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內有沒有計算機方面的博物館
國內目前沒有類似實體館,不過美國有「計算機歷史博物館」,有機會你可以去哪看!
② 參觀美國矽谷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要多長時間
1.機制差異
中關村在某些方面雖然和矽谷很象,但他們之間的差異也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是他們的機制差異,這包括稅收機制和企業運作機制。矽谷的企業,創辦初期,一般都不購置自己的辦公樓,因為房地產的稅收高,反之,中關村的企業,很多有自己的大樓;矽谷的企業,沒有大學辦的,他們大多是國外高等院校的學生畢業後合夥創辦的,而學校有專門的知識產權辦公室來協調師生開發的技術和應用技術公司的關系,老師和校方談好價錢,知識產權辦公室再授權給企業,避免知識產權的失控。中關村的大企業,常有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背景,例如清華紫光、北大方正等。但是在中國學校沒有這種專門的部門,據一位清華教師介紹,他們投入一項技術的研究時間和使此項技術走向市場的時間比是一比十,大大地浪費了時間。
2.文化差異
矽谷有非常獨特的矽谷文化,例如,矽谷的創新文化常常被以為是技術的創新,而事實上則是一種市場的創新,在矽谷,資本市場的整合力量是絕對不能忽視的;矽谷聚集了美國風險投資的三分之一以上,它的風險投資不僅提供資金,還提供咨詢和服務並幫助公司建立管理機構。最重要的是美國政府在矽谷建立三年前就制定了一套嚴密的法規、政策和法律,使矽谷有相對完善的游戲規則,不會出現盜版侵權、人員流動混亂等現象。雖然矽谷企業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有可能為零,但企業卻能發展的得很好,有相當一部分要歸功於美國法律手段和侵權手銬的作用。中關村企業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也很低,由於法律不夠健全,執行不利,跳槽現象及為正常,企業自身人事制度中缺乏信譽環節和用人挖牆角等污染社會公德的做法也是技術人員流動不規范的間接原因。
3.技術和市場意識差異
目前中關村和矽谷的差距還很大。矽谷的每一家公司,無論大小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即絕活,而中關村的企業在這方面要遜色好多,企業普遍技術含量不高,還不能算是真正的IT業;矽谷的產品經營里資本市場發揮重大的作用,同時矽穀人強烈的全球化意識也是中關村人無法比擬的。但同時也要看到目前大約有三分之一矽穀人是華人或華裔,一部分人已經相當成功,這就在矽谷和中關村之間建立起一座新「金門大橋」,成為國內IT企業連接國際市場的有利優勢。聯想電腦公司的李方博士認為,中關村的人才結構不合理。
③ 歷史上第一款PC電子計算機游戲是什麼
第一款電子計算機游戲名字叫《Space War》,中文譯作《太空大戰》。
《太空大戰》(英語:Spacewar,港台譯作「太空戰爭!」,中國大陸又譯作「空間大戰」)是史帝芬·羅素於1962年在美國DEC公司生產的PDP-1型電子計算機上編制的電子游戲。
游戲的進行方式為兩名玩家各自以杠桿及按鈕操作一艘虛擬的太空船,在虛擬太空中互相發射魚雷進行對戰,直到消滅對方為止。外型較胖的太空船被稱為「楔形船」(Wedge)、較細長的叫「針形船」(Needle)。
玩家操控的太空船被魚雷擊中或接觸畫面中央的恆星就會被毀滅,太空船若太靠近恆星就會被其重力所吸引,若太空船進行超空間跳躍、會隨機出現在畫面的任一位置。
太空船的運行軌道會顯示在畫面上,爆炸時會出現類似煙火爆發的效果。此游戲沒有音樂及音效。
(3)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網址擴展閱讀:
1961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史帝芬·羅素與他的同學試圖設計以PDP-1作為游戲平台的電子游戲,因為當時的電腦大多藉由打孔卡或磁帶來輸入及輸出資料、令人感到乏味,而PDP-1有顯示器的設備,使他們下此決心。
1962年開發出了《太空大戰》,設計的靈感是受到愛德華·艾默·史密斯的《透鏡人》和《雲雀》兩部小說所啟發。
參與游戲製作的J·M·葛瑞茲(J·M·Martin·Graetz)曾在1981年表示他們當時希望這游戲能夠滿足「將電腦的能力發揮至極限;在固定架構中、每次執行結果不同;能讓玩家覺得這是個有趣的游戲」等條件。
史帝芬·羅素和彼得·參孫等人為了兼顧真實性與可玩性,進行了各種設計。
