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選修4知識點

歷史選修4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1-02-21 22:48:37

❶ 高二歷史選修四要點

一、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1、統一六國,結束分裂割據混戰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開創了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2、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縣制度),奠定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拓展疆域,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疆域。

4、採取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修馳道)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形成。

5、修築長城,抵禦游牧民族騷擾,保障中原農業生產。(長城後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

以上措施,促進了生產力發展,有利於封建經濟的發展,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形成,促進歷史進步。說明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我們應予以充分肯定。

但是為了穩固統治,他焚書坑儒,實行思想文化專制,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迷信法家,刑法嚴酷,濫用民力,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個暴君。正是由於暴政導致秦朝很快滅亡。

二、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唐太宗

唐太宗:中國古代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唐太宗勵精圖治,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1、政治上:虛心納諫,選賢與能;加強中央集權,完善三省六部制。

2、經濟上:強調"存百姓"思想,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

3、法律上:慎用刑法

4、思想上:文德治國,崇儒尊孔

5、民族關繫上: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尊稱"天可汗"。東突厥地區設羈糜府州進行管轄;設安西都護府,管轄西域地區,與吐蕃和親,促進漢藏的友好和西藏地區的發展。

6、對外關繫上:採取積極友好的開放政策,設立鴻臚寺,對外來文化採取兼收並蓄的方針,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以上措施使唐朝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入了鼎盛時期,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善於用人和納諫,具有很強的自我反省能力,成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範,並對以後歷朝的治國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自我評價"功大過小"。

三、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孔子

孔子: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1、思想:"仁"(核心)、"禮"、"中庸";

2、政治:為政以德,維護奴隸社會的統治秩序;

3、教育:有教無類,創辦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貴族壟斷的局面。

因材施教,溫故知新,採用啟發式教學;

不僅把學生培養"成人",而且要培養成"君子"。

4、晚年整理和修訂"六經",保存了古代典籍。

5、影響:

對中國:

①大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儒家學說成為幾千年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思想,影響深遠。

②大教育家,改變了以往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為教育的推廣創造了條件。私學的形式也保證了中國文化免受朝代變遷的影響,連續不斷的發展下來。

③"六經"是留給中國最寶貴的遺產,其中五經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

對亞洲:

儒家思想成為亞洲許多國家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對歐洲:

歐洲啟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啟發

我們對孔子思想應採取"揚棄"即批判和繼承的態度

⑴、繼承弘揚"禮"中合理成分,如鞏固穩定的社會局面,規范人的行為,批判其倫理綱常思想。

⑵、弘揚"仁"中仁愛、關懷、體諒、容忍加強自我修養等美德,重視道德教育。我國現階段的"以德治國"、"以人為本"和"建立和諧社會"、與世界國家民族和睦相處的思想,都受儒家思想的深遠影響。克服"仁"中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思想。

⑶、弘揚孔子重視教育的思想,大力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克服其中"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思想。

四、柏拉圖: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西方古典哲學的代表

(1)哲學上主張理念論,把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對立起來,理念先於物質,知識是人先天固有,這是一種唯心論,但對後世的影響巨大,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

(2)政治上提出理想國,認為國家應由護國者、衛國者、生產者構成,各守其職、各具其德;由哲學王來統治。這一主張雖然未能實現,但給人們以一些啟發。

(3)教育上創辦歐洲歷史上第一所綜合學校--阿卡德米學園,採用對話方式教學,培養了亞里士多德等一批人才,在歐洲教育史、科學史有重要影響。

五、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

1、號稱"網路全書式的學者",在眾多科學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①哲學:

A 、繼承又突破了柏拉圖的理念論。肯定客觀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是人類認識的來源,"接近了唯物主義",但不徹底,常動搖於唯物和唯心主義之間。

B 、確立了哲學研究的對象,《形而上學》中,提出哲學所必須研究和解決的十三個問題。

2、生物學:對五百多種不同的動物進行分類,至少對五十多種動物進行了解剖研究。

3、物理學:指出具體事物是由形式和質料組成的。

4、邏輯學:提出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至今仍被學術界尊為權威。

5、倫理學:提出"中庸之道"。

(1)、政治上主張人是政治的動物,法治優於人治,強調公民的集體榮譽感。

(2)、創辦"呂克昂"學園,教授科學技術,促進了歐洲教育事業的發展。

(3)、局限:① 基本哲學觀是徘徊在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之間。

6、體現出奴隸主階級的思想局限性。

總之,亞里士多德是古代西方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對後世的影響廣泛而巨大,奠定了多門學科的基礎,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其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弘揚,"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使他繼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關於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較

相同:都強調"恰到好處",反對兩極。

不同:

①亞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學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於禮法,沒有更多的哲學思考。

②亞里士多德認為"中庸之道"是相對的,孔子從聖人的角度出發,強調要有度,"過猶不及"。

③亞里士多德主張舍兩端而取其中,孔子沒有否認兩端是不好的。

六、克倫威爾: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 英國革命的領導者。

1、他領導推翻了英國封建君主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2、遠征愛爾蘭、蘇格蘭,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但也加劇了民族矛盾;

3、頒布《航海條例》,打擊荷蘭,與瑞典、丹麥、葡萄牙簽訂商約,鞏固了英國的海上權威與商業利益;

4、建立機構、改善法律、扶持教育、信仰自由、發展工商,使英國工業迅速發展;

5、建立起資產階級性質的軍事獨裁統治,雖鞏固了革命成果,但加劇了社會動盪,他死後,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中歷史選修4

❷ 誰有歷史選修《世界文化遺產薈萃》的知識點整理啊越詳細越好!

