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易混易錯知識點

歷史易混易錯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1-02-22 07:16:01

1. 高中歷史必糾10個易錯易混點,你的孩子記住了嗎

1.中國近代民主思想與明清之際帶有民主色彩的思想

【錯因】認為二者是一脈相回承的。

【正答確理解】明末清初,以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等為代表的進步思想家對君主專制制度進行了批判,構築了帶有時代特色的思想體系,可以將其看作我國早期民主思想的啟蒙,但是它與近代民主思想有著根本的區別。中國近代民主思想是從西方引進的,它是近代中國先進人士學習西方的產物,是中國資產階級變革社會的思想武器。

2.林則徐、魏源的歷史地位

【錯因】對二人的歷史地位認識不到位。

【正確理解】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對西方的了解並不深入,只是開研究、學習西方之先河,率先邁出了「師夷長技」的第一步;魏源在此基礎上著述《海國圖志》,進一步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救國思想。

2. 高考歷史有哪些易錯易混知識點

歷史是高考必考的科目,考驗我們對歷史的連貫性、時代特色的了解度,歷年考生易錯點和易混點也是我們經常犯得錯誤,說明這些知識點就是我們最容易且習慣性的錯誤!快來排查一下,你有多少?

易錯點

1.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創始人,道教興起於東漢。

2.孟子的「仁政」不是對孔子「仁」的簡單繼承,從縱向來說,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對孔子「為政以德」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愛人」。孟子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即是「仁政」。

3.注意墨家學派不為統治者所重視,因為它代表的是小生產者的利益。

4.兵家學派的孫臏著有兵書《孫臏兵法》,但孫臏並不主張窮兵黷武。

5.「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不意味著僅僅是儒家思想得到繼承與發揚,因為在這一時期還吸取了法家、道家、陰陽家等各家思想。

6.不能說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文字,只能說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漢字。

7.對秦朝「書同文」而言,政治上的統一既是其原因,也是其結果。

8.中國「文人畫」的突出特點不是畫景而是寫意。

9.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不只是長篇小說,也有唐代的傳奇小說、宋代的話本小說,還有短篇小說。

10.明清時期我國科技繼續發展,而西方文藝復興後科技也在迅速發展,但二者並不等同,我國明清時期的科技屬於傳統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

11.(參考於楊浦恆高一對一歷年高考歷史易錯易混知識點大排查)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我國古代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不能說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說明任何重大科技發明創造,只有在它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時候,才發揮著改造社會的巨大作用。

易混點

1、孟子的「民本」思想與社會主義民主的比較

古代民本思想以「君」為本,維護君主專制統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以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目的。

2、心學與理學有明顯的不同

從哲學觀上看,程朱理學堅持「性即理」的根本觀念,建立起一套以「理」為本體、以「窮理盡性」為方法的理學體系,屬客觀唯心主義;陸王心學則堅持「心即理」的根本觀念,建立了一套以「心」(道德仁心)或「良知」為本體、以「發明本心」或「致良知」為方法的心學體系,屬主觀唯心主義。

從道德主張上看,理學主張人應以外在的天理為行為規范;而心學則主張應以「內心」的自修、自省達到良知,從而為善。

3、古代中國文學藝術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1)、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處於變革的時代,思想領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孔子編訂整理《詩經》作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創作《離騷》抒發愛國情懷。

(2)、秦漢時期,大一統局面形成,漢賦以華麗的辭藻描繪恢宏氣勢的時代。

(3)、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建安文學一掃浮麗文風,陶淵明的田園詩表達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嚮往。

(4)、唐朝的繁盛與科舉制度的最終形成,促成了唐詩的繁榮;唐朝以來,商品經濟的發展與市民階層的形成,使傳奇小說、詞、戲劇、風俗畫等世俗文學藝術得到發展。

(5)、明清時期,封建社會衰落與資本主義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說、戲劇走向繁盛。

3. 高中歷史一輪復習易混易錯點整合

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那裡有,很詳細。
在網上買大概30元一本,很很值得買的一本教輔書

