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2014歷史會考知識點

2014歷史會考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1-02-22 10:22:46

『壹』 2014年歷史會考答案。親,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群342561796

孫中山解讀

孫中山等革命黨人認為辛亥革命有民族民主革命性質
民國
孫中山像集
孫中山像集(22張)
初年,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對這場革命多有論述和解讀。1912年9月3日,孫中山在北京五族共和會與西北協進會上發表演說,指出「中國去年之革命,是種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確認了辛亥革命的民族民主革命性質。
革命的進程,誠如他在《八年今日》一文中的描述:「今日何日,乃革命黨員熊秉坤開槍發難,清朝協統黎元洪被迫而起革命軍於武昌之日也。隨而馮國璋焚燒漢口,隨而袁世凱病起彰德……無如黨人遍布國中,響應四起,遂致清朝江山不可收拾,於是而南北和議開,於是而非袁莫屬之論起,時予方在倫敦從事於外交問題之解決,正當著手舉世同情,乃屢促共和國體之速定,正式政府之成立,欲乘時要求友邦之承認,乃遷延兩月,頭緒全無,加以遠聞國人,尚有主張清帝之君憲者,予深恐革命大功虧於一簣,故不得不舍外交之良機,而賓士回國……於是草創政府於南京,而共和國體乃定焉。」這既是孫中山的個人經歷,實際上也勾畫出從武昌起義到南京臨時政府成立的歷史脈絡,這正是辛亥革命的核心內容。同時也褒揚了革命黨人肇建民國的歷史功勛。
在這篇發表於1919年10月10日的紀念文章中,孫中山還鑒於當時時局,感慨「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專橫,政客搗亂,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國,竟成亡國士大夫之天下也」。盡管「革命軍起矣,民國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業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達到也」。革命尚未成功這一論斷,以後得到了中國國民黨的進一步發揮和解說。
北洋系解讀

北洋系在辛亥紀念中,存在著刻意「去革命化」的傾向
民初執政北
中華民國旗幟和首任政府領導人
中華民國旗幟和首任政府領導人(17張)
京的北洋系,對辛亥革命的解釋則曖昧其詞,語焉不詳。1912年10月10日,由北京政府內務部舉辦追祭禮,國務總理趙秉鈞代表袁世凱恭讀祭文,只以「時會既開,國風丕變,帝制告終,民豪聿見」數語,表現民國肇建過程,肯定諸位烈士終結帝制之功,對民族革命幾乎不提。
1913年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他在長達萬余字的《蒞任宣言書》中,提及辛亥之役只有寥寥數語,只說「武昌事起,為時勢所迫,身當其沖」,簡筆勾勒了自己從武昌起義出山到上位臨時大總統的歷程,突出了五族共和的主題。
實際上北洋系在辛亥紀念中,存在著刻意「去革命化」的傾向。1912年由孫中山、黃興等發起在北京舉辦革命紀念會,會期將屆,接內務部通知,更名為共和紀念會。1913年底北洋系將領段祺瑞督鄂,對武昌起義門、聚義門之名頗為反感,認為「以二城門為標榜,致軍民腦筋易起浮動觀念」,下令恢復其原名中和門、通湘門。
這種貌似怪異的表現,其實有其合理解釋。首先這與袁世凱為首的北洋系經歷有關。對於袁世凱的北洋系而言,武昌首義後,北洋六鎮即擔負起撲滅南方革命烈火的責任,在山陝、長江沿線與民軍反復廝殺。在北洋系的經歷中,恰恰是他們的力戰,造成了五族共和局面。清帝退位詔書上分明寫著「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軍民協商統一辦法」。其次,高舉「共和」大旗,也是國家建設的現實需要。民元4月以後,袁世凱為首的北洋系居於執政地位,民國初建,政府的亟務是統一和穩定,「五族共和」已成國策,紀念中過分強調革命,顯然不合時宜,不利於國內各族敦睦,穩固國基共建民國。無可否認,北洋政府要員原在清政府任職,辛亥之役中,一段時間曾效忠清朝,與革命軍進行過正面的軍事對抗,紀念之中宣傳革命之功,無異於授人以柄,其執政地位尤顯尷尬。這也是民元北京政府只宣揚「共和」,不願也不能宣揚辛亥紀念中的「革命」的原因了。
毛澤東解讀

