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選修1知識梳理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識結構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改革
第4課 春秋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
背景 政治:宗法分封制遭破壞,新的階級關系產生。
經濟:井田制遭破壞,土地私有制確立.
軍事: 爭霸戰爭需要富國強兵
思想文化:出現百家爭鳴局面, 科技文化也取得了較快發展
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直接動力: 稱霸天下的慾望.
目的: 富國強兵.要求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發展封建經濟
內容 春秋 齊桓公: 管仲 「相地而衰征」根據土地多少和田質的好壞徵收賦稅
魯國: 前594 「初稅畝」。規定不論公田和私田,一律「履畝而稅
戰國 魏文候: 李悝 實行「盡地力之教」、推行「平糴法」、制定《法經》
楚悼王: 吳起 主張限制和削弱貴族勢力、整頓吏治和改良社會風氣
影響: 管仲改革:實質上承認了私人對土地的所有權。管仲改革調動了土地所有者經營土地的積極性,推動了生產的發展,為齊國的強大奠定了物質基礎
魯國改革:公開承認了土地私有,實質是廢除奴隸社會的井田制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李悝改革:魏國在戰國諸雄中率先強盛起來
吳起改革:楚國經過改革,成為了戰國中的強國
評價:①從背景來看: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變法運動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
②從改革的內容來說:政治上,改善了吏治,大大削弱了舊貴族的特權,經濟上破壞了井田制,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法經》維護了社會秩序、穩定了政局,軍事上,獎勵軍功,提高軍隊戰鬥力。
③從改革的作用和效果看:因為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內部階級力量的差異,其效果是不同的。魏國的變法效果較為顯著,迅速崛起,成為戰國前期最強大的國家。總起來看,這些改革不同程度地打擊了奴隸主貴族,使新興地主階級的地位得到強化,為日後秦帝國的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第5課 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
背景 ①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盪、大變革和大發展時期
②秦國比中原各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後
③秦國的歷史機遇:晉國分裂,士人、說客追求建功立業
④君權較集中;法家學說得到認同;當地民風質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⑤秦孝公求賢若渴。商鞅來到秦國,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變法。
目的:富國強兵
時間:公元前356年
指導思想:法家理論
內容 ①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廢井田、開阡陌; 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統一度量衡
②加強集權的政治改革:嚴格什伍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 普遍推行縣制; 制定秦律
③提高戰鬥力的軍事改革: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廢除「世卿世祿制
④加強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詩書而明法令」
⑤改革舊俗:
結果 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
敗因 ①商鞅變法觸動了舊貴族的既得利益
②商鞅實行的酷刑也加劇了舊勢力對商鞅的仇恨
③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
④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礙,最終為變法而獻出自己的生命
成功: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順應了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變革,是對整個生產關系的變革,使封建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得以進一步的確立與發展,變法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因此,商鞅變法是成功
成功的原因:①順應了歷史潮流。
②變法的內容已經深入人心。
③法家思想奠定了變法的思想理論基礎.
④商鞅同守舊派貴族的論戰, 掃除了變法的思想障礙。
⑤秦孝公有變法圖強的決心,對商鞅支持、重用
影響 積極作用: ①沉重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
②發展地主經濟,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對農業及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③壯大了軍事力量;
④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變法,收富國強兵之效。
⑤它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對後世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消極作用 ①輕罪重刑, 輕視了教化;連坐法加重了對人民的壓迫。法律嚴苛,容易造成統治者的暴政;
②文化高壓政策不利於思想文化發展;
③重農抑商,造成封建社會對商業和商人長期歧視,阻礙了商品經濟發展。
性質:地主階級的改革
特點①商鞅變法的核心內容可概括為「農戰」和「法治」。
②商鞅變法是實行最徹底、對舊貴族打擊最嚴重、變法措施最全面、為期最久、影響最深遠的改革。
③商鞅變法以法律形式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發展封建經濟,增加政府收入富國強兵,建立新型地主階級的統治。
④商鞅變法的許多措施,不僅為秦國完成統一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與國家政治基礎,對日後中國歷史的發展也有重大影響。
第6課 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
背景 ①鮮卑族拓跋部的崛起與強大
②北魏統一北方黃河流域,結束了多年分裂混亂
③各民族相互融合的歷史趨勢出現
④鮮卑貴族早期統治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
⑤馮太後與孝文帝改變社會落後現狀,學習先進漢文化的堅定態度
目的: 緩和民族對立和社會矛盾,發展生產,鞏固統治
內容: 經濟:均田制: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實行分配 ;受田農民納租、納調;受田農民服徭役和兵役
政治: 三長制 ;整頓吏治; 遷都洛陽; 採用漢族統治階級的封建統治政策
文化: 漢化政策:採用漢姓; 改穿漢服;學說漢話; 提倡與漢族通婚; 遷都洛陽
作用 ①促進了北魏社會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發展
②吸取了漢族先進政治制度與文化,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
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性質: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變北魏社會面貌的封建化改革運動
㈡ 高中歷史人教版 必修一二三 總提綱(知識框架)
高中《歷史必修1•政治史》復習綱要(僅供參考)
中國政治文明進程 世界政治文明進程
時代 特徵 內容
中
國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夏
(前2070----前1600年)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緣關系和濃厚的專制色彩。
① 夏朝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始創王位世襲等制度。
商
(前1600
----前1046年)
② 夏商時期實行王位世襲制,代替了原始社會時期的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③ 夏商時期已經有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國家行政管理制度。
西周
1.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國,廣建諸侯,以藩衛宗周。」)
2.西周的宗法制
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
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構成了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主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春 秋
(前770-前476年)
社會大變革,從奴隸制度過渡到封建社會 1.諸侯爭霸
2.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魏文侯改革、楚國吳起變法 古
代
歐
洲
民
主
政
治
古希臘的民主政治
1. 古希臘的城邦制度(前8~6世紀)
2. 雅典民主政治
奠定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民主:克利斯提尼改革
黃金時期:伯利克里改革 民主政治條件:①保證城邦的獨立和發展②小國寡民體制的產物③奴隸勞動提供了物質保證④亞非文明的影響
2.民主政治的作用:①鑄就了希臘人的民族性格②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輝煌成就 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實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人的民主
特徵:全民參政、公民平等、法律至上、輪番而治
階段特徵 中央官制 地方行政 認 識
中
央
集
權
制
度
的
形
成
發
展 戰國:萌芽)(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制度確立 1. 戰國七雄
2. 封建制度的確立:
3.各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建立縣制
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內容包括:①皇帝制。②中央行政制度。③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權力於皇帝。
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是:①皇權至上原則。②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③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④皇帝從決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獨斷權力。⑤宣揚「君權神授」。⑥思想文化的專制統治。
在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現為:①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②皇權與相權矛盾(中央政府內部矛盾)。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從漢至元中國政治制度屢經變化,不斷發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層行政組織長期穩定,人身控制嚴厲,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對中央和君主絕對依賴,難以實施有效治理。
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
(1)積極作用:①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③在統一的環境下,有利於各民族的融合,有利於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2)消極作用:①皇權專制極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現為獨尊一家,箝制了思想。③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發展。 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 1. 羅馬共和國時期
《十二銅表法》(前450年成文法誕生)
2.羅馬帝國時期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完成)
核心內容: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實質(目的):維護奴隸主貴族的政治、經濟利益
作用: 1。(對羅馬)維系和穩定了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2。對歐美)是近代歐洲法律體系的基礎;為近代歐美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提供了理論武器;3。(對東方)對日本和中國也有很大影響。局限: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男女權利不平等。
秦朝(確立):
(前221年-前207年) 開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奠定二千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皇權至上
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諸卿 郡縣制:
設三十六郡,後增至四十郡
郡守、縣令均由中央任命。
漢朝(鞏固)
前202-220年) 漢承秦制, 漢承秦制:皇帝制
新變化 中朝—決策
外朝—執行
尚書台—中樞 漢初:郡、國二制並行
漢武帝:分十三州,設刺史
東漢末:州郡縣三級
三國兩晉
魏晉南北朝(220—589年) 三省體制逐步形成 尚書省
三省 中書省
門下省
隋唐
(完善)
581—907年 三省合作,互相牽制和監督,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創造 三省:
中書省—決策機構
門下省—審議機構
尚書省—執行機構(下設吏、戶、兵、刑、工六部) 隋:州縣
唐:道州縣
北宋
(加強)
960—1127年 相權進一步削弱,皇權進一步加強 二府:門下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副相,分割相行政權
