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學名人各自的偶像
冰心受到泰戈爾的影響,因為泰戈爾在歐洲影響比較大,著有《飛鳥集》,後內冰心寫出了《繁容星》這一詩集 魯迅,所崇拜的,是孫中山、和康有為,還有楚莊王。魯迅在《自嘲》里寫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千夫指,就是說的康有為,孺子牛,說的楚莊王。這個典故你自己到網路上查看吧。 孫中山,偶像是洪秀全,他曾經立志要做洪秀全第二
㈡ 偶像崇拜的起源
有這樣一些變化或事物,由於不可抗等因素,主導並且傷害著人們的人生;有這樣一些人物,用他們超凡脫俗的事跡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從神秘的宗教到變幻莫測的政治,從偉岸的英雄事跡到有所作為的明星人物,……他們曾經生存及正在生存於人們的周圍,乃至可能是個體的自我,融進人們的生存狀態與思維意識中發生效應。人們把這些變化、事物或人物賦予「偶像」的定位。
對偶像的供奉與崇拜似乎起源於人類產生思想意識之後,與對神秘力量的恐懼和膜拜及對神話、英雄人物的推崇有關。從遠古時期的圖騰、神話人物到對祖先、聖人、英雄人物等的崇敬,偶像在人類歷史上一直以量變的形式存在著,並在某個時刻偶爾發生質變。 偶像,《新華詞典》有兩種釋義:一種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種神秘力量的象徵物;一種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對象。特指一種傳統的信仰或理想。 可見偶像既有物質性也有精神性,具有不可分割的對立統一。物質性是說它以物化、現象或者形式客觀存在過,精神性是說在其存在狀態以及廣延之後被賦予了某種神秘的力量,以至令其他個體產生信仰及崇拜,並不斷被賦予新的涵義。 人們對偶像的崇拜,一是對不可抗拒的某些現象的困惑,比如遠古時代人類對風雨雷電等神奇的自然現象的好奇,認為冥冥中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在支配著這一切,由於恐懼與感到奇怪等心理感應而加以信仰膜拜;再如對靈魂(魔鬼)是否存在的困惑與思考,現代科學試圖用電磁波的原理解釋靈魂(魔鬼)現象,但是人們依然無法揭示它是否客觀存在,所以只在想像意義上約定它的客觀存在,等等;二是境遇思想的共通性感同性,是自我個體另一維生存方式的比擬,首先以理想形式存在,然後實踐理想,例如對政治人物的崛起事跡、對娛樂明星「成功」的感同性,其他個體憑借自身稟賦條件、個人努力及客觀歷史、社會條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實現了其他個體的夢想並被人們所熟知,於是自我也因為所追求的某些物質利益及精神享受與這類人有共通性,感同身受地相信並效仿,形成崇拜。等等。
㈢ 所處時代偶像有什麼聯系
我們國家、我們華夏民族目前處於歷史的最關鍵的時期,為了民族、為了國家再次榮登世界之巔,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正能量。我們背負著時代的責任,這是每一位華夏兒女義務--振興中華。為了更好地前行,這三位請年輕人記住,他們是我們真正的偶像。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
1911年12月11日錢學森出生於上海,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1934年錢學森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
1955年錢學森從美國回國,回國之前被美國扣押長達5年之久。期間受盡了折磨,據錢學森之子回憶,美國人為了不讓錢學森休息,每三分鍾亮燈一次,致使錢學森十幾天消瘦十幾斤,但未曾屈服。
錢學森是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有錢學森為代表的科學家們辛勤的付出,才讓泱泱大國從此不再害怕世界列強的武力欺壓。
流行病學專家鍾南山
1936年10月鍾南山出生於南京,其父親鍾世藩是我國著名的兒科專家,母親廖月琴則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之一。1979年至1981年在英國愛丁堡大學附屬皇家醫院、倫敦大學聖巴費勒姆醫學院學習。在他畢業時愛丁堡大學和導師弗蘭里教授一再盛情挽留,但他說:「是祖國送我來的,祖國正需要我,我的事業在中國!」。鍾南山在國內外醫學雜志發表論文70多篇,他是中國近十幾年來推動中國呼吸疾病科研和臨床事業走向世界前列的傑出領頭人之一。