4. 歷史易錯點總會

高考歷史易錯易混淆知識點
單元一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易錯點
1、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創始人,道教興起於東漢。
2、 孟子的「仁政」不是對孔子「仁」的簡單繼承,從縱向來說,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對孔
子「為政以德」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
基本的精神即是「愛人」。孟子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
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即是「仁政」。
3、 注意墨家學派不為統治者所重視,因為它代表的是小生產者的利益。
4、 兵家學派的孫臏著有兵書《孫臏兵法》,但孫臏並不主張窮兵黷武。
5、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不意味著僅僅是儒家思想得到繼承與發揚,因為在這一時
期還吸取了法家、道家、陰陽家等各家思想。
易混點
1、 孟子的「民本」思想與社會主義民主的比較
古代民本思想以「君」為本,維護君主專制統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以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目的。
2、 心學與理學有明顯的不同
從哲學觀上看,程朱理學堅持「性即理」的根本觀念,建立起一套以「理」為本體、以「窮理盡性」為方法的理學體系,屬客觀唯心主義;陸王心學則堅持「心即理」的根本觀念,建立了一套以「心」(道德仁心)或「良知」為本體、以「發明本心」或「致良知」為方法的心學體系,屬主觀唯心主義。
從道德主張上看,理學主張人應以外在的天理為行為規范;而心學則主張應以「內心」的自修、自省達到良知,從而為善。

單元二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易錯點
1、 不能說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文字,只能說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漢字。
2、 對秦朝「書同文」而言,政治上的統一既是其原因,也是其結果。
3、 中國「文人畫」的突出特點不是畫景而是寫意。
4、 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不只是長篇小說,也有唐代的傳奇小說、宋代的話本小說,還有
短篇小說。
5、 明清時期我國科技繼續發展,而西方文藝復興後科技也在迅速發展,但二者並不等同,
我國明清時期的科技屬於傳統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
6、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我國古代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不能說明其作用不大,只能
說明任何重大科技發明創造,只有在它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時候,才發揮著改造社會的巨
大作用。
易混點
古代中國文學藝術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處於變革的時代,思想領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孔子編訂整理《詩經》作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創作《離騷》抒發愛國情懷。
秦漢時期,大一統局面形成,漢賦以華麗的辭藻描繪恢宏氣勢的時代。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建安文學一掃浮麗文風,陶淵明的田園詩表達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嚮往。
唐朝的繁盛與科舉制度的最終形成,促成了唐詩的繁榮;唐朝以來,商品經濟的發展與市民階層的形成,使傳奇小說、詞、戲劇、風俗畫等世俗文學藝術得到發展。
明清時期,封建社會衰落與資本主義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說、戲劇走向繁盛。

單元三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易錯點
1、 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對西方的了解並不深入,只是開研究、學習西方之先河。
2、 堅持「中體西用」的不只是地主階級洋務派,還有早期的資產階級維新派。
3、 康有為借用孔子的權威來宣傳變法,新文化運動則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質都是在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
易混點
1、 近代史上幾次不同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思想解放」是用資產階級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對當時在社會上仍占統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如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三次思想解放運動。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思想解放」,則是用馬克思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社會問題,並把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走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思想解放」就是堅持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 地主階級抵抗派與洋務派的比較
抵抗派以林則徐為代表,洋務派以奕欣、曾國藩、李鴻章等為代表,兩派雖都屬地主階級的派別,但兩者目的的側重點不同。抵抗派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即抵抗外來侵略;而洋務派則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即維護清朝統治,鎮壓人民反抗斗爭,也含有抵禦外侮的意圖。
3、 維新派與洋務派雖然都主張向西方學習,但主張明顯不同。洋務派維護封建制度和思
想文化,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實行君主立憲
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勵發展民族工商業。他們的根本分歧在於「向西方學什麼」。兩派
主張不同的根源在於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
4、 維新派(改良派)、革命派都屬於資產階級的政治派別,但具體的主張並不同,維
新派(改良派)都要求保留清王朝,實行君主立憲制,而革命派則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
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制度;維新派(改良派)反對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堅持用武
裝起義的手段。
5、 對中國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學習,就抓住三大特徵、四個階段
三大特徵:一是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主題是為了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富強,學習西方與抵制侵略、啟蒙和救亡相連,體現了強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質;二是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斷深化的歷程;三是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被動接受(如新思想的萌發、洋務運動)到主動選擇(例如辛亥革命)的過程,最終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四個階段: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地主階級學「器物」;從戊戌變法到20世紀初,資產階級學「制度」;1915年至1919年,資產階級學「思想文化」;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從「走俄國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單元四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易錯點
1、 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反對滿洲貴族的統治;到了新三民主義才提出反對帝國主義。
2、 毛澤東思想並不是毛澤東個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對中國長期革命實踐中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學
思想體系。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
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易混點
1、 三民主義的地位:民族主義是革命的前提(民族革命);民權主義是革命的核心(政
治革命);民生主義是革命的補充(社會革命)。
2、 新三民主義與三大政策:新三民主義是革命綱領、具體的奮斗目標;三大政策是指導
思想、方法、途徑和具體方針。兩者都是新民主主義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指導思想、政治綱
領。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義的標志、靈魂;新三民主義充分體現出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
政策是新三民主義的實質內容,是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華,符合中國民主革命的實際
要求。
3、 四大理論成果解決的問題不同:三民主義重點解決在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統治後,
最終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問題;毛澤東思想重點解決如何取得中國民主革命
勝利,建立一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的問題;鄧小平理論重點解決「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
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重點解決「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
設黨」的問題。
4、 對中國共產黨理論成熟的過程,可用一、二、三概括
一個真理,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化,即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
兩次歷史性飛躍,第一次飛躍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找到了中國自己的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發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找到了中國自己的建設道路,創立了鄧小平理論。
三次偉大轉變,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新民主主義的轉變;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從建設社會主義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轉變。