三司—管財政,分相財權 北宋:路•州縣
元
(發展)
1271—1368年 1. 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加強皇權有新發展
2. 開創行省制度 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
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西藏地區 中書行省
路府州縣
宣慰司
明清
(強化、衰落) 封建社會步入晚期,矛盾尖銳,君主專制達到逐步頂峰。 明:1。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
2.內閣的創立
影響:君主專制達到新高度。 廢行省,設三司
近
代
歐
美
代
議
制
民
主
政
治 英國君主立憲制 1. 確立:1689年議會頒布《權利法案》
2. 發展: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3. 完善:普選權的擴大
(可整合選修2第二、四單元相關內容) 特點:國王作為國家的象徵,「統而不治」;議會掌權,是國家權力中心,最高立法機關。內閣(首相)是真正掌握實權(行政權)的。
作用:1.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把政治斗爭規定在一個相對有序的狀態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沖突。
3.為世界上很多國家樹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模式。(或表述為:對歐美有深遠影響。)
清:1。康康熙設南書房
2.雍正設軍機外—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美國總統共和制 《1787年憲法》
1. 聯邦制
2. 分權與制衡原則
3. 總統共和制
(可整合選修2第四單元相關內容) 意義:(1)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基礎。(2)它保障了資產階級政治和經濟利益,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3)確立了聯邦制,地方自治權與中央政權形成較為和諧統一的關系,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有利於地方的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性的發揮。局限性:它承認奴隸制和黑奴貿易,留下種族歧視和壓迫的烙印;婦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隸的選舉權被剝奪。 比較美國總統制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同:君主立憲制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他們的共同點是國體一致,都是資產階級專政。
異:他們的政體不一樣。君主制是國家元首世襲的一種政治體制,自古就有。但是,在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中,世襲的君主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權利受到憲法的限制,是統而不治的虛君。以資產階級為主體的議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利機關,內閣對議會負責,如英國。共和制是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的一種政治體制,也是自古就有。到了近代,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制分為議會制和總統制兩種。總統制的民主共和制,指總統由選舉產生,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是國家武裝力量的總司令;行政權集於總統,總統決定對內對外政策,擁有極廣泛的權利,如美國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
階段 特徵 列強的侵略 中國人民的抗爭與探索
近
代
中
國
政
治
文
明
進
程
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列強以武力打開中國市場,加緊商品輸出;
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萌發,限於器物層面。
推動歷史前進仍是農民階級,但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鴉片戰爭(1840—1842年)
《南京條約》(1842年)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②愛國官兵的反侵略斗爭
③太平天國 運動(開始、全盛、轉折、失敗) 太平天國(1851~1864年)
A.《天朝田畝制度》規定了土地分配和產品分配的原則。
B.《資政新篇》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作用:太平天國是中國幾千年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中國人向西方學習資本主義的最早探索;對後來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響。
局限性:階級、時代局限
法國共和制 1.(整合選修2相關內容,簡略補充法國經歷專制—立憲—共和—帝制—共和—帝制的反復較量)
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875年):內容①行政權歸總統,他是國家元首及軍隊最高統帥,他由國民議會選出,任期7年; ②立法權歸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參議院由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由普選產生。
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實權;②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③促進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 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特別注意對比兩國行政和立法機構之間的關系:
表面上看:君主立憲制與共和制;君主立憲制有世襲君主;共和制的國家首腦由選舉產生。從行政和立法機構之間的關繫上看:法國:議會擁有立法權;議會中擁有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成內閣;總統由議會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統又有行政大權。德國:德國首腦(德意志帝國皇帝)擁有官吏任免權(帝國官吏及宰相);德意志帝國皇帝擁有立法權;德國皇帝可以召集或延期或結束兩院,因此,德國首腦擁有絕對的實權。
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瑗琿條約》 ①洋務運動
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列強的政治侵略(戰爭和瓜分土地)和經濟侵略(資本輸出為主)並行,並形成宰割中國的同盟;
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農民階級讓位於資產階級領導革命,民主革命是主流。 中日甲午戰爭
(188年—1885年)
《馬關條約》(1885年) ①愛國官兵的英勇斗爭(左寶貴、鄧世昌)
②反割台斗爭(劉永福、徐驤)
③戊戊變法
辛亥革命功績:1推翻清王朝,結束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2。民主共和觀念深入;3.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4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條件.5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較廣泛的影響。
失敗表現: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根本改變。
失敗原因:資產階級軟弱性和妥協性。 德國君主立憲制 1. 德意志的統一
2. 《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
內容①皇帝:作為國家元首,擁有宣戰、媾和、締約、召集和解散議會的權力以及統率權;②首相:作為政府首腦,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③議會:分為兩院: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權力較小,對政府沒有監督作用。 .評價《德意志憲法》
積極意義:①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帝制國家建立起來。②德意志的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
局限性:①保留了普魯士的君主制度和軍國主義的傳統,②阻礙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徹底完成。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
《辛丑條約》(1901年) ① 義和團運動
(口號:扶清滅洋)
②辛亥革命
(民主思想傳播、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同盟會、三民主義、武昌起義、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條件:①社會條件:1825年經濟危機②理論條件: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③階級條件: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興起(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運動)
.2標志:《共產黨宣言》發表(1848年)
內容①第一次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②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斷言資本主義將被社會主義所取代。③進一步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就是通過階級斗爭,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共產黨宣言》的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彭勃的開展起來。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5——1949.9)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國民大革命時期(1919.5~1927.7) 社會主要矛盾是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列強支持的北洋軍閥的矛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突出的特徵是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實行國民大革命。 五四運動
(背景、口號、結果) 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主力:工人;先鋒:青年學生)
影響: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 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1871年3月28日)
性質:無產階級政權; 教訓:沒有一個真正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沒有爭取廣大農民的支持。
意義: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它的經驗教訓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寶貴財富。
㈢ 歷史選修一俄國改革第三課知識框架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版件的一門學科。
權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㈣ 歷史選修三知識點
第一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
⒈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條件:
⑴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強對世界市場和世界霸權爭奪的矛盾;⑵列強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奧矛盾、英德矛盾)最終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它們的對峙導致了世界大戰的爆發;⑶科技進步成果和巨大的生產力被應用於軍事領域,使戰爭能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從而形成世界性大戰;⑷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使兩大軍事集團相互仇視,推動了戰爭的爆發;⑸導火線(直接原因):薩拉熱窩事件促使兩大軍事集團主要成員國相繼宣戰,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⒉人類歷史為什麼發展到20世紀才會出現世界大戰?
⑴客觀條件:20世紀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為一個整體,各國聯系日益加強,形成「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局面;⑵可能條件:科技進步成果和巨大的生產力被應用於軍事領域,使戰爭能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從而形成世界性大戰;⑶現實條件:完成工業革命的主要列強,爭奪殖民地的斗爭或戰爭會影響到它們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進而影響整個世界。
⒊交戰雙方:同盟國:德、奧匈、奧斯曼、保加利亞共4國;協約國:英、法、俄、意、日、比等,後美、中等加入,共27
⒋時間:1914年——1918年⒌主戰場:歐洲⒍主戰線:西線(決定性作用):英法比——德 東線:俄——奧匈德 南線:
⒎經過:第一階段:1914年 主動權在德方實施「施里芬計劃」 西線馬恩河戰役,(首次重大戰役)東線俄軍進攻東普魯士戰役,德速戰速決計劃破產;第二階段:1915—1916年 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 三大陸戰一大海戰:西線的凡爾登(時間最長最慘烈)、索姆河戰役(坦克)(規模最大)和東線的俄軍夏季攻勢;英德日德蘭海戰(最大的海戰);第三階段:1917—1918年 美、中等國參戰(原因、影響);俄國退出戰爭(原因、影響);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⒏為什麼在1917年4月美國對德宣戰,加入協約國集團?
