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宮分為東宮 西宮 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從歷史來淵源來講,漢自代就有「東宮」、「西宮」之分別稱謂。東宮專指皇帝母親皇太後或祖母太皇太後的宮殿,西宮則專指皇帝辦公和居住的場所。所以從漢代留傳下來「西宮」即專指皇帝辦公居住場所,成為含有政治意義的專用名稱,而非後來朝代演變後的「東宮」、「西宮」之意。
Ⅱ 匪我思存寫的《東宮》是什麼朝代的什麼歷史背景
我想應該是有點架空的。。但是大概是以唐朝左右的時候為基本的吧
Ⅲ 為什麼古代太子住的地方叫做東宮
東宮問題是個極為龐大復雜的歷史問題,我盡我所能幫你答,必然出現的大量遺漏還請原諒,畢竟我就是個歷史愛好者而已。
—————————————分割線先畫好—————————————————————
先說結論,漢以降的太子住處皆稱東宮,東宮與其說是一個住處,不如說是一種制度更為貼切,這種制度在唐代得到最大完善,後代基本以唐為模板沿襲下去。
《詩·衛風·碩人》:「東宮之妹,邢侯之姨。」毛亨傳:「東宮,齊太子也。
這句詩是東宮這個詞語的最早出處(大概),這個時侯東宮偶爾就可以指代一下太子了,但不是所有太子都住在東宮。
商人施行王位繼承以弟及為主,而以子繼輔之,無弟然後傳子。
周人建立了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要素的宗法制,是東宮制度的雛形。
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嫡長子繼承製度完全被摧毀,繼承問題再一次成為中原王朝急需解決的問題。
秦滅六國後,由於秦始皇惡人言死,不預立太子,導致國滅人亡。
漢高祖吸取了秦亡的教訓,他在高祖二年,立劉盈為太子,並令
「太子守棟陽,諸侯子在關中者,皆集棟陽為衛。」有意地突出了太子的地位。
後來文帝平定呂後之亂,被立為皇帝,其子劉啟是為太子,也就是漢景帝。
劉啟是中國東宮制度開啟之後,第一個正常登上皇位的(前面的都好慘)。
漢代的太子官屬有太傅、少傅、掌輔翼、教導之責,通常都山德高望重的大臣擔任。
太子官屬還有詹事及所轄官員。太子詹事是太子事務的總管,秩二千石,地位僅次於朝廷的九卿。其屬官中有率更令、承。他們屬於服務之官,為太子辦理各項事務。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皇帝的事務繁多於是會讓太子協助處理,等於變相擴張太子的權力。另外三國時期人才緊缺,所以太子周圍的編制多不能齊全,一般僅指派一兩名老師,並且給太子提供幾名名門望族家家教良好的孩子當基友,基友制度是那個時期特有的門閥政治導致的,同時也是為太子培養同齡的親信。
魏晉南北朝時期,太子權力繼續擴大,東宮組織機構和官員也有很大的發展。
東宮的官員同樣分為兩類,老師類,服務類。這時期亂政居多,就不一一展開描述了。
但是有一個不得不提。南梁朝蕭梁時,
太子左率,統領果毅、統遠、立啟、建寧、陵鋒、夷寇、柞德等七營;太子右率統領崇榮、永吉、崇和、細射等四營。
其糟兵當不下萬人。皇太子逐漸具有綜理軍事的權力,發展到唐朝初期,形成了東宮帥府制度。
咱們直接把目光投向隋朝。隋朝的東宮制度基本與唐朝一樣,僅品級上有些差異,但是根本上的差異在於,隋朝時皇位繼承更多的還是關隴貴族和外戚說了算,唐朝時基本上就沒這回事了。
———————以下是枯燥無味的東宮組織機構設置,對理解電視劇—————————————
—————————有一定幫助,不看也可,可直接跳到下一個分界線————————————
下面說一下唐朝的東宮組織機構:
1.老師與賓客
唐東宮置太子師傅6人: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1人,從一品;
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1人,從二品。
太子賓客4人:顯慶元年始置,正三品,掌侍從規諫,贊相禮儀。
以上諸職位崇高,但並不執掌具體政務,故常用以安置退休人員。
2.詹事府
詹事府就相當於宰相府+尚書省。
設太子詹事1人,正三品;
少詹事1人,正四品;相當於尚書令與僕射之職。
