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全面地掌握歷史知識
余以為所謂基礎,便是一種不出大差錯的對歷史常識的掌握,以至於簡單使用,博古通今,以多通識,對於掌握基礎性的歷史知識,我想說,題主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沒必要,WHY?因為你完全可以自己做到,所有人都可以,關鍵就是所謂「基礎」。 超越歷史教材的基礎?No! 超越歷史教材?我知道知識是可以被量化的,但比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知識,看待知識,重識知識的角度與方式。 於是,問題來了,超越歷史教材的知識:是說所有知識我都知道還能用在實際,還是說我看問題的方式更勝一籌?關鍵是,甚至我都不知道教材是怎樣看問題的,於是,他說什麼知識,我按照它的角度闡述,就是我的知識了。 是嗎?你的知識是別人的觀點的產物?哪怕99%相似,也會有自己的東西吧?所以,這不是知識,是考試復習過關的表現。(Sorry這段有點憤青了,不過的確是本人對現在歷史教育和被教者之間悲哀的控訴啊,上述文字絕非對人的不滿,而是最根本的角度問題)
那麼,如何學習歷史才能達到所謂題主說的基礎的水平呢?
首先我想問問題主,看歷史知識,對你的內在反饋是:「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某人幹了某事,朕知道了。」然後一個時空位置改變後的外在反饋是:「誒你知不知道啊,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幹了某事。」
Ⅱ 歷史知識點的重點是什麼
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包括:
1、元謀人:雲南省元謀縣,約170萬年前,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約70——20萬年前,已具備了人類的基本體質特徵(四肢),但仍保留著一些猿類的特點(頭部)。能製造和使用工具(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使用打制石器(被稱 為「舊石器」)。食物來源於打獵和採集,住山洞,會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燒烤食物、驅趕野獸)。
3、山頂洞人:約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里,模樣同現代人基本一樣,已經掌握磨製、鑽孔技術,能人工取火,縫制獸皮衣服。
二、 原始農耕文化的代表:
1、河姆渡遺址:約7000年前,浙江餘姚河姆渡村(代表南方長江流域),使用磨製石器(新石器)、耒、耜,從事原始農業生產,種水稻,飼養水牛,定居(干欄式建築)。
2、半坡遺址:約6000年前,陝西西安半坡村(代表北方黃河流域),廣泛使用磨製石器,種植粟、麻、蔬菜,紡麻織布,製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子。
3、大汶口遺址,有隨葬物,出現貧富分化。
三、 遠古的傳說
1、黃河流域兩大部落: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黃帝打敗炎帝,結成黃炎聯盟,構成華夏族的主幹,它是漢族的前身,所以中華民族尊奉炎帝和黃帝為人文始祖。
2、禪讓制:部落首領們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先後擔任部落聯盟首領的有堯、舜、禹。
3、大禹治水:用疏導的方法。
四、 夏朝和商朝
1、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是我國的第一個王朝。夏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奴隸制)。禹的兒子啟繼位,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最後一個夏王是桀(暴君)。
2、商:約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領成湯在鳴條打敗桀,建立商朝。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於殷(河南安陽)。商東到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到長江流域,北達遼河。最後一個王商紂(暴君)。
五、 西周的興亡
1、西周: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建都於鎬京(西安)。
2、分封制:周王讓自己的子弟、親戚以及功臣和古帝王的後代在各地建立封國(統治者叫國君,或諸侯),叫分封制。目的:鞏固周的統治。諸侯要向周王進獻財物,服從周王調遣出征作戰。
3、西周結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
六、春秋爭霸
1、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都城到洛邑,即洛陽)——公元前476年。
2、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3、齊桓公首霸的原因:①管仲改革:發展生產,改革內政,整頓軍隊,使齊國國力更加強盛。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 齊桓公稱霸的標志:葵丘會盟。
4、晉楚爭霸:城濮之戰(退避三舍),楚敗,晉文公成為霸主。 楚莊王(一鳴驚人、問鼎中原)
5、吳越爭霸:吳王闔閭任用孫武打敗楚,成為霸主。吳王夫差打敗越王勾踐。
勾踐「卧薪嘗膽」打敗吳,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
七、戰國爭雄
1、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韓趙魏由晉分裂而成。
2、戰國時著名戰役:圍魏救趙(齊國孫臏)、長平之戰(秦將白起)
3、合縱與連橫:合縱(合眾勢以攻一強)以蘇秦為代表,連橫(事一強以攻眾弱)以張儀為代表。
八、商鞅變法:
1、背景:①戰國時生產力發展,標志為鐵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廣。②秦國相對落後。③秦孝公決心變法圖強。
2、變法: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開始變法。主要內容有:①改革土地制度。②重農抑商。③獎勵軍功。④遷都咸陽,推行縣制。⑤嚴明法令。
3、性質:商鞅變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改革。影響:①廢除了舊制度,建立了新制度,秦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②秦國戰鬥力提高。③秦國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4、戰國後期,秦國修建了都江堰和鄭國渠。
九、秦朝的統一:
1、「秦王掃六合」(統一全國)的原因:①秦國實力超過東方六國。②秦王贏政制定了正確的策略(遠交近攻)。
2、秦統一全國:公元前221年,都咸陽。意義:①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②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2、皇帝制度的建立:內容:①確立皇帝的稱號,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設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③在地方,廢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縣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秦朝建立起來。
3、鞏固統一的措施:①統一貨幣(秦國圓形方孔「半兩」銅錢)。②統一度(長度)量(容量)衡(重量)。③統一文字(小篆,後來是隸書)。
十、秦末農民起義
1、原因:秦的暴政。表現在:①「焚書坑儒」(這是秦始皇專制統治在文化思想領域的集中表現)。②殘酷地剝削。③嚴酷的刑罰。④秦二世更加昏庸殘暴。
2、開始:大澤鄉起義。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曾攻到咸陽附近的戲。
3、巨鹿之戰: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巨鹿殲滅秦軍主力(破釜沉舟)。
4、秦朝滅亡:公元前207,劉邦進入關中,逼近咸陽,子嬰出降,秦朝滅亡。