⑴美國與英法存在著傳統的歷史文化聯系⑵美國與協約國之間巨大的貿易貸款聯系⑶俄國二月革命後的戰爭形勢變化⑷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的參戰契機
⒐分析同盟國集團失敗的原因:
⑴經濟實力處於劣勢;⑵軍事戰略上的失誤;⑶內部與國內矛盾的尖銳;⑷國際力量對比不利於同盟國。
⒑結果: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經濟、軍事、國內和國際力量對比來分析原因)
⒒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影響
⑴導致世界格局變化:西歐相對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歐的相對衰落體現在:①經濟受重創:曾經領先世界的西歐,生產水平遠遠低於戰前,相對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戰;②精神遭打擊:人們失去了戰前的樂觀主義,充滿了幻滅感和危機感;③英國更衰落:戰前已喪失工業第一強國地位
美日的崛起體現在:①美國:戰後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和資本輸出國;國際金融中心從倫敦轉向紐約②日本:經濟得到長足發展,由債務國變債權國
⑵戰爭引起革命與獨立的浪潮
參戰國的革命與獨立:①俄國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響歐美工人運動②德國與匈牙利:分別爆發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是失敗的偉大嘗試;③中東歐政治版圖發生劇變:一戰摧毀了四個帝國—德俄奧匈奧斯曼,誕生了一批獨立國家
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高漲:①原因:列強的奴役與掠奪,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國放鬆控制引起的本國新興階級力量的壯大;②影響:奠定了二戰後摧毀殖民體系的基礎;
⑶戰爭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補充人教版)
①一戰成為一系列新技術發展的催化劑:飛機進入實用階段、汽車取代馬車、缺乏原料國家大力發展化學合成技術等等;②一戰促使政府機構改變職能: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職能加強;③一戰改變的人們的思想觀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戰運動高漲與和平主義思潮盛行一時;社會主義理想和觀念的影響。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
一巴黎和會
⒈背景 (1)同盟國戰敗投降,成為戰勝國宰割的對象。(2)戰勝的協約國之間,實力對比發生了新的變化。⒉時間:1919年初——6月28日 ⒊地點:凡爾賽宮 ⒋參加國:27個戰勝國的代表。⒌操縱國:美、英、法:英國勞合喬治、美國威爾遜、法國克里蒙梭
⒍各國目的:(1)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十四點原則」參加會議,企圖憑借自己的經濟實力,建立國聯,攫取戰後世界領導權。2)英國奉行「勢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國海軍力量,剝奪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戰爭賠款,維護其龐大的殖民帝國及海上優勢。在歐洲聯合美國遏製法國稱霸,因此英國不主張過分削弱德國。在東亞支持日本以牽制美國。(3)法國為重建歐洲霸權,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索取盡可能多的戰爭賠款,堅決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國。(4)義大利希望落實參戰時協約國的承諾,擴大領土。(5)日本企圖使它戰時從德國手中奪取的太平洋島嶼和在中國山東的權益合法化。⒎主要問題:對德和約問題(中心)、中國問題(山東問題)、建立國聯問題。⒏性質: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
⒐結果:簽訂《凡爾賽和約》(1)時間:1919年6月28日。(2)內容:①領土:重新劃分德國疆界;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區由國際聯盟代管,薩爾煤礦由法國開采15年;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佔領15年,東岸劃定非武裝區。②殖民地:德國放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戰勝國瓜分;③軍事:德國廢除義務兵役制,只保留10萬陸軍;④賠款:德國要支付大量賠款給協約國(未確定總額)。(3)性質:在犧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礎上,宰割德國的掠奪性條約
⒑影響:(1)暫時調整了列強在西方的統治秩序,開始建立凡爾賽體系(2)嚴厲限制和削弱了戰敗國德國,引起德國的復仇情緒,埋下了產生罪惡的種子(3)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4)英法獲利最大(5)美國受到抑制(6)民族自決權得到一定的肯定(7)犧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國家的利益
二凡爾賽體系的構成與國際聯盟
⒈凡爾賽體系的構成:《凡爾賽和約》和對奧、保、匈、土的和約和國聯盟約(已列入了《凡爾賽和約》)。⒉影響:(1)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國際關系新秩序;(2)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在上述地區的矛盾,使資本主義進入相對穩定時期;(3)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出現了一系列新興的民族國家;(4)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歐洲地位削弱,美蘇日崛起;(5)其中又隱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長久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
⒊系內的矛盾:(1)戰敗國和戰勝國矛盾:戰勝國對戰敗國掠奪性的懲罰:德國滋生強烈復仇情緒;(2)戰勝國列強之間:分贓不均:美意不滿;(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與列強矛盾:犧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國家的利益:中國「五四」愛國運動、土耳其凱末爾革命等。
⒋新的民族矛盾:列強主要考慮削弱戰敗國和實現自己的利益來安排領土,沒有按照民族自決的原則
⒌實質:是帝國主義戰勝國掠奪戰敗國和相互妥協基礎上的帝國主義國際體系
⒍國際聯盟:
(1)背景:①一戰的巨大損失使人們渴望建立能維護和平的國際體系;②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倡導建立國際聯盟盟約,以此領導世界;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世界成為一個整體
(2)時間:1919通過了國際聯盟盟約,並被列入《凡爾賽和約》。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
(3)總部:瑞士的日內瓦
(4)主要機構:會員國全體代表大會;國聯行政院;秘書處
(5)宗旨:「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的和平與安全」,並且聲稱要裁減軍備,制裁侵略
(6)盟約原則:維護和平、集體安全、委任統治。
(7)操縱:英法。由於美政治軍事實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權的計劃落空加上美國國內孤立主義勢力強大。美國參議院拒絕批准《凡爾賽和約》,也拒絕參加國聯。
(8)解散:二戰時名存實亡。聯合國成立後,1946年宣告解散
(9)實質:英法控制下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10)性質:世界上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
(11)活動:①1924年組織締結了和平解決爭端議定書《日內瓦協定》;②在促進國際合作方面,其有關機構或組織發揮了大量;③用30年代英法控制的國聯對法西斯侵略採取綏靖政策
(12)評價:①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國際組織,為以後聯合國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經驗;②在恢復戰後歐洲經濟、處理國際爭端、裁軍和促進國際合作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③沒有給世界帶來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戰(原因)
三華盛頓會議
⒈背景(1)巴黎和會留下遺缺,亞太地區的矛盾沒有真正緩和;(2)戰後美日英國在亞太地區的爭奪發生了嚴重的利益沖突;(3)為爭奪霸權,美、英、日三國的海軍軍備競賽;(4)中國掀起反帝愛國運動
⒉發起國:美國⒊目的:為了緩和它們之間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區的勢力范圍,平息中國反帝怒潮。⒋時間:1921年11月—1922年2月。⒌參加國: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個國家。⒍操縱國:美、英、日。⒎主要議題:英日同盟問題、海軍軍備競賽問題、中國問題
⒏內容:⑴《四國條約》(1)簽訂國:美、英、法、日。(2)內容:A締約各國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島嶼屬地和島嶼領地的權利B英日同盟終止。(3)影響:①對美:拆散了英日同盟,掃除了在太平洋的稱霸障礙。②對英:維持了與美日的表面關系,後英日矛盾日漸激化。
③對日:同盟解散利益受損,但一戰的獲利大多承認,也獲得了與歐美列強平起平坐的地位。
⑵《五國條約》(1)簽訂國:美、英、日、法、意(2)內容:分別規定了它們各自的主力艦和航空母艦的總噸位。(3)影響:①對美:它的海軍力量同英國並駕齊驅,抑制日本勢力膨脹②對英: 喪失了海上霸權③對日: 受到抑制,但英美不得在其附近建立海軍基地,實際了日本在這一區域內擁有戰術上的優勢。總評:是第一個裁軍協定,暫時緩和了大國的海軍軍備競賽,但沒有根本解決問題,不能制止戰爭
⑶《九國公約》(1)簽訂國:美英法日中意荷比葡九國。(2)內容:①形式上宣稱「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②再次確認了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3)影響:實質上「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為美國進一步侵略中國創造了條件
⒐影響:(1)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補充和繼續,,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沖突,構成華盛頓體系。(2)美國是華盛頓會議的勝利者,它的海軍力量同英國的海軍力量並駕齊驅,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又達到抑制日本勢力膨脹的目的。(3)日本,英等國受到抑制。(4)中國是最大的受害國。(5)最終形成了帝國主義戰後國際關系的新格局,即凡—華體系。
⒑中國山東問題的解決:日中在會外簽訂條約,把日本在山東的權利歸還中國
⒒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的異同
⑴相同點:①背景:在大國力量對比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召開的世界性會議。②過程:會議都是由少數帝國主義國家操縱的,充滿矛盾和斗爭。③結果:會議簽訂了帶有大國強權色彩的一系列條約;都涉及中國問題並侵犯中國主權;條約體現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決原則,形成了大國主導下新的世界體系。④作用:新的國際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世界和平。
⑵不同點:巴黎和會是一戰的戰勝國宰割戰敗國的分贓會議,成立了新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主要調整了帝國主義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爾賽體系,英國和法國成為會議的勝利者;華盛頓會議遏制了日本在遠東的侵略勢頭,主要調整了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形成了華盛頓體系,美國成為會議的主導者和勝利者。
㈤ 需歷史選修三(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歸納與總結
