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知識考題

歷史知識考題

發布時間:2021-02-21 22:21:06

Ⅰ 歷屆歷史期末考試試題是什麼

1、時間——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變法。
2、內容—— A: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B: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C: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響:①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加強,逐步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②戰國時期,各國經過變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 (各國的變法:李悝在魏國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商鞅在秦國變法,其中最徹底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
1)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麼?
答:為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使國家變得富強。
2)商鞅變法取得勝利的原因:
答:A:順應了封建制發展的歷史趨勢;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C:敢於同舊勢力作斗爭。
二、百家爭鳴:
1、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時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貢獻: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他的學說被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所利用,成為統治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②教育——A:興辦私學,廣收門徒B:他要求學生按時復習學過的知識,「溫故知新」C:學習的態度要老實D:溫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編訂了《詩經》、《尚書》、《春秋》;
儒家學派——戰國時期:是孟子,他反對戰爭,提出「春秋無義戰」,主張「民貴君輕」的思想,實行「仁政」。反對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這樣自然資源才能再利用。這反映了他的可持續發展觀。
2、道家學派——創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時期的人,著有《道德經》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並且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具有樸素辨證的思想。
3、墨家學派——創始人是墨子,主張「兼愛」「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戰國的韓非,主張改革,提倡法治;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著作是《韓非子》。
例:材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
1)該材料是誰說的?答:是孔子
2)是什麼學派的創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張什麼?有何影響?答: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他的學說被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所利用,成為統治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貢獻?答:編訂了《詩經》、《尚書》、《春秋》
例:材料:「我那堅硬的牙齒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軟的舌頭卻還在!」
(1)體現了誰的主張?是什麼意思?體現了什麼思想?
答:體現了老子的主張。意思是堅硬的東西未必結實,柔可以克剛,體現了他樸素辯證的思想。
(2)這種思想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認為有用的話,能不能舉出一個實例加以說明?
答:我認為有用。如:在解放戰爭中,裝備人數上超過解放軍的國民黨軍隊最終是被打敗了。
三、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創立:(七上P51)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
1、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
2、中央政府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太尉管理軍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議,把全國劃分為36郡,郡下設縣。郡縣制度為後來的封建王朝長期沿用。
四、1、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二)經濟——秦統一後,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同時還統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為全國統一的文字,後來使用更為簡單的隸書。
(四)思想——焚書坑儒(P52)
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極大損失,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五)軍事——北築長城、南修靈渠(P53)
(1)秦朝統一後,派將軍蒙恬北伐匈奴,並修築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城。
(2)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了湘水和離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
2、秦朝鞏固統一加強統治的措施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4)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鞏固祖國的邊疆。
例:秦朝哪些措施對後世產生了影響?
答:1、秦滅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 3、全國推行郡縣制;
4、統一了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5、修築了長城; 6、開鑿了靈渠。
例:材料「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統一法度、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誰實施的?主要採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實施的,主要措施有:實行郡縣制,統一了度量衡、文字、貨幣。
(2)實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麼?答: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作用是:有利於鞏固統一,有利於各地經濟文化交流。

五、評價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作出過巨大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封建皇帝。他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的局面,有利於人民生活安定和社會生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他建立了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意了全國的度量衡、貨幣、文字,促進了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的統一;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過:秦始皇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後,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兵役和徭役、嚴酷的法律,給人民帶來了無比的痛苦和極大的災難;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農民起義爆發。
功過相比,秦始皇功大於過。