基本要求:了解帕特農神廟的主要建築藝術成就,感悟雅典建築藝術蘊含的人文精神內涵;知道奧林匹亞遺址在古代希臘的主要功能及地位;知道古希臘奧林匹亞競技會的起源、發展,認識其主要特點,理解其歷史價值與精神價值;認識奧林匹克的含義,了解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討論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和精神。
發展要求:知道雅典衛城的主要建築,了解其主要建築特色和歷史價值;認識古希臘城市國家雅典的歷史特點。
說明:習本課可聯系必修Ⅰ專題六的有關內容。
「古希臘奧林匹亞競技會的衰落與消亡」知識點為學生課外閱讀內容。

歷史性:
(1)從歷史中看建築:聯系必修模塊內容;
(2)從建築中看歷史:通過衛城建築風格、雅典娜神話等細節去了解古希臘的歷史;
人文性:
(1)民主 例:雅典衛城與北京故宮的對比;
(2)自由 例:補充希波戰爭的內容;
(3)和平 例:雅典人民選擇雅典娜等;
(4)人文 例:衛城的建造、帕特農神廟柱子、
《哀傷的雅典娜》等凸現人文主義內涵;
科學性:
(1)伊瑞克提翁神廟女像柱、帕特農神廟柱視覺效果等;
(2)採用實驗法。
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帕特農神廟被改為教堂。為了抹去異教的歷史,許多雕刻被污損了。後來雅典又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基督教堂隨之被改為清真寺,寺旁還設置了尖塔,雕像遭到進一步污損。
1801年,土耳其人批准英國大使埃爾金伯爵拯救雅典衛城的藝術品。於是埃爾金伯爵著手把雅典衛城的藝術品大批運回英國。山花上的雕刻、騎兵雕帶和半人半馬怪獸的惡戰場面的雕塑都成為他收藏中的珍品。
19世紀初,到這里來旅遊的北歐貴族日益增多,數以百計的雕塑碎片被他們順手拿走當作紀念品。
現代人為的災難所造成的破壞在對雅典娜奈克神廟的破壞中表現得最為顯著。隨著酸雨對大理石的溶解,雅典娜奈克廟可以說正在分崩離析。這座象徵著勝利的廟宇,現在由於受到人類的破壞而形象怪誕,失魂落魄。
——以上材料引自《永久的輝煌·雅典衛城》解說詞
一、雅典城邦
——希臘文明形成的背景(聯系必修1專題六)
1、自然地理環境;
2、發達的工商業;
3、奴隸制民主制。
[合作探究]

比較古代希臘文明和古代亞非文明,分析地理環境對古希臘的經濟政治生活方式產生了哪些影響?
1、古希臘文明與古代亞非文明類型有何不同?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2、古希臘與亞非奴隸制國家相比,經濟活動有何不同?工商業發達——農業為主

3、古希臘的地理環境對人們的社會政治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奴隸制民主制——專制統治
結論:古代地理環境決定了文明類型。
希臘建築表現了明朗和愉快的情緒,
伊斯蘭建築表現了憂郁,
哥特建築表現了神聖的忘我。

希臘建築為燦爛的陽光照射的白晝,
伊斯蘭建築為星光閃爍的黃昏,
哥特建築則是象紅霞。

——恩格斯
據古羅馬著名建築學家維持曾威的《建築十書》記載,古希臘神廟中出現女像柱,原是作為對背叛整個希臘共同利益的某個城邦的懲罰,讓這一城邦的婦女成為永受凌辱的奴隸形象出現的。所以,這些女像柱原來的創作意圖上是一種恥辱柱。
作者出色地解決了雕像與柱子的關系,使它們既能支撐起建築屋頂的重荷,又能透過女像雅緻的服裝以及衣褶下垂的線條,可以覺察出少女輕松自如的神態和優美柔和的線條;顯示出古希臘人文主義光輝。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特點:
比較粗大雄壯,
沒有柱礎,拔地而起,
柱身有20條凹槽,
柱頭沒有裝飾,
被稱為男性柱。

代表:帕特農神廟
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

特點:
比較纖細秀美,
柱身有24條凹槽,
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
氣質優雅高貴,
被稱為女性柱。

代表:伊瑞克提翁神廟
科斯林柱式
(Corinthian Order)

特點:
比例更為纖細,
柱頭是用毛莨葉作裝飾,
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
裝飾性更強

代表:雅典的宙斯神廟
古代「奧林匹亞精神」

(1)和平與友誼的精神。
(2)尊崇公正、平等、競爭的精神。
(3)追求人體健美的精神。
(4) 追求奮進精神。

四、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
在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賽中,最璀璨的明星和媒體寵兒,不是蟬聯冠軍的荷蘭人霍根班德,也不是亞軍南非人舒曼和「地頭蛇」季軍「飛魚」索普,而是來自非洲赤道幾內亞的選手埃里克·莫桑巴尼,一個游得又慢又業余的黑人小夥子。他游得有多慢?奪取冠軍的霍根班德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績是47秒84,他的成績是1分52秒72,幾乎三倍於此,甚至比200米的世界紀錄還慢了足足7秒多。這個成績也是奧運歷史上該項目的最慢紀錄。就這樣一位選手、一個成績,卻在比賽全程得到現場觀眾的歡呼和加油,那聲音甚至超過了給本國運動員的加油聲,甚至其它選手也起立鼓掌,全世界的觀眾也受到了極大的感染.
對人生而言,重要的不是凱旋而是奮斗。(顧拜旦)

❸ 我想找 江蘇 歷史選修4 人物 的復習資料。和精選的例題!

