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 世界史歷史學家 有哪幾位比較著名
津田左右吉,抄日本大正、襲昭和時代的著名東洋史家,東京文獻學派初代重要學者之一,文學博士,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日本文化勛章獲得者。1960年被美濃加茂市授予名譽市民。他的否定神話的「津田史觀」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歷史學的主流。日本史學家對津田左右吉推崇備至,尊奉他為歷史學的巨匠。
❷ 中國當代十大歷史學家
呂思勉(1884.2.27—1957.10.9),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語)。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代校長。早年還曾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1951年入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為歷史學一級教授。呂思勉史學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文字學四種》《呂思勉讀史札記》等。
翦伯贊
翦伯贊(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常德桃源縣人。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著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傑出的教育家。翦伯贊先生早年參加過「五四運動」,北伐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翦伯贊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燕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長,以及中央民族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翦伯贊是馬列主義新史學「五名家」(郭沫若、範文瀾、翦伯贊、呂振羽、侯外廬)之一。他治學嚴謹,著作宏富,為史學界所推崇和頌揚,主要著作有《歷史哲學教程》《中國史綱》(第一、二卷)《中國史論集》《歷史問題論叢》等,並主編了《中國史綱要》。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12月18日,中央專案組以交代「有關劉少奇的問題」為名對翦伯贊進行逼供,時年70歲的翦伯贊與夫人戴淑婉服用安眠葯自殺,以死抗爭。
❸ 學文科的 歷史好的進來幫我找個典故 關於唐宋八大家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德宗貞元八年(792)登進士第,任節度推官,其後任監察御史、陽山令等職。憲宗即位,為國子博士。後又歷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817),從裴度征討淮西吳元濟叛亂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憲宗迎佛骨入大內,他上表力諫,為此被貶為潮洲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官國子祭酒、吏部侍郎等顯職。卒於長安,韓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強統一,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統的繼承者自居。他反對六朝以來的形式主義的駢偶文風,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領導了中唐古文運動。韓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潮洲韓文公廟碑》)。韓愈的議論文內容廣博,體裁不拘一格,如《原道》、《論佛骨表》、《師說》、《進學解》等,立意新穎,觀點鮮明,大膽坦率,戰斗性強。他的碑誌文「隨事賦形,各肖其人」(《韓愈志》),創造性地把《左傳》、《史記》的傳記手法運用於碑誌,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碑誌這種歷來枯燥無味的文體增輝生色,其中有的作品已成為優秀的傳記文學,如《柳子厚墓誌銘》等。《送孟東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贈序,手法多樣,使贈序發展成為一種富有文學性的實用性的文體。《答崔立之書》等書啟,因人陳詞,情真意切。韓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蘇洵《上歐陽內翰書》)。深於立意,巧於構思,語言精練,富有創造性。其詩亦別開生面,勇於創新,工於長篇古風,採用散文辭賦的章法筆調,氣勢雄渾,才力充沛,想像奇特,形成奇崛宏偉的獨特風格,開創了李、杜之後的一個重要流派,糾正了大歷以來的平庸詩風。代表作有《山石》、《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等。七律《左遷藍關示侄孫湘》、七絕《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助教》,也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但他過於追求新奇,不免流於險怪,強調「以文為詩」,又不免使詩變成「押韻之文」。有門人李漢所編《昌黎先生集》傳世。宋魏仲舉所輯《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40卷、《外集》10卷較完善。詩注以方世舉《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今人錢仲聯《韓昌黎詩系年集釋》較好。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
韓愈卒於長慶四年(824),終年五十七。韓愈的生平事跡,見《舊唐書》卷一六○、《新唐書》卷一七六及皇甫湜所撰《神道碑》、李翱所撰《行狀》。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總結一下,韓愈一生經歷大致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4歲以前。3歲喪父。受兄韓會撫育。後隨韓會貶官到廣東。兄死後,隨嫂鄭氏北歸河陽。後遷居宣城。7歲讀書,13歲能文,從獨孤及、梁肅之徒學習,究心古訓,並關心政治,自稱"前古之興亡,未嘗不經於心也,當世之得失,未嘗不留於意也"(《與鳳翔邢尚書書》),確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歲赴長安應進士試,三試不第。
第二階段,25至35歲。先登進士第。然後三試博學鴻詞不入選,便先後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至京師,官四門博士。這一階段重要詩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書》、《師說》、《送李願歸盤谷序》、《送孟東野序》、《此日足可惜贈張籍》、《山石》等。
第三階段,36至49歲。先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徭役賦稅,指斥朝政,被貶為陽山令。順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團進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對立場。憲宗即位,獲赦北還,為國子博士。改河南令,遷職方員外郎,歷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後與宦官、權要相對抗,仕宦一直不得志。這一階段重要詩文,有《張中丞傳後敘》、《毛穎傳》、《送窮文》、《進學解》、《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士》、《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南山詩》、《秋懷詩》11首、《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石鼓歌》等。
第四階段,50至57歲病故。先從裴度征討淮西吳元濟叛亂,任行軍司馬,貫徹了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的主張。淮西平定後,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憲宗迎佛骨入大內,他奮不顧身,上表力諫,為此被貶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官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顯職。為兵部侍郎時,鎮州王庭湊叛亂,他前往宣撫,成功而還。最後這一階段,政治上較有作為。重要詩文有《平淮西碑》、《論佛骨表》、《柳子厚墓誌銘》、《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瀧吏》等。
二、創作
韓愈的散文、詩歌創作,實現了自己的理論。其賦、詩、論、說、傳、記、頌、贊、書、序、哀辭、祭文、碑誌、狀、表、雜文等各種體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思想淵源於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凈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贊孟子辟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這些復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論說文在韓文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為主要內容的中、長篇,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等,它們大都格局嚴整,層次分明。嘲諷社會現狀的雜文,短篇如《雜說》、《獲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遠;長篇如《送窮文》、《進學解》,運用問答形式,筆觸幽默,構思奇特,鋒芒畢露。論述文學思想和寫作經驗的,體裁多樣,文筆多變,形象奇幻,理論精湛。敘事文在韓文中比重較大。學習儒家經書的,如《平淮西碑》,用《尚書》和《雅》、《頌》體裁,篇幅宏大,語句奇重,酣暢淋漓;《畫記》直敘眾多人物,寫法脫化於《尚書·顧命》、《周禮·考工記·梓人職》。繼承《史記》歷史散文傳統的,如名篇《張中丞傳後敘》,融敘事、議論、抒情於一爐。學《史記》、《漢書》,描繪人物生動奇特而不用議論的,如《試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清河張君墓誌銘》等。記文學摯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誌銘》、《南陽樊紹述墓誌銘》、《貞曜先生墓誌銘》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誌銘中,韓愈也有些「諛墓」之作,當時已受譏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類寫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韻常規,如《祭十二郎文》;一類寫朋友交誼和患難生活,四言押韻,如《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書信如《與孟東野書》、贈序如《送楊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韓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穎傳》、《石鼎聯句詩序》之類,完全出於虛構,接近傳奇小說。韓愈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藝術特色多樣化;掃盪了六朝以來柔靡駢儷的文風。