2003年「非典」大家應該還有印象,當時鍾南山不顧生命危險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期間他積極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合作,並主持制定我國「非典」等急性傳染病診治指南,為戰勝「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貢獻。
鍾南山主動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眾普及衛生知識,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像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中鍾南山發揮了重要作用。
去年武漢出現新冠肺炎疫情,這位84歲老先生逆行抗「疫」一線,給全國人民吃下「定心丸」。《人民日報》官微評價他:「八十四歲的鍾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㈣ 作文—永遠的偶像(主要以歷史人物為主)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上,記載著從夏朝至清朝期間二、三十個大王朝的興亡史。縱觀歷史,各朝代的興亡原因,大同小異。窺其一斑,可略見全豹。在這些大王朝中,有許多偉人,有精忠報國的岳飛;堅貞不屈的文天祥;視死如歸的衛青…而卧最敬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而與唐太宗截然不同的是——隋煬帝楊廣。
就隋唐兩朝而論,我們知道,隋朝只經歷了兩代皇帝就滅亡了。而唐朝的「貞觀之治」則是為史家所大加贊譽的。為什麼隋朝這么快就滅亡了呢?在《隋唐嘉話》上記有這樣一句話「煬帝善屬文,而不欲人出其右。」煬帝就是隋朝末代的皇帝。煬帝妒賢嫉能之心極強。司隸大夫薛道衡,因為詩寫得比煬帝好,煬帝就逼他自殺,並說:「更能作『空粱落燕泥』否?」對於才華高於自己的人就要加以殺害。還有一件事,煬帝曾作《燕歌行》,當時文人學士紛紛寫詩唱和,一般都平庸之作,唯著作郎王胄的詩不在煬帝之下,煬帝就借故把他殺了。王胄臨刑時,煬帝還古口誦王胄詩中的警句,說:「從今以後你還能寫出『庭草無人隨意綠』這樣的佳句嗎?」真是活脫脫的一副小人嘴臉!從這兩件事上,可以看出煬帝妒忌人才到了何等地步!煬帝如此不容有才華學識的人,他所寵信重用的就只能是專事阿諛奉承,弄奸藏刁的小人了。在這種人的治理下,隋朝怎麼會不滅呢?固然,煬帝的妒賢嫉能不是隋朝滅亡的唯一原因,但是,正是由於煬帝的心胸狹窄,不容賢能,才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與之相反,唐太宗李世民對於人才卻很重視。即使是曾經與他作對過的,但是要是人才,他就給予重用,表現出了封建政治家的寬宏大量的態度。魏徵曾是唐太宗的哥哥——原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官員,他看到李世民戰功卓著,手下人才濟濟,威脅到太子的地位,就暗中勸太子盡早除掉李世民,結果被李世民識破。李世民登位後,不僅不記舊恨,反而拜魏徵為大夫,就因為魏徵是個有學問有見識的人才。以後,由於魏徵能大膽進諫,使得唐太宗一生中避免了許多過失。唐太宗曾經說過:「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去世後,他嘆惜從此就沒有這面「鏡子」了。唐太宗李世民用人唯賢,不拘一格,從不計較出身貴賤。當他發現山東平民馬周是個人才時,便立即任命馬周當監察御史。後來,又讓他擔任宰相職務,馬周在參與國政方面有不少建樹,提出過不少重要建議,事實證明馬周確實是唐太宗治國安邦的一個得力助手。唐太宗為了納賢,還確立了一套科舉制度,從考生中挑選優秀人才,他看見考中進士的金榜,就高興地說:「天下英才都落入我的手中了!」思賢之心,溢於言表。由於唐太宗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思賢望才之心如飢似渴,愛護人才,又善於用人,所以,在他統治時期,社會政治安定,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五穀豐登,牛羊遍野,人口增加,文化藝術水平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就是為歷代史學家所稱譽的「貞觀之治」。
從隋朝的快速滅亡和唐朝的出現「貞觀之治」的盛世來看,人才對於輔國安邦是多麼重要!
