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學專業考研有沒有比較好的記憶方法
適合應考法
方法一:注意集中。
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這里指的注意集中,和記憶時緊張是有很大區別的,也就是說記東西時要舒心不要緊張。因為緊張時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它是損害精神集中功能和記憶力的大敵。反之,在寬松環境中,垂體後葉分泌加壓素,它對增強記憶功能大有好處。
方法二:選對合適的時間。
實驗證明,晚上6--10點和早晨6--8點是記憶功能最佳時候。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當然同時要專心,不要被其它干擾或打斷。切忌一邊聽walkman一邊背書。這是因為大腦工作時只允許一個中樞於興奮狀態,如果同時有幾個興奮點,必定會心不在焉或三心二意,結果大大降低記憶效果。
方法三:採取多種記憶方法。
如形象記憶、順口、聯想記憶、圖畫記憶等等。同時,讀、想、視、聽相結合。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比單一默讀效果好的多。
方法四:及時復習。
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方法五:要多吃有利記憶的食品,如富有含鋅、磷酯、某些不飽和脂肪酸的芹菜、核桃、芝麻、瘦肉等。
常用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記憶力的辦法其實是很多的,重要的是你要做個提高自己記憶能力的有心人,在任何場合都形成習慣。我們可以從以下7個方法著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加以改進和完善。
每天鍛煉。有氧鍛煉對身體的各部分,包括大腦都有好處。
吃好吃對。常吃菠菜、深色綠葉菜、三文魚、葡萄汁或葡萄酒、熱可可、全麥製品和糙米、杏仁和核桃、橄欖油、大蒜、藍莓果、雞蛋、牛奶或酸奶、核桃、黃豆和沙丁魚、海帶、南瓜、青椒、花菜、胡蘿卜、瘦豬肉這20種食品可提高記憶力。另外,每日多餐少食也可以通過降低血糖滴度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
減輕壓力。持續、突發性的壓力對大腦有損害。放鬆,練練氣功或者與人交談來排解壓力。
善於觀察。很多時候記不住不是因為記性差,是因為看的不仔細。頭天見到的新人,第二天再碰見就想不起來了,多半是因為沒有專門去記。訓練觀察力可以用一張自己不熟悉的畫面,看幾秒鍾後翻過去,嘗試敘述畫中的內容。每次做這個練習的時候都找一張自己沒見過的畫,多加訓練就可練就過目不忘。
5,保持活躍。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陸九淵曾說:「身體不運則病,精神不運則愚」。大腦就象肌肉,常鍛煉能促進大腦發育。學一種新語言、一種樂器,或者玩玩智力游戲都是保持大腦活躍的好辦法。
6,不斷重復。重復得越多,記得越牢。可以心裡默念,也可以寫下來,找各種方法重復需要記住的內容
7,通過專業的記憶訓練,掌握記憶的技巧和捷徑也是快速增強記憶力的訣竅。
有意法
什麼是有意記憶法
有明確的目的或任務、憑借意志努力記憶某種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記憶法。相反,沒有明確的目的或任務,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記憶方法,稱為無意記憶法。心理學研究表明,有意記憶的效果明顯優於無意記憶效果。為了系統地掌握科學知識,必須進行有意記憶。
宋朝有個讀書人叫陳正之,他看書看得特別快,抓住一本書,就一個勁地趕著往下讀,一目十行,囫圇吞棗。他讀了一本又一本,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可是效果很差:讀過的書像過眼煙雲,很快就忘記了,幾乎沒有留下一點印象。這使他十分苦惱,疑心自己是不是記憶力不好。
後來,有一天,他遇到了當時的著名學者朱熹,就向朱熹請教。朱熹詢問了他的讀書過程以後,給了一番忠告:以後讀書不要只圖快,哪怕每次只讀五十字,重復讀上多遍,也比這樣一味往前趕效果好。讀的時候要用腦子想、用心記。陳正之這才明白,他讀過的書所以記不住,不是因為他的記性不好,而是學習目的的不明確,方法不對頭,他把讀書多當成了讀書的目的,忽視了對書籍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這樣匆忙草率地讀書,既不消化書中的內容,又不有意識地進行記憶,他的記憶效果當然是不會好的。
以後,陳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勸告,每讀完一段書,就想想這段書講了些什麼,有幾個要點,並且留心把重要的內容記住。經過日積月累,他終於成了一個有學識的人。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請老師給兩個班的同學布置了默寫課文的作業,都說第二天測驗,第二天果真測驗了,結果兩個班成績差不多。測驗後,只告訴一班同學兩星期後還要測驗一次,二班同學不知道。兩個星期後又進行測驗,一班同學的成績比二班同學要好得多(一班同學在測驗前也沒有復習)。這說明,並不是一班同學比二班同學更聰明,記憶更好,而是由於老師在第一次測驗後,對一班提出更長久的記憶目標,結果一班同學就記得長久些。
這個實驗都告訴我們,在學習中要養成一種習慣,嚴格要求自己,給自己明確提出記憶的目標,這樣才能有好的記憶效果。
怎樣進行有意記憶
進行有意記憶,首先要有明確的任務。任務明確,就能調動心理活動的積極因素,全力以赴地實現記憶的任務。任務越明確、越具體,記憶效果就越好。例如,英語單詞不好記,但又必須記住,因此,你可以把生詞寫在小卡片上,規定自己每天必須記住20個生詞,並及時進行復習與檢查。這樣,日積月累,你的詞彙量就會大增。
其次,有意記憶要有意志努力的參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專心致志」。要下決心記住一段材料,就要進入「兩耳不聞窗外事」,「頭懸梁,錐刺股」的境界。如果面對著要記的東西,連連叫苦不迭,或漫不經心,或知難而退,或者在邊學邊玩時背下來的東西都是短期記憶,都不會取得好效果。
理解法
什麼是理解記憶法
在積極思考、達到深刻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記憶法。
理解記憶的基本條件是對材料的理解和進行思維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學要領、范疇、定理、法則和規律、歷史事件、文藝作品等,都是有意義的。人們記憶這類材料時,一般都不採取逐字逐句強記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涵義,即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思維進行分析綜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點和內在的邏輯聯系,使之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以便保持在記憶中。理解記憶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確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賴於學習者對材料理解的程度。
理解記憶的效果優於機械記憶。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在做記憶的實驗中發現:為了記憶住12個無意義音節,平均需要重復16.5次;為了記住36個無意義章節,需重復54次;而記憶六首詩中的480個音節,平均只需要重復8次!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記硬背,那真是費力不討好。
理解記憶是以理解材料內容為前提的。這種理解不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系,以及該材料和以前的知識經驗之間的關系。
我們平常說泰國的首都曼谷,實際上這是一個簡稱,泰國首都的全稱是「共台甫馬哈那坤奔地娃勞狄希阿由他亞馬哈底陸浦改勸辣塔尼布黎隆烏冬帕拉查尼衛馬哈灑坦」,共四十一個字。
要把這四十一個字都背下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恐怕比記圓周率小數點之後四十一位還要難得多。
我們不妨來背背這兩首詩,一首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還有一首是唐朝著名詩人王之渙的絕句《登鸛鵲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兩首詩的總字數比泰國首都全名還要多七個,可是只要讀幾遍也就會背了。原因就在於這兩首詩形象易懂。
怎樣進行理解記憶
既然記憶有這種規律特點,那麼在學習的時候就要經常有意識地運用理解記憶,在記憶的時候展開積極的思維,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可以運用理解記憶的時候不去運用,而偏偏要使用機械記憶進行無意義的重復,那可就不止事倍功半,而是相差十倍二十倍了。
我們在記憶材料的時候,只要它是有意義的,就應該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後記憶」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層次,找出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而不要從一開始就逐字逐句地記憶。
例如背古文,如果不把古文的意思弄懂,那麼就會象背天書一樣,非常吃力。如果把古文里的實詞、虛詞都弄懂了,把全篇的中心意思掌握了,這時再背,就是在理解基礎上記憶,背起來就有興趣得多,也快得多,印象也深得多。
我們說理解記憶效率高、效果好,是不是說只要理解了就一定能記住呢?這可不一定。對於理解的東西,往往也還需要多次重復才能記住。有的人理解了某個學習內容,就以為學習過程已經結束,沒有有意識地要求自己記住它們,不再通過重復加深印象,那麼,是不可能把學習內容完全、准確地記住的。
聯想法
什麼是聯想記憶法
利用聯想來增強記憶效果的方法,叫做聯想記憶法。聯想,就是當人腦接受某一剌激時,浮現出與該剌激有關的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一般來說,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間容易產生聯想。用聯想來增強記憶是一種很常用的方法。美國著名的記憶術專家哈利·洛雷因說:「記憶的基本法則是把新的信息聯想於已知事物。」
聯想記憶法的種類
聯想記憶法分為以下三種具體方法:
接近聯想法
兩種以上的事物,在時間或空間上,同時或接近,這樣只要想起其中的一種便會接著回憶起另一種,由此再想起其他。記憶的材料整理成一定順序就容易記得多了。
例如,有的人有時候一下子記不起一個很熟的外語單詞,明明是經常溫習的,連這個字在教科書上什麼位置都能回憶起來,可一下子就想不起來了,那他就可以從這個字在書上什麼地方想起,想想它前面是個什麼詞,後面跟了一個什麼詞,這樣反復地聯想,往往能回憶起這個單詞來。這個詞和前後詞的關系是位置接近,這種聯想就叫空間上的聯想。還有一種時間上的聯想。比如一個人在一本辭典上看到對某個詞的很有意思的說明和解釋,告訴了另外一個人。那個人也很感興趣,問他是在哪本辭典上查到的,要去親自查看一下全文。可惜他已經記不確切是查在哪本辭典了。怎麼辦呢?
