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如龍7歷史學

如龍7歷史學

發布時間:2021-02-21 15:42:53

① 請問如龍7:光與暗的去向玩到什麼階段才能轉職

在第五章主線就可以轉職了

② 南京紫金山歷史

紫金山,又名鍾山,位於南京市區東郊,曾有金陵山、蔣山、北山、神烈山之稱。紫金山是寧鎮山脈的最高峰,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3公里,面積約20餘平方公里。山勢呈弧形,弧口朝南。山脊走向以北高峰為轉折點,東段南東走向,止於馬群;西段南西走向,經太平門附近入城,余脈向西斷續延伸為富貴山、九華山、止於北極閣。紫金山共有3座山峰,主峰居中,名北高峰,海拔448.9米;東峰稱小茅山,海拔365.8米;西峰稱天堡山,海拔244.5米。

紫金山歷經滄海桑田之變。早在13億年前的三迭紀晚期,這里原是大海,海水退去以後,首次出現大陸盆地。由於當時氣候比較乾燥、炎熱,氧化充分,沉積物中所含的鐵質發銹變紅,所以北坡的三迭紀岩呈現紫紅色。三迭紀將結束時,地殼又有活動,盆地周圍的起伏態勢有所加大並出現湍急的溪流。後來,劇烈的地殼運動使紫金山一帶岩層受到擠壓力的作用,產生了強烈的抬升和斷裂,自此從地面挺立起來,並形成南平北險的態勢。南坡平緩,多泉水、樹木;北坡由於長年風化剝蝕,表土層逐漸脫落,裸露出質地堅硬的礫石,顯得雄峻峭拔。

戰國時,紫金山稱為「金陵山」,漢時始稱「鍾山」。東漢末年,秣陵縣尉蔣子文追逐盜賊受傷後死於紫金山葬於紫金山之陽,並建蔣王廟。吳帝孫權追封蔣子文為蔣侯,因避祖父孫鍾之名諱,遂改鍾山為「蔣山」。相傳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為了聯吳抗魏,出使東吳,路過秣陵(今南京),特地到石頭山(今清涼山)觀察了金陵的山川形勢。當他看到以紫金山為首的群山,像蒼龍似的蜿蜒蟠伏於東南,而以石頭山為終點的西部諸山又像猛虎一樣雄踞在江濱,便脫口而出:「鍾阜龍蟠,石頭虎踞。」生動地概括了南京險要的地勢。

東晉初,元帝渡江之時,發現紫金山頂峰常繚繞紫金色的雲彩,故稱之為「紫金山」,簡稱「金山」。這種自然現象當時已被人們神化,也許與東晉初建,需要穩定人心有關。其實,紫金色的雲彩是因山的北坡廣泛出露的紅紫色頁岩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的紫金色光芒所致。南朝時,因鍾山在建康都城之東北,故又稱為「北山」。明代嘉靖年間,開國皇帝朱元璋葬於鍾山南麓獨龍阜,鍾山因此改名為「神烈山」,嘉靖十年刻的「神烈山碑」至今仍在。

紫金山為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塞,也是帝王將相墓穴選址之地,還曾是佛教聖地,因而山中名勝古跡比較集中有頭陀嶺、桃花塢、靈谷寺、孫陵崗、明孝陵、中山陵等景點。紫金山現為南京的主要風景區。

③ 五嶽的歷史

五嶽,又作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分別為東岳山東的泰山、西嶽陝西的華山、中嶽河南的嵩山、北嶽山西的恆山、南嶽湖南的衡山。

五嶽之赫赫威名,早在周公所著的《周禮》中便已有所提及。傳說中自堯舜禹時期,帝王便以封禪為畢生榮耀。而秦始皇則為首位真正舉行封禪大典的皇帝,而封禪的地點,則為五嶽中的東岳——泰山。

漢武帝之後中國歷代皇帝都對五嶽不斷加封:唐代把五嶽封為王,宋代加封為帝,元代繼續加封為帝,到了明代更被加封為神。五嶽,在中國民族的文化發展歷程中,始終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3)如龍7歷史學擴展閱讀

東岳泰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被尊為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被視為崇高、神聖的象徵,故有「五嶽獨尊」之說。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載流傳。 「重於泰山」、「有眼不識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其實已經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積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嶽恆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深山藏寶,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秦時「奉天下名山十二」,泰山之次便是恆山。

橫卧中原腹地的嵩山,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炎黃祖源,三代都地。嵩陽書院乃儒家文化聖地;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武術馳名中外。

太室如龍眠,少室似鳳舞,三十六峰雄渾奇秀,更有奇特的地質地貌,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匯聚一處,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質「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質博物館」。