單元五 現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易錯點
1、「兩彈一星」指的是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其中「兩彈」不是原子彈、氫彈。
2、改革開放後水稻產量的提高,主要靠的是科技,其次才是政策。
易混點
「百花齊放」與「百家爭鳴」的含義各有相同
「百花齊放」是指文學藝術的不同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百家爭鳴」指科學上的不同派別,可以自由爭論。具體來說,「雙百」方針是提倡在文學藝術、科學研究領域,有獨立思考和辯論的自由,有創作和批評的自由,有發表意見和保留意見的自由。

單元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易錯點
1、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反對的是封建的教會與宗教思想,並不是放棄基督教。
2、 啟蒙運動高潮出現在法國,而不是英國,這是因為它是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封建專制阻礙在思想上的反映。
易混點
西方不同時期人文精神的含義
(1) 古希臘時期的人文精神:智者學派對雅典民眾的思想啟蒙和解放起到了積極的
促進作用。他們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例如,「人是萬物
的尺度」的主張,一下子就把人置於世界和社會的中心。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統治之下
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我們有理由把智者學派閃耀著人文精神的思想看作西方人文
精神的濫觴,而把普羅泰戈拉視為西方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驅。
(2)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批判神權統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
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學,追求知識。
(3) 啟蒙思想對人文主義的發展:啟蒙運動在人、自然、國家、宗教和科學的相互
關繫上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啟蒙運動豐富和發展了人文精神的內涵,
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斗爭推進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按
照資產階級利益構建政治制度的高度,從而比文藝復興運動更為徹底,具有鮮明的政治革
命性質。


單元七 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技術和歷史足跡
易錯點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只否定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沒有否定整個牛頓力學。牛頓力學是相對論力學在低速狀態下的一個特例。牛頓力學是整個力學的基礎,牛頓所創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導著我們的物理學思想。相對論發展了牛頓力學,打破了傳統的絕對時空觀。
易混點
1、 科學與宗教在人類起源問題上有明顯的分歧:從世界觀方面說,宗教是建立在唯心主義世界觀基礎上的,而科學是從唯物主義立場出發的。從方法論方面說,宗教學說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科學是建立在實驗和觀察研究基礎上的。從政治方面來說,宗教實際上是統治階級維護其特權的工具,科學則要追求民主和平等。
2、 蒸汽機的發明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發電機和其它電力技術發明的出現,促進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

