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怎麼快速記憶
我能告訴你的是捷徑沒有。死記硬背只能是暫時的記憶,而且考試完後會迅速忘記,有時候甚至在考場上由於緊張和思維混亂而張冠李戴,或者遺忘。
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學習歷史開始,從一學期的開始起就扎扎實實地學習。有以下兩點:
1。樹立對歷史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就不羅嗦了。有了興趣,你對歷史的學習就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比如你對網路游戲感興趣,那麼你玩個通宵,雖然時間很長,很累,但你的大腦就處於興奮狀態,因為你感興趣,所以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學習歷史也是一個道理。
2。多看歷史地圖冊。如果說歷史課本上那些文字看起來很枯燥的話,那麼歷史地圖則看起來非常有意思,圖文並茂,很容易讓人接受。在一張張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古代人們的生活,政治的紛爭,成就,等等。而且看的話,要反復的看,有空就當做樂趣看,這種反復的視覺輸入,會長久性地鞏固你對歷史的認識。這樣的話,你就是在考場上記不住原文,也會用自己的話說的八九不離十。
3。學習要循序漸進,要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習歷史不是機械地作為電腦而儲存那些過去的歷史事實和信息。而是通過這些古代的 事情得到一些有益的的啟示。以史為鑒,可以服務當今社會,也可以指導自己的生活。千古以來,世事紛擾,但是人性是沒有多大變化的。貪污犯千古差不多,英雄難過美人關也是幾千年來屢次被證明。反間計也是屢試不爽。如果通過學習歷史,你即便考試的分數不高,但是你獲得了獨立的屬於自己的頭腦,那你就是自由的,幸運的。因為能夠獨自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是人做為人的一大權利。如果你擁有了它,真是幸福的。
所以這里我沒有給你提供一些快速記憶的靈丹妙葯。說實話我也沒有。本人不是歷史專業,但是對歷史很感興趣。專業之餘就經常看歷史書籍,所以還是對歷史事實有自己的看法的,我為自己家擁有這樣的頭腦而感到幸運。
我也祝福樓主也能夠幸運地擁有屬於自己的頭腦。也許你還是學生,考試和成績對你很重要。你會覺得我說的話不管用,甚至沒道理。但是若干年後你回過頭(如果有幸的話)再看以前的考試時,你會覺得那沒什麼,不過如此。
以上信息純屬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❷ 歷史如何理解記憶
熟練的背課本。 熟讀成誦,懂不?
我不信你念30遍書還背不下來。
首先要克服的內就是畏容難情緒,否則一事無成!
我當了四年歷史課代表,多數時候歷史可以班級封頂。高考的時候文綜全校封頂 哈哈
有問題可以繼續追問哈O(∩_∩)O哈哈~
❸ 歷史年代怎麼記憶
一、 等差數列記憶法即根據歷史年代排列所呈現的數學規律來記憶。
例如,《辛丑條約》簽訂、辛亥革命爆發、中共誕生、九一八事變發生,這四個歷史事件分別發生在1901年、1911年、1921年、1931年,這四個數字恰好組成了一個以10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二、數字表示法即把某一歷史知識通過一個或幾個數字概括出來,形成要點。
如: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可概括為一奠,二每,三利。一奠:奠定中國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二每指把全國每戶人家、每個地方納入國家政治體制之中;三利指有利於國家統一,有利於中華民族的發展,有利於封建經濟的發展。
三、提取字眼法即提取某一歷史知識每一句的一個或幾個字為要點,組成另一個詞或一句話。如: 《南京條約》內容可記作「五億(議)港元」。「五」指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億(議)」指英商進出口貨物所應繳納的稅款,由中英雙方議定;「港」指將香港島割給英國;「元」指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
四、諧音趣味記憶法即把某一歷史知識的幾個關鍵知識用諧音或組成有趣味的幾個字幫助記憶。
如:我們記憶英國光榮革命的時間(1688)可用諧音:一路發發;記憶克利期提尼這個名字,可設想克里是你姨,這樣趣味性強,記得快而牢。
五、關鍵字詞法即抓住某一歷史知識的關鍵字詞歸納成要點從而提高記憶效果。
如:我們記憶必修I《古代希臘民主政治》可用幾個關鍵字掌握:即①背景;②發展③滅亡。①背景:經濟(工商業發展);政治(氏族制度瓦解);地理(小國、海洋)②發展:三次改革(奠基:梭倫,確立:克利期提尼,繁榮:伯利克里③滅亡:雅典民主的局限;政治經濟發展。
六、概括記憶法就是將某一歷史知識加以概括,使之簡單化。
如:將必修I《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可概括為:①前提:光榮革命,②確立:《權利法案》;③發展:責任制內閣的形成,這樣學生對《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的知識就容易掌握了。
七、圖表記憶法的特點是藉助圖表,調動視覺功能,去啟發想像力,它能化繁為簡,可以一目瞭然地反映歷史的演變軌跡,可以把歷史知識凝聚成點,化點為面,達到增強記憶的目的。
八、歸類記憶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單元或總復習。歷史課本的內容十分繁復,孤立地去死記硬背歷史基礎知識,必然弄得頭暈腦脹,結果還是糊里糊塗「一鍋粥」。