西嶽華山,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岳」。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華夏」、「中華」皆藉華山而得名。「自古華山一條路」,險居五嶽之首。五嶽之中,唯獨衡山雄踞南方。《述異記》稱南嶽系盤古左臂變成的。

南嶽稱為衡山,因它位處星度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度應璣衡」,像衡器一樣,可以稱量天地的輕重,能夠「銓德鈞物」,所以定名叫「衡山」。又因軫星旁有一小星,曰「長沙星」,這顆星主管人間壽命。而衡山古屬長沙。借名伸義,所以衡山有「壽岳」之稱。

後人祝壽,時常稱頌為「壽比南山」,其來源就是從這兒借喻的。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

④ 大佬們,如龍7:光與暗的去向里職業選啥我給主角學了保鏢 感覺還沒勇者厲害呢

春日勇者可以用到通關,武器升級也很方便
建議用兩個女角色,偶像必選,是好用的奶媽
另一個用荷官非常強力
另一個我覺得防爆盾就很不錯,一招不許動單體吃遍天下

⑤ 清朝時期滿族的歷史淵源

滿族是我國東北地區的原住民族。現存的文字記載與考古發現均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由於滿族的先民長期以來沒有自己的文字,相關的文字記載多是中原地區漢族史家的見聞,這些文字均收錄於《山海經》《竹書紀年》《史記》《戰國策》等書中,當時通用對滿族先民的稱呼是『肅慎族』。肅慎是古滿語jurSen的音譯,原意是氏族子弟。當時肅慎族主要生活在今天黑龍江中下游到外烏蘇里沿海地區。

到了兩漢時期穢族人在松花江流域建立夫余王國,肅慎族中的一個部落『挹婁部』依附夫余國而強大起來,因此漢代把肅慎族也稱為『挹婁』。大約到了北魏初年挹婁』衰落,另一強部『勿吉』興起,勿吉人通過武力使肅慎各部臣服,並南下吞並了夫余國。因此這一時期史書將滿族先民統稱為『勿吉』。

『勿吉』建立了短暫的酋邦聯盟到隋朝初年就分裂了。大致分裂為:白山、粟末、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鐵利、枯悅、等部落。其中粟末、黑水、兩部實力最強。粟末部長期臣服於南方的強國高句麗,隋煬帝征高句麗時粟末部曾派兵援助高句麗引起隋朝不滿,隋煬帝下令將文檔中『勿吉』二字全部改為『靺鞨』意思是羊尾巴。這個蔑視的稱呼從此成為史學術語。高句麗滅亡後粟末部內附於唐朝,後因不滿唐朝的壓迫698年粟末部在首領大祚榮率領下返回松花江流域建立了渤海王國。渤海國經過15代君主,到926年被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所滅。

遼朝滅渤海後,將原先的渤海人全部遷到今天遼寧省南部,把臣服於渤海的其他靺鞨人從新稱為jurSen,以表示他們部落平民的地位,只是音譯不在是肅慎,而音譯為『女真』。為了區分籍貫遼朝將松花江與嫩江以南在編戶的女真人稱為『熟女真』在北方擁有自治權的女真人稱為『生女真』,到遼興宗時期為了避諱又稱為『女直』。遼朝末年政治腐敗國家衰弱,生女真中的完顏部強大起來,1115年完顏部首領『阿骨打』起兵滅遼建立金朝。1127年問鼎中原滅北宋。金朝經過10代君主,1234年為蒙元所滅。

元朝時期在東北設遼陽行省,將女真人至於各路千戶府統治下,女真人曾多次舉行反元復金起義都失敗了。元朝滅亡後明朝在東北地區設置都司冊封女真各部首領為衛所土官,明朝通過馬市貿易牽制女真各部。這一時期女真人分為三大支系在東部靠近鴨綠江長白山等地的為建州女真,松花江流域到蒙古東部的叫海西女真,外烏蘇里沿海地區的稱野人女真。起初海西女真最強明朝初期曾建立扈倫邦國,後來分裂為烏拉、哈達、葉赫、輝發、四大領主。明朝末年建州女真滿洲部領主清太祖努爾哈赤勢力興起,他創立八旗制度,以武力統一海西、野人各部,建立清朝的前身後金。到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時期女真各部已基本統一,同時還吸納了蒙古、漢等其他民族。1635年農歷10月13日,清太宗皇太極發布諭旨,正式改「女真」族名為「滿洲」,從此女真族改稱『滿洲族』簡稱『滿族』。農歷10月13日這一天也成為滿族命名紀念日,稱為『頒金節』。

中國歷史遺跡有哪些

1、隆興寺,在清河古貝州城西南,始建於隋朝。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發跡時,曾在舍利塔下困卧,「塔影周回蔭之,老僧知其異,獻茶啜飲。」太祖即位後,建隆二年(962年)勑令重修隆興寺,並賜御匾。後幾經戰亂,整座寺院已毀損無存。 2014年10月20日,有1千多年歷史的清河縣隆興寺經過近2年的重建後正式對外開放,接待遊客。