十一、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1、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都長安(西安)。漢武帝(劉徹)時,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2、漢武帝的文治武功:①思想方面:尊儒術興太學。董仲舒提出「大一統」思想,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政治方面:頒布「推恩令」徹底解決王國威脅中央的問題。③經濟方面:貨幣由國家統一鑄造,鹽鐵由國家壟斷經營。④軍事方面:北方打敗匈奴,設置「河西四郡」,管轄河西走廊至玉門關一帶;南方控制海南島和「西南夷」。
十二、張騫通西域
1、 西域的范圍: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地區。
2、 張騫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聯絡烏孫國。意義:促進了內地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為「絲綢之路」的開通打下了基礎。
3、 西域都護的設置: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
十三、兩漢時期的外交
1、「絲綢之路」:以長安為起點,經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區,翻越蔥嶺,通向西亞和歐洲。另有「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2、漢與朝鮮、日本的交流:鐵器製造技術傳到朝鮮,在平壤出土有漢朝蜀郡製造的漆器。公元57年,漢光武帝贈給日本倭奴國使者「漢委奴國王」 金印。
3、漢與歐洲的往來: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羅馬帝國),到達波斯灣。公元166年,大秦人從海路到中國,這是中國與歐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十四、三國鼎立
1、 官渡之戰:200年,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之後,曹操基本統一北方。
2、 赤壁之戰:208年,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之後,三分天下局面實際形成。
3、 三國鼎立:①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陽。②221年,劉備建漢(蜀漢或蜀),都成都。③229年,孫權建吳,都建業(南京)。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十五、南方的初步開發
1、 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遷,為南方帶來了勞動力、工具、技術和種子。
2、 吳國的經濟:手工業中最重要的是織造麻布(越布),青瓷,三大造船中心(侯官、臨海、番禺)。230年,吳國的衛溫、諸葛直率萬人船隊到過夷洲(今台灣)。
3、 諸葛亮治蜀:堰官,錦官,平定南中地區(四川南部、雲南和貴州一帶)。
4、 西晉都洛陽,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都建康(南京)。江南經濟發展原因:①北方人口繼續大量南遷。②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③社會相對安定。④自然條件優越。 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
十六、北魏孝文帝改革
1、 少數民族內遷:東漢末年起,匈奴、鮮卑、氐、羯、羌內遷到黃河流域。
2、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民族融合趨勢增強。②鮮卑貴族用落後方式統治人民。③北魏政權面臨危機。
內容:①借鑒漢族政治經濟制度。②遷都洛陽。③推行學習漢族文化風俗的政策(改用漢姓、改穿漢服、與漢族通婚、學說漢語、推行漢族教育制度)。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進程。
十七、青銅工藝
1、 青銅:是以銅為主要成分(銅、錫、鉛)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稱為青銅。青銅時代:是指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進入鐵器時代。
2、 主要青銅器:①司母戊大方鼎:古代最大的青銅器,商朝後期鑄造,特點是雄偉端莊,氣勢凜然,代表商朝殘品的典型風格。②四羊方尊:結構巧妙,製作精細,堪稱青銅器中的精品。③四川廣漢三星堆的青銅立人、青銅人頭像和青銅樹:造型奇異,風格獨特,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
十八、卓越的工程包括:
1、 都江堰:戰國後期,秦國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位於成都附近岷江上。特點:選址合理,設計科學,無壩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影響: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飢饉」的天府之國。
2、 鄭國渠:戰國後期秦國建於咸陽附近,由鄭國主持修建,灌溉了關中平原。
3、 秦長城:秦朝為防禦匈奴,在秦、趙、燕三國北方防禦工程基礎上修築而成,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也是古代世界的偉大工程。
4、 靈渠。秦朝修建,聯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
十九、科技成果
1、 造紙術:發明於西漢(世界最早),用麻造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產量增加,成本降低,取代竹木簡,成為主要書寫材料。意義: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條件,是我國古代人民對人類的偉大貢獻。
2、 數學:①《九章算術》,成書於東漢初期,書中關於負數的概念、正負數的加減運演算法則,以及聯立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②「圓周率」:南朝時,祖沖之在世界上最早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第7位,比歐洲早1100年。
3、 醫學:①「醫聖」張仲景,東漢人,著有《傷寒雜病論》,奠定中醫治療學的基礎。②華佗,東漢人,世界上最早採用全身麻醉手術法(麻沸散),編制了五禽戲。
4、 農學:賈思勰,北魏時期,著有《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農學著作。
5、 地理學:酈道元,北魏時期,著有《水經注》。
二十、漢字的演變
1、 文字的起源:原始陶器上的刻畫符號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
2、 甲骨文:商朝時人們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一種比較成熟和完備的文字。漢字是由它發展而來。意義:甲骨文記錄了商王的活動,反映了商朝的情況,為研究當時的歷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從商朝開始我國的歷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記載。
3、 金文:商朝時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又叫銘文和鍾鼎文。為後人研究商周歷史留下了寶貴資料。
4、 小篆和隸書:秦朝統一文字為小篆,流行於秦。後發展為隸書,漢時廣泛使用。
5、 草書、楷書和行書:出現於漢朝後期,三國兩晉時趨向成熟。
二十一、學術思想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①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統治者體貼人民,人民敬重和服從統治者。他創立了儒家學派。儒家思想後來成為中國封建時代的正統思想。②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他創辦私學,擴大教育對象,打破了官府對教育的壟斷;編訂了《詩》、《書》、《春秋》作教材,保存和發展了我國古代文化。教學中,善於啟發誘導,因材施教。③孔子的言行記錄在《論語》里。
2、 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①原因:戰國時社會發生深刻變化,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形成眾多的學派,歷史上稱為「諸子百家」。②最重要的學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還有縱橫家(蘇秦、張儀)、兵家和農家。③代表人物:儒家:孟軻(鄒國,《孟子》)、荀況(趙國,《荀子》)。道家:莊周(宋國,《莊子》)。墨家:墨翟(魯國,《墨子》)。法家:韓非(韓國,《韓非子》)。兵家:孫臏(齊國,《孫臏兵法》)。