單元八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易錯點
1、 中國畫裡面,與印象畫派相仿的是寫意畫派。在表現手法上印象是油畫,中國畫是水
墨畫。
2、 現實主義美術並不是現代主義美術,二者雖一字之差,但有很大區別。
易混點
1、 現代主義文學與現實主義文學的區別
從產生和繁盛的時間來看,現實主義文學在西方由來已久,從19世紀30年代起成為文學的主流。現代主義文學興起於19世紀晚期,20世紀二三十年代達到繁盛時期。
從興起的社會根源來看,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是由於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日益顯露,社會問題日益突出而出現的。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是由於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經濟危機、世界大戰等社會問題使人們對資本主義產生了恐懼,從而使他們迷茫、痛苦,找不到出路。
從創作特點來看,現實主義文學強調真實,具體地描寫現實生活,詳細分析人類行為相互沖突的趨勢,再現特殊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現代主義文學是一種流派紛呈、風格各異的多元化文學,其特點是集中表現自我,在藝術手法上反傳統。
2、 在近代史上,各種文學流派的盛行與當時的歷史條件有密切的聯系
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浪漫主義文學反映了社會各階層對啟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國」感到失望,它追求主觀理想,不再突出人的理性,注重抒發個人情感。
19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初,現實主義文學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復雜化和尖銳化發展而來,一方面,它力圖真實地表現現實生活,另一方面,對現存的社會秩序進行無情揭露和強烈批判。
中國近代歷史幾個易混知識點
1、中國近代社會的主要矛盾問題:當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侵略加劇時期.如,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近代的主要矛盾是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就占據著主導地位。當列強相對放鬆侵略時,或者是列強實行「以華治華」扶植代工具時,中國近代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階級矛盾就占據主導地位。
2、洋務運動的企業和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關系問題。民族資本主義不是以洋務企業為基礎發展而來的。洋務運動在引進先進技術、培養人才、創辦近代企業等方面都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起了誘導、示範的作用。
3、《馬關條約》其內容體現了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主要是指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資本輸出取代商品輸出,成為經濟侵略的主要形式,這反映了帝國主義國家資本輸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
4、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的問題: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系。「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蘊含在新三民主義之中,不是新三民主義的內容,而是為實現新三民主義所採取的斗爭方式和手段。
5、同盟會的意義問題。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其主要依據是從此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了統一的領導和綱領。
6、1927年大革命失敗的原因問題。大革命失敗的「失敗」主要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
7、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基本任務問題。其基本任務是土地革命。土地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而不是急於推翻國民黨的統治。
8、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土地所有制問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以土地公有制為基礎的,而不是實行農民土地的私有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沒有改變土地的公有制形式,改變的是農業生產的經營方式和產品的分配形式等內容。因此我國實行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環節,根本目的是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

5. 初中歷史易搞混的幾個知識點

我覺得你既然求既然是初中歷史的知識點,就應該把重點放在中考內容上:中國近現代史;世回界近答現代史。
中國近現代史:
1,4次列強對華侵略戰爭
2,4個戰爭所帶來的影響,如:幾個條約的內容就比較容易混
3,幾次國共合作
4,幾次對農村的經濟政策
5,凡是時間都容易混
世界近現代史:
1,兩次世界戰爭的對比
2,蘇聯的發展
我覺得初中的知識只要把事件條理化,比如列個表,就無所謂易混淆了。
有些東西,自己總結的印象才會深哦!