太子司直2人,相當於侍御史,專門彈勃宮府僚佐以及率領太子府之兵,正七品。
龍朔中改詹事府為端尹府,詹事為端尹,少詹事為少尹。
光宅初又改端尹府為宮尹府,詹事為宮尹,少詹事為少尹。
神龍初復為詹事府、詹事與少詹事。
基本上就是從李治到李隆基這段時間改來改去(這幫人真麻煩),正好對應武則天執政的這段時間,看電視劇時要注意,歷史上改得這么亂估計電視劇也會出不少錯hhhhhhh。
凡敕令及尚書省、左右春坊符碟下東宮諸司者,均山詹事府轉發。
3.左右春坊
唐初沿襲隋制設置門下坊與典書坊。
龍朔二年改稱左右春坊,相當於門下省與中書省。(李治就愛改個名字)
左春坊:左庶子2人,正四品;(門下省侍中)
中允2人,正五品下。侍從贊相,駁正啟奏。(門下省侍郎)
司議郎2人,正六品,侍從規諫,駁正啟奏。(門下省給事中)
左諭德1人,正四品,隨事諷贊。(門下省左散騎常侍)
左諭善大夫5人,掌傳令,諷過失,贊禮儀。(門下省左諫議大夫。)
下轄崇文館及司經、典膳、葯藏、內直、典設、宮門六局。
崇文館相當於門下省的弘文館,
設學士2人,正九品,掌圖書經籍,教授學生;
校書郎2人,從九品下掌校理書籍。
司經局相當於秘書省,
有洗馬2人,從五品,掌東宮圖書;
文學2人,正六品,分知經籍,侍奉文章;
校書4人,正九品;
正字2人,從九品上,掌校刊經史。
典膳局相當於尚食局,掌進膳、嘗食;
葯藏局相當於尚葯局,掌醫葯診候;
內直局相當於尚衣局與尚輩局兼符璽郎,掌衣服、傘扇、符璽;
典設局相當於尚舍局,掌湯沐、鋪設、灑掃;
宮門局相當於城門郎,掌東宮諸門。
五局各設郎2至4人,從六品;丞2人,正八品。
右春坊:右庶子2人,正四品;(中書令)
中舍人2人,正五品下。掌侍從、獻納、啟奏。(中書侍郎)
太子舍人4人,正六品下上,掌行令書、表啟。(中書舍人)
通事舍人8人,掌導宮臣辭見,承令勞問。(中書通事舍人)
右諭德1人,正四品,隨事諷贊。(右散騎常侍)
右贊善大夫1人,掌傳令,諷過失,贊禮儀。(右諫議大夫。)
4.三寺
家令寺、率更寺、仆寺
家令寺掌飲食倉儲。置太子家令1人,從四品上;承2人,從七品;主簿一人,正九品。
率更寺掌宗族、禮樂、刑罰及漏刻。設太子率更令1人,從四品;丞1人,從七品;主簿1人正九品。
仆寺掌車輿、乘車輿、乘騎、儀仗、喪葬。設太子仆1人,從四品;垂1人,從七品;主簿1人,正九品。下轄廄牧署,掌車馬、閑廄、牧畜,置令1人,從八品,承2人,從九品。
5.十率府
十率府為東宮護衛機構
太子左右衛率,正四品上,各1人,掌兵仗、儀衛。太子左右司御率,正四品,各1人,掌兵仗、儀衛。太子左右清道率,正四.品,各1人,掌東宮內外晝夜巡警。太子左右監門率,正四品,各1人,拿東宮諸門禁衛。太子左右內率,正四品上,各1人,掌東宮千牛供奉之事。
————————————————太子監國制度————————————————————
唐代的太子監國制度,即太子代理國政。當皇帝因某種原因(巡行、疾病、政變等)暫時不能或不能親自主持政務時,便下一詔授權皇太子理政,代表皇帝決斷軍國大事。太子監國期間,唐中央行政的運轉方式,在文件擬草、頒行、上傳下達渠道、格式,行政處理的主管部門、主管長官以及決策機構等方面,皆有相應的程序變化。
聽到這里估計有些人已經雙眼發亮了,這不就是當皇帝嗎,沒錯就是當皇帝,專業一點叫做攝政(代理皇帝處理政務)。而且太子監國期間,所有的政務處理均不走朝廷,而從太子的東宮全權處理,也就是說不用搭理朝廷那些頑固的老傢伙,完全用自己的一套班子處理政務,而東宮的官員們也不用等到太子登基政治洗牌就可以提前體驗一把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感覺。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上面在寫官職設置的時候都要在後面加上一個括弧,並且標註上對應的中央的官員的名稱。
另外,由於全國上下事務繁多,中書省會有專門的值班人員小組,24小時值班處理事務,到了太子這邊,從詹事府和左右春坊各抽一人組成值班人員小組,代替中書省。
是不是很帶感啊,以上只是對東宮制度及太子監國制度進行了一番靜態考察,讓大家知道中央的決策很合理,但是有句話叫「政令不出中書省」相信本朝的人也多有聽說,這套制度執行起來全尼瑪亂了套。