於是這個人就回憶當時查辭典的情形。首先想起是前天晚上查到的,記得那天晚上他還為這事高興了好一會。再仔細一想,噢!有了。這個詞是在《辭海》上看到的。因為自己前天晚上只查過《辭海》,其他那些辭典前天上午就都歸還圖書館了。這樣,通過時間上的聯想,准確地回憶起自己查的是《辭海》,不是其他的辭典。
相似聯想法
當一種事物和另一種事物相類似時,往往會從這一事物引起對另一事物的聯想。把記憶的材料與自己體驗過的事物相連結起來,記憶效果就好。
在外語單詞里,有發音相似的,有意義相似的,這些都可以利用相似聯想法來幫助記憶。
遼寧黑山北關實驗學校和北京景山學校在小學低年級試驗一種集中識字的方法,可使學生在兩年內認字兩千五百個,閱讀一般書籍報紙。這種識字法就運用類似聯想記憶法的道理,把字形、字音相近,能互相引起聯想的字編成一組一組的,像把「揚、腸、場、暢、湯」放在一起記,把「情、清、請、晴、睛」放在一起記。每組漢字的右邊都是相同的,每組字的漢語拼音也有共性,前一組的漢語拼音後面都是「ang」,後一組的漢語拼音都是「qing」,這樣就可以學得快、記得住。
對比聯想法
當看到、聽到或回憶起某一事物時,往往會想起和它相對的事物。對各種知識進行多種比較,抓住其特性,可以幫助記憶。這就是對比聯想法。
許多詩集、對聯大多按對仗的規律寫出來的。如:杭州岳飛廟有這樣一副楹聯,寫的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有」和「無」是相反的,埋下烈士忠骨和鑄就奸臣是相對比的。相傳這里埋著民族英雄岳飛的忠骨,後人由於痛恨奸臣秦檜用陰謀害死了他,用鐵鑄了秦檜夫婦的跪像放在墓前。只要記住這副對聯的上句,下句也就不難憑對比聯想回憶起來了。我們背律詩,往往感到中間兩聯好背,原因就是律詩的常規是中間兩聯對仗。對仗常用這種對比,例如「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又如唐朝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詩的中間兩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相對比之處很多,由前一句可以很自然地想起後一句。
怎樣用聯想法學習外語
學習外語,初學者往往喜歡用生詞卡,把一個個外文單詞及其音標、詞類和中文詞義記在單詞卡上,一有空就拿出來看看讀讀,這確是個有效的方法。但是,利用上面提到的聯想規律,就能夠增進這種方法的記憶效果。
⑴將詞形相似的詞放在一起記。便如:preserve、reserve、observe、deserve 4個詞都相同的詞根serve,把它們放在一起記,利用相似聯想,既利於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又利於辨別、區分它們的中文詞義。
⑵將中文詞義相同或接近的詞放在一起記。例如:get、obtain、acquire、gain 4個詞都有「得到」的意思,把它們放在一起記,利用接近聯想,可以舉一反三,提高記憶效率。
⑶將反義詞放在一起記。例如:black(黑)與white(白),superior(上等的)與inferior(下等的)詞義相反,把它們放在一起,利用對比聯想,由一詞引起對它的反義詞的回憶。
聯想記憶法在商業廣告上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1931年,上海有家汽車出租公司,他們電話號碼是「40000」,為了使乘客能記住這個電話號碼以招徠生意,他們就利用人民群眾當是高漲的愛國熱情,大力宣傳「四萬同胞請打『40000』號電話」,這就使它很快成為上海最大的一家出租汽車公司。
聯想記憶法的詳細技巧
聯想記憶法根據記憶內容的特徵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1.一點式記憶。例如對一個人名、地名,或其他形式的抽象的或不可理解的、無意義的材料的記憶。
2.兩點式記憶。就是需要在兩個事物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系,使用時見此知彼、見彼知此。例如英語單詞和漢語詞彙之間,作品與作者之間,國家與首都之間,年代與歷史事件之間,某些事物與有關數據之間,都是如此。
3.多點式記憶。需要記憶的知識要素超過兩個,要在3個或更多的事物之間建立聯系,比如記憶56個族,列舉魯迅的作品,記憶一個簡答題的要點等等。
在記憶時,除了進行聯想之外,還應輔之以這樣一些技巧:循環記憶、嘗試回憶、過度學習、卸磨殺驢、限定時間、結合理解。另外,還應該注意確定切合現實的目標,不能指望什麼都要一字不漏地原文背誦。
多通道法
什麼是多通道記憶法
要記憶外部信息,必先接受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條,有視覺、聽覺、動覺、觸覺等等。有多種感知覺參與的記憶,叫做「多通道」記憶。這種記憶方法效果比單通道記憶強得多。
古書《學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學無當於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意思是說,學習和記憶如果不能動員五官參加活動,那就學不好,也記不住。這說明遠在2000年前中國古代人就已經認識到讀書學習要用眼看,用耳聽,用口念,用手寫,用腦子想,這樣才能增強記憶效果。
宋代學者朱熹說,讀書要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15%,若把視覺與聽覺結合起來,能夠記住65%。
有位老師曾經用三種方法讓三組同學記住十張畫的內容:對第一組同學,他只是告訴說畫上畫了些什麼,並不給他們看這些畫。也就是說這組同學只是聽,沒有看。對第二組 同學正好相反。老師哈給他們看這十張畫,可是不再給他講每張畫畫了些什麼。也就是說這組同學只是看,沒有聽。對第三組同學是又讓聽又讓看。老師不但告訴他們畫的內容,而且在講每張畫的內容的同時,就給他們看那張畫。過了一段時間,老師分別問這三組同學記住了多少畫的內容。結果第一組記住的最少,只有百分之六十;第二組稍多,記住了百分之七十;第三組記住最多,達到百分之八十六!這說明只聽不看的同學記得最少,還僅僅是兩種感覺器官並用,記憶效果就比只用其中一種好得多。如果把所有的感覺器官一齊調動起來,記憶效果就更好了。
怎樣進行多通道記憶
多通道記憶法動員腦的各部位協同合作,來接收和處理信息。這種方法在掌握各種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效果顯著。因為不論哪一種語言,學習目的總是為了讀、寫、聽、說,這四種能力恰恰涉及到信息輸入和輸出的四種不同的通道,因此,在學習語文、外語等課程時,最好採用多通道記憶法。
新聞記者在新聞采訪中,為了抓住信息,往往是動腦動手,聽、說、寫並用,採用多通道記憶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要記住一段比較長的話語,最好是邊聽邊記,正所謂「眼過千遍,不如手寫一遍」,旨在說明動筆對於記憶的重要。
因此,在掌握各種語言文字或是接收處理語言信息之時,應運用多通道記憶法,其正確的作法是,邊聽邊積極思維,以聽懂為第一,總結出所接收的語言信息的內容要點,並在其語言停頓的空隙,扼要地記上幾個字或幾句話。
精選法
對記憶材料加以選擇和取捨,從而決定重點記哪些,略記哪些,這種記憶方法叫做精選記憶法。
對記憶材料之所以加以選擇,是因為每個人每天接觸的信息太多了。這些信息並不是都需要記憶的。
