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學民粹

歷史學民粹

發布時間:2021-02-22 04:01:46

❶ "民粹主義"是什麼意思啊

民粹主義(Populism,可譯為平民主義)是在19世紀的俄國興起的一股社會思潮。民粹主義的基本理論包括:極端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眾 <書上定義〉化作為所有政治運動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終來源;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激進改革,並把普通群眾當作政治改革的唯一決定性力量;通過強調諸如平民的統一、全民公決、人民的創制權等民粹主義價值,對平民大眾從整體上實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縱眾所周知,在當今世界裡,「民粹主義」是一個經常被提起的名詞,它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現象。社會黨國際的聲明說「社會黨人的對立面是保守主義、民粹主義、民族主義與新法西斯主義」,可以看出民粹主義已經和其它幾種主義並列為歐洲左派的巨大威脅。的確,民粹主義的復興已成為後冷戰時代突出的意識形態現象。它的崛起啟示我們要從新的高度和新的視野去重新思考歷史上的民粹主義。

有人認為,民粹主義只不過是一種狹義的曾經在俄國歷史上出現過的現象,不能把它泛化。其實就其內涵和外延來說,並不是俄國獨有的景觀,而是一種與現代化進程中自上而下的不公正的轉型過程密切相連的大眾化運動。因為在上層主導的追趕戰略中,一部分人享受改革的成果,而大部分民眾承擔改革的代價,這樣一來原來的束縛—保護功能被打破,罩在個人頭上的傳統法規消失,獨立無助的人群又無法在新環境下獲得安全感,因此社會情緒中就會涌現出對改革的抵觸和對過去非現代化社會的追念之情。

在這種狀況下,如果社會公正缺位、貧富分化嚴重、中下層上升的道路受阻,以及民族的外部條件受到刺激,在民眾中孕育的強烈不滿便會爆發出來。不管它以什麼面目出現,有幾點是萬變不離其宗的:1、農民國家在不公正改革中刺激起的平等情懷,打出在崇尚人民口號下的整體主義的旗幟。2、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把外部世界妖魔化,以此而襯托出一種前體制的「內部和諧化」氣氛。3、反感西方、厭惡資本主義,把傳統文化與西方文明對立、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對立、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對立、共同體的內部和諧與階級社會對立。在人類歷史上三次大的私有化高潮(原始公社解體、中世紀的農村公社解體和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解體)過程中,都曾經出現過民粹主義或類似的浪潮。

蘇東劇變以後,許多前共產黨人從左面、新法西斯主義從右面充實了它的隊伍。冷戰後盛行於歐洲並造成了嚴重後果的民族主義在不同國傢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徵,而其共性也是以民粹主義為共同內核的。民粹主義的崛起打亂了以前左中右的政治分野,在諸如私有化與歐洲統一進程這類重要問題上,往往是傳統的左右翼都表示支持,而極左與極右兩翼則都鼓動民族—民粹主義情緒來加以反對。民粹主義的崛起也打亂了原有的「傳統的」、「現代的」與「後現代的」這類時代陣營,不僅「傳統的」民粹主義以其強烈的整體主義傾向對市民社會構成威脅,後現代主義對現代理性文化的「消解」也在文學、藝術以至形而上領域颳起了一陣POP式的「新」民粹主義旋風,後現代主義的文學、美學以至政治學都由於其強烈的反精英、親大眾色彩而被評論家稱為新一代的「民粹美學」、「民粹文學」等等。最後,民粹主義的崛起也是通常所謂的「保守」與「激進」之類的概念失去了意義。當前復興的民粹主義在許多情況下,既比歐洲冷戰時代一般的保守主義更為保守,也比一般的激進主義更為激進。從西方的保守黨人到社會黨人,從東歐劇變前的正統共產黨到劇變後的自由派政府,乃至黑社會勢力,都受到它的強烈沖擊。總之,民粹主義的幽靈對冷戰後的「新秩序」、對前蘇東國家的轉軌、對資本主義世界的穩定都構成了新的挑戰,對正在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中國也並非福音。

和19世紀不同,在當代,民粹主義變成了許多國家左右派斗爭中相互指責對方的有力武器。與歷史上俄國民意黨和美國的人民黨這類過去的民粹主義組織不同,也與當代的共產黨、社會黨、自由黨、保守黨等明確揭示其「主義」並藉以命名自己的組織情況有異,當代的民粹主義勢力大都並不自稱為民粹派,如此一來現在廣義民粹主義的內涵也就變得模糊不清了。