2、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岳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3、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

4、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5、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卧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擴展材料:

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後,工程一度中斷。多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完工

⑦ 風箏的歷史

十三世紀時,義大利馬可·波羅自中國返歐後,始傳到世界各地。
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古代風箏,曾被用於軍事上之偵察工具外,更進行測距,越險,載人的歷史記載。
南北朝-風箏曾是被作為通訊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時,侯景圍台城,簡文嘗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結果被射落而敗,台城淪陷,梁 武帝餓死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
北齊-文宣帝高洋,將人綁上翅膀,令人從高塔跳下摔死,名為「生」。
漢朝-楚漢相爭,韓信曾令人製作大型風箏,並裝置竹哨弓弦,於夜間漂浮楚營,使其發出奇怪聲音,以瓦解楚軍士氣。
唐代-將被用於軍事上的風箏,已漸轉化為娛樂用途,並於宮庭中出放風箏.
宋代-把放風箏做為鍛煉身體的功能,百姓在清明節時,將風箏放的高而遠,然後將線割斷,讓風箏帶走一年所積之霉氣。
明代-以風箏載炸葯,依「風箏碰」的原理,引爆風箏上的引火線,以達成殺傷敵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雙紙控制風箏詳圖尺寸與解說。
日據時代-因軍事的理由禁止放風箏,因為鮮艷的風箏可傳遞給敵方訊息,並提供飛機轟炸的目標。
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曾用特技風箏做活動靶,訓練打靶。
1980年,風箏開始廣受喜愛,除原來雙線外,並演變成三線,四線的技術風箏或特技風箏。

【風箏的起源】

風箏真正的考起源,現在已無法證。有些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所以在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託在風箏上,傳送給死去的親友。
最早的風箏並不是玩具,而是用於軍事、通訊上。唐代晚期,因為有人在風箏上加入了琴弦,風一吹,就發出像古箏那樣的聲音,於是就有了 「風箏」的叫法。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最先放風箏。早在信史之前,傳說中國人已會放風箏。相傳公元前四世紀,中國著名工匠魯班(即公輸班)做了一隻風箏,升空三日而不墜。還有一個故事說一名將軍包圍了王宮,利用風箏測量宮牆與己方軍隊的距離。風箏可用於送磚上屋或在風箏尾部繫上魚鉤釣魚。公元1600年,東方的風箏(菱形)由荷蘭人傳到了歐洲。19世紀英國發明家克雷由風箏產生靈感而發明滑翔機。德克薩斯州演員科迪「上尉」,曾利用風箏拖動折疊式小艇,橫渡英倫海峽;1901年再接再厲,乘坐雙箱形風箏飛行,使英國陸軍部大感興趣。不久,飛機取代了軍用風箏,而科迪「上尉」也在1913年駕駛他的新雙翼飛機時失事遇難。1970年,美國太空計劃設計了各種「飛行翼」,使風箏再次成為成年人的玩意兒,例如羅格樂樂折疊飛行翼,本是專為水星號太空船倉安全著陸而設計的,後來被降落傘取代了;但這種折疊翼,結果成為今日懸掛式滑翔機的機翼。風箏飛上天空為飛機飛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靈感。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大多數的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是說墨子研究試制了三年,終於用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或「木鳶」)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約紀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歷史了。

墨子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墨子‧魯問篇>中說,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鴻書>上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最初風箏常被利用為軍事工具,用於三角測量信號、天空風向測查和通訊的手段。就如春秋時期,魯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的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向(一說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時間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亂〕,梁武帝被侯景圍困,城牆被包圍。曾放風箏向外求援,據南史卷八十「侯景傳」中所述,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時,侯景作亂,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梁都建鄴(即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製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當時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風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從此也衰微滅亡。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

相傳在公元前五世紀時,希臘的阿爾克達斯就發明了風箏,可惜後來失傳。直到公元十三世紀,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歐洲後,風箏才開始在西方傳播開來。

又從其它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紀才傳至歐洲。

美國也有放風箏的故事,當時的人們以為雷電與閃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懼,富蘭格林則利用風箏,證明了雷電與閃光是空中放電的現象,而發明了避雷針。

【各國風箏的特點及風俗】

雖然對於風箏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風箏的起源在中國,大約在8世紀時傳播到世界各國。

一般而言,由於亞洲地區盛產竹材,適合各種自由曲線的結構設計,並且與神話傳說相結合,所以風箏造型千變萬化且富個人色彩;而西方國家因為缺少竹材而以玻纖或碳纖為材料,在風箏造型及色彩上力求鮮明、簡潔,多以單純的色塊來表現。