六、漢武帝的大一統的措施:(七上P62-63)
1、政治:接受主父偃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王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P62)
2、經濟:將地方的鹽鐵經營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P68)
3、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P63)
4、文化:漢武帝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太學是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P63)
5、軍事:多次反擊匈奴,取得勝利;派張騫出使西域,加強西漢與西域各國的聯系。(P79、P82-83)
6、意義:西漢進入鼎盛時期,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
七、西域都護的設置:(七上P77)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管理西域事務,這是西域各國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的開始。說明新疆地區在歷史上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八、絲綢之路:(七上P78)
1、陸地: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引進西域的核桃、苜蓿、石榴、葡萄)
2、海上:從廣東的港口出發,最遠抵達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島。
3、作用:溝通中西交通,促進中國與中亞、西亞和歐洲的經濟文化交流。
4、歷史價值: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富有創造力的精神;中西方友好、物質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有利於弘揚我國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有利於當今旅遊事業的發展和考古工作的開展。

九、造紙術:(七上P81)
1、中國是世界上首先發明紙的國家——西漢前期的麻紙。
2、東漢蔡倫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魚網做原料,改進造紙術,稱「蔡侯紙」。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十、張衡(東漢)地動儀:世界上最早的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七上P82)

十一、司馬遷與《史記》:(七上P88)
生活在漢武帝時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史記》是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 ,創立了紀傳體的體例;既是一部歷史學著作,又是一部文學著作。
例:材料【「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
1) 這是誰說的?寫在什麼書上?答:司馬遷;《史記》。
2) 他生活在什麼朝代?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答:西漢。這句話是:人當然都有一死,但有的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卻死得比鴻毛還輕。
3)這部書內容如何?答: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
4)這部書地位如何?答:《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5)魯迅怎樣評價這部書?答:「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十二、赤壁之戰:(七上P95-96)
208年,孫權、劉備聯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輕易南下。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例:材料一:「曹操率大軍南下,想消滅孫權、劉備統一天下,孫、劉聯軍利用曹軍不習水戰、連鎖戰艦的弱點,用火攻打敗曹軍。」
材料二:引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這是描述的中國歷史上哪次著名戰役?答: 208年的赤壁之戰。
2)你從他們的勝敗中得到了什麼啟示?答:驕兵必敗;團結就是力量;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3)要更詳細的了解這次戰役的情況,應從哪裡去查詢或查找資料?

十三、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到達夷洲,加強了內地與台灣地區的聯系。(七上P98)
(這是台灣與內地的最早記錄。)

十四、北魏孝文帝改革: (七上P107)
1、背景:北方的統一和民族大融合。
2、政權:鮮卑族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後孝文帝遷都洛陽。
3、改革的內容——漢化政策:
即:說漢語、改漢姓、穿漢服、通漢婚、用漢律、學漢風。
4、作用: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北方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民族融合。

十五、數學成就:(七上P110)祖沖之(南朝):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以後的第七位數字,比歐洲早近1000年。

Ⅱ 歷史考試幾道題。

1:寫出近代以來發生在南京的幾件大事

*1842年中國近代史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1937.12 南京大屠殺 日軍殺害中國居民30多萬人 ,待續6周,犯下下滔天罪行,對中國造成極大的無辜傷亡。

*1949.4.23 南京解放,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國民黨政府在大陸的垮台。

2:1840年至1910年列強發動了哪些對華戰爭?簽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在此期間,中華民族有哪些抗爭事例?

第一次鴉片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 第二次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

第一次中日戰爭:發生於1894年~1895年 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戰爭,史稱甲午戰爭;

1895年4月17日,日本迫使戰敗的中國清政府在日本馬關簽訂了割地賠款的《中日馬關條約》。條約要求中國割讓台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5月5日,日本因俄、德、法等國的干涉,被迫「放棄」遼東半島。
5月27日,日軍進犯台灣。
11月,日佔領台灣全島。
同月,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中日遼南條約》,中國向日本加付3000萬兩白銀,才「贖回」遼東半島。

3: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社會經歷了哪些邁向近代化的社會變革?對中國近代化有什麼作用?
4:對比中日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並分析兩次戰爭結果,分析為什麼造成不同結果的原因.
5:材料閱讀: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1945 解放戰爭 三年以來
1919 五四運動 第一次新民主主義革命 三十年
1840 第一次鴉片戰爭 近代歷史的開端