例如使用實際的星圖製作背景並設計星等、限制太空船的魚雷數量及燃料、只在恆星周遭有重力的設計、以及可進行超空間跳躍等設計。羅素曾將魚雷的准確性調低使游戲難度提升,但此舉不受玩家青睞。
由於當時PDP-1價值120000美金,對一般民眾而言過於昂貴,使《太空大戰》難以成為商品。但游戲程序在美國各學校廣為流傳,最初用來設計《太空大戰》的PDP-1現在位於美國加州山景城摩費菲爾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展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腦游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SpaceWar
④ 請問美國歷史博物館的網址
美國亞歷山大考古博物館
http://ci.alexandria.va.us/oha/archaeology
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博物館
http://cincymuseum.org/index.html
加利福尼亞大學攝影博物館
http://cmpl.ucr.e
芝加哥大學藝術博物館
http://csmaclab-www.uchicago.e/SmartMuseum
爾冬強網上博物館
http://dekeerh.yeah.net
紐約古金海博物館
http://math240.lehman.cuny.e/gugg
休斯敦藝術博物館
http://mfah.org
網上博物館
http://mistral.enst.fr/wm/net
匈牙利國家博物館
http://origo.hnm.hu
費城藝術博物館
http://pma.libertynet.org
英國哥倫比亞皇家博物館
http://rbcm1.rbcm.gov.bc.ca
富蘭克林學院科學博物館
http://sln.fi.e
法國網上博物館名畫展
http://sunsite.unc.e/wm/paint
猶太藝術博物館
http://tulsaweb.com/gershon.htm
牛津大學科學史博物館
http://units.ox.ac.uk/departments/hooke
異常神秘事物博物館
http://unmuseum.mus.pa.us/unmuseum.htm
因地安那波利斯兒童博物館
http://www.a1.com/children/homt.html
美國電影圖片博物館
http://www.ammi.org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http://www.amnh.org
巴格勒國家博物館
http://www.arca.net/db/musei
牛津艾希摩林藝術與考古學博物館
http://www.ashmol.ox.ac.uk
勞倫斯科學博物館
http://www.berkeley.e
休斯敦現代藝術博物館
http://www.camh.org
美國堪薩斯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http://www.cc.ukans.e/~kuma
美國匹茨堡卡內基圖書館
http://www.clpgh.org
美國的博物館
http://www.comlab.ox.ac.uk/archive/other/museums/usa.html
底特律歷史博物館
http://www.detroithistorical.org
美國丹佛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http://www..e/ma/ma.html
探索博物館
http://www.exploratorium.e
佛羅里達州自然史博物館
http://www.flmnh.ufl.e
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
http://www.fmnh.org
Fairbanks博物館和天文館
http://www.genghis.com/fairbanks/museum.htm
國家考古博物館
http://www.gti.ssr.upm.es/~man
伯明翰藝術博物館
http://www.hansonlib.org
洛杉磯藝術博物館
http://www.lacma.org
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
http://www.lam.mus.ca.us/lacmnh
費城藝術博物館
http://www.libertynet.org
⑤ 中國哪裡有計算機歷史博物館
好像暫時沒有
⑥ 加州計算機歷史博物館館長麥克爾·威廉斯是如何評價「麥金托什」的