韓愈的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具有多樣的藝術特色。柳宗元《答韋珩示韓愈相推以文墨事書》說是"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與司馬遷"相上下"而"過揚雄遠甚";蘇洵《上歐陽內翰書》說是"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魚黿蛟龍,萬怪惶惑",很能形容出韓文的主要風貌。這樣的散文,對六朝以來柔靡的駢儷文風,具有掃盪作用。韓愈又是語言的大師,善於對前人的語言推陳出新,對人們的口語進行提煉。如"蠅營狗苟"(《送窮文》)、"貪多務得"、"同工異曲"、"俱收並蓄"(《進學解》)、"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等新穎詞語,韓文中為數不少,一直沿用至今,豐富了中國語言的寶庫。他主張"文從字順各識職"(《南陽樊紹述墓誌銘》),創造一種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書面散文語言,擴大了文言文體的表達功能。但另一方面,他還有一種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謂"不可時施,只以自嬉"(《送窮文》),對後來一部分文人也有影響。
韓愈的詩也有獨創成就,向來亦稱大家。其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為奇特雄偉、光怪陸離。如《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月蝕詩效玉川子作》一類詩,不僅是"怪怪奇奇"的幾幅"西藏曼荼羅畫"(沈曾植評《陸渾山火》詩語),而且具有深刻的時代現實內容。那種雄奇境界,也存在於不少寫景詩如《南山詩》、《岳陽樓別竇司直》,抒情詩如《孟東野失子》等作品中。但韓愈詩在追求奇譎的同時,往往也有填砌僻語、生字、押險韻等近於文字游戲的缺陷。韓詩藝術特色的另一表現為樸素無華。一些反映社會現實、關心政治得失、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長篇如《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士》,繼承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的傳統;短篇如《汴州亂》,接近白居易、張籍的風格。一些寫景詠物詩如《山石》、《南溪始泛》、《杏花》,一些抒情詩如《題驛梁》、《答張十一功曹》,也都具有不尚雕繪、本色天然的好處。
韓愈寫詩的方法,是"以文為詩"。這是他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的主張在詩歌領域的貫徹。主要表現為:①把散文的篇章結構、句式、虛詞等運用於詩歌寫作,使詩的形式散文化。如《山石》、《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清人方東樹指出它們使用了"古文手筆"、"古文章法"(《昭昧詹言》)。《瀧吏》則用古文《進學解》的結構布局為詩。這種詩體散文化的長處,是比較自由流暢,擴大了詩歌表達的功能。缺點在於有時把散文的虛詞過多地引進詩中,如"放縱是誰之過歟"(《寄盧仝》)"知者盡知其妄矣"(《誰氏子》)之類,其實都是文章語句而不是詩句。後代詩人如錢載、翁方綱等,就受了這種影響而變本加厲。②把大量的議論成分引進詩中,以議論為詩,有時甚至通篇是議論。如《君子法天運》一首,通篇用《荀子》的議論和語句為詩,味同嚼蠟。《誰氏子》、《謝自然詩》的後半篇排斥道教,《送靈師》頭一段排斥佛教,則是押韻的《原道》、《論佛骨表》。《薦士》上半篇,概論詩歌發展,又是《送孟東野序》一類文論的翻版。這些,都不符合形象思維的寫作規律,和《詩》三百篇以及杜甫詩中結合少許議論的作品不同。宋人如歐陽修、王安石的部分作品,尤其是理學家的詩,就受了這種影響。③用辭賦家鋪張雕繪的手法為詩。傳統的文學作品分類,賦是列在文章體裁之內的。韓愈的以賦為詩,也是以文為詩的一種表現。《南山詩》最有代表性,宋代洪興祖指出它"似《子虛》、《上林賦》"(《韓集五百家注》引);朱□尊說它是"以賦為詩,鋪張宏麗"(《韓昌黎詩集》兩色批點本)。這首詩中連用50多個"或"、"或如"、"又如",又連用14個迭字句,吸收《高唐賦》、《神女賦》、《洛神賦》、《七發》、《文賦》以及佛經《佛所行贊》中的句式並加以擴展,排比形容,層出不窮,別開長篇雕繪的途徑,在山水詩的發展史上,一變謝靈運以來五言的清麗風格,跟杜甫的五言短篇也不相同。《城南聯句》寫長安各種事物,用的也是賦體。這類詩,有光怪陸離、雄奇縱恣的藝術特色,但也有累贅堆砌、晦澀呆鈍、僻詞怪字滿紙的缺點。
韓愈以文為詩,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沈括說:"退之詩押韻之文耳,雖健美富贍,然終不是詩。"呂惠卿卻說:"詩正當如是,吾謂詩人亦未有如退之者。"(惠洪《冷齋夜話》)各著眼於一面,得出褒貶不同的結論。
韓愈以文為詩,因而在各類詩體方面,擅長古體,律詩絕句數量較少。但其律、絕中也有少數佳篇,如七律《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答張十一功曹》、《題驛梁》,七絕《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題楚昭王廟》、《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為歷來選家、評論家所贊賞。
韓愈詩文,唐代以來久有定評,古文方面評價尤高。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讀韓杜集》)。蘇軾稱韓愈"文起八代之衰"(《潮州韓文公廟碑》)。茅坤選《唐宋八大家文鈔》,以韓愈冠首。詩歌方面,評論則有分歧。贊揚韓詩的,司空圖說它"驅駕氣勢,若掀雷挾電,撐抉於天地之間"(《題柳集後》),宋代人以為"雖杜子美亦不及"(張戒《歲寒堂詩話》引),趙秉文以為"昌黎以古文渾灝,溢而為詩,而古今之變盡"(《與李孟英書》),葉燮說"韓愈為唐詩之一大變,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為鼻祖"(《原詩》),總之,都承認他是開派的大家。持貶抑論者,除沈括外,陳師道以為"退之於詩,本無解處"(《後山詩話》),王世貞以為"韓退之於詩,本無所解"(《藝苑卮言》),近代如王□運、章炳麟諸人對韓詩也多貶詞。兩種評論,各走極端。陳三立說:"不能病其以文為詩,而損偏勝獨至之光價。"(《題程學恂〈韓詩臆說〉》)這是對韓詩藝術成就較為公允的論斷。
在文章方面他善於揚棄前人語言,提煉當時的口語,如「蠅營狗苟」(《送窮文》)、「同工異曲」、「俱收並蓄」(《進學解》)等新穎詞語,韓文中較多。他主張「文從字順」,創造了一種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書面散文語言,擴大了文言文體的表達功能。但他也有一種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謂「不可時施,只以自嬉」(《送窮文》),對後世有一定影響。韓愈也是詩歌名家,藝術特色以奇特雄偉、光怪陸離為主。如《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月蝕詩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內容深刻;《南山詩》、《岳陽樓別竇司直》、《孟東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韓詩在求奇中往往流於填砌生字僻語、押險韻。韓愈也有一類樸素無華、本色自然的詩。韓詩古體工而近體少,但律詩、絕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答張十一功曹》、《題驛梁》,七絕《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題楚昭王廟》等。
後人對韓愈評價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歷(766~780)以來的平庸詩風。但也帶來了講才學、發議論、追求險怪等不良風氣。尤其是以議論為詩,甚至通篇議論,把詩歌寫成押韻的理論,對宋代以後的詩歌產生了不良影響。
韓集古本,以南宋魏懷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為最善;廖瑩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遺文》(明徐氏東雅堂翻刻)最為通行。清代顧嗣立、方世舉各有詩集單行注本。今人錢仲聯《韓昌黎詩系年集釋》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另外,為韓集作校勘或補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陳景雲、王元啟、沈欽韓、方成和今人徐震。年譜以宋洪興祖《韓子年譜》最為詳備。趙翼《甌北詩話》、方東樹《昭昧詹言》、林紓《韓柳文研究法》中有關部分,是評論其詩文的代表著作。
韓愈生平大事年表
唐貞元二年(786)韓愈十九歲,懷著經世之志進京參加進士考試,一連三次均失敗,直至貞元八年(792)第四次進士考試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進士以後還必須參加吏部博學宏辭科考試,韓愈又三次參加吏選,但都失敗;三次給宰相上書,沒有得一回復;三次登權者之門,被拒之門外。
貞元十二年(796)七月,韓愈二十九歲,受董晉推薦,出任宣武軍節度使觀察推官。這是韓愈從政開始。韓愈在任觀察推官三年中,一方面指導李翱、張籍等青年學文外,利用一切機會,極力宣傳自己對散文革新的主張。
貞元十六年冬,韓愈第四次參吏部考試,第二年(801)通過銓選。這時期寫的《答李翊書》,闡述自己把古文運動和儒學復古運動緊密結合一起的主張,這是韓愈發起開展古文運動的代表作。這年秋末,韓愈時年三十四歲,被任命為國子監四門博士,這是韓愈步入京師政府機構任職開端。任職四門博士期間,積極推薦文學青年,敢為人師,廣授門徒,人稱「韓門第子」。貞元十九年(803)寫了名作《師說》,這是韓愈系統提出師道的理論。
貞元十九年冬,韓愈晉升為監察御史,在任不過二個月,為了體恤民情,忠於職守,上書《論天旱人飢狀》,因遭權臣讒害,貶官連州陽山令。韓愈三年任職陽山令,深入民間,參加山民耕作和魚獵活動,愛民惠政德禮文治,《新唐書·韓愈傳》因此特書「有愛於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陽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韓愈門下,與青年學子呤詩論道,詩文著作頗豐,今見之昌黎文集有古詩二十餘首,文數篇。尤其此時構思並開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構成韓學重要論著「五原」學說,這是唐宋時期,新儒學的先聲,理論建樹影響巨大。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夏秋之間,韓愈離開陽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參軍。
元和元年(806)六月,韓愈奉召回長安,官授權知國子博士。元和三年(808),韓愈改真博士。元和四年,韓愈改授都官員外郎分司東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職調為河南令,以後相繼任職方員外郎、國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晉升為比部郎中史館修選,完成《順宗實錄》著名史書編寫。
