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黑龍江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玉器

黑龍江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玉器

發布時間:2021-02-22 00:46:46

A. 黑龍江省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黑龍江省博物館有各類藏品108584件(套),其中歷史文物、藝術品29341(套),自然標本79243件(套)。一級文物83件(套),二級文物898件(套),三級文物4151件(套)。其中歷史文物、藝術品藏品的來源,主要是上級有關部門調撥,自然標本一部分是早年收藏,一部分是該館挖掘、採集和徵集的。此外有圖書4萬多冊,館藏自然標本較多。岩石、礦物、土壤、動植物和古生物化石標本共7萬多件。歷史文物、少數民族文物及繪畫等共有3萬多件。(2014年數據) 到2015年10月19日,省博藏品統計數量已達627982件。
歷史文物銅坐龍:1956年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白城金上京會寧府遺址出土。銅龍為黃銅質鑄造而成,它集龍、麒麟、獅、犬形象和特點於一身。龍呈蹲坐式,龍首微揚,張口似吟嘯,肩微前弓,前左腿翹起,其爪飛踏瑞雲,瑞雲與後腿相連,前右腿略向前方直立,爪與地面相連,龍尾上翅向外捲曲,龍首、肩部和四肢飾有卷鬣。在龍的前右腿、尾部及瑞雲處有以雙向分開的扁錠殘跡,當時與它物相連接固定而鑄。 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鏡:保存完好的金代銅鏡,鏡面光亮,呈銀白色,球狀鈕,做工十分精緻。鏡背圖案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是一幅以山水畫為背景的人物故事畫面,這面山水人物故事紋銅鏡是1975年從中國黑龍江省綏棱縣境內的一座金代貴族墓葬中出土的,這面銅鏡就是女真貴族曾經使用過的一件器物,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銅鏡出土時沒有銹蝕,而且保存完好,這在傳世的中國古代銅鏡中十分罕見。 雙鹿紋玉佩:長4厘米、高3.4厘米、厚0.4厘米。金代。黑龍江省綏濱縣奧里米金墓出土。佩飾由和田白玉精雕而成,玉質透明溫潤,略呈三角形,造型精巧別致,構圖清新典雅。底部兩棵隨風搖曳的樹構成三角形狀,樹下站立兩只馬鹿,左側公鹿引頸長鳴,體態健美;右側母鹿回眸凝望公鹿,神情親昵。兩鹿上方,有一隻大雁盤旋低回,振翅翱翔,似欲南歸。該玉雕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 石雕飛天:長8.3、寬6.73、厚1.3厘米 。金代。黑龍江省綏濱縣中興墓葬出土。圖案中部為一佛教中的飛天女神,其面相豐腴,頭梳雙髻,袒露上身,衣帶飄揚,四周襯以卷雲紋,造型顯然受到唐宋壁畫中飛天的影響,它是研究黑龍江地區女真文化及其與中原地區密切關系的重要實物。 自然標本普通蝙蝠:耳短寬,體形較東方蝙蝠小;背部褐色,閃爭光,與頸部的淺白色對照,呈明顯的兩色。齶褶7行。普通蝙蝠分布廣泛。 原始牛:東北第四紀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的典型物種,與猛獁象、披毛犀、東北野牛、王氏水牛、普氏野馬生活在同一個時期。原始牛生存在第四紀晚更新世晚期的我國北方,距今1萬至5萬年前。原始牛生活在陸地上,是一種體型龐大、性情兇猛的動物,個體比現代黃牛大一倍以上,有兩只長角適應於茂密的草原、開闊的森林環境及寒冷環境。 普氏野馬:又叫蒙古野馬,是當今世界上僅存的野馬,具有6000萬年的進化史,被世人譽為「活化石」。它保留著地球上唯一馬的原始基因,具有別的物種無法比擬的生物學意義,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物種。晚更新世時期,普氏野馬的分布相當廣泛,在中國北方許多晚更新世動物群和古人類遺址中都發現野馬化石。 披毛犀:已絕滅的一種哺乳動物,歸於奇蹄目犀科雙角犀亞科。已知披毛犀的化石分布范圍幾乎遍布歐亞大陸北部,最北界限大約在北緯72°,最南到北緯33°,生活在距今1.2萬年至4萬年之間, 大致相當於大冰期的晚期到冰後期之前的階段,它適應於寒冷草原與平原的生活。 書畫類藏品《蠶織圖》:卷軸,絹本、線描、淡彩。全長1100厘米,畫心縱518厘米、橫27.5厘米,跋縱460、橫28.7繪制時代南宋。 《西域輿圖卷》:黑龍江省博物館藏十大鎮館之寶候選藏品,是清代乾隆時期宮廷畫家徐揚在乾隆征服西域時所創作的一部繪畫作品。款署「臣徐揚」,下鈐作者陰文篆書印章一方。這幅長卷原收藏於清宮內府,後流散在外,1958年由收藏者哈爾濱市民楊德軒捐贈給黑龍江省博物館珍藏。《西域輿圖卷》為設色紙本,手卷,全長18.2,寬0.52米;畫長15.1,寬0.485米;紙地保存完好,裝裱整潔,畫面布局恰當,構圖繁復精到,工筆細膩、勾勒點皴、敷染得宜,整個畫面以淺赭調為主。 《蘭亭序》:此圖為南宋作品,全長141.1厘米,寬37厘米。引首為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題寫的「曲水流觴」四個字。整幅圖卷描繪了東晉時期,以王羲之為首的42位文人雅士,在浙江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於溪水邊飲酒賦詩、觀山賞水的情景。睹畫思人,讓人很容易想像出當年蘭亭集序的盛況。 《蠶織圖》:南宋時期。描繪了中國古代種桑、養蠶、織布等與蠶織相關的勞作過程。全長1100厘米,畫心橫27.5厘米、縱518厘米,跋縱460厘米。畫首鈐有「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御書房鑒藏寶」、畫尾鈐有「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蕉林梁氏書畫之印」。