「辛亥革命,乃革命黨和咨議局合演的一出『痛飲黃龍』」
1919年,尚未成為職業革命家的毛澤東在《民眾的大聯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乃留學生的發蹤指示,哥老會的搖旗喚吶,新軍和巡防營一些丘八的張弩拔劍所造成的,與我們民眾的大多數毫無關系……然而我們卻有一層覺悟,知道聖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設的。」在批評辛亥革命未能聯系廣大民眾之外,毛澤東說明了辛亥革命是由留學生、哥老會、士兵等群體發動參加的,還是取得了「倒去」「聖文神武的皇帝」,開始「建設」「大逆不道的民主」等成果,較為簡練地道出了辛亥革命組織、發動的歷程及其政治成果。
為說明民眾聯合的必要性,毛澤東還以辛亥革命為例,「溯源吾國民眾的聯合,應推清末咨議局的設立,和革命黨——同盟會——的組成。有咨議局乃有各省咨議局聯盟請願早開國會的一舉。有革命黨乃有號召海內外起兵排滿的一舉。辛亥革命,乃革命黨和咨議局合演的一出『痛飲黃龍』」。這段話肯定了革命黨和咨議局在辛亥革命中的同等重要作用。

『貳』 2014煙台初中歷史會考答案

『叄』 常德2014初中歷史會考怎麼考

初中考試很簡單的,平常心面對,一般都是很基礎的東西,整體看書一遍,然後抓重點的看兩遍,一般就行了

『肆』 上海初二歷史會考復習資料

人大附中初二歷史會考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走向社會主義之路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一、籌建新中國(第一屆政協會議)
(一)時間:1949年9月 地點:北平
(二)內容:
1、制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臨時憲法
(1)新中國的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
(2)新中國的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2、選舉中央人民政府領導----毛澤東為政府主席
3、大會確定:國旗為五星紅旗;代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首都為北京;採用公元紀年。
(三)作用: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好准備工作。
二、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的標志)
(一)中央政府第一次會議
1、接受《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
2、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朱德為解放軍總司令。
(二)大典盛況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毛澤東宣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三)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1、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勝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的結束;
2、中國人民站立起來,成為主人;
3、中國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
三、解放大陸
1、殲滅國民黨殘余軍隊:向西北、中南和西南進軍;
2、1951年同西藏鑒定和平協議,西藏和平解放。
第2課 為鞏固新中國而斗爭
一、土地改革
1、時間:1950--1952年底 文件:《中國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2、作用(意義):徹底廢除了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
1、原因:美國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並越過中朝邊境,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的地區,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安全。為保家衛國(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抗美援朝。
2、總司令:彭德懷 英雄人物:黃繼光 邱少雲
3、結束: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的簽定----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
第3課 新中國的內政與外交
一、內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會議名稱: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時間1954年9月 地點:北京;內容: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憲法內容: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3、選舉毛澤東為主席,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
二、外交
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提出:1953年中印談判; (2)倡導:中國、印度、緬甸
(3)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2、亞非萬隆會議:1955年---------周總理「求同存異」方針
第4課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一、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年)
1、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一化三改造):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2、一五計劃:
(1)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2)時間:1953---1957年;
(3)內容:重點發展生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完成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
(4)成就:一田(克拉瑪依油田)、一橋(武漢長江大橋)、三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沈陽飛機製造廠、鞍山鋼鐵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鐵路)。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改動的內容 改造的途徑 結果及歷史意義 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業 農業生產合作社 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在國民經濟中佔主導地位,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由於發展速度迅猛,工作過於急促和粗糙,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偏差。
手工業 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資本主義工商業 加工訂貨到公私合營
第二單元 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6課 艱難曲折的探索歷程
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
主要貢獻: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成為黨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遺憾:被中斷,沒有堅持。
二、重大失誤
1、探索時期的總路線: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2、失誤的表現
(1)大躍進: 標志:盲目求快-------大煉鋼鐵運動。
(2)人民公社化運動: 特點:一大二公。
3、失誤的原因:違背客觀經濟規律,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
第7課 「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1966—1976年)
一、發動
1、開始標志: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
2、毛澤東《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矛頭指向劉少奇、鄧小平。
二、經過
1、紅衛兵運動----造反派奪權到武鬥;
2、最大冤案:劉少奇案。
三、結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
四、評價
1、性質:「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2、危害:國家政權遭到嚴重削弱;民主與法制被肆意踐踏;國民經濟發展緩慢,生產處於半停產或停產狀態;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沒有提高;對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嚴重摧殘,阻滯了全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和現代化事業的發展。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拉大了。