元和九年(814),韓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誥,第二年晉升為中書舍人。元和十二年(817),協助宰相裴度,以行軍司馬身份,平定淮西亂,因軍功晉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憲宗皇帝派遣使者去鳳翔迎佛骨,京城一時間掀起信佛狂潮,韓愈不顧個人安危,毅然上書《論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將佛骨「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憲宗得表,龍顏震怒,要處以極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極力說情,免得一死,貶為潮州刑史。韓愈任潮州刑史八個月,概括說來:驅鱷魚、為民除害;請教師,辦鄉校;計庸抵債,釋放奴隸;率領百姓,興修水利,排澇灌溉。千餘年來,使潮州成為具有個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區成為禮儀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九月,韓愈詔內調為國子祭酒。長慶元年(821)七月,韓愈轉任兵部侍郎,第二年,單身匹馬,冒著風險赴鎮州宣慰亂軍,史稱「勇奪三軍帥」,不費一兵一卒,化干戈為玉帛,平息鎮州之亂。九月轉任吏部侍郎。
長慶三年(823)六月,韓愈晉升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稱復雜難理,在韓愈整治下,社會安定,盜賊止,米價不敢上。後相繼調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長慶四年,韓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韓愈因病卒於長安,終年五十七歲。
縱觀韓愈一生,業績最為巨大是文學,是唐代古文運動開宗立派主帥,唐宋八大家之首,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評論已為定評,尊仰韓愈為中國文壇之「泰山」「北斗」,「百代文宗」。
韓愈一生從事時間最長,著作論述最為完備之一是教育;任職有變,獎掖後代,提攜青年學子從來間斷。盛唐一朝,文人雅士數不勝數,唯獨韓愈之學問,得以流傳光大,這種「韓學現象」,是豐富多彩的中國古代文化中,一枝獨秀,光艷照人的奇特景觀。
韓愈孜孜以求是復興儒學。面對唐代佛教勃興,道教日盛,深感儒家道統之重任,著述「五原」,系統闡述道統,改造儒學,為宋明新儒學的建立奠定理論基礎,這是韓愈在思想史上又一大建樹。
韓愈一生盡管仕途坎坷,但即使任職地方小官,也有大作為;至於入職中央三省六部樞要之職,大施才幹,禮、吏、刑、兵四部任職政績卓著,為唐代中興,建功立業,載入史冊。
韓愈是唐代大文學家,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一生政績卓著。陽山因韓愈任陽山令而為之變,邊遠小縣,為世人所矚目;韓愈因任陽山令,從陽山開始,走向人生之輝煌。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會長張清華先生說得好:「韓愈改變了陽山,陽山造就了韓愈。」(《賢令芳蹤序》)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代宗大歷八年(773年)出生於京城長安,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於柳州。一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歲。因為他是河東人,終於柳州刺史任上,所以號柳河東或柳柳州。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四歲喪父,家境貧寒,母親以荻桿畫地教他識字。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中進士,先後在中央和地方任職,歷任知制誥、翰林學士、參知政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但多次被貶,又多次起用。神宗熙寧四年(1071),以太子少師的身分辭職,歸於穎州(今安徽阜陽)。次年卒,謚文忠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號潁濱遺老。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為中國古典文學「唐宋八大家」之一。19歲時與兄蘇軾同登進士。又同策制舉,因直言置下等,授商州軍事推官。神宗時,王安石以執政領三司條例,命蘇轍為下屬。王安石行青苗法,蘇轍力陳不可,被貶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右司諫,累遷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紹聖初年因上書諫事被貶,築室於許(今河南許昌),名曰「遺老齋」,作《潁濱遺老傳》萬言,自述生平經歷。此後10年間終日默坐,不與外人相見,直至故去。
蘇轍曾於熙寧六年(1073年)冬任齊州掌書記,居官三年。當時齊州連年大旱,赤地千里,社會秩序很不安定。掌書記為知州從官,雖不需四處奔波,卻也「官事成林」,劬勞辛苦。蘇轍是因久慕濟南山水而要求來齊州的,官事之餘,遍歷齊州名勝,寫下了大量詩篇。
蘇轍的文章以議論為主,文勢汪洋,筆力雄健,說理清晰有力。其詩境界開闊,多步蘇軾後塵。著有《欒城集》950卷、《欒城後集》924卷、《欒城三集》10卷、《應詔集》912卷、《詩集傳》、《春秋集解》、《孟子解》、《論語拾遺》、《古史》、《龍川略志》、《道德經解》等,並傳於世。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嘉佑進士,任鳳翔府簽判,主張改革弊政。神宗時反對變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後以「謗訕朝廷」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出知杭、潁、揚、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還。詩、詞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學最高成就。蘇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據說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帶領蘇軾、蘇轍到汴京,謁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贊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託有病,不肯應詔。嘉佑五年,任為秘書省校書郎。後與陳州項城(今屬河南)縣令姚辟同修禮書《太常因革禮》。書成不久,即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
家、文學家。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南豐人。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聰慧,十二歲作《六論》,一揮而就,言簡意賅,氣勢雄渾,得到歐陽修的贊賞,從此名聞四方。青年時,多次外游,和王安石友善,常有詩文往來,並將安石推薦給歐陽修。嘉佑二年(1057)中進士後,調任太平州司法參軍。翌年,召回京師,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熙寧二年(1079)先後在齊、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頗有政聲。元豐三年,徙知滄州,過京師,神宗召見時,他提出節約為理財之要,頗得神宗賞識,留三班院供事。元豐四年,神宗以其精於史學,委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次年卒於江寧府。理宗時追謚文定。著有《元豐類稿》五十卷、《續元豐類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
❹ 基督教史學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大致以13 世紀為界線,分為基督教史學和文藝復興史學兩個時期。13 世紀以前,基督教史學占支配地位。那時,史學與其他學科一樣被認為是基督教神學的分支。史學家不僅用神學觀點解釋歷史,而且認為基督教史,甚至聖經本身就是一部世界史,用不著去研究別的什麼歷史。古希臘、羅馬的史學,包括希羅多德、修昔底德、李維、塔西陀、普魯塔克等人的名著,因為是世俗學而倍受鄙視,甚至慘遭破壞。第一位基督教史學家是利比亞人阿非加努斯(約 180—250),著有《編年史》5 卷,記從創世到 221 年間的歷史。這樣寫歷史是荒謬的,但開創了按基督紀年寫史的先河。尤西比烏斯(約 260—340)是基督教史學的奠基人,生於巴勒斯坦,著有《編年史》、《教會史》和《巴勒斯坦殉道者行傳》等,影響很大。北非主教奧古斯丁(354—430)是著名的基督教史學大師。他在《上帝之城》里提出神創的以教會為代表的「上帝之城」是永恆的,人造的以世俗政權為代表的「世俗之城」是暫時的,最終必將為上帝之城取代,從而奠定了教權高於政權的理論基礎,一直支配後來的基督教史學。格雷戈里(約 539—594)是法蘭克王國最著名的史學家,被譽為「蠻族的希羅多德」,代表作是《法蘭克人史》(10 卷,有中譯本),記從創世到591 年間事。他認為,寫史的目的是使邪惡者和正直者之間的斗爭留傳後世,免得湮沒無聞。在他看來,教會、國王、殉道士是正直者,人民大眾、異端和異教徒是邪惡者,階級立場昭然若揭。不過,他用的資料有早已散失的檔案、編年史和親身的經歷,史料價值很高,是研究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依據。愛因哈德(約 770—840)的《查理大帝傳》(有中譯本)以敘述確切見長,雖失之過簡,仍是流傳很廣的一部傳記作品。此外,德國著名史家有:韋杜金德(約 925—973),著有《薩克森大事記》,記亨利一世和奧托一世時事頗為詳細;艾克哈德(?—約 1125),著有《編年史》,重點記法蘭克尼亞王朝事;主教奧托(約 1114—1158),著有《編年史》和《腓特烈傳》,不僅保存許多珍貴資料,而且提出許多精闢的見解。英國的著名史家有:比德(約 672—735),被稱為「英國史學之父」,著有《盎格魯教會史》;亨廷頓的亨利(約 1084—1155),著有《英國史》。
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以後,史學進入一個新時代,涌現一批著名的人文主義史家。他們崇拜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史學,廣泛搜尋那時的手稿和抄本,批判基督教史學。他們認為歷史的中心是人和人的事業,歷史應探求社會現象的因果關系,教育後人,所以特別注重研究政治史和軍事史,開創一代史學新風。在文藝復興的策源地義大利,涌現一批著名的人文主義史家。布魯尼(約1370—1444)在他的《佛羅倫薩史》里,第一次論述人在歷史上的活動,完全排除宗教迷信。比翁多(1388—1463)擅長考古,奠定西方考古學的基礎,為史學發展做出貢獻;他的名著《羅馬帝國衰亡後的歷史》,第一次把中世紀作為一個獨立的歷史時期進行研究。瓦拉(1406—1457)用考證方法證明教會宣揚的「君士坦丁贈札」是偽造的,動搖了奧古斯丁杜撰的教權高於政權的理論基礎,沉重地打擊基督教史學。馬基雅維里(1469—1527)是最著名的人文主義史學家,著有《君主論》、《論提圖斯·李維的前十卷》和《佛羅倫薩史》。他寫《佛羅倫薩史》目的是探求振興祖國的道路,明確指出教皇是義大利衰落的罪魁禍首。此外,法國的著名人文主義史家有:科曼(約 1447—1551),著有《回憶錄》;布丹(1530—1596),著有《國家論六書》和《簡明歷史研究法》等。英國的著名人文主義史家有:莫爾(1478—1535),著《理查三世傳》和《烏托邦》;霍林謝德(?—約 1580),著《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編年史》;諾克斯(約 1513—1572),著《蘇格蘭宗教改革史》。德國的著名史家有:胡登(1488—1523),主編《鄙人書翰》,猛烈攻擊天主教會和經院哲學;弗蘭克(1499—1543),著有《世界史》、《德國史》等,恩格斯給他很高的評價。
❺ 歷史朝代歌