如果採取歸類記憶法,把歷史基礎知識分門別類地、按問題的性質依次歸納到一起,捋出一條條線索,就便於記憶了。這叫歸類記憶法。比如,要記憶新課程必修I第一單元的相關知識,我們知道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包括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宗法制。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即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然後回憶秦朝是如何首創?漢至元是如何加強?明清如何強化?這樣,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就一目瞭然了。九、比較記憶法。
這種方法適宜記憶那些歷史上經常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像戰爭、政治改革、不平等條約等等。這類歷史上經常發生的事件,彼此之間,或因其性質相同,或因其表現形式相似,記憶中往往容易互相混淆。比較記憶法最能克服混淆。比較,可以明顯地揭示出歷史事件彼此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突出它們各自的特徵,這就便於對它們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如我們將甲午中日戰爭和全面侵華戰爭的比較——同:蓄謀已久、為擺脫國內危機、製造大屠殺等;異:結果不同、抗戰的規模不同、抗戰的方式不同——然後記憶,既能牢固記憶,又能加深理解,—舉兩得。
十、網路記憶法。
這種方法適宜記憶一個或一些復雜的歷史事件,靠機械識記的方法去死記硬背,留在腦海里的印象是雜亂無章,模糊不清的,回憶起來也必然是支離破碎,殘缺不全的。如果我們經過認真分析,首先找出這個或這些歷史事件有幾個要點,再進一步弄清這幾個要點之間的聯系,這樣形成一個網路,就便於記住了。當需要回憶的時候,只要把這個網路撒開,儲存在腦里的有關這個歷史事件的印象,就會完整、准確、清晰、迅速地重現。這就是網路記憶法。比如:要記憶中國近代史的相關知識,可先編織知識網路為:1.時間范圍:1840-1949。2.一個社會形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兩個社會矛盾:民族矛盾、階級矛盾4.兩個革命時期: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5.兩個革命任務:反封建反侵略。6.三個統治政權:晚清政府→北洋軍閥政府→南京國民政府。(思考:每個政權統治時期可以分為哪幾個小時期)。
❹ 歷史學專業考研有沒有比較好的記憶方法
適合應考法
方法一:注意集中。
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這里指的注意集中,和記憶時緊張是有很大區別的,也就是說記東西時要舒心不要緊張。因為緊張時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它是損害精神集中功能和記憶力的大敵。反之,在寬松環境中,垂體後葉分泌加壓素,它對增強記憶功能大有好處。
方法二:選對合適的時間。
實驗證明,晚上6--10點和早晨6--8點是記憶功能最佳時候。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當然同時要專心,不要被其它干擾或打斷。切忌一邊聽walkman一邊背書。這是因為大腦工作時只允許一個中樞於興奮狀態,如果同時有幾個興奮點,必定會心不在焉或三心二意,結果大大降低記憶效果。
方法三:採取多種記憶方法。
如形象記憶、順口、聯想記憶、圖畫記憶等等。同時,讀、想、視、聽相結合。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比單一默讀效果好的多。
方法四:及時復習。
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方法五:要多吃有利記憶的食品,如富有含鋅、磷酯、某些不飽和脂肪酸的芹菜、核桃、芝麻、瘦肉等。
常用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記憶力的辦法其實是很多的,重要的是你要做個提高自己記憶能力的有心人,在任何場合都形成習慣。我們可以從以下7個方法著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加以改進和完善。
每天鍛煉。有氧鍛煉對身體的各部分,包括大腦都有好處。
吃好吃對。常吃菠菜、深色綠葉菜、三文魚、葡萄汁或葡萄酒、熱可可、全麥製品和糙米、杏仁和核桃、橄欖油、大蒜、藍莓果、雞蛋、牛奶或酸奶、核桃、黃豆和沙丁魚、海帶、南瓜、青椒、花菜、胡蘿卜、瘦豬肉這20種食品可提高記憶力。另外,每日多餐少食也可以通過降低血糖滴度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
減輕壓力。持續、突發性的壓力對大腦有損害。放鬆,練練氣功或者與人交談來排解壓力。
善於觀察。很多時候記不住不是因為記性差,是因為看的不仔細。頭天見到的新人,第二天再碰見就想不起來了,多半是因為沒有專門去記。訓練觀察力可以用一張自己不熟悉的畫面,看幾秒鍾後翻過去,嘗試敘述畫中的內容。每次做這個練習的時候都找一張自己沒見過的畫,多加訓練就可練就過目不忘。
5,保持活躍。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陸九淵曾說:「身體不運則病,精神不運則愚」。大腦就象肌肉,常鍛煉能促進大腦發育。學一種新語言、一種樂器,或者玩玩智力游戲都是保持大腦活躍的好辦法。
6,不斷重復。重復得越多,記得越牢。可以心裡默念,也可以寫下來,找各種方法重復需要記住的內容
