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虎符」是什麼意思
【釋義】: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並使用,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
② 陽陵虎符(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到底有多少字
陽陵虎符原為羅振玉先生多藏,羅先生認為陽陵虎符為秦虎符,然根據梁思成先生所考,陽陵地名,實漢景帝改戈陽後始有之,故陽陵虎符應當是漢景帝時物。
③ 大開眼界!陝西十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分別是什麼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石器時代的人面魚紋盆,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刻有歷史銘文的何尊,法門寺博物館的四股十二環錫杖,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跪射俑,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的秦封泥,漢陽陵博物館的微笑俑,西安博物院的三彩騰空馬,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大唐西市博物館的彩繪釉陶戲獅紋扁壺,西安碑林博物館的《開成石經》。
陝西的十大博物館都有自己獨特之處,他們的鎮館之寶也有著自己的特色,這些基本上都是國寶級的代表著我國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傳唱著那個時代的故事,可謂珍貴至極。
④ 秦的虎符總共發現了幾個
截止至2019年7月,發現的秦國虎符共三件,分別是:秦新虎符、秦杜虎符回、秦陽陵虎符。
秦新虎符,1975年一農民在西安答市西南郊沈家橋村東北500米處平整土地時發現,該地是秦國杜縣所在,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新虎符,現為法國巴黎陳氏所收藏。陽陵虎符,山東省臨城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虎符是中國古代朝廷傳達命令征調兵將以及用於各項事務的一種憑證,用時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驗真假。
(4)陝西歷史博物館虎符擴展閱讀
它清晰的展現了秦國虎符的功用,由此可以大致看出秦國的兵制:軍隊統一,軍權高度集中,軍隊的指揮和管理體制嚴密,兵役制度也較為完善,這些都表明秦王朝時期的中國封建社會軍事制度的已經基本成型。
杜虎符的虎作直立行走狀,昂首,尾端蜷曲,背面有卯槽,頸上有小孔。身上有錯金銘文9行文字。但是,如果遇到緊急情況,看到烽火台燃起烽煙,將軍不等到君王的右符來到,也可以自作主張出兵救駕。
杜虎符銘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銘文最長的一件,且保存完好,特別是錯金字,精緻優美。
⑤ 兵虎符是文物嗎
是啊,我國發現最早的虎符是杜虎符,戰國杜虎符,通稱「杜虎符」,是戰國晚期秦國兵符。1975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1978年入藏陝西省博物館(即今陝西歷史博物館)。
⑥ 歷史上的虎符是這樣給的嗎
符是中國古代朝廷傳達命令、征調兵將以及用於各項事務的一種憑證。用金回、銀、玉、角、竹答、木、鉛等不同原料製成,用時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驗真假。秦杜虎符便是現存最早的一件調兵憑證,一符剖為左右兩半,右邊留存於朝廷,左半交地方官吏或統兵將帥保管,使用時兩半相合,即為「符合」,表示命令驗證可信。
秦杜虎符為銅質,器物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符作虎走形,虎昂首,尾端捲曲,背面有凹槽,頸有一穿孔。身上有錯金銘文九行四十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字體絕大部分是小篆,規整挺秀。
虎符「右在君,左在杜」,意思是說右半符存君王之處,左半符在杜地的軍事長官手中,凡要調動軍隊五十人以上,杜地的左符就要與君王的右符會合,才能行軍令。但遇有緊急情況,可以點燃烽火,不必會君王的右符。這說的是杜虎符的來歷和用途,用威猛的虎來鼓舞戰士的鬥志,可見古人的兵法遠不僅僅只在書上。該器1973年於西安郊區發現,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
⑦ 虎符是做什麼用的
虎符,亦稱兵符,因作成伏虎狀,故名,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動軍隊所用的憑證。虎符能分成左右兩半,用兵時,左一半交給帶兵的將帥,右一半由國君保存。要調動軍隊時,國君將右一半交給差遣的將領拿去和帶兵將帥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令驗證可信,方有權調動軍隊。