6. 高中歷史怎麼面對易錯易混知識點

記憶易錯易混知識點先匯總,再用表格串起來,很清晰,希望這份材料對你有所幫助。


7. 初中歷史易混淆知識點大盤點,你能分清嗎

(一)中國古代史部分
1.西周的分封制不僅分封王族,還分封異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與周天子並無血緣關系。
2.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專制主義是一種決策方式,而中央集權是一種相對於地方分權的制度。
3.四大發明的順序:造紙術(漢)、印刷術(隋唐)、火葯(唐中期)、指南針(北宋)。具體來說,西漢出現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用麻做的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隋唐雕版印刷術,北宋畢生發明活字印刷術。唐中期有了火葯的記載,唐末用於軍事,宋元廣泛用於軍事並向外傳播。指南針在北宋開始用於航海,南宋廣泛用於航海並向外傳播。
4.西域,指今新疆和更西的地方,而非西藏。前60年設置西域都護的,不是漢武帝,他在位是前140—前87年。
5.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不是預報地震的,而是測定地震方位的。
6.唐朝流通的貨幣「開元通寶」,不是唐玄宗開元年間鑄造的,而是唐高祖下令造的,意為開辟新紀元之意。
7.武則天在位期間選拔的、破格提拔的賢才有姚崇、宋璟,而後來唐玄宗繼續重用過姚崇。
8.清朝乾隆平定的回部貴族大小和卓叛亂,不是回族,而是新疆維吾爾族的。
9.清朝與以往相比,其鞏固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何突出特點?一是反擊外來侵略,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二是把平定少數民族叛亂的斗爭與加強民族聯系和軍事行政管理相結合。
(二)中國近現代史部分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含義:半殖民地是形式上的獨立,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受到帝國主義控制和壓迫的國家。
半封建是原有的封建經濟遭到破壞,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的成分,但仍保留著封建剝削制度。
《南京條約》簽訂後,中國雖然形式上是獨立國家,但其獨立的政治開始受到外來干預,以自然經濟為特徵的封建社會也受到了外來資本主義沖擊,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會。
2.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直接: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洋務派開展洋務運動;工業文明成果進入中國,方便了人們出行、促進了商品流通、豐富了人們生活。
3.南京條約是割香港島給英國,不是割香港給英國,這是兩個不同的地理概念。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賠款是2100萬元,不是白銀而是西班牙銀元,摺合白銀1512萬兩。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是一個發展過程,《南京條約》簽訂僅僅是開始。最先破壞中國關稅自主權的條約是《南京條約》。
4.近代被迫開放和現代改革開放的區別:近代開放和外國在華投資設廠是列強強迫中國開放的,主權受到損害,以便利帝國主義對華侵略;現代改革開放是主權在我,是為了引進先進管理經驗和資金,為現代化建設服務。
5.火燒圓明園是英法聯軍而不是八國聯軍,時間是1860年不是1856年。但八國聯軍和英法聯軍都曾侵佔過北京。
6.八國聯軍侵華的主要目的是鎮壓義和團運動,根本目的是維護和擴大在華利益。八國聯軍中的「奧」指奧匈帝國,不是奧地利,當時還沒有奧地利。而與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的不是八國,二是十一國,多了比荷西三國,《辛丑條約》中最能反映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工具的是「保證嚴謹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7.洋務運動雖然向西方學習,但只是學習技術,沒有觸動封建制度,所以是一次封建性質的改良運動,不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這是其失敗的根源。洋務運動向西方學習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我們現在改革開放是學習外國先進技術,是為了發展我國的經濟,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8.近代化和近代史的區別:近代化是指在經濟上實現工業化,政治上實現民主化的進程,這兩大領域開啟性事件是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近代史是指現代史之前的歷史,即我國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的歷史,時間是1840年—1949年。揭開中國教育近代化序幕的是洋務運動的京師同文館,不是戊戌變法時期的京師大學堂。
9.近代化探索中,在經濟和政治方面探索的開啟性事件是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19世紀末。19世紀末,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核心內容應該是西方政治制度。
10.孫中山先生沒有親身參與武昌起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並未結束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11.三民主義並不是完美的,而是有其局限性。民族主義未明確提出反帝,民權主義未將整個地主階級作為革命對象,民生主義未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三民主義評價: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比較完整資產階級革命綱領,為民國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中華民國是一個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政府,其建立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達到高潮,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果,是20世紀中國經歷的第一次巨變(推翻了兩千多年封建帝制),另外兩次巨變指: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
近現改變中國社會性質三大事件是:鴉片戰爭、新中國成立和三大改造。
12.新文化運動屬於思想上的近代化探索,近代化探索包括: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但中國近代化思想解放運動只包括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不包括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點是:愛國的進步的運動,經濟上要求發展資本主義,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都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
洋務運動主張「自強」「求富」。戊戌變法主張「變法圖強」。
辛亥革命主張「三民主義」。新文化運動主張「民主」「科學」。「公車上書」的背景是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的簽訂。
新文化運動是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繼續,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質來說的。
13.洋務派和維新派異同:
相同:都主張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試圖富國強兵。
不同:洋務派主張維護封建制度,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制度。
辛亥革命最大功績是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不是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制。
14.洋務派是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而不是資產階級的代表。洋務運動創辦的民用企業,不是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15.近代前期三次運動性質:太平天國運動性質是農民階級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運動;義和團運動是農民階級的反帝愛國運動;辛亥革命是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8. 高中歷史易錯題

1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專制主義是一種決策方式,而中央集權是一種相對於地方分權的制度。
2漢承秦制」,並非漢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襲秦朝制度,並有所損益變化。易混點: 1、 比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縣制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縣制實行條件 與宗法制相聯 在國家大一統的條件下實行傳承製度 世襲 官吏由皇帝任免調遷,不得世襲官吏權力 擁有封地和相應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祿,無封地與中央關系 諸侯國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 郡縣是地方行政機構,地方絕對服從中央官員職責范圍 封地內有行政權,擁有對土地的管理權 轄區內只行使行政管理權,對土地無管理權歷史作用 西周分封制有利於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發展為割據勢力 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一 2、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閱讀全文

與歷史易混易錯知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