1、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2、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嬴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庄,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禎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3、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4、夏後殷商西東周,春秋戰國秦皇收。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
匈奴羯氐羌慕容,拓跋代北後稱雄。宋齊梁陳是南朝,北魏齊周稱北朝。
北周滅齊傳於隋,隋又滅陳再統一。隋滅唐興稱富強,五代十國各稱王。
契丹興起在北方,建號為遼入汴梁。五代梁唐晉漢周,宋朝建國陳橋頭。
女真建金先滅遼,打破汴京北宋消。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興起國號元。
滅金滅宋歸一統,元朝統治九十年。明代共傳十六君,滿洲初起號後金。
後金國號改為清,入關稱帝都北京。人民覺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國立。
人民民主再勝利,齊心奔向共產國。
(5)昭文歷史學會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解釋:
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791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1年;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❻ 歷史上著名的歷史學家有哪幾位
有司馬遷、班固、陳壽、范曄、司馬光等。
1、司馬遷
司馬遷(前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
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
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過世,班固從京城洛陽遷回老家居住,開始在班彪《史記後傳》的基礎上,與其弟班超一同撰寫《漢書》,後班超投筆從戎,班固繼續撰寫,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
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將軍竇憲率軍北伐匈奴,班固隨軍出征,任中護軍,行中郎將,參議軍機大事,大敗北單於後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銘》。後竇憲因擅權被殺,班固受株連,死於獄中,時年六十一歲。
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
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
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讖緯神學理論化、法典化。
3、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4、范曄
范曄(398—445年),字蔚宗,南陽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人,南朝宋官員、史學家、文學家,東晉安北將軍范汪曾孫、豫章太守范寧之孫、侍中范泰之子。
出身士族家庭,博覽群書。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劉裕即位後,出任冠軍長史,遷秘書丞、新蔡太守;
元嘉九年(432年),得罪司徒劉義康,貶為宣城太守,開始撰寫《後漢書》,遷寧朔將軍。
元嘉十七年(440年),投靠始興王劉浚,歷任後將軍長史、南下邳太守、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隨從孔熙先擁戴彭城王劉義康即位,事敗被殺,時年四十八歲。
一生才華橫溢,史學成就突出。著作《後漢書》,博採眾書,結構嚴謹、屬詞麗密,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前四史」。
5、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
名列「元祐黨人」,配享宋哲宗廟廷,圖形昭勛閣;從祀於孔廟,稱「先儒司馬子」;從祀歷代帝王廟。
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范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班固
❼ 甫發昭文的意義是什麼
發脹文的意思就是說,通過幹部一些信息來執行
❽ 蕭昭文的歷史評價
謝脁復《海陵王昭文墓銘》:制「中樞誕聖,膺歷受命,於穆二祖,天臨海鏡。顯允世宗,溫文著性。三善有聲,四國無競。嗣德方衰,時唯介弟。景祚雲及,多難攸啟。載驅軨轄,高辟代邸。庶辟欣欣,威儀濟濟。亦既負扆,言觀帝則。正位恭已,臨朝淵嘿。虔思寶締,負荷非克,敬順天人,高遜明德。西光已謝,東旭又涼。龍纛夕儼,葆挽晨鏘。風搖草色,日照松光。春秋非我,晚夜何長。 」
蕭子顯《南齊書》:「穆穆海陵,因亡代興。不先不後,遭命是膺。」
❾ 看北大魏晉史學教授沒怎麼提冉閔的事,說他反後趙沒兩年就被前燕滅了
冉閔(ranmin)為今人所廣為知聞是屠殺胡人的命令,即「殺胡令」。他是拯救了漢族的抗胡英雄,亦以勇猛著稱,被列為中國古代十大勇將之一。
乞活軍活動在黎陽的一支在和匈奴前趙帝國的戰斗中被打敗,冉閔的祖父冉隆和叔父冉襄等親人都歿於此役。
冉氏家族留下一個11歲的少年——冉瞻(按現在的標准還是一個孩子),冉瞻帶領所部乞活余部繼續與胡人英勇戰斗。
公元310年,石勒(此時是前趙的大將)攻打河內,勒見兩軍陣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長而勇悍,精於騎射,陣前臨矢石不顧。勒贊曰:「此兒壯健可嘉!」
冉瞻眾寡不敵,被俘,石勒徒冉瞻及其部眾於蘭陵郡。
公元327年,冉瞻在和匈奴前趙的戰斗中被斬於陣前。冉瞻之子就是後來的冉閔,冉閔除繼承了父親的勇猛外,還善於使用智謀。
公元316年,司馬氏篡奪曹魏建立的西晉王朝在經歷「八王之亂」後,國力損失慘重,虛弱不堪,最終被匈奴人滅國。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勢力趁天下大亂之機大舉侵入中原。
公元338年,少年冉閔首次參加戰爭,在昌黎大戰,史載後趙諸軍盡潰,唯游擊將軍冉閔三千漢軍獨全。
此戰後,冉閔成名,被石虎提拔為北中郎將,參加了防衛後趙北方邊界的戰事(當時北方燕代之地,後趙境內有內遷的丁零、烏桓、夫余等各族各部,時常有叛亂,外有慕容鮮卑常發兵扣邊)。冉閔在防衛後趙北方邊界的戰斗中屢立奇功(其間也有兩次調到外地作戰)。
公元350年,冉閔率軍於凌水河畔大敗鮮卑燕軍二十萬,擒斬燕軍七萬餘人,斬首上將以上三十餘名,焚燒糧台二十萬斛,奪鮮卑北燕郡縣大小二十八城,冉閔威震中原。
後冉閔推翻羯趙,稱帝建國,年號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挾勝利之勢,突襲各路胡軍,先後經歷六場惡戰:
(1)、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匈奴首三萬;
(2)、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
(3)、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
(4)、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
(5)、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
(6)、六戰又有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不退反進,竟十戰十捷!!
迫於冉閔和諸路中原漢軍的武力威脅,氐、羌、匈奴、鮮卑數百萬人不得不退出中土,各自返還隴西或河套草原一帶原來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從此遷回萬里之外的中亞老家。
在返遷的路上這些不同民族的野蠻胡族也相互進攻對方,掠殺對方,搶食糧食,甚至以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十個人中僅有二、三人。
諸胡亂中華時,北方漢人被屠殺的只餘下四、五百萬人,最主要的兇手是匈奴人和源於東歐高加索山脈到黑海草原地區的白種羯族(這個民族有拿人頭祭祀的習慣)。
冉閔滅羯趙,殲滅三十多萬羯族與匈奴為主的胡兵。
冉閔後來在鄴城對羯族屠殺了二十幾萬,加上全國各省各地的復仇屠殺,羯族與匈奴在血腥的民族報復中被基本殺絕。
幾番大戰,打出了漢家鐵騎的威風,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一舉光復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
匈奴、羌、氐等胡人勢力被迫撤出中原。
石遵、石鑒、石琨、石寵、石蟠被滅三族,羯族的主力軍被完全消滅。
至此,石虎的十四個兒子,兩個被他自己處死;六個自相殘殺而死;五個被冉閔滅族,一個投靠東晉,被斬於街市;全部死於非命。石虎一生造孽無數,終於在子孫身上得到了報應。
公元352年,冉閔將城中的軍糧分給百姓,獨自帶領1萬人馬(步兵為主)去爭糧,結果被鮮卑的14萬大軍(騎兵,還有數萬後續部隊)包圍。在拚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冉閔連殺三百餘人,終於殺出包圍圈(戰斗經過本文從略),但那匹和冉閔一樣勇猛的朱龍戰馬卻因過度疲勞而倒下,冉閔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機械地和敵人拚命,掩護隨軍的其他重要官員撤離戰場,一直殺到最後一人……
慕容恪捉到冉閔後,獻與國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閔:「你只有奴僕下人的才能,憑什麼敢妄自稱天子?」
冉閔怒道:「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後送至龍城,斬於遏陘山。
冉閔死後,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
慕容俊大驚,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當日天降大雪,過人雙膝(正史記載,決非杜撰)。
作者語:
冉閔壯志未酬,天地為之大慟,可惜上天既然體恤冉閔的用心,為何不幹脆賜他勝利的結局,為何還要讓他的冤屈歷千年不得昭雪,受盡同胞的謾罵?蒼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時冉閔的英雄事跡才能在世間廣為流傳!
冉閔就義後,冉魏國的臣子絕望至極,悲天呼地,紛紛守節自縊,少部分逃往東晉,無一投降前燕者。
冉魏幾十萬漢人不甘受辱,紛紛逃向江南,投奔東晉。
東晉軍未能及時接應,使得幾十萬百姓中途受到截擊,死亡殆盡,晉將也自殺謝罪。
由於冉閔建立的王朝時間很短,大臣又多自殺殉國,沒有人給冉閔寫書立傳。
後來統治北方的北魏(鮮卑王朝)的史學家把冉閔大罵一頓,在史書上沒有人為冉閔正義直言,而後代又缺乏資料,只能根據以前遺留的資料來整理。
某些漢族太監史學家片面強調冉閔的殺胡,而不說明冉閔殺胡的原因。
想想冉閔一聲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無月不戰,日日相攻。可見冉閔當時的政策是順應民意的,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意願,並不是冉閔有心挑撥,而是當時的民族矛盾不可調和。
那些穿者獸皮,吃著生肉的野蠻部落,哪裡懂得禮儀廉恥,生命的價值。猶如入侵印度的蠻族部落把創造古代印度文明的當地人當作奴隸一樣的驅使。印度的種姓制度大家都知道吧,21世紀的今天還生活在印度社會低層的賤民,就是那些幾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國人。
冉閔天王招告天下,邀四海豪傑奮起殺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華子民紛紛響應,漢軍威武!!漢軍威武!!大小胡寇四散而潰!九州大地終復炎黃本色。我強漢方才免於重蹈古印度人之悲劇!