據說,前蘇聯莫斯科大學有一位大學生,他在圖書館的石階上走路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腦受到撞擊。從此,不可思議的事情產生了,他的記憶好得不能再好,什麼東西都過目不忘,像《真理報》這樣的大報,從頭版到第八版,只要他閱讀後,每篇文章都能倒背如流。但令人遺憾的是他的頭卻疼痛如裂,因為記得太多了,大腦得不到休息。因此,記憶應有選擇,記憶那些最重要、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材料。善於學習記憶能力強的人,往往善於抓住重點,抓住精髓,善於組織材料。據說古時候,有的人記憶力極好,甚至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過目成誦。可是鄭板橋卻看不起這種人,把他們叫做:「沒分曉的鈍漢。」怎麼個沒分曉?就是不分主次、輕重,不管有用、無用,一股腦兒全都背下來。
有位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談到精選記憶法時說:「修辭格有數十種之多,但常用的不過十幾種。在認真學習每種修辭格之後,我把常用的12種修辭格濃縮成順口溜:『比喻、借代、比擬、誇張、雙關、反語、設問、反問、反復、對照、對偶、排比』,並且以這24個字為主,列成一張表。在編排中,除了讓它好讀、押韻,便於記憶外,還把容易混淆的放在一起,用箭頭標出,在下邊用簡練的語言註上聯系與區別或特性,記憶住了順口溜也就記住了12個主要的修辭格,根據排列的位置,想到幾組修辭格的異同,進而想到它們的全部特點。這樣,在分析句子時就能做到條理清晰,不易混淆和遺漏了。」
諧音法
利用諧音來幫助記憶的一種方法。許多學習材料很難記憶,在它們之間不易找出有意義的聯系,例如,歷史年代、統計數字等等。如果對這些學習材料利用諧音加某種外部聯系,這樣就便於貯存,易於回憶。
據說,一天,有位老師上山與山頂寺廟里的和尚對飲,臨走時,布置學生背圓周率,要求他們背到小數點後22位;。大多數同學背不出來,十分苦惱。有一個學生把老師上山喝酒的事結合圓周率數字的諧音編了一句順口溜:「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而樂」。
待老師喝酒回來,個個背得滾瓜爛熟。這種聰明的學生就是利用諧音法來幫助記憶的。
利用諧音法還可以幫助記憶某些歷史年代,不少人覺得記憶歷史年代是件很苦惱的事,不容易記住,而且還容易混淆。但是,要學好歷史,又必須記住歷史年代,因為沒有時間也就無所謂歷史。於是,許多聰明人利用諧音法來幫助記憶歷史年代。例如,馬克思生於1818年逝世於1883年。那麼可以這樣記,「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再如,甲午戰爭爆發於1894,用它的諧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記住。
當然,諧音記憶法只適於幫助我們記憶一些抽象、難記的材料,並不能推而廣之,用於記憶所有的材料。
口訣法
把記憶材料編成口訣或合轍押韻的句子來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訣記憶法。這種方法可以縮小記憶材料的絕對數量,把記憶材料分成組塊來記憶,加大信息濃度,增強趣味性,不但可減輕大腦負擔,而且記得牢,避免遺漏。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記憶是以「組塊」為單位的,每一個組塊內的信息量多少是相對的。一個字母可以看作一個組塊,一個單詞,一個片語也可以看作一個組塊,一個句子也可以作為一個組塊。組塊內部的信息不是各自獨立,而是相互聯結的,如果善於把記憶材料分成適當的組塊,就能夠大大提高記憶效果。口訣記憶法就是符合組塊規律的一種記憶方法。
口訣大都押韻,朗朗上口,容易記憶。例如,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歌,在勞動人民中間世代相傳,且有強大的生命力: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署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來六、二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兩天。
除二十四節氣歌外,乘法口訣、珠算口訣、「百家姓」等都是運用口訣記憶法的實例。
編口訣有許多種方法。
有一個標點符號的順口溜,用的是羅列法:
一句話說完,畫個小圓圈(。句號)
中間要停頓,小圓點帶尖(,逗號)
並列詞句間,點個瓜子點(、頓號)
並列分句間,圓點加逗號(;分號)
疑惑與發問,耳朵墜耳環(?問號)
命令或感嘆,滴水下屋檐(!感嘆號)
引用特殊詞,蝌蚪上下竄(「」引號)
文中要解釋,兩頭各半弦(()括弧)
轉折或註解,直線寫後邊(――破折號)
意思說不完,點點緊相連(……省略號)
特別重要處,字下加圓點(·著重點)
編口訣還有一種利用形象的方法,易於引起聯想幫助回憶。
例如漢語拼音字母的
「n、m」樣子像門,
「f」像拐棍,
「t」像傘把,
「h」像椅子,
「k」像有個東西往下磕,
「l」的發音像「嘞嘞嘞」的聲音。
於是可以編成口訣:
一門n,二門m,
拐棍f,傘把t,
椅子h,碰壁k,
小棍趕豬嘞嘞嘞。
對於一些容易混浠的字,我們用發掘特徵的辦法編成口訣特別便於記憶,容易分辨。比如,己、已、巳幾個字容易混,可以編成這樣的口訣:堵巳不堵己(自己的己),半者和念已(已經的已)。
買、賣這兩個字很多小學生容易弄混,可以運用聯想法編成口訣:少了就買,多了就賣。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是缺少了什麼東西才買,「買」字恰恰比「賣」字少了個「十」字頭,因此可以聯系起來記。
我們還可以用前後對比的方法編口訣。比方面面這個代數公式:我們就可以編成這樣一個口訣:首平方,尾平方,首尾兩倍在中央,二項符號看前面,它們兩個都一樣。
多種方法綜合起來編口訣也很方便,比如綜合羅列法、特徵法、直觀形象法很快就可以把「熟」字編成這樣的口訣: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子字來報信,九個一起忙,下點一把火,燒熟一鍋湯。這些不同的編口訣的方法,我們可以根據情況加以運用。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口訣很不容易編,記憶的對象又並不常用或都很簡單,用其他方法記憶很方便,那就用別的方法。否則為了編口訣就花去很多時間,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還有一種就是圖像記憶法,指把需要記憶的資料通過各種手段轉化為圖像編碼來進行記憶,因為人對圖像的記憶能力是很厲害的,容量很大,科學研究表明圖像記憶是其他記憶容量的100萬倍。可見圖像記憶有非常大的空間。
圖像記憶容易進入人的長期記憶,不至於很容易遺忘。需要復習的次數也少,明顯的優於其他記憶方法,但需要有一定想像聯系等編碼能力,也就是轉換為好的圖像去記憶,所謂好就是要誇張,生動,或者有趣。
記憶法的15個要點:
⒈平心靜氣。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都保持一種讓自己平心靜氣的心態。更多的時候是讓自己的大腦安靜。
⒉調整自己大腦的工作和休息時間,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疲勞會降低大腦的工作效率。
⒊樹立起自己記憶優良的信心,並時時提醒自己要記住必須記住的東西,必須堅信自己「一定能記住」!