1、(蘇、錫、常、鎮四市調查09.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孫中山說:「醫術救人所濟有限,其他慈善事業亦然。若夫最大權力者,無如政治。政治之勢力,可為大善,亦能為大善。吾國人民之艱苦,皆不良之政治為之。若救國救人,非鋤去惡劣政府不可。」 ——陳少白:《興中會革命史要》
材料二 甲午戰爭前夕,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提出自己富強中國,發展生產的系統主張。但是,他既沒有得到答復,也沒能見到李鴻章。孫中山意識到,通過上書請願的辦法來改革中國的政治是行不通的。 ——人教版高中歷史教科書
(1)依據材料一、二,說明孫中山在尋求救民救國途徑的過程中發生的轉變。(2分)
由行醫救人到從事政治活動;由幻想改良到主張革命。
材料三 甘地說:「我們甘地家族都虔誠地奉行『毗濕奴』。在古遮拉特,無論是耆那教,還是毗濕奴信徒,都十分嚴厲地反對和排斥肉食。我從小就是在這種宗教的傳統中成長起來的,而且我非常孝順我的父母。我知道,如果他們獲悉我破戒吃肉,他們就會嚇壞。」——《甘地》(2)依據材料三,分析甘地戒絕肉食的原因。
家族的宗教傳統;對父母的孝順。

材料四 非暴力抵抗運動的原則,在古遮拉特文中,我也用過英文的「消極抵抗」這幾個字來描述它。有一次我在歐洲人的一個集會上發覺「消極抵抗」這個詞句的含義太狹隘了,我還發覺它被當做是弱者的武器,其特點是仇恨,最後還可以成為暴力。因此我不得不反對這些解釋。……(後來)我把這個詞改為「薩提亞格拉哈」(即堅持真理)。從此便成為古遮拉特文中表明這個斗爭的通稱。 ——《甘地自傳:我體驗真理的故事》
請回答:
(3)依據材料四,說明非暴力抵抗運動的原則前後有何不同?並說明其變化的原因。 (3分)
不同:從「消極抵抗」到「堅持真理」。(1分)原因:消極抵抗太狹隘;容易發展為暴力。(2分)
(4)綜合以上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決定他們採取不同斗爭方式的因素。(3分)
因素:所處環境;個人經歷;具體國情;時代形勢。(3分,答到其中3點即可)

2、(南通市二調)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在當時新舊交替的政治激盪中,對過去是激進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權論者;對未來則是保守的,主張王權,不是激進的共和主義者,是一個矛盾的歷史人物。 ——顧學傑《王權還是共和?保守還是激進?——試論克倫威爾的政治觀》 材料二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上海《申報》評論說:「中國數十年來為主義而奮斗者, 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國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變,始終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愛國者也,於為國之外,無其他雜念,可謂純潔之愛國者。中山先生真實行者也,不顧成敗,不問毀譽,可謂勇往之實行者。……故以有名於世者,中山先生誠中國一人而已」。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克倫威爾對英國政治民主化進程所起的積極作用,你又如何理解克倫威爾「對未來則是保守的」?(4 作用:打敗王軍,處死國王,推翻君主制。(2分)理解:因為他後來解散議會,擔任護國公,建立軍事獨裁統治。(2分)

(2)材料二認為「中國數十年來為主義而奮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4分) 說明:建立中國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華民國,頒布《臨時約法》;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推動國共合作。(4分)(3)史學界對克倫威爾的評價分歧很大,褒貶不一,而對孫中山的評價則是一邊倒的贊美之詞,結合上述材料指出其原因。(2分) 原因:克倫威爾對歷史作出過貢獻,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孫中山終身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斗爭,功勛卓著,品德高尚。(2分,只要言之有理都可給分)
3、(蘇中七校聯考)古往今來,中華民族的政治精英們為了本國的富強和發展,使本民族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重大貢獻。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

問題: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採取了怎樣的民族政策?概述唐太宗在和諧民族關系方面採取的主要措施。(3分)
民族團結政策(或開明的民族政策);(1分)設置機構管轄突厥,任用當地貴族為首領;冊封少數民族首領;與吐蕃和親。(任兩點
(2)材料二體現了康熙時期面臨的哪兩方面的矛盾? 解決這些矛盾體現了康熙帝在哪兩個方面的功績?(4分)
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分裂勢力的矛盾;中華民族與歐洲殖民者的矛盾。(2分)鞏固統一國家,維護國家主權。(2分)
(3)唐太宗、康熙帝處理民族關系的政策措施對今天有何借鑒意義?(2分)
堅持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政策;依法打擊民族分裂活動;堅決反對國際反華勢力分裂中國領土的圖謀。(任兩點,2分。學生答案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4、(09廈門畢業班試題)
材料一 貞觀二年(628年)四月,尚書左丞戴胄上言日:「令喪亂之後,戶口凋殘,每歲納租,未實倉廩。隨時出給,才供當年,若有凶災,將何賑恤?……-自王公以下,爰及眾庶,計所墾田稼穡頃畝……各納所在,為立義倉。若年穀不登,百姓飢饉,當所州縣,隨便取給。」上曰:「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所司,議立條制。」 ——摘編自《舊唐書》
材料二 「以歷年節省之儲蓄,為瀕歲渙解之恩膏。朕之益蠲(蠲免稅賦)屢行,而無國計不足之慮.亦特此經籌之有素也。」
—一摘自《清聖祖實錄》
(1)材料一中,戴胄建議唐太宗採取什麼措施?其依據是什麼?(6
措施:由國家設立義倉,囤積糧食,用於賑災。(3分)依據:國家每年所徵收糧食只能滿足正常年份需要,無法應對荒年。(3分)
(2)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康熙年同能做到「無國計不足之慮」的原因。比較上述材料,概括唐太宗和康熙在解決社會問題的指導思想上有何相似之處。(9分)
(2)原因:節省財政開支;社會經濟發展比較迅速。(6分)相似: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3分)