二十二、文學、史學與宗教
1、 詩歌:屈原,戰國時楚國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作品《離騷》、《天問》。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
2、 史學:司馬遷,西漢漢武帝時期,我國古代偉大史學家,著有《史記》,記述了黃帝到漢武帝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130篇,分為「本紀」、「世家」、「列傳」等,它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史學著作,對後來史書的編寫有深遠影響。
3、 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西漢末年東漢初年經西域傳入我國內地。對我國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4、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正式創立,尊老子為教主。
二十三、藝術
1、 戰國編鍾:出土於湖北隨州,製作於戰國時期,說明當時我國音樂已經達到很高水平。
2、 秦始皇陵兵馬俑:在秦漢時期的美術中,雕塑的成就最為突出。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堪稱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大型陳列館。
3、 王羲之:「書聖」王羲之,東晉,作品《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4、 顧愷之:東晉著名畫家,擅長人物畫,作品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Ⅲ 歷史常識
前1600年抄 成湯建立商朝,都於亳襲。
太甲十年 太甲恢復權力,商朝第一次興盛。
雍己在位時 諸侯不朝,商朝第一次衰落。
太戊在位時 商朝第二次復興。
中丁在位時 殷都自亳遷囂。
河亶甲在位時 都城自囂遷相。多次出征,致使商朝二次衰落。
祖乙在位時 都城自相遷邢,商朝三次復興,卜辭記載曰珥(日全食時看到的太陽表面活動的現象),這是人類關於日珥的首次記錄。
南庚在位時 都城自庇遷奄。
前1312~前1285年 商朝四盛,為商朝的全盛期。
前1300年 都城自奄遷殷,彼此未再遷都。
前1250年 武丁即位,舉傅說為相,商朝大治。
前1147年 武乙即位。武乙在位期間,周王季歷來朝,周興起。
前1113年 武乙無道,獵於河渭,遭雷而死。文丁即位。
前1075年 子辛即位,即紂王。
Ⅳ 歷史初一全部知識點概括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第1課 鴉片戰爭
1940——1942英國發動鴉片戰爭
1942簽訂中英《南京條約版》 條約規定:1.割香港島給英權國2.賠償2100萬元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4.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同英國商定
影響:鴉片戰爭後,我們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Ⅳ 我想知道比較全的歷史知識
那就先從順序開始:
夏商周秦西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
我雖歷史不錯但中華歷史五千年未必能健全。
Ⅵ 歷史知識的分類
歷史分類下的開放分類共有85個,分別有遠古史(22) 中國古代史(27) 中國近現代史(21) 世界歷史(15)
遠古史
冥古代 太古代 元古代 震旦紀 古生代
寒武紀 奧陶紀 志留紀 石炭紀 二疊紀
中生代 三疊紀 侏羅紀 白堊紀 新生代
第三紀 古新世 始新世 漸新世 中新世
上新世 第四紀
中國古代史
三皇 五帝 夏朝 商朝 西周
東周 春秋 戰國 秦朝 西漢
東漢 魏 蜀 吳 西晉
東晉 五胡 十六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國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中國近現代史
洋務運動 中法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戊戌變法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辛亥革命 中華民國 北洋軍閥 新文化運動 五四運動
國共合作 四大家族 國民革命運動 長征 抗日戰爭
盧溝橋事變 南京大屠殺 百團大戰 解放戰爭 大決戰
新中國
世界歷史
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 資產階級革命 啟蒙運動 法國大革命
北美獨立戰爭 第一次工業革命 社會主義運動 亞洲革命風暴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 十月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戰 東歐劇變 第三世界
(推薦書籍)
<中國史綱要>翦伯贊主編(增訂本)
史 部
二十四史+清史稿:《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
《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它:《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戰國策》、《貞觀政要》、《逸周書》、《古列女傳》、《徐霞客游記》
《大唐西域記》、《荊楚歲時記》、《唐才子傳》、《通典》、《東觀漢記》、《前漢紀》、《後漢紀》、《華陽國志》
《洛陽伽藍記》、《唐會要》、《唐律疏議》、《吳越春秋》、《越絕書》、《竹書紀年》
《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歷史》、《中國通史》
經 部
十三經(《簡介》):《周易》 、《尚書》 、《詩經》 、《周禮》 、《儀禮》 、《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論語》 、《孝經》 、《爾雅》 、《孟子》 、《禮記》
其它:《四書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韓詩外傳》 、《大戴禮記》
子 部
兵書類-武經七書:《孫子兵法》 《吳子》 《六韜》 《司馬法》 《三略》 《尉繚子》 《唐李問對》
《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它:
《夢溪筆談》 太平廣記》 《孔子家語》 韓非子》 《墨子》
《列子》 《莊子》 《荀子》 公孫龍子》 鬼穀子》
《搜神記》 搜神後記》 周易參同契》 《山海經 、《校注》 《歸田錄》
《藝文類聚》 《穆天子傳》 《唐摭言 《唐新語》 《顏氏家訓》
《古畫品錄》 《鹽鐵論》 《弘明集》 《廣弘明集》 《宋高僧傳》
《道德經》 《鈍吟雜錄》 《申鑒》 《論衡》 《說苑》
《新語》 《宣室志》 《九章算術》 《呂氏春秋》 世說新語》
《黃帝內經靈樞經》 《黃帝內經素問》 《備急千金要方》 《傷寒論注》 《金匱要略注》
《難經本義》 《神農本草經》 棋經》 《茶經》 抱朴子內篇》
《法言義疏》 《風俗通義》 鶡冠子》 孔叢子》 齊民要術》
《潛夫論》 人物誌》 《西京雜記》 晏子春秋》 中論》
《周髀算經》 朱子語類》 鄧子》 《林泉高致集》 《山房隨筆》
集 部
《全唐詩》 《全宋詞》 《李太白全集》 《樂府詩集》 《文心雕龍》
《文選》 《王右丞集箋注》 《楚辭》 楚辭補s注》 《觀林詩話》
《優古堂詩話》 《誠齋詩話》 《庚溪詩話》 《草堂詩話》 《藏海詩話》
《六一詩話》 《後山詩話》 《彥周詩話》 《二老堂詩話》 《懷麓堂詩話
《滄浪詩話》 《詩品》 《詩人玉屑》 《中山詩話》
Ⅶ 歷史基礎知識匯總
一、主要的侵華戰爭
1、鴉片戰爭(道光帝時) 時間:1840-1842年
背景:鴉片輸入目的――英為了改變中英貿易中的不利地位
禁煙運動――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虎門銷煙
結果: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島,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
影響: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帝時) 時間:1856-1860年
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結果:與英、法分別簽訂《北京條約》。俄國割去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3、甲午中日戰爭(光緒帝時) 時間:1894-1895年
背景:1894年日本出兵佔領漢城
經過:1894年在朝鮮開戰,鄧世昌在黃海之戰中犧牲