如此說來,民粹主義究竟在當代有什麼樣的內涵?難道它僅僅是一個不同黨派吵架雙方對罵用的貶損名詞嗎?當然不是,仔細觀察當代各國的社會變革現實就會發現,那種為保守黨、自由黨、社會黨等傳統上的左右各派一致視為威脅的傾向,其實是有其明確的內在邏輯的:

它是一種與個人本位傾向對抗的整體主義,要求以整體(人民、社會、國家、民族、政黨等等)的名義壓抑個人(包括法人)的基本權利與個人自由。

它是一種與世界主義(國際主義)傾向對抗的國家主義,以外來因素解釋國內危機,以對付外來威脅為理由抑制國民自由、把本民族或國家的傳統價值與普世性的人文價值相對立,並以弘揚前者為旗號來抵制後者,過去的反猶主義與沙文主義傾向,對「大國光榮」的回憶與民族、國家間關繫上的歷史舊賬重提,都成為它凝聚「民眾」的手段。

它是一種與市民社會的理性主義相對抗的非理性傾向,反映在政治上就是排斥程序化政治,推崇卡里斯馬型政治。

它是一種與市場經濟和憲政制度對抗的反現代化力量,但與冷戰時代的反資本主義陣營相比,它更少理論成分而更多一些原教旨的色彩,更多的「向後看」(即回歸本民族傳統)而不是「向前看」(即標榜世界大同的人類理想),同時他與冷戰時代社會主義陣營內的非理性反對派(如民主主義反對派等)也有繼承關系。

因此可以說,當今的民粹主義是一種有破無立的思潮,它促進了蘇東舊體制的瓦解,卻無助於或有害於新體制的轉軌。它沖擊了西方的資本主義,卻無助於社會主義的復興。它在目前的盛行基本上可以視為對現存制度不滿,卻又苦於傳統理想主義破滅後的無奈、浮躁與盲目情緒。但毋庸置疑,它的存在與盛行本身也從反面說明了以個人主義為基礎、以市場經濟與憲政民主為內容的全球化浪潮所固有的內在矛盾。改革過程中忽略公正問題,加劇貧富分化都會導致民粹主義情緒的上升。從整體上說,當今的民粹主義復興是一種消極現象,但它所包含的一些因素很有可能發展成為冷戰時代結束以後的反全球化思潮的新形式。

❷ 何謂民粹注意舉例說明。

民粹主義(Populism,又譯平民主義)的原文涵義是個中性的單字,固然民粹有可能對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但沒有必要把它看成本質的惡,否則極可能會誤解民粹的意涵。民粹是一種人民不滿現狀的意識形態,民粹主義者往往認為精英階級所代表的統治團體,既腐化又墮落,因此寧願要人民相信自己,也不願相信這套制度,所以民粹主要的特質就是對政府的怨懟。
民粹主義是社會科學語匯中最沒有精確定義的名詞之一,它被用來指涉的政治現象既廣且雜,研究民粹主義的學者對於這些民粹主義究竟有哪些共同的特點仍未有確切的定論。學術界有關民粹的討論甚多,但是把它當成一個獨立學術概念來處理的卻很少,主要原因是民粹主義呈現的樣貌過於豐富,難以捉摸。
但是,我們可以有效地區分出使用這一術語的四種主要含義。

第一,民粹主義是指19世紀最後20年期間向北美南部和西部農業地區出現的激進運動。它主要表達了美國鄉村中佔主導地位的獨立農場主(他們並不是農民)的要求,反映了他們對經濟權力特別是銀行和金融機構的集中以及大的土地投機商和鐵路公司集中的懷疑。他們還關心財政政策特別是貨幣改革的問題,要求有鑄造銀幣的自由以防止農產品價格下跌。

