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二歷史總結500字,急
初二年級在最近兩個學期的歷史期末考試中都超市平均分,取得較好的成績,下面我代表初二歷史備課組談一談我們在常規教學方面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認真備課。
這一屆初二是我校使用北師大歷史教材的起始年級。這套教材的特點是單元主題鮮明,重視提高學生素質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原有課程中的「繁、難、偏、舊」的內容被刪掉了,每一課書的內容大為減少,有些課文甚至正文比小字還要少,所以需要教師在備課過程當中適當補充內容,否則歷史的連貫性就喪失了,學生聽起來一頭霧水。每個學期開學前我們備課組的老師都能認真鑽研教材和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和進度。每課時都有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作業布置、教學反思等。另外我們還積極參加集體備課,做到統一進度,集思廣益,取長取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經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環保教育、安全教育。
二、立足課堂,提高實效。
加強課堂管理,嚴格要求。針對初中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上課既要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活躍氣氛,也要嚴格管理,抓好紀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從初一開始我們每一堂課都堅持課堂小測。根據近年來我市歷史中考的題型,我們每一節課都准備了8——10道單選題,這些題目我們不是隨便出的,而是精挑細選,注重應用,強調新穎和靈活,盡量和中考接軌。一個學期下來,積累了二百多題選擇題,期末考試時學生在選擇題的得分都比較高。課前小測我們是這樣操作的:小測一般安排在上課一開始的5分鍾,小測完畢後評講上節課的小測紙,對做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進行小測可以督促學生及時復習,鞏固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及時反饋。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同時也有利於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盡量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堅持傳統教學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機結合,既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的記憶力,活躍課堂氣氛,增大教學容量等方面的功能,又注重傳統教學方式中以人為本的交流和互動,使課堂既生動活潑又井然有序,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能。為了增加歷史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謝聲毅老師在上課時經常會給學生講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歷史故事和典故,輔助學生對當時歷史環境和歷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而我則多數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經常播放視頻錄像,圖文並茂。為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我們經常把一些小競賽穿插在教學當中。單元復習也會以小組知識搶答的方式進行。比如講到趙州橋,我們會叫學生自己先畫一座趙州橋出來,,畫完之後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趙州橋巧妙在哪裡,大拱和四個小拱的作用是什麼,趙州橋為什麼能屹立一千多年不倒,學生自然能找到答案了。講唐朝的文學成就,可以在課堂上搞一個小型的唐詩朗誦會和鑒賞會;至於秦始皇的功過是非,如果有時間准備的話,組織學生進行一場辯論,也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三、認真布置及批改作業:
根據教材的特點,認真布置和批改作業。我們每節課都盡量安排學生做《學考精練》,作業每課必改,並在此基礎上及時講評,及時反饋,分析缺點與不足,認真抓好課後作業的質量,想方設法減少欠交作業的人數,另外我們還非常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答題方法和技巧,平時訓練有素了,重大的考試才有穩定的發揮。
四、抓好教學評價。
教學中的總結鞏固是相當重要的,否則學了後面忘了前面,沒有什麼實際效果。每節課我們盡可能留兩三分鍾把一節課的內容總結一下。一個單元結束後,搞好單元測試,考察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時反饋評價結果,進行下階段的調整,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積累了一些的經驗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有失敗和不足,與先進學校相比還有不少的差距。今後,應揚長避短,努力提高的業務水平,改進教學方法,為提高我校的歷史教學質量作出應有的貢獻。。
㈡ 歷史讀後感500字。
《中國歷史故事》是我的啟蒙書,是我「不說話的老師」,是它幫助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是它讓我知道了中國的悠久歷史。
這本書的內容很吸引人,裡面有許多歷史故事,比如說:晏子相齊、風流才子司馬相如、周武王伐紂等故事。這些故事有的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謀,有的表現了友誼的珍貴,還有的是講一些爾虞我詐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女紡織家黃道婆》這個故事了。
黃道婆善良、好學、誠實的品格,讓我欽佩。她家境貧窮,父母養不活她,就把她賣給別人當童養媳。黃道婆整天都要幹活,還要被公婆打罵,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因為她的勇敢,她終於逃出了公婆家,到處去流浪。有一天,黃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條船,跟著船一起來到了海口市。她和當地居民一起學紡織。但她時刻不忘自己的家鄉,過了三十多年,黃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烏泥涇鎮。她把自己學到的紡織技術傳給了鎮上的婦女,從而生產出了大批的「烏泥涇被」。當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
