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議論文,講歷史與人性
人性的歷史和歷史的人性1.什麼是人性和人性是怎樣產生的 在辭海里,人性的定義是:指人類的共性。同「神性」、「獸性」、「非人性」、「反人性」等概念相對立。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先別急著對「御制」的工具書嗤之以鼻,我覺得這個定義基本還是准確的。它說明了人性的自然歸屬和社會歸屬。要深入的說明這一問題,還是先來看看人性的起源吧。 在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問世前,人性起源的問題是不需要討論的,因為人是上帝(或其他類似上帝的神靈)造的,而且是按照上帝的模樣造的。這樣以來,人本身就
帶有些許「神性」,但相對於上帝的完美,人總是顯得貪婪、自私和殘暴,但又沒有道理把這些歸結於「獸性」(因為人和獸是毫無關系的),所以撒旦應運而生,
魔性的誘惑成了人類不能自拔的根源。這樣,人性似乎就是永恆或近似永恆的了。這樣的理論維持了至少一千多年。本來還將會繼續延續下去的,可惜有個名叫達爾
文的人終於誕生了。 達爾文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就是揭示了人的動物本質,神學的基礎-上帝造世界-一下子變得縹緲了,人性的本質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
先,人性是不可能恆古不變的,而且連變化緩慢都很難做到(當然是從歷史的角度看)。因為人類的遙遠祖先--古猿是談不上「人性」的,人性必然存在一個從無
到有的激變。而且由於人和猿的決對界限的相對模糊,使這個激變過程變得很難追溯。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人性的最終表現,不是決定於人類日益聰明的大
腦,而是決定於人類日益復雜的社會關系,人性也只能在社會關系中才能充分的表現出來。這就是人性中所謂的「社會屬性」。 但是,因為人類的生物本質,人類不可避免的帶有生物的共同屬性。至少是在人類起源後非常漫長的時間里,人性的另一方面-自然或者說生物屬性里,必然是帶有極大程度的動物性,所得難聽點,就是「獸性」。獸性中,包含這生物天生的貪婪、自私和殘暴。 隨
著人類社會經濟文化的逐步發展,人類社會也在不斷的進步,表現形式之一就是社會關系越來說復雜,或者說人類之間的相互越來越密切,人類之間相互的需要程度
也越來越明顯,人的社會屬性在人性中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人類自然屬性中的消極因素也逐步被經濟文化發展產生的積極因素所取代。終於有一天,人性中的積極
因素戰勝了消極因素,荒蠻時代結束,文明,降臨了。2.從「吃人」看人性的歷史變化過程 魯迅先生說過,人性是有階級性的,鑒於廣大網友們對魯迅的崇拜程度,我相信這一點不需要我多作解釋了。但我以為,從根本上看,人性所表現的是歷史性,階級性只是歷史性的一個具體表現罷了。 世
界上最殘忍最沒有「人性」的事情是什麼?我想大概算是「吃人」了吧。在我們這些城市裡長大的少爺小姐的眼裡,似乎是「此事只應獸里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但我們卻偏偏知道,世界上有些部落還有吃人的習慣,毛利人雖然這些年來文明化了,可能不怎麼吃人了,可是最少我還知道有個部落(忘了叫什麼)還有「食葬」
的風俗,也就是把死人葬在自己的肚子里。有些網友可能覺得挺惡心,屬「暴民」所為,「沒有人性」,「令人發指」,可是在人家那裡,不把屍體吃掉簡直就是對
死者的侮辱,雖然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得經濟文化灌輸,這種習俗一定會消聲匿跡,但在目前得情況下,我們似乎不能對人家有太多得指責,因為人家根本就沒有
「吃人是沒有人性」的概念,或者說,這個部落的經濟文化水平還沒有發展到把吃人當作不文明。 其實在中國,古代每次飢荒,都有民眾「易子而
食」的記載,就是自己生的實在下不了口,咱們換兒子吃吧。殘忍嗎?是沒有辦法,也是人性中「生存」的本能反應。兒子吃了還可以再生,大人死了,小孩也活不