B. 黑龍江省博物館有一層有什麼文物,具體的,

有不少,哈爾濱有自然博物館,在博物館站;嘉蔭有恐龍化石博物館。

C. 各省博物館鎮館之寶都是什麼

1.北京故宮博物院: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寬25.2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2.河北省博物院:中山靖王劉勝《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主要出土於中國漢代,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3.河南博物院:青銅器《春秋蓮鶴方壺》

春秋蓮鶴方壺,春秋中期青銅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23年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一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青銅館,一收藏於河南博物院。

4.山東博物館:墓室壁畫《東平漢墓壁畫》

東平漢墓壁畫(漢)2007年發現於山東東平縣,是山東地區迄今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藝術水平最高的壁畫,填補了我省漢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早期繪畫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國極為罕見。

5.甘肅省博物館:青銅《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鷂)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1]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江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志。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並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6.湖北省博物館:青銅器《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是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國家一級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銹。

7.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鑲金獸首瑪瑙杯

獸首瑪瑙杯,唐代酒器,1970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該杯高6.5厘米,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

D. 陝師大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什麼

陝西師范大學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戰國秦封宗邑瓦書、秦大型鳳紋空心磚和唐閻庄墓誌具有很高的學術和文物價值,堪稱鎮館之寶。

E. 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些寶物是如何選出來的

博物館,可謂是非常的多。每個地方都有好幾個。他們選擇鎮館之寶的時候。非常難選擇。因為選的時候一定的選擇最好的。

博物館的「鎮寶」體現了社會對它的認可,具有豐富的學術內容、重要的藝術價值和突出的歷史地位,如《蒙娜麗莎》。盡管達芬奇創作了包括《最後的晚餐》在內的許多世界名著,但人們仍然對蒙娜麗莎的微笑給予特別的認可,因為它在達芬奇的整個作品體系中是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雖然它沒有《最後的晚餐》那麼大,那麼豐富,但是如果沒有《蒙娜麗莎》,列奧納多會黯然失色。

F. 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

第一件: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是商朝的一件價值連城的青銅文物,其作用主要是用於祭祀。

司母戊鼎出土於1939年,從1959年開始就一直藏於國家博物館。這件巨物重達832.84公斤,連耳高133厘米。

據考證此物後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鑄造而成的,在商後期鑄造後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約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製作水平是當時最為頂尖,幾乎可以代表整個商周時期的巔峰工藝。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第二件:孝端皇後鳳冠