⒋要學習和找到一套適合提高自己記憶力的方法,加之必要而又經常的訓練再訓練,提高再提高。
⒌要保持對世界充滿強烈的愛好與興趣,興趣是記憶的第一推動力。對被記憶的對象要象對待自己的「情人」一樣有足夠的興趣。
⒍強烈的願望和刺激可以促進自己的記憶。
⒎要在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建立與愉快事情相聯系的記憶。
⒏讓自己的心態永遠年輕,保持年青人的刺激可以促使自己腦細胞變得敏銳和年輕。
⒐學會一種或多種觀察能力,敏銳的觀察力能能幫助我們記憶。
⒑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在記憶中尤其如此。要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對象。
⒒開發自己的右腦,把記憶對象形象化有助於記憶。
⒓掌握歌訣或口訣記憶知識,把互不關聯的記憶對象編成歌訣有利於記憶。
⒔學會特徵記憶技巧,找到記憶對象的特點,辨別出其特徵有助於記憶。
⒕學會整理和分類,適當的分散記憶(化整為零)有時比集中記憶效果好。
⒖充分運用人自身體的五官功能,調動身體各器官協同記憶。
B. 歷史上黃河畔有哪些民族英雄並簡述其事跡,急需
1、林則徐
十七年,升任湖廣總督。是時鴉片已成為嚴重弊害,黃爵滋上疏主張以死罪嚴懲吸食者。林則徐提出六條禁煙方案,並率先在湖廣實施。八月,他上奏指出,歷年禁煙失敗在於不能嚴禁。九月應召進京,力陳禁煙的重要性和禁煙方略。
十一月受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十九年正月抵廣州。他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等傳訊洋商,令外國煙販限期交出鴉片,並收繳英國躉船上的全部鴉片。
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門海灘銷煙,20天中銷毀鴉片19179箱、2119袋,共計2376254斤。在此期間,林則徐注意了解外國情況,組織翻譯西文書報,供製定對策、辦理交涉參考。
2、宗澤
宗澤先後上了二十多道奏章,請求趙構回京,每每被黃潛善等人所阻礙,憂憤成疾,背上長毒瘡。諸將入室問候病情,宗澤看著諸將說:「我因為徽、欽二帝遭受不幸,積憤成這樣。你們如果能夠消滅敵人,則我死而無恨了。」
諸將都流著淚說:「怎敢不效力!」諸將出去後,宗澤嘆息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建炎二年七月十二日(1128年7月29日),刮風下雨,天色陰暗,宗澤在彌留之際,沒一句話談及家事,念念不忘北伐,最後連呼三聲「渡河!渡河!渡河!」
懷著悲憤的心情溘然與世長辭了,時年70歲。後由兒子宗穎和愛將岳飛一起扶柩至鎮江,與夫人陳氏合葬於鎮江京峴山上。
都城之人聞知痛哭。宗澤所留下的遺書仍然主張趙構返回京城。朝廷追贈宗澤觀文殿學士、通議大夫,謚他為忠簡。
3、夏禹
禹立即與益和後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 。
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測量儀器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桿,規劃水道。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桿,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也不敢休息 。
他親自率領老百姓風餐露宿,過家門而不入,整天在泥水裡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經過13年治理,終於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濫的災禍 。因為治洪水有功,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
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4、岳飛
岳飛在鄂州已整訓三年,岳飛接詔後,立即派張憲、姚政率軍東進,援救順昌。未至順昌時,劉錡已於順昌之戰中大敗金軍。六月下旬,當西線金軍受阻,東線順昌解圍,局勢稍有穩定,趙構便又命司農少卿李若虛向岳飛傳達詔命,諭岳飛「兵不可輕動,宜且班師」。
此時岳飛已率軍開至德安(湖北安陸)。岳飛向李若虛陳述他恢復中原的謀略,李若虛素主抗金,他不顧矯詔之罪,主動支持岳飛北伐。
岳飛隨即揮師北上,在六月、閏六月間,張憲的前軍攻下蔡州,牛皋的左軍在京西路連克魯山等縣城,統領官孫顯也在蔡州和淮寧府之間打敗金兵。張憲、傅選又大敗金將韓常,順利收復潁昌(河南許昌)。牛皋、徐慶隨後和張憲會師,繼而收復了陳州。
中軍統制王貴所部也在閏六月底和七月初接連攻下了鄭州和西京河南府(洛陽)。與此同時,韓世忠部將王勝收復海州(江蘇東海縣東),張俊部將王德收復亳州。
5、吉鴻昌
1920年5月, 吉鴻昌在當營長的時候父親病危, 他的父親臨終前告訴他:「當官要清白廉政, 多為天下窮人著想, 作官即不許發財。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父親去世後, 吉鴻昌便親筆把「作官即不許發財」七個字寫在細瓷碗上, 交給陶器廠燒制。
燒好後, 吉鴻昌把瓷碗親手發給官兵, 勉勵大家要廉潔奉公。他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 但我決不欺壓民眾, 掠取民財。我一定牢記家父的教誨, 做官不為發財, 要為天下的窮人辦好事, 請諸位兄弟監督。」
在北伐戰爭中, 由於吉鴻昌作戰勇猛, 所向無敵, 所以他很快被提升為第19師師長。他所率領的師也獲得「鐵軍」的稱號。1930年4月, 中原大戰爆發。吉鴻昌奉命率部從寧夏出潼關, 參加討蔣大戰。
9月, 馮玉祥的西北軍戰敗。吉鴻昌為了保存實力, 接受蔣介石改編, 就任第22路軍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 不久被蔣介石派往光山、商城一帶進攻鄂豫皖紅軍。
C. 關於生活的拐杖散文有那些
人 生 的 拐 杖
母愛是人間最崇高的愛。母愛是一縷陽光,灑在身上,暖在心裡;母愛是一道港灣,顛簸之時,避風之處;母愛是一根拐杖,扶持左右,走向希望。———題記
媽媽是個很平凡的人,但她用她那不平凡的愛來保護我、照顧我,我卻從未體諒過她,但從那一次,我開始體諒媽媽的苦心,懂得崇高的母愛。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我上小學二年級,由於學習需要,我們要用字典。這天,在媽媽臨走,我告訴媽媽要用字典,一定不要忘記,媽媽微笑這著答應了。晚上。我滿懷希望地等著媽媽能買回字典,我左盼盼右等等可就是不見媽媽回來。外面異常的寒冷,已經開始飄雪花了,一陣風吹來,我不禁打了個冷戰。我趴在窗檯上,向外望著,可始終沒見媽媽回來。時間飛逝,一眨眼的功夫就到11點鍾了,我趴在窗檯上昏昏欲睡。突然,聽到了門響的聲音,我興奮的跑了過去,媽媽進來了,臉凍得發紫,頭發上還零落的留著點雪花,手也凍得通紅,可手裡只有一個手提包,再也沒有別的東西了。我疑惑的問媽媽:「媽媽,我讓你買的字典呢?你買了嗎?」媽媽像個犯錯的孩子,吞吞吐吐地說:「對…對不起,媽媽下班太遲了,沒買到……」聽到這里,我生氣的對媽媽嚷道:「你怎麼這樣,老師讓我們明天就要拿到學校,可現在,現在怎麼辦呢?」我氣憤地跑到卧室里,狠狠的摔傷了門,趴在被子上生悶氣。過了許久,爸爸敲了敲門走了進來,說:「不要怪你媽媽了。不是她故意不給你買,只是她下班已經很晚了,你知道嗎,媽媽為了給你買字典,把大半個縣城都找過來了,可那是已經很晚了,沒有書店在開著。」剎那間,我感覺像股涼涼的水倒在了身上,凍得我打顫,此時我的眼睛濕潤了,淚珠可勁的往外流。我起身跑進了媽媽的卧室,拉著媽媽仍舊冰冷的手說:「媽媽,我錯了。」媽媽用她那銀凍得過度而發紅的手擦掉了我連上的淚珠,把我摟在了懷里。
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崇高的。或許你一次又一的傷害了它,但它依舊用它那博大的胸懷包容你、愛你。母愛是你人生的拐杖,永遠不可替代的東西。
媽媽,如果有下輩子,我仍想做你女兒。
甘肅省臨澤縣城關中學九(4)班魯文璟
指導老師郭建剛
給台灣同胞的一封信
親愛的台灣同胞:
你們好!