加州計算機歷史博物館館長麥克爾·威廉斯對「麥金托什」也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之後20年著名的個人計算機時代都是源於此時。」
⑦ 根據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獸腳類恐龍工作組的矩陣(Hwang et al.,)對竊蛋龍類進行系統發育關系分析
為了評估黃氏河源龍在虛骨龍類中的系統位置,特徵極向的決定是根據獸腳類恐龍工作組的矩陣(附件 A)(Hwang et al.,2004)來進行的。運用兩個程序進行計算,第一個程序為NONA V.2.0(Goloboff,1999)通過Winclada 界面(Nixon,1999-2002),另一個程序為MacClade 4.04(Maddison&Maddison,1997)和 PAUP 4.0b(Swofford,1998)。數據矩陣包括222個特徵,並且所有的特徵狀態為無序的(unordered)。目前的矩陣由61個種一級水平的類群,其中包括2個外類群和59個內類群。Hwang et al.(2004)的數據矩陣的修訂注釋如下,Caudipteryx zoui的特徵編碼由幾件標本綜合而成。在目前的矩陣中增加了6個新的竊蛋龍類群,它們分別為Heyuannia huangi(Lü,2003)、Nemegtia barsboldi(Lü et al.,2004)、Khaan mckennai(Clark et al.,2001)、Nomingia gobiensis(Barsbold et al.,2000a,b)、標本BPV-112 以及 標本NXMV。根據對Caudipteryx dongi(IVPP V12344)和Caudipteryx sp.(IVPP V 12430)的個人觀察,為Caudipteryx zoui增加了新的信息。周忠和與汪筱林(Zhou&Wang,2000)列出了以下特徵作為董氏尾羽龍的鑒定特徵:胸骨小,股骨與胸骨的比率為6.0;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比率為0.45;坐骨短和腸骨長。所有這些特徵好像都與個體發育有關,因此,董氏尾羽龍(IVPP V12344)和尾羽龍未定種(IVPP V 12430)在這里被認為是鄒氏尾羽龍的不同個體。根據個人觀察,對「Oviraptor」mongoliensis、Ingenia yanshini 和 Conchoraptor gracilis 的一些特徵狀態也做了修正,這些修改在附件A中都做了注釋。
圖15 前人提出的竊蛋龍類在獸腳類恐龍中的系統發育關系圖
圖16 前人提出的竊蛋龍類在獸腳類恐龍中的系統發育關系圖
第一次分析是通過Winclada界面(Nixon,1999~2002),運用NONA V.2.0(Goloboff,1999)程序來進行。對二分樹與重聯(bi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TBR)的分支互換所得的支序圖進行1000次重復之後,再運用啟發式搜索方法,每次重復保持10個最短的支序圖,然後在這10個最短的支序圖中再進行重新安排(分支互換)。Allosaurus fragilis和董氏中國猛龍(Sinraptor dongi)被選為外群,並且所有最小長度為零的分支是瓦解的。本搜索發現10000個最簡約的、步長為694的支序圖。在1000次的重復中,有474個支序圖(47.4%)發現步長為694,說明了獲得相當好的、最短支序圖的篩選。步長為694的10000個最簡約的支序圖構成的嚴格合意支序圖的一致性指數為0.38,保留指數為0.73(圖18)。對與竊蛋龍目相對接近的節點及竊蛋龍目內部的一些主要節點的明確的共近裔性狀列了出來,並在下面進行討論。
圖17 前人提出的竊蛋龍類在獸腳類恐龍中的系統發育關系圖
(1)Alvarezsauridae 與鐮刀龍類和竊蛋龍類所形成的分支(Hwang 等的「TO」,(Hwang et al.,2004))構成一單系類群,這一組被Hwang et al.(2004)認為是副鳥的姊妹群。它由以下3個明確的共近裔性狀所支持:齒骨的縫合端下轉(67.1),下頜關節前部的上隅骨側面無孔(75.0),以及腓骨近端內表面平坦(189.1)。
圖18 由10000個同等簡約的支序圖所構成嚴格合意支序圖
注釋 後一特徵(特徵189)在竊蛋龍類中有兩個性狀狀態,但是它在鐮刀龍類中是否存在不得而知,因此,這一性狀在定義該分支中視為不穩定性狀。
(2)Alvarezsauridae 由下面5個明確的共近裔性狀所支持:後部薦椎橫向強烈收縮,具有腹中嵴(112.2),最後一薦椎體具有凸出的後關節面(114.1),前部尾椎側扁具有腹中嵴(117.2),腸骨的上髖臼脊與反轉子突分離,在股骨頭的上方形成一兜狀結構(157.0),並且不存在深的M.cuppedicus肌窩(164.2)。