罪行:日軍在旅順進行大屠殺;1895年日軍佔領威海衛,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結果:1895年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台灣愛國志士徐驤、劉永福打擊日軍,反對割台
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光緒帝時) 時間:1900-1901年
背景:義和團運動的發展威脅帝國主義在華權益
經過: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奧八國聯軍從天津攻入北京
結果:1901年清與英俄德美日法意奧、比利時、荷蘭、西班牙11國簽訂《辛丑條約》
影響: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在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簽訂的主要條約
條約名稱 簽訂時間 戰爭、簽訂雙方 內容 影響
《南京條約》 1842年 鴉片戰爭、中英 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 、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馬關條約》 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 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增闢通商口岸。 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條約》 1901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英、俄、德、美、日、法、意、奧、比利時、荷蘭、西班牙11個國家 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做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三、中國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爭(農民階級)
1、太平天國運動(反帝反封) 1851-1864年
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1853年3月佔領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都城,影響達18個省,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因此,遭到了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重要戰役:李秀成在青浦大勝洋槍隊;浙江寧波戰斗中擊斃洋槍隊的頭目華爾,這是中國人民抗擊外國侵略的典型事例。
2、義和團運動(反帝愛國) 1898-1900年
1898在山東興起;1900年與八國聯軍在廊坊交戰,表現了中國人民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最終遭到中外反對勢力的聯合絞殺。
四、左宗棠收復新疆
經過:1876年,左宗棠率清軍分三路進疆,僅半年時間就收復了北疆;1878年,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領土;19世紀80年代通過外交努力,中、俄兩國簽訂條約,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意義:左宗棠收復新疆,鞏固了中國的西北邊疆。捍衛了中國的領土及主權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6-9課)
一、 洋務運動(封建統治階級的自救運動)
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中央是奕欣,地方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內容:1、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江南製造總局(曾國藩和李鴻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2、洋務運動後期,又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一些民用工業。主要有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籌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軍。
4、興辦新式學堂。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
評價:進步性(積極作用)-1、引進了西方的科學技術,創辦了近代企業,培養了一批科技價人才,對中國的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啟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局限性(消極作用)-沒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沒使中國富強起來。
二、 戊戌變法(資產階級的改革)
興起: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公車上書」
「百日維新」:1898年6月-9月開始變法
9月慈禧太後發動政變,變法反敗,譚嗣同被殺
意義:既是一聲救亡圖存的政治變革,又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教訓: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行不通。
三、 辛亥革命(資產階級的革命)
簡介:1、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興中會。
2、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建立了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被選舉為總理。它的成立,大大的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3、孫中山在機關刊物《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其後各省紛紛獨立,後稱為「辛亥革命」
****成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職,定都南京。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下詔退位。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職,建立起北洋軍閥統治
辛亥革命意義:性質-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評價:成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失敗-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竊取了,沒改變中國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
四、 新文化運動(無產階級)
簡介:1915年興起,代表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旗幟「民主和科學」;《新青年》雜志是主要陣地;後期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
基本內容: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意義:性質-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前期是宣傳資產階級文化,後期具有無產階級性質。
進步性-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不足-新文化運動中有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後來。
第三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10-13課)
一、 五四運動(無產階級)
簡介: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學生為主,6月以後以上海的無產階級為主。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取消「二十一條」、「還我青島,誓死力爭」。