第8課 鑄起共和國鋼鐵長城
1964年10月:原子彈 1966年10月:導彈 1967年6月:氫彈 1970年4月: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1949年:海軍和空軍 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地地戰略導彈部隊、海軍潛地戰略導彈部隊、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
第9課 新國中走向世界舞台
一、重返聯合國:1971年10月,第26屆聯大(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
二、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簽定上海《中美聯合公報》;1978年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第三單元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11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一、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1978年12月)-----改革開放的開始
1、內容: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和實行改革開放;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
2、意義: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走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共和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點。
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進行---包產到戶(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發展。
三、對外開放
1、經濟特區(廣東、福建):深圳、珠海、汕頭、廈門(1980年)、海南省(1985年);
2、沿海開放城市:大(連)秦(皇島)青(島)煙(台)連(雲港)天(津);江(湛江)海(北海、上海)通(南通)南北;寧波三州(廣州、溫州、福州)。
3、經濟開放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環渤海地區、上海浦東新區。

第12課 欣欣向榮的科教文體事業
一、科技
1、1973年袁隆平----秈型雜交水稻(東方魔稻);
2、1986年3月「八六三計劃」《高新技術研究開發計劃綱要》;
3、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應用。
二、教育
1、戰略思想:科教興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發展高等教育
2、普九: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3、發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恢復高考。
三、其它:
1、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青春之歌》《紅旗譜》《創業史》《紅岩》
2、1981年茅盾文學獎設立; 3、1991年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4、1984年第23屆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
第13課 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
一、解決港澳問題------一國兩制(鄧小平):
1、一國兩制含義: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我們國家的主體部分堅持社會主義,香港、澳門和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特別行政區仍然保持資本主義制度。
2、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門。
「一國兩制」針對台灣問題提出,首先被運用於解決香港問題。
二、兩岸交流
1、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2、原則:相互尊重、互補互利
第14課 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
1982年通過新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又通過《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建立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
二、市場經濟體制
1993年通過《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規定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邯鄲鋼鐵總廠。建立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打破了「鐵飯碗」。
三、推進建立國際新秩序 1989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建立,1991年我國加亞太經合組織;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四、高舉偉大的旗幟
1997年9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成為指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旗幟。