注釋 在Hwang et al.(2004)的分析中沒有發現最後一性狀狀態(164.2),該特徵出現在原始的類群Alvarezsaurus calvoi和進步的類群 Shuuvuia deserti中,而沒有發現在其它的虛骨龍類中,這一特徵性狀在這里被認為是Alvarezsauridae 的明確的共近裔性狀。
(3)鐮刀龍類(Therizinosauroidea)所形成的分支由以下明確的共近裔性狀所支持:上頜骨牙齒和下頜牙齒均具有鋸齒(84.0),腸骨的前突前部鉤狀(154.1)。坐骨的閉突與恥骨相互接觸(168.1),第一蹠骨與第二蹠骨近端的內表面相關節(202.2)以及第一蹠骨的近端與第二、第三和第四蹠骨的近端相似(203.1)。
注釋 在這些性狀狀態中,前兩個(84.0;154.1)廣泛地分布在虛骨龍類中,因此,它們為近祖性狀。只有後面的3個性狀(168.1;202.2;203.1)為鐮刀龍類所特有。Hwang et al.(2004)發現的性狀狀態(70.1),在目前的分析中之所以沒有被發現,是因為除了它分布在所有的鐮刀龍類中外,也出現在基幹竊蛋龍——戈氏切齒龍中。
(4)由鐮刀龍類(Therizinosauroidea)和竊蛋龍類(Oviraptorosauria)所形成的進化支(TO)由以下7個明確的共近裔性狀所支持:基翼骨突簡短或者缺失(13.1),前上頜骨縫合部圓滑、U形(24.1),眶下孔縮小(小於眼眶長度的1/4)或者缺失(65.1),齒骨縫合部向內稍微彎曲(66.1),齒骨側視呈近似三角形(71.0),遠端尾椎的神經棘形成低脊狀(119.0)以及前部脈弧的近端前後短,主幹圓柱形的(122.0)。
注釋 在這些特徵中,目前的分析發現兩個新特徵(71.0;122.0),其餘的特徵與Hwang et al.(2004)發現的一樣。但是這兩個特徵是不穩定的,特徵71不可應用於進步的竊蛋龍類中,並且特徵122廣泛分布在虛骨龍類中,所以這兩個特徵不是這一進化支的共近裔性狀。
(5)竊蛋龍目(Oviraptorosauria)由以下3個明確的共近裔性狀所支持:前上頜骨的上頜骨突與鼻骨相接觸,形成外鼻孔的後邊界(20.0),副枕骨突的末端向下彎曲,呈下垂狀(58.1),反關節突細長(79.1)。
注釋 特徵58和特徵79也同樣由Hwang et al.(2004)發現。特徵20的原始狀態廣泛地分布於虛骨龍類中,因此它被視為近祖性狀。Hwang et al.(2004)發現的特徵77,在竊蛋龍類中不穩定,它在「Oviraptor」mongoliensis 和Nemegtia barsboldi(Lü et al.,2004)中為缺失,而在其它的竊蛋龍類中不清楚。薄板條狀的冠狀骨也發現在蒙古Ukhaa 的奔龍類中(Hwang et al.,2004)中,因而,這一性狀狀態不是竊蛋龍類所特有,它是在小型獸腳類中獨立地進化而來。
(6)更加進步的竊蛋龍類(more derived oviraptorosaurs)(戈氏切齒龍除外)的進化支由以下4個明確的共近裔性狀所支持:前上頜骨的頰邊緣呈小圓齒狀(22.1),下頜具有冠狀突起(68.1),下頜外孔由上隅骨的刺狀突所分開(73.1),以及上頜骨無牙齒(83.1)。
注釋 前3個特徵(22.1;68.1;73.1)為進步的竊蛋龍類所特有,而特徵73的進步狀態沒有出現在新頜龍科中,最後一特徵(上頜骨無牙齒)在一些似鳥龍類和進步的鳥類中獨立地演化出來。
(7)由(Chirostenotes pergracilis(Microvenator celer+Avimimus portentosus))所形成的進化支由以下6個明確的共近裔性狀所支持:下頜外孔卵圓形(73.0),頸椎具有兩對氣孔(100.1),一些手爪具有近背唇緣——靠近關節端背面的有一橫向脊(153.1),恥骨縫合部之前的主幹部分的擱板(shelf)(『恥骨裙』)從前後扁平的主幹的前邊緣向內延伸(177.1),小轉子由一深的裂隙與大轉子分開(181.0),以及第四和第二蹠骨的近端表面大小幾乎相等,第三蹠骨夾在第二和第四蹠骨之間,後兩者在第三蹠骨的近端的前面相互接觸(200.1)。
注釋 在以上提到的6個特徵中,只有特徵100的衍生狀態出現在這3個類群中,其它特徵廣泛地分布在虛骨龍類或者在本分支內的一個或者2個類群中缺失。因而,只有特徵100的衍生狀態(100.1)才為這一分支明確的共近裔性狀。