7,通過專業的記憶訓練,掌握記憶的技巧和捷徑也是快速增強記憶力的訣竅。
有意法
什麼是有意記憶法
有明確的目的或任務、憑借意志努力記憶某種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記憶法。相反,沒有明確的目的或任務,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記憶方法,稱為無意記憶法。心理學研究表明,有意記憶的效果明顯優於無意記憶效果。為了系統地掌握科學知識,必須進行有意記憶。
宋朝有個讀書人叫陳正之,他看書看得特別快,抓住一本書,就一個勁地趕著往下讀,一目十行,囫圇吞棗。他讀了一本又一本,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可是效果很差:讀過的書像過眼煙雲,很快就忘記了,幾乎沒有留下一點印象。這使他十分苦惱,疑心自己是不是記憶力不好。
後來,有一天,他遇到了當時的著名學者朱熹,就向朱熹請教。朱熹詢問了他的讀書過程以後,給了一番忠告:以後讀書不要只圖快,哪怕每次只讀五十字,重復讀上多遍,也比這樣一味往前趕效果好。讀的時候要用腦子想、用心記。陳正之這才明白,他讀過的書所以記不住,不是因為他的記性不好,而是學習目的的不明確,方法不對頭,他把讀書多當成了讀書的目的,忽視了對書籍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這樣匆忙草率地讀書,既不消化書中的內容,又不有意識地進行記憶,他的記憶效果當然是不會好的。
以後,陳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勸告,每讀完一段書,就想想這段書講了些什麼,有幾個要點,並且留心把重要的內容記住。經過日積月累,他終於成了一個有學識的人。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請老師給兩個班的同學布置了默寫課文的作業,都說第二天測驗,第二天果真測驗了,結果兩個班成績差不多。測驗後,只告訴一班同學兩星期後還要測驗一次,二班同學不知道。兩個星期後又進行測驗,一班同學的成績比二班同學要好得多(一班同學在測驗前也沒有復習)。這說明,並不是一班同學比二班同學更聰明,記憶更好,而是由於老師在第一次測驗後,對一班提出更長久的記憶目標,結果一班同學就記得長久些。
這個實驗都告訴我們,在學習中要養成一種習慣,嚴格要求自己,給自己明確提出記憶的目標,這樣才能有好的記憶效果。
怎樣進行有意記憶
進行有意記憶,首先要有明確的任務。任務明確,就能調動心理活動的積極因素,全力以赴地實現記憶的任務。任務越明確、越具體,記憶效果就越好。例如,英語單詞不好記,但又必須記住,因此,你可以把生詞寫在小卡片上,規定自己每天必須記住20個生詞,並及時進行復習與檢查。這樣,日積月累,你的詞彙量就會大增。
其次,有意記憶要有意志努力的參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專心致志」。要下決心記住一段材料,就要進入「兩耳不聞窗外事」,「頭懸梁,錐刺股」的境界。如果面對著要記的東西,連連叫苦不迭,或漫不經心,或知難而退,或者在邊學邊玩時背下來的東西都是短期記憶,都不會取得好效果。
理解法
什麼是理解記憶法
在積極思考、達到深刻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記憶法。
理解記憶的基本條件是對材料的理解和進行思維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學要領、范疇、定理、法則和規律、歷史事件、文藝作品等,都是有意義的。人們記憶這類材料時,一般都不採取逐字逐句強記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涵義,即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思維進行分析綜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點和內在的邏輯聯系,使之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以便保持在記憶中。理解記憶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確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賴於學習者對材料理解的程度。
理解記憶的效果優於機械記憶。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在做記憶的實驗中發現:為了記憶住12個無意義音節,平均需要重復16.5次;為了記住36個無意義章節,需重復54次;而記憶六首詩中的480個音節,平均只需要重復8次!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記硬背,那真是費力不討好。
理解記憶是以理解材料內容為前提的。這種理解不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系,以及該材料和以前的知識經驗之間的關系。
我們平常說泰國的首都曼谷,實際上這是一個簡稱,泰國首都的全稱是「共台甫馬哈那坤奔地娃勞狄希阿由他亞馬哈底陸浦改勸辣塔尼布黎隆烏冬帕拉查尼衛馬哈灑坦」,共四十一個字。
要把這四十一個字都背下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恐怕比記圓周率小數點之後四十一位還要難得多。
我們不妨來背背這兩首詩,一首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還有一首是唐朝著名詩人王之渙的絕句《登鸛鵲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兩首詩的總字數比泰國首都全名還要多七個,可是只要讀幾遍也就會背了。原因就在於這兩首詩形象易懂。