意義:性質-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革命階段劃分-1840至五四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資產階級領導)
五四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無產階級領導)
二、 共產黨成立
會議名稱 時 間 地點 內 容 意 義
**一大 1921年7月 上海 1大會確定建黨,制定了黨的綱領。2確定黨成立後的中心任務,3選舉出黨的中央領導機構和總書記。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二大 1922年 上海 民主革命綱領:反帝反封
國民黨一大 1924年 廣州 國民革命的開始,標志國共第一次合作。
三、 北伐戰爭
1、黃埔軍校的建立
時間:1924年5月 地點:廣州的黃埔,中國國民黨陸軍學校
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
意義: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2、北伐進軍(1926-1927)
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 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經過:蔣介石任總司令,湖南、湖北是主要戰場。葉挺獨立團:賀勝橋戰役、汀泗橋戰役,人稱「鐵軍」;1927年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蔣介石(「四一二」政變)、汪精衛背叛革命,國民革命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
3、南京國民政府成立:1927,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2、八七會議: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並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
3、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意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4、三灣改編樹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5、1928年4月,朱德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
6、瑞金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首都。中央革命根據地,就是贛南閩西根據地。
五、 長征
原因:博古等人的錯誤領導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紅軍長征路線圖:1934年10月從江西福建交界處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突破湘江四道封鎖線-強渡烏江-占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撟-爬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到到達陝北吳起鎮-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長征勝利結束。
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六、遵義會議
時間:1935年1月
內容:解決博古等到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意義: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系統分類:
歸類:八年級復習資料
Ⅷ 歷史知識
先給你個歷史知識結構復習綱要
歷史知識結構復習綱要
一、 中國古代史:
朝代: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思想文化
政治:制度的更替(在春秋戰國時),國家統一或分裂,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在中央、在地方,軍權、財權、行政權、司法權,選拔官吏制,思想控制),積極性和消極性;改革(背景、目的、性質、內容、作用、結果及原因),朝代興衰。
經濟:背景、措施(土地制度、賦稅制度)、分農業、手工業、商業。封建經濟發展的一般原因:(1)國家統一、政局穩定。(2)統治者重視,調整政策。(3)工具的改進。(4)水利工程的建設。(5)人民的辛勤勞動。(6)中外間,民族間經濟交流頻繁。(7)耕作技術的提高、推廣。(8)人口遷移。
影響:有利於政治的穩定、文化教育的發展、賦稅的增加、促進民族間和對外的交流、戰爭的勝利、國家的強盛。
農業發展的原因:以上原因。表現:工具的改進、水利工程建設、土地的開墾、農作物品種的推廣和引進、產量的提高、專業化和商品化、著作。影響:
有利於政治的穩定、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賦稅的增加、文化教育的發展、社會風氣的好轉、民族間和對外的友好交流。手工業:原因:農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政府的重視、技術的提高、人身依附關系的鬆弛、手工業者的勤勞。表現:部門、產量、分工、技術水平、著作。影響:有利於商業的發展和最終產生資本主義萌芽、豐富人民的生活、促進民族間和對外的交流。商業:原因: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賦稅政策的調整(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鬆弛)、政府重視(管理和稅收)、交通便利、開明和開放的對外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表現:商品多、貨幣、城市的繁榮、店鋪和旅店眾多、政府的管理、市(城市中)和集市(農村)、商人多、夜市。影響:推動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豐富人民生活、加強了民族間和中外間的經濟交流、市民文學的產生、到明清時期推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反封建專制的民主思想產生、人們的價值觀發生變化。
民族關系:民族間的友好交流是主流。少數民族的興起和發展、如何管理少數民族、民族間的戰爭、經濟文化交流、人口遷移、接受漢文化(接受先進的制度等)、民族融合的程度。意義: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促進民族融合、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理、加速了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和發展。
對外關系:開放或閉關鎖國。原因:經濟發達、科技文化高度繁榮、世界領先、陸路和海路交通發達、造船技術發達、政府重視(管理或鼓勵)、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交往的途徑:官方和民間的貿易、官方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宗教傳播、戰爭。
古代貿易的特點:(1)先以陸路貿易為主,後以海路貿易為主。(2)官方貿易不以盈利為目的,而著力加強友好往來。(3)外貿伴隨著文化交流。西亞不少商人帶來了西方宗教,中國科技也相繼西傳。(4)外貿促進了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
古代對外關系的特點:(1)范圍:東達朝鮮、日本、西至西亞、歐洲。(2)內容:有使節往來,也有經濟文化交流,也有戰爭與侵略。(3)路線:有陸路,還有海路,還有海陸並舉。(4)地位:明清以前中國文化居世界領先地位,對外是開放的;明清開始中國社會的發展逐漸落後於西歐各國,對外是閉關鎖國的。(5)影響:不僅增進了中外雙方的了解、聯系和友誼,促進了中外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而且促進了人類歷史的進步,促進了民族融合——回族。
明清時期中國對外關系出現的新特點:(1)中國逐漸落後於西方,西方殖民者開始對中國殖民擴張和掠奪。如荷蘭入侵台灣。(2)我國政府和人民面臨著維護國家主權和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並進行了英勇的斗爭。如戚繼光抗倭寇。(3)封建統治階級對外政策由開放交往趨向閉關保守。如清朝的禁海令。(4)但也有友好往來,如鄭和下西洋,西方傳教士來華,出現「西學東漸」,又把中國的儒學和道學介紹到西方。