成,不吃人,就要滅種了。也就是說,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還能允許人類把吃人當作可為的事情。後來雖然文化發展,吃人的確被看成醜事,但在大災年,還是會發
生,這說明經濟發展是人性發展的主導因素。但文化的發展在人性的發展中也絕不是無足輕重的,唐代名將張巡,以數千人力拒安祿山叛軍十萬於睢陽,最終彈盡糧
絕,他殺了一名侍妾和幾名仆童,給將士們當糧食吃了,後來就屢遭非議,說明文化已經在人性問題上起作用了。 中國是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
「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只怕也強不了多少。歐洲稍微好點,由於是游牧民族出生,人口又相對較少,食物不致於大缺,更主要有希臘和羅馬民
主文明的熏陶,吃人好像沒聽過,但其他的「暴民」行為也不見得少。比如對所謂「女巫」,比如十字軍對伊斯蘭教徒的殘害。其實西方的上帝-耶和華本人也該歸
入本論壇所謂的「暴民」之流:為讓以色列擺脫「異教徒」埃及人的統治,他老人家一夜之間就擊殺了所有埃及人家的長子,還變態到連頭一個出生的牲口(長畜)
都沒放過,後來又在紅海「宏法」,淹死了二十餘萬埃及追兵。如此教義下熏陶的教民,比孔夫子的「仁義道德」下熏陶的順民,只怕也未必會強很多。但是隨著文
藝復興的人性解放運動和人文科學的大發展,以及其後的資本主義資本積累帶來的經濟發展,尤其是工業革命後的突飛猛進,一下子把世界都拋在了腦後,從此什麼
博愛平等,什麼民主自由蜂擁而至,「人性」的水平也被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並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被廣泛接受的人性觀。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人性的發展始終是為經濟文化發展所制約。拋開經濟文化基礎的人性,只能是空中樓閣。 3.用歷史的人性看歷史 現代的人性觀是建立在現代文明基礎上、民主法制條件下的人性觀。古代的人性觀是建立在當時的文明基礎上和當時的社會關系條件下的人性觀。我們即不能認為古代的人性觀是真理,同時也不能有現代的人性觀去要求和評價古人。 以
前看歷史書,最反感的是什麼都要加上個「由於歷史的局限」。比如岳飛,總不忘提他的愚忠。當時覺得很好笑,難道我們還要岳飛講民主嗎?但後來我終於想通
了,所謂歷史的局限,並不是用來(至少是不應該用來)批評岳飛,而是提醒觀史的我們,注意古代道德與現代道德的區別,在借鑒歷史時注意摒除古代道德,古代
人性中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部分。 另外,我們看古人的行為,可能覺得很愚昧。可是要知道,真正意義上的人類文明,不過才幾千年,而不出意
外的話,人類至少還有幾十億年的發展時間,相比之下人類文明簡直還在襁褓之中。後世的公子哥看我們今天所謂的民主科學,也一定會覺得幼稚可笑,而我們可能
覺得自己的民主思想是多麼完美正確。所以,對於古人,他們也一樣覺得自己的「聖賢之理」是完美的,在批評古人的時候,我們應該多想想在他們所處的特定的社
會和思想條件下,是不是真有更好的方法供他們選擇,如果沒有,對此我們就不應以我們現代的思想對他們橫加指責。當然,同時我們也應了解他們思想中不符合現
代社會的東西並拋棄之。 我們知
道,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每一個王朝都經歷這這樣一個經濟的循環過程:土地重新分配-土地兼並-土地所有權高度集中-農民戰爭(或外來侵略)-土地重新分
配。一旦到了土地所有權高度集中的階段,政治腐敗、經濟停滯的現象必然發生。對於當時生活的農民來說,每一樣都足以讓他
們無法生存。所以,只有當「暴民」。如果大家
承認這是歷史的必然結果,那麼,我們就不能用今天的眼光來批評這種似乎是殘暴的做法。 當然,我們同樣不能用以前的人性觀來解決現在的社會問題。很多在當時看事無可厚非的事情,放到今天卻是社會不能接受的,比如食葬。我們既不能因為人性觀的不同就對古人橫加指責,也不能認為不指責古人,就是要把他們的做法搬至今時今日。要消除「暴民」的土壤,唯一的途徑是發展經濟、民主和法制,以使中國人的人性觀與現代文明社會相適