與Hwang et al.(2004)的嚴格合意支序圖相比,在矩陣中增加新的類群和新的信息改變了拓撲樹結構以及一些主要節點中明確的共近裔性狀的分布。在目前的分析中也發現一些新的明確的共近裔性狀,在拓撲樹中,除了Alvarezsauridae 的位置與Hwang et al.(2002)的不同外,支序圖的其它部分基本沒有變化。在Hwang et al.(2002)中,Alvarezsauridae 只是比基幹手盜龍類Ornitholestes hermanni相對進步,但是在Hwang et al.(2004)中,Alvarezsauridae,鐮刀龍類和竊蛋龍類所構成的分支(TO),以及副鳥類(Paraves)共同構成未解的三分支支序圖(見Hwang et al.(2004)的圖42)。目前的分析顯示Alvarezsauridae 和 TO構成的分支是副鳥類的姊妹類群,且目前的分析對於Alvarezsauridae,TO 以及副鳥類之間的關系比Hwang et al.(2004)的分析取得的結果要好。
為了檢驗第一次分析,第二次運用MacClade 4.04(Maddison and Maddison,1997)和PAUP 4.0b(Swofford,1998)的程序進行分析。運用二分樹與嫁接演算法執行啟發式搜索的分支互換選項。Allosaurus fragilis 和董氏中國猛龍選為外群,並且所有最小步長為零的分支均瓦解。
對本數據矩陣的PAUP分析進行了多次嘗試。第一次嘗試中,包括所有的類群,支序圖的上限設為34000,為計算機所能運行的最大內存。發現了34000個最簡約的支序圖(步長為694,合意指數(CI)=0.3867,同源指數(HI)=0.6133,保留指數(RI)=0.7397)。圖19為其中同等簡約的支序圖之一。竊蛋龍類(包括戈氏切齒龍)共享有以下3個明確的共近裔性狀:前上頜骨的上頜骨突與鼻骨相接觸,形成外鼻孔的後邊界(20.0),副枕骨突的末端向下彎曲,呈下垂狀(58.1),骨化的冠狀骨為薄夾板狀(77.1)。
由這34000條同等簡約的支序圖構成的嚴格合意支序圖(圖20)顯示了戈氏切齒龍為最原始的竊蛋龍類,尾羽龍比切齒龍進步,這與Xu et al.(2002b)和Hwang et al.(2004)的結果相一致。這一拓撲樹與運用NONA通過Winclada 界面所得的結果類似。由它們所構成的多數合意支序圖(圖21)顯示了竊蛋龍類形成一單系類群。戈氏切齒龍為最原始的竊蛋龍類,而尾羽龍比切齒龍進步。Nomingia gobiensis比所有進步的竊蛋龍類原始,而標本BPV-112和NXMV不在同一進化支上,與前面的分析結果類似。黃氏河源龍和標本BPV-112構成一單系類群,說明它們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
圖19 34000個同等簡約的支序圖之一
在第二次嘗試中,排除所有未知性狀狀態超過60%的類群(每一類群的基幹類型除外)(見附件A),以下類群在分析中沒有被採用:Garudimimus brevipes(60.8%),Dromaeosaurus albertensis(61.7%),Unenlagia comahuensis(75.7%),Rahonavis ostromi(66.2%),Saurornithoides mongoliensis(61.7%),Byronosaurus jaffei(65.3%),Harpymimus okladnikovi(75.2%),Utahraptor ostrommaysorum(82.9%),Saurornitholestes langstoni(72.1%),Achillobator giganticus(62.6%),Adasaurus mongoliensis(85.1%),標本BPV-112(87.4%),標本NXMV(83.3%),Khann mckennai(68%)以及 Nomingia gobiensis(73.4%)。運用與第一次嘗試相同的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3060個同等簡約的支序圖。圖22是3060個同等簡約的支序圖之一(TL=649,CI=0.4136,HI=0.5864,RI=0.7232)。圖23是3060個同等簡約的支序圖構成的嚴格合意支序圖,而圖24為多數合意支序圖。在嚴格的合意支序圖中,顯示出除了基幹類群——戈氏切齒龍外,黃氏河源龍和Nemegtia barsboldi(Lü et al.,2004),及其它的竊蛋龍類構成一未解的多分支支序圖。多數合意支序圖說明Citipati osmolskae為竊蛋龍科的原始類群。竊蛋龍類形成一單系類群,該類群共有以下兩個明確的共近裔性狀:副枕骨突的末端向下彎曲,呈下垂狀(58.1),骨化的冠狀骨為薄夾板狀(77.1)。
圖20 由34000個同等簡約的支序圖所構成的嚴格合意支序圖
圖21 由34000個同等簡約支序圖所構成的多數合意支序圖(50%),顯示竊蛋龍目的百分之百支持以及Nomingia gobiensis為進步竊蛋龍類的最原始類群