(3)思想家,創立儒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滲透到社會秩序和個人行為規范之中。教育家,奠定了中國古代的教育傳統,教育思想影響深遠;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張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且對後世中國及世界影響深遠。(3分)但他主張維護西周的等級制度,具有一定的保守性。(1分)

5、材料一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何可求,從吾所好」。「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且富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為仁(舊貴族)不富矣,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
(1)依據材料一歸納孔子的經濟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孔子上述主張產生的經濟背景。(4分)
(1)孔子不反對求富,但是認為求富應該符合奴隸制的經濟秩序和道德規范。(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2分) 奴隸制經濟逐漸衰落,封建經濟興起。(2分)

材料二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下,孰敢不正?」季康子問政於孔子, 「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摘自《論語•顏淵》
(2)根據材料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張。(4分)

(2)孔子提倡「仁」和「禮」;主張「貴賤有序」、「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4分)

材料三吾將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盡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於其信徒……舉中國人,雖未嘗讀孔子之書者,而皆在孔子范圍中也……吾將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盡孔子。教育家之主義及方法,只能適用於一時代、一社會,而孔子之教育,則措四海而皆準,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將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盡孔子。食政治家之賜者,不過一國……不過百年,而孔子之因時的政治,可以善當時之中國,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國。 ——摘自梁啟超《世界偉人》
材料四 孔子之道,遠傳於四域之外,東經朝鮮,波及日本。南則風靡於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於歐美。英、法、德、美、意、奧之學者,熱心研究孔子者,歲熾日烈……就全世界觀之,《論語》之價值,已與《新約全書》競勝。 ——摘自[日]島獻吉朗《諸子百家》
(3)依據材料三、四,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孔子的認識。(4分)
6、西方先哲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重視教育,並留下一段令人敬佩、發人思悟的師生關系佳話。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阿卡德米學園,亞里士多德博覽群書,表現出驚人的求知慾,在各個學科,都顯示出超凡的才華。柏拉圖曾經說過,一般學生構成學園的軀體,而亞里士多德則代表學園的頭腦。……當亞里士多德遭到同學的攻擊時,柏拉圖總是出面解圍,說:「亞里士多德這頭小駒,需要的是韁繩,而不是囚籠。」 《中外人物評說材料二、最好先討論普遍的善,看看爭論到底在哪裡。盡管這種討論有點使人為難,因為理念的學說是我們尊敬的人提出來的。不過作為一個哲學家,較好地選擇應該是維護真理而犧牲個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們所珍愛的,但人的責任卻要我們更尊重真理。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
請回答:
(1)材料一表明,柏拉圖對亞里士多德的基本態度是什麼?
(2)據材料二,概括亞里士多德對恩師的態度,並列舉相關史實加以說明。你從中得到怎樣的啟示?(3)和柏拉圖一樣,亞里士多德也很重視教育。他在教育方面有什麼成就?
(1)柏拉圖看重亞里士多德;了解他的特點,給予保護和寬容,同時進行正確引導。
(2)態度:亞里士多德對恩師尊敬但不盲從,敢於追求真理。(或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說明:認為恩師柏拉圖理念的最大弱點,在於不承認現實世界的真實性;肯定世界是真實存在,而且是人類認識的來源,認識產生於對外界事物的感覺。啟示:既要把老師當良師益友,又要獨立思考,善於創新。(3)創立呂克昂學園;其教學方式被稱為「逍遙學派」。

7、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有無數傑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動影響著歷史發展的進程。下面是編輯中的「中外傑出人物評說」資料卡片。請參照範例,補充相關內容。

事 項
情 景
提 示 時代背景 主要貢獻 局限性
唐太宗 隋末唐初封建社會盛期 貞觀之治促進民族團結和發展開放的對外政策 晚年驕奢
康熙 清初封建社會後期 鞏固國家統一,維護國家主權 文字獄閉關鎖國
克倫威爾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贏得內戰勝利建立共和國,鞏固革命成果 遠征愛爾蘭和蘇格蘭,就任護國公,實行軍事獨裁
拿破崙 法國大革命 穩定秩序,頒布法典,反對外來干涉 恢復君主制,實行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後期發動侵略戰爭

8、(08 江蘇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長時期以來,軍政和絕大部分公民把義大利戰爭和埃及戰爭的英雄人物第一執政當作偶像來崇拜,都齊聲祝願他能有一個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國的偉大相符的稱號。……大家感到他有一個國家最高元首的稱號是順理成章的,因為他實際上已扮演了這樣的角色。……要說是皇帝篡奪了金鑾寶座,那麼我們可以說,他身邊的同謀比善於導演喜悲劇的所有暴君都多,因為四分之三的法國人都參與了他的陰謀。 ——[法]康斯坦《回憶拿破崙》材料二、歐洲則普遍認為,由人民自己治理國家,最終只會導致無政府主義和天下大亂。但不管怎樣,華盛頓並沒有順應當時的潮流為世上多添一項王冠。然而世界卻將因多了一位總統,而使王冠從此暗淡無光甚至難以戴穩。——陳森《華盛頓——美國開國元勛》
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崙稱帝的因素。
(2)材料二表明華盛頓拒絕稱王,其個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認為,華盛頓實際上具備稱王的條件,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卻將因多了一位總統,而使王冠從此暗淡無光甚至難以戴穩」?(4)綜合以上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特定歷史時期影響政治體制選擇的因素。
8、(1)拿破崙的對外戰爭為他贏得了崇高的威望;法國大部分人對拿破崙的支持。
(2)華盛頓有著強烈的共和思想(反對封建專制制度),華盛頓不貪戀權力;華盛頓通過領導美國獨立戰爭而贏得個人威望,大陸軍中的一些軍官要求華盛頓當國王。(3)美國建立了共和制政體(民主制度),沖擊了歐洲乃至世界的君主制度。(4)個人品質、具體國情、時代形勢、歷史傳統等。