有唐一朝,從武德九年發生玄武門事變之後,圍繞著皇位繼承權的斗爭,貫穿始終,每次針對皇位的撕逼大戰,必將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實為我國封建社會歷代所少有。
高祖即位,立一長子建成為皇太子。李世民表示不服,武德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軟禁李淵,殺死李建成李元吉。
李世民即位立長子承乾為皇太子。後來李世民又偏愛李泰,兩遍各自拉了人馬形成黨爭之勢。李承乾腦抽發動政變,失敗,貶為平民。又立李治為皇太子(李世民不想再讓兒子們忽殺的折衷之策)。
李治登基立長子忠為皇太子,然後賜死李忠立李弘,李弘暴死立李賢,逼死李賢立李顯。(哎)
李顯登基,您的好友武則天上線了。武後廢李顯立李旦,之後武後登基。
神龍元年,武則天要求太子監國,武後將位傳於剛才那個被廢掉的李顯。
就先講到這吧。
你可以看到,東宮制度雖然完善,但實際上只是政治斗爭的一個籌碼,大多數情況下就打個醬油什麼的,真正執政的情況極為少見。
Ⅳ 中國歷史上的東宮有哪些比如毓慶宮是胤礽住的,還有哪些
漢代太子來沒有單獨的宮殿,隨源母親居住,而且漢代的東宮是太後宮
唐朝就直接叫「東宮」
宋朝太子住在皇宮內庭區東部
明朝前期是「端本宮」大致跟毓慶宮是一個地方
明朝隆慶之後是「鍾粹宮」,曾短暫改名「興龍殿」
清朝乾隆做皇子時居住的地方後來改名為「重華宮」
Ⅳ 關於古代東宮資料
中國古代東宮官制度
中國封建社會為教育、輔導、保衛太子,以保證皇
權長久承襲而專門設置的系列職官的制度。太子,亦稱
皇太子,是承襲帝位的皇子。在封建社會冊立太子,是
鞏固皇權、穩定封建統治秩序的重要措施之一。太子所
居之地稱「東宮」,或「青宮」、「春宮」等。《詩·
衛風·碩人》以東宮指太子,後世沿用。故太子系列的
官屬稱東宮官或宮臣。
沿革 東宮官制度始建於殷周。《通典·職官·東
宮官》載,當時有師、保、太傅、少傅。太傅、少傅使
知君臣父子之道,師教之以事,保則慎其身。秦漢時,東
宮官制度初具規模,屬官有太子門大夫、庶子、先馬(或
作洗馬)、舍人;有詹事掌管太子家,設丞,轄太子率更、
家令丞、仆、中盾、衛率、廚、廄長丞;還有太子賓客
贊相禮儀,規誨過失,但未作為官屬。東漢時,太子太
傅只管輔導,禮如師,不領官屬。太子少傅則因無詹事
之設而既要管輔導,又要管理全部太子官屬。若未有太
子,則設舍人隸於少府,其餘皆撤。
晉朝的太傅、少傅總管東宮事。愍懷太子時置六傅,
後稱三師三少,即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
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以後歷代相承,但人數
多少不一。由晉至隋,詹事時省時置,一般均有家令、率
更令、仆三卿。隋朝省詹事,設門下坊、典書坊、左右
衛等。唐朝除坊局沿隋制外,有太子賓客,詹事府統家
令等三寺,左右率等十府。還有東宮圖書館,稱崇文館。
宋朝東宮官或以他官兼,或省或置,很不固定。開
始有由丞相兼師傅、參政兼太子賓客。始置侍讀、侍講,
太子肄業的資善堂亦有翊善等官屬。元朝六傅不常設,
詹事院或稱徽政院、儲慶使司、儲政院、宮傅府,時置
時撤。
明朝初置大本堂,儲藏古今書籍,召四方名儒訓導
太子、親王。太子居文華堂後,諸儒侍從,選才俊之士
伴讀。六傅無定員,無專授,除永樂時姚廣孝專任太子
少師留輔太子外,終明世都是兼官、加官及贈官的虛銜。
統領府、坊、局的政事以輔導太子的是詹事,詹事府多
由他官兼掌。成化後,多以禮部尚書、侍郎由翰林出身
者兼任。嘉靖後期開始,出閣講讀每點其他官員充任,本
府坊局成了翰林院遷轉之階梯。清朝詹事府有詹事、少
詹事,廢置不一,並用滿漢,只有筆帖式全用滿人。康
熙三十一年(1692),始選翰林官分侍皇子講讀,稱入直
上書房。乾隆二十二年(1757),始稱總師傅。由於雍正
後不立太子,詹事府只掌文學侍從。本府坊局只為翰林
升遷作準備,並無實職。
作用 設置東宮官制的作用,主要有:①從各個方
面確保太子從小受到詩書禮義忠孝等教育,輔導他「進
德」、「修業」,使其成為禮儀規范合度、有豐富的從
政知識、才德均足以君臨天下的儲君。東宮官教育太子
的內容很多。以明朝為例,除講授各種禮樂典章制度外,
還要輪番進講《尚書》、《資治通鑒》等,講解朝廷對
各種大政的處理,講說民間利害、田裡稼穡諸事,以及古
今孝悌忠信文學材藝諸故事。進講內容要先經內閣審閱,