戰國時秦相呂不韋掌握著大批軍隊,對秦王(嬴)政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嬴政親政後,於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用虎符收編了呂不韋的軍隊,使得呂不韋空有相國之名而無實權。
公元前257年,秦軍進攻趙國,兵臨邯鄲城下,趙國求救於魏楚兩國,魏國派大將晉鄙率軍10萬救趙。這時秦國向魏國施加壓力,魏王屈服令晉鄙按兵不動。趙國相國見魏不肯進兵,就寫了一封告急信給魏國相國信陵君魏無忌,信陵君通過魏王妃子如姬的幫助,盜出魏王親自掌握的半個虎符,假傳王命,擊殺晉鄙,奪得兵權,然後率兵8萬,會同楚軍一起救趙,遂解邯鄲之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竊符救趙的故事。1942年郭沫若先生曾以此故事為題寫了著名的歷史劇《虎符》。由此故事也可看出當時虎符制度的嚴密。
我國現存最早的虎符實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區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杜虎符長9.5厘米,符身上有銘文9行40字,錯金而成。銘文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國杜縣)。凡興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隊下火)之事,雖毋會符,行殹。」據此可知,當時用兵時,50人以上,必須出示會符。但如遇烽火,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此符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還收藏有一件陽陵虎符,這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頒發給陽陵駐守將領的虎符,出土於山東棗庄,上有錯金銘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因為虎符是發兵之物,貴在謹慎嚴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於藏匿,不易被人發現。
⑧ 陽陵虎符(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到底有多少字
虎頸至胯間左右各有錯金篆書銘文兩行十二字,書曰:「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陽陵」。
⑨ 電視節目國家寶藏二中出現哪三個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寶物
《葡萄花紋銀香囊》,《杜虎符》《闕樓儀仗圖》
⑩ 清朝有虎符嗎
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使用,才可以調兵遣將。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採用銅制的虎形作為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稱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存於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並且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調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藏有「西漢堂陽侯錯銀銅虎符」(漢錯銀銅虎符)一枚,長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狀,平頭,翹尾,左右頸肋間,各鐫篆書兩行,文字相同,曰「與堂陽侯為虎符第一」。西安市的陝西歷史博物館也藏有一枚從西安西郊發現的虎符,據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戰國文物,稱為秦代錯金「杜」字鐧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狀,象徵軍威和進軍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銘文40字,記述調兵對象和范圍,製作卻極為精巧。