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第一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1,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世界成為一個整體,世界性的戰爭成為可能背景:2,生產力和科技進步,為世界大戰提供了物質和技術基礎3,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性加劇(原因,表現,後果)4,具體原因:帝國主義國家圍繞爭奪霸權和殖民地,展開激烈的斗爭.三對矛盾日益尖銳(法德矛盾,俄奧矛盾,英德矛盾)最終形成了兩大軍事侵略集團,瘋狂地擴軍備戰,巴爾干成為火葯桶.(原因)意 (非洲突尼西亞問題) 法(普法戰爭後果) 1882年 (歐洲大陸霸權) 1904年1882年 德 (世界殖民霸權和海上霸權) 英 1892年 1879年 1907年奧匈 俄同盟國 協約國導火線(直接原因,借口,偶然性):1914年薩拉熱窩刺殺事件雙方:同盟國:德,奧匈,奧斯曼,保加利亞共4國協約國:英,法,俄,意,日,比等,後美,中等加入,共27性質: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塞爾維亞,比利時有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性質)時間:1914年——1918年主戰場:歐洲主戰線:西線(決定性作用):英法比——德東線:俄——奧匈德第一階段:1914年 主動權在德方實施"施里芬計劃" 西線馬恩河戰役,東線俄軍進攻東普魯士戰役,德速戰速決計劃破產經過:第二階段:1915—1916年 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 三大陸上戰役:西線的凡爾登,索姆河戰役(坦克)和東線的俄軍夏季攻勢;海上英德日德蘭海戰第三階段:1917—1918年 美,中等國參戰(原因,影響);俄國退出戰爭(原因,影響);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結果: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經濟,軍事,國內和國際力量對比來分析原因)1,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人員,物質和精神損害2,以西歐為中心的國際格局受到挑戰(歐洲國際地位下降,美日崛起)3,促使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俄十月革命等)4,推動人類向整體化方向發展.戰後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世界性的國影響: 際組織---國聯5,成為新技術的發展的催化劑(飛機,汽車,化工技術得到廣泛應用)6,促使政府的職能發生轉變(開始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7,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社會主義理想和觀念及和平主義思想影響深遠)1,美國的參戰一戰後,美國宣布中立,並向交戰國雙方出售軍火和物資大肆漁利,由於英國的海上封鎖,使得美國與協約國經濟聯系日益接近.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使美國的商船遭到重大損失1917年,兩大軍事集團都已精疲力盡,美國此時參戰,既可輕易獲勝,撈取戰利品,又有利於戰後奪取世界霸權,於是在1917年2月,美國以德國恢復無限制潛水艇為由,宣布同德斷絕外交關系.1917年3月俄國二月革命後,美國害怕俄國退出戰爭導致協約國失敗,美國在協約國的貸款就會付諸東流.於是在1917年4月6日,美國對德宣戰.同年12月7日,美國又對奧匈宣戰.美國的參戰從經濟,軍力上大大加強了協約國的力量,進一步加速了同盟國的失敗.2,同盟國集團失敗的原因同盟國集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終失敗,是由於經濟,軍事,國內和國際力量對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讓學生閱讀課本對同盟國集團失敗的原因進行歸納.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規模的戰爭最終是結束了,並且是以德奧為首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的,這是應該重點講述的內容.當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三點是很重要的.其一,在經濟實力方面,同盟國集團處於劣勢;同時在軍事戰略上的失誤十分明顯.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國家間為重新瓜分世界而發動的一場非正義的戰爭,特別是德奧集團一方,他們對殖民地的強取豪奪以及近乎瘋狂的戰爭態勢導致了必然的失敗.同時,戰爭給本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人們期盼著戰爭的結束,渴望和平的到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最殘酷的戰爭最終以協約國的勝利而結束.其二國際力量對比的改變不利於同盟國集團.首先是美國的參戰,為維護自己的利益,"民主"的美國不得不正式參戰,並且加入了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一方,而美國在當時的世界是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它的參戰對同盟國,特別是德國來說無疑是沉重一擊.最後,是俄國的退出.美國參戰加強了協約國的力量.而俄國的"二月革命"把交戰國的反戰運動推向高潮.十月革命的勝利不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並且使俄國退出了戰爭,從而改變了交戰雙方的力量對比,還掀起了各國人民的反戰運動,迫使各國政府不得不考慮和平問題,這也成為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推動力.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 第一課 巴黎和會1.背景 (1)同盟國戰敗投降,成為戰勝國宰割的對象.(2)戰勝的協約國之間,實力對比發生了新的變化2,時間:1919年初——6月28日3,地點:凡爾賽宮4,參加國:27個戰勝國的代表5,操縱國:美,英,法:英國勞合•喬治,美國威爾遜,法國克里蒙梭(1)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十四點原則"參加會議,企圖憑借自己的經濟實力,建立國聯,攫取戰後世界領導權.(2)英國奉行"勢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國海軍力量,剝奪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戰爭賠款,維護其龐大的殖民帝國及海上優勢.6,各國目的: 在歐洲聯合美國遏製法國稱霸,因此英國不主張過分削弱德國.在東亞支持日本以牽制美國.(3)法國為重建歐洲霸權,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索取盡可能多的戰爭賠款,堅決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國.(4)義大利希望落實參戰時協約國的承諾,擴大領土.(5)日本企圖使它戰時從德國手中奪取的太平洋島嶼和在中國山東的權益合法化.7,主要問題:對德和約問題(中心),中國問題(山東問題),建立國聯問題8,性質: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1)時間:1919年6月28日9,結果:簽訂《凡爾賽和約》 A重新劃定德國疆界B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2)內容:C在軍事上,德國要接受嚴格的限制D在原則上要求德國對戰勝國支付大量賠款(3)性質:在犧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礎上,宰割德國的掠奪性條約(1)暫時調整了列強在西方的統治秩序,開始建立凡爾賽體系(2)嚴厲限制和削弱了戰敗國德國,引起德國的復仇情緒,埋下了產生罪惡的種子10,影響:(3)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4)英法獲利最大(5)美國受到抑制(6)民族自決權得到一定的肯定(7)犧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國家的利益第二課 凡爾賽體系與國聯1,構成:《凡爾賽和約》和對奧,保,匈,土和約(1)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國際關系新秩序(2)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在上述地區的矛盾,使資本主義進入相對穩定時期2,影響: (3)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出現了一系列新興的民族國家(4)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歐洲地位削弱,美蘇日崛起(5)其中又隱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長久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1)戰敗國和戰勝國矛盾:戰勝國對戰敗國掠奪性的懲罰:德國滋生強烈復仇情緒3,系內的矛盾: (2)戰勝國列強之間:分贓不均:美意不滿(不穩定性) (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與列強矛盾:犧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國家的利益:中國"五四"愛國運動,土耳其凱末爾革命等.(4)新的民族矛盾:列強主要考慮削弱戰敗國和實現自己的利益來安排領土,沒有按照民族自決的原則4,實質:是帝國主義戰勝國掠奪戰敗國和相互妥協基礎上的帝國主義國際體系A一戰的巨大損失使人們渴望建立能維護和平的國際體系(1)背景: B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倡導建立國際聯盟盟約,以此領導世界C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世界成為一個整體 (2)時間:1919通過了國際聯盟盟約,並被列入《凡爾賽和約》.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3)總部:瑞士的日內瓦(4)主要機構:會員國全體代表大會;國聯行政院;秘書處(5)宗旨:"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的和平與安全",並且聲稱要裁減軍備,制裁侵略(6)盟約原則:維護和平,集體安全,委任統治.5,維護工具 (7)操縱:英法.由於美政治軍事實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權的計劃——國聯 落空加上美國國內孤立主義勢力強大.美國參議院拒絕批准《凡爾賽和約》,也拒絕參加國聯.(8)解散:二戰時名存實亡.聯合國成立後,1946年宣告解散(9)實質:英法控制下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10)性質:世界上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A1924年組織締結了和平解決爭端議定書《日內瓦協定》 (11)活動:B在促進國際合作方面,其有關機構或組織發揮了大量C用30年代英法控制的國聯對法西斯侵略採取綏靖政策A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國際組織,為以後聯合國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經驗(12)評價:B在恢復戰後歐洲經濟,處理國際爭端,裁軍和促進國際合作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C沒有給世界帶來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戰(原因)凡爾賽體系的形成《凡爾賽和約》簽訂之後,在義大利政府的敦促和墨索里尼的叫嚷下,協約國又同德國的同盟國——奧,保,匈,土分別簽訂了《聖日耳曼條約》,《納伊條約》,《特里亞農條約》和《色佛爾條約》.根據這些條約,奧,匈,土,保等國的領土被分割,軍備上受到限制,同時也必須付出巨大的戰爭賠款.1.《聖日耳曼條約》按照《聖日耳曼條約》,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獨立,德奧不得合並.原來的奧國疆土將減少一半以上.將一部分地區分別割讓給義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廢除普遍義務兵役制,陸軍不得超過三萬人,海軍只能保留3艘艦艇,不得擁有主力艦和潛水艇,不準擁有空軍.戰爭賠款總額由賠款委員會決定.2.《納伊條約》對保加利亞的《納伊條約》:1919年11月,協約國在巴黎城郊納伊同保加利亞簽訂了《納伊條約》.條約將南多布羅加劃歸羅馬尼亞;馬其頓的一部分劃給塞爾維亞;西色雷斯劃歸希臘.這樣,保加利亞就失去了愛琴海的出海口.此外,不得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不準擁有海軍和空軍.它的陸軍被限制在2萬人;賠款數額定為22.5億金法郎,37年內付清.3.《特里亞農條約》對匈牙利的《特里亞農條約》:1920年6月,協約國在鎮壓了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以後,在凡爾賽的特里亞農宮同匈牙利簽訂了《特里亞農條約》.條約規定,把斯洛伐克和外喀爾巴阡烏克蘭劃歸捷克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劃歸塞爾維亞;特蘭西瓦等歸羅馬尼亞.這樣,匈牙利就失去了原有領土和人口的大部分.它的陸軍被限制在3.5萬人,戰爭賠款為22億金法郎.4.《色佛爾條約》對奧斯曼帝國的《色佛爾條約》:1920年8月,協約國在巴黎近郊的色佛爾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色佛爾條約》.條約規定:奧斯曼帝國承認漢志和亞美尼亞獨立;在國聯"委任統治"的名義下,巴勒斯坦和伊拉克歸英國,敘利亞和黎巴嫩歸法國;奧斯曼帝國在歐洲部分的領土,除伊斯坦布爾外,大部分歸希臘和義大利;黑海海峽交給國際共管.這樣,奧斯曼帝國就失去了4/5的領土.軍隊人數不超過5萬人,海軍只準保留7艘軍艦和6艘魚雷艇,不得擁有空軍和重型武器.英法繼續享有治外法權,並對奧斯曼帝國實行財政監督.後來,凱末爾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爆發,在這一條約上簽字的奧斯曼素丹政府被推翻.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後,在1923年7月,土耳其同協約國簽訂了《洛桑條約》.這個條約廢除《色佛爾條約》的一些不平等條款,維護了土耳其領土的完整和統一.土耳其的民族解放運動對帝國主義國家安排的戰後和平體系形成了一次強烈沖擊.第三課 華盛頓會議(1)巴黎和會留下遺缺,亞太地區的矛盾沒有真下緩和l.背景 (2)戰後美日英國在亞太地區的爭奪發生了嚴重的利益沖突(3)為爭奪霸權,美,英,日三國的海軍軍備競賽(4)中國掀起2,發起國:美國3,目的:為了緩和它們之間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區的勢力范圍,平息中國反帝怒潮4,時間:1921年11月—1922年2月5,參加國: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個國家.6,操縱國:美,英,日7,主要議題:英日同盟問題,海軍軍備競賽問題,中國問題8,內容 (1)簽訂國:美,英,法,日A締約各國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島嶼屬地和島嶼領(2)內容: 地的權利B英日同盟終止對美:拆散了英日同盟,掃除了在太平洋的稱霸障礙(3)影響:對英:維持了與美日的表面關系,後英日矛盾日漸激化對日:同盟解散利益受損,但一戰的獲利大多承認,也獲得了與歐美列強平起平坐的地位(1)簽訂國:美,英,日,法,意(2)內容:分別規定了它們各自的主力艦和航空母艦的總噸位.