Ⅲ 汽車歷史知識方面的考題

考題,想做什麼啊!~

Ⅳ 高考歷史常考哪些歷史常識題

我是09屆江蘇的,就拿我們那一屆高考來說吧。09年的高考塵埃落地,全國二卷歷史高考試題猶如當頭棒喝,震驚了全國師生及家長。緊接著全國痛罵二卷的聲音鋪天蓋地,就是那些不用全國二卷的地方也加入了聲討隊伍,甚至有人把出題老師的名字放在網上供人有的放矢的謾罵。學不學一樣,教不教相同,尤其是一些平時功夫下足了,成績優秀的學生,與那些平時不怎麼讀書,上網、玩游戲的學生成績差不多,覺得實在不公平,怒火熊熊。
高考從大綱版向課程版轉型之際,高考試題在逐年變化。07年有了較大的變化,但因為當時試題偏離主幹知識,師生不滿之餘,沒有做更深入的研究。08年有了更大的變化,比如第12題就是一個信號。師生已經注意到了,只是沒想到會有整體性的調整,以為還會是漸進式的變化,尤其高三的師生根本不敢做太多的變動。結果09年做了乾脆徹底的調整,讓師生、家長無法承受。那麼09年試題的特點有哪些呢?
第一,09年高考全國二卷試題確實有偏、冷、怪之嫌。
1、試題內容忽略了學科具體知識。統攬試卷,試題幾乎全部是根據試題給出的材料有效信息,自求教材沒有的結論,只有第15、19、21題,算是與教材有隱性聯系。以往試題如果給出的材料是依託教材的新材料,試題答案是自求教材沒有的結論,如果給出的是與教材脫鉤的材料,試題答案與教材內容有隱性聯系。但今年的試題所給材料是與教材脫鉤的新材料,試題答案是自求教材沒有的結論。09年的歷史考綱與08年相比一字不差,沒有變化。以為在向新課程轉型時期,會保持穩定性。實際上是因為今年試卷不依據考綱所列考試范圍出題,所以沒用也就不用變。
2、試題立意缺乏人文關懷,沒有從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無法實現高考測試的選拔功能。如第39題與學不學歷史無關,只要學過初中語文課文《隆中對》,作答就可與學過三年高中歷史學生的答案相媲美。再如第37題所給材料是沒有依託教材的新材料,背景是20世紀初教材沒有涉及的思想領域,內容是學生讀不懂的古文,考查的是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分析、比較、評價等多種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中學生既要翻譯又要組織答案,實在難以做到。中學歷史課程是國民教育的基礎課程,中學歷史教育不同於大學的「專業化」的歷史教育,應該盡力避免中學歷史教育的「專業化、學術化、成人化」的傾向。從整體來看,試題顯然是把中學生當作大學生來對待,不從實際出發,測試過於「專業化、學術化、成人化」,所以缺乏區分度,不能實現高考測試的選拔功能。
3、試題形式刻板、不活潑,構思不精,有故作高深莫測之嫌。試題大部分是文字性材料,且主觀性試題所給材料全部是文言文,其他客觀性試題表述專業化、學術化、成人化非常濃厚,僅第14題、15題用了一幅圖、一個表格作為點綴。整體來看,試卷板著面孔、冷冰冰的樣子。試卷缺乏時代感,第39題考查三國時魏蜀吳的關系,讓這種特點尤為突出。第37題試圖體現熱點「國學熱」,但因為背景是20世紀初,材料是學生讀不懂的古文,隱性涉及當今社會對「國學」的看法和認識,所以其時代感就大打折扣。試題構思不精,欠缺嚴密。如第37題,所給材料過於突兀,讓人摸不著頭腦。如果在試題給出材料前先介紹一下鄧適其人,學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識,就容易讀懂材料,也就易於作答。
總的來說,全國二卷歷史難得讓師生絕望。那麼,為什麼命題中心會以全國二卷做這么乾脆徹底的調整呢?是不是僅僅因為這些專家脫離實際,脫離中學教學呢?我分析這實際上是高考命題組有意為之,全國二卷相對全國一卷來說適用於邊疆相對落後地區,如黑龍江、吉林、雲南、貴州、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和西藏,歷年相對簡單,但今年是過分的難。是因為命題組就是想從這些考生成績相對差些、人數相對少些的地方入手,進行根本性的變化,通過這種根本性的變化來改變中學歷史教學的目標、內容和形式,具有很強的導向性。
第二,09年高考二卷試題強烈的導向性
1、高考測試力圖擺脫教材的束縛。
全國二卷歷史到底是怎麼調整的呢?仔細解讀09年高考試題,你會發現這種調整實質是脫離現行某一教材。這種調整幾乎貫穿了整個試卷,只有21題、22題、37題(1)、(2)問的部分與老教材有一定的隱性聯系。脫離教材的實質是教材職能的變化,教材的職能也許很多,但我認為過去教材最實用的職能就是考試,教材既是考試依據也是考試目標,也就是高考考查的是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情況。如果熟讀了教材、理解了教材,考試就沒問題了。試題的難度體現在對教材內容進行問法上或思維上的轉化,所以過去我們老是擔心出題人會在問法上為難學生,絕不擔心超出教材范圍。教材就是考試的工具。但是當前高中新課程歷史教材有四個版本,新課程高考試題不可能依據某一教材、某一版本,只能在《課程標准》規定的知識范圍內命制。擺脫教材、版本的束縛是高考從大綱版向課程版轉型的必然結果。