這個故事讓我有很大的感觸。從書中,我知道了黃道婆,了解了黃道婆為了家鄉的發展,她無私奉獻、自強不息。她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歷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歷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說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里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徵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說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歷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鑒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著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歷數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著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吧!盡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鑒,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復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桿。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
㈢ 怎樣才能高效地學習好歷史500字作文初一,急~~~~
首先,要學會聽課: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3、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4、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就只能等著擁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試分數了。
其次,要學會記憶:
1、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復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3、藉助高效工具。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
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最後,要學會總結: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蒙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秘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不解要知道這題怎麼解,還有知道這一類型的題要怎麼解)。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㈣ 中國共產黨歷史500問的介紹
《中國共產黨歷史500問》是競賽活動的指定參考用書,由中央黨史研究室權威部門編回寫。所有答競賽試題的答案均可從該書中找到。《中國共產黨歷史500問》共有500個重要、精煉的簡答題,涵蓋了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至今90年的重要事件和歷史概貌,一書在手,盡覽黨史,權威題庫,准確答案。《中國共產黨歷史500問》還附有即將見報的試題及答題卡,供單位團體個人參與知識競賽之用。
㈤ 歷史期中考試500字反思
要從考試試卷的錯題開始分析,找到原因,是押題不準還是知識面不夠,或者是考試時心態不好,要對自己的錯誤有批評,要對未來的學習有教育意義。
正文:
進入初中後歷史一直以來還算我的強項,初一,初二那會,每章節過後都會收到老師發的學案,然後開始死記硬背,成績倒也還說的過去,誰知進入初三,先是換了老師,講課方式。
風格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接著中國歷史也變為了世界歷史,每章節過,也不會再收到學案,懵懵中就參加了考,從考場下來,我就徹底懵了,感覺什麼也不會,答案可想而知。
月過後,我仔細分析了自己了歷史分,平時上課老師知識淵博,所以講課風趣幽默。自己呢光是聽樂子了,可是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是一點沒記住,同時思維還停留在之前初一,初二等著背學案的模式。
這樣以來,成績肯定是不理想,痛定思痛,我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了一些措施,每節課上過後自己仔細閱讀教材全解,老師上課提到的要點,點,仔細再過一遍。之後,有空就翻歷史五三,會的題口頭回答,有困難的,不知道的就動手寫一寫,最後呢。
和其他班的同學借來學案進行鞏固,在這種措施下,這次期中考試,歷史進步最大,但是離我心目中滿意的成績還有很大的距離,也就是說還有很大的上升的空間,在期末考試之前,我要繼續之前好的辦法,勤背,多預習,多復羽。
鞏固,通過練題來促進背題,自己總結出適合自己學習歷史的好辦法,期末考試也就剩下四十多天了,我一定要好好利用好這寶貴的時間,合理分配,有效,高效地完成各科目地學習。
將以前段老師給我們講的時間寶典利用上,使自己的時間盡可能地充足,讓自己做到勞逸結合。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送給自己,激勵自己,努力,為了最後的成功,加油!
㈥ 500字歷史檢討
寫作方法:檢討書的格式分為標題、稱謂、正文和落款,內容包括出錯問題、產生原因、改正措施或今後的打算,態度要誠懇。
正文:
尊敬的老師:
在這次歷史檢測考中的我沒有像以往一樣的考到一個好成績,甚至連很多基礎分都沒有拿到,導致這次歷史考試發揮超級失常,最後的結果就是自己的歷史成績不及格。
我這次其他學科都考得還不錯,歷史成績放在那裡也是格外的顯眼刺目,因為自己的歷史成績導致自己的排位名列班級的後排。
這次我們年級的歷史成績都考得很好,這肯定是我自己學習方法出現了問題,也只能在我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希望通過這次檢測考來檢討出自己在歷史學習中的亟待優化改進的地方。
我認為我以後歷史的學習中亟待加強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優化自己的記憶方法。歷史中要背的東西有很多,比如歷史中的年份、事件、意義等,這些東西是很繁瑣和復雜的,而且特別容易記混。
如果我們沒有掌握一個良好的記憶方法,在背誦這些東西就會比較難,我也有自己的背誦記憶方法,只是有點差,我經常在背誦了之後,過了一段時間還是會忘記掉,或者就是將其記混,或者就是記憶的不全,差這里差那裡的。
所以,我希望通過根據自己現在的歷史學習情況,總結檢討出一份適合自己的歷史背誦方法,我相信我這個方法也會在其他學科上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也會不斷優化創新自己學習方法,讓自己在這次考試後不斷進步。
第二、對歷史產生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我會培養在歷史上面的興趣,比如平時在課外時間看一些歷史故事或者延伸課本上的歷史知識,在課後查找有關的知識。這樣才會不僅在課堂上學到歷史知識,也會在課後完善和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
