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對外打擊反法聯盟,擴張法國勢力.對外戰爭損害了被侵略地區人民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1812年遠征俄國失敗,敲響了帝國的喪鍾;在萊比錫戰役中,法軍再次慘敗;1814年反法盟軍開進巴黎,帝國滅亡.
7.英國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促使手工工場發展到機器大生產的一次革命,,它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
條件:雄厚的資本;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和原料;海外貿易的迫切需求.
18世紀60年代,英國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最早出現於棉紡織業.
進程:a.18世紀六七十年代,珍妮紡紗機,水利紡紗等機器相繼問世;80年代,水利織布機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織布的效率.b.機械師瓦特製成了改良蒸氣機,1785年,這種蒸氣機被用來帶動紡織機器,從而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c.蒸氣機的使用推動了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汽船和火車機車相繼誕生.d.19世紀上半期,大機器生產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
8.工業革命的影響
影響:a.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b.工業革命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c.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面貌,是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彼此聯系,不可分離的整體.
9.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即法國里昂工人的兩次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的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理論研究同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聯系在一起,在吸收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意義:使無產階級有了自己強大的思想武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0.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及意義
原因: 北部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南部實行大種植園經濟,以黑人奴隸為主要勞動力.雙方在關稅和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的矛盾不可調和.
意義:使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11.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彼得一世為擺脫落後狀態使俄國成為近代強國,推行多方面的改革,其內容包括加強中央集權,擴大軍事力量,發展經濟,推行學校教育.它實際上是一場封建農奴主推行的富國強兵改革.作用:增強了俄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鞏固了專制統治,為對外擴張准備了條件.
1861年改革 19世紀中期俄國資本主義工業有所發展,但由於農奴制的阻礙,發展極其緩慢.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維護貴族和地主的利益被迫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農奴的生活;農奴可以出錢贖買一塊份地.它實際上是一場沙皇自上而下實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作用: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12.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主要內容: 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意義: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漸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但日本強大起來後,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世界歷史>第二冊
1.科學成就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科學成就:a.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 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內燃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石油的開采和提煉,石油,電力和煤炭構成了三大能源.
b.新機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 德國的西門子創制了第一輛有軌電車;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設計出內燃機,導致了汽車和飛機的試製成功.
c.新的信息傳遞工具的發明 19世紀中期,發明了有線電報;19世紀晚期,有線電話和無限電報也研製成功.
影響:大大促進了生產力,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廣泛的途徑.
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狀況
19世紀晚期,隨著生產力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其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和托拉斯.
美國和德國作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更多地採用新技術,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分別成為世界頭號,二號資本主義工業大國.
英國和法國由於技術裝備落後和過分依賴殖民地,經濟發展緩慢,工業生產被美國,德國趕上和超過.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竭力進行武裝擴張,促進了經濟發展;俄國資本主義雖然有較快的發展,但由於大量封建殘余的存在,仍落後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3.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的名稱和主要成員
同盟國集團: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後來參加到協約國一方)
協約國集團:英國,法國,俄國
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西線三大戰役
1914年6月底,一個塞爾維亞青年在薩拉熱窩街頭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薩拉熱窩事件.
西線三大戰役:交戰雙方是英法和德國,分別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5.美國參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大戰爆發時,美國利用中立的地位與交戰國做生意,通過出售軍火,提供貸款,大發橫財,國力大增.1917年,在交戰雙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時候,美國加入協約國,終於參戰了.美國的參戰無論在政治,軍事還是財力方面,使協約國受益極大.
一戰性質: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6.俄國十月革命和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經濟陷於全面崩潰,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資產階級政府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並用武力鎮壓革命群眾.1917年11月7日,在列寧親自領導下,十月革命武裝起義取得勝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人民委員會,推出」一戰」,頒布了沒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的<土地法令>.
蘇聯開始有計劃的經濟建設,1928年和1933年的兩國五年計劃,其重點都是重工業,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蘇聯由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1937年蘇聯基本完成了農業集體化.同年蘇聯通過新憲法,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的確立.