怎樣進行理解記憶
既然記憶有這種規律特點,那麼在學習的時候就要經常有意識地運用理解記憶,在記憶的時候展開積極的思維,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可以運用理解記憶的時候不去運用,而偏偏要使用機械記憶進行無意義的重復,那可就不止事倍功半,而是相差十倍二十倍了。
我們在記憶材料的時候,只要它是有意義的,就應該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後記憶」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層次,找出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而不要從一開始就逐字逐句地記憶。
例如背古文,如果不把古文的意思弄懂,那麼就會象背天書一樣,非常吃力。如果把古文里的實詞、虛詞都弄懂了,把全篇的中心意思掌握了,這時再背,就是在理解基礎上記憶,背起來就有興趣得多,也快得多,印象也深得多。
我們說理解記憶效率高、效果好,是不是說只要理解了就一定能記住呢?這可不一定。對於理解的東西,往往也還需要多次重復才能記住。有的人理解了某個學習內容,就以為學習過程已經結束,沒有有意識地要求自己記住它們,不再通過重復加深印象,那麼,是不可能把學習內容完全、准確地記住的。
聯想法
什麼是聯想記憶法
利用聯想來增強記憶效果的方法,叫做聯想記憶法。聯想,就是當人腦接受某一剌激時,浮現出與該剌激有關的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一般來說,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間容易產生聯想。用聯想來增強記憶是一種很常用的方法。美國著名的記憶術專家哈利·洛雷因說:「記憶的基本法則是把新的信息聯想於已知事物。」
聯想記憶法的種類
聯想記憶法分為以下三種具體方法:
接近聯想法
兩種以上的事物,在時間或空間上,同時或接近,這樣只要想起其中的一種便會接著回憶起另一種,由此再想起其他。記憶的材料整理成一定順序就容易記得多了。
例如,有的人有時候一下子記不起一個很熟的外語單詞,明明是經常溫習的,連這個字在教科書上什麼位置都能回憶起來,可一下子就想不起來了,那他就可以從這個字在書上什麼地方想起,想想它前面是個什麼詞,後面跟了一個什麼詞,這樣反復地聯想,往往能回憶起這個單詞來。這個詞和前後詞的關系是位置接近,這種聯想就叫空間上的聯想。還有一種時間上的聯想。比如一個人在一本辭典上看到對某個詞的很有意思的說明和解釋,告訴了另外一個人。那個人也很感興趣,問他是在哪本辭典上查到的,要去親自查看一下全文。可惜他已經記不確切是查在哪本辭典了。怎麼辦呢?
於是這個人就回憶當時查辭典的情形。首先想起是前天晚上查到的,記得那天晚上他還為這事高興了好一會。再仔細一想,噢!有了。這個詞是在《辭海》上看到的。因為自己前天晚上只查過《辭海》,其他那些辭典前天上午就都歸還圖書館了。這樣,通過時間上的聯想,准確地回憶起自己查的是《辭海》,不是其他的辭典。
相似聯想法
當一種事物和另一種事物相類似時,往往會從這一事物引起對另一事物的聯想。把記憶的材料與自己體驗過的事物相連結起來,記憶效果就好。
在外語單詞里,有發音相似的,有意義相似的,這些都可以利用相似聯想法來幫助記憶。
遼寧黑山北關實驗學校和北京景山學校在小學低年級試驗一種集中識字的方法,可使學生在兩年內認字兩千五百個,閱讀一般書籍報紙。這種識字法就運用類似聯想記憶法的道理,把字形、字音相近,能互相引起聯想的字編成一組一組的,像把「揚、腸、場、暢、湯」放在一起記,把「情、清、請、晴、睛」放在一起記。每組漢字的右邊都是相同的,每組字的漢語拼音也有共性,前一組的漢語拼音後面都是「ang」,後一組的漢語拼音都是「qing」,這樣就可以學得快、記得住。
對比聯想法
當看到、聽到或回憶起某一事物時,往往會想起和它相對的事物。對各種知識進行多種比較,抓住其特性,可以幫助記憶。這就是對比聯想法。
許多詩集、對聯大多按對仗的規律寫出來的。如:杭州岳飛廟有這樣一副楹聯,寫的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有」和「無」是相反的,埋下烈士忠骨和鑄就奸臣是相對比的。相傳這里埋著民族英雄岳飛的忠骨,後人由於痛恨奸臣秦檜用陰謀害死了他,用鐵鑄了秦檜夫婦的跪像放在墓前。只要記住這副對聯的上句,下句也就不難憑對比聯想回憶起來了。我們背律詩,往往感到中間兩聯好背,原因就是律詩的常規是中間兩聯對仗。對仗常用這種對比,例如「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又如唐朝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詩的中間兩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相對比之處很多,由前一句可以很自然地想起後一句。
怎樣用聯想法學習外語
學習外語,初學者往往喜歡用生詞卡,把一個個外文單詞及其音標、詞類和中文詞義記在單詞卡上,一有空就拿出來看看讀讀,這確是個有效的方法。但是,利用上面提到的聯想規律,就能夠增進這種方法的記憶效果。
⑴將詞形相似的詞放在一起記。便如:preserve、reserve、observe、deserve 4個詞都相同的詞根serve,把它們放在一起記,利用相似聯想,既利於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又利於辨別、區分它們的中文詞義。
⑵將中文詞義相同或接近的詞放在一起記。例如:get、obtain、acquire、gain 4個詞都有「得到」的意思,把它們放在一起記,利用接近聯想,可以舉一反三,提高記憶效率。
⑶將反義詞放在一起記。例如:black(黑)與white(白),superior(上等的)與inferior(下等的)詞義相反,把它們放在一起,利用對比聯想,由一詞引起對它的反義詞的回憶。