在火焰塔以及滿清人所寫的正史和小說里,都有許多對冉閔的污衊,比如說冉閔被胡人收做義子,而在南朝的史書中從來沒有記載,我們只能通過被人篡改的史料來一窺這位1600多年前的大漢民族英雄的豐功偉績。
岳飛,文天祥都是我們很熟悉的人物,但是冉閔卻被埋沒於浩瀚史書中。
冉閔用自己的所作所為,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中華文明,不惜自己的聲譽背負了1600多年的罵名,為我們這些後代子孫奪回了生存空間。
冉閔的武功決不亞於岳飛!岳飛其實是想成為第二個冉閔!
冉閔的功績與日月同輝!!冉閔是公元四世紀的東亞明星,是炎黃子孫心中的唯一希望!人們都說冉閔就是西楚霸王項羽轉世來拯救漢人的英雄,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的華夏百姓。
關中80萬漢族百姓冒著生命危險千里跋涉來投奔冉閔就是明證。 「江統〈徙戎論〉」,五胡亂華之前,北方遷入中原的胡人已高達數百萬之眾,很多地方超過了當地漢人人口。
五胡亂華時,又有大量的西北諸胡和北方的鮮卑遷入中原。《晉紀》、《晉書》記錄當時永嘉喪亂,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唐編《晉書》卷65《王導傳》據說:「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這就是說,南遷的人超過了半數,留在北方的人命運很悲慘,匈奴、羯等族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里(如《晉陽秋》殘本所稱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諸《晉史》中也有大量屠殺記錄,屠殺在數個州展開)。石勒其子石虎更加殘暴,他跟一條毒蛇一樣,腦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慾,二是殺戮,三是享樂。
石虎發男女16萬,運土築華林苑及長牆於鄴北。時逢暴雨,漳水水漲,死者數萬人;他已有多處宮殿,還不滿足,又驅漢丁40餘萬營洛陽、長安二宮,造成屍積原野;修林苑甲兵,50萬人造甲,17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奪漢女5萬入後宮肆意變態凌殺污辱之行,其間由於負婦義夫的反抗,死者不計其數;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鄴城,成漢的使者見到沿途樹上掛滿上吊自殺的人,城牆上掛滿漢人人頭,屍骨則被做成「屍觀」,恐嚇世人,數萬反抗將士的屍體被棄之荒野喂獸;血腥屠殺和殘酷的民族壓迫,北方漢人銳減至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減少,土地的大量荒蕪,傍之虎狼等野獸成群出現繁殖。
石虎將邯鄲(一說臨漳)以南中原地區,數萬平方公里土地劃為其狩獵圍場,創全人類有史以來的吉尼斯世界記錄。規定漢人不得向野獸投一塊石子,否則即是「犯獸」,將處以死罪,被殺或被野獸吃掉的人不計其數。
漢人的地位竟連野獸都不如。住在「富麗堂皇」宮殿里的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愁?……當時「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
殘留的漢人,為了免於屠殺,紛紛築堡自衛,與胡人對抗。但這並不意味著一些人認為的「塢堡遍地都是」,當時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個。
按鳴沙屈出土的《鳴沙石室佚書》記錄:「永嘉大亂,中夏殘荒。保壁大帥數不盈四十。多者不過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由此推測,當時北方的漢人最多不過400萬左右。
大屠殺了多年之後,石勒估計也殺累了,聽錄了謀士要他建立「根據地」做「皇帝」的建議,改變策略,開始有了收降漢人做奴隸的政策,而不再一味搞大屠殺。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根據漢人張賓的建議,定都襄國。中原農業經濟得到一點恢復。
在南方石勒長期與祖逖將軍作戰,祖將軍死後,沒人能有效的組織北方各堡與胡人對抗。
公元320年前後,屈指可數的幾個保壁大帥也最後降石趙,石趙王朝完成了對中原和關中的牢固統治。
到公元349年,冉閔屠胡之前,遷居中原的胡人高達五、六百萬之多,數量上相當驚人,他們是在東漢、魏、晉、石趙等四個朝代因各種原因遷到中原地區來的胡人。有被當時政府(如曹操)強遷進來的,有主動遷進來的,有武裝打進來的。
晉朝統治時期,在「南達長江,北到燕遼,西起關隴,東至東海」的廣闊區域,不斷的有各胡酋佔山為王,擾亂地方。但大都不敢公開反對晉的統治,為害的區域只是個別郡縣,不對晉朝統治集團構成威脅。
直到匈奴人劉淵和羯族人吸桑石勒等的出現,匈奴、羯人合流,胡人鐵騎橫掃了整個黃河流域,建立後趙。
後趙統治北方時,當時的漢人不超過500萬左右,胡人卻與這個數相當甚至高於這個數。胡人人口在增長,而漢人則不斷減少。
《晉書》:「方今四海有倒懸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復仇之憾!」以冉閔為首的漢族對入塞胡族的復仇行動,是漢人發起的絕地反擊。
入塞胡族成分復雜:像羯族、白奴族、丁零族、鐵弗族、盧水胡、鮮卑(史書稱白虜,也有學者認為黃種人)、九大石胡的遠遷部落等主體都是金發碧眼的白種人。氐族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大月氐主體為白種人,小月氐和巴氐主要為黃種人。而羌、夫余、烏桓(東胡與匈奴混血)和入侵遼寧的高句麗等民族主體為黃種人,個別部落除外。
如果等他們殺盡了北方漢人,在中原地區繁殖起來,會成為一個金發碧眼的種族(根據現在鮮卑後代千分之幾白人血統都成顯性基因的特徵),會再向南方要生存空間,再把南方的三百萬人殺掉,或大部分殺光,小部分漢族被溶入新的種族,而不是其他各胡基本上被殺絕,僅佔北方漢人人口百分之幾不到的胡人溶入北方漢族。漢族像其他三大古國的民族一樣亡族是完全可能的。
公元350年前後,冉閔殲滅數十萬後趙胡軍,推翻後趙王朝,致書各地,號召漢人起來殺胡人復仇。史載全國各地:所在承閔書誅之。當時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北部、陝西的漢人都紛紛起兵,僅鄴都一地被殺的胡人就高達20幾萬(甚至遠在隴西的麻秋收到冉閔的「討胡檄文」後,都殺掉所部胡人響應,因為隴西胡人太多,呆不住腳,麻秋帶領部下斬關向東出關中投靠冉閔,中途與胡人王朗幹了一仗,殺朗部胡人數千,後被氐酋蒲洪捉了去)。除了向侵略者報仇外,冉閔最大的功績還在於驅逐胡蠻數百萬出中土。
《晉紀》:「自季龍末年而閔盡散倉庫以樹私恩。與羌胡相攻,無月不戰。青、雍、幽、荊州諸氐、羌、胡、蠻數百餘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飢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
石虎統治後期,冉閔救濟飢民。
冉閔推翻後趙,分兵四面出擊,與各大小胡酋互攻,數百萬胡人被中原人們驅逐(石虎強遷到鄴城的共計幾十萬漢人,也有近半數在動亂中返還家鄉,中途大部分被胡人所害)。氐、羌、胡、蠻等各民族數百餘萬,返還隴西或河套等地的家鄉,九大石胡甚至遷回中亞。返遷途中各不同民族的胡人相互進攻擄掠對方,甚至人肉相食,十個人中僅有二、三人能成功回去。
冉閔使胡族大返遷,造成中原百餘萬胡人死亡達十之七、八,這就變相的殺了百萬胡人。
中國歷史上後來建國的十六國中,鮮卑除外,就是成功返回去未被滅的民族部落重新入主中原所建立。但這時胡人數量大減,民間漢人恢復增長。
胡人見識了漢人血腥報復的可怕不得不向漢人尋求合作,漢人從事農耕,胡人則充軍打戰,這才開始了和睦共處。
五胡亂華時的少數民族往往打戰為生,不論男女老少全族皆兵。當然往後發展精兵全由男子充當。在十六國南北朝頻繁的戰爭中,胡族大量戰死,胡族彼此之間也相互滅族。民間從事農耕的漢人不斷恢復增長,北朝東西魏的戰爭使胡人人口枯竭,兩國漢族大地主勢力卻強大起來,為補充兵源不足,不得不開始大量起用漢軍,西涼地區的漢軍得到北周起用,正是在這一時期,鮮卑國主們把公主嫁給這些漢族地主勢力以拉攏他們,漢軍的起用為後來楊堅滅胡和隋唐的建立創造了外部條件。
如果沒有冉閔的「殺胡令」,沒有他號召漢人復仇,驅逐各胡出中原。以後會是什麼樣?