在最後的分析中,由於Incisivosaurus gauthieri為最原始的竊蛋龍類(Xu et al.,2002b),而Nomingia gobiensis 是竊蛋龍類中唯一具有尾綜骨的類群(Barsbold et al.,2000a,b),因此把兩個特殊的類群排除在分析之外。PAUP分析結果發現了8820個同等簡約的支序圖(TL=636,CI=0.4220,HI=0.5780,RI=0.7275)。圖25a是8820同等簡約的支序圖之一。竊蛋龍類共有以下11個明確的共近裔性狀:前上頜骨的頰邊緣呈小圓齒狀(22.1),淚骨角的側面具有大的孔或者窩(39.1),下頜有冠狀突起(68.1),齒骨後端有長的背突延伸過大部分下頜外孔(69.2),反關節骨突細長(79.1),上頜骨沒有牙齒(83.1),前部背椎的橫突短寬,並且稍微傾斜(107.1),尾椎形狀均一,無過渡點(115.1),坐骨小於或者等於恥骨的2/3長(171.1),恥骨主幹遠端向前彎曲,主幹前表面凹陷(178.1)以及下頜無牙齒(217.2)。在這些特徵中,只有特徵(22.1),(68.1),(69.2)和(79.1)廣泛地分布在竊蛋龍類中。另外一些特徵不是在其它虛骨龍類的類群中獨立獲得,比如上頜骨無牙齒(83.1)和下頜無牙齒(217.2)(出現在進步的似鳥類和鳥類中),就是普遍地出現在虛骨龍類中,比如特徵(171.1)。
圖22 3060個同等簡約的支序圖之一
圖25b為嚴格合意支序圖,它說明了除了黃氏河源龍和巴氏納摩蓋特龍形成一單系類群外,多數竊蛋龍類構成一未解的多分支支序圖。圖26為多數合意支序圖,該合意支序圖顯示了鄒氏尾羽龍是原始的竊蛋龍,「Oviraptor」mongoliensis 與 Conchoraptor gracilis的關系密切,黃氏河源龍與巴氏納摩蓋特龍的關系密切。
圖23 由3060個同等簡約的支序圖構成的嚴格合意支序圖,顯示除了戈氏切齒龍,黃氏河源龍和納摩蓋特龍外,其它竊蛋龍構成多分支支序圖
與最後的分析結果相比較,當Incisivosaurus gauthieri和Nomingia gobiensis被排除分析之後,支持竊蛋龍目的明確的共近裔性狀數量增加,這就意味著Incisivosaurus gauthieri和Nomingia gobiensis 在系統發育樹的重建中起著重要作用。遺憾的是,Incisivosaurus gauthieri只有頭骨和下頜保存,而Nomingia gobiensis只保存部分頭後骨骼。
總之,支持竊蛋龍類(包括基幹竊蛋龍Incisivosaurus gauthieri)為單系類群的明確的共近裔性狀有:副枕骨突的末端向下彎曲,呈下垂狀(58.1),以及反關節骨突細長(79.1)。
目前的分析所發現的支持進步的竊蛋龍類(Incisivosaurus gauthieri除外)為單系類群的共近裔性狀包括:前上頜骨的頰邊緣呈小圓齒狀(22.1),下頜有冠狀突起(68.1),齒骨後端有長的背突延伸過大部分下頜外孔(69.2),反關節骨突細長(79.1),以及恥骨主幹遠端向前彎曲,主幹前表面凹陷(178.1)。
圖24 由3060個同等簡約支序圖構成的多數合意支序圖
注釋 雖然多數特徵直接選自Hwang et al.(2004),但是在矩陣中增加6個新的類群和在Caudipteryx zoui,「Oviraptor」mongoliensis,Conchoraptor gracilis 及 Ingenia yanshini中增加新的信息,大大地改變系統樹的結構,主要的區別體現在Alvarezsauridae的系統發育位置上(圖18)。對於Alvarezsauridae的系統發育位置,目前仍然存在爭議,它以前被放在Avialae中(Perle et al.,1993;Chiappe et al.,1996,1998;Holtz,2000,2001;Forster et al.,1998;Ji et al.,1998),而一些研究者發現它不屬於Avialae(Sereno,1999a,2001;Norell et al.,2001b;Novas&Pol,2002),它被認為是似鳥龍科的姊妹類群(Sereno,1999a),但是其他研究者懷疑這一歸類(Suzuki et al.,2002)。目前的分析顯示Alvarezsauridae位於鐮刀龍類和竊蛋龍類構成的類群(TO)的姊妹群位置上。
圖25 8820個同等簡約的支序圖之一(a)和由8820條同等簡約的支序圖形成的最嚴格的合意支序圖,戈氏切齒龍和Nomingia gobiensis除外(b)
圖26 由8820個同等簡約的支序圖形成的多數合意支序圖,戈氏切齒龍和Nomingiagobiensis除外,顯示了鄒氏尾羽龍是原始竊蛋龍類
竊蛋龍類在獸腳類恐龍中的系統發育關系位置不是本分析的主要目的,但是利用獸腳類恐龍工作組的矩陣可以探討獸腳類中鳥類特徵的演化。隨著越來越多保存完美且有軟組織(羽毛,皮膚結構)保存的化石骨架的發現,看來鳥類起源和飛行演化問題比以前想像的要復雜得多。這些非鳥獸腳類恐龍為什麼獲得,以及如何獲得鳥類特徵仍然不清楚。下面針對一些事例和一些小型獸腳類恐龍獨立地獲得的鳥類特徵做一簡單討論。