不過由於材料、氣候和民俗習慣的差異,而演化出各式各樣、形態多變的風箏,例如北方的沙燕傳到東南亞後,就轉化成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印度、泰國等各型月箏;而硬拍和米字結構傳到韓國發展成風穴風箏,傳到日本,則以浮世繪風格傳揚於世。至於傳到歐美地區的風箏以風箱、傘翼及十字結構為主,因此以各種立體造型及三角翼等幾何圖案為設計主流。

馬來西亞:傳說很美麗

馬來西亞人喜歡放風箏,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據說是為了向稻神致意。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有個窮莊稼漢在田裡遇到一個迷路的女孩,他把女孩領回家,悉心撫養,女孩越長越漂亮,他和鄉親們的收成也越來越好。誰知他老婆起了妒忌之心,把女孩趕出了家門,從此,村子裡莊稼的收成就越來越壞了。原來,那漂亮的姑娘就是稻神。有人告訴他,必須做一個漂亮的東西,放到空中稻神之處,向她表示懺悔。這莊稼漢便做了風箏。隨著風箏的升空,人們的日子又富裕了起來。

馬來西亞風箏的長度一般在一米到二米之間,寬與長相仿。風箏的製作相當講究。首先挑選面向東方生長的竹子,據說這能保證太陽神始終附在風箏上伴隨你度過一生。

馬來西亞風箏的形狀有魚、鷹、貓、鸚鵡等,然而人們最喜歡的卻是月亮風箏。月亮風箏因形似月牙而得名,這種風箏有的像鳥、有的像魚,但都不失月牙形的特點。在正式的官方場合,馬來姑娘常常手執精心製作、圖形優美的月亮風箏迎接貴客。

馬來西亞政府經常組織風箏比賽。馬來西亞航空公司還把風箏作為公司的標志。

日本:浮世繪風格獨特

風箏傳入日本的時間,一般以為是在中國唐代時,通過遣唐使從中國帶往日本的。
風箏傳入日本後,原是作為同事方面傳遞訊息之用,直到江戶時代才在民間流傳開來。早期的風箏多為長方形和金半圓形,上面沒有任何裝飾。到了明治時代,浮世繪的畫風已形成日本風箏的獨特風格,讓風箏的藝術與欣賞價值更為提高。

韓國:風穴風箏獨樹一幟

韓國自行發展出代表性的風箏——風穴風箏,這是由米字結構的風箏轉化而來。

一般的米字風箏是以十字交叉與對角線交叉的骨架結合在一起,加強結構與增加受風。而韓國的風穴風箏更進一步地在平面上挖一個風穴,巧妙地運用受風與排風的位置,讓背風轉為浮力,使風箏的動作更為靈活,屬於打鬥風箏的一種。

泰國:風箏也有男女之別

泰國的風箏有男、女之別,男箏稱之為鳥箏,女箏稱之為魚箏。鳥箏一般有2米高,又叫「猜朗康」;魚箏形如鑽石,也稱「白寶」,放飛時要由7個女子操控。每年2月-4月是傳統放風箏季節,常舉辦多風箏賽會。

荷蘭:曾造出世界最大

現在的荷蘭風箏多沒有骨架,材料多為尼龍布和塑膠紙。荷蘭曾在1984年展示一隻世界上最大的風箏,無骨架,以尼龍布製成,放飛前要先充氣,並由8噸的汽車牽引才能順利升空。

英國:風箏監視潛水艇

在英國,風箏原先是作為航空學的裝置之一。20世紀20年代,以風箏進行廣告宣傳已是常見的宣傳手法,而二次大戰中,英國曾用風箏載人來監視德國潛水艇的活動。20世紀40年代,英國海軍還曾把風箏作為防衛空中攻擊的裝置配置在驅逐艦上。

美國:特技風箏來自靶機

放風箏,在美國被視為一種老少咸宜的體育活動,所流行的風箏多為尼龍布制,不怕風吹雨淋。

1956年發明軟體風箏後,不僅放飛時只靠尼龍布或塑膠材料來支撐,更可將風箏折疊起來,攜帶相當方便。現在相當流行的特技風箏,據說就是根據導彈射擊試驗的靶機設計出來的。

【風箏的做法】

風箏的形狀:
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鳥、昆蟲、動物及幾何立體等,而 圖案方面,主要由個人喜好而設計,有宣傳標致,動物、蝶、飛鳥等,琳琅種種。 風箏的建造材料除了絲絹、紙張外,還有塑膠材料造的,骨桿有竹篾,木材及膠棒來造,近來有人設計一種無骨風箏,它的結構是引入空氣於絹造的風坑之內,今風箏形成一個輕輕飄的氣枕,然後乘風於上。中國、馬來亞、菲律賓及日本等,亦有一種大形的風箏,每到風箏節就將它放到忍藍的天空,該等風箏之尺碼由十至二十尺不等。骨桿則用大竹升來造,由百多人來放。