思想文化:條件:政治穩定,疆域遼闊,經濟繁榮,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明開放的對外政策,民族間和中外間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科技工作者或人民的開創精神、勤奮和實踐精神,選官制的影響,政府的重視。
表現:思想(百家爭鳴、唯物思想、唯心思想、民主思想),科技(四大發明、中醫學、自然科學如數學、天文歷法、建築、物理、地理,農學著作,手工著作等),教育,史學,文學藝術。
特點:科技發達、世界領先,思想活躍,文學藝術繁榮等。
世界史
生產力
政治 民主政治,無產階級運動
資本主義國家 經濟 調整生產關系, 經濟發展情況
各國經濟實力在國際上的變化(經濟格局)
國際關系體系
資本主義國家之間
國際關系 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
資本主義列強與亞非拉國家間(經濟、政治格局)
發展狀況(政治、經濟、外交、各種矛盾)及原因
亞非拉地區 民族解放運動情況
存在的問題
如何走上人民民主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
社會主義國家 發展情況
存在問題及其改革、成效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原因及影響、教訓
人文主義(文藝復興)、理性主義(啟蒙運動)
思想、科技 自由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民族主義
三次科技革命:原因(生產關系的調整、科技自身的發展、經濟發展的需要、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政府的重視)、標志、內容、影響(生產力、生產關系、世界經濟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經濟結構和生活結構、工業布局、城市化、價值觀、政府對科技的重視、各國經濟依賴程度加深:出現區域集團化、全球一體化、知識經濟)
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原因: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科技的推動、生產關系的調整(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確立、出現壟斷和壟斷組織、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頒布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對亞非拉地區的掠奪(二戰後國際經濟舊秩序依然存在)
資產階級革命:原因(資本主義發展水平,舊的體制阻礙它的發展),過程,結果確立資本主義基本原則(建立民主制、頒布文件和法律或措施):民主制、以法治國、權力制衡機制、政黨政治、人權規定、代議制。
原發性的資本主義國家是英、法、美,後發性的國家是德、意、俄、日
國際關系體系:背景、概念、實質、操縱者、組織、內容、影響(積極和消極)、瓦解。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執政者、社會性質、革命性質主要矛盾、統治者自身的改革、農民運動、資產階級改革或革命
經濟: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列強對中國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初步發展,短暫的春天(原因、地點、表現、人物、特點、影響)
外交: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被迫開放、「以華治華」。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思想:新思想的萌發(「師夷長技以制夷」、「向西方學習」),提出發展資本主義(以法治國、民主政治、設新聞官和聽取社會輿論、發展工商業、獎勵技術發明、提倡興辦新式學堂、平等往來),「師夷長技以自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自強」、「求富」,拜上帝教,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頑固派和義和團的盲目排外思想,辛亥革命後的「民主共和」和「實業救國」兩大思潮、尊孔復古、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民主科學思想、後期傳播馬克思主義。
政治:主要矛盾、國共關系、工人運動、學生運動、中共的建立及不斷完善和成熟、不斷根據情況的變化調整策略,最終取得勝利
經濟:官僚資本的出現與發展、民族資本發展艱難、抗日戰爭時期的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外交:列強侵略的方式
思想: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毛澤東思想的形成、中共的思想錯誤與糾正
政治:政治制度、鞏固政權、黨風建設、制度建設、民主與法制建設
過渡時期:(1949、10——1956年) 經濟:恢復經濟的措施、工業化的建設、成就、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到逐漸形成單一的公有制經濟。
外交:國際形勢、國內形勢、政策、方針、成就。
科技:如何重視
政治:自身建設、「左」傾錯誤
經濟:正確的指導方針、出現了失誤、困難、取得的成就、計劃經濟體制形成。
曲折發展時期: 外交:50年代中到60年代:國際、國內形勢、方針、成就。70年代:國際、國內形勢、成就
政治: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經濟:改革開放政策、農業和工業成就
外交: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外交政策的調整、取得的成就
思想:真理標準的討論,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指導
科技:認識:科技為第一生產力,成就
Ⅸ 中國最全十大歷史知識
十大賢君
漢高祖劉幫、漢光武帝劉秀、魏孝文帝元宏、唐太宗李世民、周世宗柴榮、宋太宗趙匡胤、成吉思汗鐵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清聖祖玄燁。
十大昏君
蜀後主劉禪、吳末帝孫皓、宋前廢帝劉子業、北齊文宣帝高洋、陳後主陳元秀、隋煬帝楊廣、宋徽宗趙佶、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元順帝妥歡貼睦爾、明熹宗朱由校
十大忠臣
諸葛亮、魏徵、寇準、包拯、文天祥、於謙、海瑞、史可法、鄭成功、林則徐
十大奸臣
呂不韋、董卓、司馬昭、侯景、李林脯、安祿山、蔡京、秦會、嚴嵩、吳三貴
十大名將
孫武、吳起、孫臏、項羽、韓信、李廣、郭子儀、岳飛、戚繼光、袁崇煥
十大太監
姥曖、趙高、蔡倫、高力士、李輔國、童貫、鄭和、劉瑾、魏忠賢、李連英
十大美人
妲己、褒姒、西施、卓文君、王昭君、趙飛燕、張麗華、楊貴妃、花蕊夫人、香妃
十大名妓
綠珠、關盼盼、薛濤、李師師、蘇三(玉堂春)、李香君、陳圓圓、董小宛、傅彩雲(賽金花)、小鳳仙
十大俠客
專諸、豫讓、聶政、魯仲連、侯贏、荊軻、朱家、郭解、王著、王五
十大辯士
晏嬰、鄒忌、淳於髡、張儀、蘇秦、酈食其、蒯通、陸賈、紀曉嵐、曾紀澤
中國歷史十大名醫
1、扁鵲:戰國時醫學家,真名為秦越人,善用「針石」、「服湯」、「熨」等治病,所著《扁鵲內經》、《外經》早佚。
2、華佗:東漢末醫學家,精內、婦、兒、針炙各科,外科尤為擅長,「麻沸散」的使用為世界醫學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還發明了「五禽戲」。
3、張仲景:東漢醫學家,辭官業醫,博採眾方,著《傷寒雜病論》。
4、皇甫謐:魏晉醫學家。著有《甲乙經》,總結了晉以前的針炙學成就,另著有《帝王世紀》等。
5、葛洪:西晉思想家、醫葯學家,著有《抱朴子》,內篇論丹方葯術。
6、孫思邈:唐初醫學家,一生致力於醫葯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創立臟病、腑病分類系統,在醫學上有較大貢獻。
7、錢乙:北宋醫學家,始以兒科著名,後擢太醫丞,為公卿宗戚看病,名聲大著,有《傷寒指徵》、《嬰孩論》等。
8、朱震亨:元朝醫學家,主張「因病以制方」,有《格致余論》、《傷寒辯疑》等。
9、李時珍:明朝醫學家,窮搜博採,歷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綱目》,為我國醫學史上一大巨著。
10、葉天士:清醫學家。著《溫熱論》,對治奇經、脾胃、兒科等病尤為擅長,尚有《葉案存真》、《末刻本醫案》。
中國歷史十大經典戰役
1.牧野之戰 「牧野洋洋,……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期清明」現代人根據史書記載的天象,甚至推算出了具體時間是公元前1106年2月4日。周武王統率兵車300乘,虎賁3000人,甲士4萬5千人,匯集各部落的兵力,大破商軍的共約17萬人於牧野。
2.城濮之戰 面對鋒芒必露的楚軍,晉文公選擇「退避三舍」,然後集中優勢兵力對於楚軍3路兵馬實行各個擊破,最後戰斗以晉文公在踐土朝覲周王,會盟諸侯結束.