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時珍24歲正式隨父行醫,一面學醫,一面研究醫葯書。他發現歷代的醫葯書中,有不少缺點和錯誤,決心重新整理補充,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葯物書。……他深入民間向農民、漁民、樵夫、獵人請教;他先後到過湖北武當山、江西廬山、江蘇茅山以及安徽、河南等地採集葯物標本,品嘗草葯,辨別葯性。經過27年的艱苦勞動,終於在他61歲時寫成了葯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材料二 在1951年世界和平理事會維也納會議上,中國明代的李時珍,作為唯一的醫葯學家,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首批名單之中,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景仰。俄羅斯人民對這位科學家十分尊敬,李時珍的大理石雕像至今被鑲嵌在莫斯科大學禮堂的長廊上。本世紀最有權威的科學史家和著名漢學家英國的李約瑟,在他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也高度評價了李時珍的成就。他說:「明代的偉大科學成就就是李時珍那部攀登到本草著作頂峰的《本草綱目》……」

材料三

牛頓在進行光學實驗 愛因斯坦的諾貝爾獲獎證書
材料四 一位法國物理學家曾經這樣評價愛因斯坦:「在我們這一時代的物理學家中,愛因斯坦將位於最前列。他現在是、將來也還是人類宇宙中最有光輝的巨星之一。按照我的看法,他也許比牛頓更偉大,因為他對於科學的貢獻,更加深入地進入了人類思想基本要領的結構中。」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說明李時珍為什麼要寫《本草綱目》?又是怎樣寫成《本草綱目》的?2′(2)結合所學知識,你是如何理解李約瑟對李時珍的評價的?你認為李時珍成功撰寫《本草綱目》的原因有哪些?3′(3)結合材料三及所學知識,指出牛頓的科學研究方法與李時珍是否相同,結果怎樣?3′
(4)材料四中為什麼說愛因斯坦比牛頓更偉大?2′
9、(1)原因:歷代葯物學著作中存在不少缺陷,為了糾正以往醫葯書籍中的錯誤,為醫生治病用葯提供可靠的依據與指導。
經過:李時珍刻苦鑽研,經過27年的努力完成此巨著。
(2)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中國古代醫葯學、植物學的寶貴遺產,它首創的按葯物自然屬性逐級分類的綱目體系的分類思想是現代生物分類學的重要源泉之一。
原因:家學淵源,勤奮鑽研,實地考察,持之以恆。
(3)不同。牛頓進行科學實驗和數學演算,成為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者;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只是解決了應用的問題。(4)狹義相對論的創立,改變了牛頓力學的時空觀,揭露了物質和能量的相對性,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礎,是近代物理學領域的一次偉大革命。

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茂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生產,因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為基礎;人們的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不僅如此,馬克思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
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該是很夠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個這樣的發現,也已經是幸福的了。但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膚淺地研究的。—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請回答:
(1)材料中所提及的馬克思一生中的兩個重大發現分別是什麼?這兩個重大發現分別是在哪兩部著作中予以系統論述的?(6分)
(1)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
(2)馬克思對人類歷史最大的貢獻是什麼?(2分)
馬克思主義
(3)我們今天應該向馬克思學習些什麼?(2分)
我們應該學習馬克思的刻苦學習、勤於思考、善於鑽研、勇於探索的精神。學習他的遠大理想和抱負,學習他為全人類的幸福而努力奮斗的高尚品格。(言之有理即可)

11.(泰州市07~08下期末聯考)(12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同答下列相關問題:
材料一 「……前面我們已經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無產階級轉化成統治階級,爭得民主。……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裡,並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
——《共產黨宣言》
材料二

圖一 圖二
材料三 「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兩者都是經濟手段。」 ——鄧小平南方談話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共產黨宣言》指出無產階級的歷史任務是什麼?(2分)
(2)閱讀材料二,圖一中的人物是如何去完成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的?圖二中的人物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有何突出貢獻?(4分)
(3)根據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鄧小平講話的基本思想並指出其影響。(3分)在發展經濟的問題上,圖一中的人物和鄧小平對馬、恩的主張有何類似的發展與突破?(1分)
(4)請指出上述人物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的一致性。(2分)

11、參考答案:
(1)任務:(無產階級革命)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社會主義革命)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公有制;發展生產力(經濟)。(2分)
(2)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取得了勝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鞏固蘇維埃政權;實行新經濟政策,經濟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2分)
毛澤東:進行三大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制度。(2分)
(3)「計劃」和「市場」都是手段,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社會主義也可以使用市場經濟體制)(2分)影響: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奠定基礎。(1分)(在無產階級國家掌握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貨幣關系和市場機制來發展經濟。(1分)
(4)社會主義本質:解放和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2分)

❹ 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全冊知識點總結,跪求!!!