做風箏的工具:
漿糊、 紙刀
做風箏的材料:
竹篾、紗紙條、馬拉紙
方形風箏的特點:
(1)這種四方形的風箏,現在用得最多,最普遍。

(2)風箏的骨架,單單用兩支組成非常簡單。

(3)做法雖然簡單,可是樣子的變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 多東西。
做法:
1. 首先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 刀將竹篾破開,約三份之一粗度,然後修半形,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為(16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將馬拉紙裁成一個四方,長約24吋,馬拉紙是一種非常粗糙的紙張,最適合作風箏之用。

2. 到此時就可以將竹篾貼在紙上,但要記著將長長的竹篾,用紗紙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後慢慢屈曲,直至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之上將它貼好。

3. 最後一步就將風箏的尾巴貼在風箏的下方,較好線與風箏的角度後,就可起放。

4. 風箏的尾巴是平衡風箏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而尾巴最好比較長,因為越長就會有一個重量今風箏頭部升起,使全身受風,平衡了斜的一方。

5. 風箏的絲線可以用牛皮線、棉線、玻璃線等線轆可分圓線轆及排轆將線扎在風箏上,要成一斜角。

【著名風箏產地】

開封、北京、天津、濰坊、南通、陽江並稱中國六大傳統風箏產地。

濰坊市被各國推崇為「世界風箏之都」 。

開封風箏歷史久遠,種類繁多,扎工精細。開封風箏大體可分為6類: 硬翅類風箏:如大腳燕、蟬、等;軟翅類風箏:如鷹、蝴蝶等; 串類風箏:如串雁、巨龍等; 桶形類風箏(或稱立體風箏):如龍亭、火箭; 板子類風箏:如七星、八卦等。其中以龍亭風箏和巨龍風箏最有名氣。「巨龍飛騰」大型風箏長200餘米,頭部重20千克,騰空後,氣勢恢宏,動人心魄。 此外還有無骨架類風箏。近年開封又開發出精美的微型風箏,嬌小精美,可放於掌上,令人愛不釋手,可收藏,還可放飛。開封風箏已成為中外風箏愛好者收藏欣賞的佳品。

開封風箏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在開封民間延續著一個風俗,清明節這天把風箏放得高而遠,然後有意將風箏線割斷,讓風箏隨風飄去,意思是把一年來積下的「郁悶之氣」徹底放了出去,可在一年中不生病。而且風箏寄託著希望,如在燕子風箏上畫了魚,隱含著年年有餘的意思,如在風箏上畫了蝙蝠、桃子、松樹、仙鶴,意思是有福、有壽,松鶴延年。

開封人把放風箏視為一種投身於大自然的娛樂健身活動,四月春風放風箏,是開封市民家家戶戶喜愛的活動。這項活動也是十分有益的,而且老少皆宜,通過在田野郊外放風箏吸收了新鮮空氣,鍛煉了身體,陶冶了情操,增強了體質,使得我們身體更健康,心情更愉悅。

【風箏分類】

軟翅風箏:
即一般常見的禽鳥風箏。它的升力片(翅)是一根主翅條構成,翅子的下部是軟性的,沒有主條依附,它的結構,不同於硬翅風箏,主體身架多數做成浮雕式。它的造型多數是禽鳥或昆蟲。

硬翅風箏:
常見的元寶翅人物、扎燕風箏即屬此類。它的特點是升力片(翅)用上下兩根橫竹條做成翅的形狀,兩側邊緣高,中間凹,形成通風道。翅的端部向後傾,使風從兩翅端部逸出,平著看象元寶形。

我們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風箏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放風箏對健康的好處】
春天放風箏,對人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益處的。傳統中醫認為,放風箏者沐浴和煦的陽光和春風,有「疏泄內熱,增強體質之益。」史書《續博物志》也有「放風箏,張口仰視,可以泄熱」之說。現代保健醫學的研究也表明,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風箏,可以舒展筋骨,讓身體隨著放飛的風箏而不停地移動,從而活動四肢百骸;同時,由於盡情呼吸著新鮮空氣,吐故納新,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狀態,從而獲得消除冬日氣血積郁、祛病健身之功效;此外,放風箏時,雙眼面對藍天,飛行的風箏千姿百態,可以消除眼肌疲勞,調節和改善視力,預防近視和弱視。