聯想記憶法在商業廣告上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1931年,上海有家汽車出租公司,他們電話號碼是「40000」,為了使乘客能記住這個電話號碼以招徠生意,他們就利用人民群眾當是高漲的愛國熱情,大力宣傳「四萬同胞請打『40000』號電話」,這就使它很快成為上海最大的一家出租汽車公司。
聯想記憶法的詳細技巧
聯想記憶法根據記憶內容的特徵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1.一點式記憶。例如對一個人名、地名,或其他形式的抽象的或不可理解的、無意義的材料的記憶。
2.兩點式記憶。就是需要在兩個事物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系,使用時見此知彼、見彼知此。例如英語單詞和漢語詞彙之間,作品與作者之間,國家與首都之間,年代與歷史事件之間,某些事物與有關數據之間,都是如此。
3.多點式記憶。需要記憶的知識要素超過兩個,要在3個或更多的事物之間建立聯系,比如記憶56個族,列舉魯迅的作品,記憶一個簡答題的要點等等。
在記憶時,除了進行聯想之外,還應輔之以這樣一些技巧:循環記憶、嘗試回憶、過度學習、卸磨殺驢、限定時間、結合理解。另外,還應該注意確定切合現實的目標,不能指望什麼都要一字不漏地原文背誦。
多通道法
什麼是多通道記憶法
要記憶外部信息,必先接受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條,有視覺、聽覺、動覺、觸覺等等。有多種感知覺參與的記憶,叫做「多通道」記憶。這種記憶方法效果比單通道記憶強得多。
古書《學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學無當於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意思是說,學習和記憶如果不能動員五官參加活動,那就學不好,也記不住。這說明遠在2000年前中國古代人就已經認識到讀書學習要用眼看,用耳聽,用口念,用手寫,用腦子想,這樣才能增強記憶效果。
宋代學者朱熹說,讀書要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15%,若把視覺與聽覺結合起來,能夠記住65%。
有位老師曾經用三種方法讓三組同學記住十張畫的內容:對第一組同學,他只是告訴說畫上畫了些什麼,並不給他們看這些畫。也就是說這組同學只是聽,沒有看。對第二組 同學正好相反。老師哈給他們看這十張畫,可是不再給他講每張畫畫了些什麼。也就是說這組同學只是看,沒有聽。對第三組同學是又讓聽又讓看。老師不但告訴他們畫的內容,而且在講每張畫的內容的同時,就給他們看那張畫。過了一段時間,老師分別問這三組同學記住了多少畫的內容。結果第一組記住的最少,只有百分之六十;第二組稍多,記住了百分之七十;第三組記住最多,達到百分之八十六!這說明只聽不看的同學記得最少,還僅僅是兩種感覺器官並用,記憶效果就比只用其中一種好得多。如果把所有的感覺器官一齊調動起來,記憶效果就更好了。
怎樣進行多通道記憶
多通道記憶法動員腦的各部位協同合作,來接收和處理信息。這種方法在掌握各種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效果顯著。因為不論哪一種語言,學習目的總是為了讀、寫、聽、說,這四種能力恰恰涉及到信息輸入和輸出的四種不同的通道,因此,在學習語文、外語等課程時,最好採用多通道記憶法。
新聞記者在新聞采訪中,為了抓住信息,往往是動腦動手,聽、說、寫並用,採用多通道記憶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要記住一段比較長的話語,最好是邊聽邊記,正所謂「眼過千遍,不如手寫一遍」,旨在說明動筆對於記憶的重要。
因此,在掌握各種語言文字或是接收處理語言信息之時,應運用多通道記憶法,其正確的作法是,邊聽邊積極思維,以聽懂為第一,總結出所接收的語言信息的內容要點,並在其語言停頓的空隙,扼要地記上幾個字或幾句話。
精選法
對記憶材料加以選擇和取捨,從而決定重點記哪些,略記哪些,這種記憶方法叫做精選記憶法。
對記憶材料之所以加以選擇,是因為每個人每天接觸的信息太多了。這些信息並不是都需要記憶的。
據說,前蘇聯莫斯科大學有一位大學生,他在圖書館的石階上走路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腦受到撞擊。從此,不可思議的事情產生了,他的記憶好得不能再好,什麼東西都過目不忘,像《真理報》這樣的大報,從頭版到第八版,只要他閱讀後,每篇文章都能倒背如流。但令人遺憾的是他的頭卻疼痛如裂,因為記得太多了,大腦得不到休息。因此,記憶應有選擇,記憶那些最重要、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材料。善於學習記憶能力強的人,往往善於抓住重點,抓住精髓,善於組織材料。據說古時候,有的人記憶力極好,甚至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過目成誦。可是鄭板橋卻看不起這種人,把他們叫做:「沒分曉的鈍漢。」怎麼個沒分曉?就是不分主次、輕重,不管有用、無用,一股腦兒全都背下來。
有位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談到精選記憶法時說:「修辭格有數十種之多,但常用的不過十幾種。在認真學習每種修辭格之後,我把常用的12種修辭格濃縮成順口溜:『比喻、借代、比擬、誇張、雙關、反語、設問、反問、反復、對照、對偶、排比』,並且以這24個字為主,列成一張表。在編排中,除了讓它好讀、押韻,便於記憶外,還把容易混淆的放在一起,用箭頭標出,在下邊用簡練的語言註上聯系與區別或特性,記憶住了順口溜也就記住了12個主要的修辭格,根據排列的位置,想到幾組修辭格的異同,進而想到它們的全部特點。這樣,在分析句子時就能做到條理清晰,不易混淆和遺漏了。」
諧音法