2、測試依託《考試大綱》考核目標與要求,體現《課程標准》要求,突出對三維目標的考查。測試首先考查了《課程標准》的知識與能力目標。即「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全國二卷歷史測試卷看,13題考查了唐朝的經濟,14題考查的是明清民族關系,15題是經濟體制改革,16、17是早期英美資產階級革命,19題是德國統一,21題是雅爾塔體系,22題是亞洲經濟,23題是全球化,37題是文藝復興和新文化運動等,可見考查的基本是重大歷史問題。試題通篇都是通過創設新材料、新情境、提出新問題的形式出現的,考查的是「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尤其37題和39題兩道主觀題,在設問中就明確運用「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詞語體現其對能力目標的考查。
其次測試突出對「過程與方法」的考查。《課程標准》指出「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學習歷史唯我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努力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注重探究學習,善於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全國二卷歷史測試卷看,試卷所有的試題都是通過創設新材料、新情境、提出新問題的形式出現,並且是自求教材中沒有的結論。實際就是運用學習過程中所掌握的歷史學習基本方法來解決問題。第37題的第(2)問是開放性試題,且在評分標准中明確要求「評析須有史實、有分析、有論點,言之成理。」學生必須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闡明自己的觀點,否定另外的觀點。體現了對「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和「探究性學習」能力的考查。
第三測試滲透了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體驗與培養。例如第37題試圖通過對「國學熱」的認識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自豪感;並且與文藝復興運動進行比較,體現了開放的世界意識。
依據全國二卷歷史測試卷的特點,我認為今後教學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正確把握方向,教學目標要圍繞實現《課程標准》的三維目標進行。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既有能力的訓練,也有對史學方法的了解和應用,更有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體驗與培養。不僅掌握歷史知識,還要全面提高人文素養。
二、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在掌握歷史基本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正確方法。歷史學習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正確理論指導下,研讀史料,獲取信息、辨別真偽、運用材料論證探討問題,堅持「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用教材中的史料和其他途徑收集的材料,引導學生從「材料」中而不是從「課本」中學習歷史,改「教教材」為「用教材教」。 以「提出問題,提供或收集材料,解決問題」的流程展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三、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包括政治學、經濟學、哲學、文學和法學等與歷史相關的人文科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藝術精神和道德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高考改革也在進行。我們要及時轉變理念,把握課改和高考方向,運用探究性學習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學習。只有這樣,才能適應高考的需要,向真正實現課程改革目標邁出堅實的一步。