我是與你們魚水相連的大陸中的西北的一位中學生,海峽兩岸長期分離,同胞的相思之苦,是長年的一代深有感觸的,盼望統一祖國是億萬中國人民的最大心願。
自從一九四九年台灣同祖國不幸分離以來,祖國不能統一,親人無從團聚,這種分離的局面已經持續的太久太久,絕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台灣一天不回歸,人民就一天不快樂。因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國的領土,而台灣同胞們,不管你們是台灣省籍還是其它省籍,都是中國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
在大陸經商的台灣同胞,他們看到了祖國大陸的繁榮富強,人民生活安定幸福,經濟建設蓬勃發展,尤其是「神五」「神六」「嫦娥一號」的成功,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然而,不想搞好經濟建設,只想搞「太獨」的台灣當局,不順應統一祖國的歷史潮流,反面倒行逆施,真是自不量力。
當今社會,新環境,新領導人,新思想,台灣和大陸都有個自的優勢,祖國和平統一之後,就會產生一種優勢互補效應,祖國和平統一是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光榮使命,我們要為這一光榮使命,付出自己一份力量。台灣人民已經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所以台灣人民是祖國的驕傲,讓我們海峽兩岸人民忘掉過去的不利,放眼未來,祖國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美麗。
作為一名中國人,一名中學生,我希望海峽兩岸人民早日統一,也希望台灣同胞充分認識到中國政府的統一祖國的能力與決心,海峽兩岸終將會統一。
祝願祖國早日實現和平統一,海峽兩岸人民大團圓!
D. 以拐杖為作文題,要怎樣審題,立意,選材
「拐杖」作文800字
世間拐杖樣式各不相同,高矮不一,但總覺得用途卻大致統一:為受傷的,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一個支持點,幫助著他們前行。
受傷的人需要一根拐杖並以此行進,而之於更多的人來說,心靈上也需要一根拐杖在心靈之路上來引導前行。
在人生路上彷徨失措、迷失方向的人們興許會嘲笑一些身體上受傷的人們狼狽不堪的蹣跚而行,卻孰不知自己心靈上對一根拐杖的迫切需求。
有個年輕人去微軟公司應聘,而該公司並沒有登過招聘廣告。見總經理疑惑不解,年輕人用不太熟練的英語解釋自己是碰巧路過,就想貿然一試。總經理覺得很新鮮,便應了他的請求,結果年輕人表現很糟糕。總經理說:「等你准備好再來吧。」一周後,年輕人再次走進微軟大門,卻是相同的結果,但比起第一次,卻表現好得多。就這樣,青年5次踏進微軟大門,最終被公司錄用,並成為重點培養對象。我們的人生旅途上也許沼澤遍布荊棘叢生,也許是山重水復卻不見柳暗花明後的自暴自棄,也許我們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長時間才能看到光明,也許我們虔誠的信念會被時序的塵霧遮住方向,無法自由翱翔……此時的我們,將可望一根拐杖的出現並緊緊依靠它,有了它你便會重新堅定起自己的信念,擁有勇者的氣魄,。盡管並不輕松,但終可以到達夢想的彼岸。
福耀集團的董事長曹德旺在獲得安永全球企業家獎後泣不成聲。他為自己年少時因家境過於貧窮一日兩餐而哭泣,為自己起早貪黑與果農周旋卻只能得兩元錢的時代而哭。這是個已經邁入花甲之年的老人,創業時每天只睡六個小時,無限度的對體力腦力進行透支,他曾無數次想過放棄,但最終倚靠著內心那根拐杖,帶著汗與淚的執著前行,並最終獲得了成功。
萊辛說過,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喪失目標,也比漫無目的徘徊的人走的快。拄拐而行,不在乎走得有多慢,而是你首先要有那一根拐杖,並倚仗它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史鐵生縱使身患多種疾病,卻也堅持用文字教育後人;沈從文在放棄文學之後,卻選擇了考古學,並在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與身體受傷需要拄拐的人相比,心靈上的拐杖顯得更為重要……
「拐杖」作文800字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題記
漢末恆.靈帝亂政。巨鹿張角率百萬黃巾軍暴起反抗。戰亂後本已遲暮的王朝更是搖搖欲墜。強豪俊傑為天下逐鹿中原。曲折濘泥的道路上終有命運的寵兒撐著拐杖艱難的脫穎而出,但是伴隨一同上碧落下黃泉的拐杖未必能天隨人願。只留下萬千取捨得失與我們深思。
經達權變的賈詡字文和,如自己取字一般文和的旁觀於事外,永遠的選擇明哲保身。面對強硬的王允,一語道破天機,領導群龍無首的西涼軍隊入主長安。開啟了武亂天下的禍患前奏。便接連輾轉於各個陣營。游刃有餘的周轉能力,直切肯綮的方策精詳。亂世中保全家室,官至太尉,澤被後世,朝中無一政敵。好一個算無遺策的賈詡,在幕後那令人發指的毒策,在局外冷眼看著一切。你空負了你一身材質。你抬起的方向和目的,註定了你是那個時代的幸運兒又同時是那個被釘在歷史上讓人不寒而慄的影子。
那受任敗軍之際,奉命危難之間的孔明。你用自身的一切為鑿穿黑暗得到那嚮往的一縷光明。通天文,曉地理,識奇門,精軍政。怎不知這一路的艱辛?你是那匹始於洛水的神圖良駿。鳳鳥至河圖出。成名八陣,功蓋三分。明知蜀漢的後續不足需要你放手打磨錘煉,勵精圖治。但時間不等人。任重道遠的你用生命當做蜀漢的拐杖舉步維艱的前進。做到舉國勤廉。位逼人主而上不疑,勢頃權臣而下不嫉。事無大小咸自詢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強有力的拐杖也最終折於五丈原。在定軍山上化作一抔黃土眷護你傾心的理想。夢雖逝去,但你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著和擔當與你熟知的七星永遠閃爍在這片土地的夜空。
荀文若,那卓爾不凡世代名望的王佐之才。才兼文武的美男子。同樣為了自己的政治藍圖棄強投弱,在所有人看好袁紹時他離開了。拉起了曹操的核心智囊團郭嘉,程昱,荀攸等,定下平定天下的戰略方針。鎮守後方驅虎吞狼,智勇可隻身勸退數萬之地。所有人放棄時他獨獨堅持。在所有人享受時他獨獨赴死。面對主公日益膨脹的野心。他用血淚寫下;「宜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君子愛人以德,不應如此。」雖然到終點才發現路途與理想的偏差,但他沒有選擇妥協,悄然被折斷。他的國士之風千年不斷,沁人清香飄過百代。雖然又折下一根材質兼備的強有力的拐杖。
無情的命運點綴著拐杖的輝煌與絢爛。輝煌與絢爛照耀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夢。柱起的方向符合自己的本心,不隨從自己的慾望。用盡心血為自我的本真努力。方向,力道,策略,路線,方法盡志與力。何怨尤只有?
君不見;「生命中曾有過的所有燦爛,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時光切出裂痕,佐以記憶情緒調味,端出來各自的五味陳雜。拐杖們取捨萬殊。或奉之金碧高閣,或折於泥潭沼澤,或棄其荒山草野。但是現在。我用執著與前行告訴你;「我不回頭」。
填不滿心潭慾海,留不住朱顏黑發。流風里回響著絮雪的哀涼和拐杖的心聲。青山依舊。夕陽依舊,濤聲依舊。變的都是些什麼?何須多問,在本真之中,只醉在這份淡然,夫復何求?