臨時抱佛腳也有點遲了吧

❺ 求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歷史選修一,四,的知識點

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
第一課、神奇的貨幣
1、商品
①含義②必須具備的條件:
③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
2、①貨幣產生 ②貨幣的本質--一般等價物(本質)是商品。
原因:產生:它本身是一種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價物一樣,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③貨幣的職能:
4、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貨膨脹②通貨緊縮
①實質:供小於求,表現:物價上漲,紙幣貶值。影響: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銷售困難,經濟秩序混亂。
②實質:供大於求,表現:物價下降,紙幣升值。影響;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民有好處,但長時間大范圍下降會影響企業生產與投資積極性,使經濟蕭條,影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導致市場消費不振,對經濟長遠發展,人民長遠利益不利。
第二課、多變的價格
(一)影響價格的因素:
1、影響價格的因素:
①影響價格的因素:
2、供求影響價格。
①供不應求,價格升高。
A、賣方市場:含義,由賣方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B、表現:由於供不應求,賣方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即使提高價格,也能把商品賣出。
②供過於求,價格降低。
A、買方市場,是由買方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B、表現;由於供過於求,買方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價格通常趨於下降。
3、價值決定價格:
(1)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①A、在市場經濟中,價格最終是由價值決定的。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B、商品價格的高低,因為它們所含價值量不同。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商品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
①價值量的決定因素:不能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而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A、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指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商品的需時間。
B、個別勞動時間即商品生產者個人生產某種商品所用的時間。
②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商品耗費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多,其價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勞動生產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勞率』↑生產品量↑勞時』↑
②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一定社會生產率的表現,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由社會勞動生產率變化引起。
③個別勞動生產率的變化不影響商品的價值量,但可改變個別勞動時間,改變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
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商品價值量關系圖
4、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①價值規律的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②表現形式: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則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③作用:調節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在社會生產各部門的分配(使資源在社會各部門之間實現優化配置)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使企業內部實現優化配置)導致商品生產的優勝劣汰。(使資源在企業之間實現優化配置,總之,即有利於資源優化,合理,高效配置)
第三課、多彩的消費
1、消費類型:
(1)按產品類型分: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2)按交易方式不同:錢貨兩清,貨款消費,租貨消費。
(3)按照消費的目的,生活消費可以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其中生存資料消費能滿足人們較低層次的需求,是最基本消費;發展資料消費能滿足人們發展的要求;享受資料消費能滿足人們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層次消費。
3、消費結構:
(1)消費結構指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所佔的比重。
(2)特點:不是一成不變,會隨經濟發展,收入變化而變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發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順序。
5、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由於受自然條件,社會環境,個人經歷等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費帶有復雜性。
(2)消費心理復雜性的表現有:
從眾心理:攀比心理:求實心理:
6、做理智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第二單元、投資與創業
第四課、生產與經濟制度
考點一:生產與經濟制度
(一)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1)生產決定消費(人的消費不是由主觀願望決定的,而是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決定)生產決定消費對象,生產決定消費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
考點二:大力發展生產力
1、必要性:①大力發展生產力,是由我國社會主義主要矛盾決定的,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本質要求。我國目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為解決這一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
2、重要性: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考點三、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
(主導作用--國有經濟而言,主體地位--整個公有制地位)
(1)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3)公有制主體地位的主要體現:
①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既要有量的優勢,又要注重質的提高。
②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第五課、企業與勞動者
考點四、公司經營與發展
1、企業。①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
②在我國,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多種所有制企業並存,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
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2)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4)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那些經營管理不善的企業會被兼並或面臨破產。
9、企業破產,是指對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而又扭虧無望的企業,按法定程序實施破產清算的經濟現象。實行企業破產制度,有利於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促使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有利於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考點五:勞動和就業
1、勞動和就業的重要性。(1)勞動是勞動者的腦力和體力的支出,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活動。勞動者是生產過程的主體,在生產力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光榮屬於勞動者。
2、我國嚴峻的就業壓力。①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而生產力發展水平比較低;②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③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傳遞系統不暢通。所有這些,使得我國的就業問題比任何一個國家都突出、繁重和緊迫。
④黨和政府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改善就業和創業環境。
3、勞動者要發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1)樹立自主擇業觀。根據個人的興趣、專長和條件,自主決定干什麼。這有利於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調動每個人的生產積極性、創造性。
(2)樹立競爭就業觀。要通過勞動力市場競爭來實現自主擇業。要努力學習,提高技能和素質,改變觀念,積極主動地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
(3)樹立平等就業觀。各種正當職業勞動者,都是創造社會財富所必需的,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不管從事什麼工作,只要能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就能有所作為。
(4)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現代市場經濟和信息技術導致就業形式多樣化,諸如自由職業、彈性工作日、臨時工等就業方式不斷增加,可以更加靈活地選擇。人們還可以通過職業介紹所、媒體廣告、網上人才市場、招聘會等選擇職業,實現就業。
考點六: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3、做法:勞動者享受權利,是以履行勞動者義務為前提的。因此,自覺地履行勞動者的義務,是獲得權利、維護權益的基礎。我國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採用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要求維護,而不能採用非法手段施加報復。
勞動者要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當權益受到侵害時,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進行維權,是每個勞動者的正確選擇。
第六課、投資的選擇
考點七: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
1、儲蓄存款的含義:指個人將屬於其合法的所有人民幣或者外幣儲蓄機構,儲蓄機構等具存摺或存單作為憑證,個人存摺或存單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種活動。
2、我國的儲蓄機構主要包括各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郵政企業等依法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
3、人們儲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都能獲得利息。利息是人們從儲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是銀行因為使用儲蓄存款而支付的報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取決於三個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利息的計算公式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國,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為稅收上繳國家。
4、儲蓄存款的分類。目前,我國的儲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兩大類。作為投資對象,活期儲蓄流動性強、靈活方便,適合個人日常生活待用資金的存儲,但收益低定期儲蓄流動性較差,收益高於活期儲蓄,但一般低於債券和股票。與低收益相對應,因為銀行的信用比較高,儲蓄存款比較安全,風險較低,但也存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存款貶值的風險,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損失利息的風險。
考點八:股票、債券和保險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
第七課、個人收入與分配
考點一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分配方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地就此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1、按勞分配的性質:是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
2、內容與要求: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4、意義:①實行按勞分配,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②按勞分配作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製度,是結以往幾千年來不勞而獲的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滅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它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是分配製度上的偉大變革。
6、按勞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考點二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1、堅持效率優先:
①含義:效率,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較,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人們總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
②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的影響:
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有重要影響。因為分配是再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生產決定分配,但分配又僅作用於生產。如果分配方式有利於調動人傘兵積極性,就會提高效率,促進生產的發展;反之,則會降低效率,阻礙生產的發展。
③在分配中必須堅持效率優先的原因。
這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和國情決定的。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貧乏,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堅持科學發展觀。因此在分配中必須堅持效率優先。