對美:它的海軍力量同英國並駕齊驅,抑制日本勢力膨脹(3)影響:對英: 喪失了海上霸權對日: 受到抑制,但英美不得在其附近建立海軍基地,實際了日本在這一區域內擁有戰術上的優勢總評:是第一個裁軍協定,暫時緩和了大國的海軍軍備競賽,但沒有根本解決問題,不能制止戰爭(1)簽訂國:九國A形式上宣稱"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2)內容: 完整"B再次確認了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3)影響:實質上"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為美國進一步侵略中國創造了條件(1)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補充和繼續,,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沖突,構成華盛頓體系(2)美國是華盛頓會議的勝利者,它的海軍力量同英國的海軍力量9,影響 並駕齊驅,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又達到抑制日本勢力膨脹的目的(3)日本,英等國受到抑制(4)中國是最大的受害國(5)最終形成了帝國主義戰後國際關系的新格局,即凡—華體系第四課 維護和平的嘗試含義:一戰後帝國主義戰勝國建立的國際新秩序實質:帝國主義在國對世界的重新瓜分時間:1919年——1941年途徑:召開國際會議,簽訂條約構成:1,構成:《凡爾賽和約》和對奧,保,匈,土和約(1)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國際關系新秩序(2)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在上述地區的矛盾,使資本主義進入相對穩定時期2,影響: (3)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出現了一系列新興的民族國家(4)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歐洲地位削弱,美蘇日崛起(5)其中又隱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長久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1)戰敗國和戰勝國矛盾:戰勝國對戰敗國掠奪性的懲罰:德國滋生強烈復仇情緒3,系內的矛盾: (2)戰勝國列強之間:分贓不均:美意不滿(不穩定性) (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與列強矛盾:犧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國家的利益:中國"五四"愛國運動,土耳其凱末爾革命等.(4)新的民族矛盾:列強主要考慮削弱戰敗國和實現自己的利益來安排領土,沒有按照民族自決的原則.4,實質:是帝國主義戰勝國掠奪戰敗國和相互妥協基礎上的帝國主義國際體系5,維護工具——國聯 1,構成:《四國條約》《五國海軍條約》和《九國公約》2,體系內的矛盾:(1)戰勝國之間的矛盾:美日,英日,美英等國的矛盾(2)列強與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間的矛盾:中國與列強矛盾3,影響:(見前)調整:《洛迦諾公約》改變了德國戰敗國的地位瓦解原因:它在協調舊的矛盾的同時又產生新的矛盾: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列強與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之間的矛盾.隨著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這一體系必然瓦解1,1935年起,德國撕毀凡爾賽和約,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2,1936年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進一步撕毀凡爾賽和約.瓦解過程:3,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破壞了《九國公約》,沖破了華盛頓體系的束縛4,1938年德國吞並奧地利,後又吞並蘇台德區.1939年吞並捷克斯洛伐克5,1939年,德國突襲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凡爾賽體系徹底崩潰6,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華盛頓體系崩潰評價:此體系暫時協調了帝國主義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及遠東太平洋地區的矛盾和沖突,為國際關系的相對緩和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但是,由於這一體系是建立在掠奪和奴役戰敗國及被壓迫民族的基礎上,它並沒有解決列強在歐洲和亞太地區的矛盾.隨著各國實力對比的變化和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必然導致帝國主義爭奪世界霸權的新戰爭,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因而不可能長久維持世界和平穩定背景:法國向美國提出簽署雙邊條約,美國將它擴大為多邊條約時間地點:1928年15國在巴黎簽後增加到六十多個國家內容:規定了和平解決國家爭端或沖突的原則1,有利於鞏固歐洲的和平秩序,有利於經濟的恢復和發展2,體現的尊重和平,摒棄武力的思想,有一定的進步性評價: 3,奠定了國際法中互不侵犯的原則,為和平共解決國家爭端提供了法律基礎4,列強藉助各自的"保留條件"為後發動戰爭埋下了伏筆5,對侵略者更沒有強大的約束力.凡爾賽和約的主要內容:第一,重新劃分德國的疆界.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區由國聯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萊茵河西岸德國領土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東岸50千米以內德國不得設防;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承認波蘭獨立.第二,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瓜分.其中,非洲和中東部分歸英法等國,太平洋島嶼被日本佔有.第三,軍備上嚴格限制德國.德國廢除普遍義務兵役制,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只保留部分海軍;不準擁有空軍.第四,德國要對協約國支付大量賠款.中國山東問題的由來與解決19世紀末,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德國強占膠州灣.1914年秋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對德國宣戰,日本侵入中國山東,取得原來德國在中國山東佔有的權益1915年以支持袁世凱做皇帝為條件,提出"二十一條",其中包括承認日本接管德國在中國山東所享有的一切權利,並加以擴大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上,中國政府代表提出,日本在戰爭時期奪取的原來德國在山東的權利,必須由中國收回.這一合理要求,被控制這次會議的英美等國所拒絕,由此導致中國的"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代表拒簽和約.1922年華盛頓會議期間,由於中國人民堅持斗爭和英美反對日本獨佔中國而施加的壓力,日本與中國在會外簽訂了《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附件》,日本歸還中國山東主權,膠濟鐵路由中國贖回.但日本仍保持了一些特權和很大的經濟利益.日本還被迫放棄了"二十一條"中的一些條款.這是對凡爾賽和約中關於山東問題不公正條款的修正,是中國取得的外交成果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的異同相同點:背景:在大國力量對比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召開的世界性會議過程:會議都是由少數帝國主義國家操縱的,充滿矛盾和斗爭結果:會議簽訂了帶有大國強權色彩的一系列條約;都涉及中國問題並侵犯中國主權;條約體現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決原則,形成了大國主導下新的世界體系作用:新的國際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世界和平.不同點:巴黎和會是一戰的戰勝國宰割戰敗國的分贓會議,成立了新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主要調整了帝國主義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爾賽體系,英國和法國成為會議的勝利者;華盛頓會議遏制了日本在遠東的侵略勢頭,主要調整了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形成了華盛頓體系,美國成為會議的主導者和勝利者."均勢"是歐洲近代國際關系的基本理論和原則.在歐洲大國中,最善於運用均勢原則以維護其本身利益的是英國.英國從16世紀到20世紀早期,始終把維持歐洲均勢作為它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反對大國或集團控制歐洲,反對任何一個大國謀求大陸霸權.英國均勢政策的目的和實質,在於使大陸列強彼此牽制,由英國操縱歐洲的政治天平,竭力鞏固它在歐洲的地位,以維護英國在歐洲大陸和海外的利益.英國推行這一政策的主要史實有:多次組織反法同盟,摧毀拿破崙時期法國在歐洲的優勢地位;19世紀中期聯法制俄,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打敗俄國,使沙皇俄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19世紀末20世紀初協調與法俄的關系,對付主要敵人德國;一戰後反對過分削弱德國,遏製法國勢力擴張.第三單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課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原因 (1)勞動人民的日益相對貧困,供需矛盾擴大2,具體原因: (2)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刺激了市場的虛假繁榮,市場供需矛盾 資本家盲目擴大生產(3)過度的股票投機活動掩蓋了生產和銷售之間矛盾,增加了市場的不穩定(直接原因)爆發標志與表現:1929年10月,紐約華爾街股票市場崩潰,股價狂跌,大量股票 被拋售;大批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失業人數激增;農產品價格 格猛跌,大量農產品被銷毀1,范圍特別廣(地區從美——世界;部門從金融——工農各部門)特點 2,持續時間特別長(1929~1933年)3,破壞性特別大 1,加深了資本主義 (1)廣大人民強烈要求改變生活狀況,示威,各國的社會危機 遊行和罷工斗爭不斷影響 (2)法西斯分子乘機興風作浪,擴大政治影響(1)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改善本國經濟形勢,加緊2,加劇了世界 在國際市場上爭奪,使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局勢的緊張 日趨尖銳(2)各國為盡快擺脫困境,還進一步加強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奪,激起當地人民的反抗(1)胡佛以維護自由放任原則為前提,勞資1,美—— 雙方和政府"自願合作政策",堅決反對政各國應付危機的對策: 府出面大規模干預經濟 (2)羅斯福新政,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干預2,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權,對外進行侵略擴張1,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的傳統經濟政策,致使危機更加嚴重.背景 2,人民希望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迅速改善經濟狀況.3,羅斯福以主張加強政府對經濟干預的競選宣言,贏得多數選民的支持,當選為美國第32任總統目的:為了實現經濟復興,克服經濟危機,根本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時間:1933~1935年為第一階段著重調整與復興經濟實施救濟則貫穿新政的全過程1935~1939年為第二階段著重改革1939年9月二戰爆發,羅斯福集中精力應對戰爭和國際事務.新政終止內容 "三R"來概括,即復興(Recover),救濟(Relief),改革(Reform).救濟——指救助急需幫助的大批失業者和貧民復興——是指為失業者提供工作機會,使陷入蕭條的經濟恢復運轉改革——是指採取長遠措施改善全國總體經濟狀況項目主要內容作用整頓銀行與金融業(開始)主要措施有下令銀行暫時休業整頓,逐步恢復銀行信用;放棄金本位制;實行美元貶值;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分業經營;建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擴大聯邦儲備委員會(中央銀行)的權力;管制證券業.