Ⅳ 初一歷史知識競賽試題

學院用古地磁方法測定它們距今約170萬年。這就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半坡人
2、在今天北京附近曾經生活過的遠古居民有①元謀人 ②北京人 ③山頂洞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前,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已經會使用天然火」。根據這些特點,請你判斷他屬於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半坡原始人
3、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長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現象
A、農田裡水稻長勢喜人 B、荒地上人們用耒耜耕地
C、干欄式房屋錯落有致 D、青銅器工藝精美
4、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頂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5、下列哪一位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人尊稱為「人文初祖」
A、炎帝 B、黃帝 C、蚩尤 D、大禹
6 .我國神話傳說中,黃帝之後,黃河流域先後出了三個有名的人物叫堯、舜、禹,他們都是通過推舉的方式成為部落聯盟首領的。歷史上把這種產生首領的辦法稱為
A、選舉制 B、投票制
C、世襲制 D、禪讓制
7、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的標志是
A、逐鹿之戰 B、夏朝的建立
C、禪讓制的實施 D、華夏族的形成
8、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者是
A、湯 B 、黃帝 C 、禹 D、舜
9、今年7月,在南非召開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河南殷墟遺址被列為2006年第三十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我國的審議項目。你認為殷墟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最主要是因為它向人們展現了我國古代哪個王朝的社會風貌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10、為了鞏固統治,西周統治者實行分封制。後逐漸形成森嚴的等級制度。其中等級最高的是
A、士 B、諸侯 C、天子 D、卿大夫
11、認真觀察下圖,你認為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

A B C D
12、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
A、自比為太陽的暴君-----桀
B、公元前1600年,湯滅夏,建商
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鎬,史稱東周
D、西周時期的最後一個國王是周幽王
13、關於夏、商、西周農業、畜牧業的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農牧業已經相當發達
B、農業上已經知道選種、施肥、治蟲害
C、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種,商朝時都已經有了
D、西周農業已經大量使用青銅農具進行生產
14、《論語》雲:「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這則材料反映了什麼歷史事實
A、晉文公稱霸 B、齊桓公稱霸 C、勾踐稱霸 D、楚莊王稱霸
15、下列哪一項是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主要原因
A、私學的興盛 B、諸侯國的兼並戰爭
C、社會大變革 D、士人的解放
16、「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學生,他知道高柴愚鈍,曾參性子慢,子張好偏激,子路愛沖動,就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發揮他們的長處,幫助他們克服不足。」對這句話最准確的認識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無類
C、因材施教 D、當仁不讓於師
17、在湖北隨縣出土的最為珍貴的戰國樂器是
A、編鍾 B、銅鍾 C、七孔骨笛 D、陶塤
18、戰國時期的下列四國中,地理位置在最東面的是
A、 楚 B 、齊 C 、秦 D 、燕
19、我們的祖先測定出一年24個節氣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戰國
20、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
A、西周 B、商朝 C、春秋 D、戰國
21、追求與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墨子思想中體現這一特點的主張是
A、「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付。」
B、「兼愛」「非攻」
C、「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D、「仁者愛人」「以德為政」
2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非子是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C、孫武的著作是《孫子兵法》
D、莊子提出「仁」的學說
23、戰國時期,各國改革的最重要的影響在於
A、打擊了奴隸主貴族
B、提高農民的社會地位
C、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D、通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漸確立
24、在戰國後期的秦國,一個農民如果想免除勞役和免受懲罰,最好的辦法應該是
A、當兵立軍功 B、不隱瞞犯法行為
C、合法經商致富 D、大量生產糧食和布帛
25、關於都江堰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春秋時期秦國李冰修建 ②位於岷江中游 ③著名的水上運輸工程 ④消除水患,灌溉農田
A①③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二、歷史診所判斷正誤(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將判斷結果填入題後的括弧內,正確的畫「√」 ,錯誤的畫「×」 。每題1分,共10分)
1、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 ( )
2、夏、商、周是我國的青銅時代,因此,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出現在夏朝。
3、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曾出現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並立的局面。 ( )
4、長平之戰,桂陵之戰,城濮之戰都是發生在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役。( )
5、春秋晚期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 ( )
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出自屈原長篇抒情詩《離騷》。( )
7、成語「退避三舍」的故事,是發生在秦楚兩國爭霸戰爭期間。 ( )
8、西周時期青銅器的種類非常豐富,大量用於祭祀。 ( )
9、為了鞏固統治,東周的統治者開始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 ( )
10、下圖中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標志著西周的建立。 ( )