第二,是俄國的民粹主義,它是這里所要談的最重要的一種,因為它與馬克思、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運動中的爭論密切相關。文圖利在一本權威性的著作(見「參考書目」⑥)中,把冠以民粹主義標題的運動都包括了進去,其范圍比後來的權威著作(見「參考書目」⑦)所要列入的要廣泛。俄國的民粹派運動受到赫爾岑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思想的啟發,其策略則來自拉甫羅夫、巴枯寧和特卡喬夫的思想。這些首先充分反映在「到民間去」的運動中,後來又反映在19世紀70 年代的爭取「土地和自由」的運動中,據文圖利看來,19世紀80年代的「民意黨」運動的(精英統治論)恐怖主義則使它們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但是,普列漢諾夫和追隨他的最近的一些權威(比如瓦利斯基)則認為,民意黨是對民粹主義本質的否定。俄國民粹主義所以仍值得注意,就因為它是一種廣泛的思潮——一種內部就有區別,既對革命的個人和運動又是對非革命的個人和運動有影響的思潮。它的中心思想是實現非資本主義的發展,認為俄國可以而且應當越過資本主義階段而依靠農民公社和小商品生產的力量去建設社會主義的、平均主義的民主的社會;它反對大規模的生產組織。

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分析曾對俄國民粹主義思想的形成有過很大的影響。《資本論》第1卷就是由民粹主義者尼古拉•丹尼爾遜譯成俄文的,而且民粹派知識分子都認真學習過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者的著作。但是,與馬克思本人不同,民粹主義者只把馬克思的著作解釋為是對資本主義發展及其異化後果的毀滅性的批判,認為資本主義是一種倒退的而不是進步的社會進程。俄國可以避免經歷資本主義,因為那裡存在著可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潛在基礎的農民公社(參看俄國公社條目)。馬克思本人並沒有立即駁回這一觀點,他給維•查蘇利奇關於這一問題的復信(1881年3月8日)和《共產黨宣言》俄文版的序就證明了這一點,在那裡,馬克思承認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的話,那麼俄國公社便可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31 頁)。

列寧從歷史和社會學的角度把民粹主義的意識形態看作是小生產者特別是農民對資本主義的反抗,因為這些人的地位受到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損害,但他們又想消滅封建社會制度。列寧雖把民粹主義意識形態的特點歸結為經濟浪漫主義,歸結為一種向後看的、小資產階級的烏托邦,但卻反對片面地譴責民粹主義,這些在他同合法馬克思主義者司徒盧威的辯論中都有所反映。列寧還區分了早期民粹派運動和作家的較激進、反封建和民主的意識的形態,和後期的像米海洛夫斯基這樣的民粹派知識分子的右翼傾向,米海洛夫斯基是反對發展資本主義的主要代表。列寧寫道:「由此可見,不加分析地把民粹派的全部綱領整個地推翻是根本不對的。應該把它的反動方面和進步的方面嚴格地區別開來」(《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462頁)。

第三,民粹主義一詞是指拉美一些國家的意識形態,在這些國家中,民粹主義是弱小的本地資產階級用以同各從屬階級結成反農業寡頭聯盟的政治戰略,其條件是為促進工業化而不讓這些從屬階級發揮獨立的作用。這種做法從意識形態上說,是同以農業運動為基礎、反對國家統治力量的民粹主義的思想意識相對立的。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拉美民粹主義的範例是瓦加斯及其後繼者領導下的巴西的民粹主義和阿根廷的庇隆主義。但應補充指出的是,這一術語在拉美的每一個國家和其它地方實際上一直用得相當隨便並不那麼嚴格,可用於國家權力的形形色色的結構及其在人民群眾中的基礎。這個意義上的民粹主義的基本特徵,是它具有旨在動員下層社會集團支持的動聽言辭和控制「邊際集團」的操縱本領。這里主要強調的是國家的作用。不過,它基本上還是靠這樣一種政策來展開的,這種政策的基礎是由一種巧妙的恩賜制度所鞏固的領導人的個人感召力和對他個人的效忠。民粹主義的意識形態是道德的、感情的和反理智的,而其綱領也是非特定的。它認為社會區分為有權力的群眾與反對群眾的有勢力的小集團。但是,階級沖突的思想並不是民粹主義宣傳的內容。它所頌揚的是作為群眾保護者的領導人的作用。這樣一種政治戰略與其說是民粹主義還不如說是個人至上論,而按這種形式它就與法西斯主義有某些類似之處和聯系了。

最後,我們也可以認為民粹主義是指一種國家意識形態,但卻是一個信奉類似於俄國民粹派的關於社會和民族發展觀點的意識形態。奉行這種民族發展方式的(迄今)最突出也是最一貫的例子,便是坦尚尼亞,它追求一種以農村為基礎的小規模發展戰略,避免大規模的工業,至少在口頭上鼓吹非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然而,由於置身於世界資本主義的網路中,它發現很難完全擺脫資本規律的支配和無視這些規律而造成的不利後果。