利用諧音來幫助記憶的一種方法。許多學習材料很難記憶,在它們之間不易找出有意義的聯系,例如,歷史年代、統計數字等等。如果對這些學習材料利用諧音加某種外部聯系,這樣就便於貯存,易於回憶。
據說,一天,有位老師上山與山頂寺廟里的和尚對飲,臨走時,布置學生背圓周率,要求他們背到小數點後22位;。大多數同學背不出來,十分苦惱。有一個學生把老師上山喝酒的事結合圓周率數字的諧音編了一句順口溜:「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而樂」。
待老師喝酒回來,個個背得滾瓜爛熟。這種聰明的學生就是利用諧音法來幫助記憶的。
利用諧音法還可以幫助記憶某些歷史年代,不少人覺得記憶歷史年代是件很苦惱的事,不容易記住,而且還容易混淆。但是,要學好歷史,又必須記住歷史年代,因為沒有時間也就無所謂歷史。於是,許多聰明人利用諧音法來幫助記憶歷史年代。例如,馬克思生於1818年逝世於1883年。那麼可以這樣記,「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再如,甲午戰爭爆發於1894,用它的諧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記住。
當然,諧音記憶法只適於幫助我們記憶一些抽象、難記的材料,並不能推而廣之,用於記憶所有的材料。
口訣法
把記憶材料編成口訣或合轍押韻的句子來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訣記憶法。這種方法可以縮小記憶材料的絕對數量,把記憶材料分成組塊來記憶,加大信息濃度,增強趣味性,不但可減輕大腦負擔,而且記得牢,避免遺漏。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記憶是以「組塊」為單位的,每一個組塊內的信息量多少是相對的。一個字母可以看作一個組塊,一個單詞,一個片語也可以看作一個組塊,一個句子也可以作為一個組塊。組塊內部的信息不是各自獨立,而是相互聯結的,如果善於把記憶材料分成適當的組塊,就能夠大大提高記憶效果。口訣記憶法就是符合組塊規律的一種記憶方法。
口訣大都押韻,朗朗上口,容易記憶。例如,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歌,在勞動人民中間世代相傳,且有強大的生命力: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署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來六、二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兩天。
除二十四節氣歌外,乘法口訣、珠算口訣、「百家姓」等都是運用口訣記憶法的實例。
編口訣有許多種方法。
有一個標點符號的順口溜,用的是羅列法:
一句話說完,畫個小圓圈(。句號)
中間要停頓,小圓點帶尖(,逗號)
並列詞句間,點個瓜子點(、頓號)
並列分句間,圓點加逗號(;分號)
疑惑與發問,耳朵墜耳環(?問號)
命令或感嘆,滴水下屋檐(!感嘆號)
引用特殊詞,蝌蚪上下竄(「」引號)
文中要解釋,兩頭各半弦(()括弧)
轉折或註解,直線寫後邊(――破折號)
意思說不完,點點緊相連(……省略號)
特別重要處,字下加圓點(·著重點)
編口訣還有一種利用形象的方法,易於引起聯想幫助回憶。
例如漢語拼音字母的
「n、m」樣子像門,
「f」像拐棍,
「t」像傘把,
「h」像椅子,
「k」像有個東西往下磕,
「l」的發音像「嘞嘞嘞」的聲音。
於是可以編成口訣:
一門n,二門m,
拐棍f,傘把t,
椅子h,碰壁k,
小棍趕豬嘞嘞嘞。
對於一些容易混浠的字,我們用發掘特徵的辦法編成口訣特別便於記憶,容易分辨。比如,己、已、巳幾個字容易混,可以編成這樣的口訣:堵巳不堵己(自己的己),半者和念已(已經的已)。
買、賣這兩個字很多小學生容易弄混,可以運用聯想法編成口訣:少了就買,多了就賣。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是缺少了什麼東西才買,「買」字恰恰比「賣」字少了個「十」字頭,因此可以聯系起來記。
我們還可以用前後對比的方法編口訣。比方面面這個代數公式:我們就可以編成這樣一個口訣:首平方,尾平方,首尾兩倍在中央,二項符號看前面,它們兩個都一樣。
多種方法綜合起來編口訣也很方便,比如綜合羅列法、特徵法、直觀形象法很快就可以把「熟」字編成這樣的口訣: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子字來報信,九個一起忙,下點一把火,燒熟一鍋湯。這些不同的編口訣的方法,我們可以根據情況加以運用。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口訣很不容易編,記憶的對象又並不常用或都很簡單,用其他方法記憶很方便,那就用別的方法。否則為了編口訣就花去很多時間,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還有一種就是圖像記憶法,指把需要記憶的資料通過各種手段轉化為圖像編碼來進行記憶,因為人對圖像的記憶能力是很厲害的,容量很大,科學研究表明圖像記憶是其他記憶容量的100萬倍。可見圖像記憶有非常大的空間。
圖像記憶容易進入人的長期記憶,不至於很容易遺忘。需要復習的次數也少,明顯的優於其他記憶方法,但需要有一定想像聯系等編碼能力,也就是轉換為好的圖像去記憶,所謂好就是要誇張,生動,或者有趣。
記憶法的15個要點:
⒈平心靜氣。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都保持一種讓自己平心靜氣的心態。更多的時候是讓自己的大腦安靜。
⒉調整自己大腦的工作和休息時間,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疲勞會降低大腦的工作效率。
⒊樹立起自己記憶優良的信心,並時時提醒自己要記住必須記住的東西,必須堅信自己「一定能記住」!