3.長平之戰 秦趙為了上黨的歸屬展開了3年的拉鋸戰.雪球越滾越大,最後出現了百萬人大戰的局面.趙王"臨陣換將",派上了"紙上談兵"的趙括,相對應的秦派上了戰神級人物白起.白起創造了一個兵力接近而圍殺對手的奇跡,45W趙軍全軍覆沒.
4.巨鹿之戰 項羽破釜沉舟,以三萬之眾帶三天的口糧打敗秦將章酣率領的三十萬大軍.此一役消滅了秦主力軍隊,為漢朝的統一奠定基礎,也成就了「霸王」之赫赫威名.
5.韓信破趙之背水一戰 韓信率領3萬漢軍,面對號稱20萬的趙軍,以"背水一戰,致之死地而後生",開創了中國歷史戰爭的一場新典範.
6.官渡之戰 曹操以兩萬之眾擊敗原紹十萬大軍,奠定了曹操同意整個北方的基礎.
7.赤壁之戰 沒什麼好說了,人人皆知,只是兵力大概為3萬:20萬,沒有演義說的那麼多。
8.淝水之戰 什麼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還有「投鞭斷江」,皆來源於此.東晉謝玄以8萬對前秦苻堅80萬.
9.朱仙鎮大捷 狄雷、岳雲、嚴成方、何元慶4員小將主動請纓攻打金軍重鎮朱仙鎮。金銀銅鐵8柄大錘左揮右掄,上擋下砸,驍勇無比,直殺得金兵鬼哭狼嚎。岳家軍大獲全勝.「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在河南取得順昌、郾城大捷,粉碎了金「拐子馬」、「鐵浮圖」不可戰勝的神話.
10.淮海戰役60萬對80萬,歷史以來在中原大地上最輝煌宏大的戰斗,堪稱大兵團運動戰的教科書,共產黨勉強湊足的60萬人馬戰勝了國齤民黨80萬精銳部隊並殲滅了其中的55萬。
中國歷史上十大地震
排名 地震名稱 震級 地點 時間 死亡人數
1 秦晉大地震 - 陝西/山西 1556年 83萬
2 洪洞大地震 - 山西 1303年 28萬
3 唐山大地震 7.8 河北 1976年 24萬
4 海原大地震 8.0 寧夏 1920年 23萬
5 直隸大地震 - 河北 1290年 10萬
6 康定大地震 7.5 四川 1786年 10萬
7 汶川大地震 8.0 四川 2008年 8.7萬
8 昌馬大地震 7.6 甘肅 1932年 7萬
9 郯城大地震 8.5 山東 1668年 5.5萬
10 平羅大地震 - 寧夏 1739年 5.4萬
中國歷代十大奸臣
1.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趙高(秦朝)
2.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董卓(漢朝)
3.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黃皓(三國)
4.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阮佃夫(南北朝)
5.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楊素(隋朝)
6.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李林甫(唐朝)
7.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秦檜(宋朝)
8.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哈麻(元朝)
9.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魏忠賢(明朝)
10.中國歷代十大奸臣之和珅(清朝)
中國古典十大喜劇
1.《救風塵》(雜劇)──元代關漢卿
2.《西廂記》(雜劇)──元代王實甫
3.《看錢奴》(雜劇)──元代鄭廷
4.《牆頭馬上》(雜劇)──元代白樸
5.《李逵負荊》(雜劇)──元代康進
6.《綠牡丹》(傳奇)──,明代吳炳
7.《幽閨記》(傳奇)──元代施君美根據《拜月亭》改編
8.《中山狼》(雜劇)──明代康海
9.《玉簪記》(傳奇)──明朝高濂
10.《風箏誤》(傳奇)──清代李漁
中國古典十大悲劇
1.《竇娥冤》(雜劇)──又名《六月雪》元代關漢卿
2.《趙氏孤兒》(雜劇)──元代紀君祥
3.《精忠報國》(傳奇)──明代馮夢龍
4.《桃花扇》(傳奇)──清代孔尚任
5.《漢宮秋》(雜劇)──元代馬致遠
6.《琵琶記》(南戲)──元末高則誠
7.《嬌紅記》(雜劇)──元末明初劉東生
8.《長生殿》(傳奇)──清代洪升
9.《雷峰塔》(傳奇)──清代方成培
10.《清忠譜》(傳奇)──清代李玉
中國古代十大名將
1、 孫武
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的作者,中國乃至東亞軍事學之父,率三萬卒入郢(ying,楚國的都城,今湖北江陵縣北),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跡。
2、 吳起
亞聖,其治軍思想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戰國第一名將。軍政兩道奇才,戰國早期改革家之一。
3、 李靖
唐初第一名將,《李衛公兵法》與《唐太宗李靖問對》的作者。騎兵戰天才,其對突厥的決定性勝利,間接導致了阿拉伯帝國的瓦解與羅馬帝國的滅亡。
4、 孫臏
5、 韓信
6、 李世民
7、 岳飛
8、 曹操
9、 陳慶之
南北朝第一名將。帶七千騎兵殺入洛陽,期間陷城四十七,北魏數十萬大軍皆潰。晚節不保,但考慮到純屬不可抗拒力(發洪水),且回到粱朝便以一萬兵全殲侯景七萬大軍,只剩他老哥一個,列為第九當之無愧(小陳和岳聖一樣攤上這么個主子,功業不濟,命也)。
10、 項羽
中國歷史上十大儒將
1.孫武春秋吳國將軍,可謂世界級的軍事鼻祖人物,一部《孫子兵法》已開全世界軍事理論之先河。
2.李靖唐初開國名將,正統文人出身,有軍事理論著作《李衛公問對》傳世
3.周瑜三國吳名將,史傳「妙通音律,時人諺曰:曲有誤,周郎顧」僅憑彈著古琴「談間,強虜灰飛煙滅」的儒雅勁頭
4.左宗棠一生最值得驕傲的戰績是入疆平定阿古柏叛亂,收復新疆之戰
5.岳飛南宋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
6.袁崇煥其輝煌戰績當屬著名的寧遠大捷,一戰擊斃悍酋努爾哈赤
7.孫臏有軍事理論著作《孫臏兵法》傳世
8.曾國藩戰績當然就是鎮齤壓太平天國起義了
9.吳起有軍事著作《吳子兵法》傳世
10.陸遜 三國吳名將,出身「奶油書生」,經典戰例當然是火燒連營七百里的夷陵之戰