應。而不是舍本求末的去打擊古代人民運動。 羅嗦了這么多,由於理論水平有限,詞不達意之處,還請網友多多包涵。
B. 為什麼說歷史學就是史料學
因為著史每多多少少帶點古世近世的意味,且每取倫理家的手段,作文章家的本事。近代的歷史學只是史料學,利用自然科學供給我們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著的史料,所以近代史學所達到的范域,自地質學以致目下新聞紙,而史學外的達爾文論正是歷史方法之大成。
傅斯年正式提出「史學只是史料學」的概念,始於1928 年發表的《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原文為:「歷史學和語言學在歐洲都是很近才發達的。歷史學不是著史:著史每多多少少帶點古世近世的意味,且每取倫理家的手段,作文章家的本事。
近代的歷史學只是史料學,利用自然科學供給我們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著的史料,所以近代史學所達到的范域,自地質學以致目下新聞紙,而史學外的達爾文論正是歷史方法之大成。」
這一表達,傅斯年先後還使用過「便是」、「本是」、「即」等等,意思大同小異。值得注意的是,傅斯年所認為「只是史料學」的史學,並非泛泛而言,而是指近代的歷史學。這種近代的歷史學不同於古典的史學,確切地說,是分科治學以後的史學。
這樣的史學雖然以近代以來的歐洲為典範,在中國歷史上卻早已出現過。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史學也發達較早。所以,所謂「近代的歷史學只是史料學」,絕不是故作大言,而是傅斯年對於中西史學歷史變遷的理解與把握的濃縮。
(2)歷史學人性擴展閱讀:
要想完整理解「近代的歷史學只是史料學」,最重要的文本是《史學方法導論》。該書不僅是傅斯年系統闡述其史學觀念的主要體現,也是其一生教學講授的基本教材。可惜全本迄未得見,目前各家引述的只是殘篇。
據傅斯年所擬目錄,這份講義共分七講,依次為:第一講,論史學非求結論之學問;論史學在「敘述科學」中之位置; 論歷史的知識與藝術的手段。第二講,中國及歐洲歷代史學觀念演變之綱領。第三講,統計方法與史學。第四講,史料略論。
第五講,古代史與近代史。第六講,史學的邏輯。第七講,所謂「史觀」。台灣聯經版的《傅斯年全集》出版時,編者說明這是傅斯年任教北京大學時的講義,僅存第四講。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傅斯年全集》,照聯經版錄入。
C. 為什麼人性-理性史觀不可能指引歷史學成為科學(以孔德、密爾為例)
因為歷史學屬於社會科學的范疇,而社會學的基礎又是心理和意識學范疇內,但是目前心理學容還無法像遺傳基因學那樣與現代自然科學(如生物分子學)接軌,如心理元素的本質是什麼目前還搞不清楚,所以歷史學最終不能成為現代意義自然科學。
又或者說,除非將來心理學被真正納入現代科學的范疇,否則,歷史學、文學、藝術、價值學之類的學科永遠都不會成為真正意義的、像生物、醫學一樣的科學
D. 為什麼人性-理性史觀不可能指引歷史學成為科學(以孔德、密爾為例)
科學是固有的規律。而我認為歷史是偶然與必然的結合。歷史學根本不能成為科學
E. 人學的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
人學就是文學。 文學所記載的是人的行為,以行為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人的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石器時代
文學記載的是人的所有行為!
文學所記載的是人的行為,以行為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人的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石器時代!