所以我敬重唐太宗。我們應該以他為榜樣。
㈤ 「偶像」這個詞語是誰發明的
偶像一詞的本義是指用木料、泥土或金屬等製成的供人敬奉的人像,例內如廟里的容佛像、神龕中的聖像等等。後來是指人們所崇拜的對象,尤其是指帶有某種盲目性的崇拜的對象。對於偶像的狂熱崇拜是現代人的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在本質上反映了文化價值的某種指向。現在我們所指的現代偶像,是社會部分成員心中崇拜的目標、心儀的對象、仿效的摹本、追隨的榜樣。因此,首先,偶像和人們的心理機制有關。偶像的產生基於人們的心理動因,這種動因激活了人們的心理需求,使人們產生了具有定向性的心理張力。現代偶像崇拜中充滿著異常強烈的情緒性,異常火爆的狂熱性,其原因就在於此。其次,偶像還是一種人們的社會現象,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現代的偶像崇拜早已經不是一種個人的私密行為,而完全是一種公開的社會舉動。特別是在流行文化的領域中,偶像崇拜的社會性就尤其明顯。當一些偶像級的大腕明星舉行演唱會,當他們走上演出舞台,做出各種各樣的姿態,成千上萬的崇拜者就會隨之歡呼雀躍,激動不已。非但如此,這種偶像崇拜活動還會影響到整個城市的生活,交通擁擠,買賣興旺,電視收視率飈升,公共秩序發生混亂等等。因此,現代偶像崇拜的社會意義不能低估。
㈥ 為什麼50後的我們在那個時代崇拜的偶像是革命先烈
因為有了他們才有我們那個時代。
㈦ 偶像的定義
偶像是指為人所模仿的對象,對象是種,為人所模仿是屬差。偶像可以分為三類回。一類是自然物答,如太陽月亮。一類是人造物,如明星。另外一類是思想物,如神仙。
偶像現代含義中指被追捧的藝術家、作家、娛樂圈藝人等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長的人。是仰慕的對象。偶像是被追求、被崇拜的對象。
(7)歷史學偶像擴展閱讀:
偶像是事物運動的外在動因。好比歌中所說的,學習雷鋒好榜樣,雷鋒就是學習的外在動因。
歷史上,最早把動因分為兩類的是恩培多克勒。其後,亞里士多德在目的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做了完善。例如,病人的內在動因是疾病,外在動因是健康。病人的目的是成為健康人,所以健康人就是病人的偶像。
偶像現象普遍的存在於世界各個民族和國家中。例如,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一般喜歡以自然物為偶像,如石塊,河流,太陽等。東亞的土著居民一般喜歡以人或人造物為偶像。中亞和歐洲的土著居民一般喜歡以思想物為偶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偶像
㈧ 以"偶像"為話題的寫作素材(最好是 歷史人文題材)
下著小雨。飄飄灑灑地,一直持續了一個星期。空氣中彌漫的滿是濕潤的氣息,止不住的,唯有窗外那青翠樹木煥發出的無限生機,綠得鮮艷欲滴。泡上一杯香茗,然後搬了張椅子,靜靜地坐在窗邊,看窗外的雨中景。
遠處卻飄來了紛擾的音樂聲,也不知是那個女孩又迷上了哪個偶像。沒過多久,室友就匆匆地趕回來,把門一踹,再把書包往床鋪上一扔,就沖著看著窗外發愣的我說:「知道嗎?周傑倫的歌好火哦!走到哪裡都聽得到他的歌……」半晌,我依舊不言語。對於我這個「無偶主義者」來說,哪個明星都比不上賞雨來得有趣。
她甚是無趣,只得悶悶地拿了周傑倫的《頭文字D》在那邊翻著。似乎,她的世界都被一個周傑倫占滿了。不僅僅她的床鋪,連同這個宿舍,都無法倖免於難。(記得)那會兒她在宿舍門貼周傑倫的海報,當晚被室友撕掉,她為此還氣了好幾天……
想著想著卻也覺得好笑。而後其他室友也陸陸續續地回來了。這一下,她的話匣子又打開了,猶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啊!偏巧宿舍的激進分子也在,聽她這么一說,就馬上開了口:「stop!不要跟我提你的周傑倫,我沒興趣!」「你們怎麼都這樣啊!其實,Jay的音樂作得多好啊!多有個性!」「我們不否認他有個性,不否認他的音樂作得很好,可看事情要用辯證的眼光!不是像你這般地犯個人崇拜主義!」 激進分子總是這樣,毫不掩飾,直接就劈頭蓋臉地反擊回去。
她許久都沒有再說話,只不停地看著她的書,口中還不斷地哼著Jay的《夜曲》。激進分子極不滿意地看了看她,然後笑笑:「長不大的孩子……」她似乎沒聽見吧!總之沒再接激進分子的話……
這樣的爭論幾乎每個星期都要上演一次。其實,何為偶像?偶像又是怎樣一個定義呢?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應該給偶像一個正確的定位。不是盲目推崇,也不是一味否定。偶像,就是他的人格魅力,能夠讓你去欣賞;他的精神品質,值得你去學習;他的事跡,能夠激勵你……偶像,也不是在追捧,只需從心中去尊重,讓他成為你的動力……
窗外的雨還在下。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停下來?像為Jay痴迷的她,不知什麼時候會醒?
㈨ 親!這些歷史人物那個是你的偶像,而且願意像他學習的,把真心話說出來吧!反正沒人知道你是誰。
曹操,他才是真正的梟雄。要不是種種巧合 意外,哪裡會有三國,曹操早已統一天下榮登大統。只能說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