恢復銀行信用,促進了金融體系的正常運作,為工農業生產的恢復提供了前提保證調整農業政策主要措施有成立農業調查局;減耕;政府為農業提供補貼;調整農產品結構;提高並穩定農產品價格;保護土壤從而提高農產品價格和農場主收入復興工業(中心)主要措施有制訂了包括工資,工時,禁止童工及保障工會談判集體合同權利條款的行業公平競爭法規,要求工業各行業遵守;管制公用事業控制股公司;加強對通訊和海,陸,空運輸的管制把資本主義生產的無序狀態納入有控制的軌道,加強國家對工業的計劃與指導社會救濟與公共工程主要措施有建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工程進展署,公共工程局等機構;發放緊急救濟金;推行"以工代賑";興辦築路,市政,水利,軍用設施及田納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為老年人,殘疾人,失業者和兒童提供社會保障緩和了社會矛盾特點:全面加強對經濟的干預,以保障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以前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政府是守夜人)性質: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實質)局部調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1,局限:無法從根本上根除經濟危機評價及其影響 ①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大危機2,影響 ②緩和了社會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勢力③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④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形成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以後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最重要)1,歷史原因:(1)缺乏民主傳統,專制主義,軍國主義勢力非常強大(2)掠奪性的《凡爾賽和約》,激發了其民族復仇情緒原因: 2,現實原因:經濟危機的打擊嚴重,壟斷資產階級傾向於建立一個獨裁的強權政府, 3,直接原因:納粹黨打著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招牌,進行蠱惑人心的宣傳,獲得人民,軍隊,資產階級廣泛的支持.1,時間:1933年初, 建立: 2,標志: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國總理3,影響:德國走上了對內實行恐怖統治,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的道路.標志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了.(1)一黨獨裁統治(2)1934年,興登堡總統去世,希特勒集總統,總理1,政治 和軍隊最高統帥於一身,成為國家元首,實行個人獨裁.德國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3)迫害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內外政策 2,經濟:大力發展軍事工業及與之相關的民用工業,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3,軍事:撕毀《凡爾賽和約》,重建了空軍,擴充陸軍,建造軍艦4,對外關系:1933年退出國聯;1936年,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5,文教領域:進行嚴密控制,用納粹黨的說教鉗制人們的思想.1,歷史原因 (1)缺乏民主傳統,具有濃厚的封建性和軍事性(2)不滿華盛頓體系對其的壓制2,現實原因 經濟危機的打擊沉重(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國內市場狹小,原因 資源極度貧乏)階級矛盾尖銳,引發政治危機.統治階級亟需建立強權政治.3,直接原因:軍部法西斯勢力的推動.軍部法西斯分子發動了侵略,製造了一連串暗殺事件,加強了左右政局的能力.1,時間:1936年建立 2,標志:廣田弘毅上台組閣(受軍部控制)
㈥ 高二歷史選修三知識點總結
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選修三)
:
20世紀以來,時代的變化使得戰爭與和平出現了新的特點:
1、 出現了兩次世界大戰。
為什麼人類社會在20世紀才出現世界大戰?
2、 一戰後,出現了短暫的和平。二戰後,出現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
3、 核武器既是毀滅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約戰爭的因素。
4、 20世紀下半期,局部戰爭和地區性沖突不斷
5、 人類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運動,成為制約戰爭的重要因素。
6、 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但是由於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
霸權主義,是指強國、大國不尊重弱小國家的主權和獨立,蠻橫地對別國進行干涉、控制和統治,推行侵略擴張政策,謀求一個地區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徑。「強權就是真理
第一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
第1課 戰雲密布的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背景)
一、 列強對世界市場的爭奪
本目的講授思路是:問題導學,讓學生理解一戰的根本原因是: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而引起的。
閱讀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問題:
1、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在世界范圍內搶占殖民地?
資本主義自誕生起,就伴隨著對市場的爭奪,佔領殖民地時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資本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也就是說,對於市場的需要、對於市場的爭奪,是資本主義經濟自身發展的需要,為了滿足資本主義經濟對市場的需要,資本主義國家就在世界范圍內佔領殖民地,把殖民地變為他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殖民擴張和掠奪式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2、依據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大影響有哪些?
(1)科學成為技術進步最重要的推動力,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1)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在科學技術的推動和企業組織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壟斷階段(帝國主義階段),經濟飛速發展。
(2)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生產過剩
(3)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加緊尋求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掀起掠奪、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紀末,整個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強瓜分完畢,同時世界連成一個整體。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3、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是在什麼時候形成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通過國際貿易的發展、人口和資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來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4、讀教材表格,從中發現什麼現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什麼?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是什麼?
現象:列強的經濟實力和它佔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實質: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這種現象產生了怎樣的局面?後期的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德國,同老牌殖民帝國英法戰展開了爭奪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爭奪霸權的斗爭。隨著帝國主義國家矛盾的加劇,最終導致一戰爆發。
二、 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本目的講授思路:以教師的精講為主,使學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識輪廓。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結合圖示。
(一)、三國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 在歷史上,法德多次發生戰爭。兩國是宿敵。
(2) 普法戰爭削弱了法國,法國時刻准備復仇
(3) 德國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範法國,為了防範法國、奪取歐洲及世界霸權,德國力圖構築以自己為核心的同盟體系。
2、成員國家: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
3、形成經過:
(1)1879年,德國利用奧匈帝國同俄國的矛盾,和奧匈帝國簽訂同盟條約,這是德國構築同盟體系的第一步
(2)1882年,德國又利用義大利同法國爭奪北非殖民地突尼西亞的矛盾,拉攏義大利,德、意、奧締結了針對法俄的《三國同盟條約》
4、影響:形成了以德國為首的第一個歐洲大陸軍事同盟集團
(二)三國協約:
1、 三國協約形成的原因
三國同盟引起了法國和俄國的不安,共同的戰略利益和經濟聯系使兩國接近。
2、 成員國家:英國、法國、俄國
3、 形成過程:
(1)1892年,法、俄簽訂了《法俄軍事協定草案》,這標志著歐洲大陸的另一個軍事同盟集團的初步形成。
(2)1904年,英法簽訂了《英法協約》,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
(3)1907,《英俄協約》簽訂,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
英俄協約的簽訂標志著英法俄三國軍事同盟的最終成立。
4、 影響:歐洲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對峙,使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
思考問題:
5、一戰爆發前,歐洲列強矛盾尖銳復雜,有哪三對矛盾?最突出的矛盾是哪一對?各因何問題產生的矛盾?
6、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為什麼會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三、 科技進步成果被運用於軍事領域
1、科技成果運用於軍事領域的原因
兩大軍事集團力圖在軍事上壓倒對方,擴軍備戰,於是,科技進步成果被運用於軍事領域。
2、表現
(1) 科技進步首先提高了傳統武器的性能、增強了武器的殺傷力
(2) 新式武器相繼問世,如、潛艇、飛機、坦克等,戰爭擴展到了海地和空中
(3) 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現,提高了軍隊的戰略機動能力,使得戰爭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
(4) 電報、電話和無線電等新的通訊工具的出現,實現了遠距離的信息傳輸,促進了軍隊通訊技術的現代化,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四、 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1、德國的軍國主義浪潮
出現的原因:德國自身的軍國主義傳統;在進入20世紀後的激烈競爭中,西方列強相信戰爭最後解決問題的辦法;德國的軍國主義尤為嚴重,作為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對殖民地分配現狀最為不滿。
2、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德國、俄國、及英國、法國等
極端民族主義其中的重要內容是「民族優越論」鼓吹本民族利益高於一切,宣稱對外擴張是民族利益所在。
極端民族主義的實質:本民族利益至上,宣揚對外侵略擴張。
思考:人類歷史為什麼發展到20世紀才會出現世界大戰?
第2課 慘烈的四年戰事(戰爭經過)
復習提問:
1、 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 圖示一戰前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過程。為什麼會出現兩大軍事集團?集中體現了哪些矛盾?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的根源和矛盾的實質。
3、 科技進步成果運用於軍事領域的表現有哪些?
4、 極端民族主義的實質是什麼?
5、 為什麼人類歷史到了20世紀會發生世界大戰?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戰雲密布的歐洲,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戰爭究竟是如何爆發的?及如何進行的?
講授新課:
一、 一戰的直接原因(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講課思路:先讓學生簡述什麼是薩拉熱窩事件,然後再來分析該事件的原因和影響。並結合地圖。形成時空觀。
1、薩拉熱窩事件出現的原因
20世紀初,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出現了眾多的民族獨立國家。
歐洲列強利用這一復雜局勢,紛紛插手巴爾干,擴張勢力。俄國和奧匈帝國的爭奪尤為激烈。
20世紀初,巴爾干半島是歐洲隨時可以爆炸的火葯桶,矛盾沖突非常尖銳
奧匈帝國把塞爾維亞視為向巴爾干擴展的障礙,與塞爾維亞矛盾尖銳。(直接原因)
2、什麼是薩拉熱窩事件?其影響是什麼?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愛國者刺殺,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
影響: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
二、 慘烈的四年戰事(戰爭經過):
(一)、一戰的爆發
1、爆發:1914年7,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俄、法、德、英很快參戰,大戰全面爆發
2、交戰雙方:
德、奧匈、奧斯曼、保
英、法、俄、塞、比、意、日等
想一想:義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說明了什麼問題?