孝端皇後鳳冠,一件從上大下全部是珠寶的文物極度奢華,上面有九龍四鳳,上有翠蓋,下垂結珠,周身布滿了各種寶石,翡翠,珍珠,工藝也及其復雜,上面還用了很殘忍的翠鳥羽毛點翠技術,左右兩條口銜珠寶流蘇。

冠後部飾六扇珍珠、寶石製成的「博鬢」,呈扇形左右分開。此冠被列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孝端皇後鳳冠是明朝明神宗孝端顯皇後(萬曆皇帝的愛妃)的鳳冠,1956年在明十三陵附近被考古隊挖掘出土。當時清理到這件文物時隊員全部被震撼到了,馬上向上級報告。

第三件: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一件罕見的繪畫珍品)

在國內的各個大小博物館中你也許見到過類似的文物,這是一個時代的陶器風格,其最有價值的一件現給就珍藏於國家博物館。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是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的文物,其主要作用是陪葬品。1978年在河南汝州附近挖掘出土。

其文物為為紅陶砂質,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底徑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側就是著名的鸛魚石斧圖,有學者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副畫作,是現在中國畫的老祖宗,是最原始的中國畫雛形,

同樣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史前圖畫,它的價值無可估量,是迄今中國發現最早、面積最大的一幅陶畫。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在 200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64件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之首。

(6)黑龍江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玉器擴展閱讀:

中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簡稱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截止至2013年末,中國國家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國博藏品數量為10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

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整體規模在世界博物館中位居前列,2012年遊客接待量達到537萬人次,2013年達到745萬人次,是全世界最受遊客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2018年3月,國家博物館正式取消紙質門票,觀眾持身份證即可直接進入國博參觀。

參觀須知

開放時間

9:00—17:00(15:30止票,16:00停止入館,16:30清場,17:00閉館)周一閉館(含國家法定節假日)

2018年9月22日,國家博物館發布公告,因展覽施工原因,國家博物館自2018年9月25日起暫停對公眾開放,恢復開放時間另行公告。

服務介紹

國博一層大廳服務台提供手機自助導游服務(租機40元或者下載客戶端30元)和普通導覽器(30元)。各展廳有志願者提供免費講解服務。國博專職講解員在特定展廳提供定時免費講解服務,具體安排如下:

古代中國:9:15、9:45、14:00、14:30在地下一層北側《古代中國》序廳集合,每場約2小時

《復興之路》:9:15、9:45、14:00、14:30在一層大廳北側《復興之路》序廳集合,每場約1.5小時。

專題展覽(含青銅器、佛造像、錢幣、玉器、古代繪畫):9:15、14:00、14:30在三層大廳《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展廳南側入口處集合,每場約2小時。

觀眾須知

基於國家博物館藏品舉辦的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觀眾可以拍照留念,但請勿使用閃光燈和三腳架。引進的臨時性展覽,將依據辦展協議確定是否可以拍照,若不可拍照,將在展廳內設立明顯的提示標識。

請勿吸煙。請勿觸摸展櫃。

觀眾自帶液體飲料經本人試喝檢驗後可以帶入場館,觀眾自帶食品經安檢後可以帶入場館;

請勿將各類管制刀具、打火機、光碟、危險品及寵物帶入場館;

為快速完成安檢,請盡量不要攜帶箱、包入場(尤其是雙肩包和單一尺寸超過40厘米的大包),如已隨身攜帶箱、包,請先持國家博物館門票經安檢、存包後再進入場館參觀;

違禁的私人物品請存包或於館外自行處理;

參觀前請您整理好衣物,衣冠不整者謝絕入內;

參觀時請勿大聲喧嘩並請將手機設置為靜音以免影響他人參觀;參觀時請勿觸摸展品;

請您在指定區域就餐;場館內請勿吸煙;場館內請勿奔跑、追逐、攀爬、躺卧。

G. 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有哪些

台灣故宮十大鎮館之寶是:
西周,毛公鼎。西周,散氏盤。宋,蘇軾《黃州寒食帖》。唐,顏真卿《祭侄文稿》。五代,趙干,江行初雪圖。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第八.北宋汝窯,蓮花溫碗。第九.北宋,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清,翠玉白菜。