在手盜龍類中,每一組都有成員獨立地獲得鳥類特徵。鐮刀龍類中的意外北票龍(Beipiaosaurus inexpectus)(Xu et al.,1999)長出分枝的皮膚結構,而該結構為鳥羽的特點。
在一些小型的奔龍類(基幹奔龍類)中具有更進步的皮膚結構(羽毛)。在一未命名的奔龍類中發現具有羽片狀的羽毛(pinnate feathers)(Norell et al.,2002),其它的奔龍類比如Microraptor zhaoianus和Microraptor gui已發育出以下鳥類特徵:羽毛,側視呈L型的肩胛烏喙骨,肩臼朝向側面,更加尖銳的、U型的叉骨,4條胸肋(Xu et al.,2003;Hwang et al.,2002),並且前3個特徵與始祖鳥的類似。Microraptor zhaoianus(Hwang et al.,2002)也具有類似鳥類的肋骨鉤突,並且Microraptor gui(Xu et al.,2003)可能也具有異凹型的頸椎體(個人觀察)。
Alvarezsauridae是一組非常獨特的獸腳類恐龍(Chiappe et al.,2002),它們具有特別短的前肢,並且具有許多鳥類特徵以及曾經被認為是基幹鳥類(Novas,1996)。Shuuvuia deserti是其中最著名的Alvarezsauridae屬種,它具有下列鳥類特徵:軛骨和眶後骨之間的接觸關系缺失,鱗骨和方軛骨之間的接觸關系也缺失,方軛骨和方骨之間具有活動關節,鱗骨與方骨的腦腔關節分離(Chiappe et al.,1998),並且在Shuuvuia deserti中也發現皮膚的羽毛狀結構(Schweitzer et al.,1997,1999;Schweitzer&Marshall,2001)。其它的鳥類特徵比如遠端的腕骨與掌骨癒合成腕掌骨,牙齒無鋸齒,並且在Mononykus olecranus中,腰帶具有明顯的反轉子突(Chiappe et al.,1996)。
傷齒龍類(Varricchio,1997;Russell&Dong,1993b)中的基幹傷齒龍——張氏中國獵龍(Sinovenator changii)具有以下與鳥類相似的特徵:側面朝向的肩臼窩,肩胛骨和烏喙骨側面觀形成角度小於90°,坐骨長度小於股骨的60%,前後向加長的脛骨前端,恥骨後轉型腰帶(Xu et al.,2002a)。在進步類型中,它們具有鳥類的氣腔化方骨,大的腦腔,復雜的中耳區和相關的氣竇系統,齒根與齒冠之間收縮(Varricchio,1997),蛋殼具有鳥一樣的特點(Zelenitsky et al.,2002),並且與進步的竊蛋龍類一樣,具有孵蛋行為(Zhao,2003)。
最有趣的現象是只在進步的竊蛋龍類獲得鳥類特徵,而在原始的竊蛋龍中,鳥類特徵不明顯。鄒氏尾羽龍有相對短的尾巴和尾羽,手上的第二指上有飛羽,並且尾巴上具有舵羽,又稱之為尾羽(rectrices)。Caudipteryx zoui、Citipati osmolskae和Heyuannia huangi具有與肋條分離的骨化的鉤突,這些骨化的鉤突一般出現在今鳥類(Bellairs&Jenkin,1960)中,而在始祖鳥和Patagopteryx deferrariisi(Chiappe,1996)中卻沒有發現。Gauthier(1986)認為骨化的鉤突的出現為所有比始祖鳥進步的鳥類組成的類群中的一個共近裔特徵,而Martin(1984)、Cracraft(1986,1988)、Sanz&Bonaparte(1992)以及Chiappe(1996)把它看作今鳥亞綱(Ornithurae)的一個共近裔性狀,骨化的鉤突出現在Microraptor zhaoianus和竊蛋龍類中意味著這一特徵可能廣泛地分布在虛骨龍類中,因而否定以上的假設。另外,一些鳥類的特徵如朝向側面的肩臼出現在黃氏河源龍和Ingenia yanshini(GIN 100/30)中,腓骨的遠端沒有與跗骨接觸(GIN 100/33),U形的叉骨與肩胛骨的肩峰突相關節,由竊蛋龍的骨架和蛋巢的保存狀況所推斷的孵蛋行為(Dong&Currie,1996;Clark et al.,1999)以及竊蛋龍與平胸類相似的蛋殼的顯微構造(Norell et al.,1994)。其次,進步的竊蛋龍類具有3條胸肋,以及在Ingenia yanshini中具有平胸鳥類的胸骨。在進步的竊蛋龍類中,烏喙骨與肩胛骨形成癒合的肩胛烏喙骨。Conchoraptor gracilis的齶部結構與今鳥類相類似(Elzanowiski,1999)。