❸ 列舉中國近當代民粹主義代表人物

林則徐、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秋瑾

一、林則徐

林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專,晚號俟村老人、屬櫟社散人等,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歷史治水名人。兩次受命欽差大臣;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

二、康有為

康有為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

三、梁啟超

梁啟超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四、譚嗣同

譚嗣同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五、秋瑾

秋瑾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是為推翻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女烈士,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❹ 民粹主義是什麼

民粹主義又稱平民主義,是在19世紀的俄國興起的一股社會思潮。民粹主義的基本理論包括: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眾化作為政治運動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終來源;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改革,並把普通群眾當作政治改革的決定性力量;通過強調諸如平民的統一、全民公決、人民的創制權等民粹主義價值,對平民大眾從整體上實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縱。大危機在人的一生中往往僅會遇到一次,決策者缺乏經驗,又總是面臨民粹主義、狹隘的民族主義和經濟問題政治化這三座大山,政治家往往被短期民意綁架、被政治程序鎖定和不敢突破意識形態束縛,這是普遍的行為模式,這一點在希臘危機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一、產生背景

民粹主義萌芽於19世紀40—50年代的俄國。19世紀下半葉,幾乎在北美和東歐同時興起。19世紀末,美國西南部農民試圖控制當地政府的激進主義行為,俄國知識分子和東歐農民對平均地權的強烈要求被認為是第一代民粹主義。 當時,沙皇俄國已經腐朽不堪,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西歐資本主義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內在矛盾。民粹派的思想先驅們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尋找俄國的出路,提出了落後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問題。他們肯定平民大眾的首創精神,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同時又把俄國存在的村社制度和農民理想化,遭到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國社會民主黨人的深刻批判。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的傳播,民粹主義的思潮已經成為強弩之末。

民粹主義不只像其通常所表現的那樣,只是面對國際爭端時的極端現象和過激行為。更重要的是,民粹主義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出政治生活和社會政策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針對這些矛盾和問題尋找解決之道,不僅有助於消解民粹情緒,而且有助於提高政治、社會發展的整體水平。另一方面,人們經常單純地把民粹主義看成一種追求民主的思潮。但事實上,即使民粹主義與民主政治不是相互對立的,前者的內涵也要比後者貧乏得多。真正的民主建立在完善的政治制度、明確的權利與義務、充足的社會資本等基礎之上。而民粹主義幻境中的民主,是一種只可能存在於理想化世界裡的純朴而美好的絕對平等狀態,帶有濃厚的反精英、去政治化色彩。