第四單元 人類祖先的基業
第16課 當人類還是野蠻人的時候
一、我們從哪裡來
人類起源於猿;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是人類的始祖;現代意義上的人---晚期智人出現於三四萬年前。
二、種族: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自然環境的不同而產生。
三、女人和男人的權力
母系氏族是人類早期的社會組織;一萬年前出現農業,父系氏族開始。
第17課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一、古代埃及
尼羅河---公元前3100年埃及統一-----法老的陵墓金字塔。
二、古代西亞
公元前1894年敘利亞草原上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倫王國,漢謨拉比制定一部世界上體系完備的奴隸製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分序言、正文、結語三部分)
三、古代印度
1、種姓制度(等級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賤民)。
2、佛教:創立時間—公元前6世紀;地點----印度;人物---喬達摩•悉達多(後稱釋迦牟尼);
教義:反對分為等級的種姓制度,主張「眾生平等」。人生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於人有慾望,佛教的任務是教導人們消除慾望避免苦的因果。
分布:東亞、東南亞 傳入中國:漢朝
第18課 藍色的地中海文明(海洋文明)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羅馬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希臘與羅馬文明構成了地中海文明。
一、海洋文明的特徵
經濟上:海外貿易頻繁;政治上實行民主政治(議會制);侵略成性。
二、雅典(全希臘的學校)
1、民主政治的由來: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及梭倫改革。
2、民主政治的表現:除十將軍外,各級官職向所有公民開放,以抽簽的方式產生;公民大會是最高的權力機構;每個公民都有機會成為陪審員、議員、公民大會的輪值主席;國家為擔任公職、參與政事的公民發放津貼。------僅適用於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
三、羅馬
1、共和國時期(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國,在向地中海擴張過程中,與迦太基爆發了布匿戰爭。
2、帝國--------公元前27年屋大維
第19課 日出之國和新月之鄉
一、日本的大化革新
1、時間:646年
2、內容:實行班田收授法;實行租庸調制;廢除世襲貴族統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權體制,中央設二官八省,地方設國、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3、作用:為日本確立了一套在當時頗為先進的管理體制,使日本社會環境穩定,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為以後的繁榮奠定基礎。
二、阿拉伯
1、伊斯蘭教的創立:時間---7世紀初;地點---麥加;人物---穆罕默德。教義---安拉為宇宙天地間唯一的真神和造物主,只有信仰安拉的人死後才能進入天堂,否則墜入地獄,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仰伊斯蘭教的人通稱「穆斯林」。
2、穆罕默德建立和統一阿拉伯
3、阿拉伯帝國的建立-------穆罕默德的繼承者
第20課 西歐的基督教文明
一、西歐封建制度的確立
1、封建制的確立(查理•馬特改革):封君封臣制---封土製
2、等級制:公、侯、伯、子、男、騎士(有封地的職業武士)
二、基督教
1、創立:時間---1世紀;地點---巴勒斯坦地區;人物---耶穌(基督—救世主);核心教義---宣揚對人類的博愛。
2、教皇國----丕平獻土
3、西歐最大的封建主----羅馬天主教會:經濟上擁有西歐三分之一的土地;政治上鼓吹教權高於王權;思想文化上壟斷文化。-------基督教文明成為中古西歐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中世紀的花朵-----城市
琅城(爭取自治權);城市興起的意義:經濟上城市是手工業和商業集中的地區,對西歐的封建經濟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政治上,城市成為自由的樂土,並與國王結盟,共同對付封建大貴族,加速了國家的統一;文化上,城市成為世俗文化的搖籃,各種大學的建立,反映市民以態的城市文學也逐漸產生,為文藝復興的出現打下基礎。