虎符在古代戰爭中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發生了很多與其相關的故事。《史記》中記載,戰國時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國發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趙平原君因夫人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於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將晉鄙率10萬軍隊救援趙國,但後來又畏懼秦國的強大,又命令駐軍觀望。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夫人如姬密謀,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大破秦兵,救了趙國。郭沫若先生曾經選取這一題材創作了著名話劇《虎符》的劇本,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戰兵敗北退,諸葛亮則趁南郡空虛,命勇將趙雲奪城成功,並且俘獲守將陳矯,取得虎符,然後以此虎符詐調荊州守軍出救南郡,趁勢又由張飛襲取了荊州,接著再用同樣的方法調出襄陽守軍,乘機由關羽襲取了襄陽。諸葛亮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將曹兵調開,兵不血刃就奪取了三處城池,而耗費許多錢糧、兵馬的東吳周瑜卻一無所獲,如何不生氣?由此也可見當時虎符作用之大。
在歷史上,虎符的形狀、數量、刻銘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較大的變化。從漢朝開始至隋朝,虎符均為銅質,騎縫刻銘以右為尊。隋朝時改為麟符。唐朝因為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後來又改用龜符。南宋時恢復使用虎符。元朝則用虎頭牌,後世演變為銅牌。
編輯本段
從「竊符救趙」看虎符
竊符救趙
虎符,亦稱兵符,因作成伏虎狀,故名,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動軍隊所用的憑證。虎符能分成左右兩半,用兵時,左一半交給帶兵的將帥,右一半由國君保存。要調動軍隊時,國君將右一半交給差遣的將領拿去和帶兵將帥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令驗證可信,方有權調動軍隊。
戰國時秦相呂不韋掌握著大批軍隊,對秦王(嬴)政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嬴政親政後,於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用虎符收編了呂不韋的軍隊,使得呂不韋空有相國之名而無實權。
公元前257年,秦軍進攻趙國,兵臨邯鄲城下,趙國求救於魏楚兩國,魏國派大將晉鄙率軍10萬救趙。這時秦國向魏國施加壓力,魏王屈服令晉鄙按兵不動。趙國相國見魏不肯進兵,就寫了一封告急信給魏國相國信陵君魏無忌,信陵君通過魏王妃子如姬的幫助,盜出魏王親自掌握的半個虎符,假傳王命,擊殺晉鄙,奪得兵權,然後率兵8萬,會同楚軍一起救趙,遂解邯鄲之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竊符救趙的故事。1942年郭沫若先生曾以此故事為題寫了著名的歷史劇《虎符》。由此故事也可看出當時虎符制度的嚴密。
我國現存最早的虎符實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區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杜虎符長9.5厘米,符身上有銘文9行40字,錯金而成。銘文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國杜縣)。凡興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隊下火)之事,雖毋會符,行殹。」據此可知,當時用兵時,50人以上,必須出示會符。但如遇烽火,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此符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還收藏有一件陽陵虎符,這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頒發給陽陵駐守將領的虎符,出土於山東棗庄,上有錯金銘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因為虎符是發兵之物,貴在謹慎嚴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於藏匿,不易被人發現。
漢代兵符上承秦制,略有變化。秦代虎符銘文,銘於符左右兩側,兩側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讀。漢代虎符則不同,銘文刻於虎脊之上,騎於中縫,只有合符之後,方可通讀。1989年在陝西咸陽秦都區灃西鄉李家村出土了一合完整的漢代銅質虎符,虎符長5.8厘米,錯銀、篆書,脊文8字:「與齊郡太守為虎符。」魏晉南北朝時期,虎符沿用不衰。唐代將虎符改為魚符,宋代以後皆用牌
編輯本段
虎符與虎文化