呈皇帝覽准。有時則由天子欽定諸如《儲君昭鑒錄》、
《文華寶鑒》等文獻,命講官進講。
② 輔助太子。使其能順利繼承皇位。如漢高祖因
太子有商山四皓為賓客而不易太子;唐太宗偏愛魏王,引
起廷臣疑慮,太宗特派魏徵輔太子以杜流言。六傅還往
往是皇帝託孤之臣。太子被冊立以後,即成為儲君、副
主,可以直接擔任宰相、統帥一類要職;當皇帝外出時,
由太子「監國」,即留守宮中處理國家政務。這時,東
宮官在政務處理上亦要起輔助作用。
③ 六傅等東宮官銜常常成為加官、贈官的榮譽職
稱或翰林遷轉的准備,授予東宮官銜,可起獎勵、明升
暗降、調劑平衡等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緩和統治階
級內部權勢斗爭的一些矛盾。
特點 歷代的東宮官制度均有具體規定,但實際上
設置情況,人員配備,權勢大小,均視太子的情況而轉
移。若無太子,系列屬官皆撤。若太子失寵,東宮官屬
配備較弱,常受打擊排擠,否則反之。
在宗法制的封建社會里,太子為「天下本」,太子
的有無、廢立,直接影響政局和人心的穩定,太子的素
質關系著王朝的盛衰與皇族政權的連續性。對太子的培
養歷來備受朝廷內外的重視,對太子官的選任委派特別
慎重,一般均精選四方名儒、經世名臣、勛舊大臣擔任,
並選才俊之士作伴讀。太子對諸傅如事師之禮。東宮官
有的品秩雖不高,不握實權,但具有殊榮。
東宮官制度的建立,形成了以太子為核心的權力體
系。東宮官一般不直接議論朝政,但對太子,以及對他
日國政有重大影響。太子即位後,太子官往往以東宮恩
而成為重臣。宮廷發生派系糾紛時,東宮官亦常被捲入,
甚至成為犧牲品。這種情況使最高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
更加復雜。
參考資料:http://www.cybertigre.com/bbs/viewthread.php?tid=268
Ⅵ 為什麼皇帝有東宮西宮
古代時期的人們以東西為尊。
漢朝時候,一般皇帝皇後住未央宮。皇帝住未央宮前殿(前殿分三部分),皇上住最北那個。皇後住處叫椒房,在未央宮前殿北部,離前殿不遠。
長樂宮住太後,在未央宮東邊。
太子住北宮。
何林注《公羊傳》說:「西宮者,小寢內室,楚女所居也。」後稱妃嬪居住的宮為西宮。東宮則是太子所居之宮,也用以指太子。直到清朝末年,中國歷史上才有了東太後、西太後的叫法。1861年,咸豐皇帝 病死於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
皇太子載淳即位於靈前。第二天頒發上諭,尊皇 後鈕祜祿氏為母後皇太後,徽號慈安;懿貴妃葉赫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後,徽號慈禧。 從這一天起,慈安太後搬入煙波致爽殿東暖閣,慈禧太後搬人西暖閣。據此,宮內 始有東太後、西太後之說。
宮殿與都城的關系:
春秋以前宮殿同都城的關系尚待進一步探查。自春秋起,從遺址和實物看,大體分兩個階段。自春秋至唐代,宮城大多在都城中,宮城的一邊或兩邊靠近城牆;有的則在都城外,附著一邊城牆或一個城角;甚至有分建兩城的。
這方面的實例有臨淄齊城、鄭韓故城、邯鄲趙城、西漢長安城、東漢和北魏洛陽城、曹魏鄴城、隋唐長安城和洛陽城等的宮城或宮殿區。從北宋起,北宋開封城、金中都、元大都城、明中都、明南京城、明清北京城、宮城處在都城之中,四面為城區所包圍。
自春秋至漢代,都城內多不止一座宮殿,宮殿之間為居民區。自曹魏鄴城起,宮殿集中於都城北部,同居民區隔開,宮前幹道兩側布置衙署,形成都城的南北軸線。至唐長安城發展成宮城在全城中軸線上,後來宋汴梁城、元大都城、明清北京城繼承了這種格局。
Ⅶ 幫忙解釋一下歷史上的「東宮、西宮」
東、西方向上,古人以東為首,以西為次。皇後和妃子們的住處分為東宮、西宮,而以東宮為大為正,西宮為次為從;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廟,要建在皇宮的東側。現代漢語中的「東家」、「房東」等也由此而來。
Ⅷ 電視劇《東宮》有哪些細節讓你細思極恐
我覺得《東宮》這部電視劇還是有些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該劇根據匪我思存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本是西州國的九公主曲小楓,因為和親踏上了中原之路,與當今的太子李承鄞之間發生的感情糾葛的故事。