7.巴黎和會與<凡爾賽和約>
1919年1-6月,參加國有27個,英國,法國,美國三國成為和會的主宰.其主要內容有:同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分別和德國盟國簽訂一系列和約,它們和對德和約共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決定成立制裁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1920年成立,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列強維護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工具).確定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和約內容見初三<世界歷史>第二冊35頁)
8.華盛頓會議
在美國倡議下召開,共有九國國家參加,美,英,日三國起主要作用.英,法,日,美簽訂了<四國條約>,相約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區域屬地的權益.美,英,日,法,意五國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了五國海軍主力艦的噸位比例.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實際上成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最終確立了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9.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首先從美國開始,是一次世界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有三大特點: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羅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其內容有:金融方面,首先從金融業開始,使私人現款重新流通;農業方面,政府讓農民縮減耕地和屠宰耕牛,由政府撥款補償;工業方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國家對工業的調整,1933年國會通過工業復興法,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調節和控制;社會賑濟方面,新建許多公共工程,以減少失業隊伍,刺激消費和生產.
評價:a.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資本主義統治得到穩定;
b.資本主義制度沒有改變,產生危機的根源依然存在,新政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10.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國建立法西斯專政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
希特勒的上台執政,標志著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到軍部控制的內閣上台,標志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國結成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成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
11.第二次世界大戰
原因:a.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德意日建立和強化了法西斯專政,瘋狂對外侵略;
b.英法美的縱容侵略政策加速了大戰的爆發.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大戰全面爆發;
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聯軍民英勇捍衛國土,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1942年初,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3年9月義大利新政府投降;
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召開開羅會議,發表了<開羅宣言>,為戰後處理日本問題提供了依據;美,英,蘇在伊朗德黑蘭舉行了會議,確定了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
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達成重大協議:德國由美蘇英分區佔領;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成立聯合國.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初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
12.二戰後蘇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措施和影響
從1946年起開始執行第四個五年計劃,在斯大林領導下,集中精力恢復並發展經濟,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是蘇聯工業的發展重點.蘇聯人民取得了經濟振興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業有較大發展,加強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吸引力.
13.」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1967年,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促進經濟的發展,加強互相間的合作,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等六國發起建立了」歐洲共同體」組織.」歐共體」建立後,成員國數目不斷增加,相互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促進了成員國的經濟發展,也提高了歐共體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
14.美國的霸權政策和美蘇爭霸
美國霸權政策的體現: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歐洲推行」冷戰」政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敵對行動).
美國通過提供經濟援助,抵擋蘇聯和社會主義力量的沖擊,控制西歐各國.
為了進一步控制西歐,對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包圍,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0世紀50.60年代,發動了侵略朝鮮和越南戰爭.
美蘇爭霸: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國立的增強,蘇聯也走上了霸權主義的道路;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70年代末,蘇聯出兵佔領了阿富汗,企圖建立在南亞和波斯灣地區的霸權;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美蘇爭霸嚴重威脅世界和平,也給兩國本身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蘇聯力不從心,80年代中期被迫改變稱霸政策.
15.第三世界的興起
二戰後亞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運動;
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
2. 2020年中考歷史必考知識點有哪些
1.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林則徐虎門銷煙。
2.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
3.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法等列強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4.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鴉片戰爭激化了中國社會的階級矛盾。
5.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的根本原因——日本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
6.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
7.五四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北洋軍閥政府黑暗政治的必然結果。
8.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
9.黃埔軍校的辦學宗旨——要培養有理想、不怕犧牲,以救國救民為已任的新一代軍人。
10.黃埔軍校的辦學目的——創建革命軍,以挽救中國的危亡。
11.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實現全民族抗戰。
12.蔣介石進行重慶談判的目的——為了進一步贏得准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