「拐杖」作文800字
一片葉子,當它是綠葉的時候,枝葉飽滿,水分充足,它知道自己是從什麼地方獲取營養;
當它期氣朝氣褪去,身上布滿清晰的脈絡時,它會果斷地枝幹斷開聯系,不再從母體榨取營養,只會伴著風兒飄飄而落,回歸心靈深處的本源。
生活如葉,就當有所依,有所不依。
有所依。若飯碗般中間凹陷,普通而又實用,為人的進食提供便利。
《逍遙游》中,莊子寄情與鯤鵬之中,他乘著旋風盤旋而起,飛往九萬里上的高空。然後
借著風快速南下。人何嘗不是如此、展開雙翼,拍打著翅膀迅速南下。
有所依,需要一定的能力和心性。若道旁樹,直起腰,散開枝葉,以自己瘦弱的身體默默的為人類凈化空氣,它和我們有著若有若無的聯系。
格桑德吉畢業於河北師范大學,為了給家鄉的孩子們上學,她在滿是泥石流,山體滑坡的道路上頻繁往返;為了讓孩子們正常上學,她不顧六個月的身孕,背起糍粑毅然上路;為了把孩子們平安送回家,過雪山,溜鐵索,她無私的奉獻著。
用一顆心,溫暖一群人的心;用一點光,點亮千家萬戶的光。她憑著驚人的毅力和豐富的知識來回報社會,給孩子們帶來知識。
然而,我們不能凡事都要有所依,還需要有所不依。
有所不依,需要理智。若祖先創立的功業,澤被後世,卻造成了後代缺乏了進取心。
曾經的中國首富李嘉誠,從來都不嬌養兒子,即使他們從名牌大學畢業歸來,也要讓他們去獨立創業,證明自己的能力,才能有資格進入公司。這無疑說明了祖業是需要多雙手才能傳遞下去,而不是靠著祖業坐吃山空,因此要需要理智。
有所依,有所不依,如葉,更符合拐杖的特點。有所依時,靠著它,奮斗出一片事業;有所不依時,即使塔里木河快速乾涸,也要像百萬胡楊林班屹立不屈。
所以需圓潤有道,像拐杖般頭著手,尾著地,該放手時可放手。有所依或有所不依則不行,兩者兼得,方能快速前行在成功路上。
中國一家長為怕女兒受委屈,家長投千萬買下幼兒園。這位家長行為的出發目的是好的,但這已不是僅僅溺愛那麼簡單了。盡管當事人特意的囑托老師要嚴格對待孩子,不能讓孩子享受特殊待遇,但是這可行嗎?如若家長能圓潤的處理,從孩子的自身出發,教導她有所依有所不依,這更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凡事有度,心中的拐杖才能愈發光亮。
有所依,有所不依,才能在來年春天長出綠葉,在歲月更迭中往返下去。
「拐杖」作文800字
「拐杖」在字典里的釋義為「走路時拄著的棍子,手拿的一頭多是彎的」。它給有需之人必要的依靠。可是,當它成為無需之人過分的依賴,便成了一種慢性毒葯,一步步侵蝕人的身體。
我也是偶然得知爺爺的八十大壽臨近。也許是因為距離太近,過去與爺爺低頭不見抬頭見,我總不以為然。也許是因為距離變得遙遠,我至今都沒有與爺爺通過話,突然生了感觸,體會到與爺爺之間親情的可貴,更加思念起爺爺來。我想,他一定還捨不得放下拐杖,獨立行走。
將時間的鍾倒撥回幾年前。某天,爺爺在鄉下幹活。突然感到頭昏目眩,一時間分不清天南地北,好久才晃過神來。接下來幾天皆出現如此狀況。他心裡一陣恐慌,心想莫不是患了什麼重疾?去了醫院檢查,結果出來,只是血壓稍稍有點偏低。但是爺爺怕摔,自己備了根棍子做成拐杖。自此拐杖再沒離過爺爺的手。也是自此拐杖妨礙了爺爺的手腳。
因為依靠上了拐杖,爺爺乾的農活越來越少。以前每次回來家,我總會將大把的時間花在與兔子、山羊的玩耍上。可是不久就聽到不好的消息:那些可愛的動物們就要被一個個「處理」掉,待我再次回老家,它們早已移了新家。一切只是因為爺爺的腿腳「不靈便」。
那時爺爺的血壓早已恢復正常,我們勸爺爺放下拐杖,不要讓它限制了手腳。他總會說:「我老了,身體大不如從前了,這不才拄著拐杖呢!」。我並不把它當作一句玩笑,反而成為一份擔憂。
不久,這份擔憂成為現實。
因為依靠著拐杖存在諸多不便,爺爺乾脆減少了自己的活動,除了在家中走走,外面世界的大好光明爺爺也難得去理睬了。當他再次來到縣城,卻好像一下子變得蒼老,像嚴重營養不良的病人。皮肉再也掩蓋不住骨頭,它們想方設法要向外界張揚它們的姿態www.99zuowen.com,滿頭白發毫不示弱,驕傲的替換、生長。唯一不變的只有那根拐杖。爺爺竟不知,正是拐杖在催化著一切的改變。
後來,我們終是把爺爺接來了縣城和我們一起居住。奶奶和外婆早早的去世,註定我一出生只能由兩張黑白的寸照偶爾念念。更多的只有將思戀寄託在爺爺和外公身上。 外公卻常事農活,也沒少過病痛。在我來長沙的前不久,外公生病住院,某天深夜他竟從醫院獨自走回了鄉下,並在凌晨走回到醫院,話說都把我們急壞了。來回可有六七公里啊,問及,外公只是笑笑說:「在醫院帶著太悶,就想出去走走。」我油然生出了敬意。隨即又想到爺爺,想到爺爺早早的就已拄起了拐杖……她的身體卻在一天天迅速地衰弱,好似時間總走在我們前面。
爺爺!馬上就是你八十大壽,等熬過又一次高考,假期我每天多陪你走上幾程路,多陪你聊聊天。我們也本該如此,偶爾幾句玩笑,滿屋的空氣都變成我們的歡聲笑語。只願你能放下拐杖,放下那不安全的依靠。可是我知道這也只能算是願望了。只願你能健健康康……
「拐杖」作文800字
拐杖,支撐,支撐了人,支撐了家,支撐了國。
人生的路上充滿這形形色色的精神,這些精神就是拐杖,它們支撐了整個世界。
人需要「毅力」的拐杖「歲寒,然後之松柏後凋也」要達到較高的修養,就要經過艱苦的磨練和鍛煉。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以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要完成一個偉大的目標,必定是腳踏實地地通過毅力慢慢實現的。在一場事故中,他雙手殘疾,沒有雙手人還怎麼能成就一番大事業。但他並沒有放棄,他用腳在鋼琴上彈出不一樣的樂章,成為了上維也納的金色大廳的一名國人,他就是劉偉,感到中國十大人物之一。他用他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會陪伴他一生的噩夢,他用不一樣的方式綻放了人生之花。
力」拐杖支撐了人。
要「寬容」的拐杖。人與人交流會有各種摩擦,能寬之就寬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汪洋恣意的大海,因為有了不擇細流,不拒大河的胸懷,才有如是壯觀。清時,張、葉兩家大戶因院牆發生糾紛,張家派人寄信給遠在外地的張英。張英回了信,信中說道:「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遂退讓三尺地。葉家很受感動,也令人退三尺。這也就是後人所知的「六尺巷」唐太宗李世民能創造「貞觀之治」的輝煌與他重用人才,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密不可分。魏徵曾鼓動李建成殺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奪取政權後非但沒有殺掉他,反而重用他,並稱他為自己的「銅鏡」試問,張英,李世民若沒有寬宏大量,張葉兩家從此成為仇人,李世民也不能聽到如此肺腑之言。正因有了「寬容」這個拐杖,他們讓人生更加平坦。
「寬容」拐杖支撐了人。
人需要「責任」的拐杖。英國王子查爾斯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國家的責任。沒有誰不要負責任。也沒有誰能夠逃脫責任。能夠承擔責任的人,他會實現人生。有了「責任」的拐杖,就是他人生要背負的東西。
「責任」拐杖支撐了人。
隨著世間流逝,我們也會需要拐杖去走過人生。但是,「精神」的拐杖一直在我們的心中,它支撐著我們去超越自我,去實現人生,去綻放屬於我們的驕傲之花
「拐杖」作文800字