首先胡人在中原繁殖上千萬人口後,再把南方的漢人殺絕並不是不可能的,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也會像另外三大古國一樣被異族取代。諸胡亂中華時,北方漢人被只留下四、五百萬,這得主要歸功於匈奴人和源於東歐高加索山脈到黑海草原地區的白種羯族(這個民族有拿人頭祭祀的習慣)。冉閔滅後趙,殲滅30多萬以羯族與匈奴為主的胡兵。冉閔後來在鄴城對羯族屠殺了20幾萬,加上全國各省各地的復仇屠殺,羯族與匈奴在血腥的民族報復中被基本殺絕。
可惜的是一支萬人的羯族部族,因為向北投降鮮卑而保留下來,後來鮮卑人幫助它們殺了冉閔,鮮卑入主中原。這支羯人在鮮卑的統治下以打仗為業。鮮卑內戰時羯酋造反,壓抑久了的爾朱羯瘋狂地殺著鮮卑人,差點將鮮卑滅族。
在鮮卑復仇的打擊下,羯人在侯景帶領下跑到南方梁朝統治區,梁朝政府接納了他們,收為僱傭軍。忘恩負義的侯景卻殺死了梁武帝,對江南人實施血腥的種族屠殺,使原本人口眾多,千里沃土的江南變成赤地千里,屍骨遍地,雜草叢生的不毛之地(僅屠靖康城就將全城4萬戶約20萬人殺絕),史稱「侯景之亂」。
後來,南梁大將王僧辯召集陳霸先、杜龕、韋載等人率軍討伐,花了很大代價才滅此悍族,這一種族才真正從地球上消失。王僧辯等人把許多原本在兩廣和越地山區的人口補充到長江中下游,充實當地人口。陳霸先建立陳朝,採取了很多措施來恢復經濟和人口增長,即使這樣直到隋滅陳時已經很多年過去了,南方的人口卻一直沒有恢復到侯景之亂前的規模。
由此可見,單侯景幾千羯兵就可血腥殺光江南人,更別說幾百萬胡人如果沒被驅逐出中原,而在中原繁殖幾千萬後必然向漢族要生存空間的結果!
❿ 各朝代出現的史學著作及影響
這里從古今中外「文山」「史海」中精選了文史名人名著3000
余條。分
為中國文學名人名著、外國文學名人名著、中國史學名人名著、
外國史學名人名著四大部分。簡明扼要地介紹了中外著名文學家、史學
家的生平事跡、主要著述及其在文學史、史學史上的地位;簡明扼要地介紹
了中外文學名著、史學名著的寫作年代、時代背影、主要內容及對後世的影
響。
NO1. 辛甲西周初太史
辛甲西周初太史。一作辛甲大夫。原殷臣,事紂王,曾向紂75
諫,紂
不聽。聞姬昌賢,乃歸之。文王任以公卿,封於長子(今屬山西)。《漢書·藝
文志》著錄《辛甲》29 篇,今佚。
NO2. 孔丘
孔丘(見中國文學部分)
《春秋》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斷代史書,相傳是孔丘根據魯國史官所
編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創私家編訂史書的仟端。已的記述方法
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年」(西晉杜預《春秋左傳序》),全書
記述了周王朝、魯國和其他諸侯國的事跡。上起公元前722
年(魯隱公元年),
下訖公元前481 年(魯哀公十四年),共242 年。全書17000
字。記事簡單,
往往只用三言兩語。內容主要是各國互相征戰、朝會、結盟、往來聘問及天
地災異等事。同時孔子還對這些事件作了一些評論,選擇他認為恰當的文字
來暗寓褒貶之意,即所謂「徽言大義」,後世稱為「春秋筆法」。它對後世
的哲學、政治思想及歷史、文學著作有很大影響。
NO3. 《尚書》
《尚書》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件匯編。原名《書》,因其記上古
之事,故稱《尚書》。尚,古通「上」,即「上古史書」之意。是儒家經典
之一,又稱《書經》,相傳由孔子編選而成。秦始皇焚書時,《尚書》在焚
禁之列,濟南人、伏生將《尚書》藏於屋壁內。至漢初取出時,只殘存28
篇,立於學官,用當時隸書寫定,稱《今文尚書》,並從此由史書變為儒家
五經之一。漢武帝末期,相傳在孔府壁中發現了用先秦文字寫的《尚書》,
稱《古文尚書》。從此,便引發了經學史上的今、古文之爭。從內容上看,
《尚書》中的28
篇是學術界公認的比較可靠的材料,包括《虞書》2 篇、《夏
書》2 篇、《商書》5 篇、《周書》19
篇,是商、周二代統治者的講話記錄
及東周、戰國時期根據遠古材料加工編成的虞、夏史事記載;從時間上說,
上起原始社會末期的虞、舜時期,下止春秋時代秦穆公;從文體上看,有典、
漠、訓、誥、誓、命六種,除《禹貢》外,均是上訓下或下告上之詞,類似
於後世的詔令奏議。是研究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初
期歷史的重要史料。歷代研究、注釋《尚書》的著作頗多,清代孫星衍《尚
書今古文註疏》是註解中比較完備的一種,它吸收了清代部分學者的研究成
果。中華書局1964
年出版的曾運乾著《尚書正讀》、齊魯書社1981
年出版
的牟庭著《同文尚書》別具風格,見解獨到,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NO4. 左丘明
左丘明春秋史學家。魯國人。歷來為儒家學派所推尊。一說復姓左丘,
名明:一說單姓左,名丘明。一說左眼失明,故稱盲左;一說雙目失明。曾
任魯國太史。相傳他根據春秋時代各國史實及有關文字記載,著編年體史書
《左傳》和國別體史書《國語》。是後人研究春秋社會各種歷史的寶貴資料。
(呂向奎)
《左傳》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歷史著作,相傳是春秋魯
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被認為是解釋孔子《春秋》的,故稱《春秋左氏傳》,
簡稱《左傳》,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為儒家的經
典之一。晉代杜預分年放在《春秋》後面,合為一書,加以注釋,叫《春秋
左氏經傳集解》。《左傳》記事起於公元前722
年(與《春秋》相同),止
於公元前454 年(比《春秋》晚27
年)。比較系統地詳細記述了這一時期各
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方面的重大事件,內容豐富多彩,用精煉的筆墨
描寫復雜紛繁的事件,刻畫各式各樣的人物,尤其是戰爭和外交辭令,寫得
更為出色。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注本有《十三經註疏》中的《春
秋左傳正義》,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國語》春秋時期的國別史,我國最早的分國紀事的史書。相傳為春秋
時期的左丘明著。以記西周末年和春秋時期周、魯等國貴族的言語為主。分
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語,共21
卷。它和《左傳》一樣紀事截
至韓、趙、魏三家滅智伯(前454
年)止。如同《左傳》的姊妹篇,故有《春
秋外傳》或《左氏外傳》之稱。其特點是以「國」分類,以「語」為主。記
史事的原委很簡單,但記言論則詳細,不是自始至終有系統地記,而是有重
點地記述若幹事件。它展示歷史的橫斷面,同編年史可以互相補充,是研究
先秦史的重要資料。通行本有三國韋昭的《國語解》。近人徐元誥著有《國
語集解》。
NO5. 《世本》
《世本》戰國時史官所撰,記黃帝迄春秋時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
(都邑)、作(製作)等。原書約在宋代散佚。清有錢大昭、王謨、孫馮翼、
洪飴孫、陳其榮、秦嘉謨、張澍、雷學淇、茹泮林、王梓材等輯本。1957
年
商務印書館合印《世本八種》,其中以雷、茆兩種較佳。
NO6. 《戰國策》
《戰國策》戰國時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匯編。初有《國策》、《國
事》、《事語》、《短長》、《長書》、《修書》等名稱和本子,西漢末劉
向編訂為33
篇。宋時己有缺佚,由曾鞏作了訂補。近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
西漢帛書記述戰國時事,定名《戰國縱橫家書》,與本書內容相似。
NO7. 《竹書紀年》
《竹書紀年》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因原本寫於竹簡而得名。晉咸寧
五年(279 年,一作太康元年或二年,即280
年或281 年)在汲郡的戰國時
魏墓中發現。凡12 篇,敘夏、商、西周、春秋時晉國和戰國時魏國史事,至
魏襄王二十年(299
年)為止。此書宋時佚失,清朱右曾輯有《汲冢紀年存
真》,王國維據以補輯為《古本竹書紀年輯校》,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資料,
並可校正《史記》所載戰國史事年代的錯誤。
《逸周書》原名《周書》,連序共71
篇。有人誤以為與《竹書紀年》
同時出土,稱為《汲冢周書》。經後代學者考定為先秦古籍,而多數出於戰
國時擬周代誥誓辭命之作。其中《克殷》、《世俘》、《度邑》、《作雒》
等篇,所記周初事跡,當有所根據。
NO8. 呂不韋
呂不韋(?~前235
年)戰國末年濮陽(今河南淄陽西南)人。原為陽
翟(今河南禹縣)巨商。他在趙都邯鄲見到以質居趙的秦公子異人(後改名
子楚),認為「奇貨可居」,游說華陽夫人,立為太子。秦孝文王(安國君)
死,子楚繼位(即庄襄王)。任其相國,封文信侯。庄襄王卒,秦王政(秦
始皇)年幼繼位,他繼任相國,尊為「仲父」,食邑十萬戶。又利用燕趙矛