❺ 什麼是西方的民粹主義

民粹主義(Populism,又譯平民主義)的原文涵義是個中性的單字,固然民粹有可能對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但沒有必要把它看成本質的惡,否則極可能會誤解民粹的意涵。民粹是一種人民不滿現狀的意識形態,民粹主義者往往認為精英階級所代表的統治團體,既腐化又墮落,因此寧願要人民相信自己,也不願相信這套制度,所以民粹主要的特質就是對政府的怨懟。
民粹主義是社會科學語匯中最沒有精確定義的名詞之一,它被用來指涉的政治現象既廣且雜,研究民粹主義的學者對於這些民粹主義究竟有哪些共同的特點仍未有確切的定論。學術界有關民粹的討論甚多,但是把它當成一個獨立學術概念來處理的卻很少,主要原因是民粹主義呈現的樣貌過於豐富,難以捉摸。
但是,我們可以有效地區分出使用這一術語的四種主要含義。
第一,民粹主義是指19世紀最後20年期間向北美南部和西部農業地區出現的激進運動。它主要表達了美國鄉村中佔主導地位的獨立農場主(他們並不是農民)的要求,反映了他們對經濟權力特別是銀行和金融機構的集中以及大的土地投機商和鐵路公司集中的懷疑。他們還關心財政政策特別是貨幣改革的問題,要求有鑄造銀幣的自由以防止農產品價格下跌。
第二,是俄國的民粹主義,它是這里所要談的最重要的一種,因為它與馬克思、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運動中的爭論密切相關。文圖利在一本權威性的著作(見「參考書目」⑥)中,把冠以民粹主義標題的運動都包括了進去,其范圍比後來的權威著作(見「參考書目」⑦)所要列入的要廣泛。俄國的民粹派運動受到赫爾岑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思想的啟發,其策略則來自拉甫羅夫、巴枯寧和特卡喬夫的思想。這些首先充分反映在「到民間去」的運動中,後來又反映在19世紀70年代的爭取「土地和自由」的運動中,據文圖利看來,19世紀80年代的「民意黨」運動的(精英統治論)恐怖主義則使它們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但是,普列漢諾夫和追隨他的最近的一些權威(比如瓦利斯基)則認為,民意黨是對民粹主義本質的否定。俄國民粹主義所以仍值得注意,就因為它是一種廣泛的思潮——一種內部就有區別,既對革命的個人和運動又是對非革命的個人和運動有影響的思潮。它的中心思想是實現非資本主義的發展,認為俄國可以而且應當越過資本主義階段而依靠農民公社和小商品生產的力量去建設社會主義的、平均主義的民主的社會;它反對大規模的生產組織。
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分析曾對俄國民粹主義思想的形成有過很大的影響。《資本論》第1卷就是由民粹主義者尼古拉•丹尼爾遜譯成俄文的,而且民粹派知識分子都認真學習過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者的著作。但是,與馬克思本人不同,民粹主義者只把馬克思的著作解釋為是對資本主義發展及其異化後果的毀滅性的批判,認為資本主義是一種倒退的而不是進步的社會進程。俄國可以避免經歷資本主義,因為那裡存在著可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潛在基礎的農民公社(參看俄國公社條目)。馬克思本人並沒有立即駁回這一觀點,他給維•查蘇利奇關於這一問題的復信(1881年3月8 日)和《共產黨宣言》俄文版的序就證明了這一點,在那裡,馬克思承認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的話,那麼俄國公社便可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31頁)。
列寧從歷史和社會學的角度把民粹主義的意識形態看作是小生產者特別是農民對資本主義的反抗,因為這些人的地位受到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損害,但他們又想消滅封建社會制度。列寧雖把民粹主義意識形態的特點歸結為經濟浪漫主義,歸結為一種向後看的、小資產階級的烏托邦,但卻反對片面地譴責民粹主義,這些在他同合法馬克思主義者司徒盧威的辯論中都有所反映。列寧還區分了早期民粹派運動和作家的較激進、反封建和民主的意識的形態,和後期的像米海洛夫斯基這樣的民粹派知識分子的右翼傾向,米海洛夫斯基是反對發展資本主義的主要代表。列寧寫道:「由此可見,不加分析地把民粹派的全部綱領整個地推翻是根本不對的。應該把它的反動方面和進步的方面嚴格地區別開來」(《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462頁)。
第三,民粹主義一詞是指拉美一些國家的意識形態,在這些國家中,民粹主義是弱小的本地資產階級用以同各從屬階級結成反農業寡頭聯盟的政治戰略,其條件是為促進工業化而不讓這些從屬階級發揮獨立的作用。這種做法從意識形態上說,是同以農業運動為基礎、反對國家統治力量的民粹主義的思想意識相對立的。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拉美民粹主義的範例是瓦加斯及其後繼者領導下的巴西的民粹主義和阿根廷的庇隆主義。但應補充指出的是,這一術語在拉美的每一個國家和其它地方實際上一直用得相當隨便並不那麼嚴格,可用於國家權力的形形色色的結構及其在人民群眾中的基礎。這個意義上的民粹主義的基本特徵,是它具有旨在動員下層社會集團支持的動聽言辭和控制「邊際集團」的操縱本領。這里主要強調的是國家的作用。不過,它基本上還是靠這樣一種政策來展開的,這種政策的基礎是由一種巧妙的恩賜制度所鞏固的領導人的個人感召力和對他個人的效忠。民粹主義的意識形態是道德的、感情的和反理智的,而其綱領也是非特定的。它認為社會區分為有權力的群眾與反對群眾的有勢力的小集團。但是,階級沖突的思想並不是民粹主義宣傳的內容。它所頌揚的是作為群眾保護者的領導人的作用。這樣一種政治戰略與其說是民粹主義還不如說是個人至上論,而按這種形式它就與法西斯主義有某些類似之處和聯系了。
最後,我們也可以認為民粹主義是指一種國家意識形態,但卻是一個信奉類似於俄國民粹派的關於社會和民族發展觀點的意識形態。奉行這種民族發展方式的(迄今)最突出也是最一貫的例子,便是坦尚尼亞,它追求一種以農村為基礎的小規模發展戰略,避免大規模的工業,至少在口頭上鼓吹非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然而,由於置身於世界資本主義的網路中,它發現很難完全擺脫資本規律的支配和無視這些規律而造成的不利後果。