第21課 古老帝國的悲劇
一、強盛的帝國走向滅亡
395年狄奧多西將羅馬帝國分為西羅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廷帝國);1453年東羅馬帝國為土耳其滅亡。
二、啟示:一個不善於學習和吸納其他優秀文明的國家,必將被歷史所淘汰;只有善於學習、不斷創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拜占廷帝國的滅亡,就是因為拜占廷人封閉保守,不屑於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陶醉於已有的輝煌成就之中。
第五單元 古代文明的沖撞與文化成就
第23課 文明的沖撞與交融
一、古代文明之間的暴力沖撞
1、文明沖突的種類:農業文明----游牧文明;區域文明(東方文明----西方文明)
2、文明沖突的表現:希波戰爭(馬拉松戰役、薩拉米斯海戰)、亞歷山大東征(使希臘文明與東方文明沖撞與交融,開啟了希臘化時代----歐幾里德、阿基米德)。
3、文明沖突的作用:客觀上傳播文化、擴展文明,但對社會和人類生命財產造成損失。
二、古代文明的和平交流
義大利馬可•波羅在元朝時到中國,寫了《東方見聞錄》--《馬可•波羅行記》,對西方人追求財富,在海上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產生了很大影響。
第24課 昔日的輝煌
一、最早的文字
1、楔形文字:公元前4000年前蘇美爾人創,是最早的文字。
2、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創,有固定的發音。
二、文學的基石
1、史詩:對祖先英雄業績的歌頌(含神話傳說)《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
2、悲劇:古希臘的文學成就代表。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期《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歐里庇得斯《美狄亞》《特洛伊婦女》。
3、阿拉伯:《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
三、藝術
埃及---金字塔;希臘---帕台農神廟;羅馬---圓形競技場;法國---巴黎聖母院(哥特式建築);沙烏地阿拉伯----麥加清真寺。

1希波戰爭 公元前492—前479年 3次

你知道馬拉松長跑嗎?
「馬拉松」是古希臘的一個地名,位於雅典城東北30公里。公元前490年,波斯遠征軍入侵希臘,在馬拉松這個地方布陣的消息傳到雅典後,雅典就派出一名叫菲迪皮茨的信使前往斯巴達求援。這位信使用35小時走完了150公里的路程。但是斯巴達人卻說10天之後才能出兵。信使把消息帶回馬拉松,失去救援的雅典人背水一戰,結果以少勝多打敗了波斯人。這位信使帶著勝利的喜訊又從馬拉松跑到雅典城的中央廣場(距離為42.195公里),向雅典人民高喊:「我們勝利了!慶祝吧!」隨即倒地身亡。為了紀念這位信使,人們把「馬拉松」作為一項固定的比賽項目,一直延續至今。
2.亞歷山大東征
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
亞歷山大(前336—前323年在位),馬其頓國王,腓力三世之子,自幼受希臘文化的影響,特別愛讀《荷馬史詩》,崇拜《伊利亞特》中的英雄阿溪里,在事業中努力加以模仿。16歲起,他就隨父征戰,揮師南下。18歲,他指揮馬其頓軍右翼,擊敗希臘聯軍。兩年後繼位,他以馬其頓、希臘聯軍最高統率的身份,組織東侵。據說在遠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當做自己的家鄉」

『伍』 2014-2015吉林地區地理 歷史會考的有關內容

加油自己復習吧。。同考生

『陸』 求重慶2014級會考歷史原題 不要答案 要原題啊

寫錯了吧 哥們你

『柒』 有沒有人有2014年初中歷史會考(上海)的答案啊..

沒有,努力唄

『捌』 急需 2014級會考歷史答案各位帥哥,美女們幫幫忙額,在此謝謝了

沒有,我也要

『玖』 求2014年高中會考歷史復習提綱

(性質:第一個全國性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2
、武昌起義:
1911

10

10
日,湖北新軍,清王朝在全國的統治土崩瓦解

3
、中華民國成立:
1912

1

1
日,孫中山在

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



4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近代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

5
、歷史意義: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
2000
多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創建了亞洲第一個資產階
級民主共和國,
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
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里程碑。

三、五四運動

1
、直接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2
、口號:
「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廢除二十一條」

3
、中心:北京——上海

4
、結果: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

5
、意義: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四、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⒈條件:

①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

②思想基礎:馬列主義的傳播;

③組織基礎:中國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

⒉成立:中共「一大」

①時間、地點:
1921

7
月,上海

②內容:
規定黨的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
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消滅階級差別,
實現共產主義;
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⒊中共「二大」


①時間:
1922


②內容: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

最低綱領,即民主革命綱領,
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
統一中國
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第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