⒋要學習和找到一套適合提高自己記憶力的方法,加之必要而又經常的訓練再訓練,提高再提高。
⒌要保持對世界充滿強烈的愛好與興趣,興趣是記憶的第一推動力。對被記憶的對象要象對待自己的「情人」一樣有足夠的興趣。
⒍強烈的願望和刺激可以促進自己的記憶。
⒎要在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建立與愉快事情相聯系的記憶。
⒏讓自己的心態永遠年輕,保持年青人的刺激可以促使自己腦細胞變得敏銳和年輕。
⒐學會一種或多種觀察能力,敏銳的觀察力能能幫助我們記憶。
⒑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在記憶中尤其如此。要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對象。
⒒開發自己的右腦,把記憶對象形象化有助於記憶。
⒓掌握歌訣或口訣記憶知識,把互不關聯的記憶對象編成歌訣有利於記憶。
⒔學會特徵記憶技巧,找到記憶對象的特點,辨別出其特徵有助於記憶。
⒕學會整理和分類,適當的分散記憶(化整為零)有時比集中記憶效果好。
⒖充分運用人自身體的五官功能,調動身體各器官協同記憶。
❺ 學習歷史有哪些記憶方法
對於歷史,我想說的是: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尤其對專考小綜合屬或大綜合的同學來說,平時的基礎是決定勝敗的關鍵。我自己就曾經吃過這樣的虧。教我歷史的魏獻策老師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老師。他的課彷彿有一種魔力能把你緊緊地吸引住,浩浩歷史長河在他的講解下彷彿一下子就與我們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引導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去思考它們背後的聯系與實質。這是學習歷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導下,高一時我的歷史學得很順利。也許是讓勝利沖昏了頭腦,高二時我開始偷懶了,不再注重基礎知識的及時掌握。只是到了考試前才臨時背一背。到高三下學期總復習時,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愚蠢。高一的知識由於有扎實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費多少力就能輕松地回憶起全部內容。而高二的課文我即使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忘的可能。我這才知道為什麼老師總讓我們「抓基礎、重平時」。
❻ 歷史記憶方法
「練」,好的記憶力都是練出來的,包括世界級的記憶大師們也都是靠後天訓練培養出來的超級記憶力,一般的,比較有效地訓練方法有三個:
(1)速讀法(又叫全腦速讀記憶):速讀法是在快速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記憶訓練的,實際上,兩者是同時進行也是相互相成的,別以為閱讀速度快了記憶就差了,因為這里靠的不是左腦意識的邏輯記憶,而是右腦潛意識的圖像記憶,後者比前者強100萬倍。
通過速讀記憶訓練的朋友都知道,速度越快記憶越好,詳細學習資料你可以到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站」學習,下載軟體練習。
(2)圖像法(又叫聯結記憶術):圖像法也是運用右腦的圖像記憶功能,發揮右腦想像力來聯結不同圖像之間的關系,從而變成一個讓人記憶深刻的故事來實現超大容量的記憶,關於聯結記憶術,「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也有訓練,這個方法是很多記憶大師都在使用的方法。
(3)導圖法(又叫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個偉大的發明,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
(4)、如果是正在考試或者正在忙著備考的學生,我建議學習一下「精英特」,能夠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效率,精.英特速讀也是我們協會認可的。希望你早日進步!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望採納。
❼ 如何提高歷史學科的有效記憶
一、動機的誘發——培養記憶能力的基礎
動機是驅使人們活動的一種動因和力量,要讓一個毫無知識需求的學生去持久地努力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由此可見,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實在是太重要了。而學生學習歷史動機的產生決定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內部需要。因此,學生動機的誘發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明確學習任務及價值,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學習任務有長期任務和短期任務之分,任務的價值也有總體和具體之分。無論何種任務,任務一定要明確,價值要具體。如指導2005年歷史中考復習,告訴學生中國近現代史中各子目錄占歷史中考比分的65%-70%,其中世界史和中國古代史考25%,毫無疑問中國近現代史是重點。中考的大比分成為學生掌握各子目錄的動機,學生會加強學習記憶,會盡最大的努力完成中國近現在史的學習任務。其次,注意歷史學習任務維度,鼓勵全體學生學習需要「給全體學生同樣的任務,同樣的標准,這樣的歷史學習我們稱之為單維度學習任務」。再次,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是多維度的。單維度任務目標可以橫向比較,但高水平的學生受機理獲益多;低水平學生很可能會起反作用。多維度歷史學習目標可以使每個學生都可獲得收獲,產生成就感,從而使學生學習歷史記憶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