這樣就會讓自己對歷史產生興趣,讓那些在課堂上枯燥泛味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這樣不僅可以培養自己的歷史興趣,還增長了自己的歷史知識,讓自己變得更加有文化涵養。
第三、抓住簡單的基礎分。我在歷史考試中在前面的一些簡單基礎題沒有特別放在心上,而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後面比較難的題上,這是一個很不好的做題習慣,所以我以後會抓住重點。
就算在簡單的題也要認真做,然後仔細檢查,舍棄自己沒有把握的部分,努力拿到自己能力內最高的分數,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歷史成績。
檢討人:王亮
2019年10月8日
㈦ 歷史有哪些重要性作文500字
我不敢說歷史是什麼復,我只能說歷史制像什麼。
歷史像一條滿滿的海灘,古人是海灘的締造者,而我們是一個個悠閑地過客,我們在歷史的海灘上散步,又想拾起點什麼。
於是我們知道了秦前的戰亂紛飛、群雄爭霸;漢朝的文景之治、絲綢之路;盛唐的公主出嫁,歌舞昇平;宋末的骨肉分離,詞人思瘦;還有大元並不屬於我們的莫斯科,我們的祖宗通過鄭和下西洋將恩澤遍灑藍色星球,我們還看到了史上最貴的一把火怎樣燒掉天朝上國的尊嚴,燒毀半個中國的驕傲,燒痛我們後輩人的心,月光下破碎的斑駁是那些琉璃的淚嗎?
我們就在這條海灘上一步一步的前行,拾起古人留給我們的記憶,岳飛、秦檜同樣應該被記住,就像石頭鑽石同樣硌腳。
㈧ 《如何學習歷史》500字!!速求!!!!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把歷史學好也並非一朝一夕所能辦到的。
歷史是一個記憶性很強的科目,大家往往會發現很難把所學的知識都一一記住,甚至記了幾遍後,隔了不久便會遺忘。其實,想要把歷史知識記住,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學習古代史,可分解為政治特徵、經濟特徵、民族關系、對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塊進行記憶。而對於世界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則要注重理解,因為許多歷史事件是相互交織、脈脈相承的,這樣就組成了一個較龐大的記憶網路,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這就需要理解的幫助,聯系當時的歷史背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就較容易將此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理清楚。路就在腳下,我們一定可以走好;只要我們把握了學習的方法,我們要過就不會是有很多人害怕的獨木橋,而是上面的這座可以暢通無阻的橋。
對歷史科有興趣,成績自然好起來。如何對歷史科產生興趣呢?
首先,歷史事件和我們們息息相關。例如:香港的一九九七問題和1842、1860及1898年的中英條約有關;今天南斯拉夫的內戰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關系密切。所以,只要留意時事並探本尋源,定能鞏固書本上的知識
其次,歷史事件的要素有四: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而事情則包括原因、經過和結果。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腦中要有到大致年代事件表
在次,做題當然也很重要。做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再回顧再思考的過程。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
其實,歷史是一門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擔心學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後,歷史會變得很簡單了。
㈨ 歷史人物介紹(500字以上),還要說明喜歡的理由
王守仁(1472-1529) 漢族。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
心外無理
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使陸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因此他們被稱為「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認為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並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陸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 王守仁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故王守仁強調:「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繫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採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於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對於朱熹的「先知後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聖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為這樣下去會造成浮誇的風氣,於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後世的人就理解為要先知而後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聖賢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明正德十四年(1519)6月14日,宗室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謀反,叛軍十萬,勢如破竹,陷南康,下九江,順流而下。一路克安慶,逼南京,大有揮戈北上直取京城之勢,明朝廷上下震動,驚慌失措。這時,駐守在豐城的贛南巡撫王陽明迅速趕到吉安,果斷決策,調集軍隊,直搗叛軍老巢南昌。宸濠聞訊,急忙回師救援,王陽明與叛軍大戰鄱陽湖,僅用了35天時間,王陽明就大敗叛軍,在南昌附近的生米街生擒朱宸濠。一場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叛亂幾乎是在談笑間平定了。可是,王陽明立了如此大功,不但沒有得到朝廷的獎賞,反而遭到一系列的毀謗與陷害。明武宗甚至覺得王陽明這么快就輕而易舉平定了叛亂丟了自己的面子,認為像這樣的戰斗應由他親自帶兵南徵才能顯示「皇威」。宦官張忠之流又誣陷他與宸濠串通,武宗竟要王陽明放了宸濠讓他率軍與朱宸濠再戰……在這種情況下,王陽明連夜趕到錢塘,將宸濠交給太監,同時遵照武宗的旨意,重新報捷,將平叛的勝利歸功於武宗。這樣顧全了皇帝的面子,才保證了王陽明的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