13.中國共產黨進行重慶談判的目的——為了盡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14.我國進行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了中國的安全;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
15.新中國進行土地改革的目的——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
3. 中考歷史必考知識點有哪些
1. 文藝復興運動最先興起的國家是:義大利。
2. 文藝復興的實質是:一場反封建、反神學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3. 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寓義)
4. 被稱為由舊時代走向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是:但丁。代表作是《神曲》。
5. 達·芬奇代表作有《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
6. 1492年,到達古巴、海地,發現美洲大陸的航海家是:哥倫布。
7. 1498年,到達印度,第一個找到從西歐直通東方國家的新航路的航海家是:達·伽馬。
8. 1519~1522年,實現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圓的科學真理的是:麥哲倫船隊。
9.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力量: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人:克倫威爾。
10.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標志:1640年議會的重新召開。
11.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處死的國王是:查理一世。
12.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是:1688年6的光榮革命。
13. 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利,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的文件是《權利法案》。
14. 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權建立的是:《權利法案》的頒布。
15. 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爆發的事件是:列剋星頓的槍聲。
16. 美國獨立戰爭的領導人是:華盛頓。
17. 標志北美13個殖民地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宣告獨立的事件是:《獨立宣言》的發表。
18. 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薩拉托加大捷。
19. 被稱為「美國國父」的人物是:華盛頓。
20.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爆發)的標志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佔巴士底獄。
21.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頒布的重要文件是:《人權宣言》。
22.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政治口號是:「自由、平等、博愛」。
23. 法國大革命中處死的國王是:路易十六。
24. 法國大革命的高潮是:雅各賓派專政(領導人:羅伯斯比爾)。
25. 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資產階級軍事帝國)的是:拿破崙。
26. 最早進行黑奴貿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27. 17世紀中葉以後,成為最大的黑奴販子的是:英國。
28. 到19世紀,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國家是:英國。
29. 拉丁美洲獨立戰爭中被稱為「拉丁美洲解放者」的是:玻利瓦爾。
30. 印度反英民族起義中的傑出女英雄是:章西女王。
31. 工業革命最先發生的國家是:英國。
32. 工業革命最先開始的部門是:棉紡織業。
33.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蒸汽機的廣泛使用,它將人類帶入「蒸汽時代」。
34. 第一次工業革命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成就是:美國人富爾頓發明汽船;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火車。
35.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電力的廣泛應用,它將人類帶入「電氣時代」。
36. 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成就是:德國的卡爾·本茨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37. 被稱為「發明大王」 「打開電氣時代的領袖」的是:美國的愛迪生;電燈的發明是他最重要的發明。
38.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北矛盾的焦點是: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39. 美國南北戰爭的導火線是:林肯當選總統。
40. 美國南北戰爭的轉折點是:林肯政府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41. 19世紀中期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是:封建農奴制。
42. 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43. 19世紀中期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是:幕府的封建統治。
44. 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有:明治天皇、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戶孝允等。
45. 日本明治維新的.口號是:「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
46. 日本明治維新的性質: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47. 俄國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點有:①都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②都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③改革都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
48. 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的是: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49.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掌權的新型政權是:巴黎公社。
50. 1871年的5月21日至27日,巴黎公社數以萬計的社員被反動派屠殺,歷史上稱為「五月流血周」。
51. 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是:巴黎公社。
52. 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53. 三國同盟指的是:德、奧、意;以德國為核心,義大利是其中的動搖者。
54. 三國協約指的是:英、法、俄;英國是核心。
55. 兩大軍事集團爭奪的焦點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火葯桶的是:巴爾干半島。
56.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 火線是:薩拉熱窩事件。
57.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稱為「絞肉機」、「地獄」、「屠場」的戰役是:凡爾登戰役。
58.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一場爭奪世界霸權的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59. 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並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是:英國物理學家牛頓。
60. 被稱為近代生物科學的奠基者並著有《物種起源》的是:英國的達爾文。
61. 提出相對論,為原子能技術的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的科學家是:愛因斯坦。
62. 17-18世紀思想啟蒙運動的中心是法國,法國啟蒙思想家的傑出代表是伏爾泰。
63. 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和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等。
64. 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的俄國作家是列夫·托爾斯泰,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65. 凡·高的代表作是:《向日葵》。