人學理念與概念
1、理念:人學是通過反思人自身,通過思維邊界來反求諸己進而重新認識內外的一種學問,分廣義人學與狹義人學兩種,人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向兩個方向進展,一個向內反求諸己之狹義人學,另一個向外探求主客體一致性的科學,狹義人學與科學通過活生態的人完成的主觀唯心之狹義人學與客觀唯物之科學的聯動性歸一,通過人的不斷實踐與反思,使得人學與科學可續不斷進步。人學是什麼樣的學問? 籠統的講,人學即為當代人類對人性的真實的透視學. 它所探討的問題很多. 其中馬克斯·韋伯提出的"為什麼市場化社會(實即資本主義社會)首先在西方新教地區發生?" 和李約瑟提出的著名的"李約瑟難題"--"為什麼人類近代科學理論會在中世紀時期科學技術比之東方,尤其是中國相對落後的西方首先發生?" 都屬人學問題. 人學是面向個體和世界,反思自我並提升自身。它關注人的心靈世界,追尋生命的意義,要為個體找到最適合的存在方式。如果你對人生有過哲學上的思考,喜愛東西方傳統文化,或對精神分析學感興趣,那麼,你就是一位現代人學的探索者! 2、概念:人學是關於人的存在、本質及其產生、運動、發展、變化規律的新興科學。人學首先以人自身為研究對象,並將人納入自然界和宇宙之中予以通觀。人是肉體和精神的物質辯證統一體。精神的實質也是物質。人與自然界物質存在形態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與宇宙在本質上是同一的。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存在於為他人、為社會、為人類做出的貢獻之中。正確的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時空觀和發展觀的確立,將會使人走上真正徹底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在研究實質上,人學 , 是橫跨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的邊緣學科。是對人類的社會屬性、生理、心理屬性和綜合特點及其發生、發展變化規律 , 進行綜合研究的科學。狹義人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人文社會科學,它主要以人性(人的本質)、人生意義及人的行為准則為思考對象,是以人性論為核心,兼含人生觀(人生價值論和行為准則論)、人治論(自治的修養論和他治的政治論)、人的社會理想論而構成的一個有機思想體系。 3、廣義人學三元認識論:狹義人學/科學/人三者的聯動關系,下面談三元認識論中的人學均是狹義人學。 首先真理是完備性認識體系,在某個階段而言, 世界上只有好理論,而沒有「真理」理論,人學也不是「真理」,「只是研究人與內外關系的理論.本質上所有研究者都是一個大宗教就是真理教,我們堅信有一種理念存在那就是真理。 科學與人學是不同兩個方面的偏執性知識積累,是人對外與內探尋的知識構架,他們都是導向不斷推進真理的偏執性演化,而能融合人學與科學的恰恰不是什麼理論而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不存在什麼人學高過科學,或是科學高過人學的事情,它們是兩個不同方面的探尋,沒有那個學科高過誰的問題,對內與外兩個領域,不能彼此使用彼此的標准去打壓對方,科學發展不可能否定人學,人學發展不可以否定科學,人學只能為了活的人去引導與約束科學,科學也只能通過活的人去支持與修正人學。 他們之間有著聯動性歸一的關系,人學是人對內反求諸己,科學是對外的主客體一致性體驗,人學是主觀唯心,科學是客觀唯物,當然在人的紐帶下主客觀將歸一為存在。人學的主觀唯心需要客觀唯物來實踐與拓展,而科學的客觀唯物需要人學的主觀唯心去驗證與體驗。能統領人學與科學的只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某個理論。人是變化動態的活的生命,所以科學與人學也將在這個紐帶之下聯動性歸一為一個動態的過程:科學需要人學約束與體驗,人學需要科學去拓展與支持,這便是唯物與唯心通過人完成的聯動性歸一的動態整體過程。 本質上講科學與人學分別是對外與對內的偏執表述,這些固化偏執恰恰需要活生生的人的推動才能不斷地突破偏執,正所謂為萬法唯心,實相無相。人學與科學一樣只是紐帶人之下的不斷演化的偏執。最高的不什麼是理論而是活生生的人。
人學的重要性
關於人學的重要性,中國當代哲學家黎鳴甚至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結晶. 西方哲學界稱16世紀為『冒險的時代』,稱17世紀為『理性的時代』,稱18世紀為『啟蒙的時代』,稱19世紀為『意識形態的時代』,稱20世紀為『分析的時代』。實際上,從16世紀到20世紀,在這五百年中,西方文化模式及其向全世界的擴張,整體上即顯示了人類理性和理性主義從其誕生,成長,壯大,真到僵死的全過程。這也是西方哲學從它的古希臘形態的復興、成長、壯大,直到最後終結的全過程。到了20世紀末,西方哲學也就完成了它對於人類歷史的全部使命。在人類的思想界,它將不得不清出自己曾經占據過的中心地盤,而讓位於在21世紀必將興起的『人學』" ,也就是說人學是高居於整個西方哲學之上的。