三、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本題共40分)
1、(16分)閱讀下列材料,並回答問題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史記》引用商鞅語
請回答:
(1)商鞅何時、在何人的支持下進行了變法?(2分)
(2)根據你的判斷,商鞅是哪家學派的代表人物?(2分)
(3)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8分)
(4)商鞅變法對秦國產生了什麼影響?(4分)

Ⅵ 誰給一些關於唐朝的歷史知識的題目,包括答案一起給我,謝謝了

●真切感悟——高考試題演練

1.通過農民戰爭建立的新王朝是【】

①西漢 ②西晉 ③隋朝 ④唐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關於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確的是【】

A.打破了門第限制 B.削弱了皇權C.有利於選拔人才D.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3.隋唐實行科舉制的進步意義主要是【】

A.擴大了封建統治的社會基礎 B.對皇帝的專制權力有一定抑製作用

C.促進了科技文化的發展 D.削弱了顯貴的特權

4.府兵制創立於【】

A.西魏 B.北周 C.隋朝 D.唐朝

5.下列各項中,不符合唐初均田制和租庸調制規定的是【】

A.成年男子每人可以分到一定數量的土地 B.按土地和財產多少交納地租

C.成年男子每年除交納定量的穀物外,還要交納定量的絹或布

D.成年男子可以納絹代役

6.唐安史之亂後,由於租庸調制無法維持,建議實行兩稅法的是【】

A.杜如晦 B.楊炎 C.牛僧孺 D.李德裕

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則天進號「天後」,上書建言:「勸農桑,薄賦搖……禁浮巧;省功費、力役……」 ——據《新唐書》

材料二 魏晉以來,士族靠門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則天修《姓氏錄》,以帝、後族及三公等高官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敘之,凡九等……當時軍功入五品者,皆升譜限(列入上等士流),縉紳(指世家大族)——據《新唐書》

材料三 則天以女主臨朝,大臣未附,委政獄吏,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舊唐書》

材料四 武則天大開科舉,唐人稱她「開汲引之門,進用不疑,求訪無倦……才能者驟升。是以當代謂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 ——據《陸宣公翰苑集》

回答:根據以上材料,分析武則天得以掌握政權近半個世紀的原因。(10分)

8.史稱:「得人者昌」,「失賢者亡」。試結合唐代前期百餘年用人方面的史實加以說明,並總結其經驗教訓。(13分)

9.有位史學家說:「科舉制度的實行,用統一的標准來選拔社會上的優秀分子,使之參與了國家的政治」。清末維新人士認為:科舉制度「錮智慧」、「壞心術」、「滋游手」,造成了「破壞人才、國隨貧弱」的後果。(10分)

①這兩種看法是否互相矛盾,為什麼?