66. 貝多芬的代表作是:《英雄交響曲》。
67.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形成的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是:工兵代表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68. 十月革命的領導人是:列寧。
69.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標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的是:十月革命。
70. 20世紀20年代,為了解決國內的經濟困難和緩和政治危機,蘇俄採取的措施是:實行「新經濟政策」。
71. 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是:用固定的糧食稅代替余糧徵集制。
72. 蘇聯成立的時間是:1922年12月,解體的時間是:1991年12月。
73. 蘇聯經濟政治體制的特點:是一個以國家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體制。
74. 巴黎和會的操縱國是:美、英、法。
75. 巴黎和會的中心議題是:如何處置戰敗後的德國。
76. 最能體現巴黎和會的分贓性質的是:德國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
77. 巴黎和會對中國最大的損害是:將戰前德國在山東攫取的一切權利,轉交給日本。
78. 「凡爾賽體系」建立起戰後帝國主義在哪些地方的新秩序:歐洲、西亞和非洲。
79. 華盛頓會議中起主要作用的國家:美國。其中心議題:限制海軍軍備以及遠東和太平洋地區問題。
80. 使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會議是:華盛頓會議。
81.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性質:是一個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體系。
82. 1929年10月下旬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首先爆發的國家是:美國。受影響最深的國家是:美國、德國。
83. 1929年經濟危機的特點:①波及范圍特別廣;②持續時間特別長;③破壞性特別大。
84. 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全面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85. 羅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機措施是:實行「產業復興法」。
86.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標志是: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總理。
87. 日本成為新的世界大戰的遠東戰爭策源地的標志: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內閣上台。
88. 標志著綏靖政策的頂峰的事件是:慕尼黑會議。
89.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標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突襲波蘭。
90. 標志著二戰的擴大的事件是: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的爆發。
91. 二戰開始以來德軍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是:莫斯科戰役。
92. 標志二戰達到最大規模的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93. 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標志:《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94. 既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
95.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戰役有: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
96. 二戰後期的很重要會議有: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
97. 二戰後期有中國參加的重要會議有:開羅會議、波茨坦會議。
98. 明確規定被日本侵佔的中國領土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必須歸還中國的國際會議是:開羅會議。
99. 決定歐洲開辟第二戰場,以盡快打敗納粹德國的會議是:德黑蘭會議。
100. 美英盟軍開辟了打擊德國法西斯的第二戰場的重要軍事行動是:諾曼底登陸。
101. 決定戰後成立聯合國;並使二戰後出現世界的兩極格局的重要會議是:雅爾塔會議。
102. 歐洲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的標志是:1945年5月8日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103.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標志是: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
104. 第二次世界大戰性質:是一次世界范圍的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
105. 冷戰信號的發出的標志是: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發表的「鐵幕演說」。
106. 冷戰的表現:政治上:杜魯門主義出台;.經濟上:馬歇爾計劃;軍事上:成立北約。
107. 兩極格局的形成的標志是:北約和華約的成立。
108. 戰後西歐經濟恢復的原因:①憑著原有的經濟基礎;②得益於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③.藉助馬歇爾計劃的援助。
109. 日本的重新崛起的原因:①日本政府實行民主化改革;②重視科學技術,注重教育和人才培養;③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④美國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110. 20世紀80年代後期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是:日本。
111. 被譽為「東歐消費者的天堂」的是:匈牙利。
112. 冷戰結束的標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113. 中東問題的關鍵是:巴以沖突。
114. 1960年,非洲大陸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被稱為「非洲獨立年」。
115. 1990年3月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瓦解的是:納米比亞獨立。
116. 當今世界經濟格局是:經濟全球化。
117. 重要的國際和區域性經濟組織有:世界貿易組織(WTO)、歐洲聯盟(EU)、亞太經合組織(APEC)、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118.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充當重要角色的是:跨國公司。
119. 經濟全球化為什麼是一把雙刃劍:經濟全球化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廣大發展中國家也可從中獲得獎金、技術和管理的經驗,以提升本國經濟技術發展水平;但它容易加劇不公平的國際競爭,即發達國家以產品、技術和市場的壟斷優勢,從經濟上沖擊一些主權國家的自主能力,部分弱小國家的經濟有可能被其牢牢控制,從而使各國從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國更富,窮國更窮的局面。
120. 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121. 當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強。
122. 當今世界格局發展方向:多極化。
123. 第三次科技革命標志: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等三大技術的突破。
124. 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
125. 西班牙著名現代藝術家畢加索的代表作是《格爾尼卡》《和平鴿》。
126. 通俗音樂的發端國是:美國,它的主流分別是:爵士樂和搖滾樂。
127. 美國電影業的中心是好萊塢(美國電影的代名詞),卓別林是著名喜劇大師。
4. 初三歷史知識點總結
一、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一五」計劃:
1、1953年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國家開始大規模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根據總路線精神,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一五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一化」,即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三改造」。