撐著傘沿著小路上山,看到山坡上冒出了星星點點的粉與白,像是與這綿延的細雨迎接著春天的到來。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桃花穿著粉嫩的新衣,在風中翩翩起舞,感謝著微風對它的依託。這就像我們剛出生時,父母對我們的依託。那時還不會走路,但媽媽每天會拉著我的手帶我慢慢的向前走,剛開始重心全依靠著媽媽手臂的力量,到後來只需要藉助一半的力量,自己的雙腳可以稍稍支撐些,有時腳會打顫,但媽媽的雙手一直在保護著我,一天媽媽慢慢地放開了手,而我也慢慢向前走去,還聽不懂媽媽說的是什麼,但看到她那開心的笑臉,我明白了一切。
我直到我的成功離不開媽媽這根拐杖。
夏天到來,到處洋溢著生命璀璨的氣息,看那池塘里的荷花,一大朵一大朵的,明艷無比,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紅花別樣紅。可有時我們只看到上頭那美麗動人的身姿,卻沒有看到下面那碩大的荷葉,任風吹過,仍立在水中,正是有了荷葉的依託,才使荷花那麼完美的展現了自己。青年時,我們來到了學校,接受教育,老師無私地將他們所知道的知識傳授給我們,老師無私地將他們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我們身上,老師無私地用他們的人生閱歷引導著我們。老師們不辭辛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正是有了老師的依託,才有我們日後的輝煌。
我直到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這根拐杖。
秋風乍起,艷陽在地上塗出一抹金黃,隨著各種落葉的飄零,那一抹金黃的小短裙顯得無比撩人,彷彿只有它能在這個季節給人帶來生氣。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感謝大地土壤,賦予了它生命。中年時,我們沒有說走就走的旅行,也不會再為了某件事某個人而奮不顧身,有的只是柴米油鹽,操心家庭。當我寫報表寫到深夜時,會看到床頭上亮著的微光,燈下,是你讀書的身影;當孩子深夜發高燒時,是你那寬大的臂膀與健步如飛的步伐;當我苦於領導的批評時,是你那美味可口的飯菜,讓我舒展眉梢。
我直到我的生活離不開愛人這根拐杖。
一夜的大雪讓世界鋪上一層銀裝,好像全世界就只剩下白色,若是尋到大雪深處,隱約可見白色下的大紅,將雪抖落些,那紅便顯得愈發鮮爛,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無論大雪怎樣深壓,梅依舊挺立在寒風大雪中,梅反而很感謝大雪,正是有了雪才有梅的紅,梅的香。年老時,我的兒孫們都在我的跟前,讓我享受天倫之樂。早上起來看到餐桌上女兒帶回來還冒著熱氣的包子,晚上吃著女兒親手做的飯菜,然後帶著孫子出去散步,看到他開心地奔跑著大笑著,我全身散發著幸福的味道。冬天穿著女兒親手織的毛衣,感到溫暖無比。
我直到我的安逸離不開子女這根拐杖。
一年四季,一生四季,這根拐杖一直在我們之間傳遞,傳遞著愛,傳遞著力量,正是有了這根拐杖,才使世間萬物,才使人們這個大家庭,洋溢著和諧與美好。
「拐杖」作文800字
拐杖,支撐,支撐了人,支撐了家,支撐了國。
人生的路上充滿這形形色色的精神,這些精神就是拐杖,它們支撐了整個世界。
人需要「毅力」的拐杖。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要想達到較高的修養,就要經過艱苦的磨練和鍛煉。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要完成一個偉大的目標,必定是腳踏實地地通過毅力慢慢實現的。在一場事故中,他失去雙臂,沒有雙手人還怎麼能成就一番大事業。但他並沒有放棄,「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地活著!」他選擇精彩得活著,他用腳在鋼琴上彈出不一樣的樂章,成為了上維也納的金色大廳的一名國人,他就是劉偉,感到中國十大人物之一。他用他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會陪伴他一生的噩夢,他用毅力的拐杖綻放了人生之花。
「毅力」拐杖支撐了人。
人需要「寬容」的拐杖。人與人交流會有各種摩擦,能寬之則寬。「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汪洋恣意的大海,因為有了不擇細流,不拒大河的胸懷,才有如是壯觀。清時,張、葉兩家大戶因院牆發生糾紛,張家派人寄信給遠在外地的張英。張英回了信,信中說道:「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遂退讓三尺地。葉家很受感動,也令人退三尺。這也就是後人所知的「六尺巷」。太宗李世民能創造「貞觀之治」的輝煌與他重用人才,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密不可分。魏徵曾鼓動李建成殺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奪取政權後非但沒有殺掉他,反而重用他,並稱他為自己的「銅鏡」。試問,張英,太宗若沒有寬宏大量,張葉兩家從此成為仇人,太宗也不能聽到如此肺腑之言成就貞觀盛世。正因有了「寬容」這個拐杖,他們讓人生更加平和。
「寬容」拐杖支撐了人。
人需要「責任」的拐杖。英國王子查爾斯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國家的責任。沒有誰不要負責任。也沒有誰能夠逃脫責任。能夠承擔責任的人,他會實現人生。責任就是使命,我們必須去堅守它。
「責任」拐杖支撐了人。
隨著時間流逝,我們也會需要拐杖去走過人生。但是,「精神」的拐杖一直在我們的心中,它支撐著我們去超越自我,去實現人生,去綻放屬於我們的驕傲之花。
去擁有精神的拐杖!
E. 這個拐杖具朋友說是詹天佑曾經使用的,而且頭部是用某種動物的筋製成,我就像知道如何考證是詹天佑所用,
我覺得應該不可能吧?我不是歷史學家……
F. 毛澤東與他的竹拐棍
毛澤東外巡時還有一件必不可少的隨身用品,那就是拐杖。在他生前大量遺物中有若干根新舊程度不一的拐杖,從質地來看有木製拐杖,也有竹製拐杖,都極為普通簡陋。 毛澤東何時開始使用拐杖已無從考究,但有文字記載的最早記錄是1947年。 這年3月,胡宗南進逼,毛澤東率中央機關部分人員最後離開延安城,開始了艱苦而輝煌的轉戰歲月。當時,他患肺炎剛愈,連香煙都不放抽,身體尚未復元,十分虛弱。衛士們為他准備了一副擔架,准備在他行軍困難時使用。但毛澤東不肯坐擔架,寧肯走路騎馬。他說:「要坐你們自己坐,反正我不坐!」衛士說:「您還是坐上去吧,您不坐我們也得扛著。」毛澤東說:「這是你們自找麻煩,我又沒有要你們背!」於是,毛澤東就與大家一起徒步行軍。 弄來了一根柳木棍作扁擔。另一警衛員一見,頓時受到啟發:「何不將這根棍子送給毛主席當拐杖呢?」孫振國拿著柳木棍對毛澤東說:「德勝同志(註:毛澤東轉戰陝北時化名李德勝」),您就用這根柳木棍做拐杖吧,這樣走起路來也許會省力一些。」毛澤東接過木棍,拄著在泥濘的小路上試走了幾步,感到很是滿意:「小鬼,你真有辦法,這樣走起路來的確輕松多了!」此後,毛澤東就在這根柳木棍的幫助下,在陝北廣袤的黃土高原上同胡宗南軍隊兜圈子。 不久,毛澤東帶著勝利的喜悅登上黃河渡船,進駐河北省平山縣西柏村。渡河前,他舉起手中的柳木棍說:「過河後我們就要坐汽車了,你就用不著了噢!」他還笑著對扛擔架的衛士說:「你的擔架是不是也放到汽車上去?」 1949年3月,毛澤東率中央機關從河北平山縣西柏坡進駐剛剛和平解放的北平。1953年12月26日,毛澤東滿60歲。在中國,這個年齡叫「花甲」。此後,就可當之無愧地稱做老人了。工作人員考慮到毛澤東時常外出,而且喜遠游好登山,就專門為他添置了拐杖。