人學研究及其應用的目的
張榮寰先生在2008年3月發表了《人學研究及其應用的目的》,提出人學研究與應用領域的新命題: 「人學研究及其應用的目的是配合人的上升 ,在人格及其生態上的上升!」 「以人為本是人學的基本觀點,是一種綜合的、具有立體思維理念的發展觀。它著眼於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僅體現邏輯思維和系統思維特徵,而且有效地提升了人的生態思維,確立了生態思維方式的現代意蘊,並且說明人學研究及其應用的目的是配合人的上升,在人格及其生態上的上升!」 「從理性的角度來關照社會秩序的方法是人學研究的新視角,為新世紀我國的人學研究指明了方向。」 「人學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從「現實的人」出發,直接關注當代人類的真實的存在狀態和生存狀態,關注人的現實需要,關注現實問題的解決途徑,關注人的全面發展。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推進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雙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的過程。這兩個歷史過程應相互結合、相互促進。」這為新世紀我國的人學研究指明了方向。」 「只有在人格生態中反思才能得出真理般的方法和智慧」 「當反思在科學與哲學中喪失了發展原本的確然性的環境。要想找回這種區分後的確然性的環境就只有將人歸正到生命中的第一位的存在地位才能擁有出發的本源,那就是要在人格生態中反思,用東方的一個術語「養生」來說明他的作用和意義,如果喪失養生的作用,現象學方法將變得毫無意義!脫離人格生態的純粹現象學是關於純粹意識的科學,它僅僅來源於純粹「反思」,是沒有意義的「科學」。這就需要人學的基本觀點來復生這種僵屍學科的的生命,那就是將注意力關注於「人類社會」「生活世界」「交互主體」和「人格生態」的同時,對科學和哲學提出反思性的要求。」 「只有人學能整體反映和把握人的存在和意義」 「人學的立足點不是完全重走近現代西方人學發展之路,也不是順著中國傳統文化之路繼續走下去,而是立足於人的人格及其生態上的修養,在人類自身和環境的變化的趨勢中研究人和提升人和世界環境的整體質量!人學的歷史使命是走向人的現實生活世界,洞察現實人的生存體驗,關注人、尊重人、塑造人,為人類發展實踐提供人文精神、核心的文化理念、合理方式和觀察方法。人學能從人的整體認識上來確定人文精神之內涵,從根本上是基於對人及其本質(人性)、存在和歷史發展規律的現實把握和時代詮釋,這離不開人學的研究,而人學之最高功能和根本目的之一,就是為當代人類發展實踐提供核心的文化理念即核心的人文精神。所以,人學是探究人文精神的深層理論基礎,人文精神體現著人學的時代功能。因此,人學是一項事關人類發展和哲學發展之命運的、具有根本性和建設性的「人格及其生態修養的實踐工程」。」
面臨的問題
廣義上的人學是一個學科群。在當前的人學研究中,有幾個重要問題值得關注。首先是人學研究中各特殊學科的內容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比較模糊,出現了相同的內容從不同的角度講,不同的角度講相同的內容,導致了人學上的所謂「怪圈」。其次是人學研究中各特殊學科的內容沒有提升為人學的內容,即沒有處理好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導致了人學什麼問題都研究的虛假性。人學不能脫離對人研究的各特殊學科的內容。 從各特殊學科的內容中概括出人的本質屬性,構建出人的完整圖像,才是人學的研究內容。 從科學、人學、人這三者的關系研究哲學,是三點論研究思維。這也是哲學上客體研究、主體研究、主客體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化。古代哲學以客體研究為主(本體論),近代哲學以研究主客關系為主(認識論),而現代後現代哲學則研究人為主。人學的研究,是當代哲學的前沿。人學之內外,是以思維原理為界的。思維原理的應用是對外,思維原理的本質探討是對內。 廣義人學可大致分為四個階段:一、神學階段,二、物學階段,三、人學階段,四、存在學階段。存在學包括神學、物學及人學,包括了所有一切的互動學問。可以說:科學為一,人學為二,生命態的活人為三.世界上只有好理論,而沒有真理,人學也不是真理,只是研究人與內外關系的理論。科學與人學是不同兩個方面,是人對外與內探尋的東東,他們都是導向不斷推進真理的偏執性演化,而能融合人學與科學的恰恰不是什麼理論而是活生生的人。 昭其然,了其悟,唯其實,踐其道,無欲則剛,禪悟則慧;拈花之指非明月。
這里的「重要性」和「應用」就是人學的進步性(意義),「面臨的問題」就是局限
不知道你問的是不是「仁」學?