4
、中共成立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

①使中國有了真正的無產階級政黨

②中共制定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使中國的民主革命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

③中共成立後,放手發動工農群眾,為中國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

五、國民大革命

1
、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的標志:
1924
年國民黨「一大」召開(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形成
新三民主義
,
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2
、國民革命的失敗:
1927
年「四一二」反動政變(蔣介石)

「七一五」反動政變
(
汪精衛
)
六、
「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

1
、南昌起義:
1927

8

1
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軍隊在江西南
昌發動起義,
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人民軍隊建立了。

2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是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正確道路的開端

七、紅軍長征

1
、原因:中共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直接)

王明「左傾」路線的錯誤(根本)

2
、開始:
1934

10


3
、轉折:遵義會議(
1935

1
月,貴州)
,結束

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事實上確立了以毛

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八、解放戰爭

1
、爆發:
1946

6
月,蔣介石調集重兵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

2
、戰略反攻:
1947

6
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3
、戰略決戰: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4
、解放戰爭的勝利的標志:
1949

4
月,解放軍佔領南京,標志國民黨統治的瓦解

專題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一、七屆二中全會

1
、時間、地點:
1949

3
,河北西柏坡

2
、內容: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

1
、時間,地點:
1949

9
,北平

2
、主題:討論新中國的成立問題

3
、文件: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起到臨時憲法的作用)

三、開國大典(
1949

10

1
日)

四、新中國初期三大根本政治制度

1
、人民代表大會制


1954
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標志人民代表大會制的確立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通過: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2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3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954
年憲法確認)

五、
「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破壞

1

「文革」發動的根源:領導人對中國國情存在認識上的錯誤

2
、危害:民主與法制遭到破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各黨派政治協商制度遭到破壞

六、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
年)

1
、內容:

①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②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
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
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形成了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④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2
、意義:這是新中國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一次偉大轉折,成為我國開闢建設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辟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偉大起點。

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

1

1982

11
,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

2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部比較完善的憲法:
1982
年憲法

八、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戰略的確定

1
、提出:
1997
年,中共十五大

2
、寫入憲法:
1999
年,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

九、
「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1
、最初提出:針對台灣問題;

2
、形成:
20
世紀
80
年代,鄧小平全面闡述「一國兩制」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3
、實踐:香港回歸(
1997

7

1


澳門回歸(
1999

12

20


(香港、澳門能夠回歸的原因有:①中國國力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②「一國兩制」為
有關方面接受;③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願望。


4
、解決台灣問題的方針: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專題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一、
50
年代外交成就

1
、建國初期外交政策:

⑴方針: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⑵政策:
「另起爐灶」

「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一邊倒」


⑶成果: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蘇聯(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2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⑴提出:
1953
年,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

首次提出;

⑵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

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⑶意義:這些原則超越了意識形態和社會制

度的差異,在國際上產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3
、日內瓦會議

1954
年,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

4
、萬隆會議

又稱亞非會議,
1955
年,這是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周恩來在會
上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

二、
70
年代外交成就

1
、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的最主要標志


1
)根本原因: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綜合國力的增強;


2
)恢復:
1971
年第
26
屆聯大(喬冠華開懷大笑的圖片)

2
、中美關系正常化

⑴原因:①美國霸權地位相對衰落,在美蘇爭霸中處於不利地位;

②中蘇關系惡化,蘇聯構成對中國安全的直接威脅。

⑵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
公報》
,美國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惟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⑶中美兩國正式建交:
1979

1

1


3
、中日邦交正常化:


1
)原因:中美關系正常關系的推動;


2
)實現:
1972
年,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訪華


3
)與中國的建交熱潮:中美關系的緩和及中日建交打開了中國外交的新局面,許多西方
國家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拾』 2014年北京會考歷史試卷及答案

只找到了答案,不知道是不是專你需要的屬http://wenku..com/view/bb62a38084254b35eefd34bb.html

閱讀全文

與2014歷史會考知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