❻ 民粹是什麼意思

民粹是來一種政治哲學或是政治語言源。認為平民被社會中的精英所壓制,而國家這個工具需要從這些自私自利的精英團體復原健康,用來改善全民的福祉和進步。有些民粹主義者會主張移除政治精英階層的腐化成分,並且倡導「人民優先」。

(6)歷史學民粹擴展閱讀:

1、民粹主義萌芽於19世紀40—50年代的俄國。19世紀下半葉,幾乎在北美和東歐同時興起。19世紀末,美國西南部農民試圖控制當地政府的激進主義行為,俄國知識分子和東歐農民對平均地權的強烈要求被認為是第一代民粹主義。

2、當時,沙皇俄國已經腐朽不堪,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西歐資本主義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內在矛盾。民粹派的思想先驅們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尋找俄國的出路,提出了落後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問題。他們肯定平民大眾的首創精神,具有積極的意義。

❼ 什麼是民粹主義,希望舉例說明

民粹主義可譯為平民主義,是在19世紀的俄國興起的一股社會思潮。民粹主義的基本理論包括:極端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眾化作為所有政治運動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終來源。

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激進改革,並把普通群眾當作政治改革的唯一決定性力量;通過強調諸如平民的統一、全民公決、人民的創制權等民粹主義價值,對平民大眾從整體上實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縱。

民粹主義表面上以人民為核心,但實際上是最缺乏公民個人尊嚴與個人基本權利的觀念。民粹主義者崇拜「人民」,但他們崇拜的是作為一個抽象整體的「人民」,而對組成「人民」的一個個具體的「人」卻持一種極為蔑視的態度。

民粹主義者反對權威,但他們又容不得反對派,甚至容不得「旁觀者」。俄國民粹派當年有句名言:「誰不和『我們』在一起,誰就是反對『我們』;誰反對『我們』,誰就是『我們』的敵人;而對敵人就應該用一切手段加以消滅。」

(7)歷史學民粹擴展閱讀:

民粹主義的主要特點:

1、迴避代議制政治的復雜性,主張直接民主;

2、把所偏愛的群體進行理想化,並以此作為辨視自身的依據;

3、缺乏核心價值觀;

4、是對嚴重危機的強烈反應;

5、民粹主義既可能從民眾中產生,又可能被精英所倡導;既可能僅僅是一種思潮,又可能形成運動,甚至具有長期的政治後果。

❽ 什麼是民粹主義

民粹主義(Populism,可譯為平民主義)是在19世紀的俄國興起的一股社會思潮。民粹主義的基本理論包括:極端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眾
化作為所有政治運動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終來源;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激進改革,並把普通群眾當作政治改革的唯一決定性力量;通過強調諸如平民的統一、全民公決、人民的創制權等民粹主義價值,對平民大眾從整體上實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縱。
民粹主義萌芽於19世紀40—50年代的俄國。當時,沙皇俄國已經腐朽不堪,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西歐資本主義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內在矛盾。民粹派的思想先驅們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尋找俄國的出路,提出了落後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問題。他們肯定平民大眾的首創精神,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同時又把俄國存在的村社制度和農民理想化,遭到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國社會民主黨人的深刻批判。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的傳播,民粹主義的思潮已經成為強弩之末。
民粹主義表面上以人民為核心,但實際上是最缺乏公民個人尊嚴與個人基本權
利的觀念。民粹主義者崇拜「人民」,但他們崇拜的是作為一個抽象整體的「人民」,而對組成「人民」的一個個具體的「人」卻持一種極為蔑視的態度。民粹主義者反對權威,但他們又容不得反對派,甚至容不得「旁觀者」。俄國民粹派當年有句名言:「誰不和我們在一起,誰就是反對我們;誰反對我們,誰就是我們的敵人;而對敵人就應該用一切手段加以消滅。」