(二)、戰爭的進程
1、戰爭的三條戰線:
2、歐洲戰場三個階段戰局的演變
階段 戰役或重大事件 影響
第一階段(1914)
馬恩河戰役
德軍速戰速決計劃破產
第二階段(1915~1916)
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
俄軍夏季攻勢、日德蘭海戰
戰略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
第三階段(1917~1918)
美國參加對德作戰
俄國退出大戰
中國等參加協約國作戰
1918年11月,德國投降
協約國力量增強,一戰以同盟國失敗告終
回答問題:
3、在大戰的第一、二階段,戰爭的中心是如何變化的?
西------東---------東
4、一戰爆發後,美國採取了什麼政策?有何目的?1917年,美國參戰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中立政策」目的:遠離戰火,避免戰爭;利用中立國的地位與交戰國擴展貿易,發戰爭財
1917年,美國參戰的原因:
美國與英法有密切的歷史文化聯系,如果協約國戰敗,美國的利益將受損
俄國爆發革命,形勢有利於同盟國,美國不能坐視不管
德國採取的「無限制潛艇戰」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目的:為了戰後分贓和爭奪世界霸權。
(三)大戰結束
1、 大戰結束的時間和標志:1918年11月
德國政府代表在福煦車廂簽署了《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德國宣布投降.
2、 促使大戰結束的原因有哪些?(分析德奧集團失敗的原因)
總體上,協約國的力量大於同盟國的力量。
n美國的參戰大大增強了協約國的力量。中國等國家的參戰也增強了協約國的力量,
n德奧集團挑起的一戰,給各國人民帶來了災難。非正義的戰爭是必然失敗的。
n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並退出了戰爭。各國的反戰運動和革命浪潮,如德國的十一月革命,成為結束戰爭的主要推動力。
n德、奧兩線作戰,同盟國經濟崩潰,也是戰敗的因素。
三、 大戰的結果和大戰性質:
1、結果:結果:同盟國失敗,協約國勝利
3、 性質: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戰爭。盡管塞爾維亞是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第3課 大戰的後果
復習提問:
1、 薩拉熱窩事件是怎麼回事?有何影響?
2、 一戰爆發的時間和標志?
3、 一戰在歐洲戰場的三個階段、各有何戰事?
4、 一戰結束的時間、標志?
5、 你認為德奧集團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講授新課:
1、巨大的災難:
2、西歐的相對衰落
3、美國和日本崛起
4、革命與獨立浪潮高漲
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哪些重大影響?
第4課 綜合探究:極端民族主義與戰爭
閱讀教材,思考以下問題
1、 民族主義是在什麼時期興起的?一般認為,其興起的標志是什麼?
2、 舉例說明,民族主義在歷史上曾經起過或者進步、或者反動的作用?
3、 閱讀教材材料,回答18頁知識窗的問題
4、 如何來認識極端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面貌?
課後記:
階段 戰役或重大事件 影響
第一階段(1914)
第二階段(1915~1916)
第三階段(1917~1918)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短暫和平
。
第5課 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2課時)
一、 巴黎和會:
1、巴黎和會召開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人們熱切希望和平;
帝國主義列強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關系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列強間的爭霸斗爭從戰場上轉移到談判桌前
2、什麼是巴黎和會?
1919年1月,協約國集團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召開了處置戰敗國和鞏固戰勝國成果的和平會議,史稱巴黎和會。
3、與會代表:
戰勝國的代表,但沒有蘇維埃俄國,中國政府的代表是陸征祥等
4、和會召開的目的:實現在霸權基礎上的和平,根據自己的利益重建戰後秩序,削弱德國,鞏固戰爭成果(以解決分贓、反蘇和建立戰後帝國主義國際秩序這三大問題)
5、戰勝國的主要意圖
同學閱讀教材分析並結合新課堂22頁材料題
法國:最大限度削弱德國,提出嚴厲的賠款計劃,掌握歐洲大陸的霸權
英國:繼續「歐洲均勢「的傳統政策,維護殖民帝國和海上霸主地位,消滅德國的海軍,不希望過分削弱德國而使法國成為歐洲霸主
美國:反對過分削弱德國,更關心建立國際聯盟,使美國能夠更大程度干預
和控制國際事務。
二、《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和凡爾賽體系建立
(一)《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
1、 簽訂時間:1919年6月
2、 條約內容:
教給學生掌握的方法;從領土、殖民地、軍備、賠款等方面
方面 內容
領土 德國放棄一切殖民地,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交由法國開采15年,薩爾區由國際聯盟代管。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東岸50公里以內劃為非武裝區
軍備 和約規定,德國廢除普遍義務兵役制,只保留10萬陸軍和少量船艦,不得擁有空軍、坦克、潛艇等
賠款 該規定了德國在一定時間內應支付的賠款總額
殖民地 德國原來占據的殖民地被英、法等戰勝國瓜分
其它 在威爾遜地堅持下,寫入了國際聯盟盟約
規定把德國攫取的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
引導學生分析:巴黎和會的實質是什麼?
(二)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1、 概念:什麼是凡爾賽體系?對德和約簽定後,協約國集團又陸續與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和土耳其等戰敗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條約和《凡爾賽和約》、國際聯盟盟約結為一體,構成了協約國列強建立一戰後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關系新秩序的基本框架。
2、 對凡爾賽體系的認識
(1)凡爾賽體系的作用:
在凡爾賽體系下,在一戰後和20世紀20年代,歐洲基本維持了一個較為和平的國際環境,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
調整了歐洲各國間的關系,建立了帝國主義列強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關系新格局
根據民族自決原則,確認了波蘭、捷克等一些民族國家的獨立
(2)凡爾賽體系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凡爾賽體系下的矛盾)
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對德國的壓制激起了德國的復仇情緒
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矛盾:協約國和蘇維埃俄國的武裝干涉與對立
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圍繞著殖民地、歐洲霸權和世界霸權等問題矛盾重重,如何處理德國賠款問題成為戰勝過矛盾的焦點之一。
戰勝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國家之間的矛盾。表現為20年代2、3十年代民族獨立運動在亞非拉地區此起彼伏。
(3)凡爾賽體系的實質?
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維護戰勝國利益和維護歐洲和平的新秩序。
教學思路:
同學閱讀教材,在教師的引領下分析理解教材。
小結:凡爾賽體系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實質是什麼?如何來理解它的不穩定性?
第6課 國際聯盟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萬國郵政聯盟;巴黎和會上的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綱領」;國際聯盟的成立、國聯的組織機構、國聯的宗旨、委任統治制度、國聯的活動
通過分析國聯成立的背景培養學生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歸納國聯的活動培養學生歸納分析的能力;通過國聯的活動,認識國聯是被英、法等大國操縱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培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問題學案式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國聯的活動,認識國聯是被英、法等大國操縱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一、 世界上第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
(一)國際聯盟成立的背景
1、國際聯盟成立的條件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些行業性的國際組織建立起來
一戰激起了反戰和平思潮,一些有識之士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政治性的國際組織,防止大戰發生,維護世界和平
大戰期間,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建立國際聯盟的主張
在巴黎和會上,國際聯盟盟約被通過
2、國際聯盟建立的目的:
防止新的大戰發生,維護世界和平
(二)國際聯盟盟約的基本內容
1、 宗旨
增進國際間合作,保持和平與安全,避免戰爭
2、 國聯的組織機構
大會、行政院及秘書處
3、 其它規定:
裁減軍備、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制裁等規定及委統治制度
分析:委任統治制度的實質是什麼?