在我國古代,為了保證君主在傳達命令或者調動軍隊時不出差錯,需要藉助一種信物作為憑證,這種信物便稱「兵符」。據說它最早是周朝軍事家 姜子牙發明的。古人認為虎為百獸之王,在叢林爭斗中總是處於不敗之地,因此在軍事上也多以虎為尊,於是常將這種兵符鑄刻成虎的形狀,因此它也被稱之為虎符。虎形兵符並非唯一的形狀,在秦代就有鷹符和龍符等等。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大多用的是青銅,也有用金、玉和竹做材料的。虎符內部中空,然後被一剖為二,右半(虎頭方向朝前)由中央保存,左半則發給統兵將領或地方長官。虎符的剖面有齒相嵌合,背上大多有文字,文字分書在兩邊,內容相同。也有將文字對剖的。這些文字大多是錯金書,即便歷經千年,也依然熠熠生輝。
虎符在調動軍隊的時候便有了大用場。中央調兵時,會派遣使臣帶著剩下的半符前去,待左右驗合,命令才能生效。
虎符到了隋代被改為麟符,而到了唐代,唐高祖為避其祖李虎的名諱,又將其改為魚符或兔符,甚至龜符。而後這些原本用於軍事調動的信物甚至成了某種身份的象徵。到了宋代,它雖然作為調兵的信物,但仍配合書面文件一起使用。到了後世它逐漸演變成令牌等物,於是這種動物形狀的兵符最終退出了歷史舞台。
注(1):錯金是指將字或圖案刻成後,將金絲嵌入,再將其打磨平滑。
注(2):春秋戰國時期,最早稱王的是楚國國君熊通。公元前704年,周天子拒絕提高楚君的名號,熊通聞之大怒,便自立為「楚武王」。接下來稱王的是魏國的國君。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在逢澤(今河南開封南)舉行了登基大典,正式稱王。到了公元前334年,兩次大敗魏軍的齊侯田因齊稱王,史稱齊威王。
編輯本段
現存最早的銅制虎符
現存最早的銅制虎符都是秦國的,共4件:
杜虎符· 杜虎符: 據稱於1973年西安郊區山門口公社發現,現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杜虎符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頸上有一小孔。虎符呈站立狀,虎身有錯金銘文9行40字,絕大部分是小篆:「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興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母(毋)會符,行毆(也)。」意思是:「右半符存於君王之處,左半符存於杜地(故址在今西安市南)的軍事長官手中,凡要調動軍隊五十人以上,杜地的左符就要與君王的右符會合,才能行軍令。但遇有緊急情況,可以點燃烽火,不必會君王的右符。」
· 新郪虎符: 現為法國巴黎陳氏所收藏,上有錯金銘文四行:「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凡興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王符。燔燧事,雖毋會符,行毆。」
秦國的國君在秦孝公以前皆稱「公」,惠文君即位時才稱「君」,而在他即位的第13年(公元前325年)里,更在秦相張儀的慫恿下,緊隨魏、齊兩國國君的腳步,進一步稱王注(2)。因此杜虎 陽陵虎符展覽圖片符應是秦惠文君稱王前使用的信物。而新郭虎符則可能是在秦惠文王稱王與秦始皇統一六國之間製作的了。
· 陽陵虎符: 陽陵虎符呈卧虎狀,高3.14厘米,長8.9厘米。相傳在山東省臨城出土,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虎符上刻有銘文:「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陽陵。」陽陵是秦時的郡名,即今陝西省高陵縣。而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才自稱「皇帝」,此件虎符應該是秦始皇統治時代的用品,並被中央政府授予駐守陽陵的將領。可惜因年代久遠,它的對合處已生銹,現在左右不能分開了。
東郡虎符· 東郡虎符: 1953年陝西省周至縣文化館徵集所得,現藏於周至縣文物管理所。東郡虎符呈卧虎狀,虎符長9.5厘米,高4.3厘米。虎背有錯金銘文,字體為小篆,左右兩半銘文相同:「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東君。」從銘文上看,東郡虎符應該合陽陵虎符一樣都是秦始皇時代的用品。但也有人認為東郡虎符是後人偽造的。
陝西省鳳翔縣還曾出土過金虎符。這件虎符沒有銘文,且體型較小,高僅2.3厘米,長僅4.8厘米,重 金虎符35.6克,為金制。虎符也為卧虎狀,但造型誇張: 虎巨目大耳,張口露齒,四腿曲卧,長尾上卷,通身紋飾為凸雕和陰刻,背面還有扣槽。可惜僅存半符。此件虎符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用品,而秦國首都最早在雍(今陝西鳳翔東),有可能它也是秦國所制。 此件虎符現藏於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
銅鎏金虎符戰國時期的虎符還有玉虎符和銅鎏金虎符,可惜這兩件虎符都沒有太多的資料。見下圖:
玉虎符漢代在兵符上承襲秦制,但不同的是,漢代虎符上的銘文大多刻於虎背上,採用錯銀書,用篆書刻寫「一、二、三、四、五」等字樣。同時字由中間剖開,因此只有兩個半符的字完全相合才可發兵。但在漢代,要發兵除了對驗虎符,還要需要有璽書或詔書。虎符是發兵信物,詔書則是為了明確統兵長官的職權和任務。當然,漢代的軍隊調動並非只靠詔書和虎符作為信物,同時作為信物的還有「節」和「羽檄」,不過本文不再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