盾取得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十城作封邑。執政時攻取周、趙、魏的土地。
門下有賓客三千,家僮萬人。曾令賓客編著《呂氏春秋》,有雜家之稱。秦
王政親理政務後,因嫪毒案被免職、放逐,憂懼自殺。今存《呂氏春秋》26
卷。
《呂氏春秋》戰國末期秦相呂不韋召集門客共同編寫。也稱《呂覽》。
它匯集了先秦各種學派的思想,既有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的主張,也有
道家、農家、陰陽家的觀點,是雜家的代表著作。其編寫目的,是為秦國統
一天下、治理國家准備思想理論武器。全書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26
卷,20
多萬字。文章不尚藻飾,朴實簡勁。組織結構很有系統性,論說事理
很有邏輯性。在論述中引證了大量的古史舊聞,及天文、歷數、農業、音律
等各方面的資料。所引用的書籍,有許多後世已經失傳,因而有重要的史料
價值。對後來的《史記》亦有顯著影響。但由於是集體著述,思想很不統一。
東漢高誘注。近人許維遹有《呂氏春秋集釋》。
NO9. 陸賈
陸賈(約前240~前170)楚(今江蘇徐州)人,漢初政論家、辭賦家。
早年隨劉邦平定天下。善於口辯。西漢建立後,曾兩次出使南越(今廣東、
廣西一帶),招諭趙佗臣屬西漢,因功任太中大夫。呂氏稱制時,他稱病免
歸,置田產於好畤(今陝西乾縣東)。他勸說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加強將相
團結,及時平定諸呂之亂,並迎立劉恆為漢文帝。劉邦即位之初,自認為「馬
上得天下,安事《詩》、《書》!」他向劉邦提出「逆取順守,文武並用」
的統治方略,力主提倡儒學,輔以黃老「無為而治」思想。他受劉邦之命,
總結秦亡教訓,著《新語》12
篇。大旨崇王道,黜霸術。本書以清宋翔鳳校
本較好。《新語》是否為陸賈所著,認識不一,有人認為全出於後人偽造,
也有人認為真偽相攙雜。另有《楚漢春秋》和賦3
篇,今佚。
《新語》西漢陸賈著。上下兩卷,共12
篇。漢高祖對他說:「試為我
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敗之國。」乃粗述存亡之徵以奏,
高祖稱善,號其書曰《新語》。事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楚漢春秋》漢初雜史,列為「子部雜志」或「稗史」。陸賈撰。時值
秦漢之交,社會動亂,百廢待興之際,陸賈利用當時的第一手材料,可謂當
代人寫當代史。該書為後來司馬遷撰《史記》時述楚漢史事,提供了主要依
據。《楚漢春秋》9
卷,其主要內容是記載項羽、劉邦起事以至漢初的史事,
所謂「記錄時功」,「誅鋤秦、項之事」。由於作者站在統治者立場對西漢
開國創業歌功頌德,其史料價值不免有失真實之處。司馬遷採用時慎予更正。
「春秋」本是編年體史書的通稱,但《楚漢春秋》不是編年體,已無「春秋」
的原意了。該書南宋已佚,清代人茆泮林、洪頤煊、黃奭均有輯本,分別見
於《龍溪精舍叢書》、《問經堂叢書》和《黃氏逸書考》諸叢書中。
。
NO10. 《新書》
《新書》又稱《賈子》。西漢賈誼撰。政論著作。《漢書·藝文志》著
錄為58 篇。今本10 卷,58
篇。其中《問孝》、《禮容語上》兩篇有錄無書,
實際上只有56
篇。《漢書·藝文志》列為儒家。內容多為討論時政。《新書》
總結秦興亡的教訓,提出「取」與「守」不同術:奪取政權要靠暴力,鞏固
政權要用「仁義」。建議統治者定製度、興禮樂、禮法並重,以達長治久安
的目的。《新書》提出了「眾建諸侯以可其力」的建議,以加強中央集權。
書中反復論述了「民為邦本」的思想。指出「自古至於今與民為仇者,有遲
有速,民必勝之。」(《大政上》)《新書》不僅立論通達國體,切中時弊,
而且文字優美,鋪張揚厲,淋漓酣暢。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被魯迅譽之為「西
漢鴻文」。(魯迅:《漢文學史綱要》)
NO11. 董仲舒
董仲舒(前197~前104)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廣川(今河北
棗強)人。學習十分刻苦專心。《漢書·董仲舒傳》說他「三年不窺園」。
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學有專精,專治《公羊春秋》,時人稱之為當代孔子。
他招收學生,下帷講授。景帝時為博士。武帝時舉賢良文學,他上「天人三
策」,提出了「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和「三綱五常」的倫理道德觀。建
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武帝採納。開以後兩千年以儒學為正
統的先聲。曾任江都王和膠西王相。晚年退歸故里,埋頭讀書、著書。朝廷
有大事,常派人向他請教。死後葬於長安兩郊。武帝過其墓,特下馬致意。
著有《春秋繁露》、《舉賢良對策》,今存。
《春秋繁露》西漢董仲舒撰。今本17
卷,82
篇。其書以《公羊春秋》
為依據,雜以陰陽五行之說,是一部宗於儒學又異於先秦儒學的新儒學著作。
該書大力宣揚「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創造萬物
的、有意志的神。天意表現為陰陽五行的運動和寒暑四季的變化。天人同類,
人副天數,天人感應。進而提出了「祥瑞說」和「災異譴告說」。該書大力
宣揚「三綱五常」的倫理道德觀。又說「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天不變,
道亦不變」。(《春秋繁露·基義》)這就把儒家思想神學化。「天人感應
論」,對兩漢神秘主義思潮有很大影響。「三綱五常說」,統治中國達兩千
年之久。書中體現的「大一統」思想,革除弊政、限民資田、薄賦斂、省徭
役的主張,對鞏固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緩和階級矛盾,發展社會生產
起了積極的作用。
NO12. 劉安
劉安(前179~前122)西漢思想家、文學家。沛郡豐(今江蘇豐縣)
人。漢高祖孫,淮南厲王劉長的長子。安好讀書、善鼓琴,才思敏捷,尤工
詞賦。景帝時,吳楚七國反,他本欲加入叛亂,為大臣勸阻,未見行動。所
以平叛之後,朝廷未予深究。武帝好文藝,對安頗敬重。曾命其作《離騷傳》。
安清晨受命,早飯時既成。帝甚愛之,賜幾杖,不朝。安招致賓客方術之士
數千人,編寫《鴻烈》一書。(既現在所傳的《淮南子》)此書規模宏大,
集西漢前古代思想之大成,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來劉安圖謀叛亂;
欲奪帝位,事泄自殺。受株連者數千人。有集,已佚。
《淮南子》亦稱《淮南鴻烈》。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人蘇非、李尚等
撰。《漢書·藝文志》著錄,內21
篇,外32 篇。內篇論道,外篇雜說。今
本21
篇為內篇。《淮南子》大旨歸於道家,但又融合儒、法、陰陽各家思想,
一般認為屬於雜家著作。該書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牢籠天地,博及古今」。
(《史通·自敘》)它總結治亂興衰的經驗,探究天道人事的規律,尋求避
禍求福養生保身之道。它繼承和發展了老莊的「道」,系統地提出了「道」、
「氣」學說。並以此為基礎,對宇宙的生成和變化,人的形體和精神的關系,
作出了唯物主義解釋。它改造了老子的「無為」思想,使之成為因勢利導的
積極行為。它反對崇古循古,主張因時變化,堅持歷史進化論。書中還保留
有不少科學史材料。梁啟超說《淮南子》,「其書博大而有條貫,漢人著述
中第一流也。」(《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注本有東漢高誘的《淮南鴻烈
解》。
NO13. 司馬談
司馬談(?~前110)西漢史學家、思想家。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
秦蜀守司馬錯八世孫。曾向唐都學天文,向楊何學《易》、向黃子學黃老之
術。建元、元封之間,任為太史令。前110
年,武帝封禪於泰山,他被滯留
於周南,沒有參與封禪事,憂憤而死。著《論六家之要指》,總結當時流行
的陰陽、儒、墨、名、法、道等先秦各派學說,尊崇道家。曾辨析形神關系,
提出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返的論點。他根據《世本》、
《戰國策》、《楚漢春秋》等書,撰寫史籍。其子司馬遷從其志,續成《史
記》。
NO14.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約前86)字子長,兩漢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南)
人,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所處時代正是西漢極盛
的漢武帝時期。其父司馬談學識淵博,任太史令,曾有志編寫一部通史,但
未能如願,臨終前囑司馬遷完成他未竟的事業。遷少時隨父移居茂陵(今陝
西興平縣),後又到長安。十歲便能誦古文,後來跟孔安國學《古文尚書》,
聽董仲舒講《公羊春秋》。20