2、兼顧社會公平:
(1)公平含義:公平含義較寬泛,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等各個領域。這里說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於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與公平是一對矛盾,既對立又統一。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只有提高經濟效率,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加社會財富,才能實現社會公平沒有效率作為前提和基礎的公平,只能導致平均主義和普遍貧窮。
②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只有給勞動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權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
③實現效率與公平的正確結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
3、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含義。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①效率優先,實質是發展生產率優先,分配製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為首要目標。
②兼顧公平,指社會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使分配的結果能促使人們奮進,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
(2)如何體現: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使分配的結果能促使人們奮進,使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
(3)如何貫徹這一原則:
①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地區和個人致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帶後富。
③要正確處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將個人收入與其在經濟活動中的貢獻掛鉤,充分調動人們參與社會財富創造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在由國家參與的再分配中,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調節過高收入,得締非法收入。通過完善稅收,通過完善稅收和社會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實現合理的公平分配。
第八課、國家收入的分配
考點三、財政及其作用
1、財政收入與支出
2、財政收入
3、財政收入的影響因素:財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約是其主要因素。
4、財政支出:財政支出是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通過財政資金的分配,國家的職能才得以實現,也就是說財政支出是政府實現職能的物質條件,財政支出的狀況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6、①財政收支平衡與財政赤字:財政收入和支出的對比,不外有三種情況:收大於支,存在節余;支大於收,出現赤字;收支相等。
②在國家財政預算和決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它表明國家籌集的財政資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得是,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制約,財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況幾乎不存在。
③財政收支平衡,是指當年的財政收入等於支出;或收入大於支出,略有節余;或支出大於收入,略有赤字。
④財政赤字,是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的部分。財政赤字意味著要靠借債過日子,財政赤字必須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7、財政的作用:
(1)集中力量辦大事
(2)人民生活有保障
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考點一、市場配置資源
1、合理配置資源的必要性:
①資源配置是由資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無限性,這一矛盾決定的。
②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永無止境的,但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社會能夠加以利用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如果用於生產某種產品的資源增加,用於生產其他產品的資源就會減少。為了盡量滿足多方面的需要,社會必須合理配置有限的資源。
2、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計劃和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
3、市場經濟:
①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②在市場經濟中,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主要通過價格的漲落以及供求行情的變化,由市場來安排和調整的。
③哪種商品在市場上好賣,人們就擴大生產;哪種生產要素昂貴,供應緊張,人們就減少這種要素的使用。市場中就好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引導著商品生產者、經營者、調節人、財物在全社會的配置。
4、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途徑)及優點。
①市場配置資源主要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來實現的。市場能夠及時、准確、靈活地反映出市場供求變化,傳遞市場供求信息,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②市場利用利益杠桿,市場競爭能夠很好地調動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積極性,推動科學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考點二、市場秩序
2、市場規則的含義及主要內容:
(1)市場規則是以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市場道德規范等形式,對市場運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體的規定。
(2)市場規則主要包括市場准入規則,市場競爭規則和市場交易規則。其中,市場准入規則規定符合什麼條件的企業、商品可以進入市場。市場競爭規則用於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市場交易規則主要是對交易方式和行為作出規定。市場交易規則是市場規則中的核心。
3、市場交易原則:
(1)主要包括: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它們從不同的方面,規范著市場上買賣雙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為。
(3)誠實信用是現代市場交易活動的基本精神。遵守市場交易原則,是保證市場交易活動有秩序、按規則進行的基本條件。有了這個原則,市場主體從事各項交易活動便有章可循,買賣雙方才不致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從而使交易順利進行。堅持"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交易原則,是遵循市場運行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
考點三、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1、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並非所有行業和領域市場者能起作用,市場不能調節的領域有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槍支彈葯慣用語危險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讓市場來調節。因為如果聽任經營者自由經營這些產品,會嚴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敗壞社會風氣,影響社會安定。
2、市場調節存在固有的弊端:
(1)市場調節的自發性。(2)盲目性(3)滯後性。
考點4、加強國家宏觀調控
1、必要性:
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既需要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又需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②加強宏觀調控不僅是因為市場的局限性,而且取決於我國社會主義的性質(指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標)。
2、宏觀調控的含義,主要目標及手段。
①含義:指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
②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考點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
2、基本特徵:①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
因為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二者運行的基礎不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在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上,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在公有制經濟佔主體地位的基礎上。
②以共同富裕為目標。
③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第十一課、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一、樹立科學發展觀
(1)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2)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3)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4)協調發展:就是要堅持"五個統籌",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5)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6)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意義:牢固樹立並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社會就能和諧發展,就能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的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會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進。
二、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1、為什麼要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1)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科學發展觀的主旨在於更好地發展。
(2)既長期保持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又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2、怎麼樣實現經濟持續發展?
(1)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面對經濟全球化
一、經濟全球化趨勢
1、經濟全球化,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如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文化人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經濟風險全球化、跨國公司全球化等。其中最主要的表現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1)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
2生產的全球化有利於世界各國充分發揮優勢,節約社會勞動,使生產要素達到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2)貿易全球化將極大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強大物質基礎。
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1、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具體表現為,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
這是因為發達國傢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現代信息技術,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
(2)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這種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一邊是發達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一邊是發展中國家貧困的不斷加劇。
(3)經濟全球化增加了國際風險。
經濟全球化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在經濟上日益相互依賴、相互滲透。這就使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震盪可以迅速波及全球,也就說明經濟全球化意味著"風險全球化"。
3、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
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並存。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正確的態度應是:我們應當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範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4、(1)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積極影響
1加入世貿組織,有利於擴大對外開放,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有利於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我國對其他世貿組織成員的出口不僅享有最惠國待遇,而且可以享受世貿組織給予發展中國家的最惠國待遇,因此,有利於進一步擴大我國出口貿易,我國可以利用談判來解決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在貿易上的摩擦,維護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和權益;可以獲得大量的經濟信息,了解國際貿易的規模、世界經濟的發展情況以及國際貿易變化的新動向。
2有利於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
(2)中國"入世"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2)對外開放格局形成的意義。
對外開放格局的基本形成,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我國必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❻ 誰有高中歷史選修一知識點總結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歷史上重大改革的規律性總結