中國古籍十次厄運
1.秦始皇焚書坑儒 2.項羽縱火攻秦宮 3.漢王莽焚典籍 4.董卓發亂燔盪洛陽 5.劉石亂華洛陽再燔 6. 梁元帝悉焚天府書 7.安史叛亂掠長安 8.靖康之亂,金人劫典籍 9.清帝大興文字獄 10.八國聯軍洗劫北京城
中國十大圖書館
1.北京圖書館 2.上海圖書館 3.南京圖書館 4.科學圖書館(北京) 5.北京大學圖書館 6.重慶圖書館 7.山東省圖書館 8.四川省圖書館 9.天津人民圖書館 10.中山圖書館(廣州)
Ⅹ 中國歷史常識大全
字體:大▼ 小 中 大 更多▼ 設置置頂 許可權設置 推薦日誌 轉為私密日誌 刪除 編輯
【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十三經】《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二十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北宋書》、《南宋書》、《齊書》、《梁書》、《陳書》、《巍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舊唐書》、《引五代史》、《新五代史》、《宋書》、《遼書》、《金書》、《元書》、《明書》
【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
【四大文化遺產】《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元代四大戲劇】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漢姆萊特》、《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
【五彩】青、黃、赤、白、黑
【五音】宮、商、角、徵、羽
【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珍珠、瑪瑙
【九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鍾宮、大面調、雙調、商調、越調
【七大藝術】繪畫、音樂、雕塑、戲劇、文學、建築、電影
【四大名瓷窯】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六禮】冠、婚、喪、祭、鄉飲酒、相見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
【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五嶽】〖中嶽〗河南嵩山、〖東岳〗山東泰山、〖西嶽〗陝西華山、〖南嶽〗湖南衡山、〖北嶽〗山西恆山
【五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四大名橋】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四大名剎】靈岩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四大名樓】岳陽樓〖湖南嶽陽〗、黃鶴樓〖湖北武漢〗、滕王閣〖江西南昌〗、大觀樓〖雲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鎮】景德鎮〖江西〗、佛山鎮〖廣東〗、漢口鎮〖湖北〗、朱仙鎮〖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陝西西安〗、孔廟碑林〖山東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門碑林〖台灣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飛虹塔〖山西洪洞廣勝寺〗、釋迦塔〖山西應縣佛宮寺〗、千尋塔〖雲南大理崇聖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嶽麓書院〖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應天書院〖河南商丘〗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三皇】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闕無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後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十八羅漢】布袋羅漢、長眉羅漢、芭蕉羅漢、沉思羅漢、伏虎羅漢、過江羅漢、歡喜羅漢、降龍羅漢、靜坐羅漢、舉缽羅漢、開心羅漢、看門羅漢、騎象羅漢、探手羅漢、托塔羅漢、挖耳羅漢、笑獅羅漢、坐鹿羅漢
【十八層地獄】[第一層]泥犁地獄、[第二層]刀山地獄、[第三層]沸沙地獄、[第四層]沸屎地獄、[第五層]黑身地獄、[第六層]火車地獄、[第七層]鑊湯地獄、[第八層]鐵床地獄、[第九層]蓋山地獄、[第十層]寒冰地獄、[第十一層]剝皮地獄、[第十二層]畜生地獄、[第十三層]刀兵地獄、[第十四層]鐵磨地獄、[第十五層]寒冰地獄、[第十六層]鐵冊地獄、[第十七層]蛆蟲地獄、[第十八層]烊銅地獄
【五臟】心、肝、脾、肺、腎
【六腑】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
【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
【五常】仁、義、禮、智、信
【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葯婆、穩婆
【九屬】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穀】稻、黍、稷、麥、豆
【中國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東菜、江蘇菜、浙江菜、廣東菜、福建菜、安徽菜
【五毒】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
【配葯七方】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