❾ 民粹是什麼意思

釋義:指一種在政治上刻意迎和普通民眾的理念,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社會思潮,其基本特徵包括極端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全體人民」當作所有行為的唯一合法性源泉,要求全體普通群眾直接參與政治過程,主張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激進改革,非常強調對大眾情緒和意願的絕對順從。
思想特徵:
1.崇尚和信仰「人民」(主要指農民和貧苦勞動者),並把「人民」理想化。各種各樣的民粹派,在信仰和崇尚人民,將人民理想化這一點上最具共同性。巴枯寧說:俄羅斯的農民「就其天性而言是個社會主義者」;特卡喬夫則斷言,就其本能和傳統看,人民是共產主義者。從這里可以看出,民粹派對「人民」崇尚、信仰的程度,到了極端理想化的地步。
2.把農村公社理想化,企圖通過保存農村公社,發展農民「固有的」社會主義精神。民粹派關於農村公社(或稱農民村社)的這種思想觀念,也是同他們對「人民」的信念聯系在一起的。民粹主義不是從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經濟形式中,前瞻、展望社會主義的未來,而是從過往古老村社的傳統中探尋社會主義的前景,把它視為俄國通向社會主義的「基礎」和出發點。在這里,很鮮明地透露出了民粹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的性質。
3.通過俄國獨特的公社道路,繞過資本主義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這一理論特徵,是民粹主義社會政治綱領的核心。它不僅僅是從俄國存在農村公社,將它視為社會主義的天然土壤這一觀念出發的。當然,這一觀念是民粹主義這一理論主張的最重要的出發點和思想基礎。除此之外,民粹主義這一特徵還有另一重要的思想根源,這就是對資產階級的厭惡和對資本主義的恐懼。民粹主義這一「直接過渡」的思想,也是其「超階段」的革命急進主義和輕視民主革命、漠視民主主義價值的最深思想根源。
4.對一般文化抱著鄙薄態度,傾向於以虛無主義的態度評價文化,以道德主義和極端功利主義的觀點對待科學和文化。在民粹主義者看來,知識分子是被人民養活而獲得文化的,人民為他們獲得文化而付出了血汗和苦難;這樣,掌握文化的這些少數人就被壓上了沉重的罪孽感。所以在民粹派看來,彷彿文化本身也粘連上了剝削和罪孽。因此,民粹主義思想經常對文化報以輕蔑甚至敵視態度。