委任統治制度的使用范圍主要是德國原先的殖民地和奧斯曼帝國近東的部分領土。實際上大國瓜分殖民地的虛假外衣
(三)國際聯盟的成立及成員國
1、 成立:
1920年1月,國際聯盟在日內瓦正式成立,簡稱國聯
2、 成員國;開始44,後發展到63個。蘇俄和美國沒有參加。
二、國際聯盟的主要活動和歷史地位:
(一) 國聯的兩大任務
維護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處理世界范圍的衛生、經濟、社會等問題。
(二) 國聯的主要活動
1925
1931
1935
1937、
1938
1939、
(三) 國聯的歷史地位
1、性質:世界上第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英法控制下的維系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2、歷史作用: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維護和平的國際組織,國聯初期,發揮了維護和平和制止戰爭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時,為二戰後聯合國的建立提供了借鑒。
3、局限:
國聯同時也是被英法等少數大國操縱,成為它們維持維持霸權的工具;國聯自身也有很多缺陷;國聯的威信不足;面對30年代的戰爭危機和侵略戰爭,國聯毫無作為,放任二戰爆發,國聯名存實亡,
三、國聯的解散:1946年
㈦ 歷史知識結構表
先給你個歷史知識結構復習綱要
歷史知識結構復習綱要
一、 中國古代史:
朝代: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思想文化
政治:制度的更替(在春秋戰國時),國家統一或分裂,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在中央、在地方,軍權、財權、行政權、司法權,選拔官吏制,思想控制),積極性和消極性;改革(背景、目的、性質、內容、作用、結果及原因),朝代興衰。
經濟:背景、措施(土地制度、賦稅制度)、分農業、手工業、商業。封建經濟發展的一般原因:(1)國家統一、政局穩定。(2)統治者重視,調整政策。(3)工具的改進。(4)水利工程的建設。(5)人民的辛勤勞動。(6)中外間,民族間經濟交流頻繁。(7)耕作技術的提高、推廣。(8)人口遷移。
影響:有利於政治的穩定、文化教育的發展、賦稅的增加、促進民族間和對外的交流、戰爭的勝利、國家的強盛。
農業發展的原因:以上原因。表現:工具的改進、水利工程建設、土地的開墾、農作物品種的推廣和引進、產量的提高、專業化和商品化、著作。影響:
有利於政治的穩定、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賦稅的增加、文化教育的發展、社會風氣的好轉、民族間和對外的友好交流。手工業:原因:農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政府的重視、技術的提高、人身依附關系的鬆弛、手工業者的勤勞。表現:部門、產量、分工、技術水平、著作。影響:有利於商業的發展和最終產生資本主義萌芽、豐富人民的生活、促進民族間和對外的交流。商業:原因: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賦稅政策的調整(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鬆弛)、政府重視(管理和稅收)、交通便利、開明和開放的對外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表現:商品多、貨幣、城市的繁榮、店鋪和旅店眾多、政府的管理、市(城市中)和集市(農村)、商人多、夜市。影響:推動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豐富人民生活、加強了民族間和中外間的經濟交流、市民文學的產生、到明清時期推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反封建專制的民主思想產生、人們的價值觀發生變化。
民族關系:民族間的友好交流是主流。少數民族的興起和發展、如何管理少數民族、民族間的戰爭、經濟文化交流、人口遷移、接受漢文化(接受先進的制度等)、民族融合的程度。意義: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促進民族融合、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理、加速了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和發展。
對外關系:開放或閉關鎖國。原因:經濟發達、科技文化高度繁榮、世界領先、陸路和海路交通發達、造船技術發達、政府重視(管理或鼓勵)、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交往的途徑:官方和民間的貿易、官方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宗教傳播、戰爭。
古代貿易的特點:(1)先以陸路貿易為主,後以海路貿易為主。(2)官方貿易不以盈利為目的,而著力加強友好往來。(3)外貿伴隨著文化交流。西亞不少商人帶來了西方宗教,中國科技也相繼西傳。(4)外貿促進了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
古代對外關系的特點:(1)范圍:東達朝鮮、日本、西至西亞、歐洲。(2)內容:有使節往來,也有經濟文化交流,也有戰爭與侵略。(3)路線:有陸路,還有海路,還有海陸並舉。(4)地位:明清以前中國文化居世界領先地位,對外是開放的;明清開始中國社會的發展逐漸落後於西歐各國,對外是閉關鎖國的。(5)影響:不僅增進了中外雙方的了解、聯系和友誼,促進了中外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而且促進了人類歷史的進步,促進了民族融合——回族。
明清時期中國對外關系出現的新特點:(1)中國逐漸落後於西方,西方殖民者開始對中國殖民擴張和掠奪。如荷蘭入侵台灣。(2)我國政府和人民面臨著維護國家主權和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並進行了英勇的斗爭。如戚繼光抗倭寇。(3)封建統治階級對外政策由開放交往趨向閉關保守。如清朝的禁海令。(4)但也有友好往來,如鄭和下西洋,西方傳教士來華,出現「西學東漸」,又把中國的儒學和道學介紹到西方。
思想文化:條件:政治穩定,疆域遼闊,經濟繁榮,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明開放的對外政策,民族間和中外間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科技工作者或人民的開創精神、勤奮和實踐精神,選官制的影響,政府的重視。
表現:思想(百家爭鳴、唯物思想、唯心思想、民主思想),科技(四大發明、中醫學、自然科學如數學、天文歷法、建築、物理、地理,農學著作,手工著作等),教育,史學,文學藝術。
特點:科技發達、世界領先,思想活躍,文學藝術繁榮等。
世界史
生產力
政治 民主政治,無產階級運動
資本主義國家 經濟 調整生產關系, 經濟發展情況
各國經濟實力在國際上的變化(經濟格局)
國際關系體系
資本主義國家之間
國際關系 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
資本主義列強與亞非拉國家間(經濟、政治格局)
發展狀況(政治、經濟、外交、各種矛盾)及原因
亞非拉地區 民族解放運動情況
存在的問題
如何走上人民民主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
社會主義國家 發展情況
存在問題及其改革、成效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原因及影響、教訓
人文主義(文藝復興)、理性主義(啟蒙運動)
思想、科技 自由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民族主義
三次科技革命:原因(生產關系的調整、科技自身的發展、經濟發展的需要、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政府的重視)、標志、內容、影響(生產力、生產關系、世界經濟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經濟結構和生活結構、工業布局、城市化、價值觀、政府對科技的重視、各國經濟依賴程度加深:出現區域集團化、全球一體化、知識經濟)
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原因: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科技的推動、生產關系的調整(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確立、出現壟斷和壟斷組織、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頒布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對亞非拉地區的掠奪(二戰後國際經濟舊秩序依然存在)
資產階級革命:原因(資本主義發展水平,舊的體制阻礙它的發展),過程,結果確立資本主義基本原則(建立民主制、頒布文件和法律或措施):民主制、以法治國、權力制衡機制、政黨政治、人權規定、代議制。
原發性的資本主義國家是英、法、美,後發性的國家是德、意、俄、日
國際關系體系:背景、概念、實質、操縱者、組織、內容、影響(積極和消極)、瓦解。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執政者、社會性質、革命性質主要矛盾、統治者自身的改革、農民運動、資產階級改革或革命
經濟: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列強對中國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初步發展,短暫的春天(原因、地點、表現、人物、特點、影響)
外交: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被迫開放、「以華治華」。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思想:新思想的萌發(「師夷長技以制夷」、「向西方學習」),提出發展資本主義(以法治國、民主政治、設新聞官和聽取社會輿論、發展工商業、獎勵技術發明、提倡興辦新式學堂、平等往來),「師夷長技以自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自強」、「求富」,拜上帝教,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頑固派和義和團的盲目排外思想,辛亥革命後的「民主共和」和「實業救國」兩大思潮、尊孔復古、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民主科學思想、後期傳播馬克思主義。
政治:主要矛盾、國共關系、工人運動、學生運動、中共的建立及不斷完善和成熟、不斷根據情況的變化調整策略,最終取得勝利
經濟:官僚資本的出現與發展、民族資本發展艱難、抗日戰爭時期的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外交:列強侵略的方式
思想: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毛澤東思想的形成、中共的思想錯誤與糾正
政治:政治制度、鞏固政權、黨風建設、制度建設、民主與法制建設
過渡時期:(1949、10——1956年) 經濟:恢復經濟的措施、工業化的建設、成就、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到逐漸形成單一的公有制經濟。
外交:國際形勢、國內形勢、政策、方針、成就。
科技:如何重視
政治:自身建設、「左」傾錯誤
經濟:正確的指導方針、出現了失誤、困難、取得的成就、計劃經濟體制形成。
曲折發展時期: 外交:50年代中到60年代:國際、國內形勢、方針、成就。70年代:國際、國內形勢、成就
政治: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經濟:改革開放政策、農業和工業成就
外交: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外交政策的調整、取得的成就
思想:真理標準的討論,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指導
科技:認識:科技為第一生產力,成就
㈧ 歷史選修《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知識結構圖
一、設計分析
選修課程《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反映的是對人類歷史進程產生重要影響的中外重大改革。
改革通常是由統治階級中的有識之士利用政權的力量,採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為革除社會制度中的弊端,緩和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的進步和歷史的發展而採取的重大舉措。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革命與改革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歷史現象。在過去極「左」觀點影響下,多採取揚革命而抑改革的觀點,肯定革命,貶抑改革,改革成為改良、不徹底的代名詞。新課標破除這種學術偏見,充分肯定了改革對推動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改革的過程是艱辛的,改革雖不像革命那樣急風暴雨和刀光劍影,但同樣面對重重荊棘和障礙。所有改革都是在與舊勢力的激烈沖突下進行的,新舊觀念的沖突,新舊人物的較量,甚至導致激烈的斗爭。改革者的勇氣和獻身精神同樣應該值得人們的尊敬。改革家不屈不撓的鬥志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向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的好素材。
課標選定的九個學術專題,只是局限在古代和近代,對現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調整,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特別是新時期中國全方位的改革都沒有涉及,這不能不說是個缺憾。
二、教學目標
課標對學習目標的闡述很籠統,《課標解讀》對它的闡述也不充分。我們應根據課程理念,全面理解學習目標。在知識與能力方面,要了解各次改革的背景,進程和措施,掌握改革家的主要活動。在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相關的史料,分析改革成敗的原因;通過相關改革的比較,提高比較分析能力;通過了解改革的影響,正確認識改革對推動社會進步所起的作用;理解改革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提高正確評價歷史事物的能力。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通過了解改革家的活動,學習改革家堅韌不屈的意志,增強對社會的歷史責任感,進一步認識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同時,吸取歷史智慧,提高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增強使命感,為將來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作好准備。
三、教學內容簡介
本模塊有九個學習專題,按照歷史時序,依次是梭倫改革、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歐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