2、成就: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工礦業的建設成就尤其突出,建成了飛機、汽車、重型機械、精密儀器等近六百個重要項目。分布:主要項目都集中在適合重工業發展的東北地區。
3、評價:這些成就的取得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二、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方針是積極發展、穩步前進,實行自願互利的原則,實行農業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道路;(農業合作化)
2、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方針是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實行和平贖買政策,走統購包銷、加工定貨、公私合營道路。
3、意義: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上完。基本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建立起來,實現了從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中共八大的正確決策:
1、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大會正確地分析了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即社會主義改造已基本完成,階級關系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國內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生產關系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的矛盾。
2、因此,黨和全國人民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盡快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建設成為先進的工業國。中共八大的路線方針是正確的,是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四、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
1、大躍進的主要表現為大辦工業、農業,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的高速度。如:工業上掀起大煉鋼鐵、農業上虛報產量等。
2、人民公社化運動錯誤地認為社會主義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產關系的變革上盲目求快求純。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脫離我國國情,脫離農村生產力水平和廣大群眾與幹部的覺悟程度,挫傷了他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3、後果:「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黨在探索中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一次嚴重失誤。1959~1961年,出現了建國以來未曾有過的嚴重經濟困難。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民主政治制度建設
1、1949年9月在北平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國家,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2、選舉毛澤東為主席。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任命周恩來為,兼外交部長。
(4)初三歷史必背知識點擴展閱讀
歷史學習整理方法:
1、時間歸納法。根據不同時間段,將不同的歷史事跡進行歸納。
2、人物歸納法。將不同影響的人物列出,並將該人物的事跡以及該人物生活年代所發生重大事件列出。
3、事件歸納法。將各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列出,且標明相關時間以及人物,並說明各事件所產生的影響。
4、表格歸納法。將歷史知識的重點製作成表格,在表格中將時間、人物、地點等羅列出來。
5、樹狀圖歸納法。將歷史知識點按照簡潔到詳細的順序,依次將內容按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的順序寫出。
5. 初三歷史重點
這是不一定來,要看出卷老源師的心情和水平,例如,我中考時有這樣一道題:簡要說明韓國和新加坡的經濟政策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什麼借鑒之處?(壓軸題)這種史政結合的題,根本是想不到的.對歷史復習有以下幾點建議:
1 要梳理所有書本知識.最終的中考是所有點都有所涉及,因此大概掌握知識框架.
2 聯系記憶,善於拓寬思維,對待一個歷史事件,能聯系它的前因後果以及波及或類似事件(如明治維新,就應想到俄國農奴制改革,戊戌變法,中日甲午戰爭,《馬關條約》等一系列事件).
3 關於重點,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中國史:《南京條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中共一大,五四運動,抗日戰爭,長征,遵義會議,中共七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近代史幾乎全是重點).三大改造,中共八大,人民公社,文革,十一屆三中全會(必考),改革開放,一國兩治.
世界史:文藝復興(幾近於必考),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包括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戰爭,殖民統治,十月革命,以及一戰(包括華盛頓會議,巴黎和會),二戰(幾個重要會議).三次工業革命.
4 至於難點,我認為只要考經濟,都是難點
6. 求初中三年所有歷史知識點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1.文藝復興運動最先興起的國家是:義大利。
2 3.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寓義) 4、被稱為由舊時代走向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是:但丁。代表作是《神曲》。 5。
6、1492年,到達古巴、海地,發現美洲大陸的航海家是:哥倫布
7、14988、1519~1522年,實現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圓的科學真理的是:麥哲倫船隊
9.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力量: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人:克倫威爾 10 1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處死的國王是:查理一世
1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是:1688年6 13、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利,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的文件是《權利法案》
14.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權建立的是:《權利法案》的頒布。 15.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爆發的事件是:列剋星頓的槍聲,。
16.美國獨立戰爭的領導人是:華盛頓
18.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薩拉托加大捷 19.被稱為「美國國父」的人物是:華盛頓
20、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21.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頒布的重要文件是:《人權宣言》 2223.法國大革命中處死的國王是:路易十六
24.法國大革命的高潮是:雅各賓派專政(領導人:羅伯斯比爾) 25.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資產階級軍事帝國)的是:拿破崙。
26、最早進行黑奴貿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27.17
28.到19世紀,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國家是:英國。 29.拉丁美洲獨立戰爭中被稱為「拉丁美洲解放者」的是:玻利瓦爾。
30.印度反英民族起義中的傑出女英雄是:章西女王 31.工業革命最先發生的國家是:英國。 32
33、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蒸汽機的廣泛使用,它將人類帶入「蒸汽時代」
34.第一次工業革命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成就是:美國人富爾頓發明汽船;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火車。
35.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電力的廣泛應用,它將人類帶入「電氣時代」。
36.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成就是:德國的卡爾·本茨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飛機。37..