仁對中國文化的意義
春秋時,仁往往與忠、義、信、敏、孝、愛等並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並未受到特別的重視,只有到了孔子這里,仁才被從其它德性中超拔出來,並被賦予新的豐富的內涵。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世衰道微,這就成為了孔子「仁」的思想得到認同的現實基礎。馮友蘭曾說:「孔子對於中國文化之貢獻,即在一開始試將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論化,與以理論的根據。」 這話非常正確。而孔子所給與原有制度的「理論的根據」不是別的,正是仁。全新意義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動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體貼出來的,是孔子述中所作。 孔子之後,在歷代儒家不斷地澆灌和護理之下,這棵新芽歷經兩千多年的時空穿越,終於又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為主幹的中國傳統文化。因此,發現仁,並且把禮樂文化植根於仁的基礎上,這是孔子對中國文化最偉大的貢獻。藉助於仁,中國傳統文化順利地實現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轉折;藉助於仁,孔子之前數千年和孔子之後數千年的文化血脈得以溝通連接,而沒有中絕斷裂。
F.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人性實驗
很多
定時炸彈(Ticking time bomb scenario)
倫理學上的思想實驗,跟Trolly Problem一樣是道德上的難題。
有人在你所在的城市埋了一枚具有強大殺傷力的定時炸彈,知情者只有一個人,假如能夠找到這個人,應不應該用酷刑逼供他?
升級版:當他始終保持沉默,是否應該通過對其家人的酷刑來讓他開口?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酷刑什麼樣的情況不可以使用酷刑,清晰的界限該如何劃分?是以一人的痛苦來換取大多數人的平安還是無論何時都必須平等尊重每一個人?
小阿爾伯特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的著名實驗,這一實驗對這個小嬰兒來說是極為不人道的。為了搞清楚阿爾伯特是否害怕某種特定刺激,向他展示了小白鼠、白棉花之類的東西,並無異常。然後為了判斷他是否會對巨大的聲音產生恐懼,就在他身後敲鐵棒。實驗者向阿爾伯特展現出小白鼠與鐵棒的聲音是配對出現的,導致他對小白鼠也產生了巨大的恐懼。對小白鼠從不恐懼到恐懼只用了一周時間。後來發現阿爾伯特對白兔、棉花、甚至白頭發都產生了恐懼情緒。實驗結束後華生試圖建立新的條件反射消除阿爾伯特的恐懼,但卻沒能實施。
作者:如也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9655405/answer/5210213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Jane Elliott's Blue Eyes/Brown Eyes Exercise
一個關於反人種歧視的實驗。檢驗了人性更致力於糾正人性。
1968年,作為一名小學老師的Jane Elliott在美國北西部的一所小學里,把班上的同學以眼睛的顏色是藍色的還是棕色的為標准分成了兩組。一開始規定藍眼睛的都是好孩子,可以多玩五分鍾,吃飯享受優先順序;棕色眼睛的孩子都是笨蛋,不可以使用飲水池,不被允許和藍眼睛的孩子玩,還要在衣領上別上標記。
這種印象形成之後很快藍眼睛組對棕眼睛組的稱呼就變成了:喂,棕眼睛的!就像叫黑人nigger一樣。Jane Elliot說她一直在觀察著這些孩子,令人驚訝的是在短短15分鍾之內他們就開始了充滿惡意的差別對待行為。
第二天,規律反了過來。其實棕眼睛的才是好孩子,藍眼睛的都是壞小孩,並設定了一些相對的規定。作為附屬實驗,分別在實驗的兩周之前、實驗的兩天之間、實驗的兩周之後,對這些孩子進行了國語和算數的考試。