近年來,國內外有些醫院和療養院採用「風箏療法」治療精神抑鬱、神經衰弱、小兒智力不全等症,也收到了神奇的療效。

放風箏也是一項健腦運動,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僅僅處理好放風箏和風向風速的關系,就得讓放飛者動一番腦筋:風箏飛起來的必要條件是地面有風,但風速過大也不好放飛,因為這時空氣水平方向力量過大,風箏不易「抬」上來,也很難控制;放風箏最怕的是風向不定,因為此時風箏最容易「栽」下來。古人認為放風箏的較高境界是:放時相牽,一線相連,未放之時,如馬卧槽,放飛後如同進了賽馬場,要精神抖擻,把線看作韁繩緊拉,如同馴馬一般,然後望天入靜,隨飄移而前後奔走。

放風箏能使人情緒開朗、心境愉悅。放飛時,大腦高度集中,無疑會消除人的內心雜念;放飛者極目藍天,其心胸也會感到開闊;此外,春季草長鶯飛,觸目皆景,放飛風箏,如同一次人與自然的美好對話。

風箏的傳說
關於風箏的起源,大體有三種傳說。一是斗笠、樹葉說;二是帆船、帳篷說;三是飛鳥說。但就風箏起源於中國的結論,則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
斗笠、樹葉說
斗笠是一種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當人類由漁獵轉為耕作時就開始使用,特別在熱帶亞熱帶是必不可少的,那時的斗笠製作很簡單,系繩也
就地取材,多用柔軟的樹皮纖維。據說有一農夫正在耕作時,忽然狂風大作,捲起了他的斗笠,農夫趕緊去追,一下抓住系繩。恰巧這系繩很長,
斗笠便象風箏一樣在空中飛行。農夫覺得非常有趣,以後便經常給村民放斗笠,後來演變成放風箏。樹葉說來自於中國南方一帶。據說古時候人
們對風卷樹葉滿天飛的現象十分崇拜,便用麻絲等拴樹葉放著玩,逐漸演變成放風箏活動。中國台灣的高山族、海南島的黎族人,早些時候就是
用麵包樹的葉子做風箏。
帆船、帳篷說
人類使用木舟的歷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於生產。後來又有了帆船。傳說禹時船上已有了風帆。帆是藉助風力的機械,人們便
仿照帆的原理,紮起風箏放飛。還有人說,風箏起源於北方的帳篷,最早的風箏是人們模仿大風颳起帳篷在空中飄揚的現象製造出來的,之後逐步演變成了一種游樂活動。
飛鳥說
從目前的歷史記載和發現的古代風箏看,其結構、形狀、扎繪技術等,一個突出的標志就是以鳥的形狀多。因而得出結論:最初的風箏問世,是受飛鳥的啟發,模仿飛鳥而製造並以飛鳥命名的。人們崇尚飛鳥、熱愛飛鳥、模擬飛鳥而製作風箏,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風箏因此而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風箏起源於中國,著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結論。中國最早的風箏是有古代的科學家墨翟製造的。據中國的史料《韓非子 外儲說》載:
墨翟居魯山(今山東青州一帶)「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⑧ 江西歷史文化

江西省,簡稱贛。因為江西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

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修築南昌城,俗稱灌嬰城,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並為豫章治郡,隋初為洪州治。

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讀書成風的優秀傳統。相傳最早在江西傳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臺滅明。中國從隋唐以後,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至清代,歷代全國進士計98689人,江西進士10506人,佔10.7%;

全國狀元724人,江西狀元41人,佔5.6%。江西另有武狀元6人。 江西也是佛道兩教的源流之地,形成了寵大的宗教派別。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江西龍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發源地,創始人為漢代張道陵和他的曾孫張盛。

張道陵被張盛尊為掌教、正一天師,因而又稱天師道或正一道,為中國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後,正一派與全真派南北對峙,成為獨樹一幟的道門分支。廬山東林寺,是中國佛教十派之一凈土宗的發源地,創始人是晉代慧遠和尚。

因此,江西龍虎山天師府、廬山東林寺等,一直是全國重點寺院,近年來,多有外地和日本、韓國佛教徒前來朝拜。 另外,江西的農業自古就以種植水稻為主。隋唐以後,國家經濟重心南移,江西土地得到進一步開發,經濟繁榮興旺,成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茶葉種植和加工也大大發展,數量和質量都居全國之首。同時,陶器、造船和銀、銅冶煉在全國亦居領先地位。明清時期,江西成為全國造紙業和以布為主的紡織業中心。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業市鎮。

(8)如龍7歷史學擴展閱讀:

江西建制沿革

江西開發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

江西境內有邗越(干越)、百濮,《荀子·勸學篇》註:「邗越古國名」。已進入青銅器時代,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一致。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楚三國分爭江西 。

秦設三十六郡,江西屬九江郡,置廬陵縣、新淦縣、南壄縣。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時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縣,下轄18縣。