②請就科舉制度從隋唐的產生到明清以後衰落的歷史,談談你對其作用的評價。

10. 「告訴我,歷史有什麼用?」——古往今來人們已經作出各種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B.考古以證今,規時而達用

C.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 D.鑒前世興衰,考當今得失

11.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和「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詩人的詩句。這位詩人最有可能是

A.陳子昂 B.盂浩然 C.杜甫 D.杜牧

12.中國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襲制,適應了君主專制的需要,主要是因為

A.拓寬了官吏選拔途徑B.擴大了統治基礎C.君主控制了用人權D.實現了選賢任能

13.唐初規定:「凡水、旱、蟲、霜災害,……十分損四以上,免租;損六以上,免租、調。」該項規定出自

A.均田制 B.屯田制 C.租庸調制 D.地丁銀制

●模擬考場——考點能力檢測

一、選擇題

1.唐太宗的政績中,最受後人稱道的是()

A.知人善任、虛懷納諫 B.革新政治、完善制度C.輕搖薄賦、勸課農桑 D.戒奢從簡,力倡節約

2.唐太宗曾說:「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從中可看出唐太宗()

①認識到隋亡於「水」②認識到君和民是舟與水的關系③及時制定防止「覆舟」的政策④認識到人民力量的強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史學界之所以肯定武則天,最主要的原因是()

A.她是我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唐高宗處理政事

C.她能重用有才能的人 D.她統治時期,社會經濟繼續發展

4.下列哪一項內容與武則天有關()

A.改革兵制,將府兵制改為募兵制B.破格用人,創立自薦求官制度

C.戒奢從簡,禁止地方官進貢珍寶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

5.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都曾關注過的問題是()

A.輕搖薄賦 B.重用人才 C.減輕刑罰 D.善於納諫

6.下列活動與唐玄宗有關的是()

①精簡官吏、定期考核②限制佛教、裁汰僧尼③將府兵制改為募兵制④發展科舉,設集賢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其積極意義在於()

A.解決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B.有利於選拔人才,保證政治清明

C.加強了皇權 D.中央機構有明確的分工與制約,提高了工作效率

8.關於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的作用,不正確的是()

A.打破了門第限制 B.削弱了皇權C.有利於選拔人才 D.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9.唐初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所發揮的作用,客觀上最能體現戰國時期儒家「仁政」主張的是()

A.三省六部制、科舉制 B.租庸調制、科舉制 C.均田制、科舉制 D.租庸調制、均田制

10.對唐朝後期推行的兩稅法的表述,不恰當的是

A.在均田制破壞的情況下實行() B.改變以往以人丁為主的征稅標准

C.以徵收土地稅為主 D.改過去徵收實物為徵收銀兩

二、非選擇題

1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說:「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不足,徵求不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至滅亡,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靜,使天下無事。」——摘自《貞觀政要》

材料二 唐太宗曾對大臣們說:「朕終日孜孜,非但憂憐百姓,亦欲使卿等長守富貴。」——摘自《貞觀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常用這樣的比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人主,可不畏懼!」——摘自《貞觀政要》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說明隋亡與「貞觀之治」局面的出現是否有關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3)材料三表明唐太宗意識到什麼實質問題?他說這番話的意圖何在?

1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賦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調,三曰役,四曰雜徭。課戶每丁租粟二石;其調隨鄉所產綾、絹、絲各二丈,布加五分之—……凡丁歲役二旬;無事則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調,三旬則稅調俱免。

——《舊唐書·食貨志》

材料二 (自開元以後)田畝移換,非舊額矣;貧富升降,非舊第矣—…凡富人多丁者,率為官為僧,以求役免。貧人無所入則丁存,故課免於上,而賦增於下。是以天下殘瘁,盪為浮人(流亡),鄉居地著者,百不四五…(楊炎)懇言其弊,乃請作兩稅法。

——《新唐書》

材料三 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資產少者則其稅少,資產多者則其稅多。曾不悟資產之中,事情不一。有藏於襟懷囊篋,物雖貴而人莫能窺;有積於場圃困倉,直雖輕而眾以為富;有流通蕃息之貨,數雖寒而計日收贏;有廬舍器用之資,價雖高而終歲無利。如此之比,其流實繁。

——《陸宣公奏議》

材料四 大歷中非法賦斂,急備、供軍、折估、宣索、進奉之類者,既並收入兩稅矣!今於兩稅之外,非法之事,復又並存。此則人益困窮,其事六也。

——《陸宣公奏議》

請回答: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實行材料一稅法的原因,材料二與材料一稅法的實行有何內在聯系?