38.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北矛盾的焦點是: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39.美國南北戰爭的導火線是:林肯當選總統。
40.美國南北戰爭的轉折點是:林肯政府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41.19世紀中期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是:封建農奴制
42.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43.19世紀中期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是:幕府的封建統治
44.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有:明治天皇、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戶孝允等 45.日本明治維新的.口號是:「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
46.日本明治維新的性質: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47.俄國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點有:①都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②都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③改革都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
48.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的是: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49.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掌權的新型政權是:巴黎公社
50.1871年的5月21日至27日,巴黎公社數以萬計的社員被反動派屠殺,歷史上稱為「五月流血周」。
51.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是:巴黎公社
52.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53.三國同盟指的是:德、奧、意;以德國為核心,義大利是其中的動搖者。
54..三國協約指的是:英、法、俄;英國是核心。
55.兩大軍事集團爭
8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性質:是一個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體系。
82.1929年10月下旬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首先爆發的國家是:美國。受影響最深的國家是:美國、德國。 83. 1929 ①波及范圍特別廣
②持續時間特別長 ③破壞性特別大 84. 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全面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85.羅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機措施是:實行「產業復興法」
86.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標志是: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總理。
87.日本成為新的世界大戰的遠東戰爭策源地的標志: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內閣上台 88.標志著
89.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標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突襲波蘭 90.標志著二戰的擴大的事件是: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的爆發,。
91.二戰開始以來德軍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是:莫斯科戰役。
92.標志二戰達到最大規模的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93《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94.既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
95.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戰役有: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
96.二戰後期的很重要會議有: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 97、二戰後期有中國參加的重要會議有:開羅會議、波茨坦會議
98.明確規定被日本侵佔的中國領土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必須歸還中國的國際會議是:開羅會議。
99.決定歐洲開辟第二戰場,以盡快打敗納粹德國的會議是:德黑蘭會議。 100.美英盟軍開辟了打擊德國法西斯的第二戰場的重要軍事行動是:諾曼底登陸
101。決定戰後成立聯合國;並使二戰後出現世界的兩極格局的重要會議是:雅爾塔會議
102.歐洲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的標志是:1945年5月8日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年
104:第二次世界大戰性質:是一次世界范圍的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 105:冷戰信號的發出的標志是: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發表的「鐵幕演說」
106.冷戰的表現:政治上:杜魯門主義出台;.經濟上:馬歇爾計劃;軍事上:成立北約 107.兩極格局的形成的標志是:北約和華約的成立。
108.戰後西歐經濟恢復的原因:①憑著原有的經濟基礎;②得益於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③.藉助馬歇爾計劃的援助
7. 中考必考歷史知識點
2016中考抄歷史復習資料初中歷襲史知識點大全 人教版初中歷史全冊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上冊) ★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一、我國最早的人類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製造工具
8. 九年級的歷史知識點
一、人類的出現
1、現代人類從非洲南方古猿進化而來(屬「正在形成中的人」)。
2、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任何動物的根本區別。
3、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階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人:坦尚尼亞奧都威峽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國丁村人、(德國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國山頂洞人、(法國克羅馬農人)。
5、晚期智人出現的同時,現代人種的差異也顯現出來。
6、三大人種(即黃種、白種、黑種人)
出現的原因:人種的差異,是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等眾多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
二、氏族社會
1、氏族社會的不同階段:母系氏族è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婦女在採集和家務勞動中舉足輕重,在社會中佔主導地位。
父系氏族: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與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發展起來,男子逐漸取代婦女成為主要勞動力,開始支配社會,父系氏族逐漸取代母系氏族。
2、國家的產生:父系社會後期,隨著社會矛盾的加劇,統治階級設置了一系列機構和設施,如政府、軍隊、監獄和城牆等,它們的出現,標志著原始社會的解體和國家的產生。
第2課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一、金字塔的國度——古代埃及
1、國家的出現、統一及滅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羅河沿岸出現幾十個奴隸制小國;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③公元前6世紀,埃及被西亞的波斯滅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國王權力的象徵。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國——古巴比倫
1、公元前3500年以後,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隸制小國。
2、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
3、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開始出現一些小國。後來,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當地居民並把他們變為奴隸,先後在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建立起奴隸制國家。
2、印度的等級制度
①統治階級:婆羅門(祭司、貴族)、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
②被統治階級: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
③影響:種姓制度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並對後來印度社會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四、古代文明為什麼多發生在大河流域?