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江西屬揚州刺史部。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時,孫策分廬陵、雩都等縣置廬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厘置彭澤郡(旋廢)、鄱陽郡。嘉禾五年(236年),孫權廬陵南部都尉,隸揚州。

隋時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江西屬於江南道。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增為15道,屬江南西道,其監察區下轄8州,治洪州(南昌市)。

江西地區先轄於吳後轄於南唐。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958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初設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仍治洪州,另有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江西行省轄區大於今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和今廣東省的大部分。江西行省下轄13路、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轄13府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江西省共轄81縣。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省,1947年劃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省。

2014年,江西省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2016年6月,贛江新區成為第18個國家級新區。

⑨ 超影飛匣

龍的成語
龍馳虎驟:謂群雄逐鹿
龍雛鳳種:指帝王後裔
龍德在田:
《易·乾》:「『見龍在田』,德施普也。」後因以「龍德在田」謂恩德廣被
龍雕鳳咀:
喻辭藻之美
龍斷可登:
謂可經營得利。龍,通「壟」
龍斷之登:
謂謀利求財。龍,通「壟」
龍蹲虎踞:
猶言龍盤虎踞
龍多乃旱:
喻人多互相依賴,反而辦不成事
龍幡虎纛:
將帥之旗
龍飛鳳舞:
①形容氣勢奔放雄壯或姿態生動活潑。②形容筆勢雄奇生動
龍飛鳳翔:
①謂帝王的興起。②比喻仕途得意,飛黃騰達
龍飛鳳翥:
形容筆勢雄奇飛動
龍飛虎跳:
喻筆勢遒勁奔放
龍鳳呈祥:
《孔叢子·記問》:「天子布德,將致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呈祥。」後以「龍鳳呈祥」指吉慶之事
龍肝豹胎:
指極珍貴稀有的食品
龍肝鳳髓:
喻指珍奇的佳餚
龍鬼蛇神:
喻奇詭怪僻
龍翰鳳雛:
喻傑出的人才
龍翰鳳翼:
喻傑出的人才
龍胡之痛:
《漢書·郊祀志上》:「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龍乃上去……百姓昂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龍涘號。」後因以「龍胡之痛」指喪親之痛
龍虎風雲:
①《易·乾》:「雲從龍,風從虎。」後以「龍虎風雲」喻英雄豪傑際遇得時。②指君臣遇合
龍化虎變:
《易·革》:「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後因以「龍化虎變」比喻變化莫測
龍荒蠻甸:
指邊遠蠻荒之地。亦指邊遠之地的少數民族國家
龍荒朔漠: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國家
龍江虎浪:
形容慣於興風作浪
龍精虎猛:
喻精力旺盛,鬥志昂揚
龍駒鳳雛:
喻英俊秀穎的少年。語出《晉書·陸雲傳》:「雲字士龍,六歲能屬文,性清正,有才理。少與兄機齊名,雖文章不及機,而持論過之,號曰『二陸』。幼時吳尚書廣陵閔鴻見而奇之,曰:『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
龍樓鳳城:
猶言龍樓鳳池
龍樓鳳池:
指禁省,皇宮
龍樓鳳閣:
①帝王的宮殿、樓閣。②喻指封建統治者的巢穴
龍樓鳳闕:
帝王宮闕
龍馬精神:
比喻老而彌健的精神
龍眉豹頸:
形容勇士的長相
龍眉鳳目:
形容貴人相貌不同尋常
龍門點額: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爾雅》曰:『鱣,