(2)據材料三分析兩稅法的規定有何利弊?

(3)材料四反映了什麼問題?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答案:1——6 D B A A B B

7.原因是武則天推行了有積極作用的政策:輕搖薄賦,反對奢侈浪費、濫用民力;(l分)獎勵 農桑,發展生產;(2分)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反對派;(2分)大開科舉,破格選拔人才;(2分)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打擊土族腐朽勢力,反映新興庶族地主利益。(3分)

8.唐太宗重用魏徵、房玄齡、杜如晦(1分),善於納諫,聽取規勸,調整統治政策(1分),出現了「貞觀之治」(1分);武則天重視人才,任用賢臣,使社會經濟繼續發展(2分);唐玄宗在開元年間,重視官員的選用與考核(1分),任用姚崇、宋 等為相(1分),出現了「開元盛世」(1分)。「開無」以後,用人失當,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為相(1分),釀成「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1分)。經驗教訓:完善科舉制度,有利於人才選拔(1分);要用德才兼備、敢言直諫者(1分);任人唯親,姑息養奸,危害嚴重(1分)。

9.並不矛盾。這兩段話是對科舉制度在不同時代所起作用的評價。(l分)

隋唐建立科舉制度,適應了土族衰落,庶族興起的趨勢,(l分)為庶族參政開辟了途徑;(1分)擴大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基礎,(1分)為繁榮古代文化作出了貢獻。(l分)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內容限制在四書五經范圍內,(1分)八股取土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實際學問或束縛了知識分子思想,(l分)加強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l分) 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科技文化的發展,(l分)阻礙新型人才的成長。(l分)

11-13ccc

模擬考場

1——10 A C D B B D D B D D

11.(1)有。正是鑒於隋朝「徵求不已…··傷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至滅亡」的教訓,唐太宗才「夙夜孜孜,惟欲清靜,使天下無事。」從而出現政治清明的「貞觀之治」。

(2)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利益。

(3)封建君主專制。因為大臣的諫或議以君主好惡為轉移,君主的意志決定一切。

12.(1)唐朝前期統治者接受隋亡教訓,為緩和階級矛盾,安定社會秩序,恢復發展經濟以鞏固封建統治,實行租庸調制。這一稅法的實行使封建經濟發展,但也使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均田制被破壞, 租庸調制也就無法實行,楊炎才作兩稅法。

(2)利:改變了過去以人丁為主的征稅標准.以資產多少收稅,有利於增加政府的財政收人。弊:資產沒有估算標准,無法准確計算出來;能生利的資產和不能生利的資產同樣看待。

(3)地主階級把賦稅轉嫁到農民身上,使兩稅法的實行更不合理。根本原因在於經濟基礎的封建性。

Ⅶ 贛南蘇區歷史知識競賽試題答案

1、贛南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史和游廊的革命傳統。版贛南蘇區是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蘇區(已成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主題和( )。贛南在中國當時、中國革命史和人民軍隊發展史上具有( )的地位。A

A、核心區域 極其重要 B、根據地 一般 C、代表地 良好

2、中央蘇區的驚天偉業在贛南創建,彪炳史冊的( )在贛南成立。A

A、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B、中華人民共和國 C、中國蘇維埃共和國

3、( )至20日,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堅持「一蘇大會」)在瑞金葉坪村召開。C

A、1931年3月3日 B、1933年6月7日 C、1931年11月7日

(以下題目略)

4、B

5、C

6、A

7、C

8、B

9、A

10、A

11、A

12、A

13、B

14、C

15、C

16、B

17、B

18、A

19、A

20、B

閱讀全文

與歷史知識考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