每當毛澤東離京遠行時,隨行人員都要帶上一根拐杖,以備毛澤東在外地散步或登山時使用。但有時因為行前過於匆忙,也有忘記帶上拐杖的時候。 有一年翻天,毛澤東提出遊京郊香山,工作人員匆匆忙忙為他打點行裝,許多外出時的常用物品都帶齊了,偏偏忘記帶上一根拐杖。這次游香山,毛澤東帶上了女兒李敏、李訥等,孩子們一路歡笑,簇擁著父親來到香山腳下。 就要上山了,這時隨行人員才想起忘記帶上拐杖了。無奈之下只好從附近農家弄來一根很長的細竹竿。這根竹竿比1.8米以上個頭的毛澤東還要高出許多。工作人員有些歉意地對毛澤東說:「主席,忘記帶拐杖了,試試這根竹竿行不行?」毛澤東接過竹竿,笑著說:「冒關系,就用竹竿吧!」還風趣地說:「這根竹竿好長呀,比我還高!」說畢就與孩子們一起上山,長長的竹竿敲打著山道的岩石咚咚地響…… 毛澤東對大山總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深厚感情。這不僅因為他是大山滋潤成長起來的山裡孩子,更因為他領導的中國革命乃至共和國江山,都是從大山環抱之中打出來的。因此,毛澤東一生酷愛山水,喜登大山。在毛澤東看來,征服一座大山就如同攻克一個險阻一樣。毛澤東一生究竟到過多少名山大川,恐怕也無法准確統計。總之,他的習慣是每到一地都要打聽當地自然名勝、歷史古跡、風土人情,一旦稍有餘暇,就要親臨勝境仔細領略、品味一下大自然的博大情懷。 毛澤東登山都是徒步,一雙寬大的腳板不知踏落山中多少風塵。他一路拄著拐杖,一邊攀登,一邊仔細地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在他看來,登山不只是觀山賞景,更是一種體育鍛煉。毛澤東生前曾幾度到杭州,美麗的西子湖對他並無多大吸引力,倒是周圍的名山大川時刻縈繞在他的胸懷。幾次杭州之行,毛澤東先後登過丁家山、玉皇山、莫高山、五雲山等。 20世紀60年代初,毛澤東在杭州登丁家山。上山前,隨行人員發現沒有帶拐杖,只好跑到附近農家砍了一根竹子。毛澤東拄著這根散發著清新竹香的拐杖上山時,突然問工作人員:「這根竹子有沒有付錢?」工作人員回答說:「老鄉本來不收錢,但我們還是付了。」毛澤東贊揚他們做得對。登山途中,毛澤東興致很高,還跟大家開玩笑說:「你們也要弄根拐棍嘛,三條腳上山比兩條腿穩當呢!」登上山後,毛澤東坐下休息,高興地對身邊工作人員說:「這根拐棍不要弄丟了,帶回北京去!」工作人員自然不敢有違毛澤東的意思,只好將竹棍帶回北京。 後來,毛澤東無論是在中南海散步,還是外出視察,一直使用這根未經雕琢的竹拐杖。不過,工作人員還是對拐棍進行了一次「深加工」,在拐杖著地的那一端綁上了一塊藍色的橡膠。他們認為,這樣才能起到真正的防滑作用,同時也可減少拐杖著地時的震動和雜訊,用起來更加舒適。 毛澤東對拐杖從來沒有什麼講究,就如同他對待穿衣、吃飯從不講究一樣。在他看來,拐杖只是徒步時的協助工具,只要合用就行,至於材質、式樣等並不重要。因此,毛澤東生前使用過的幾根拐杖並無常人眼中的所謂「珍品」、「極品」,全無華麗貴重可言。當然,作為領袖,偶爾也有人給他送上一根較為精緻的拐杖,但毛澤東從不留用。毛澤東對於從野外帶回來的一根普通竹拐杖極為珍視,因為他認為這才是他自己的。 毛澤東的拐杖雖然普通之極,平凡無奇,但他自己卻是視為至寶,即使有人用金拐杖、銀拐杖交換,他也決不會答應的。 有一年,毛澤東在湖南長沙小住,隨身帶著的就是在杭州丁家山上用過的那根竹拐杖。他常常拄著它在省委招待所的大院里散步。其間,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越南胡志明主席前來中國訪問,專程從北京飛到長沙見毛澤東。毛澤東與他向來交情其篤,每次見面都似故友相逢,顯得十分歡暢、融洽。兩個相見後,每天都要在一起散步,常常邊走邊聊,海闊天空,歡快之極。 有一天散步時,胡志明突然向毛澤東提出交換拐杖,並說這樣可以相互留個紀念。毛澤東看了看胡志明手中那根很精緻的拐杖,揚起自己手中的那根竹拐杖,風趣地說:「就這根打狗棍跟你換?換不得,你的太漂亮了。」最後胡志明拗不過毛澤東,只好帶著遺憾回越南去了。 晚年,毛澤東游山興致依然未減,但畢竟是年歲不饒人,有時即使憑借著拐杖也難以登高山了。 有一年在長沙,毛澤東邀請程潛等湘省耆宿同游嶽麓山。登山前,工作人員為毛澤東等年歲大些的人准備了小轎,准備從山下坐轎上雲麓宮。然而,毛澤東任憑隨行人員怎樣勸,就是堅持不坐轎。他說:「轎子我不能坐,還是給老先生們坐吧!」於是,程潛與湖南大學的一位考古學教授坐轎上了山,而毛澤東則拄著根拐杖慢慢登上了雲麓宮。 當然,嶽麓宮還只能說是小山,海拔並不高,同時公路也已修到了半山腰,毛澤東尚能依靠拐杖徒步登上山頂。如果遇到較高的山,毛澤東就只能望山興嘆了。因為他一生都堅持不坐轎,多次表示寧可不上山也決不肯坐轎。 有一年,毛澤東與張治中同乘專列南巡。火車到了安徽省,張治中邀請毛澤東上黃山看一看,毛澤東不禁心有所動,但還是問:「公路修到哪裡了?」張治中說:「修到了山下,上山可以坐轎。」毛澤東聽後興味索然:「那就不去了,我不坐轎。」後來,毛澤東再次到安徽,張治中又舊事重提,毛澤東依然問他:「公路可修到山頂了?」張說:「還沒有,但是山下轎子很多。」毛澤東有些不快,搖頭表示不去。後來,他跟身邊工作人員這樣說:「坐轎是騎在勞動人民頭上。我毛澤東不能坐!」
採納哦
G. 為什麼秦朝的時候鞋子銷量不好,而拐杖卻那麼好賣
這是 2004—2005學年度第一學期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初一期末考試 歷史題庫里的題。內。原題如下:容
30、秦始皇統治時期,市場上鞋子沒人買,拐杖卻是搶手貨,這說明了:
A、秦朝人民習俗,不喜歡穿鞋子,喜歡拄拐杖
B、秦朝法律的殘暴
C、秦朝規定人民不能穿鞋子,只能拄拐杖
D、老百姓買不起鞋子
答案為 B
H. 請問丟掉拐杖還能做什麼
在中國,拐杖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2000多年前,《山海經》有「誇父棄杖為林」,《禮記》有「孔日蚤作,負手曳杖,逍遙於門」的記載。除了充當「第三條腿」,具有使用價值外,拐杖還象徵權勢和地位。國外很多國家的君主都有特定的權杖,京劇《打龍袍》里的呂國太拄著龍頭拐杖,《百歲掛帥》和《太君辭朝》中的佘太君則更威猛,她手持的是皇上特賜的龍頭拐杖,可以上打昏君,下打佞臣。
對待拐杖,我們最怕的是依賴。曾經有一位老人,在75歲以前沒有拄過拐杖。有一次不小心在公路上被自行車撞了一下,右腿開始不適,女兒為他買了根拐杖。有了拐杖,他就有了依賴。於是,他把重心全倚在拐杖上,背漸漸地駝向拄拐杖的一邊,生命的能動性就差了,老邁反而迅速到來,很快就成了彎腰弓背的老人。
其實,拄拐杖的學問和用葯一樣,都貴在一個「慎」字。能不拄就不拄,能不吃或少吃葯,就不吃或少吃。要學深山裡的老人,一輩子不依賴,不放棄,以自己的頑強換取生命的長壽;而不要看見別人拄著拐杖,自己就神氣十足地拄起來,不用白不用,不拄白不拄,人為把自己的身體功能搞退化。
然而,現實生活中處處依賴「拐杖」的,還大有人在。君不見,一些稍有地位、頗為自得的人,下基層調研要派人事前踩點,寫好匯報材料,屆時只是走馬觀花過過情;開會作報告,甚至主持會議的幾句簡單的場面話,也要讓秘書或者下屬單位寫好稿子,到時候只是照本宣科;匯報請示問題,自然難有明確的答復,些許小事你都得准備詳盡方案,弄得秘書和下屬單位毫無節制地加班加點,多方揣測「聖」意。人們不禁擔憂,他們丟掉拐杖,還能做些什麼?(李耘樅)
I. 《父親的拐杖》
2.結合上下文,說說文章開頭交代兄弟姐妹紛紛寄來各式各樣的拐杖「來信的內容就像復印版件一樣,都權是問候老人,讓我照顧好父親的話」等內容有什麼作用?
寫兄弟姐妹都認為老人需要的就只是拐杖,並不知道老人真正需要什麼,為下文做反襯。
父親真正需要的是「但要記住父親真正需要的不是拐杖,而是親情……。」