改革指對舊有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1.改革的分類

從改革的程度看,一種是在不觸動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進行局部的調整;一種是對舊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進行徹底的改革,導致社會制度發生根本性變化。

從改革的性質看,有奴隸制度的改革、封建主義的改革、資本主義的改革和社會主義的改革。

從改革的內容看,有政治改革、經濟改革、軍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實質

改革是統治者對生產關系所進行的調整。它與社會革命不同,並不否定現存制度,而是對現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盡量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應目的

總的來講,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發生都是由於舊的生產關系或上層建築不適應新的生產力或經濟基礎的發展的需要。

具體來講,這些原因大體可以表述為:

①舊的生產關系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或社會發展趨勢;

③統治階級面臨嚴重的統治危機,為抑制土地兼並,緩和階級矛盾,增加財政收入,實現富國強兵;

④舊制度、習俗、思想文化阻礙社會的發展

⑤民族危機嚴重

4.改革成敗原因的分析及認識

(1)決定改革成敗的幾個要素

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與時俱進,因時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對比是否有利於改革,要從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兩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從內外兩方面,政治、經濟、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會遇到阻力,不會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當時的實際,是否行之有效。

⑤當時的內外環境是否有利於改革的開展和執行。

判斷改革成功與否的標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與改革本身所達到的目標之間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

(2)成功的改革

外國:梭倫改革、宗教改革、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羅斯福新政

中國: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改革開放

思考:為什麼說這些改革成功了?

外國:

梭倫改革為雅典城邦的振興與富強開辟了道路,大大促進了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宗教改革沉重打擊了天主教在歐洲的神權統治,促進了歐洲民族意識的高漲和民族國家的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否定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農奴制改革促進了俄國農業、工業的發展。使俄國走向近代化。

改革對俄國近代化的影響:

經濟現代化:農奴制廢除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必要勞動力、資金和市場,俄國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俄國工業生產大幅度增長,農村中資本主義的成分也得到增長。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體制方面上作了比較深層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機構。在司法制度方面,參照西方的司法制度,進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專制獨裁的俄國也出現了一些民主化的氣息。

軍事近代化: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軍事管理機構。

教育近代化:鼓勵社會和私人辦學,擴大大學自主權,允許引進西方書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統治方式開始傳入俄國,越來越多的俄國人看到了差距,變革的願望日益強烈。

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資本主義工業體系開始確立,重工業迅速發展;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並不斷得到加強,廢除了不平等條約,走上對外擴張之路。

羅斯福新政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避免美國走上法西斯道路,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

中國:

管仲改革實現了齊國的富國強兵,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魯國「初稅畝」取得了預期效果,魯國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諸侯列國紛紛仿效。從稅制改革的角度看它達到了預期目的,所以可以說是成功的。

魏文侯改革:通過李悝變法,魏國在戰國諸雄中率先強盛起來。

楚國吳起變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段時間內,楚國在對外兼並戰爭中連連獲勝,成為戰國中的強國。

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3)失敗的改革

外國:阿里改革、蘇聯和東歐改革

中國:魏文侯改革(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5.改革的認識和啟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要發展進步,必須與時俱進,敢於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國家富強的重要手段,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會涉及某些人或集團的利益而遭其反對,因而具有艱巨性和復雜性,不可能一帆風順。改革和變法不會一帆風順,在勇於改革的同時,要具備堅決的斗爭精神。要堅信新事物一定能夠戰勝舊事物。

③對改革的具體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須行之有效,改革過程中要用人得當,改革家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沒有固定的模式,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梭倫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國家產生(公元前9~前8世紀)——設立中央議事會和行政機構

貴族制國家確立(公元前8~前6世紀)——貴族專權而平民無權

2、經濟發展:農工商業以及貿易得到發展

3、階級變化: 工商業奴隸主形成,公民內部斗爭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倫當選為首席執政官: 雅典貴族與平民長期斗爭的結果

❼ 高中知識清單歷史

可以買一本,有各種各樣的。

❽ 求 高中歷史 必修一選修一選修二選修四 四本書里有哪些共同的知識點!!!

必修有三本,第一本是講政治的,第二本講經濟,第三本講思想文化的版。然後選修有4本,但只要學兩權本,蘇南應該學的是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高一按我們的進度是上必修1和必修2,高二上必修3,然後上選修,高三基本開始復習了。

閱讀全文

與歷史選修4知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