非常明顯,在以上所提到的5個類群的基幹分子都獨立地獲得一些鳥類特徵。除了原始的竊蛋龍類,如鄒氏尾羽龍,其它所有類群的原始類型個體均小,其長度小於1 m。遺憾的是,原始的竊蛋龍Incisivosaurus gauthieri只發現其頭骨,而只從頭骨的大小難以估計其個體長度。羽毛和羽毛狀的結構不應該看作是鳥類特徵的最終證據(Chiappe et al.,2002),它們廣泛地分布在手盜龍類中,如Sinosauropteryx prima(Chen et al.,1998),Caudipteryx zoui(Ji et al.,1998),Shuuvuia deserti(Schweitzer et al.,1997,1999;Schweitzer&Marshall,2001),Beipiaosaurus inexpectus(Xu et al.,1999)以及Microraptor gui(Xu et al.,2003)。因此,正如Chiappe 等(Chiappe et al.,2002)所認為的,羽毛的存在是鳥類的近祖特徵。
在這些特殊的類群中,只有進步的竊蛋龍類獲得與現生平胸鳥類類似的鳥類特徵,這些形態特徵包括胸骨的形態,肩胛烏喙骨的結構,方骨的耳突有兩個分離的關節面分別與鱗骨和腦顱相接觸(Maryańska&Osmólska,1997),恥骨呈棒狀,平胸鳥類的蛋殼顯微結構(Norell et al.,1994)以及上頜末端向下彎曲,當上下頜關閉時,上頜向前超出下頜,兩腸骨背面觀其前部靠近中線而後部分開,與多數兩腸骨分開較大的獸腳類恐龍不同。在法國發現的一大型不會飛行的鳥類顯示了這一原始腰帶結構(Buffetaut&Loeuff,1998),因此,在進步的竊蛋龍類所具有平胸鳥類的形態特徵最好解釋為趨同演化。
⑧ 計算機歷史博物館 COMPUTER HISTORY MUSEUM怎麼樣
在Google的不遠處,就是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這個靠私人捐助建立的博物館成立於專1996年,整個館藏向你展示屬的是計算機硬體發展的歷史脈絡。不過可惜的是,我來的這天博物館閉館(每周一、周二閉館)。一樓的大廳里擺放一些陳設,其中的一個展台上堆滿了各種電路板和其他電子元器件。背後的海報上寫著」An Analog Life「,幾十年之後的今天,數字生活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的一部分,再過幾十年,是不是我們的生活真的就像科幻小說里一樣了呢?至少,儒勒凡爾納一百年前的預言已經成為今天的現實。
⑨ 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的創建背景
2002年6月,美國哲學家理查德·伯恩斯坦訪滬講學時,接受了《社會科學報》和《文匯報》的采訪,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見解:實用主義當中的最好的東西,與當代中國是具有很大的相關性的。這引起了我內心極大的共鳴。赴美訪學歸來的近兩年,我不斷思考這些問題,覺得應從美利堅民族開拓歷程和科技領先發展的脈絡,重新審視實用主義哲學,才能恰當判斷其中的合理價值,從而有選擇地借鑒其進取圖強精神。
作為來自有著5000年文明史古國的炎黃子孫,步入坐落在華盛頓國家廣場北側的美國歷史博物館,獲得的強烈印象是,這個在200多年前(相當於中國乾隆中後期)獨立革命中形成、在19世紀西進拓疆和近代工業化運動中崛起的民族,雖拿不出古代的輝煌文明,但大量展現的文物則是近170年來改變世界面貌的科技發明成果。創新不已的科技成就似乎是美國最直觀的文明象徵。這與國家廣場南側的佛利爾博物館里中國、埃及、伊朗、印度等古文明國展廳形成鮮明對照。後者以新石器、青銅器時代文物以及大量古代珍寶貴器而擁有昔日輝煌。
19世紀下半期,年輕的美利堅民族僅用了30多年時間,就使國民財富遠遠超過英、德、法等西歐強國,工業產值居世界第一。美國在1850至1899年間的各種技術發明達70.12萬項。美國為近現代世界科技重大發展作出的第一發明、第一成功不勝枚舉:第一部電報機、電話機,第一個自動撥號電話局,第一隻白熾電燈,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個無線廣播電台,第一次橫渡大西洋的汽船航行,第一架試飛成功的飛機,第一次直接橫越太平洋飛行,第一架超音速飛機,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第一台機器人,第一項多媒體技術,第一條越洋海底通信光纜,第一個計算機互聯網,第一顆國際通信衛星、第一個環球電視廣播衛星系統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第一次實現人類登月,第一次成功發射太空梭,第一個創立控制論、資訊理論、基因論,第一個破譯遺傳密碼,第一項遺傳工程,等等。自1920年以後,世界科學中心從歐洲轉移到美國,美國成為基礎科學首屈一指的奪冠者。20世紀諾貝爾科學獎466項頒獎中,美國就佔了20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