實驗結果:
孩子們成功理解了被差別對待者的心情,並對人種歧視有了思考。
根據考試結果,被判定為好孩子的時候得點更高,被判定為壞孩子的時候得點最低。
實驗後班級整體的成績提高。
這個實驗證明了:
某個環境下權威者一人的發言能夠輕而易舉地導致差別對待局面的形成。也就是說,權威者能夠左右一個人的能力甚至認知。
以及,人傾向於把對對方的惡意歸結於對方某一方面的責任。
拉繩實驗
德國心理學家林格曼做的一個關於一個人拉繩、兩個人拉繩、三個人拉繩、以此類推,每個人的作業量如何發展的實驗。
實驗結果:
如果一人拉繩時的出力是100%的話,兩個人時只有93%,三個人時85%,而到八個人時只有49%。
這一現象稱做「林格曼效應」,也叫「社會性逃逸」。就像一群人圍觀需要某個幫助的人,卻很少人真正伸出援手一樣。這是因為人一多,責任感就分散了,不由自主地產生「這么多人在,即使我不幫忙,也會有別人幫忙」的想法。俗話說的「雞多不下蛋,人多瞎胡亂」也是這個道理。因此,合作時,最好將任務細化,每人明確負責自己的部分,誰也替代不了,避免這一效應。
與之相關的旁觀者效應的實驗另外也有答主提到了。
Moscovitch關於集團內少數派影響的實驗
4名被實驗者和2名實驗協助者為一組,回答6枚幻燈片呈現的顏色(全部是藍色),實驗重復36次。實驗分為3個模式:
1. 實驗協助者從頭到尾回答「綠色」;
2. 實驗協助者其中24次回答「綠」,12次回答「藍」;
3. 創建一個沒有實驗協助者的小組。
實驗結果:
模式1下回答「綠」的被實驗者佔8.42%,模式2下佔1.25%,模式3下佔0.25%。
結論:
少數派的意見可以影響多數派的意見。(推薦電影 十二怒漢)
在什麼情況下少數派能夠具有影響力?
1. 少數派的意見具有一貫性;
2. 少數派的意見具有邏輯性;
3. 少數派所處的社會屬性和其他成員相似卻不具有利害關系。
還有電影里出現過的一些關於人性的非常有意思的實驗,譬如:
EXAM、EXPERIMENT、ES、TEST 10、THE WAVE、BOUND 9等等,感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
G. 歷史和歷史學有區別嗎
歷史學,是人類對自己的歷史材料進行篩選和組合的知識形式。歷史學,是回個靜態時間中的動態空間概念答。歷史學是由歷史、科學、哲學、人性學及其時間空間五部分有機組合而成。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
區別:
歷史學:是對過去事件的研究;是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的屬於觀念形態的東西的統一體。
歷史:是指過去的事件和對過去事件的系統闡述。
舉個例子: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是歷史事件,屬於歷史。而對"玄武門之變"事件的背景,原因,結果,影響等的研究就是歷史學范疇。
H. 喜歡歷史 文學的人是什麼性情
有點傲 有點狂 比較古典懷舊 具有完美主義傾向 喜歡一切沒的事物 感性 敏感 容易受傷
需要一個全心全意保護她(他)的人
I. 喜歡學習歷史的人大概都有什麼性格
我覺得由於歷史本身是人性學科,所以喜歡歷史的人往往會洞察人性強弱點。同時,針對中國專歷史屬來講,中國歷史重人際,所以對人際的把握比較熟悉,顯得城府很深。總體上可能比較內向吧,畢竟是接觸了太多的已死的人和事,有時候會顯得很沉重。
J. 考驗人性要慎重,歷史上有哪些故事告誡人們不要考驗人性
歷史上考驗人性的事情可多了,但是基本上都是記載在野史裡面的,僅有少量比較正面的事會被記錄在正史里,所以如今我們看到的都比較片面,但可謂是真正的人性。
後燕皇帝慕容熙,在他最寵愛的苻皇後去世後,在靈前哭了一通,哭著哭著,看到苻皇後和生前一樣面容嬌美,竟然爬進棺材裡和死人啪啪。這可真是男人的本質,連死人都不放過。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干也干過這事。這貨在自己的愛妾死後根本就不下葬,藏在一個屋子裡,想起來了就去啪啪,直到後來被人發現,才葬了這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