歲開始外出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沅、湘、
汶、泗、齊、魯、嶧、鄱、薛、彭城、梁、楚,遠至川、滇。廣泛搜集舊聞
傳說,考察民情風俗。他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
年)繼任父職,為太
史令,得以飽覽皇家所藏圖籍。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年)參加制定《太初
歷》後,開始撰寫《史記》。天漢二年(前99
年)因李陵與匈奴戰敗投降,
遷為之辯護,觸怒漢武帝,下獄受腐刑。太始元年(前96
年),被赦出獄,
任中書令。他忍辱發奮,繼續著述,約在征和三年(前90
年)完成了不朽的
史學名著《史記》。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太史公記》、《太史公》。西漢司馬遷
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而著。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漢武帝時代。
共130
篇:本紀12 篇,表10 篇,書8 篇,世家30 篇,列傳70
篇。總結了
我國三千多年社會發展歷史,開創了我國紀傳體史書的體例。書中記述了歷
代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情況及帝王、公侯、將相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事
跡,對國家統治者敢於批判、諷刺,同情農民起義,歌頌我國人民的革命傳
統、群眾的優良品質和殊異才能。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徵。作者
有極高的寫作技巧,全書文字博雅優美,敘事流暢生動,既是一部史學名著,
又是不朽的文學名著。
孔安國西漢經學家。孔子後裔。字子國。曾學《詩》於申公,學《尚書》
於伏生。魯恭王壞孔子舊宅,於壁中得古文《尚書》及傳、《論語》、《孝
經》,皆蝌蚪文字,當時無人能識。他以今文讀之,定為58
篇,開古文尚書
之學派;但為後世學者所懷疑。又有《尚書孔氏傳》,宋人開始懷疑之,經
明清學者考證,系後人偽托。還作《古文孝經傳》、《論語訓解》,已無存。
漢武帝時,任諫議大夫,臨淮太守。
NO15. 劉向
劉向(約前77~前6)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
子政。沛(今江蘇沛縣)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歷仕宣、元、成三帝。12
歲時繼父任為郎,20
歲任諫議大夫。元帝時,因用陰陽災異附會時政,彈劾
宦官、外戚專權,兩次被捕入獄,罷官十餘年。成帝即位後,任光祿大夫,
官至中壘校尉,在此時,他改名為劉向。劉向曾校書於天祿閣達二十年,其
間寫成《別錄》,開創我國目錄學。所作《九嘆》等辭賦33
篇,大部已散佚。
另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漢書》、《五經通義》等。明
人輯有《劉中壘集》。
《新序》西漢劉向撰。今本10
卷,系宋曾鞏所校定,較原本30 卷已有
殘缺。內《雜事》5 卷,《刺奢》1 卷,《節士》2 卷,《善謀》2
卷。採集
舜、禹至漢代史實,分類編纂,所記事實與《左傳》、《戰國策》、《史記》
等頗有出入。
《說苑》西漢劉向撰。原20
卷,後僅存五卷,經宋曾鞏搜輯,復為20
卷。內分君道、臣術、建本、立節等二十門,分類纂輯先秦至漢代史事,雜
以議論,藉以闡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倫理觀念。
《列女傳》西漢劉向撰。7
篇7 卷。分母儀、明賢、仁智、貞順、節義、
辨通、嬖孽等七門,共記105 名婦女事跡。此書屢經傳寫,今本中如陳嬰母
等東漢以來凡16
事,均為後人所增。
NO16. 揚雄
揚雄(見中國文學部分)
《方言》全稱《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西漢揚雄撰,是一部方
言和訓詁之作。原書15
卷,揚雄歷時27 年似仍未完成。《隋書·經籍志》
以後定為13
卷。該書體例仿《爾雅》,類集古今各地同義詞語,並分別註明
大部分詞語的通行范圍。其材料來源,或采自古代典籍,或來自直接的調查,
說明了漢代語言的分布,是研究古代詞彙的重要參考資料。後人研究該書者
頗多,且對原作均有增補闡發,以晉郭璞《方言注》、清戴震《方言疏證》、
清錢繹《方言箋疏》等具有代表性。
NO17. 劉歆
劉歆(約前53~23)西漢古文經學家、目錄學家、天文學家。字子駿。
後改名劉秀,字穎叔。沛(今江蘇沛縣)人。經學家劉向之子。少時因文才
出眾,為成帝召見,任黃門郎。劉向死,歆繼承父業。整理六藝群書,類別
為《七略》,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圖書分類目錄,對中國目錄學的建立作
出了貢獻。劉歆校書時得見古文《春秋左氏傳》、《毛詩》、《逸禮》等書,
建議為它們立學官。遭到了今文經學派的反對。後因得罪執政大臣,出任河
南太守。劉歆少時,曾與王莽同為黃門郎,王莽執政後得以重任。歷任右中
曹太中大夫、中壘校尉、京兆尹。封紅林侯。後為國師。劉歆怨恨王莽殺其
三子,又因南陽兵起,懼大禍將至。地皇末年(23
年),參與謀殺王莽,事
泄自殺。今存著作有《遂初賦》、《列女傳頌》、《三統歷譜》。明人輯有
《劉子駿集》。
NO18. 桓寬
桓寬西漢文史學家。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
秋》。宣帝時舉為郎。官至廬江太守丞。寬博學多識,善寫文章。昭帝始元
6
年(前81
年)召開鹽鐵會議。會議上桑弘羊和賢良文學就鹽鐵官營等問題
進行辯論。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面。桓寬把辯論雙方的論
點記錄下來,加工整理,用對話形式編撰成《鹽鐵論》60
篇,是研究西漢政
治經濟問題的重要資料。
《鹽鐵論》西漢桓寬撰。10 卷,60
篇。漢武帝採納桑弘羊的建議,實
行鹽鐵官營、酒類專賣和均輸平準等政策,遭到豪強之家和富商大賈的激烈
反對。漢昭帝始元6
年(前81),召集朝廷大臣和郡國所舉賢良文學,舉行
會議,就鹽鐵官營等問題進行辯論,稱為「鹽鐵會議」。至宣帝時,桓寬根
據會議記錄,又加以整理和增廣,撰成此書。全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記辯
論,第二部分記余談,第三部分是後序。內容以討論經濟政策為中心,廣泛
涉及政治、軍事、思想、文化等領域的問題。記載了賢良文學和桑弘羊不同
的治國學說,及各自的施政主張。是研究西漢史的重要資料。《鹽鐵論》采
對話體。語言簡潔流暢,渾朴質實。行文整齊而有變化,疏朗中又見細密。
善用對話表達人物思想、神態。是西漢獨具一格的文學作品。
NO19. 汜勝
汜勝之西漢農學家。汜水(今山東曹縣)人。漢成帝時為議郎、勸農使
者。曾在三輔教民種田,獲得豐收。後遷御史。他對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經
驗進行總結,創造出一種精耕細作的區田法。另外還有溲種法、穗選法、嫁
接法等,對當時和後世有較大影響。著《汜勝之書》2
卷18 篇,是我國最旱
的農學著作。
《汜勝之書》農學著作。西漢汜勝之撰。2 卷,18
篇。本書是對西漢黃
河流域農業生產經驗和操作技術的總結。內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則,農作物
的栽培技術等。對節候、辨土、施肥、選種、下種、防旱等農事作業均有論
述;介紹了禾、黍、麥、稻、大豆、麻、桑等作物的栽培方法,及耕田法、
溲種法、穗選法、調節稻田水溫法、桑苗截干法等生產技術。重點記述了區
田法。即在大田裡劃出小方,集中施肥,灌水,可大大提高產量。該書是研
究西漢農業發展狀況的重要史料。本書早佚。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多
所稱引。舊輯本以清代學者洪頤值所輯較優。今人石聲漢撰有《汜勝之書今
釋》。
NO20. 桓譚
桓譚(約前30~約41)東漢哲學家、經學家、政論家。字君山。沛國
相(今安徽濉溪)人。好音律、善鼓琴,博學多才,遍習五經。以父任為郎。
漢哀帝、平帝時位都不過郎,王莽時任掌樂大夫,更始時拜太中大夫,光武
帝時任議郎給事中。喜歡非毀俗儒,因堅決反對讖緯之學,被光武帝目為「非
聖無法」,險遭處斬,出為六安郡丞,抑鬱不樂,道中病卒。他提出了「以
燭火喻形神」的著名論點,對後來無神論思想的發展有影響。著作有《新論》
29
篇。已散佚,清人有輯本。另有賦、諫、書、奏26 篇,多散佚。今存奏
疏《陳時政疏》、《抑讖重賞疏》等。
《新論》東漢桓譚撰,共29
篇,早亡佚。《弘明集》中載有《新論·形
神》一文。該文從唯物主義觀點闡述了「形神」即形體同精神的關系問題,
認為「精神居形體,猶火之然(燃)燭矣」。燭完則火滅,形體死亡,精神
不復存在。今《桓子新論》以清嚴可均《全後漢文》輯本為較備。
詳見http://shuji.xooob.com/wxsj/200810/347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