答:①大河流域氣候濕潤,光熱充足、地勢平坦,適合人類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濫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進而促進了手工業、商業的發展。
第3課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臘早期文明——愛琴文明發祥於克里特島;
二、雅典城邦的繁榮
1、經濟: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業發達;2、政治:伯利克里擴大公民的全力,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最高權利機構公民大會;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勵學術研究,發展文藝,重視教育。
三、斯巴達城邦的繁榮
1、經濟:斯巴達地處內陸,以農業為主;2、政治:少數奴隸主貴族專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軍事訓練。
四、羅馬共和國的興亡(建立時間: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戰爭:
①時間: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②原因:爭奪地中海霸權;③對戰國家:羅馬ó迦太基
2、西羅馬的滅亡和羅馬帝國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紀,羅馬發生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共和制再也無力統治,奴隸主企圖建立獨裁統治,以穩固政權;
②過程:公元前49年,凱撒奪取政權è屋大維在公元前27年獨攬國家大權,成為實際上的皇帝,羅馬共和國被羅馬帝國所取代。
五、羅馬帝國的分裂及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①395年,內外交困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②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被日耳曼人廢掉,西羅馬帝國滅亡了,標志著西歐的奴隸社會歷史隨之終結。
第4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紀前後,日本開始出現奴隸制國家。大和不斷征服擴張,於5世紀統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時間:7世紀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改革勢在必行。
2、內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3、意義: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三、阿拉伯國家的建立和伊斯蘭教的誕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家。爭奪水源和牧場,部落間相互仇殺。在內部矛盾叢生、商路不暢,引起商業衰落、生產停滯和外部勢力入侵。在這種形勢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
2、過程:
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並在麥加傳教è622年,穆罕默德帶領教徒出走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è630年,穆罕默德兵臨麥加城下,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è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
一、等級森嚴的歐洲封建社會
1、法蘭克王國的興起: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人在它的廢墟上建立起法蘭克王國。
2、查理·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級制度
內容:8世紀前期,查理·馬特任宮相時,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為封主服兵役。
3、特點:西歐封建社會雖有等級貴族制,但在不同等級的貴族之間,沒有嚴格的上下級制約關系。
4、羅馬教會的地位及影響:西歐封建社會時期,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
1、地理位置:城市多興起於交通便利、相對安全、容易獲得廉價原料和銷售產品的地方。
2、著名代表城市:義大利的威尼斯、英國的牛津、英國的曼徹斯特。
3、意義: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准備了條件。
三、拜占廷帝國(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1、繁榮:拜占廷帝國的商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在這里保存下來。著名的聖索非亞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築和藝術成就的結晶。
2、衰落:①帝國窮兵黷武,四處征討,造成國庫空虛,財盡民窮;②外族入侵;③專制統治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
3、滅亡:15世紀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軍攻陷,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國終於滅亡了。
第6課 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
一、希波戰爭
1、波斯帝國的形成與擴張:公元前6世紀,古代伊朗以波斯人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國。波斯帝國頻繁地出征和擴張,先後征服埃及等國家和地區。
2、希波戰爭
①過程:公元前5世紀早期,波斯帝國三次出征希臘,史稱希波戰爭。
②結果:公元前5世紀中期,希臘軍民贏得戰爭的勝利。
二、亞歷山大大帝東征
1、馬其頓王國: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王國強大起來,於公元前4世紀後期打敗希臘聯軍,控制了希臘。
2、路線:亞歷山大大帝出兵東征,掃盪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後回師佔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
3、影響:
①積極: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消極:戰爭帶來災難,充滿暴力。
三、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
1、擴張:公元前27年以後,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統治下,發動多次侵略戰爭。到2世紀,達到最大規模。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廣闊的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
2、文化傳播及其影響:一方面,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治充滿著暴力;另一方面。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的廣大地區。
第7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印度人創立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紀初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16世紀時寫法已與現在的寫法基本一致。