總的來說這部劇還是有看頭的,有改編,但合理,劇情精彩緊湊,實景拍攝出的畫面美得不像網劇水準,可以感受到沙漠的壯闊還有濃濃的異域風情。前三集基本是在做鋪墊,越看到後面你會發現劇情展開越來越讓人慾罷不能。
Ⅸ 清朝的東宮跟西宮有什麼區別
1、居住人員抄不同:
何林注《公羊傳》說:「西宮者,小寢內室,楚女所居也。」後稱妃嬪居住的宮為西宮。東宮則是太子所居之宮,也用以指太子。直到清朝末年,中國歷史上才有了東太後、西太後的叫法。
2、地位不同:
東、西方向上,古人以東為首,以西為次。所以以東宮為大,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廟,要建在皇宮的東側。
3、主次不同:
皇後和妃子們的住處分為東宮、西宮,而以東宮為大為正,西宮為次為從。
(9)東宮歷史知識擴展閱讀:
東西宮的方位差別:
在易學中,八卦里的震卦代表正東方,在人倫中為長子,東方也就是最適合家中長子所居住的位置。皇宮風水自然會沿用這個理念,古代立太子大多為長子,並專門在東方建了東宮分配給太子,希望這個天下第一家庭中的成員各安其位,共同守天下。自然太子也就被稱為了「東宮太子」。
在民間傳說總有皇後住在東宮,和皇後作對的妃子住在西宮,但這只是民間傳說,並不是真實的情況,西宮在史書上通常記載為太上皇(皇帝父親)的住所。
唐朝的西宮
指唐長安宮內太極宮,《公羊傳·僖公二十年》:「西宮者何?小寢也。故唐代以皇帝居住的寢宮,尤以太極宮為西宮。如唐高祖李淵、 睿宗均住西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宮
Ⅹ 古時候東宮,西宮,太監,國師,相將,元帥,分別是什麼官位幾品在線等。求詳細點
1、分別是什麼官位,如下:
古時候東宮是指:居住東宮的儲君。
古時候西宮是指:代指嬪妃。
古時候太監是指:宦官中的高級官員。
古時候相將是指:將指將軍,相指六部九卿。
古時候元帥是指:在我國古代武職中,三軍的最高指揮官稱為帥。
(10)東宮歷史知識擴展閱讀
今昔對比
太守戰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秦分三十六郡,比縣大。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市長。
刺史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軍政大權。相當於省(市)長兼省(市)軍(分)區司令員。
京兆尹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京兆特指現,京兆尹相當於首都市長。
太尉秦至宋均有設置,為全國軍政首腦。相當於國防部部長。
廷尉執掌法律、主審要案的大臣。相對最高法院院長。
吏部尚書掌管全國文武官吏考核賞罰。相當於組織部部長。
光祿大夫皇帝身邊顧問之臣。相當於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中書令掌管皇帝命令發布。相當於「兩辦」秘書長。
尚書令參議大政,綜觀政務,百官之長。相當於總理。
車騎大將軍地位尊崇,相當於元帥軍銜。
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的監察機構。相當於監察部長。
知府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省轄市市長。
知州宋朝州的最高長官,相當於省轄市市長,略低於「知府」。
知縣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縣長。
通判府之副職。相當於副市長。
縣丞協助縣令治理一縣之事。相當於副縣長。
主薄掌錢糧、戶籍。相當於糧食局長或戶籍局長。
教授府掌訓導考核學生。相當於省教育廳廳長。
游擊位參將之下,掌率兵防禦。負責防禦工作的師級軍官。
侍郎宿衛侍從皇帝的官員。中央警衛局官員(一說相當於現在的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