❿ 什麼是民粹主義

民粹主義(,又譯平民主義)的原文涵義是個中性的單字,固然民粹有可能對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但沒有必要把它看成本質的惡,否則極可能會誤解民粹的意涵。民粹是一種人民不滿現狀的意識形態,民粹主義者往往認為精英階級所代表的統治團體,既腐化又墮落,因此寧願要人民相信自己,也不願相信這套制度,所以民粹主要的特質就是對政府的怨懟。
民粹主義是社會科學語匯中最沒有精確定義的名詞之一,它被用來指涉的政治現象既廣且雜,研究民粹主義的學者對於這些民粹主義究竟有哪些共同的特點仍未有確切的定論。學術界有關民粹的討論甚多,但是把它當成一個獨立學術概念來處理的卻很少,主要原因是民粹主義呈現的樣貌過於豐富,難以捉摸。
但是,我們可以有效地區分出使用這一術語的四種主要含義。
第一,民粹主義是指19世紀最後20年期間向北美南部和西部農業地區出現的激進運動。它主要表達了美國鄉村中佔主導地位的獨立農場主(他們並不是農民)的要求,反映了他們對經濟權力特別是銀行和金融機構的集中以及大的土地投機商和鐵路公司集中的懷疑。他們還關心財政政策特別是貨幣改革的問題,要求有鑄造銀幣的自由以防止農產品價格下跌。
第二,是俄國的民粹主義,它是這里所要談的最重要的一種,因為它與馬克思、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運動中的爭論密切相關。文圖利在一本權威性的著作(見「參考書目」⑥)中,把冠以民粹主義標題的運動都包括了進去,其范圍比後來的權威著作(見「參考書目」⑦)所要列入的要廣泛。俄國的民粹派運動受到赫爾岑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思想的啟發,其策略則來自拉甫羅夫、巴枯寧和特卡喬夫的思想。這些首先充分反映在「到民間去」的運動中,後來又反映在19世紀70年代的爭取「土地和自由」的運動中,據文圖利看來,19世紀80年代的「民意黨」運動的(精英統治論)恐怖主義則使它們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但是,普列漢諾夫和追隨他的最近的一些權威(比如瓦利斯基)則認為,民意黨是對民粹主義本質的否定。俄國民粹主義所以仍值得注意,就因為它是一種廣泛的思潮——一種內部就有區別,既對革命的個人和運動又是對非革命的個人和運動有影響的思潮。它的中心思想是實現非資本主義的發展,認為俄國可以而且應當越過資本主義階段而依靠農民公社和小商品生產的力量去建設社會主義的、平均主義的民主的社會;它反對大規模的生產組織。
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分析曾對俄國民粹主義思想的形成有過很大的影響。《資本論》第1卷就是由民粹主義者尼古拉•丹尼爾遜譯成俄文的,而且民粹派知識分子都認真學習過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者的著作。但是,與馬克思本人不同,民粹主義者只把馬克思的著作解釋為是對資本主義發展及其異化後果的毀滅性的批判,認為資本主義是一種倒退的而不是進步的社會進程。俄國可以避免經歷資本主義,因為那裡存在著可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潛在基礎的農民公社(參看俄國公社條目)。馬克思本人並沒有立即駁回這一觀點,他給維•查蘇利奇關於這一問題的復信(1881年3月8 日)和《共產黨宣言》俄文版的序就證明了這一點,在那裡,馬克思承認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的話,那麼俄國公社便可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31頁)。
列寧從歷史和社會學的角度把民粹主義的意識形態看作是小生產者特別是農民對資本主義的反抗,因為這些人的地位受到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損害,但他們又想消滅封建社會制度。列寧雖把民粹主義意識形態的特點歸結為經濟浪漫主義,歸結為一種向後看的、小資產階級的烏托邦,但卻反對片面地譴責民粹主義,這些在他同合法馬克思主義者司徒盧威的辯論中都有所反映。列寧還區分了早期民粹派運動和作家的較激進、反封建和民主的意識的形態,和後期的像米海洛夫斯基這樣的民粹派知識分子的右翼傾向,米海洛夫斯基是反對發展資本主義的主要代表。列寧寫道:「由此可見,不加分析地把民粹派的全部綱領整個地推翻是根本不對的。應該把它的反動方面和進步的方面嚴格地區別開來」(《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462頁)。
第三,民粹主義一詞是指拉美一些國家的意識形態,在這些國家中,民粹主義是弱小的本地資產階級用以同各從屬階級結成反農業寡頭聯盟的政治戰略,其條件是為促進工業化而不讓這些從屬階級發揮獨立的作用。這種做法從意識形態上說,是同以農業運動為基礎、反對國家統治力量的民粹主義的思想意識相對立的。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拉美民粹主義的範例是瓦加斯及其後繼者領導下的巴西的民粹主義和阿根廷的庇隆主義。但應補充指出的是,這一術語在拉美的每一個國家和其它地方實際上一直用得相當隨便並不那麼嚴格,可用於國家權力的形形色色的結構及其在人民群眾中的基礎。這個意義上的民粹主義的基本特徵,是它具有旨在動員下層社會集團支持的動聽言辭和控制「邊際集團」的操縱本領。這里主要強調的是國家的作用。不過,它基本上還是靠這樣一種政策來展開的,這種政策的基礎是由一種巧妙的恩賜制度所鞏固的領導人的個人感召力和對他個人的效忠。民粹主義的意識形態是道德的、感情的和反理智的,而其綱領也是非特定的。它認為社會區分為有權力的群眾與反對群眾的有勢力的小集團。但是,階級沖突的思想並不是民粹主義宣傳的內容。它所頌揚的是作為群眾保護者的領導人的作用。這樣一種政治戰略與其說是民粹主義還不如說是個人至上論,而按這種形式它就與法西斯主義有某些類似之處和聯系了。
最後,我們也可以認為民粹主義是指一種國家意識形態,但卻是一個信奉類似於俄國民粹派的關於社會和民族發展觀點的意識形態。奉行這種民族發展方式的(迄今)最突出也是最一貫的例子,便是坦尚尼亞,它追求一種以農村為基礎的小規模發展戰略,避免大規模的工業,至少在口頭上鼓吹非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然而,由於置身於世界資本主義的網路中,它發現很難完全擺脫資本規律的支配和無視這些規律而造成的不利後果。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民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