⑩ 怎麼感覺如龍有好多角色臉都似曾相識

科學的解釋:
1、人的大腦時刻在虛構各種情景,主要是潛意識活動,當你遇到現實中近似的情景時,就會與你記憶中以前大腦虛構的情景相呼應,加上心理強化的作用,你就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人在睡眠中,大腦仍在對現實中的一些參數運算,得到許多種結果。似曾相識的情景是大腦運算的結果之一。
2、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某個印象早已潛藏在做夢者的潛意識里,然後偶然再在夢里顯現出來,也有些研究指出這種現象和另一種超越時空的潛意識有關。另一方面,有些大腦活動研究專家指出這種現象也有可能是我們的大腦某半邊處理訊息的速度稍為快過另半邊所做成的。
3、這是時空隧道的碰撞或對夢的記憶。在夢里已經看到了將要發生的場景,只是記不清夢境了,所以你遇到事情發生的時候會覺得好像那裡經歷過。其實是勾起了你自己的記憶,對夢的記憶。
4、這個在醫學上還有一種解釋是大腦皮層瞬時放電現象,或者叫做錯視現象,也可稱為視覺記憶,經常會發生在你身處於非常熟悉的環境時。我們的大腦有一個記憶緩存區,當你看見一見東西或者遇見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先把記憶存儲再緩存區。之所以會發生眼前的事情好像已經經歷過這種感覺,是因為我們在記憶存儲的時候發生了錯誤,把它存在歷史記憶中去了,在看著眼前的事情的時候你又從歷史記憶中把它找出來,你就覺得好像以前已經發生過了。在大腦疲勞的時候會比較容易產生這樣的錯覺。
5、生死意識流動的差異。死/^^^^\生\____/死。這是人的意識流動圖。人出生有了意識,到死之前這個意識一直是平坦的流動。到死了之後,人的意識會按照曲折的路線回到出生時,從而一直往復。因為死後的路線曲折,致使生時的記憶被分段的記錄,只有處在接點的記憶才有可能被下一段「生」的意識絞纏,就會出現deja-vu現象。至於為什麼年輕人和老人會有這一現象,也很好解釋。年輕人的正常的意識形態還再形成中,而老年人的大腦的記憶回述功能較強。而中年人由於生活壓力過大,而經常忽視這種感覺,而不是不存在。
6、物理學上稱這樣的現象是時光倒流,也就是在速度大於光速後時空交錯,四維空間偶爾發生混亂的特殊人體感覺。當發生某個場景的時候,人的控制神經(中樞神經一部分)就會以極快的速度傳送於記憶神經,這時大腦的反應還沒有傳達到記憶神經,所以當大腦的反應傳到記憶神經的時候,就會讓人感到以前發生過一樣。有科學家猜測,這時控制神經和記憶神經的傳輸速度會大於光速。這是對相對論的一個巨大挑戰,當然現在這個理論並沒有得到證明,只是猜想階段。
7、雖然正統派的科學者們拒絕談論靈魂的有無,或是毫無餘地地否定這一觀點,但是高能物理學及一些其他的邊緣物理學對這個問題的牽涉是不可否認的。
8、時空錯亂。舉個例子:你需要一個工具,但滿屋子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但過了一會兒或一段時間,這個工具明明擺在平時放它的地方。用愛因斯坦的觀點解釋,就是這個世界有很多時空,每個時空都按照一般的規律運行著,他們是平行的,一般不會有交叉,只是有時間的先後,但也有例外的情況,出現時空交叉,即時空錯亂,這是就會發生工具消失的情況,例如一把鉗子沒了,轉眼它又在那兒了,也就是說,鉗子暫時到其他的時空轉了一圈,這個時候正讓你碰上,當然,這樣的巧合還是很少的。人也一樣,如果碰巧你存在的時空和未來的時空交叉,也就是說,你有很短暫的時間進入了未來時空,很快又回來了,假如你在未來時空用鉗子修了一輛自行車,你回到現在的時空後,還要進行同樣的動作(修自行車),但你的記憶里已經存儲了這件事情,所以你就感覺這件事,這個景象好像在哪裡經歷過。這和年齡與其他經歷沒什麼關系。
9、神經學家認為,記憶其實是由眾多腦細胞構成的,腦細胞之間通過極強的化學反應相聯系,想喚醒記憶,就要定位和刺激某組腦細胞。大腦清楚記憶之間有相似性,如樹莓酸酸甜甜的口感和草莓差不多,也能分清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記憶,如食用某種紅色漿果會讓人反胃。這種能力就是所謂的「模組分離」。大腦中的「模組分離」線路有時會失靈,這樣一來,新體驗和舊記憶似乎就成了完全相同的了,這正是人們產生「似曾相識」感覺的原因所在。
偽科學的解釋:
人死後有鬼魂的存在,鬼魂是一種什麼東西呢?其實,鬼魂和身體的關系就象電磁波和對講機的關系。鬼魂也就是一種磁場,有記憶的磁場。鬼魂和肉體是這樣的關系:人分肉體和鬼魂兩部分,身體為鬼魂服務,鬼魂又依賴於身體,器官的存在是為了身體健康保留,這樣才使鬼魂不消失。
鬼魂的形成--當胎兒在母體的時候,開始的前三個月是很弱的,甚至可以說沒有的,它的來源取決於大腦活動和體液(最主要的是血液,體液都是帶有電離子的)的流動而形成的。對所有的動物死後都有鬼魂,也就是只要有電離子流動的生物個體都會形成電流,有電流就有磁場。當胎兒三個月後,大腦逐漸的發育並且於母體的血液流動增多,漸漸形成了鬼魂。初生嬰兒的身體接近於原始,所以很多的小孩(6歲)以下會看到鬼魂,他們不是在用眼睛看,而是自己的鬼魂和鬼魂的交流(3歲以下的小孩的視力范圍是很近的),這時的小孩的身體和鬼魂的結合不是很融洽,容易受驚嚇等原因而分離,這就是俗語的「丟魂兒」。

閱讀全文

與如龍7歷史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