二、興趣的培養——學生提高歷史記憶能力的前提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成才的起點,是學習的源動力。而歷史是多元的、五彩繽紛的、形象的、有血有肉的,是活生生的,是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科學殿堂,應是中學生喜愛的科目之一。怎樣使學生喜歡上歷史學科,筆者認為興趣培養是關鍵。良好的學習興趣對提高記憶水平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歷史教學應該結合初中學生心理特徵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師首先應在導入新課上下功夫。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導入新課環節非常重要,導入語往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講述「鴉片戰爭」一節時,筆者給學生播放錄像《林則徐》,從聽覺和視覺上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觀,有力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錄像的播放又很簡短,避免了出現喧賓奪主之感。然後著重指出:「鴉片戰爭爆發是英國資本主義發展下的對外殖民侵略的必然結果,而林則徐的虎門硝煙僅起到了導火線的作用」。此時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採用與課文有關的傳聞、秘史,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們也可以利用學生們對歷史小故事非常感興趣的特點用故事導入幫助學生找到興趣點。甚至也可讓學生提前預習,通過閱讀課本、同學相互交流、查找課外資料,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課本學習中來。此外,教師可以從基礎知識的實用方面入手。學生學習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為了考試,我們不能迴避這個問題。在歷史教學中遇到一些重點課,在導入新課時,筆者就強調這一章節的重要性,在歷屆中考中常出現一些題,在上課時應該重點抓住的幾方面問題。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一開始就了解到學習這章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同哪些章節有聯系。學生只有認識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注意力才會集中,教師講述課本內容時,學生的興趣點自然就提高了,記憶力水平也能隨之相繼提高。
三、方法的指導——提高記憶能力的關鍵
中學歷史教材內容紛繁龐雜,時間、地點、事件是歷史基礎知識的關鍵。不少學生採用機械記憶方法,收效不大。特別是初中歷史課本共六冊,所要記的,誇大點說浩如煙海。因此,指導學生運用不同的記憶方法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以下是幾種常用的記憶方法。
1.特徵記憶法
根據獨特之處來加深印象的記憶方法:
(1)一肩挑兩頭年代:中間一個數,挑左右兩個相同的數組成的年代。如:383年,淝水之戰;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626年,「宣武門之變」,唐高祖把帝位傳給李世民;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676年,新羅統一朝鮮半島,並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等等。
(2)重復年代:後兩位年代數是前兩位年代數的重復。如: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818年,馬克思誕生;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等等。
2.壓縮記憶法
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化簡為繁,把內容壓縮成少數幾個字的記憶方法(答題時應還原)。如,清代十個皇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前5帝為古代史的,後5帝為近代史的)。可壓縮成:順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❽ 為什麼歷史學的好的人記憶力很強
歷史是一門深奧的學科 上下幾萬年 包括元古歷史 古代史 近代史 現代史等等
類容多 另外初中高中的歷史課主要是已文字敘述主要是以背為主能把歷史學的好的人記憶力還是比較強的
❾ 歷史記憶口訣啊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版,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權清後,皇朝至此完。
補充五胡十六國口訣:
前後南三燕,西秦南涼鮮卑建;
前西二涼和北燕,政權仍為漢族建;
前趙北涼夏匈奴;前秦後涼漢(成漢)氐建;
羯後趙,羌後秦,十六小國長混戰。
▲用口訣法記憶中國歷史朝代
盤古三皇五帝更,
❿ 歷史學是怎麼記憶知識的
時間事件縱橫坐標法:以橫軸做為時間軸,縱軸做為事件軸。中心原點做為歷回史公答元元年。把從有人類起到現在的重大事件時間節點標注在時間軸上。把相應的事件寫在事件縱上。連線相應記憶。
歸納總結記憶法:把相關聯的或者相互有聯系的內容歸納總結到一塊,一起記憶。如: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再如武昌起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它們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意義。也可以朝代來歸納記憶,也可以經濟方化來歸納記憶。
承前啟後記憶法:如618年隋朝滅亡、唐朝建立。
我國科舉制度的誕生與滅亡?隋朝的誕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滅亡。
歷史大事年表記憶法:每冊歷史書後面都附有大事年表,可以按這個來記。也可以自己製作一個表格把同時期中外歷史發生的事都記下來記憶。
約公元前170萬年:元謀人,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約公元前70-20萬年:北京人,手腳分工明確、製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