二、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①翻譯保存了許多希臘著作;②創立了完整的代數學;③拉齊斯的《醫學集成》、依本·西拿的《醫典》被歐洲醫學界長期奉為權威著作。
三、絲綢之路——連接東西方文化交流與經濟的重要道路
四、元朝宮廷中的義大利人
1、馬可·波羅及《馬可·波羅行紀》
1217年,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國生活了17年以後,從海路回到義大利。後口述了在東方的經歷和見聞,由其一位獄友記錄成為《馬可·波羅行紀》一書。
五、和平交往的意義
答:和平交往是主旋律,傳播了世界先進文化與生產力。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對人類整體文明的進步產生了持續而深遠的積極影響。
第8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一)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古埃及; 2、楔形文字—蘇美爾人;
3、腓尼基字母è希臘字母è拉丁字母(羅馬)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創立時間:公元前6世紀;地點:古印度;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
2、基督教
創立時間:公元1世紀;地點:巴勒斯坦;創始人:耶穌
3、伊斯蘭教
創立時間:公元7世紀;地點:麥加;創始人:穆罕默德
▲共同特點:三大宗教均產生於亞洲,教義中均宣揚「忍耐順從」。
第9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二)
一、傑出的科學家
1、阿基米德
①品質:阿基米德從小善於思考,喜歡辯論;
②重大發現及發明:杠桿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車
2、亞里士多德——「網路全書式的學者」
二、文學與戲劇
1、《荷馬史詩》
①國家及作者:古希臘的荷馬;
②價值: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學名作,它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
2、《俄底浦斯王》
①國家及作者:古希臘的索福克勒斯;
②「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
3、《天方夜譚》—阿拉伯民間故事集
三、著名建築
1、阿拉伯式建築代表:麥加大清真寺(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寺)
2、哥特式建築代表:巴黎聖母院(始建於2世紀,歷史一百八十多年建成)
第10課 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
一、文藝復興
1、時間及地點:14世紀前後,義大利è15至16世紀,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
2、根本原因:義大利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經濟基礎)
3、實質: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 4、特點:借古典文化宣傳 5、指導思想:人文主義思想
6、代表任務及其作品:
①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義大利),代表作:長詩《神曲》;
②文藝復興的藝術家——達·芬奇(義大利),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③文藝復興的文學巨匠——莎士比亞(英國),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7、意義:文藝復興摧毀了中世紀教會的精神獨裁,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有力地推動了西歐社會由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的過渡。
二、新航路的開辟
1、根本原因及其他原因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商品經濟活躍;
②其它原因:《馬可·波羅行紀》、造船技術進步、地圓學說流行、指南針得到廣泛應用。
2、過程:
①迪亞士—葡萄牙資助—1487--1488年—開辟從歐洲到達印度洋的航路,並發現好望角;
②哥倫布—西班牙資助—1492年—開辟通往美國的航路;
③達·伽馬—葡萄牙資助-—1497--1488年—開辟歐洲從海上直通印度大陸的新航路;
④麥哲倫—西班牙資助—1519--1522年—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歐洲的環球旅行。
3、影響:①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②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③為殖民掠奪開辟道路,進行資本原始積累,建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給亞、非、拉各洲帶去災難。
第11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一、「君權神授」下的英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間:1640年—1688年)
1、根本原因:英國實行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 3、開始的標志:議會重新召開(或議會同國王的斗爭)
4、領導階級:資產階級、新貴族; 領導人物:【克倫威爾】
二、查理一世命喪斷頭台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英國成立共和國。
三、《權利法案》的頒布
1、查理二世復辟,進行了瘋狂的反攻倒算。
2、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了專制統治,另立新的國王
3、頒布時間、目的及其意義
①時間:1689年;
②目的: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利;
③意義:⑴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⑵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
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王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第12課 美國的誕生
一、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發展
1、北美13個殖民地的居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英國及歐洲的移民、非洲黑人。
2、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的殖民壓迫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二、美國獨立戰爭(時間:1775年—1783年)
1、導火線: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 2、開始:1775年4月,萊剋星頓槍聲;
3、建軍:1775年5月,華盛頓被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
4、建國: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的發表; 5、轉折: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
6、勝利:1781年,約克鎮英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