北京故宮十大展館之寶是:
漆器之寶張成造款雕漆雲紋盤。宮廷之寶乾隆款金甌永固杯。玉器之寶青玉雲龍紋爐。琺琅之寶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象耳爐。清明上河圖。法帖之寶西晉陸機的《平復帖》。鍾表之寶彩漆描金樓閣式自開門群仙祝壽御制鍾。織綉之寶沈子蕃緙絲《梅鵲圖》。陶瓷之寶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青銅之寶酗亞方樽。

沈陽故宮:
努爾哈赤御用寶劍、皇太極御用腰刀、後金天命雲板、清王翚等人繪制的《設色康熙南巡圖卷》、清乾隆款嵌琺琅纏枝花卉缽、清雍正款青花紅龍大盤、皇太極御用鹿角椅、清郎世寧《設色竹蔭西狑圖軸》。

西安博物館:
隋代開皇四年董欽造鎏金彌陀佛像。秦代玉高足杯。唐代三彩騰空馬。

洛陽博物館:
夏代乳釘紋銅爵。唐代三彩黑釉馬。曹魏白玉杯。東漢石辟邪。清代金絲楠木塔。

上海博物館:
大克鼎(西周)。晉侯蘇鍾(西周)。懷素《苦筍帖》卷(唐)。王安石《楞嚴經旨要》卷(宋)。孫位《高逸圖》卷(唐)。商鞅方升(戰國)。《曹全碑》初拓本【「因」字不損本】(明)。楚簡《孔子詩論》(戰國)。

其他的,自己去找。

H. 哈爾濱黑龍江省博物館里有什麼好東西嗎

黑龍江省博物館有各類藏品108584件(套),其中歷史文物、藝術品(套),自然標本79243件(套)。一級文物83件(套),二級文物898件(套),三級文物4151件(套)。其中歷史文物、藝術品藏品的來源,主要是上級有關部門調撥,自然標本一部分是早年收藏,一部分是該館挖掘、採集和徵集的。此外有圖書4萬多冊,館藏自然標本較多。岩石、礦物、土壤、動植物和古生物化石標本共7萬多件。歷史文物、少數民族文物及繪畫等共有3萬多件。


鎮館之寶有(有很多,只介紹幾樣):

  1. 銅坐龍:1956年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白城金上京會寧府遺址出土。銅龍為黃銅質鑄造而成,它集龍、麒麟、獅、犬形象和特點於一身。龍呈蹲坐式,龍首微揚,張口似吟嘯,肩微前弓,前左腿翹起,其爪飛踏瑞雲,瑞雲與後腿相連,前右腿略向前方直立,爪與地面相連,龍尾上翅向外捲曲,龍首、肩部和四肢飾有卷鬣。在龍的前右腿、尾部及瑞雲處有以雙向分開的扁錠殘跡,當時與它物相連接固定而鑄。

  2. 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鏡:保存完好的金代銅鏡,鏡面光亮,呈銀白色,球狀鈕,做工十分精 致。鏡背圖案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是一幅以山水畫為背景的人物故事畫面,這面山水人物故事紋銅鏡是1975年從中國黑龍江省綏棱縣境內的一座金代貴族墓葬中出土的,這面銅鏡就是女真貴族曾經使用過的一件器物,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銅鏡出土時沒有銹蝕,而且保存完好,這在傳世的中國古代銅鏡中十分罕見。

  3. 《西域輿圖卷》:黑龍江省博物館藏十大鎮館之寶候選藏品,是清代乾隆時期宮廷畫家徐揚在乾隆征服西域時所創作的一部繪畫作品。款署「臣徐揚」,下鈐作者陰文篆書印章一方。這幅長卷原收藏於清宮內府,後流散在外,1958年由收藏者哈爾濱市民楊德軒捐贈給黑龍江省博物館珍藏。《西域輿圖卷》為設色紙本,手卷,全長18.2,寬0.52米;畫長15.1,寬0.485米;紙地保存完好,裝裱整潔,畫面布局恰當,構圖繁復精到,工筆細膩、勾勒點皴、敷染得宜,整個畫面以淺赭調為主。

閱讀全文

與黑龍江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玉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